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药物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7 17:3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药物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技术药物分析

篇1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物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43-02

生物药物的分析是一门涉及面广,对社会影响重大的综合性科学,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生化工程学学科知识和技术成果,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对生物药物的质量进行检测是生物药物分析的直接目标[1]。近年来,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改革思路由国家倡导一步步推行到学校,落实到院系,最后体现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之中[2]。为使学生适应21世纪的人才竞争,在进入社会前能够有效的获取到更加易懂且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笔者在生物药物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本文以生物技术专业的课堂实践为基础,重点讨论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改革成果与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课程的定位

生物药物分析这门课程是一门极具实用性的课程,学生在良好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及技能之后,能够将其应用于生活工作之中。在学科设置方面,对于大多药学及医学专业的院系来讲,生物药物分析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分析检验方法的原理及操作,并应用到各个类别的生物药物检验之中。然而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讲,这门课程是一个具有进阶性及拓展性的延伸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了解之前学习的生物技术基础课程可以有什么样的应用,具体怎么操作,能够为他们在生活及工作中带来什么样的便利。因此,对于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院系来说,生物药物分析是一门重要的限选专业课。

二、教学目的转变(强化方法及应用,学会自主科研查询能力)

正是因为生物药物分析在生物技术专业的限选课定位,使得其教学目的的设置可以跳脱传统的诉求,从而设定为“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方法及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科研查询能力,训练学生产生科研思路”。课程知识是教学的基础,但是并不能因教而教。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实用性的诉求高于基础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基础知识升华到方法学及应用的范畴上。此外,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本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从掌握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过程。

三、教学手段的革新(双语教学的优势与遇到的困难)

以实用型教学目的为中心思想,笔者应用了一些教学手段来实现。

1.板书、PPT及实验视频结合的讲课模式。针对生物药物分析这门课程的特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了采用板书、ppt及实验视频结合的讲课模式。板书与PPT在新老教学模式讨论之中总是作为矛盾体而存在。对于很多基础理论课程来说,板书的确是最佳的讲课模式,一步步地推理验算能够使得知识点及课程逻辑更加明确清晰,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然而,对于生物类的课程,如果没有ppt的辅助,课堂的进度将十分缓慢,信息量的呈现也不够,由此可见ppt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生物药物分析作为限选课的设定,限制了附属于这门课程的实验课程的开展。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及技术,大量实验视频的播放是必要的。通过对实验视频的观摩学习,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让学生了解了这门课程可以应用于实践的技术。

2.课本内容与生活际遇相结合。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当笔者仅就课本的概念或者例题来讲授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并不会太大。然而,当笔者从课本知识发散开来讲述到热点新闻案例或者笔者亲身经历的时候,学生们的兴趣就会很大,印象也比较深刻。比如,在讲解杂质检验这一章的时候,讲到“杂质的来源有两种,包括生产过程中引入,及贮藏过程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引起药物理化特性发生变化而产生”时[1],笔者分别举了两个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某酒厂出品的酒里有塑化剂的新闻,让学生自己发散思考塑化剂究竟是怎么引入的。这个例子本身就是一个新闻热点,就塑化剂的引入来源业界评论也不一,而猜测之一就是酒在生产灌装的过程中,酒精将运输塑料管道中的塑化剂浸泡出来。这个例子很好的加深了他们对于“杂质由生产过程中引入”这个概念的印象。第二个例子是关于普洱茶中“金花”的故事,在品质很好并且贮藏条件很好的普洱茶饼中会生出金色的菌簇,这种菌簇可以使普洱茶口感更纯熟,功效更好;然而,当贮藏条件不好时也会生出致癌的黄曲霉素。这个例子提醒学生无论是对于食品还是药品来说,良好的贮藏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讲述,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要很好地做到这点,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涉猎范畴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3.新型实验课程设计的必要性。局限于学时与学分,课程的配套实验教学无法全面开展。然而,作为一门以技术为主的课程,笔者认为一两堂实验课程的设置是必要的。本着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实验实用性强,实验操作应用性广等原则,笔者选取并设计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泼尼松龙的含量”的实验作为实验课程。这项实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为基础技术,以2010版药典[3]记录的检测方法为实验流程指导,涵盖了高效液相色谱章节中“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外标法”和“内标法”的知识点。该实验的实施既可以使学生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又可以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点,还让学生提前接触到未来可能进入的工作岗位需要应用的技术操作。

4.双语教学的引入。本课程被列为学院的双语教学试点课程[4]。关于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仍在初期尝试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大部分的讲解语言仍为汉语,但是教学ppt、辅助讲解内容、实验视频等均尽可能地采用英语。在教学过程中,对关键概念的英语词汇重点讲习,并要求学生进行记忆。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把握以及英文的学习,布置了关于实验案例的翻译作业作为课程考察的一部分。期末考卷以全英文出题,对于用英文答题的学生予以一定程度的加分,鼓励双语学习。

5.其他方面。对于一门课程来讲,书本的知识固然很重要,如果能向授课对象传达某种生活中正确的理念就更为理想了。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尽可能地引入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生活小常识。

四、仍需注意的问题

每个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应当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总会碰到各种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关于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目前,国内关于该门课程的教材都是中文编写,而国外又没有针对这门课程的教材,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加大了难度。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必须有一本内容合适,编写语言为纯英语或者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教材。因而,教材方面空白亟需被填补。其次是学生对实验课程掌握度的问题。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虽然可以使所有学生观摩到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但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正因此,在学生实验报告中反应出他们的接受度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已经从实验中很好地掌握了知识点,并产生了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判断,而有的学生却连含量计算都没有完成。在实验的实施方面仍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生物药物分析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笔者对这门课的教学实践工作也刚刚开始,仍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完善它。希望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门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课程,让学生学即能用,用则能通。

参考文献:

[1]吴晓英,范一文,周世水.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2.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第二部(2010版)[M].北京:中国医药工业出版社,2010.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在本科教学中试行双语教学的若干意见[Z].2002.

篇2

1作用温和缓慢

中药作用强度总体上是温和缓慢的,中药多矢量作用合力的微量累计是中药治病的优势,也是其副作用较轻较少的原因。由于一首复方中各有效物质的浓度相对于单一的化学药物来说较低,进入人体后就更低了。而中药这种多种微量单体对众多环节的微调,使机体归复于平衡是中药治病的重要基础。但新药药效标准评价对此是否定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由于中药的这些特点,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尽可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得出令人信服的科研结果,进而有权重新制定或完善新药评价体系。

2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作用机制的发现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在各学科的渗入,中医药实验研究深入到了分子、基因、蛋白质组水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作用原理与其生物活性成分调控基因表达有关[5]。研究发现:对即刻早期基因(IEGs)的表达产物是细胞核内的第三信使,在细胞间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共有c-fos、c-jun、c-myc、c-egr4个家族。c-jun基因表达基因转录生成mRNA,核糖体以mRNA为模板翻译成c-jun蛋白,c-jun蛋白与同时表达的c-fos蛋白通过亮氨酸拉链区结合构成异构二聚体AP-1。AP-1通过与靶基因promoter区TGAC/GTCA序列结合,刺激靶基因表达[6]。任永欣等在国内首次复制了硝酸甘油型试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IEGs,c-fos,c-jun的表达,结果显示:硝酸甘油型试验性偏头痛大鼠脑干、下丘脑c-fos、c-jun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复方中药头风饮能显著抑制偏头痛大鼠脑干、下丘脑c-fos、c-jun基因的增强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还有对神经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等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为某一疾病多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带来了机会,通过HGP筛选和分离出每种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再以其作为药物作用靶标研究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这可能是未来中药药理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另外,基因芯片技术以其检测迅速、分辨率高、检出基因多而成为研究的先进方法之一。生物芯片主要包括基因芯片和多肽芯片。生物芯片技术是指将大量(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400)探针分子(DNA、RNA、多肽等)固定于支持物(膜、玻片、硅片等)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对样品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其原理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具有特异性互相识别能力,具快速、准确、自动化的优点。利用基因芯片及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对疾病多基因治疗作用机理,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3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新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所谓蛋白质组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基因组作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它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系统性的特点。一方面,强调蛋白质组是对应于一个基因组的全部蛋白质所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明确提出蛋白质组还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动态变化的整体。蛋白质组的研究流程大体上分为分离、鉴定、分析3个步骤[8]。即先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现蛋白质的分离,含多种蛋白质的样品展开成为有近千个蛋白质点的繁星图;然后进行蛋白质样品的显色,对不同疾病、不同证候的蛋白质与对照样品进行比较,寻找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丰度差异的蛋白点;切下待分析的蛋白点,使用胰蛋白酶消化;接着对消化后得到的多肽片断进行生物质谱分析测定,得到肽指纹图谱;最后,通过在数据库中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着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不仅研究蛋白质的构象,更重要的是进一步阐明不同蛋白质、不同构象功能的表现。它不是单纯对蛋白质的个体进行研究,而是对人体的整个蛋白质,即在蛋白质组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蛋白质是机体生物功能最终的执行分子,单个蛋白质的研究方式亦无法满足后基因时代的要求。这是因为:生命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的,必然涉及多个蛋白质;多个蛋白质的参与是交织成网络或平行发生,或呈级联因果;执行生理功能时的蛋白质表现是多样的、动态的。因此要对生命的复杂活动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必然要在整体、动态、网络的水平上对蛋白质进行研究。

4蛋白质组学技术与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研究一直在谋求现代化发展,谋求为现代医学有所阐释而走向世界。但在此之前对单个分子的研究,很难反映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中药作用“整体调节”的最基本特征。蛋白质组学研究时代的到来,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蛋白质组学的“整体、动态、网络”的特点,与中医理论“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和中药作用“整体调节”,“多层次、多靶点”调节等思想不谋而合。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策略,分析中医证候及经中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处理前后蛋白质表达差异、蛋白质功能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变化,系统地对证候本质及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最终揭示证候的物质基础及中药作用和配伍规律。目前中医药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药理研究,单味中药或复方的药效和药理研究是中药作用研究的核心。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治疗前后的蛋白质谱变化,在整体水平上评价中药药效,揭示中药作用的靶点、作用环节和作用过程,力求阐明中药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分子机理。文献检索结果显示,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主要涉及少量中药复方和少量中药单体的研究。如苗兰等研究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经双向电泳分离血清总蛋白,并行图像分析比较,发现血府逐瘀汤可影响7个蛋白点差异表达,分析可能与其作用机理相关[9]。申定珠等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健胃愈疡颗粒处理组和未处理组大鼠胃组织的总蛋白,结合图像分析、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搜查,发现处理组有12个蛋白质表达变化,且大多数蛋白质与溃疡复发的形成、生长、凋亡及免疫相关[10]。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中医药理论,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就实验研究方面来看,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相当部分研究仅停留在蛋白质成分分离和差异蛋白点显示,未进一步采用质谱等鉴定分析,未对差异靶点之间进行生物学分析,或未对差异靶点的确切意义进行研究,使实验结果的应用价值受到影响。(2)研究结果大多为平行发生或晚期事件,几乎所有试验报道均未证实蛋白质差异表达是必要的早期事件。(3)大多数研究缺乏必要的对照组。(4)对表达丰度较低的重要蛋白质组的研究不足,对亚细胞蛋白质组的研究未见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药学工作者应关注生物医学研究进展,了解更多的生物技术;利用各种生物学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质进行信息学分析,初步预测差异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网络;在研究中加设对照组,尽可能排除药物或方法造成的干扰;对重要的差异蛋白质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适时引入基因过表达或RNA干扰,或反义核酸技术,以明确差异蛋白质在中药调节中的必要作用;以蛋白质组学筛选研究为基础,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思路和技术,对具有确切作用的重要靶蛋白进行更深入的中药相关研究;对于蛋白质检测,可根据需要灵活采用不同分辨率的染色技术;由于中药作用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在中医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极可能筛选出某些未能确知生物学功能的差异蛋白质,再根据研究结果提示,进行生物学作用鉴定,有可能成为中医药学对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所以中医药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在于发现种种现象,更应努力揭示现象的本质,重视持续的深入研究,由点到面,由面及点,交叉整合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

5结论与展望

篇3

产业竞争力代表某区域相关产业发展水平,而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竞争力形成的源泉和动力。本文通过建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统计测试软件计算,得出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31各省区市的排序及与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并针对提升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的定义(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新产品开发或老产品改进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工艺、工具或装备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或具有潜在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创造性地运用其在科学实验和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过程,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具有潜在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通常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国内外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斯切尔(Scherer,1992)认为,技术创新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加拿大的Depress二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清华大学傅家骥等人从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不同侧面以R&D投入量、专利统计量、新产品有关指标量等作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等人提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OO R&D总支出,R&D支出增长率,R&D支出/销售额。②直接R&D总人员,直接R&D总人员/员工总数,员工受教育程度构成。③专利数,产业申请专利数年均增长速度。④新产品销售所占比重,国际领先水平产品数,劳动生产率。

 结合我国国家统计局统计规范及统计指标分布,本文以国内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生产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为1级指标,以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机构数量、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R&D人员全时当量等12个统计数据为2级指标,建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  31个省区市技术创新能力数据分析与结果  

 定量指标数据来自2013年全国31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的相关统计数据,见表3,检测工具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0。首先对各1级指标项下的四个2级指标进行IMO样品测度和巴莱特球形检验,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检测结果显示3个1级指标的IMO均在0.70.8之间,球形检验均小于0.05,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因子检测

3 分析与讨论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辽宁排在19位,与排名第一的山东相比差距巨大,科研机构数量相差5倍,科研投入相差10余倍。技术创新生产能力方面,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排在第13位,与山东相比生物医药产业资产总额及关键设备仪器投入相差近10倍。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天津。辽宁排在第18位,在东北三省中排位第2,与山东相比新产品收入、数量相差甚大。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12个2级指标综合分析,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天津、吉林、河南、河北、湖南,辽宁排在全国的18位,在东北三省的最后。

篇4

关键词:运输服务贸易 出口 生产要素

一、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

运输服务贸易和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一直占据我国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尽管我国运输贸易基础薄弱,但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外贸占比进一步提高,且受欧债危机影响贸易逆差加剧。2012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为4715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贸易进口859亿美元,出口389亿美元,进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的26.5%。运输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外贸占比达3.2%,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 ,说明经济增长对运输服务贸易的依赖度不高。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导致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运输服务业的需求减少。在中国运输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的背景下,进口高于出口的现象必然继续扩大。2012年我国运输贸易逆差额则高达近4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创历史新高。在国际运输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还不到美国的1/3,发展水平总体比较落后。

二、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1.数据来源和道格拉斯模型建立

为了揭示生产要素对运输服务贸易出口(Y)的影响,本文假设运输行业适用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选取资本要素(K),劳动要素(L)和人力资本(H,含技术进步因素)作为生产三要素,通过模型的建立、数据选取和模型检验三方面来说明生产要素与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αLβHγ

对上式取对数,得:

lnY =C+αlnK+βlnL+γlnH+ε

运输服务贸易出口额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服务贸易司网站,三种生产要素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及简单计算。其中,资本要素K用运输邮电行业年固定资产额(由于在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中没有运输行业单独的年固定资产额数据,所以本文用运输邮电行业的年固定资产额代替)表示;劳动要素L为运输邮电行业从业人数;人力资本要素采用大学入学率来表示,并假设人力资本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用EViews软件对1997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下:

lnY= -14.012 +0.187 lnK + 2.135 lnL + 1.412 lnH + ε

(0.041) (0.621) (0.017) (0.005)

2.模型检验

由Eviews得到Jarque—Bera统计量=1.280012小于X2分布(自由度为2)的临界值5.99,所以不能拒绝正态分布的原假设,即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98%的较好水平,且F统计量的p值=0.000192,小于5%的显著水平,因而总体拟合显著。回归系数L,H的t统计量的p值也都小于5%的显著水平,说明其对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有显著影响。虽然K的p值较大,但是资本要素却是影响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保留这一变量。样本残差值基本都落在了特定的范围内,可得知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回归结果DW=2.11,查德宾—沃森统计量表,得出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综上所述,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

三、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三要素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出口都正相关。

其中资本要素对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小,且资本要素K的参数检验并不显著,说明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并不是资本密集型的。资本要素投入不足,已成为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要素。

劳动要素对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最大,说明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是劳动要素密集型的。这也与我国的劳动要素丰富、成本比较低的情况相吻合。但和发达国家运输行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2%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运输行业就业人数只占总人口的0.5%,我国运输服务行业劳动投入还远远不足。

我国人力资本要素低下,大学入学率不到美国的1/4,整体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高,不利于我国运输服务行业和贸易的发展。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模型我们得到,劳动和人力资本这两种要素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出口具有较大的影响,而资本要素对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则较小。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国内三种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因此,为提高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应提升我国运输行业的就业人数及其教育水平,引进并合理的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医药领域;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急速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相关先进理论成果、当代先进技术不断侵入现代生物技术,全面社会需求,生物技术由高新技术代替过去传统技术俨然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必然。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其与医药领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医学基础学科发生革命性转变,一方面能够为医药工业开辟出又一片天地[1]。

1现代生物医药的重点领域

1.1肿瘤治疗

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率在疾病死亡率中有着十分高的占比,每年各个国家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数以亿计。肿瘤属于一种多机制的复杂病症,现阶段依旧采取早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方式治疗,疗效并不十分客观,同时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当前,唯有现代生物医药方可肩负起彻底攻克肿瘤的人类使命,肿瘤治疗着实进入到一个两难的局面。在对肿瘤患者机体癌细胞进行杀死时,同时会危机到患者机体的正常细胞。基于此,现代生物医学提出了导向治疗理论。导向治疗指的是借助抗体寻找靶标,就好似导弹的导航仪,于病灶中有效引入肿瘤药物,从而不至于伤及到其他正常细胞[2]。现阶段,在数百余种开发的现代生物技术药物中,存在一半被用于肿瘤治疗,对肿瘤发病机制研究、抗肿瘤新药研发及现代生物技术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1.2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

神经退行性疾病,好比小脑萎缩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等,势必会愈来愈有赖于现代生物医药的发展。单单美国每年中风患者就超过80万,且死于中风人数达到20万,而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十分有限,特别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方面的药物更是极少,伴随神经生长因子、溶栓活性酶的开发为治疗此类病症带来了希望[3]。

1.3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当前,现代生物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诸多炎症是由机体自身免疫不足造成,好比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皮肌炎等,全球范围内全年单单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费用超过千亿美元,治疗此类顽疾的高效基因药物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艾滋病(AIDS)是属于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种病症,现阶段治疗AIDS仍旧还没有十分有效的特异性药物,但很显然,医药领域已经把攻克AIDS的希望寄托于现代生物技术。

2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2.1制取活性物质

在现代医药领域中,医疗环节应用的抗生素、菌体药物及酶制剂等各种类型药物,均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此类微生物发酵产物只不过是不计其数生物活性物质中的几种。一般而言,生物活性物质均是通过液体深层培养法而生成的,一些物质可发挥对生物体内酶活性予以抑制的作用,此类物质即为酶抑制剂,酶抑制剂在医药领域有着十分可观的发展潜力。在现代医药领域中,诸多生理活性物质均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得以生成。就好比,在治疗大部分关节炎过程中,体激素往往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体激素成分中可的松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则更为显著。而醋酸可的松属于以脱氧胆酸为生产的原料,通过32个环节的化学反应合成而来,如若借助黑根霉将黄体转换成11-a-轻基黄体酮,则能够省去多个不必要的化学合成工序,有效提升其收率[4]。

2.2开展基因治疗

自基因角度而言,基因治疗指的是将具备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是增补到部分存在缺陷的基因中,进而实现对基因缺陷予以修复的目的。自治疗角度而言,基因治疗指的是借助导入遗传物质对病患机体细胞基因予以转变,进而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此种导入基因既可以是与缺陷基因有着对应功能的同源基因,又可以是与缺陷基因不存在关联的治疗基因。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基因治疗期间,多采用下述两种治疗方式:(1)生殖细胞基因治疗法,即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对生殖细胞基因表达予以转变;(2)体细胞基因治疗法,即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对体细胞基因表达予以转变。自理论角度而言,对生殖细胞缺陷予以修复,一方面能够对当代基因缺陷展开治疗,一方面能够保证基因缺陷不至于遗传到下代人细胞基因中。

2.3改进生产工艺

现如今,我国已设立了国家基因资源库、生物样本库及蛋白质库,将各式各样化学药物制剂技术、基因重组治疗性抗体、大规模培养、基因治疗等作为关键,通过一些大规模企业构建健全医产学研密切相融的新药研发体系。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进药物生产工艺期间,其能够起到提升菌种生产性能和水平、简化工艺改善收率、优化工业生产菌种及极大降低生态污染等作用。世界范围内生物制药市场中基因工程药物已经占据很高的份额,有着高成长、不易攻破壁垒及极佳市场潜力等特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因工程药物复合增速超过5层,平均毛利率高达80个百分点[5]。基因工程药物包括单抗、重组蛋白及新型疫苗等,近些年借助基因技术改进亚欧无生产工业、生成高产菌株的实例不断增多。

2.4单体克隆

单体克隆抗体一经问世,便得到医药领域专家、学者的热切关注,其不仅具备可标准化、质地均一、反应灵敏等优势特征,还能够展开大规模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现如今,市场上已有数以百计的单抗治疗制剂、单抗诊断试剂,且还存在诸多单抗治疗制剂正在被开发。单抗偶合物能够展开机体定位诊断,有效促进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诊断工作的开展。单抗偶合物一方面能够促进机体肿瘤定位,一方面能够展开导向治疗,强化肿瘤治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功效,降低不良反应及用于杀死机体肿瘤细胞等。此外,单抗简易家庭诊断药物,好比糖尿病诊断药物、妊娠诊断药物等逐步在市场中推广,简易诊断法作为一种时展趋势将逐步由医院转至家庭。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增强体质、攻克病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预防、诊断和治疗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方面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形成的生物医药产业是截至目前现代生物技术最为庞大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臧秀兵.浅谈生物技术在现代医药行业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32-32.

[2]黄金会,罗浩原.基于生物技术在现代医药行业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9):155-155.

[3]王可炜,羊芳明.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36):34-35.

[4]高巍,刘佳.医药领域中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作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162-163.

篇6

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与生物技术制药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阐述生物技术相关原理,更要强调制药学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重点是生物技术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现代药学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现代药学专业与生物技术密切相连,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应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各种药物已超过150多种(不包括血液制品),全世界3亿多人从这些药物和疫苗中受益。近年来,传统的化学制药已经逐渐向新型的生物制药转变,而生物技术制药研究制药工业中所涉及的相关生物技术,成已为广大药学工作者关注并且发展成为一门新型学科。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设的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其对药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现代药学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知识的前沿性,把握生物技术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尤其要让学生透彻理解生物技术与药学之间的密切关联。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内容改革初步探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生命科学知识爆炸式的增长,生物技术制药的内容也在不断翻新,教科书的内容不断增加,因此在讲授相关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更新、变革,加速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药学相关学科知识生物技术制药最终目的是通过生物学方法获取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其主要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抗体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基础,其中涉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等生物学科以及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药学学科。因此,在讲授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时,要不断更新药学相关学科与生物技术的密切联系,以及与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的药学学科的内容与应用。笔者每年在讲授基因工程制药时,每次都强调最新的药剂学、药理学等药学学科知识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特点、原理及应用,并且每次都增加一些新的基因工程药物及其治疗的新出现的疾病,让每届学生都能及时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新知识。2.2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最新生物技术制药知识生物技术制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教材一般是2-3年更换一次,因此仅依靠教材很难及时把最新的生物技术制药知识传授给学生。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生物技术制药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与能力,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每次讲课都通过制作PowerPoint向同学们讲解最新的生物技术制药知识。比如2007年讲授基因芯片技术在药学的应用,2008年讲授转基因药物,2009年讲授基因条形码可视化筛选药物靶标技术等。在教学中及时更新生物技术学科前沿进展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及时掌握最新的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发展迅猛,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引入教学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技术制药》为教材的基础上,每年都查阅最新文献便于扩展补充生物技术学科的最新前沿进展。如在教学内容中补充了转基因动物植物制药、基因芯片筛选药物靶点、生物信息学、药物基因组学、药学蛋白质组学等。通过在教学中对新知识的不断补充,让学生及时了解生物技术制药的前沿,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方法改革初步探讨

生物技术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因此教育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对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理论课:签字式教学法、PBL教学法及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签字式教学法,即教师给每位学生一张项目签字单,把要讲的课程分成按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成若干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要掌握或要理解的知识点,学生自己找时间地点进行学习[3]。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首先以学生对该课程的某些教学难点提出问题,老师则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4]。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将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中的某些难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笔者在2006届药学学生中,尝试了将这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方法。首先采用签字式教学法,把签字单及教学大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同时每隔一段时间检查签字单。当学期过半时,通过班长,让学生对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我们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然后集中3节课把学生有问题的知识点侧重讲解,同时把难以理解的地方全部做成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图片、图形、表格、动画、视频等加深理解知识,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研讨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追踪,及时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在最后的考核中,学生总体成绩相比2005届略有提升,高分学生数量减少,但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70-80分数段,而且不及格学生明显少于2005届学生,同时学生的反馈很好,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很牢固。说明这种方法利用学生对生物技术制药知识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验课:启发互动式实验教学及推行开放型实验室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发酵工程,涉及大量的相关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实验,但是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教学时间太少,开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药学学生对生物技术不能熟练掌握。而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生物技术制药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不仅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术操作水平,而且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笔者在实验课上引进了启发式互动教学并在实验原理讲解中加入多媒体课件。启发式互动教学就是在实验课通过不断提问,让学生了解该实验的原理及过程。比如在讲解琼脂糖凝胶电泳时,笔者会提问为什么DNA会跑出不同的条带?为什么电压是影响因素?是不是电压越高越好?把学生引向该实验的原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实验技术。同时在讲解实验原理是时,通过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用图片、Flas等展示出来,使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和形象性,可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介绍蓝白筛选技术时,通过播放Flas,加深学生对此知识及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每一次实验结束后,还要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实验总结,让每位学生讲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遇到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实验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更好的成效。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开放型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环节的新形式,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5]。开放型实验室就是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同时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或者生物技术含量高的实验,比如基因芯片等技术。学生通过开展这些实验项目,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不错的综合教学效果。虽然开放型实验室由于条件的一些限制,具体实行起来会有一些困难,随着教学条件、实验条件的逐步改善,并且对现代微生物学重视程度的加深,开放型实验室教学必将在所有院校施行起来。

篇7

关键词: 生物药物 生物技术 发展策略

一、生物药物概述

生物药物是借助于微生物培养技术或生物工程,生产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药物。生物药物与一般性药物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物药物包含生物遗传特性,将生物体的遗传差异性通过不同的核酸组成呈现出来,使得生物药物可以应用于治疗一些传统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物药物具备广泛的功能性,在对生物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时,要根据药物本身的结构特征,建立科学、准确的生物药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物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生物药物技术的本质就是利用生物基因信息学,构建具备药物功能性的细胞培养株,从而利用多种活性蛋白和酶对疑难病进行治疗,这是生物药物技术的研究目的。生物药物由于技术的创新性较强,同时具备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因此受到国内外医学领域的高度重视。生物药物不仅是能耗较低的绿色经济,还可以为国家带来长期经济增长点,因此,世界各个国家都将生物药物的研究和发展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扶植对象。

我国生物药物研究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物药物研发是一项结合基因工程、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我国政府将生物药物技术作为国家优先扶植的产业,鼓励技术创新,拓宽生物药物在医学领域的治疗范围,提升生物药物与现代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水平,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质量。我国对于生物药物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针对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进行重点突破,立足创新,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力争将我国生物药物研发与生产行业建立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行业。

三、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发展策略

生物药物的发展是将生物基因理论与制药工程相联系,利用生物基因工程对人体基因组的研究结果,使得生物药物可以应用于治疗疾病。人类基因组的破解为生物药物的发展提供可能,利用基因组中已经获得的功能型基因结构,运用生物克隆方式表达,从而获得生物基因的功能型蛋白或核酸,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克隆出的生物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进行分析,并对功能型蛋白进行结构修饰和排列组合,筛选出具备药物特性的蛋白结构。生物药物的研制就是将结构基因通过生物培养技术和蛋白质技术,对具有生物药用价值的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从而获得可用于医学药物的功能型蛋白结构。

对于功能型基因结构的鉴别是生物药物的研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生物药物是否具备功能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对于生物功能基因结构的鉴别还缺乏相应技术,尤其是功能型基因靶点的确定是现代生物药物研究的关键课题。如果单纯运用生物技术很难获得准确结果,就要将生物信息学与基因学相结合,利用基因学中对人体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和生物药物作用机制,准确定位功能型基因靶点。同时,可以结合计算机模拟结果,对功能型基因的药物作用效果进行预测,完成药物作用节点与基因结构的对接。当前,生物药物的研究策略主要可以包括四个方向:一是建立人类基因组信息库,从生物功能性入手对具备药物活性的蛋白或酶进行校对并且进行克隆,经过生物活性分析和功能筛选获得可用于生物药物的蛋白结构;二是应用生物活性分析、PCR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克隆纯化功能性蛋白,将蛋白基因组成作为生物药物研制的主要依据;三是利用基因合成技术,设计能够阻碍治病基因合成过程的寡核苷酸;四是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合成能与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药理作用研究筛选出可以用于制备生物药物的蛋白结构。

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生物蛋白工程技术的发展为生物研究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基因打靶技术与基因改组技术使功能性蛋白药物的种类和用途更广泛。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增强生物药物的活性和稳定性,延长生物药物在病灶组织中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与人体的免疫抗性。例如,天然胰岛素在注入人体后,由于胰岛素会在人体中进行酶化反应,生成多聚体后改变蛋白残基结构,延长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时间,削弱注入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如果采用生物基因激素对胰岛素中残基结构进行修复,就可以减少胰岛素的聚合反应从而促进胰岛素生成,有效增强治疗效果。

目前,生物药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划分为五种,分别是功能性基因治疗剂、可溶性蛋白药物、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与疫苗。随着生物药物技术的发展,预期在2020年,单克隆抗体将成为治疗肿瘤疾病、皮肤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的有力措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世界单克隆抗体总销售额超过250亿美元,这个数据将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单克隆抗体技术已经成为生物药物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药物由于容易受到人体新陈代谢环境的影响,与人体多种消化酶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活性下降,这就需要在治疗期间频繁注射药物,延长治疗周期,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改善生物药物的半衰期是该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可以通过增加药物的化学修饰,或添加酶抑制剂等方式减缓人体对生物药物的酶化作用,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发展将在21世纪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健康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梧桐,王友同,吴文俊.21世纪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J].药物生物技术,2011,8(1):1-31.

篇8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社会经济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就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的发展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1.改善农业生产、解决食品短缺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最为突出。近年来,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耐贮性高的番茄、具有高含量必须氨基酸的马铃薯等转基因植物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批成果;转基因的瘦肉型猪、高产奶的奶牛和能从奶中提取药物的转基因羊等也将进入实用化阶段。未来农业的模式将是:农业工厂化,按人类要求,高水平的控制环境因素,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生质量稳定、供应稳定、价格稳定、营养丰富的农业产品;安全的转基因动、植物投放市场;具有营养保健、医疗功效的猪牛羊、蔬菜水果等转基因食品大批走向餐桌

2.提高生命质量,延长人类寿命

基因工程作为医学发展的重要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的核酸或蛋白质类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同时,许多生物工程新药正准备推向市场,应用于临床,前景十分广阔。自80年代以来,仅日、美两国开发的生物技术新药就达224种,其中日本117种,美国107种。而且,大部分药品是重组DNA药物或重组蛋白质药物。从市场份额来看,在美国,到2003年将有15%药品为生物技术产品。生物技术药物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于疾病治疗的药物,另一类是用于疾病的预防。

抗生素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生物技术药物。目前已经分离到6000多种抗生素,其中100多种得到广泛使用。1977年,美国首先采用大肠杆菌生产了人类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开辟了药物生产的新纪元。如果用常规方法要用50万头羊的下丘脑才能生产5mg这种激素,现在只需9L细菌发酵液。起价格降至300$/g。由于细菌和人体在遗传体制上差别很大,许多人类需要的蛋白质类药物用细菌生产往往没有活性。于是人们采用细胞培养或转基因动物来生产。

3.解决能源危机

生物工程在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知道,煤炭、石油等能源终将枯竭,目前全世界已经面临着能源危机。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开发新的能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用生物工程开发生物能源。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植物新品种――“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秆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色乳状的液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在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中的不同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细菌来分解,科学家就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集中到一种细菌内,从而得到了“超级菌”。这种“超级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细菌快得多,净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的能源是石油和煤炭。但这些化石能源

终将枯竭。生物能源将是最有希望的新能源之一(这个之一真是不可少的,呵呵),其中又以乙醇最有希望成为新的替代能源。人们很早就会用发酵的方法来得到乙醇,但由于是用谷物做原料,且得率低,成本高,不可能大量用做能源。科学家希望能找到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使之可以利用杂草、木屑、植物的秸杆等纤维素或木质素类大量而又廉价的材料,生产出低成本,高得率的乙醇。

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固定化酶技术,将农业或工业的废弃物变成沼气或氢气,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生物技术还可以提高石油的开采率。目前的石油一次采油仅能开采储量的30%二次采油需加压、注水,也只能再获得储量的20%。深层石油吸附在岩石空隙间,难以开采。加入能分解蜡质的微生物后,微生物分解蜡质使石油流动性增加而获取石油,被称为三次采油。

4.治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将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构成威胁。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其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及人类生活中的垃圾共同构成了主要污染源,这些污染物对大气、水域、土地的侵袭,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如何处理这些工业废物及生活垃圾,就成了环保的重要课题。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又一热点领域。传统的化学工业生产大都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这是一个典型的耗能过程并带来环境的恶化。

5.生物技术也将对工业及信息技术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物技术自其问世不久即显示出改造经济结构的神奇威力。生物技术给传统工业带来全新的思路。通常,化学反应的进行不仅需要高温、高压(高能耗),且往往和毒性、高危险率相关联。生物合成则是在常温下进行,每个活细胞中同时进行着2000种化学反应;且各由专一的酶系统来催化。于是,模拟生命过程的生物反应器在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中应运而生。在活细胞中,酶与细胞器或细胞膜相结合并以固态参与反应。日本用固定化酵母生产酒精,使劳动生产率提高10~15倍。

6.小结

未来20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现代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于洪巍.生物技术最新进展[J].国际学术动态,2009,(01)

篇9

1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影响

在近十几年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被世界科技界认定为重点发展领域,美国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在2000年美国的生物技术工业,就获得330亿美元投资,2001年提高到410亿美元,从投资额的增长中,可以看到美国投资者对生物技术企业前景的看好,也认定现代生物技术比其他高技术企业,在今后的几十年,一定具有更长期的利润空间。从金融市场的投资倾向分析,人类基因的发展由于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股市中的概念股,得到股民的追捧。中国,应用基因工程对优良农林牧渔新品种的创新,也得到高速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将取得重要作用,培育新产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如新型兽用疫苗、活性蛋白与多肤、医药用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等),已经成为我国开拓新领域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对策。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必将通过不同方式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现代生物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并在整体上增强了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将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改善其在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形象,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2生物技术产业市场竞争的影响

近年来,为提高我国医药企业自身竞争能力,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制药企业的发展中实施了联合或重组,可以使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化,转变为以市场为动力、以资本资源优势配置为中心的市场模式。可以预见,我国在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或重组,必将很快形成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发展合作的优势,在世界领域的生物药品市场与国外大公司同台竞争。

3中国有不断增大的医药消费市场

我国居民目前的药物消费水平还很低,据统计人均不到10美元,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当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物消费达到40~50美元,美国的人均药物消费更高,可以达到300美元。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为健康买单的理念,将会激发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的发展,未来的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市场必将十分广阔。1998年全国药品消费总额约为1000亿元,人均用药80元人民币左右。从我国消费对象的结构来看,我国社会正逐渐步入老龄化,从1979年我国的独生子政策实施30多年,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新农合制度已覆盖约8.12亿人,覆盖率达98%以上。今年,新农合全国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新农合总筹资额可达到2700亿元。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农民为健康药品的消费,必将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市场的发展。

4结语

篇10

[关键词] 生物制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380-2

生物技术药物是指采用DNA重组技术或其他创新生物技术生产的治疗药物。如:细胞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重组血浆因子、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受体、疫苗和单抗、干细胞治疗技术等。生物技术药物是生物经济的重要载体。可以医病。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细胞团子、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疫苗和寡核苷酸药物等,主要用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疾病、传染病、哮喘、糖尿病、遗传病、心脑血管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病症,在临床上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为制药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国自1986年实施“863”计划以来,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获得了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在我们如今的医疗方面也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的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五千多年的医学就已经非常的发达了,有很多的文字的记载说明了这一切,像是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都是我们的瑰宝。手术的麻醉剂在我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于医疗体系有着自己独到的模式,被西方医学所不能理解,但是却有很好的疗效。当西方西医不断地发展的时候,我国由于朝代的更替,政策的变化,使得我们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变少了,这样对于我们的向前发展的方向受到了阻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于西方的学习机会慢慢的增加,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的晚在很多的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面对于这些问题在初期的表现不是那么的明显,但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体现的非常的明显,我们对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一定要更好的融入到我国的基本的国情,把我国的古老的医学进行很好的融入,只有这样我们生物医药技术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生物制药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一)肿瘤

根据统计,全世界人们因肿瘤而死亡的人数最多,例如美国平均每年会诊断出100万患有肿瘤的人数,且死于该疾病的人数高达50万。另外,国家拨出治疗肿瘤的费用有1020亿美元。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使某个局部组织的细胞因子失去正常的生长调控,最终导致病变,这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目前在医学界只能运用诊断、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通过对该疾病的研究,相信在未来的十年里会不断增加抗肿瘤生物药物,例如采用基因工程来抑制肿瘤的发生,采用导向IL-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γ-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已有3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二)神经退化性疾病

神经退化性疾病主要包括老年痴呆症、脑中风、退化性心脏病、帕金森氏症等,现目前相关研究者已对这一类疾病进行生物技术药物治疗,将胰岛素生长因子进行多期临床试验。将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源神经营养因子来对末梢神经炎和肌肉萎缩硬化症进行科学的治疗,进行多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治疗效果良好。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活节奏的不断的加快,科学技术的不断的提升,使得我们很多在以前未发现的疾病在不断的被人们发现,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很好的例子,越来越多的相关的疾病被人们发现,对于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像是哮喘等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大大的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以便攻克这个医疗的难题,并且在有的领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冠心病

冠心病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字眼,尤其对于老人来说就是噩耗,每年因为该病失去生命的人很多,这样就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相关方面的发展,尤其在该领域的生物制药方面。Centocor's Re-opro公司将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冠心病症当中, 这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治心绞痛,恢复心脏功能,充分说明了抗冠心病治疗药物的诞生。目前,随着医学界的基因组的建立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纯熟,基因治疗技术与方法也逐渐走向了商业化道路,为日后的治疗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者也逐渐将这一技术运用在转基因动植物当中,采用转基因动物的细胞因子来生产担保酶抑制剂,以此来治疗肺气肿病症,现已进入第二期和第三期临床试验,试验效果良好。由此可见,转基因动植物是日后制药工业发展的又一领域。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

第一代重组药物是一级结构与天然产物完全一致的药物, 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是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的重组药物。自1982年第一个重组药物――人胰岛素上市以来,第二代生物技术药物正在取代第一代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

(一)重组蛋白质和重组多肽药物

即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重组对象的基因插入载体,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成工程菌(或细胞),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目的基因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最后将表达的目的产物纯化并做成制剂,得到重组多肽、蛋白质类药物。

(二)重组DNA药物

基因治疗是指向靶细胞或组织中引入外源基因DNA或RN断,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的缺陷;关闭或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生物制药展望

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以来,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研究计划相继起动。这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各国对此十分重视,并把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之一。

在我们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发展模式,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单一领域的发展,而是在多个领域共同的发展,最终通过技术的整体的结合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今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都非常的迅速,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也在不断的加强,基因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快速,对于整体的生物科学来说是很大的促进的作用。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新的药物的研发。对于如今的科研方面的研究来说投入的非常的巨大,对问题的分析预处理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进行多领域的协同合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发新的药剂。在单一的方向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了,想要有技术方面的突破就要不断地进行新的思路的创新,通过技术的手段把问题更好的进行解决,对于药物的合成的过程对于其他的领域进行不断的拓展。

四、总结

医学的进步是我们人类未来生存的本钱,想要很好的生存就要有健康的身体,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根本。生物制药在这样的情形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的稳定期,这样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应该加大问题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只有这样,我们的问题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上文我们通过我们生物领域的医学研究看到了很多显得发现,对于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指引的作用,我相信以当前的发展的趋势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显文,陈惠鹏,汤仲明.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6(2).

[2]彭俊文,蒋铭敏.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