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范文

时间:2024-04-17 17:3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篇1

再生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米以下的平坝、浅丘,温度满足3月平均温度15℃、9月平均温度20℃以上的区域可以种植。

关键词:高粱;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89-1

1 头季高梁栽培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

选用正季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的杂交高粱品种。如泸糯8号。

1.2 卡定播期

卡定播期对于高粱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关系到头季高粱的产量和再生高粱是否能够按期进行发苗、及时并且安全出穗和扬花结实。对于头期高粱播种的最佳时期是4月,每亩需要备种量为0.35公斤-0.5公斤。

1.3 适时移栽

一定要掌握好高粱幼苗的移栽时间,一般情况苗龄在25-30天左右,叶片在5片左右移植,但是切忌幼苗移植时间不得超过25天。幼苗在移植的过程中有缓苗期,所以最好在雨后或者粪水灌溉后进行移栽。

1.4 配方施肥

肥料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何利用肥料的最大效应,需要配方施肥。在高粱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使用,施肥方法为早施重施追肥。头季全生育期每亩施纯氮10-15公斤,氮:磷:钾以2:1:1为宜。苗肥在移植后5-7天后使用,农家肥按照每亩1000公斤使用;尿素每亩5公斤或者碳铵10公斤;每亩使用过磷酸钙30-40公斤;拔节肥的使用。在高粱拔节前农家肥的使用要有所增加,每亩使用量1000-1500公斤、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穗肥的施用,穗肥的使用要根据高粱具体长势而定,一般情况下,农家肥1000公斤,其中加入尿素3-5公斤。

1.5 田间管理

高粱从幼苗到收割都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在高粱移栽之后,要注意田间苗的管理,检查移栽苗的缓苗情况,是否需要补缺,尽量减少苗的缺失。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在高粱拔节前要完成追肥、培土等一系列工作,以保障高粱的生长需要。虫害是头季高粱防御的重要对象,尤其是蚜虫、螟虫、炭蛆病等。土蚕、玉米螟虫、蚜虫等是高粱开花、抽穗前主要的防御对象。虫害防御直接影响高粱的产量,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御。化学药品的选用:土蚕的防御选择速灭杀丁和氯氰菊酯药剂,在黄昏时候用,效果最佳;防治蚜虫选用抗蚜威、吡虫啉、啶虫咪等;防治螟选用甲维盐、特杀螟等药剂等,对螟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于炭疽病和纹枯病的防治选用春雷霉素、井冈霉素防治,但是不要用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作为防治虫害,这种方法不利于高粱的生长。

2 再生高粱技术要点

2.1 掌握好收割时间

头季高粱不能进行盲目收割,太早太晚都会影响高粱的产量,首先要对高粱进行观察,一般高粱穗子在九成变色、变硬这样即可收割。

2.2 及时砍秆

在收割之后,要及时砍秆,不宜拖沓,及时砍秆有利于高粱的再生以及提高产量。如果时间拖延,失去砍秆的最佳时机会导致高粱秆上部的休眠腋芽立即萌动、发芽,由于高粱秆上端的优势,会对其下的腋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挨近地面的节位发芽困难,更可能不发苗。留秆的高度是高粱再生的关键,留秆太高或者太低会直接影响产量。砍秆一定要掌握好高度,一般来说留秆3-5厘米即可。

2.3 注意排水

再生高粱抗旱能力较强,但是怕涝。在砍秆之后要立即进行排水。如果遇到天气干旱,可以把秸秆放到行间保湿。

2.4 及时去蘖除草

如果不能及时去蘖除草会影响再生高粱的生产,除草去蘖的最佳时机是再生高粱长出3片叶子的时候,每一组留有壮苗2-3个,其余应除去。在苗生长到30公分左右时应进行追肥,每亩施入足量农家肥和10-15公斤尿素,并除草培土上厢。

2.5 病虫防治

再生高粱病虫害防治与头季高粱基本相同。

2.6 抢晴收割

篇2

(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高粱产量的高低与种植技术密切相关,本文从伊犁垦区高粱的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生产环节进行了总结,为高粱的稳产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伊犁垦区;高粱;栽培技术

新疆伊犁垦区地处天山西部北坡山区,位于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河谷,东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达坂,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为外泄型山间盆地。伊犁河三条支流——特克斯河、喀什河和巩乃斯河蜿蜒奔流其间,形成了湿润大陆型中温带气候。这里光热充足,降雨丰富,河流纵横,是新疆最湿润的地方,有“瀚海湿岛”之称。全垦区日照时数2400~3000h,积温2203.8~4047.4℃,年降水200~800mm。大部分地区非常适合种植高粱,由于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高粱的高产区。垦区种植的高粱主要用来酿酒,伊犁地区目前有大小酒厂十几家,高粱需求量大,仅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每年就需要高粱2.5×107kg,而伊犁垦区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hm2左右,总产1.2×107kg不能满足酒厂的原料需求,如何在有限的种植面积上进一步增加高粱产量是急待解决的问题。2013年,新源垦区七十一团获得了高粱单产840kg/667m2的高产纪录,这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密切相关。为更好地开展高粱生产工作,现将伊犁垦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播前准备

1.1土地准备

高粱忌重茬、迎茬。重茬、迎茬地块病虫害严重,特别是黑穗病发生较多。这些黑穗病病原孢子遗留在土壤中,重茬和迎茬时,容易侵染种子而使高粱发病。此外,重茬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使养分不均衡。较好的前茬作物有大豆、小麦及油菜等。高粱栽培宜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及病虫害较且土壤含盐量低于0.1%的地块。

伊犁地区开春气温回升快,风大,土壤跑墒快,宜耕期短,因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伏翻或秋翻,并进行冬灌,提前蓄好底墒。翻地前土地宜施足底肥,可基施优质有机肥1500~2000kg/667m2、磷酸二铵20kg/667m2、尿素5kg/667m2以及硫酸钾5kg/667m2。开春后适期整地,整地质量要求达到“齐、平、松、碎、净、墒”6字标准。播前结合整地用96%金都尔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用量为60~70mL/667m2。

1.2种子准备

适合伊犁地区种植的优良高粱品种有辽杂115、辽杂22号、晋杂22号及伊杂1号等中熟高产杂交种。种子质量要求纯度不低于96%,发芽率大于85%,净度在98%以上,种子水分不超过13%。

播前10~15d对高粱种子进行包衣,选用0.2%的立克锈和0.7%的高巧种衣剂,可预防高粱丝黑穗病和高粱蚜虫。播前晒种l~2d,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

2播种

2.1播种期

当土壤5cm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伊犁河谷西部垦区高粱在4月20日前后播种,河谷东部垦区则在4月25日左右播种,对于地膜高粱,可提前到4月15日前后播种。

2.2播种量

条播播种量1.0~1.2kg/667m2。整地质量差和土壤表墒不好的地块,播种量可适当增加到1.5kg/667m2;气吸式点播机点播播种量0.7~0.8kg/667m2。

2.3播种质量

播前检修好农机具,播种时要求播种机下种均匀,播行齐整,播深适宜。每播1hm2检查鸭嘴,如鸭嘴被土壤粘住,应及时清理土壤,避免造成空穴。播种深度2.5~3.5cm为宜,覆土不宜过厚。播后应适时镇压保墒,促进毛管水上升至播种层,供种子吸收发芽。

3田间管理

3.1中耕除草

高粱3~4叶时用干齿进行第1次浅中耕,耕深10cm,护苗带15cm,破除土壤中层板结,松土保墒,上干下湿,促下控上,为中耕培土打好基础。高粱5~6叶时进行第2次中耕,耕深15cm,护苗带10cm。

3.2合理灌溉

高粱苗期耐旱,浇水要前控中促,抽穗扬花水要浇足。全生育期灌水4~6次,沙土地多浇,粘土地少浇。用水量450m3/667m2。第1水在播种后60d左右开沟追肥后进行,拔节期、抽穗期、开花后期及灌浆期各浇1次水,做到灌匀,灌透,不旱不涝,充分满足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

3.3科学施肥

3.3.1用好种肥

种肥在播种时随种施入,注意种子与肥料的距离,以防烧芽,影响出苗率。伊犁垦区一般用磷酸二铵做种肥,用量10kg/667m2左右。

3.3.2合理追肥

根据高粱生长发育规律,以拔节期追肥效果较好。对生育期长的品种,或后期易脱肥的地块,可分2次追肥。追肥应掌握“前重后轻”的原则。追肥时期与肥料数量还应视天气、地况及苗情而定。基肥少,种肥不足,叶色黄绿,幼苗弱时,应早追多追;土壤肥沃,基肥量大,叶色深绿,个体生长健壮,应适当后延并酌情少施;砂土保肥力差,后期易脱肥漏水,应适当晚施或分2次追施;气候干旱,土壤缺水,肥效不易发挥,应提早追施;雨多地湿可适当推迟追施。雨前施或施后灌水,肥水相融,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拔节期追施尿素6~10kg/667m2,孕穗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8~15kg/667m2。

4病虫害防治

4.1蚜虫的防治

蚜虫是高粱生长期的主要虫害,及时防治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伊犁垦区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蚜虫的主要危害期,苗期发现田间有10%的植株有蚜虫时进行喷药防治,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g/667m2,兑水30kg,于叶面上下喷雾,力争把蚜虫消灭于初发期。在高粱小喇叭口期每隔7~10d喷药1次,采用18%阿维菌素2500倍液喷施;在高粱大喇叭口期用40%乐果乳油、35%乙酰甲胺磷乳油混合沙子、煤粉加水均匀拌成毒沙,灌入高粱喇叭口内,此法防效时间长,效果好。

4.2丝黑穗病的防治

伊犁垦区主要病害为丝黑穗病,病菌由土壤和种子传播。预防高粱黑穗病,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忌重茬[1]。在化学防治方面:(1)使用种衣剂处理种子,可以杀灭种子携带的部分病菌、虫卵,可选用0.2%的立克锈和0.7%的高巧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2)在高粱6叶及9叶期分别使用戊唑醇悬浮剂叶面喷雾防治1次。

5适时收获

高粱蜡熟末期,籽粒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值,85%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呈蜡质状时是高粱适时收割的最佳时期。如过早收获,籽粒不饱满,小而轻,产量降低;过晚收获则品质降低;遇大风雨时收获籽粒损落增多,影响产量。高粱收获宜选晴好天气及时收割脱粒,晒干后妥善保存。

篇3

关键词:中耕;间苗;浸种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20-1

1 选用良种

优良的品种是高产的关键,所以无论种植任何作物,首先要选择良种,但良种都有一个适应性的问题,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管理条件的配合下,才能表现出良种的优良特性,所以在选择良种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条件来进行。首先要选择高产稳产的耐密品种,植株要中矮型的杂交品种,耐密品种无疑能在同样面积的地块条件下,增种株数,提高产量,低矮品种对于大风的抗力要比高秆品种强,抗倒伏,这些特性对于增产都十分有利;其次要选择生育期适合的品种,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适合的生育期能在高温年丰产,低温年稳产;第三要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来选择,地力好就选生育期长的品种,地力差就选生育期短的品种,要和地力条件相适应;第四杂交种要配套,一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从而选用不同的杂交系,避免品种单一,有利于抵抗自然灾害。

2 选地整地

虽然高粱是耐旱又耐涝的作物,但优质的地块还是高产的必备条件,所以选地时要尽可能选择地块平整,排水浇水条件良好,土质肥沃,不易受风侵的地块。选好地块后,要精细整地,因为精细整地是确保全苗的前提,北方地区冬春降水较少,春天又多有大风干旱天气,所以一般要在秋季进行整地保墒,秋整一般都是先灭茬,然后施加农家肥,再耕翻,最后进行一次耙地,这样能疏松土块,保证春季墒情。当春天化冻时,要及时进行春耙,这样可以把土壤整细,耙平,上面松,下面实,以达到保墒整地的目的。

3 种子处理

选好品种的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首先要精选,选择大粒饱满,整齐,品相好的种子,剔除残、伤、病、秕小的种子,确保出芽全、苗齐、苗壮。选好的种子,要在阳光下晒两三天,或是放在热炕上烘五六天,这样可以提前打破种子的休眼状态,促进早发芽。光照同时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有利于出苗后植株的健壮。晒好的种子一般要进行包衣处理,用药剂拌种,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药膜,防病防虫。如果不进行包衣,就要坐水种,通常要进行浸种催芽,把种子放在40℃的热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然后装在湿容器或不透水的袋中焖上一天,种子放白时,便可以播种了。

4 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由温度和水分决定,要根据当地的条件来决定播期,还要看品种的生育期及地力情况决定是早播还是晚播,一般在土层5厘米深度的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就可以播种了。北方地区一般在5月1日~25日之间播种比较适合,晚熟要早播,不保墒的地要早播,洼地可以适当晚播。播种要深浅适当,均匀。高粱播种深度1.5~2.0厘米(指土壤镇压后的厚度)为宜,最深不宜超过3厘米。播种太深,出苗困难,出苗期推迟,幼苗生长细弱,或部分苗不能出土,造成缺苗断条现象。但也不能播种过浅,以免因土壤缺墒造成落干或芽干。播种方法有平播和垄播两种,吉林省多采用垄播。无论平播、垄播均可进行机播。机播的主要优点是保墒好,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当前吉林省使用的单体播种机,播种质量很好,播种量一般每亩0.5公斤左右。

5 科学施肥

根据高粱对肥料的要求,施肥应以氮磷为主,但由于多年不注意补钾肥,应适当施钾肥。施肥的种类有底肥、种肥和追肥。底肥一般用圈粪、土粪和绿肥等,其肥效长,还可以改善土壤,保水保墒,对地的保护作用很大。种肥也可以用有机肥,有机肥不足时,可补施一些化肥,磷酸二铵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肥,含有大量氮磷,能够满足植株生长的需要。追肥在高粱拔节期进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迅速,需肥最多。以速效氮肥为主,如硫酸铵、碳酸氢铵等。

6 田间管理

6.1 保苗

苗全、苗齐和苗壮才是高产稳产的关键,但北方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在春天播种时会遇到干旱大风天气,这时候保墒很不容易,播种容易错过最佳时期,播种后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情况,所以很容易出现“苗断条,苗数不足,三类苗多”等情况,所以在高粱播种后,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全苗,保齐苗。可采用补种和补栽的办法,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尽量赶早,确保苗齐苗壮。

6.2 间苗

苗全是基础,但如果过于密集,苗往往会挤在一起争夺养分,不利于生长,所以要及时间苗。一般是3叶疏苗,5叶定苗,挑选粗壮,叶色纯正,长势旺的苗留做定苗,去掉矮小病残的弱苗,在间苗的同时也要把苗眼草剔除净,避免对水分养分的争夺。

6.3 中耕除草

篇4

一、红缨子高粱的特征特性

红缨子高粱是源自贵州的糯性中秆中熟常规品种,株高1.9~2.1米,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宽7.1~7.3厘米,总叶数13片,叶色浓绿;穗长32~38厘米,穗粒数2700~2900粒,散穗型,颖壳红色,籽粒红褐色,较易脱粒,一般亩产400千克,高的可达500多千克;该品种糯性好,抗病抗旱能力强,一般生育期为115~125天;如做一播两收栽培,其二收生育期为65~70天、亩产300千克左右。

二、播种育苗

1. 苗床选择

播种前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条件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耕地作为育苗苗床;提前清除苗床前茬作物的残株败叶及周边杂草;每亩栽培地准备30~32米2苗床(苗床畦面面积须达23~24米2) 。

2. 苗床整理和消毒

整地前,每平方米苗床畦面施入腐熟菜饼0.8千克或腐熟豆饼0.4千克或腐熟猪粪16千克+尿素0.4千克,精耕细耙后按2米的宽度包沟开畦,整平畦面。为消灭苗床土壤中的有害病菌和地下害虫,播种前须结合浇水对苗床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即在给苗床浇透水时,在水中加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杀菌、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灭除和预防小地老虎、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

3. 种子消毒

每亩栽培地需种子0.25~0.3千克(不含种衣剂重量);已包衣种子则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播前须先晾晒1~2天,以消灭种子表面有害病原菌,晒种时不要将种子直接摊于石板或水泥地上,以免烫伤种子;晒种后将种子放在55~60℃温水中消毒10~15分钟,再洗净种皮黏液,捞起晾干种子表面水分以备播种。

4. 播种

长江流域做一播两收栽培的红缨子高粱的最适播种期为2月25日~3月12日;播种时选晴朗天气,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已浇透水的苗床中,播后均匀覆盖一层厚约2厘米的干细土,然后安装好塑料薄膜覆盖的拱棚进行保温育苗。播后3~4天即可出苗。

5. 苗期管理

红缨子高粱早春育苗期间,气温和地温仍然偏低,在做好用拱棚给苗床保温的前提下,还要进行适当地通风透气(高粱芽破土前拱棚不用通风透气,破土后每天要适时通风透气);低温天和阴雨天,通风透气时间适当缩短,并尽量在中午进行;晴朗天,通风透气时间适当加长;如气温大幅度升高,则不仅要加长通风透气时间,还应适时揭去拱棚薄膜,以加大通风透气力度。如遇倒春寒天气,可在拱棚上加盖草袋保温。使拱棚内温度白天在25~30℃,夜间在15~20℃。

种子出苗前无需洒水,出苗后若苗床干燥可用喷水壶洒水1~2次,以满足幼苗正常生长的需要;苗床杂草须人工及时拔除;苗床若出现板结,应结合除草用竹签适当刨松,同时对过于密集的幼苗进行适当间除。

三、整地施基肥

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耕地作为红缨子高粱的栽培地;定植前每亩施入腐熟猪粪3000千克或腐熟豆饼75千克或腐熟菜饼150千克,加进口复合肥(15-15-15)50千克做基肥;然后深耕细耙,整碎土块,做好栽培地的围沟和腰沟;3月中下旬按2米的宽度包沟开畦,一般畦面宽1.5米,畦沟上部宽0.5米,畦沟深15~16厘米;整平畦面以备移栽定植。

四、定植

一播两收栽培的红缨子高粱的最佳移栽定植期为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时苗龄30天左右、有4~5片叶。定植前1天对苗床浇1次透水,有利于取苗和减少根系损伤。定植时用小挖锄配合,每畦栽6行,株距和行距均为23~25厘米,每亩定植8000~8300株。定植后及时用清粪水或0.05%~0.1%尿素溶液施1次提苗肥和定根水。

五、田间管理

1. 补苗

红缨子高粱定植后的15天内要经常检查其成活情况,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栽;受地下害虫为害而死亡的,清除死亡幼苗、灭除地下害虫后再补栽。

2. 中耕除草和培土

红缨子高粱定植后,每亩地表均匀喷施(畦沟、围沟、腰沟均要喷到)72%异丙甲草胺乳油400~500倍液、或48%甲草胺乳油200~250倍液、或50%乙草胺乳油200~250倍液等35~40千克,使地表形成药膜,以控制杂草生长。喷施除草剂后的15天内不得中耕,以免影响除草剂效果;15天后则根据土壤板结和降雨情况,及时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墒情,防止板结。每次中耕时都要给高粱苗适当培土,以利植株茁壮成长。

3. 排灌

想取得高产,土壤湿度应尽量保持在70%~80%;红缨子高粱的生长季节大部分处于高温干旱季节或高温强降雨季节,所以合理排灌显得尤为重要;凡遇土壤干旱均要及时灌水,以免高粱因缺水而生长不良;凡遇强降雨要及时清沟排水,以免渍水影响高粱正常生长甚至死亡。

4. 追肥

红缨子高粱定植后25天左右(苗高50~60厘米),要结合浇水施1次清粪水,或将10千克尿素溶于水中再浇施;定植后50天左右(苗高140~150厘米),再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千克;在高粱刚进入花期时,结合防治病虫叶面追施1次0.6%~0.7%尿素+0.4%~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六、头季高粱采收

7月上中旬,当高粱穗80%以上籽粒由白色转为红褐色(即高粱穗80%以上籽粒已硬化)时要抢晴及时采收、晒干脱粒,脱粒后要及时晾晒,防止霉变。

为防止高粱根和茎基部老化,促进再生芽萌发,在头季高粱收获前5~7天,每亩要将10~15千克尿素溶于2000~2500千克水中对高粱根部进行浇施。

七、砍(割)秆留桩

高粱穗收割后,要尽早砍(割)秆留桩。为了保证再生苗健壮、整齐,留桩以留近地面2个节为好,留桩高度为3~4厘米。砍(割)秆的砍刀或镰刀要锋利,砍(割)秆的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茎秆破碎,以免茎秆腐烂,影响再生苗的数量和均匀分布。砍(割)秆后的秸秆要及时搬离地块。

八、疏苗

红缨子高粱的再生芽发出后,在其长出2~4叶时进行疏苗,疏苗时要求除弱留壮、除上留下、除挤留匀,一般每株留健壮再生苗1~2个,每亩再生苗总数控制在1.2万株左右。

九、再生高粱的田间管理

砍(割)秆留桩后的5天内,要进行中耕除草,促早发新根;然后喷1次异丙甲草胺或甲草胺或乙草胺等除草剂溶液防止杂草再生。砍(割)秆留桩后20~25天,每亩要将20千克尿素+20千克氯化钾溶于2000~3000千克水中,结合抗旱对高粱根部进行浇施,浇施要在早晚凉爽时进行。肥水尽量不要触及再生苗,触及后要及时浇清水清洗。再生高粱的生长季节正处于7~9月的高温干旱期,要注意在早晚凉爽时及时浇水抗旱;如遇强降雨要及时清沟排水。再生高粱进入花期后,结合防治病虫叶面追施1次0.6%~0.7%尿素+0.4%~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十、病虫害防治

红缨子高粱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纹病、锈病、黑穗病;可用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农药喷雾防治炭疽病,苯菌灵、多・霉威、硫菌・霉威等农药喷雾防治煤纹病,三唑酮、丙环唑、烯唑醇等农药喷雾防治锈病,三唑酮、萎锈灵等农药拌种防治黑穗病。

红缨子高粱的虫害主要有螟虫、蚜虫、钻心虫;可用辛硫磷、菊杀乳油、菊马乳油、氟虫脲、虫螨腈、杀螟硫磷等农药喷雾防治螟虫,吡虫啉、抗蚜威、毒死蜱、马拉硫磷、氯氰菊酯等农药喷雾防治蚜虫,马拉硫磷、溴氰菊酯等农药喷雾防治钻心虫。高粱对敌百虫、敌敌畏、三氯异氰尿酸、乐果、多菌灵、三唑磷等十分敏感,故不可施用。

十一、二季高粱采收

篇5

1.选地

高粱对土壤适应能力较强,但对各地高产地块的土壤分析,都具备土壤耕层深厚,结构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质地和酸碱度适宜等特点。

2.整地作垅

根据高粱对土壤的要求,应在秋季前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整地作垄,以利蓄水保墒,延长土壤熟化时间,达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的目的,耕深以20厘米为宜,并力争秋季志垅,垄距以55-60厘米为宜,未及起垅的,春季应抓紧进行顶浆作垄,以保蓄冬季积蓄于土壤表层的大量水分,供种子发芽。

3.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我地区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杂交种--泸杂四号为主栽品种。该品种具有米质好、籽粒整齐,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叶锈病、抗倒伏和产量高等特点。

4.种子处理

4.1发芽试验

播前进行发芽试验是确定播种量的依据,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时才能做种。

4.2选种、晒种

播前应将种子进行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做种,并进行晒种,播后出苗率高、发芽快、出苗整齐,功苗生长健壮。

4.3浸种崔芽

用55-57℃温水浸种3-5分钟,景干后播种,有添墒保苗与防治病的作用。

4.4药剂拌种

为了防止高粱黑穗病,可用拌种双拌种,每公斤种子用5克拌种双。

5.播种与移栽

5.1播种

一般土壤5厘米内,地温稳定在12-13℃,土壤湿度在16%-20%播种为宜。海城地区5月5-10日为适宜播期,播种量与发芽率和亩保苗有关;发芽率在95%以上,亩播量1.5-2公斤。播 3-4厘米为宜,播种时要深浅一致,踩好底格子,覆土薄 厚一致,镇压保墒。

5.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该市最佳移栽期4月20日前,当叶龄达6-7叶时抢雨天前及时移栽。亩栽7000—8000株左右(1.5-1.7×1尺,窝栽双株)。

篇6

关键词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高寒冷凉山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32-01

会泽县是一个高寒冷凉山区农业大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经103°3′~103°55′,北纬25°48′~27°4′。全县共有21个乡(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水稻就是主要产业之一。现将高寒冷凉山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强、综合性状好,且通过省、市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水稻品种。会泽县主要以楚粳、云粳、合系系列为主。播前晒种2 d,然后用施宝克浸种48 h,保证苗全,苗匀,苗壮。会泽县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4月下旬摆栽结束,大田用种量为30 kg/hm2。

2 培育壮秧

育苗方法为塑盘旱育,准备561孔塑盘900个/hm2。播前调酸消毒,每900个盘用1 350 kg细土拌7.5 kg壮秧剂[1-3]。选择前作冬闲、肥力中等的田块,挖田晒垡40 d,施底肥农家肥15 t/hm2。播种后,用丁草胺除草1次,适时通风炼苗,二叶一心期揭膜,揭膜后人工除草1次,打孔蓝膜平铺式覆盖20 d,施碳酸氢铵300 kg/hm2作送嫁肥。

3 整地移栽

大田前作为绿肥,土壤肥力中等、疏松,通透性好,排灌方便,机耕1次耙田1次,耕层深度约30 cm,耙地质量高,做到田平泥化表层无杂物。结合整田,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选择最佳节令适时栽插,一般在5月1—20日移栽,栽插深度以3 cm为宜[4]。注意移栽秧龄不能超过50 d。塑盘旱育秧采用(25.0 cm+12.5 cm)/2×12.5 cm的规格进行双行定向摆栽。根据大田田块肥力和海拔确定移栽密度,每丛2根苗,高海拔地区栽植基本苗52.5万~60.0万根/hm2。

4 肥水管理

4.1 科学施肥

根据当地水稻生产情况,按照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一次性全层施入的原则施肥[5]。中上等肥力田块在犁田时一次性施入优质农家肥15 t/hm2、水稻专用复合肥(10-10-10)600 kg/hm2、硅肥750 kg/hm2,确保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中下等肥力田块可适当提高施肥量。移栽后7 d,追施碳酸氢铵375 kg/hm2作分蘖肥。以后视苗情巧施微量肥料如磷酸二氢钾等,不再追施速效氮肥[6]。叶浓绿、长势过旺的稻田,不宜追施粒肥,以免水稻贪青晚熟、发生穗茎稻瘟病。剑叶露尖时施保花增粒肥,施尿素45.0~67.5 kg/hm2。

4.2 合理管水

做到干湿交替,科学管水,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露泥摆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苗够(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晒田、适水孕穗、干湿壮籽为原则[7]。分蘖盛期,要实行浅水灌溉促进分蘖,保持适当水层。低洼和排水不良的地块,水浆管理以浅湿为主。达到要求的茎蘖数后,适时进行晒田。水稻抽穗结实期遵循的灌溉原则是:足水(3 cm左右浅水)抽穗,湿润灌浆,适时断水。灌溉方法为:深水抽穗,浅水灌浆,湿润养籽。黄熟中期即可排水落干,促进早熟,便于收割,一般收割前5~7 d停止灌水落干,做到晚断水养老稻,提高稻米品质,收获前7 d左右断水。

5 病虫草害防治

水稻生长的中后期病虫害较多,要做好稻瘟病防治工作。重点防治稻瘟病、稻曲病,交替使用药剂,重点喷稻株中下部,同时重点防治埂边杂草。移栽前10 d,秧田用三环唑300 g/hm2对水225 kg集中预防稻瘟病。用溴氰菊酯300 mL/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粘虫。在孕穗中后期,用井冈霉素150.0~187.5 g/hm2对水750 kg,对穗部喷雾防治稻曲病。在稻苗枯鞘高峰期,用三唑磷450~600 g/hm2或氟虫腈22.5~37.5 g/hm2,对水750 kg喷雾防治二化螟。在田间保持水层条件下,用吡虫啉22.5~30.0 g/hm2对水750 kg防治稻飞虱[8]。人工拔除杂草,若需化学除草,大田在移栽前2~3 d或移栽后4~6 d用丁草胺3 000 mL/hm2拌土撒施或施田草光(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剂)375~450 g/hm2,拌化肥或细泥土450 kg撒施。

6 适时收获

中熟品系水稻的最佳收获期为剑叶金黄色时,最高产量和最佳食味的适宜收获期为最小分蘖穗的尾谷进入黄熟期。

7 参考文献

[1] 顾兴花,李耀立,刘福久,等.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7.

[2] 蒋良才,赵玮.水稻软盘旱育抛秧的技术组装[J].安徽农业科学,2000(3):297-300.

[3] 彭素云.早稻塑料软盘抛秧技术效果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2):20-22.

[4] 黄国利,黄少鹏.水稻旱育稀植标准化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08-109.

[5] 姜明波,翟顺国,潘晓波,等.豫南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9):31-32.

[6] 刘梅.水稻富源4号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89.

篇7

关键词:两优6326;再生稻;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6-1254-02

两优6326系安徽省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淡香型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通过了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品审04010411),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7013)[1],2006年开始引入蕲春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经过多年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出熟期较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剑直、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尤其适合作再生稻种植[2]。2011、2012年连续两年在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进行“再生稻‘一种两收吨粮田’综合配套集成技术”千亩示范,经湖北省黄冈市农业局组织专家现场实产验收,2011年示范面积67.2 hm2,头季稻平均产量10 104 kg/hm2,再生稻平均产量5 712 kg/hm2,平均两季稻产量达到15 816 kg/hm2;2012年示范面积115.2 hm2,头季稻平均产量9 795 kg/hm2,再生稻平均产量5 319 kg/hm2,平均两季稻产量达到15 114 kg/hm2。高产田块头季稻产量超过10 500 kg/hm2,再生稻产量超过6 000 kg/hm2,两季稻产量超过16 500 kg/hm2。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系由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杂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淡香型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1]。其分蘖力强,再生能力强,株叶形态好,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穗形整齐,较耐高温,结实率高,增产潜力大[3]。

两优6326在湖北省蕲春县作再生稻种植,3月下旬播种,头季稻在7月底至8月上旬成熟,再生稻在10月中旬成熟。田间表现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再生能力强、后期转色好[4]。稻米品质经检测,整精米率65.9%,长宽比3.0,垩白粒率27%,垩白度3.2%,胶稠度50 mm,直链淀粉含量14.8%。米质优,米粒晶莹透明,带有淡香味。经抗性鉴定,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

在3月下旬(春分前后)播种,实行薄膜小拱棚覆盖保温育秧。育秧方式有旱育秧和湿润育秧两种[5]。旱育秧:选用菜园地或肥沃疏松的旱地作秧田,提前5~7 d施肥、翻土、开沟、整厢,每公顷施30%复合肥450 kg作基肥。播种前,一是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当种子露白破胸、根芽突起时,按一包旱育保姆拌1.0~1.5 kg干种子的比例进行拌种处理;二是秧田浇透水,使5 cm表土层水份达到饱和状态。每公顷秧田播种量375~450 kg,实行分厢定量均匀播种,播后用细土盖种,盖至不露子为宜,随即喷施旱育秧专用除草剂,防除秧床杂草,再搭小拱棚、盖薄膜保温。在秧苗2~3叶期时,趁晴朗天气揭膜及适时施断奶肥,以促进秧苗分蘖。出苗后“厢土不发白、秧苗不卷叶”不喷水,晴天秧厢两头要注意揭膜通风,雨天盖膜防雨淋,并及时清沟排水。湿润育秧:施肥、翻土、开沟、整厢、搭小拱棚、盖薄膜保温等方式方法与旱育秧相同,但要注意三点,一是播种量要小些,每公顷秧田播种225 kg;二是秧田以防除稗草为主,在秧苗2~3叶期时,每公顷秧田喷施二氯喹啉酸有效成分202.5~390.0 g,施药前将水排干,施药后第二天回水,并保持3~5 cm水层;三是在秧苗2~3叶期时,每公顷秧田用多效唑600~750 g对水喷施。

2.2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在秧龄30~35 d、叶龄5~6片、单株秧苗带蘖2~3个时及时移栽。株行距14.0~15.5 cm×26.5cm,确保每公顷大田插足24万~27万蔸、105万~135万基本苗。

2.3 早管促早发,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基肥在大田耕整时施用,每公顷施30%三元复合肥(15-6-9)750 kg,大粒锌肥6 kg。分蘖肥在水稻移栽返青时施用,每公顷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12.5 kg,并拌适量稻田除草剂防除大田杂草。平衡肥在秧苗栽插后15~20 d看苗补施适量尿素,促秧苗平衡生长。穗肥在5月底或6月初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前施用,每公顷施尿素60~75 kg和氯化钾75 kg。晒田时,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在移栽后20~25 d或每蔸茎蘖数达到10~11个时及时晒田,晒到“人站有脚印,田边鸡爪裂”时回薄水,“随水干”后搁田至幼穗分化前再回水,保持田间“干干湿湿”状态至头季稻成熟前5~7 d断水。

2.4 加强病虫测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重点是防治“三虫两病”,5月上中旬防治一代二化螟、6月底防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苗期、分蘖盛期和破口露穗期防治稻瘟病,晒田回水后防治纹枯病。同时,还要注意防治南方黑条矮缩病。

2.5 适时重施促芽肥,促进母茎腋芽萌发和生长

促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 d施用,每公顷施尿素112.5~150.0 kg和氯化钾75.0~112.5 kg。如果头季稻后期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则施肥时间应适当提前,尿素量适当高一些。每公顷施尿素在150.0 kg以上的可分两次施。

2.6 及时收割头季稻,适当高留稻桩

头季稻在95%谷粒成熟时及时收割。稻桩高度以保留至倒二节上方5~8 cm为宜,一般留桩高度在40 cm左右[5]。收割时,要做到整齐一致、平割不要斜割,且抢晴收割。割后稻草要及时运出田外,不要压在稻桩上,踏倒的稻桩应及时扶正,以促使再生稻发苗整齐一致。

2.7 强化再生稻管理,增穗增粒达高产

一是科学管水,在头季稻收割后,及时回水护苗,齐苗后,保持田间“干干湿湿”状态至再生稻成熟。头季稻收割时,如遇高温干旱,应适当灌深水,增加田间湿度,降低温度,提高倒二节和倒三节腋芽的成穗率[5]。二是早施壮苗肥,头季稻收割后2~3 d内,在及时回水的同时,每公顷施尿素112.5~150.0 kg,促使再生苗整齐健壮。三是根外喷施调节剂,在头季稻收割后2~3 d内,每公顷用“920”30 g加磷酸二氢钾1 500~2 250 g对水750 kg喷雾;在再生稻始穗期,每公顷用“920”15~30 g加磷酸二氢钾1 500~2 250 g对水750 kg喷雾。四是注意防治穗稻瘟病,在再生稻破口露穗前2~5 d每公顷用稻艳300 g对水防治一次。五是再生稻坚持“十黄熟”收割。由于再生稻各节位腋芽生长发育先后不一,抽穗、成熟也参差不齐,所以要坚持“十黄熟”收割,不宜过早,以免影响产量。

参考文献:

[1] 曹新国,胡 锋,王美琴,等.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中籼组合两优6326特征特性及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222-225.

[2] 刘祥臣,乔 利,刘春增,等.覆膜条件下不同施N量对水稻‘两优6326’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33-37.

[3] 曾宪成,张德海. 两优632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2):94.

篇8

关键词:Y两优9918;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41-02

Y两优9918是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高产杂交一季籼稻组合,于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在由湖南恒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开发。自2011年开始,太湖县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安全型超高产杂交稻Y两优9918配套技术集成及示范引进该组合。2012年在太湖县小池镇百鸣村连片示范种植12hm2,并在晋熙、百里、弥陀等乡镇进行了示范推广,平均单产达9.77t/hm2,2012年该组合在太湖县示范推广面积达2 000hm2以上,该组合将成为太湖县的主导组合。现将2012年Y两优9918在太湖县的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国家中稻区试生育期130.8d左右,比对照两优838早熟3d;湖南作一季晚稻种植124d左右,比对照汕优63早熟3d。株高122.7cm,株型松紧适中,叶色淡绿,剑、直、凹,茎秆坚韧,分蘖力中等,抽穗整齐。穗长27.9cm,有效穗数16.1万穗/667m2,每穗总粒数175.7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7.5g,7项指标达一级优质米,整精米率达61.2%,米饭食味佳。稻瘟病综合指数5级,白叶枯病7级,稻飞虱9级。

2 产量表现

2007年省区试平均539.0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4%;2008年续试平均626.99kg/667m2,比对照增产10.29%,达极显著水平。2a区试平均583.04kg/667m2,比对照增产7.9%。

3 突出优点

3.1 具备超高产潜力 Y两优9918植株矮,茎秆韧性强,抗倒性好。据调查,2009年调查株高117cm,2010年为116cm,株型紧凑,第一节间短而粗,茎秆粗壮有韧性。2009年我县种植的大多数水稻品种都发生倒伏现象,而该品种坚挺不倒。穗大粒多,穗长可达30cm以上,最高大穗粒数达到549粒,一般都在350粒以上。

3.2 品种抗性强

3.2.1 抗病性 2a在太湖县示范,没有发现稻瘟病和稻曲病,纹枯病也轻。尤其是2013年,在我县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苗瘟、叶瘟、穗颈瘟都偏重发生,而该品种未发现任何稻瘟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2012年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阴雨低温天气,大多数品种稻曲病严重发生,而Y两优9918的稻曲病发病率极低。

3.2.2 耐高、低温能力强 2009年在我县从7月22日到8月13日连续遇到超过20d低温天气,据调查该品种田间结实率达84.3%,当年,当地多数水稻品种平均单产只有400kg/667m2左右,而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673.6kg/667m2。2010年从7月底到8月中旬又连续遇到10d以上35℃以上的高温,最高气温达到39.2℃,调查显示,田间结实率达86.7%。总体来看,该品种要比我县主栽品种每667m2增产100kg以上。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播种期宜在4月20日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强氯精浸种,或者用Y两优9918专用拌种剂拌种。秧田每667m2播种量7kg,大田用种量0.75~1kg/667m2。秧田应施足基肥,每667m2施用45%复合肥40kg,或者施用1 000kg农家肥,加7~8kg尿素作基肥。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小苗带土移栽,有利于高产形成。一般适宜秧龄期为20~25d,最长秧龄期不超过30d。Y两优9918剑叶直挺,叶片内卷,可适当密植。一般每667m2栽插1.25万蔸,株行距为20cm×27cm,最好采用30~16cm宽窄行移栽。每蔸插2粒谷的种苗,注意浅插和匀插。浅插的标准就是保证第一片完全叶露出泥面,减轻植伤。减轻植伤也是促大田早发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预防和减轻植伤关键是培育壮秧。秧田氮肥用量过多或“送嫁肥”用得过早,都会使秧苗过嫩,降低抗逆能力而引起植伤,秧龄过短过长都易引起植伤。为了减轻植伤,秧苗应边拔边栽,不插过夜秧,栽后应及时灌水护苗,防止失水伤叶。带土移栽,铲土移栽或抛秧的,对减轻植伤促进早发有明显效果。

4.3 平衡施肥,创建丰产苗架 (1)基肥。湖区每667m2施45%的复合肥35kg,或45%的复合肥25kg,加750kg农家肥。丘陵、山区施45%的复合肥50kg;或者45%的复合肥35kg,加750kg农家肥。(2)追肥。①分蘖肥:中稻移栽后5~7d、一季晚稻移栽后3~5d,每667m2施尿素7~8kg。田复水时施氯化钾10kg。②穗肥:在稻穗枝梗颖花分化期,施尿素5~6kg。抽穗期如果叶片颜色淡黄,不出现贪黑现象,可在齐穗后每667m2喷施谷粒饱一包。

4.4 科学管水 大田采用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的管水方法。移栽到返青期间,一般水层以不淹到秧苗最上全出叶的叶耳为适度,这样可以减少秧苗蒸腾,有利早发新根,加速返青。秧苗返青后,为了促使分蘖早生快发,根系发达,苗健苗壮,应实行浅水勤灌,保持2~3cm的水层,以提高地温、水温,增大昼夜温差,增加土壤氧气和有效养分,促使早分蘖、多发根。够苗后应及时烤田。烤田是促进根系发育,控氮促碳,抑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增加茎鞘积累,确保稳长稳发的重要手段。但烤田过早、过迟或过急、过重都会对增穗、增粒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烤田要因苗、因田制宜,做到适时适度。在生产上一般掌握“苗够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即栽后20d左右、全田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时即开始烤田。烤田要掌握先露后晒,分次进行。烤田程度以不陷脚、冒白根、不开裂为宜。耕层深厚,肥力高,长势旺的田要采用重烤田的办法,即在幼穗分化前,紧接施肥耘田后随即烤田,以便复水后能及时为幼穗分化发育提供养料。对苗数已发足但遇连阴天无法烤田控苗的亦可采用短时间灌深水的办法,抑制分蘖的发生。对于深脚泥田,冷浸田要求在稻田四周开围沟,田中开腰沟,做到沟沟相通,排冷浸水。长期湿润灌溉,田间不留水层,多次田,以提高泥温,增加土壤透气性能。

4.5 综合防治病虫害,增强抗倒伏能力 秧田注意防稻蓟马。稻瘟病区从分蘖期开始注意预防稻瘟病,特别是孕穗末期和齐穗阶段要用高效对口药如拿敌稳等防控穗瘟。预防纹枯病、稻曲病在水稻破口前7d和抽穗时各喷施爱苗1次,每次3包/667m2。虫害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等。

篇9

引言

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1.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生产潜力

环境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光照。要延长光合时间.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生育期,如要求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片不早衰,补充人工光照等;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改变株型;增强光合效率,如通过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深施碳酸氢铵肥料等途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低光呼吸等。

1.2改良遗传因素

为保证农作物高产,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优越性。所以培育抗逆稳产、抗病虫的育种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育种改良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使作物的成熟期更加适宜.也将成为增加复种和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条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常规为主、多种方法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使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如单倍体技术与诱发变异结合.可提高隐性突变体的出现频率:组织培养与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结合.可更快地筛选出有用材料。

1.3提高栽培技术

如土壤耕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和适度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问的矛盾:清除杂草和疏松表土:形成高产土壤。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生产条件及产量水平,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肥料品种.确定适宜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用量和配合比例.并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1.4其他措施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可使一些作物成熟期延长。成熟期的适当延长,对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是有利的。以玉米为例,据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玉米成熟期从35天延长到50至75天.而玉米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能增产3% 左右。再如一些栽培措施:松土与镇压,垄作、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灌水都对土温和气温有影响。对于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松土与镇压来解决.这样即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垄作在温暖季节可以提供土壤的表面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的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低温的变化、降低低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的作用:灌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之外.还可以缓和温度的变化。

2.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

如农作物实行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农作物高产的注意事项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近年来.由于多数农户对土杂肥、绿肥重视不够,为取得高产,逐年加大化学肥料用量,导致土壤酸化、毒化、板结严重,作物长势不良、枯萎、黄萎、病毒交替发生,籽粒批劣、产量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应重施土杂肥.深翻改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对于病虫害.实践证明,要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抗病一代品种、使用土壤杀菌剂、发病前预防、发病后化学除治等多项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仅仅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害,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严禁“轻管理、重种子,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防、重除治,轻常规技术、重新技术”,要正确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科学栽培,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的特性。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实行配方施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壤肥力.把农田种成海绵田.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农作物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深耕、细耙、精细整地、适时中耕、除草等适时管理达到高产目的的不要措施。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注重经验总结,如马铃薯施高锰酸钾既增产又防病。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可减少化肥用量l,3及以上.增产20%~40%以上.取事半功倍之奇效。花生喷亚硫酸氢钠结果多、果实重;萝i-施硼肥不空心等技术总结可使农作物稳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3.4其他注意事项

注重种植基地适宜的选择;合理轮作,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采取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选用高抗品种:认真做好选种、浸种和消毒工作;确定作物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株型、最适叶面积系数、种植季节、水肥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种植规格.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使田间通风透光及田间湿度总处于最佳状况.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及早进行间苗、补苗和定苗,合理施肥、灌溉;适时中耕、松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事项

篇10

关键词:玉米种子;栽培技术;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91

1 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玉米种栽培前的准备工作要点包括整地、施播底肥、种子处理等。

1.1 科学整地

选择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时要保证地块不受污染,以免影响玉米作物的生长;地块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确保肥性能良好,种植时要避免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玉米,否则会增加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率。播种前的整地工作十分关键,科学、合理地整地可减少土地水分蒸发,保底墒;根据地块的墒情及整地时间确定整地深度,轻耙深度在8~10cm左右,重耙深度在12~15cm左右,且耕层内无较大土块,地块整好后上虚下实,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墒、提墒。

1.2 合理施肥

制种过程中科学的肥料供应是保证种子生产营养的重要措施,因此播种前要对地块施播基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种子根系的发育。实施方法包括条施、穴施、撒施等3种,如条件允许以条施为首选,其施肥效果好,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吸收。施肥过程中要根据玉米品种、地块的实际情况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时间,夏季可与雨水结合施肥,以达到更好的施肥效果。

1.3 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

玉米种子的选择要因地制宜,保证较高的出苗率。种子以颗粒饱满、色泽明亮的为首选,确定种子品种后要进行浸种处理,用微量元素、氮、磷、钾制成营养液浸种,不仅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机率,而且可提高出苗率。播种前要选择睛朗的天气进行晒种,以增强发芽势,提高发芽率;还需用呋喃丹、多菌灵等药物进行拌种,以降低病虫害的影响。

2 玉米播种

玉米种子的播种要合理选择播种期,如露天播种则要求日平均气温在10~12℃,如采用地膜覆盖,可将播种时间适当提前。播种时要进行合理分期播种,地边预留3~5行晚播3~5d,其主要目的是延长种子田的授粉时间。合理密植,宽行种植行宽在55cm左右,窄行则在44cm左右,株距保持22cm左右,种植密度控制在6100~6200株/667m2。播种时在开好种沟后要酌情施播种肥,可在种沟内撒施尿素、磷酸二铵等用作种肥,尿素用量在5kg/667m2,磷酸二@用量在10kg/667m2;施播种肥时要保证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以免灼伤种子。开沟穴播,种沟深5cm左右,每穴播种2~3粒,立即覆土踩实,如地块墒情不足则要在种沟内适当浇水,以提高出苗率。

3 玉米种子栽培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制种田常见病害包括大小斑病、矮花叶病、穗粒腐病等,针对不同的病害可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制种田灌浆期至乳熟期是大小斑病的高发阶段,发病后可用50%多菌灵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施液叶,间隔1周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矮花叶病主要是由于玉米花叶病毒、缺锌等因素导致的,多发生于苗期,针对该病可用0.3%~0.5%的磷酸二氢钾与硫酸锌混合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样用药2~3次;还要注意加强蚜虫的防治,以免病害蔓延。穗粒腐病会引起玉米子粒腐烂、霉变,主要发病因素受高温影响比较显著。针对穗粒腐病可采取制种田站秆扒皮的方法进行治理,晴天撕开果穗顶叶,促进子粒水分散失,加快果穗脱水速度;当授粉结束后及时砍掉父本,增加母本的光照,成熟期可砍掉穗位以上的茎叶,上述措施可加快田间气流速度,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穗粒腐病的发病率。

玉米制种田常见虫害包括粘虫、玉米螟、蚜虫等。玉米螟主要以大喇叭口期为高发阶段,可采用50%辛硫磷或40%氧化乐果进行灌心防治,直接对受害植株灌心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粘虫以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为高发阶段,同样可使用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进行防治,主要应用药液喷雾防治,对受害植株中、下部叶片用药2~3次即可。蚜虫主要为害母本顶叶及父本雄穗,可在抽雄散分期用40%氧化乐果喷施叶面,控制蚜虫的进一步蔓延。

4 玉米种子的收获及脱水

玉米种子的收获要适期旱收,及时晾晒脱粒,果穗收获后,子粒及穗轴上的水分含量较大,此时要及时去除顶叶进行晾晒,并及时脱粒,促进水分蒸发,避免发生霉变或发芽;还要注意及时对玉米种子进行脱水,如脱水不及时就会发生腐烂,如过度脱水则会导致玉米种子失去活性无法发芽、生长,因此适度脱水是保证玉米种子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可推行种子烘干技术,当果穗或子粒水分较大时,可用种子烘干设备,通过1次或2次烘干,将种子水分安全降到13%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