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财务支出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镇财政;制度

城乡一体化是我党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提出的重大战略,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对于乡镇的财政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断的完善乡镇的管理制度,避免出财政管理制度陈旧的情况,导致乡镇财务制度不够合理化、科学化。

1城乡一体化对乡镇财政制度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使乡村和城市的发展能够同时进行,进而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但是,联动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并非易事,因此,要促使城乡经济全民发展,就要不断的对农村财政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实现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1.1对乡镇财政体系的影响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乡镇财政,乡镇财政是为基层地方提供经济支柱,对基层的财政收入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城乡一体化的影响,乡镇的财政管理职能逐渐出现了弱化的情形,因此,要转变乡镇财务管理职能,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调整乡镇财务的管理体系,完善财政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实现事权一致的乡村财政管理模式;第二,加快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乡村财政多层次管理和收支,分权的同时集权,更好实现乡镇的财政改革。

1.2对乡镇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城乡一体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财政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征收模式改变为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为经济提供基本的财力支持,确保基层财政有序运行;管理国家下拨的支农资金,确保资金发放到每户农民手中;对于国家推出的优惠政策,要保证惠农资金用于贫困农民的帮助上;管理农村的财政,要贴近乡村的经济发展,以加强财务管理的引导作用,切实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

2构建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模式的探讨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镇财政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乡镇的财政管理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在快速的经济发展下,需要对乡镇的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讨,探索出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乡镇财务管理模式,做到工作重点着眼于民、方便于民,更好的发挥乡镇财政的管理职能。

2.1构建民生型财政管理模式

乡镇的财务管理不仅能够组织基层的财政资金和财务管理,还对许多民生型的事物做出了财政的支出,例如:教育、公共卫生、安居房、城市基础设施等等都有支出,这种全能型的财政管理模式使乡村的财政支出过大,导致入不敷出,影响了乡镇的民生服务政策的实施;构建民生型的财政管理模式要逐渐减少其他类型的支出,将乡镇的财务支出转向惠农政策上,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在乡村百姓的身上,真正的为老百姓做事,提高为老百姓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2.2构建服务型财政管理模式

目前乡镇的财政管理仍然将关注点放在管理上,主要表现在收支管理、会计管理、资金管理等等方面,忽视了服务管理这一方面的职能。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要求乡镇的财务管理要向服务型的管理模式靠拢,站在老百姓的立场考虑乡镇财务的支出以及财务的应用上,例如:设立便民服务区,在这些服务区域配备财务管理人员、增加专门的办公区域,把涉及老百姓民生的财政职能更加直观的展现在便民服务区;在便民服务区内可以发放惠农补贴款等,更好的服务老百姓,投入更多的精力为百姓做实事,并不断的提高财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切实将百姓的实际利益作为财政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样将财政管理和财政服务分开,不断的转变财政管理思想,达到既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又能够便民、利民的目的。

2.3构建线条化财政管理模式

我国现阶段各乡镇的财政内部都存在区别,各乡镇间的财政内部人员身份不明、财政部门管理存在漏洞、财政管理内部机构冗杂等等不同,间接的对乡镇财务工作的开展,对于财务工作的协调、财政人员的的调配、财政干部的轮岗及培养专技能方面产生了影响,更严重的会产生薪资异同的情形,对财政工作的开展极其不利;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加快乡镇财务部门的人员技能培训,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更好的进行工作协调,对于财政管理部门的建立,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不能够照搬其他地区的管理模式,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将城市做为“线”的开端,将周边的乡村作为多个“点”,利用城市这一条线将各个点串联在一起,共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结语

乡镇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城乡一体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为更好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要加强构建民生型、服务型、线条化的财政管理模式,将原来的全能型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层次的财务服务管理体系。另外,将乡镇财政的职能更多的转变到老百姓身上,让老百姓能够看到透明的乡镇财政管理,切实的为老百姓做实事,以百姓的利益为基础,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梅林.浅谈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必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2(19).

[2]赵德兰,郭娟.浅析乡镇财政财务现状及管理对策[J].商情,2012(52).

篇2

关键词: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审计策略

1、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问题

一是会计基础工作比较的薄弱:很多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此种问题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没有足够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没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②没有规范地设置会计科目,没有规范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和准确;③没有严格地进行凭证审核,账目中的很多票据都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二是没有严格管理专项资金: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样各个乡镇就有了很多的专项资金,比如扶贫开发资金、民政救灾资金以及农田水利资金等。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政府职能部门并没有完善的支农项目管理体制,很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职能不明确问题,这样就无法集中有效地管理乡镇专项资金。

三是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乡镇财务人员职能交叉现象比较严重,没有明确分工,很多财务人员甚至不了解自己的职责权限。部分乡镇没有将会计和出纳分开,没有分离财务人员那些不相容的职务,这样就无法将会计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另外,内部控制的约束力的发挥也欠佳,需对其进行强化。

四是不能够规范管理固定资产:部分乡镇没有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样就会制约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首先是不了解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没有完整的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其次,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随意性,政府在对固定资产项目进行采购时,没有将相关的审批手续严格落实。调查发现,目前有很多的漏洞存在于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最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质量不高,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没有落实专人专岗的制度,这样就会削弱固定资产的价值。

2、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是要对会计基础进行加强:首先要对会计机构的设置情况进行完善,并且结合具体情况配备足够的财务人员。在设置会计机构的时候,需要保证完整的机构和完善的功能,并且有满足需求的财务人员,对他们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合理分配财务人员的工作岗位,保证能够人尽其责、人尽其才,要注意提拔有较强业务能力和较为廉洁作风的工作人员。其次,要将会计制度严格执行下去,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其次,要对支出管理进行强化,将制定的现金制度以及其他纪律给严格执行。最后,还需对专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比如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等,需要将这些制度严格落实。

二是要大力建设财务人员队伍:要想提高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质量,就需大力建设财务人员队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实现财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对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产生足够重视,人事部门在调配财务人员时,需要注意选拔那些有着较好素质和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创造一些机会,完善相关的机制,来促使财务人员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定期经常的培训财会人员,促使他们接受相关的财政法规教育,培训后,还需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核,以便对培训情况进行良好总结。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构建约束机制,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三是对内控管理制度等进行健全和完善:首先,要将相关的岗位制度严格落实,分离那些不相容的职务,分开设置出纳和会计,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可将会计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避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审批制度等进行完善,同时将其严格执行,责任人要限额审批那些处于预算之内的资金,如果资金超过了规定限额,就需要将集体审核制度进行落实。对各项资金支出进行严格控制,特别重视那些没有预算的,如果收支项目涉及到较大的资金,或者有重大影响,就需要对这种项目进行集体研究。此外,还需要对各种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比如现金管理、账务管理以及收支管理等等,将乡镇财政内控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还需大力管理往来账项,避免和问题的发生。

四是要对资产负债管理进行强化:首先,要大力管理固定资产和债权债务;及时清理、核对债权债务,将债权债务底数澄清下来,要加大力度清偿债务,对于新出现的债务,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五是要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健全:要想顺利进行各项工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有完善和健全的制度支持。因此,要想保证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进行完善,对专项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健全,比如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等,对预算管理进行大力强化,将预算约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严格管理各项财政支出,将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对各项理财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并对当前的各种债务进行及时化解。

六是要对乡镇财政财务监管体系进行完善:首先要对监督的范围进行扩大,实现理财制度的民主化,将政务公开制度严格落实。其次,要将监控深入落实,对监督机制进行健全,不仅需要事后审计,还需要做到事前监控和事中检查,这样才能将财务监督和干部管理有益的结合在一起。

3、结语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城镇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的建设,因此乡镇的财务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其充分重视,结合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对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李彩芳.建平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2012,2(8):123-125.

篇3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

⑴消除了思想顾虑。改革前,少数乡镇主要领导顾虑重重,认为“乡财县代管”是县里把乡镇的财权上收了,削弱了乡镇主要领导的经济审批权、限制了乡镇对乡级财政的自由支配权、非税收入的所有权,从而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这种顾虑打消了。大部分乡镇主要领导认为“乡财县代管,村账乡”不是削弱了权力,而是规范了管理,看住了家底;不是限制了自由支配权,更多的是分担了一份责任;不是剥夺了乡镇非税收入的所有权,而是防止坐收坐支行为,规范了财务管理。四都镇朱镇长说“实行‘乡财县代管’乡镇举双手赞成,请个会计乡镇一年最少要花四五千元的工资,现在好了,不但不要花一分钱,还可以为乡镇分担责任”。更主要的是财政职能得到了归位,有利于防止腐败,节约开支,防止乡镇新的不良债务发生,使乡镇财务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轨道化。

⑵开展了财务清理。各试点乡(镇)为了搞好“乡财县代管、村账乡”试点工作,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副乡(镇)长、财政所长为副组长、乡(镇)政府会计、财政所全体成员和经管站人员组成的“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制订了“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关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银行账户、债权债务、国有资产、财政供养人员和收费票据等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对不良债权、债务进行处理,全县共核销不良债权363.39万元,核销不良债务4*.52万元。

⑶解决了部份经费。为解决经管站经费困难,无办公设施等问题,有的乡镇拿出了资金,有的乡镇专门配备办公设施。如马坳镇每年拿出3600元租用民房给经管站办公,拔1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每年增加经管员工资报酬1900元,增加村级**理财小组工资2500元。为规范村级账务管理,大椿乡采取了按乡干部一样的标准发给经管员补助,并聘请由群众推荐,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专门为各村做账。港口镇对村级财会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黄港镇、义宁镇专门配备电脑,使村级账务实现了微机管理。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管理。

⑴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在运行过程中,各试点乡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经费报账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在日常运行操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新湾、余段、上衫等乡政府专门下了发文件,制定了内务财务管理制度27条。大到车辆管理,小到办公室电话费都作了限额报销的奖惩规定,执行一年多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村级财务季度报账管理制度、村级资金收支管理制度、村级**理财实行“两边、三边章”管理制度等。

⑵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体制改革前,为完成财税任务,乡镇财政部门以税收征管为首要任务,淡化了财务监督管理职能。实行“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后,使乡镇财政职能定位更加明确,它不是一种单纯的会计服务,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强化财政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

⑶规范了乡村财务收支。改革前,由于财务管理不规范,乡村两级“白条”报账现象严重,坐收坐支情况普遍,在资金安排上没有预算约束,有钱就用、无钱就赊。特别是村级,收费票据未经专管人员领取,村干部各自领用,各自收钱、各自开支、乱收滥用现象严重,对有些不合理的支出,领导签字坚持原则难,不报销怕影响同事之间的感情,报销又违反了财经制度。财务公开不及时,甚至不公开,更不接受村民理财小组的监督,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改革后,日常费用开支由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乡级财务收支核算由财政所做账,县乡联网,乡财局统一网上审核。村级财务收支核算由经管站审核把关,财务定期公开,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确保了收支行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对坐收坐支、白条报账等不规范行为进行了规范,堵塞了漏洞,节约了资金。如庙岭乡共处理违规开支票据46张,共计金额6.5万元,义宁镇政府11月份报账30万元,退回不规范票据9.1万元。征村乡在检报时乡财股退回不规范票据20.1万元。山口、四都村级资金直接拔到经管站账户上,报账员每两个月凭资金结报手册和真实有效、手续齐全的收支单据到经管站统一报账。已不是单纯的代为做账,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管理。

⑷规范了乡村票据管理。按照“管钱先管票”的原则,各试点乡镇健全了票据管理制度。实行限额领用和“谁领取,谁负责,谁缴销”的责任制,从源头上规范了各项收入,实行了“收支两条线”,杜绝了坐支现象。如马坳镇制订票据管理办法:对05年以前的村级收据无论是否启用完,一律回收到经管站封存,*年分村设立票据领用登记薄,以旧换新,按期上缴,每遗失一份票据罚款500元。山口、黄港、四都等乡镇村级收据由经管站统管。新湾乡实行每月结算制,村级每季结算制,有效地规范了收入管理,明晰了收支,清楚了家底,防范了财务风险。

3、加强了监督,遏制了随意举债。

改革前,部分乡村因举债垫付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和完成税费等因素,债务越积越多。极少数乡村领导只管自己花钱,前任不管后任事。有的乡村尽管负债累累,仍照样乱招待、乱报销、乱批条、赊账欠账,违规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乡村债务包袱越背越重。

实行“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后,一是通过开展“四项清理”,核实了债权债务。如义宁镇针对往来账目复杂,专门请了一些老同志来审查,并进行张榜公布;二是处理了部分呆账、死账。对一些长期挂账,手续不清,业主死亡或去向不明的债权、债务,通过班子会讨论研究决定,由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或通过县审计局审计认定后进行了账务调整。在这次清理过程中,征村乡处理呆账、死账5万元,义宁镇处理呆账、死账债权16.7万元,债务21.7万元。三是遏制了乡村随意举债。通过采取账户统管、统一收付、规范管理、控制支出顺序,先保工资发放,再保运转和重点建设支出等措施,管住了收入的“袋子”,扎严了支出的“口子”。有效地堵住乡镇随意举债的现象,如义宁镇通过加强财务管理,镇村两级未发生新的债务。四是逐步化解了乡村债务。部分乡镇通过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盘活、变卖闲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发展集体经济,清收债权抵债等措施逐步化解了乡村债务。如白岭镇采取盘活无形资产、土地,通过国土资源管理局办理合法转让手续,对集镇进行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转让土地使用权,新建车站等形式,当年取得土地出让金40多万元,用于化解乡级债务30.5万元,村级债务5.2万元。新湾乡05年化解原有债务12万元。实现了2个村无债务,马坳镇实现了5个村无债务,程坊乡05年化解村级债务30万元,杭口镇政府05年化解债务10万元,余段乡化解村级债务18万元,路口乡化解债务17万元,全县共化解乡级债务410.36万元,化解村级债务285.85万元,实现无债务村15个。

4、盘清了家底,规范了乡村账务。

改革前,乡村换人不移交的“断头账”,凭证不规范的“白条账”。只收单据,不扎账的“包包账”,只记在笔记本上,不登账的“肚皮账”等现象很普遍,导致查账、对账困难。财务无法公开,群众上访,干群关系紧张。

实行“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后,一是规范了会计账务处理。由财政所和经管站的专业会计人员做账,县乡联网,网上审核,微机操作,统一记账,改变了过去一些乡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做账不及时,业务处理不规范的局限。如路口乡政府会计是从外面请的,由于业务不熟,在账务处理时出现了串户,记账方向相反,凭证金额核算不准确等错误,从而导致出纳现金与会计账面余额、存款与银行账面余额几年不对,无法进行会计账务移交。代管后这样的问题没有再出现;二是增加了理财透明度。通过实行“乡财县代管,村账乡”后,使乡镇资金运行更加合理,监管更加到位,及时进行财务公开,增加了理财的透明度,提高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消除了内部的猜疑,有利于团结,有利于促进工作,树立良好形象;三是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过去村干部人人有收据,个个是出纳,谁收的钱谁用,收据几年收不回,几年不结账,会计无法做账,财务管理混乱。通过实行“村账乡”后,由经管站统一做账,成立**理财小组,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老百姓心里清楚,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群众一个明白。

5、核实了资产,加强了国有资产管理。

一是进行了国有资产清理。27个乡镇帐面国有资产2559.15万元,其中:房屋2131.10万元,交通工具119.37万元,办公设施86.77万元,专用设备52.99万元,其他48.91万元。尤其是对资源性资产进行了清理登记,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如西港镇已登记账外资产32万元,路口乡登记账外小2型水库2座,大寨田1处,面积400亩,乡林场1处,面积2500亩。庙岭乡登记账外榨菜厂一个,估价65000元。二是建立了国有资产明细账。改变了原来明细不分,家底不清的现象。三是增强了乡镇管理国有资产的观念,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通过“乡财县代管”后,从体制上强化了国有资产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乡镇的“村账乡”进度缓慢,对长期挂账的陈年老账没有处理。

白岭镇目前仍有3个村未进行财务移交,其中温泉村财务清查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西港镇的西港、周家庄2个村未进行财务移交,上衫乡政府出纳手上还有屠宰税票32张,金额384元,农业税票15张,金额1956元未进行账务处理。三都镇政府暂存款(应付款)账上还有知青下放补助款1759元,68年知青补助款570元,落实斗争结存款180元,暂付款(应收款)账上还有公社农机厂8755元,公社桥渡4148元,黎明大队5477元等呆账、死账未进行处理调账。

2、票据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还有少数乡镇的票据管理不规范,如上衫、东港、石坳、征村。乡村干部(特别是村干部)手上结存的票据几年不缴销,其中:石坳乡中学遗失收据6本,中小遗失收据1本。部分乡镇领用收据时只记本数,不登收据号码,缴销时只在原领用记录上打一横杠,也不记号码;征村乡经管站票据登记薄上还有03、04年村级票据几百份没有缴销等。

3、支出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少数乡镇还存在白条报账现象,特别是村级费用支出,几乎就难找到几张正式发票。二是不少乡镇工程项目早已完工(有的完工几年甚至十几年了)而不进行工程结算,用一大把预借工程款的白纸条记在预付工程款账上,目的是包工头不完税或乡(镇)政府已扣税不开工程发票,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三是支付凭证手续不全,有的只有主管领导一个人的签字而无经手人和证明人,有的甚至还用不清楚的复印件做账,采购物品发票金额大,却无明细附件,办公室电话费不使用电话费发票而是用信笺纸打白条报账。上述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4、非税收入没有真正上缴。

目前,大多数乡镇的非税收入上缴只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没有全额上缴县非税收入管理局,有的连乡镇财政所专户也不缴,做得好的乡镇也只是从财政所过一下账,多数乡镇只领收据,收入不进账。

5、化解乡村债务任重道远。

由于历史的原因,乡村债务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债务的产生,直接制约乡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乡村两级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损害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切实化解历史债务、坚决防止乡村发生新的不良债务,成为一项非常紧迫、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许多乡镇只顾眼前利益,对化解乡村债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争取上级转移支付用于化解乡村债务的款项也没有完全到位。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加强与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确保乡财县代管的网络畅通,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2、制定措施,加强乡镇预算指标及上缴收入追加指标的管理。

3、加强乡镇国有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台账进行统一设计,要求乡镇对账内固定资产,账外资源性资产,统一格式,分别造册登记,确定资产的保管人和使用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4、建议出台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相关文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非税收入必须全额上解县非税收入管理局,按目标任务调控后,再及时返还乡镇,增强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实现农村财务体制改革的管理目标。

5、召开全县“乡财县代管”工作专题会议,有关乡镇介绍经验,总结前期工作情况,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部署20*年改革试点工作,在规范管理上再下功夫,促进乡镇财务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四、乡镇意见反馈

1、非常感谢县政府取消了乡镇财税任务,减轻了乡镇的压力。建议下达对乡镇财税任务指导性计划,出台超收分成等有关激励、奖励机制,促进乡镇培植税源的积极性。

2、因政策性原因,乡镇收入明显减少,建议上级加大对乡镇的补助力度,以确保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3、近几年,乡镇因农田水利设施,学校危房改造,公路建设等项目的配套建设新增了不少债务,特别是林权改制项目的费用,乡镇一般都在10万元以上,而上级补助没到位,乡镇无法负担,加大了乡镇财政的压力,建议上级能否考虑给予一定补助。

4、目前还有部分乡镇无经管员,一时又找不到懂财会的业务人员,拉了“村账乡”工作的后腿,建议上级给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一名经管员。

5、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困难,建议上级加大对产业化的扶助力度,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6、财政体制改革,乡财县代管等工作对乡镇长的要求更高,信息时代,网络化办公,知识更新又快,建议县级对乡(镇)长进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财税知识,预算编制等方面业务培训。

篇4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对策探析

乡镇是基层政权组织,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状况备受社会关注,上级部门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乡镇政府在财政、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等现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是每一个财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答的课题。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一、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预算约束不严格。从近年来审计反应的情况来看,乡镇在预算批复、调整及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违反《预算法》的行为。表现为预算编制不科学。实行“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方法,预算既不全也不细,操作性不强,资金分配不透明。乡镇其他收入未完全纳入预算,大量预算外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高,预算调整不规范。有些乡镇追加预算没有严格履行报同级人大审批的程序,超出预算部分脱离了同级人大的监督。

2.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由于政府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导致乡镇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明。尤其是对项目多、资金量大的乡镇,未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大部分支出在经常性科目中核算,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很难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此外,对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督突击性检查多,且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处罚和整改措施,使监督流于形式,致使乡镇普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代管资金的情况。

3.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乡镇政府机关财务管理模式五花八门。有的是财政所做账,有的是经管站做账,有的整个乡镇政府机关一套账,有的却多达四套账。乡镇财务人员的分工不科学。有些财政所长既是所长,还是会计兼出纳,有的乡镇一年做一次账,出纳成了事实上的兼职会计,内部管理控制基本失效;有些乡镇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手续交接不清,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4.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负债现象严重。目前,大部分的乡镇在农村基金会、财政周转金、商业银行贷款等方面普遍存在数额大、沉积多、偿还难的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是有的工程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因地制宜,没有可行性研究,结果一些企业效益不好、长期拖欠,资金收不回来;二是有的乡镇盲目搞建设,不根据本乡镇实力、财力、借钱上项目;三是个别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入不敷出,靠借款来维持日常的费用开支。

二、乡镇财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运行缺陷,没有约束机制。缺乏综合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弱化,预算编制程序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粗糙。

2.经济利益驱动,法制观念不强。财务收支活动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乡镇没有制定规范性管理制度,缺乏制度约束。不少乡镇在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支出凭据的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等环节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一些财会人员未能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4.乡镇领导和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镇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培训教育,部分乡镇的财会人员岗位变换频繁,影响了工作开展。

5.个别部门对乡财信息化管理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个别部门未能继续对乡财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经济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后续管理不够。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财政职能日益强化,地位愈加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1.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推行“乡财县管”或“镇财县管”模式。按照公共财政的管理要求,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或“镇财县管镇用”,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对实行“乡财县管”或“镇财县管”的乡镇,坚持“五不变”原则。一是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财政所负责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执行本级预算。二是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各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三是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财务审批程序按各乡镇目前实行的审批制度执行。四是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结余归各乡镇所有。五是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2)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治理方式。一是预算共编。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具体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二是账户统设。统一开设乡镇财政收支账户,各乡镇财政所按县财政局的批复在镇金融机构开设“国库基本结算户”、“工资专户”、“非税收支专户”等财政银行专用账户,办理乡镇财政资金的收支业务。三是集中收付。即乡镇财政税收收入全部上解县级库,纳入预算管理,乡镇收取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直接缴入县财政专户,由县财政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支出由财政专户拨入乡镇财政收支账户,以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进行分配。四是采购统办。即镇采购支出凡属集中采购范围的,由镇提出计划和申请,报县财政局审核后,交县政府采购办按有关规定统一办理,采购资金从“财政专户”直接拨付给县政府采购办或供应商。五是票据统管。即乡镇使用的财政票据,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票据由镇会计核算所到县财政局领取,发给各预算单位使用,严格实行“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步、以票管收”的办法。

篇5

1 农村财务管理的涵义

农村财务管理是对直接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支配、管理的各种资产所发生的一切收入及其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要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还是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需要。

2 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模式--村级会计委托

村级会计委托形象地说就是会计在乡(镇)里,出纳在村里。 2009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乡镇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免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记账,实行村级财务和资金委托的管理方式,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财务收支、会计档案和提供会计信息。以笔者所在的县为例,全县统一模式,乡镇挂牌设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方式开展委托工作。村级财务在坚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民主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对村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由村集体和乡镇中心签订委托协议,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委托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代管,中心以村为主体分设账套、独立会计核算,取消村会计和出纳,设立村报账员。制定了县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规定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票据管理、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审批、财务结报、民主理财及财务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务审计、会计档案管理等十制度、明确规定中心主任、会计、出纳、审核、微机档案员和村报账员岗位职责等六职责,明晰账务处理流程和报账流程两流程。做到全县统一模式制度上墙,统一配备财务软件及相关设备,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提了基础保障,截止2015年末全县代管村集体资产4660万余元,其中货币资金1883万余元、固定资产及林木资产2688万元,2015年度代管村级收入3419万余元,支出2081万余元。

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8年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特别是长期以来村级缺乏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债权、债务不清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有效解决了村集体账务不健全的问题,结束了过去那种农村财务白条抵账、回忆账、多头账、包包账的历史,使村级账务由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3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村级会计委托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机构不健全

乡镇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是在整合乡镇农经站现有人员基础上设立的,但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乡镇农经站,中心不再单独挂牌,致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主管部门、单位性质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直接影响着村级会计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1.2 人员素质不高

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基本是农经员兼职且部分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造成工作人员不稳定,且难以适应村级财务工作质和量上的要求,如一个有33个村包含5个社区的镇,村级会计服务中心只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只有2人,目前全县中心工作人员33人,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只有17人,仅占51.51%。

3.2 村级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村集体虽然签订了委托记账协议,但没有将全部财务收支交服务中心核算和管理,由村直接收取的资金如房屋租金、山林承包款、捐赠收入等未进入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的银行存款账户,以村干部个人名义储存。资金收支管理、使用混乱,形成账外挂账,村级资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3.2.2 资金收支缺乏有效监管。实行委托加强了核算职能,但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村开支随意性大,村干部人人收钱,人人管钱,形成谁收钱,谁花钱,再加上审批手续不健全,个别村干部管钱、花钱、批钱自己一人负责,会计核算成了记账员,失去了应有的监督,报账不及时,白条列支现象普遍存在。

3.3 村级财务公开不规范

3.3.1 公开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村级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在公开内容上轻描淡写,没有涉及实质性的问题,甚至出现内容与形式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村的财务公开就是直接复印几张账页粘贴在公示栏,财务公开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

3.3.2 无监督,不透明。有些村账务一年或几年不与群众见面,使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使村级财务管理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和约束力。

3.4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3.4.1 制度不健全,无章可行。有的村在财务管理方面没有制度,财务管理无章可循。

3.4.2 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财务人员却听之任之,财务手续混乱,内部制约失控。村报账员未按结报制度及时报账,报账手续不全,部分村大量列支会议费,但无相关会议记录材料;部分工程建设未进行公开竞价或招标,未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没有结算,支付款项未按规定取得合规的票据等。

3.4.3 集体资产产权登记管理缺乏统一完善的操作程序。清产核资工作滞后,台账不清,资产处置不报告、对外发包不向群众公布。

3.4.4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捐资管理制度不完善,筹资捐资管理工作难于规范。在一事一议 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筹资捐资管理中,村、组对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交会计委托中心管理有顾虑,给资金管理及工作带来了困难。

3.5 各方监督不到位

3.5.1 重核算、轻监管。村级会计委托工作中只注重核算,缺乏行使村级财务监督职能的积极性。

3.5.2 村级报账员缺乏财务知识,对村财务监督不够,管理不严。

3.5.3 村财务公开制度形同虚设。村集体对财务公开随意性很大,什么时间公开,公开什么内容,怎样公开很大程度取决于村干部对财务工作和民主监督的认识,村民难以监督。

3.5.4 村务监督委员监督不到位、不完全。从监督内容来看,主要是对村支出的监督,对支出是否合理合法进行审核,但是对收入是否入账并不能加以有效监督,另外由于村务监督委员缺乏财务知识,要想监督到位是很难的。

3.5.5 审计监督缺失。会计委托中心工作人员基本上由乡镇农经员兼职,农经人员对村集体进行审计形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县、乡农经管理部门审计监督弱化。

4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委托中心机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村级会计委托是实现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规范管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首先要从明确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管理体制入手,明确县级管理机构、细化责任、强化措施,规范对乡镇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的监督与管理工作,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相对稳定工作人员,从体制和管理上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长效机制。其次是在工作人员调配上引入竞争机制,对现有人员难以满足工作需求的适当考虑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认可。形成思想认识统一、机构人员到位、工作措施具体有力、责任明确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为农村财务健康运行提供强大的机制保证。

4.2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4.2.1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各级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农业部门对所制定的相关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和报账流程等规定中,已不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定、条款,进行全面梳理完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各项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2.2 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明晰村级资金拨付流程,强化资金支出审批,从源头上治理账外账和小金库问题,对不按资金管理程序拨付资金,造成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混乱和流失的,明确追究其责任相关规定,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全部纳入乡镇会计委托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4.2.3 完善村级一事一议 筹资捐资制度。建立完善一事一议管理制度,规范议事、筹资、建设等程序,财政、农业部门做好事前引导、事中指导、事后审计,保证一事一议制度执行中的公开透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2.4 完善村级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规范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拍卖行为,使集体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完善村级资产台账,所有资产上报委托中心登记管理,三年一届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要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资产产权登记规范管理。

4.3 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

4.3.1 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规范村务监督委员的职责、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的作用,贯彻落实农民群众依法行使的民主权利,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3.2 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中心监督机制。建立中心工作考核责任制,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业绩突出的,按《会计法》规定给予一定奖励。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委托中心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集体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监督。

4.3.3 主管部门和乡镇配备专职或兼职财务审计人员或审计小组,切实履行财务审计监督职责,对农村财务进行常规性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必要时由县审计部门直接进行审计。

4.3.4 坚持村级财务一年一审,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按规定进行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形成书面审计报告,由审计负责人签名后,报县、乡经管部门备案,审计结论在财务公开栏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开。

篇6

1.控制手段有待提高

预算管理在会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医院预算是以医院发展目标为前提,利用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依靠医院内部控制在实际运行中应用最优方案。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医院管理者已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因此要求必须具有严格的预算编制工作,做好预算和监督管理工作。但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的控制办法。只依据账本和原始凭证,会计不能准确掌握预算支出情况,导致实际执行手段的落后,这种状况和预算的初衷不相适应。

2.财务缺乏监管

医院要想实现整体目标,首先要保证具有资金的良性循环。但在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大量的基础建设和高端设备购置等问题,没有核算成本,导致医院会计管理不清晰。因此必须提高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才能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稳定发展。

3.会计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当前医院的会计管理体制属于双重结构,医院中的领导大多看不懂财务数据和财务分析,财务部门上报的各种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领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同时,会计部分人员管理方面还需要承担后勤管理工作,如接待、打印材料管理、办公材料管理,甚至人事、统计管理等都由会计承担,使得会计分工不明确,采购审批等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

二、完善乡镇医院会计管理的策略

1.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制度

以最近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进行严格的会计管理,使医院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证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乡镇医院会计管理承担的主要任务有:科学编制医院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明确收入水平,努力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严格经济核算,使医院资金发挥最大效用;严格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对医院经济活动实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2.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国当前的乡镇医院经营以社会福利为基础,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医务工作者,本身缺乏财务人员,部分医院的会计工作者缺乏从业资格证,有的属于兼职人员,不具备较高标准的专业素质,所以要重视提高当前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应用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发挥电子管理技术的作用,在财务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管理理论,发挥最先进会计管理模型的作用。

3.加强自我约束机制

主要问题就是建立完善的乡镇医院会计管理制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标准,严格管理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再有也要建立完善的乡镇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切实发挥其在医院经济活动中的监督控制作用,应用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乡镇医院实现管理目标,保证乡镇医院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真正落实,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4.加强农保管理

当前农村医保政策得到了大力推广,参保农民越来越多,很多农民都会进入乡镇医院就医,这一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乡镇医院的发展情况,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对医院和个人来讲,医保经办部门对医院的收费行为可以实行有效监督,发挥农保人员县外实行先自已全额垫付,后 审核、审批、网银转账报销部分。也可以在县外就医医院出院即时保销。乡镇卫生院就医实行预交押金,出院即时保销,多还少补等结算方式的作用,可以保证医疗费用不会大幅提高。因此,医院要想取得较好的业务效益,则一定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医院只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才能明确自身服务项目或单病种成本与医保结算标准之间的差别,才能应用合理办法减少成本也可以和医保经办部门重新制订结算标准。

5.引入先进技术

在乡镇医院的财务管理当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切实推行会计电算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会计人员,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会计工作规范发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医院的内部监督分为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依据会计法,会计人员应该具有会计监督责任,内部会计监督是最为有效的监督措施,达到事前控制的效果。内部审计监督在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办法。对于医院而言要设置专门的审计人员,并形成制度,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独立性,同时保证其推行过程中的公正性与公平性、有效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实行轮岗制,同时进行严格的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真正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政治素养。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乡镇 会计 集中核算 利弊

在新型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会计集中核算试点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积累了一定经验,在省、市、县级会计集中核算运行良好的基础上,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实施范围向基层单位和乡镇延伸。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逐步在各乡镇推行,采取会计集中核算方式,由会计核算中心对乡镇政府和财政部门及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进行管理,管理范围包括上级划拨的专款收入、行政经费、事业收入及其他经费等乡镇日常工作中涉及的所有财政收支,并逐步将村级(社区)财务、所辖范围内学校财务一并纳入管理。

一、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优势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首先统一注销核算单位银行账户,对账户进行交接,启用新的账户,开展实务工作。清理和回收账户欠款,有助于解决一些单位长期遗留的财务问题,并且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全面整理,统一工作口径,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

会计人员的人事权利从用人单位分离,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得会计人员敢于对会计资料和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积极监督,杜绝核算中单位随意改变收入截留、任意使用会计科目的现象发生,有效解决乡镇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二)加强基层支出管理

会计核算中心有权利和义务审核乡镇单位支出的原始凭证。每一笔支出都必须提交合规的票价,支出报销范围必须合理明确,避免超范围、超标准的支出,因此这也大大降低了变相福利的可能性。这种监督过程贯穿于支出事项前中后的全过程,从而使得基层支出的管理得到加强。

(三)规范乡镇财务行为

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制度下,对各单位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的支出和凭证,核算中心有权要求有关单位纠正或补办手续,因此在有效加强支出管理和会计信息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对乡镇财务行为也起到了有效约束和警示作用,提高了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使得单位使用资金的随意性大大减少,从源头上制止了单位浪费甚至贪污的行为。集中核算实施后,单位中原有的算账、记账、分析等工作交由核算中心接替,各个单位会计工作的重复和繁琐程度显著降低。从繁重的会计工作中解脱之后,乡镇单位可将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使得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经过初期的磨合之后,通过有效的统一管理,资金使用权和监督权的分离,以及财务人员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保障和激励乡镇单位自觉遵守各项财务制度,提高财政意识和管理水平,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以集中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对各单位账户进行统一管理,一方面有效弥补了以往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通、资金支付便捷度较低的缺陷,有效提高了行政款项的流通效率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各单位资金集中在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政府财政部门可更便捷的全面掌握单位资金情况,原本分散于各单位账户上的闲散资金可聚集进行集中调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了政府财政方面的调控能力,整体提高了乡镇财政运行效益。

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

(一)会计监督职能弱化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推行意味着撤销单位内部会计岗位,在实践上虽然有效提高了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无法实现。会计核算中心对单位收支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记载,但对所记载事项发生的环境及地点不完全知情,实际上并未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监督,对业务事项的了解较少,导致部分单位可能在报账时通过提交虚假发票或者瞒报部分收入等手段躲避集中核算的会计监督。

上述问题的出现并不一定都是单位有意为之,但需要考虑到在乡镇会计机构和部门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原本就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取消出纳和会计岗位,仅设立报账员岗位,很有可能加剧乡镇单位财务相关工作人才欠缺的问题。更甚至于,有些单位认为报账员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而将原财会人员调离岗位,安排一些不熟悉财务的人员承担报账员的工作,或者将报账员作为兼职岗位,这都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带来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审计效率降低

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后,如果有违反规章法纪的行为发生,单位在报账时为了在会计核算中心顺利通过审核,可能会设法完善其他手续来通过会计审核。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区分更为复杂的会计业务,给审计加大了难度。另一方面又容易使得审计工作人员对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由于账目已经经过了核算中心的必要审核,使得审计工作人员在客观上很可能容易产生认同感,从而影响审计人员对事项真实、合规性的准确,加大了审计风险。另外,会计集中核算会对审计质量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实行集中核算后,单位的会计资料存放在核算中心,要多次核对资料只能往返与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之间,客观上审计成本增加,而降低了审计效率。

(三)财务管理难度增加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会计账本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由各乡镇单位保管的财产实物难于进行及时的盘点和管理,实际财物的存放地点、数量、使用状况及折旧报废等状况完全由报账员进行结报,相关情况不能及时为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容易造成财产的流失。除财产实物之外,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对各单位详细情况的了解,加之部分单位报账不及时,往来款项不能及时清理,长期挂在账本上的往来款项容易变成呆账、死账,最终予以核销,也会造成资产流失。

另外一个难点在于会计责任的明确,会计集中核算使得会计执行主体与单位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单位核算和监督的职能,改变了会计责任主体资格,如果会计处理出现差错,或产生会计信息失真、泄密等问题时,会计责任确定较难,这又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对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展开首先要加强乡镇单位的诚信教育,减少乡镇利用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报账套取支出或瞒报收入的现象发生。对于报账员的工作则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安排专业会计人员担任岗位工作,鼓励组织专业培训教育,提高报账员的业务水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真正发挥其纽带作用。对于审计人员也应当组织进行培训,树立审计的风险意识,避免对集中核算的审核产生错误的依赖心理。就财务管理方面,加强对财产实物的管理,建立定期报账制度,使会计核算中心账面与财产实物变化情况更好的衔接,避免资产流失;为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体系,应当建立和健全配套管理制度,对会计岗位责任进行明确,规范组织流程及相关制度,同时,建立针对单位本身的绩效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激励乡镇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态度。

四、结束语

乡镇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规范了乡镇单位财务基础工作,有效提高了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得会计工作对乡镇单位支出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效力显著体现,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推行,有助于促进乡镇财务会计工作及管理效率的提高。但同时更要看到,乡镇集中会计核算将为审计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等带来一系列现实挑战,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健全配套管理制度,真正促进乡镇集中会计核算对基层政府和单位财政工作优势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杜国华.对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篇8

关键词:乡镇财政税收;城乡统筹发展;发展模式;“县镇”联动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中间阶段,城乡统筹也在不断发展,可是我国乡镇财政税收依旧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重视,并且解决它们。乡镇财政税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财政税收很不平衡甚至有两极分化的情况。

一、我国乡镇财政税收的现状与问题

想要改变目前乡镇财政税收不平衡这个艰巨的问题,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探索制定一套顺应乡镇发展又能促进乡镇发展的财政税收新模式。需要不断改良和完善乡镇财政税收的管理制度。从制度、模式两方面上入手,才能增加乡镇税收的渠道来源。需要重视对财政税收这一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

(一)乡镇财政支出负担大

从90年代起,在完全取消农业税的过程中,我国面临乡镇财政税收急剧减少的困境。国内企业没有强劲的经济实力,还处于发展幼年阶段,过重的赋税负担会影响企业发展,税收收入只通过增加企业负担将会对税基产生严重伤害,税基可能会急剧萎缩。现在,我国乡镇财政在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税改后,乡镇财政与小税种的支出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很难支撑乡镇财政支出,分税制导致债务的偿还等问题无法用乡镇税收来填补。

(二)有待完善的乡镇组织机构

乡镇组织收支水平是不合理的,收支极度不平衡。分税制和农业税取消都大力度消减了税收收入,而不停增长的支出包括基础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建设等费用,乡镇组织收支极度不平衡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为严峻的问题,乡镇组织机构迫切需要改变以往的运行方式。

(三)我国乡镇财政管理高耗低效

现阶段,我国各乡镇财政管理层都在为行政费用高这个问题头痛,分税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问题的尖锐程度。政府通过对零户和预算方式统一的管理,但仍然治标不治本,财政管理理念并没有被完善改进,还是沿用了以往粗放的方式进行管理,严重的影响财政管理的效率。首先,从事乡镇管理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在财政管理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更加加剧了行政费用支出不合理、管理支出过高的问题。其次,税费配套设施不配套甚至有的地区严重缺乏,即使分税制向基层不断渗透,相应的配套设施依旧是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独生子女费、乡镇医疗卫生需要的配套资金、环境支出这些费用都突飞猛进的增长,财政管理并没有合理的发挥它在财政上的作用,行政支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反而成为乡镇的沉重负担,严重阻碍了乡镇的发展。

(四)乡镇财政资金预算审核力度低

乡镇财务业务管理范围:乡镇教育方面、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资金扶持方面。鉴于支出频次的频繁然后审核的力度却很低,这共同导致资金运转很随意,这严重威胁了资金的安全。

二、乡镇财政税收发展改革的应对的方案

我们必须根据本国当下的国情来制定相应的改革模式,城乡统筹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现在,农村的经济改革不断增加试点地区,乡镇这一级别的财政权力和行政权利无法达到平衡,这是很难通过短时间来改变的问题,所以应该转换角度,从税收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个管理系统监督管理资金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的税收的渠道是固定,税收的对象是固定的,那么我们能入手的就是整个资金收取和支出使用这一方面,加强这方面的力度,乡镇税收支出的主要地方是居民公共设施上,如马路建设、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这些都是规模大,投入,人员调动性强,且很难短时间创造出实际经济收入。所以我们要对这些项目进行缜密细致的评估,避免造成资金不必要的流失、流失去向混乱和资金金额不限定等问题,要监管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建立一个高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力的保证资金支出能效率。在财务管理具体操作上,要严格对财务会的核算工作,发挥起乡镇会计核算的作用。建立一个债务消化监督制度,并且做到上级财政一定要严密监控下级政府债务,把这项工作纳入考核的项目指标。

(二)税收分层次管理

以全国范围为参考,我国各个省份的经济能力的差距已经很明显,然后下分到各乡镇更是经济实力参差不齐,有的地区的税收非常可观,但更多乡镇的税收非常不尽人意,即使是在同一县区内的各乡镇间,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税收多少之分。因此,要想能充分调动各乡政府的积极性,我们就要因地而异,对于财政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乡镇适度下派一些财政任务放宽一些财政权力。对于那些条件差经济实力弱的部分地区,就可以用上“县镇”联动的管理方法进行援助。

三、结束语

本文从改进乡镇财政税收发展的角度讨论财政税收目前所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方案。我们提出每一项新模式都要结合我国国情。现在城乡统筹不断推进是我们乡镇地区必须面对的现实。所以,要从税收分层次管理、监管资金等方面入手,努力改善乡镇财政税收困难的状况。

作者:孙继伦 单位: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通济新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张如红.乡镇财政税收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15,(2):260-260

[2]王青松.乡镇财政税的模式和对策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46-47

[3]秦兰玲.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税收的改革对策[J].时代金融(中旬),2015,(8):68,71

[4]钟芳山.发挥财政职能,创新财政理念[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2):99-99

篇9

关键词: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

引言: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工作职能和管理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财政管理理念,全面推行乡镇财政工作精细化管理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同时对于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从目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重点从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精细化、完善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队伍整体素质四方面介绍了乡镇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建设滞后,(1)“乡财县管乡用”仍游刃有余,基本上是由原来基础性管理和基数调控在推进“乡财县管”改革;部分地方机构合并后财政所职能不够明确;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停留在形式上,工作深度不够。(2)财务管理基础相当薄弱。由于乡镇财政实行定编减员,部分竞争上岗人员对乡镇财政工作不熟悉,服务意识不强,导致财务管理不严谨,报账手续不规范,甚至出现将一笔收入记入多个科目的现象。

(二)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1)综合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乡镇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有违反预算法的行为。政府收支未全部纳入到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中,部分预算资金的收入和使用透明度也不高。(2)预算编制程序科学性不高。支出预算编制粗略的将以前的基数、人为因素等相结合的方案作为预算方案,不是科学测算改革后的财力和单位事业所需的定量定性定基数的预算。因此,导致部分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差强人意。

(三)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乡镇财政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很多乡镇财政部门做的还不尽到位,例如忽视对货币资金内控的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等。由于乡镇财政部门无法直接参与到由上级财政下拨的资金的监督管理,且对某些项目无权过问,使得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受到了影响。此外,基层财政网络信息系统硬件设施落后,不利于资料信息的共享。

(四)乡镇财政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在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是决定性的因素。要使乡镇财政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必须重视乡镇财政队伍的建设。由于乡镇财政人员的编制工资在乡镇上,同时上级财政机关只是业务指导,导致乡镇财政人员队伍变动频繁,兼职混岗现象严重。此外乡镇财政队伍的财政法制意识淡薄,财政管理水平有限,财政改革创新意识亟待提高。

二、乡镇财政资金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1)健全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机制,应根据预算编制规范要求以及相分离的预算分配机制来完善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机制。设置预算编审专门机构,建立健全预算联审制和第三方评议制度,从总体上提高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同时为清晰呈现全乡纳税情况,每月需按税种和纳税企业来编制财政收入报表分析,编制《年度财政支出预算》和 《部门预算》。根据乡镇收入和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乡镇财政的收支预算。在预算执行上,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项目资金的拨付。(2)根据上年度预算执行结果情况以及绩效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当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测算下年度预算收支规模等信息。此外完善和细化预算科目,人大法律监督、审计部和财政部门日常监督等政府预算监督机制。(3)完善支出预算绩效考评机制,主要通过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到预算管理中来,将支出预算绩效考评情况作为以后年度预算依据,逐步建立和完善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制度,以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项目资金管理精细化。通过制定《项目专项资金报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专项资金工作流程表》等规章来保证项目资金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涉及到与农业相关的各项资金,财政部门实行专户管理、报账支出,做到专款专用。严格规定资金拨付程序,做到资金拨付与项目管理,即做到财政部门管资金、行业部门抓质量,主管部门管项目。通过对拨款资金的有效控制和监督,来保证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合理性。对项目启动资金、专项资金和预留资金按3∶4∶3的比例进行拨付。

(三)完善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1)完善财政内部监督机制,财政内部监督作为财政部门内部自我检查和评价方式,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财政工作中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机制和自我约束的内部控制机制。首先要加强对非税收入的收费票据的印制登记收发的监督,此外要完善和规范财政管理。重点健全内部资金拨付制度,专项资金审核程序及责任追究等。(2)健全的乡镇财政监督管理制度,必须能够满足民生、三农和重点支出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创新管理机制,对专项资金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从而保证项目申报程序、资金分配办法、项目立项机制和资金支出行为的规范,努力促成财政专项资金由分配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3)加强财政监督体系建设,财政监督主体在财政监督过程中作为关键因素,具体包括财政机关审计机关各级人大,社会民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主体之间应在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上相互协调、明确各自监督的职责,共同完成监督的工作。通过监督机关之间的分类监督,避免重复检查,提高了监督效率。

(四)提高乡镇财政队伍整体素质。(1)对乡镇财政队伍实施精细化管理,财务管理人员在乡镇财政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使乡镇财政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需提高乡镇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对财务人员开展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加强其制度建设和财政精神文化建设。以完善的制度规范乡镇财政人员,通过财政精神文化建设来统一乡镇财政管理思想,从而增强财政人员的核心力量。 (2)加强乡镇财政人员专业培训,对乡镇财政人员定期定时地进行专业培训工作,培训实行分类、分级指导。一般乡镇财政所长需每两年参加一次由市以上农村财政管理部门负责的培训工作。通过开展有关乡镇财政工作的培训,加强其对农村非税收改革、农村中的各项政策认识,培训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从根本上提高乡镇财政人员运用和理解政策法规的能力。 (3)乡镇财政人员勤政务实,作为基层的乡镇财政人员应爱岗敬业,勤于调研,工作踏实,作风淳朴。工作中讲求实效,坚持为百姓理财的信念。对涉及农资项目的各项支出合理分配,严格遵守有关财政的法律法规,保证资金分配中的公平,充分体现党的廉洁性。在生活中不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总之,作为乡镇财政人员要时刻保持秉公理财、廉洁服务的原则。

总结:在新型经济形势下,明确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可以通过健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精细化、完善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队伍整体素质等措施来实施,要保证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以更好地服务于基层乡镇群众。

参考文献:

篇10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事关农村稳定的大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随着我区“村财乡管”村财务管理模式运行,乡镇在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决策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情况下,受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委托,由乡镇经管站村级会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村账乡管几年的历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端。

一、村财乡管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经管站代记账人员在村财乡管的过程中,没有立足所在村实际,不了解村全面情况,只是按票据记账,而对村里发生的需记账的事项没有要据相关票据记账,常常造成账实不符现象。

二是乡镇经管站的管理经费无正常渠道,主要靠收取村级财务审计费和记账服务费来维持运转,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中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村干部断了自己的财路,造成违纪违规现象,坐收坐支现象严重,大多数村把收入花掉后再到管理中心报账,管理中心只是将收支整理后分类记账、编报表,成了村里的记账员,财务管理职能严重弱化。

三是由于村干更换频繁造成会计人员也更换频繁,会计人员交接不及时、不合规,造成离任几年后不交账也无法审核,村级无证上岗的会计就更多了,会计基础工作很不规范。

四是乡镇经管站业务力量参差不齐。实施村账乡管,主要工作靠乡镇经管站人员来做,经管站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搞好村账乡管的关键。既需有统揽全乡财务的行政人才,又要有精通业务的会计人才,而目前一部分镇经管站人才很难齐全,多数乡镇经管人员长期以来缺乏培训,业务素质低下。且经管站人员有限,由于他们人员少,业务素质不高,如无会计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这必然造成会计业务操作不规范,而且一个人管几个村的账,多有力不从心之举。

五是村级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乱收乱支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如乱发乱补现象无法杜绝,白条列收列支现象在村级财务管理中常常发生,原始凭证审核审批不规范,记账不日清月结、报表不及时。

六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村财乡管的实行,虽然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村会计的负担,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提高了村账的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好处。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村级财务归乡镇统一管理的过程中会出现乡镇政府挪用挤站村级经费的问题。

二、村财乡管模式对策研究

一是加强村级各种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村集体各项支出要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经手人、证明人及审批人签字齐全,以带税章的票据为准,财会人员要按财务制度严格审核,凡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完备的支出,会计人员有权拒付并退回,严禁村干部用打白条的手段挪用公款。村集体资金应详细记载并纳入账内核算,由出纳员保管或委托金融机构代管,其它人员不得存放。任何人不得擅自用村集体资金为个人或外单位担保、抵押。

二是乡村财务管理必须财政所统一进行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有利于防止乡村财务管理各自为政,政出多门而造成的混乱。成立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乡村财务会计工作;分户核算则是指在各单位分别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条件下,分别核算各单位财务收支。

三是要加强经管及村内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辅导。为提高培训质量,要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继续实行登记管理制度,经培训合格的人员,由财政和人事部门分别在继续教育证书上对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进行备案登记,并建立会计人员业务、诚信档案,作为财政和人事部门对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的依据。

四是由乡财政归口管理村级财务、涉及到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变动、涉及到农经部门的部门利益,如果乡村财务归口乡村乡财政管理,那么经管站部分职能须调整,随之就有人员的去留;部门阻力很大。如果经管站这项职能与财政所的职能合并,人员可部分分流到财政所,专职负责农村财务管理、阻力会减小,成功希望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