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由贸易范文

时间:2024-04-17 18:1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自由贸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自由贸易

篇1

    才年届不惑的新加坡著名现代女作家尤今,成了目前中国大陆最走红的海外华文作家之一,她以40多部等身著作而受世人称誉,而她教育子女的独特方式也同样被传为美谈。尤今有二男一女三个孩子,她都很疼爱,且爱得不寻常。为了孩子的未来,尤今不惜充当“严母”的角色。她的大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说要10元钱去买课本,结果又把钱花在别的事上,尤今发现,异常生气,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好心的朋友为此对她说:不就是10元钱吗?”尤今语重心长地说: “这不仅仅是10元钱。今天教训年幼无知的他,是为了挽救明天茁壮成长的他!”

    对正在上中小学的三个孩子,在学习上尤今都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她在家里的教育方式也是与众不同,她是一不请补习老师,二不搜书包检查作业,三不陪读.她给孩子以完全的自由,为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尤今说,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认清自己的责任,学生必须对学校的课业负全责,使他们在自信和快乐中成长。她还说,也许这样,孩子可能会因用功不足而不能成为学校出类拔萃的学生,但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手中握有一支应付生活的长矛,使孩子学会自立和做人。

    尤今是优秀教师,又是贤妻良母,她把深沉的爱献给了家庭和孩子。她在新加坡华文中学任教5个班级200多名学生的语文,每天6节课,下了成。她在家里的教育方式也是与众不同,她是一不请补习老师,二不搜书包检查作业,三不陪读.她给孩子以完全的自由,为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尤今说,只课还要批改作业。她当初从新加坡南洋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南洋商报》从事她至今仍神往的新闻工作,因为要当贤妻良母而新闻工作又动荡不安,只好忍痛割爱执教.她每天照顾三个孩子吃完早餐,送他们上学,然后自己去上课。

    下午等孩子放学回来,丈夫下班归来,她又忙个不停了。 “我的三个孩子都非常可爱,我们在家都说英语(尤今的大胡子先生不懂华文),可是最小的9岁女儿,跟我学会很多中国成语,每当我生她的气,她就会搬出‘人谁无过’之类的古语,知道这么一说我就不会打她了。”尤今聊起这类话题,总有母亲的自豪写在脸上。

篇2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上海;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浪潮进程中,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一国(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各国促进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式。自由贸易区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受阻背景下区域间各国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而采取的折中选择。当前,根据功能和形式,全球主要自由贸易区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是不同国家(地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连接成自由贸易区(FTA),目的是减少联盟中的贸易壁垒,相互放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通,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二是自由贸易园区(FTZ)设立在某一个国家境内,自由贸易区内部不设立常规的关税制度,对不流入国内市场的进口商品免除关税,如德国的汉堡港自由港区、阿联酋的迪拜港自由港区等。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我国境内第一个自贸区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政府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探索新的贸易管理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贸易和投资全球化、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基本背景

(一)为了遵循全球经济贸易游戏规制提前谋划设计

目前,美国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在贸易领域方面正积极与主要合作国家通过签订贸易协议,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其用意在于主导并制定全球贸易标准和规制,同时也悄然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并不在这两个自由贸易区内,如果不及时做出战略调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贸易考验,甚至被驱逐出全球贸易体系;在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过程中,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外来的限制和压力,中国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削弱。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目标就是要先行先试,逐步积累参与国际多边和区域合作的经验,按照国际新的贸易标准规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贸易谈判与合作,为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经济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

(二)加快中国转型升级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能保7%的增速实属不易。但是,中国经济增长很大成程度上依赖于出口贸易,在国内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企业举步维艰和资源瓶颈的压力下,中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依赖于国际外部环境。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探寻新的增长渠道是未来中国经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作,将牵涉到诸如管理体制、财税金融、价格体制、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所以应该适度推进,选择部分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先行开展实验,为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经验。因此,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不仅能够加快生产要素流动,推进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能够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上海自贸区设立的主要初衷和目的

(一)加快改革步伐

上海设立自由贸易区不同于以往的新区也不同于特区,其目的不是向国家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或优惠政策,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规制制度,加快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提高贸易投资的效能管理。国际上投资贸易领域遵循适度自由的原则,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均可自由实行,而我国投资贸易领域采取的是行政审批和许可制。按照国际通行贸易游戏规制行事会促进上海自贸区范围内外商企业管理的国际接轨。今后的改革方向是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度。因此,自贸区的设立将发挥制度红利效应,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衡量一国(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目的是接轨国际投资贸易规制,通过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搭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平台。所以,自贸区设立后会逐步取消和更改原WTO下的各项限制措施,重点是加快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金融保险、电信邮政等领域将适时开放,打破国有金融一统天下的垄断格局,降低金融准入门槛,让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另外,为了加快国际货物自由进出口,便利本地和转口贸易,上海自贸区还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特殊海关监管 (境内关外)政策等,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放松国际贸易管制将为金融、港口、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难得契机。

(三)创新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体系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通过制度红利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度,尤其是在人民币自由兑换、金融市场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等方面实现突破。所以,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有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改革步伐。首先,现代金融服务需要多样化和高端化,出现了大宗商品融资、供应链融资和国际贸易现金管理等新的需求。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总部,将会促使更多的资金和配套产业集聚上海,相应地会对融资租赁、全球现金管理、大宗商品融资提供更多的融资产品服务。其次,自贸区的设立将会催生更多的离岸金融需求。在上海自贸区内,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不同市场融资的自由化,也会加快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和使用,进一步催生离岸融资、离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出。再次,加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规模。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和产品,将放开外资企业对商品期货的参与限制,加快人民币跨境再融资业务。最后,加快金融工具创新速度。上海自贸区内部利率和汇率由市场定价,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各种与人民币和汇率相关的金融创新产品,如衍生品交易、资产证券化套期保值等将更多推向市场。

(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将会产生多级全方位的辐射带动效应,从产业、区域和政策层面加快中国经济整体的改革进程。自贸区功能不仅仅是单一的保税区,而是拓展到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和自由港,作为经济贸易增长极,其产业辐射功能将拓展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从区域带动来看,长三角地区将率先受益于自贸区的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外溢效应,将实现东部-中部-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区域辐射范围将逐步扩大。

三、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适度放权精简行政审批

以自贸区设立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上海自贸区应以改革对接开放,改革的重点是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督管理。参考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做法,政府的角色应定为在市场环境的维护者而非市场决定者,重点是为国际贸易投资顺利开展提供服务平台,这对于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心设计规划,加快推进核心城市功能区划建设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上海双CBD中心布局。可以考虑在迪斯尼文化创意产业区与自贸区之间建设新CBD,因为自贸区的设立将极大释放了未来所带来的总部、商务经济对楼宇的需求;完善交通网络设施,打造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上海经济向周边地区拓展提供便利;在产业布局方面,在继续强化高端制造业集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以金融、港口、文化、商贸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三)进一步推动贸易全球化战略,实现贸易的转型升级

上海在资源要素集聚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黄金、化工、大宗商品等要素市场,要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将生产资源要素向自贸区集聚,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走出国门,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动态地获取更多的红利,通过掌握核心资源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培育电子信息等行业,通过自贸区平台让更多的国有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采取措施加大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建设的力度。

(四)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

进一步开发金融工具产品,尝试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加快人民币的跨境交易和使用;简化外汇管理审批,提高银行结售汇的自,完善服务贸易的外汇管理体制;整合上海金融交易平台,搭建集融资、贷款、汇兑、理财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五)进一步对接全球贸易基本规制,完善经济法制建设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完善的法制领域保障,由于自贸区准入门槛低,因此强化市场竞争和推出机制建设尤为重要。要充分借鉴西方国家通行的规则制度,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领域建立与国际接轨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积极创新法制管理模式。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又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困难,如如何协调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与自贸区的规制问题、如何实现自贸区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如何处理浦东新区与自贸区的关系问题及如何防范相关风险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平.以上海自由贸易区撬动新一轮改革[J].中国外汇,2013(09).

[2]夏善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国际经济合作,2013(07).

[3]曹炜.以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契机促进贸易发展[J].上海企业,2013(09).

篇3

关键词: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转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13-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贸易一直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促使中国全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保税区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专家学者成思危等根据对世界上一些主要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中国现有保税区、保税港区的基本特征,对中国保税区改革的目标拟订了新的模式:“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使中国的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并认为自由贸易区是设区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的特别经济区域 [1]。

一般来说,自由贸易区的初级表现形式实质上就是保税港区。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为8.37平方公里,采取“空港+水港”模式,即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空港保税港区和以寸滩港为核心的水港保税港区。其中,空港功能区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水港功能面积为6.00平方公里,预计到2015年分三期全部竣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沿着中国区位优势最明显、享受政策最优惠、发展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趋势,带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笔者将在目前全民对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发展前景的美好期待下进一步对其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1.区位优势。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位于重庆北部,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 [2],分为两路空港和寸滩水港两个部分,其中空港功能区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水港功能面积为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寸滩港位于重庆江北区,是长江黄金水道上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航运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寸滩港二期已经投入使用,年吞吐量达42万标箱,三期正在修建,将以打造现代物流中心为主,待港区全面建成后以及三峡库区完全蓄水通航,从上海万吨船队就可直接到达重庆寸滩港,寸滩港未来的发展在西南地区将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江北国际机场位于重庆渝北区,是国内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已开通130余条国内外航线,2009年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 4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也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空港保税港区成立后,重庆机场将把保税港区分为核心区和配套区,将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区,目标是把空港建成西南地区的航空枢纽和保税物流基地。优越的区位条件为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起着深远的重要的意义。

2.政策优势。根据世界上现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看,设区国政府往往会给予贸易区内企业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主要在减免所得税、保障投资安全、放宽信贷政策、提供投资匹配、提供优惠的资源供应等等 [1]。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目前共有六章,涉及财税扶持、区内仓库厂房租赁、进出口税收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外汇等22条政策。税收方面主要体现在进入保税港区内各类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采用出口退税率实行退税,国外货物进入保税港区予以保税,并且在保税港区内的货物交易不收税。物流、航空方面的企业还可在所得税、营业税方面享受一定比例的补贴。重庆保税港区的政策优惠按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政策执行,不仅享受同国内其他保税港区相同的税收、外汇管理等政策,重庆市政府更是将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同重庆招商引资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叠加实施。这些优惠政策在国内都是其他保税港区所难以具备的,相信随着重庆保税港区的投入使用,政府将实施更多优惠以加快保税港区的发展,使其与世界自由贸易区接轨,进一步促进转型的可能。

3.优越的基础设施。重庆保税港区的成立就基于他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其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目前重庆市正实施“一圈两翼”战略,缩短市内各经济区域的距离,同时有17条跨省高速公路连接周边,公路运输十分便捷;作为长江上游的最大港口,寸滩港设备齐全、功能完备,待三峡水位达175米后,万吨级船队就可在重庆与上海之间通航;另外铁路方面,已有9条铁路将重庆联入中国铁路网,同时国家正在修兰渝铁路、兰新铁路,待通车以后,重庆的铁路就可以通过这两条路线直达阿拉山口,直达欧亚大陆;而作为全国吞吐量十大机场之一的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百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届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成为一个运输枢纽,重庆也将成为西南乃至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运输中心。

4.稳定的经济条件。稳定的经济条件是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前提和保障。重庆是全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近几年来,整个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 [3]。2009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6 00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均平稳增长,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平稳加快,城乡差距逐步缩小。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保税港区发展的坚强后盾。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重庆市政府投资400亿元打造的,其成立使得重庆企业投资环境更加优化、投资方式也更加灵活,招商平台迅速拓展,产业发展更加全面,这将会给重庆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经济条件更加坚固,为转型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5.后发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条件、较强的基础设施,稳定的经济基础都为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税港区成立后,先期将发展以航空运输、港口作业、商品展示、对外贸易、出口加工、物流配送、仓储,金融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业务功能;再结合发展实际,逐步开展国际中转、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国际业务。届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集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四个功能于一身的特点,与世界接轨,将拥有更多的优势条件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后发劲头十分强势。

三、对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展望

1.发展模式及功能选择。(1)以发展现代物流为主,综合配套为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行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不断调整进步。现有自由贸易区也同样如此,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功能正在从现在的贸易主导型和加工主导型向物流主导型过渡 [1],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成为自由贸易区的主要业务功能。因此,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主要发展现代物流,集多个物流中心于保税港区内,特别是国际跨国公司,可形成区内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另外,物流主导引导综合配套发展,可以在保税港区内或附近发展综合配套区,包括加工、展示、贸易、仓储、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配送、采购、服务外包等配套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扩大区内供应链管理,完善优化区内企业价值链。(2)扩大招商范围,允许多类企业入驻。目前,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设立,其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有意入驻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强企业。以物流为主导的现代自由贸易区也包括贸易、加工、金融、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因此,重庆保税港区需要扩大招商范围,特别是国际大公司,签订更多从事税务、金融、保险、餐饮、咨询、等服务性中介行业入驻区内。将这些行业功能与港区内主打功能相结合,可以促进区内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区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港区功能不断创新,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创新与完善保税港区的软条件。所谓保税港区的软条件就是指其政策环境与管理体制两个方面。政策环境上,本着节约成本,提高收益的原则,市政府已出台22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这22项政策在全国来讲条件都是其他保税区所不能相比的;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央政府已批准设立重庆市保税港区管委会,并组建了重庆保税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管委会由市政府授权对保税港区进行管理和服务,开发公司则负责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招商引资。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政策与管理体制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管理运营方式比较相近。待保税港区正式投入使用后,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严格履行对保税港区的管理体制、政策优惠方面的职责,努力研究与摸索国际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使自身与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不断创新与完善保税港区的软条件,促进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快速稳定的发展,为转型做好准备。

3.促进发展,争取自由贸易区试点。位于长江上游的黄金水港、全国十大吞吐量国际机场之一、已有的较成熟的出口加工区、中国内陆唯一的直辖市,集水铁空路于一身的物流运输枢纽,重庆保税港区离成为自由贸易区试点的条件已经接近。一旦港区投入使用,发展成熟,争取成为中国内港自由贸易区试点就成为现实。

尽管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仍在修建之中,尚未投入使用,但从其基础条件、优惠政策、后发优势、政府重视程度等方面看,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不仅具备所有保税港区应具备的有利条件,也具备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潜力条件。重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与国际市场相联系并熟悉的过程,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保税港区的管理以及保税港区自身的管理和完善,一旦转型成为可能,不仅对重庆的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对带动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4

自由贸易区是一国或地区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的特殊区域。当前,我国进入了建国后第三个三十年,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产业创新引领、经济社会转型、打造升级版经济和实现中国梦等历史使命。应大胆借鉴先发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经验,将我国自由贸易示范区及其体系建设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与主体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布局相协调,引领新一轮改革开放事业,助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纵观先发国家发展经验,无不利用全球化手段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市场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无不利用全球资源撬动产业升级、文化精进和社会跃升;无不利用国际规则主导权,释放制度红利、全球化红利和现代化红利。

韩国是自由贸易区的典范。韩国自贸区以国家间的形式建立,通过相互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自贸区涵盖成员国全部关税领土。韩国分别与智利、新加坡、美国、东盟、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区协议,且实施不同管理办法,有利于韩国资源互补,助推韩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连续双跨越。

美国是拥有自贸区最多的国家,联邦政府设立专司自贸区管理的机构,在海港、空港、陆港的60英里范围内设立若干从产业原创到自由商贸的不同类别的自贸区,在封闭的自贸区内实行不同的管理政策,实施便利化的贸易、投资、结算政策,使其产业创新能够同其他国家保持同步,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产业格局中的高端地位。

创新自贸区发展思路、试点自贸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推向全国,是中国获取世界发展红利和制度红利的重要抓手。

第一,将上海自由贸易区打造成标杆示范区。自贸区不仅仅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更是中小企业孵化区、核心技术企业生长区。自由贸易区通过贸易自由、投资自由和金融自由,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上海自贸区将成为国际资源配置中心和国际产业资本中心,把握全球资源配置的主动权,掌控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打造升级版经济。

篇5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118-02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现状

东盟(ASEAN)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目前有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10个成员国。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开始启动。该框架协议指出,双方应逐步取消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和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等多项具体措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它覆盖了双方18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量。

随着协议的签订,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2005年7月以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双方全面启动降税进程,首批7445种商品的关税降至20%左右,中国对东盟6个老成员国平均关税降到了8.1%,甚至比最惠国平均税率还低1.8个百分点;按照自贸区建设计划,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所有成员国间绝大多数产品关税为零。经过数年发展,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已经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十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058.8亿美元,在自由贸易协定的推动下,2005-2007年双边贸易额更是分别达到1303.7亿美元、1608.4亿美元和2025.5亿美元,提前突破了实现双方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

2007年1月14日,双方就服务贸易协议的内容达成一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它的签署标志着自由贸易区正向各方面扩展,为如期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近几年,中国对东盟的服务贸易额呈直线上升趋势,服务贸易领域拓宽。东盟国家已经是中国重要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服务贸易出口市场,服务领域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东盟加强了在海运、航空运输、金融服务、建筑工程服务等领域的对华投资,截至2006年底,东盟国家对华投资累计达419亿美元,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1 贸易结构缺乏足够的互补性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始终面临着竞争与互补并存的产业现状。然而,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是日本,其次是美国,东盟排在第三位。也就是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对彼此而言并非最为重要。其原因在于东盟产业结构与中国相近,双方产品缺乏互补性,贸易依存度不高。

中国和东盟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近,产品存在同构性,比较优势相近,在国际分工中基本处于同一层次,使得双方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存在着竞争。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的出口都以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并都以美、日、欧为主要出口市场,同时进口都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双方在第三国市场上竞争明显,不利于形成贸易创造效应。相近的产品及贸易结构导致双方的贸易依存度还很低,目前中国对东盟国家的贸易依赖度为5.2%,而东盟对中国仅有3.6%。另外,就贸易产品而言,不仅数量值低,多数产品仍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如何确定合作领域,加快合作步伐,促进双方产业调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一个较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2.2 自由贸易区内成员经济水平的制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合作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导致中国―东盟各成员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也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属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而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2007年新加坡的人均GDP达到34152美元,居世界排名第21位,而柬埔寨、老挝的人均GDP却只有600多美元,缅甸更是只有人均239美元,盟内最富裕的国家与最不发达的国家差距为143倍,远远高于欧盟内部16倍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30倍的差距水平。东盟国家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极大地限制了各成员国相互协调经济政策的余地,这制约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开展。

2.3 自由贸易区领导权的确定

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组织都具有自身的领导力量,欧盟确定了以法德为中心,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美国为中心,核心力量已经成为协调成员国政策、带领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发展的客观需要。

然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领导权的归属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是因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足够强大,从人均GDP等指标来看,相对东盟内部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等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暂时承受不起“引擎”的角色,而东盟内部又缺少一个足够强大、能够担负起稳定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区域政策的国家,使得东盟缺乏自主发展的动力。另外,东盟国家担心中国的优势商品直接损害国内的产业,同时受某些国家“中国”影响,东盟成员国对中国怀有一种敏感的戒备心态。因此,领导权的不确定性导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部资源暂时不能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3 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与东盟合作潜力是巨大的,只要加强双方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就会顺利实现区域经济建设的目标。

3.1 加强互补产业部门的合作

在一些产业部门,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技术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对于东盟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国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开发能力,产业技术相对成熟,因而双方可以考虑在这些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部门加强合作。在农业、能源、交通、通讯、金融、旅游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企业应通过承包工程、投资参股、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加强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政府应鼓励双方加强在项目合作过程中的实用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以提高双方贸易依存度。

3.2 进一步改善中国的产业结构

随着近年来部分东盟国家劳动力成本提高,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双方应创造更加便利的贸易条件,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加强中国与东盟在第一、二产业的协作,优化双方之间的生产要素及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应逐步提高中国机电、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这类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加大从东盟进口中国急需的能源和原材料。应彻底改变目前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提高出口产品出口附加值,将国内产业调整为以进口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为主,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以期实现以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转型。

3.3 深化次区域开发合作项目

次区域合作对我国的广西和云南等省是一个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这些省份与部分东盟国家毗邻,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07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达29.1亿美元,同比增长59.2%,云南省与东盟贸易额达30.3亿美元,同比增长39.3%。要加强这些西南省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双方的经贸关系,如通过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商品交易会、建立中国―东盟工业园区等形式发展双方的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发挥广西、云南等省的示范效应,促使东盟与其他西部省市开展合作,提升国内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学者俞新天曾指出,在东亚合作中,东盟是坐在驾驶席上的领导者,中国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领导作用,这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所以,中国应正视双方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广泛开展与东盟的互利合作,提高自身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彬,郭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和未来展望[J].商场现代化,2008,(01).

[2]陈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11).

[3]陈文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经济师,2007,(12).

[4]张建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进展情况、问题和展望[J].亚太经济,2008,(17).

篇6

一、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制度安排

广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不同国家、地区或经济体之间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定,成员方降低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形成的自由贸易区域,以推动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且成员方之间的互惠力度通常要高于WTO 最惠国待遇,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内,划出特定区域,该区域享受境内关外待遇,通常实行较为宽松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较为优惠的产业支持政策,如海关保税监管、进出口快速通关、产业负面清单制度、企业注册流程简化、税收优惠、投资便利等,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福建自贸区)于2015年4月21日挂牌成立。与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期挂牌成立的还有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根据国务院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下文简称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福建自贸区地理范围11804平方公里,包括福州片区、平潭片区、厦门片区,其中:福州片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平潭片区重点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厦门片区重点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内涵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以及资金流动的自由化。目前中国大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一线放开”是指自贸试验区与境外实现贸易自由化,海关监管相对宽松、减免相关税费,并鼓励在区内创办新兴产业、鼓励在政策制度上先行先试。“二线管住”是指针对自贸试验区与国内非自贸区之间的货物流动与要素流动,实行相对严格的海关监管、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

二、闽台经贸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闽台经贸发展概况

2008 年之后,两岸迈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了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2008年两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92亿美元,2014年增至1982亿美元,较2008年增长53%,年均增长9%。其中,中国大陆自台湾进口迅速增长,2008年为1033亿美元,2014年增至1520亿美元,进口额常年是出口额的3―4倍,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由2008年的774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057亿美元(见图1)。同期,两岸的投资合作也稳步增长,中国大陆实际利用来自台湾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由2008年的1899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2018亿美元(见图2)。

随着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闽台贸易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见表1),2010-2014年福建省与台湾之间的进出口总额由488亿美元增至1243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由079亿美元增至3821亿美元,进口额由409亿美元增至8614亿美元,福建对台贸易总体呈现逆差。从所占比重来看,福建对台湾进出口额占福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低,2014年为701%;福建对台湾进出口额占中国大陆对台湾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不高,2014年为627%,说明闽台之间的地理临近优势在两岸经贸合作中并未充分显现。

目前,福建已建成六个台商投资区,涵盖纺织鞋服、食品加工、电子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2010年6月,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发展两岸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引进台湾有关交易制度,推动两岸金融合作。与此同时,厦门已成为台湾商品分销大陆的重要中转地,并计划建设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中心。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1货物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遇

福建自贸区将积极推进闽台通关合作机制,包括:在货物通关、进出口贸易统计、原产地证明、检验检疫方面的合作,逐步实现闽台海关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对台湾运往自贸区的农产品、水产品试行快速检验检疫;优化部分从台湾进口的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审批程序;自贸区还将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无纸化通关和企业自主报税。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配套政府部门的“单一窗口”建设,可以拓展的业务包括:电子化支付结算(例如:企业网上银行、企业手机银行)、资金归集、企业电子化汇款、企业结售汇、电子化监管申报、电子化单证处理、进出口贸易融资等。

2新型贸易方式带来的机遇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鼓励自贸区企业尝试新型贸易方式,包括: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积极发展动漫产业、信息产业、供应链管理、飞机维修等新兴服务业。此外,自贸区还支持汽车平行进口和跨境电子商务,并努力完善配套跨境电商的海关监管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税收制度和物流系统。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配套上述新型贸易方式,可以拓展的业务包括:大宗商品衍生交易、交易所会员之间的资金清算、配套飞机租赁的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仓单质押融资、国际保理、配套跨境电商的支付结算等。

3服务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机遇

根据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自贸区将在运输、通信、医疗、旅游等行业继续扩大对台开放。该方案允许来自台湾的服务提供者在自贸区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开办通信类业务、旅游类业务、船舶管理和海员外派业务、建筑和工程技术类业务。该方案还鼓励来自台湾的会计师、高级管理人员、专家技术人员、医疗人员在自贸区内执业。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针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特别是自然人流动,可以拓展的业务包括:个人电子支付结算(例如:个人网上银行、个人手机银行、配套微信支付、配套支付宝、配套APPLE PAY等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业务)、个人跨境汇款、个人结售汇、工资等。

4承接台湾先进产业带来的机遇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支持来自台湾的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自贸区内集聚发展,同时鼓励区内的知名企业赴台湾投资,推动两岸产业链融合发展。福建自贸区可在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服务业(如物流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海洋产业(如海产品加工、海洋生物研究)、现代农业、旅游业等方面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对接,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可以拓展的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产业链融资、投资银行业务。

三、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账户管理体系创新的影响

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要求在自贸区内执业的商业银行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并不断优化人民币涉外账户的管理机制,有效促进跨境贸易和企业投融资的结算便利。

上海自贸区在商业银行账户方面的设计理念是“分账管理、离岸自由、双向互通、有限渗透”。具体而言,在商业银行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办理企业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不能办理企业证券投资以及个人跨境投资等资本项目下的跨境业务,也不能办理现金业务。

福建自贸区将效仿上海自贸区的商业银行账户设计理念,让区内资金实现一定程度的离岸自由,对区内与境内区外之间的资金流动进行严格监管,这对商业银行的账户系统和账户监管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影响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是一系列促进外币资金自由流动的政策举措,是促进自贸区内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一项金融配套政策。根据国家这一政策,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允许区内的商业银行在一定限额内试行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从境外借入本外币资金。自贸区内的商业银行还可以为客户办理跨境支付业务、新台币兑换业务,为FDI项下的外汇资本金办理意愿结汇业务,为跨国公司办理本外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这一政策措施的实行对商业银行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商业银行可以在更大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本外币资金跨境运营以及外币汇兑业务,同时也对银行的国际业务水平、海外分支机构网络、跨境支付结算系统、资本项下的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金供求的相对均衡,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然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难以在个别区域内进行封闭试点。如果仅在自贸区范围内试行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场出现利率“双轨制”,并造成一系列难以把控的套利行为,扰乱市场秩序。目前,福建自贸区在利率市场化方面的尝试主要是允许具备资质的金融机构为企业和个人办理大额可转让存单业务。

篇7

关键词:云南自贸区;产业结构;挑战与机遇;自贸区建设

一、引言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印发实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云南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云南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云南境内,涵盖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总面积119.86平方公里。云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加上自贸区的建立,对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云南省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抓住自贸区建立带来的机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

二、文献综述

在自由贸易区的相关问题研究上,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贸易效应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创建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问题等四个方面。贸易效应包括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两个方面。在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带来的的贸易效应问题的研究上,学者们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分析了其贸易效应。如文楚江(2019)研究了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广西和东盟国家贸易转移效应由广西和东盟各国的经济结构和商品结构决定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而在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广西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进一步削减,广西与东盟各国实现了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1]。宋成涛(2016)以我国构建的9个自由贸易区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深入研究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发展情况,特别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估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出口贸易效应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差别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对于自由贸易区建立背景之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刘秉镰,吕程(2018)研究发现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设立均对地区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且不同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3]。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地区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廖永泉(2016)认为金融创新作为自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不容小觑。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能通过利率创新、汇率创新、资本账户改革,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政府等载体的作用之下为我国经济改革带来新动力[4]。徐琳(2017)基于自贸区视角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发现自贸区的建设给河南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和产业升级如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投资开放、行政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但是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5]。张晨阳(2019)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定性与定量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自贸区战略对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6]。在自由贸易区创建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方面,陈柳钦(2008)研究了中国和俄罗斯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其认为中俄两国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具有互补性,经贸合作领域广阔,因此中俄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白痴动态的比较优势,促进中俄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7]。曹庭(2010)本文在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进展上,分析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要求,并对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分产业或部门逐步推进、局部区域先行合作、进行贸易自由化试点等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8]。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贸易效应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创建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问题四个方面都有相关研究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中韩自贸区、中印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广西自贸区来进行研究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在不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和自贸区的发展路径是有差异的。本文将针对云南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研究适合云南发展的自贸区的发展路径和云南自贸区的建立对云南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决策建议。

三、理论基础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现代自由贸易理论、战后自由贸易理论等早期理论都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三个理论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做出来具体的论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方法也给出来建议好意见,针对不同的发展目标给出不同的发展战略。

四、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云南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重要性分析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对外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接壤,对内与贵州、广西、四川、西藏四个省份相邻,是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往来的主要省份。云南省是一个边疆省份,在与南亚、东南亚的经贸发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其中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同时云南省地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接合部,其区位优势明显可见,在构建第三大陆桥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自贸区的建设发展是推动贸易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想让云南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自贸区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建设自贸区对云南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云南今后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必要性分析云南省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为云南省打造了贸易便利化的一个平台,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云南省对外开放的水平,云南省自贸区的建成更为云南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并且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云南省经济的增长,反之,经济增长也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已经被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验证。从目前全国经济发展形式和产业结构来看,云南省都处于落后的位置,且云南省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云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云南省自贸区的建设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也将成为一个明智的举措。

五、云南自贸区建立给云南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自贸区的建立,给云南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云南省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壮大云南的特色产业;自贸区的建立会给云南带来更多的外商投资,被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自贸区的建立,达到了改革与创新的高地;自贸区的建立,给经济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是我们国家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着力点;最后,自贸区的建立,会给云南的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降低贸易成本。同时,自贸区的建立也会给云南的发展带来挑战。贸易方式的转变使本土的企业难以适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由于建立自贸区属于站在发展战略的前端,缺乏相应的发展经验,无经验可借鉴只能靠自己慢慢的摸索前进,只能边前进边改善。云南省则是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一)带来的机遇分析南亚大通云南省可以利用自贸区的建立发展壮大云南的特色产业。云南省是一个旅游大省,经济发展主要靠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云南省也有其他特色产业,如云南的烟草产业、糖产业、茶产业、橡胶种植业、花卉产业和咖啡产业。这些产业都是云南省的特色产业以及支柱产业,云南省自贸区建立包含三个片区,涵盖云南重要的发展州市,连接三个片区在云南省内呈正三角形形成一个发展辐射中心。云南自贸区的建立给云南带来更多投资机遇。外商投资增多会增加云南企业数量,开拓云南其他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无论是企业数量的增加,还是新产业的开拓,都会扩大云南的生产发展。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与创新的高地。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丰富多彩,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各种在其中的贸易都获得了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逆全球化”的浪潮汹涌翻滚,此时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虽然带有不可忽视的压力。但是根据上海以及河南自贸区建立带来的机遇和他们的经验表明在云南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仍然能够促进云南的产业升级,同时自贸区的建立是改革与创新的高地。自贸区的建立会给当地的贸易带来便利化。自贸区采用的是“境内关外”模式,不同其他地区“先申报、后入区”的海关监管模式。自贸区内企业的报关程序简单易操作,降低了其贸易的成本。简化的贸易手续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进出口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给商人带来更多都贸易动力,自由贸易区会给企业创造极大的贸易便利化。

(二)带来的挑战分析自贸区的建立会导致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各个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策略,当自贸区的建立导致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时,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挑战。云南省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都需要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企业难以在段时间内需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自贸区建设发展经验不足。2013年9月27日,中国第一个国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距离现在7年的时间不到,其他自贸区也还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发展建设。对于一个依靠自身特色产业来发展的云南省来说,能借鉴的经验甚少。所以,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环境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都是存在风险挑战的。

篇8

稍微观察过当今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人都会注意到,它们经济增长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其产业结构的不断技术密集化,这种技术密集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一国最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变得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是一国能够形成净出口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技术密集化集中体现了一国全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化。这种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过程就是台湾人所说的“产业升级”。这也与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相符:按照当代的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生产中的技术进步。

确实,上述说法的前提是可以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把生产分为“技术含量高的”与“技术含量低的”。这种分法当然并不很严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生产同一种产品如棉布,这些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技术含量。但是,如果考虑到企业总是在生产同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技术中挑选成本最低的那种,不同种类的产品生产在技术密集的程度上就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纺纱的技术含量显然低机生产的技术含量。

19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技术密集化道路有相当大的共同性。一国进入了开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之后,首先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一般都是纺织业,因为它需要的技术水平比较低。此后的技术密集化道路取决于一国走哪一条产业升级的路径:在发展重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和韩国),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依次变为钢铁、化工、造船、汽车和机器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高技术成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型数据机)等等;而在发展轻工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则依次变为日用消费品、服装、电子产品等等。走这样的技术密集化和产业升级道路,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越快,经济增长就越快;不能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的国家,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不快。最近几年陷入经济困境的东亚国家,多半都是由于没能将整个经济的支柱转向更加技术密集化的产业。例如,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优势产业就是汽车制造和家用电器产品,这种产业结构至今没有明显的改变,这就从根本上妨碍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这是最近10年来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之一。

由此看来,对一国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来说,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有多高、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有多快,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一个国家完全可能在短期中出现对外贸易增长快、整个经济增长慢甚至经济衰退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的对外贸易增长快是该国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的表现。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重更不是一个好的追求目标。任何严肃的经济分析都可以证明,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最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这个依存度和低于这个依存度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由于运输成本的限制,国家越大,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就越低。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可以高达100%,而美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占GDP的比例不过是20%。最有意思的是,象德国这样的国家对外贸易虽然占GDP的60%,但是它的大部分对外贸易是对周围的欧共体国家进行的,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只占其GDP的20%。整个欧共体对欧共体以外国家的贸易也只占其总产出的20%。而欧共体在土地面积和人口上与美国处于一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典型的证据,说明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与国家的规模成反比。这被克鲁格曼概括成一个规律:越小的经济体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越高。

上面的国际比较表明,在当代,人口、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的工业化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占总产出的比例只应当在20%左右。中国的土地面积与美国大致相等,人口为美国的数倍,最近几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却在40%上下。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这是高得不正常的。形成这种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原因,是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中国生产可贸易商品的生产率相对较低而生产非贸易商品(如理发)的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使中国国内以人民币计算的非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相对比价,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非贸易商品对可贸易商品的比价。这一方面低估了中国的总产出,另一方面又高估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人以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认为就实际产出来说,中国的GDP应当比现在的统计数字高4倍,相应地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就降到只有10%了。这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统计方法问题,是由于按国内现行价格和汇率进行统计的结果。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十分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很快的国家,由于可贸易品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增长得快于非贸易品相对于国外的生产率,在进一步的高速经济增长中以本国货币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增长慢于当年价格GDP的增长,就是按国内现行价格和汇率统计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会下降。日本和韩国都曾经出现过按现行统计数字计算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这不仅说明对外贸易依存度并非越高越好,而且说明经济高速成长到一定时期后还要求统计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适当下降。

总之,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必须围绕着这一点来决定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使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完全服务于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东亚国家前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不是它们实行了外向型经济,而是它们使自己的对外贸易战略、外向性经济以致整个的经济政策都为尽快的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

对于中国来说,最有效地为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服务的对外贸易战略肯定不会是自由贸易政策。一般说来,自由贸易政策对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不会是一个最优的政策。

二、自由贸易政策有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已经成为西方经济界不可动摇的教条。西方人的灌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世界的舆论,以致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也相信,只有自由贸易政策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之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人还煞有介事地搬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算出了”中国如果接受一系列贸易自由化措施,2005年时的实际GDP会因此提高1.5%等等。按照这一类的论调,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放弃对本国产业的一切保护措施。而在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鼓吹自由贸易,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贩卖其损人利己的私货。自由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副毒药。

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贸易自由化的药方,但是它们自己就不是靠自由贸易政策发展起来的。近200年来担当过世界经济最强国的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工商业落后于别的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当它们急起直追发展自己的工商业时,它们都对自己的新兴产业实行了严格的保护,而且一般都是在自己成为世界第一(至少是第一流)的经济强国之后才转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克鲁格曼这个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自己就承认,美国、德国和日本“都是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下开始它们的工业化进程的”。其实何止是这三国,第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英国就是靠保护贸易发展工商业的。英国转向自由贸易政策是在19世纪上半期,那时英国早已坐稳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在这之前,当英国的纺织业还大大落后于其它国家时(那时纺织业是最“先进”的产业),英国政府曾经用最极端的手段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以致于禁止本国臣民使用别国生产的纺织品。而英国正是靠从纺织业开始的“产业革命”才成了以后一个世纪的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把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与南美国家、与中国比较一下,就知道自由贸易政策如何有害于经济发展了。虽然南美国家取得政治独立的时间比美国晚了40年,但是19世纪初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差别,其它的经济条件(如人均可耕地面积、人种)都相差不多,当时它们在经济上都远远落后于英国。但是在整个19世纪中,美国人在不断反对英国人干涉其内政的斗争中对自己的制造业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结果是很快就发展起了最先进的工业和经济,在19世纪末成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南美各国却被英国政府的“友好”姿态所迷惑,听信了英国人的甜言蜜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听任英国的工业来摧毁自己的制造业,到20世际初终于全部落入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世人现在都在传说拉美国家本世纪50年代以来保护本国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战略”如何不成功,他们却不知道,正是由于拉美国家吃够了19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的苦头,它们才在本世纪中期转向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现在有理由怀疑,这样大肆渲染拉美国家进口替代战略的失败,又闭口不提它们过去自由贸易的失败,是西方发达国家为破坏落后国家的自主发展以永远保持自己经济上的优势而搞的宣传伎俩。

中国与美国是一个更好的对比:自之后,中国被迫开放,到20世纪初清朝灭亡前夕,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应当说是最合乎自由贸易理想的了。那时候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中国政府不能也不敢保护本国的制造业,仅有的关税壁垒也被国际条约限制而不得超过5%,实际上平均关税率连5%都不到。可是这样的自由贸易并没有使中国发展起来。1912年,当中国的进口关税平均还不到5%之时,美国全部进口的平均关税负担却为18.5%。须知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的第一经济强国、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却仍然以这样高的关税保护本国的产业,中国那样落后,却只有那么低的关税保护,中国的工业怎么能发展!现在的人都批评那时的,认为它的封建主义本质注定了它发展中国工业的努力不可能成功。其实,这样落后的国家,光是没有象样的关税保护这一条,就注定了中国工业不能发展。

现实和西方人信奉的鼓吹“自由贸易优越性”的经济理论形成了如此明显的对立,有些人还是如此虔诚地相信和宣传这一套学说,这是为什么?

这里只说一个理论上的根本问题:按可计算一般均衡“算出”的自由贸易好处根本就不可信。对自由贸易好处的全部论证都是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的。按照这个学说,只要两国生产同样两种物品的相对成本不一样,这两个国家就都可以出口自己生产的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进口自己生产相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这种贸易可以使这两个国家都获益,因为它们都由此用自己有限的资源而得到了更多的商品。例如,如果英国用生产1单位呢绒的成本可以生产0.9单位酒,葡萄牙用生产1单位呢绒的成本可以生产0.83单位酒,那就不管它们的绝对生产成本是多少,都应该由英国向葡萄牙出口酒,而由葡萄牙向英国出口呢绒。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结构自动就会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这个要求。李嘉图自己认为国家之间在相对成本上的差别来源于它们在生产率上的技术差别;而以后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则强调这种相对成本上的差别来源于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别,即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之间有不同的比例。可计算一般均衡不过是把这些理论化为具体的数学模型,再利用统计数据对这些模型作了估算而已。

为什么现在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作出的估算不可靠?为什么作为这个模型基础的比较成本理论成了“自由贸易优越论”的论据,而自由贸易优越论与成功的发展经验有如此大的矛盾?其根源就在于,比较成本学说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都用僵死的眼光去看待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不承认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取决于生产的历史,不承认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影响生产率。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率高一些,它生产这种产品的相对成本自然就会低一些。但是生产率的高低不是天生的,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的学习和锻炼。一般来说,人们干同一种工作的次数越多,工作效率就会越高;同样,一个企业生产过的同一种产品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其生产成本也就越低。这个道理,有工作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而美国人早就作过测算:一种型号的飞机的累积产量增加一倍,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20%。这种“学习效应”有两个特点:一种产品的生产率取决于它的生产历史,历史上生产过的越多成本就越低;一种产品的生产历史越长,其成本降低的潜力越小。从生产第一架飞机到生产第二架飞机就可以降低成本20%,而生产出一万架飞机之后,要再生产一万架飞机才可以降低20%的成本。由此看来,生产没有生产过的产品可以很快降低其生产成本,而生产老产品则不会降低多少它的成本。

如果考虑到这种学习效应,我们就可以知道比较成本学说对自由贸易政策所作的论证错在哪里:发展中国家生产过的“新产品”(现代工业产品)一定很少,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的生产率一定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新产品相对于旧产品的相对成本也一定高于发达国家。这就是人们抱怨“国产小汽车的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出现这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率取决于生产的历史。而要使现代的新产品的相对成本降下来,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要多生产这些现代的新产品。发展中国家降低现代工业产品的潜力最大,只要坚持生产这些新产品,许多产品的相对成本就会迅速下降。但是由于这些新产品的相对成本最初很高,如果实行自由贸易,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就会亏本,这些新产品的生产就无法进行。但是不从事这些现代产品的生产,就永远得不到学习效应,这些新产品的相对生产效率也永远不会提高。而如果以高额关税保护本国的这些新产品的生产,使生产它们的企业不至于亏损,这些新产品的生产就会发展,坚持一个时期之后,这些新产品的相对生产率就会提高,其相对成本会随之下降。这样,自由贸易政策实际上可能阻止了一国提高其历史上生产很少的产品的生产率,而保护关税政策则有利于提高这种生产率。用保护幼稚产业理论之父、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话说,保护关税牺牲的是现在的价值,得到的却是国家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政策本身可以影响生产率的最典型例证。

以其现在的情况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根本就没法考虑政策对生产率的这种影响。它根本就不考虑“学习效应”,因而必然夸大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好处,低估它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的坏处。使用这样的模型作出的测算根本就是不可信的。

针对19世纪中期的发达国家英国扼杀后起国家德国的经济的阴谋,李斯特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贸易政策是最发达的国家扼杀其未来的竞争对手的手段。这在今日仍然是至理明言。克鲁格曼作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在其所著的《国际经济学》教材中明确承认我们前边所说的学习效应的作用,也明确承认今日的发达国家多半都是靠保护本国幼稚产业起家,但是一谈到今日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就通篇都是它们的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如何失败,给人的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该保护本国的产业。对一种理论上完全有道理、历史上又是行之有效的贸易政策,他却硬要说它不适用于今日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写法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写作的真正动机:我们有理由怀疑他在这里并不是抱着真正的科学态度,而是为了某种利益而从某种偏见出发来说话。这种利益就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利益,而这种偏见就是由美国的利益而产生的对落后国家发展的敌视。

落后的国家不应忘记,自由贸易政策是破坏其经济发展的一副毒药;而许多向第三世界鼓吹“自由贸易优越论”的人是披着科学的外衣贩卖毒药。

自由贸易的信徒们还有一个颇令人信服的论据:自由贸易可以打破国内企业在本国市场上的垄断,而这种垄断是无效率的,必然会造成低产出、高价格。这是对自由贸易的“促进竞争论据”。但是这个论据有偷换概念之嫌。从逻辑上说,也可以靠允许以致鼓励本国企业进入来促进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打破垄断并不意味着需要引入外国企业。如果考虑到企业的最优规模这种效率因素,我们可以承认,“促进竞争论据”对小国是相当有道理的。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当今这个行业最有效率的公司规模是年产150万辆轿车。如果每个汽车厂商都达到这个规模的话,按“一户一车”即平均3个人保有一台车、每台车使用10年计,象韩国这样的小国有一个汽车厂商就足够满足本国需要了。但是一家企业独占国内汽车市场当然会造成极严重的垄断。问题在于,这个例子也恰好说明,“促进竞争论据”并不适用于中国。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即使达到“3户一车”、每台车使用15年,也要有6个年产150万辆的汽车厂才能满足中国的“稳态”需求。6个汽车企业还不足以造成足够的竞争吗?为什么只有外国企业来了才算竞争呢?实际上,中国汽车行业今日的问题仍然是厂商过多,竞争过度,而不是企业太少、竞争不足。这种举例分析的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只要国内的经济政策得当,中国这样的大国完全可以即取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又仅靠国内企业就产生足够的竞争,完全不需要靠自由贸易让外国企业来制造竞争。“促进竞争论据”并不适用于中国这样的大国。

三、中国应当采取的对外贸易战略

前边的分析告诉我们,中国既不应当采取片面追求扩大出口的对外贸易战略,更不应当为了换取出口的扩大而过度开放进口。在今日之中国,对国内市场和产业的保护必不可少,问题只是应当保护哪些产业,开放哪些产业的国内市场。

关于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分析告诉我们,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贸易政策是保护它们的现在生产率相对较低、但是提高生产率的潜力又很大的产业,这些产业可以将本国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根据这种考虑来选择贸易保护的对象时,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系,那就是现在已有的产业结构。

在转向改革开放政策之前,中国为了不受美国和苏联等超级大国支配,曾经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系统,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它包括了几乎任何一种工业部门。以当时甚至现在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衡量,这样建立起来的许多工业部门必定是产品性能和质量差、成本高从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求的技术含量越高的部门情况越是如此。这在航空工业等部门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转向改革和开放政策之后,这种部门的企业大都陷入了亏损的困境,成了经济上的包袱。

现在的人们大都忙于嘲笑建立这些企业时没有考虑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嘲笑这些企业是闭关自守的落后思想的产物。但是,现在真正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清算过去,而是在现在的情况下将来应当怎么办。从经济发展要求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的角度看,这些现在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生产正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产业升级中应当大力发展的生产部门。一个产业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验,决不是有了资金能够买进设备就可以一下子办成的。台湾90年代初期的经济已经足够发达,但是当它要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时却没有任何基础可作支持。当时台湾为了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曾经想买下美国的麦道飞机公司,只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干预而没有成功。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一国现有的工业基础是多么重要,它本身就是国家的一笔最为宝贵的财富。

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和扶植这些现在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保存并发展其技术力量,我们将会大大加快整个国家技术能力提高的速度,并且为国家将来达到发达水平时的经济准备好支柱性的产业部门。如果我们听任这些现在还没有竞争能力的部门在市场竞争中消亡,国家也还是要解决这些部门的那些往往是高技术的员工的就业和生活救济问题,还是要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得失相权,最有利的作法只能是不仅不放弃、反而要进一步扶植和发展这些部门的生产。而扶植这些已有的高技术产品生产的主要方法,除了国家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补贴之外,就是在对外贸易上保护这些部门的国内市场。

经济发展上的一般规律是,一国新生产的一种产品通常都是先占领本国市场,然后才发展到对外出口。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来说,只要人均收入能够很快提高,任何高技术产品在国内都可以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就是对客运飞机这种最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中国也已经是世界最大的需求国之一。问题只是要以适当的贸易政策保护好自己的这个国内市场。

从中国目前的生产和贸易模式看,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水平:中国的技术含量相当于造船和家用电器生产的部门已具有了国际竞争力,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大量出口技术档次比较低一点的家用电器和船舶。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应当全面放弃对技术含量低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的贸易保护措施,将有限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的可能性集中用于技术含量高于这些产品生产的部门。那些原则上放弃保护的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部门从纺织品和服装生产部门一直到钢铁生产部门。在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中,只有个别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品种生产需要保护。因此,限制这些部门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应当集中在它们的那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品种上,如某些特殊的纺织面料、某些特殊的合金钢或钢材等等。在这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生产部门中,只有一个部门应当是例外,那就是农业部门。尽管农业部门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一般比较低,但中国还是应当对农产品实行高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这不仅是为了保证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安全,更是为了保护仍然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的利益。

根据这样一种对外贸易战略,目前中国需要重点保护的国内工业部门有:化工(包括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计算机产业中的高技术组成部分的生产(如集成电路的生产和软件开发)。我们应当动用可能使用的一切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将这些部门的国内生产保护好。为此必须对目前的关税和其它各种对外贸易政策作重大调整。目前我国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是鼓励企业使用外国产的设备而不使用国产设备,鼓励企业使用进口飞机而不使用国产飞机,这种状况不应当再持续下去了。

目前机器设备的进口占中国进口的一个很大部分。转向重点保护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可能导致中国的进口增长以致整个对外贸易的增长放慢,甚至导致对外贸易占中国GDP的比例下降。但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中已经说明,在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统计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下降是正常的。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只要这种下降是逐渐的而非急剧的,在对外贸易对GDP的比重下降到20%以前,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大惊小怪。

中国未来真正的经济问题在于中国的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中国要变成一个经济上的发达国家,就必须成为一个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的生产、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在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侧重于生产机器设备和其它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向这一地位迈进的过程,而为了完成这一发展,中国必须在对外贸易中全力保护和发展这样的产业。如果能够完成向这种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国的进口将以资源和初级产品、特别是原油为主;向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就是进口结构向以原油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转变。我们现在就必须准备并着手开始这一转变。为此必须对整个对外贸易战略作大调整,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政策也都必须作大调整。

对外贸易战略上的最大调整,就是转向全力以赴地以关税和非关税手段保护本国的装备和机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这一方面会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化,因此加快中国长远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将出口所得的外汇收入节约下来进口石油及其它重要原材料。在成功地作到这一点的前提下,中国应当学习美国的战略,减少对本国领土上的石油资源的开采,将本国的石油资源储存起来作为应付重大国际危机的战略储备。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中国还应当尽可能加入俄罗斯和中亚的石油开发,与这些当事国达成“投资开发后换取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协议。这样可以使中国未来的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分散供应上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使中国能够顶住未来可能出现的西方的“禁运”和封锁。

与这些对外战略相适用,中国应当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企业自主开发先进技术、取得自主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在使用和开发技术上将应用节约能源的技术、特别是

篇9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影响;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广东与东盟各国不仅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无论在人缘关系还是投资习惯上都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广东也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先锋,这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将会对广东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一、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近年的纵向影响及对策

(一)200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广东与东盟的贸易自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海关统计,广东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在2005年就达到了369亿美元,占广东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8.62%。其中,自2001年到2005年短短的五年间,占全国对东盟贸易总额的33.18%。广东也由此成为了中国走向东盟的龙头,东盟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广东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但统计却表明,当全国都聚焦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时,广东却对东盟市场进行“冷处理”,在2001-2005年期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3.03%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广东的数据却仅为22.74%,比全国平均增速低了10.29%。总体而言,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双边贸易稳步发展,但后劲不足。

造成广东增速慢的原因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的迅猛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不仅在于其出口方面增速快,而且还在与其善于利用东盟的石油、天然气等有限资源发展自身经济,在这一点上广东应该多向长三角地区学习,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力求出口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改变过去三来一补的加工模式,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已经创造自由品牌。

(二)2006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2006年,广东企业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及部分货物贸易降税计划的启动,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对广东进出口的刺激作用渐显,广东出口企业更多地利用此政策来获取关税优惠。2006年,广东检验检疫局共为企业签发的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份数和签证金额分别是2005 年的3.5倍和5倍。总的来说,广东与东盟的双边经贸合作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三) 2007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过去,广东在出口市场上一直严重依赖于欧美日三大市场,不少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利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手段实现其反倾销战略,因此广东的出口常常受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困扰和威胁。据省外贸厅统计,广东被卷入贸易摩擦的企业应诉率从2001年的44%上升到2006年的90%,其中欧美地区更达到100%。广东地区的贸易摩擦在过去几年越演越烈,迫使广东开拓新市场,降低贸易风险。2007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区内的优势使广东企业有效降低对外贸易的风险,同时也实现其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四)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2008年底,中国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已有600项产品实现零关税,其中一半以上涉及到传统产品,例如家电、服装纺织品、鞋帽、塑料制品等.2009年广东大力发展的电子信息、机械电器和石油化工三大新兴产业将与东盟国家相对薄弱的基础工业有巨大的互补空间,这将为广东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同时更蕴含着巨大商机。概括而言,2009年广东经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影响之下,其传统产业的出口仍然保持强势,同时也扩大了广东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五)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2010年广东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基于欧美日经济逐步复苏,其对进口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对广东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巩固发展自身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为此,广东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紧抓机遇,更好的发展自己。

1.进一步发展产业内贸易,优化广东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可分为基于生产工艺分工和基于产品差异化的产业内贸易。目前,广东地区与东盟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据数据显示1993年―2000年期间,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内贸易的增加约有80%是源自于产业内贸易。可见产业内贸易的增长前景非常乐观。同时由于东盟各国经济、文化的差异和偏好的不同、技术水平的差异,广东作为与东盟接触最早、接触最广的地区之一,可在多个层次上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分工,从而扩大自己的出口额和市场占有率。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领跑者,省内具有诸多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这样便可以充分利用彼此间的资源优势和关联关系,创造更多财富。例如,可利用东盟境内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生产资料,在东盟地区设厂生产半成品,然后在广东的公司再进口装配后出口到欧美日等地。这样就可以比直接在省内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节约大量成本。

2.重点推进四大产业与东盟的合作,加快产业升级

首先是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合作。服装、纺织品向来都是广东地区出口贸易中最有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但由于不断受到欧美各国的限额壁垒限制,使得很多企业的出口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现在,广东企业可以通过东盟作为跳板,先把产品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现零关税的出口到东盟,再把纺织品、服装等从东盟出口到欧美地区,从而规避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限额限制。

其次,东盟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天然气、石油、铜、铁等等,要保证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首先要保证各项资源的有效持续供给。所以广东可以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东风,同东盟各国研讨,进口相关资源,以保证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服务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广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随着《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广东与东盟各国在金融、商业服务、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机遇也大大提高了,广东企业应牢牢抓住机遇,抢占市场,极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最后,对外承包工程也是广东的重点产业之一。我们可以利用地缘优势与人缘优势,巩固并发展对东盟地区的工程承包。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彼此间的工程贸易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广东企业重点发展东盟市场,把此看成是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

3.利用地缘优势,打造广东成为物流中心

广东应充分利用自身与东盟的地缘优势,建设海上通道,发挥港口航运业的龙头作用,逐步发展成南方地区的物流中心。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为首的五大枢纽港。据海关数据显示,仅2006年前11个月,泛珠三角九省区经广东口岸就对东盟出口货物135.3亿美元,广东应进一步加大对港口航运业的投入,使其继续发挥华南乃至中南、西南地区的龙头作用。此外,随着陆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的不断发展,广东也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加快建设通往东盟的运输通道并做好通关、仓储业的配套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打造成物流中心,更好的为全国企业、乃至东盟企业服务。

4.借助相关政策优惠及香港的国际地位,鼓励广东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

根据2006年签订的《投资协议》,我国政府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用于支持我国企业投资的优惠贷款将逐年递增,在2009年达到80多亿美元。同时,因为国内法律的不断完善,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政府应该鼓励优质企业到东盟设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利润率。

此外,香港作为亚洲地区的产品转口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广东企业可充分利用香港,实现自己“走出去”的投资策略。例如,广东企业可在香港开设关联企业,在港广东公司与东盟的出口加工企业之间的进出口业务,从而充当进出口组织者;此外香港也可以为广东企业提高国际化的融资服务。

通过分析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的各种影响,我们可以概括为积极影响为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促进广东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此,我们总的对策应该是紧抓机遇,在保证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着重加强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落实“走出去”策略,充分利用东盟的各项优势资源,发展自身特色经济,保持经济强省的地位。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各方面的横向影响及对策

(一)农业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经济中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广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农产品贸易特征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广东农产品的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广东进口东盟的农产品数量快速增加,同时出口量却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广东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贸易结构上表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但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的不同,在产品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双边贸易间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首先,农产品贸易逐步由产业内贸易转变为产业间贸易。近年来,广东与东盟都开始调整农产品的产业结构,集中资源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使得广东与东盟的农产品双边贸易以资源为基础的程度逐步加强。广东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由2002年的0.68下降至2006年的0.4,进一步说明了农产品贸易正在向产业间贸易转变。

其次,不同农产品的贸易情况相异。基于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条件、要素需求的不同,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同时具有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情况。例如在动物产品和植物产品上,广东分别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呈现产业内贸易;在食品、烟草及制品上,广东与新加坡和泰国间也呈现产业内贸易;而在动植物油脂上,广东则与所有东盟国家呈现产业间贸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的重心会不断向产业间贸易转移,仅有少数种类的农产品存在产业内贸易,例如广东与泰国的蔬菜、水果等。因此广东应该大力发挥比较优势,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与东盟的互补性,并重点培育竞争力强的产品,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外贸市场。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进口东盟农产品的影响及对策

广东人一向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进口的热带水果,以前很多人都会因为进口水果比较贵而偏向于国内的温室水果。但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彼此间货物实行全面零关税,大家可以享受到物美价廉的进口热带水果。据海关数据显示,广东从东盟进口的水果主要包括榴莲、龙眼、山竹和香蕉,广东作为东盟水果的主要消费市场,其进口量占我国东盟水果进口总量的60%以上。2009年,广东仅从泰国进口的水果就已经超过了2万吨。 为此,广东通过进口东盟农产品的数量和品种知道广东市场上的需求所在、鼓励企业和农民按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生产;同时观察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对广东企业和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使其所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及对策

柑橘作为广东重要的出口水果之一,以柑橘的出口为例,说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农产品出口的影响。2009年1月,广东对东盟出口柑橘已达到3万吨,东盟成了广东柑橘最大的外销市场。其中,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分别出口1.5万吨、4550吨、1989吨和610吨。广东柑橘对东盟出口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出口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受到资金、技术等限制,难以把整个柑橘产业做大做强。广东应该正视目前农产品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布局柑橘品种结构,构建生产基地,加大科研力量,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保证柑橘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制造业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欧美经济继续笼罩于金融危机中,东盟市场对广东企业的重要性是越来越明显的。下面我们以家具业和自行车为例说明东盟市场对广东企业的重要性,广东企业应该继续发展比较优势,进一步了解东盟市场规律、运行规则和消费习惯,逐步创立自有品牌,不断加大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连接配套,为保护和发展好东盟市场铺就更加宽广和长远的发展道路。

1.广东家具业出口东盟的情况及对策

虽然美国依然是广东家具出口的最主要市场,但广东家具出口东盟的数量增长快速。据海关统计,2009年广东出口家具将近10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20%。广东企业可以改变策略,把东盟作为出口的首要市场,进一步了解东盟各国在家具上的喜好,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生产有针对性的产品,进一步扩大并巩固东盟的市场份额。

2.广东自行车出口东盟的情况及对策

2006年,东盟已经超越了欧美,成为广东自行车出口的第五大市场。目前出口的自行车基本上以价格较高的山地车为主,2009年的出口均价已经超过了每辆40美元,同比增幅达到8%。此外,附加值较高的越野自行车也越来越受到东盟消费者的青睐,全年对东盟的出口量已经超过8万辆。广东企业可以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设计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改变过去以廉价品为主的生产模式,逐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转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3.第三产业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愈加重要,其中旅游业正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标志。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广东一些旅行社推出大量包机直飞东盟国家的旅游产品,抢占东南亚旅游市场。东南亚国家一直是广东游客钟情的出境游目的地,其业务份额占了各大旅行社出境游总额的30%以上。随着贸易区的启动,旅游费用下降、签证手续的进一步简化,也会使东盟国家旅游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此外,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各成员国均打开国门,欢迎区域内的别国到境内投资,逐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在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也逐渐引入竞争,促进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的第三产业融合程度也会进一步加深,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为此,广东政府应该进一步扩宽对东盟开放第三产业的领域,引进更为先进的理念、同时也给本地第三产业带来竞争,在竞争中学习、进步,为“走出去”打下良好基础。

4.产业升级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广东与东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正如广东省委书记说所的,广东将把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经贸关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将鼓励和组织广东企业到东盟投资,加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共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双方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广东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自身存在着一系列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劳工成本提高、土地成本上升、生产原料能源价格高涨、严重的环境污染等等。广东只能通过产业升级或者把现有产业中已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外迁到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低级的地区,空出广东本地的生产空间给新兴产业发展,让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

东盟十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广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同东盟国家继续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产业升级。首先,广东可以加强与新加坡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新加坡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对外投资非常活跃。与广东经济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利于促进广东的产业升级。

其次,可以加强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的能源合作。马来西亚是传统的产油国和世界上重要的石油、液化天然气的输出国;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石油产国和出口国;菲律宾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广东与这些国家地缘相近,可以进行能源资源合作,优秀企业更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参与相关国家能源资源的勘探与开发,进一步加深合作。

最后,广东可以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的制造业合作。这些国家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广东具有比较优势。广东可以利用上述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当地设厂,与当地企业合作产业内分工,积极向外投资,转移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三、结论

本文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影响及对策,分别通过按时间顺序和按产业类别讨论其影响及对策。在时间顺序上,从2005年至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东经济主要起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双边贸易发展、降低贸易风险、扩大广东对外市场以及带动新兴产业等方面。总体而言,广东的对策应该是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产业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大创新力度,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反客为主,积极投资东盟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

在产业类别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东各行各业分别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农业主要是促进其转向产业间贸易;对制造业主要是促进其产业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对第三产业主要是促进其良性循环;而对产业升级方面则是促使广东与东盟各国实行不同领域的合作。所以,广东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农业上积极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在制造业方面积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其具有独特性;在第三产业方面则是在竞争中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在产业升级方面则是分别与东盟各国在不同领域进行不同合作,彼此实现互补,共同发展。

基于上述论述,有理由相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会大大刺激我国经济,使其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但该作用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因为在贸易区启动后彼此间必然会存在磨合期,包括我国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将在该阶段完成,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整合之后,其积极作用才能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 杨国昌,刘长庚.东盟合作与APEC进程[J].世界经济,2002,(7).

[2] 马来西亚中国经济贸易商会.东盟中国:营造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M].世界知识出版社.

[3] 苗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意义及展望[D].2003,(12).

[4] 郑一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东南亚研究,2005,(1).

[5] 尹宏帧.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贸的影[D],2004,(4).

篇10

关键词:中智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贸易转移;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086-0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双边层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和实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热点。全球大多数地区均在不断推进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与签约,不断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2005年11月18日,中国与智利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2006年10月1日,FTA开始正式实施,这一举措意味着中智两国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关系将更加紧密,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多机遇,使两国人民享受更多优惠,最终形成一个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1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

中国与智利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进入21世纪以来,双边贸易更是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2000-2004年间,中国对智利的出口年均增长率达22%,中国自智利的进口年均增长率达42%,相继超过日本、阿根廷等国成为智利第二大贸易伙伴。

2005年11月18日,经历3年、五轮的双边谈判后,中国与智利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成为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后中国所签订的第二个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同拉美国家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结束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协定》于2006年10月1日起开始付诸实施,中智自贸区于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关税减让进程。除货物贸易自由化内容外,《协定》还规定,双方将在经济合作、中小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劳动和社会保障、知识产权、投资促进、矿产业和工业等领域加强合作。

中国与智利签订和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不仅有助于加强两国政治、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边贸易的迅速增长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也为推动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提供了范本和借鉴作用。

2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和问题

2.1 经贸合作概况

(1)贸易现状。自1970年中国与智利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进入正常发展阶段。在贸易领域,中国与智利贸易发展迅速,智利已经成为中国在拉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国是智利的第三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也是智利在全球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据智利海关统计,2008年中智双边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增长12.3%,其中,智利对中国出口98.5亿美元,减少1%;自中国进口68亿美元,增长39.3%。中国为智利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2009年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66.4亿美元,下降0.1%。其中,智利对中国出口115.4亿美元,增长17.1%,自中国进口51亿美元,下降25%。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是智利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10年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47.3亿美元,增长48.7%,其中智利对中国出口164.6亿美元,增长42.6%;自中国进口82.7亿美元,增长62.3%。

中智自贸协定在货物贸易开放方面设定了较高的标准,是一个高质量的协定。协定自2006年10月实施以来,中智双边贸易一路走高,经济合作持续深化,企业联系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日渐受益,政治关系日益密切,两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06年中智两国的贸易额超过80亿美元,在智利一方,促进贸易额巨幅增长的主要出口产品是铜、矿产品、纸浆、海产品、葡萄酒等。2007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147亿美元,增长率从实施前的20%提高到了目前的65%,双方提前实现了贸易额突破“百亿”美元的目标。其中,我自智进口103亿美元,出口4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9%和42%。2007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对智出口比重大幅上升。其中,我国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5.2亿美元,增长72%;电器及电子产品6.4亿美元,增长61%。

2006年10月,在自贸区协定(货物贸易部分)开始实施的同时,中智启动了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2008年4月13日,在主席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的共同见证下,中智两国在海南三亚签署了《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即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并拟于2009年初开始实施。根据该协定,中国的计算机、管理咨询、房地产、采矿、环境、体育、空运等23个部门和分部门,以及智利的法律、建筑设计、工程、计算机、研发、房地产、广告、管理咨询、采矿、制造业、租赁、分销、教育、环境、旅游、体育、空运等37个部门和分部门将在各自WTO承诺基础上向对方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将为两国发展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新契机,对我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分析

尽管中国与智利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是两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差别巨大。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仅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产业结构也逐渐优化。中国原先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化生产,并且在纺织、电子、机电、化学等领域发展迅速。智利作为中等发达程度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人均GDP上高于中国,然而其经济总量远远小于中国。同时,智利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也较为单一,以矿业、渔业、林业等初级产业为主。经济水平上的差异性决定了中智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智利对华出口多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如铜、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性产品,此外林木、谷物、苹果、葡萄酒、鲑鱼等农林渔业产品近年出口激增;中国对智利出口则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如轻纺、工艺等消费类产品。

(1)智利的优势产业。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产出的迅速增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步扩大。我国现有的一些国内资源已经严重短缺或不足,资源的约束直接导致石油、铁矿石、铜、氧化铝等主要矿产品进口规模的大幅增长。中国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下表2可见,我国主要矿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如果找不到可靠的原料供应市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智利丰富的矿产资源正可以弥补我国矿产资源不足的空缺。智利是当之无愧的铜资源大国。在世界28个大铜矿之中,智利占据6个,目前已查明铜蕴藏量1.67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28%,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对铜的消耗量巨大,2004年消耗量为350万吨,位居世界首位,之后几年铜消耗量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剧增。据海关统计,2008年1-11月,我国自智利进口铜72.1万吨,增长1.3倍,占同期我国铜进口总量的46.3%。将智利作为中国稳定的铜来源国会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保障作用。除铜资源之外,智利还盛产诸如金、银、钼等矿产品。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金属材料。

智利不仅是矿产大国,同时也是林业和渔业大国。林渔出口在智利对外贸易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智利的森林面积为1570万公顷,可利用面积为800万公顷。2005年智利林业产品出口额为35亿美元,2010年突破45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的林业资源十分紧张,人均森林面积只0.11公顷,位居世界119位。同时,我国木材消耗量巨大,1995-2004年,中国林产品消耗量增长了70%,其增量占世界木材供应增长量的55%。中国已成为居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林产品消耗国。2005年,我国原木进口293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6%,进口价格连续三年上涨。可见,智利丰富的林业资源正可以弥补我国林业资源的匮乏。在渔业方面,智利在多种产品上位居世界前列,渔产品在中国与智利的贸易中占据显著位置。目前,中国是智利鱼粉的第一大进口国和三纹鱼的主要进口国。

(2)中国的优势产业。相对于智利在初级产品上所具有的优势,中国在纺织、电子、机械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中国是传统的纺织品生产大国。1986年,中国纺织服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5.35%,2004年已达到21.04%,年均增长8.93%。中国纺织品于1995年起连续10年保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呈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同时,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增强,1998年以来,中国纺织服装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逐年提高,年平均增长率4.04%,最低年份1998年该指数也超过了0.5,2004年更是提高到0.71,越发趋向于1,说明该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强。对比之下,智利的纺织工业近年来却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智利的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难以生存,一些企业大幅削减生产,不少企业已经破产。从1998年到2002年该行业生产减少66%,严重影响了就业。总体来说,智利的纺织服装工业在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足5%,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数量占智利消费品市场的60%-65%。目前,我国是智利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进口国,2005年我国在该领域出口额占据智利进口总额的57.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电子和机械制造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在中国的出口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是电子产品。在世界电子产品贸易中,中国所占比例将近20%。排在第二位的是纺织品和服装,仅随其后的就是机械制造。2006年,中国超过英国和法国两大传统机械生产国,紧随德国、美国、日本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五位。相比之下,智利经济的主体为初级产品所占据,电子和机械制造业较为落后,需要大量进口。特别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智利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第35位,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促进发展。而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因此在该领域,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从当前中国与智利所进行的双边贸易情况可以看出,两国的贸易是以各自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而且这样形成的贸易与投资不会产生较大的竞争效应,更易为两国所接受。通过双边贸易,两国相互取长补短,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不足并节约了成本。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两国互补性的经济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同时两国各自的产业优势也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

(3)中智贸易中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遭遇了资源不足的瓶颈,石油、铁、铜、锌等矿产资源严重依赖进口。通过对智利和中国各自优势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到智利丰富的自然资源正可以弥补我国某些重要资源的严重不足,保证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转。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我国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智利进行资源贸易,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与智利共同进行资源开采,这样既节约了我国紧缺的矿产资源也可降低我国对资源开采的成本,转而从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的智利进口,双边贸易就自然被创造出来了。同样的,智力的纺织业在近几年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在慢慢地萎缩。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难以生存,一些企业大幅削减生产,不少企业已经破产。智利进口的纺织品服装占据着智利的主要市场,约占消费市场份额的60%-65%,本国自己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而中国则是智利纺织服装的主要进口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来,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我国的制造业比较发达,中方的大部分优势产品如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部分纺织品和服装都已享受智方的零关税待遇,改善了智利对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美国在07年是智利机电产品的第一进口国,随着中智自贸区的不断推进,至2010年中国成为智利机电产品的第一进口国,美国则位居第二,机电贸易的主要进口国从美国转移到了中国。

2.3 中智自贸区存在的问题

发展出口产品多样化和寻找新的贸易途径应该是中智双边贸易发展的目标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中智自由贸易区有可观的发展前景,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智利面临的挑战是在出口中加大产品的附加值,而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利用智利比较优惠的条件和它自身政治和经济的稳定使之成为进入南美市场的“方便入口”。中智经贸合作在快速增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双边进出口贸易发展相对不平衡,中国对智利存在逆差;贸易产品相对集中,中国商品种类有局限性,并且由于品牌宣传不够而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潜力;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交通运输的高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问题等。

从《协议》签署后的执行情况来看,中智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还存在于两国间的文化障碍,两国政府和使领馆应发挥桥梁作用与宣传功能,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中国与智利自由贸易谈判的未来目标是开放服务和投资,但这一方面的信息有限,可行性研究欠缺,亟待研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会同研究机构共同探讨这些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为自贸区的良好发展指引正确道路,奠定扎实基础。

2.4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分析

随着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智贸易(尤其是货物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已呈现出地区专业化的趋势,货物贸易的互补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双方的贸易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根据目前的发展势头,不管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智利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提高,都会对中智两国贸易提出新的需求,两国的经贸合作方式也将进一步升级。

未来智利和中国将可能在两个主要领域拓展和深化合作:矿业以及农林牧渔和食品业。在目前中智经贸合作集中的矿业领域,中国经济的发展规模决定了中国市场对矿产品的需求,而智利作为世界最大产铜国,在矿业的勘探、开采、经营管理等方面拥有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在农业合作方面,智利是唯一一个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国家。当盛产水果的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进入多雨的冬季,智利的橙子、黄桃、葡萄、樱桃等正进入收获期,可以为中国市场提供反季节的各类农产品。同时,智利农林牧渔产品比如葡萄酒,具有质量高、价格低的特点,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伴随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日渐稳固和成熟,在汽车、IT业、基建、旅游等多个领域也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2.5 发展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存在诸多方面的有利因素,将为双方带来长远利益,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发展中智自贸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双方投资领域合作不足、产业内贸易层次较低、重点合作领域尚不明朗等。中智双方应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两国经贸合作,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发挥各自优势,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方式,充实合作内容,推动中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落实自由贸易协定。中智两国政府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纳入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所有内容,核心是降低和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它的实施将便利两国的货物贸易往来,拉动两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之后两国又进行了服务贸易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实施,服务贸易协定的实施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讲是一个进一步拓展智利,乃至拉美服务市场的大好机遇。双方应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协定创造的有利条件,不断改善商品贸易结构,积极促进贸易商品多样化,加强市场、产品和贸易的信息交流,积极了解自贸区相关优惠政策及智方有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推动双方商品进入亚洲和拉美市场,不断扩大两国贸易规模,大力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激烈竞争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和力度,在更大、更开放的市场中取得更快的发展。

(2)双方应增加投资领域的合作。智利在对外贸易开放和加强私有部门的竞争方面有着长期而富有成效的经验。90年代以来,智利吸引外国投资明显增多,而且很多智利企业也已经成为其他拉美国家的投资者。因此,智利现在拥有一批高水平和高效率的企业家,在以最大限度的与外部世界融合为方向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如何应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企业家能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有助于他们投资智利或其他拉美国家。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家对于资源和技术的可利用性、中国和亚洲市场的运行方式等问题的认识,对智利投资者而言也是极其宝贵的。目前根据两国经济的优势比较分析,两国可以在农业、渔业、制造业、矿产开发、承包劳务、设计咨询以及航运、服装、化工、技术转让与合作等领域展开密切合作。这些领域的合作将极大地发挥两国的潜力,为两国经济带来巨大收益。

(3)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中智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雄厚的实力。到2010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7.4万公里,仍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全国铁路安排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人民币,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可能仅次于高速公路和铁路投资,水利建设投资则将达2.11万亿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智利经济的持续增长,双方基础设施领域的相互需求日益上升,共同利益也不断增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前景,将成为中智自由贸易区发展新的增长点。双方应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相互了解,挖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方式,鼓励相互投资,努力实现中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冯聪.北南型自由贸易区中大国与小国经济效应分析――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看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D].外交学院世界经济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