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7 16:0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学科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学科校本课程

篇1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刻理解,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什么是校本?有人把它更简练清晰的表达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理论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定位:一是校本的课程开发,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课程开发,是学校对课程进行独立自主的开发,目前,这种课程开发对于学校来说并不适合,能够进行绝对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与此相对应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则具有普遍性。目前比较认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论基础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与新的学习方式。⑴问题解决: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⑵做数学: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⑶现实数学教育:情景问题和数学化是现实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是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的源泉又是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的领域。

三、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⑴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⑶实验国标教材校本化处理的原则和策略,落实知识内容领域的课程目标。⑷实验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内涵的理解、素材开发的原则及教学策略,落实该领域的课程目标。

四、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开发;研究

一、前言

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时候正式开始了课程改革相关活动,当以往教育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传统教育方式受到校本课程的影响的时候,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校本课程在校园当中其实并不是过分的关注所谓的主科的,使用非主学科从事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关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教育以及课程设计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的大。但是当根据主科开展校本课程设计开发相关工作的时候,尤其是在对学生起到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作用的高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当中的时候,这就对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工作当中的学生、教师以及校方提出了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各个地区相关学校对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相关工作开展各个层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的。

二、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分析。

从开发这个层面上展开相关的分析工作,对学生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收集是构建校本课程的基础,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需求呈现出来的信息,教师就能够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在某些层面上使得教学相关活动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上文中所提及到的相关内容为基础构建校本课程,能够使得整体的学生成绩的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具备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心态和相对来说比较明确的认识的,并不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才会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假如说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个例的话,教师所需要依据的就是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具体的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使用适应性相对来说比较强的方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三、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分析

课堂片断法是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选择出来一个时间片断,比方说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当将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上文中所提及到的这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应用是相对来说比较的广泛的,将校本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分散化处理,是能够在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是需要注意到适应性的,校本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之前的适应性应当相对来说比较的强,当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和教学内容不相适应的时候,学生发生混乱的几率就相对来说比较的高了,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程度较高的学校中校本课程《数学大师》以数学史上的著名数学家为例,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主题,讲解他们在数学史上的主要成就,这些成就大部分和高中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有关,从他们的发现背景入手,对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妙用,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自发的去探究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巩固课本知识的目的。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丰富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高中数学校本课程评价

学校不重视,流于形式。虽然开发数学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领导并未真正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学校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校学生个性需求与本地资源特色的评估上,而是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开发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一些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为欠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他们只是“靠经验吃饭”,这就必然造成开发的校本课程收效甚微。

五、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校本课程开展各个层面的开发相关工作是高中学校对学生所学习到的课程所使用到的一种崭新的设计方式,是一个实践性相对来说比较的强的课程系统,其所涉及到的内容是相对来说比较的简单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能够起到的作用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的重要的。

篇3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研究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既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兼顾理论和应用[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是研究常用金属材料及金属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是机类、近机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运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和技术信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点总结,缺少体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为适应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金属工艺学》课程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应当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

一教学大纲的订制

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熟悉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各种主要加工方法及其实质、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2)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3)理解和掌握毛坯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零件结构设计的工艺性要求。(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概况。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而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在学时分配上要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教学时间。在整体教学学时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的安排,对于典型的金属工艺如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可以重点讲授,其他材料学的内容可以减少或不讲。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除了强调金属工艺的基本概念外,还要注重与实际相关的内容,如“铸造”这一章节中,除了把铸造的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外,还应该把典型的铸造加工工艺分析作为重点。更多的介绍一些新型的铸造方法,如消失模铸造、壳型铸造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要做好兼顾应用性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针对性、合理性、创新性[2]。在课程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能力和素质培养架构。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合理,做到理论适度,突出基础理论,强调实践应用,并适当介绍新技术。《金属工艺学》课程包含了大部分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在不断的发展中又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了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必须对传统工艺未涉及到的新工艺进行适当安排讲解。对于传统教学内容中金属加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工艺方法,要保留。这些内容是《金属工艺学》课程的基础,也是实际工程中最常用的内容,如铸造中的砂型铸造,目前大型的结构件和小批量的铸件都是用到这些原理和方法;如焊接中的电焊条的组成,是各种焊接加工的基础,这些内容需要详细阐述。对于一些陈旧的加工工艺和方法需要删除,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扩展和深化教学内容。如金属切削加工,对于普通的加工机床已经很少在工厂中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以及柔性制造系统和高水平集成制造系统,因此在金属切削加工教学中应简化普通加工机床的知识,增加数控加工机床及加工中心等工艺的介绍。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基础理论的讲解外,应多选择与生产实际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拉拔工艺时,例举常见的钢丝和铜棒的制备工艺,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材料是如何制作完成的。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多媒体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最常用的手段。课件所展示的内容多以文本和图片的形式出现,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在《金属工艺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不能沿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的结构安排,应当适当增加视频内容[3],控制好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的比例。如果动画和视频过多,学生听讲易应接不暇,分散注意力,如果文字和图片过多,教学会特别枯燥,并且金属加工过程也很难清晰的用文字和图片表达,因此要控制好课件内容比例,加工过程要以图片、视频等重点表达,而基础概念要以文字和图片来讲解。比如在讲解铸造工艺时,可以在砂型铸造的讲解过程中加入铜铃和发动机的生产制备工艺视频,让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到砂型铸造的实用性,对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要引导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了解加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认真讲解书本上的主要内容外,在课堂中可适当提出工厂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只听和记的被动式教学模式[4],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中沉闷的学习气氛。在开始讲解导论的时候可以从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为例进行讲解,让同学知道导致航天飞机解体的直接原因并不是舱体等主要部件的失效,而是火箭助推器的密封圈失效引起。从这一大事件的介绍中让同学对材料效用加深印象,在材料使用过程中看似很小的缺陷可能会带来致命的破坏,从而对材料的加工过程产生敬畏之心,提高学生探索金属加工工艺特点的兴趣。对于识记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采取只讲重点和难点,其它内容由学生课后自学,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行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除了向学生讲授教材上的知识点外,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资料或者较好的专业网站,让学生课后进行学习。通过自学来锻炼学生查找、搜集、归纳资料的能力,同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在这种方式的学习中,学生的主意力被无形中吸引了过来,从单纯的被动式的学习,变成主动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讲解铸造工艺中影响流动性因素,其中合金的成分和结晶特征对流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首先提到共晶成分的合金,是逐层凝固,已凝固层的内表面光滑,对液态合金的流动阻力小,流动性最好;接下来就不急于讲解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对流动性的影响,而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非共晶的合金与共晶合金的区别在哪。引导学生从材料相变图中考虑,让学生明白非共晶合金在其已凝固层和纯液态区之间存在一个液固两相共存的区域,使得已凝固层的内表面粗糙;由此让学生总结出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变差,且随合金成分偏离共晶点愈远,其结晶温度范围愈宽,流动性愈差。虽然在教学时间上可能这样做花的时间较长,但是学生对这部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后续讲解压力铸造的影响因素时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接受,教学的时间可以缩短,这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是有限的,但是对于特定的一门课程,而且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需要多方培养。在学习《金属工艺学》课程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工业生产,对金属加工工艺的了解甚少,有些学生几乎没听说过金属加工工艺。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要从实例开始,最好是从杂志、新闻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讲解,结合课程与生产实际,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如果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要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比方说,大部分同学都骑过自行车,就从自行车的加工过程谈起,逐步讲解每个部件的选材及加工工艺,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能够产生共鸣,学习的兴趣被逐渐提高。

四考核方式

《金属工艺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从试卷上考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习的好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方式的革新,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改变只由纸质试卷决定成绩的做法。可以将课程成绩分为三个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20%。期末考试内容要更多考核学生对加工过程的了解,需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不宜过多,要提出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总结本门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主要是根据课程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并完成,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对于实践成绩的评定不能确定唯一答案,只要学生能够态度认真、操作规范地根据设计的实验计划完成并符合工程实际,都可以得分。五结束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做好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兼顾理论与实践是课程教学的中心,《金属工艺学》课程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只有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达到培养合格大学生的要求。

作者:富伟 陈清宇 王芳 宋杰光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3-13.

[2]倪兆荣.《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44-45.

篇4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中职教育已退居到了边缘地位。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加快中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已成为新世纪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中职学前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体现了这一方向。充分考虑到其自身专业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为背景,探讨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数学校本课程;开发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导致数学学习能力普遍较弱,而现阶段中职学校所应用的数学教材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应注重对本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数学学习的高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校本课程的实施及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维意识,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情感因素进行实际分析,才能有的放矢。首先,教师应对学生入校前的数学成绩进行考查,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在教学内容设定时注重考虑这些因素[1]。积极引导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指导学生适当活动放松,避免上课玩手机等交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情感,增强数学好感度,吸引学生探讨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做好基础的数学知识储备。

二、实施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的学习主体是幼儿,因此,在学习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对与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相关数学知识及能力予以掌握,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创设案例,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引导幼儿园的孩子从小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教学专业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按照数学课程的思维能力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轻松的学习情境[2],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讨论及学习环境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并引导学生体验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趣味性,使学生在后期工作期间可采取该类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高效教学。

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转变角色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逻辑性,大多数专业模块内容均可采取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实现教学,此类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实现对数学教学的认知,实现对数学内容的感知,不断在实践中实现学生思维向教师思维的转变。如在试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涉及学期儿童感知数的概念形成等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这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关分组,引导学生注重数学课程与学前专业课程间的联系,使学生自主拟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结合课本专业知识,对课程研究目标予以确定。在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点后,在网上搜集有关幼儿数学教学的视频,并及时走进社会,走入幼儿学习环境[3],以访谈、调查研究等形式实现实践研究,理论结合实际实现课程学习,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角色的转变。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报告撰写,完成此次实践过程。

四、注重专业技能教学,掌握数学专业性知识

数学课程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技能的教学及培养,使学生的数学专业理论与技能相结合,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对“函数的概念”一课进行校本课程设定及设计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相关的各种技能作为教学背景进行设计,使学生在与实际相关的问题中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4]。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与函数知识有关的课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于学生对这一情境比较熟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可在进行函数概念掌握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的扩展,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结语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在现阶段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注重对该专业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转变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立及实践教学,从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完善。

作者:翟晓燕 单位:平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黄静.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郑志江.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校本教材编写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

信息技术课程目前的状况是:与生活实际相配套的教材缺失,编制成书的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与学校的教学实际脱节,如小学五年级下册中第三课教材所选的中华网聊天室在现实中已不存在。已经失去了指导意义,而且也没有适合小学生的聊天室。这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增添了困难。所以当务之急,急需结合所选用的教材开发出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情况,谈谈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实际为出发点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差异,研究他们的个性、兴趣、认知差异,确立最佳的教学角度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究,实施因材施教,层次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比如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在文章中插入图片》使用我的家乡洪雅照片和文章,既让学生学到了插入图片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学生感到十分真实亲切,学习也十分认真。六年级上册第八课,《在作品中插入“电影”片段》我没有使用教材中的首次太空旅行的题材,因为没有相应格式的录像而且缺乏时效性。我使用了自己的录像《2010年洪雅县实验小学秋游实录》,加强了反映小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制作统计表》,我采取分组活动的形式,制作小学生健康统计表。既学习了制作美化表格的知识,同时也使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机会,杜绝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另外,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性很强的学科,必须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和发展,也就是离不开适当的硬件条件,因此学校应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对设备进行更新。同时立足于学校现有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大限度的整合、开发、运用资源环境,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知名度。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课《网上讨论》,我首先想到在我校的网站中的教育论坛中的校园论坛组织学习进行讨论,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网站建设的参与,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网站的影响。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眉山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有三十多幅作品参赛,受到县教委装备股的领导的表扬。

2.确定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反复论证,确定学校现阶段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目标为:

(1)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

(3)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给孩子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

信息技术课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上机来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不强调统一;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参加眉山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我只讲了金山画王2006的基本操作和引导学生创作的主题两个方面稍作引导,基本上是学生自由发挥,结果还是很不错,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超出我的预期。除此而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信息科技小组活动,比如制作小报小组、制作班级网站小组等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特长,而且还可以培养、锻炼、成就一大批学生,为他们的成才奠定扎实的人生基础。

4.建立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为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老师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可以指导老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听课、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评价。方法有调查问卷、教案、课后反思等。

篇6

1.课堂主渠道:突出普及性,让学生获得武术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武术课程,有利于突出普及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系统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此,应做好以下三点。

① 课程目标定位要准确。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明晰小学武术课程的目标定位。我们可以将“尚武崇德,健身养性”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总体目标,由此构建“武术认知与技能目标”“武术思想与方法目标”“武术精神及情感目标”三维的目标体系。以此为引领,突破传统武术课程中以技能性的套路教学为主目标的单一与片面的误区,实现武术运动本身所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价值。

② 课程内容选择要恰当。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精选适合学生教学的武术内容,突出基本功及基本动作练习。例如,肩功、腰功、腿功、手型、身法以及各种拳种特有的单势练习。选择一定量的短小精悍、易学易练习武术组合套路,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③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好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游戏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应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二是突出示范法。武术的一招一式要求非常严谨,在套路运动中处处体现着形体特点。因此,要求教师的示范要准确,整套动作的劲力、节奏、韵律和攻防意识都要具备美感,先强调动作的“形似”,再追求“神似”。

2.课间大活动:突出全员性,让学生感受武术氛围,形成体育习惯

学生的课间运动是武术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我校在十年前就开始编排武术操,利用课间时间,以课间操的方式,进行全校性的师生锻炼。由于突出师生的全员参与,通过大型的群体性活动,营造出宏大的运动氛围,加之师生共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武术的习惯。在教学武术操时,采取了如下三步曲:一是武术教师编排动作,根据动作节奏精选音乐;二是组织全校教师先行学习;三是每天下午大课间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武术教师在主席台上作总讲解和示范动作,其他教师在各班指导。通过共同努力,我校的武术操在《 精忠报国 》的乐曲中每天下午准时进行,学生的动作做得整齐划一、虎虎生威。

3.社团为载体:突出提高性,让学生养成武术兴趣,享受运动快乐

学校社团组织是武术课程实施的有效补充,通过精选武术基础好、兴趣浓的苗子,组建校级武术队,以培优的方式,帮助部分学生进一步掌握武术技能,养成武术兴趣。我们的口号是:“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学会一门知识,练就一项技能;体验一个成功,享受一份快乐。”在武术社团活动的组织中,认真谋划、周密计划,以“五定”制度保障武术社团组织活动的实效性。{1} 定目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武术活动项目及特点,确定不同年级武术队活动目标,在每学期期末结束前教师要进行总结汇报活动成果,或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对外比赛。{2} 定内容。每位教师要形成一定的内容序列,安排好每次活动内容。要求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3} 定人员。确定学校武术队辅导老师,实行“谁辅导,谁全权负责”的管理模式,每个教师辅导的活动小组在一个学期里不变化。{4} 定地点。根据武术社团的特点和学校现有场地和资源,学校协调好活动场所,保障相对合理的学习与辅导环境。{5} 定时间。每位教师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并做好学生的考勤登记。

篇7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本教学;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97-02

连云港市的文化古迹最为丰富,历史最为久远。境内山明水秀,古迹集中,有漫长海岸线和风光秀丽的海滨,汇“大海、古城、神话、天书、水晶、温泉”于一体、构成了连云港市特有的海城奇观。这样的优美地理条件,让我们在教授美术的过程中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在丰富了美术教学内涵,提高了美术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严谨。

一、创新校本教材教学方法的意义

我国向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美术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化校本教材,在高中段开发本地美术校本教材绝不单纯是为了艺术知识和技艺的提高,更是对高中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鉴赏、表现、生态游三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无论学生进入到社会中还是高中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其良好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都将伴随其一生。良好的艺术创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创新,为其事业增添色彩。

其次,利用开发连云港地方文化资源,创新校本教材教学方法,必然培养出一批研究地方民间美术、创造地方民间美术新作的队伍,填补我市高中美术教育阵地上的一块空白,它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二、改善高中美术校本教材教学的途径

校本教材教学的要求一般是立足本土地域特色,就是要发掘本地区与其它地区不同,或者是本地区非常突出的资源。学校可以认真调查研究,联系学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名胜景观、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特殊经济结构等实际,进行资源整合。

1.建立校本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及艺术综合课。编写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突出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为特色的校本教材。主要教学内容为:连云港民间美术概述、地方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主要介绍将军崖岩画、摩崖造像、古城风貌、水晶等。

2.探索适合高中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校内建立各类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或建立校外地方民间美术实习基地,聘请民间美术家或民间艺人担任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地方文化美术品,体会制作过程,培养学生对地方民间美术的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贯彻《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从美术学科出发,推广迁移到其他学科,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

三、校本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美术教师不仅决定美术教学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其本身就是教学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资源。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美术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踊跃地参加学术交流和各种有助于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的活动。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之外,美术教师还应当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艺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解决起来游刃有余。

2.教师应该转换角色因材施教。众所周知,传统教育下的高中美术课所形成的师生关系,事实上是—种不平等的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组织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这种现象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加之目前美术高考只涉及到绘画专业考试,没有地方文化这一部分,高中美术教学以高考的要求、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该怎么画,要画什么。这种偏重于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学习内容单—、高深、繁多,完全背离了个性发展的特点。

本地高中美术校本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缺陷,它确认高中美术课程是学生为学习主体,让每一位学生独自或者经过合作来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参与到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其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总目标。作为教师,要摈弃过去的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的大脑当容器,只是一味的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进去,更不要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横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突发奇想”进行指责,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教师应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在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与去欣赏学生的作品。在学生面前,一个微笑,一个点头的动作都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这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美术的学习当中,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培养自己的审美观,这也更有利于达到美术课的教学目的。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例如:出外写生。让学生远离喧嚣,亲身到大自然当中去,切实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魅力所在,并且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勾画出自己心中的作品。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这样既能学习到美术的相关知识,又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美,还能够缓解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师不仅仅是要完成学校的美术教学,还是当地美术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作为美术教育工作一线教师,有责任担起这份工作,有义务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建构校本美术课程,极尽自己所能把美术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美术课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面貌。同时也要认识到本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米长玮.高中美术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J].吉林教育(综合),2010,(7).

篇8

教学基本要素 校外课程 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校外教育(主要是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教育),便成为与学校教育(这里指中小学教育)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形式。校外教育基本通过两种方式实施教育,一种是主题教育活动,另外一种是兴趣小组活动。其中,后者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组织性和目的性,从实践中来看,兴趣小组活动属于教学活动,成为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的课程。

校外课程和学校课程有共同点,同时它们也存在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教学基本要素的关系之中找到答案。我国的学校教育是政府主导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教材和考试牢牢地控制着中小学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国家编审的教科书、不同层级的统考,即从教学前的准备到教学后的评价,国家强有力地贯彻着既定的教学内容。虽然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课程改革,“一纲一本”转变成“一纲多本”,统一课程转化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国家已经逐步下放了课程权,然而在中小学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内容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权。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课程的决策者,教师便是学校课程的执行者。在教学内容已然确定的前提下,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在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介/手段上发挥自主性,对课程整体的创新力度以及创造空间都比较有限。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则更多扮演的是“接受者”这一角色,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达到一定的标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教学内容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三者关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赋予了教师的权威。

而在校外教育中,教学基本要素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关系结构。校外教育历来不是国家重点关注、全面控制的教育范围,一直被当作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和推行,校外课程从教材、学制等各个方面都不统一,而是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为教师在校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掌控教学进度,教师往往成为课程的载体,课程维系在教师身上,教师在哪里教学,课程就在哪里开设。此时,教学内容不再是经过层层筛选、专家设定、方便测评的某些少数学科的内容,而是可以扩展到适合未成年人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几乎不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师;但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及家长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权,尤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的教育需求不断高涨,校外教育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校外课程实际上已经进入“教育市场”,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学习需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相比学校课程,教学基本要素在校外课程中形成了“不一般”的关系结构,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结构,校外课程有着其独特的性质与发展轨迹。

一、强化深化VS补充空白

学校课程、校外课程两个名词都包含了一个“校”字,实际上,这个“校”字是一个分水岭,将学校课程和校外课程区分开来,虽然二者的教育对象来自同一个群体,但开展课程的时间、地点、实施者、组织者往往是不同的,原本这两个领域鲜有交集。或者说,校外课程应该以学校课程为参照点去“另辟蹊径”。原先从教学内容上看,校外课程和学校课程“泾渭分明”,学校课程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学科类课程为主,校外课程则是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课程。

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的命运,学校课程无论从深度、难度还是广度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样,校外课程成为“替补”,开始弥补学校课程的不够与不足。学校课程没有学完的知识,校外课程延续;学校课程没有教的本事,校外课程填补。一方面是对学校课程的强化深化,另一方面又是对学校课程的空白补充,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在当代校外课程中并存。

二、灵活VS随意

前文已述,校外课程并非国家统一课程,教师是校外课程的主导者,没有太多的规定与限制,校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教法都相当灵活。在校外教育中,教师能够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知识素养、兴趣偏好创设课程,并且随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课程,克服了学校课程固化、常常落后于时展的弊端。教师的自不仅仅体现在微观的一节课的教学之中,更体现在对一期课程的中观把握,甚至是对一门课程的宏观布局。校外课程整体上处于“原生态”的生长态势,快速地更新进化、不断地优胜劣汰,自由、灵活是校外课程的重要特点,也是校外教育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灵活的背后暗藏着随意、稳定性差的不利因素。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进度是否合理?如何判断“教”水平和“学”的成果?由于缺少评级机构、评价标准与监管手段,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校外课程提升品质的障碍。

校外课程太过于依赖于教师个体,所以教师的职业态度、自律精神、专业能力等个人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责任心强、要求进步的教师来讲,校外课程是一块难得的“试验田”,能够在此追求自身的教育理想、展现独特的自我价值;相反,对于那些不求上进的教师而言,校外课程提供了一个自由散漫、轻松赚钱的好机会,没有约束和监督,校外教师可以没有教学计划、没有教案,上课时想怎么讲就怎么讲,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在校外教育机构中。虽然学生和家长能够选择校外课程以及教师,但是有时候这种选择是盲目的,能否选对适合学生个性、新颖而充满趣味的校外课程,这是一个运气问题。

三、开放VS无序

“教育市场”的迅速扩大,吸引了大批私企、外企进入,校外课程不再专属于少年宫等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多元的办学主体使校外课程更加开放,竞争也就在所难免。一些有实力的教育机构为了从根本上加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都是建立课程研发团队,创立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准确的目标群体定位和有效的策划传播途径,在校外教育界占得了一席之地。传统的校外课程受到了冲击和挑战,那种以教师个体单兵作战的课程模式已经开始失去优势,团队合作、开放包容逐步成为现代校外课程的重要特征。

纵观目前的校外教育领域,校外课程还处于无序的境况之中,这种无序一方面来自校外课程本身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与当前这一行业还不够成熟有关,尚未形成业界公认的原则与规则,故校外课程的开放程度越高,也就越有可能造成无序,因为开放意味着控制条件减少,而不可控因素增加,与校外课程有关的利益主体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干预校外课程,给校外课程及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四、结束语

学校课程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但是学校课程毕竟是有限的,校外课程有着比学校课程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有着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校外课程的特殊性是双刃剑,教育行政部门和校外教育机构应该趋利避害,最大限度控制校外课程特殊性的消极方面,引导校外课程向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终极目标发展,使校外教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工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石晶,王芳.中国儿童中心教务管理现状及探索方向[M].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187-202.

[2]张天宝.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教学论百年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27-32.

篇9

【关键词】化学 校本课程 开发 简述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也成为当今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很多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努力,也取得了迅速发展。下面笔者对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一个简述。

一、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依据

我国大陆地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实行“一纲一本”,高度集中的国家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和课程管理体制。自上世纪80年末代开始,受到西方课程理论的影响,我国的三级课程开发模及管理式逐渐形成。其中校本课程开发被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度。从1986年到2001年。我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先后颁布了4份相关文件,确定了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国家教育机关以政策上的支持,明确表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在这一政策依据的支持下。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进入到系统的研究、实践阶段。从此,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也逐渐展开,并逐步发展起来。

二、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1.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源

1973年,菲吕马克和麦克伦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发开这一概念。真正从理论上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基础是从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斯基尔贝克的“环境模式”以及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的“实践模式”等理论的形成开始。

2.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对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理论到实践。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在国内逐渐步入正轨。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设主要基于西方教育民主化运动中提倡的新课程理论,除过程模式、环境模式、实践模式等上述理论外,我国课程建设同时也结合了杜威的儿童中心、布鲁纳的结构中心等理论主张。按课程设置权限确立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课程结构。

三、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机遇

随着各种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有利的和谐环境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校化和个性化,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自进一步加大,责任也相应增加,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2.课程改革的新契机

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为校本课程的发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很多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与课程专家密切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的尝试,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这些实践都说明,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国是切实可行的。

3.学生日益发展的新需求

随着文明的进步,现在的学生也有着新的特点。他们对现实充满好奇,时刻保持着青春的气息。他们对知识获得的渠道更加广泛,所以如果还单一的只用原来教材上的知识来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在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知识的强烈需求。

四、我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把化学校本课程认为是化学教师自编化学教材

组织化学教师编写教材或相关辅导材料是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途径和方法,但若在两者之间画等号,那就是人为地缩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另外,这样唐突的限定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化学教师的视野被限定,思维无法打开,最终也不利于化学校本课程的循环动态发展。

2.把化学校本课程等同于化学实验

由于我国校本课程是在学校原有的实践课、活动课、选修课、兴趣小组等形式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因此将化学校本课程等同于化学实验课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 将校本课程同于综合实践课,无法完全达到校本课程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体现学校特色的目的。

3.把化学校本课程当作选修课

增加化学选修课是实现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快途径,但并非是最佳途径。开发化学校本课程要考虑与国家、地方课程的相互协调,要考虑内容上是否存在冲突或重复,要考虑时间、空间的安排与其他课程是否和谐。如果盲目增加选修课,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4.走向兴趣主义,学术性得不到保障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主要着眼于学生、学校和社区的需要,从而与学术性的要求产生距离,教师能否在开发化学课程和编写教材时认真考虑隐藏在学科领域中的大量材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而也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精神、技能要求过高。

五、总结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搭乘着新课程改革的快车,在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校本课程开发要全面分析学校自身的条件、优势及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课程规划的可行性。只有这样,校本课程的开发才具有实践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篇10

一、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存在师范性取向,又以成为名画家为追求目标,同时要兼顾就业压力开设大量设计课程,因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杂多。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从根源上探究,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不能不说是高考体制存在的弊端。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准产业化”的发展,大规模的扩招相应带来这么一个导向:越来越多的文化课成绩差,甚至是“走投无路”的考生瞄准“美术高考市场”,同时这些考生对美术没有兴趣,导致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生源文化基础差,专业素质不高,人文素质不高,造成美术教育水平不高的恶性循环。目前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有:

1.课程结构单一、不系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当前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规格必然出现很多不适应。课程设置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专业课程设置的宽度不够,不适应当前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课程结构由大量的课堂教学课程组合而成,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充分考虑,不利于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课程设置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不适应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开展。基础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不够协调,不适应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课程内容单调、陈旧。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陈旧单一,课程设置偏重专业性,主要以国画和油画为主,注重技能的训练,对专业理论课程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设置较少,缺乏对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单调的教学内容下,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由度降低,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学习自主性发挥不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

3.培养模式类似,不具特色。

美术学是为了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而目前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缺乏因材施教的运用,偏离美术教育的“人本”性质,培养模式照搬照抄。前两年上基础课和文化课,后两年分专业选学绘画,这样学生的基本绘画功底虽然得到提高,但是对美术专业系统知识缺乏了解,素质结构不完善,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此,美术学专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建立起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新的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一般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打破专业壁垒,拓宽课程范围,加强基础课程,为培养专业精新活、基础宽厚实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开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形成强化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创新教育模式。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调发展的原则,既注重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

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科特点,构建完整的模块式课程结构,进一步规范、整合专业基础课程。美术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可划分为公共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限选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形成以美术基础理论、绘画基础、艺术设计基础为主干的基础课程体系。

1.充实专业课程,扩展专业口径。

依据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打破专业壁垒,添加选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在专业选修课程中,我们添加了版画、雕塑基础、包装设计、平面动画、网页设计、室内效果图技法、计算机艺术设计等相近专业技能课程,拓展专业范围,完善选修课程结构。结合美术系的专业结构状况,充分挖掘教学潜力,设置临近专业的相关课程,向学生提供保质保量的选修课程;变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为综合绘画方向,既避免艺术系专业设置的冲突,又形成美术学专业以绘画造型为专业教学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

2.充实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程。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机融合,开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素质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特点,新增设的课程有民间美术概论、古代文学、论文与写作、书法与篆刻、当代美术等。

3.添加学科前沿课程。

由于师资条件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影响,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很多院校的美术学专业都缺少这方面的课程。鉴于本次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的前瞻性考虑,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当前学科前沿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中西美术比较、现当代美术思潮、美术鉴赏与评论、数字媒体艺术和影像艺术等课程就是在此理念支持下的精心选择和设置。

4.加强实践教学。

美术学专业的“技能课”非常多,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的有力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忽视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协调问题。协调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关系,在重视艺术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艺术理论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重视实践、实训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学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增设新方向,调整课程内容。

在美术学专业传统国、油、版、美术教育方向中增设新方向,侧重应用美术,开设装饰艺术和艺术设计类型课程,扩展专业口径和专业范围,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课程体系架构的设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科学的整合安排,使之产生最大的课程教学效率。加强实训课时比例,根据国外文献资料表明,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是把大量的课时用在美术专业技法上,再经过大学四年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再缺乏技巧表现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学科前沿内容,把本学科最前沿的成果和知识纳入教学大纲。

6.增设地方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