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7 16:0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包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青年学生旅游也正形成潮流。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及市场调查,目前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包头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旅游偏好做了较详尽的调查分析,希望通过了解这颇具潜力的旅游客源市场的特点,为这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包头旅游业的发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包头市五所高校(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包头师范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本、专科学生为对象。调查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包头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5份,回收310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为97%。从调查对象的分布考察,本次调查涵盖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包头市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总特征。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态度及出游频率分析

在回收的300份问卷中,表示“非常喜欢”旅游的学生占44.35%,回答“喜欢”的学生仅占37.10%,“一般”的学生占16.13%,“不喜欢”的学生仅占1.61%。在回答“平均每年出游的频率”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1.77%学生旅游频率每年在零次。“一次以下”的占样本总数的38.71%,选择“二次”的占样本总数的16.94%。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占22.58%。

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认为旅游能够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实现出游愿望,出游愿望与出游次数明显的不协调。

(二)包头市大学生旅游空间分析

旅游目的地选择作为知识密集的群体,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较为重视。调查显示,包头在校大学生,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倾向于亲近大自然的海滨沙滩(52.42%)、名山大川(56.45%),及富于人文历史底蕴的名胜古迹(47.58%);对于与所在地包头有较大差异性的江南古镇(37.10%)及园林景观(40.32%)有一定的热情,这说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压力较大,因而渴望在大自然中休闲、放松;而对于主题公园(25%),现代都市(13.71%)这类代人工斧凿的旅游项目及相对熟悉的草原沙漠风情(23.39)兴趣较小。亲近自然是大学生选择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时间分析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有足够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为其旅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调查显示,大学生旅游较多集中在寒暑假(占33.87%),其次为“五一”或“十一”长假(占33.06%)。由于寒暑假及“五一”或“十一”长假的时间比较集中,学生出游的时间较为宽裕。而对于本地游及区内游,周末或传统节假日去游玩即可满足需求;从旅游的时间机会来看,包头大学生的旅游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开发。

表1包头市大学生出游时间统计表

(四)包头市大学生旅游消费分析

超过89.52%的学生选择费用来自家长,其他来源为选择费用来自勤工俭学占8.06%、奖学金占4.03%、助学金占4.03%和2.42%其他来源。

在出游接受的价格范围这项调查中,选择50元以下的学生占8.87%,选择50~100元学生占33.06%,选择100~200元的学生占28.23%,选择200~300元的占20.97%,仅有8.06%的学生认可在300元之上。

(五)包头市大学生出游方式分析

在出游方式上,70.16%的学生选择和朋友结伴,选择与家人出游及自助游的分别占32.26%和31.45%。选择其他出游方式占0.81%。大学生出游具有明显的群体性,更希望与同龄人沟通,并要求摆脱家长束缚,进行独立的社会活动而大部分学生不喜欢随团旅游,一是因为受经济条件所限,二是因为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上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旅游项目极少。

(六)包头市大学生对于本地旅游资源认知及偏好分析

1.认知分析

对于包头及其周边景点的了解程度问卷调查显示,50.81%的大学生曾今游览过赛罕塔拉公园;29.03%的大学生去过南海公园;15.32%的大学生去过梅力更;12.90%的大学生去过成吉思汗陵;10.48%的大学生去过希拉穆仁草原或白云鄂博草原;9.68%的大学生去过五当召或美岱召;8.06%的大学生去过转龙藏;7.26%的大学生去过响沙湾(见图1)。

图1大学生对包头及其周边旅游资源认知图

2.偏好分析

在回答问卷中“若以高校为平台,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旅游产品,你更倾向包头及其周边那类形的产品”时,58.87%的大学生选择了山水休闲游;40.32%的大学生选择了带有探险、野外生存性质的露营游;21.77%的大学生选择了宗教文化游;20.97%的大学生选择了沙漠体验游;19.35%的大学生选择了包头城市景观游;8.06%的大学生选择了工业观光游;另有5.6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类型(见图2)。

图2大学生对包头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偏好图

大学生对于包头市周边的旅游资源大学生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周边的一些传统的山水风光景区景点,如梅力更、南海、九峰山、响沙湾还可开辟一些相关的探险路线和野外生存基地,打造了一系列适合旅游、度假、休闲、探险的景区景点。对于人文景观如宗教文化,工业旅游等参与性旅游较小的旅游产品类型,大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未来有一定的拓宽空间和潜力。

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追求新鲜、刺激易于接受新事物,而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整体呈现出旅游动机较强、闲暇时间较多和潜力巨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存在旅游动机和出游次数的矛盾。所以无论包头旅游企业还是政府来讲,都应该对这个市场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特点相对应,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才能使更多的包头学子参与到旅游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张金层.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基于长沙市部分学校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2009,(14).

[2]蔡靖芳,范雪蓉.泉州市高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与市场开发[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

篇2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学院、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2014级、2013级、2012级和2011级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增加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调查时间选择在2014年“十一”黄金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完成。采用深入班级填写和宿舍填写的方式获得数据。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6份,其中有效问卷455份。有效问卷中一年级148份,男生59份,女生89份;二年级123份,男生62份,女生61份;三年级147份,男生72份,女生75份;四年级,37份,男生20份,女生17份。样本数据满足分析的需求。

在数据的分析上主要采用EXCEL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最后得出分析结论。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出游现状分析

1. 出游意向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出游意愿还是很强烈的,只有3%的同学表示不喜欢。其中有66%的学生表示较喜欢出游。

2. 出游频率与时间选择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平均1年外出旅游一次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39%,半年出行一次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26%,1个月出行一次的人数比例为11%,其他为24%,说明了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频率较高,有较高的出游欲望。

而在大学生会选择的外出时间段方面,35%的人会选择国庆或五一长假,32%的人会选择平时有空的时间,21%的人会选择周末,12%的人会选择任何时间段,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外出旅游的时间段选择有着较为明确的选择依据,大多会选择假期或课余时间较多的时间段。

3. 旅游方式

数据显示,有约一半的大学生会选择自助游的旅游方式,其他依次为跟旅游社、自驾游、跟社团出游。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助游比例较大,但与社会人士的差别在于社团也成为出游的一个方式。这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组织提供了另一有效的途径。在大学生旅游方式的选择上52%主要考虑个人偏好,32%是考虑到经济因素,10%是考虑到安全因素,其他因素占6%。而在出游同伴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于室友24.2%,同学21.8%或者男女朋友21.8%。

4. 旅游动机与偏好分析

大学生选择出游,有19%的大学生旅游动机为享受自然风光,18%为开阔眼界,17%为娱乐以及了解历史古迹,16%为体验民风民俗,13%为结交新朋友。

而在旅游偏好的选择上,有22%的大学生比较偏好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也有18%的大学生偏好于生态旅游,17%的大学生偏好于探险旅游,15%的大学生偏好于学习旅游,13%的大学生偏好与体育旅游。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偏好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但是对探险旅游和学习旅游也很兴趣。

5. 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分析

由于大学生群体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熟悉应用,所以在信息获取的途径上,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媒体,其比例达到了53%。信息来源中亲朋好友的介绍占22%,说明旅游产品的口碑传播至关重要。剩下的向旅行社、报纸广播、其他占比都比较小分别为12%、5%、7%。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分析

1. 大学生旅游消费金额状况

大学生愿意在旅游上花费的数额,有30%的人愿意花费500元以下,37%的人愿意花费500~1000元来旅游,23%的人愿意花费1000~2000元,甚至有10%的人愿意花费2000元以上的金钱用来旅行,所以我们可以得知,现在的大学生能够支配的金钱并不少,也都愿意在旅游方面花钱。结合上面我们对大学生出游频率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旅游市场是很巨大的。

2. 旅游经费来源分析

在大学生旅游经费的来源中,生活费旅游的占总比重的34%,其次找父母要钱出门旅游的占32%,也有20%的学生愿意用兼职所赚取的钱来旅游,奖学金和信用卡透支占比较少,只占12%和2%。

3. 旅游花费项目分析

大学生旅游的消费,占比最高的是餐饮交通住宿方面达到了57%,其次导游服务门票费占14%、购买纪念品占13%、文化娱乐占15%。其他只占1%。

(三)大学生对旅行社态度分析

1. 对旅行社的选择意愿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只有29%的大学生愿意跟随旅行社出游,而3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跟随旅行社出行。

2. 对旅行社提供的服务满意度分析

在我们的问卷中针对旅行社方面的服务态度、价格、时间安排、景点安排、导游人员等五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旅行社关于时间的安排一项是最不满意的达48%,其次对价格的不满意占40%。对景点的安排的满意程度好坏参半。相对而言对导游人员及服务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满意度均达到了50%以上。

3. 大学生对旅游优惠政策的偏好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打折是最能吸引大学生旅行的优惠政策75%,有7%的人认为旅行社可以增加更多不同的游玩地点来吸引学生。2%的学生希望能够赠送礼品、3%的学生希望在安全方面做出更多的防护措施以及5%的学生希望再能够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 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巨大。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旅游消费欲望,并且也愿意为此支付较中档的费用。

2. 在旅游偏好上比较喜欢传统的自然风光旅游,但学习旅游和探险旅游也占有相当的比重。

3. 大学生在五一和国庆等假期旅游概论比较大,但在周末和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选择短途旅游。大学生出游同伴的选择更倾向于同学、室友和男女朋友。

4. 现代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和周围朋友获取旅游信息。而影响其作出出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偏好、经济因素和安全因素。

5. 大学生旅游经费的来源主要靠家庭支持,但也呈现多元化的的特点。旅游消费主要用在“吃、住、行、玩”上。

(二)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

1. 推出大学生的旅游专线

旅游线路的设计基于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增加教育性、文化性的内涵。关键要突出“学”,即“游有所学,学有所获”,以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旅行社针对大学生特殊的行为特征及其爱好,可以推出超常规的旅游产品组合。可以专门为学生市场提供野营探险旅游、修学教育旅游、科考等旅游产品。同时根据学生空余时间的特点在周末或法定假日可以推出时间短、景点多的短线旅游产品。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旅游网络

目前各个高校都有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教学,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并且调查也显示,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所以旅游企业应充分重视旅游电子商务,做好网络营销。针对各高校均有网站或校园网的现实,可以在各高校网络建立友情链接或建立网站,组成一个高校旅游网络;同时,利用大学生偏好网络、追求新奇的特点,可以在不同时段结合各地推出的旅游项目在网站上推出以时尚旅游、户外运动等为主题的网络动态营销活动,以吸引大学生的旅游参与。

篇3

[关键词]涉外导游人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周少蓉(1971- ),女,湖南永州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英语教学和旅游英语翻译。(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17-02

涉外导游是指从事国际游客入境服务和中国游客出境服务的导游人员,主要包括接待国外游客的“全程陪同导游”“地方陪同导游”以及在景区从事外文讲解工作的“景区讲解员”,还包括带领中国团队出境旅游的“领队人员”。涉外导游从事的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所接触的客人来自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价值观念以及思维和行为模式等。如果涉外导游缺乏跨文化意识,就很可能引起“文化冲突”。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此类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我国高校是高素质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基地。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阶段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令人满意。

一、现代旅游市场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涉外导游人才

近年来,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迅速。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国。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正寻求与世界旅游市场全面接轨,实现旅游业的国际化。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目的国是否有一流的旅游环境,更取决于其是否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涉外导游。现代社会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到异地旅游,除了观光之外,更渴望了解当地的独特文化。涉外导游作为旅游文化的使者,在传播我国民族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名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涉外导游人才除应具备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有过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良好的中西方文化修养。

二、我国高校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

跨文化交际是指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可以有效实现其交际目的的能力。要成功地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实现交际目的,人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异域文化,能从异域文化的角度去看待他方的行为,同时对自己的言行作相应调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日趋国际化,个人与国际交往也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成为社会、尤其是英语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般来说,高校阶段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例如通过有关西方文化知识的课程(主要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和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外文报纸杂志、观看外国影视作品和有意识地接触外国人,等等。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作为外语类复合型人才的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也令人担忧。不少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意识,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异同缺乏了解,以为只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就可以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了。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缺失

现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缺乏应有的理解,对民族文化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人格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现状都不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高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还不够重视。

(二)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没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导游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大多数本科院校都没有开设导游专业,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英语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来完成。然而,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没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涉外导游人才所应具备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近年来有的旅游院校已开设有导游专业以培养专门的涉外导游人才,但由于涉外导游专业的课程覆盖英语和导游专业,所以不可能像英语专业那样开设有一系列的异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提高的跨文化意识;同时,由于导游专业还较为年轻,对于如何通过相应课程设置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

(三)传统英语授课模式的影响

对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类课程在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变化。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可思性,除了突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和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不少教师在授课时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输入。这样一来,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英语教学是提高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在大学阶段,学生通过英语学习,不仅应具备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还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人们在价值观念、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语言的表层结构和使用方式也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要想成功掌握一门语言,并能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中得体地使用,除了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去理解和接受该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英语教学是提高涉外导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讲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以课文内容为媒介,加强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和异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当然,要真正地改变“只注重语言知识传授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是一件易事,学校有必要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来督促老师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要激励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要为教师的再次深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语言的一大功能是帮助人们实现交际目的,语言功能在语言表层结构中的实现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连的。特定文化思维模式在言语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可以通过篇章分析获得。在同一交际情境,不同文化的人为实现同一交际目的采用的篇章形式是不同的。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师较注重对文章中语法结构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的言语表达尽管符合语法规范,却不符合异域文化的篇章结构特点,不容易为对方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在分析文章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专业篇章整体结构的了解,尤其是对旅游类篇章结构和行文风格的认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言语表达上更符合异域文化的审美习惯,容易为对方理解和接受。

2.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涉外导游的一个主要职责是向外国游客译介中国特有的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中国现代社会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涉外导游译介的过程就是将现有的中文信息翻译成目的语言信息的过程,所以他们需要较强的口头翻译能力。口译是一种集语言信息、预警信息、文化信息、心理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交际活动,口译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英语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和相关口译教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设置口译练习题,并通过介绍相关的口译技巧,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口译练习题应该与涉外导游以后要译介的内容息息相关,要广泛地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方面。

3.教师应注重文化知识导入。大学英语教材中丰富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为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许多学者把增强对他方文化和己方文化之间异同的敏感性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既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接受异国的文化;也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增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的对比,加深对他们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并讨论中西方在饮食、社会礼仪、节日等方面的异同点,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异国文化,并让他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加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课堂提问和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涉外导游人才应具备的品行和素质,即健康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异域文化。或是让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原声影视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学到更多的社会文化知识。

4.指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文学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报纸杂志则更多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文化模式。所以,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和报纸杂志是间接体验西方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时尚报纸杂志,让他们更多地理解西方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为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告别传统的授课模式,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对所有英语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输入,从而有效地提高涉外导游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乾康,袁静.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梅德明.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伴随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各种形态的民歌,时刻都在应对艰苦的生存状况。作为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某些历史遗留的文化产物时,总是遇到不同类型的困难。其中有人们改变自然规律能力的提升,劳动形式的变化,集体型劳动过程的蜕变等原因,这些原因都在影响着民歌艺术。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一些徽州地区民歌收集与整理的工作感受,总结一些关于徽州地区民歌艺术的现状的总结体会:其一、生存环境;其二、审美认可;其三、传播途径;其四、形式转变。仪式中的民歌艺术属于历史中的,会随着历史中其他事物的变更发展而产生变化。无法适应的,就会被历史所遗忘。作为与劳动生活紧密关联的民歌艺术,在现阶段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在排除所谓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主要原因以外,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如何在其基础上,改变审美认可度,多渠道、多方位的挖掘传播途径以及注重其形式的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堪忧的民歌艺术现状。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审美的非深度性,决定了目前很多保存古老艺术况味的民歌艺术必须寻找突破。并非像某些专业人士的理解,认为改变民歌的艺术,是对古老艺术的一种亵渎。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的某些艺术,也许不存在生命力。于是,在民歌艺术的现状上,首先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平面化、片段化,也许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延续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根本上去理解民歌艺术,并且也可以借助民歌其中的歌词、旋律、结构去了解地域文化特征,借助民歌中的腔调、演唱形式等去感受当地的民俗。作为中华文化代表之一的徽州文化,有许多方面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进程。这些都无不在一首首简单的小调中,哼唱歌吟。也许最为直接的可能是作为民歌艺术典型的“传承方式”的口传心授,慢慢在历史进程逐渐流失。但是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传播方式,会让它们出来,带着一身的芳香,弥漫在我们身旁。

二、徽州民间仪式歌曲发展的建议

作为民间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式中的民歌艺术就像一个窗口,既可以让外界看到它们的世界,同时也可以把自身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时代的变迁,仪式民歌的本质、形式、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传承发展方面,我们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一直是困扰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问题。本着积极保护“原生态”的目的,我们应该保留着仪式民歌艺术的原始况味;本着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迎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追寻它的改革发展,从而找到其内在的生命力与艺术性。这两者不矛盾,但是在现实的做法上,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大体总结出如下几点:

1.利用地域优势,开发旅游民歌,使得徽州仪式民歌艺术走向世界在中国旅游市场中,黄山作为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成为众多人民群众选择之一。如何借助黄山的旅游方面的优势,开发民歌艺术的形式,将使得它成为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民歌视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挖掘开发、包装利用,如深圳文化民俗村,国内最早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都在这里集中展示。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景观旅游,而更希望通过旅游体验全新文化,充实和丰富文化生活。于是,传统仪式民歌在文化旅游市场中找到了一片新的生存空间。但与此同时,传统仪式民歌也势必根据众多游客的欣赏习惯、经营者的要求、文化市场的规律等有所变化,以不同的面貌在这一新的舞台上重新散发出活力。

2.借助高校课堂,进入音乐欣赏的课程范畴高校作为教学与科研并存的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始终对一些仪式民歌艺术的研究保持一种新鲜的状态。在经济腾飞的大趋势下,雨后春笋般的高校发展开始经历一个内省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些地方型院校开始找寻一种地域特色办学方向。取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因此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将当地一些民歌艺术引入高校教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曾经有过一份关于民歌艺术的调查问卷,在被调查的264名高校学生当中,只有14.5﹪人常听中国民歌,而选择流行音乐的人数高达53.8﹪。这样一个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在生活当中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局限性,对音乐的选择有共同性。加强大学生音乐欣赏课中的民歌艺术的欣赏,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歌音乐作品的准确感受和理解能力,使他们了解民歌中的文化养分,对其文化内涵有更深的体会和把握。于此同时,对推广、发展、传扬该地区的民歌艺术也有强大的保障。

3.融入一些音乐创作,进行一些新民歌的实验性创作博大精深的徽州地区孕育着不同种类的民歌艺术,其内涵丰富,影响久远。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发扬徽州地区的该种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引发音乐创作关注点置于其中,以及如何有效地从价值观念、精神内涵、开拓意识等诸多方面去释析音乐(歌曲)创作的价值等,一直是笔者近期所密切关注的焦点。姑且将这种创作定位为“新民歌”。创作要取材于民歌,服务于人民。可以借助其中具有地域性代表的旋律继续创作,使得它让更多的人认识,例如作为安徽具有代表性的《黄梅戏》,就出现在不同艺术形式当中。甚至在某些流行歌曲当中,都出现它的影子。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新民歌的创作,向世界展现徽州文化的真正风采。

三、结语

篇5

一、酒店管理专业从业特点与现状

1.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是对所有即将从事酒店业的大学生一句最凝练的经验忠告,这是对酒店管理工作现状最契合实际的表述。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的整体运作、相关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懂得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为进入管理层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基础做起,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从基层做起,可以紧密地接触客户,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从最基层服务工作做起,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体力关、技术关等,要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专业技术。

2.酒店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大。受国内旅游市场和商旅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酒店数客房数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酒店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代。2010年,星级饭店达14587家,其中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酒店客房数量达到5.5亿间;2011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新建酒店增速约为13%。“十二五”期间,随着渐渐步入正轨的品牌细分化道路,酒店业发展潜力无限。法国雅高集团大中华区运营副总裁GerhardH.Zimm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国际酒店业尤其是中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仅北京酒店业管理人才的缺口就将在50万左右。

3.人才流失率高。“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业内一项调查显示,北方某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学2004~2007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7%,专业对口率较低。但就业后跳槽的比例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在该市10家饭店调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为68.6%,其中进饭店不到一年流失人数为83名,占流失人数的70.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一年内流失。导致酒店专业大学生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酒店产品自身特点的要求。酒店产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顾客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使它比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程序更复杂,质量的保证更艰难,而这几乎都取决于酒店服务员自身的性格、服务技巧以及应变能力。因此,酒店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应该是既要有较高的智商,更要有较高的情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知识经济的渐入佳境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现代酒店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多家酒店的总经理在接受调查时均表示,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恰恰就是高素质、高学历管理人员的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

2.高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根据现行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训练、教学实习、专业实训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学生走出校门后与工作岗位在技能上实现零距离对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过度强化使大学生对从事酒店管理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定位,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深刻理解。同时,对从事酒店管理相关的诸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吃苦能力等缺乏一定的准备和锻炼。进入酒店行业以后,职业素养不够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如此一来,就业前景良好的酒店业屡屡成为就业跳槽率较高的代名词,许多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或者害怕从事酒店业,至少不把酒店业作为就业首选。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容忽视,提升职业素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究竟都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有何联系,彼此之间排序如何?笔者通过对酒店和本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部分文献资料,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指标进行了细化和排序,其结果如表一。

表中列举的素质指标为20项,大致涵盖了酒店行业基本素质要求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各项素质指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酒店和大学生都结合自身实际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回答。酒店作为用人单位,其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为学生进入酒店行业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上表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极强”“服从管理、听从安排”“待人热情礼貌”“自律性较强”这些软素质是最重要的,酒店方面把它们排在了前六位。“业务技能突出”“专业知识扎实”等专业及业务方面的要求位居中间位置,其次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肯于吃苦”等,而对于“学历高”则排名最后。综合来说,在酒店企业自身看来,软素质指标是大学生的首要必备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素质,而学历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不被看重的。高学历是就业的重要砝码,但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软素质是第一位的,智商和学历是敲门砖,但可能更是就业的不稳定因素。

从学生的理解方面看,学生认为的重要能力与酒店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酒店排在前3位的素质指标,学生分别排在了第9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第6位(综合素质较高)和第13位(责任心极强),这些素质都是比较软的素质,容易被忽视,而酒店却恰恰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生最为看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酒店却把它们放在了第二层,供需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别。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细化素质培养方案,做好职业定位,是高校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酒店业看重的软素质指标及早实践锻炼,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加以渗透和体现,高校也应该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供需”错位,帮助学生及早纠正就业理解误区,以便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业服务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轻松,而技能的提升却依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及足够时间的岗位领悟。依据酒店专业特点及相关素质要求,构建与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在学生实习环节,可以采用灵活的、有弹性的时间安排,如安排在学期中间实习,学生自己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集中实习、双休日阶段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特点,对顾客服务的技巧,查找自身不足,指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顺利进入酒店行业做好准备。

2.系统设置各类课程。现有设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操作技能课等,过于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课程偏少。针对酒店业的选才标准,在加强对学生酒店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方面的培养外,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诸如加强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软素质方面的课程,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便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酒店职业环境。

篇6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管理学

一、“管理学”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地位与要求

1.核心基础地位

我国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在目录中,旅游管理是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管理学学位。

旅游管理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最早由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1979年开设旅游专业,随后,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学校也相继开设相关专业。时至今日,几乎每个本科院校均开设了旅游学科的相关专业,旅游专业一度被看成热门专业。但是,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初,旅游专业名称还不统一,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如:宾馆管理、风景旅游、森林旅游、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各种称谓,毕业生最后拿到的是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学士学位,1998年以前毕业的旅游专业硕士拿到的是经济学学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98年开始,把旅游学科统一划归到管理学门类,国内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开始重视“管理学”课程的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与博士生入学考试几乎都把“管理学”列为考试课程,因此,“管理学”受到旅游专业师生广泛重视,而成为旅游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此外,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可以发现,四年制本科教育中开设的核心课程中属于管理类的还有:“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即管理类的课程占得比重很大,因此,“管理学”在旅游学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学好“管理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2.开设目的与要求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多门核心专业课程都属于旅游企业管理类课程,因此,这些课程开设的前提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作为基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管理学”,又称为“管理学原理”,主要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应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实际管理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又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因此,要求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管理学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管理思维,锻炼其应用管理学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学习“管理学”现状分析

1.“管理学”的多科性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匹配

“管理学”的内容包括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出的对各类管理活动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思想、原理和方法。在方法上,“管理学”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从“管理学”与许多学科(经济学、数学、工程技术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等)的相互关系来看,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需要综合利用上述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因此,“管理学”具有多科性或综合性特点。

“管理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后续专业课的先导课程,因此,一般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这个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一个学期,可能还沉浸于考上大学的沾沾自喜中,学习缺乏计划,自学能力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大学学习习惯。然而,“管理学”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刚上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可能掌握这些知识,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其综合性强,不容易学。

2.“管理学”特点的一般性与学生的学习兴趣错位

“管理学”作为一般管理学,区别于“宏观管理学”和“微观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因此,“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具有一般性特点。由于“管理学”的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因此,尽管学生们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注: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管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但是,由于基础理论部分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不适合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学生感觉管理学枯燥,难以理解。

3.“管理学”特点的实用性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

“管理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讲述管理过程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结合身边的客观现实去认真思考,则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处于某一个管理系统中,该管理系统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建立起来的,只是我们缺乏管理思维而不善于发现而已。因此,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刚入大学半年的大学生不但缺少多种综合知识,而且缺少管理实践,所以,根本没有管理思维。此外,他们对自己所属的旅游管理专业仅接触了半年时间,专业方面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管理学”课程实践活动不宜在旅游企业中长期开展。但是,如果在其他的工商企业中开展实践活动,学生会说和旅游企业无关而没有兴趣。

三、教学改革思路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但是由于其开设的时间较早,学生缺少管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对旅游管理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因此,一般在课程学习前期兴趣浓厚,后期则兴趣减弱,热情降低。作为任课教师,应在这门课程的整个教授过程都引导学生保持高涨的热情,比较深刻地理解管理学原理和规律,培养管理思维方式,避免出现不少旅管高年级学生后悔当初没有认真学,现在意识到重要想再跟着一年级学生重学一遍的情况。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的“管理学”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耐心细致,适当补充相关学科知识

由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较短,管理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市场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根本不具备这些知识。而且,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掌握得非常少,可能还没有养成课后自学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耐心传递包括学习方法、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弥补因该课程开设时间早给学生造成的综合性强、难度大方面的不足。

2.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

鉴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强,学习者是一年级学生,缺乏相关的各种知识与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因此,课堂教学应以理论讲授为主。在课程学习早期,教师应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用通俗语言和学生熟悉的身边例子来讲解,让学生感觉管理学不难理解,使其尽快熟悉相关的管理原则与理论,形成管理思维习惯。在课程中后期,可适当加快速度,精讲难点重点,增加课堂讨论的时间。例如,对于组织部门化基本形式之间的比较这个教学重点,教师仅对职能部门化、矩阵型结构等精讲,然后,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种部门化的应用对象是什么?对应于现实社会哪些组织中的部门划分?一个组织能否独立使用某种形式进行部门划分?等等。这样,课堂教学就把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学生为两个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辩证思维能力。 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中后期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具体可通过分析知名成功企业与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主次分明,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

“管理学”由于知识点较多,受学时所限,不可能一一深入学习,因此,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精髓,分清主次。例如:在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节中,需要学生掌握古典管理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对于这两个学习重点,学生会感觉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难度较大,不易理解。因此,要求教师首先用贴近现实生活的最通俗的语言转换难点,使学生容易理解,如统一指挥原则,可用一个媳妇只能有一个婆婆,否则她将无所适从来打比方;然后,通过举例说明学生最熟悉的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是通过设置班长、学习委员等管理角色正常运转的;最后,举旅游饭店中岗位设置的例子来说明在一个组织中要层层负责与汇报。这样,学生就会对这条管理原则有比较透彻的理解,能够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使管理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学生自学、教师总结的方式来培养其自学能力。

为了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解决“管理学”的实用性特点与学生管理实践不足的矛盾,应该增加学生的管理实践活动。具体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1)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与中期利用课余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透彻理解管理理论。(2)在课程的中后期,教师设计管理活动,指导学生模拟扮演各种管理角色去解决管理问题。(3)通过组织学生去比较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如新飞集团实地参观、聆听、感受,学习其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流程。(4)在本校的旅游专业实习基地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开展短期实习,主要学习这些旅游企业各自的运作模式、部门划分、人力资源配置与激励、管理制度等。通过上述多种管理实践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管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通过实践反复检验理论、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肖培耻.“管理学”课程教学使用模拟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4):86-87.

篇7

摘 要: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演变,旅游服务就成为旅游市场中强劲的获胜武器。服务意识作为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需要在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加以重点关注,强化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对其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就目前旅游专业学生自助服务意识培养的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

关键词: 旅游专业;服务意识;旅游教学

1.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旅游属于服务型行业,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行业,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服务意识。旅游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人员为教学目标的,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旅游毕业生。然而,目前我国旅游行业还存在较大的旅游服务人员供需缺口,究其原因是由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服务意识较弱,对旅游业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另外,旅游专业的学生与非专业学生相比,在从业中不具有明显优势。

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是专业教学目标,但是目前很多旅游专业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自主服务意识较弱。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中娇生惯养,一直以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主服务意识非常弱。甚至有的学生,个人的清洁卫生都是依靠父母或者同学帮忙。这种简单的劳动都需要他人代劳,何谈帮助他人做事了;第二,教师服务意识欠缺。很多旅游专业的教师都欠缺旅游服务实践经验,甚至欠缺实际的旅游经验,多数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从教,导致在旅游专业教学中更多的倾向于理论教学,或服务技能教学,对旅游自主服务的感受并不强烈,对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意识不够;第三,社会大众对旅游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期盼学生望子成龙,在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很多家长对好工作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坐办公室。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需要从基层做起,从服务做起。家长就会认为学生大学学习不值,没出息等。这种来自社会大众的认知偏差,使得旅游专业学生承受较大的家庭压力和社会压力,最终导致很多学生转行;第四,旅游专业教学计划中也缺乏相应的服务意识培养课程。传统旅游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技能轻理念,在培养计划中较少设置旅游服务意识培养的课程,或者有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中也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

2. 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培养路径

2.1培养学生的职业服务意识

旅游专业学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年龄的约束,对旅游服务意识的认识不够,笔者认为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服务意识可从以下层面实施:第一,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旅游服务行业,让学生能够明白在旅游中客户的快乐是工作的骄傲,为了让客户满足和幸福就应该尽己所能提供服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培育学生对旅游工作的热爱,树立学生对旅游工作的自豪感,让学生自主尊重旅游工作,全身心投入旅游工作,进而自主的、主动的培养自己的旅游服务意识;第二,在旅游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更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服务意识,对学生灌输自主服务意识,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旅游服务行业,将职业服务意识全面贯彻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让学生明白旅游工作中服务意识的价值,提升学生对旅游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服务意识。

2.2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培养旅游学生自主服务意识,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层面实施:第一,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教学倡导远不如教学实践有效果。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自主服务意识。即教师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要以自主服务意识为学生做榜样,处处为学生着想,当学生有问题时,教师应停止手头工作,为学生解决问题。发挥教师表现出来的服务意识,以教师服务实践为示范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二,全方位强化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旅游专业的教师尤其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坚实的教师队伍为保证提升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更要注重对职业服务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服务意识,还要具备丰富的旅游服务经验。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对学生自主服务意识进行培养,这就意味着需要聘任旅游服务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实践培训、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旅游实践能力。

2.3重塑社会服务意识

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劳动者就是下等人,认为提供服务工作的人员就是下三流,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需要转变社会大众对社会服务意识的认知偏差,重塑社会服务意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层面实施:第一,教师利用一切和家长接触的机会,积极的为家长做旅游服务的思想工作。教师可以收集旅游服务的成功案例、旅游学生服务实例等实证案例,向家长展示旅游服务的风采,让学生家长正确认识旅游服务工作,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在家长的协助下培养学生自主服务意识;第二,教师在教学中重复向学生灌输旅游服务意识,阐述旅游服务的价值,树立学生对旅游服务的正确认识,转变学生的错误认识,如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开展专题报告、座谈会,为学生传递正确的典范,培养学生自主服务意识。总之,重塑社会服务意识,以社会的正确认知促进旅游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

2.4改革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能够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自主服务意识,需要改革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笔者可从以下层面实施:第一,开发并加大与服务意识相关课程的比重,以加强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如,养成学生服务行为教育,对学生的仪容仪表、服饰、发型等日常言行进行规范,将类似内容作为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第二,重视学生服务意识的实践教学和演练。在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大课程的实践比重,如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等,将服务意识和服务程序融入到课程的实践当中,让学生尊重客户。并为学生创造旅游服务演练机会,如在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专题会等活动中,加大旅游专业学生服务实践演练比重,在实际演练中对学生自主服务意识进行培养,并由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评价和总结。总之,加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服务行为的规范,提升学生自主服务意识。 (作者单位:双峰县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 周东妮.酒店英语教学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4(01).

[2] 周丽君.浅谈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09 (10).

篇8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为了促进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使其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印象安徽之主题旅游发展模式,主要阐述印象安徽之主题旅游的优势、意义和可行性等,以及在安徽省旅游资源和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具体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主题旅游模式和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主题旅游;资源整合

一、安徽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安徽省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 ,时空流转、自然形成的山水 风光,朝代更迭、历史传承的人文古迹。在安徽,古城、古牌坊、古运河、古战场、古民居等历史遗存十分丰富 ;安徽山水灵秀,千姿百态 ;湖泊众多,风情万种 ;遍布于江准大地的名秀水和森林湿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国家A级景区400余处。[1]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安徽景点众多,灵动秀丽,为古今中外惊叹。

(一)旅游资源的优越性

1、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且密集程度高

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省份,也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量占全国的4.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国的2.74%,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的3.0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2.00%。[2]既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又有风光旖旎的湖光山色。

安徽省的自然景观以黄山为代表,景区植被覆盖率高。省内拥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山一湖”的自然景观正成为让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安徽省人文景观十分丰富,遍及全省。不管是高高翘起的马头墙,还是矗立着的牌坊,甚至是婉转悠扬的黄梅戏小调,都是安徽文化的一部分。

2、 安徽省资源独特,知名度高,资源地位高

安徽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中令人称叹的黄山就是安徽的地理标志之一,黄山景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省内现有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国家地质公园,28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森林保护区,11处国家水利景区,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此外,安徽省文化遗存也十分丰厚,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3]

(二)旅游业发展的局限性

1、旅游资源区域分布不均,集中在皖南

虽然安徽省知名景点众多,但南北分布不均,在地理上体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大部分知名度大、等级高、集群性好的景点集中在皖南,而皖北旅游区则在资源分布上显示出其弱点,自然资源分布少,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不够,严重影响了安徽省旅游业均衡发展。[4]近年来,该省旅游业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全面提升,2011年省旅游总收入高达1891.6亿元,成为支柱产业。在取得了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弊端,省内旅游业发展不协调,南强北弱,差距较大。[5]

2、旅游资源缺乏系统整合,开发过程中景观破坏严重

安徽省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古村落和建筑而闻名,但是这些旅游资源是最易受到破坏。一方面,人为破坏较为严重,例如渣济的古村落风貌已经被破坏,随着游客增多,旅游景区的坏境也极剧恶化;另一方面,古村落与古镇的很多建筑已经年久失修,毁坏严重。

二、安徽省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探究――主题旅游

(一)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优秀的资源整合可以实现资源的强强联手,通过旅游资源彼此之间具有的互补作用,整合后能够加强总体实力,尤其类型不同的旅游资源通过整合可以优势互补,增强竞争能力,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整合能在规模上形成集群效应,例如苏州园林群的整合,使之在规模、名气上都得到了提升,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对于安徽省的旅游资源整合而言,旅游产品成系列、旅游景点成规模、旅游路线成主题是至关重要的。

安徽省旅游重头戏都放在皖南,带来的弊端有二:皖北的旅游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南重北轻”的现状,严重影响了皖北旅游业发展;此外,皖南景点以自然风景区和古村落著名,该区生态坏境脆弱,植被容易被破坏,由于景区接待的游客数量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例如黄山景区部分景点不得不开始采取轮休来恢复生态环境,旅游资源重新整合势在必行。

(二)主题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1、省内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使得皖南、皖北的交通联系更加快捷方便

(1)航空:安徽省民用机场现有合肥、黄山、阜阳、池州4个,其中合肥和黄山机场沟通了广大外省和港澳同胞和国外游客,对开发国内国外旅游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2)公路:2013年底,安徽省公路总里程达1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21公里,全省南北向6小时过境、东西向3小时过境。合宁、洛宁等高速公路更是带来大量外省游客。

(3)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和合福客运专线通车成为安徽高铁网络重要的骨架。宁安城际铁路将南京、池州、安庆等地贯通,而合福专线将合肥、黄山等多市连接在一起。[6]目前安徽省已经确定的高铁线路一共有十条,也为景区的南北整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2、皖北的接待能力增强,为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省始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大力打造景点知名度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皖南古村落在景区增设现在化卫生间、垃圾筒、宾馆、ATM机等,完成以服务旅游业为主,满足游客需要的一系列基础设施。景区还对受损古建筑进行修葺,增设商业街、小吃街、步行街、观景台,形成集娱乐、商业、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娱服务体系。随着景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其接待能力增强,为省内资源整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和从业素质的提高为安徽旅游的发展增添动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知识领域非常广泛,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徽省注重旅游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软实力,使旅游业朝着更加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4、小众旅游群体对主题旅游的偏爱

主题旅游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和明确市场定位的旅游,又称为“专项旅游”或“特种旅游”,它是具有专题专项性质的具体旅游活动形式,同时,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主题旅游是相对小众的旅游形式,需要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撑才可以实施。[7]随着人们对主题旅游的了解和喜爱,目前市场上已推出为游客量身订制的主题旅游产品,例如以朝圣、徒步、摄影、美食、滑雪等为主题的旅游,其抓住游客的核心需求,使游客可以深入地了解当地特色与文化。

三、印象安徽之主题旅游的整体规划方案

主题旅游随着人们对旅游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为其量身订制旅游线路,具有行程特色突出的特点,是当下时髦的旅游形式。[7] 当前主题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新颖的模式和丰富的主题也将给旅游业带来新的机会。

安徽主题文化旅游是基于资源共存性上的一种整合,形成精品旅游路线,提高旅游景点的集群效应和竞争能力。在该规划中主要提出了“文化之旅”“美景之旅”“健体之旅”“休闲之旅”四个主题。

1、 文化之旅

安徽省旅游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历史气息,满足了游客的文化需求。安徽省不仅有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徽派建筑和民居,还有独具特色的安庆黄梅戏曲文化。在特色鲜明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设计了“纸寿千年”宣城民间的宣纸文化游;“青砖小瓦”徽派建筑游;“古色古香”思霉琶窬佑危弧盎泼肥苯凇卑睬旎泼废诽逖橛危弧耙淮徽商”徽商文化游等一系列的主题,既有千年文化底蕴,又有近代文艺气息,可以满足游客对于文化之旅的需求。

2、美景之旅

安徽省美景以山水称绝,黄山风景怡人,驰名海外,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佛教文化熏陶的灿烂辉煌;天柱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被道教尊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是道教文化的典型代表;水以长江和淮河为代表,沿河形成了很多秀美的湖泊,如点缀合肥的巢湖,镶嵌在蚌埠的龙子湖,双龙戏珠的太平湖等。

3、健体之旅

经过合理规划的旅游具有强身健体作用,对一些疾病具有辅助治疗功效,其价值对于久居城市的人尤为明显;安徽省山环水绕,植被茂密,空气清新,适合周边城市人群休闲健体的需求,不仅能感受旖旎风光,更能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慢节奏生活。

4、悠闲之旅

对于游客来说,各地最具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当地的吃食,徽菜是中国菜系之一,彰显了当地人的生活理念、伦理文化。徽派美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不论是在一顿丰盛的徽菜佳肴还是街头叫卖的小吃,都显示了这里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四、主题旅游模式资源整合的意义

安徽省的主题旅游旨在平衡南北旅游业的差距,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其具有以下意义:

1、带动安徽省旅游的规模化发展。目前该省仍未摆脱旅游业产出水平与旅游资源大省不相称。主题旅游的发展可以使旅游资源集群,从而带动整体旅游的发展。

2、形成优势精品路线。个性化、差异化的路线将更好的满足游客的需求,不同景点的整合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可以改善旅游固有模式和消费结构,还可以优化旅游资源,发挥其优势最大化。

3、打破时间、空间和主体三方面限制。在安徽交通网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省内南北旅游资源将进一步集聚并加以改造,从而发现更好地开发徽风皖韵的旅游形象,打造安徽品牌。

[参考文献]

[1]胡学凡.壮大提升旅游经济“难忘交徽”续写华章[J].半月谈,2013,(15):91.

[2]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3).69.

[3]陶启云,修红.论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9)852

[4]王群,章锦河.安徽省域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规划研究[C].循环・整合・和

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

[5]曹飞翔.条高铁撑起安徽G时代.EB中安在线―新安晚报2010.11.6.

[6]索安生.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探析[J].社科学论,2012,(6):224-235.

[7]阴洁.旅游发展新趋势――主题旅游.吉林才智杂志旬,2013,(34).

篇9

【关键词】

消费;消费结构;苏州经济;驱动力

引言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应该进入了消费加速转型阶段,居民消费由原来的简单数量增长演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行,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低,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教育、消费、通信不断升温,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苏州,作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随着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和要求也日益明显。本文将着重研究苏州市消费的增长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苏州经济的驱动作用,以期为苏州消费的优化升级以及苏州地区经济的健康长久发展提出些许见解和建议。

一、消费驱动力机制研究

(一)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

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支配作用,以及消费结构适应、影响和决定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还动态表现为“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总量) 扩大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平衡关系。

一方面,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的发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1941) 通过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的总量、速度、结构及其传播扩展机制,认为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与包括最终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在内的产值使用格局的趋势是高度相关的。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产品、新的消费领域的情况下,新的产品和新的消费方式将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导致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和经济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的发展。具体表现为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淘汰产能过剩的产业和陈旧过时的产品,刺激新产品技术开发和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由于人类的发展的自然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生产越来越多样化,社会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的范围日益扩大,从而使人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

在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需求导向规律表明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特别是产业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需求,不仅为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而且通过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二)影响机理: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费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通过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面。

首先,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不同产品的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在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推动产业机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受居民收入提高和需求上升规律的影响和作用,经济社会必须不断淘汰产能过剩行业和资源高耗型产业,加快形成更好层次的消费品供给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和绿色环保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并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产品供求机制和产业机制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推动各种消费品产业之间原有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的根本性转换,以及满足投资产业和出口产业的新需求。

其次,消费结构在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产业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影响和作用下,推动消费需求总量增长和需求结构优化。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和消费需求持续高涨的现实状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意味着那些收入弹性大、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部门,趋向于较快地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而促进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最后,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需求扩大,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将最终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消费品质提高,消费能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最终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本文选用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增长的代表变量,对苏州全市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ume)作为苏州居民消费的代表变量,另外考虑到投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est)作为投资的代表标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消费和投资两者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研究的数据区间为1991-2011年,指标和数据选取均来自苏州统计年鉴(2012年)。

图1反映了1991-2011年苏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基本变动趋势。由图可以看出,1991年以来苏州市GDP、居民消费、社会投资都获得了大幅的提升,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他们的关系如何,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回归分析

利用Eviews6.0软件对1991-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得到拟合的回归方程: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各个方程的R平方十分接近于1,F统计量足够大,即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D.W.接近2,不存在序列相关。

(2)方程(Ⅰ)的相关系数R-squared=0.998562,无限接近于1,即十分接近完全线性相关,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消费和投资是苏州市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如净出口等对GDP的影响十分有限。居民消费需求、社会投资与GDP呈正相关的关系:居民消费需求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2.343%,社会投资平均每增加1%,GDP相应平均地增加1.056%。其中,苏州居民消费需求对苏州地区GDP增长的影响力更加明显。

(3)方程(Ⅱ)说明苏州居民的消费对GDP的影响存在一阶滞后效应,即当下的苏州GDP水平不仅受到这一期苏州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上一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且这一期的GDP水平与上一期的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消费日新月异的进行和发展,就没有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4)方程(Ⅲ)说明居民消费不仅直接影响GDP,而且通过投资对GDP构成间接影响。另外,这种消费对投资的影响也同样具有滞后性。

2. 贡献率分析

利用苏州1991-2011年的数据,统计消费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可得到以下结论:

(1)1991-2011年期间,苏州消费对GDP增长的影响趋势较为平稳,而苏州的投资对GDP影响的波动非常之大;

(2)在这21年中,苏州投资对GDP的影响要大于消费对GDP的影响,这也说明苏州政府比较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消费虽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消费需求促进机制。

(二)苏州居民消费结构拉动苏州产业结构的增长

需求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以生理要求为主导的需求——追求便利和机能的需求——追求时尚和个性的追求。大量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成长阶段(农业——工业——服务业)与需求结构的这三个变化阶段是相对应的。

1.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目前,苏州市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如下表。(见表1)。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主要按照“衣食——住行——康乐”的路径进行。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衣食”向“住行、康乐”升级,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衣食相关的非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会逐渐下降,而与住行相关的耐用品所占比重会迅速上升,与“康乐”相关的比重缓慢上升;第二阶段是“衣食、住行”向“康乐”升级,即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耐用消费品所占比重增长有限,甚至出现下降,而与医疗保健、娱乐等相关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则继续上升。在这两个阶段的升级过程中,第一阶段的升级持续时间约在15-20年左右,以耐用消费品占消费支出比重逐渐开始下滑为结束标志。

从表中罗列的苏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苏州的消费结构升级总体已经完成第一个阶段,并已逐渐进入第二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成就明显,并未呈现出在我国普遍存在的明显的二元结构。

2. 苏州产业结构变动

选取苏州市1991-2011年间的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数据和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数据,数据来源依然是《苏州统计年鉴-2012》,如图3、图4所示。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苏州地区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到2011年底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以下;第二产业工业长期保持在50%以上的比重并呈增长的态势,但自2004年过后其比重在不断的下降中;第三产业服务业飞速发展,2004年之后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苏州三产业的劳动力的分布与三产业在GDP的分布比较接近,两者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3)苏州地区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趋势基本符合一般产业结构发展理论的规律,发展较为良好。

3. 苏州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对比

(1)居民消费的食品支出不断下降,苏州农业的GDP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相应下降。

(2)居民消费的居住支出自住房体制改革后逐步攀升,住房成为我国居民消费以及投资的一大热点,导致2005年以前我国的房地产及紧密相关的水泥、钢铁等部门出现过热现象。但是随着近年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苏州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3)受医疗和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苏州居民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和交通通信上的消费支出比重逐年上升。2011年上述三项支出比重共计37.94%(为城镇与农村的平均值),共同拉动了苏州服务业的发展。

三、苏州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苏州居民现阶段的消费呈现以下特点:女性的消费意愿要相对强于男性;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频率的加快和花在消费上的时间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意愿为相应地增强,受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程度对人们消费意愿的影响尤为明显。另外,储蓄比例和消费者的消费期望成反比,这就意味着当人们更倾向于长期保持一个较高的储蓄额和储蓄比例的时候,人们的消费意愿为受到抑制。

在此次调查中,还着重调查了苏州市区居民“衣食、住行、康乐”和消费习惯的调查,期望可以找到苏州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一些规律。

(一)食品消费

经过统计,每名消费者平均每月花在食品上的金额为1317元,这和之前相比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苏州市民花在食品上的消费还是比较高的。

以下是苏州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年鉴统计资料:

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苏州城乡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2011年末,苏州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食品所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仍然比较高,这与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向符合的。

在对食品的选择上,被调查者最为关注的是“食品安全”,有76%的人选择,其次是“营养成分”有63%的人选,然后是“色香味”、“价格”、“吃饱”、“购买场所”、“品牌”,最不被关注的是“购买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市民选择食品的时候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和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再是一味的价廉物美。

在外出就餐的地点选择上,被调查者中有67%更愿意和家人去“传统中餐厅”消费、就餐,有20%的则更经常和家人去“苏州风味特色餐厅”就餐,有8.3%的人则偏好在西餐厅就餐。这也说明,如今在吃的问题上,仍然较为偏爱中式传统餐厅以及地方小吃店,体现出十分浓重的本土情节。

(二)住房消费

在关于购房需求的问题上,有29.2%的受访者表示的确挺需要购房,有22%的受访者表示准备购房做投资用,有17%的受访者表示将会等待房价下跌之后再购房。此外,还有28.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虽然有购房需求但是由于收入较低暂时无力购房。

在有关房贷月供的承受程度的问题上,有33.5%的受访者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4,有43.4%的人则表示其月供的最大接受程度是工资的1/3,这两部分的人群比例综合相加将近80%,这也说明目前苏州居民受到房价过高和工资相对较低的影响较大,消费者的住房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三)交通出行消费

在每个月在交通上的花费的问题上,有34%的人选择了“500元以上”,显然这些人基本都拥有私家车;在没有私家车的受访者中,“50元以下”、“50元至150元”、“150元至300元”、“300元至500元”四个区间的选择比例分别是10.4%、25.7%和25.7%、12.1%。这也表明当居民拥有了私家车之后,其在出行上消费上的花费将大大高于没有私家车的居民。而随着苏州私家车拥有者的不断激增,相信苏州居民的交通出行费用将会不断大幅度的增长。

(四)教育、医疗、休闲消费

“崇文重教”一向是苏州地区一直尊崇和引以为傲的城市精神。在此次调研中关于教育投入的问题上,有41.6%觉得“应该多投入,知识是人生的必需品”,有44.8%的人认为“应该多投入,社会竞争激烈,需要自我提升”,从中也不难看出苏州居民十分重视教育问题。

在年均医疗保健支出上,“500元以下”、“500至1000元”、“1000至2000元”三个区间的占比分别达到了36.1%、27.9%和23.6%,这直接反映出了苏州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直接费用比较的低,大部分的费用实际上都能通过医保进行减免和抵扣。这也可以说明苏州的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还是较为迅速的。

如今,休闲已经成为了工作人群空余时间必不可少的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消费方式方面,排在前几位的是上网(79%),看电影(46.7%),读书(43.8%),运动健身(37.6%)和旅行(35.7%)。旅游消费方面,受访者平均每年外出旅游1.77次,每年在旅游上的花费平均达到6927元。外出旅游的人中,55.5%人选择在国内(省外)旅游,有23.4%的选择在省内旅游,8.2%的人选择在苏州市内范围旅游,7%的人则会选择去国外旅游。以上调查数据也表明,苏州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日益丰富,且消费档次有所提高。旅游更是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的重要休闲方式,作为苏州地区特色之一的旅游产业,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

四、提高收入,培育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一)调整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要想做到提升居民收入水平,首先就要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政府要落实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有正常的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加大收入再分配中对低收入群体的财政补助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培育和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力。

苏州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已经做的比较领先,但是完善的空间很大,紧迫性也很强。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二)加快实现苏州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要拓展住房消费。政府、房地产商和金融机构应该各行其职,相互配合,释放住房需求。二是要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鼓励民办大学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三是要大力发展城市的休闲娱乐消费产业。随着苏州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中心、大型超市、体育健身馆、餐饮店、KTV等作为市民业余娱乐消费最常去的场所在某些地方仍没有配套建设,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消费潜力。四是积极发展旅游产业。苏州作为旅游大市,应该继续大力发挥自身的优势。苏州政府应当规范旅游市场,积极发展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措施,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优化消费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1.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消费市场硬环境

一是加快与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供电、供水、供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对居民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要加快改造农村电网、广播电视网、邮政通讯网、信息网、公路网、医疗卫生网,改变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的状况,让农民买得起家电并且用得起,使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是提高流通领域的科技含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流通方式,为居民购物提供更大的方便。做好各种售后服务、技术服务,为居民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加快消费市场法制建设,完善消费市场软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构建有利于各阶层提高消费倾向的软环境。保证消费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让消费者可以真正的安心消费。要在垄断产业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消费选择。政府应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支持和帮助建设畅通并且权威的信息平台,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的“时滞”。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对市场的实时监督。政府还应加强对行业的有效监管,如账目公开、行业检查、舆论监督等,使有关企业出于竞争和公众的要求来平抑价格和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0

[2]董高峰.中国消费结构升级研究及大消费行业的配置——美、日、韩消费结构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专题策略报告(2010年1月10日),P1。

[3]葛培初.苏州居民消费现状与问题分析,商,2012(8)

[4]许进杰.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分析[J].消费经济,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P21-22。

[5]安萌.乡村旅游游客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青岛市潜在消费者的实证调查[J].消费经济,2012年4月第28卷第2期。

[6]唐鸿铃,雷亨顺.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分析[J].经济纵横,2005年第6期(总第1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