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使用规则范文
时间:2024-04-17 18:0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偿献血使用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无偿献血招募办公室,河南郑州 45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无偿献血者RhD血型分布规律及RhD阴性血型库建立,以此来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RhD初筛试验及验证后,对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共1000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RhD血型鉴定,之后建立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采用深低温技术保存RhD阴性成分血。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和维护资料库,将确认后RhD阴性的血液分成新鲜冷冻血浆、悬浮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并及时应用于临床中。结果 经RhD初筛试验及验证后,有62例为RhD阴性献血者,占0.6%,其中A型14例,占22.5%,B型21例,占33.8%,O型17例,占27.4%,AB型10例,占16.1%。其中B>O>A>AB。5年间无偿无偿献血者向临床RhD阴性受血者提供1163U,临床应用中并未产生同种抗体或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建立RhD阴性血型库,提供Rh血型抗原表型相配合献血者的血液,不仅可避免产生同种抗体,也可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血液输注疗效,满足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关键词 ] RhD阴性;分布规律;血型;表现;临床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b)-0089-02
[作者简介] 郭俊勇(1970-),男,河南南阳,研究生,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采供血。
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是Rh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外,此血型也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聚原者,为Rh阳性,反之为阴性。系统中的D、C、c、E、e5种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容易引起一系列溶血性贫血。据相关调查得知,我国人群中RhD阴性的频率仅为0.25%~0.35%,属稀缺血型[1]。为此,我中心特对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共1000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RhD血型鉴定,根据鉴定结构建立血型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共1000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RhD血型鉴定,所有无偿献血者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2],其中男性5542名,女性4458名,采用随机分布和具有代表性的方式来分配血液。献血者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8.4岁,所有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做快速检测并经EDTA-K2抗凝。
1.2 试剂与仪器
ABO标准血清RhD血清(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不同批号和来源的抗-D单克隆试剂、抗球蛋白试剂、抗-e、抗-E(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IgM-D筛选试剂(DIAGAST公司,批号446000)
生物显微镜(Olympus-CX21)
血清鉴定板及试管(长春博迅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振动器、离心机(日本久保田公司)
1.3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部门颁布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3],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标本运用IgM型抗-D筛选试剂,可以用不同批号和不同来源的抗-D单克隆试剂,对初次筛选结果为RhD阴性血标本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方法来确证试验。表型测定中对IAI可采用抗-C、抗-c,抗-e试剂,确定阴性标本可采用盐水试管法,详细记录每一项试验数据,便于后续核对。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并建立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按计划制备并用深低温等技术保存RhD阴性成分血。
1.4成分制备
将确认后RhD阴性的血液分成新鲜冷冻血浆、悬浮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血液成分,以《血站成分血制备要求》[4]为准。
1.5 建立RhD阴性血型库
根据无偿献血者的个人信息整理成供临床综合使用的电子数据库,其中个人资料内容包括姓名、ABO血型、性别、民族,身份证号以及通讯信息等)。之后将无偿献血者的Rh血型资料录入计算机中,最后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录入ABO血型、Rh血型资料等。如果临床患者在运用献血者所提供的血型后出现免疫抗体反应后,此时可调用计算机所录入的无偿献血者资料来寻找患者相配合的血液,及时解决临床用血所需。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偿献血者RhD血型分布
经RhD初筛试验及验证后有62例为RhD阴性献血者,占0.6%,其中A型14例,占22.5%,B型21例,占33.8%,O型17例,占27.4%,AB型10例,占16.1%。其中B>O>A>AB。RhD血型在ABO血型的分布见表1。
表162例献血者RhD阴性在ABO血型中的分布[n(%)]
2.2 临床应用情况
将确认后RhD阴性的血液分成新鲜冷冻血浆、悬浮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并及时应用于临床中,5年间无偿无偿献血者向临床RhD阴性受血者提供1163U,临床应用中并未产生同种抗体或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具体数据见表2。
表2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液临床应用情况
3讨论
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血型系统之一是Rh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外,此血型也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研究RhD血型分布规律对科学指导输血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Rh阳性血型在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中约占99.7%,阴性血型只占据微小的比例。有时在临床输血中,阴性患者在第一次Rh血型时,并不是发现血型存在不匹配现象,是因为天然抗体没有存在于Rh血型系统中,如果是将Rh阳性血液输注到Rh阴性的受血者中则会出现免疫抗Rh抗体现象。RhD阴性无偿献血者的确认、表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检测,建立RhD 阴性供者资料库,杜绝弱D发往临床,为输注Rh阴性血的患者,特别是已产生同种抗体患者,提供Rh表型相合的血液,有效预防因Rh抗原同种免疫反应所致的各类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血液输注的疗效[5-6]。对有妊娠史或输血史的RhD阳性献血者血浆也应进行抗体筛查,避免抗-E、抗-c、抗-C、抗-e等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常,Rh凝集素并不会存在于Rh阴性人血清中,Rh阳性者在第一次接受阴性血液时,凝集反应不会发生于所输入的红细胞内。受血者会因有含Rh凝集原的红细胞产生抗Rh凝结素。如果进行二次输注,抗原抗体反应就会出现,凝集现象再次产生。因此,如果在临床上同一献血者的血液给患者实施重复输血,为了保证安全输血和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在输血前做较差配血试验[7-8]。对已经建立RhD阴性档案的献血者,在接到通知再次来献血时,也应用盐水试管法检测IgM RhD 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筛查,避免所献血液用于临床,引起急性或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本文研究中,经RhD初筛试验及验证后有62例为RhD阴性献血者,占0.6%,其中A型14例,占22.5%,B型21例,占33.8%,O型17例,占27.4%,AB型10例,占16.1%。其中B>O>A>AB,因此可以断定RhD为稀缺血型,这与相关资料“中所提到的中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中Rh阳性血型约占99.7%,阴性血型只占3‰~4‰”的言论是相符的,为此,应及时建立RhD阴性血型库,与此同时,采用深低温技术保存RhD阴性成分血,延长血液保存期,保证临床稀有血型患者急救工作。之后将确认后RhD阴性的血液分成新鲜冷冻血浆、悬浮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并及时应用于临床中,5年间无偿献血者向临床RhD阴性受血者提供1163U且治疗效果良好。
除了建立RhD阴性血型库来满足临床所需,还要继续从无偿献血者当中筛选阴性献血者,实施免费家庭普查,以此来提高RhD阴性人群的检出率[8]。必要时可成立关于稀缺血型组织,献血者可在一起交流献血体会,弘扬互动友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便于未来临床中阴性患者急救用血时可提供帮助。由此可见,RhD数据库的建立可充分弥补临床上关于稀缺血型的不足,不仅可快速检索出与RhD阴性血型患者相配合的血液,更是一种有计划的采血方式,有效的保护了血液和解决临床输血问题。
综上所述,建立RhD阴性血型库,提供Rh血型抗原表型相配合献血者的血液,不仅可避免产生同种抗体。也可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血液输注疗效,满足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杨书爱.采供血区域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32-1633.
[2]郑泽旋,黄蓝生,温国强,等.汕头市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表型分布调查[J].广州医药,2011,42(3):59-61.
[3]王福生.稀有血型队伍建立的现状分析及科学管理[J].中外医疗,2008,27(1):51.
[4]吴鸽,李红.Rh(D)阴性血液储备初探[J].中外医疗,2010,29(27):35-36.
[5]马曙轩,徐樨巍,宋文琪,等.部队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液冷冻血库的建立与临床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3):198-200.
[6]何艳.遂宁市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Rh血型的分布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1(34):108.
[7]孙友岭,周涛,万胜全,等.皖北某地区无偿献血者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J].淮海医药,2013,31(1):27-29.
篇2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28-03
血液及血液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主要用于临床治疗及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采供血人员需要了解分析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和不必要的采集、制备、检测等费用。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笔者对本市2008-2010年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2010年参加本市无偿献全血者共49697人次,在报废的血液中,红细胞类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2788袋,血浆类非检测因素引起不合格的,由质管科和相关科室核对确认的报废血液共6926袋。1.2仪器
使用MUItiskanMK3酶标仪、MUItiskanMK2洗板机、澳斯邦STAR-8CH全自动加样仪,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为汕头穿越血液信息管理系统[PASS 2000C]。1.3试剂
HBsAg、抗-HC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为珠海丽珠(初-检)和北京万泰(复检);抗HIV检测试剂用上海科华(初检)和北京万泰(复检);AIT的检测试剂为北京瑞尔达(初检)和北京倍肯(复检)。所有试剂均有国家药监局批检合格报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与结果判定。1.4方法
献血者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和初筛化验(硫酸铜比重法测定Fib,金标试纸法初筛HBsAg),合格后献血。罗定和新兴两个采血点的血液和标本每星期l~2次送回本站进行实验室检测和成分制备。ALT检测采用速率法(≥40 μmol/L为不合格),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一HCV、抗-HIV和梅毒抗体,均使用两种不同试剂进行初复检-检测,初复检两次结果均阴性,判定结果为阴性,初复检两次结果为阳性判定结果为阳性;如初复检两次结果不统一判为可疑,再剪取血袋辫子标本重新进行两次检测,复检结果只要有1种试剂结果阳性则判定该袋血液不合格。抗HIV初筛阳性血液标本送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实验室确认。其他非检测因索中的脂血、脂浆、破损、不足量、过期和析出等通过外观及相关标准判断。2结果
调查显示。红细胞类经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为5.61%,红细胞类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为1.75%,血浆类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为13.94%。2008~2010年红细胞类经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情况见表1,红细胞类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情况见表2。血浆类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情况见表3。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红细胞类经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红细胞类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血浆类非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率高于国内部分地区㈣。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ALT(3.04%)>HBsAg(1.70%)>梅毒(0.57%)->抗HCV(0.25%)>抗-HIV(0.05%)。
ALT增高占采血人数的3.04%,是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引起ALT增高的因素很多,除肝脏疾病外。感冒、睡眠不足、药物、体重增加、生活习惯、过度疲劳、样本的运输和保存条件、检测方法等都是影响ALT变化的因素。本站的两个采血点的血液及标本每星期只运送1~2次回本站进行检测,对ALT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体检医生应重视对献血者饮食、睡眠的询问,特别是晚间的街头献血,更要加强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宣传,采血点的标本也要尽快运送到本站进行血液检测,同时应开展采血前ALT快速检测,这样不仅能够大大减少血液报废,降低成本,也可以排除具有潜在危险的献血者,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健康,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HBsAg阳性血液报废,占采血人数的1.70%,是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报废的第二大原因。献血前的快速检测是减少血液报废的有效方法月,虽然笔者在采血前都进行了快速乙肝检测,由于试剂灵敏度不高、试剂保存温度、环境温度因素,或在采血人数多的情况下,化验人员观察时间不足或测试血量不够等因素而导致漏检。因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尽量避免外界因索的干扰,以保证快速筛查的准确性。
血浆类非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率为13.94%。其中脂浆报废占采集血液的10.47%,是血浆类报废的主要原因。引起脂浆的主要原因跟献血前的饮食有关,特别是晚间街头的无偿献血,多数都是晚饭后进行献血,因此,体检医生应详细询问献血者的饮食情况,如果饮食过度油腻应劝其暂缓献血,并告知献血前一天或当天应清淡饮食,减少脂肪血的发生。另外。应加强培训,严格掌握脂浆判断的标准,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不足量血液报废占采血人数的0.69%,引起血液不足量报废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初次献血精神紧张、血管较细及采血人员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导致血流不畅,或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而中止采血。因此采血时应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交流,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特别是高三学生,对精神过度紧张者应劝其暂缓献血。
血液过期报废占采血人数的0.44%,主要原因是血液偏型及无计划采血造成的,因此血库工作人员应根据临床用血量调整库存量,严格制定血液采集计划,避免血液过期报废。
引起全血及红细胞类破损的血液报废占采血人数的0.27%,主要原因除与血袋的质量有关外,还与人为操作因素密切相关,如热合导管不严、装杯不正确、配平不准确、离心机转速不正确等。因此在成分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离心条件,规范操作。血浆破损主要是因为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在4℃冰箱解冻后再离心。血袋脆性增加,容易破损。另外在储存、发放、运输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破损。因此,工作人员在移取血浆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严格操作规程。最好用硬纸盒包装。建议购买血浆速溶箱,改进制备冷沉淀的方法,减少血浆的破损,减少血液的浪费。
红细胞类血液报废的其他原因有超量、人为因素及不规则抗体等。主要原因是个别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不强以及某些新进员工操作规程不熟悉。所以应强化对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进员工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制定奖罚措施。
篇3
关键词 纸板法 全自动数字血型仪 U型微孔板法 试管法 血型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ard method、automatic digital blood typing instrument、U type microplate method、tube method for blood type test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Methods:Card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ABO blood type with positive stereotypes of donors on the street.Poseidon automatic digital blood typing instrument was used to test ABO and Rh(D)blood type in large numbers.U type microplate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ABO blood type with stereotypes anti-stereotypes in large numbers.Tube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ABO blood type with anti-stereotypes.Four different methods were evaluated.Results:13867 blood donors on the street were detected.The accuracy of ABO blood type using card method was 99.88%.The accuracy of ABO blood type using digital typing instrument was 99.94%.The accuracy using U type microplate method was 99.98%. Tube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8 specimens with ABO incompatib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ereotypes.The results were identical with U type microplate method.Blood research laboratory confirmed:2 specimens with special blood type were found by digital typing instrument;5 specimens with special blood type were found by U type microplate method.59 cases of Rh(D)negative were detected using digital typing instrument,of which 56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blood research laboratory.Conclusion:Compared The combination of automatic digital blood typing instrument and U type microplate method can detect blood type in large numbers automatically.The methods are useful with high value.
Key Words card method;automatic digital blood typing instrument;U type microplate method;tube method;blood type
按照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采供血机构必须进行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的检测。纸板法、试管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进行血型鉴定[1]。随着血液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血型检测的自动化、批量化,U型微孔板法、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检测被逐步推广应用。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归纳总结,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成都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13867例,均采用EDTA-K抗凝。献血者体检合格,年龄18~55周岁。
检测试剂: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使用前生理盐水1∶ 10稀释;RhD(IgM)血型定型试剂,使用前生理盐水1∶ 10稀释;3%~6% A、B型红细胞盐水悬液(本实验室自制)。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仪器设备:Xantus全自动加样器、Neon全自动加样器、RSP全自动加样器、Poseidon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梯形微孔反应板、微板孵育振荡器、台式微板离心机、XK96型微量振荡器、可调微量移液器、U型微孔板。
方法:①纸板法:在纸板圆圈反应区内滴加标本全血或红细胞,再分别滴加抗A、抗B或者抗D血型定型试剂。搅拌并充分混匀,使待检的样本充满整个反应区域。轻轻摇动纸板后观察,有凝块或细沙状为凝集;否则为不凝集。②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检测:采用Xantus全自动加样器/Neon全自动加样器,在预稀释板上用生理盐水预稀释标本红细胞,向Olympus梯形微孔板中先加入标本血浆、稀释标本红细胞,再向标本血浆中分别加入自制A型、B型红细胞,向标本红细胞中分别加入稀释的标准抗A、抗B、抗D血型定型试剂。再将微孔板放在振荡器上振荡约10秒,水平静置约30分钟,置入全自动数字血型仪中判读结果。Olympus微孔板孔壁呈微小均匀阶梯状,细胞在微孔中呈均匀分散状为凝集;细胞沉积于微孔底部尖端,呈圆点状,为不凝集。③U型微孔板法:采用RSP全自动加样器/Xantus全自动加样器/Neon全自动加样器,向U型微孔板加入血浆、自制新鲜红细胞。将微孔板放入微板离心机,1000r/分,离心2分钟。再将微孔板放入孵育振荡器,1000~1200r/分,振荡3~10分钟。在读片灯上肉眼观察并判断结果。细胞在U型微孔中呈大小不等的凝块或细沙状,为凝集;否则为不凝集。④试管法:使用可调微量移液器向试管中加入标本血浆、自制新鲜红细胞,1000r/分,离心1分钟。轻微震荡后观察,有凝块或细沙状为凝集;否则为不凝集[2]。
结 果
全自动数字血型仪与纸板法对ABO血型正定型检测的结果:纸板法对13867例街头献血者进行ABO血型正定型检测,血型鉴定正确17例,正确率99.88%。17例血型鉴定正确均为人为因素导致,对其试管留样标本、血辫留样标本运用纸板法进行ABO血型正定型检测,均能得出正确的血型结果。全自动数字血型仪对13867例标本进行ABO正定型检测,结果正确率100%。
全自动数字血型仪与U型微孔板法对ABO血型反定型检测的结果:全自动数字血型仪对13867例标本进行ABO反定型检测,6例标本未能一次性判读成功,3例疑难血型未能正确检出。全自动数字血型仪进行ABO血型检测,一次性仪器判读正确率99.94%。U型微孔板法对13867例标本进行ABO反定型检测,与ABO血型正定型结果不符合的标本8例,经血型研究室确证,5例为不规则抗体等原因导致正反定型不合的疑难血型,其余3例为U型微孔板法人工判读正确。U型微孔板法对ABO血型人工判读正确率99.9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X2检验,全自动数字血型仪和U型微孔板法判读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01,P=0.083>0.05)。
试管法对ABO血型反定型检测的结果:U型微孔板法检出与ABO血型正定型结果不符合的标本8例,对其采用试管法进行反定型检测,结果与U型微孔板法相同。
全自动数字血型仪对Rh(D)血型检测的结果: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检测出Rh(D)阴性59例,占检测标本数的0.43%。经血型研究室确证56例,检测正确率94.92%。
讨 论
无偿献血标本血型检测是采供血系统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纸板法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专用的仪器设备,适合于街头献血者ABO血型正定型检测。纸板法完全依靠人工加样,人工判读,出现人为差错的几率较大。在气温较低的户外进行检测,纸板法所需凝集时间略有延长,反应时间不够时进行人工判读可导致血型鉴定不正确;操作时间过长,反应试剂干涸亦可导致误判。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检测经过加样模式优化,可一次性批量化完成ABO正反血型鉴定和Rh血型鉴定。整个过程由仪器完成,实现了从标本条码阅读、加样、加试剂、振荡、孵育到成像判读的可监控化,标准化的仪器操作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有文字记录和原始影像记录,自动生成的血型检测结果可以长期保存,满足了采供血原始记录保存的相关要求,便于查询和追溯。为了保证鉴定结果准确,全自动血型仪检测需注意以下要求:①梯形微孔板底部和光路上不能有划痕和污渍,孔内不能有残余的蛋白,使用表面平滑、干净的微孔板才能保证判读结果正确。②标本完全抗凝,否则血凝块、纤维将影响检测结果;溶血、脂血影响结果判读时重新检测;微板孔内有气泡时需要处理掉气泡后再检测。U型微孔板法也适用于批量化血型检测,操作中外力原因可能破坏弱凝集反应,人工判读对弱凝集的界定受个人因素影响。全自动血型仪检测、U型微孔板法均需要专用的仪器,不适合街头献血者血型鉴定。试管法结果准确,但试管占用空间较微孔板大,不利于实现自动化、批量化检测。其他血型检测技术,如PCR血型基因型分型等,主要用于研究,不适合血型常规检测[3]。综上所述,纸板法、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检测、U型微孔板法、试管法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型鉴定的不同环节,能提高检验效能,降低工作强度,提高血型鉴定准确性,有效地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0-95.
篇4
关键词:血站 网络舆情 舆论危机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着较强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观点[1]。少数网民通过对公权力机关公信力的质疑,流露出冲动、激愤、不满等负面情绪,很容易放大渲染,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等负面舆情。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指出,在群体中,个人会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个体精神被群体精神取代,个体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2]。因而,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部分网民有时不能看清问题本质, 极易被人蛊惑,导致非理性的言行,甚至被人操纵,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为此,如何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问题,找出当前舆情应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而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营造新形势下血站工作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1.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
网络负面舆情具有强大的舆论宣传作用,被认为是社会平稳的晴雨表,以近期的“郭美美事件”为例,很多市民认为血站是红十字会的下属单位,对红十字会的误解也极大损害了他们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事件发生后,我省献血者比上年同期下降30%-40%。由此,不难看出,是网络放大了网民的质疑,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由于微博、论坛、以及对新闻的跟帖、转帖实现并逐渐加强。微时代网络舆情表达方式更加的快捷、信息更加的多元化,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和虚拟,决定了微时代下网络舆情有以下特点:
1.1复杂性。互联网天然开发,发言者使用虚拟身份,加之目前相关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还较为欠缺,互联网已经实际成为少数网民的发泄情绪空间。网民内容比较广泛,往往鱼目混杂。
1.2直接性。微博、论坛、新闻点评和网站等大多开通了评论功能,网友可以直接回复,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和双向化,特别是近来手机上网增多后,舆情、传播呈现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态势。
1.3互动性。网络事件能够转化为舆论焦点的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开放式的环境,让大规模、大范围的网民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从而快速推动网络事件白热化,给应对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
1.4突发性。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在短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形成巨大舆论力量,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1.5偏好性。目前,在网络中,干部、公务员、基层政府等都普遍的受到公众关注,一旦出现负面新闻, 指数迅速升高, 形象会立即受损,公信力也就迅速下降。
2.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主要不足和难点
由于互联网成为舆情的主要载体[3],而网络舆情有别于传统舆情的诸多特点,增加了血战宣传和管理部门合理应对的难度。
2.1舆情处置方式落后。对于网络负面舆情的引导控制,血站相关负责科室非常重视,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多数情况下只能对负面舆情进行冷处理,工作较为被动,忽略了对现实发帖民众的正确引导,存在次生舆情危机的可能,甚至酿成网络公共事件,给部门的公信力造成损害,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2舆情监控专业人才缺乏。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民众面广、不易检测等特点,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敏感性和过硬的网络操作技能。基层卫生部门的网络舆情导控一般都由办公室负责,办公室人员兼职做网络舆情导控工作,这些人员大多没有受过网络传播方面的专业培训,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应对口径不统一,缺乏与舆情导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知识,也不具备对网络上突发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如何解决网络舆情监控中的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基层卫生部门做好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关键。
2.3舆情导控缺少配合。目前,虽然部分基层卫生部门配有负责舆情导控的工作人员,但是相互之间缺乏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而根据网络舆情导控工作的实践,每天晚上8 点至凌晨1 点之间是网络舆情爆发最多的时间段。而此时正是非工作时间,并且多数负面舆情都有一定的的隐蔽性,较不容易识别,很容易误判为无害信息而漏过,因此对于网络舆情导控所形成的格局使得舆情导控效率偏低,检测成效不够明显。
2.4主流媒体对事件失声。发生重大的事件时,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由于受到新闻管理方面的一些限制,难以抢先报道。特别是对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如社会阴暗面等,多数主流媒体经常采取选择性回避的态度,很少有主流媒体组织专家或者以新闻会等方式解释。这就给各种偏激的言论留下了乘隙而入的空间,造成传言远比正面的主流的言论传播的速度快、波及面广的现象。
3.加强网络舆情应当对方式的对策
针对当前复杂的网络舆情现状,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舆论引导能力;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有效提高网络舆情热点的应急处置能力。
3.1加强专业人员培养。舆情信息的采集离不开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但做好舆情导控工作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做。因此,要加大对舆情导控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模拟训练等形式,不断提升舆情导控人员对于舆情的分析和处置能力,做到正确化解矛盾和引导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
3.2维护自身形象,争取社会支持。当前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广大群众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的不够。血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从思想和意识上积极对待网上的各种质疑声,能做到和网友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和沟通。充分尊重网民的意见、观点,与网民平等沟通、平等交流,平时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随时随地进行无偿献血宣传。尤其要注重与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在有影响的网络论坛设置板块,日常参与网友的问答和讨论,并做出解答。
3.3制定科学严谨的网络舆情预案。详细而周密的预案能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有条不紊,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网络舆情上报制度,一旦危机爆发,必须快速反应,有效迅速地处理,才能化危机为转机。同时,将可能在网络上被恶意散播的、针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舆情进行分类,查找相应的政策法规、科学依据,做好详实记录,以备使用。
3.4增加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增加民众现实投诉途径,通过加强接待、报刊宣传和民意调查等方式增加与民众的沟通,积极回应民众诉求,采取不同形式与发帖人进行直接沟通(比如:在论坛中以站内信的形式或邀请网友到血站参观、座谈),畅通途径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舆论。开放阳光通道,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辖区内大型网络媒体设置阳光血站专栏,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能够在血站遇到突发舆情时统一口径,避免不利的“传闻”扩散,并全权处理相关事宜。
参考文献:
[1]敖琴,苏丽.浅谈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政府网络舆情应对[J].湘潮,2011,06:61-63.
篇5
关键词: 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 新生儿
微柱凝胶技术(microbubes gel technology,MGT)是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的抗人球蛋白试验,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技术,自1994年获得美国FDA认证以来,该技术已逐步完善,现国外已作为常规应用。我院自2003年开始应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使新生儿配血具有很多独特性,为保证安全输血并对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有更多的了解,现将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新生儿科需输血的患者用MGT进行交叉配血,同时用聚凝胺交叉配血法进行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受血者为我院2003年6月~2004年12月新生儿科输血患者,共473例,标本EDTA-K 2 抗凝血1ml;供血者为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
1.2 试剂与仪器 戴安娜手工配血系统、Diana Fuge离心机、Diana孵育器、Diana Gel Coombs微柱凝胶交叉配血卡,北京斑珀斯公司提供,有效期内。聚凝胺交叉配血试剂,由(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内。
1.3 方法 对凡预约当日用血的送检血样,用Diana Gel Coombs微柱凝胶卡按测试系统要求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聚凝胺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对交叉不合的标本,同时用两种方法复查,并用微柱凝胶卡做抗体筛查及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对怀疑是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同时做放散试验。
2 结果
在473例交叉配血中有5例主侧交叉不合,7例次侧不合。5例主侧不合标本中,3例检测出抗A或抗B,2例发现有小凝块;次侧不合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或弱阳性,抗体筛查阴性。
3 讨论
微柱凝胶实验是应用分子筛技术、离心技术和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技术原理,可以非常灵敏地检测出可能存在的血型抗体,在该测定中聚凝胺交叉配血473例都可合,而微柱凝胶法有12例不合,说明微柱凝胶法比聚凝胺法有更高的灵敏度。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血清中抗体较弱,聚凝胺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了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同时新生儿初次交叉配血试验需包括ABO、Rh血型定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除输注O型、Rh(D)阴性血外,输注其他血型必须对新生儿进行筛查以排除来自母体的抗A和抗B [1] 。7例次侧不合是因为输多个献血员的全血产生同种免疫,使患儿RBC被不完全抗体所致敏,从而出现DAT阳性,引起MGT交叉配血时次侧有凝集现象。DAT阳性患者,尽量不要输全血,对需要输血者可以考虑输洗涤RBC,能有效地保证输血安全 [2,3] 。也可以将1U保存悬浮RBC分成数份,分离时无菌连接,专供同一新生儿输注,既避免血液浪费,又减少使用多供者血液 [4] 。以上结果表明MGT优越于传统的聚凝胺法。
由于MGT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快速,所以应用MGT法时一定要做到标准化操作,不仅血样要新鲜无污染,且要避免RBC浓度过高过低或离心不彻底、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出现细胞凝块、细菌污染等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 [5] 。
参考文献
1 赖文元,田兆嵩.婴儿输血.中国输血杂志,2002,15(1):70.
2 王显荣.柱凝集技术交叉不合的原因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4(1):27.
3 李育.柱凝集技术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03,5(6):464.
4 王同显,田兆嵩.新生儿成分输血.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296.
篇6
【关键词】 Rh阴性;输血;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55-01
Rh阴性血型是Rh血型系统中的一种,在分类上可将其分为Rh阴性A型、Rh阴性B型、Rh阴性O型、Rh阴性AB型[1]。Rh阴性血型在临床安全输血以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大多数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都是由于抗D抗体引起的。因此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防止急、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在输血前检查受血者的Rh血型就显得非常重要[2]。2009年5月以来,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共15000例,均进行了Rh阴性血型鉴定,现就结果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以来,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共15000例,其中男性8000例,女性7000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0岁,所有患者均来自同一地区。
1.2 方法 Rh血型的检测方法:配制红细胞悬液,配制的浓度在2%-5%之间,将Rh抗-D单克隆抗体滴入标有Rh的试管内,然后滴入1滴2%-5%红细胞盐水悬液,将上述液体混合均匀,用离心机将其分离,离心机的速度控制在3500r/min,时间大约15分钟,取出后,将试管轻轻摇匀,肉眼观察是否有凝集反应,凝集反应发生则为阳性,无反应则为阴性,对阴性者再用3种不同批号的试剂做酶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试验确证;Rh阴性抗体的检测:在筛查出的Rh阴性血样中用筛选红细胞(I、Ⅱ、Ⅲ)和采用自身细胞通过盐水法、聚凝胺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筛查其抗体,对所有Rh阴性标本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用抗人球蛋白法确定Rh血型,并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血清中免疫抗体特异性,以发生凝集最高稀释度的倒数为抗体效价。
2 结 果
15000例子患者通过检测发现,Rh(D)阴性为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Rh(D)阴性率为0.4%,其中Rh阴性A型30例、Rh阴性B型10例、Rh阴性O型10例、Rh阴性AB型10例,检出Rh血型免疫性抗体12例,全部为IgG型。
3 讨 论
3.1 RH阴性血因临床及其稀有少见,被称为“熊猫血”。在分类上可将其分为Rh阴性A型、Rh阴性B型、Rh阴性O型、Rh阴性AB型四类。在中国人群中,苗族是Rh阴性血型最为多见的少数民族,其次为新疆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的比例最少,仅占千分之三,极其罕见。
3.2 输血安全 正常情况下,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原将刺激RH阴性人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RH阳性者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输血时注意以下几项[3]:在紧急输血时,Rh阴性的病人可以输给同样A、B、O、Rh阳性血液做为应急之用。在这种情形之下,病人可对RhD产生致敏感性,但是立即的溶血性反应的危险性是非常少的;若Rh阴性受血者没有相同血型的血可用,O型Rh阴性的红血球是可以的选择;Rh阴性的血浆只要与受血者的红血球合血试验相合,可任意给Rh阳性的病人输用;Rh抗原亦不存在血小板表面,输血小板时可取用含红血球在0.4ml以下的制品输给Rh阴性的病人;Rh阴性母亲的Rh阳性新生儿黄疸需要换血时,亦可使用Rh阳性的血球替代(其在母体吸收到的抗D抗体,在换血过程中会被移走大部分,因而不致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每个病人在输血前都会做抗体筛检试验,有抗D抗体出现者(三十万分之一),最好是输Rh阴性的血球,但在紧急情况下,亦可输Rh阳性血。
总之,输血前检查是一项具有高度责任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常规对Rh阴性血型进行筛查及其抗体的检测,在平时工作中要加强输血科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加强医生输血医学教育,完善输血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严格筛选献血者,大力提倡和鼓励自愿无偿献血以及输血前详细了解受血者过敏史与输血史,对于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 王同显,马保凤,焦淑贤,等.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0):86.
[2] 王传喜,田兆嵩.血小板输注的现状与展望.中国输血杂志,2000,13(4):280-284.
篇7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筛查;微柱凝胶法;输血安全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019
不规则抗体是指ABO 血型系统以外所有红细胞血型抗体, 包括红细胞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 可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 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HTR)及新生儿溶血病(HDN), 自身抗体还可导致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AIHA)[1]。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 尤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及短期内有多次输血患者筛检具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选择相应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输注, 对有效减少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住院申请输(备)血的17521例患者, 其中男6952例, 女10569例。输血前1~3 d常规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 EDTA-K2 抗凝, 充分离心分离血浆待查。
1. 2 试剂与仪器 Ⅰ、Ⅱ、Ⅲ 0.8%标准抗体筛查细胞、谱细胞由上海市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并在有效期使用,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 (含抗-IgG + C3d)、微柱孵育器、离心机由长春博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并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 3 检测方法[2]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使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 离心患者血液标本分离血浆与红细胞, 吸取分别被检者血浆50 μl和抗体筛查细胞50 μl加入抗球蛋白检测卡Ⅰ、Ⅱ、Ⅲ号中, 置37℃孵育 15 min, 1 000 r/min 离心10 min, 肉眼观察结果。红细胞均匀沉于管底者为阴性, 悬浮凝集于凝胶表面或凝胶中段者表示为阳性。抗体阳性标本进一步用谱细胞与患者血清在微柱凝胶卡上做抗体鉴定。在自身细胞对照阴性的情况下, 并根据与谱红细胞的反应格局判定抗体的特异性。
2 结果
17521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35%(61/17521), 检出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61例。男性阳性检出率为 0.30%(21/6952), 女性阳性检出率为0.38%(40/10569)。
3 讨论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3]的要求,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 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以及抗体的强弱, 从而及时有效地为患者选择相合的血液输注, 避免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受血者因为输注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出现红细胞输注无效, 甚至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危及生命[4]。
通过对本院17521 例患者进行了不规则抗体筛查, 检出不规则抗体 61 例, 阳性检出率 0. 35%, 接近有关文献报道[5]。男性6952例, 女性10569 例, 男性阳性检出率为0.30% (21/6952), 女性阳性检出率为0. 38%(40/10569), 提示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产生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 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 主要由于女性妊娠因素使得机体受到免疫刺激的机会多于男性, 女性同时存在着输血和妊娠双重免疫机会, 致使女性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6, 7]。通过对61 例同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产生的血型分布看, Rh血型系统50例占81.97%(50/61), 以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抗-E 47.54%、抗-D 13.12%、抗-cE 6.56%、抗-c 9.84%, 抗-C 4.91%;抗-E 和抗-D 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临床症状和程度相似, 更要引起临床的重视[8, 9]。RhD 抗原鉴定目前医院已成为输血前的常规检查项目, RhD 阴性患者都可输注 RhD 阴性的红细胞,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生抗-D 的机会。然而 E 抗原目前在临床上不是常规检测项目, 大部分患者输血前未进行 E 抗原的检测, 因此抗-E 抗体的产生机率较高。其他分别为 MNS 系统 5例(8.19%), Lewis系统3例4.74%)。P 系统3例(4.91%)。抗-M、抗-N、抗-Lea、抗-Leb抗-P1虽是 Rh 血型系统之外常见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但其临床意义明显弱于前者[10]。以病种统计, 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以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最多, 占32.8%和29.5%;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慢性肾衰竭, 分别占9.84‰和6.56%。通过特异性同种抗体在患者疾病中分布情况看, 这与患者反复失血及长期贫血, 需多次输血治疗有关, 在交叉配血和输血时应提高对此类患者的重视。
综上所述, 为了保证医疗用血安全, 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必要将不规则抗体检测作为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可及时发现患者体内存在的不规则抗体和特异性及效价, 并以此为依据为患者选取无相应抗原的血液, 对确保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朱伟彦, 孔存权, 梁玉. 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分析及处理. 中国输血杂志, 2014, 27(3):266-268.
[2] 陈洪国, 谭廷爵. 8775例临床输血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4):444-445.
[3] 李慧, 徐焕铭, 张毅,等. 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5, 23(3):861-865.
[4] 严康峰, 谢敬文, 莫锦政,等. 无偿献血者同种不规则抗体发生率研究.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3, 5(3):195-196.
[5] 程晓文, 邢志芳, 闻才李,等. 7500例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 2013, 26(9):859-860.
[6] 陆紫敏, 祖亚钧, 梁萍,等. RhE抗原分布与临床输血关系的研究.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2(4):479-481.
[7] 肖文海, 朱红梅. 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 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7):686-687.
[8] 谭斌, 秦莉, 王立新,等.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四川医学, 2007, 28(4):363-364.
[9] 代琼, 刘炳, 胡伟,等.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7):604-605.
篇8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 评定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6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155-02
一、引 言
国家助学金是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总数的20%,资助档次可分为2000―4000元三档,[1]无偿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助学金有金额多、范围广、无偿性等特点,帮助了广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是高校学生资助的重要任务,但在评定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评定的实际效果。对此,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本文分析了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盼能更顺利有效地开展国家助学金工作,实现助学成才的目的。
二、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庭经济困难信息分级难
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最基础性的工作。困难认定工作直接影响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费住宿费减免、勤工俭学、高校特殊补助等工作。目前对于贫困学生的认定均以《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加盖村、乡、县民政部门公章,贫困状况相关证明为依据,而由于多数当地民政部门做顺水人情,“来者不拒”,凡是申请者几乎全部给盖章,因此水分很多,生源地民政部门未能发挥“过滤”作用。困难认定分为特困、困难、一般困难三个等级;而国家助学金具体标准有 2000――4000元 三个档次,仅根据学生个人申请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贫困证明,难以量化困难程度和等级,实际评定有难度。
(二)监督不力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存在不少漏洞,如果有资助对象认定不当的情况发生,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收回不当获得资助金额或进行相关处理。而对奢侈浪费助学金的现象,高校虽有追回所发助学金的规定,但很少有追回助学金的例子,目前对国家助学金的合理使用无有效的监督措施。
(三)产生的不良心态
国家助学金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为标准,没有成绩要求,又属于无偿资助,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助学金是国家给的钱,理所应当获得,回馈社会、感恩国家的意识缺失。获得助学金的某些学生,不愿意再通过勤工助学、兼职打工等途径来辅助完成学业,而是一味地等待助学金补助。甚至有些学生为获得资助,故意欠交学费,形成家庭经济困难申领助学金的假象。这种理应获得、依赖、造假的不良心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国家助学金评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后果很严重,会助长很多假贫困生现象出现,阻碍助学金评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损害教育资助的公平、公正性。所以,广泛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对于助学金评定工作十分重要。高校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通过校园网、广播、校报、宣传栏、qq群、微博、微信、博客、飞信等媒介平台积极宣传“诚信为本”的理念,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内外实践活动,将诚信意识主动转化为诚信行为,还要将诚信行为纳入各种评优体系中,引导学生诚信自律。[2]高校应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行为表现,如缴费、考勤、考试、还贷、困难认定真实性等各类详细情况,作为各类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严把困难认定关,完善助学金评定体系
困难认定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整个学生资助体系的成效,对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和消费状况要充分了解,并通过班级调查、电话确认、实地核查等各种渠道对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进行核实、辨认真伪。在评定过程中,辅导员有责任带领困难学生和班级民主评定小组充分理解国家助学金各种资助政策和评定规则,熟练掌握评定的程序、标准和方法,并需规范评定方案和程序,尽量使学生提供的各项资料客观化、可量化。有时虽然无法直接判定一个学生的家庭经济是否真的困难,但是可观察学生在校的实际经济状况,如伙食费支出、奢侈品消费、请客送礼等方面,这样可弱化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以学生在校表现为主要参照。其次,也可借鉴国外经验,修改申请助学金的部分要求,把申请要求量化一些。
以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流程如下:宣传动员――解读政策和规定――学生自荐――班级推荐――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多方意见――整理家庭情况调查表和相关证明――辅导员审核――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和讨论研究――公示――上报。国家助学金具体评审程序如下:(1)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组织学生学习评定条件和要求,并熟知各班级计划名额和档次,各班限定对应等级的人数,4000元―1人,3000元―2人,2000元―6人,一般每班(按总数35人计)获得助学金人数为9人;(2)学生对照评定条件和要求填写申请表,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初评,并进行为期三天的学院内公示。初评结束后,各学院将初评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学生处;(3)学生处对初评名单进行复审,并将复审合格的学生名单在校内公示7天后,报学校审核批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上报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结合上述国家助学金评定流程和评审程序,三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取得的效果较好。
另外,加强监督,对于通过不当途径获得资助和不当使用助学金的学生,学校应加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有权收回资助金额。以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学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国家助学金:(1)违反校纪校规,受到警告以上处分者;(2)在校期间行为不端,有悖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者;(3)有生活铺张浪费现象者;(4)有不良信用记录者;(5)在上一学年曾被通报为校不文明宿舍的成员;(6)上一学年考试成绩排名班级后10%的家庭困难同学;(7)一学期缺勤15节课以上者;(8)一学期内凡被学院通报批评2次以上(含2次)的宿舍,以不文明宿舍对待,取消该宿舍所有成员评奖评优、评助学金、学费住宿费减免等资格。获得资助的同学应将资助款切实用于学习、生活费开支,凡将国家助学金用于请客、送礼、购买奢侈消费品的,学校将收回国家助学金;在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期间受到处分的同学,学校将停发助学金。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对学生的有效监督,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感、珍惜感、感恩心。
以上措施合力形成长效机制,做好落实和具体操作,完善助学金评定体系。
(三)加大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的比例,缩小助学金发放比例
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的主要区别在于申请者不一定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要求申请者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目前,国家奖学金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应该适当加大国家奖学金的比例,鼓励所有学生努力学习。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要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获得二等奖学金以上并家庭困难。国家助学金申请没有具体的成绩要求,只要求家庭困难、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激励作用方面优于国家助学金。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地方相关部门有利益关系,因此审批中能更严格把关,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一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还款。这种贷款方式能减少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支出,还能充分保护家庭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隐私,并体现了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
高校和社会应大力提供适宜的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勤工助学,这种资助方式不仅减轻了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转变国家助学金资助方式
结合自身参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实践,针对部分贫困学生不劳而获思想严重,应转变国家助学金资助方式,改“无偿资助”为“有偿发放”,申请的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志愿服务、义工、社会实践、无偿献血等方式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获取资助或毕业后参加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三支一扶等渠道为国家贫困地区服务一定年数,这种方式能激发贫困学生上进心,自身努力拼搏,以感恩的心回报国家和社会。
[ 参 考 文 献 ]
篇9
一、关于法律意义上的产品概念和范围
法律意义上的产品概念不同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也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商品”。其应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在探讨产品责任的时候,首先必须把握住法律意义上的产品概念和范围。这是一种法律化的事实,这种事实的性质、范围需要法律来界定。从保护消费者角度来说,是消费者维权的前提条件。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不适用本法的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这样,产品质量法实际上将不动产限定在产品之外,因此,产品质量法所规定的产品只能是动产。
世界各国对产品的定义及其范围的限定不尽相同。(1)在美国,产品指一切经过加工处理有有形物,包括农产品在内。现已扩展到无形财产在内。1985年《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第二条规定,产品指一切动产,还包括电,但不包括农业原产品和狩猎产品,同时允许各成员国通过国内立法将农业原产品和狩猎产品包括在产品范围内。英国1987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法》中产品指任何物品或电,且包括不论是作为零部件还是作为其它东西装到另一产品中的产品。《法国民法典》第1386-3条规定:“一切动产物品,即使已与某一不动产结合成一体,其中包括土地的产品、畜产品、猎获物与水产品,都是产品,电,视为产品。德国1989年在《产品责任法》中规定的产品是指一切动产,而且动产也包括”构成另一动产或不动产之一部的物,同时也包括“电”,但“未经加工”的农业产品不是产品。综上,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司法实践,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产品的概念和范围提出立法建议。对于电,利用管道输送的燃气、油品、热能,血液及其制品,计算机软件和类似的电子产品,经过初加工的农产品等是否属于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范围,各持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关于不动产,我国法律已经排除在外,但以下几类不符合产品定义的,给裁判实务留下不确定性的,应该予以明确规定。(1)电,导线传输中的电造成人身损害的案件,如果符合《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的高压要件,自可适用该条高度危险责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所谓高压,指电压在1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依此解释,居民生活用电(220伏)及普通工厂车间用电(360伏),不属于高压。如果不符合高压要件,如居民生活用电、普通工厂车间生产用电造成损害,应不适用高度危险责任,而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一般侵权行为的过错责任,对受害者保护显然是不利的。(2)管道燃气、油品、热能等。现代建筑业的不断进步,物业管理的不断完善,生产、生活、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管道供油、供气、供热等越来越多,如果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是否能适用产品责任。笔者认为,管道的铺设应具有专业技术,管道及其铺设的质量,管道内所供的燃气等存在危险,供应商对质量问题应承担严格责任,因此管道供气供水供油虽不能完全符合产品责任法中产品定义,仍应视为产品。(3)血液及其制品。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个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案件中,认定输血用的血液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2条的产品定义,因此不是“产品”。笔者认为,血液在医疗过程中,实质上是被用于销售,即使是无偿献血所献血液,也还是被采血单位“出售”,血液在被采集过程中,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抽取、检测、通过离心机对全血进行离心、分层、提取,是一个加工制作过程。且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输血有一定的风险,虽从采集起就有各种严格要求,临床上仍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血液处于对使用者的不合理的危险的缺陷状态,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为保护病人,促使医院承担严格责任,应将血液及其制品作为产品责任中的产品。
有些学者或专家认为,在产品的定义之后,采取列举式将计算机软件、类似的电子产品列举,纳入产品的范围。笔者认为,计算机软件和类似的电子产品完全符合法律意义上的产品的定义,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在司法实践中作为产品应无分歧,无需另行列明。
综上,我们对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应理解为,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动产。电,管道输送的油品、燃气、热能,血液及其制品视为产品。
二、关于产品缺陷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在现代产品责任普遍适用严格责任的条件下,产品责任法已经发展到有缺陷即有责任,无缺陷即无责任的阶段。产品缺陷是承担产品责任的基础,更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2)“产品责任制度的核心在于对缺陷一词的解释和定义,因为缺陷是任何权利要求的基础。鉴于这一至关重要性,法学家们对解释缺陷的问题较之对产品责任法上任何其他问题都更费心机,绞尽脑汁。”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从理论上看,我国法律规定的是双重标准,即不合理危险标准和强制性标准。笔者认为,该两个标准中的强制性标准,不宜作为产品责任法的标准,应统一应用不合理危险标准。理由如下:1、不合理危险标准是先进的,科学的,它保持了同世界各国的一致性。2、国家某一强制性标准,既是强制性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又是对产品具有保证消费者人身健康、财产安全的起码要求,试想,如果一种产品都不符合基本标准,何谈对人身、财产的保护;3、国家某一强制性标准是国家在一定科技水平下制定的,不可能包含产品的全部安全性能指标;再者,市场上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国家也不可能在所有新产品投入流通之前,均制定相应的标准,尤其是涉及高新技术的产品,这样,高新技术产品无强制性标准,只能适用不合理危险标准,相应地提高了新产品的判断标准,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合理。4、实践中,可能出现虽然符合质量指标,但却具有危险性的情况。在此情形中,以何为标准,司法实践无所适从。因此,强制性标准只能作为一个“门槛”,违反该强制性标准,原告只需要证明该产品不符合标准,无需进一步证明该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法官即可判定该产品有缺陷。
探讨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不能不探讨产品缺陷的分类。(3)多数美国法学作品将产品缺陷分成三种,即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告缺陷。我国产品责任法并没有明确分类,但散见于法条中。我国产品质量缺陷纠纷中,尤其是制造缺陷和警告缺陷常见。笔者在此仅探讨一下警告缺陷。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一款(五)项规定,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一款对此亦有规定。警告缺陷是指对与产品有关的危险或产品的正确使用没有给予适当警告或指示,致使产品存在不合理的不安全性,如果没有或缺乏恰当的警告和指示,消费者对上述危险及正确使用、避免危险的方法一无所知或没有足够了解,危险就是不合理的,产品就因此构成警告缺陷。例如时下流行的营养品广告中的核酸,有关专家已经指出,如果痛风病人服用核酸,就会加剧痛风病人的病情,如果核酸生产厂家没有明确的警示标志,就可以认定为警告缺陷。
三、责任承担
关于责任主体。
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产品责任主体是生产者和销售者。
(4)在理论界,有些专家、学者建议将产品责任主体范围扩大,建议将产品的进口商、运输者、仓储者、向生产者提供有缺陷的原辅材料的生产者、向生产者提供有缺陷的零部件的生产者列为产品责任主体。笔者认为:1、产品的进口商。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更加频繁,进口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百姓家,进口产品的缺陷如果造成了消费者的损害,国内消费者向生产者索赔的难度大,诉讼时间长,成本高,从切实维护国内消费者利益出发,避免出现因进口产品缺陷的生产者在国外而使国内受害者无法受偿的情况出现,应当将进口商列为产品责任的主体。2、产品运输者、仓储者。在一般情况下,因普通消费者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运输者、仓储者系何人,只知道生产者和销售者受害人绝大多数可以直接通过向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即可,而无须追加运输者、仓储者,即使运输者、仓储者有过错,生产者、销售者在赔偿受害人之后,完全可以依据运输合同、仓储合同来要求有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从法理上说,受害人亦不能要求运输者、仓储者承担产品缺陷的严格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只能依据合同关系承担违约责任或过错责任。3、向生产者提供有缺陷的原辅材料的生产者、向生产者提供有缺陷的零部件生产者。实际上,将原辅材料的提供者、零部件的提供者追加为责任主体在实践中无任何意义。其一,受害人事实上不可能知道这些提供者,也不愿意放弃生产者和销售者而去追究提供者的责任。一旦因破产或其他原因使生产者、销售者难以得到追究,消费者也很难举证证明谁是原辅材料的提供者,谁是零部件的提供者,原辅材料、零部件是否有缺陷等。其二,增加了受害人实现救济的难度,增加了受害人的举证义务,增加了案件的审理难度。其三,生产者向原辅材料、零部件的提供者追偿,也是产品责任的连环案。
关于归责原则。
所谓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就是指产品损害事故发生后,法律是应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还是以发生的客观损害事实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从而确定行为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和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简单地说就是据以确定行为人主观过错是否为产品责任构成要件的原则。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生产者采用严格责任,对销售者采取过错责任。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实质上对销售者实行的是有条件的严格责任。我国产品缺陷中,制造缺陷和警告缺陷占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强,销售者的服务、告知意识不强,甚至知假售假,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为我国的一大公害,因此,笔者认为对销售者也应处以严格责任。这是因为:1、销售者较之普通消费者,具有更丰富的产品知识,了解产品性能,尤其是其对进货渠道的熟知,其有责任有义务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销售者是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的一大重要环节,加大其责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海现象”正是在我国商品流通环节的销售者知假卖假的情况下产生的社会现象,一些商家谈“王海”色变,对当时净化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也足以说明对销售者应予以严格责任。2、有利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避免生产者与销售者的相互推诿,使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
四、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是来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民事制度,最早适用于侵权责任,但后来被逐渐广泛适用于合同纠纷。美国在产品责任法上就确立了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惩罚性赔偿,是指侵权行为人恶意实施该行为,或对行为有重大过失时,以对行为人实施惩罚和追求一般抑制效果为目的,法院在判令行为人支付通常赔偿金的同时,还可以判令行为人支付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失的赔偿金。它不是以补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为目的,而是作为补偿性赔偿之外的一种附加判处。
我国的产品质量法没有明确规定惩罚性赔偿,但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却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开创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先河,有力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中明确规定了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因出卖人恶意违约和欺诈,致使买受人无法取得房屋的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五种情形,由此五种情形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时,买受人除可请求出卖人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5)有学者认为,产品质量侵权责任、建筑质量侵权责任与服务质量侵权责任,并行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质量侵权责任制度。笔者认为,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都规定了惩罚性赔偿的条款。因此产品质量法更应该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我们知道,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律维持,立法就应针对社会现状,满足社会需求,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企业不规范,多数企业质量意识不强,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反而使高质量的产品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对产品责任实行惩罚性赔偿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书目:
1、钟华 试论产品及其缺陷 载于中国民商法律网。
2、see Alistair M Clark “Product Liability Sweet & Maxwell” 1989 p27。
3、张琪 中美产品责任中产品缺陷的比较研究。
篇10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问题;途径;高校;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01-02
中国自1999年提出创新教育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虽然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高水平重点高校而言,其在创新教育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管理环节
(1)管理理念上,过于强调“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管理环节的大力配合,而管理理念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因此,管理理念是否正确应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一方面,重在“管”的管理理念所导致的学生情绪上的对立不利于学校的长远稳定发展,破坏了“生态校园”应有的自然、和谐、民主;另一方面,过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时间、空间条件,而且易于进入学生自觉性与主动性更差的恶性循h,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发展规划上,过于强调“时效”。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短期内体现效益,因此,其发展规划、政策导向过于强调“时效”,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绝非短期可成之事。一些大学生也在学习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功利性,重理工、轻人文;重工具性,轻哲理性;重眼前实惠,轻长远发展,忽视了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整体提高。因而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不仅是一个知识、理论与技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人文熏陶、价值引导的长期过程。
2. 教学环节
(1)教育理念滞后。尽管我国已经提出创新教育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实施,但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不一定能够适应现行的各种标准化考试制度,还没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在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长期熏陶下,学生会习惯于简单的死记硬背和重复的作业、练习,丧失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则是思维不够活跃、想象力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另外,传统观点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教育,诚然,学校也确实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但从长远来看,应把教育扩展至整个社会,即让全社会所有的组织机构都树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责任感和教育意识。
(2)课程设计欠灵活。地方高校同一般的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同,基本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几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但往往部分学校教师及其学生表现出重基础课轻选修课的趋势,学生在选修课程的过程中很少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更多要考虑需不需要占用自己很多时间、考试是否容易通过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设置选修模块的初衷。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来看,我国一般以讲授原理为主,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前提下辅之以实验、案例等。对比而言,美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教学设计是自己动手制作热气球,学生要自己收集资料、研究热气球的各种原理、准备材料、动手制作,失败了再来,直到成功。这样,整整一个星期的教学时间都花在制作一个热气球上。而这在我国的一些学校是很难实现的,不仅课上时间不允许,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多被各种考试侵吞。不难看出,美国小学生花了一周时间所掌握的知识原理,教师只需10分钟就可以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但却很难调动起学生在实践动手活动中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3)教学方法僵化。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一直以提示型教学方法为主,其他的教学方法涉及较少。这种方法的长期使用使教学陷入了单纯讲授的误区,严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常见的状态是,教师一走上讲台便是一讲到底,即使穿插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未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观念加上缺乏形象、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附属者,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并且养成了不爱思考、不主动探究的习惯,从根本上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4)教师水平不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不足。“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首先教师本人应当是创造型的教师。”现有地方高校中,站上讲台的主力骨干教师多是在中国教学改革之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理论基础扎实,但开拓创新能力不足。实施创新教育以来,大部分教师提高了创新意识,加强了自身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投入,但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结构上以及课堂教法上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条例和思维模式,难以有大胆的创新。
(5)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将知识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是最简单易行之事。但对学生的情商以及思维的培养却难以用有形的文字或语言来承载,只能蕴含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要比传授知识本身难得多。让学生在课堂中融入课堂并参与课堂活动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教师应该努力实践并积极尝试。而现实是大部分教师只立足于简单的知识讲解与传授,较少思考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种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做法表面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以成绩衡量),实际却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
3. 评价环节
评价方法的选取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采用具有很大的导向性,也是部分教师创新实践兴致不高的主要原因。
(1)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主要立足于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教学工作的难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在课前付出大量辛苦的劳动,而这些工作在评价考核体系中难以得到适当的体现。鉴于评价考核的导向性,即使教师在最初保持开拓创新的劲头,也难免在评价得不到正面体现、甚至是负面体现的情况下选择放弃,由此导致教育生态的失衡。
(2)对学生的评价。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受传统教育理念支配的教师偏爱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而对于问题多而杂、喜欢标新立异的学生却进行打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一旦学生提出了自己学科领域以外的问题,却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无形中给兴趣盎然的学生泼了一盆冷水。二是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目前的高等学校采取的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如某网站所述,首先,由课堂考试所得到的学习成绩一般占70%,其他包括文体、品德、能力等占30%,在综合测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分数;其次,测评中各个方面全部采用量化的方式,如各类积极分子(包括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加7分,无偿献血加6分等等。这种绝对的量化不仅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容易使他们在勾心斗角的功利心中迷失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些学生为了这些分数,即使自己没有兴趣,也要勉强去做,并且常常流于形式,这并不能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任何作用。
4. 配套实践环节、配套系统滞后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这需要各类配套设施提供必要的支持。一是硬件环境。随着创新教育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但对于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尚显不足。二是校企联合平台。为了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大部分高校都开始了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等,这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但这种联合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1. 调整管理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保障
地方高校应改变现在“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两种极端,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但在管理理念上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变管理为“服务”,变限制为“为创新提供机会”。教师要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不单纯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这种角色转换的做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做人,是大学生能力与素质训练的又一途径。
2. 修改评价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
评价是管理、教学等一切人才培养活动的导向。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评价的目的不应是为了给学生排序、贴标签,而是要通过评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不论针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都应加强对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的测评,而对于测评方法的确定还有待于更多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这也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的考核应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中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3. 完善配套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创新人才培养绝非教育系统一己之事,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需要各级各类组织的共同参与。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能与之联合的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应给予全力支持,为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真实情境。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的建设如何能落到实处是目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在联合行为中为企业找到利益所得,这才是实践环节长效机制建立的源泉。学校可考虑诸如请教授为企业员工提供免费的理论课程培训、免费为企业做问卷调查、在校内开展各项竞赛时以企业冠名等方式。
4.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育中最应该身体力行的就是立足本职工作,尝试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坚持创建“生态课堂”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育的个性化原则、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原则等的前提下,总结出若干适应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方法,如小组竞争法、自主学习法、分析讨论法、知识竞赛法、任务教学法、编排小品法等。上述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加大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力度,通过课堂环境的塑造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更深层次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演示等促使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给学生提供一个无心理压力的生态课堂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提出平时在公开场合下不敢提出的问题,并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予以解决。
三、结束语
培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即是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与看法。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组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龙宝.创造型人才的素质特征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3(04).
[2]李思静.浅谈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