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范文
时间:2023-03-13 16: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智力发育正常
智力正常时中学生从事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是他们与其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心理保证,是衡量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把学习看成是负担,乐于学习,求知欲很强烈,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探索问题的兴趣极为浓厚,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而不是三心二意。他们能充分发挥智能,努力获取优异成绩。
心理学工作者通常用智力测验的办法来衡量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以智商(IQ)表示只能的发育水平。一般认为,智商在70以下的称为智力低下,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即心理不健康。
(二)情绪饱满适度
情绪饱满稳定,反应敏捷适度,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人的情绪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当人的需要获得满足时,便产生积极情绪,表现为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忧伤、沉闷、愤怒、恐惧、不安等。积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而消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不同程度的失调,如果长期积累会使心理失去平衡,以致发生机体的某些病变,从而有损于身心健康。
情绪丰富是青年学生的突出特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情绪饱满。他们往往性格开朗,即使是遇到困难情境,也保持乐观情绪,而不是消极沉闷,寡欲不欢;心境的基调轻松愉快,会学习,会生活,并从中得到乐趣,而不是沮丧悲观,郁闷苦恼;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敏捷适度,能很快接受新事物,而不是消极滞钝,或者是激进失控,不再一些突发事情面前惊慌失措,不为一时冲动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情绪稳定而沉着,能把握住自己的情感,即使是遇到挫折和失败,也能用理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时常起伏波动,喜怒无常,犯“冷热病”,成功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败时垂头丧气,郁郁不悦。
(三)自我认识正确
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是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保证,是自我心理完善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乐于独立思考,常常借助先进人物和自己周围的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比较清醒的、合乎自身实际的认识,能够较全面地认识和估价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爱好、气质以及在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并能据此安排生活和学习,在学习、社交等方面能做出正确选择。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既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目标;也不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而放弃力所能及的目标。他们能够自尊自强、谦而不卑、扬长避短。
(四)人际关系和谐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等等。这种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人们在群体交往过程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情感距离和相互吸收与排拒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或者在心理上相容,或者在心理上相拒。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各种生理需要,而且可以满足精神需要。一个人善于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会使交往的需要(不愿被孤立、被隔离,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认可和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合作。)得到满足,从而带来一种存在的安全感,可以有助于个人的进取和发展。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生活、学习、工作,可以避免引起不安和焦虑反应,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
中学生的交往需要十分突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总是喜欢与人交往,寻找知音,建立友情,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接触他人时持积极态度,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对老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同学信任、谦让、诚挚,对儿童和残疾人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而不是持消极态度,表现出冷漠、轻视、畏惧、憎恶;在与人相处石油合作精神,相互关心,相互容纳,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而不是自私自利,孤傲自恃,格格不入;在交往过程中既能悦纳他人,也能娱悦自己。
(五)人格表现统一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健全的人格就是统一的人格”。人格的核心是人生观和信念。人生观和信念会把人的需要、动机、愿望、兴趣、目标和行动等统一起来,使个人的整个人格得到正常发展。
篇2
一、调查的对象
初中生(七年级和九年级)、高中生(高二年级)和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
二、调查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②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③与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④家庭环境;⑤家校互动;⑥社会环境;⑦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等方面。
三、调查的方法
采用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危机个案疏导追踪和社会调查相结合。
四、调查的形式和程序
由问卷调查、走访部分中学生的家长、走入不同层次(城市、城镇、农村)的学校,跨区域学校间联合协同、深入社会调研相结合,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家长卷两部分。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团体施测和随机抽测相结合,以记名或不记名方式自愿填写,依次对560名初中生和665名高中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又对近500名中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汇总分析,研讨论证,得出结果。
五、调查的结果
初中生参与问卷调查560人,无效问卷5份。其中男生299人,女生261人。高中生参与调查656人,无效问卷3份。其中男生345人,女生311人。学生家长参与调查500人,有效试卷468份。其中初中学生家长257人、高中学生家长211人。
现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几个重要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一)个体的适应性和对学习压力的承受程度方面
1.个体适应性方面
调查发现处于青春期12-13岁的七年级,有19%的同学不适应新学校的管理方式,其中男生适应性最差(占28%),女生适应性最强(仅占4%)。九年级同学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的适应性明显降低了。这充分说明他们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男性个体的适应性明显比女性差。走访发现七年级同学,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或新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不适应。中学生的适应性在稳定的环境中会逐步得到培养与提升,但是,总体上仍有16%的个体适应性始终较差。
2.学习压力承受程度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普遍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处于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时学习压力最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压能力逐渐增强,觉得学习紧张、有压力的程度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觉得学习紧张、压力大。
(二)应对心理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
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中学生感觉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心里冲动;有些中学生意志力薄弱,不能自我约束,养不成良好的习惯,致使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应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或心理危机等的自控力也较差。
(三)在人际交往方面
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九年级人际交往失败的同学最多。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女生人际交往失败也相当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与人交往变得更加融洽,相对而言,男生恰好相反,与人产生心理矛盾的几率增大。走访、调查发现当今中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中早恋现象相当多,且一旦失恋产生的心理障碍往往也很严重,值得引起老师和家长们高度重视。
有关中学生缺少家长、集体和教师关爱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学生家长对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的孩子关爱较多,但毕业年级同学觉得缺少集体的温暖。高二年级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的最多(占8%)。走访、调查发现:有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没有小学的时候与同学和家长相处得那么亲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乐意与父母或老师沟通了,给父母有一种疏远感,甚至有了心理烦恼时闷在心里也不愿意告诉父母。
有心理烦恼时,中学生通常采取的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有38%的同学憋在心里自我安慰,九年级高达42%。有10%的同学宁愿压到心底生闷气,也不愿与同学、老师或家长沟通。这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值得特别关注!
(四)在家庭环境方面
1.一些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心理气氛不好
不利的家庭环境影响是诱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7%的同学觉得缺少家长的关爱,甚至是受到歧视。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民工常年进城或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有很多中学生留守在农村,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更谈不上心理上的呵护。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或在家聚众打麻将等,父母的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这样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缺少关爱,甚至受到家长的歧视,使得发生心理危机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调查结果显示:九年级家长的期望值最高,占49%,说明家长对初中生的期望值过高,来自家长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按性别来分,刚进入青春期的七年级的父母对其期望值最高,占61%,家长对男生期望值均高于女生,也许是受“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男孩寄予厚望所致。
(五)在社会环境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的危机感逐渐增强,就业压力也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另外社会环境不好,舆论导向有偏差。
(六)中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方面
从走访中学生家长和家长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比学生问卷反馈的结果更真实、更客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状况更是令人担忧!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孩子进入中学后,没有童年时那么听话了,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沟通上的障碍,有些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negative mind)。有的学生这种情况甚至很严重。部分家长觉得与孩子之间有了很明显的“代沟”(gengration gap)。
六、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危机主要形成原因
(一)青春期个体适应性较差,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同学觉得学习压力大,激烈的竞争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很难适应。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控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样,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也会逐渐变弱的,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劲有力了。要想提升这些能力需要有张有弛、科学培养。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想让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于是利用假期和周末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辅导班,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身心都没有时间得到休息和调整,自控力减弱,适应性也随之变差,各方面压力过大,多种因素叠加就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二)个人社会关系微环境不好,人际交往失败
调查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失败会对中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进入中学后心理烦恼因素增多,矛盾激化,一些关系破裂,如失恋、与人交往失败等。心理烦恼无法排解时,就可能会产生心理危机、绝望甚至是轻生的念头。如心理疏导不及时,心理健康及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与人沟通不畅,人际交往失败是导致心理危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三)家庭环境不好,家校互动少,形不成教育合力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父母的个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心理气氛等。家长的人格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很多家长不懂得心理学知识,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家长不主动配合学校的调查,在家校互动方面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四)社会不良现象误导,社会舆论导向有偏差
13-18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想广交朋友、多认识社会,来者不拒、无原则地接纳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他们无力甄别是与非,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或误导。特别是当今网络极为发达,一些黄、赌、毒充斥着社会的角角落落,稍有不慎,中学生就会误入歧途。大众媒体、社会舆论有些方面做的很不到位或引导有偏差,譬如一些电影、电视、卡通片浮夸的故事情节很易被青少年效仿,对中学生在心理教育起了反作用。
七、干预措施和应对策略
(一)增强自身适应性,管控好各种压力
心理学家丁瓒说:“人类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引发的。”所以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学生适应性的重要一环。要想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要注意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质,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到中学后,尽快融洽与同学、老师、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适应性。在中学生转换学段时,有序对新科目进行学法指导、新教师介绍、新学校认知等方面进行科学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二)学生、老师和家长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1.作为学生,主动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人与人通过沟通,相互间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信任,即使以后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也会通过理智的交流化干戈为玉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能从心理关系上与人增进亲密感、融合性和协调度,就能相互接纳,相互启迪,相互激励,促进个人成长。
2.作为家长和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
沟通是教育的基础,通过良好、有效的沟通,才能接纳你的思想和启迪。遇到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学生感觉得到交流带来的快乐和体验,就会慢慢接纳你,逐步打开心扉。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将压抑在心中不平的、不满的、苦闷的、愤恨的不良情绪全部倾泻出来,也就基本解决了心理问题,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优化家庭环境,加强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创办家长心理教育辅导学校,聘请心理专家及时讲解相关知识和技能,既能弥补家长在心理教育方面的欠缺,又能让家长认识到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家校互动,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充分挖掘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发挥的潜能。双方相互协作,摸清学生的心理动向,做到学校与家庭心理教育相吻合、时空全覆盖,形成教育合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抓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强化教师队伍
政府机构的规划、人事社保、教育等有关部门相互协同谋划,科学合理布局学校。增强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划区域、跨学校统一调配优质教师资源,优化完善教师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心理教育水平。
(五)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论导向的监督
篇3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一是与德育工作中的“假大空”有关。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某校在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中,忽略了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空泛的讲道理,举一些陈旧的事例。有一个出身领导干部家庭的学生却说,“给我爸行贿的都是当官的党员,他们有什么好?”此言一出,许多学生倒成了他的拥护者。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削弱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纠正有逆反心理者的这种不科学的心理。
首先,要向中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某校组织过一次“逆反心理会诊”的专题,给中学生们提出这样一组问题:5年前,父母在你的心目中怎样?现在你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否成熟?然后类推到德育工作中,有效地削弱了中学生在接受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溶于情中,使中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同样是“热爱党”的教育,我校请一位老党员做报告。这位老党员当了20多年中学校长,培养成才的人成千上万,可自己唯一的女儿至今还是农村户口,还在农村务农。
老校长的自述入情入理,真实可感,学生们服气,增强了对党的感情。
篇4
关键词 逆反心理 中学生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和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有意违抗他人语言和行为的表现。
中学生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逆向心理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对思想品德教育采取冷淡不屑的态度,给教育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逆反心理的危害显而易见。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逆反心理向积极方面发展,调适其消极的方面,从而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观因素
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快速发育与心理的逐渐成熟,大脑也随之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判断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受自我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已不再单一化,加之对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部分自我见解,自我意识很强烈,有时甚至唯我独尊。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再也不是事事依赖父母的小孩子了,自己的事应该由自己来决定,不必由他人安排,因而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和家长的说教,往往不屑于顾。可以说中学生既是成熟的儿童,又是幼稚的青年。
心理学研究者告诉我们: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形成的最大特点是成人感。他们在性格形成阶段自我抑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自卑感,挫折感,在教师家长眼里,中学生是不懂事的孩子,对他们处处不放心,事无巨细,关心过度,久之学生就渐渐厌烦,甚至逆反了。
2 客观因素
2.1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所学校的声誉仍取决于升学率的高低。虽然教育部明确提倡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侧重于学生的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大部分学校取消了期中甚至期末考试,学校不按实际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学生看到的是ABCD等级评价。但是月考、周考不一定少,升学考试还是分数说了算。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孩子的成绩、名次一旦下降,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打骂孩子,这无疑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面对老师的题海战术,持腻烦反对情绪的学生维数不少。与同学斗殴,与老师顶牛,故意毁坏公物,是中学生常见逆反心理的表现。
2.2 家庭、学校教育的不足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条件优越,没经历过逆境,没有养成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自私心理强烈,认为谁也不如自己重要,还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常把自己的孩子与周围成绩优异的孩子相比,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反而处处不足,孩子自然会在情感上产生抵触情绪,厌烦学习甚至自暴自弃。
目前随着农村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孩子跟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这些老人受时代影响早年受教育很少,不会教育孩子,给孩子解决的只是温饱问题,孩子容易产生孤僻心理,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切都好,上课被提问的次数也多,下课得到的笑脸也多,而学困生多数都被放在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同样犯错,这些教师对差生缺乏耐心,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差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无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逆反心理自然形成。
2.3 社会不良媒体的影响
社会不良的风气对中学生影响很大,“金钱万能论”、“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观念严重腐蚀着中学生的心灵,在此影响下,他们无心学习,消极度日。在今天这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中学生难辨是非,误入歧途,不能自拔的大有人在。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不仅听不进去,还以为故意限制他的自由,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教育者如何面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而合理调适,使其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呢?
众所周知,教师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其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是如果只是从个人意愿出发,不讲究教育艺术,一味对学生批评指责,学生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拒绝接受老师的批评,甚至顶撞老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教师调适中学生逆反心理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1)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苗头。中学教师面对的是有活跃思维、自尊心强、好奇心重的活生生的人。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及时发现学生的逆反心理苗头,以便及时引导。如发现学生突然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不积极回答问题等现象,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原委,找出原因,对症下药。(2)热爱尊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理应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耐心教导,不仅要正确引导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更应从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严而有度,严而可亲,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信任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者成功教育的基础。(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博学、宽容、守信的人格魅力。身为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以律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自己的敬业、博学、宽容、守信的良好形象感染学生,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从而有效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4)教师要客观、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一个教师在处理学生具体问题时,如果能注重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对学优生和学困生一视同仁,做到公平、公正,那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支持,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可以尽量减少。(5)积极鼓励、赞美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谁不渴望得到赞美?还未真正长大成人的学生更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与肯定。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能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心与力量,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训出来的。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讲究教育的艺术,会减少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篇5
而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除了家庭影响的原因外,还有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不能面对挫折等多方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调节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重点抓好学校教育
学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抓好学校教育。首先,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一是开设心理辅导课,普及心理学常识。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使学生了解心理常识,掌握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多交朋友,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好朋友倾诉,从而达到心理疏通的目的。三是和家长及时沟通。学校应利用家长会这个渠道做适当的宣传,让家长也对心理辅导有所了解,并协助学校开展相关工作。四是结合每个学科的特点实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每个任课教师都可结合本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目前在桂林市的各个中学,都建立了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要让它成为摆设。针对目前学生出现的一些不同的心理问题,我校心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活动。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和家长沟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早期的解决。这项工作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效,学校设置的“心情小屋”有不少学生去光顾。
与此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轻松地训练他们的心理行为,一举两得。政教处和团支部也可通过创设情境性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集体看电影,在娱乐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家长要抓好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要全程关注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家长应充分关注他们的成长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等精神世界,给孩子充分倾吐和宣泄心理感受的机会,与孩子建立真挚的感情。在关注孩子的日常饮食、学习等方面时,也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一个家庭中,孩子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会搞各种花样来赢得家长的关注。犯错误即是一招,可当这一招还不奏效时,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加深“错误”的程度,强化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次,家长要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错误如果惩罚过于严厉,往往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同时,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放纵、溺爱也不行,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而在民主、宽松、温暖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大多数都活泼、外向,结交的朋友多,心理问题相对就少。
篇6
现在有叛逆心理和患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愿望,一些自尊得不到满足,就转到虚拟的网络中去寻求满足,但这是使他们放弃在生活和学习中要通过努力方才能获得的满足及自尊,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其有害,而且中学生在学校以外缺乏约束和指导的环境中进行互联网娱乐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行为扭曲。据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约有1650万,而这些未成年人中的14.8%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到底该怎么样预防学生上网成瘾呢?以下就怎样有效预防学生上网成瘾,本人提出了几点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疗救的注意:
一、端正态度,树立理想,用信念指引人生方向。
中学生之所以迷恋网络,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特别是从事学生心理教育的老师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板报、演讲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寓理想教育于课堂实践,寓人生指引于课外延伸。让学生们从古今中外、身边周围的许许多多的鲜活的事例中感悟理想信念的宝贵与珍重,从而自觉地跳出网络世界的荒诞与虚妄,回到触手可及的美好现实中来,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当他们的态度端正了,理想确立了,他们就会自觉形成免疫的抗体,百毒不侵,网瘾也就不攻自破了。
二、家校联合、多管齐下,构筑祛除网瘾的立体网络。
教师平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不仅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入手,还注重于学生生活技能、生存能力的培养,逐步过渡到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素质,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但戒除学生的网瘾决不是学校一方所能单打独斗的事情。教师无法唱独角戏。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接触和密切配合,从而构筑一道立体的防护网。
教师可以多与他们的家长联系,统一对网瘾学生的施教理念和方法。
为防止学生上网成瘾,教师应多联系家长对孩子上网时间做出一定的限制,以免孩子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另外,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做到安全上网。比如,在计算机里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以屏蔽不良网站;还要求家长掌握相应的电脑知识,熟悉孩子经常去的网站和聊天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也可以与公安、关工委、工商等部门进行密切联系与配合,呼吁他们积极查处不良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一有发现,及时举报。网瘾学生由于失去了上网场所,渐渐的也就会收心了。
三、积极引导,活动怡情,转移网瘾学生兴趣偏好。
教师在运用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之外,还应该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娱乐方式,从而转移他们不健康的网瘾偏好。
教师在平时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的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让那些平时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转移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的无穷魅力,领略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辽阔风景。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就非常重视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我并没有像有的班主任那样放手不管,由学生自行安排。我先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分成几个小组,如羽毛球组、篮球组、象棋组、绘画组等,布置任务,让他们在组内活动。我对各组进行检查督促,定期评比,期末进行总评,评出先进组和特长生,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篇7
1. 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刚升入初中,学科增多,内容变深,加上不太适应初中生活,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压力都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适应,然而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2. 人际关系不协调。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比较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为此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使得同学关系僵化。
3. 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甚至想到轻生。
4. 独立意识增强。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 青春期问题的困扰。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现在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理情感不够健康。
3. 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和家长应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教师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有足够的重视,努力探索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并与家长联手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家长和教师作为长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榜样。另外,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长应为子女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家长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及时引导和帮助。
2. 让新生及早适应初中生活。新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很陌生,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尽早适应。首先,可从学习方法方面进行探讨,指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使学生掌握预习、专心听讲和及时的复习等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记忆规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引导学生善于沟通,了解同学,彼此间应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尽早成为好朋友。学生只有心情舒畅,才愿意学习,才能学好,才能喜欢初中生活。
3. 正确认识考试,减少学习压力。考试对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对学习成果的检验,通过每一次考试,对自己的学习有正确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寻找继续努力的方向,就可以说达到考试的目的了,大可不必用一次考试大做文章。当学生没考好时,应该与他一起找出原因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竞争不可避免,但要学会竞争。我们有的学生甚至想自己周围学习好的同学太多了,如果没有他们或许自己会排在学习好学生之列,尤其当班级转来优秀生时,不自觉地排挤嫉妒。为此,我们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学会竞争,正确认识竞争而不是害怕竞争,学会通过竞争促进学习进步,能做到这一点学习压力就会变小,或使学习压力变为学习动力。
4. 让学生学会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不够,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学会合作并能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比如,小组学习中让学习好的学生负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当学困生学习有了进步,可以给小组加分并给帮助他的学生以充分肯定,使他能够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另外,还可以经常组织提高合作能力的活动,比如,跳长绳、足球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与快乐。在心理健康课上还可以组织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快乐的游戏,通过合作游戏还能使学生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协调。
5. 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现在每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很高,目标定的太高,这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家长的愿望是好的,然而有好的愿望不一定就有好的结果。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子女,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制定具可操作性的小目标。每当学生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称赞与鼓励,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阴影。
篇8
关键词:中学生盲目从众心理;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19-02
情景一:初三某同学在周记中写到:“人家在看、在谈,我不看、不谈,显得太傻冒、太老土;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同学们在一起看、一起聊,我不关心、不加入,就跟不上时代,就显得不合群。所以……”
情景二:班级的几位女同学相约假日上街买衣服,A同学看见一件漂亮的毛衣,式样和面料都不错,她觉得这毛衣就是平时自己一直想买的,怎么看怎么喜欢,可试穿时其他的同学都说不好看,不适合她,可A同学自己就是喜欢这衣服,可在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她犹豫了……
以上看似平常的两种情景,却折射出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也就是常说的随大流。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可分为积极的从众和盲目的从众。从众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进入初中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在迅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知识、经验相对不足,自制力较差,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特别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他们身上时有体现。盲目的从众心理会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不利青少年学生的发展。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的盲目的从众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盲目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1.学生所处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的不利影响。家庭和社会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说每位家长都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不可否认,有些家长和他的亲友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带有一些世俗观念,如“入境随俗,要遇事随和,不要做出头椽子,不要标新立异,人家怎么样,你就怎么样”。长此以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形成无主见,“遇事墙头草,两边倒”的盲目从众心理。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而心理发长不够成熟,知识阅历不够丰富,这就很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而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2.社会规范的压力的影响。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因而按照规范行事,成了一种心理准则和定式。应该说,这些规范在大部分时候是产生积极作用的,但有时它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使中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比如生活中常出现的“少数服从多数”规范往往使学生倾向于从众而避免枪打出头鸟。情景二中A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就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3.生活中的经验压力和情景压力的影响。经验压力引起从众的情况往往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能力较低的同学,这些学生往往会觉得,别人的成绩好、能力强,自叹不如,就只好跟着大家,这类现象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较为明显;第二类经验压力,即有的同学将大多数同学的错误判断看成是正确的,或者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但因不能“标新立异”,或怕别人挖苦,从而表面从众,内心保留自己的看法。由于一时的情景所引起的盲目从众,在中学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一个班级中,假如好人好事没人表扬,坏人坏事没人批评,那么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较易产生盲目从众行为。
二、盲目从众心理的克服
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并不容易,采取的方法不当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更不利学生的发展,要克服中学生身上存在的盲从心理,我认为以下几个方法是可行的。
1.努力践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俗话说“无知出偏见,真知出灼见”。现实生活中学生产生盲从心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知识,缺乏阅历,学生有了真知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远离盲从。这就要求:一方面老师要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要求,改变原有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单一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不是只习惯于按老师的意志和命令办事的方式,不是只习惯于“依葫芦画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中去,自己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要求同学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对原有的自己认为有问题的知识体系要敢于质疑。只有在不断的质疑、不断的提出自己见解的过程中才可能慢慢远离盲目的从众。
2.要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建立在学生的真知基础上。现实中,很多同学的盲从是在无法拿定注意的情况下开始的,这就说明了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质疑,并为此创造一些条件,如经常举行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专题辩论会、讨论会,给学生以分析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善鉴别、有主见。有了真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就能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这样既可以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成长。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参照驻马店市重点与普通中学生人数分布比例,计算出样本构成比,采取分区分层取样,在驻马店市6所中学共调查中学生544人,重点中学219人(40·26%),普通中学325人(59·74%),其中,初中生334人(61·4%),高中生210人(38·6%)。男生290人(53·31%),女生254人(46·69%)。年龄11~19岁,平均(15·04±1·77)岁。
1·2 调查工具 90项症状清单(SCL—90);中学生生活事件调查粗表。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活事件量表[1~3],选择了48项与中学生有关的生活事件条目,内容主要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疾病、意外事故等方面,采用团体集中调查。
2 结 果
2·1 中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分和痛苦水平的分析(表1)。
计算初、高中SCL—90各因子的均值,发现中学生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四项因子分相对较高。并且高中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初中生,经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P
2·2 中学生18项主要生活事件标准回归系数、强大、频度均值等级(表2)。
3 讨
论
调查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情绪方面评分较高,提示这几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并且高中生评分高于初中生,女生评分高于男生,提示高中生和女生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类型基本相同,均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为主,但在反应程度上,中学生比大学生要强,SCL—90各因子评分和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中学生均低于大学生[3~5]。由此看来,在青少年期,由初中、高中至大学,心理应激反应呈递增趋势,可能是因为逐渐与社会交流的增加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反应。作者据此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应十分重视初中生这一人群,通过各种咨询工作使中学生能有效地顺应自己的智力、兴趣、能力等,同时也能适应自己的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从而达到自我了解、健全适应与自我实现,由于提高了心理适应能力,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就能较好地对环境作出心理调整,减少心理适应不良的发生。
另发现与中学生心理应激反应关系密切的18项生活事件主要涉及“独立意向”与亲子关系矛盾、担心高考、人际关系、恋爱等方面的压力,初高中生又各有一些特点,此外,视力下降对中学生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重视。这些主要心理应激因素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的重点,如何指导中学生在“独立意向”、恋爱交友和性教育、与父母和老师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正确发展,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点,为此,在培养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针对中学生心理应激的共性问题应开展一些群体性心理辅导、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可望使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之际就得到了解决,对有效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一版.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55~159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3 赵靖平,郑延平,杨德森.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2):76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 逆反心理 成因 疏导策略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表现突出,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许多负面效应和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地疏导,从而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1. 主观原因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由于该时期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方式由单一化的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向发展。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其次,该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特征越发明显。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理应自己掌管自己、决定自己。面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苦口婆心,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驱散。再次,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反常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青少年对老师的教育往往不是与之同向思维而是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要求和批评,把家长的督促和教诲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与自己过不去,认为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与施教者对立的面上。
2. 客观原因
第一,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学校不良因素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抓住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四是教学内容的老化及教育方式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第三,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1. 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重视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增加对图书馆和多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给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重视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调动中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潜移默化地规范他们的行为,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这种健康、和谐、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减少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2. 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艺术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是诱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要不断学习,要了解学生特殊发育阶段的心理特征,勤关注,多关心,常沟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子女,平等对待子女,恰当地给子女以自,并给予指导。学校要利用家长会、电话或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向家长介绍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教育方法,防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出现偏差,以巩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效果。
3. 积极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每个人身心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生理发展的成熟和心理发展的相对不成熟使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断增多。学校应该开展青春期教育,如情感教育、人格训练、法制教育、性教育等,有效地预防和疏导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学校还应开没心理健康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通过心理讲座等活动使中学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宣泄苦恼、发泄愤怒、克服自卑、学会交往、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其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
4. 进行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