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概论范文
时间:2024-04-17 18:1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7-02
引言
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非常必要。如何进行精确的课程定位与设计、筛选精彩的课程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开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达到“察古以鉴今,彰往而知来”的宗旨。
1.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有最新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工作首年离职率达47%。通过对企业反馈信息和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调查表明,学生职业素养仍不如人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本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来推动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
2.课程教学设计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关注
2.2.1课程的定位和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个知识领域,对拓展学生人文视野,积累知识和文化底蕴,养成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2.2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
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会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形成文化意识,在课程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分为认识、体验与思考三个阶段,将理论引导与任务驱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养。
3.课程教学内容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引导
3.1课时及选用教材
本课程共计34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分13周进行授课,其中单周2课时,双周4课时,考查2课时,观看《中华文明五千年》相关历史视频2课时。教材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2课程内容整体说明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知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特点,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识;体验模块的任务是通过两个具体项目任务近距离接触文化,进行文化体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思考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典籍,从思想层面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思考能力,进而将其内化为学生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3.3课程具体项目(任务)要求
结合教材及市场、学生需求,依据历史分期及参观体验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见下表:
4.课程教学方法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
每一个教学项目(任务)都有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道具,制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PPT,同时借助音频、视频播放来辅助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观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营造浓厚的人文情怀。
4.1师生互动式课堂
以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为例,每次课教师都会将课堂分为四个环节,为学生创造识记三字经、成语故事解读、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职业素养的课堂氛围。
4.1.1识记三字经。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由教师讲解三字经。通常铃声响过学生还不能立即进入课堂状态,所以教师应边讲解边让学生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有助学生转换脑筋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解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时,字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教师引申为学生讲解“和氏璧”的小故事,告诉学生璞玉要经过雕琢、打造,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做人也是一样,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升职业基本素养。
4.1.2成语故事解读。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由学生完成。每次课教师都会指定两名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脱稿口述成语故事,说清讲明史实缘由,不仅是事实的讲述,更要结合个人理解进行分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学生早已了解,但是细节性的知识大家并非熟知,通过课堂成语故事解读,学生才清楚地知道孟母带孟子从坟场搬到紧邻屠夫的镇子,继而又搬到学校附近,为孟子创造了积极求学的良好环境才铸就了孟子的卓越成就。同时学生又感慨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经典诗句,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增添文化素养,提高个人认识水平。
4.1.3学习传统文化。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75分钟进行讲授,在多媒体教师中辅以生动精彩、逻辑清晰、内容简洁的PPT,让学生将视-听感受融为一体。在第一次课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地位和作用这一内容时,师生共同观看奥运会的视频、图片、宣传语、文字等相关内容,引发大家思考,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观看蕴含悠久历史、辉煌成就的奥运会开幕式素材的同时,感悟祖先劳动生息的广袤土地,在有文字可考的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祖先以非凡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1.4提升职业素养。是学生在下课前5分钟独立完成。教师随即点名提问,问题涉及到本次课课堂讲授的所有内容,学生结合课堂知识阐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并引申至改善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上。在讲完秦汉时期文化这一内容后,教师点名让学生结合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赞叹如此浩大的陵园工程时间近40年之久,征发近80万人修建,其中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对设计者李斯的智慧和修陵人的敬业表示极大的钦佩。当时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精密的仪器,但是依然能创造出号称“世界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留给今人众多的遐想与崇敬。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学生体验式课堂
体验式课堂是转换师生角色,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场,启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成果的过程。本课程在体验模块上共安排4个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PPT汇报。
在本课程的第一次课上,教师就简要介绍了首都博物馆的情况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游览,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汇报参观感悟。首都博物馆是北京悠久历史的浓缩,其中展现当代文化、艺术和建设成就及城市未来发展,馆藏中有丰富的珍贵文物,学生身处其中既可以学习历史及科学知识,又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拓展。
为保证体验式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会向学生发放任务单,告诉学生体验式式教学的具体任务和目的,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探访文化古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体验,制定参观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协作进行参观,制作PPT,汇报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欣赏馆藏陈列品,这些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的文物标本,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学生切身的感受会引领他们进入忘我的传统文化的多彩世界中,之后再让学生走上讲台打造魅力课堂,让学生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小结:
本课程教学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的实际体验相结合,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使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化、感悟传统、理解文化,并推动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能力完成项目任务,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蔡映辉,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11月
篇2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 教学 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是秘书专业、新闻专业的必修课,而且对一些其它专业也据情加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本课程头绪多、内容广,所以许多自考学员反映学习难度较大,且实际通过率也的_较低。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员能够学通考好这门课呢?辅导教师对学员提出如下要求并加以落实是其教学方法要则:
一.通读全书很有必要,使用复习资料可作为巩固知识、迎接考试的重要一环。通读课文是为了获得整体印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导致知识、理论掌握得不深不透,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通读时可在某些不懂、模糊的地方作出标记而不予纠缠,全书读完后可能有的部分自然获解,仍有疑问的可再细读或查阅有关资料,或集中向助学老师咨询,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提高了阅读质量。
1.宏观了解全书构架。《中国文化概论》(王宁主编)全书共有“绪论”与七章内容构成,绪论部分重点在于对于“文化”概念予以阐述以及与文化相关的概念分辨,第一章介绍中国文化的背景,第二章总述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目的在于增强立体感,与后面几章有一些重复,可相互参看,后面几章是分述部分,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列入,是本书编者对于“传统文化”理解的体现――“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
2.总体了解考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附录”中《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附录II中将知识点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方面,比较系统、全面。通读教材后可以反过来以大纲带动知识点的回顾,将毫无印象、记得不全、记得较好的分别作出不同的标记,然后再去阅读理解相关章节,这样反复几遍,不清楚的地方会越来越少,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在“III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中,进一步阐明了II中有关要求的内涵,并对命题要求作了说明,予以了解对于考试具有直接作用。
3.借用一些复习资料,也可自己编写复习资料,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集中记忆,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要特别注意与通读全书配合起来,如果仅仅依赖复习资料,则往往欲速则不达,尤其是遇到一些原因分析题、论述题等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方面是有不少复习、考试失败的例子的。
二.把握中国文化脉络,学通《中国文化概论》
1.中国文化脉胳在第二章中有总述,可作为一把钥匙,再用后面几章分述部分进行充实,可望了解全貌。关键在于学习时,要有意识地问些问题,这些问题可概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几大类。其中“是什么”包括概念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等等,以宗法制为例,应掌握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是什么等。“为什么”主要用于对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如为什么宗法关系会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而“怎么样”则是主要指事情的结果等,如宗法制对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联系史实谈谈宗法观念对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等。
2.注意把握教材中标题与内容的关系。教材中的章节一般都是题文一致的,但学习者往往将标题一看而过,导致学习不得要领,不深不透。如看过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标题,就要理解为什么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作“文化观念的原创时期”?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在曲折中演进的时期?通过总结归纳,进一步了解知识点。
三.细嚼一些不易理解的难点问题,避免生吞活剥
《中国文化概论》中有一些看似明白而实际并未真正理解的问题,需要细嚼慢咽,方能食之有味,消化顺畅。如对“传统中国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或“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解便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教材中有一些说明,如“从政治文化的角度上讲”等,即上述命题是从“政治”角度上看的,而非宗教、心理、皇帝喜好等角度,所谓的儒家治国,道教治身,佛教治心,各有其用。这样就可避免一些疑惑:为什么有些皇帝信道教,有些皇帝信佛教,却不说道教或佛教占统治地位?再如教材开头部分谈了不少有关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有人认为不过是中学历史与中学地理的汇总,是个“大杂烩”。其实,教材的真正用意在于通过相关历史与地理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是大陆型文化,不是海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而不是法制文化等。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这门课的学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优秀率。
篇3
马克思•韦伯说:“对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进行分析是解构分析的一个主要方法,通过分析呈现出这两个对立面事实上是不可能完全分离的,是流动的,而不是两个严格分开的类型,得出通常的结论是:事物的这些分类实际上不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解构主义正是以这样的形式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在解构主义的浪潮下,公共艺术也呈现出解构主义的特征,实践着这一思维方式。公共艺术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在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其时代性、文化传承作用以及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隐喻功能,使民众产生心灵交流,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起到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以及承载文化记忆、分享社会经验的作用。
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用解构主义的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不是让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而是让文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流动。学生面对传统文化,应该具备一种开放、融合的精神,用宽容的态度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产生新的审美体验,促进文化传播。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要秉承解构主义这一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获得审美体验。如,在公共艺术教学中,教师可渗透解构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传统装饰纹样,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传播民族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纹样的“意”,强调创造是建立在“意”的基础上的,而“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不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还是对外来文化的扬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精神的深刻理解是获得民族性创意的基础。正如为了画光而画影,解构重构的对象需要以民族精神为依托,这样才能表现出公共艺术的民族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拆解传统纹样入手,再重新构成具有现念的公共艺术作品;应引导学生以反观的精神解构与重构中国传统纹样元素,从而使各种传统艺术呈现出破土而出的生命气息,使传统纹样具有现代感和民族性。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解读、提炼、重构传统色彩,让现代公共艺术作品通过传统色彩传递传统韵味,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作品。
教师在公共艺术专业的日常教学中也应渗透解构主义思想,让学生深刻理解解构主义在公共艺术中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作用,从其他国家优秀的公共艺术入手,借鉴其解构、重构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研究公共艺术中解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并进行艺术实践,以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在公共艺术创作实践中运用解构主义思想是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教师应顺应艺术思潮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中引导学生寻找沟通的可能性,在传统中创新,在多元中取舍,充分运用传统艺术的养分,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传统文化;汉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外语交际能力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受后者的制约。①文化背景不同,人们考虑问题的视角和基本理念就都存在着差异。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只注重传授外国学生汉语言知识,对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较为重视,但是对其汉语交际能力有所忽视。但是我们也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其汉语交际能力,使其了解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强国际交流。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概况
1978年3月,北京地区的语言学家们以学术的敏感及时发出呼吁:“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设立相应的专业,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专门的人才。”②但是在那时,这个学科、专业叫什么,并没有对它进行正式的命名。直到1982年,中国才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名称。1998年,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最终被认定,它正式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二级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43万余人,2000年,增至52万余名,最近几年,人数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步成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巨大变化是几代人经过多方面长期而刻苦的努力才得来的。③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影响
中华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是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和延绵不断的文化传统的国家。④那么,这样的优秀的,具有传承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是十分珍贵的,它是有着代表意义的,是能够代表我们国家精神和品格的优良文化。
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文化,文化影响着我们的交际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深植于国人的灵魂深处。举个例子,中国人初次见面,一般会互相询问姓名,工作等自然情况,表示关切和礼貌,但是西方人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与别人初次见面时都会主动介绍自己,如果不这样反而会被认为是端架子或者是不自信。⑤所以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考虑问题时,无论在视角上,还是在基本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差异。外国人学习汉语有共同特点和规律,同时,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留学生,由于母语不同,历史、文化、教育背景、民族性格等不同,还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⑥所以,外国学生在使用汉语交际的时候,必定会受到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对于教学工作的影响,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进行教学,才能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教师们理所应当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教师,一味的专注于向外国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忽视其交际能力,教学工作当然会受到阻碍。但是,如果教师注重传统文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入,那么教学的进程就会容易许多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⑦
学习需要兴趣的支持,没有兴趣去支持,学习只会变得枯燥,许多的中国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尚且觉得枯燥,何况是外国学生呢?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一些传统文化的背景介绍给外国学生,培养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那么,他们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汉语言来也会更容易一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历史故事,讲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典故,重在培养兴趣,在趣味的氛围中去教学。
同时,向学生多多介绍传统文化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不至产生偏误。举个例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人的眼中,龙是凶残、恐怖的怪物。“龙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常见的,然而,与中华文化大相径庭的是,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⑧所以,面对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学生,老师如果兴致盎然的向学生讲解“望子成龙”,留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应该会感到惊讶,不解。难道中国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坏人?但是如果向他们提前讲解“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那么,学生就会了解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了解到这个成语中包含着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殷殷期盼。这样反而会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和色彩。
总而言之,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要想与世界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要更加努力发展的,要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尊重起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更要担当起重任,把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让学生对学习汉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这也要求教师的个人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既能透彻的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又能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有了优秀的教师,有了高效的教学方法,加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一定会越来越走上新的高度。
注解
①王治理著《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页。
②引自王奎京。“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论探。见: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会编,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简况。中国语文,1978(1)
③黄锦章,刘焱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导言部分。
④龚红月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导言部分
⑤例子引用自王治理著《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⑥王顺洪著《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前言,第九页
⑦百度百科“学习兴趣”
⑧《龙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扬州晚报》2006年12月5日B2版
参考文献
[1]龚红月《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
[2]黄锦章,刘焱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篇5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人以民族为单位而存在,民族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的共同体。因此,大凡文化,无不具有民族的烙印。任何文化与文化创造均以民族、民族社会为根基,没有民族社会生活的沃土,文化便无由生根。文化总是表现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为前人所普遍认同,曾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长期地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相当程度上为今人认同和践行。现代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根基,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的、进步的、有益的营养成分。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其一,存史。
建筑、设施、标识、服饰、器物、工艺制品等物质和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物质和非物质的民族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岁月的积淀,其产生与形成具有自然性和原生态性,反映民族的习俗和意识,本身就是记载和保留民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富于本民族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就成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民族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及保护,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同时将其中所隐含的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可以达到民族传统保存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其二,资政。
一个为政者如果对治地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其现在并正确地引领其走向未来。“历史是解读现实的第一把钥匙,研究任何社会问题都需要以对历史的透彻了解为基础。”传统是历史的现代解读。为政者只有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并加以挖掘、保护和研究,才能通过保存下来的历史记忆,洞悉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现实,开辟未来。
其三,教化。
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后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后人透过历史记录和保存先人活动的事迹而进行自省,可收到社会教化之功效。文以载道,史以鉴戒。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历程,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在于延续存留其中的精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着民族认同,是培养、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勤俭节约、乐观向上、教人向善等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有底蕴、有历史的道德教育更能让受教育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恪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利益诱惑面前以道德的力量做出正确的评判和选择。没有历史文化背景的道德原则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人们基本道德观念的培养形成来自对传统美德的继承。
其四,休闲。
“休闲”一词从产生时起就已经赋予了与人相关的内涵。皮普尔认为,自人类诞生以来,休闲就成为传承文化、延续文明的一种有效方式。他认为,休闲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民族传统文化中休闲娱乐也一直是节庆民俗中最基本的特征,其意义在于对文化的体验和感悟。民族传统文化的休闲价值主要体现在能为人们提供可资休闲的内容和去处。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提高的今天,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现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资源。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的形式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广西的形式
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人的意识”即精神,与“物质”相对而存在。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依托于物质而存在。因此,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对“文化”的完整解读,须将两者合二为一,而不能割裂开来。本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把握即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是伟大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广西的一个缩影。它的存在和传承,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补充和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在广西这片多民族聚居的神奇土地上,居住和生活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域,沿着自身的生活轨迹,保持和发展着本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他们从一开始就受到民族崇拜、民族心理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广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这些民族传统都闪烁着广西各民族文明的亮点,既显示出整体性的文化特质,又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既有共同的语汇贯穿着整个文化,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差异。广西各族在八桂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创造了广西特有的民族文化。根据2005年4月1日通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有:濒危的民族古文字和语言;记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民族民间传统生产、制作工艺和其他技艺;集中反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设施、标识、服饰、器物、工艺制品;集中反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场所等。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物质,也含精神。
(二)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因此有优秀的内容,也不乏消极的成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既需有汲收,也需有扬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系统全面了解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见之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路径有:
其一,融入教案,展于课堂
大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并通过课任教师的讲授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原则是“超本不超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理论性强的显著特点。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的教学不能“空对空”地宣教,而应将学生身边的情况作为教学资源有机地楔入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载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以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显得质朴,让人觉得真诚,为大学生所熟悉,他们因而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欲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以学生所能感受到的民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理论解读。教学中,教师一是可结合课程教材,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录像播放等手段将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二是可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电视台、电台或音像部门拍摄录制的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或专题片,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
其二,独辟课程,专门讲授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和要求,但选修课由各校作出选择和安排。就广西高校而言,可在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限定选修课,以借助思政课这个平台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使其精华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同时也为广大学生系统全面认识和了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一个便捷的窗口。广西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强烈的人格精神,并随着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而重新显现出其价值。其地方文化特色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定地域的文化积淀与当地文明发展历程密不可分,是民族本性及其实现方式的浓缩,是民族发展的基础和灵魂。因此,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开辟“民族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给大学生进行专门讲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但必要而且必须。
其三,建立基地,课外体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基本环节,前者重在基本知识的传授,后者重在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亲身检验。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和产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合力。欲使大学生真切感受到蕴含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意韵,须结合课堂教学,因势利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引领他们走出课堂下到村寨,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体验。2003年10月,国家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以来,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广西民族传统文化诸保护工程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课外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高校可在这些地方挂牌建立“民族传统文化大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实行校地共建,在为学生确定固定的学习实践场所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研究人员的力量,一是对史料做进一步挖掘、考证和整理,丰富其思想文化内涵;二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课外实践的开展,组织和指导学生深入农村,走进村寨、农家,采访、搜集、整理民族民间传说和民俗故事,为这些传统文化增添趣味性和可读性。通过这些工作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其四,文化之旅,寓教于游
篇6
关键词: 爱情 建筑 韩式纯爱 家庭 伦理
电影《建筑学概论》是韩国导演李勇周继《不信地狱》之后,在2012年奉献的一部动人的爱情电影。影片集结了韩佳人、严泰雄等韩国一线明星,为观众展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故事,可以说本片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韩式纯爱”电影。影片凭借其精巧的构思、伤感的情愫等诸多元素不仅在票房上大卖,并在百想艺术大赏、青龙电影节等韩国顶尖电影节斩获大奖,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也获得了巨大反响。《建筑学概论》成功的秘诀除了精致巧妙的构思外,更在于延续了“韩式纯爱”的凄婉的主题表达与经典永恒的情感体验。正是因为具有了韩国电影共通的伤感凄迷的基调与情愫,《建筑学概论》才能在极尽唯美华丽的画面中感染荧幕前的一颗颗纯情的心灵,最终呈现出一段浸满岁月沧桑的时空之恋。
一、“爱情”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电影中的胜珉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与因为自己喜欢的大学前辈而去上建筑学课程的瑞妍邂逅并发展了一段浪漫的情缘。片名来自于导演的奇思妙想。身为建筑学专业毕业的李勇周导演在文艺气息极度浓厚的韩国纯爱影片中创造性地运用理科生的思维惯性,将“爱情”与“建筑”巧妙融合,具有极富个人特色的独创性,为韩国纯爱电影开启了一种的叙事技巧与情感表现方式。
片中的胜珉干净挺拔,眉目清俊。在胜珉身上,也投射着每位观影者青春时代的情感铺垫与懵懂记忆。因此,深埋在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甜涩的初恋情节为本片笼罩上了一层纯真清新的色彩基调,在每位观众的心底撩拨起青葱岁月的强烈共鸣。导演意在通过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的独到性融合与转换,向观众传达一种崭新而严谨的爱情体悟:爱情在情感洪流中如一座建筑物,两者同样都是从零到有的点滴积累成型。在爱情这座迂回复杂的迷宫式建筑中,男女往往经历不停的触碰、感知与探寻,才能真正地体悟到冰冷建筑背后的温暖的人生情怀。片中的胜珉与瑞妍犹如躲藏在爱情迷宫中的小孩儿,在隐藏自我情感体验的同时却又如此强烈地渴望在迷宫的出口处惊喜相逢。影片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纯净的情感,传递出一种真诚、和谐的价值理念,这种向善向美式的人伦思考正是本片给予观众的永恒的感性留白,期待观众自我的情感发现与价值思索,获得心灵深处的内省与体验。
本片构思最为精巧之处在于通过每堂不同的建筑课程要求自然地构建起了男女主人公层层推进的情感历程。本片由表及里地将爱情外化成凝固的建筑。通过在建筑新房过程中的波折,逐渐开始影片的情感体验,不断挖掘出男女人物内心深处潜藏的情感。不论是少年时代白色的建筑模型,还是中年时代的海边别墅的翻新重建,都暗喻着影片中主人公的爱情的凝固点慢慢融化,彼此重新试探、再次发现的艰难情感旅程。盖房子的过程也正是爱情重塑的过程,通过过去与当下的交叉蒙太奇的更迭使用,主人公们已经由被动向主动完成蜕变,开始了一段初恋的追忆之旅。在发现过程中彼此也各自确立了价值信条与情感约束,完美地演绎了“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邂逅,在伦理仪规中升华出了主题的纯净与无暇,也使本片在无形中具有了“可望而不可求”的极端爱情期盼,更打动人心。
在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围绕“建筑”所引发的时空奇缘在带给观众惆怅的纯爱感悟的同时,也形象地展示了韩国古香古色的建筑群,导演也借此自然地传递出韩国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群独特的建筑群中,男女主人公也在悄悄搭建着自我的初恋城堡。只不过碍于青春时代的纯真与羞涩,彼此都不敢推开心门。电影以课堂巧妙穿插大学恋情。实质上也是隐喻着主人公们在人生课堂上情愫的变化与价值的选择。建筑学课堂实际正是青春时代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导演将所有情感微妙的变化都融入在课堂之中,无形中丰富了本片的戏剧效果与矛盾冲突,为情感的表达与传递提供了更为直观清晰的途径。
影片结局还是归结于建筑中。女主人公独坐窗檐令人叹惋。但也正是这种打破传统纯爱电影中“大团圆”式的结局,才让影片中的情感具有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双重延伸与拓展。“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的片中结尾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忘于江湖”的淡然情怀。在韩式纯爱电影中,影片往往有两种结局:一种是历经种种坎坷与磨难,相濡以沫直至终老;另一种是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建筑学概论》选择了第二种结局在带给观众无限遗憾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长久的思维空白,以唤起每个人内心深处初恋的情愫,引起心灵的共鸣。
二、韩式纯爱背后的民族性格的复杂性
韩国人性情中的审美意识主要体现为将黑暗抑郁时代里承受的悲欢情感,提炼为韩剧的经典爱情悲剧。
在韩式纯爱里,故事大多围绕着男女爱情的凄苦纠缠,散发出迷蒙冷寂的伤感愁绪。在《建筑学概论》中,电影画面整体色彩渗透出的忧伤迷蒙的气氛;人物造型上,男女主人公清秀俊逸的面庞表现出清纯、善良、隐忍、柔弱甚至是未知的病态美,化妆上也一般也以眉目清秀、干净淡雅为主要的创作风格。韩国民族“恨”的情绪蔓延在悲情的电影里,使得人物的外在气质也蒙上了一层伤感凄迷的色调。在《建筑学概论》中,胜珉在目睹舒妍与学长在一起的那天夜晚,寒冷凄清的夜空将主人公内心深处面对爱的无力与虚脱、渴望挣扎却无心留恋的复杂情感有力地烘托了出来。胜珉在心如刀绞时声嘶力竭的大哭更是导演展现韩民族“恨”情绪的强烈外化,把这种因为柔弱的所导致的悲情意义在外型上发挥到了极致,悲情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始终保持着忧郁凄苦的气质。
韩国人往往喜爱弱小之美,其一般的民间信仰中所祭拜的都是饱受不公平的待遇而无情牺牲的人。在韩国国语中,“美丽”意为“怜悯”的意思。在韩国电影中,逐渐转变为“可怜美”的意义――静待人怜的弱体美和受人同情怜悯的悲哀美。在韩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的韩国人喜爱以弱者自居并同情弱小者,怜悯之所以转化为美丽,就是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化。同情弱者在韩国纯爱电影中对人物关系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学概论》中的胜珉,性格沉稳安静,在心理或者感情经历上存在着缺憾,因为其性格上的软弱与羞涩一直处于爱情地位里的弱势,成为了精神上的弱者。同时,在主人公的身上,具备着美好性情。影片中的胜珉与舒妍都是具有亲和力的“善相”――圆润或瘦削的面部线条,化妆部分重点刻画出了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浓黑的眉毛,塑造出清澈而又端庄的五官。这样柔弱纯净的形象,有力地避免了极端化和过度化。
三、韩国纯爱电影中的文化底蕴
我们常说,任何的传统文化都无法离开家庭元素的传承与发扬,即在新旧文化产生的矛盾的前提下,依旧坚持着互相友爱、孝敬父母及夫妻恩爱的主题思想,体现出了亚洲共同的文化里的儒家道义思想。《建筑学概论》作为一部纯爱电影,演绎的是男女主人公不离不弃、坚贞不渝的爱情经历,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海枯石烂心不变”的爱情故事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在导演向观众娓娓道来这种家长里短的男女情爱时,反映的却是深刻的人生道理与生命主题,具有极其浓郁的“人情味”。在电影中,这种懵懂而酸涩的初恋的滋味真诚地描摹着世态人情的庸常与无奈,充满了人类质朴的爱、同情与关怀。观众在观摩这种纤细微妙的情感的时候,可以随着剧中人物的情感得到解脱,获得一定的审美愉悦性。
《建筑学概论》中,韩国人的生活和情感方式被着重表现。尤其是围绕着胜珉与舒妍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示了一种艺术化的现实生活状态,现代人的价值趋向、伦理道德和对现实人生的非凡思考。因此电影中的人物没有经历大是大非的选择以及极端的情感体验,只是在平民的化的生活氛围与情感历练中描绘着东方式的伦理价值观念。例如片中一直陪在胜珉旁边的好朋友为他带来了友情的滋润,帮助他度过了个人情感期内最为艰难的时期。这都体现了东方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片中胜珉的母亲在他即将离国时穿着他幼年时嫌弃的衣服等等情节令人动容。这些都体现出了精神诉求和生活价值观能够给予观众尤其是平民观众的一种精神升华,即便不存在相应的大是大非,普通人依旧可以找到生活的真谛与价值,真诚而饱满地活下去。
参考文献:
[1]孙云宽.中日韩电影文化的融合走向.电影文学,2008(4).
篇7
关键词: 国学基础类课程 高师院校 教育价值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根本,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精华之所在。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国学地位不断饱受挑战和打击,以至于有一蹶不振之象。然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股对于国学重视和研究的潮流却悄悄兴起,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在这种国学热的影响下,各地有关国学的各类教学机构和研究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绝不是以社会上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热情便能完成的。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还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完成。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①只有在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才能让国民不忘传统,才能让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因为高等师范类院校有着为国家教育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国学基础类课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它不仅是维系民族团结的向心力,更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数千年而依然不倒的精神源泉。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②
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在国学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需要通过国学的教育和传承来实现。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是一国青年教育之根本,是国民素质养成的摇篮,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的主要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能够最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让传统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高师学生是当今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国学教育推行至高校在校学生可以让传统文化能以更快的方式传播,也能以更深远的方式进行传承。国学课程的开设,并不仅仅是某部国学经典的学习,而是要通过国学课程的开设和传授引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让传统文化理念通过大学校园传播到整个社会。
另外,高师学生将来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只有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将传统文化传至整个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面向将来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目的便是为将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或大学教师。从这个方面来说,高师学生的身上背负着为国家教育下一代乃至下数代的神圣使命,如果连他们都没有很好地接触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甚至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将来整个国家教育的前途堪忧。所以,只有从教师后备力量的培训基地——高师院校开始,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审美情趣首先通过高师学生来传承,再通过他们继续传承到中小学学生中去,这样才能从教育的根源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高师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获取国学中古代文学及文化类相关的知识是他们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及从教能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必要。
1.国学是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和提高的基础。中文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深入接触过经典的原典作品,只靠从教材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在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和教学中,原典的精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中文专业,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导师也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对于原典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但在本科阶段,目前高校中文学科课程设置中课程越设越多,导致专业越分越窄;各类概论、通论设置过多,导致学生只会用教材上面的观点应付考试,而很少读甚至不读经典作品,以致空疏学风日盛,踏实作风渐衰。
正是由于高师院校中大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传统国学原典接触过少,导致基本专业知识不够牢固,知识面既不深厚,更不宽广。笔者通过对数所师范院校文学院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没有通读过,更遑论对其他经典原著的阅读。而且即便有部分学生对于四大名著有所了解,对于其中的基本梗概和重要细节也没有印象,透露出当今中文专业学生对于原典的精读、细读远远不够的现实状况。
反观我国近现代优秀的学者、文学家,他们无不具有良好的国学功底,如鲁迅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朱自清著有《经典常谈》,闻一多著有《古典新义》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其他如巴金、老舍、冰心、茅盾等人,也都具有深厚的传统国学功底。国学经典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细致传神的描段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精神沉淀造就了国学经典作品的浑然天成,使其既覃思深致,又简约易懂。加强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让中文专业的学生从整体上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为将来的中小学生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国学根底,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而且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在当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学基础的教育和启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从小学教材中的识字启蒙诗《一去二三里》,到高中教材中《左传》、《论语》的选篇,人教版、高教版等主流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递增,包括古典诗词、古典散文、杂剧戏曲、明清小说在内的国学经典作品几乎占到部分年级课时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没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深厚自身的国学底蕴,就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面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比例增大的实际问题,在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中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是提高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高师学生的师德养成
师德是教师教育的灵魂,良好的师德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这就意味着,要想将高师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教师,单纯教会他们高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养,让他们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师德。对于高师院校学生而言,在大学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师德,是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师德教育可以让高师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明确教师的职业职责,加深对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理解。
当前的高校师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师德修养》等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然而这种仅仅希望通过一两门课程的道德学习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想法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相当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因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的,单一途径的教育很有可能变成纯粹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这样不但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漠视乃至反感。所以,高师院校一定要通过多个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
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使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前人的智慧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师德教育的压力。因为中国古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是“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③比如,《论语·述而》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孔子的教育中,作为知识的“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德行的教育则占了三个方面。《论语·述而》中也将德行列为孔门四科之首。
另外,在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当中,不仅可以学到孔子、荀子、朱熹等古圣先哲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优秀品德,从而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产生积极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论语》中孔子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及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意义。又如通过《礼记·学记》的学习,从中领会教学相长的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另外,古代师生之间交往的佳话如孔子对学生的接济、对生病学生的探望,以及朱熹带病教学等典故也都可以在专门的师德课程之外引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师德教育。
注释:
①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2.
②袁行霈.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篇8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所创造的以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的总称,其渗透在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内化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同时还体现在中华民族的饮食建筑、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当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中和”、“民本”等思想对于开展当代教育有着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主要从明确指导思想、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途径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新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指导思想,制定科学的教育规划
新时期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在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保存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第二种是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优化与整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文化更新能力,促使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尽管在过去的几千年发展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慎独、修身、讲气节、有骨气以及爱国主义等核心要素始终处于高度稳定的状态,这样就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指导思想。
二、积极拓展教育路径,丰富课程教育内容
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特别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缺乏系统性。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各高校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教育路径的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文化课程体系来将传统文化教学纳入到新课程教学计划当中,如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概论、大学语文、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课程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这样不仅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还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另外,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还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教育功能和信息优势,从而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成为我国当前文化教育的新途径。在课余和假期时间,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暑期下乡、参观文化古迹和组织志愿者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国学院等相关部门来进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加强与国外其他院校的文化学术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吸收与借鉴外国文化的优秀成分来为我所用,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三、加强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实际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改革和创新教育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双向交流;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渗透式文化传递的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朗诵、讲故事和做游戏等方式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第三,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还要以开放性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对外国优秀的文化成分进行学习,并通过对其改造来使其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摆脱自身的局限性,进而实现自我超越。
篇9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现象,我国哲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各界人士都致力于研究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量的著作、论文来立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甚为热门。不过我认为要想研究好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通过对一些专家学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我是收益匪浅,富有启发性。在此,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中的“中国”这两个字眼来看,“中国”指的是我们民族文化形成的摇篮。在古代,中国与“中华”、“中夏”、“中土”、“中州”含义相同,最开始是指天下之中央,后逐渐延伸为统治所及的区域。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是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以各个民族为主体所创造的文化的总和,这其中包括两点: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中国汉族的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汉族文化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尽管在当时看来不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还是中国汉族文化都分别视彼此为异质文化,但他们在冲撞中不断的交融与同化,共同成为了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战国时赵武陵王效法“胡服骑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汉族文化自始至终都居于主流文化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巨大影响,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仍然保留并继承着本民族的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收、同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忽略它。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指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还包括像佛教文化这样的异质文化等,关于这一点后面会有涉及。
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这两个字眼来看,所谓“传统”,如果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制度规范等。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那些在中国世代相传,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必须是因其有价值,具有生命力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化,并不是在历史上出现过所有的文化都称之为传统文化。春秋时期,文化、思想发展的是虎气腾腾,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可流传下来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又剩下哪几家了呢?可见那些在古籍中记载,对人们的现实生活没有什么意义的文化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历史学的角度诠释,“传统”是指在历史的基础上稳定起来,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产物,但他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毫无改变的保存着并传给子孙后代,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传统是需要在稳定中延续的,不过没有发展与变迁就谈不上传统了。不论在哪个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吸收当时文化之精华,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就如袁行霈老先生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潭死水,它宛若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断吸纳支流,或直或曲,或急或缓,或涨或落,变动不居,只有不断以新的形态代替旧的形态,才能永葆青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是典型的例证。在两汉之际,佛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时期的排斥、磨合、同化,最后在中国扎下根,为广大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传统”与“现代”是相对应的。不过有一些人还没有把传统与现代化衔接起来,总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是不相干的,互不干涉甚好。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极为不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砍掉了一个民族的根,还如何枝繁叶茂?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牛顿所说的“巨人的肩膀”,我们要想看的更远,做的更好就必须站在这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肆意的践踏巨人的肩膀。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存在着一些糟粕,比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不重视时间和效率问题等;但同时传统文化中也有精华,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整理,使之成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益资源。就如《甲申文化宣言》中提到:“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是放射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所以我们决不能做到像民间流传的那句话“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况且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一个消灭一个,一个取代一个的关系,必须是新的文化注入,过时的文化淘汰,有一个扬弃的过程,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关键所在就是要自觉的主动的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要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不断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调整和摒弃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从而建设起适合社会发展的新文化。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现在广大人民的言、行、思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观赏名胜古迹,朗诵诗词歌赋,欣赏琴棋书画……关于这一点不论我们喜不喜欢,承不承认都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始终以自己的言语,行动和思维直接或间接的显示出这个传统或优或劣的特色,包括人民的衣食住行,人际关系,价值观等。譬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以对方的职务作为称呼,像刘局长,李处长,孙主任,用这些称呼来明确身份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等级思想。还有平时我们讲“非礼勿言”、“祸从口出”,这是与中国传统的专制思想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再说近一点的2003年非典时期,2008年的抗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度难关,这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些都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然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在制约、影响着当今的中国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中国华夏民族的这片土地上以各个民族为主体创造的,中国人世代传承的,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形态且不断发展延续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现在广大人民的言语、行动、思维中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研究会.《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篇10
论文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故而其设计理论常以中国哲学、传统文学、东方史学等形式间接地被表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包装设计中传统图形的应用,视觉文化对发展传统图形的影响,利用视觉文化传统图形的发展,深入揭示如何更好地在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图形,在视觉文化时代背最下如何更好地使传统图形创新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国包装设计风格。
在社会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化通过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智慧的提炼与概括,逐渐形成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特质,其中,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也同样在社会变革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这些优秀的传统设计文化固然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但由于其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孕育而成,故而其设计理论常以中国哲学、传统文学、东方史学等形式间接地被表达出来,具有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质,对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传统图形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图形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需求和审美方面,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前进步伐产生与变革,来源于生活和历史,又是人类社会性、个体性、群体性等方面的文化基础与发展动力,是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交际生活以及其他生活浓缩的产物。
在我国,可以被称为“传统图形”的符号和图形,数量是非常多的。一部视觉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历史,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概念的变化而延伸,设计也逐步从平面向三维四维延伸,设计中的空间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图形符号。
中华民族历经了13个朝代,具有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载体,中国设计艺术曾一度引领世界风向标,而在传统图形艺术的发展上,中国设计艺术一向具有独特浓郁的东方风格和高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国际各国设计界都为其丰富性、多变性及如诗般的奇思妙想所深深吸引,作为一名中国人则为其成就感到自豪。曾有学者说,“工艺美术是测定民族文化水平的标准,在这里艺术和生活是密切结合的”,而图形则是工艺美术的灵魂,它和生活的脉动息息相关,社会大环境影响艺术的生成,同时艺术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态,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并伴随着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填充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两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些图形在各个时代呈现不同的风貌,历史条件决定了图形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就艺术的精神层面而言却是一脉相承,它们有的精致秀美,有的粗狂雄浑,有的朴素,亦有潇洒,相互交错,相互攀生,为中国文化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翻阅历史我们发现,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巫术礼仪、自然崇拜、图形记事,使晟早的传统图形得以产生。图形在设计中三种作用是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的过程。图形在设计中起着象征的作用,它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没在的关系,它是约定成俗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正式以图形的潜在象征意义展示在人们面前,它含义表达准确有效而且无可挑剔,而这正是图形由单纯的视觉图像作用经由其内在因果关系具有指示作用,再由长时间多个人对其的感受联想赋予它更广泛的含义,飞跃为象征作用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图形意义不断升级的过程,由此可见,图形为了使设计中具有思想感情的信息更准确有效地传达,需要一个图形不断深化的过程。但如果一味盲目地追求传统图形,是不责任的行为,设计者只有认真了解传统图形与设计的关系,才能合理准确地把图形运用到设计中。
二、中国传统图形在包装视觉设计中的体现
设计文化中的包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只有这样的包装设计才更具有内涵、更有生命力,这不仅是设计质量的好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在世界局势稳定的条件下,各国家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硬件实力上升为软实力,文化科学的高度直接影响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尖端的科技、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众多的设计人才为其争得了设计界的绝对话语权,作为中国,一个曾今的世界文明古国,一个有着曾足以影响世界的国际地位的国家,我们的包装设计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建构自己的设计理念,合理运用古老的东方文化,并融合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最终发展为既符合国际化视觉语言,同时又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是值得思考的。
随着当前“视觉文化”设计风潮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有人形象地将这个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可见视觉因素对人类的影响之大,图片相对于文字具有更直观、更有效、更快速、传播途径更广阔的优势,这决定了视觉文化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设计主流。在这个时代,图像将压倒文字,图形语言将成为这个时代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图像,已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进而形成我们今天的文化形式。“形象”符号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推翻旧有的实际思想的同时,也为中国的设计师创造了一个机遇。
对于传统图形在设计中的应用来说,突出视觉效果最大化的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为了达到信息传达的目标,设计师需要始终不渝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借以表现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传统图形拥有丰富的符号表现方式和独特的视觉魅力,因为缺乏媒体的关注和传播的渠道而渐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将给传统图形带来新的机遇,将大众化的文化形态,通过极具冲击力的表现形式,使传统图形的视觉魅力得以充分发挥,用通俗易懂和传播途径广泛的视觉语言,使传统图形更具亲和力和大众性,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产品的信息传播有效率。视觉语言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视觉表现可以让不了解传统图形的人们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传统视觉符号的大众化让人们更容易读懂传统文化。
在现代多层次交叉的信息环境中,创造设计作品的个性化,将各有利于强化视觉冲击力,起到出奇制胜的传达效果,同时它吻合了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视觉环境,更加适合于视觉传达的表现。视觉文化传播的全球化,在让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走出国门创造了机遇。这需要我们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坚持作品中视觉文化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运用中国传统图形、传统文字和传统色彩,再融汇国际潮流设计理念,不断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统文化的大发展。
针对处于在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包装设计,提出“在传统 文化精髓与世界先进文化融合中创新”“创新中求发展”的设计观点,就传统文化对中国设计的影响、传统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视觉文化时代我们的包装设计发展道路以及我们传统图形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系统论述。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图形、传统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来挖掘包装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传统文化与世界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相融合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利用自己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积极适应国际竞争大潮流,这就要求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相当理解,把握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于意义,把设计过程做到一个去伪存真,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创意的过程。视觉文化时代为传统图形的创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通过视觉表现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融合,如对西方传统图形中的现代性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等,更好的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传统图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图形的表现意义
通过了解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加深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传统文化表现、设计思想与以欧美为主的西方人的文化意识形态、设计思想都有各自独特的源流和特点,两者互不冲突,相映生辉。西方人的文化表现和设计理念,由于其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民族风气,体现出一种扩散式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想,带有表现独特个性的特质,在视觉设计作品中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自由性和个人意识,崇尚个性张扬,不受束缚的思想,西方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一种理性的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式,具有严谨紧密的科学系统理论依据。其根本目的是求知,因此对所有的问题都要究根求源,都要经过形式上的逻辑思辨来把握,都是发散性思维与跳跃性思维的结合。
东方人的文化表现和设计理念,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展现出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思想表现比较集中,更加注重综合思考,带有感悟、神秘性和求同的特质,更加客观,追求事实依据,是一种经验式的直觉把握和直陈式的描述,具有含蓄低调典型的中国人作风,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人只是宇宙渺小的一部分,但他们并不站在自然的对立面与之对抗衡,而是投身自然,与自然融合为宜,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四、总结
中国传统图形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文化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传统图形才能获得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视觉文化对于传统图形创新的意义是,为传统图形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视觉表现对传统图形进行创新,同时形成系统详细的理念指导,如对西方传统图形中的现代性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开发等,更好地为传统图形创新中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为传统图形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最终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我国视觉文化的传播要想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形成文化体制建设,使视觉文化体制更加健全,加强我国视觉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产业体制,提高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形成结构趋于合理、体系科学完整的视觉文化产业。另外要加快改革我国的文化外贸体制改革与建设,积极鼓励文化产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与市场中去,通过参与不断竞争,强化自身水平,不断进入,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杭 间,何 洁,靳埭强冲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5
[2]罗 虹,葛 凌,黎典明中国民族艺术与文化[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
[3]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
[4]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1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3
[5]李慧娟.包装设计:品牌的塑造[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
- 上一篇:工商管理和项目管理
- 下一篇:西方文化概论知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