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工作要求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物馆工作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物馆工作要求

篇1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95-02

一、博物馆文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博物馆文物管理制度不健全。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不同于图书馆的管理,由于博物馆存储的多是历史遗留的文物,这些文物大多种类繁杂,且历史年鉴大多不同。因此,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更加复杂,由于博物馆的空间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要想博物馆能够更好地进行文物储存,就要对博物馆进行一定有效的管理工作。但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注重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忽视了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对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投入较小,以致于我国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一度陷入混乱的境地,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制度的不健全突出表现在相关的文物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管理的不完善两方面。

2.博物馆文物管理方法落后。博物馆文物管理方法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的落后。当前,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面逐渐拓宽,但我国目前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却仍然处在人工管理阶段,大多数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依赖于人工手动化操作,没有在博物馆文物管理操作中运用现代化、智能化的操作手段进行博物馆的文物操作管理,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国家对博物馆的资金投入较少;此外就是博物馆的文物分类较乱。这种人工落后的管理手段使得博物馆的文物管理成本大大增加,这对于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3.博物馆文物管理人才匮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在博物馆文物管理方面的逐渐应用以及文物挖掘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不再是一项简单的物品分类、整理、归纳工作,而是一项更具技术性的工作,这主要表现在要求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依据一定的专业知识判断出对文物造成损害的是何种物质,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损害;此外,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人员还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来管理博物馆以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但就我国目前的博物馆管理而言,这种具备博物馆管理知识以及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相当匮乏。

4.博物馆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2005年颁布了《博物馆管理办法》,这一法律条文为我国的博物馆管理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纲领。但就实际操作而言,我国许多的博物馆并未真正按照法律条文中的具体要求进行管理落实,并未制定相应的博物馆文物管理条例来进一步规范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

二、博物馆文物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措施

1.博物馆工作员自身的素质培养。博物馆的管理员是进行博物馆管理的主体工作人员,是博物馆的核心构成要素,承担着博物馆的文物整理、保管、陈列等重要任务。博物馆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除了要对博物馆进行基础的文物护理工作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文物鉴赏功能,这就要求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做好文物管理工作做好坚实的准备。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业余要多读一些与博物馆馆藏相关的书籍,比如历史、文博类的书籍等;其次,还要求博物馆的文物工作人员具有端正的思想品德意识,能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最后,还要求博物馆的文物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

2.博物馆立法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法律在国家社会管理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博物^管理办法》为我国的博物馆管理提供了一个先导型的指导意见,但这种文件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在博物馆的管理操作中除了要依靠这种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外,还要依靠一定的道德约束,来保障法律文件的实施,以此不断加强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博物馆除了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外,还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色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有一定地域性的博物馆管理条例。

3.文物管理方法的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文物管理工作中也要及时更新相关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在博物馆管理中采用电子化的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减少相关的人力管理成本,还要在管理中运用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便利于参观者,使他们能够通过电子平台预约参观,以及快速地知道自己想要参观的文物位于哪个展厅,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浏览时间;此外,还要借助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博物馆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博物馆要向社会以及企业广泛募集资金,购进相应的电子信息设备,从而在博物馆中实现代化管理。

4.博物馆文物管理措施的进一步细化。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公益性质的,对市民均实行免费开放,这对于市民而言是一件好事。但站在博物馆方面,如果免费开放没有一定的配套管理,在面对突发性的人流量暴增的情况下应对不急,造成文物破坏,这种情况就会使得免费开放由好成坏事。因此,博物馆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条例,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措施,防范各种可能突发的情况。举例来说,可以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政策,限制博物馆的每日参观人数,并且在每周挑选一个日子闭馆,来检查、修护、归置、陈列相关的文物。

三、博物馆发展趋势研究

1.博物馆数量以及质量有所提高。当前,随着人们对于精神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博物馆作为人们汲取精神食粮的宝地,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追捧,尤其是博物馆中的馆藏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事迹对于现代人有着很好的教育与启示意义。此外,博物馆的这些馆藏文物对于考古学家以及历史文物研究者有着很好的启迪意义以及借鉴价值。因此,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数量与规模在未来将会呈现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国家对博物馆的发展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内部管理质量、设施建设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内部建设质量也会有极大的发展。

2.专题类博物馆的大力发展。专题类博物馆也是博物馆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专题类的博物馆相比传统的综合性的博物馆而言更加具有针对性,它会根据不同的民族区域特色以及相应的文物性质的不同对博物馆进行相应的分类,通过这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吸引相关感兴趣的游客前来参观。由于专题性的博物馆更具针对性,因此,其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就更加具有指向性,感兴趣的游客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收获也就越多,博物馆建设发展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实现。所以,大力发展专题性的博物馆也是今后博物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博物馆公共职能的提升。博物馆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相应的公共管理职能。今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公共管理职能还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博物馆内部可以建设相应的报告厅进行讲座。此外,还可建设相应的电子阅览室方便人们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等。通过这种公共管理职能的进一步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以及人流量,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对人们的影响效力。

4.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随着互联网以及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来临,博物馆的文物管理也要进一步步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时代,这是博物馆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通过在博物馆炔看罱ㄏ嘤Φ男畔⒐芾砥教来实现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改变传统的人工手动操作,通过计算机实现电子信息智能化操作,有助于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郑继武.文物博物馆管理的策略浅析[J].大众文艺,2013.

[2]张驰昊.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3.

[3]向菲.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瓶颈问题及改进措施[J].百家论坛,2015.

On the Problems of Museum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HE Tao

(Chengde Cultural Relics Outside the Eight Temple Management Office,Chengde,Hebei 067000,China)

篇2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技巧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场所,将具有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实物进行了分类,对观众开放,让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与学习到相关知识,具有显著的教育功能。博物馆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机构,为社会公众创造了一个学习、教育以及娱乐的良好场所。在游客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讲解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讲解人员的口头讲解,为游客详细介绍博物馆中的展品,加深游客对博物馆展品的理解,有利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宣。本文就是关于如何改进博物馆讲解工作的研究。

一、新形势下的博物馆讲解员所面临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各行各业都取得快速的发展,博物馆的各种硬件装备与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参观博物馆的群体也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因此也就使得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开始面临着新的要求,必须要加以改进才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参观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得博物馆讲解工作出现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水平,讲解人员就必须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使用先进手段来进行讲解。

二、改进博物馆讲解员工作的几点思路

(1)对讲解形式上增加交流与互动

博物馆对历史文化的讲解,传统形式是讲解员说、游客听,这种单向的讲解路套容易导致讲解过程空乏无味,游客在听和参观过程中会感到十分疲劳、枯燥,讲解工作难以取得其本该有的教育与宣传效果。因此,须要从讲解方式方面进行改进增加交流与互动。也就是在讲解的时候,讲解员要经常将话语权交给游客,在讲解的时候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游客回答,提高游客的参与度,鼓励游客将自己的看法与感受表达出来,加强讲解员与游客、游客与游客之间的交流互动,使人们在参观游览中形成一个良好活泼的参观氛围,这不仅可以拉近讲解员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而且还可以让游客以更加热情的心态参与到讲解之中,有利于提高讲解效果和社会效果。

(2)博物馆的文物展示要具有趣味性、直观性与互动性

过去,受到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的限制,博物馆中的很多设施都比较落后陈旧,讲解员往往只能够对游客进行口头讲解,这样的讲解工作难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再加上博物馆在展品展示风格上比较落后单一,游客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也就导致讲解工作难以取得成效。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博物馆中纳入了很多的物品,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展示风格,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了讲解工作中,使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更加具有趣味性、直观性与互动性,不仅能够抓住游客的眼球,更能增强讲解的效果。

(3)增强讲解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在讲解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讲解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还是讲解工作最主要的部分,因为讲解员最主要的还是通过语言来为游客进行讲解的,因此也必须要对讲解语言能力和技巧加以改进。在对讲解语言进行改进的时候,前提是要遵守讲解语言的基本要求,根据讲解的具体内容,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游客进行讲解,例如:1.要适当运用语调停顿有节奏感吸引观众。据对象、内容进行变通放慢:重要地方特别强调2.控制声音的强弱,讲解时候,要随时留意下面游客的反应,根据不同人数、不同场合、不同位置进行适当调节。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当下流行的语言运用到讲解工作中,让游客更加容易的理解到讲解内容。增强讲解工作的时代感和语言感情,活跃讲解工作的气氛,例如对上年纪老人“我扶您上去好吗”。

篇3

[关键词]博物馆;档案管理;利用

各级各类博物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我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文博事业迅速发展。要做好博物馆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有关文物博物馆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博物馆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博物馆的陈列、保管、讲解、考古、文物收藏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因此,做好档案的工作非常重要。博物馆的档案室是一个围绕博物馆工作而展开的图书、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流通的部门,是专业图书、情报、信息传播的重要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所忽略,在博物馆学中亦很少论及,在图书馆学中又不能详尽论述博物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诸多问题。

博物馆的档案工作在构建和谐的博物馆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文化是指博物馆在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创造。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博物馆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坚持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才能走上档案管理法制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档案特有的价值。

一、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博物馆应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利用档案资源,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保存档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档案。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了有效地实施管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往往需要借助于档案。无论是制订计划、研究案例、进行决策、总结经验,还是处理日常事务等等,往往都需要查考相关的档案资料。博物馆的档案记录了博物馆的诞生和成长,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博物馆工作者奋斗、拼搏、创新的光辉形象。可以说,从设立博物馆开始,档案管理工作就始终围绕着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并为其和其他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收集整理工作

对中小博物馆来说,藏品的数量多则几万件,少则几千件,与之对应的藏品图像资料也以千计、以万计。对这类资料的传统管理方式,大多数博物馆仍以底片、照片、录像带等实物形式保管,但由于数量庞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霉变、褪色、划痕、老化、损坏、遗失等情况;而且在使用管理过程中,许多博物馆没有指定专人保管,使用时没有履行必要的制度,造成图像资料管理混乱或引起版权纠纷等问题。因此,如何保护好馆藏文物的图像资料,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也是摆在资料室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所以档案室管理方面重点把好“四关”。一是把好“收集归档关”。按照收集归档的范围和责任,要求各科室及时按规定归档文件、材料,并移交资料室。在案卷规范上,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对资料逐卷逐条地进行检查和对照,整理、分类、组卷、编目和装订,确保了入库资料的齐全、完整、规范。二是把好“资料整理关”。在资料整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及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归档的文物资料做好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实现博物馆资料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整理规范化、排列标准化、检索科学化。三是把好“资料保管关”。档案室要坚持 “五防”原则,定期进行库房温湿度测定调节,做到库房卫生清洁,资料摆放整齐有序,最大限度地延长资料、图书的寿命。四是把好“资料登记关”。档案室要做好借阅登记记录,认真查看借阅后交回资料、图书是否齐全完整,没有按指定日期交回的借阅资料、图书一定要催交。

(二)档案利用工作

用档案提供服务是档案管理的根本所在,也是档案工作的立身之本,只有把服务工作搞好了才能使档案事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博物馆档案室经常协助其他部门查阅档案资料,例如博物馆的精品展览申报、馆藏资产评估以及与其他单位发生诉讼纠纷等各项工作提供了确凿有力的凭证。

二、博物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意识淡化

博物馆陈列展览、藏品保管和社会教育等主要业务工作的快速发展,获得了博物馆管理者更多的关注,而对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则被淡化了,而一些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对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工作存在缺位现象,导致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交替的进程中遇到障碍。

(二)博物馆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近几年,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虽然进行了一系列诸如达标升级之类的实质性考核,但达标以后,就出现后劲不足,缺少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管理,再加上部分领导干部对博物馆档案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对档案综合管理的参与程度不够,造成了博物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有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博物馆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篇4

关键词:博物馆;标准化;建设

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新馆是文登区委区政府投资近2亿元重金打造的文化惠民工程,于2008年7月破土动工,2011年10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系地志类综合性博物馆,共有十一个展厅,面积8000多平方米。新馆优越的环境、增多的观众流量、外界的好评如潮并没有让博物馆满足现状、固步不前,而是顺应新时代新形势进行革故鼎新,将服务标准化作为贯穿日常工作的准绳,按照服务标准化的相关标准,对工作人员实行高标准、严管理,有效地提升了服务质量。

1 加强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建设成为必要

为推动博物馆服务品牌建设,推进服务标准化管理,2012年8月,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成立服务标准化小组、标准化管理办公室,由分管副馆长任组长,搜集本行业标准体系的相关资料,开展服务标准化的准备工作。

通过多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布置标准化创建的具体工作和要求,对全体职工进行标准化基础培训,提高职工的服务标准化意识,树立服务标准化理念。根据博物馆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监管流程、保障体系等实际工作需求,设计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确定编制服务标准目录,向全体工作人员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编制标准体系表并试运行,对标准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及标准体系做初步梳理汇总,l现问题,记录问题,并采取具体的纠正措施,不断总结,改进、完善服务标准体系。

2 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实施方案

文登区博物馆本着“符合实际、方便简洁、科学严谨、易于操作”的原则,对原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全面的梳理。通过召开标准化建设动员大会、培训会议、调度会、研讨会、实施推进会、征求意见座谈会、标准化建设检查督导等形式,经过数次修订完善,最终建立了覆盖博物馆参观服务全过程的《博物馆服务标准体系》。该体系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标准体系建立的依据和基础。包括博物馆功能定位、方针目标,博物馆相关的服务标准化法规和服务标准化管理规定,博物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三项内容,对博物馆服务标准化体系具有指导作用,体系下的所有标准均在它们的指导下形成,共包括43项标准。

第二层: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基础标准为总结构的第二层,是服务标准体系的第一层,是适合旅游服务业的各项通用标准,是博物馆制定服务质量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基础,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共包括16项标准。

第三层: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是针对博物馆服务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对整个服务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为服务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共包括环境、能源、财务、信息、后勤保障、安全与应急、人力资源等9个子体系66项标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根据博物馆的服务特色制定的如何规范实施服务、满足要求并不断持续改进的标准体系,共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等5个子体系51项标准。

本着“有标修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对博物馆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排序、编码,编制出适合自身需要的特色化、标准化体系内容,并经过数次讨论修改,提炼出博物馆内部标准文本,交由博物馆标准化领导小组审定实施,确保了标准体系的严谨性、实用性、科学性。

目前,《博物馆服务标准体系》共计176项标准,涵盖了业务运行、服务规范、软硬件建设、人事管理、安全和能源管理、监督考核等各个工作领域,使博物馆“人人有要求,事事有规范,岗岗有标准”,保证了工作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实现了“有人就有工作标准,有事就有质量标准,有物就有管理标准”,体现了“细节决定成败,标准无处不在”的工作理念。

3 加强标准的监督检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为将各项标准落到实处,制定了标准实施检查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标准实施检查机构、人员、职责,并将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组织人员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以确保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是完善制度标准。形成了无缝隙管理覆盖,确保了制

度建设的科学、严谨、长效,实现了博物馆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严格公正考核。更新指纹考勤机,增设展厅巡查管理小组,添加电子监控监察系统,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综合检查与分组巡查、实地检查与电子监察、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博物馆展厅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日巡查、周检查、月总结、季评比、年考核”,把刚性考核融入到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并做到有错必纠、赏罚分明,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有效遏制了不良言行,转变了工作作风,规范了工作秩序。

三是倡树先进典型。采取由领导、管理者、服务者和群众多层面参与的公正合理透明的民主评选方式,进行年终“文明展厅”和“服务标兵”评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了良好的展厅工作氛围。

四是进行立体通报。以内部网站、通报、例会为媒介,定期通报展厅管理的最新动态,形成部门、展厅负责人和博物馆办公室三级联动抓管理的工作网络,确保了监督管理的严谨与时效,实现了博物馆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优质化”。

4 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自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来,坚持把“弘扬文登历史文化,让观众舒心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博物馆服务改革,加强管理和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能,将博物馆逐步打造成了固定基本陈列精、临时展览活动频、展览主题形式新、历史文化氛围浓的文化窗口,较好的树立了区委区政府的文化形象,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累计收到鼓励、赞扬留言几十条;经综合测评,群众满意度分别达到99.88%,较往年均有大幅攀升。在威海市博物馆各项评比中,排名靠前,博物馆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旅游团体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博物馆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篇5

关键词:博物馆;专业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以及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都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契机,明确了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与国际博物馆发展相比,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还不够明确,专业化博物馆还较为缺乏,科学技术含量还不够高,应当说,与国际一流博物馆还存在相当差距。因此,就要求我国博物馆不断完善自身,明确自身定位,对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丰富我国精神文化体系。

一、我国博物馆发展将更趋专业化

1.博物馆分类专业化。自近代以来,我国博物馆的建设比较强调综合性,综合性的博物馆占有很大比重。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的重视,博物馆的发展呈现专业化分类趋势。例如,以钱币为主要藏品的钱币博物馆,以兵器为主要藏品的国防兵器博物馆,以民俗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等等。博物馆的建设和藏品并不再强调大而全,而是以某一方面的藏品为主,突出博物馆的专业化特征,这也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一个趋势。

2.从业人员专业化。随着广大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对博物馆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从业人员专业化,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如博物馆藏品讲解、展品的陈列等方面体现,这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是否成功的标准。一方面博物馆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博物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为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也有利于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地位,让更多的人走进这扇文化之门,既可以让观众接受文化知识,也达到传承文明的目的。

3.拓展博物馆专业化功能。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对博物馆的历史责任提出了新要求,博物馆应改变传统的单纯陈列、收藏的模式,现代博物馆应积极面向社会,成为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专业化机构。博物馆不仅承担着教育功能,还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数据资源,为大众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拓展成为具有信息咨询功能的专业化机构。这种方式有利于博物馆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传播了历史文化知识与科技知识。

二、我国博物馆管理方式将更趋科学化

当前,我国博物馆主要是国家或者地方文物局直属单位,属于国有企业,在管理方式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方式。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诸多弊端,如人才难以全面发挥出才能,一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未来博物馆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将有所改进,管理方式将更趋科学化。

首先,博物馆应重视引进优秀专业管理人才。博物馆可以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毕业后直接到博物馆工作。也可以直接引进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或者对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完善科学的管理素质,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其次,不断完善馆内的规章制度,删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文,对规章进行修订,将科学管理理念加入到规章制度中,并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次,加强与国际一流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去其糟粕,将其运用到我国博物馆管理中,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随着人们对博物馆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博物馆间的竞争加剧,博物馆管理方式科学化将成为必然趋势。

三、我国博物馆科技应用将更趋广泛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已经在博物馆的多个方面得到运用,未来这一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由于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物古籍,这些藏品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等,否则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因此,博物馆在保管文物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文物进行更好的保存。藏品展示也是应用科技较为广泛的领域,由于展品的珍贵性和易损害性,要求在展示过程中必须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例如,防护玻璃的使用,历史场景的还原等,这些都需要运用科技的力量。随着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很多观众主动去查询历史资料,这就要求博物馆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如安装电脑和大屏幕信息提示装置,供观众查询了解使用。其中,信息检索一项,就需要运用分类、储藏等相关技术。另外,在博物馆安保建设和消防建设方面也需要科技的支撑,保证博物馆的安全和良好运行。可见,未来博物馆的发展中,科技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博物馆发展将更趋专业化,管理方式将更趋科学化,科技应用将更趋广泛化,这与科技的进步和观众鉴赏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博物馆的这些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对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廊坊博物馆)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刘薇.我国地方性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J].辽宁科技,2009.11.

[3]黄秋野.21 世纪现代城市博物馆发展趋势[J].装饰.2004.12.

篇6

【关键词】博物馆;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硬件的设施改善,展览质量的提高,活动娱乐性、教育性的增强,再加上公众因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需求的渴望,使得博物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喜爱与关注,参观人数不断增多,参观体验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种极端思想的增多,冲突矛盾渐多,各种恐怖犯罪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博物馆的安全,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另外当前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科学性、高效性、可持续性,也影响着博物馆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

博物馆安全管理一般是指在博物馆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安全目标的过程。随着随着社会发展,博物馆安全管理发展趋势也相应的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管理科学化,服务市场化,应急高效化,人才专业化。本文将结合山东博物馆近些年来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当前博物馆发展情况,对博物馆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做一简单探讨。

1 科学的安全动态管理

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由最初的“人治”,即各项工作要求、规范方法口头领导要求,逐步到依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其事的“法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如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实行,制度不合理等诸多情况,影响了安全管理的正常运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应该遵循制度决策―实施执行―监督反馈―完善改进动态循环模式,确保博物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山东博物馆安全动态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三部分,科学合理的制度决策,现代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安全文化普及宣传。

1.1 制度决策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决策,是进行动态安全管理的基础。山东博物馆在制定制度、决策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安全制度、决策要有预见性、权威性、可操作性、针对性、以人为本、全面性的特点。如此才能保证制度、决策的科学合理,整个安全动态管理的正常实施。

1.2 现代化的监督反馈管理机制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也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抓落实、见实效至关重要。博物馆系统、科学、标准的安全制度将博物馆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全部囊括,并予以规范,但整个安全制度管理体系的运转需要制度的落实执行,同时必须有为保证这种落实执行的监督检查与之配套,否则只会出现好制度“看的见,摸不着”,制度“休眠”现象。由于经费的不足、“亡羊补牢式”的问责制,以及政绩导向使一些博物馆领导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导致决策的失衡。安全工作难于出成绩,所以一些领导没有将博物馆安全工作作为决策重点,致使安全政策扶植不利,安保资金投入不足,执法力量不足,执法力度不够,影响了监管的效力,最终出现了制度落实的不给力。领导决策直接关系着博物馆的全局安全,是博物馆安全管理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1.3 以点带面的安全文化系统普及

安全文化是针对博物馆安全而提出的一种新管理对策,博物馆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它解决的是“人的本质安全性”问题。博物馆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综合提升的全体员工的安全观念、意识、思想、态度、知识、技能,达到全员在工作中的高度自觉自律。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进而实现博物馆“物”的本质安全性和预防性对策的落实。山东博物馆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时时、事事、人人”,有目标,有重点,连续性的安全文化普及,使得包括所有物业人员在内的全馆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利用法律法规,奖金激励等方法,从内到外进行安全文化的普及。通过大量安全文化知识的不断普及,使每个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以点带面,博物馆的安全无形中又构建了一层防护网。

2 与市场接轨的接待服务

博物馆安全部门虽然以安全为工作目标,但又作为窗口部门,接待服务工作不能小觑。博物馆接待服务是其公共关系的重要环节,它的好还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整体形象。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市场竞争的增强,国民对高品质服务消费的追求意识越来越强。参观博物馆的体验很容易拿来同各类场所的服务作对比。尤其是当今自媒体极其发达的时代,服务稍有不到位,观众参观不满意,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博物馆,便容易成为网络“口诛笔伐”的对象,极易造成博物馆社会形象的损坏。

当然,一个好的接待服务环境,可以增强博物馆的亲和力。架起一座人性化、沟通、交流的桥梁,可以带来更多的参观游客。公众游客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也是博物馆生命所在。满意的服务,优质的接待,可以使公众更加热爱、关心、支持博物馆事业,成为博物馆的积极宣传者、博物馆公共关系的联络员、博物馆义务工作者、博物馆资金的积极赞助者和文物标本的捐赠者。所以,一个优质的接待服务对博物馆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市场竞争条件下博物馆的生存状况。

山东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接待服务环境。一方面,用心提供安全、干净、舒适、体贴、周到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着力提高接待服务人员的文明礼仪水平。为此,山东博物馆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接待服务标准规范,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追求为提供观众最满意的参观环境。为此还设有馆领导为组长的监督巡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项接待服务工作检查监督,发现不合格、不到位的,严处负责人,责令及时改进。同时,设观众投诉箱,对投诉属实的问题,按规定处罚。

3 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博物馆作为真贵文物的收藏地和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安保任务极其复杂严肃。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公共场所发生的恐怖犯罪事件呈多发状态,严重影响着博物馆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博物馆的安全管理中应该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安全应急处置系统,这套系统不光理论水平科学、合理、严谨、全面,更应具有实践可操作性,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真正发挥作用,“召之即来,来之即战”,高效的应对各类突发事故。

山东博物馆制定了详尽的安全处置应急预案,并设立了以馆长为组长,包括保卫部,机电设备部,宣教部,办公室成员在内的应急处置小组。针对突发性事件,能够形成自上而下,分工明确,信息通畅的处置机制,确保突发性事件能够及时、准备、合理处理。山东博物馆应急处理以“预防为主”,注意事件发生前后的信息搜集与整理,以杜绝事件发生为首要原则,注重事件影响评估,重视事后处置。

山东博物馆将应急处置分为,重大灾害性事件危机处置(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设备设施故障引发的危机处置(如电梯断电,设施倒毁),节假日参观安全的危机处置(如参观人数超出博物馆承受能力),服务引发的危机处置(如观众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对特殊人群的应急处置(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发生突发性病理实践),群体性示威实践等。通过对各类应急预案的处理程序的详细、规范化,并定期的演练实习,确保真正事件发生时能够得到妥善、及时的解决,保障观众、文物的安全,维护博物馆的形象。

4 专业的人才队伍

人材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博物馆安全管理理论、实践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专业人材在博物馆安保实践中的总结研究。但现阶段,与博物馆其它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博物馆安全管理人材相对匮乏,因此,博物馆应当重视安全管理人才的选拨、培养。

产生这种当前这种结果有多种原因。博物馆安全管理属于多种学科交叉的一门行业,它包含管理学、博物馆学、心理学、安防、消防、人力资源、犯罪学等多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全国大中专院校没有相应的学科课程,所以导致了博物馆缺少充足的博物馆安全管理人才人材资源;博物馆的安保部门,不属于业务部室,安保管理干部在职称评定、待遇增涨方面与其它业务人员存在一定差距。博物馆管理学应用性较强,属于较新行业,部分年轻人材看不到自我发展前途,再加上博物馆领导层也未能重视博物馆人才人材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博物馆安全人才的流失,造成了整体上博物馆人才的不足,进而影响了博物馆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不利于博物馆安全管理――博物馆安防事业的建设发展。

以人为本,人材战略的成功与否是一个行业兴衰的关键。各博物馆应该加强博物馆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发现人才,关爱人才,全面提高博物馆安防从业干部知识素质水平。通过强化行业内部交流,馆际交流,增强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扩大行业在博物馆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增强博物馆安全从业干部的职业自豪感,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材,留住更多人材,发现更多人材。

5 结语

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影响着博物馆安全管理的改变进步。当前社会处于改革深水期,各种理论、科技不断出现并迅速传播;公众维权意识增强,对公共体验要求不断提高;各种暴力恐怖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为了应对挑战,现代博物馆安全管理应该以提供博物馆安全为目标,接轨市场化服务水平,重视人材培养,施行科学、现代管理方法,不断实战演练中,具备应对各种复杂恐怖犯罪及突发事件的能力。以此来为博物馆事业繁荣蓬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谭双山.博物馆安全管理探索[J].经管视线,2013(18).

[2]陆建松.论博物馆接待服务中的公共关系[J].中国博物馆,1995(04)

篇7

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精神,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旨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廊坊市做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自申报创建的三年来,在文化阵地建设方面取得和较大的成效,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对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建设开放要求逐年严格。而博物馆以往的象牙塔印象,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程中,逐渐得以转变,成为群众文娱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

博物馆做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设施,它不仅是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也是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科技、文化、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在现代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博物馆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的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人们对文化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在城市文化类场馆中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博物馆自身也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找准定位,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廊坊市国有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有四座,分别是廊坊博物馆、霸州博物馆、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和李少春纪念馆。另有刘凌沧郭慕熙纪念馆、辞书博物馆等多个民办博物馆纪念馆。三河市目前正在兴建博物馆,因具考古发现,早在6000年前廊坊的远古先民们已在t河两岸繁衍生息,因此三河市做为廊坊域内最早沐浴人类文明曙光的地域,建设一座历史性博物馆也是十分必要的。

廊坊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融历史博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是廊坊市文物、文化艺术品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霸州博物馆是霸州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总投资近2亿元,占地面积55036平米,其中建筑面积38887平米,广场面积48746平米。位于博物馆北侧的广场,是一处集绿地园林、古钱标志、奇石湖景、灯饰于一体的充满现代动感的生态广场。霸州中国自行车博物馆于2008年10月正式开馆,馆内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该博物馆集自行车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是一部展示中国及世界自行车发展史和自行车工业文明的生动教科书,该馆拥有400余辆分别来自16个国家的不同品牌的自行车,国内国外各半。其中,国外部分,又以英国和日本为最。李少春纪念馆是以“名人纪念,艺术研究,戏剧博览,旅游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文化设施。

博物馆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要发挥博物馆的城市历史的传承作用。一座博物馆对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是通过博物馆自有的藏品来实现的。通过科学有效的收藏工作,完成对历史见证物的征集与保护,通过科学的研究工作,将承载的历史文化传播于当世,同时更可传承于后世,是博物馆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坚持不渝、始终如一的工作原则。博物馆在历史传承的职能中,同样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实现征集社会化、科研专业化、传播与公共教育市场化,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

第二、要发挥博物馆在城市旅游文化中的观赏作用。博物馆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尽管博物馆不是旅游业,但是博物馆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物宝库,对当代全世界的游客都具有抵挡不住的诱惑力。博物馆做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城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亮点。博物馆的发展与城市旅游文化之间,既可由博物馆来行使城市文化符号的权责来加强该城市的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巩固,也可借助旅游文化大力宣扬和推崇当地城市的博物馆特色与优势。

第三、要发挥博物馆在城市科学文化中的研究服务作用。博物馆既是城市重要公共文化场馆,更是科学研究机构,功能涵盖了记载和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及各类藏品是科学研究的珍贵资料,要体现出藏品的研究利用性,充分发挥文物、标本的作用。社会科研单位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博物馆的文物、标本开展科研工作。博物馆出版的馆藏藏品图录、学术专著和其它研究成果,同样可为社会科研所用。博物馆也要主动的加强与社会科研单位的业务联系,交流信息,这不仅为博物馆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为社会科研单位的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和服务,博物馆在城市科学文化中的研究服务作用也可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要发挥博物馆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示范作用。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建筑文化遗产,特别是一些遗址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文化和建筑文化。廊坊市隆福寺是唐代武则天时期修建的佛教圣地,但经后世战乱变迁仅剩矗立在殿前的长明灯楼,目前存于廊坊博物馆,隆福寺也已在原址重建。廊坊市永清县宋辽边关地道被誉为地下长城,白塔寺也恢复了昔日的热络。可见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保留这些建筑物和艺术文化,同时,又通过可以复原、仿制或重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城市历史特有的文化风格。所以博物馆的发展定位,对历史建筑文化和与建筑相关的艺术文化的保护,对今后在建筑文化的发展中,依旧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示范作用。

篇8

【关键词】博物馆;安防监控;技术应用

1引言

博物馆是对文物进行集中收藏、展示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其馆藏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使得很多不法分子趋之若鹜,不惜铤而走险,对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盗窃和变卖。这就对博物馆的安全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极大增加了博物馆安保人员工作的难度。而运用安防监控技术,能提升博物馆安全防护的等级,减少安防的死角,并减轻安保人员的工作压力。

2博物馆运用安防监控技术的基本要求

博物馆的安防工作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安防监控技术,能减少安防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博物馆安防力度,提升安防的效果。而在具体运用中,博物馆的安防技术应从三方面进行:①相关博物馆要做好安防监控技术的研发,明确研发的标准,这样才能提升安防的质量。而在制定安防监控技术研发标准时,应根据博物馆现存的馆藏文物内容,明确其安防保护的标准,这样才能制订出完善的技术标准与监控规范。②相关博物馆还要进一步优化现行的安防监控技术,为此,博物馆必须从实用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而确保运用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警报性,从而满足博物馆安防监控工作的需求。此外,技术研发人员还要考虑到设备的养护和维修问题,合理选择具有资质的设备供应商。③相关博物馆还要对安防监控技术研发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在实际技术研发工作中,要想提升技术研发的实用性,需要相关研发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对技术研发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性能,这样才能研发出符合博物馆安防监控工作需求的安防监控系统。

3博物馆安防现存问题

3.1系统硬件方面

对于博物馆的安防工作,工作中的重点就是对馆内文物藏品的守护。工作内容应该以防盗为主,防止馆内文物失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博物馆的安防设备功能设计比较简单,多数只是在馆内重要位置设置监控点,导致馆内的监控区域无法全方位覆盖,存在安防监控死角。目前部分博物馆安防信息处理不集中,难以形成自身的体系,这些都是博物馆失窃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总结失窃的原因主要是:①设置的监控点没有起到监控的作用。②博物馆馆内安防系统维护上缺乏专业人才。③没有设立专门的消防、公安报警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延误了最佳报案时机。④馆内安防设施落后,不符合现代安防要求。

3.2人员管理方面

随着对安防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博物馆的监控点位不断增加,受空间及设备的限制,监控大屏幕上不可能显示所有的监控点位,这就有可能使得重要视频信息出现遗漏。虽然保存了每个监控探头较长时间内的视频记录,但是查看的不及时会造成信息的滞后。而且,大多数的视频信息是无用的,这种无差别的储存方式也加大了后期查阅的难度,这对信息的保存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单纯的人工监控效率不高,博物馆内的视频摄像机有上百台甚至上千台,若单纯用人力来进行管理时很难保障监控的质量,也就使监控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4安防监控技术在博物馆内的实际应用

4.1视频分析技术对监控视频的智能分析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智能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视频分析技术也是如此。所谓视频分析技术是指利用专业技术手段从多角度对监控的视频进行智能的分析,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对于人的动作行为有科学的分析,对于移动目标的检测更是灵敏,一旦发现可疑人物出现,能够及时报警,弥补因为人力不足或人员失误造成的损失,从而提升博物馆的安防效果。同时,在博物馆内安装智能监控设备能够对人员进行排查,对于人脸进行识别、比对。对于有过博物馆盗窃经验的人员能够进行重点监控,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大量减少监控人员的工作量和失误率,提升了监控的效率[1]。

4.2报警系统的应用

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安防监控相关工作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博物馆防火、防盗目标的实现。通过相关视频的录制,使得被监控对象的行为能被完整记录,这对博物馆的安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生物品失窃时,门禁报警系统及时响应,同时,录制的视频也会为找回失窃文物藏品提供依据。报警系统可以在发生盗窃事件时为安保人员争取时间,为案件侦破提供依据。

4.3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科技的发展,为加强安防监控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物联网技术工作的原理是物与物的相连,将监控内部各个子部分的功能相连接,强调的是以共享网络、信息传播为目标编织一张网络,从而形成完整、高效的监控模式,弥补了单一设备监控产生的不足,在实际安防工作中,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比如在传统监控方式下,我们虽然能对博物馆内的文物藏品进行实时查看,但是却无法获悉文物藏品的保存状态。又如文物藏品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展柜,但是有可能博物馆内人员稠密而难被发现。以往这些问题的处置需要通过人工检查才能获悉,这样不仅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效率,还可能因为信息的延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在物联网各种信息进行串联之后,使得信息的汇总和传递变得智能化且更有实效。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环境监测获得的监控数据对馆内文物藏品的陈设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调整,保障一些容易损坏的文物藏品处在适合的环境,尤其是对离开自己所处位置的文物藏品,能够及时触发警报,管理人员能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大大降低文物藏品的失窃率。物联网技术在安防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也减少了因为人员的失误造成博物馆失窃的可能,而这其中多种功能的共同作用,就是通过物联网物物相连,信息连通所建立的。

4.4运用是视频监控手段

视频监控是一项综合防范失窃能力较强的监控安防系统,借助视频监控系统能实现对于人员和进出入场所进行管理,它通过对于博物馆内画面的呈现,使监控管理人员能有效地获得博物馆内部实时的信息,提升了博物馆的监控能力。此外,馆内的报警系统和进出口管理系统与电视监控手段进行配合使用,能够较好地对各种行为进行监控。伴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视频技术的功能也在不断的丰富。在现今的技术下,可以在无需人为的操纵下,对一般的问题实现“自我决策”,有效地发挥了博物馆监控和保护作用[2]。

5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5.1前端设备的应用

前端设备是指在博物馆内外设置的具有传感功能的设备,这些基础设备的应用能够为视频的录制和传输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在选择这些配套设施时,要严苛,要做到因地制宜。如:在室内,选择具有传感功能的设备时要根据博物馆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选择。在室外,选择传感摄像机时,要考虑其功能在阴雨或雷电等特殊天气之下的使用状态,择优选择。同时,安装时为其加盖保护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选择适合的内外环境监测系统,是做好博物馆安全防护的前提。对于文物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均可以实时监测,从而确定文物藏品的所处环境是否适宜。再通过温度、湿度监测功能,及时掌握文物藏品的所处环境,尤其是服饰等比较脆弱的文物,一旦发现环境不适合,可能会对文物藏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检测设备会及时发出警报,管理人员依据数据对环境进行及时调整,保障博物馆文物藏品的保管环境。

5.2传输设备的使用

在博物馆内的视频录制结束之后,要将视频信息进行整理并上传,而传输设备的质量决定了后期接收视频的速度和视频呈现的效果。因此,在传输设备的选择方面,要根据传送的距离进行设备的选择。如果传输距离比较近,我们可以选择电缆、网线进行传输,但是如果传播距离比较远,则需要选择光纤的传输方式,提升抗干扰能力[3]。

5.3监控的显示设备

对于视频监控系统,控制部分功能包含:视频画面的缩放、视频信号的分配,根据实际需要对图像进行切换等。同时通过门禁的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进行联动,对图像进行实时复核。监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画面对视频进行定格、回放。监控设备在应对日常防火的工作之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往消防工作中,消防检查工作主要是靠人工防火巡查等手段,人工巡查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很难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的检查。但是在使用监控设备之后,便可以对博物馆内的情况进行24h的监控,通过控制显示器进行查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位置进行远程视频排查,弥补人力不足。

5.4无线通讯的应用

无线通讯是一种通信技术,它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在远程安防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远程安防可以将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环境的监测,另一方面是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监控。远程监控能够运用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是无线通讯设备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在科技大爆发的今天,无线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分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远程的安防工作主要是要“监”和“控”,所谓的“监”就是获得信息,所谓的“控”就是网络操控,包括对远程设备的控制。通过无线技术为无线通讯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通讯设备的信息传输,能更好的实现博物馆的远程安防[4]。

6结语

安防技术的应用也是博物馆安全管理的大势所趋。在博物馆的安防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安防科技技术,有助于完善博物馆安防系统管理体系,提升博物馆安防能力和应急应变处置能力,为博物馆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璐.安防的发展现状与博物馆安防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4):215+217.

[2]胡江涛.谈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311(5):64.

[3]方先行.技术防范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11):412.

篇9

当前,博物馆从业人员大都没有接受专门的职业道德培训,对职业道德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滋生了很多问题。1.职业意识淡薄许多博物馆从业人员对博物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远大的职业理想,没有职业荣誉感,很多人甚至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博物馆工作者,而是具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优越感”,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2.缺乏职业操守有些博物馆工作者对应尽的职责敷衍推诿,对服务对象冷漠生硬,对学术研究投机取巧,对文物保护漠然视之,出现了诸如学术抄袭,文物损毁、失窃甚至监守自盗,违法违规征集、转借文物等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

二、当代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的,是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职业信念、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责任等。博物馆职业活动丰富而具体,文物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社会宣教活动等各个环节都涉及职业道德问题。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博物馆界却存在着很多不正之风和道德问题。“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职业道德建设对博物馆的高效运营和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当前博物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极不适应。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有效激发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心、责任心,进而增强提升职业技能、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职业道德的提升也会带动从业人员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提升,最终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博物馆从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界的整体形象

职业道德是建立公众信任的基础。我国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机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扇窗口,其职业道德建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加强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维护和提高博物馆的信用和声誉,提升博物馆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也可在社会上起到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界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不但具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还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特性,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因此,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忠诚、审慎、勤勉”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道德准则,坚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是坚持体现博物馆职业特性的原则。结合博物馆的工作实际和发展要求,体现出中国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特征。三是坚持培训教育与机制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把日常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和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约束机制当作两个重要抓手,两手抓、两不误。

(一)强化博物馆职业道德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基础性工作,成熟的科学理论对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博物馆界应继续把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博物馆业界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博物馆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要求,深入研讨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外延、基本内容和要求等,并达成一致共识,进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职业道德基础理论框架,为当前和今后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构建中国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

博物馆核心价值是“博物馆本身和内部成员坚守的基本原则和信念”,是博物馆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确立了核心价值,博物馆界才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当前,国内对博物馆核心价值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分歧,有的认为是藏品,有的认为是以人为本、公益性,还有的认为是展示,大都是一元化的结论。陈波在《阐释与对话:博物馆核心价值研究》一文中做了多元化的阐述,主张博物馆核心价值包括藏品、服务、研究三个因素。笔者基本赞同其观点。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一个多元因素构成的价值体系,但我们认为还应把“人才”纳入其中,可以概括为“藏品立馆、服务兴馆、科研优馆、人才强馆”的四位一体理念。藏品是博物馆的根本所在,离开了藏品,博物馆就如无根之木,也就不能称为博物馆。服务是博物馆的最高功能价值的体现,博物馆藏品的收集、研究、展示最终都要面向社会,向社会公众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服务于社会发展。如果博物馆关起门来搞收藏、搞研究,其价值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藏宝库”。科研是博物馆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物到人’的根本方法”,没有深入的研究,藏品再多、再好,也无法实现其价值,只能沦为搁置的摆设。人才是博物馆的支撑,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保障,又何谈科学研究和优质服务。

(三)健全博物馆职业道德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职业道德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职业道德建设就是空谈。首先,应健全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参照《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道德准则》,结合中国博物馆实际,从针对性、实用性出发,健全博物馆主管部门、博物馆自身及从业人员、博物馆各工作环节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应完善中国博物馆内部管理。各博物馆应共同担负起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任,根据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完善博物馆内部工作条例、工作制度,明确博物馆各工作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并强化执行管理,落实针对失职、失德行为的惩戒,努力维护道德准则、内部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提高其约束力,不断增强职工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四)加强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

篇10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保护 文物管理数字化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文物是博物馆立足的根本,对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博物馆对文物有着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览,及对社会提供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的责任。然而,目前对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意识的薄弱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保护文物职责的重视不够。尽管《文物保护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正一步步完善,且已相对健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无法发挥应有的约束力。其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的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过少,且大多都是流于形式。博物馆的投资少,不仅使博物馆没有足够的资金安置文物或是购买保护文物所需的设备,且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很容易造成文物的损坏。

1.2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手段落后的主要表现在管理设备的落后,文物的贮藏和展出对周边环境和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若博物馆没有先进的设备来保证文物周边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等,文物也很容易遭受损毁。

1.3管理水平低

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的欠缺,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非常高的工作。目前,很多的博物馆,特别是小城镇中的小型博物馆,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博物馆是社会公共场所,是非盈利的机构,经济收入较低,社会保障不足,优秀人才容易流失,这对文物工作的保护十分不利。

2.博物馆文物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对策,以便给相关的文物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2.1规范博物馆的基本操作流程,加强管理意识

《文物保护法》对馆藏文物的规定有十一条,但如何来管理这些文物却也只有总体的规定,如 “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对于每个博物馆,都应有一套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并根据各馆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有:藏品来源、移交入馆、馆内清理、入库、库内整理。

在馆内,通过规范这一基本操作流程,使得馆内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加强其管理意识。

2.2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充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改善文物管理的重要途径。

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信息,准确、系统、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这也是博物馆实现自动化办公、现代化管理、高效率工作、建设高素质工作人员的重要举措,是博物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数字化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博物馆的科技含量,进一步促进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馆藏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博物馆的防火、防盗等自动化控制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合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管理体系。此外,还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上传到互联网,建立一个网络数字博物馆,以增强博物馆的管理手段。

2.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

文物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损害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目前人才匮乏的条件下,政府和文物市场开发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如此,还应做到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够留住人才,并积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达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聘用方式,聘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能力强的人才担任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不仅能够缓解文物保护人才匮乏的现状,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还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发挥着保护和展示文化、社会与自然遗产的功能,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从博物馆最根本的基本操作流程的工作抓起,努力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利用文物保护数字化的管理系统来增强博物馆的管理手段,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已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才能在新形势下推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峰、金成光.简析免费开放形势下基层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管理和保护[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1):186-187

[2]张静.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工作[J].档案天地,2011,(4):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