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的过程范文

时间:2024-04-17 16:0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偿献血的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护理;无偿献血;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09-01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同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以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里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为对象的学科[1]。笔者通过近几年对无偿献血护理工作的经验,体会到对献血者,特别是对初次献血者要实施心理护理尤为必要。由于这些初次献血者,大部分人存在着好奇、紧张、恐惧等复杂的心理变化,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采血成功率和血液质量。因此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通过向献血者讲解献血知识,加强心灵沟通,减少心理抗拒和防御等心理护理的手段以消除献血者的心理负担,使他们身心处在信任、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献血,从而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1 护理心理学基本原则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应用

1.1 动态的原则 应用动态的原则贯穿于无偿献血的前、中、后全过程。有报道指出作好献血前的解释、宣传工作能极大地减少献血反应发生的机率[2]。能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恐惧、消极、无奈、忧虑、怀疑等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反应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管痉挛,充盈度欠佳,容易导致献血不良反应和造成穿刺困难,采血不畅,影响血液质量,阻碍无偿献血的进行[3]。

1.2 交往的原则 心理护理是需要工作人员应用人际交往的技巧,与献血者进行情感交流,将献血者视为社会上最有爱心的人。采血护士须关心、尊重献血者,重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一切献血护理活动均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4]。工作时热情接待,关心安慰,给他们以心理支持,增加献血者其安全感、荣誉感,消除无人关心的孤独感,减轻献血前的焦虑、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协调好献血前的各种人际关系,帮助献血者度过紧张、恐惧和不解的心理危机阶段,使献血者在宽松、完全知情、充满爱心的环境中,愉快地进入献血过程。

1.3 服务的原则 心理护理是在人道主义的指导下全心全意为献血者服务。随着献血对象的转变,护理模式由原来的“以献血为中心”转变为“以献血者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要求对献血者实施全面综合[5]。献血环境应整洁、美观、温馨,物品陈设有序、便于取用;工作人员做到快速、准确、专业性强。

1.4 专业的原则 无常献血工作者只有受过良好的培训,掌握熟练的技术、有较强的沟通表能力和一颗给献血者关爱的心,才可以在献血者献血过程中赢得信任和尊重[6]。

1.5 献血中的心理安慰

1.5.1 启迪的原则 护士对献血者的身心健康给予启迪,诱导他们进行自我护理,同时给予一些积极的暗示[7]。在献血者面前表扬多次献血者,使献血者间相互鼓励,消除对献血的紧张、恐惧等不安情绪,在献血者中树立无偿献血光荣、安全、对自己身体无害且利他的概念。工作人员应激励献血者勇敢、镇静地面对献血过程及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开发其心理能动性,积极配合献血过程。

1.5.2 应变的原则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不顺利,献血者的心情是有变化的,如生气、烦躁、紧张等,工可作人员必须灵活应变,及时发现其心理变化,采取恰当的措施与他们沟通。如详细解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发挥双方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完成献血过程[8]。

1.6 献血后心理护理 应用自我护理的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目的是使献血者学会自我保护,促进其再次献血。采用心理暗示的原则,告诉献血者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献血后的生理恢复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采用多种形式的献血后服务,建立一个献血后追踪和护理系统,以鼓励献血者固定献血。如献血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沿血管走向按压针眼,并嘱献血者以同法按压5~10 min以上,创可贴保留4 h以上[9],24 h不做剧烈运动。饮用点心、饮料,休息20 min经工作人员检查后方可离开。对献血者进行跟踪回访,对自愿献血者表示感谢,热情鼓励其再次献血,及时向献血者反馈血液检验结果,并了解献血者对服务的满意度。

2 其它因素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

2.1 工作人员的心理品质 每个采供血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真挚的爱心和同情心,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利他和助人”;还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献血者身上直观的资料判断他们的需要;准确的记忆力,如记住多次献血者的姓名;工作的灵活性,遇到问题能边观察、边思考并有效地解决;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尤其是面部表情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2.2 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 着装整洁、举止端庄、言谈得体、态度温和,为献血者严格保密,自觉又严格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懂得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本专业的道德修养于实际工作中。操作动作轻柔、协调、稳妥、有条有理,静脉穿刺技术过硬,使无偿献血者始终感到他们在被关心、被尊重、被爱护。协调好自己和献血者的人际关系,谈吐幽默、风趣,与他们交朋友,取得献血者的充分信任。

总之将护理心理学应用于无偿献血工作中,使采血者和献血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对献血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疏导和环境调节等方法,使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顺利献血并成为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增加献血者自我护理的意识,有助于发挥正确对待无偿献血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们了解适量献血不影响健康的科学道理,可消除其对献血疑惧心理及对血液的神秘感,促进观念转变,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树森,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97.

[2] 肖利涛,裴静,王俊平.护理心理学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4),302-304.

[3] 吴海霞,翁婵惠.无偿献血者心理护理的研究[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 (2),139-140.

[4] 史桂芬,高佳琪,翟文波.浅谈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4).371-371.

[5] 戴晓阳,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9-30.139-150 .

[6] 高国静,主编.输血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25 .

[7] 袁红,董.无偿机采献血者的心理护理[J].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7,5 (1),41-42.

[8] 董,韦丽娟.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 1461-1462.

[9] 庄彩梅,郑海燕,潘维兰,等.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护理体会[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4(4),302.

篇2

[关键词]无偿献血;档案管理;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偿献血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无偿献血者参与献血活动,由此而形成的无偿献血档案也越来越多,如何对无偿献血档案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无偿献血档案分析

无偿献血档案指的是在血站采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这些原始记录构成了无偿献血档案,其主要包含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献血者的个人资料、献血者的体检报告、采血记录、血液检查记录等。无偿献血档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能够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具体而言,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无偿献血档案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有关医疗诉讼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加,其中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数量更是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无偿献血档案具有真实性和原始性,因此可以在此案件中作为原始凭证进行使用,在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无偿献血档案是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的基础。无偿献血者的一系列资料都来源于无偿献血者的档案,如果能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进行献血者回访、组建稀有血型队伍、淘汰高危献血者等,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提高献血队伍的建设水平。除此之外,通过无偿献血档案对献血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其献血量的多少进行表彰鼓励,让无偿献血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对建设无偿献血者队伍十分有利。第三,无偿献血档案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依据。人们知道,采供血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采供血系统是否科学高效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学术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真实数据作为研究支撑,通过数值模拟与对比,建立采供血优化模型。因此,无偿献血档案在学术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合理利用关系到采供血事业的发展。

2无偿献血档案管理现状

无偿献血的人数越来越多,无偿献血的档案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为无偿献血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挑战。近些年来,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无偿献血档案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无偿献血档案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无偿献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总结来看,无偿献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标准不统一、重视程度不足、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投入不足等。

2.1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并没有出台资料记录的标准,《血站管理办法》中只是规定了血源、采供血及检验的原始资料及记录必须要进行保存,没有统一的记录标准,导致资料的填写比较混乱,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另外,国家统计局、省级行政部门以及输血协会之间的统计口径大不相同,为采供血机构带来了很多困难及问题。就献血者职业这一填写项而言,不同机构对其填写要求有所不同,在进行数据统计工作时,有些职业之间是相互交叉的,有些职业填写比较模糊,例如个体户和经商者之间等类似的情况。基于这些档案材料统计得到的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数据的价值有所降低。最后,档案的整理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整理方法、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装订方法等。因此,统一档案的填写及管理标准对无偿献血档案管理来说十分重要。

2.2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血站工作人员对无偿献血档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无偿献血档案中各种资料的记录当成是一般资料的记录,如果由于记录疏忽,导致档案内容错误或遗漏,那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后续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不利。其次,许多地方无偿献血档案管理室内的相关设施不健全,无偿献血档案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最后,管理人员对无偿献血档案的管理分工上存在混乱,没有明确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同时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和规范、填写标准不够统一等问题的出现,使无偿献血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且问题出现后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2.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无偿献血原始档案信息录入的工作人员有很多是由志愿者担任完成的,而这些志愿者大多数是没有经过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的系统培训,在对无偿献血者资料的填写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业务水平欠缺、对保密授权不了解,常常出现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的现象发生,给后续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另外,在血站无偿献血档案的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升,其不仅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相关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还需要加强计算机能力方面的培训,因为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档案管理需要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因此,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2.4管理投入不足

在现阶段,无偿献血档案管理主要集中在纸质档案手工归档这一项工作上,而对电子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自动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档案管理中如果采用此技术,将会使无偿献血档案管理更加高效、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资源。另外,如果资料收集归档没有及时完成或资料不规范,将无法准确反映出献血的真实情况,有可能还会造成档案记录与真实信息不匹配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无偿献血档案往往需要再次进行核对、核对后再进行档案修改,这会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有所下降。

3完善无偿献血档案管理的建议

无偿献血档案必须要准确、完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档案的利用效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无偿献血档案管理水平。

3.1严格控制原始档案

要加强对无偿献血档案的管理,相关人员需要从源头上对原始档案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档案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原始档案的控制:①使用身份识别技术对现场的无偿献血者的身份进行信息采集并核实,如果信息在后续过程进行补录,可能会造成信息的遗漏或出现差错;②对相应的填写内容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填写指导,使献血者填写的信息都是规范统一的,信息一旦填写完毕并确认后,将不允许进行修改;③建立当日复核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对当日的原始记录进行复核,确认信息规范无误后,再与档案录入人员进行交接工作。

3.2分级保密制度

无偿献血档案涉及献血者的隐私,也与血站、医疗机构、患者的利益息息相关,无偿献血事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建立起一套分级保密制度。保密级可以分为三类,最高级是绝密级,如果无偿献血档案是绝密级,那么将意味着知晓人员十分少,保存的时间较长,一般在30年以上。第二级是机密级,机密级的无偿献血档案知晓范围较小,保存年限一般在20年以上。最后一级保密级别是秘密级,机密级的无偿献血档案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知晓。档案的密级规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相关单位需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无偿献血档案进行密级确定、密级变更和解除工作。

3.3推进资源共享和利用

无偿献血档案要想发挥出其更大的价值,必须要进行资源的共享,将档案充分进行利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将档案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无偿献血者地区分布、采血血源、医疗机构血液供需情况等,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同时注意挖掘无偿献血中的感人故事和典型,加强宣传,创造积极献血的社会氛围。②开发档案管理软件,使血库与血库、血库与医疗机构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够从档案中找到合适的血源,挽救患者的生命。③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处理进程,以实现将档案信息全部电子化为目标,使档案信息能够从网上进行快速检索和查阅,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为无偿献血者、群众、单位等提供查询服务。

3.4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

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对血液等专业知识有所了解,还需要了解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信息化时代下的档案管理,还需要懂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相关知识的人才。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重视程度和业务能力,同时关注他们工作上的困难,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结语

无偿献血档案管理是无偿献血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无偿献血档案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档案资源的共享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广德.无偿献血档案管理之管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2(32).

篇3

一、加强领导,建立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有效机制和管理体系

1、为提高我市自愿无偿献血比例,全面落实年全省血液工作重点,市中心血站宣传科结合我站总体工作,以无偿献血工作的“四个转移,一个延伸”为指导原则,把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作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领导,求实创新,积极探索和研究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新方法,拓宽宣传领域,从根本上调动公民无偿献血积极性,促进公民在意识上的转变,以使成为固定的自愿献血者,基本上走向由有偿供血向无偿献血的过渡,临床用血完全有了极大的保障。

2、为全面实现无偿献血工作的“四个转移,一个延伸”工作机制,我们以“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者日、《献血法》实施纪念日和深入县、市区组织无偿献血等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以血液质量为中心,保证临床安全输血”这一永恒的主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如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标语、制作专题栏目、播放专题公益广告等有针对性的宣传咨询等活动。重新制作无偿献血宣传册,注入新内容,改变新形式,推进了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拓宽无偿献血宣传方式,开展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

1、无偿献血工作以宣传为导向,重点突出“无偿献血、关爱他人”、“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等宣传。在全社会倡导和营造“无偿献血、利民、利己、利社会”的氛围,宣传介绍我市无偿献血优惠待遇等,把无偿献血宣传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更贴近群众,使无偿献血工作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参加无偿献血。

2、利用新闻媒体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电视台播放无偿献血知识、血液生理知识及输血知识等;了解献血法律法规和科学的血液生理知识,弘扬博爱奉献精神;通过普及献血知识,使“无偿献血,有益健康”的意识深入人心;利用《日报》宣传报道为无偿献血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组织者及个人,宣传无偿献血者的崇高行为,以此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逐步提高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水平,实现临床用血完全来自无偿献血。

三、开展无偿献血专题宣传活动,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发展

篇4

经县公民献血委员会研究,县政府同意,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至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至年度全县无偿献血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表彰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凝聚力量,推动全县无偿献血工作深入开展,确保医疗用血安全与需求。今天又是“世界献血日”,借此机会,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和县公民献血委员会向全县广大无偿献血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无偿献血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无偿献血事业第一线的广大卫生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向获得无偿献血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诚挚的祝贺!

刚才,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同志通报了全县至年度无偿献血工作情况,县政府办主任同志宣读了全县至年度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文件;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希望大家务必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扎实抓好抓实无偿献血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至年度,我县无偿献血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全县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至年度,全县共有3212人次参与无偿献血,总献血量97.2万毫升,比前两年高出20万毫升,采血量呈大幅度上升,两年来未发生“血荒”现象。二是全县采供血质量明显提高,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两年来未发生与血液有关的纠纷和事故。三是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自年政府取消计划后,年率先在全区实现100%站内献、采血,自愿无偿献血率达100%,建立了由社会自愿者组成的“活血库”队伍,基本保障了紧急情况下临床用血需求,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无偿献血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无偿献血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用血需求量逐年递增,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乡镇和县直部门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缺乏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二是农村无偿献血比例偏低,极大地限制了我县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群众参与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工作的整体推进。所以,各乡镇、各部门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懈怠,务必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从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把无偿献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和民心工程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无偿献血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推动全县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确保我县无偿献血工作继续走在全区前列。

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全县无偿献血工作再上新台阶

无偿献血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光荣义务。认真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对加快我县建设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黔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各乡镇、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办法,扎实抓好无偿献血工作。

(一)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大群众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无偿献血还缺乏科学认识,“献血伤元气”等旧观念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强化宣传先行意识,采取多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无偿献血宣传和血液安全知识宣传。要大力加强卫生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积极弘扬自愿无偿献血者的先进事迹。卫生部门、红十字会、中心血库要主动作为,发挥牵头作用,宣传、文广、教育、工会、共青团、通讯等部门及各乡镇要利用网络和部门优势,通过举办主题展览、专题讲座和进社区、到乡村、深入基层等活动,把无偿献血知识普及到全县各个角落,使广大群众真正理解“献血无损健康”,懂得无偿献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无偿献血氛围。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要重点做好向农村延伸工作。我县是农业大县,在全县52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仅靠城镇居民献血远远不够,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献血的积极性。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农村,加大组织力度,推动农村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县中心血库要将采血车开赴乡镇,深入集市,向农民群众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二要重点巩固扩大现有献血者队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是我县无偿献血的基本队伍,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组织这部分人员参与无偿献血。

(三)加强管理,优质服务。县中心血库要完善采供血机构的建设,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便利、卫生的献血环境和优质服务。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抓好采供血的管理,严格执行《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自采自供血液的违法行为,确保采供血安全。要重点抓好献血人员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献血人员的血液疾病筛查工作。此外,县中心血库要注重提升献血过程的服务和保障。一方面要保持献血环境的干净整洁,现场安全保障措施要到位,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的观念更新、知识培训、法律教育。另一方面要对献血者热情周到,让献血者的献血过程成为享受文明服务、接受文明教育的过程,激发他们自愿献血的主动性和荣誉感。同时,要注意加大献血者权益的宣传和保护,让他们感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荣誉,对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形成全县人人关心支持、踊跃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营造无偿献血工作良好氛围

无偿献血工作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业,需要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无偿献血工作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献血工作机构的作用,定期研究解决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贯彻落实县公民献血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要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责,积极组织和参与无偿献血工作。县公民献血委员会办公室要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各项工作。县公安、城管部门要为献血车的停放、献血公益广告的设置、集中性献血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县中心血库要做好业务技术指导和主动上门服务工作,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二要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献血法》,依法推进献血工作,无偿献血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单位的事,要靠全县各级各部门、全社会积极配合和支持。面对新形势,要加强领导,通力协作,共同做好无偿献血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公民献血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加强沟通交流,更好地发挥公民献血委员会的职能。要发挥献血办的组织协调作用,制定年度无偿献血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解决开展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把无偿献血这项利国利民的实事办好。

三要强化管理,创新发展。血液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县卫生部门要依法加强对采供血业务和血液质量的监督管理,把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作为医疗质量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中心血库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岗位职责,严把血液质量关,做到科学合理地采血、储血和用血。各医疗单位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血水平,避免血液浪费,提高我县采供血和临床用血整体水平。

篇5

通辽市血站 通辽市 028000

【摘 要】无偿献血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服务,是推动无偿献血活动发展的开创性探索。是实现全社会共同推动无偿献血活动发展的理想模式。但是,目前在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的组织建设及管理方面,尚无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可供鉴。八年来,通辽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方面做了些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并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及管理的做法及感想进行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服务组织建设;管理

现如今,我市的无偿献血率基本就达到100%,无偿献血人数也在逐年的增加,但要想更好的提供临床用血,就要不断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建立无偿献血服务队。

1 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民自觉履行各自的责任,公民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参加社会公益性志愿服活动。无偿献血活动,是造福于民的公益活动,是符合条件者参加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的理想项目。近年来在无偿献血工作中,也相继涌现出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队伍。他们既是身体力行的献血者,又是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者,他们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宣传着无偿献血这项公益活动,他们也是在用自己的爱心扩大着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他们在招募献血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身体力行是无偿献血者做好志愿服务的的前提,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之所以在献血招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员都是身体力行的献血者,他们都有多次的献血经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宣传、教育和动员,因此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无私奉献是无偿献血者做好志愿服务的主体,他们能够把诚信、恒心和专心融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做好每一次献血招募,去赢得的每次成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扩大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无偿献血者志愿服务在献血招募中的作用,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2 培育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理念,树立持久进行志愿服务的信心

服务理念和宗旨,保障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在志愿者培训和交流中要重点贯彻,志愿服务是志愿者自愿贡献自己的闲暇时间和富裕资源,在不图任何利益和回报的情况下,为社会提供无偿志愿服务的理念。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处处弘扬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中立性和统一性的特征。志愿服务是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提升和完善自我,在崇高价值理念的支持下,实现为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开展人道主义社会服务,推动无偿献血活动发展,传播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宗旨。

3 加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

(1)建立完善的培训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仅靠宣传还不够,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尤为关键,要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就要争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人士的支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进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宣传普及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和科普知识。通过我们十来年的努力,通辽血站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内蒙古民族大学一千多名大学生,通辽职业学院二百多名学生都自愿成为志愿者。每当我们有大型无偿献血活动时,他们踊跃参加志愿服务,有时持续工作十个小时,中午都不休息,他们任劳任怨,耐心的向献血者宣传献血知识。我们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爱心,有利的推动了学习积极性,奉献社会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人格的升华。

(2)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的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组建工作是否得到认可直接关系到献血活动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志愿者的管理,设计搭建服务队的的组织结构,将志愿者分为应急血型招募分队和稀有血型招募分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临床用血告急时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推动志愿者团队的健康快速发展。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民自觉履行各自的责任,无偿献血是造福于民的一项公益性互动,做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为社会提供无偿奉献的理念,让更多人树立无偿奉献的信心,为推动无偿献血来奉献力量,让无偿献血活动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汪小华, 王小万, 谷洋. 无偿献血人群特征与行为分析 [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07).

[2] 马海莉, 陈帆, 周蜀明:昆明地区无偿献血者特征及满意度调查[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2(09).

[3] 李慧文. 发挥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在无偿献血、捐献者招募中的作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6(06).

篇6

【关键词】社会营销;无偿献血;招募

【中图分类号】 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08-01

人类从12世纪就开始用输学的方法救治病人,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涉及免疫、微生物、遗传、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材料、基因工程等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做为医学输血主体的血液中心必须提高技术水平,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血液以满足用血者要求。

血液安全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而开展自愿无偿献血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根本途径。社会营销在献血者招募工作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借鉴市场营销的原理、技术和方法,②坚持目标群体自愿行为的准则,③引导改变目标群体的认知和行为。从献血者招募的角度看,这里的目标人群就是自愿无偿献血者。要成功的进行无偿献血的营销工作,就要能够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和欲望并能够预测其行为。一旦了解了目标人群的行为规律,社会营销者就能够对目标人群进行细分。为此,无偿献血社会营销的核心理念和方法是要了解献血者让渡价值、分析其行为规律并利用市场细分的方法制定招募保留策略。

1无偿献血工作的顾客就是目标献血者

他既是无偿献血工作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又是各项献血者招募活动的资源;既是无偿献血工作的起点,又是落脚点。无偿献血工作无一不是围绕着献血者展开的。所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应建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理念,让献血者满意,提高献血者的忠诚度,维系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让献血者满意,意味着使献血者让渡价值最大化。献血者让渡价值是献血者价值与成本之差。献血者价值包括效益价值、形象价值、人员价值和服务价值;而献血者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力成本。让渡价值大小决定了献血者的满意度。让渡价值越大,献血者满意度也越大,忠诚度也随之提高。使献血者让渡价值最大化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提高献血者价值,降低其成本。这一过程就是采供血机构自身发展的过程,就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献血者增值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更是各利益相关方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以献血者为中心的互动多赢的生态圈的过程。以无偿献血成绩骄人的台湾为例,献血宣传首先是对旧传统观念进行重点突破,选择从高等院校和军队开始。无偿献血主要是宣传捐血无损健康的科学常识、无偿捐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以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荣誉感等,宣传无偿捐献的血液最安全这一口号,成功打开了突破口。台湾的第一批无偿捐血者就是来自台中的中兴大学的学生,以学校和军队为先导,社会各界的捐血运动也就蓬勃开展起来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卖血已成为历史,血液事业已成为人们倾注爱心,互敬互爱的一块生活园地。早在1990年台湾的无偿捐血就已能满足医疗需要,1991年捐血人口比例就超过5%的国际公认门槛。把握社会营销环境对台湾无偿献血取得成功有其重要作用。

2无偿献血的本质是改变人的观念和行为

接受一个新的观念意味着接受或改变原先的看法、态度或价值观。人们接受某个观念或行为有4种不同类型,即顺从接受、趋同接受、以理解为基础的接受和内心接受。社会营销者已确认了4种接受过程模式,即献血者是怎样在被趋动的情况下最后做出决定接受献血理念并献血的。

2.1学习-感觉-做模式目标接受者先学习认识了无偿献血,然后对无偿献血形成一种态度之后,接受情况才会发生。

2.2做-感觉-学习模式在尝试的基础上接受观念或习惯,经过尝试性接受,习惯后改变了态度,改变态度后转向更好的学习。从而开始新一次尝试。

2.3学习-做-感觉模式目标接受者选择献血与否只依据他们对无偿献血的熟悉程度,他们在接受时还没有对献血有任何态度。如果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时,他们会无偿献血。在此之后,如果献血的经历是令人满意的,他们就会改变态度。

2.4多路径接受模式是上述3种模式的综合。

总之,接受行为有三个过程即学习,感觉和做。献血招募者对这三个过程的内容管理和结果控制是确保行为模式按照献血招募者预期目标转化的关键。对这三个过程结果的控制就是对献血者行为的有效引导。所以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招募工作,促进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立及保留。例如上海市血液中心志愿宣传服务队是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服务志愿者组成的组织。服务队拥有近800名成员,80%来自本市学校,20%来自社会,于双休、节假日随本中心流动采血车上街向市民作无偿献血宣传。服务队包括文秘部、宣传部、企划部、服务部及网络部。宣传部负责新闻的搜集和撰写,并将大型活动制成纪录片,利用网络上传;服务部定期收集新志愿者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培训;企划部负责各项活动的策划,创意思路、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并在举办活动后及时进行评估。服务队定期召开管理者工作会议,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使献血者招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篇7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基本特征;变化趋势;长沙市

由于血液的特殊性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近年来,多个地区出现了"血荒"现象,这给采供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和完善的无偿献血人员招募措施是开展有效采血,保证临床血液供应的前提[3],而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近年来变化趋势能够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方式和招募途径提供参考依据[4]。本研究拟通过对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为往后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采血前经过血比重、谷丙转氨酶和乙肝表面抗原快速筛查合格。2011年~2015年分别有130712、127443、134315、132909、135732人,共66万多人次。

1.2研究方法 将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资料从长沙市血液中心现代血站管理系统中导出,该资料来源于献血者本人所填写的《无偿献血登记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和构成比对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分布进行描述,并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之间的特征进行比较;以P

2结果

2.1性别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共有661111人次。其中男性413432人次(62.5%),女性247679人次(37.5%),不同年份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729,P

2.2 年龄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为主,有301023人次(占45.5%);其次为26~35岁人群,有176946人次(占26.8%)。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8.911,P

2.3 文化程度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分布主要以本科为主,有212483人次(占32.1%);其次为高中/中专,有161785人次(占24.5%)。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179,P

2.4 职业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职业分布主要以学生为主,有173571人次(占26.3%)。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253,P

3讨论

了解本地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完善献血宣传教育和献血人员的招募。本研究对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413432人次(62.5%),女性247679人次(37.5%),男女献血比例为 1.680:1,此结果与高勇等[5]研究报道一致,但明显高于2011年人口普查长沙市男女比例(1.034:1),提示长沙市女性人群无偿献血情况低于男性人群。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6]:①女性特有的生理状况导致其献血有效期较男性短;②女性体重较轻,初筛血红蛋白低,淘汰率较高;③女性担心献血后发胖或贫血,献血意愿低。但本研究同时发现,从2011年到2015年长沙市女性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两年我中心针对女性开展的专题宣讲有关。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占45.5%)和26~35岁(占26.8%)人群为主,此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7],表明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以年轻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①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热衷于扶危救困;②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献血宣传教育并参与其中;③年轻人身体状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自身感觉有更充沛的精力献血。从2011年~2015年46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卫生部2012年将无偿献血年龄上限由55岁延长至60岁有关。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以本科和高中/中专人群为主(占32.1%和24.5%),这一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8],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基于上述结果,在今后的采血过程中可实施针对性的措施:①加强女性献血宣传教育,针对女性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和顾虑进行重点讲解,增强其献血的勇气;②根据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及分布,在社区、农村、校园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献血知识宣传,增强各类人员献血意愿;③现在校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出生并生长在网络时代,对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接受度较高,可借助网络工具进行宣传,提高宣传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宫本兰,张薇,孟庆丽,等.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临床供血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48-1250.

[2]姚建华,姚军.血站发生血荒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处方药, 2014,12(3):98-99.

[3]李慧文,杨宝成,朱为刚,等.中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0):953-956.

[4]陈红,胡维,陈慧敏,等.构建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J].中国输血杂志, 2013,26(1):90-91.

[5]高勇,毕名杰,李宁.大连地区 2012~2013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44-1246.

[6]任蓉,毛学锋.玉林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5):351-352.

[7]李静,刘子华,杨继勤,等.大理地区2011~2012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4):420-422.

篇8

[关键词] 团体无偿献血;干预措施;再次献血

[中图分类号] R1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9-245-03

Intervention study of second-time blood donating behavior in blood donator group

CHENG Lina ZHOU Xuenian YE Denghuang NIE Xianghui

Blood Center of Heyuan,Heyuan 5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 by telephone,WeChat,SMS on blood donator group's second- time blood donating behavior and,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e for establish a fixed cohort of blood donors. Methods 880 voluntary blood donors were collected in the blood donator group during June 2015.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A intervention groups(A/B/C),B intervention group,C intervention group and D control group with 220 objects in each.The cases in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were intervened respectively by telephone,WeChat,SMS within one year.The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as not given any intervention.Blood donation again within one year of all the cas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nlyzed. Results The second-time blood donating rate of the 880 cases of voluntary blood donors was 26.82% (236/880).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blood donors were 192 and 44 respectively.That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29.09%(192/66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0.00% (44/220),the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948,P=0.008).The rate of telephone, WeChat, SMS were 34.09% (75/220),27.73% (62/220),25.45% (56/220)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χ2=4.275,P=0.118). Conclusion Intervention has great benefits for recruiting and retaining the voluntary group blood donors and maintain long-term contact with the donors by telephone,WeChat,SMS.

[Key words] Voluntary group blood donor;Intervention measures;Blood donation behavior

目前,我国有三种献血模式,即个人无偿献血、 团体无偿献血和家庭互助献血。团体无偿献血作为应急状态时血源的一种主要补充形式。由于每年组织团体无偿献血补充血源次数有限,故团体无偿献血者极易流失。有研究显示招募原有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成本仅为招募新献血者成本的1/20,并且多次献血者血液安全性高于首次献血者血液[1]。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后1年内再次献血行为有助于无偿献血者发展为定期献血者[2]。无偿献血行为

具有冲动性、多样性、易变性以及可调节性的特点。因此针对团体无偿献血者实施一定的干预措施,影响其再次献血行为[3],对保留团体无偿献血者及保障血源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拟通过电话、微信、短信三种方式对首次参加团体无偿献血者进行一定的干预,探讨如何引导团体无偿献血者向个人无偿献血者转变,保留团体无偿献血者从而扩大无偿献血者队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1~30日期间参加河源市中心血站团体无偿献血者880例。入选标准:(1)实验室各项血液检测结果正常;(2)无不良献血反应;(3)无非标量采血;(4)河源市常住人口;(5)首次献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220例。其中A组:男性占77.74%,平均年龄为(32.2±4.2)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2.24%;B组:男性占72.22%,平均年龄(31.2±2.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59.15%;C组:男性占73.57%,平均年龄(33.4±3.2)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3.58%;D组:男性占75.62%,平均年龄为(31.5±3.4)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3.45%。四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各研究对象献血后定期实施常规告知程序,另对A组、B组、C组分别实施电话干预、微信干预及短信干预,干预时间为献血后一年。D组为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告知,不实施任何其他干预措施。

1.2 方法

A组电话干预:引导献血者进一步认知献血无损健康、献血可以挽救生命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倾听和解除献血者困惑,让其有一种被认同、被尊重感。共干预810次,人均3.68次。B组微信干预:建立河源市中心血站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献血相关知识、志愿者的爱心故事、献血报销政策等;定期更新献血活动,及时通知采血车采血时间和地点;展示献血者风采的照片墙;与献血者通过微信平台一对一交流。共干预793次,人均3.60次。短信干预内容:替受血者表达感谢;对献血者爱心行为给予赞同认可;在恶劣天气来临前给予温馨提示及贴心关怀;献血者生日送与美好祝福。共干预801次,人均3.64次。

1.3 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工作人员均经过本站统一培训,且具有全国采供血上岗证。数据来源于河源市中心血站Liss质量系统、穿越安全输血标准化系统以及无偿献血者登记表,所有信息资料由双人核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不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再次献血情况比较

880例团体无偿献血者中再次献血236例,再次献血率为26.82%(236/880)。干预组再次献血192例,再次献血率29.09%(192/660),对照组再次献血44例,再次献血率20.00%(44/220),两组间再次献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48,P=0.008)。见表1。

2.2 不同干预措施组再次献血情况比较

电话、微信、短信干预组再次献血率分别为34.09%(75/220)、27.73%(62 /220)、25.45%(56/220),三组间再次献血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75,P=0.118)。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和全民医保政策实施,临床用血量正逐年上升,因此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意义重大[4]。发展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需要大量忠实于无偿献血事业的社会人士。在发达国家中固定献血者献血量占总献血量的83.9%[5]。如何提高固定献血者献血比率是每个采供血机构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6]。2000年WHO提出牡臀O籽者中采集血液是保障血液安全战略的关键,重复、固定的献血者是无偿献血发展之本[7]。目前本血站献血模式以个人无偿献血和团体无偿献血为主,家庭互助献血为辅。个人无偿献血是无偿献血者为了奉献爱心,救助病患,完全处于自愿,选择在身体最健康时多次参与献血,因此个人无偿献血是一种最安全的献血模式。团体无偿献血是由单位组织机构组织完成的献血行为,部分无偿献血者可能为了完成团体下达的任务,或为了获取团队各种形成奖励而献血,而不是完全处于自愿心理,因此难以主动再次献血。无偿献血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程度等[8]。采供血机构的献血服务质量、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也会影响无偿献血行为。本次研究中排除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微信是我国使用率最高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微信用户的平均年龄为26岁,97.5%的用户年龄在50岁以下,其中86.2%的用户年龄为18~36岁。这与无偿献血人群分布契合度较高 [12]。为了结合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建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号,适时转化无偿献血招募模式[13],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健康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干预措施缺少系统的参考模式,但我们在干预工作过程中体会到微信交流更易于与团体无偿献血者心与心的交流,及时把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另外通过微信用户群的传播力可以影响更多公民。本研究中电话、微信、短信干预组再次献血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除传统的电话、短信交流外,微信的在线服务,使采供血机构更便捷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连续宣传干预是保留团体无偿献血者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有效干预措施使团体无偿献血者全面的理解献血相关知识,认同血液事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和保留献血者[14],使无偿献血真正成为公民的自觉意识[15]。

[参考文献]

[1] 赵冬雁,纪方,何孟靖,等.双因素理论应用于献血者再次献血激励机制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9):969-972.

[2] 梅静,郭祥萍.新疆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献血者RH阴性分布情况[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9):1028-1029.

[3] 冯燕玲,万建华,周吉霞,等.新疆乌鲁木齐市团体无偿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干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8):1190-1193.

[4] 高炳谏,谭均强,黄飞.云浮市大、中学生无偿献血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100-102.

[5] 王憬惺,严力行,高东英,等.输血技术[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0.

[6] 王霞,魏佳,杨青青,等.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因素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3(4):561-562.

[7] WHO.Safe blood starts with me blood saves lives//WHO[C].WHO World Health Day,2000,Gewva.WHO,2000:8.

[8] 王红梅,姚萍,苏虹.我国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及血液检测状况[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2):190-192.

[9] 冯燕玲,周吉霞,陈羽,等.乌鲁木齐市团体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3):316-318.

[10] 李敏.无偿献血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5,8(8):49-50.

[11] 姚向阳,黄晓华,沈小英.综合干预对再次献血意愿和相关知识知晓率影响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5(6):628-629.

[12] 陆韬宏,孟妍,张晰.微信公众平台在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中的运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02-904.

[13] 杨图深,陈亦明.固定献血车在城市血源招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171-172.

[14] 高东英.献血者保留:建立安全与稳定的血液供应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19-720.

篇9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科学素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文件编号 1003-7586(2011)06-0020-02

无偿献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它与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密切相关,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和实施后,我国的血液供应基本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过渡。2010年,南京、北京、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造成全国范围血荒,许多病人的手术向后一推再推,无法正常进行。学校教育是培养未来公民科学素养最主要的阵地,只有让学生认同无偿献血的教学目标,才能在他们长大后自觉参与无偿献血的行动。

1 七年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态度调查

与无偿献血相关的教学在《生物圈中的人》这一模块中,学生在学习血型与输血等知识前,通过各种媒体已经对献血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对我市部分学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发现,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的比例不足20%,不愿意的理由主要有:“献血会影响健康,以后容易生病”、“抽血的针头特别粗,献血时很疼”、“献血可能会感染艾滋病或肝炎”、“无偿献血没有钱,是一种吃亏”、“不是每个人都要献血,让愿意献血的人去献”……

课前调查中,学生大胆地表达“不愿献血”的各种观点,这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应当理解和尊重他们,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贴上自私、冷酷无情的标签。很显然,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让他们认同无偿献血的教学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2 无偿献血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以科学的精神、态度和价值观为核心,以科学的知识、技能、方法与能力为基础,以科学的行为习惯养成为标志。

是否参加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个人决策,个人决策的基础是建立对献血与健康的关系、无偿献血制度的意义等知识的了解,学生认为献血影响健康或感染疾病是由于对无偿献血的无知;认同无偿献血是一种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当把献血看成是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时,一点点勇气就能克服怕疼的心理;参加无偿献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受到个人健康因素的制约,不是每个认同无偿献血的人都能奉献自己的爱心。

3 认同无偿献血的教学策略

认同是情感性目标动词,要求“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认同无偿献血,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形式将这种情感、态度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通过价值分析、情境模拟、人文熏陶和榜样示范等让学生的态度发生转变,从而在他长大后自愿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3.1价值分析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将血液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无论对献血者还是受血者的健康都会带来很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健康的成年人每年最多可以献血两次,从而保证献血的质量。而过去的一些职业献血者,一年中多次献血,甚至一个月献血两次,从而使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过低。非无偿献血时期,一个血站只有一个大型采血室,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体检和采血,献血法中规定拔牙、感冒、服药等情况下暂时不能去献血,但职业献血者需要的是金钱,他们一般不会按照法律规定去做,组织卖血的“血头”,甚至借用他人的身份证和健康证让不符合要求的人去献血,从中牟取献血暴利。2004年9月10日,河南省委省公布了全省范围内有偿献血与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组数据,其中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达28万,检测出艾滋病感染者2.5万。

无偿献血彻底消除了有偿卖血造成的弊端,特别是有效地防止了乙肝、丙肝、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的传播,保证了医疗临床用血的安全,保障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采血室越来越多,而且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形成由移动采血车、固定无偿献血室和临时采血点组成的多元化模式,献血者档案和血液库存情况也实现全国联网,可以做到资源共享。

献血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伤害,同时无偿献血还是一种健康储蓄,献血1000mL以下时,自己可以三倍报销医疗用血,献血1000mL以上时,本人可无限量用血,父母、子女和配偶可以报销献血等量的医疗用血费用。

3.2情境模拟

让社会生活中与生物科学有关的问题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尝试扮演社会角色,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有教师创设了一次意外事故的情景,小明与爸爸妈妈外出旅游,爸爸突发胃出血而生命垂危,因为远离城市没有血源,急救医生呼吁旅行团中的人自愿献血,请同学分别扮演小明一家、医生和几位同行的人。小明的妈妈第一个要求献血,却因为血型不符而被医生否定;小明伸出胳膊要求献血,医生说他年龄太小,不能献血;一位同行人态度冷漠,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另一位同行人抱怨影响了旅游的进程,这时一个小伙子站出来说:“我的血型与他相同,上个月刚参加无偿献血,请用我的血吧!”

也可以请学生模拟献血的场景,然后谈献血的感受,有一位学生说:“像被蚊子咬了一口”,同学们发出轻松的笑声,教师及时引导,“被蚊子咬是一种被动献血,养活了害虫,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的高尚行为,挽救了生命。”

3.3人文熏陶

血是生命之源,是生命的礼物,捐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深。为表达对无偿献血者最真挚的谢意和祝福,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6月14日确立为“世界献血者日”。

参加无偿献血是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献血的意义在于能救助急需帮助的人而不是金钱,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向钱看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关爱,人间就失去了最美好的真情。世界上医疗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的国家中,有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也有经济欠发达的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尼日尔等,公民在献血后吃几块点心、喝杯饮料,就各自去做自己的工作,从不领取任何报酬,人们把献血看作是健康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是很普通而平常的事。

参加无偿献血是长大成人的标志。日本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举行成年仪式之后,纷纷来到献血车前参加无偿献血,这已成为日本政府推动无偿献血的一个重要活动。我国目前许多学生在高考结束后,自愿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如果将高考作为中国青年的成年仪式,无偿献血则表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勇气。

七年级学生暂时不能参加无偿献血,可以让他们创作一句激励年青人参加无偿献血的口号,然后进行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口号。

3.4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影视明星、政府官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公众人物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参与到无偿献血,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相信无偿献血的价值,并努力加入到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来。如著名演员濮存昕长期担任无偿献血的“爱心大使”。

篇10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03-02

1998 年10 月1 日《献血法》正式实施, 在《献血法》实施初期,部分采供血机构在无偿献血制度推行的起步阶段面对自愿无偿献血血源紧缺而把亲友互助献血当成拓宽血源的重要措施[1]。近几年,随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持续不断攀升,“血荒” 由季节性、偏血型性、突发性血液短缺发展到采供血机构血液供应常年处于低水平状态,在自愿无偿献血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为保障急救和临床医疗用血需求,亲友互助献血这种献血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采供血机构“青睐”。由于亲友互助献血的特殊性,因此对亲友互助献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思考,将有利于亲友互助献血更好发挥自愿无偿献血的补充功能。

1 亲友互助献血的性质

1.1 我国在有偿献血阶段的亲友互助献血多数是以献血者受特殊要求给指定的患者献血, 献血前向采供血机构交用于血液采集和检验的费用,采供血机构负责血液采集和检验,不合格血液废弃, 合格的血液不存于采供血机构发给指定的患者, 即亲友所捐献的合格血液给指定的患者使用,是“直接献血”的献血形式。

1.2 在无偿献血阶段,《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以上规定表明,亲友互相献血是我国现阶段无偿献血的一部分,亲友互助献血是开展无偿献血的有效形式[2], 自愿无偿献血所提倡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一种社会互助行为,亲友互助献血则是亲友间互助行为,两者都包含了以无偿互助为核心的实质;亲友互助献血、自愿无偿献血是在无偿献血范畴的两种献血方式。

2 无偿献血阶段与有偿献血阶段的亲友互助献血的区别有:

一是亲友所捐献的合格血液存于采供血机构而不是给指定的患者使用;二是亲友互助献血者与自愿无偿献血者同样享有返还血优惠待遇和相关的表彰。

3 亲友互助献血不是常态的无偿献血方式

《献血法》第十五条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3]第十五条规定“ 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以上规定虽然没有具体界定实施办法,但指出了实施的对象和时机。两办法都明确了亲友互助献血是临床用血紧张、择期手术的患者又不具备自身储血时为缓解临床供血不足才考虑亲友互助献血,因此亲友互助献血只能做为无偿献血血源紧缺及偏型的暂时补充,可缓解因血源紧张而导致的临床供血不足, 对于择期手术患者, 可储备充足必要量的血液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4]。亲友互助献血是非常时期的一种特别的无偿献血动员方式,而不是一种常态的无偿献血方式。

4 亲友互助献血与发展自愿无偿献血者相关性

亲友互助献血毕竟还不能算是一种自愿、无索取、无目的的献血行为,一组互助献血人群中初次献血者达98.1%、2次以上献血人数不到2%,而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人员中2次以上献血人数比例达16.7%[5]的数据证实患者亲属互助献血多从亲情和友情角度出发,在亲属、朋友或同事患病需要输血时因“优先保证” 原则的驱动下才萌发献血念头多属有目的的被动献血。献血的态度和献血的动机无疑直接影响到献血行为。人们真正参与献血是一个从了解献血,到形成献血的意愿,再到捐献血液“知信行” 的过程[6] 。有研究显示主要由于社会压力、想得到礼物等外部动机而首次献血者,与主要是由于利他主义、个人价值、兴趣和责任感等内部动机而首次献血者相比,再次献血率以及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几率较低[7]。亲友互助献血与发展自愿无偿献血者相关性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

5 亲友互助献血的实施办法中“优先保证”相关性原则

由于国家对互助献血的实施办法没有具体界定, 采供血机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亲友互助献血具体的实施办法。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亲友互助献血基本上采用的是“指定等量献血、优先保证供应”原则[8]。现阶段的“优先保证”原则只考虑了当下献血“优先保证”,使自愿无偿献血者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遭遇“优先保证” 原则的阻截,引起其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互助行为的重新思考。重新思考的结果可能会改变其及亲友自愿无偿献血的行为,这是不允轻视的问题,有资料显示无偿献血者出于爱心和健康投资而献血占无偿献血者低者为57.19%[9]、高者可达89.47%[10]。对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及献血对健康影响相关知识的了解可明显影响市民的再次献血行为,多次献血动机是为了以后用血的方便或是为了帮忙他人[11]。如果“优先保证” 原则不关注为了以后用血的方便而多次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不但会使自愿无偿献血者由进一步减少而加剧血源紧张的程度,有可能使占亲友自愿无偿献血人群中76. 8%[12]的亲属放弃加入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意愿,因为这部分人是通过亲友互助献血方式初次献血活动切实感受到血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完成了“知信行”了解献血“知”的过程,“优先保证”原则可以影响其完成了“知信行”而成为固定的自愿献血者,从而使亲友互助献血发展自愿献血者的优点不复存在。“优先保证” 原则可采取针对自愿无偿献血者本人与配偶、直系亲属区别对待的优先条件,使无偿献血者更积极的参与常态的自愿无偿献血。

6 亲友互助献血与输血传播疾病相关性

有资料显示亲友互助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高于自愿无偿献血者[13、14], 经HBsAg金标法(快速法) 初步检测后采血,两者的HBsAg复检结果差异无显著性[15]。是因为亲友互助献血者迫于患者用血的压力不愿意暴露自己不适合献血的原因在健康不佳或有输血传播疾病的状态下献血。为了降低亲友互助献血潜在输血传染的风险, 构筑应对潜在输血传染风险的防线,除了加大献血前咨询力度外应进行尽可能多的快速检测项目,实行按检验合格数量发放血液给目标患者的“紧缩”措施,使健康不佳或有输血传播疾病的亲友互助献血者迫于血液被废弃的压力自动放弃献血。

7 亲友互助献血实施的相关性

亲友互助献血有序开展离不开临床用血科室、医院血库、血站、卫生行政部门四方互动[16]。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亲友互助献血实施办法、监督亲友互助献血工作的开展并协调血站与医院的关系; 血站负责编制亲友互助献血宣传资料和表单、血液紧缺启动亲友互助献血信息、血液采集、发放合格血液到目标医院血库; 临床用血科室医生负责对那些确实需要输血又适合接受互助献血的患者及家属、亲友做好宣传工作,指导填写亲友互助献血表单;

患者亲友凭亲友互助献血表单到血站指定的采血点献血;医院血库负责审核亲友互助献血表单后交临床用血科室,接受血站发来的血液后发放给目标患者输注。

8 亲友互助献血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一种无偿献血形式

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历史阶段性。当自愿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时,亲友互助献血模式也将自然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文献:

[1] 田慧琴,褚桂桃,赵彩萍.关于互相献血的思考[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1年,3(1),39-40.

[2] 陈达军.患者亲友互助献血是开展无偿献血的一种有效形式[J].中国输血杂志,2002,15(4),2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S].1999.

[4] 李传勤、熊俊.浅议亲友互助献血工作的开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2月,106.

[5] 卢媛,高明.患者亲属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相关因素对比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10),591-592.

[6] 高东英,代爱英,高国静,等.献血相关的知信行( KAP) 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5 , 18 (5 ),431-433.

[7] Glynn SA , Williams AE , Nass CC , et al . Attitudes toward blood donation incentives in t he United States : implications for donor recruitment . Transfusion , 2003 , 43 (1) : 7.

[8] 李彬,李丽兰,廖燕, 颜秀娟 ,刘学军.刍议互助献血与替代献血之甄别[J].当代医学.2010年, 16(31),36-37.

[9] 周素银,林锦源.2100例无偿献血者的心理调查和对错误认知的干预措施[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4(1),82-84.

[10] 王淑荣,王峰,程彦.无偿献血者献血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8, 21(3),210-211.

[11] 李秀兰,刘仁文,颜建吾,梁享生.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 15 (1 ),108-110.

[12] 王水应.190 名互助献血者资料统计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0 年,23 (S)35-36.

[13] 罗庆峰,吴英,朱燕霞,等.家属互助献血与单位无偿献血血液初筛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志,2003,13(6):380-381.

[14] 刘国强.互助献血实施办法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135(9 ),47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