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17 18:1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39-02

村级财务管理是对农村集体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1]。根据财务管理的一般定义,可将村级财务管理的定义归纳为: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2]。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低

村级会计人员的任命不符合要求,很少考虑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会计人员有的根本不懂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知识;有的会计人员不仅业务水平低,而且职业道德水准差,对村干部的贪污挪用、胡吃乱拿行为较为放纵,甚至直接参与贪污、挪用等非法活动。村级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较低,无证上岗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现象十分严重。

2.会计资料不完整,会计核算不规范

村级的财务管理很少遵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颁布的《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也未按省、市、区、乡镇制定的实施细则(办法)进行财务工作。收入没有银行收付业务、没有将相应的凭证如缴款单、支票、进账单等附后,在村级白条入账和白条抵库现象严重。对票据的日常保管也是杂乱无章,经常是“包包账”、“捆捆账”根本不设立档案资料库,账薄设置不健全,除了一本流水账外,无总账、明细账、往来账、财产物资账以及现金日记账等,会计资料不齐全,都已成为家常便饭。

(二)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

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规范,如国家出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准时公布收支明细。但村民与村委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村干部为维护自己的私己利益不被侵犯和发现,很少向村民公开和解释财务状况,而在仅有的沟通中也对村民含糊其辞。而村民一直以来都认为财务管理是上级政府或乡镇领导的事,自我维权意识很差。即使个别村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也是不明了、走过场。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收入、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公开的内容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财务收支,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据调查,有些村根本就不进行财务公开,据某村村民反映,其所在的村只在前几年有过一次形式上的财务公开,但不到一周时间就无人问津了,到现在为止就再未见过本村的财务收支公开。

(三)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不到位

由于村民主理财小组多数是由村支书、村主任挑选任命,走走过场,形同虚设,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理财小组存在的意义,使自主监督体系陷入空谈。专管村级财务的乡镇农经站人员缺乏,人员外聘。不但审计力量薄弱,而且监督机制缺乏,对发现的问题不敢及时纠正、处理,会计人员长时间不记账、不结账,农经人员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账账核对”上,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督职能。

二、解决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点”,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村级财务管理是配套改革的一个方面,已经越来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端正和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

服务农村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各级农村领导干部要把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村级财务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把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可通过乡镇组织培训班,定期为各个村的村干部进行教育和再教育,并互相交流心得。

(二)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有关制度、法规,建立村级预算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健全和实施,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重视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各村财务都要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薄和会计档案柜等。不断完善资金审核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行为的发生[2]。现行的会计委代方式必须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必须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确保财务审批以及经济活动监督权由村级组织行使。机构要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操作流程,强化内部监控,落实责任追究。要以村级组织为独立会计核算主体,分设银行账户;要加强档案管理,以村级组织为单位,单独整理,归类造册、妥善保存[3]。

(三)抓好村级会计队伍建设

对会计队伍日后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也要严加规划,可利用当地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或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会计人员知识丰富化,业务熟练化、经验化,并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一旦被聘用,不可随意罢免,根据村级聘用会计制度,使其聘用年限具有合法规定。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做村官,大学生走进村级会计队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使村级会计队伍更加规范和成熟。

(四)推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社会服务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农业部也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方向,是规划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乡镇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条件,现阶段对各乡镇推广普及财务电算化,并设立网络监管办公室对村级财务乡(镇)代管进行跟进监督。对村代管会计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级电算化建设,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一套适合各村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强化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第九届人大会议.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Z].2000-09-21.

篇2

1 农村财务管理的涵义

农村财务管理是对直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种资产所发生的一切收入及其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要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还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需要。

2 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村级会计委托

村级会计委托形象地说就是会计在乡(镇)里,出纳在村里。 2009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免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记账,实行村级财务和资金委托的管理方式,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务收支、会计档案和提供会计信息。以笔者所在的县为例,全县统一模式,乡镇挂牌设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方式开展委托工作。村级财务在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民主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对村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村集体和乡镇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委托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代管,中心以村为主体分设账套、独立会计核算,取消村会计和出纳,设立村报账员。制定了县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规定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票据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审批、财务结报、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务审计、会计档案管理等十制度、明确规定中心主任、会计、出纳、审核、微机档案员和村报账员岗位职责等六职责,明晰账务处理流程和报账流程两流程。做到全县统一模式制度上墙,统一配备财务软件及相关设备,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了基础保障,截止2015年末全县代管村集体资产4660万余元,其中货币资金1883万余元、固定资产及林木资产2688万元,2015年度代管村级收入3419万余元,支出2081万余元。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8年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村级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债权、债务不清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账务不健全的问题,结束了过去那种农村财务白条抵账、回忆账、多头账、包包账的历史,使村级账务由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3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机构不健全

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是在整合乡镇农经站现有人员基础上设立的,但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乡镇农经站,中心不再单独挂牌,致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主管部门、单位性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直接影响着村级会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2 人员素质不高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基本是农经员兼职且部分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造成工作人员不稳定,且难以适应村级财务工作质和量上的要求,如一个有33个村包含5个社区的镇,村级会计服务中心只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只有2人,目前全县中心工作人员33人,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有17人,仅占51.51%。

3.2 村级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村集体虽然签订了委托记账协议,但没有将全部财务收支交服务中心核算和管理,由村直接收取的资金如房屋租金、山林承包款、捐赠收入等未进入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的银行存款账户,以村干部个人名义储存。资金收支管理、使用混乱,形成账外挂账,村级资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3.2.2 资金收支缺乏有效监管。实行委托加强了核算职能,但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村开支随意性大,村干部人人收钱,人人管钱,形成谁收钱,谁花钱,再加上审批手续不健全,个别村干部管钱、花钱、批钱自己一人负责,会计核算成了记账员,失去了应有的监督,报账不及时,白条列支现象普遍存在。

3.3 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

3.3.1 公开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在公开内容上轻描淡写,没有涉及实质性的问题,甚至出现内容与形式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村的财务公开就是直接复印几张账页粘贴在公示栏,财务公开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

3.3.2 无监督,不透明。有些村账务一年或几年不与群众见面,使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使村级财务管理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力。

3.4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3.4.1 制度不健全,无章可行。有的村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制度,财务管理无章可循。

3.4.2 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财务人员却听之任之,财务手续混乱,内部制约失控。村报账员未按结报制度及时报账,报账手续不全,部分村大量列支会议费,但无相关会议记录材料;部分工程建设未进行公开竞价或招标,未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没有结算,支付款项未按规定取得合规的票据等。

3.4.3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台账不清,资产处置不报告、对外发包不向群众公布。

3.4.4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捐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筹资捐资管理工作难于规范。在一事一议 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筹资捐资管理中,村、组对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交会计委托中心管理有顾虑,给资金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

3.5 各方监督不到位

3.5.1 重核算、轻监管。村级会计委托工作中只注重核算,缺乏行使村级财务监督职能的积极性。

3.5.2 村级报账员缺乏财务知识,对村财务监督不够,管理不严。

3.5.3 村财务公开制度形同虚设。村集体对财务公开随意性很大,什么时间公开,公开什么内容,怎样公开很大程度取决于村干部对财务工作和民主监督的认识,村民难以监督。

3.5.4 村务监督委员监督不到位、不完全。从监督内容来看,主要是对村支出的监督,对支出是否合理合法进行审核,但是对收入是否入账并不能加以有效监督,另外由于村务监督委员缺乏财务知识,要想监督到位是很难的。

3.5.5 审计监督缺失。会计委托中心工作人员基本上由乡镇农经员兼职,农经人员对村集体进行审计形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县、乡农经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弱化。

4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委托中心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从明确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体制入手,明确县级管理机构、细化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工作人员,从体制和管理上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其次是在工作人员调配上引入竞争机制,对现有人员难以满足工作需求的适当考虑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有力、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为农村财务健康运行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4.2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4.2.1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各级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农业部门对所制定的相关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报账流程等规定中,已不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定、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完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各项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2.2 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明晰村级资金拨付流程,强化资金支出审批,从源头上治理账外账和小金库问题,对不按资金管理程序拨付资金,造成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混乱和流失的,明确追究其责任相关规定,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全部纳入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4.2.3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制度。建立完善一事一议管理制度,规范议事、筹资、建设等程序,财政、农业部门做好事前引导、事中指导、事后审计,保证一事一议制度执行中的公开透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2.4 完善村级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拍卖行为,使集体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完善村级资产台账,所有资产上报委托中心登记管理,三年一届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要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

4.3 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4.3.1 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规范村务监督委员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的作用,贯彻落实农民群众依法行使的民主权利,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3.2 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监督机制。建立中心工作考核责任制,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按《会计法》规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委托中心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监督。

4.3.3 主管部门和乡镇配备专职或兼职财务审计人员或审计小组,切实履行财务审计监督职责,对农村财务进行常规性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必要时由县审计部门直接进行审计。

4.3.4 坚持村级财务一年一审,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按规定进行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形成书面审计报告,由审计负责人签名后,报县、乡经管部门备案,审计结论在财务公开栏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开。

篇3

一、农村财务审计的主要作法

2、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各镇都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领导或纪检书记担任组长,农经干部、财政干部、驻村干部、会计为成员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3、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这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范围,是街(镇)、村两级xx年年度农民负担情况和农民负担资金的提取使用及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的情况和日常财务工作。审计的重点是农民负担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日常财务审计。

二、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4、村干部违规经办集体经济业务。按照制度规定,村组集体的经济收支业务只能由财务人员负责办理,但少数村的支书或主任不放手,强行经手集体经济业务。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乃至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今后要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执行农村财务各项制度。各镇必须针对本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完善,使之尽快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2、强化审计监督,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搞好农村财务审计监督,是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此,要把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审计监督。按照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每年要审计三分之一的村组,原则上三年内对所有的村组要轮流审计一遍。对审计中查出的一般经济问题,要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共2页,当前第1页12

3、强化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农村财务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技术水平、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开展业务培训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村组财务人员及镇会计的财经纪律、思想素质教育,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4、保持农村财务人员的相对稳定。严格按照农村财务规范管理的条件配备中心会计和村财务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调换的,必须经镇农经部门审核、镇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篇4

一、突出重点,推进农村经营管理成长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开展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重点课题调研。根据市农委工作总体要求,在委领导牵头下,农经处、站组织力量,历时半年多时间,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本市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现状,找准瓶颈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对策措施和工作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代草拟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完善本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调研成果和工作部署,选择浦东新区曹路镇、奉贤区庄行镇等4镇先行开展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试点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制定试点方案和工作规范、设计信息软件、选定交易场所等前期准备工作,正着手启动实施。

(二)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按照市农委《关于组织开展本市第二批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上海市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暂行标准》要求,扎实推进本市第二批92个村财务管理规范化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各试点村在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帐务处理程序、加强民主理财建设、提升财务公开质量、严格农村审计监督、强化财会队伍素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农村财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进入新的阶段。同时组织各区县积极扩大试点。到**年底,全市已有15%的行政村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有近41%的村正在开展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为到“十一五”末,本市基本实现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打下了扎实基础。加强先进典型表彰宣传,确定闵行区颛桥镇黄一村等19个村为上海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村,推荐浦东新区曹路镇东海村等9个村为农业部全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示范单位。

(三)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是国家财政部新颁布实施的一项会计制度。根据农业部和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和委领导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实施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前期调研,提出相应工作意见和建议。二是会同市财政部门,筹备召开全市工作部署会,邀请农业部有关部门领导作专题辅导报告。三是制订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累计组织市、区县二级开展培训33期,培训合作社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达3500多人,一些具备条件的合作社已开始先行实施,为确保2009年度全面实施打下扎实基础。

(四)筹备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月,市农委召开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几年本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分析农村经营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本市农村经营管理重点工作,对于推进全市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上新台阶,更好地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区县主管部门领导,以及区县、乡镇农经部门负责人等160余人参加了会议,这在近10年来本市农村经营管理系统还是第一次。对会议召开,委领导高度重视,主任办公会议专门作出决定,分管领导先后两次听取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根据要求,组织力量,制定方案,分工协作,积极筹备,确保了会议圆满召开,取得预期效果。

二、夯实基础,推进农村经营管理基础性工作实现新的提升

(一)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一是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新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3万份,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率达92.8%,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浦东新区试行开展二轮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行为。全市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151.2万亩,约占延包总面积的60%,其中**年新发生流转面积16.7万亩,新签订合同0.63万份,全部使用全市统一流转格式合同。三是推进奉贤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工作。全年累计受理土地承包纠纷案件47件,其中仲裁立案8件;调处41件,占受理案件的87%,其中仲裁裁决4件。四是有序推进土地承包与流转信息化管理。

(二)健全农村财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物质利益和民利。一是推行会计委托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全市有1100多个村实行了会计委托,约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5%。二是切实加强村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主理财小组,每月定期举行民主理财活动。全市有98%的村健全了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成员达7350多人。加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培训,提高民主理财水平。三是提高村级财务公开质量。全市所有村实行财务公开,其中按照统一要求实行规范公开的有1588个,占全市总村数的88%,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小组实现组级财务公开。四是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实行会计电算化村达1530个,占全市总村数的85%,其中浦东、南汇、松江、金山、青浦区达到或基本达到100%。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财务网络化监管新机制。

篇5

一、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

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财产是集体成员共有的,任何个人不得私占、挪用。但还是存在一部分村领导干部,肆意挥霍公款,大吃大喝,对财务管理工作十分懈怠,村务不能做到公开透明,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财务审计工作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尽到有效监督和严格查处的职责,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财务管理工作不以为意、肆意乱为。因此,将财务审计工作落到实处,既能发现农村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又能端正领导干部观念,加强廉政建设,还能有效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当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指导标准和依据,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等给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供了大的方向,但仍未有符合地方,属于地方自己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在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缺少规范,也并未实现审计工作的专业化和制度化,进而导致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观念淡漠,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大大消减了执行的力度。1.1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或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很多农村都存在的问题。监督、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很多村会计不清楚自己的职权,或者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确,村会计人员和出纳人员由一人兼任;一部分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部分资金,却完全无视会计制度,长期不向会计报账;没有建立资产总账和明细帐,缺失有效监督,很多资产支出去向不明,使得审计时缺少依据,无帐可查;还存在部分收入不入账、多报少支、重复列支,财务不公开透明等等管理弊端,甚至于有的村连正规账簿都没有。1.2审计工作不受重视,执行力度不够。外部有效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的缺乏和内部观念淡漠等都使得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受重视,工作开展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按农业部规定,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由县级以上经管部门负责,实际上却有很多省市的农村经管部门职能不明,县市级农村经管部门职能混乱,导致农村审计工作停留在查明经济状况,出具审计意见上,而不对被审计对象进行经济监督和惩治。2.人员素质不过关。一方面审计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没有清醒认识,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恪尽职守,散漫懈怠,流于形式,财务审计工作执行不到位,对农村财务审计没有科学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及规范记录;审计过程不时掺有复杂的利益关系,程序不不规范,对于审计结果也缺乏及时有效的处理;一方面缺乏农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很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素质低,在审计过程中缺乏专业性,工作粗糙,不能达到审计要求。3.审计的农村财务账目不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审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都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了基础和保障,但在落实审计工作的时候,不免有很多村由于管理弊端和财务乱象等导致财务账目混乱、信息缺失等,为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带来极大不便,找不到有效核实依据。

三、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建议

1.健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有关国家部门应明确全体村民村级财务审计委托人的主体地位应该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合同审计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规定》等,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适合本地的,具体的财务审计相关规章制度、管理细则以及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指导标准等来规范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和领导干部职权,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认识。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忽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依然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跟不上时展的落后观念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让相关各级部门、村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都了解财务审计工作的必要性,认识到其对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的权力和义务,发挥各自监督、管理、查处、配合的作用,相互协调配合,保障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3.强化农村财务审计队伍。财务审计人员思想认识高、专业素质强,是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应经常对审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加强政府审计队伍建设,同时赋予村民真正的民力,推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注重村民对财务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政府审计队伍与村民审计队伍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提高财务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4.加大村务公开透明度,扩宽村民监督渠道。作为农村集体经济,本身村民就对其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财务公开透明度,既保障了村民的权力,也能对村里的财务支出进行更直观有效的监督,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杜绝中饱私囊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可以通过开设政府接待日,开设政府信箱、村务公示板等拓宽村民监督渠道。5.注重村级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如上文提到的,农村财务账目不规范给财务审计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因此,提高村级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和对相关法规政策的掌握也是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效率的必要举措。可由主管当地农村财务审计的部门或村领导干部组织定期培训和相应的专业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规范财务账目,为财务审计人员提供清晰准确的账目信息作为审计依据。6.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方针和财务法规的有效落实,保证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通过检查审计对其经济活动展开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促使其加强管理,维护集体经济利益,保障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对不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错误行为要及时纠正,对违法乱纪、行为要严肃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引起大家重视,为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农村 村级财务 规范管理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当前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党群干群关系。随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对农村各项惠民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都制定出台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财务管理中执行财务制度不严;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不扎实; 农村的财务监管力度薄弱。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村级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一些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对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了解甚少。一方面对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行政村一级没有必要进行预决算,只要自己不贪污,再加上财务已公开,只要钱用在集体事业上,怎么用都没关系;另一方面村级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重视程度不够,虽有财务预算,但流于形式,执行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偏离原预算执行轨道。

2、村级财务制度不健全,实施缺乏可操作性。从财务管理方面看,虽然有财政部制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但目前还没有见到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导致村级财务在实际经济业务发生时断章取义。从财经纪律看,村干部的费用开支标准、费用控制范围并无明确规定,导致村级各项经济活动开支“随心所欲”。从控制制度看,相关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工作缺乏可操作性。

3、财务公开缺乏透明度,监督乏力。有的村存在财务公开不及时,公开的内容不具体、不规范,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也无法实施群众监督;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补贴由村委会发放,村级财务人员多由村级任命,他们对村干部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大多没有行使监督权力;外部监督也存在障碍。一是司法监督。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民不告,官不究”的缺陷,由于受司法力量的限制,司法监督的触角很难延伸到村一级。二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村干部如果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又不便查处。三是审计监督。现行的法律没有赋予审计机关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职权,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不便也没有足够人员和精力开展村级财务审计。

4、财务人员不稳定且素质不高。财务管理的工作要求财会人员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目前很多村的财会人员实际上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人”。部分村(居)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会人员也跟着更换,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另一方面,村级财会人员年龄偏大,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也被任用到财务工作岗位上来。

三、探索制度创新,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1、加强法制宣传,提高认识,做到依法治村。加强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大大提高。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分工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对村干部和财务人员开展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第三,要对广大村民开展民主教育,把政策、法律、法规、有关制度交给群众,使他们真正懂得村民的权利,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使其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以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

2、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力求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本村或本社的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对现有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与评估,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了解整个资产状况,明晰资产所有权,并进行产权登记。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并及时反映资产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防止资产的流失,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搞好资本营运,盘活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搞好资产经营。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效,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抓增值,资源性资产重点抓开发,福利性资产重点抓保护。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利用集体资产,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3、积极探索新财务管理形式,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村会计委托制,是适应村集体资产的一种新财务管理形式,是在保障村集体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乡镇财政部门,建立村会计记账中心,按照自愿的原则,与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记账协议,进行记账的一种财务管理形式。这种形式能有效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农村腐败现象。

4、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为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并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票据管理制度》、《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收入支出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等,并制定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工作流程图,确定了记账人员岗位职责,理顺了委托中心与村财务报账的财务关系,为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篇7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针对财务管理现状,从财务收支结算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主理财与财务公开、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会人员与岗位职责等方面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要在两个新制度的基础上,从各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制度,以及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集体资产台帐管理、票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报账员岗位职责、会计人员管理,村组干部离任审计,“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多项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同时,村级财务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实行先收后支,杜绝以收抵支、差额入账、坐支现金等现象。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同时,严格执行村级重大开支由村民商定的原则,使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真正落实到实处,保证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篇8

一、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面对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只有加强对集体经济产生的问题的分析,找出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才能实现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对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村级集体经济出现负债现象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收支缺口比较大,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收不抵支的现象。造成该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既有人为的也有体制上的。所以基于负债情况出现的复杂性,国家政策变动或经营管理不善都会造成集体经济企业的亏损或倒闭,这就导致了集体经济存在较多的债务。

(二)村级集体经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日渐变小

虽然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存在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但是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得集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乡镇企业在进行产权制度变革时,农村集体经济企业大多被变卖,逐渐退出了经营领域;第二,国家和省市区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资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也造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日益变小;第三,当前一些较大的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往往会到农村寻找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为了实现经济的总体发展,大多会积极抓住招商引资的机会,这就使得农村为了迎合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会相应地削弱或消除原有的经济增长点或经济发展计划,这也相应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村级集体经济的社会负担日渐沉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其任务非常之大。具体来讲,第一,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事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诸如道路施工与维修、垃圾回收与清理、水电建设与维护、社会治安、农民医保、五保户供养、低保供养等方面;第二,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以及农业税取消的政策的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相比之间更加重大;第三,当前国家在对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建设以及社会事业支出时,改变了以往国家全额支付项目建设资金的政策,而是实行“财政出一点、村集体配套一点”的“两点”政策。此类政策的实施更是无形之中加剧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这就要求农村企业组织必须适时地进行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调整来实现资金的流转,造成了原有经济发展项目的滞后发展。

二、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那就是国家对广大农村实行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要想真正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农村必须在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结合集体经济的具体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农村实际水平的发展策略。所以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必须从外部的政策支持和内部的自身发展这两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1.加强农村的领导组织建设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村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村支书和村主任等职位要进行严格的人才选拔,发展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政治强、素质高的年轻人来担任具体的职务,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第二,加强对农村领导班子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要让领导班子成员明确自身责任,在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条件下,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另外,还要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定期培训,努力提高其集体经济的经营能力;第三,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将领导班子成员的业绩与其收益进行直接挂钩,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2.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发展模式单一、经营管理存在很大弊端,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特别大,每年中央都会对农村进行财政拨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支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落后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农村资金进行整合,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发展二、三产业,进行集体经济项目的建设,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第二,要加大对贫困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经济政策和行政拉力相结合,对其进行项目安排和资金上的倾斜,实现各个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农村都能获得较快的发展。

3.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

农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要积极、合理地借鉴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模式,例如当前企业实行的股份合作制制度等。对农村经济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就是将农村的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全体村民之中,通过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能有效解决当前集体经济普遍存在的权能结构错位、监督机制失灵以及产权主体缺位等问题。就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能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运行高效、产权分明的全新的运作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操作程序的规范性,积极贯彻民主决策,对股份制经济参与人员实行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在增强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的同时,做到对全体村民合法利益的保护。

4.结合农村特点,实行“一村一策”的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数量众多,各个农村具体的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将国家政策的普遍性与具体某个农村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对不同农村的不同发展情况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经济发展措施。具体来讲,就是要实行“一村一策”的发展模式,第一,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发达村、较发达村和欠发达村实行不同的经济推进步骤,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第二,结合每个农村的具体情况,充分挖掘其发挥集体经济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对地处山村的农村而言,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林资源,进行野生作物种植或特色景观旅游等;对有一定经济基础,但发展特色不突出缺乏竞争力的农村而言,要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打响自身企业的品牌,依靠科技的发 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依靠自身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创新

1.对集体存量资产进行盘活

当前的农村集体存量资产大多是指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企业。针对当前企业效益下滑、经营风险日益增大、盈亏参半等问题的出现,对集体经营不善的企业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使用和运作,能实现集体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具体来讲,主要是实行经营产权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产权进行向外租赁和承包,利用租赁承包所得的资金进行农村的经济建设。一方面可以将资金用于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资产和资源的开发,通过租赁和拍卖实现集体资产由以实物为主向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模式的转变,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还能促进集体资产的滚动发展以及保值和增值。

2.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拓展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实现向外流通。由于农村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所以应该围绕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和交易市场,建立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产业化的发展。结合农村的发展情况,可以充分利用街道、工厂、城镇等地理位置的优势,采取大户挑头、集体主导、摊贩唱戏的多元化形式,建立专业的销售市场。另外,还应该组建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与农民签订农作物产销合同,实行产加销的流程作业,这种一条龙服务模式的开展,不仅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增收,还解决了农民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难题,实现了农民增收。

3.积极进行招商引资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论是从经济基础、资金投入方面,还是从经营管理、发展环境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弊端和缺陷,所以,农村集体经济要想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必须进行积极的招商引资。具体来讲,一方面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全方位、多渠道地引进外来资金,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资金支持和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招商引资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可以通过多元参股的方式,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创办一些运作活、机制新、上档次的较大规模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项目。新的发展项目的建立,不仅实现了外来资金的合理利用,还能在更高层次上吸引外来资金。

4.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处理进行积极的开源,引进外来资金,还必须实行强有力的节流,也就是要有效规范村级领导干部对农村财务的使用。首先必须健全村级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村务公开制度;其次必须做好资产界定和资产核算工作,对农村的账务进行公示,实现透明化村务管理;最后还必须减少村级干部用于办公和接待的费用支出,要实现对农村财务支出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将开源和节流的具体措施应用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中来。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当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在加大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必须发挥农村经济发展的自主性,通过对其具体经济特色的研究,实现政策的普遍性和农村具体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的有效结合,以此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韩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合适定位.发展研究,2010(07).

林枫.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农业,2012(11).

篇9

关键词:农村;三资;财务;规范;要求

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和资金(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既是搞好整个农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需要。近年来,各地把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和深化民主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先后实行了村级会计制;成立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各乡(镇)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服务中心,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规范化管理应从以下六方面来抓,供大家参考。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管理各项制度

1.村级要建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三重一大”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财务公开制度;集体经济合同

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小组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项目工程招投标操作程序;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员大会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两委成员廉政承诺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工作过错追究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

2.“三资”服务中心要建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规范;集体资源管理工作规范;集体资金管理工作规范;三资服务中心工作职责;招投标工作职责;三资服务中心责任追究制度;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六步工作法);避免和控制集体白条支出管理规定;村级大额度资金使用标准。

以上各项制度的制定要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并随国家政策规定的变动而随时更改内容。所有制度要上墙,并打印装订成册。

二、巩固“三资”清查工作成果,建立真实准确标准化“三资”台账

1.“三资”清查资料要分类登记造册,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审议、张榜公示后无异议的交由三资服务中心备案。

2.在清查基础上建立村集体土地台账;集体资产台账;集

体资源台账;平均承包土地台账;机动发包台账;册外地承包台账;土地流转台账;土地流转登记簿;承包合同台账。

3.实行电算化管理,建立农村“三资”台账数据库

三、“三资”服务中心管理标准化

1.乡(镇)建立三资服务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副主任由乡(镇)农经站长担任,设专业服务人员3-5人。三资服务中心人员要具备农村会计和农村审计从业资格(要有《会计证》和《农村审计证》)。

2.实行“三资”和帐务双,中心统一为各村设立帐户,村级财务所有资金往来统一由中心按程序拨付。

3.“三资”服务中心人员要熟悉农村会计业务,在微机上能熟练操作服务业务。

4.“三资”服务大厅供水;供电;安全保密等配套设施齐全,并做到室内卫生干净,物品摆放整齐,要有桌牌;名签;工作证和工作记录。

5.“三资”服务大厅配置符合工作需要的微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信息查询系统等办公设备。

6.规范档案管理。“三资”服务中心及村要设立档案室,要设置三资资料档案专柜;财务管理档案专柜;村印章集中管理专柜。加强对会计凭证;账薄;报表;资产台帐;财务计划;经济合同;财务公开底稿;审计文书等文字材料以及电子数据等档案管理。服务中心要将资料及财务资料及有关的业务资料要实行硬盘备份或光盘刻录存档,所有备份资料要标明备份日期和内容分类归档。定期备份三资数据库资料,并及时上报农经总站。

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标准

1.严格执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三月末之前要制定出本年度财务收支预决算方案,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后报“三资”服务中心批准,经中心批准后方案一式两份,一份村委会留存,一份报中心备案。乡“三资”服务中心要按季度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并填制报表,按季度上报农经总站,并在村进行公开。年度终了,村级组织必须对全年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收支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乡“三资”服务中心的统一格式,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组织财务决算。决算表要在村进行公开。

2.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统一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不允许夸年度;跨季度记账,因故跨年度的票据入账要经理财小组审核后公式七天后群众无异议再报三资服务中心审核,要按会计年度记账。村级账目按季度结账,每年二末前结完旧账建立新账。

3.账簿票据规范化。统一使用省监制的标准化票据和帐薄凭证。

①收款票据。统一使用省统一监制四项专利票据(吉林省农村经济组织标准凭证),由“三资”服务中心加盖收款专用票据章,“三资”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编号;统一登记;统一发放,各村使用时向“三资”服务中心申领。

②支出票据。各项开支均要有规范的原始单据,对个别无法取得规范原始单据的需经乡农经站长同意,方可用其他单据。对于自制的支出票据,各村到“三资”服务中心申领。

③村级账簿按省要求设置不能多设和少设。

④村级要在“三资“管理软件中打印出记账凭证和成套帐,打印出的帐页要装订成册,账簿内启用页及目录齐全。

4.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所经济活动手续必须齐全,要制定村报账员报账规范;现金员操作规范;会计员操作规范。所有财务事项都应当按照工作流程规范进行账务处理。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字盖章;报账员上报乡“三资服务中心”经中心负责人审核后加盖帐前审核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按程序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5.按期编制报表,每季度及时向市农经总站报送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服务中心要每季度上报代管村级的“三资”数据库和村科目余额表汇总表,年末上报资产负债汇总表和收益分配汇总表。

6.实行电算化管理,使用农业部认定或监制的符合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标准的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软件,建立健全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7.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民主监督制度。按规定程序成立村民主理财小组,明确理财小组职责,制定民主理财办法,定期召开民主理财小组会议,开展民主理财工作。

①村级财务收支实行“联签会”审制度,村各项支出的原始凭证,经手人要签字并注明其用途,该村民理财小组审查盖章;小组成员签字后,由村级主管财经领导签批,再由村报帐员按期报到乡农经站,经会计审核,审计人员审核盖上帐前审核章后方可入帐核算。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确定为不合理财务开支的事项,有关支出由责任人承担。

②实行民主理财工作登记制度,民主理财小组在审核时应有详细记录,民主理财记录由理财小组填写, “三资”服务中心要统一记录表样,记录一式两份一份由理财小组存档一份交“三资”服务中心备案。

五、村级民主议事程序规范化

村集体大额资金使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岗位人员聘用,集体资产资源出售、租赁、承包程序要严格按照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履行民主议事程序。四议两公开会议记录、报告单和公告要一式三份,一份村委会留存,报“三资”服务中心两份,一份订入传票一份装订台账。集体资产资源出售、租赁、承包需要公开竞标的。要成立竞标领导小组,主持竞标,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代表及党员参加,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招投标程序进行。竞标结束后,适时公告竞标结果。不需要竞标的,要按照《土地承包法》发包程序进行发包,无论任何形式发包的都要签订书面承包合同,合同条款要齐全、内容要完整、权利义务要清楚、手续要完备,并要求本乡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站进行鉴证。并报“三资”服务中心备案。

六、财务公开规范化

1.村财务公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公开内容,逐步实现农村有关经济事务的全方位公开。当前公开的重点是村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粮食直补,玉米水稻良种补贴,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情况;村级债权债务状况,财务收支;册外地;机动地发包等。

2.要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公开形式,要坚持实际、实用、实

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公开栏,同时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辅助公开。要设立群众意见箱或意见反馈卡。由理财小组负责听取群众意见。并将反馈卡(表)上报乡“三资”服务中心。

3.财务公开记录由理财小组及时填写,在记录填写时要将公开内容填写详细,同时将群众反馈的意见填写清楚,一式两份,一份村委会留存,一份报“三资”服务中心备案。报“三资”服务中心后装订存档。

篇10

关键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工作是确保村级地区经济体系构建完善的核心,更是巩固地区结构功能构建完善的基础,只有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提高村民生活的经济水平。因此,必须针对当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这样才能够针对性提供对策,以确保整体工作落实具备可持续化的优势。

(一)财务管理素质和技术薄弱

1.财务管理素质的薄弱

根据当前村级组织财务招收方面的人才储备稀缺状况,多数财务人员在选取过程中无法有效核对素质条件和业务水准,如此便为后续财务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同时更破坏了村级组织工作在资金调度方面的积极性。期间,多数财务人员对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存在偏差,并无法有效落实于当前组织运行环境内,这便极大影响了资金利用的有效性;其次,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因为素质方面的缺失,对公款有着不适宜的利用问题,如此不但破坏了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更为村级组织形象构成影响,导致相关政策等工作落实困难。

2.财务管理技术的薄弱

根据村级组织招收人才的条件,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无法具备吸引人才的优势,这便导致了相应人才储备环境存在持续稀缺的状况。再因为地区针对财务管理工作尚未提供完善的管理制度,更导致整体财务工作流程频繁出现不合规的状况,不但极易造成资金疏漏的状况,更易导致内部经济腐败的状况出现,若不及时采取管理制度约束,势必会影响地区政策的落实。其次,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针对于经济信息数据的统筹工作也同样存在杂乱无章的情况,通常针对于资金管理也缺乏完善的数据统筹平台,如此便导致了账簿体系不健全,除基础的流水账之外,无法贯彻更加先进的财务统筹系统,为后续村级组织功能的构建埋下了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工作公开流于形式

根据当前政策制度要求,在政府有关部门落实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针对内容、时间、形式和监督等工作进行细致统筹,确保流程环境具备完善的监管系统,同时还要确保内部数据公开化,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财务工作落实的更为妥善。但根据当前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缺乏完善的沟通和法规认知条件,往往无法真正落实经济监管的权益,如此便为部分村干部提供了不法利益的获取渠道,导致对应财务状况数据含糊,并对村民监督权限置若罔闻;其次,村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关注也导致了形式化状况的出现,甚至对村干部资金利用的不合法状况也视而不见,如此自然影响了整体财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并为后续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最后,在财务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根据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往往在财务总结方面存在较多的空白,迫于财务信息公布的要求,便会出现财务数据不明的状况,此种情况同样会导致整体财务工作形式化,甚至在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中,公开财务信息也仅停留在表面,待风气过去便闭口不提,再度使村级财务工作置于盲区。

(三)资金监管工作不到位

在当前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中,多数财务管理工作是由较高文化的村干部担任。根据内部经济状况和经济流动形式,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通常流于形式,并无法真正增强整体经济统筹的水平。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干部腐败的现象,导致村级组织资金多处存在漏洞,所以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通常会预,导致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技术理念方面的欠缺,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在此期间,若不落实监管工作职能,则势必会导致经济审查力度持续性衰退,并使得账目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弱化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二、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一)提升财务及干部的素质水平

素质水平的提升是确保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落实有效的基础,更是确保地方政策落实到位的前提。在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当前村级组织干部的素质进行全面统筹,并针对性提高自身政治觉悟,转变传统财务观念,端正勤政廉政思想,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经济体系构建稳定,并能够将财务管理公开化的理念持续贯彻,增强地区村民与村级干部之间的沟通,以便整体经济工作落实有效。其次,在财务素质构建过程中,应当积极提供外界优秀参照,并定期提供培训平台,以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能够稳步提升。

(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标准

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标准构建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农业部颁发的法规进行规划,并针对其他关联制度进行协调,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管理制度的落实能够适合当前镇村经济构建的需求,并满足职能持续拓展的基础要求;其次,在构建制度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会计核算工作,并针对当前财经要求制定核算制度,针对其中账目分类、明细、资产、用户、档案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落实有效,并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再次,在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明确村民监督权的有效性,并积极构建规章制度为村民所知晓,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资金监管力度有效加强,从而抑制了部分村干部腐败现象的出现;最后,在制度构建过程中,应当明确内部究责系统,针对违规操作和资金数据缺失等状况要严格处理,以便整体财务管理工作落实有效,并能够针对数据环境提供更加全面的档案储备平台,以便后续核查工作全面开展。

(三)加强村级财务体系的技术水准

对会计队伍今后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也要严加规划,可利用当地的学校和专门机构,或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会计人员知识丰富化,业务熟练化、规范化,并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一旦被聘用,不可随意罢免,根据村级聘用会计制度,使其聘用年限具有合法规定。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做村官,大学生走进村级会计队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使村级会计队伍更加规范和成熟。

(四)落实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中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电算化是农村财务发展的方向,也是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乡镇政府部门应该创造条件,现阶段对各乡镇推广普及财务电算化,并设立网络监管办公室对村级财务代管进行跟进监督。对村代管会计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大力支持和推进村级电算化建设,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一套适合农村的财务管理软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与财务管理网络化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结语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健全财务数据信息,有效构建资金核查网络,确保上级政策落实具备完善的资金储备环境,并有效把控村级干部廉政的风气,同时更能够根据先进的财务思想渗透状况,为后续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构建提供扎实基础,以此确保整体经济环境稳定,并真正将社会福利贯彻到当前村民生活中。故而,在论述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策过程中,必须明确财务素质和技术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体村级组织经济体系构建完善。

参考文献:

[1]夏文杰,康玉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