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7 16:0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

篇1

【关键词】过程管理 实施细则 审核 责任预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113-01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重要环节。2000年颁布并在全国高等院校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学生而言,毕业论文是检验其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学术能力的标准之一。而对学校,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检验学校行政能力的良好手段。因此,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部门都需对毕业论文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一 制定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全局宏观把控毕业论文写作

在《大纲》中,明确了“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语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这一要求仅仅只明确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字数、撰写语言和纲领性要求。而毕业论文究竟应该怎么写、写什么,学生还需要更为具体的细则来作为准绳。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而言,每个学校的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就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的详细指南。毕业论文实施细则一般要求各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列明论文进度安排、选题范围和要求、撰写语言、最低参考文献数量等部分。一旦细则出台并能严格执行,学生可从中了解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详细步骤和要求,学校也能从宏观上根据细则把控毕业论文写作的进度和质量。

以进度安排为例,毕业论文作为学术论文的一种,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由于本科生的研究深度欠缺,因此本科毕业论文需要学生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大量阅读前人理论、研究和著作之上。英语毕业论文除中文文献之外,还需要学生阅览大量的外文文献。这一过程是集翻译、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的一个综合过程。所以在制定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的进度安排时如能把整个论文进度提前,将有益于学生的研究。同样,选题作为论文的重头戏,一旦选定研究方向,切入点找得好,学生论文自然写得也顺畅,不会出现写不下去、需要重新选题的情况。所以在制定进度安排时也可以适当延长选题的时间,让学生能找准切入点,有时间将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做充分,从而从源头上提高论文质量。

二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实时调控毕业论文质量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浙教高教〔2004〕137号)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各校教学水平、进行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各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质量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上,同时也体现在导师的指导和学校的监管上。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协作,从整体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毕业论文审核及责任预警机制就成为了提高论文质量最好的助推剂。

在选题和结构方面,可以建立从论文指导老师到论文小组再到专业的三层审核工作,层层汇报、层层负责的预警机制,充分运用专业老师的学术严谨性和权威性,而学校作为管理单位可以起到总体监督、避免重复选题的作用。而在语言严谨性和格式规范性方面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审能力,在专业和学校给出一定要求和参考模板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查和互查的能力,互相取长补短有所学习和借鉴,从源头上做好质量的保证,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专业导师在语言和格式方面的后续审查效率。学校管理层面以表格工具的形式走程序化管理线路,做到所有重要质量监控环节执行情况都有据可查。

三 充分调动、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好的环境

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语文课外活动 规划 问题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确定的课程,是学校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实质上,校本课程是一种综合学习的课程,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可以渗透在校本课程中,校本课程也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学科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有效地规划语文课外活动对于语文课内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将这些资源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来培养其创新意识,发掘学生潜质,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都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发展”,“构件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理念相一致。

那么,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划语文课外活动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校地为本,使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与学校、地方特色密切结合起来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我们以山东曲阜为例,曲阜在历史上是鲁国故城,在文化上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自然资源上有沂河、尼山、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位于曲阜的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要认真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独特的课程资源,具体到语文课外活动上可以参考以下安排:

1.曲阜拥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文化古迹如孔府、孔庙、孔林等,来此旅游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学校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通过义务为游客服务来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2.学校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名胜古迹,尤其是在学习完有关课文之后,因为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尤其是古代的文章都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在活动中,老师最好可以适时地对课本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和引申,并且指导学生写活动总结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

3.校本课程要立足于学校,在综合评估学校的具体情况之后,尊重学生个性,根据学校特点,组织特色化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就有关儒家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演讲,指导学生办宣传报介绍曲阜的风土人情,鼓励学生阅读儒家经典并帮助他们组织读书经验交流会等等。当然,曲阜只是一个个例,其他地区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会有很大不同,但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一样的。

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要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中来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课程,它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都有一套完备的组织部分,包括内容目标、学习活动、评价程序,有时还包括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和环境,同时,校本课程还是一个综合课程,需要各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所以,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鼓励教师行使自己的课程设计权、课程开发权、课程研究权等权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亲自参与到对当地自然、文化、历史资源的考察中去,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去发现和挖掘那些能够有效地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最优化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向课程开发小组献计献策。语文教师尤其要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进行加工润色,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从而在语文课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充分的指导作用。另外,由于校本课程中的语文课外活动有时会在校外进行,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要不可避免的与各种人群打交道,所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负起责任来,力求把活动的规划做到细致入微,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有序顺利进行。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要以学校在读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及其经济承受能力

在城市,由于学生的知识较为丰富,家庭较为宽裕,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去收费景区游览的活动,还可以订购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的期刊,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或者学校自主搭建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平台。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落后,而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且能吃苦耐劳,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野里采风,去登山,在大自然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鼓励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指导学生自编报纸,自办黑板报,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另外,在课程的编制及其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不能采取强制参与的手段,应该采取自愿的原则,如果条件如许的话,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学生比较迷惑的地方详加解释,在有些地方提醒学生进行记录,并在最后指导学生写出一片较好的总结文章,对于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发表或在全校展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对其他同学起到激励作用。

总之,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划语文课外活动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校本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课外活动所呈现的新的趋势和特点之一,而在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渐趋成熟。“澳大利亚将课外活动称为室外活动的语言学习,认为它是语文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不少地方开发了校本化的语文课外活动。每年8月,澳大利亚各地都举行儿童阅读周。孩子们按照本地人最喜爱的主人公形象装扮起来,到书市与作家、插图作家和出版商会面,参加故事会、戏剧表演等。”“法国著名教育家雷内倡导的自治活动教育法所提供的语文课外活动设计方案是小组写作――通讯活动:清晨,你让孩子们练习写作。把写的东西读给同学听,通过表决方式,推选出最能表达共同心愿的文章,然后用法语写在黑板上。每月发一个记事本,记录有意义的事,选好的文章向校报投寄。与别的学校同学通信。参加到一个小组里,每到月底向有关学校寄出5份校报,不久即可收到来自5个不同学校的校报。这样,班级里面就充满着热烈的气氛。因为交换的不是几份报纸,而是温情、友谊和真诚。”国外的一些校本化的语文课外活动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分联系和利用学校与社区内的设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强民族教育,审美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于实际,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划出特色化的语文课外活动,多方面,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地方课程外再构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我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校人文环境、教研环境等,对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实践看,不论语文历史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文明单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得有声有色,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流人才,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和“英才战略”影响深远。

和县一中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和县一中“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流人才、争创省内名校”及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校迅速成立课程领导小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求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搞研究。这期间部分学科卓有成效,如历史、语文、生物教研组等,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深加工,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校本课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历史教研组早在2003年就与全国课程改革同步,向当时的巢湖市教研室申报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市级课题并立项,为校本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06年安徽省新课程实施时,和县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3.全面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一中实际,学校制定《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细则。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教师重视到位、精神领会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工作到位、工作实施到位。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教与学等基本理论,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成效

1.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教研组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由教研组长牵头,严格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开发、保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鼓励课程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走一步,并给予政策上扶持,条件上保证。

2.校本课程建设类型多样。从2003年到现在,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从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到各科的具体分工,再到常规的音体美教育教学,再到高考讲义的合作,8个教研组(语文、历史、外语、化学、物理、数学、美术、地理)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材料。教务处、教研处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建“同课异构”活动,教研风气日浓。

历史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与合肥等地教师合作,完成省级课题《古韵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久话和州》校本教材成册,深受好评。

结合和县一中百年文化底蕴,语文教研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编写,树立起学生热爱母校、发愤图强、立志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的坚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语文教研组还把中华经典诵读发展为校本课程,在2012年安徽省经典诵读(马鞍山站)启动仪式中深受好评。

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张弛结合,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备课组建设中成效显著。学生英语竞赛成绩大面积丰收,教师教学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届英语训练选编》(试题和阅读两本)编写以思维为焦点,以方法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入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实战技能。

数学教研组于2006年8月完成《数学典型题解析》校本教材,结合经典例题举证,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化学组和物理组也有各自的校本课程成果,并量化学生竞赛辅导安排,与地理组“地球小博士”活动课一道,竞赛捷报频传,并有学生申请国家专利。

3.开花结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学校汇集教师学生成果,在进一步深加工后,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报刊杂志或论文评审中获奖。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内涵式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许多中老年教师也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现在,校本开发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学面貌正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感悟与反思

1.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均衡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依据《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不能盲目理解为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坚决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资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评职称等动机不纯者。

2.校本课程要有内涵,有研究,有焦点,有看头。如《久话和州》,几乎经历5年4届师生的努力,最终成册,可以成为学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书后,学生有看头,直接了解和县一中100多年的发展史。《趣味化学》和《趣味生物》,都从生活中熟悉的事谈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形成成果。这多校本课程成果,体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创新培养,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是教师,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语文历史科目外的数理化校本课程也要求教师关注人文,学生以此展开科普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与伙伴。师生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县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如化学教研组的“初高中衔接”省级课题就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花结累,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历史教研组参加的省编教材《古韵安徽》,也是建立在学生对和县历史研究的课题基础上。

5.健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开发的有效保证。和县一中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奖金等对应起来,有效地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拓展。在硬件设施中,专门设置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专门教室,实验中心配置数字实验室,积极倡导教师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篇4

语文学科从呈现形式上说包括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笔者尝试开发“甘南乡土文学”校本课程,是对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衔接与扩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校本课程既是文学鉴赏读本,又是文化素养读本。

一、开发构想

(1)开发基础。甘南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即青藏高原和中原大地的结合部,它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藏区的主要通道,是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安多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甘南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为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学,提供了特殊的生长环境。而丰富多姿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活动,更给甘南文学增添了无穷的创作素材,特别是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间艺术,使得甘南文学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和资源优势。

开发“甘南乡土文学”校本课程意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文化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全面形成和发展。

(2)校本课程标准的制订。“教师应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发挥优势和特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设选修课,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甘南乡土文学”校本课程标准主要由阅读部分、作者简介、思考探究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题内容包括:甘南乡土文学概论;王小忠、敏彦文、丹真贡布、花盛诗歌选读;完玛央金、李城、瘦水、陈拓散文选读。

二、实施途径

(1)课程实施前的师生准备。在校本课程实施前,教师下发了“甘南乡土文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甘南文学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状况。参考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编写课程计划,收集资料,撰写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前要做好以下准备:一是填写“甘南乡土文学”调查问卷,增加对甘南文学的了解;回顾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撰写令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本地民间故事。二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报纸、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甘南文学的资料。

(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最近30年具有代表性的甘南乡土文学作品、作家。主要选取了王小忠、敏彦文、丹真贡布、花盛、完玛央金、李城、瘦水、陈拓等人的诗歌或散文作品。如王小忠原在甘肃省临潭县第三中学任教,同学们非常喜欢他的语文课,他于2012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了诗集《甘南草原》《小镇上》、散文集《风雨中的灯盏》《怀旧三十年》。他的诗作与学生的距离很近,能培养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

(3)合理开展课堂教学。“甘南乡土文学”校本课程分为九个专题,主要采用“阅读―作者简介―导读―思考与探究”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如专题之一“花盛诗两首”,先阅读花盛的诗《早晨:跑起来》,然后是作者简介:花盛原名党化昌,系甘肃省临潭县石门乡中心小学教师,他的诗总是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一种深刻的痛感与和谐幽静的美感,波澜不惊的超然风骨。接下来是导读:这是一首少见的单纯、阳光、活力四射的诗,诗的意象单纯、情感单纯、意境单纯,单纯到了明亮的程度。而后设计了思考探究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4)实地访谈考察。在“甘南乡土文学”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掘本地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社会,走近作家(诗人),实地访谈他们。学生通过访谈,亲身感受甘南文学的独特风格,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5)展示学习研究成果。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让学生办“甘南乡土文学”板报,主要包括对甘南作家专题访谈板报和学生优秀作品展示板报,并在学校橱窗张贴宣传;二是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

篇5

【关键词】地方课程建设;读书育人

【创新点】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更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充分解读我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及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为复杂,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情况,文化背景不一,导致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素养与城区学校学生有一定差距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发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三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地方课程。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语文课程学习渠道的广阔性,学习时间的延展性和资源选择的自主性,突破了国家语文课程内容经典却不够丰富、指导性虽强实践性不够、他育为主自育不足等局限性,实现了语文的更深层次的润育。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校本课程开发:上海经验》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其他的课程文件,在自己的专业活动范围内,关注对象的需要,做出课程设计及其他决定;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应有自己的课程的权利,他们有权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课程甚至老师,规划自己个人的学习方案。

【案例】

溧水第三小学的地方课程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学校以读书育人为特色,以“诵经典文,立君子品,做有志人”为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三个“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丰富了语文课程,在活动性、灵活性、个性上做文章,强调读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

“三小”的内涵为:

1.小书本――这是相对于国家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教科书而言的,在语文学科学习需要的促发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选读的课外书。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规划选择的课外教材,体现的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个性选择。这注定了学生对其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2.小活动――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在活动中成长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每年11月的“红领巾读书节”和6月的“享阅童年”读书活动是学校经典读书活动,届时会征求学生、教师的建议开展丰富的活动等。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展现了自己阅读的成果,生命在书香里得到浸润和成长。

3.小课型――指的是一、二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和三―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重在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提供展示平台。从制度上对学校的地方课程进行了保障。

在课时设置上,从国家规定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时中拿出一课时。隔周安排一课时,每学期上到10次左右。

课的类型也很丰富,如一、二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可以开展自主剪贴识字交流活动,可以带学生现场参观亲身体验识字活动,还可以在阅读中识字……三――六年级阅读指导课类型也很丰富,有阅读方法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实践活动等。地点形式多样,现场交流,阅览室阅读,与作家零距离互动……

课程内容及结构如下:

1.一、二年级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自主识字课,使用的教材为自编的自主识字课本共四册:《我们上学了》《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家乡》《有趣的节日》,充分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融入校本课程中,让学生时时处在识字时,处处成为识字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识字。

2.三―六年级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合语文课本,依据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编写了课外阅读指导课校本教材《阅读指导课案例》,它是语文教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指导手册,为教师选择课外阅读课的内容以及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它也是学生更好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的范例。

――方法篇。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有:学会查资料,学会浏览,学会择书等二十种左右。按“指南针”――“跟我学”――“我能行”结构编写,列举的读书方法只作简要介绍,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

――实践篇。“校本教材更重要的是一本活动手册。”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是学生读书活动手册。在教材中编排了近六十次读书实践活动,有的是随课文拓展的活动,有的是与课本有关内容整合的实践,有的是课外读书交流会……以提前布置――认真准备――集中展示――综合评价为活动过程,把教师读书,指导过程与学生读书活动融为一体,努力以一次次活动带动学生看一本本,一系列课外书籍,以一次次展示,一项项评价,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加油站”在每篇教材之后设有“读书加油站”,以读书记录卡的形式呈现,学生既可以阅读教师推荐的有关篇目的书籍,也可以阅读经典名著,把每周的阅读情况记录于“加油站”中。表中有父母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和学生自主读书的内驱力,在家,校协作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

――“推荐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阅读实际,向学生推荐了八十本(套)左右图书,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学生、家长购书指明了方向。

学校利用校园现有的布局,在走廊、墙壁、班室、专用室,甚至草坪、花坛布置了形式多样的名人读书箴言,学生自创的小小读书书画、格言,充满古雅气息图文并茂的诗文匾额等,力图打造出具有浓厚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使校园“处处是教育之地”,在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中体现出校园文化。

篇6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城镇中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07

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它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目前多数小城镇中学办学特色不明确,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停留在原始初级形态的低水平上,或处在漫无目的的盲动状态中。主要原因有:1.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解释者和实施者,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却要求他们成为课程的编制者和评价者,显然许多教师缺乏理论、技能和经验的支撑,使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感到无从下手,困难很大。2. 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负担势必会加重。目前多数学校没有建立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应的奖励机制,也影响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3.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机制上还很不科学、很不全面,造成校本课程的完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存在一定的难度。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赋予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根据校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及作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本校确立了“常规落实求实求精、特色创造求高求新”的目标,明确了教师达标加专长、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努力方向,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充分展示了龙南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根据自身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无论是校本课程的设计,还是实施与评价,都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最高原则与终极目的。目前,本校校本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类、科技类、体艺类三大类。具体课程有文化类:“西方神话传说”经典影片赏析、牵手生活――悦赏语文之美、数学提高与拓展班、英语舞台剧、走好青春每一步;科技类:计算机理论与程序设计、物理小制作竞赛与展示、玩转魔方;体艺类:手工制作、爱上编织、中国象棋国画、合唱、书法、快乐太极、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区等诸方联动,需要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诸多管理要素并举。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主要采取了成立管理机构、规范开发流程、建立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成立管理机构

为了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建设有效课程,学校指定由教务处牵头组织校本课程建设,一是结合学校发展新要求,制订和完善《龙南二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是认真做好校本课程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三是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二、规范开发流程

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开发管理主要分为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教学、课程评估、课程发展五个阶段。

1. 课程设计阶段:每学期开学初,教师根据学校课程总要求确定拟开发的课程科目。向学校递交200字左右的课程开发申报表。主要包括开发背景与目标、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教务处审核教师课程开发申报表,合格者列入开发科目,向教师下达课程开发任务书,要求教师编写课程实施方案等部分。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通过后,该课程进入“准入”状态,由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2. 课程选择阶段

将合格课程进行教学公开,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由学生自主进行选课。学生选课通过各班汇总上报,学校根据选课结果确定本学期开课科目。学校规定,学生可选一门课程,凡选课满15人即可开课。

3. 课程教学阶段

根据校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师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教务处组织人员对校本课程开设、上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4. 课程评估阶段

每学期末对每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质量评估,由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自行提交课程小结,教务处结合平时检查、课程小结等资料进行综合评估。

5. 课程发展阶段

将课程评估情况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改进、完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开发新课程。对少数课程质量不好、学生评价不高的课程则予以淘汰。

三、建立保障机制

1. 师资保障。原则上要求教师人人能够开设一门以上校本课程;2. 时间保障,每周保证一节校本课程和一节阳光体育课;3. 场所保障。整合学校教育场所,设立多个自主学习室,开辟一批学生社团活动室。

篇7

【关键词】 农村初中;校本教材;历史;开发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一、问题提出

基于课程标准的国家课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创造性地施教,其为教师教学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当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如发现有些教学内容不适应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时候,应主动变更、重组、改造教材。

新课程历史教材是教材编写者按照自己对“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广度、深度的理解,选择适当的内容及组织方式予以反映,因此难以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群体与国家教材针对的地区、对象的差异性,使农村地区物理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大,其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思维规律。

物理教学校本化是物理教师依据课程标准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物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它是教师在教学时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提高农村地区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要求农村地区的历史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受教育环境、当地的经济和教育水平,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等教学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使之更加符合农村地区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校本课程开发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是农村中学为农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体现农村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农利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农村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农村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

(一)物理课程补充式开发

补充式实际上是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国家课程的共性是体现国家总体的教育目的,缺少灵活性和特色性,体现不出地方特色,基本上没有关注到学校和学生的不同。

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体现到了这种差异性。农村学校具有的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它除了要具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作用,还要实现为三农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农村教育体制,在某些贫穷地区,还要实现脱贫致富任务,这些都是单纯国家课程难以实现的。

所以在国家课程的前提上,依据当地的特点,学生的爱好和需求以及本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发一些补充的课程材料,一方面可以使国家课程的目标能够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能和学生的实际要求相结合,突出农村教育教学的特色。

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补充是在国家课程的内容不改变前提下,添加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内容,大多数是以补充教材的方式出现。这种方式不仅适合国家课程,更有助于国家课程目标的实现。如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开发的补充教材,语文课中添加农村的常用字、农村日常应用文;吉林省东丰县猴石中学开发的《农村常用数学》,介绍丈量土地、估算粮食产量和生猪体重计投入产出的计算方法等,均属于补充式的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二)物理课程改编式开发

改编式是在国家课程原有的框架上,保留其主要部分,但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改编,增加符合当地学生实际的教学课程。这些课程表现的是国家课程的目标,只是加入了经过教师认真挑选的内容,通过和国家课程的合并,使课程更符合当地学生的学习,更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这种校本课程开发方法,主要是适应目前教材内容存在城市化倾向,不利于农村学生学习和掌握。如小学低年级在学习应用题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农村中经常接触的、易于接受的实物替代课本中出现的实物来讲解应用题,这样不但便于农村学生学习和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物理课程拓展式开发

拓展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扩展教学的范围为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拓展性材料的目标在掌握正规课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扩展性的知识。扩展材料围绕学生所学的课程的内容,但比正规课程的知识更深。这种拓展包括正规拓展和个别化拓展。正规化拓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个别化拓展是针对个别人的。拓展式的校本课程建立,不仅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比方说在地理教学中围绕某地区,同学们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地的人文特点、气候特点,以及与该地方相关的经济、历史特点,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利用不同的方法取得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学习的乐趣和技巧。该方法称为拓展式学习。

(四)物理课程独立开发式开发

篇8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分类 原则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学校的现状和当地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认为,校本课程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以为校本课程应围绕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开发: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能够有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民主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四、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该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篇9

一、加法法则造就了日益庞大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加法法则导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劳民伤财的“全民课程开发”。一些学校的课改口号就是让每位教师都至少开发一门校本课程,许多教师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加班加点,搜肠刮肚,甚至七拼八凑,从而“开发出”一门校本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往往是自己所教学科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环节也往往用自己在国家课程教学中已经运用熟练的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会消耗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全民开发”则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应付性校本课程,往往是花了大力气开发,却没有人选课,最后不得不弃之一旁。二是徒有虚表的“丰富课程超市”。许多学校都在着力打造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种类丰富的“课程超市”,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课程商品中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的科目。这种做法本意很好,旨在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让课程适应学生,但忽视了一个问题,任何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和完善周期都不会短,匆匆上马的课程超市,“商品”虽然表面看来丰富,但假冒伪劣产品不乏其中。更有一些课程仅仅“贴上了包装纸”,只有一个粗糙的课程纲要,既没有明确的体系化目标,也没有完整的内容框架;既没有实施途径的设定与安排,也没有相应的课程评价与管理保障,种类丰富的课程超市往往是徒有虚表。三是成为空谈的“学生减负”。课程门类日趋增加,使学生本应灵活的选择性变成了不得不选择。不管什么课程门类,总需要一定课时来实施,这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减负仅停留在口号阶段。毫无疑问,在日益庞大臃肿的课程体系面前,学生减负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推手可表述为“一个法则,三大动因”。一个法则指学校课程建设所秉持的“加法法则”。加法法则上承课程权力的下放,“放权―有权―用权”是基本思路。用权就是不断开发学校所能掌控的各类课程,在新课改开拓出来的新区域内,用新课程来填满。所以,新课改以来,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体系呈现出一种不断膨胀的状态,日益膨胀的课程体系与相对固定的在校时间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矛盾。动因之一是由原来的大一统课程体系变为三级课程体系,在一级变三级中课程门类进一步增加,“国家挖坑,地方、学校填土”,地方需要主导地方课程的开发,还要实施课程区域管理权,学校需要健全课程体系,客观上就要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课程体系因此膨胀;动因之二是应国家要求及社会各界呼吁,各种教育都要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安全教育、预防教育、普法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在落实层面,各地区往往要求进课程,编写专题教材,安排独立课时,相应增加了课程体系容量;动因之三是各校为了创建特色而大力发展校本课程。课改以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唯一可以全方位自主的课程门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张名片。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结果是,许多学校少则开发几十门,多则开发上百、甚至几百门校本课程,极大地扩容了学校课程体系。

加法法则主导的学校课程体系客观上也导致了课程之间的新壁垒,课时成为各门课程的必争之地。

二、基于整合思维的现有尝试

课时之争与学科壁垒对应的尖锐矛盾有两个:一是越来越多的课程门类与相对固定的学校课时之间的矛盾;二是日趋增多的课程壁垒、割裂的学科体系与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情感个体之间的矛盾。许多学校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并着手尝试解决,总体而言,这些尝试主要是采用整合思维。

当前,实践中的课程整合可分为两大类:学科本位的课程整合与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学科本位的课程整合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这里的共同要素指的是相似目标、类似内容和大致实施方式。还有一种是学校常常容易忽略的,即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需要和动机为出发点的课程整合。这种整合实际上是对现有课程的拓展和创新,是将游离在原课程体系之外的儿童经验和需求融入新的课程,故可称之为“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

以上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整合的貌合神离。所谓貌合神离,是指课程整合流于表象,专注于技术,聚焦于课时打通,与学校的整合初衷背离。表面上看学校做了许多整合探索,百花齐放,花团锦簇,实质上由于缺乏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整合为筐,什么都往里装,你也做整合,我也做整合,你也是整合,我也是整合,如此而已,皆大欢喜。

因此,在课程整合时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论证可以简化为五个问题:(1)为什么要整合?需要思考:以学科固有逻辑为主线的课程为什么要进行整合?是为节省课时还是为提升教学效果,抑或是减少内容重叠?为什么要整合这一问题背后是学校整合实践的逻辑起点,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并没有思考清楚。(2)能不能整合?这一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回答:即将要做的这种整合,从理论或者从经验上分析,是可行的吗?(3)怎么整合?需要思考:是学科内整合还是跨学科整合?是课堂内整合还是课内外整合?学科内如何打通前后联系,学科间如何找到整合点?教学时空如何进行联通?(4)整合后的课程是什么?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事件,还是一门全新的校本课程?(5)整合有没有效果?整合后除了节省课时外,在学习效果上有没有提升?

要想进行卓有成效的课程整合,学校除了要做好可行性论证外,还需要转变课程整合观念,逐渐树立科学的整合观。整合是课程的本真面貌,即便在学科课程结构中也是如此。整合的核心在于呈现完整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并担任角色,让学生有机会以独立的角色经历完整而复杂的教育情境。课程的整合本色还体现在目标体系的跨越边界上。课程目标往往具有整合性,其达成途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发展是多学科、多课程的合力使然。

三、跨学科整合案例分析

课程整合是有效的“黏合剂”,力图改变学科壁垒与裂痕。其本意是以学生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条件,利用学科又超越学科,利用社会资源又关注与学科的关系,在学生的周围编织一个关于学习的“意义网”,形成学生与知识、学生与他人对话的情景,使他们不仅获得知识上的收获,更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成长。

案例:陈经纶保利分校2015年理科组与语文组联合举行了“与苍穹对话,探天坛之秘”研学活动。通过前期学科研讨、实地考察,学校将这一课程整合目标确定为“实现语文学科及数理化学科的融合,用统一的步伐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知识综合应用训练,让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融合于社会实践,培养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确定了各学科的研究任务。

内容为对天坛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讲解,具体安排如下:

(1)天坛中的数学奥秘 数学组

(2)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与天坛的声学效应 李锐

(3)天坛与化学 化学备课组

(4)天坛及中国古代建筑的物理性质 物理备课组

(5)天坛的传统文化 语文组

语文组“深入”探讨此次研学活动后,对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整合思考:(1)跨学科主题与学科内主题的整合(天坛的传统文化);(2)研究课程的“纵深”关系(研究话题的整合,任务直指核心能力);(3)研学活动的传统文化价值;(4)“后研学”活动的开展。

整合学科组把最初让学生通过填空、简答等方式回答的知识性题目经过整合变成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请你寻找并探究天坛建筑中关于‘天’的元素”,借此引导学生系统思考。并将研学活动的目的设计直指学科核心能力和素养―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尝试一:研学课程的核心问题―寻找天坛中有关“天”的元素

尝试二:研究任务的核心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口头、书面)

书面表达训练―情境小作文

最美天坛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正在评选“2015最美天坛建筑”的活动,请你任选一处你最喜欢的天坛建筑,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理由至少两条,推荐要条理清晰,字数100~150字。

播报天坛

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开展了天坛研学大型活动,现在陈经纶中学网站需要播报该新闻,现在面向广大师生征稿。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新闻,并进行播报。

尝试三:“后研学”整合课程活动的开展

此次外出学习结束后,学科组进行了后期“研学”整合课程开发:冯清颖老师的“最 ”天坛研学活动写作指导;安博老师的研学演讲指导;丁爽老师的文化研学作文指导将整合课活动推向了深入。学区专家认为,“敢于选取新型整合课尝试很有勇气,对于活动展示课的把控到位,小组内分工明确,学生对天坛了解比较详尽,而且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体现了探究的过程和价值。”

分析:这次整合课之所以成功,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学校有系统的课程整合框架,为天坛的探索提供了体系化准备,为跨学科教研、穿越学科边界、联通学科知识,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目标统一、明确,各学科结合各自特点进行既联合又独立的探索,保证了在有限时间内对天坛相关内容的挖掘和提升,同时还关注利用社会资源对本学科内涵扩充。仍以语文为例,课程整合活动以“研究”为核心,以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为目的,引领学生体会语文魅力,同时在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相互融合下,真正实现“大语文”课程构建;三是凡跨学科整合都面临一个问题,即当跳出学科后,学科原有知识逻辑不再适用,此时需要根据介入资源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重新设定一条新的整合逻辑主线。本次整合中就将“天坛中的天”作为新的逻辑主线,通过天坛的建筑名称、建筑颜色、数字内涵、构型图案等,将“天”这一逻辑主线作为课程整合与实施的内在线索,所以,整体活动才呈现出有序、有效的特征。

篇10

【关键词】成语研究与积累校本课程学生发展读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35-02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经多方面探究,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理念,确立了“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成语研究与积累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依据

(一)符合我校教师、学生实际

基础教育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校本课程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二)新课标中对成语教学的要求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童子功”。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去接触、积累大量的成语,将会有利于孩子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就要求重视语言积累,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作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阶段目标。其目的是趁儿童记忆力强的时期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为将来的说话、习作、与人交往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可见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成语已倍受重视。

(三)课程改革提倡让孩子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尽可能多地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成语是我们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它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折射汉民族文化的多棱镜。《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成语作为一种被浓缩的信息,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被誉为汉语言词汇库中的“集成块”。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充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许多文化、教育界人士对成语的地位和学习成语的意义都有很高的评价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说:“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必须学习的常用语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秦晖:“成语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四个音节相当于西文的一个字,却可能是一段故事,故事里还有一套哲理。围绕成语做文章的确是一个着眼点,在空间上适应整个华人世界,在时间上流传后世。”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主编、语文出版社前社长李行健:“‘成语就是四字歌(吕叔湘)’。成语四字格的形式,群众喜闻乐见,便于记诵,很容易普及和推广。”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蔡富有:“成语是汉语之瑰宝,词语之精华,文化之结晶。历来学用成语是识字学文、提高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路径。”有一位台湾教师来访,人们问他台湾学生怎样学作文,他随口就答:“记一千条成语”。由此管窥成语对作文,对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无怪于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都钟爱有加,多有探索。

(五)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而成语教学则正是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极需要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复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成语中的相当部分由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史实逸闻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传统美德思想。这些具有深刻哲理的成语一旦植入青少年的灵魂,定会成为他们知人论世、鉴古知今、安身立命的某种潜在的准则和动力。因此成语潜在的传统美德教育在我们平日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内容

(一)成语研究与积累中“成语”的界说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一般由四个字构成,结构匀整、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说的成语是指除公认的成语以外,还包括少量由谚语等其它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以及正向成语转化的固定短语。

(二)具体内容

1.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探索成语研究的方法和规律。

2.研究学生积累成语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

3.《成语词典》、《中华成语千字文》、《趣味学成语》等工具书及有关文献。

4.挖掘成语潜在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功能。

三、成语研究与积累的目标

1.通过开发成语中潜在的教育功能,以成语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成语中包含的深刻道理,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2.让学生了解中国丰厚、精深、悠久的成语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营造校园成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教学特色。

4.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的储存成语,通过成语积累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说话、写话、作文能力,改变作文中词汇匮乏写作水平低下的现状。

5.将成语研究与传统美德教育有机结合,既促进成语教育,又落实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6.提高全体语文教师对成语教学的重视,解决成语教学中的疑惑点,构建小学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教学模式。

7.探索学生成语学习的评价方式方法。

四、成语研究与积累的原则

成语研究与积累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他与其他课程一样,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还将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从数量上由少到多,内容上由浅渐深地安排成语训练,有目的、有阶段地进行教学。

3.课内、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将成语研究贯穿于课内外,尤其课外也要注重积累和生发,不仅要学,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

4.趣味性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成语训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进一步研究其中的奥妙。

五、成语研究与积累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具体方法

1.对近几年出版的有关如何进行成语学习的文选资料进行大量收集,在对这些资料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经验为我校成语研究与积累所借鉴。

2.对学校低、中、高年级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把握研究方向。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观察、调查、反思、调整,不断提高成语研究与积累的效率。

4.教师定期进行学习交流,交流心得,提出困惑;进行课堂与课外的跟踪,有计划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每学期、每学年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成语检测、考核。

5.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成语的实际运用,通过日常训练强化所积累的成语,形成制度化。

6.学生平日自己要加强成语的积累,交流。

(二)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①课堂教学这条途径主要是以课程设置中校本课程课时段的课堂教学为主,其他学科渗透为辅。②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成语教学,如语文课、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晨会课、班会课等,利用成语进行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

2.课外活动。以学校为大集体,班级、小组为小集体,按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校内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成语实践活动,如校级的成语大餐、成语大拼盘;班级的成语故事会、成语大擂台;小组的我讲你听、猜猜看等等,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提高积累、运用成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好学校图书室。①学校设立开放式图书橱,让图书每学期开学时以班为单位借阅到各班。②建立班级“小书库”和班级图书交换站。各班利用晨会、阅读课和课外广泛开展读书活动。③每两周以班为单位学生交换图书,每期至少交换图书8次,每人至少阅读15本图书。由学生自读自管。④举办各种成语读书活动。学校设立每年3月、11月为“读书节”。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会、讨论会、演讲比赛、小报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读书活动。

4.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内营造成语文化氛围,创设分两条线进行:一条线是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独具匠心、异彩纷呈的成语班级文化氛围,如班级成语角、班级成语报等;另一条线是学校校园环境中渗透成语文化,如有特色的成语心语牌、学校成语橱窗等,以丰厚的校园成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构建校园文化特色。

六、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1.成语研究与积累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二)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课时安排

1-6年级各年级、班级具体上课时间由学校根据学期初全学校课程的授课情况作安排。其他有关活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在课余时间灵活安排。

八、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牵头,由教导处、地、校课教师组成的成语研究与积累领导小组及教学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正常开展工作,同时聘请镇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担任顾问,为成语研究与积累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2.加强培训。规范教师的业务学习,把教师的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效结合起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相机举行成语研究研讨会以及成语研究与积累成果展示活动。

3.落实制度。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将加大过程性管理的力度,制定教师培训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