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4-04-17 16:0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多数中学开展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宏观来看在内容设置上基本分三类:一是生物科技前沿介绍,如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转基因等;二是生物知识和技能拓展,如动物行为、实验设计等;三是属于学科间综合,如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温室效应、仿生学等属于这范畴。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尊重学生意愿,以整合的方式形成。但从微观层面即实施层面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仍有待于研究。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展示课,课题叫《花和花絮》,在短短40分钟时间里,教师借助演示文稿图片,将大学植物解剖学课本中花的结构和分类、花絮的结构和分类内容,完整的讲了一遍。从一朵完全花的构造到不完全花,从周位花、上位花到下位花,从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到胎座的类型名称;从花絮的结构到分类名称。大学课本上的分类名称都一一告诉,如二强雄蕊、合生心皮雌蕊、侧膜胎座等,一节课下来,中学课本没有的生物名词术语就有二三十个,令人目不暇接。从学生课堂听课情况看,越往后,跟着听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那么,在生物校本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到底应注意什么呢?

一. 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遵循的原则

(一)切合学生实际知识需求,注重实用性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本原理、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或实验能力的提高,即以学生的需求为考虑的出发点,这种需求既包括学生的知识需求也包括学生兴趣,是二者的整合。应避免知识选择的无目的性,避免大学知识的生搬,避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要让学生感到能学懂,对平时的学习有帮助,有点拨作用。当今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随着课程的进展进行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时间对知识再加工,形成知识网,并对原理、重点、难点知识深入思考并会应用或迁移。限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这对学生的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如果围绕课本中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以丰富的典型事例再加以佐证或加深拓展,会起到夯实知识基础并适当开阔学生眼界的作用。这样也会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高考接轨,因此会迎合学生的需求。而往往中学生物课程中的原理、重点、难点知识,也是牵扯国计民生和学生生活的重要问题,如果教师介绍和引导到位,也应是学生的兴趣点,也是校本课程的整合点。因此,生物校本课程不等同于奥林匹克生物培训班。

(二)与学生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原则

学生是处于青春期发育中的人,是成长中的人,校本课程可选择相关内容来满足学生这方面的心理发展需求。如青春期发育与正常性心理和性卫生、平衡饮食与健康、生活中的环保与防病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活过程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渴望知道的,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有助于我们的育人。

(三)地域性原则

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特点,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寻找能激起学生探索欲望的周边环境或地域性的问题。例如某中学地处古城西安的城墙边,护城河水异样的颜色和气味,会触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引起探索的欲望,可就此设计探究性课程。又如园林艺术与校园内植物种类的选择,学生健康与校园绿化植物种类等。

二.具体阐述三种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一)对于生物科学科技前沿介绍,内容的设计宜围绕课本原理的应用,选择生物科技典型事例,进行举例和拓展,加强学生对课本原理及应用的理解,拓宽学生眼界。如转录翻译的原理与基因重组技术和转基因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转录翻译过程的再理解和记忆,又知道了生物技术对这原理的应用,还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应用前景,使学生张开创意想象的翅膀,想象出更多的人需要的基因重组技术产品或转基因产品,起到知识的迁移作用。如从抗虫棉到是否粮食作物也可导入抗虫基因进行育种,从基因工程产品胰岛素到SARS病毒或艾滋病毒的免疫蛋白等。教师在引导时,要着重原理及应用,注意不要过于引导学生拘泥于技术过程的细节,超出学生的知识背景,造成理解的困难,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对于生物知识拓展类,教学设计的内容可选择围绕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上做文章。因为平时限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课本上的这些重点难点,学生或只有初步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或感到难以理解。以前面提到的《花与花絮》为例,教学内容设计一定要和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适当拓展深化,尽量避免太多的新的术语出现。例如可选以下作为教学内容:花的构造与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的动态想象;花的构造与杂交;花药、花粉的构造与传粉受精及无子果实、单倍体育种;花的构造、花的色彩和传粉的关系及与适应性和进化;花的构造与植物分类等。

篇2

一、动力的转换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管学校和教师是否出于自愿,都要开展的工作。这种项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要大面积地推行,会遇到部分教师对此项工作不热情,甚至有抵触情绪的问题。在大面积范围内,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推动力很难从每个人的内部开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外部推动力最终需要转换成内部的驱动力,才能长久维持。在学校和教师产生畏难情绪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能使教师获得成功的内在喜悦。因此,可采用下列动力转换策略:在外部推动下,开展校本课程实践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成长的喜悦激发起内部的推动力更自觉地开展创造性的推广活动。确保推广初期教师获得成功,并引导他们去积极地体验自我成长的内在欢乐,是激发教师内驱力的重要策略。创设过程展开的情境。有些数学概念、性质,教材往往以结论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创设过程展开的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引导他们成为主动的建构者。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形式性与数学发现的经验性之中,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二、达标的渐进策略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只能循序渐进。先对先行者达标者和成功者提出较高的理论素质要求,创设适当的理论准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置一定的坡度、台阶,然后逐步攀登,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广要求,使全体参与实验的教师从中有适合自己的阶段性进步和获得成功的内在欢乐,只有符合教师成长的内在规律才比较容易推广。

学习是个体心理内化的过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内化”,就是把新的问题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联显现出来。因此,教学中要凸现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让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和教师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共同分析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可以继续深入和发展,哪些认识是不合理的,需要怎样调整等等,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外显化。具体地说,第一,要把学生内化过程中对认知若隐若现的关联显现出来,并尽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内化、体验和反思。第二,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按照学生的思维和数学的内在联系展开过程。第三,要加强“对话”,使“会话”成为“双向转化”的催化剂,把培养兴趣、鼓励质疑作为建构主义人文关怀的起点。第四,要把握“动态生成”与“总体目标”的统一,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三、指导的中介策略

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是从教育哲学和教育原理的层面上提出的,虽然这些观念能深刻地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具体实践行为,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需要教师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演绎过程。但并非所有教师都具备这种演绎能力,组织相对专业的科研,将这些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演绎与提高是必要的。在具体执教老师、领导间设置一个由教科研的中介指导队伍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支指导队伍的水平、能力和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建立工作的实验基地班与示范点,并使之成为连接各层面的中介桥梁。基地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教学实践模式及其变式,通过示范、信息传递、教学指导等,使成果能高保真地辐射到面上。

四、理论内化的轮进策略

把基础教育课改理念转化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育观,是更新教师教育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教师开展相关实践创新的重要前提。但对新理论的内化,不同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有良好教育理论素养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领悟的途径达到理念的内化;对广大教师而言,采用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不断地交互作用中轮进策略较为适宜,即先让教师初步了解理念,但重点应放在对实践模式的模仿上,通过先期的实践,去领悟理念,一定会有新的感受,然后再去实践、领悟,直到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增设对新实践的感悟环节,对促进基层教师教育理念的内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大城市的政治经济都迫切需要复合型高级艺术设计人才,所以艺术设计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而艺术类设计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课程,相对而言,它的理论部分比较少,算占比例也比较小,而它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设计。为了使学生能做出好的作品,每个辅导老师必须策划和设计好每堂课的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这门课程。据了解,发现许多设计课程教学并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其效果不尽人意,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为了使课堂教学深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践尤为重要,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培养这样的创新型人才的最有效的办法。为了解决这些艺术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本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就大多数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发展而言,学习专业不够深,无法全面接受专业知识,而只停留在表面的形态设计,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规范教学环节,老师教课太过随意,无法找到侧重点,大多数存在着"备课不足,讲授过多,忽略实践,注重讲评"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就受到限制,对一些概念模糊,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图纸上面,缺乏实践能力,只能做一些设计绘图,而不能将设计作品的材料与工艺结合起来,缺少艺术设计的实践,使设计作品没有实用价值,从而使大多数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艺术设计课程学习到实践的转换能力。

其次,教学太过重视技术方面的训练,从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去讲述知识,缺少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即使有一些课程中也有所体现,但却不能从实际出发,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在许多制定的教学计划中,都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技术性的目标,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设计构思,二是按着具体的步骤、用制定的软件工具去进行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很多没有活力,一定程度上也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假想一下,一个人的思维受到限制,怎会产生惯性他又怎样去天马行空的想像,进行艺术设计。这种以着色均匀,绘图精细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艺术设计训练太过死板,是许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专注在设计上,而仅仅是这些表面功夫上,久而久之,这就使艺术设计失去了意义。这样长期以来,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课程成了图表设计与程式设计课程,偏科现象严重。

最后,教学模式上也存在许多问题。造型基础、设计基础、专业设计一直都是教学的三大模板,但这样的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尽管在许多方面都比较完善,设计了许多体系的的课程,却存在着缺少综合性教学等问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而这样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如此,教学过程中太过乏味,缺少对学习方法、人生态度的培养,忽略了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这就使学生思维受限,失去了积极性,无法培养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

三、本科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启发式教学,注重实践

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解层次上。所以对学生的训练不应只停留在作业训练上,应加入一些社会活动,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只有有针对性的训练,才可以使学生又好又快的理解知识并学会运用。同样,也可以举行一些设计比赛,而比赛内容最好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而这些艺术设计的训练不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根据老师布置的课题和你自己的知识去创作,老师只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所有实践都交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思维不再受限,能进行属于他们自己的创作。

(二)明确设计目的,激发设计兴趣

在研究艺术类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我们把学习的主体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有两种学习态度,一是被动,二是主动。被动者的学习,通常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专业概念模糊,课程作用不清楚。对于一个没有学习目标的人来说,他是没有动力和积极性的,其学习只有盲目和应付。因此,明确学习目的,引起学习兴趣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加设本土文化课程,创作特色设计作品

创建地方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只有加设一些关于本土艺术特色的理论课程,才可以使每个学生更好的理解本土地域文化,更好的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学院。而艺术设计离不开各种地方特色的灵感,营造学校地域性的文化氛围也需要艺术设的配合。运用地方、民族文化独有的资源进行艺术设计,使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拓展,也营造出学校重视地方文化的氛围和注重运用民族文化的学风。不仅如此,利用这些地方资源,有力的结合了地方特色,带动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鼓励创作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

篇4

关键词:程序设计基础;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案例教学

1转变教育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与

实践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所限,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只能传授最基本的程序设计知识,很难提高学生应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很少主动思维,程序读不懂,编程不能独立完成。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根据各专业和课程本身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程序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对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案例教学法与上机练习实践等多种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要研究教育思想,遵循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转变,从理解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和研究式的自主学习;从在学习过程的从属地位转变为主动地位;从自己独立学习到协作式学习。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所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实际选择一些有趣的实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的魅力,如“交通红绿灯”、“电脑开奖”、“万年历”、“计算器”、“倒计时牌”等应用实例,让学生通过编程实现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热情和浓厚兴趣。

1.2采用案例主题式教学,“精讲多练”贯穿教学全

过程

“精讲多练”教学模式采用单元式教学,每个教学单元围绕一个中心概念组织一批知识点,为此,我们专门编写了适合“精讲多练”的教材。该教程设计为“零起点”,不要求学生有程序设计方面的先修课程,在体系上分为10章,每章对应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均按以下主题进行组织:单元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建议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自学内容;调试技术;程序设计案例;单元上机练习题。对程序设计控制结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结构的表达和执行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结构描述,语言表达”的编程习惯。

作者简介:韩立毛(1958-),男,江苏阜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及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基础教育;范新明(1972- ),男,江苏建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徐秀芳(1973-),女,江苏建湖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

对于初学者,程序设计涉及的概念多、易出错。因此,在教学中宜采用“案例教学法”[1],首先从最简洁的例子入手进行案例分析,然后引入相关知识点进行阐述。如:数据类型有11种,通过案例分别说明Integer、long、single、double表示的数值范围,

特别是Integer表示整型变量易产生“溢出”错误,教师应举例说明怎样会产生“溢出”错误,该如何避免。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设计的部分典型教学案例如表1所示。

表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部分典型教学案例

主题 案例 对应知识模块

简单程序设计 应用软件的简单版权页;电子钟 数据输入和输出(Print)

鸡兔同笼;电子计算器 数据表达(数据类型,赋值运算,标准函数);流程控制(顺序结构);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分段函数的计算;交通灯控制 流程控制(分支结构);数据表达(关系运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货币兑换 流程控制(分支结构,If嵌套);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和风格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近似计算公式求值;棋子麦粒计算 流程控制(循环结构)

电脑开奖;求素数 流程控制(嵌套循环等)

数组与字符串 排序、矩阵计算 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循环结构

字符统计;字符加密与解密 字符串

函数与过程程序设计 哥德巴赫猜想;进位制转换 流程控制(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教学中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课程本身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一般来说,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与过程以及模块间的参数传递、名字的作用域、递归等内容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这些内容要由浅入深,采取多举例、多阅读程序、多编写程序、多上机调试程序等措施,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1.3强化编程实践训练,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编程实践从应用的角度逐渐引导学生入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把每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先提出来,让学生知道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例如,在讲解数组的概念与使用时,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案例:求100个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问题。教师在讲解该问题时应从“数据的特性和便于用户和计算机处理成批数据”角度引入数组的优点和重要性,有很多问题如不使用数组是无法解决的,如数据的排序及矩阵运算等。

加强编程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大力加强编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精讲多练”的原则,提高实践与上课的课时比值。编程实践环节可采取多种形式:①重视习题课和讨论课的教学。习题课和讨论课主要培养学生阅读程序和设计程序的能力。可采取老师讲、学生做、互相讨论等多种形式。②增加学生上机编程与调试程序的课时。通过上机实践既可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开拓能力。通过上机,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③安排课程设计与大作业等实践环节。这是一种综合练习,它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突出“算法为中心”,提高综合编程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程序设计能力,必须“注重分析,突出设计”。以“算法为中心”实现问题求解,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以编写“计算机等级考试管理系统”应用程序为例,引导学生掌握“以算法为中心”求解问题的方法。该问题涉及:(1)文件数据的操作,必须掌握文件的建立、打开、读、写等操作;(2)系统的组织,包含数据输入、数据修改、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输出等功能,必须掌握函数与过程的调用;(3)数据内容的组织,必须掌握数组的操作;(4)功能的实现,必须设计算法控制流程,掌握流程图的表示方法;(5)功能算法思想的实现,必须根据算法描述进行符号化语句表示;(6)根据编写程序的源代码进行程序调试。

算法是程序的灵魂,综合编程是产生优秀程序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应有一套以调试技术、算法、综合编程为核心内容的工程实践指导材料,便于学生自主上机练习与实践。

2加强课程建设,实施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网络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建立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3]。

2.1精心设计教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强和应用型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使之符合计算机程序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改变以往“先讲授知识点,后举例让学生验证”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精心设计教案。教师应注意结合实际选择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例给学生讲解,让学生通过编程实现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际应用,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实效。我校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效果一年比一年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逐年提高,一直位于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

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中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首先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定位上,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实用性,按照学习进度,安排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压缩、精简原来过于繁琐的记忆性内容,介绍一些在学科发展中有代表性的技术,并适当安排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己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最终掌握知识。如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出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所学的知识编制程序,最终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些都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注重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在讲课过程中演示一些优秀的编程实例。以讲解程序为主线,使学生能真正学到好的编程思想、编程习惯、编程算法和程序组织方法。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讲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我们也体会到采用新的教学方式也要进行不断探讨和研究,只有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在讲课中恰当使用多媒体、黑板和计算机窗口实际操作等方法,避免照片宣科,并在课堂上注意使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还十分注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4],完成了“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开发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网上教学平台、课程的多媒体学习课件、电子教案、精品课程网站等,并对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及时进行完善和更新,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为了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模式,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网上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发挥校园网络在教学中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环境实现了由“以教师为主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改革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理论与实践、课堂讨论与答疑等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推上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基于校园网的开放式的适合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

2.3改革考核方式,实施应用能力目标控制

课程考试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改变以往单纯采用笔试的考核方法,既要考理论知识,又要考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考试采用笔试,动手能力的考试采用上机考试。在上机考试中,学生根据老师出的题目,进行程序的编写、调试、修改,这样可以测试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针对“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统一考试的试题分为笔试和上机考试。然而,对于大规模统一考试的组织和判分,不应该认为能正确答出标准题,就等于深入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全部知识和已具有很好的编程能力。因此,学生必须掌握程序设计的编程方法、增强调试程序的能力。上机考核是动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学生只有通过平时增强调试程序能力的训练和不断积累调试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课程的考核中,我们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学校统一组织计算机等级考试,采取目标控制的方法,突出能力培养,依照能力标准进行考核。学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举行两次,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入学后,如果考试通过,可以免修该课程,并可以选修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

2.4加强实践能力训练,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程序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上机调试运行,教师应重视实践环节,多指导学生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在上机前明确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编好程序、认真检查、反复思考。上机时输入程序并运行程序,检查运行结果是否正确。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重点是调试程序的过程及经验总结。程序设计上机实践是把自己的智慧在电脑上实现运行的过程,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对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调试程序发现和暴露编程过程中的习惯性错误,可以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教师在指导实验时,应让学生先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时,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困难问题调试的信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我们按照“任务驱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精心设计了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三类实验项目。对于验证型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程序并分析运行结果来掌握知识点;对于设计型的实验,则是给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编写出程序并通过调试运行;对于综合型的实验,则是强化不同理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

实践能力。我们每年都要举行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采用上机编程的考核方法。题型是一个小规模的应用程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上机时间内完成,每道题目后均附有详细的功能要求和评分标准。评阅的依据是学生完成的应用项目中已经通过的可执行程序,在考核结束后立即由阅卷教师逐一运行这些可执行程序,根据其已经实现的功能和质量进行评分。为了便于学生准备,在竞赛前几周给学生出一定数量有较高难度的编程题目。这套练习题与实际考核题目的难度、范围相同。用这种方法全面检验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而不仅仅是编程序。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上机,多实践,真正熟悉开发软件项目的各个环节,真正掌握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

3结语

几年来,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已取得了以下成果:(1)课程教学采用“精讲多练”、“课内课外”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竞赛,营造了校园内学生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氛围。(2)讲授内容与前沿知识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程序设计编程能力为宗旨,建立了新的实验课程体系,提出了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型到培养综合能力型的逐级提高实验课程新体系,将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为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3)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采用案例教学法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4)建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实行“单元考核制”,“教考分离制”,考试均采用笔试和上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本课题提出的教学实践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使学生不但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基础,同时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并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这样做法使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也使能力较弱的学生获得进步,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建湖. 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导入“案例式”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2004(4):22-26.

[2] 朱鸣华,杨徵,朱泓. 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15):90-94.

[3] 徐秀花,程晓锦. 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10(4):47-49.

[4] 罗建军,冯博琴,刘路放. 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4):82-8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Model of Programming Basic Course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HAN Li-mao1, FAN Xin-ming2, XU Xiu-fang1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China;

2. Depart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China)

篇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White Paper" Spirit on Strengthening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 of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problems in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of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our teaching status of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the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model of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were proposed, which strives to explore new practical way on reform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plan, teacher team.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师资

Key words: computer-based teaching;course system;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39-02

1 民办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现状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受重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计算机基础教学将成为以计算机基础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民办本科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民办院校的办校时间短,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处于摸索阶段,计算机课程改革一些主要问题如下。

1.1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大学阶段各相关专业的教育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不同专业之间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不同专业之间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直接需求和依赖程度又存在较大差异,定位在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适应各类专业要求,与专业教育尽可能“无缝连接”,是一个特殊的问题。

1.2 计算机基础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成熟度”较低,“规范性”不够。其原因,一是计算机课程历史短,教学沉淀少;二是计算机基础发展快,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难以稳定;三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缺乏国际化的学术交流环境,国际上没有专业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学术组织,因此国外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鲜见。

1.3 为学生营造多样化的计算机氛围不够 为学生提供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有利于多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民办院校资源条件的限制,数据库课程仅向全校部分院专学生开放,各专业学生能选修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人数较少;没有设立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课程组供选修;没有开设实用性、技能性培训课程等。

1.4 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效果甚微 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到现在的“网络化教学平台”。该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利于同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局限于计算机+大屏幕,网络教学环境得不到充分应用。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存在局限性,缺乏创新性。需要着眼于人才培养,从教学内容选取上采取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手段。

1.5 高素质的专职师资资源比较匮乏 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应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难度、深度和强度都将有明显提高,因而对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而目前的民办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外聘教师,内部师资力量薄弱,而外聘教师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另外,专职教师的进修学习时间短,在岗教师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模式

2004年,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即《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我校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模式依据《白皮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定位、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开展。

2.1 课程组织体系 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从知道怎么操作计算机,到为什么要这么操作;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重点讲清有关的基本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为主,辅之以典型实用软件的介绍。学生通过若干软件的学习能够基本熟悉计算机中的各种操作,进一步自修有关计算机更深入的课程。通过引导入门的作用,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之中。

由于内容丰富、知识面宽、理性概念比较抽象,我们采取“课堂讲授――流行软件演示――理性思考――主动实验――深层再思考――再实践”的教学实验过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能占用太多学时,同时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支持这一过程的实现。

2.2 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正确把握并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它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其特点和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并提出改革思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和要求应该随着改革的要求同步发展,着力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以社会需求和专业本身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利用常用办公软件等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具备通过网络对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和应用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具备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计算机相关技术及工具、特别是专业软件工具的能力,要在更深层次上,让其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

2.4 课程环境体系

2.4.1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制 研制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行为,融入传统教学的主要环节。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全部学习课件、教案、实验指导书、参考资料、教学大纲、学习要求等多种资源,为教师提供了素材库、试题库等备用资源。该平台支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作业与自动批改等。网络教学平台支持资源型学习、研究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

2.4.2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研制 作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考试系统。试题中有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操作题等多种类型。试题库中试题除给出参考答案外,还有知识点,以控制试卷中不出现有相同知识点的试题。每个系统都可以进行试卷标准化选题、上机标准化选题。对于学生的机试成绩,系统自动评卷。

2.4.3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 在具体教学中,有大量的“对象”需要做实地演示操作,将这些“对象”放置在幻灯片上,并进行相应的激活设置,在播放幻灯片时只需要用鼠标点击,即可激活对象进行演示操作。在幻灯片上放置“对象”,在“对象”里书写讲稿,可大大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在具有插入“对象”功能的“对象”里根据教学需要再嵌套“对象”,可以增加讲课的灵活性。

3 民办院校师资队伍改革

在高素质的专职师资源匮乏情况下,如何扩大师资队伍,优化师资资源,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将与各专业紧密结合。一方面应统筹全校教师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团队。需要加强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要形成一个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改革动力、乐于投入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核心,并以他们为基础,形成多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队伍。

4 结束语

我们在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模式的提出和探索实践,今后我们将继续加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打造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和专业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建峰,张迎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践[J].新西部,2008.12.

篇6

关键词:Protel电路软件;实践教学;实训基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1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Proel软件已经成为电子设计的至关重要工具。在很多本科院校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能熟练掌握Protel软件设计和应用,并能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Protel电路软件设计》课程已经成为了自动化相关专业必修课程。本文主要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提出改革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Protel电路软件设计》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教学特色。《Protel电路软件设计》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等特点。离开了实践教学,授课的内容多是纸上谈兵,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学生通过实践,再加上教师及时地讲解和指导,使得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更掌握重要知识点的应用,从而提高了《Protel电路软件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了教学效果,突出教学特色。

2.实践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操作能力。要理解和掌握《Protel电路软件设计》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必须不断动手操作。因此,学生们在实践当中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动手操作,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电路板制作的过程。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掌握绘制原理图、制作电路板的整个过程。

3.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理论教学中,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再加上学生学习兴趣不够。因此,通过学校的就业及相关部门联系电路板相关单位,带领学生参加电路板单位实习。这样,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但可接近实际操作,而且也能亲自体验其中制作电路板的最大乐趣。

二、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为加强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在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设备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自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专业教学的不断改革,逐步改进和完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改革。理论教学体系改革还必须改革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考试方法、方式等等。而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量,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考核的内容及形式,突出专业技能和能力考核,并且获得相关证书。

三、《Protel电路软件设计》实践教学建设研究

1.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设置《Protel电路软件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如下:本科院校教育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以应用、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也是提高本科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课程教学目标要围绕这个总目标而确定,是让学生通过Protel电路软件设计课程学习,能够掌握原理图及印制电路板图的绘制、制作、检查以及创建立自己的新原理图库和元器件封装库等基本操作,可以独立完成电路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板设计,拓展就业方向,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原理图库设计、元器件封装库设计和电路原理图仿真等等作为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在于原理图设计和印刷电路板设计两方面。

2.实践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①实验实训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实训教材也是工科专业建设的特色之一,因此编写《Protel制版实训教材》和《Protel制版课程设计》等等指导书。在实训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选择典型的实例作为学生认识实践的参考对象,采取模拟的实践方法,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电路板设计能力。②加强Protel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校外两种实训基地的建设。本科院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学校之外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按照教学规定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主要承担学生生产性实习和顶岗见习的任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的任务。③加强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是落实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基本保证。改革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Protel电路应用软件的考试为例,考试包括理论、实验实训和平时作业及考勤。其中理论部分占50%,主要考核学生知识理解、应用、综合、分析的能力;实验实训占30%,主要考核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平时作业及考勤占20%,主要考核学生做作业情况、认真态度问题。此外,还要通过相关等级考试,学生必须获得中、高级证书,才能颁发毕业证书。④培养一批有企业实战经验的《Protel电路软件设计》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实现本科教育目标的关键。因此需要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来完成教学相应任务,特别的是来自企业的一线的,熟悉基于Protel DXP软件的相关项目开发的工程师。同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签定相关合同来支持教师到企业单位实践、实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证。另一方面,鼓励积极从企业引进具有Protel DXP软件方面的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和理论基础扎实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和扩大教师队伍。还应为受训教师提供充足的训练时间,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工艺水平;再次,适当提高的双师型比例,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阎金铭,房庆平.改革课程内容构建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新体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0,(3).

[2]郭翠菊.教育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3]居吉乔.“电子CAD”课程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7).

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 实践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82-01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教学环节。相对于过去培养“专才”的择业教育,目前,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倾向于培养“通才”的素质教育,即以“宽口径、厚基础、淡化专业”为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综合训练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1]。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不仅要为学生以后的择业或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如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所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来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实践基地建设是实习教学的前提,是实施工程训练、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实践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实习教学质量。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应采取校内、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资源开展实习教学,节省实习经费,提高实习效果。

1 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许多院校认识到了实习基地的重要性,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往往不够完善,实习场地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试验仪器和设备数量也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实践建教学的要求。而在校外,由于建筑企业担心学生安全问题、担心妨碍工程进度等原因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再加上实习地点往往不固定,现场管理难度大,考核形式单一等原因,使得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很薄弱。这就大大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需要在学校里完成,因此就必须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校内可以建设的实践基地包括两部分。一是实验室,包括土工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力学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等,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在完成学生培养计划中的教学任务的同事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知识。二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能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可以建立建筑物各部分的实物模型,例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物模型、砖混结构实物模型、基础结构实物模型、柱(梁、板、楼梯)构件的配筋实物模型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在实训中心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实验项目,例如配置混凝土、配置砂浆、砌筑砖墙、加工钢筋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走向校外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也能够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同时,它也是高校与建筑企业的纽带,是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建立了多个长久的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不同实习阶段有不同的实习内容。

与校内实践基地不同,校外实践基地非学校所属,而往往是属于建筑业。因此,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上与校内实践基地是不同的,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具体建设与管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沟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既然校外实践基地是属于建筑企业,那么实践基地的建设就必须有建筑业的支持。这就要求本着互惠互利,保持联系的原则,建立学校与企业固定人联系制度,保持联系渠道畅通,使企业与学校始终保持良好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与企业沟通,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有机地协调,从而使实践项目、实践岗位和企业指导教师能够落实到位,校外实践基地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校外基地建设要稳定。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要与建筑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书,实行挂牌制度,建立良好而长久的关系,以保证实践基地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实习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加强信息的反馈。

在建立实践基地过程中,以及在学生实习过工程,以征求意见、调研等形式,收集实习企业、基地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并认真分析、总结,对后续实践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4)多元合作,资源共享。

高校和建筑企业各自具有优势。高校具有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支持等优势,校外基地具有专业技能人才、实践场所、设备先进等优势,在开展学生专业实践的同时,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进行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双赢的局面。

4 提高教师能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向了教师岗位,没有经历过工程实践,缺乏实际工程经验,这对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借助于校外实践基地,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可以进行挂点锻炼。通过参加工程实践以及同基地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整体结构的全面提高与优化。这样既加强了高校的师资力量,又可以极大的促进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质量。

5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客观上要求加快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而强化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完全依托高校自身来完成已不适应社会发展[2]。因此,实现与社会资源共享,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有效途经,也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双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篇8

要】课程变革与建设要植根学校文化,新课程教学要坚持组织化、一体化、统整性、梯层化。应追求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校本课程建设。建设关注学习与实践,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和道德体验的校本课程图谱,还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工程,形成宽素养与强创造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学校文化;组织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11-003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学校领导需要深度思考校本课程建设。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的实践与反思是,依托自身实际,不断释放学校文化活力,努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优化学校课程品质,积极彰显课堂教学的艺术之美和生命力量。一、植根学校文化,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树德中学建于1929年,学校始终坚持“树德树人”的办学宗旨,坚持“树德广才”(“树德树人,广才广能”)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树德务滋”的德育文化和“广才务实”的师生行为文化。学校努力做到“成才先成人,树人先树德,树德以广才”,学校还坚持以“忠”、“勇”、“勤”为校箴,学校注重“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着力培养学生的“四能”,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80多年来,学校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也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为了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我校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关注文化的过程性、连续性、非间断性、变化性及其发展的方向性。用学校文化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并引领教学变革。

我校的新课程教学主张是:组织化(即利用学校教学组织开发课程、培训教师)、一体化(即研、训、教一体)、统整性(即课程开发的内容与层次的统整)、梯层化(即注意各类人才的选择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实施校本课程时,我校追求“三高”,即高立意、高互动、高探究;“三宽”。即宽基础、宽视野、宽人才的课程建设。

具体工作目标上,力求构建符合校情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体现学校德育特色:研究并深化学校组织的变革,发挥组织的结构化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推出更富深度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完善学校研训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提升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构建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高效实施教育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健全组织结构,深化组织职能,

发挥组织化教学管理的积极作用

学校注重课程教学管理,积极变革、完善、新增相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学校为实施新课程设立了以下组织: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课程指导委员会、学科课程开发小组、选课指导小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室、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程领导小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新课程实施管理小组、新课程学生综合发展评价小组、学分认定委员会。我校注重这些组织职能的清晰,注重考量各个组织成员的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的专家型教师课程领导的积极作用。即在“用人”的过程中提高各个组织的效能,进一步强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紧密性和教学的高效性;依据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新设立了基于三个校区的学校发展研究室,成为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其主要变革是:一是加强对新课程建设的研究。积极研究新课程问题,注意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了《树德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细则》,印制了《树德中学学生选课手册》,这样与《树德中学新课程实施意见》,共同构成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文本性材料,促成学校快速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校本培训与研究。学校在“国培”“省培”“市培”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新课程沙龙活动”,每个教研组进行主题发言,集体讨论,并向其他学科教师开放,在开放的活动中开阔教师的视野,让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内化新课程教学的认识,也促进主讲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外显。与此同时,学校坚持青年教师小组学习,通过专题学习一讨论交流(包括名师点拨)一实践体验一集体反思与改进的方式。系统学习了:青年教师,你离专家型教师有多远、怎样备课、怎样上课、怎样批改作业、怎样撰写教学案例、怎样观听课、怎样进行描述性评课、怎样进行说课、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选编习题与命题、怎样与家长学生及教师进行交流、怎样反思教学实践、怎样加强课堂管理(注意生本管理)、教师生涯规划与教师职业幸福,等等。受训教师系统认识这些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并拓展视野,形成综合认识,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利于教师在对话中生成教学智慧。三是加强对新课程教学课题研究的指导。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积极酝酿并上报一个新课程的校级研究课题,在学科组内再形成子研究课题,力求在合作中深化课题研究,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学校上报了省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专业组织变革的实践与研究》,通过教学组织的研究,促进教学组织的建设,旨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优质教学。

三、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努力建立起“系统+精品”的校本课程体系

篇9

一、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开发是手段,教师发展才是目的。所以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立足于依靠教师自己的力量,努力把教师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是“敬业是基础,专业是保证,伟业是追求”。即: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

2、反思教育实践,在总结经验中充实自己;

3、坚持教学相长,在互动交往中发展自己;

4、开展教育科研,在把握规律中提升自己;

5、尊重学校同仁,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参与作用,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堂教学的策略、教材的编写和编排、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让教师参与进来,使教师意识到所要承担的课程责任,能体验到对自身素质的挑战,能更好地把握课程创新的实质。另一方面,把课程改革与师资培养同步进行,学校有系统、分阶段地组织开展各种研讨活动,如校本课程教学观摩研讨,为教师提供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让教师在参与新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从单一的受训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提高了培训的实效,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素质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要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应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

1、队组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等。

2、工作台式:如无线电、手工制作、网页制作等。

3、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棋类、绘画、阅读等;

4、讲座式:如影视评论、剧本创作、文学欣赏等。

5、集体活动式:如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安排在下午第四节。

五、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评价

1、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之一。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对学生的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六、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

众所周知,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而名师、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科研积极分子等是重中之重,教师从“用教材”到“编教材”的研修中,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水平与技能不断地提升。

近年来,我校已开设校本课程80余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五环节”课改,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可以从多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给教师提供根据学生的切身需求开发课程的自,让教师由原来的课程复制者转换为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2、给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遇和舞台,促使教师的课程开发技术、教学和科研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行动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3、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积极发展学生的特长,凸现学校的特色,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篇10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科学史 HPS教育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前言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科学教育界开始将HPS教育――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教育作为新的科学教育范式用于科学史教学,提出了包括6个环节的HPS教育模式。我国也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七)中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对于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很有意义。那我国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现状如何?是否可以实施HPS教育?

选取广东实验中学、佛山一中、汕头东厦中学等六所高中的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可以发现学生对科学史学习很感兴趣并认为教材应该适当增加素材,但由于不是教师授课的重点和课余学习时间不够,科学史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教师们则表示由于课时限制及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将科学史的科学方法、思维抽提出来传授给学生,也缺少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要想在我国更好地实施HPS教育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就必须解决正课课时不够、教师知识储备不足、集中学习和训练的机会匮乏等困难。因此笔者提出开发HPS教育融入生物科学史的校本课程,其意义有以下几点:(1) 补充教材中的科学史知识、增加学习课时、实现集中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2) 为生物教师进行科学史教学提供应用素材和教学参考;(3) 响应现课程标准中“注重学生生物科学史学习”及即将颁布的新课标中“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丰富校本课程内容”的要求;(4) 顺应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拓宽国内HPS教育的研究领域,为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2 高中生物HPS教育融入科学史的校本课程开发设计

2.1 课程目标的确定

根据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4个维度来设置以下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高中生物一些核心概念的科学发展史进程;讲述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大事件。

能力目标:获得科学问题分析和探究的哲学思维;掌握科学探究能力及研究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重走科学家之路,体会探究过程中观点的碰撞与争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辛酸曲折;分享科学家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力量,体会技术革新对生命现象研究的推动作用,领悟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增强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养及教育科学本质观。

2.2 课程名称及内容的确定

考虑到课程名称要有一定的吸引力,且在这门课中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在思维上穿越回生物科学史上重大发现的现场,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和科学家一起经历探究的曲折心酸与成功喜悦,所以确定该校本课程名为“穿越!生物科学史的15个大场面”。

从知识角度看,核心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关键,其发展历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核心概念及构建生物学科知识体系,所以该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选取生物核心概念的发展历程来讲授。根据对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分析,以下发现历程非常重要:必修一的蛋白质、生命系统、生物膜系统、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分化;必修二的遗传因子的发现与定位、遗传物质的确定及传递、变异与进化;必修三的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学核心概念发展的探究历程等。

从能力角度看,学生不仅要从核心概念的科学史中获得科学研究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更应该将这些思维与能力应用到探究自己生活中的科学研究历程上。因此,在该校本课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学生身边的科学热点事件的发现历程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HPS视角分析科学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比如青蒿素的发现等。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学探究历程中有趣的实验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比如用面粉制面筋的蛋白质发现实验、DNA双螺旋的模型制作等。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学习生物科学史是让学生爱上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教师可以在讲解专题时推荐相应的科学名著,并展示名著中对该段科学史的叙述及评价,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科学名著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精致的科学史小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索氛围中与科学家一起探索与发现。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该课程的内容主题(表1)。

2.3 HPS教育融入科学史的教学案例设计

2.3.1 使用HPS教育模式进行设计

HPS教育模式在教学中主要分为6个环节。首先,教师陈述本节课要探讨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他们对现象解释的不同观念。接着,教师为学生铺垫历史背景,讲述科学家的观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支持的观点来设计实验(包括思维实验过程),并通过进行实验呈现科学家观点的检验过程。最后总结与评价,以科学家的历程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对比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科学家的选择,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成功的关键,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上述HPS教学模式实施的流程示意见图1。

2.3.2 使用HPS视角进行设计

HPS教育强调的是以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三个视角共同学习科学史,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特别注重三者的融合。比如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能体现三者的关系,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围绕三者展开,教学过程的实施要注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三个视角对科学发展历程进行讨论和反思、总结与评价。

2.3.3 设计教学案例的素材来源

经过大量的阅读与筛选,笔者选择出一些科学名著和关于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的书籍供备课参考(表2)。

2.4 课程学时及授课对象的确定

校本课程的标准课时是18课时,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15个专题进行课时分配。从课程主题来看,虽然高二学生比高一学生具有更多相关的知识基础,但笔者认为授课对象可以不限于高二学生,在实际授课中同时包括了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这样,实践后可以研究该校本课程更适合在哪个年级开设,或都适合,从而完善和调整课程设计。

2.5 课程评价方式的确定

针对该课程的三维目标及出发点(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设置以下的课程评价方式:

知识目标的检测:课堂小测、课堂反思问卷检测、生物必修课学科考试(辅)。

能力目标的检测: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量表测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检测:科学本质观、生物学科学习方法、态度与兴趣的问卷调查。

3 课程开发的特色

从生物科学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来设计能够解决教学困难的校本课程,这种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给高中生物教师进行科学史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教师可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及需求对该校本课程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此之前,将HPS教育融入高中生物科学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这样的结合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思路和素材,也满足学生“适当增加科学史素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现状。

一般的生物课堂上只能为学生提供分散的、有限的科学史学习机会,而校本课程则可以提供集中、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这对学生科学素养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有意义。此外,该校本课程还秉承“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的特点,还原学生完整的教育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性格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奥尔顿・比格斯等著.廖苏美等译.科学发现者丛书・生物:生命的动力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