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栽培技术与养护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兰花栽培技术与养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兰花栽培技术与养护

篇1

【关键词】国兰;资源;栽培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S3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的兰花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国兰的栽培产量和质量均大幅度提升,国兰的幽香典雅闻名于国际花卉市场,越来越被国内外大众所熟悉和青睐。

二、我国兰花的种类与分布

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主要为兰属植物,而且集中在春兰、墨兰、建兰、蕙兰、和寒兰这5大类上。国兰的栽培历史悠久,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对其进行栽培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国兰文化。兰文化融华夏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于赏兰、品兰之中,歌颂兰花的诗词歌赋,更是不胜枚举,有着“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的美誉。全世界兰属植物达48种,我国产29种。春兰和蕙兰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早、品种最多的兰花。国兰产地有甘陕南部、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其中西南地区分布的国兰种类最为丰富。建兰、墨兰和寒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各个省份,其花型娇小,主要受我国、日本及朝鲜人的欢迎。西方国家大多喜欢兰科的大花种类,像我国目前市场上非常热销的大花蕙兰就是其中之一。

三、国兰的形态特征与习性

1. 国兰的形态特征

兰花广义上是兰科花卉的总称。目前栽培的兰花有中国兰和洋兰之分,中国兰又称国兰,是指兰科兰属的少数地生兰。国兰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叶呈线形、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朵单生或呈总状花序,花梗上生有苞片,同时有淡淡芳香。花冠由花瓣与花萼组成,萼片1主瓣直立,2副瓣对称展开;花瓣上面2 枚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 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

2.国兰的习性

中国兰花最初生长于高山密林的腐殖土中。喜欢在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喜阴,畏强光,一般以荫闭度 50%~70%为好。在阴暗处生长的兰花其叶色较为深绿,在阳光充足处的则叶色较黄绿,但花芽的分化却比阴处的为多。兰花喜欢潮湿的环境,但土壤不能渍水。较耐寒,冬天温度降至 5℃~7℃仍不会被冻伤。夏季生长适合温度为 25℃~28℃。兰花习惯于在空气清新的地方生长,故在栽培时要注意选空气流通好的地方。

四、我国兰花栽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野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兰花野生资源在近几十年来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日益减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许多山区群众以采兰为治富的途径,造成野生兰花资源大量减少,甚至使许多地区原本随处可见的兰花近乎绝迹。

(二)随着保护区和森林旅游的兴起,旅游旺季大量游客的涌入直接导致了盛产兰花的名山胜地中的野生品种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三)野生兰花是历代传承的名贵品种, 十分难得,野生种质资源有一定的地域性。目前,国外的许多兰花经营企业为了抢占种质资源,导致我国野生资源进一步遭到破坏。

2.国兰的科研及生产严重滞后于市场

我国科研工作者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科研项目与市场严重脱节。兰花栽培方面由于科研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兰花生产者目前还在延用传统的栽培生产方式。

五、国兰的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1.基质的选择

兰根粗大肉质化,不耐积水,故应选择透水、透气良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的栽培材料。无机基质一般选用直径在1 cm --2 cm的光滑石砾,以河滩上的细小卵石效果较好,像火山石、砖瓦碎片、空心陶粒等也适合选用。有机基质材料大多使用树皮、花生壳、木屑、椰糠等。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基质在使用前需经过充分的腐熟、清洗以及消毒。

2.兰盆的选择

在选择栽培用盆时,中大型温室种植考虑到成本、轻便因素,多选用带侧孔的黑色塑料盆。因苗大小不同,一般使用16 cm×18 cm, 10 cm×10 cm,10 cm×6 cm的穴盆。兰花展览时则大多使用美观的瓦盆、釉盆、瓷盆以及紫砂盆。

3.光照调节

于温室种植国兰,光照是影响花期、植株长势的重要因素。一般采用遮阳网调节光照,其操作轻便、占用空间少且成本较低。沿屋顶在温室外层铺置外遮阳网,也可在温室内距离地面2 m左右高度铺置内遮阳网。一般在冬春只需使用外遮阳网,遮阳率可达到50%~70%,夏秋阳光强烈需要加置内遮阳网,遮阳率可达到85~90%。

4.水分调节

(一)根据品种浇水

不同种类的兰花对水量需求不同,建兰喜欢湿润的环境,而墨兰和寒兰则恰恰相反,其宁愿处在干燥的环境也不能过于湿润,否则容易导致其根烂倒苗。素心兰、叶艺兰需水量一般是七干三湿,盆土过湿也易导致其生长不良。另外,不同品种或长势兰花的浇水方式也有区别,如果在室内种春兰、建兰的壮苗,可以采用以浸盆为主的浇水方法;如果是兰花的幼苗、弱苗,或是名贵品种,则宜采用细喷雾的浇水方法。而且,不同品种兰花花期也有所不同,如寒兰和墨兰一般在冬季及早春开花,与其他因温度降低而需水量减少的兰花相较,此时却需要较多的水分补充。

(二)根据土质浇水

不同土质的保水情况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浇水的方法和频率。若是用腐殖质土壤栽植,浇水时不易浇透,就需要多次灌水,直至湿透为止。所以,对于用腐殖土栽植的兰花,最好的浇水时机既是在盆土干而不燥时。若是用颗粒状的无机基质栽植,其保水性较差,则浇水的次数需要增多。若是用苔藓栽植,因为苔藓的保水能力强,可以减少浇水次数。

5.温度调节

在福建、广东地区,四季温度变化不大,一般在20℃上下,特别适宜国兰的生长。夏季只需保持兰场空气流通,早晚喷水增加湿度。冬季只需要做好防风保温的措施,如在遮阳网外再加置一层塑料薄膜。只有遇到长时间的低温,才需要适当的通过加热设备来防止冻害的发生。

6.施肥调节

施肥应根据植株不同时期不同需求来施肥。一般来说,氮肥有利于营养生长,磷肥对生根有帮助,钾肥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不同兰花的品种所需的肥量也不尽相同,如:小苍兰喜肥,盆土要求肥沃、疏松,应以等量的腐殖土和园土,掺入20%草木灰为宜。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肥料的配比也不相同,如:幼苗期施含氮较多的肥科,促幼苗成长(如多木一号、花宝五号之类);张叶期施含氮和钾较多的肥料,促叶、茎、根强壮(如多木二号、花宝四号之类);成株期施含磷和钾较多的肥料,促叶片宽厚、多结花苞。

7.栽培养护

一般国兰栽培1 年--2 年后会在成熟鳞茎边生长出新芽,浇水施肥时应注意不要喷至兰心、芽心,否则容易诱发腐烂或产生墨斑。新芽成熟后应进行换盆,换盆宜选在晚秋和初冬,此时候植株休处于休眠期,需要注意在换盆时不要碰伤新根、新芽。兰盆间距至少应保持30 cm --40 cm,盆距过小容易导致通风不畅而染病。养护时如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以防感染其他植株。植株开花后如未计划出售,应在开花前去除花箭,有利于保存植株的养分。

8.防治措施

(一)真菌性病害

(1)白绢病:主要危害墨兰和惠兰,最初在兰颈部产生白色菌丝,逐渐向四周蔓延。初发病时应摘掉病斑部并立即换盆。病株去烂根后用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喷浇,或用灭菌丹(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将病株浸泡20 min后,再用清水洗净晾干。换盆前用“促根生”稀释清水3000倍浸透病株20 min,改用无菌植料重新栽种。换盆病株需与未发病的正常植株隔离,以防传染。

(2)锈病:叶面长出淡褐色或橙黄色斑点,后逐渐变成黑褐色块斑,使全叶枯萎。可用50%代森安加水800—1000倍喷浇。

(二)细菌性病害

(1)叶枯病:初发时从叶端至中央出现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逐渐破坏叶绿素,叶子变黄、落叶。可用50%代森安800—1000倍液喷雾2—3次。

(2)软腐病:在初夏至初秋间多发。自叶中部开始变黄,最后叶柄及假鳞茎均变黑腐烂。防治方法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浇。

(三)病毒性病害

病毒引起的病害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被视为兰花的“癌症”,对家庭养兰和出口威胁很大。发现病叶时应及时摘除并焚烧,且对用过的盆、具等均要彻底消毒。摘叶时勿用手摸病叶,摘叶用具也应严格的消毒。发病普遍时可试用72%丛毒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10%宝力丰病毒立灭水剂(1支药剂兑10~15千克水),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

(四)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又称非侵染性病害,不传染,有日灼病、冻害、缺素症等。日灼病应着重于加强遮阳,特别是防止中午阳光照射。冻害应立即剪除受冻害的枯根、败叶,停止浇水,将植株置于15℃以上的温暖处养护。缺素症防治应注意改善水肥条件,及时补充缺失的元素。生理性病害往往减弱植株长势,降低植株对抗病虫害的能力,应引起足够重视。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投入日益增加,必将带动我国的兰花销售市场。因此,面对高需求潮的来临,国兰生产应该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育出更加丰富的品种,形成保质保量的规模化生产,将国兰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仙萍.商品兰花的栽培[J ].中花园艺, 1999. (10) .

[2]刘奋.垂花蕙兰及我国兰花育种[ J ].中国花卉盆景, 1998,(1) .

篇2

1梅花

梅花(Prunus mume Sieb et. Zucc),总领群芳,有花魁之称,别名梅干、春梅、干枝梅。梅花喜温暖气候,但也较耐寒,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冬季的低温刺激,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年平均温度为16~23 ℃。因此,应在秋季落叶后,及时将梅花移入室内,放置在冷凉处,并给以一定的光照,注意应使盆中的土壤达到潮、润的状态,只要保证室内冬季不结冰,梅花即可安全度过。春节前约20 d将梅花移至温暖的向阳处,将温度控制在5~10 ℃,并及时进行浇水、施肥,用量应适当,一般在春节期间即可开花[2]。

2牡丹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称[3-4],别名鹿韭、白术、木芍药、百两金等。牡丹适宜在气候温凉的条件下生长,不耐湿热,较耐寒。因此,牡丹在进行盆栽时,应长期在向阳的花圃中将之掩埋,在花蕾含苞欲放时挖出,此时可将之搬入室内,达到观赏的效果。一般在冬季的霜降前,及时剪掉叶片,但应注意的是将叶枝留下,以对腋芽进行保护,最后用草绳将枝条围拢,并进行包裹,一般用3层报纸即可[5]。

3月季

月季(Rosa Chimensis Jacq),为花中皇后、世界名花,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花、斗雪红、胜花、胜红、胜春、瘦客。月季适宜在空气流通、日照充足、排水状况良好、能避冷风、干风的环境中进行生长。若月季进行盆栽,应10月下旬将之搬入室内,将弱枝、病枝等剪去,选留5~8根健壮枝条,从10~15 cm处剪去,于室内的暗处进行放置,并对肥水管理进行控制,保证室内不结冻,若用于冬季观花之用,应放置在0 ℃环境中30~40 d后移到温度为12~14 ℃环境中进行养护,月季现蕾所需要的最佳温度为17~18 ℃,还应使光照增加,并适当地进行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

4

(Dendranthema morifolium),有高洁丰丽、傲霜怒放之称,别名鞠、节华、寿客、更生、金蕊、女华、阴成、女茎、黄华、九华、帝女花、傅延年。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进行营养繁殖的苗木茎有2种,即地下茎和地上茎。因此,应对的宿根进行保护,以防止其受冻,使之处于休眠状态。如秋末冬初,的宿根已有蘖芽生成,可在插扦完成后将之置于半阴的条件下,一般温度控制在4~5 ℃,待的花开过后进行剪茎,一般留茬的高度在10~15 cm,放置于向阳处,并覆盖一些报纸。在严冻到来前,应将移至室内的冷凉处,保持温度在0~5 ℃、保证土壤处于不湿不干的状态。

5杜鹃

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花中西施,风姿卓绝,别名映山红、应春花、山石榴、山鹃、山踯躅、艳山红、艳山花、山归来、满山红、清明花、红柴爿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杜鹃花为优良的盆景材料之一,具有很多优点,如四季常绿、枝叶纤细、病虫害少、萌发力强、耐剪、根桩奇特、花繁色艳、寿命长久等。一般在早霜发生后,即10月中下旬将杜鹃搬入室内,控制温度在5 ℃以上。若用于冬季观花之用,应控制室温在12 ℃,并适当地进行浇水施肥,保证盆中的土壤处于见湿见干的状态,可用改良的自来水、凉开水或矾肥水进行浇灌,中午不可使阳光直射到杜鹃。

6兰花

兰花(Cymbidium spp),是花中君子,天下第一香,别名兰草、山兰、芝兰、幽兰。兰花具有刚柔兼备、终年鲜绿、姿态优美等特点,即使不开花,也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6]。因此,在兰花的栽培管理上,应坚持“四不”的原则,即一春不出、二夏不日、三秋不干、四冬不湿。秋末和冬季应给予较强的光照,以促使兰花杆的健壮生长。10月上旬将兰花搬入室内,此时可适当地控制浇水量,保证盆土略干,但应控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较高,室内的温度控制在5 ℃以上即可。

7山茶花

山茶花(Camellia iaponical)是花中珍品,有富丽堂皇之称,别名曼陀罗树、茶花、晚山茶、耐冬、楂、洋茶、薮春、山椿。山茶花是小乔木或常绿阔叶灌木。枝条为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褐色。寒露节前的10月上旬应将山茶花搬入室内,置于有阳光的地方,以能避开中午的直射阳光为最好,室温应控制在0 ℃以上,控制盆土的相对湿度,以防止过湿而出现烂根等现象,在浇凉开水时可加入0.05%硫酸亚铁,应经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温水对叶面进行喷洗,以保持山茶花的清新浓绿,在温度为10~18 ℃的环境中,30 d后可开花。

8荷花

荷花(Nelumho nucifera Gaertn),具有水中芙蓉之称,磊落大方,别名水芙蓉、莲、藕花、芙蕖、莲花、菡萏、水芝、水华、水芸、泽芝、玉环、六月春、中国莲、草芙蓉。荷花为宿根水生花卉,作盆栽时,于冬季结冰前将荷花移入地窑或温度较高、不结冰的室内即可,也可于秋末枝叶枯萎后挖出地下茎,沙埋于地窑或不结冰的室内过冬即可。

9桂花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lours),有秋风送爽、十里飘香美称,别名九里香、月桂、木犀、岩桂、金票[7]。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不耐寒,冬季应将之放在室内的向阳处,要保证其安全,一般温度控制在4 ℃以上,光线差,温度低,容易引起落叶现象,但温度高时会出现提前抽芽,春季出室后遇旱风易受害。冬季浇水宜少量,以盆土见湿见干为好,否则为影响翌年的开花[8]。

10水仙

水仙(Narcissus tazetts Var chinesis),有凌波仙子之称,清新淡雅,别名金盆银台、雅蒜、玉玲珑、女史花、俪兰、姚女几。水仙性喜温暖湿润,较耐寒,可土栽,但家庭以水养为主,还可用特制的浅盆水育,称为水养法。栽下后不久,便从球茎上长出叶,生长健旺,耐寒力强,冬天无需防寒。生长期间,除草松土宜浅耕,开花前浇液肥1~2次,花开完立即将枯萎的花朵剪去,不可任其结籽。球根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水仙在百花凋零的冬季,特别是元旦或新春佳节用于室内装饰,可为人们带来“一盆水仙满堂春,冰肌玉骨送清香”的奇趣。

11参考文献

[1] 陈俊愉.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2] 朱华年.腊梅的繁殖与栽培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82-83.

[3] 周士锋,徐明辉,刘成禄.牡丹春节催花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5(6):77-78.

[4] 赵保平.牡丹促成栽培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0(10):27-29.

[5] 王二强,王占营,刘振国,等.远缘杂交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现状及策略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0(5):48-50.

[6] 张莉,张明,高宏秀.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11):2134-2135.

篇3

制约因素

环保约束趋紧。随着生猪养殖整规、关停玻璃拉丝企业、拆除灯光诱捕及网箱养殖、禁伐或限伐天然阔叶林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实,相关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客观上也直接影响了山区库区群众的经济收入。特别是乌溪江库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饮用水源保护的需要,各项严控措施无疑会继续加强,发展空间进一步缩小。

综合素质偏低。目前山区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妇,他们整体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差,还基本延续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业生产模式,转移就业难度相对较大。

基础设施薄弱。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自主投入严重不足,建成的林区道路等级偏低,线形较差,交通运输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水利灌溉设施匮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大的改变。

深度开发不足。山区群众普遍信息闭塞,市场经济观念落后,大宗农产品往往直接投向市场,不注重深度加工和包装增值,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整体效益差。

经营主体分散。大部分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覆盖农户不多,利益联结也不紧密,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许多农户还是单家独户经营,“跟着感觉走,照着别人干”,盲目性很大,抗风险能力弱。

发展优势

衢江区有林地面积195.2万亩,占区域总面积的74.7%,2013年农村居民林业收入10.3亿元,林业收入占农村居民收入的比重为25%,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产业持续发力。引进推广“一竹三笋”、毛竹覆盖等多项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竹笋覆盖“双百万”示范行动,建成竹笋覆盖“双百万”示范基地420亩,“一竹三笋”高效基地10.25万亩。2013年竹林每亩最高收入2.7万元,竹产业一产产值2.96亿,比2006年增长65.4%,竹农人均竹业增收745元,成为山区群众增收最多、最快、最稳的支柱产业。相继实施油茶产业提升项目和特别扶持高效油茶示范园区项目,建成油茶良种推广基地0.99万亩,技术推广基地1.02万亩,亩产茶油量达到4065公斤。2013年油茶籽产量2008吨,茶油产量502吨,实现总产值1.4亿元,比2008年增加64倍。

特色种植发展迅速。成功引进衢州万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毕尔锐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培育开发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看好的特色林产品。先后建成香榧示范基地540亩,香榧苗木基地420亩,水桅子1000多亩,黄金茶15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为推进农村群众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兴产业扬优成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林下经济后发崛起。引进竹菌复合经营技术获得成功,全旺镇红岩村“一竹三笋”基地每亩综合收益接近8万元;开展铁皮石斛原生态活树附生栽培技术试验取得突破,高家镇红日家庭农场铁皮石斛幼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预计3年后进入采收期。按目前鲜条销售价格每斤3000元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5余万元。

森林旅游方兴未艾。先后涌现出大路畲族文化旅游村、板固兰花村、仙人谷(茶坪)农家乐、湘思亲水园、杜家田农家乐和东坪农家乐等特色旅游村。2013年,全区共接待森林生态休闲旅游3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2%、30.26%。

采集加工态势良好。全区年均林产品采集加工1.08万吨,产值达4074万元。大洲镇深龙村65%以上的农户利用毛竹枝梢加工扫帚,2013年,扫帚产量达到25.2万把。产品不仅在杭嘉湖地区有稳定的销售市场,更远销东南亚地区。实现年产值300余万元,出口额50余万元,户均增收1.43万元。

对策建议

引导山区库区农民把发展重点调整到绿色产业上来,以笋竹(覆盖)、油茶、香榧、花卉、珍贵树种苗木、林下经济为重点,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目标,实现连片开发、滚动发展,不断提高山区农村家庭一产经营收入和二、三产业增收贡献。

狠抓资源培育增效。实施竹业增效富民行动。重点推广应用竹笋覆盖“春笋冬出”、“冬笋多发”和“一竹三笋”栽培技术,建设“双百万”覆盖基地和“一竹三笋”高效示范基地。推进油茶产业提升工程。坚持造改结合,对老品种油茶林通过深挖抚育、肥水管理、大苗补植、高接换种等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油茶良种推广示范基地,扩大培育规模和产出总量。培育花卉苗木产业。以现有花卉苗木长廊为依托,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产专业村、专业户,重点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形成速生、常绿、灌木以及花卉多元化发展。壮大特色林产品基地。进一步加强技术、品牌、销售、资金等一系列产业服务,引导山区库区群众适度规模栽培香榧、水桅子、黄金茶、金银花等新兴特色品种,使目前的一家一户为主的种植模式逐步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林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油、林茶、林菌、林菜等林下种植或林禽、林牧等林下养殖业,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立体开发、林农牧复合经营。

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林区道路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益、规划引导、示范带动的原则,加快林区道路建设力度,加强建成道路的管理养护,有效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配套完善灌溉设施。对林区灌溉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配置自然引水或动力引水等蓄水灌溉设施,促进集约化经营。大力推广林业机械。鼓励山区群众应用新型实用林业机械,扩大设施林业的建设规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群众生产成本,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