民俗文化概况范文
时间:2024-04-18 11:1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概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概况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但总体上可以简单的分成两大类:一是物质民俗文化,即有实物形态的民俗文化,比如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用具,记载着人文历史原貌、发展过程等图书文献,承载着人们生活情趣的艺术品等;二是非物质民俗文化,形表现形式有:制度礼仪、特色节庆、信仰祭祀、神话传说、口头传说等。
而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其民俗文化更是多采多样,有民间科技、艺术、信仰、演艺娱乐、土特产等,都是非常具有特色风格的民俗,比如开封汴绣的禹州钧瓷、平顶山的汝瓷、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和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棠溪宝剑等,都是承载着民间技术的工艺品。而在民间艺术方面的歌舞、文学和表演艺术等十分灿烂多姿,比如豫剧和越调等地方民间戏剧。三月三时节黄帝故里祭祖、淮阳太昊陵庙会等是极具信仰的民俗文化。武术、少林的太极等都是从古留传至今的宝贵民间体育。而民间演艺娱乐方面更是绚丽多彩,有灵宝皮影、濮阳杂技、宝丰马街书会、开封盘鼓和开封斗鸡等。在物质生产民俗和土特产方面更是举不胜举,如风味饮食类的洛阳水席、郑州烩面、道口烧鸡、西峡猕猴桃、灵宝苹果和禹州三粉等等,不仅丰富多样,而且特色更是其他地方少有。
2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传承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都十分的重视,从而启动多种保护和抢救的工程,而民俗文化作为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的一部分,也引起当地人民足够的重视。河南作为中华历史文明发源地,其农村民俗文化传承更是受到河南政府的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河南省文化厅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可以把民俗文化的发展作为产业链来开发,通过加强民俗资源整合和扶持力度,优秀的民俗文化才得已焕发出新生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民俗文化的旅游需求都在不断增多,这不仅增加了民间民俗文化旅游的客源,而且对旅游与民俗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但同时民间民俗文化及一些民俗节日的生存的环境、空间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冲击,管理民俗文化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和弊端。
3 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
3.1 落后于现展
河南虽然是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大省,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落后于其他地区。河南许多民俗文化的原材料仍得不到有效的开发,一些民俗的文化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消失。与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虽然政府已经采取相当多的措施对民俗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但是因为人力缺乏、资金短缺和技术跟不上时代步伐,一些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已经被人们渐渐淡望。比如,豫西垛子和道情皮影戏等极具娱乐性的民间传统艺术都已经失传,在河南地区几乎都已经看不到有表演活动。即使有,到场欣赏的观众也是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种类的戏剧演出费用花销比较大,紧靠口头理论的传承根本得不到最好的保障。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戏剧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也达不到现代青年人的娱乐要求。不仅如此,年轻人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已经慢慢淡望,比如具有祭奠先祖意义的清明节已经被部分年轻人改成了踏清节,越来越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寒食节等等,反倒是西方的一些节日比较受年轻人热衷追捧。这不仅消解了文化的内涵,更不有利于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承。
3.2 发展思路的偏差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着,物质达到了人们所需求的标准,对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了市场经济利益得到最大化,民间一些极具开发价值的民俗文化引起了地方官员的注意。为了树起当地形象、提高当地政绩,一些官员便大量的投入经济、人力来作文章,举办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活动,不仅违背了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同时还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遭到篡改,使优秀民俗文化失去原始的样貌,让人们对民俗文化产生误解。一些地方主群众见识到民俗文化的变相开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后,便纷纷效仿起来,对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只注重经济利益,对其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自身文化价值拼弃掉。比如,很多地方都自发举办起民俗文化村和民俗节庆旅游,并根据大众的需要爱好对民俗文化及节日进行改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如果改革方法得当,倒也不失能起到保护发展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目的,还能带动地方经济,达到双赢效果。但是,如果人们眼中看到经济利益,又因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审美和观念不同,对民俗文化及节日的理解不足,不够重视等,都将会导致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偏差,让人对民俗文化及节日产生一些低俗的错觉。最终,民俗文化及节日会逐渐失去自身的文化价值走向衰亡。
3.3 文化产业冲击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文明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文化进步的阻碍。河南的文化产业给河南从文化大省跨向文化强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影响。但同时,由于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缺乏足够的指导、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部分民俗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过中发生了变异,甚至消失,这完全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初衷。一些人追求的是民俗文化产业最大化的利益,对不能带来的经济利益或是达不到要求的民俗文化个性进行抹杀,甚至被人们逐渐淡忘,如果得不到恰当及时的挽救,消亡只能是这些民俗文化的最终结果。正是泥泥狗身上所凝聚的古老文化价值,让人们把一些美丽的传说和那时候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才有留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和研究素材。随着国家经济步伐的加快,泥泥狗在世人眼中也失去了观赏收藏价值,制作的人也慢慢减少。
3.4 节庆旅游化
节庆旅游是指:将一个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节日特色以节庆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包装、策划,以形成一个定向吸引游客的旅游地区。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旅游产品,节庆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更有效果,给社会、文化与环境所带来的效益效益也更显著。河南省作为旅游大省和文化资源的大省,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策略,标明旅游业在河南省所有支柱性产业中的地位。在近年来,河南省还举办了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各种节庆旅游活动,不断挖掘民俗文化及节日的内涵,从而打造出民俗文化的旅游精品,向海外游客展示出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让世界各地人们对河南民俗文化起到一个正确的认识。
4 结语
河南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对其民俗文化及节日发展现状进行剖析,让大众了解到民俗文化及节日在文化产业化中遭受到的冲击,从而让大众意识到保护河南民俗文化及节日的重要性,并利用河南节庆化的旅游活动方式传来传承发展华夏的历史文明。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阿坝州;羌族民俗;旅游资源;负面因素
一、阿坝州羌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是全国羌族唯一的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羌族人民地处边陲,偏远闭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习俗。这些习俗大多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形式多样。
阿坝州羌族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是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外在表象。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砌庄房、索桥和栈道最为有名。碉楼:用石块、石片以稠米浆制的胶泥黏合砌成。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可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经久不损。从功能上分,有用于警戒的“哨碉”和用于实战防御的“战碉”。至今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还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楼。庄房:这是羌族人对自己住房的称呼。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层楼高。第一层用于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居室,“眯达屋”就是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族的厅堂,火塘上方为供祀;第三层是储藏“猪镖”腊肉的地方;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贮藏室;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祭台,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白石神)和朝拜神灵的地方。屋顶是晒坝,用来晒粮食,同时也可供小孩玩耍。其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具羌族特色的是理县桃坪羌寨,被喻为是“神秘的东方古堡”。
2、饮食习俗。“吃”是旅游活动六大要素之一。饮食被人们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有民族特色的餐具和饮具及饮用的氛围和方式对旅游者较有吸引力。羌族喜欢喝自己酿成的咂酒,最有特色的是熏制的“腊猪膘”,也是馈赠客人的好礼。逢年过节全寨人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鲜美的咂酒,唱山歌,跳锅庄,气氛热闹非凡。
3、岁时节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而民族节日大都集中众多的民俗事项,场面壮观,民族风情浓厚。羌族每年春天有转山会,秋收后的祭天会,六月初六的祭山会,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每年农历十月一日的羌族年,人们在家制作各种姿态的小牛、小羊,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
4、歌舞游艺。各民族的民间歌舞是其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羌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歌声赞美劳动,用舞蹈表现生活,素有“唱什么歌,就跳什么舞,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兴群起舞”的传统习俗。萨朗舞是最活跃、奔放的一种。还有“跳盔甲”,“跳皮鼓”和“兰于寿” 等。羌族伴奏乐器中,羌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尤为著名。
5、礼仪活动。新颖、独特、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给旅游者鲜明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互相沟通的桥梁。羌族如有贵客来,还要鸣枪欢迎。进屋后,让客人坐于火塘上方,请喝咂酒,并为客人祝福。藏羌婚礼也很有特色,有特定的程序和各种规范。
6、民族手工艺品。手工艺品典型地代表了传统民俗文化。羌族的刺绣是羌家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绣工分挑花、绣花、纳花、盘花、刺绣等,是羌家姑娘的绝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精美异常。
二、影响阿坝州羌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负面因素
阿坝州羌族地区拥有如此众多又美好的民俗文化,加上奇妙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旅游者纷至沓来。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使许多地方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并且由此拓宽了该地区人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化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1、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价值时就已消失、解体;很多民间习俗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严重损害;一些民问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2、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在商业活动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将其舞台化、程序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后果是使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有些羌族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将迷信的,不健康的习俗加以渲染。
3、虚伪民俗。虚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增加旅游商品,编造添加拼凑而旅游地不存在的民俗。伪民俗破坏了本民族特色,破坏了祖先的规矩。如,羌族的白石作为他们的崇拜神,必须放在屋顶或火塘上方,而不该为了招引游客而随意放置。
4、民俗文化的同化。民俗文化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作用下,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即“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阿坝州羌族地区的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逐渐与时俱进化。汶川、理县等地羌族大多说汉语,穿现代服装,许多人口中哼的是流行歌曲。羌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5、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一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一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基因。一种价值系统可以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各民族尽管发展历程各异,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某些羌族地区居民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严重或排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形象。
三、结语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阿坝州羌族地区源源流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冲击。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民俗正走向趋同和消亡。同时,民俗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不像实物型的资源那样不易被改动,而是在开发中很容易被篡改,损害,甚至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消解殆尽。所以,保护阿坝州羌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迫在眉睫。(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阿坝藏族自治州概OL[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2]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篇3
论文摘要:从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当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而提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音乐表演(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方向)是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特色专业方向之一,百色学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艺术系教师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民俗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艺术系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以及CCTV青年歌手大赛等许多赛事中,都凭借民俗艺术表演节目屡屡获奖。然而,也正由于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校,没有任何先例可以效仿,完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专业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栽过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头。
目前,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健康因素,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勿论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业了。声乐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民俗艺术表演方向中亦是如此。在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艺术系的声乐教师同样遇到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声乐教学模式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在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对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师资配备来看,百色学院艺术系现有专任声乐教师8人,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其中美声唱法教师3人,民族唱法教师5人,而8位教师中,对民俗声乐表演比较了解的教师只有1人。从学生情况看,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个年级共有213人,主修声乐的学生有179人,占学生总数的84%,其中民族唱法学生最多,有163人,占声乐学生的91%。从授课方式来看,声乐主修生上课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方式,每周每人一节,非声乐主修生上集体课,每周2节。从课程设置和教授内容来看,与一般音乐院校(系)开设课程和所教内容基本一样,只有一门“原生态歌舞表演”略显与众不同。从教学实践环节来看,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每年下乡采风一次,其他实践主要是参加各种舞台演出活动。以上就是当前百色学院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作为百色学院艺术系的特色专业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样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不仅背离了百色学院人想要办出特色的初衷,而且如果长此以往,形成定式,不仅偏离了专业轨道,而且对本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1.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百色学院最初开设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主要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民族歌舞和原生态歌舞表演能力,较为全面地掌握民俗文化概况和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的声乐教学和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认清这个目标,或者说即使认识到了也没有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和努力,授课内容与上课方式等都与普通音乐院系基本一样,在师生思想定位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2.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中民俗文化内容过少
由于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所以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仍然是在教授美声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上课练声、演唱作品,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作品,与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基本不搭调。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仿习正规音乐院系选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创作歌曲,还有一少部分的民歌和美声歌曲,真正意义上民俗文化的作品极少。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笔者并不是反对要教授美声或民族的发声方法,相反,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和改良民间原生态唱法的音色,但如果偏废了一方,照目前民俗文化艺术内容极少的情况发展下去,离当初办出民俗文化特色的宗旨只会越来越远。
3.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师资配备不均衡
目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课程也仍然是沿袭专业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尽管“原生态歌舞表演”一门课程有所创新,但仅此一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这门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声乐课教学形式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小课形式,虽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决他们个人歌唱技术上的不足,但对于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训练明显不足,而好多真正的、民间的民俗艺术表演都是由于相互配合得好才更显魅力的。关于师资配备,如前所述,目前艺术系专任声乐教师有8人,但真正比较懂得民间歌唱艺术的只有1人,这样的师资配比对于民俗艺术表演专业而言显然是很不合理、很不均衡的。
4.教学实践环节民俗艺术方面内容相对薄弱。
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艺术系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演出活动也较多,但与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相比,有关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仍然偏少,除每年一次的采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民俗艺术实践活动,要么就是参加比赛、展演时,由教师临时组织排练一些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活动结束之后又回归常态,如此一来,学生对真正民间民俗艺术的了解只流于表层,民俗文化知识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相距甚远。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应客观看待,冷静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系特征的改革策略和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证声乐教学乃至整个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与措施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艺术系要统一全系师生思想,同时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培养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的目标,找准定位。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扑下身子去了解学习民族民间、民俗原生态歌曲等,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声乐教学中去。此外,还应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促使他们认清民俗文化的巨大价值以及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和走专业特色化道路成才的良好机遇。
2.改进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大量增加民俗文化艺术内容
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后,要对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多采用从民间采风回来得到的“鲜活教材”,从而不断加大学生对民族民间、民俗艺术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真正为进行民俗文化艺术研究做好准备。
3.改革声乐课上课方式,完善师资结构
改变声乐课传统的“一对一”上课方式,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上课方式。个别课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化学生的歌唱音色;小组课主要训练他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和互相间的艺术默契感,体会民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集体课主要讲授一些民俗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让学生体会民间艺术在集体活动中的呈现方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完善师资结构,聘请校外优秀民间民歌手担任原生民歌演唱的教学工作,同时派出本系声乐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民间进行“接地气”般地采风学习,尽快扭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师资薄弱的局面。
4.加强教学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增加学生采风次数和时间,除了系里组织的采风必须参加外,还要求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田野采风,深入学习民间文化知识。二要训练学生对采风回来的材料进行加工整合,改变被动的学习方法,多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成为有一定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
三、结语
声乐课是音乐表演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的专业建设,针对百色学院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整个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自贡彩灯;民俗文化;推动
民俗文化是一种不断积淀、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本办法,就是使其在人、群体、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保护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扶持、指导,使其继续保持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传承,发扬光大。包含于民俗文化之中的中国彩灯文化,几千年来,以其不断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至今依然保持着活力。彩灯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昭示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和追求美、创造美的天性。不同的山川地貌和不同的民俗风物,使彩灯艺术呈现出一派繁花万树的景观。中国灯文化也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局面。其中,南国灯城自贡的彩灯艺术一枝独秀,在彩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元宵节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历经数百年、上千年,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约定俗成的生活的,终极价值观的载体,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在中国古代社会,一年一度的元宵灯节被视为自由、欢愉的狂欢节。在万人空巷,举国同欢的节日里,平时不能逾越的障碍被排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淡化了,贫富悬殊的社会地位消隐了。人人都可尽情游乐观赏,宣泄情感表达心愿,共享欢乐时光。古时元宵节的活动内容大致可以概况为:一、观灯游赏,官民同乐。二、歌舞、杂技、戏曲演出。三、乞(祈)福求子,祛病攘灾。四、问丰歉,占算运命。五、开设灯市,经营商贸。六、猜射灯谜,吟诗作画。七、施放烟花,鸣放鞭炮。八、合家团聚,拜祭祖坟。九、品赏元宵,节日饮食。
二、传统节日的现状
进入现代社会,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那些文化需求已经很少存在,于是许多节日仪式、民俗活动难以传递下去。如果不用其他节庆方式来弥补仪式的缺乏,节日往往变得冷冷清清。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艺术排挤到审美趣味的边缘,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也疏离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意识和情感。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的使用对于节日传统的维系就变得很重要了。因为这些节日纪念物凝结着民族文化精神,已经成为民众节日情感的寄托,也是节日特色的重要载体。围绕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和进行民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
三、自贡彩灯是中华节庆文化的渲染者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元宵节的风俗不尽相同,但以彩灯作为元宵节最重要的节日纪念物却是共同的。彩灯里蕴含着太平安定,繁荣兴旺、团圆美满的节日精神。今天,彩灯成了隆重喜庆的节日氛围的营造手段,成了安定红火的生活理想的表达方式。所以,从旧年岁末到新年正月,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张灯结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繁荣,不仅是元宵节,只要是喜庆欢乐的重大场合,如其他的传统节日或者盛大的集会庆典,都会有彩灯的登场助兴。自贡彩灯的倩影也一次次地出现在每一个映照幸福的时刻。如2009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宜春月·中华情》,晚会的舞台以宜春袁山公园的山水实景为基础搭建,采用了借景和移景的手法,将彩灯艺术与景观制作巧妙结合,并配合烟幕、焰火、LED等各种现代手段,再现了波光粼粼,如梦如幻的瑶池仙境,为世界华人和中外观众带来了浓郁的乡情、亲情和柔情。又如“2010澳门国际彩灯文化展”,以、圣诞节、元旦、熊猫馆落户澳门作为主题背景,通过彩灯设计将欢乐的节日气氛、震撼的视觉效果及全新的感官体验带给市民。一方面宣扬了中华民族的灯会传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更借着传统灯会所象征的太平喜庆的景象,表达了对澳门更加繁荣昌盛的祈愿。
四、自贡彩灯是中华民俗文化的推广者
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的关注和认识,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窗口。彩灯文化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象征符号和载体之一。早在80年代,自贡彩灯就走出国门,先后在新加坡、泰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展出,将中国灯文化的异彩传播到海外各地。2006年4月,自贡灯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大放异彩,展览两个月观灯人数达到70万人次,成为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为成功、最大规模的文化活动。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自贡彩灯更远赴重洋,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等多个国家举办了中国彩灯文化节,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立体地呈现给各国人民。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的多伦多“中国彩灯节”,在安大略省乃至加拿大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已成为北美最大规模的文化盛会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如长城、中华门、北京天坛、九龙壁、十二生肖、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熊猫乐园、孔雀开屏、千手观音等,以及多伦多市的地标建筑均被中国彩灯一一展现出来。彩灯里运用了中国的书法、绘画、剪纸、刺绣等多种艺术手段,缤纷璀璨,为多伦多的夜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色。彩灯节还仿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集市街,荟萃各地的风味美食,丝绸、景泰蓝等特色商品,古典民乐和舞狮等传统文化节目于一体,充分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迄今为止,自贡彩灯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澳洲等世界各地展出过,作为文化输出的项目,一方面促进了对外经贸合作,另一方面则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之间的交流。
总之,自贡彩灯是中华节庆文化的渲染者和中华民俗文化的推广者。自贡灯会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将盛世中国的夜空渲染得温馨、和谐、美丽。如今,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自贡灯会为各国人民带去欢乐和吉祥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俗艺术的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信在当代彩灯人的不懈努力下,自贡彩灯会传的更远,播的更广。(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篇5
关键词:工程概况;规划思想;规划内容
一、工程概况:
泰顺氡泉旅游文化休闲中心项目,位于该县雅阳镇莲头村,总占地面积28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2739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SPA会所、民俗文化街、会议中心、氡泉假日酒店、度假屋和运动场,是集观光度假、休闲疗养、商务会议、美容健身、生态示范、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旅游度假村。
1、区域分析(如下图)
2、与氡泉景区之间关系的分析
2.1氡泉景区的规划性质
以氡泉大峡谷景观为构架,以氡泉景观为特色,集康体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岳型旅游度假景区。
本案属于氡泉景区的莲头小景区。功能定位是温泉养生区,拟建设自然式露天氡泉浴场,星级度假宾馆、spa会所、民俗文化街、会议中心、度假屋等。
2.2承天氡泉
承天氡泉位于氡泉大峡谷底,附近有宝林寺、团鱼岩、多级瀑布等著名景点,足疗养旅游胜地。
清光绪泰顺《分疆录》记载:“泉,在雅阳水口溪涧旁,俗偎之火热溪,是从溪涧边小石池中涌起,四时热如汤,冬月尤烈”。
经专家考察,主泉眼自流量达到500吨/日,水温62℃,矿物度0.4克/升,氟20毫克/升,氡14-16艾曼/升,是国内少有的低矿物度、高温、含氟化物和氡的温泉。泉水透明、无臭、弱碱性、低矿化度,没有近期污染迹象。根据白求恩医院的科考研究成果表明,泰顺氡泉水对皮肤病、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神经炎、心血管疾病、妇科病等显著的疗效。
二、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保健旅游规划是设计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规划,它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环境特性有机结合起来。生态旅游规划考虑的因素包括:⑴旅游资源的状况、特性及其空间分布;⑵旅游者的类别、兴趣及其需求;⑶旅游的居民的经济、文化北京及其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⑷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以及当地剧名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旅游环境想融合等。
在制定生态保健旅游规划时,必须分析生态保健旅游地的重要性,合理划分功能区,拟定适合动物栖息、植物生长、旅游者观光游览和居民居住的各种规划方案。充分利用河、湖、山、绿地和气候条件,为旅客创造优美的景观,为当地居民创造卫生、舒服和安逸的居住环境。生态保健旅游规划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一致。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建设部关于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2基本原则
①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严格保护泉眼区、五折瀑布等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切忌破坏性建设;
②加强主体、拓宽容量:在建设完善泉眼区、五折瀑布等主要景点的同时,开发整理峡谷景区、攀岩景区、宝林寺景区、入口景区,以利于丰富旅游内容、增加景区游人量。
③ 尊重历史、尊重民俗:氡泉景区一直是当地居民和周边区域人们的旅游胜地和宗教圣地,留有一定数量的文化遗迹。在规划中要重视这些文化遗迹,加以整理并恰当地运用这些题材,以丰富和加强景区的内涵和游览情趣。
④适当调整景区内部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例如:生态保健、吸氧吧、水上攀岩运动等项目,促进景区经济的更大发展。
设计内容分析
1、温泉浴场
平面设计:
本建筑为二层局部三层高度山地建筑体,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由北广场处设置主入口由±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18.30,室内外高差300)层大门进入,本层设置有接待大厅、男、女宾洗浴、健身、美容及餐厅厨房等功能,由大厅楼梯直达二、三层面,并在建筑南部设置2个安全出入口及消防楼梯。4.500层为公共休息MTV、咖啡、按摩休息区,由主楼梯及观光电梯垂直输送人流。9.000层为餐饮休息层面,能在建筑最高处欣赏山景风光,并设有独立贵宾休息室。局部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标高-4.500.整体布局动静区分,功能合理。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配合整体山形走势及总体设计理念,定位功能为现代休闲式生态建筑。在立面处理上尽量贴近原生态形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原木、山石、素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配合以大面积的落地玻璃门窗,屋面也以平顶配合贴近自然形态的坡顶结构做装饰,依照建筑本身的起伏,结合自然形态构成立面丰富的线条变化。以灰色、白色为基调配上木结构装饰元素,融合山地本身的绿化景观于建筑一体,更好体现观光旅游地的闲情雅致。
2、民俗文化休闲街的南北楼
平面设计:
民俗文化休闲街的南楼和北楼,均为二层局部三层建筑,室内地坪±0.00相当于绝对高程618.3,室内外高差300,北楼均为民俗特色工艺品商铺,总共设置4部开放式公共楼梯,南楼布置特色餐厅、娱乐中心、商铺,并在底层设置公共卫生间二处,设置开放式楼梯2座,封闭楼梯2座。南北楼的二层都有面向内街的连廊,连通各个单元。由此建成一个热闹而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街。
为配合客流及车流,整个西入口设计为广场式集散区人车分流在广场西边建有停车场。整个文化街为休闲步行街。各商铺间由当地特色相连接,并最终通向假日酒店,以方便旅游客人通行。。
立面设计:
遵循总体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既要现代,又要体现当地民俗特色,建筑的体型各异,但在用材上统一,采用灰瓦、白墙、山石、木构架等元素,北楼在底层到二层的高度用片石堆砌,二楼连廊的栏杆扶手用木材,门窗都采用大面积玻璃;南楼采用更多的大面积玻璃,减少片石堆砌墙面,能够更多和室外绿化环境相融合。
3、SPA会所
平面设计:
本建筑是一环型的二层局部三层的建筑,室内地坪±0.00相当于绝对高程618.30,室内外高差300,从建筑内部的任何房间都可以看见对面的山景。由北广场处设置一条小路进入环形建筑的内园,由±0.00层大门进入,环形建筑底层设置有接待大厅、茶道房、瑜伽练功房、礼仪练习室等,在环形建筑的2楼布置SPA包房;环形建筑的2端都安排有楼梯,建筑层高为底层3.6米,二层3.0米,环形建筑体屋面为双坡屋顶,屋脊标高7.62米,檐口标高6.2米。在环形的尾部的方型的建筑为3层,底层内设置咖啡厅卫生间,二、三层设休息包房,建筑层高底层二层为3.6米,三层3.3米。屋面为不上人平屋面,整体布局都以安静和私密为要旨。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配合整体山形走势及总体设计理念,定位功能为休闲式生态建筑。在立面处理上尽量贴近原生态形式,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原木、山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面也以贴近自然形态的坡顶结构为主,依照建筑本身的起伏构成,在环形建筑的底层用片石堆砌做外墙,底层设木制平台,二层阳台也以同样的木质外包。以灰色、白色为基调展现山里人家优雅的休闲风情。
篇6
关键词:博物馆 文化功效 展览
一、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构思独特设计,创建专题展示
(一)文物情景化
单调地展出文物,并不是一个绝佳的传承历史的方法,博物馆应该通过声光电一系列的手段,加强观众对历史的体验。通过3D模拟动画、语音讲解、情景展示空间、卡通形象导示系统等映像、声音、模拟场景等多元手段对文字说明的替代将大幅减少游客文字阅读数量,让游客在轻松、动感的环境中“看”懂博物馆,“看”透展品。
(二)展品主题化
基于每一个系列文物独特的历史背景,提炼一个具有吸引观众作用的主题。
如果将该类器物进行整体的复原陈列,那么他的规模、气势与体验价值皆是零散的器物陈列所无法比拟的。如南京博物馆艺术陈列馆玉器馆中专门创作了一个巨大的泥人工艺作品《琢玉图》,显示古代玉器从采料、开料,到粗坯、精加工、成品以及商品出售的全过程,加之鸡鸣蛙叫的音响效果,既紧扣主题,深化主题,又让观众从泥人工艺中进一步获得南方民间艺术的审美享受,引人入胜。
(三)人性化的陈列展览
增设互动项目,更新陈列设计理念,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博物
馆的陈列展览要由封闭逐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形式转变。取消经常可见“不许拍照”“请勿接触”的警示牌,增设互动项目,让观众零距离接触一些展品,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娱乐活动,应该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目前大多数博物馆一般只对外提供展览简介,内容不祥,博物馆应该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印制经济实惠的陈展文字册页等多种资料,为观众提供语音导览器、博物馆概况及馆藏文物介绍触摸显示屏等。
(四)个性化的专题展示
根据系列文物的共同点,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设计讲述一个或
感人或欢乐或引人思考的生动故事。以瑷珲历史陈列馆为例,讲述的是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于这片黑土地上的种种磨难。设计展墙特意强化了“纪念碑”的思路:通过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独立展墙,通过一幅幅高反差的画面背景,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与震撼力。一座座展墙既是历史的耻辱碑又是我同胞以血肉抗争、捍卫民族尊严的颂扬碑。某些展墙还出现了“裂变”、“错位”等形式,表达了我江山被毁的含意,每一种造型都代表了一种语义符号,每一面展墙仿佛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展面采取石漆喷涂,体现岩石般的坚硬感觉。这些都是结合内容体现出的个性化特征。
二、宣传方式多渠道,深化、扩展服务方式
(一)宣传方式多渠道
宣传不仅仅借助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报道,充分发挥现代传播网络的巨大作用,通过网上文物、博物馆知识、展览资讯、本地区历史文化介绍网上办展的形式扩大传播的辐射范围。
(二)改“严肃教育式”为“体验消费式”
我国博物馆不注重参观者的体验,没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博物馆最大的软肋。应更多地关注参观者的需求,提供便利的服务,使参观者获得高质量的情感体验。
当前市场收藏越来越热,参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但了解收藏以及考古知识的人却很有限。博物馆作为文化、风俗、历史和知识的综合体,绝对可以利用自己的展品优势和人才优势,结合自己的展品来开办相关的知识讲座,这样做既普及知识,又满足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和收藏的求知需求;同时完全可以让博物馆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去,也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博物馆。
让参观者参与陶器等手工艺的制作。可相应的在“休闲吧”兼“手工吧”里,用木头、泥土或软陶作为原料,让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现场指导下制作手工艺品,只收取原料费。在博物馆的辅助建筑里增设小生产作坊,让参观者参观并参与、制作印章、画砖等雕刻、小青铜器等冶炼礼具、石砚、佩饰玉器等,一方面拓宽了博物馆的增值渠道和相应的工艺品制作、销售途径,还增加参观者的体验。
(三)根据社会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适当更新展览的文物
博物馆应改变过去专业性过强、偏离观众兴趣、陈列展览方式乏味陈旧、缺乏参与性、过于说教、忽视人的正常休闲娱乐需求、缺少社会交往机会。当前人们对钱币收藏、玉器、书画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博物馆应相应适当更换一些展品。在遇岁时节令时,博物馆可以借助展品向参观者介绍古人庆祝节日的情况或详细介绍少数民族特有节日的盛大场面。
三、努力营造社会文化环境,博物馆与社区互动,融入社区生活,开拓开放式体验
文化环境作为社会文化教育实施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文化中心的欧洲就十分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俄罗斯改革后,经济困难,几乎所有的生活指标都处于紧缩之中,但国家大剧院、图书馆的巨额建设却无人争议。韩国京畿博物馆整洁优美的展厅环境、生动有趣的图、物展览、方便快捷的资料复印,甚至于饭堂、电影厅也免费提供使用。因此经常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参观完展览后在饭堂里自带食物,舒舒服服地用餐;新人们也常在博物馆大院举行传统婚礼,增加了博物馆的热闹气氛。这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一个活的资源,而不仅仅是文物。史密森尼博物院还经常举办一些非常吸引人的“现实生活展览”。在每年夏天的美国民俗节,吸引厨师、乐师、手艺工匠等聚集在国家广场,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讲述自己的经历,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四、转变教育观念
博物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社会各界学习的场所。重视博物馆教育,如陕西省将全省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文物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将向中小学生实行集体预约无限次免费开放。教育学家把博物馆教育列为非程序性教育,即学校程序性教育以外教育的重要内容。非程序性教育更加突出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多样性,故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欧美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享受博物馆。
五、博物馆与民俗文化的结合
文物的创造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与文物结合才能体现文物的特色和深
刻的内涵。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他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在这一点上,博物馆有义务保持民俗文化的原生态,去吸引、引导人们认识真实的民俗文化。
康有为认为“古物存,可令国增文明;古物存,可知民敬贤英;古物存,能令民心感兴”。文物是一个民族独特的、不可再生、价值连城的财富,文物的集中地――博物馆往往肩负着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任务。作为一个代表云南最高水平的博物馆,要诠释云南的历史,云南省博物馆与中原文化影响的博物馆不一样,云南的古代是滇国,不是中央王朝,如果我们不讲,就没人讲,也就没有年轻人知道云南的历史。云南省博物馆应注重设计、创新云南的历史脉络:比如恐龙、猿人与史前云南;青铜器与春秋战国;佛教方面的展品与南诏大理国;土司制度、土司文物与明清时的改土归流等等。除此之外,还要详细、真实反应云南民俗文化、工艺美术。这将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弘扬云南民俗文化,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篇7
【关键词】桂西北地区 地域文化 德育资源 利用
桂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相当恶劣,交通不便,文化发展水平落后,再加上居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不利于记录,对该区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和一些学术期刊论文之中,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有关该区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构性的文化类型,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德育资源不容忽视,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值得参照的宝贵资源。特定的区域本身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身处其中的人更容易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有效利用这种区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桂西北既是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探讨该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如何有效利用,对广西及其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利于桂西北地区充分有效利用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区域特色德育,推进区域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及其走访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对桂西北地域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对此,做以下的回顾和评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的《广西市县概况》对广西各个市县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梳理,介绍各个市县的概况,但是对具体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壮族学者梁庭望在《壮族文化概论》以历史发展的脉络阐述了壮族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的文化状况,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叙述壮族具体的文化,最后总结了壮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容小宁主编的《红水河民族文化艺术》生动完整的叙述了壮族《米洛甲》《布洛陀》《密洛陀》神话史诗,反映了壮、瑶族先民顺应、征服自然、创世创业的历史实践随着时代的更换而更换,如道德、团结、爱国主义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这些神话史诗也包含了一些该区的禁忌文化或是当地习俗信仰,如在讲述佳宴屯文化中当地人认为凡是出门办事或是运行,最忌碰上女人带刀,如遇上了就折回来,另择时辰上路。丘振声的《壮族图腾考》从图腾入手把触角伸向壮族文化内核的探索。
余的《广西民俗文化》分别从人生礼俗、节庆礼俗、信仰礼俗三个层面讲述了广西的民俗文化。过伟主编的《中国民俗大系.广西民俗》则比较细化地,分别从生产民俗、家庭民俗、居住和交通民俗、饮食和医药民俗、服饰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育婚嫁和交际民俗、祝寿和丧葬民俗、村寨社区组织和民间社团民俗、民间信仰民俗、民间艺术及其民俗比较全面系统的讲述和评述了广西民俗。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地区居民情感的纽带,是值得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为此,对桂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研究从不间断,不断的挖掘发展。
除了以上有专门著作的记载,关于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还散见于一些期刊论文中,如刘武军一系列的文章《壮族传统道德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对民族院校德育的价值》《壮族优秀传统道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中涉及桂西北壮族的传统道德文化;黄筱娜的《百色市民族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侧重桂西北地区的百色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述;黎年茂、刘 一的《广西民俗节庆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互动探析》在讲述广西民俗节庆时涉及桂西北地区的民俗节庆文化;石丽琳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微》侧重对河池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对桂西北地区地域文化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但多散见于地方县志或是从整个广西的角度来叙述,没有系统地整理,明确指出该区地域文化及其蕴涵的德育资源。不易于家庭、学校、社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应的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工作,造成德育资源的缺失和浪费。
二、关于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于德育资源利用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比较局限于宏观的范围,针对本土的德育资源利用研究相对滞后。本课题针对的是对桂西北德育资源利用研究,所以侧重参考其他相关少数民族地区对乡土德育资源的利用研究。
篇8
材料包括硬质和植物材料2种。硬质材料的使用,应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材料的质地、色彩、形状等特性。使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地方材料的选用不仅可以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还起到了降低建设成本的作用。植物材料的选用,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植物的成活率也有保证,还可彰显地域特色。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视觉效果。首先草灌乔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效果。其次,树形与色彩的搭配,要突出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
2地域性风景园林的设计实践
2.1项目概况和规划目标
芙蓉湖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城东南部,地处乌江与芙蓉江交汇地带,为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的聚集地,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整个场地形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盆地地貌景观,且场地南北两侧各有一条山溪流过,形成了山环水抱虎踞龙盘之势(图1)。周围的山体起伏较大,规划区用地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势(图2)。芙蓉湖旅游区由巴渝风情镇、温情土家寨、激情苗寨、怡情仡佬寨、诗情农耕园、湿地公园休闲区构成,它既体现了场地天然的山水优势,又与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在景区的设计中把地域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芙蓉湖旅游区的规划目标为: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山、水、田、林、民俗村庄”等旅游资源,注重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的营造中加以继承和发展,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打造新的文化。
2.2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
2.2.1总体规划布局
本规划在总体布局上未采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连片发展的城镇布局样式,而是采用我国古代聚落“田+林+庄”的空间形式。通过农田、绿地将规划区内的土地分隔开来,形成以巴渝风情镇为核心,以土家族、苗族、仡佬族民俗文化村为重点的4个功能组团。其中将苗族民俗文化村布局在基地左侧,而土家族世世代代有喜水的特点,故将其布局在基地右侧更靠近山溪的地方,仡佬族的祖先称他们是天上来的民族,将其布局在基地的缓坡的最高部,寓意最接近天的地方,以商业为主的巴渝风情镇,布局在缓坡的最低处,通过环形道路又将各个组团之间连接贯通。该组团方式既没有破坏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还丰富了景观层次和内容(图3)。
2.2.2功能分区
本规划根据用地功能及风貌特征,共划分了6个特色片区(图4)。1)巴渝风情镇。该片区中以巴渝文化为主题,在位于巴渝风情镇码头处,设置一组码头文化的缩影景观。主要通过纤夫主题雕塑以及印刻在地面铺装上的纤夫足迹和川江号子,向游客展示码头文化的历史沧桑。这组纤夫主题的景观设计,既丰富了景观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又为游客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1]。2)温情土家寨。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园,利用园区基地南部河流两侧的地形高差进行分台处理和种植花卉植物,形成层层花田。并于河流之中分段修建景观性拦水坝,提高水位,增加静水面积,形成水面倒影效果。在河流之上还设置了滨水栈道,架设了景观廊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花溪景观。3)激情苗寨。苗人素有对枫树的崇拜,他们把枫树视为苗族的族标。因为苗人世代信奉枫树对其庇佑,故将红枫纪念林设计在苗族风情区入口处的大面积开敞缓坡地带,潺潺的河水从旁边流过,苗族村落散布在其周围。人们置身于高耸入云的枫树林下,仿佛感受到枫树正在向其讲述着苗族悠久而神秘的历史。另外利用园区基地地形高差,采用“蓄水成瀑”的方式,形成了水幕墙景观,将苗族历史上5次迁徙的历史镌刻在幕墙之上,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了解苗族历史[1]。4)怡情仡佬寨。仡佬族是以竹为图腾的民族,而竹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又是高雅的象征。本规划利用这一文化现象,将其定位为以文化艺术和养生为主题。利用仡佬族民俗文化村周边的农田,以仡佬族的族花百合花为基础花种在配以郁金香等花卉植物种植,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在花田周边搭建的艺术家客栈与花田景观共同构成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画卷。5)诗情农耕园。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农耕园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形成五彩梯田景观,在梯田中矗立瞭望塔,让游客可以登高一睹梯田盛景。除此之外,于农田之中,设置木栈道,既可以近距离接近作物,又不会破坏到作物的生长,游客漫步之上,穿梭于农田之间,在欣赏田园美景的同时,还能聆听到自然界的鸟语虫鸣。6)湿地公园休闲区。以浪漫沙洲为主题,以情侣文化为基调。本规划以苗族广为流传的《小龙女与召赞》唯美动人的爱情传说故事作印子,通过在湿地公园的小岛之上设置龙女与召赞的爱情主题雕塑,并在园内规划情人路、情人树等文化景观,将其打造成象征永恒爱情的文化之洲[1]。
2.3规划内容
2.3.1景观组织
景观组织分为“两轴”和“两带”。“两轴”:东西向贯穿田园风光带,并连接仡佬寨和巴渝风情镇的人文景观轴;南北向贯穿巴渝风情镇的生活景观轴。“两带”:依托规划区内主要河流形成的南北2条滨水观光休闲带(图5)[5]。
2.3.2植物规划
在对原有植被的处理上,以保留为主,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景区植物进行适度改造。根据每一功能区风格的不同,对基调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除此之外,应选用季相特征明显的乔灌木,以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所选树种以本土易活树种为佳。
2.3.3建筑规划
1)村落建筑风貌片区。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域性高于民族性。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内其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因此,该片区建筑以渝东南传统干栏式木构建筑风格为主,建筑色彩上以灰顶为主,屋身保留木本色。在此基础上,土家族和苗族建筑突出吊脚楼建筑特色。苗族建筑融入牛角形的特色装饰符号和突出“豆安息”的建筑构件特点(图6)。仡佬族则以干栏式建筑为主,体现朴素的建筑特点,简化门窗的装饰构件,在檐口处增加具有仡佬族风格的波浪纹符号构件[6]。2)巴渝风情镇风貌片区。该片区的建筑以白墙灰瓦、大坡顶穿斗结构的巴渝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强化吊脚楼建筑形式(图7)。
2.3.4水系规划
除了规划湿地、池塘、水梯田等大型水景和喷泉景观、跌水景观外,还通过引水穿寨的方式,形成丰富的景观网络,并将浅底、窄道引导的细流不断流淌于人行尺度的空间中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水街空间,创造了富有生气的街道景观。
3小结
篇9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从事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的结晶。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创造了具有深厚底蕴、地方特色浓郁、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唐山的皮影、武强的年画、玉田的泥人、蔚县的剪纸、曲阳的石雕、定窑和磁州窑的瓷器、衡水内画、白洋淀苇编画,著名的古建筑以及传统的地方戏曲,都体现出较强的地方色彩和异常鲜明的艺术魅力,非常值得我们了解和研究。
总结前人创造实践的经验,整理传统工艺技法,分析其作品的成就,揭示其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学习民间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发展民俗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文会任主编,组织各方面的专家,收集和积累相关的作品和资料,理论研究结合艺术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经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河北民间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系列从书》收录了河北地区极为重要的部分民间艺术的研究项目,为我们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河北的民间艺术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这套系列丛书包含了《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的研究》《曲阳石雕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化》《定窑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装饰艺术研究》《河北剪纸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河北地区古建筑文化及艺术风格研究》《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七本著作,对河北地区的民俗民间文化及其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在《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的研究》一书中,作者郄建业从民间年画的历史及产地,武强年画的概况及工艺、功能及地位、美学观、生活观、精神文化形态、保护传承与发展等各方面的整理和研究向我们阐述了武强年画文化发展的历史,让世人深刻了解到武强年画在民间年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在《曲阳石雕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杨文会、张彦辉和樊中红从曲阳石雕的文化渊源入手,分别介绍了曲阳石雕的宗教、民俗、艺术文化以及曲阳雕刻技艺的传承等方面向人们详实地介绍了曲阳石雕的文化影响和技艺的传承。
在由蔡子谔主编《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化》一书中,作者蔡子谔、侯志刚从磁州窑的审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造型艺术的形式美特征(包括釉彩、纹饰和形制)、造型艺术的工艺表现形态、民俗审美文化的内蕴等方面详细说明了磁州窑的造型艺术和民俗审美的特点和文化。
在《定窑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装饰艺术研究》一书中,作者陈文增从地位、发展时代以及造型装饰艺术和烧成艺术的研究等方面使世人了解了中国早期优秀的白瓷代表――定窑的文化成就和历史使命。
在《河北剪纸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李伟和邵铃莉从历史渊源、文化渊源以及传承与艺术特色等方面详尽地阐述了河北剪纸的发展历程。
在《河北地区古建筑文化及艺术风格研究》一书中,作者赵晓峰从各个朝代的河北古建筑的起源、社会历史及文化等相关方面论述了河北古建筑的类别、特征、概况、营造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在《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一书中,作者张墨瑶和李彦彬从皮影戏的文化渊源、唐山皮影的文化和艺术特色、影人和切末的制作、文化影响等方面对唐山皮影进行了全面周详的研究,使人们对唐山皮影有了深刻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燕赵地区的广大民众亦是以农耕为主的农民,所以河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亦可以说是农民的艺术。民间艺术经历了各朝各代依然能够让世人见到,这离不开技艺的传承。那些与群众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以非物质形态表现的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等等依靠行为方式传承的文化样式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在我国民间社会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有着艺术、历史、科学意义的,与广大劳动人民朝夕相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展基础,是全民族的感情积淀和精神财富,是构成民族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的就是希望那些前人留给后世的手艺可以一直延续发展下去。
篇10
(一)自然环境
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曾是入川的咽喉要道,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镇域主要地形为山区、浅山丘陵,海拔在680-1047m之间。受山地气候和西南季风气候交替控制,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动物种类多样,被誉为“天然动植物基因库”。
(二)社会环境
青木川属羌汉杂居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后经清、民国的陆续修建,逐渐形成如今规模。青木川最初名为草场坝、回龙场,清同治年间改名为永宁里,民国时称凤凰乡,解放后定名为青木川。根据宁强县“十二五”期间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和通信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青木川基础设施将逐步改善,为青木川旅游开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文化环境
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使青木川成为秦蜀文化荟萃之地,当地文化风俗亦川亦陕,并带有部分陇南文化特色。羌族文化及民国时期形成的“乡绅文化”对青木川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各种文化并行碰撞、交相辉映是青木川文化的最大特色。
二、青木川古镇产品开发
青木川的古镇风情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但在旅游开发时,简单的恢复古街区的景观风貌,很难产生持续的市场吸引力,这就需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文化策划,从而形成古镇的核心与灵魂。
(一)名人文化
文化分析:魏辅唐是青木川的传奇人物,留下了数不尽的轶闻趣事和传奇故事,是青木川旅游吸引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为青木川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和鼎盛,而且扩大了青木川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开发思路:重新梳理、挖掘魏辅唐的传奇故事,并将其作为古镇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如开发旅游纪念品、书籍等。重新恢复、修缮魏辅唐新、老宅院,作为独立景点对处开放。排演以魏辅唐传奇人生为主线的戏剧,定期在古镇戏台上演。开发魏辅唐系列旅游商品,如食品――辅唐宴、服饰――辅唐衫等。回龙场老街上魏辅唐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重新加以利用,恢复魏辅唐时期的古街风貌。
(二)商业文化
文化分析:青木川地处川、陕、甘三省交通要道,从明成化年间开始就受到格外关注,商道纵横,商贾往来频繁,古栈道、古商场、洋行、商户、茶肆以及近代商业文化存留见证了青木川古镇从偏僻到富庶的传奇际遇。
产品开发思路:深度挖掘青木川的商业文化,整理出版相关文化书籍。重新恢复、修缮回龙场老街上的商业设施,恢复唐世盛、荣盛魁等的商业功能,让游客穿越时空重新体会青木川当年的繁荣。开发民国风情一条街,再现民国时期青木川的商业风情。
(三)建筑文化
文化分析:青木川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建筑样式兼具川西和陕南风格,部分民国建筑还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极具观赏价值。回龙场老街长800m,沿街有108户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国建筑中以魏氏庄园、唐世盛、辅友社、荣盛昌、荣盛魁、辅仁中学最负盛名。而民居建筑则既体现楚汉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主格调,又充分吸收徽派建筑的特点,结构合理,特色鲜明。
开发思路:按照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恢复古建筑的原有风貌,让古建筑观光成为青木川古镇的主打旅游产品。魏辅唐新、老宅院集中地体现了青木川的建筑特色,可作为古建筑观光的重点项目单独推出。唐世盛、荣盛魁、辅仁中学礼堂等特色建筑作为回龙场古街古建筑的重点开发对象,并设计相关的旅游项目。新街进行建筑风貌改造,以陕南民居为主要建筑风格,并在细节上体现陕南民居与巴蜀民居的交融特色,发展特色民居观光游。
(四)民俗文化
文化分析:青木川是远古氐羌民族活动地,但目前当地民俗、语言、服饰并没有羌族特色,文化传承不明显。青木川民风习俗融合了三省特色,婚嫁、丧葬习俗保留完整,独具特色。尤其是唱川剧、吼秦腔、赶场、逛庙会、正月闹春、跳关公等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月三庙会、七月十五鬼神会、牛王会、马王会、文昌公庙会等地方特色浓郁。
产品开发思路:依托民俗文化开展旅游节庆活动,着力打造三月三庙会和七月十五鬼神会。三月三正是青木川旅游旺季的开始,以民俗庙会来营造旅游旺季的热闹气氛。七月半鬼神会是青木川的特色民俗,民间影响力较大,可将其打造成东方“万圣节”。恢复辅仁剧社大戏台,将青木川的戏剧传统发扬光大。
(五)生态文化
文化分析:青木川地处南北气候过度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的气候和海拔造就了植被丰富、动物种类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出现金丝猴与猕猴和谐共生的特殊现象。此外,青木川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和灵动的生态文化交相呼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开发思路:开展以动植物科考、生态观光、生态体验、生态休闲为重点的生态旅游项目,吸引背包客旅游市场。保持古镇周边的田园风光,将农耕文化与生态特色相融合,营造“世外桃源”的乡村意境。加强古镇内部的环境绿化和金溪河治理,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
(六)饮食文化
文化分析:青木川饮食文化地方特色鲜明,兼具南北风味,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青木川饮食文化秉承“五谷”养“六脏”理念,在餐饮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为指导,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
开发思路:大力开发地方特色饮食,如老鹰茶、核桃馍、土酒等,培养地方特色品牌。根据民间传说及相关资料开发完善“辅唐宴”,使其成为青木川独有的招牌宴席。以蕨根粉丝、山野菜、香菇、压块黑木耳等为主打,开发山珍宴等系列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