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4-04-17 17:3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六小灵童》班经过调整,包括学校四、五年级两个年级的学生,仍有六十多学生,年级跨度小了,思想成熟多了,要求也高了,好多四、五年级学生是“慕名”而来,对所学内容没兴趣,马上就去别的班了。教学依旧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取,教学压力仍然很大。教学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制定教学内容仍然是我冥思苦想的重点,我考虑到,教学内容要让四、五年级学生能感兴趣,还能参与进来,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探究技能,涉猎多个方面,继续探究学生的兴趣所在。所以在寒假时就开始了准备。我先考虑了获奖学生的作品,确定了其中的三个内容备选,如《彩色生日蜡烛》、《会发光的笔》和《探险食人蟒》等。继续参考《少年发明与创造》、《科学课》、《少年万事通》等杂志上的一些内容,选取了个别经典的内容,整合网络上自己感觉好的内容;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想参与科学探究,但苦于没有研究问题,往往知难而退,带领学生挖掘校内的课程资源要占用了一到二课时。平时把自己的观察思考所得随时告诉学生学生也很非常高兴。解诀学生平时的难题,占用很多时间,教给学生及时与我联系的方法,用几课时,如发送邮件等巩固了学生的兴趣。更多教师第一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有了充分的准备,教学比较顺利。学生感兴趣,来六小灵童班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学校出面干涉,有的班人越来越少。我继续向学生就教学内容不露声色地做调查。
这一学期,比较成功的课有这么几节:《如何接发邮件》、《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使用灭口器的方法》、《科学故事》等。我利用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活动的时机,临时插入了《使用灭口器的方法》一课,学生学得很开心。
这一学期,我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用好博客,我把获奖学生照的相片全放在了上面,评选的校级科技小明星的相片也发上去了。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我可以借助博客和学生沟通,利用手机和学生联系。拉近了学生与我的距离。
由于《少年发明与创造》的邮箱不好用,我组织学生为《少年发明与创造》投的稿比较少,现在还有十来篇稿件没有发送。
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小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01-04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学生应当享有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话语权。但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不少学校忽视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感受和建议,话语权的丧失使学校建设的校本课程未能有效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促使我们思考:校本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本文以常州市L小学为例,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对小学校本课程现状进行一些思考和分析。
二、理论框架
1. 顾客满意度理论
顾客满意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Cardozo发表的《顾客的投入、期望和满意的实验研究》。顾客满意度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期望比较的程度,是一个变动的目标。
近年来,学者开始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引入教育领域,提出学生满意度的概念,作为学生消费者参与教育过程、评估和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本文将校本课程视为学校提供的一项教育服务,而学生是这项服务的直接消费者,探讨和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程度。
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校本课程的建设应该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此外,还要从学生正在产生或未满足的需求着手,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设计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取便宜抽样的方式,选取常州市L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08份,剔除答案呈明显规律、空白、填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79份,有效回收率为74.6%。调查对象情况如表1所示。
2. 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在文献阅读梳理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关于学生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合校本课程的特点,笔者自编了“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顺序量表,每题均采用正向记分。
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包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数据的整体克朗巴赫α系数值是0.818,KMO值为0.708,信效度良好。
四、数据分析与讨论
1.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1)对样本学校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分析。本研究采用频次统计来观察学生对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的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94.97%的学生选择一般及以上,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各指标及具体满意度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学生对于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各个维度的满意度以及各项具体指标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课程设置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课程设置维度满意度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在校本课程设置这一维度中,“征求学生意见”这一题项得分偏低(M=2.94),“自主选择”(M=3.02)、“与兴趣相符的科目数量”(M=3.13)、“选课制度”(M=3.14)这几个题项得分显示出明显的低分倾向。
教师能力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教师能力维度的学生满意度情况如表4所示,不难看出学生对教师能力维度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高分倾向,但是“师生互动”这一题项得分偏低(M=2.91)。
课堂教学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如表5所示,通过描述性分析可见,学生对课堂教学维度总体较为满意,呈现明显的高分倾向,但是在教学内容需求满足程度这一题项上得分偏低(M=3.13),表明教学内容仍然有待改进。
课程评价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课程评价维度的学生满意度分析如表6所示,学生对评价的总体满意度以及对日常作业的满意度均表现出低分倾向,均值都为2.90。与此同时,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校本课程评价的意向(M=3.94)。
综合以上各维度的分析可见,在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满意度的38个题项中,平均分低于3分的项目只有4个,其中有两个集中在课程的评价方面,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能力、以及课堂教学3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基本都呈现较明显的高分特征,课程评价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对课程评价的总体满意度也相对较低。
2.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指标差异性分析
(1)学生满意度在年级上的差异。选择年级为自变量,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探究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在年级上是否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通过表7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检验变量Levene统计量的F值等于3.463,p=0.033
对于满足方差齐性的变量,即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两个维度,由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可知(如表8),“课堂教学”的F值为2.448,p=0.089>0.05;“课堂评价”的F值为1.142,p=0.322>0.05,所以课堂教学、课程评价两个维度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对于不满足方差齐性的变量进行Welch检验。由表9可知,课程设置满意度的P值为0.429,大于0.05;满意度总分的P值为0.066>0.05,所以无法证明对于不同年级,课程设置满意度和小学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教师能力满意度的P值为0.009
(2)学生满意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选择性别为自变量,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的总分为依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度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具体的统计分析数据如表10所示。
如表10所示,在课堂教学这一维度上,相伴概率P=0.014,P0.05,表明在小学校本课程总体满意度上不因性别差异而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对学生总体满意度与其4个维度的满意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1)学生满意度与教师能力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623,这表明教师因素对小学生的校本课程满意度影响最大。
(2)学生满意度与课程评价的相关系数相对最低,为0.287,说明在这4个维度中,学生满意度与课程评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课程评价维度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学生总体满意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这4个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均处于较显著的水平,表明在校本课程深化的过程中,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满意度水平。
五、基于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满意度测评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之中,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满意与不满意之处,找到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优势与不足,对于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都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1. 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结论
本研究在总结已有的关于校本课程建设现状以及学生满意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问卷对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由此获得以下结论:
(1)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整体比较满意,选择一般及以上的共有17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4.97%,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2)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3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呈现较明显的高分特征。但是这几个维度中,学生参与题项的得分普遍偏低,表明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无法做到“乐学”,满意度自然呈现低分趋势。
(3)学生对校本课程评价的满意度表现出明显的低分趋势,而学生在调查中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校本课程评价的意向。说明在校本课程评价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评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老师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也缺乏平等地交流,学生仍然是校本课程评价的客体。
(4)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女生的满意度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维度上。
(5)学生对小学校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满意度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力维度上。
(6)小学校本课程的学生总体满意度与课程设置、教师能力、课堂教学、课程评价均呈显著相关。其中,学生总体满意度与教师能力维度的相关系数最高,与课程评价维度的相关性最小。
2. 思考与建议
学生满意度作为一种态度和情感体验,是动态的,会随着人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升级,它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此次对小学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可以从丰富校本课程内容、提升教师能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具体建议如下:
(1)深化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不少学生反映应当扩充校本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应“走下神坛”,走向开放化、多元化,选取教师、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听取学生的建议,从个别化开发到有规模的开发,使课程体系逐渐从零散走向系统化。此外,刘世民、苑大勇提出利用课程资源的多样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分别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资源、根据民族特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这也是值得学校借鉴的,校本课程要从学生本位出发,但也不能忽视学校自身特色的打造。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教师的能力与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本课程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不断吸纳新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课程教学设计的能力、表达能力、教学媒体应用的能力等。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男生与女生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调整,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也应当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不仅要学习课程理论知识,更应当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李臣之指出,一切课程人,均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心向“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更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学生的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这一报告中指出: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与,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校本课程参与意识,而且有能力提出比较客观的建议。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在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倾听学生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校本发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2] 刘寒梅.大学生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学生满意度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篇3
正是意识到这种痼疾,才有了当前的三级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也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但除少数学校因其特殊地位或政策支持而获得成功外,绝大多数学校仍处于摸索的困境中。由于自身定位不清,导致作为三大课程之一的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的压迫下举步维艰,乃至在绝大多数地方成了点缀学校形象的“花花草草”。
走出困境,需要重构课程文化。
基于文化的视角,我们需要思考,课程本身应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特征。当我们进入学校教育文化实践场域,重新审视校本课程的本质时不难发现,回归学校原点的校本课程“不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附加或补充”,“也不是每周一节或两节的特色课程”,更“绝非某一专家或领导所设计的‘课程’”,而是“围绕育人目标而构建起来的多层次的经验体系”(左璜)。而校本课程建构的逻辑起点只能是学生,只有回归学生这一原点,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自由的发展”,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及至整个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刘重善)。
基于文化的视角,我们还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的关系。从应然上看,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本应相融相生,但现实中,“集权的学校文化与开放的课程文化”“一元的应试文化与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对立与冲突。为此,“校本课程开发扎根于学校文化”“变革学校文化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王琴),就成了学校教育的使命。
基于文化的视角,我们更需要思考,真正科学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校本课程体系该如何建构。基于素质文化的校本课程,应“探索和充分利用学生素质发展的广阔的可能空间”,实现“素质文化的精神建设与文化形式建设相结合”,要“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策划,促进素质文化建设”,“实现素质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协同发展”(丁念金)。而从学校文化实践的视角,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大生课程”再造中,总结出的“梳理大生课程的文化根脉”“构建大生课程目标系统”“展现大生课程的独特风韵”(帅宁华)的实践路径,对一线学校极具借鉴价值。
篇4
关键词:小学;篮球;课程构建
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是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既然是校本课程,那么在构建过程中,首先便需要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参与,紧紧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进行统一指导,将练习篮球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以篮球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篮球认知、篮球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基础教育内容。本文具体分析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一、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应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的内容为标准,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篮球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如,针对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可通过篮球小游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进行篮球小游戏过程中感受力量、方向、速度等运动现象,并且能在开展篮球小游戏时保证自身安全;要求篮球水平一般的学生能使用专业术语来标述自己已经学过的动作,初步了解篮球活动的基本方法,从而保障篮球运动的安全;针对篮球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多看篮球比赛,熟练运用篮球运动中的组合技术动作、简单处理篮球运动过程中常见的损伤情况及预防措施等。
2.本校实况
学校篮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篮球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若缺乏场地与器材的基本保障,则会导致篮球校本课程的构建成为一纸空文。且当前篮球校本课程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完善篮球校本课程体系,成功难度可想而知。小学体育教师,作为开发与执行篮球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必须掌握丰富的篮球知识,具备过硬的专业素B,才能保证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篮球校本课程的作用。而小学生作为实践篮球校本课程中的学习者,其水平是否与篮球校本课程相符合,是检验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二、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的方法
1.构建小学篮球课程的基本方法
为保证小学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将复杂的篮球技术进行分解,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改变一些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技术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篮球技术。
构建小学篮球校本课程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及时反馈实践成果,调整不合理的内容,总结和整理合理的课程内容,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
2.构建不同水平段的篮球课程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在构建小学篮球课程时,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身体柔韧性、灵敏度、平衡能力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可采用竞技篮球游戏化的方式,构建该阶段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中年级学生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其兴奋度往往会超出自身的抑制能力,所以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应尽量构建以简单化竞技篮球为主的篮球校本课程;由于高年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活动的目的具有较深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能够适当调整和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该阶段的学生,可构建竞技篮球实用化的篮球校本课程。
3.构建不同时间段篮球课程的方法
篮球课堂教学是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篮球教学时,应遵循篮球校本课程构建的基本规律,以义务教育体育与课程健康内容为标准,选择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篮球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在教学进攻技术时,以摆脱、传球、投篮技术等内容的传授为主,而防守技术与进攻技术对应时,则以防摆脱、防传球、防投篮等内容传授为主。坚持由点及面、由面聚点的教学原则,将自身的成功积极辐射到学生中去,促使学生能在篮球运动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增加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篮球水平。其次,学校可通过组织篮球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同时,篮球运动普及化,有利于学校挑选优秀的篮球运动苗子,即“体育工作的提高必然是以普及为基础,并在提高过程中进一步普及。”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而构建篮球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通过学习篮球,愉悦学生身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5-0068-03
A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ment of School-based Sports Curr iculum Development ofChina's Elementary EducationDONG Cui-xiang1, KONG Xia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inversity, Xin xiang453007, Henan China;2.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4670 00, Henan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ational, local and school three-level curriculum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pth study on strategy and measure ment 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mentary educat ion, which takes P.E. curriculum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 combines with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school sport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t aims at providing theor 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ers to develop sports school-based c urriculum.
Key words: elementary education; school-based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 ulum management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制,构建了国家 、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一管理体制的出台,实现了课程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及课 程管理权力的再分配,给予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较大的自,学校有权对国家层面和地方 层面的课程如何在本校有效地实施进行决策,也可以开发本校的特色课程,这就给校本课程 开发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使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得以应运而生。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校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方案留下了 较大的空间,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使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局面。然而,在少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各具特色,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不 少学校的校长和体育教师对如何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还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知从何入手,这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为此,近几年,作者深入体育课程改革第 一线,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总结其成功的经验, 并上升到理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其目的再于 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实地考察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取的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次上都缺少经验。 在目前情况下,许多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 显著的成效,而国家和地方层次上还没有出整的制度、政策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这些 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必须以属于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 题为依据,所以在现行条件下,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层次上的策略选择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 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实践研究证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主要有:
2.1.1 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即在国家的课程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借助于课题申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带动校本课程 开发活动的开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这种策略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河南省濮阳高新开发区实验中学的“以创新运动项目(三步球运动项目的开发)为特色” 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1],和郑州八中的以“拓展运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 发是借助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多元实践研究》 而完成的。
锡山高级中学的“以必修+选修项目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兴趣体育实施研究》的立项而完成的[2]。
西安市第53中的“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助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经验欠发达地区(西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课程结构、资源开 发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而进行的[3]。
武汉市桥口区新合村小学的“以传统体育项目(足球)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借 助“十五”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科研课题《地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课题而完成的 [4]。
2.1.2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或 能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申报、规划制定、活动开 展、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乃至课程评价,都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帮助,特别是要借助高等学 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启动、维持和深化发展。锡山高级中学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重要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教育部在上海、江苏等地首先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方案,锡山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学校响应课程改革的号召,选定语文课和体育课作 为课程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并列入江苏省“九五”教育规划课题,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 究的实验。到1997年,随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校本课程研究专家的介入和“校本课程 开发”理念的确立,课程开发进入了规范时期。通过与课程专家的紧密合作,学校在体育校 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了突破。体育课由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逐步走 向“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课程专家和体育 课程专家的高度赞同。
2.1.3 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借鸡下蛋之策并不是长久之计,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必须依赖于学校内部发展能力的增强, 特别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即要增加自我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循环。实施这一策略时应做 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对于学校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考虑采用先易 后难的方式来逐步推进。首先选择一些有条件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如锡山高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性实验阶段,选择了语文阅读 和体育课两门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还如,上海市闸北区八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经上级批准 从比较有条件的数学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入手的。这样做一是可以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二是可以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经验,同时提高教 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为更大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师资条件。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讲,可以考虑从一个运动项目入手,如上海市北附中学的定向运动、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 足球运动、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的乒乓球运动等。也可以从改造传统竞技运动项目入手,还可 以考虑改编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多角度地进行课程开发。
综上所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多种策略可以采用,具体到每所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本校的各 方面优势、挖掘各方面体育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策略问题,具体到体 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还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2.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2.2.1 建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实施体系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领导重视和支持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尤其 是在法制还未十分健全和长期受国家课程统一管理的教育环境影响下,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更加需要领导支持,只要领导出面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并能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提供保证。为此,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 体系。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体育课程开发工作,进行有关课程开发问题 的决策。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体育教研组组长、后勤总务、教务 、学生处的负责人组成。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专家顾问小组,负责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整体设计的指导工 作,及时解决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对课程开发提供全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支持。成员主 要由科研部门或师范院校的课程专家、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学校体育理论专家、省市地教育 部门的体育教研员以及体育特级教师组成。
2) 建立组织实施体系。建立实施体系是落实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如果只有领导体 系,而没有强有力的实施体系,再好的课程设计方案也是纸空文,也是难付诸实施的。
――成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小组,负责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即从学校情境分 析、课程目标拟定、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组织,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所有工作的实施,这 是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成员主要由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及社区 人员代表共同组成。
――制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工作方案。确立具体的实施步骤、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时 间安排、主要负责人等。这是保证课程开发有效实施的措施,保证课程开发者有一定的责任 感和时间观念。
2.2.2 给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下,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低层,教师的课程职责就是执 行国家的体育教学大纲,遵循学科专家编写的体育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 匠”和“教学机器”,从而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鉴于此,校本课程开发主张给教师赋权增 能,强调教师就是课程编制者,教师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于现有的教学材料或课程内容进行合 理的调整、改编,甚至是完全的创新。所谓的赋权增能,主要是指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力和增 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包括:1) 增强教师参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执行者的角色使得教 师习惯于服从,他们不但不习 惯于参与式的决策,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并在 参与过程中提高参与的能力。
马什在总结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后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在参 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上往往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5]。
2) 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履行“教书匠”的角色不需要有任何的研究意识,也不 需要有任何的研究能力。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并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教育界近些 年来也提出,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学校中的教师应该由“经验型”向 “科研型”转换。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 究者”的任务,对教师的研究能力提出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 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
3) 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6] 。在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户”的性质,要靠他们自己去处理课堂教学中所有问题 ,孤单/孤立是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教师职业的这种特点很可能使教师相互之间采 取独来独往的态度,而不愿意互相合作。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校长、家长、学生及校 外人士的广泛参与,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的相互合作,一起制作课程方案、一起对 课程设计进行评价等。因此,加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2.2.3 实施校本教师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育政策上奉行分权主义的国家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发生了重大的方向 性改变,那就是师资培训的重心开始下移,师资培训模式从以大学为基地走向以小校为基地 ,出现了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校本教师培训。其特点,一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 ,关注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教师缺什么补什么;二是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关 系,高校参与学校师资培训的全过程,对中小学进行现场指导;延长教学实习时间,突出教 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可聘请体育课程专家、学校体育专家或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 等方面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应围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育与 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育展望、以及国外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等内容为主,以保 证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来讲是一 个新生事物,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因而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进行反 思性教学。
2.2.4 理论培训与实际考察相结合,发挥示范学校的作用 由于体育教师课程理论比较薄弱,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对他们进行课程理念及课程知识的培 训非常重要。因为,课程开发理论注重的是“学理”,属于务虚,务虚是必要的,过多的务 虚则导致虚幻,因此,还要注重课程开发的“技术”,即操作技术,属于务实。务虚是为了 更好的务实,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对于许多教师来讲,认为专家讲的东西与他们的 现实相距甚远,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理论讲座效果甚微。如果能组织起来让他们 到到上海、江苏、武汉等地,开展体育校本课程效果较好的学校去考察,到前沿学校的现场 去亲身感受一下课程改革的热潮,将会起到较大的触动作用。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 教师到发达地区的示范校进行考察,以此来拓宽本校教师的视野,加快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 步伐。
2.2.5 建立校本研究共同体,确保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展开的,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解决的,往往涉及到不同成员的参与 。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是靠团体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实践证明,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同样也需要组成一个研究共同体,彼此进行民主平等的合作。这一共同体 主要表现为体育学院或系的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合作、体育教研员与中小学体育教 师的合作、学校部分教师合作等三种类型。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大学体育教师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是必要的。大学体育教 师作为专业研究者不乏对体育教育问题的理论识见,但是如果闭门造车,在书斋里做学问, 不但理论本身没有验证的场所,而且由于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与体悟的缺乏,理论 自身的针对性、现实土壤及意义也就越来越缺乏,最后有可能丧失理论的功用。而中小学体 育教师作为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虽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体育教学也不乏感性 认识,但对于如何从事研究,如何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认识,有时难免无从着手。这样, 双方就有了合作的愿望,而中小学改革的实际又为这种合作提供了可能和其他的必要条件。在中国教育研究体制中,各省、市、区的体育教研人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直接相关,指导着中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进行,是教育科研队 伍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体育教研员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合作将有利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如湖北省、武汉市体育校本课程之所以能很好地开展,得益于省、市教研室的体育教研员 长期的指导和合作。另外,由学校内部部分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也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起 到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八个年头,八年间,从课程理论研究者、课程管理者到中小 学体育教师都为体育课程改革付出了较多的劳动,回顾体育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尤其是在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有存在问题的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 者通过对实地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总结,对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用的策略 和措施,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建议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中,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姬彦忠.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三步球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2] 董翠香.“必修+选修”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J]. 体育学刊,2007(6):83.
[3] 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8(1):104.
[4] 董翠香.体育校本课程导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85.
篇6
关键词:经验情境;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思路;策略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具备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需求,并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现状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的情况为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大环境,另一方面却是难以适应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发展需要的统编教材。因此,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不仅能作为课程的一种有力的补充,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成长,也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品牌课程。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典型的“草根”半模仿模式,基于流行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经过“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循环式设计。这样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处于更被动地位,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开发状态,缺乏激发学生问题的情境,缺少刺激学生兴趣的意境,课程生命力比较短暂。
对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理解
校本课程是发生在学校层面的、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内容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内部因素。高中信息技术主要分成三种课型:基础知识课、应用软件课、程序设计课。应用软件方面给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主要特征
(1)情境真实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无论是基本的符号学习还是技术模仿,都具有经验情境性。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学生一定的交互场合和沟通真实情境中。
(2)整体连续性
本课程立足于生活经验的情境,以问题为核心,注重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连续探究。
(3)学科整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非考试科目,但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现代信息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综合各学科载体知识形成研究课题,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情境中寻找学习素材,教育情境化、情境课题化,关注全体学生。
(4)地方特色性
本课程在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5)竞赛切入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一般会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创设不同的比赛平台,让学生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合创新意识,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总思路
1.以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为导向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侧重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需求,符合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打造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的现代化社会公民。
2.以真实的经验情境进行主题生成
本课程开发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引出主题,校园、社区、社会问题等都可以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形成阶段性主题进行研究,从而带动系列化与序列化学习内容。
(1)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的随机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时,可通过整合各种学科知识,创设不同的校本课程课题。比如,兴趣社团类校本课程:摄影社、计算机作品创作协会、动漫社等;特长类校本课程: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三维)、网页制作等。
(2)基于学校地域特色的资源优势型主题
一般来说,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区、小环境。通过分析调查,会发现有很多资源与文化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来。比如,我校地处沙湾古镇,有众多的资源优势,课程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笔者以沙湾古镇资源优势开发为主题进行了设计(如下图)。
(3)基于完整情境的生活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生活情境,情境具有完整性与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就可形成一个校本课程主题。
(4)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好奇心强,能敏锐地抓住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过信息搜集和交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内心形成具有一定观点的立场。因此,可以从学生自身经验情境出发,设计开发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3.以真实问题为思维刺激进行课程组织
本课程的组织是以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组织课程的核心,提供众多学习机会让学生做选择和规划,提供给他们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展实用的、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策略
本课程按照“三阶段九任务式”进行,分别是第一阶段:情境交待―问题引入―讨论研究;第二阶段:练习提高―操作要点―上机实验;第三阶段:课后评价―要点总结―反思提高。其中每项任务可依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而有所增减。
1.坚持以“表现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结合”为目标导向
本课程确立的主题目标在于引导、启发,使教育过程形成一种发散式的动作机制。本课程的目标呈现方式以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为主。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中,要注意把握不同的经验情境侧重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体现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与预设性目标的统一(如下页表)。
2.坚持以“兴趣为先,资源为本”为课程内容
本课程应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发现兴趣―经验情境―刺激思维―个性成长”来设计课程内容,如可以选择微博问题、手机问题、动漫时尚问题等,进而开发成一个个主题。另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同样要以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作为主要依据,如我校所处的沙湾古镇的地域秀美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设置后都可成为开发和可利用的校本课程内容。
3.坚持以“经验情境―问题引入―探究实践”为设计主线
(1)挑起学生基础与情境生成的矛盾
在设计本课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特点创设问题,挑起兴趣经验与学习情境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发学习情境。
(2)激发经验问题与思维学习的情境
本课程设计要通过创设与现实情境一致或类似的情境,提供相关解决问题的线索和任务,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生成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引入时,除了考虑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策略。
(3)形成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模式
本课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经验情境与问题引入后,接下来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属于学生探究与实践过程,“练习提高”可以给出范例让学生进行延伸,如图像的处理介绍了一种方法,学生操作另外的方法等。“操作要点”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填写,如前后一些步骤、相似软件的迁移,或者给出一半要点学生完成另外一半要点。
4.倡导网络环境下多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
本课程应基于网络环境,学生可直接在网络中对每个作品进行小组内与小组间进行评价,按照每个评价的系数,最后在教师评价上自动生成总评价。
5.打造“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与“学科竞赛突出”的品牌课程
本课程应通过不断地整合各学科知识,挖掘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例如,沙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我校近两年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创作出各种体现岭南古镇文化气息和本地乡土韵味的作品,在不同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达80余项,增强了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提升了学科品牌课程。
参考文献:
[1]简子洋.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探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0(06).
[2]刘艳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J].华章,2011(34).
[3]杨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发展,2011(08).
[4]郑茜.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个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0(03).
篇7
具体说就是要抓住一个中心(新课程改革),突出两个重点(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规范三大行为(教学视导、区域教研、教育科研),协调四方力量(学校、培研中心、教育行政、上级教研部门)、破解五大难题(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规范、新课程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课堂教学评价),全面提高质量。
二、工作措施:
1、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责任。强化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学任何时候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花大力气抓教学永远没有错的观念。学校校长要精确定位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校本教学管理规范,为教务主任开展教学工作创立良好人文环境,指导、支持教务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教学工作和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教育干事对本区域教学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2、建校本培训基地,抓实校本师资培训工作。各学校要按照《兴山县2005--2008年校本培训工作实施意见》落实培训规划,并按各自的规划组织好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做好新教师培训、全员培训和相关的送培工作。要继续组织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课程培训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结合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掀起一个新的学习。培研中心要将培训阵地前移到区域和学校,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并照顾到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3、各位校长和教育干事要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以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今年六月下旬将举办一期“校长论坛”,中心话题就是“新课程与校本化”。要求所有中学校长,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乡镇教育干事,人人参与,个个发言。
4、规范教学视导行为。要重新定位培研中心的工作的性质,强化服务,淡化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本年度要以求实效为主要目标,从视导模式改革做起,开展定单式服务与挂点式帮扶为主要方式的视导模式改革,促进工作方式转变。中心要向全县学校公布所有培研员的业务资料,包括研究学科、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个人资料,供学校选择,实现定单式服务。采用由服务对象确认为主要特点的管理办法,落实过程管理。上半年在部分乡镇和县直学校试点,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办法,逐步在全县推开。同时由培研员自主联系并申报挂点学校的教研组(非县直薄弱学科,可结合区域教研组安排),以挂点帮扶的办法开展工作,要求将挂点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教育科研的进步作为培研员业绩考核的一个指标,加以考评。
5、规范区域教研行为,促进校本教学研究。我县区域教研组建设是宜昌市在全省课改工作会议上作为经验介绍的成功举措,要进一步落实。针对前段时间区域教研组工作随意性过大,流于形式的情况,要尽快出台《兴山县中小学区域教研活动规范》,抓区域教研的规范运作,区域教研组指导成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每次活动的协调与业务指导工作,确保区域教研活动有效有序,从而促进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证。本学年要继续开展先进教研组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十佳教研组长和十佳教务主任,要进一步完善评选办法,以校本教学研究的开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点,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6、抓课改骨干教师评选与教学大检查。本学期结合课改骨干教师评选的程序,在3--4月要开展一次教学大检查活动,检查组要确保到达所有校点,查看相关材料,听一定量的课,并与学校教师做较为深入的交流。检查的重点是课程计划落实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学业辅导情况、校本培训情况和教学管理情况。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目前教学与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寻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路,获取第一手材料。同时通过检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在规范化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7、发挥兴山教育学会的研究与协调作用。一是要继续办好“一刊一网”。要在办好《兴山课改通讯》,提高刊物采编质量和印刷质量的同时,提高向上级刊物推荐作品的命中率。要在办好“兴山教育信息网”的同时开办“兴山教育培研网”。以更丰富的内容吸引全县教师,学生参与网站建设。结合湖北省农村教育信息化试点县创建工作,各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要开通因特网,开辟起网上教学研究阵地。乡镇中心小学以下校点在开通KU波段后要加强资源利用研究,推广南阳小学的经验,走教育信息化之路。要以兴山教育培研网为县级平台,加强学科教学艺术交流,课程改革经验推介,并通过这一平台推出各校的校级名师。二是教育学会要在区域性教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可以组织一定范围的教学研究沙龙,也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课题研究、教学比武、成果评选活动,以推动校本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三是以教育学会为龙头规范县内教育科研行为。进一步抓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立项,清理“六无”课题,按《兴山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实各课题的研究过程,力求取得阶段性成果。年内要组织一次全县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选展示和奖励活动。
8、以教学评价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一是本年度以小学师生发展性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为研究重点,组织部分学校作为试点校,以培研中心小学组为龙头,开展专题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各乡镇要认真组织有关学校开展专题研究,拿出本乡镇的评价办法。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评价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促进师生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各位校长要和教师一起做校本资源分析,设计校级规划,组织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培研中心要组织不同层次的校本课程工作交流活动,召开专题研讨会,到课题试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邀请省市专家视导,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篇8
1.开设校本课程《实验化学》
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是以两种方式组织的。一种是分散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分散在《化学1》和《化学2》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相应的模块课程内容中;另…—种是集中的方式,即将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学校将《实验化学》作为校本课程在高二年级开设。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买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
2.通用技术实践与科学课程实验融合教学校本化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新,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面对现实,创造条件,就通用技术实践与理化实验创新融合进行大胆尝试,开设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具体做法是:通用技术实践课,以“编组定位、责任到组、学生管理、教师组织”的办法开展“流程与设计”操作训练:通用技术课上讲理论时拿自制教具当做补充案例实物使用,鲜活真实,情感至深,效果好;通用技术课上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时,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理化实验教具,学以致用,亲身体验,兴趣浓;物理实验兴趣班要求学生用通用技术理念设计实验,改进完善,总结评价,交流应用,有新意,易操作,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健全机制,保障校园创新与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1 加强课程管理,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
1.1 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国家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齐开足课程。严格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普通高中要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选修课程建设规划,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保障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活动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2 加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省教育厅负责全省地方课程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地方课程的开发、管理,市、县(区)地方课程必须报给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一般不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可以开展讲义。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鼓励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与本地风土人情、本地特色相结合。学校要根据要求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做出统筹安排,确保课时。
2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1 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学校要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得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课时安排和课程评价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2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要优化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力。
2.3 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进一步加强教研指导,引导教师重视学生学科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切实纠正盲目增加内容和难度的倾向。积极开展送课下乡、优质课评选与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3 健全和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3.1 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地要根据省教育厅《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做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管理有机结合,科学、公平、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为学生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健全诚信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公示制度,不断提升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省里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电子信息系统,推进评价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3.2 深入推进考试评价与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中考制度改革,着力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争到2014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实行初中毕业学生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加强对中考改革的评估和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选拔的高校招生模式,逐步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3 积极推进学校和教师评价制度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政绩观,切实改变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健全完善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承担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纳入教师评价范畴。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1 充实优化教师队伍。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特别要多形式、多渠道配备好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任教师。要优先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使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进一步实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推进城区教师支援农村,实施“送培下乡”和“跟岗学习”,提高农村教师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和任务。
4.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总结新课程培训工作经验,针对教师发展需要,组织开发以教学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改进培训模式,提倡以参与式为主的多元培训模式,避免单纯理论说教,增强培训的过程性体验,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扩大培训规模。
篇10
为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融合和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并通过动手制作,掌握技能,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校园手工文化,我们确定课题“小学生创意手工的实践与研究”。
创意手工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种,属于手工课程的范畴,包括布艺、粘贴、毛线球、中国结编织、剪纸、折纸、绳编、丝网花、串珠等各种益智手工的制作。开设“创意手工”校本课程是树立大课程观,构建大课程体系,深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可以促进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校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认为,这些话道出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束缚孩子的手脚无异于限制孩子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加大及家用电脑的不断普及,曾经广为提倡和流行的模型、手工制作,已经越来越淡出现代学生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游戏,越显成人化的家庭装饰摆设、昂贵不能拆拼的电动机械玩具等,也都让学生失去了动手机会。
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从劳动课、美术课和每周五下午的校本兴趣课程入手,确定“创意益智手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尝试通过动手制作,掌握技能,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创意益智手工文化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课题的界定
创意手工属于美术教学的一类,该课程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完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作品,主要以手工制作为切入点,培养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做”中习得知识。学生通过探究奥秘、获取新知、亲历过程、体验情感、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进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二十世纪初杜威推行“做中学”,使学生有目的的活动,积极的思考,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三、理论依据与意义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采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而学生通过折纸、粘贴、结绳、串珠等手工制作,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学、教、做合一”理论主张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知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服务生活。“动手做”手工创意活动是最丰富、最直接、最方便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创意益智手工是一种手脑协调的创作活动,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益活动,更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极好途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相关情况。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手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了解来自社会可利用的手工教育资源,逐渐进行课程资源多元化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3.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的兴趣需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教育机智等。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措施有效。
4.经验总结法:定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小结,逐步完善研究方案;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结绳、串珠、纸工等手工活动的研究,把美术、劳动和校本兴趣课程等学科中的手工制作类课程进行整合,在常规课程教学和校本兴趣课程中进行“创意益智手工”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益智手工文化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动手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多样的手工创意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特长。
3.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善于进行科学研究,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六、预期成果
1.研究出特色手工课教学的资源整合和利用问题。
2.研究出手工兴趣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得到有效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对学生手工制作作品创新的呈现形式进行研究和作品汇总,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创意益智手工文化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研究出特色创意手工兴趣课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