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旅游市场需求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7 17:3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旅游市场需求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旅游市场需求分析

篇1

一、旅游产业集群与全域旅游

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旅游集群概念,认为旅游产业适合集群式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该将旅游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后来,我国学者也从许多不同视角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都突出了三个共同特征:一是空间地理集中;二是旅游企业为同一目标聚集;三是集群内包含旅游相关的企业、部门等。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良好,但区域内存在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同类型旅游企业之间竞争不明显、合作不充分,集群化优势发挥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全域旅游理念则体现为一种更有效的旅游产业集群模式,由此,对全域旅游市场的探究,特别是对客源市场的细分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践行全域旅游理念的全域度假模式

全域度假是落实全域旅游理念的一种发展模式。它与传统的度假地开发有所区别,杨振之等人提出了单核式空间布局、带状空间布局、点轴式空间布局、大本营式空间布局等四种度假地发展模型,其中,前三种空间布局较于大本营式,不容易形成旅游产业聚集,说明前三种模式代表传统度假发展模式,而大本营式空间布局则构成全域度假模式。

三、全域度假市场分析

杨振之等人认为度假市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中产阶层为主,这一观点给全域度假市场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从全域旅游的整体市场前景、区域客源市场定位以及全域度假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全域度假拥有开阔市场应该具备的条件。

(一)整体市场前景

度假旅游是一种较为高端的旅游形式,它的发展有赖于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及具备一定程度的度假需求。经济学界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形态以观光为主;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旅游活动将转向休闲;人均 GDP达到3000美元,旅游形态则向度假升级;达到5000美元则开始进入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而我国人均GDP早在2015年就高达8016美元,这充分说明了度假经济与休闲时代的来临。随着我国度假市场的成熟,国家对全域旅游理念在实践方面的重视,全域度假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值得被关注和认同的。

(二)区域客源市场定位

1.客源市场的空间定位

根据各区县范围内对度假地的开发定位,可以把客源市场分为三个层次。

(1)一级市场,以本区县范围为基础,各全域旅游示范区应针对区域范围内居民设计符合本地需求的度假产品,为全域度假市场的扩大奠定坚实基础。

(2)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较为成熟和饱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省内其他各度假地区域以及周边地区市场。

(3)三级市场,尽可能地把全域度假市场拓展到国内其他各省市,甚至是国际市场。

2.客源市场的群体定位

(1)亲子市场――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亲子教育。同时,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而度假活动则可以作为一种弥补。亲子度假市场潜力无限。

(2)银发市场――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往往多于其他年龄层群体。大部分老年人经济基础较好,且他们愈加重视自我提高,出游愿望日益强烈。老年人群体市场具备度假的主客观条件,是全域度假开发必须重视的市场。

(3)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市场――这一类群体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但有带薪假期或公休,度假动机强。同时,企事业单位常有素质拓展的需要,这也为区域内度假市场的发展提供良机。

(三)市场需求分析

齐镭(2015年)总结了阿尔卑斯地区在发展全域度假方面的经验,提出独特的“大度假产业体系”是一个地区发展全域度假的关键。阿尔卑斯地区的交通体系、住宿设施体系、游乐体系以及娱乐活动体系均各具特色,实现了针对不同客源群体开发不同度假产品的格局。

本文就从挖掘合理的全域度假专项产品来突出市场需求。笔者认为度假小镇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各行各业已发生高度聚集与融合,发展度假小镇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那么,只需重点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开发具有特色的专项全域度假产品就能取得较好发展。

1.素拓体验中心:针对企事业单位市场和亲子度假市场,建设滑索、攀岩、真人CS等项目。

2.全民健身中心:为了满足游客的基础健身需求,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建设全民健身园区,既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又满足人们对身心的追求。

3.温泉SPA中心:温泉和SPA迎合了现代都市人们对于养生、保健的追求。

4.主题度假营地中心:主要针对二、三级市场,建设帐篷营地、爱情营地等专题,以及写生、自驾、民宿等专项营地。

5.步行街游憩中心:符合度假的“慢”元素,建设商业步行街,既为当地居民的休闲购物提供便利,又能吸引周边居民。

6.养老中心:针对银发市场,不仅利于当地居民养老,而且便于周边老人休闲。

篇2

【关键词】秦皇岛 民间文化 产业化

民间文化就是以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文化传统,包括生产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其内容之丰富庞杂、形式之多种多样、价值之无限可能等,无法一一列举。秦皇岛作为蜚声中外的滨海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镶嵌在渤海沿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有着优越的旅游地理环境,而且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其辖区内的昌黎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抚宁县是“中国吹歌之乡”、“中国吹歌研究基地”,千年古镇卢龙县是“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山海关是“中国长城文化之乡”;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抚宁鼓吹乐、山海关孟姜女传说等4项民间文化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卢龙抬皇杠等19项民间文化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河北省政府及秦皇岛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对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运用,并推动其实现产业化,使得秦皇岛内的民间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但不可否认,在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对某些民间文化资源的市场分析及定位还不够准确,未能实现民间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民间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是民间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的腾飞可以带动民间文化的发展,而传统民间文化的发扬光大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因此,开发、运用宝贵的民间文化财富,并对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实现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秦皇岛市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虽已得到了开发利用,有的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一些文化资源的市场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市场定位不准确,开发的文化产品单一、未形成规模,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缺乏创新和现代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影响了文化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例如,秦皇岛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故事的城市,美丽、丰富的历史故事对当今社会人们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如何分析及拓展历史传说故事的市场定位并使之形成产业化规模,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对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继承与持续性发展等还不够和谐统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与保护机制,以致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毁或流失。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在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时,要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倾向;防止对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为达经济效益不合理使用、歪用、滥用文化资源;防止开发过程中的损毁或流失现象的发生等。当前,秦皇岛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很强,大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几乎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保护,但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仍存在着“短视”眼光,不够注重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对秦皇岛乃至河北省内某些历史古迹、古文化遗址的开发,很多地方都只注重其商业价值,而忽视了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与维护。随着秦皇岛游客的增多,秦皇岛的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民间文化产业化的焦点问题之一。

第三,秦皇岛近年来的发展不管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呈现出走低态势,它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时开放的其他13个沿海开放城市,甚至比某些内陆城市发展还要缓慢,特别是在民间文化教育以及传承发扬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据一项调查显示,秦皇岛当地居民对秦皇岛的历史文化了解程度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大致情况如下:在所参与调查的人员中,26%的人对当地历史文化了解的很多,69%的人多少了解一点,5%的人一点也不了解;66%的老年人了解非常多,32%的老年人多少了解一点,2%的老年人一点也不了解;39%的中年人了解很多,55%的中年人多少了解一点,6%的中年人一点也不了解;2%的青年人了解很多,83%的青年人多少了解一点,15%的青年人一点也不了解;45%的少年儿童了解一点,55%的少年儿童一点也不了解,非常了解秦皇岛历史文化的少年儿童没有。其中,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对民间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历越高的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越高,学历越低的人对历史文化了解的越少。当前,秦皇岛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除了政府倾注资金开发的主要项目之外,民间资金的投入远远不足,这与当地居民对本地民间历史文化认识了解不足是分不开的。

第四,秦皇岛的民间文化资源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间性特征,这不仅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局限。当前,秦皇岛一些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仪式等由于受地域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影响,只能在当地形成一定的产业化规模,而未能走出地域限制。尤其是存在于乡村的民风民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的已经逐渐消失。

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策略探索

秦皇岛的民间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可以被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的方面也比较多,如何将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化转化成经济效益,并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合理保护与发扬,较好地发挥这些民间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第一,应对民间历史文化进行资源整合,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中的精华所在,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宣传的力度,使之形成以品牌带动其他相关文化资源发展的产业链。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间文化,并融入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眼光,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文化艺术的审美性、参与性及精神娱乐性。秦皇岛的乡村民间文化艺术比较富有地方特色,如昌黎县的秧歌、吹歌、民歌、皮影等,抚宁县的太平鼓、吹歌等,这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是这些乡镇文化的灵魂所在,是秦皇岛世世代代的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以这些乡村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精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展村落文化旅游经济,是秦皇岛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一个较佳途径。

秦皇岛发展村落文化产业的潜力很大,但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科学策划,找准市场定位和开发切入点。开发乡村民间文化资源,原生态、自然式、尽量展现当地的历史和特色自是较佳选择,但在内容、格调、造型、色彩、形式上既要保持原有的古朴性、泥土味又要有所创新,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休闲需求,以文化资源开发为龙头,带动饮食、住宿、购物、文化工艺品等产业的发展。

第二,加强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宣传力度,让每一个秦皇岛人都了解或感知本土民间文化的魅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开发运营中。秦皇岛人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绝大多数人都多少了解一点,特别是对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求仙入海等典型的历史文化了解得更多一些,但是真正懂秦皇岛民间历史文化的人却很少,而且人们对秦皇岛民间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受年龄、学历和成长环境影响,这样就导致民间资本倾注于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发扬方面较为缺乏。只有让民间发现民间艺术的价值所在,民间资本才会流向民间文化,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但是在向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教育人们不要只图眼前利益,掠夺性地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因为这样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提倡环保旅游、绿色旅游,民间文化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三,从宏观出发,系统规划,开拓多种开发途径,真正实现民间文化旅游市场产业化的规模效应。系统规划要注意开发与保护并重、继承与创新同步、传统与现代兼容,分门别类,于差异中寻找共同点,于同类中发现差别处,多角度、多渠道开拓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使之形成产业化,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历史价值与现代传承的和谐统一。比如在农村,有着不同文化资源的村镇可以联合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将民间艺人的绝活技艺、民间艺术家的音乐舞蹈、民间手工作坊的展示、民风民俗的表演等科学合理地集合起来,把静态的自然景观与动态的人文景观相交融,使之形成系统的、相互和谐促进的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本投入的最小化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又如,把当代动漫科技融入民间文化资源当中,利用民间文化的传统教育价值开发有利于儿童教育的动漫角色和影视娱乐相关产品等,都是使民间文化资源形成产业规模的较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