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范文

时间:2024-04-18 11:1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

篇1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学生;危害

一.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

近年来,屡屡频发的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困扰着日本的教育界人士,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在日本愈演愈烈且屡禁不止。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已经有很多的日本中小学生由于校园欺凌问题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在自己人生的花季年龄就选择了与世长辞的方法来逃避校园欺凌的困扰,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年轻的学生由于校园欺凌而陷入了无尽的自卑中,对他们在成长期留下了心灵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成才极为的不利。为了能够彻底根除中小学校园欺凌的顽疾,日本政府加大了对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社会宣扬力度,通过媒体的报道与推广,使整个社会将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作为一个极为严重的不良想象来看待,并希望中小学生们的家长与老师们能更好地督促并且管教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使他们不要对他人进行欺凌,如果他们已经是其他同学的欺凌对象,则要与这些学生采取及时的沟通,让他们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免得他们走上自杀的不归路。同时,还要让这些学生说出欺凌他们的学生真实姓名,以便教育那些对他人进行欺凌的学生,劝他们不要再对其他同学进行这种不良的行为,告诉他么同学间要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与好处,并询问他们欺凌其他同学的原因,以便家长或教师们也能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并更好地消除他们对其他同学欺凌的心理想法与不良行为。然而,虽然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确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一个令人关注的棘手问题,也得到了来自家长与学校教师们的共同关注,可是校园欺凌现象依旧没有好转,屡屡频发的中小学校园欺凌仍然残害着无数的年轻学生,也对家庭,社会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二.各式各样的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手段及其造成的危害

(1)施暴

在所有的校园欺凌手段中,对学生迫害最大的就是直接的暴力方式,对学生施暴,给其他学生肉体上的伤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用拳头大,用脚踢,甚至还会用棒子等工具对他人施暴,也有的拉扯其他同学的头发等。这些暴力行为轻则对他人产生肉体上的疼痛感,重则使他人肉体受到损害,皮肤被割破而缝针,骨折而要动手术等。这样的行为不但使他人得到了肉体上的严重伤害,对他们的精神也会有巨大的冲击,从而使被施暴的同学对他人丧失人与人之间必要的信任感,缺乏对社会的安全感,丧失这些情感对中小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极为不利,他们的心灵将永远地被蒙上阴影。

(2)网络欺凌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达,中小学校园网络欺凌手段也在近几年的日本不断地升温,造成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这种欺凌手段比以往的施暴相比,对学生造成的心灵损害更大。有的学生偷拍下被欺凌学生的私照片,随后发到网上予以公开,使被欺凌学生蒙羞。也有的学生先对被欺凌同学施暴,再将被欺凌同学被施暴使被打的过程拍下,并上传到网上,使众多其他学生看到被欺凌同学被他人施暴时的窘迫样子,从而使观看录像的同学嘲笑被欺凌的同学,造成全校的舆论,对被欺凌学生留下很深的不良心理阴影。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家庭背景不太好,家长从事的职业比较低下,或者家长之前由于犯罪而被关进监狱过,其他同学就会将此信息公布在校园的相关网站上,使整个学校的同学都看不起那位家庭背景不好的同学,从而造成很强的校园舆论压力,并使被欺凌的学生失去对人生的信心,走上悲观的人生道路。

(3)强迫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身强力壮,就先对弱小的同学施暴,随后强迫他们干事。有的人强迫其他同学加入校园的暴力组织,有的人强迫被欺凌的同学做他们的跟班,为他们随时打下手,听从他们的安排,为他们服务生活学习上的事情。甚至有情节极为严重的强迫型校园欺凌:强迫其他同学公然与老师作对,强迫其他同学反抗正常的上课教学次序,强迫其他同学定期给他们一定的费用,甚至现在有不少女同学强迫其他的女同学加入的不良社会行为。强迫其他同学为自己服务,或者强迫其他同学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都会使被强迫的同学身心受挫,并将自己认为是他人的附属品,而丧失自我个性的发展与锻炼,缺乏主观意识,较容易受他人的欺骗与不当的诱惑,难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侮辱

对其他同学进行侮辱的手段在日本的中小学生中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对他人言语上的伤害,用极端粗俗暴力的言语辱骂他人;还有的人在其他同学的午饭中加入大量的芥末、辣椒或者是一些肮脏恶心的昆虫;情节较为严重的侮辱欺凌有:在众人面前掀开女同学的裙子,或者是在众人面前将自己的脚踩在他人的头上等。这些行为无疑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了一辈子挥之不去的人生阴影,他们的人生很可能由于这样的欺凌而陷入永远的悲观与孤僻之中。

(5)孤立他人

和其他同学一起说好,大家都不理睬一位同学,对他所有的事情一概不过问,平时也不帮助那位同学,不和他进行任何言语上的沟通,从而使他陷入无限的孤独与寂寞感,像是被所有同学都遗弃一般,这也是一种校园欺凌手段。相比以上所陈列的校园欺凌手段而言,这样的做法固然不那么的直接,却同样对被欺凌者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长期以往,被欺凌同学就会感到自己无法与同学正常相处,而使同学远离自己,从而陷入到自卑的想法中不能自拔,他们更容易养成自暴自弃的不良想法,并没有处理困境的勇气与自信,尤其会感到强烈的寂寞孤独感而导致心情郁闷,严重的同学就会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篇2

【关 键 词】国内;校园暴力研究;最新进展;问题思考

近年来,屡见媒体报道我国因校园暴力而产生的学生跳楼、卧轨、服毒等恶性事件,校园暴力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校园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的事实表明,屡教不改、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的青少年引发的性质恶劣校园暴力,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了身心伤害,而且对同龄伙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也给相关家庭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等方面无法挽回的损失。针对各国校园暴力发生率日益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各国政府、教育机构、专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在校园暴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新进展。为此,笔者在广泛地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国内在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干预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研究和有效预防校园暴力有所裨益。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界定

校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校园暴力?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概念。第49届世界卫生大会(1996)首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定义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利剥夺的一类行为。”[1]我国学者张旺认为“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既包括老师又包括学生)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2]杨宏飞等人的研究发现,“中小学师生普遍认可比较严重的身体攻击和性骚扰为校园暴力,不太认可言语攻击为校园暴力。教师比学生更认可身体攻击为校园暴力,而学生比教师更认可言语攻击、财产破坏和一般性的体罚为校园暴力。”[3]说明教师和学生对校园暴力概念的认识本身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姚建龙认为,“目前对校园暴力界定的各种观点,大体可分为以‘校园’为中心的界定模式和以‘师生’为中心的界定模式两种。校园暴力宜界定为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地域,学生、教师或校外侵入人员故意侵害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4]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可以界定为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大中专院校等)内外的,导致师生身体和心理伤害、造成师生财产和名誉受损、破坏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言语和行为。

二、校园暴力的研究对象

近年来,我国学者、专家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国外研究,逐步发展到更多地关注国内特殊群体的具体行动研究,特别是关注中学、中专、中职、大专院校等的青少年群体。

1. 关注中小学生。荆春霞等[5]对广州市某中学1890名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的研究;刘霞等[6]对某市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抽取875名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陈海珍等[7]对广州市1064名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的研究;薛玲等[8]对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特别关注发生在中小学的校园暴力。

2. 关注中专(中职)生和大学生。孙静等[9]护理女生校园暴力情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陈大光等[10]中专女生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联研究;庞淑兰等[11]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研究;王畅等[12]人对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的研究,特别关注中专、中职、高校的校园暴力。

三、校园暴力的研究内容

1. 校园暴力的现状研究。刘霞等对中学生校园暴力的研究发现,精神暴力的检出率为59.0%,躯体暴力的检出率为35.7%。[6]薛玲等在对河北省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3.0%,其中躯体暴力发生率为36.3%,心理暴力发生率为31.5%,性暴力发生率为5.5%;50.8%的学生曾遭受过暴力,16.7%的学生有过施暴行为;男女生施暴行为分别为21.7%和11.8%。[8]庞淑兰等对唐山市某职业学校的研究发现,校园暴力发生率为59.0%,其中男生为75.9%,女生为50.5%,暴力形式以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为50.7%,其次是躯体暴力,为34.8%,性暴力发生率最低,为7.2%。[11]陈海珍等对广州市中学生在近1年里校园暴力的研究发现,校园暴力的发生率为40.7%,其中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发生率分别为33.5%、18.6%;在受暴类型中,心理暴力发生率最高(18.2%),其次是被人故意破坏物品(14.8%),身体暴力(13.7%)和性暴力(4.7%);在施暴类型中,身体暴力发生率最高(11.9%),其次是心理暴力(9.4%),故意破坏他人物品(4.1%)和性暴力(2.7%)。[7]王畅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率为69.9%,男、女生校园暴力发生率分别为75.6%、63.8%。校园暴力施暴和受暴发生率分别为63.6%、55.3%,男生施暴和受暴发生率分别为70.9%、60.0%,女生施暴和受暴发生率分别为55.7%、50.1%。精神暴力发生率最高为68.0%,其次为性暴力为34.2%,躯体暴力最低为16.5%。[12]

四所学校校园暴力发生率对比表

如上表所示,同样是中学,校园暴力的总体发生率在不同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同一地区,如唐山市普通高中心理暴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职中,躯体暴力的发生率却略高于职中。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的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学生,性暴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学生。由此可见,校园暴力的类型在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存在差异,中学阶段的心理(精神)暴力要得到学者和校方的关注,大学阶段的心理(精神)暴力和性暴力要得到学者和校方的足够重视。

2. 校园暴力的成因研究。石艳等人在分析“第二反抗期”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矛盾和迷茫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指出“第二反抗期”青少年的校园暴力呈现暴力方式多样化、转移责任、实施过程中有“从众”现象等特征。他们认为“‘第二反抗期’内的‘攻击性倾向’、心理支撑系统缺乏、来自媒体的“暴力”模仿以及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等”[13]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罗建河等人针对女生校园暴力频发的新表象,研究指出女生校园暴力行为有着一些独特的表现,如群体性、戏谑性、常常包含着性或者犯的成分等,认为“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性别教育的缺失、个体心理的失调以及社会家庭关爱的缺乏”[14]是导致女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傅涛从校园暴力的社会心理背景的视角出发,认为校园暴力是“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学校管理理念落后、教师管教失当、接受大众传媒负面影响、结交不良同伴等相互作用的混合产物。”[15]由此可见,校园暴力产生的有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失调、心理支撑系统缺失等个体方面的内因原因,也有暴力文化影响、媒体宣传过度、学校管教适当、管理理念落后、家庭结构不健全、结交不良同伴等方面的外在原因。

3. 校园暴力的危险因素研究。刘霞等人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各种可能影响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男性、独生子女、父母关系不好、父亲饮酒等是校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6]

陈海珍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现:吸烟、游荡、流涟娱乐场所、零用钱少和曾受家庭暴力均是遭受暴力和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此外,认为欺凌行为属正常行为也是施暴他人的危险因素。[7]

薛玲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小学生施暴行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析发现:有过暴力经历、目睹过暴力事件、支持暴力观点、有不良行为、家庭高收入的学生及男生对他人施暴的危险性更大。[8]

庞淑兰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发现:性别、年级、户口、逃学、看暴力电影、父母经常打骂、玩暴力游戏均是发生校园暴力的可能影响因素。[11]

王畅等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校园暴力的性别、年级、专业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大学校园暴力中施暴和受暴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生、文科专业、非独生子女、生活费不足、玩电脑游戏、玩滑板等特技、喜欢暴力节目、母亲有赌博行为、父亲放纵型教养方式、高中之前有时遭他人欺负、对学校现行环境和制度不满、小学老师对自己有不良行为是校园暴力施暴的危险因素。男生、少数民族、非独生子女、自身有不良行为习惯、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有赌博行为、父亲放纵型教养方式、偶尔被母亲体罚、高中之前曾遭他人欺负、上学期间压力大、对学校现行环境和制度不满、小学老师对自己有不良行为是校园暴力受暴的危险因素。[12]

4. 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研究。石艳等[13]提出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的预防和干预系统;罗建河等[14] 提出女生校园暴力的防治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从宏观层面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干预策略;陈大光等[10]提出要在学校开展预防暴力规划,为受害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张福[16]提出通过开设选修课、系列讲座等加强对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文化的学习、吸收和实践,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增强学生抵御校园暴力的免疫力,从课程层面强调学校预防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李婧[17]提出应加强防治校园暴力的专项立法,健全教育法律法规的人格权保护制度,完善校园暴力的行政法律救济途径,强调立法层面预防校园暴力的干预策略。董新良等 [18]指出政府应确立“校园暴力危机意识”,将校园暴力危机防控纳入其公共危机管理的范围,学校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做好校园暴力危机防控工作,强调从政府层面构建校园暴力危机的防控策略。

四、校园暴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 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研究内容不够系统是指对校园暴力的内容认识不够系统,或者说仍然存在分歧。较全面的校园暴力研究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1)沉默性暴力。也可以理解为“冷战”式暴力,如小群体的成员团结起来突然孤立某人、长时间不与某人说话交流,使其内心失去群体内的归属感,体验孤独感,造成心理的郁闷烦躁。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中低年级。

(2)语言性暴力。群体内成员因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之间谩骂、诋毁、诅咒等,有些甚至通过传纸条、手机短信、QQ留言等方式进行语言攻击,影响他人的声誉。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生群体之间。

(3)肢体性暴力。一般在语言冲突中,当一方情绪激怒后,往往上升到相互(一般是当事双方两人之间)当场撕头发、扇耳光、脚踢拳打,造成躯体伤害。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小学高年级、中学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群体之间,往往导致一些治安案件的发生。

(4)器械性暴力。在冲突发生后,如果相互不服气,勾结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其他曾经的同学,通过以强欺弱、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等手段,有预谋、有准备地使用器械(如管制铁棒、双节棍、钢管、刀具等钝器)群斗群殴;也可能在盘问过程中用烟头烫伤对方,迫使某人喝脏水,实施报复,造成人身伤害。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中学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群体、社会闲散人员之间,往往造成刑事犯罪。

(5)强迫性暴力。这种暴力往往是在双方当事人有一方不愿意的情况下,另一方强迫某人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比如,强迫他人经常性为自己写作业、跑腿买东西和望风,强迫他人经常性为小团体过集体生日、赠送礼物(类似于“强捐”、“强卖”)、请客吃饭、唱歌跳舞、上缴安全保护费等,最严重者引诱强迫他人参加、或者是易。这种方式常常表现在中学(中职)和高校(高职)的学生群体、社会闲散人员之间,往往造成刑事犯罪。

2. 研究方法不够合理。研究的方法不够合理是指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采取单一的问卷调查法。这种方法本身的缺陷是被调查者可能采取对敏感问题回避的、或者是折中的回答方式。如前表所示,在比较两所高中学校的“施暴发生率”和“受暴发生率”时发现,“受暴发生率”明显高于“施暴发生率”,其实,大多数有“施暴”经历的被调查者不一定如实回答问卷中的选项。假如能对被调查者对应的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进行深入地访谈或调查,也许会得到不尽相同的结果。同时,在对干预机制构建方面,大多数研究是从理论层面的思辨性研究,而从实践中得到验证、操作性较强的干预策略仍然不足。今后应该加强行动研究,特别是用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干预策略(如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人际关系改善策略)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应该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校园暴力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中,要通过心理咨询辅导的专业人员,运用自信心训练、渐进式内观等专业心理辅导方法,干预暴力倾向鲜明的学生群体,从而完善其人格结构。

3. 研究成果不能推广。经过综述性研究发现,国内对校园暴力的发生现状、产生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机制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日益上升的校园暴力事件并没有为此而得到有效遏制。究其原因,可能是有关校园暴力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有些防御机制浅尝辄止,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例如,“自福建“南平血案”之后,紧接着在合浦、雷州、泰兴、潍坊等地36天发生5起校园血案,情节恶劣、伤亡惨重,威胁社会安全”。[19]此后一个时期,很多校园内外有民警、交警,甚至武警值勤,保证校园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威慑作用,似乎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校园安保体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良好的局面渐渐消失了。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

[2]张旺.美国校园暴力:现状、成因及对策[J].青年研究,2002,(11).

[3]杨宏飞,叶映华.中小学师生的校园暴力内隐观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11(3).

[4]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4).

[5]荆春霞,王声湧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

[6]刘霞等.某市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

[7]陈海珍等.广州市中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

[8]薛玲等.唐山市中小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

[9]孙静等.护理女生校园暴力情况调查和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

[10]陈大光,陈晶琦.中专女生童年期目睹校园暴力经历及其与心理问题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8).

[11]庞淑兰等.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0).

[12]]王畅等.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45(9).

[13]石艳,王嘉欣.“第二反抗期”与校园暴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0,(8).

[14]罗建河,徐锋.谈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J].教育探索,2011,(1).

[15]傅涛.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

[16]张福.“优秀传统道德缺素症”——高职高专校园暴力“病因”的诊断与治疗[J].成人教育,2009,29(6).

[17]李婧.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