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4-17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 农村; 会计; 绵阳; 先进经验

绵阳市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认真贯彻农村财务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把加强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一件大事来抓,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不断创新农村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绵阳市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先进经验介绍

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把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公开质量作为推动农村财务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常抓不懈。

(一)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多年来的农村财务管理实践表明,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形式和监管办法。为此,绵阳市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五个不变”、“三个不准”以及“双层管理”。“五个不变”是指村有资金所有权不变、支配使用权不变、会计核算内容不变、使用方向不变、最终收益权不变。“三个不准”是村有资金不准平调、不准借支挪用、不准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扣代交各种费用。“双层管理”是乡村两级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在此基础上,将村级账务和资金纳入乡镇财务管理中心统一,一切财务收支实行乡镇先审计再记账。到目前为止,该市实行农村财务乡镇的村达到了98%以上。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和透明度

一是规范资金管理程序。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绵阳市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绵阳市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等的管理办法,规定由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设置户头,直接拨付到乡镇经管站村级资金代管账户,专户存储。其它资金,包括“一事一议”资金、承包收入、生产经营收入等,由村委会收取后,直接交乡镇经管站代管。对资金采取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是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一直以来,绵阳市政府对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十分重视,推行了财务公开“五规范”和四种重点公开形式,有效地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其中,“五规范”是指:一是规范公开时间。统一规定每月的十日为集中公开日,另外,遇到重大事项随时公开。二是规范公开地点。要求各村在交通要道和人员聚集多、便于阅读的地方建立固定公开栏。三是规范公开程序。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由经手人、村两委负责人和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把关后,再经乡镇经管站审查后制成公开榜,派专人到各村张榜公布。四是规范公开内容。统一规定了公开的事项,强调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全面真实完整,不得遗漏和简化。五是规范监督管理。各乡镇都配备了专职人员,专门负责财务公开工作,并严格落实了责任制和奖惩办法。与此同时,各级农业经管部门会同组织、监察等部门,每月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定期通报,确保了民主理财质量,促进了财务公开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因地制宜地推行了以“两公开一监督”、“两会一组”、“依法建制、规范管理”、“双监督、双公开”为重点的四种公开形式,将财务公开工作与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使全市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步入了规范化轨道。到目前,全市实行经常性公开的村达到90%以上。

(三)以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随着农村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职责已由原来的村级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拓展到文书、经济统计、农村政策落实、村务公开、农业信息化等工作。绵阳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推行了农村财会人员的职业化管理。

首先,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视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公开考选、择优录用、统一管理,推行了考选聘任、异村委派、联村记账、会计等不同的会计职业化管理模式,强化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目前全市实行本村任职的村数8 384个,异村委派的村数262个,会计的村数133个,联村记账等其他任职形式的村数28个。

其次,注重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变化的农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让他们学政策、学业务、学科技,有效地提高了农村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建立健全各项财会管理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评议制度、上岗证年检制度、培训教育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另外,制定并推行了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农村财会人员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营造了求真务实、崇尚实干、竞争向上、争优创先的浓厚工作氛围。

(四)以农村财务电算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农业部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的要求,该市自1999年开始,承担了农业部农村财务电算化试点工作,将村级账务记载、审计和财务公开等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初步实现了传统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从2002年起又在省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以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经信息化工作,将农村财务电算化的内涵式管理推向了全角度、网络化、外延式管理。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关联的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经统计、村级财会人员管理等都纳入了信息化管理的范畴。工作中,突出抓好了“五个到位”。一是机构和人员配备到位。依托乡镇经管站组建了农经信息服务站,专设了办公场所。县、乡、村三级配备了专职农经信息员。二是软、硬件配备到位。该市统一为乡镇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和专用软件,建立了专用电子信箱,乡镇配备了专线电话,接入了宽带网。三是操作办法到位。选取部分乡镇进行了试点,对示范乡镇在软硬件配置、联网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扶持,为面上工作铺开提供了样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绵阳市农经信息化建设工作暂行办法》,县市区也按市里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际细则和工作方案。四是工作到位。将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量化落实到站、到人,明确了责任,使整个工作环环紧扣,稳步推进。五是检查指导到位。市、县两级经管部门,深入第一线,加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外,以《农经信息化工作简报》的形式,介绍好经验、好做法,通报村级财会管理的有关情况,促进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建设。

二、案例分析

绵阳市推行的是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模式,配合这种模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创新性地选择推行了不同特点的会计任职形式(如会计本村任职、异村委派、会计、联村记账等),强化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该市在创新和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方面采取了以下的成功做法:一是实行了以农村财务乡镇管理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村级财务会计模式,对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严格落实财务公开的相关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大大提高了财务公开的村庄数量,使实行经常性财务公开村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

二是改革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办法,推行会计职业化管理,不仅解决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聘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依附性强、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有效的考核评价,激发了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助于他们养成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解决农村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进行专项检查、开展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解决落实村级经费保障、综合治理案件等方式,不断拓展农村财务管理内容,有效提升了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四是通过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大大提升了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该市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毕于乐,王玉霞,吉品.推行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J].农业网络信息,2006(l).

[2] 陈鹏.会计委派园地又开新葩[J].财税与会计,2001(2).

[3] 陈少婷,蔡壁洪.“村账镇管”模式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6(2).

篇2

一、管理体系

村财务在不改变存资金所有权、使用和核算单位的前提下,由办事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为各个行政村分别设立银行账户、并分别建立账簿、分别核算财务收支情况。实行财务服务中心和村双方印签共同管理。

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财政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试行)》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

二、管理内容

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管理内容包括:村集体直接经营收入;对外投资分利收入;集体企业、土地、机井、塘库、果园和固定资产的出租费,承包款收入;国家支农专项资金拨付到村的部分;有关单位拨给补贴收入;以工补农款和村集体资金融通的收益及应归村集体的所有其他收入。

三、管理方式

1、集中、统一建账、开户。

各行政村不再设立会计、出纳岗位,只设一名报账员,负责现金的代收代付工作。有服务中心为各个村分别统一建账、统一在银行开户。

2、实行定期报账制度。

各村报账员对本村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持经办人签署事由的原始凭证,经村主任(村民理财小组)审批后于3日内到中心报账,对1000元以上的收支应在审批后5日内报账。上月财务未清的村,本月停止办理。

3、集中管理、分户核算。

财务服务中心根据跟村报账员提供的已经审核过的原始凭证在所属村组下及时处理账务工作,做到记录无误、核算准确、账证、账款、账账、账表、账实达到物相符。

4、实行定期财务公开制度。

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必须认真编制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印制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明细表”,及时进行财务公开。

各村报账员必须在季度末在各村公布季度及年度财务收支情况。上季度末公开的村,本季度支出停止办理。

篇3

摘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地方党委政府和村民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当前农村工作是较为敏感的话题,更是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稳定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谈起,随后就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策略

2014 年4 月21 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农村财务管理专项检查调研的通知》(农办经[2014]11 号),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以此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我们知道2006 年开始全国的各乡村陆续实施了“村账镇管”的账务管理办法,由镇经济管理部门对农村的账务实行记账,前提是保证村级集体财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完整不变,以此来应对管理混乱分散的村级财务,这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创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账镇管”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与时俱进的村级财务管理问题,仅供参考。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

1“. 村账镇管”有成效

自实施“村账镇管”以来,按照统一票据管理程序、统一报帐程序、统一操作程序和统一财务处理程序的要求,村级财务核算及审核由镇经济管理部门代为操作,减少了开支,完善了账务,使得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实行“村账镇管”工作后,乡镇经济管理部门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原则,制定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如村级各种收入,不论金额大小都要及时交报账员存入开户银行,现金严禁坐支,资金支出必须履行合法规范的手续。二是在农村出纳处实行备用金制度,金额由镇经管部门审核后核定额度,资金用于日常费用开支;三是实行定期结账制度,并遵循群众看得懂的原则,由乡镇经管部门制作财务公开格式,并在结账后进行财务公开。四是每个村委会都选出群众代表和党员代表建立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实施财务收支及预、决算的落实执行情况。五是制作固定财务公开栏公开账务,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村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按时、按事及时公开,没有让群众真正了解到财务公开的实质内容。

2.村集体资金来源和渠道变化

农村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管的责任部门随之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委党政府以项目资金的名义对农村民生工程投入大量资金,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由以前的自收自支为主改变为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资金投入为主,会计核算内容也相应有所变化,监管单位由农业部门管理为主变为财政、农业、审计、监察等单位齐抓共管。

3.乡镇经管部门人员短缺

一是由于乡镇经管部门还有乡镇的价格监督、内部审计等其他事项要处理,实行“村账镇管”后集多种职责于一身,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少,无法保证“村账镇管”的高质量。二是现有的经管人员没有对农村报账员进行正规培训,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经济的办法,致使出现报账单据制作不够规范问题。三是现有经管人员没有精力对非生产性开支进行把关,致使出现接待费开支偏大等滋生腐败问题。

4.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够发挥监督作用

由于部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多为有威望的老年人,几乎没有文化,不能够按规定理财,更不能认真审查单据的真伪,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民主理财活动有的是走过程流于形式。

二、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1.完善乡镇经管人员的管理

乡镇经管人员要按照工作量的大小予以配置,来确保“村账镇管”的效率与质量。一是要让“村账镇管”实行专人专岗,职责到人。二是让目前的兼职的农经办工作人员有精力在农村“三资”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三是确保必要的乡镇经管人员工作经费和培训经费,积极推进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提升基层财政和村级“三资”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一是继续探索新形势下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资源备案登记、“一事一议”专项资金后期管理、财务限额审批、票据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集体资金定期核查、村集体账户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确保村社业务及时报账,定期完整移交凭证。二是针对现在报账员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加强对村级报账员的辅导与培训,提高报账员自身整体素质,鼓励其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也可以对他们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使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三是应坚决杜绝报账过程中这些不规范单据可能导致的支出漏洞;同时要对非生产性开支偏高的现象进行严格考核和惩处,严防腐败浪费行为的滋生。三是要从规范财务公开制度入手强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同时要发挥好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审核作用,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3.逐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等文件要求,农村财务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推进农村财务的电算化和村级会计委托,这是新时期对集体“三资”管理的必然趋势。为此各地要结合实际在有条件的乡镇逐步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和“村账镇管”服务,并探索建设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总之,新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管理不善就可能造成村级财务混乱,引发村民的上访,更有甚者会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要按照新时期农村财务的相关规定,认真研究在农村财务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并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能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搞好,使之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王臣.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5):61.

[2]姜青林.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0(05):118-119.

[3]米丽尼沙·吐尔地.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问题[J].农村科技,2010(04):72.

篇4

【关键词】渔村;三资管理;对策

近年来,舟山市始终把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渔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举措,按照“五化”要求,不断完善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了“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较好地维护了广大渔农民的合法权益。

1全市渔农村集体“三资”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市渔农村集体“三资”总量为:村级集体总资产达66.20亿元,村均231.15万元,其中村级集体货币资金达到23.76亿元,村均836.62万元,村级集体农用地总面积99.38万亩。目前,已实现省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县全覆盖,岱山县和定海区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2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做法

2.1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法人治理。2.1.1完善组织机构。全市各县(区)都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三资”管理工作,全市36个乡镇(街道)均已设立“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承担监管服务职能,配备工作人员87人。2.1.2健全法人治理。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依法确立村经社为农村集体“三资”的法人主体,全市已构建起由社员大会、社管会和社监会组成的法人治理机构,共建立社管会326个、社监会326个。2.1.3形成制度体系。市级层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渔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若干意见》、《渔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及财务管理若干制度》、《渔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权力清单和行为规范管理办法(试行)》、《村级财务支出管理办法》等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货币资金管理、经费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方面的要求。县(区)和乡镇(街道)层面,结合各地实际制订了工程招投标、招待费、差旅费、干部工资、支出报销入账等方面制度。2.2加强日常监督,提升监督实效。2.2.1强化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清账理财,并出具相关理财结果。加强财务公开,坚持村(社)财务按季(月)公开制度,对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社)财务收支要求按月公开,公开内容要做到逐笔逐项流水账式,方便群众看懂。2.2.2强化会计监督。规范“村账乡管”,充分发挥乡镇会计委托机构的“管账”功能,开展村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和使用村务卡试点工作,理顺资金审核审批环节,将会计监管功能前置,实现资金先审核后支付。2.2.3强化审计监督。实施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较多的村(社)由县(区)级部门进行直接审计,对一般村(社)采取乡镇交叉审计、乡镇自审、第三方审计等方式,2019年,全市共审计村(社)182个,审计金额7.78亿元。2.2.4强化网络监督。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四级“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四级农村财务数据的实时传递、查询与监控,使各渔农村集体“三资”从事后监督转变为实时、直接、全程监管。2.3坚持财务公开,促进阳光透明2.3.1完善公开网络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三资”网络监管平台,以数字化传播路径把村集体“三资”情况适时向村社员公开,接受群众监督。2.3.2规范公开标准。将财务账目数据、原始凭证照片、资产资源实物取证、民主决策过程等全方位、多层次公开,为群众进行相关查询提供方便,保障群众的知情权。2.3.3提升公开效益。借助渔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和转让纳入规范化管理,防范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确保集体资产资源收益最大化。2.4实现保值增值,发展集体经济。2.4.1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管理科学、流转顺畅、运营高效”的要求,完善政策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以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建立健全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机制,引导有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股权激励机制,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股权证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股权收益分配及管理,确保渔农民权益落到实处。2.4.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实施“一村一策”,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元路径,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发展物业经济、开展土地整理、发展有偿服务等方式,着力推进渔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48亿元,村(社)均25.13万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245个,占总村(社)数的85.07%。2.4.3积极推进渔农村产权交易。坚持将集体资产的租赁、转让等纳入渔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分级交易”。完善渔农村产权交易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业务受理、信息、交易签约、档案管理等日常运行行为,切实做到交易过程公开公正,交易服务便捷高效,确保交易活动规范有序运作。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交易501笔,交易金额1.25亿元。

3当前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制度执行不严格。一些村对于村集体“三资”制度和规定,仅仅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停留在文件上,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有些现象受社会风气和习惯的影响,一些制度不足以全面细微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基层管理环境。3.2监管功能不到位虽然实行了“村账乡管”,但有的乡镇对村(社)只是实行了帐目的代管,“三资”服务中心会计人员只注重村级财务收支核算和审批程序管理,财务事项的事前、事中的监督管理弱化[1]。有的村干部对财务政策和规定不了解,存在不合规开支,但成了既成事实,乡(镇)会计也只能被动记帐。3.3村务公开不到位。目前村务公开情况不容乐观,一些村村务公开走过场,村务公开仍然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个别村只单纯强调财务公开,而不注重资产资源处置上的公开,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还不全面。3.4“三资”管理力量薄弱。多数经管人员身兼数项工作,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上。在会计方面,主要是人手不足,流动性大,一些乡镇(街道)因工作部署安排等原因,时有轮岗转岗。在村(社)报账员方面,主要是业务能力偏差,难以胜任工作。大部分村报账员身兼出纳、文书、内勤、统计等多项工作,但待遇不高,对其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

4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4.1进一步理顺农村“三资”管理职责。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农经人员岗位和职责,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定期开展村级财务审计,重点审计村集体财务收支的合理性,重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及集体资产、资源出售、承包、转让的合法性。4.2进一步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体系。指导县(区)、乡镇根据有关规定,继续制定完善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入管理、现金管理、支出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票证管理、会计报表、财务档案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承包合同管理、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项制度,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财务预决算管理、定期清查和责任追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4.3进一步完善“三资”信息监管平台。积极推广应用省级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信息化运行和实时监管[2],最大程度实现资产信息公开,让村民通过网络、电子触摸屏、移动设备等形式,了解工程项目招投标、资产资源交易等环节;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4.4进一步稳定“三资”管理队伍建设。督促各地配齐配强农经干部,落实专职专人。提高会计人员的收入,脱离村级制约,将会计人员的报酬待遇纳入县、乡镇财政保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对会计人员的激励制度,将会计人员的收入与工作业绩相挂钩,形成考核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性。4.5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业务培训。一方面加强对村干部的意识教育,宣传中央、省市的“禁行令止”、廉洁奉公等规定,提高他们的守纪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财务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组织对乡镇经管人员、会计、出纳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等开展培训,使他们充分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制度和相关要求,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3]。

参考文献:

[1]李志明,雷震,洪曙光.关于对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制度的一些思考[J].营销界,2020(52):96-97.

[2]沈波.探析农村“三资”管理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商讯,2021(03):174-175.

篇5

一要完善好一个机构。财政所、农村经营管理站合并后,要依托财政所,规范设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单独核算权不变的基础上代管村集体账务和资金。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应设置中心主任、中心总会计、中心总出纳、电算化操作员、档案管理员、票据审核员等岗位。为各岗位配备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具有会计证的专业人员担任。会计服务中心的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团队,要求业务熟练、服务热情、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密切配合,以达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二要坚持好三项原则。首先要坚持村级理财机制不变的原则。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仍在集体,会计服务中心严格依法管理,履行法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平调、挪用、折借村集体资金。其次要坚持村级法律责任主体不变的原则。保持以村为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一村一账,分别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项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仍由村级组织承担相应的责任。最后要坚持高效、快捷服务的原则。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及时向村反馈有关财务信息,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体现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积极营造便民环境,搭建便民平台,落实便民措施;加强效能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三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会计中心与财政所关系。会计服务中心是以财政所为依托成立的,是财政所下属的法人组织。会计中心与村签定协议,依法形成契约关系,自行组织财务业务,财政所对会计中心负有指导、管理和监督责任。二是会计中心与村报账员的关系。两者是业务分工合作的关系,作为村级报账员,要行使原村出纳职责,办理村日常零星收支业务,办理会计中心无法或不宜担负的应急业务。三是会计中心与村委会的关系。会计中心代管农村集体资金与账目,是以国家有关政策为依据,以双方签订的委托协议为基础,以确保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理权、财务审批权不变为前提,达到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的目的。四是会计中心与审计监督部门的关系。推行农村财务委托是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有效途经,对农村财务活动的监督过程由账后监督延伸到账前乃至事前审计监督。会计中心的业务活动同时接受县乡农村审计监督机构的监督,切实维护村集体组织的全法权益。

四要把好五个关口。一是抓制度建设,把好源头关。各地要结合实际,参照有关规定,制定农村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审批、票证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财会人员管理、民主理财、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二是抓民主理财,把好收支关。首先是把好民主理财小组选人关;其次是把好民主理财制度建立健全关;最后要把好民主理财质量关。要加强对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民主理财质量。三是抓村账所审,把好村账所审关。坚持账前审计,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审计员负责各村的账前审计工作,报账时审计员先对村级当期收入及现金收入情况进行审核,再对支出单据合规性进行全面审计,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实行“月度报账”制度。五是抓财务公开,把好监督关。村级财务要根据农业部、监察部制定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的要求,采取公开栏、召开村民代表会、群众座谈会、印发表格等多种形式,定期向群众公布账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村级财务全公开、真公开、常公开。

五要做到六个统一。统一票据管理。村级经济组织对内对外收款必须使用由市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监制的收款收据,实行定量供应、按月报账、存根收回的管理办法。会计服务中心要分村建立票据领用台账,具体登记各村收款收据的领取、使用和核销情况。统一资金管理。加强集体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由会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管理资金,分村核算。统一账户管理。由会计服务中心统一监管各村银行账户,全部取消所有以个人名义开设的储蓄账户和在其它银行、金融机构开设的资金过渡账户。统一印鉴管理。将银行印鉴统一为“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印鉴,并增加会计中心总会计印鉴。统一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是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的有效手段,必须配备电脑和农村财务专用软件,实现自动记账、转账、结账、自动汇总、自动生成各种财务报表和财务公开档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统一档案管理。各乡镇要建立农村会计档案室,实行一村一柜管理,各村的账、据、表及其他会计资料由会计中心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制目录,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材料的管理。并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蛀等设施,确保财务档案有序、安全完整。

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农村财务制度;对策

一、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从农村财务人员角度来看

1.农村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小农意识植根于村民的脑海之中。首先,农村人对于农村财务人员的定位,仅仅是“能写会算”,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毫无认识。其次,农村财务人员接受的基本教育较少,很多财务人员仅仅是小学毕业,具有中专学历、大专学历的农村财务人员很少。

2.农村财务人员基础工作不扎实

由于缺乏相关的会计知识,农村财务人员对于所谓的农村财务事务的记录,仅仅是通过当地所谓的“老会计”的集中“培训”,采用的科目根本无法分清相关的经济事项,对于收到的资金,都是通过“收入”进行计量。很多农村财务人员没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对经济事务进行记录,而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根本无法区分不同会计期间的农村经济成果。

3.农村财务人员法律意识单薄

农村地区属于基层组织,法律体系不完善。相关的农村经济事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所谓的“人情”进行。其次,无证上岗在农村财务人员中普遍存在,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综合素质较低。所以,在处理相关业务时,很少考虑其中涉及的法律环节,单纯从 “领悟”领导意思进行处理。如:招待费用,报多少则报销多少,不审查相关经济事务发生的真实性及合理性。

4.农村财务人员缺乏独立性

在农村,农村财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村干部而存在,农村财务人员的选取,在理论上是由村民选取产生,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由村干部任命。他们是否能够继续担任农村财务人员,继续监管农村资产的使用情况,一般由村干部说了算。许多农村财务人员和村干部“站在同一战线上”,农村财务人员缺乏独立性,没有很好地执行其监管农村集体资产情况。

(二)从相关制度方面来看

1.农村财务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体制进行了完善,但是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新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的落实,需要政府政权层层下达,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广阔,农村财务管理体系要完全落实,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少则十年,多则数十年。同时,由于信息的滞后性,很多农村现在仍然执行较早的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其农村财务管理体系更新速度慢。

2.农村财务制度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

我国农村数量众多,各个农村采取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众多,有“村财镇管”财务管理模式、“会计委派制”财务管理模式、“记账”财务管理模式,等等。同时,各个农村财务报表所记录的经济数据都是各个乡村各个时点的发展水平,缺乏统一的可供参考的考核标准。财务报表在横向不具有可比性。

3.农村财务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农村财务管理中,村级干部、财务人员具有特殊利益关系,财务人员未能充分行使其监督职能;同时,财务公开只是流于形式,内容不充分或者是不真实,使得农村民主理财之后,村民的知情权、理财权未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村级没有设置必要的内部控制机构,村级干部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一把抓”,由一人身兼会计与出纳的职责,完全谈不上有监督制度与监督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所谓的“纸上文件”,没有付诸于实践。所以,广大的农村地区经常出现经济审批不健全、无审批、现金乱支乱用的现象。

4.农村财务公开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要求各农村公布资金使用情况,便于村民了解村级财务使用情况,更好的发挥村民的民主监督的权利。但是,各农村地区,常常出现农村财务不公布或者是公布力度不够的现象。各个农村财务人员,为了应付检查,将一些财务数据进行“美化”,将“好”的经济事务公布,然而将不利于农村官员政绩的数据进行隐藏。公布内容过于笼统,流于形式。

5.农村财务人员选拔机制不合理

农村财务人员在理论上应该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很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选举却并非如此。农村财务人员与村干部具有“裙带”关系,村干部直接任命农村财务人员。尽管不是通过村干部任命得以产生,由于村干部在农村地区具有较强的威信力,村干部在日常执政过程中都会透露其对某个候选财务人员的期许,村民对于村干部的崇拜迫使其选取村干部心目中的合适人选,村干部在间接也影响了财务人员的选取。

6.农村财务体制基础设施不完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投入,但是由于自古以来的“重商轻农”的思想根深蒂固、农业领域商业利益小,现阶段,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商的主要的市场仍然在企业,只是在开发企业领域信息化平台有余力之时,顺便开发农用信息化平台。现阶段,农村财务软件质量不过关,性能较为简单,开发性较差,功能主要以会计的核算为主,很少涉及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很难全面完成农村财务工作。因此,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有待于加强。

二、加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从财务人员角度来看

1.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素质,加强后续教育

要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后续教育,首先应加强农村财务人员对后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得农村财务人员能够正确对待后续教育,使得后续教育成为其知识完善的重要途径。后续教育的进行,可以通过定期的财务知识培训,对农村出现的新的财务政策进行实时地为农村财务人员传达,该培训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讲起纳入减少后续教育学时的一种方法,提高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2.加强农村财务人员法律意识

农村财务人员必要的法律知识是促使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普法知识教育,定期进行农村财经法规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村财务人员法律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农村财务人员账务处理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农村财务人员对村级干部的监督意识,加快民主法治的进程。

3.完善农村财务人员基本结构

现阶段,农村财务人员大多数是由中年人士构成,且其受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在解决农村财务人员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选取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持证上岗,健全农村财务人员选拔制度,完善过去由村干部直接任命的模式,择优录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之下,提倡选取那些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有志青年,为农村财务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完善农村财务人员基本结构。

4.提高农村财务人员待遇,降低流动性

农村财务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农村青壮年为了支持整个家庭的有效运营,不得不除外务工或者经商,留下的都是老人或是儿童,这就使得农村财务人员年龄构成主要偏大。即使通过选举担任财务人员,也会因为待遇不高,很快便辞去职务,造成农村财务人员流动性偏高。所以,应该适当提高农村财务人员待遇,只有具备必要的经济基础,农村财务人员才会更有激情投身于农村财务工作之中,流动性因此将会得以下降。

(二)从相关制度角度来看

1.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制度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落实对财务公开执行的检查,定期进行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强化组织监督,完善组织监督在农村财务公开中应有的作用。其次,提高村民监督农村财务使用情况的意识,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内部监督组织。最后,增加利于村民行使监督的渠道,通过设立村务公开热线电话、意见箱、举报箱、设立举报网址等形式,确保村民监督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2.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各农村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宜本地区发展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以更好地核算与反映本地经济的发展成果。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其组成部分的完善,货币资金管理、财产物质管理、票据管理、开支审批与审核等,以制度落实行动。

3.加大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

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需要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审计监督与农民基层组织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政府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重点考察专项资金的使用、新农村建设项目投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起到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作用。村民基层组织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全程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对经济事项的监督,使其必须按照农村财务制度进行处理,取得合法及合理的原始凭证,确保村级资金得到有效的使用,发挥民主理财的优势。

4.规范账务处理程序

规范账务处理程序需要建立和完善财务工作流程,相关的财务规范也应该得到完善。所有经济事项发生后都应该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账务处理,经手人必须取得原始凭证、或者按照规定取得原始凭证;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同意、民主评议小组审核通过后会计人员才能够签字盖章。农村财务人员按照规定使用规定账户进行账务处理,不应将收入全部计入“收入”,而不进行详细区分。相关的大型工程建造等工程要严格区分资产与费用,不符合资本化的支出应计入费用科目。

5.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软件设备及硬件设备的支持。农村经济成果的正确核算是否,在当代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离不开账务处理系统的运用。软件开发商要适当开发适合于农村经济账务处理的软件系统,其中应包括:会计科目、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往来账等基本账目,做到村级会计账目相统一、报表格式相统一。但这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硬件设施包括农村基本网络环境的构建,这就需要铺设网线等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同时,要购置电脑、打印复印机等,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篇7

社区财务历来是广大居民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强化社区财务审计,关系着社区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就社区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社区及居民小组;财务审计;存在问题;原因;建议

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行为,强化社区财务管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集体经济利益。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社区及居民小组财务审计应注意的问题、原因和建议。

1农村财务审计的内容

1.1社区及居民小组收入审计社区及居民小组收入包括:发包及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它收入。收入审计的内容是:各项收入是否足额入账;入账是否及时、有无侵占、挪用、拉用集体资金情况;是否严格使用收款票据,有无票据丢失现象;是否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审查上级补助收入是否准确及时入账;审查合同签订程序,审查承包合同是否合理;审计其它收入的真实性等。

1.2社区及居民小组支出审计社区及居民小组支出包括:人员工资、各种误工支出、各种奖励支出、招待费支出、其它支出。支出审计的内容是:支出凭证是否完善,有无经手人,审批是否完善;审计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审计项目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有无侵占、挪用。

1.3社区及居民小组资产负债审计主要审计集体资产的产权是否清晰,资产增减情况,台账登记资产情况,帐实是否相符,核实社区及居民小组的欠款、借款,查清债权、债务。

1.4农村公益事业工程建设审计检查农村公益事业工程建设中,是否严格按《社会公益事业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管理。农村公益事业工程建设的审计内容是:工程实施方案是否通过“四议两公开”表决通过;是否进行工程招(邀)标;是否按工程合同支付工程款;是否随意变更工程设计或超出预算施工;是否按规定进行审计;是否按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监理;工程竣工是否按程序进行验收。

2审计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2.1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审批程序不完善主要问题是:坐收坐支,白条抵库,不按规定结清帐务;个别社区规定金额以上支出无审批表;部分社区、小组单子审批不全,无居委会或居民小组审批;资金管理不到位,审批金额与实付金额不相符;上级部门配给的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没有进行帐务处理;会计科目设置没有按照规定执行。

2.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主要问题是:票据管理不严,个别社区使用自制票据,没有按规定使用统一票据;无正式发票、无经办人签字;帐户设立过多,存在多头收支,不利于监督和管理;预领款无任何审批手续,挂账时间过长;部分工程款无发票,个别小组出现税款由小组支付;办理业务租车费车票无签章;部分小组误工名册签名不全,或存在多人误工一人签名;部分购买办公用品、礼品单子没有明细清单,无发票;有的社区、小组直接用明细清单记帐;伙食费单子不规范,管理不严格;财务档案管理不健全,个别工程没有施工合同及工程结算表。

3问题存在的原因

1)社区、小组责人对国家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缺乏遵纪守法的自觉性;2)财务人员会计基础薄弱、业务素质偏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3)换届选举对财务人员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有的因刚选出来的财务人员开始上岗时工作积极认真,虚心好学,业务进步快,但到后期怕坚持原则得罪人多了,以后选票可能成了问题,从而思想上放松学习,工作也马虎了事。

4建议

4.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村干部财务管理意识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解决制度不健全、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的问题。要切实加强对村干部和财会人员的党性教育,财经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干部的守法意识,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减少和杜绝违法违纪行为。

4.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一要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规定的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要求,在资产、收支往来票据,科目账户设置,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做到规范管理。二要严格遵照各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和农业主管部门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尤其是“镇管村、组”的财务管理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要求,同时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如内部控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和预决算制度等,做到账簿齐全、记账及时、独立核算、民主理财、规范管理。三要规范财务处理流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各项开支,做到票据规范,外来凭证是正规发票,自制凭证统一使用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款专用发票,付款凭证使用工资花名册,会议报销花名册,差旅费报销花名册;手续齐全,单据上必须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和负责人审批签字;四要切实加强对村级“四议四公开”等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工程项目的管理规范.

4.3完善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加强审计监督一是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逐一规范。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做到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年终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民政救助资金使用等情况。二是落实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三是严明财经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对村级继续违规举债、财务不公开、报账及交接不及时、村级收入不能全部纳入管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非生产性支出超标、不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现象和行为,一经发现查实后,进行严肃处理。

4.4化解历年债务,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对村集体债务进行彻底清查,并根据其形成原因进行分类处置,进一步理清村级债务的规模、种类、分布。二是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盘活现有集体存量资金和资源,多方筹集,采取清收债权、资产抵债、划转消减债务还债、发展集体经济还债、核销减债等多种形式和办法逐步化解债务,为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是规范村级经济管理行为,从源头上防治新的乡村基债务发生。建立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对违反规定造成新的债务的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和数额大小,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其经济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晓白.村(社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现代审计,2011(,6):74-75.

篇8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48-01

1 当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村组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财务管理不够规范。3年1届的换届选举,导致村组干部变动频繁,虽然经过培训,但财务管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造成财务收支发生时不够规范,如2011年7月以来,退回村级手续不齐的支出就有202笔,总计金额286.17万元。二是会计帐目设置不统一。财务帐目设置必须根据实际发生业务进行设置,不同时期经济不断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农村政策模式,如:近年来的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以奖代补等政策性资金拨款模式,让会计面临新挑战,如何统一帐目设置成了新问题[1-2]。三是财务人员中村组报帐员趋于老年化,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虽然老年人工作稳,又勤快,但电脑技术差或不懂电脑操作,无法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洪塘镇村组报帐员共计24人,年龄几乎都在40岁以上,50多岁或60多岁的占多数,最大年龄70多岁,老龄化严重。四是财务档案过多,档案室已容纳不下,财务资料去留成问题。2004年以来洪塘镇村组财务档案(会计凭证、文书档案)共有4 825本,办公条件有限,已容纳不下。

1.2 财务监督管理不到位

一是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出现个别滞后现象,有的村张贴公开资料不及时;有的公开内容不全面;有的公开内容不够清晰,有的民主监督不及时,事后监督小组才参与[3]。二是审计、监督力度不强。3年1次的换届选举都必须离任审计,2012年村级离任审计,洪塘镇16个村居审计金额共计2 244.76万元,资产总计18 762万元,资源性资产出租及专业性承包合同共计744份,1 761.61万元。但审计时间短、帐目数量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只能走马观花,相应的也失去了审计的监督意义。三是有些干部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坐支现金帐;有的工程项目、专业承包、固定资产管理不按文件规定程序操作,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等现象。

2 加强集体财务管理的对策

2.1 提高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在上级的政策规定下,不违反村民集体组织法前提下,保持村级干部相对稳定。同时,加大财务制度贯彻落实力度,制定《关于规范农村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承包合同审核服务中心运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厦门市同安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意见》《厦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洪塘镇关于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等制度使财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4]。会计要以服务农村为宗旨,不断学习武装自己。同时上级部门要经常对专业知识及提高道德水平进行培训,定时对会计遇到的问题进行询问综合,使帐目达到区级以上的统一规范。报帐员要选用年轻化、懂电脑的大中专毕业生,有利于电脑信息化管理,如网上公开录入工作等。同时,可兼任村级档案管理员工作,使档案转移到村有专人管理,确保档案完整性、安全性。

2.2 发挥财务监督机制的有力作用

(1)加强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村级自主张贴公开资料的模式转换成会计到村组现场亲自张贴的公开模式,服务下到基层。抓网上公开,把收支流水帐、银行收支等逐笔网上公开。同时,由纪委牵头组织人员进行公开监督,实施明察暗访制,建立责任追究制,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暗访,查到公开和民主监督不落实的、拖拉的、弄虚作假的,按情节轻重进行追究;把会计的工作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和奖惩挂钩,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审计,促使审计监督行之有效。对专用资金定期、不定期审计和监督。如征地补偿款、水利工程、新村建设、种粮补贴、低保补助等进行专项审计。又如新村建设、老区审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洪塘镇2004年以来全镇新村、老区、山区等建设13个村,财政资金总投入8 203.08万元,财政资金及村级资金投入总计11 014.95万元,其中:工程项目投入资金9 480.68万元;地上物赔偿及其他投入资金1 534.27万元。只有审计及时,才能确保资金规范、安全使用。对离任审计应早安排、早部署,保证时间宽松,才能保质保量,发挥审计的震慑作用,达到审计监督效果。

(3)加强督导培训村干部,提高法律法规政策水平,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管理好、用好村财的意识,自觉做到严格收支两条线;各项工程建设、合同承包、固定资产管理等必须按民主程序办事,严格把关。2012年9月以来村级固定资产采购经法定程序审批购买49件,金额28.19万元,经镇审批,民主会议通过核销59件,金额8.68万元,有效地控制了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

3 参考文献

[1] 潘明水.农村集体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47,69.

[2] 卢雅音.当前农村集体财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业,2013(12):74.

篇9

引言

农村财务管理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它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到农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近年来,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和民主权利,由乡(镇)统一核算监督村级财务,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村级会计委托制的实行,有利于堵塞农村财务的管理漏洞、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行为、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各级政府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加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1 会计委托制度的含义

会计委托制度,是由乡镇农村静音管理部门下设的农村会计委托中心,接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财务管理制度。是在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本文由收集整理监督权不变的前提下,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村级资金使用效果、遏制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实行农村会计委托制的重要意义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在实践中对农村财务“双代管”制的改进与完善,它更强调村委会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严格正规的程序完成委托手续,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多的行政干预。它对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①是落实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保障措施;

②能够规范农村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③可以节约开支,减轻农民负担;

④可以强化会计监督,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⑤可以消除干群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与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3 农村会计委托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加强对乡镇拨付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 转移支付资金是大部分村级组织的主要收入,因此对这部分资金的来龙去脉加强监管尤为重要。村级会计委托制对村内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但对于乡镇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各村的转移支付资金缺少必要的监管措施。建议实行双印鉴付款制度,即每笔转付资金的使用必须要盖有村和乡镇两级有关人员的印章方可付款。同时将转付资金列入村民主理财和专项审计的重要内容。

3.2 加强服务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 服务是将村里的账和钱通过委托关系统一管起来,在缓解了干群之间关于村级财务透明度不高而关系紧张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对委托管理资金安全的顾虑。因此,应加强服务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以消除老百姓的顾虑。

3.3 加强服务的资金与人员保障 服务无疑会增加乡镇政府的业务量和财政负担,这就要求乡镇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专设服务工作经费,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人员配备方面,规定必须聘用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记账员。

3.4 加强农村会计票据管理 农村一直以来缺乏规范的票据,收支多是白条、自制凭证,形式多样,内容不全,容易弄虚作假,因此在推广服务工作时,应积极做好票据管理工作,统一印制相关凭证、票据、报销表格,规范票据的使用。

3.5 加强农村财务公开的细化工作 为避免财务公开的形式化,应当统一规定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形式,特别要注重财务公开内容的分类及细化,使老百姓真正能够看得懂。

4 完善农村会计委托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4.1 树立责任意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村级会计委托制度能否真正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关键在于党政领导的重视程度。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切实保证会计委托制度能够长期有效的执行下去。党政领导在推动农村会计委托服务工作过程中,要得到广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配合与支持,引导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切实落实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的责任和工作职责,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制定完善的村民反馈制度,如:实地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设立专门意见箱、网络评价等。认真听取广大农民的意见,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4.2 完善监督体系,实现有效地监督与管理 首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领导干部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自我监督。此外,应采取一些外在约束措施,如如为了明确责任,对相关活动进行签字盖章,定期进行内部绩效考核评估等。其次,应充分利用群众监督的力量,进一步落实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监督任务。从认真选取理财小组代表,到对小组成员进行会计专业知识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教育,再到认真贯彻监督程序,到后来的评价总结,全面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进而提高整个体系的效率和效果。最后,强化检查监督和审计监督。可对各村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样检查,然后指定专业审计人员进行有关会计核算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进而发现错误以及漏洞,明确责任,找出解决措施。

4.3 加大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 各级领导应定期聘请会计方面的专家,按步骤、分层次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审计、财务、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安排合理的培训时间,保证出勤率。

要推行农村会计委托制度,必须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良好的农村会计队伍。核定人员编制,真正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切实保障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各级政府应该通过公开招聘的方法,招聘具有从业资格的专业会计人员。

转贴于

4.4 设置规范的会计记账机构 必须要依照《会计法》和《记账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设置规范的会计记账机构,记账机构要对其专业人员和兼职人员的各项业务活动承担法律责任;记账机构必须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完全脱钩,不能挂靠政府财政和经管等职能部门,也不能由这些部门记账,而必须要面向社会承办业务;必须严格要求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从业人员需有相应的从业资格,需有上岗证、一定的专业技能记账等;机构的相关设置手续必须要按照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的规定来进行完善,即按要求必须要有 3名或以上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机构负责人必须要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完整的机构协议或章程,取得的记账许可证,规定的注册资金,工商登记手续等。

4.5 加大监督力度 农村会计委托在我国还属一种新的制度,其实施还缺乏相关的配套的体制措施,各地区都没有现成的体制可用,比如,云南省在推行会计委托制时,尝试建立一些相关的管理体制措施,统一各乡镇的记账方式、统一各乡镇的会计资料管理、统一各乡镇的财政和非财政资金管理、统一各乡镇的报账时间、统一各乡镇的会计资料管理、在各乡镇推行民主理财、强化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能等,完善对各乡镇、村的财务管理,同时公开账务,独立核算,自觉接受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双层次监督。

4.5.1 民主监督 加大广大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力度,对实行会计服务机构的行政村、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民主理财小组要进行完善,要提高村民小组成员中的财务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对村里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民主监督的秩序,提高民主监督的有效性。村财务的公布公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村民会议也要对重大的村级财务情况进行严格审议,对服务机构给村级财务编制的财务报告要严格审核,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要让村民们积极参与进去。

4.5.2 社会舆论监督 随着网络、广播和新闻媒体等的不断发展,社会舆论监督在监督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提高监督力度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新闻媒体资源,对扰乱农村经济发展、破坏农村会计制度建设的行为进行披露,对良好的会计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表扬。

4.5.3 道德法律监督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道德层面的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道德层面的监督有助于提升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水平。

篇10

XX年我镇的农经工作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农工办、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我中心人员立足本职,发挥部门职能,紧紧围绕“争先创优”为目标,把服务于“三农”放在首位,开展群众满意站所活动,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工作,不断强化农村财务的管理,加大自身考核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我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XX年度工作总结

一、强化管理

1、农村经营管理:一是严格控减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政策透明化、负担合理化,做到严格按审批方案分解、统一测算到户、不追加、不提高收费标准,规范填写监督卡,“一卡一书”入户率100%,到户盖章率达95%以上;费用收取与往来结算使用省统一票据及筹劳登记薄;二是建立规范土地流转体制和合同管理,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精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我们已拟写了鲁垛镇农村承包合同的管理办法,对全镇各村承包合同进行了收交归档,并建立规范的台帐进行登记,对年度的合同实施进行跟踪。对全镇各村承包合同进行收缴整理归档265份;同时组织学习宣传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土地承包经营的流转,并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纠纷,协调分配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三是负责农业产业化指导。建立农民经济人队伍从业台帐,同时做好一站式窗口社会化服务,并完善了相关制度。

2、农村经济管理:一是以开展“三村”联创为抓手,全面推进小康村建设,认真调查研究、统筹规划并进行统计;二是积极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利用“三资”调查统计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鲁垛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是土地流转机制的进一步探索,为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回收陈欠往来的有效途径;三是搞好农民增收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农村财务管理:一是规范“双代管”。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实行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有效地促进双代管的正常运转和规范管理。二是严格财务工作“三日制”。即每月28日为结帐日,1-2日为记帐日,5日为财务互审日。三是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取消村级招待费;四是坚持民主理财。理财人员持证上岗,在理财中规范使用统一印制的理财登记簿,对清出的问题逐条登记,认真处理,处理情况公布于众,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五是实行财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做好以“四个一”工程为主的财务公开工作,结合村务公开,重点推行财务公开,在形式上做到村村有公开栏、意见箱,组组有公开榜,基本上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六是认真抓好财务互审中问题的处理。互审后,我们用通报的形式将互审情况反馈给镇领导和各村,对存在的问题当场处理,对不符合报支的费用不得入帐报支,不仅为领导提供掌握各村财务情况,而且促使各村边查边改,有力地杜绝了村级不合理的开支。七是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做好集体资产年检工作。认真开展年度的集体资产增减年检,有效控制集体资产流失;不断建立和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八是及时上报各类动态信息及有关报表资料;九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十是实行对会计工作的责任考核。针对村主办会计在农村工作的特点制定考核办法细则,使农村财务工作有章可循,财务管理趋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围绕中心

1、强化集体债务的管理,促进两项往来的不断下降。为有效遏制我镇的村级债务增长,严格加强票据的管理,借款入帐严格执行由镇党委、政府分管农村负责人审批制度,使村级债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2、围绕经济工作,重点抓好资金上缴。中心人员集中精力,分片分村跟踪服务,定期检查资金上缴完成的情况,切实搞好资金代收分配工作。

3、认真宣传农村税费政策,及时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做好水稻直补资金面积的核实、调查工作;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共处理来信来访20多次,结案率100%,促进了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实施。

4、搞好劳动力资源调查,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年初按县委的统一布置对全镇的劳动力结构、技能、去向进行全面调查。

5、立足部门,关注社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等重大社会捐赠活动。

三、文明服务

优化为民服务环境,提供全天候服务,对来本中心办事人员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扯皮,做到耐心接待,详细记载,规范答复,认真处理。

四、廉洁自律

1、强化中心工作人员政治学习,思想教育。

2、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狠抓目标责任考核。

上述工作,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取得的,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应该看到工作中还有不足之处:

1、村组间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我们的业务指导有待进一步提高。

2、村帐镇管实现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农村合同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以上所做工作主要是在县委农工办、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存在的问题,学习先进单位的长处,进一步理清思路,带领一班人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开创农经工作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XX年工作计划

总的思想以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争先创优”目标,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提高中心人员的自身素质,做好依法管理,履行服务职能,重点强化“三大管理”,继续抓好“三项工作”及“一个围绕”,树立中心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三大管理:

1、农村经营管理:一是严格控减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政策透明化、负担合理化,做到严格按审批方案分解、统一测算到户、不追加、不提高收费标准,规范填写监督卡,“一卡一书”入户率100%,到户盖章率达95%以上;费用收取与往来结算使用省统一票据及筹劳登记薄;二是建立规范土地流转体制和合同管理,对全镇各村承包合同进行收缴整理归档;三是负责农业产业化指导,积极做好“窗口服务”。

2、农村经济管理:一是以开展“三村”联创为抓手,全面推进小康建设,认真调查研究、统筹规

划;二是积极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利用“三资”调查统计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搞好农民增收的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农村财务管理:一是规范“双代管”,严格财务工作“三日制”,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取消村级招待费;二是坚持民主理财,实行财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强化集体管理,做好集体资产年检工作;四是及时上报各类动态信息及有关报表资料;五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实行对会计工作的责任考核。

三项工作:

一是认真搞好“一站式”窗口的社会化服务及资金代收分配工作。

二是继续扎实开展强化集体债务的管理和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化,促进两项往来不断下降。

三是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组织协调和示范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