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法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卫生服务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卫生服务法

篇1

为进一步加快街道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政发〔20*〕5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强市卫生强县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政发〔20*〕69号)、《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卫生强镇(街道)创建活动的通知》海政发〔20*〕73号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决定自2009年起,开展卫生强村(社区)创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村(社区)卫生工作水平和人群健康状况,积极落实市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直接面向居民的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从整体上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二、创建目标

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全面促进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确保在2010年前街道完全达到卫生强街道标准,并通过验收。

三、考核内容及标准

考核内容及标准:主要为领导重视、责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合作医疗、食品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建、环境卫生、爱国卫生、台账资料和社会评价等11个方面。具体考评标准和办法见附件。

四、申报程序

(一)卫生强村(社区)

1、必须是已获得海宁市级或以上卫生村(社区)称号的;

2、按考核指标得分在85分以上才可申报卫生强村(社区)。

3、申报前一年公共卫生工作考核得分不低于90分。

4、二年内没有各类传染病因防控不力,而导致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或重大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

(二)自评

村、社区经过自评认为已附合申报卫生强村(社区)条件的,可填写卫生强村(社区)申报表,并将自评后的资料报送街道创建办。

(三)街道创建办受街道办事处委托,创建办将对村、社区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后,组织有关人员对申报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

(四)卫生强村(社区)每年申报一次,三年之内村、社区必须全部达到。

(五)对考核后符合卫生强村(社区),由街道办事处命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创建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在街道“卫生强街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创建活动。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篇2

一、新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1、各地区医院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随着城市化及撤镇建街工作的推进,各地区医院都增挂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二名称,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职能。今年要逐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地区医院要认真学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此项工作。要进行入户走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咨询,开展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等工作。

2、部分村级卫生所逐步过渡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适应镇改街后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要在居住小区内开展村级卫生所整合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试点工作,为新建小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保障。新城区要做好医疗资源整合,对村级卫生所进行合并、扩建或撤消,将部分村级卫生所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原则进行布局,逐渐过渡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要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注重预防保健网络建设,拓宽服务功能。

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1、街道重组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新划分服务区域并明确责任,并根据服务区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名。

2、落实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工作。在完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是规范管理。要全面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加强医疗质量检查,提高医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要按程序上报新增项目、科室和聘任的医务人员;定期审验上岗医务人员资格,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符合法定要求,杜绝非医务人员上岗,杜绝随意增加科室。

3、加强监督考核,落实责任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终考核和日常考评,对造成重大事故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按医疗法规追究责任外,还要取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和资格。对在医疗服务等过程中出现的一般违规行为,如群众举报一经查实均进行通报批评。

三、强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管理

1、加强内涵建设,提供一流的卫生服务。各中心要注重基础工作建设,促进功能任务完成,在原有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和个人健康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新的健康档案资料。要利用档案为长期、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和保障。要建立社区人群的健康保健、生活干预措施,为高危人群康复保健做好健康评估,从而提供科学的医疗卫生保障。

2、树立品牌意识,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注重跟踪服务,拓宽服务范围,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项目指标落实。要加强入户走访,建立老年人健康保健合同,提高签订合同的比率,合同兑现率达100%。要建立定期回访制度,进行量化管理,责任到人、程序规范、手续健全,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做到社区居民满意。要开展慢性病、心理咨询和精神病防治,以及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指导和评估。

篇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大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3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也是体现政府职能水平的重要方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主要是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预测预警、监测控制、监督管理、事件预防、信息收集分析、科学决策与快速反应、应急保障、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和事件综合处置能力等方面[3]。而其中各级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机构和最先感知部门,医院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效。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现状

1997年以来,上海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已进入了体制创新的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承担常住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 “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外,同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SARS的防控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迅速掌握社区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手资料,发挥街道、机关团体、医务人员和家庭的群体优势,在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构筑起了三道防线,为SARS防控工作的胜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作者所在的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先后2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在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2009年4月份,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上海也出现了大量输入性病例,严重威胁着广大市民的健康和安全。中心从完善组织管理、加强预检分诊、病例筛查和登记、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控制、加强重点场所督导检查、广泛深入开展健康宣教、开展重点人员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传播,顺利完成了27名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其中电话随访4名,居家医学观察17名,集中医学观察6名,未发现续发病例,完成8名轻症病例的居家医学观察和随访,切实保障和维护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

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以及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有报道。但是研究者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对于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角色职能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往往被忽略。这也导致了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虽有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工作实际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落后,组织、人员、财政保障相对不足。

2)医务人员识别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缺乏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预案系统。

4)人员培训、实战演练不充分,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等。因此立足社区医院应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进一步提高社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夯实区域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显得尤为重要。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对策

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结合世博会安全保障、甲型流感、手足口病防控等工作实际,从以下4个方面探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3.1 建立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

中心通过人员访谈、现况调查等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按照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要求,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灵活性和动态性原则,借鉴其他省市和地区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经验,从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应急预案系统、信息监测预警报告、应急人员、应急物质储备、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等6个一级指标和19个下设二级指标入手 [5],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相应指标建立后,中心结合应急处置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和修订,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2 建立一套规范可操作性强的预案系统,定期评估修订

中心立足社区应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自2010年起对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了梳理和补充,形成了1项总体预案、2项工作制度和13项工作预案,预案的重点内容是急性传染病疫情的现场处置,这也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最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是保证预案能够取得理想处置效果的关键[6] ,因此中心成立了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应急预案评估小组,定期对预案内容的全面性和预案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并对预案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全面性的评估内容指预案内容包括工作原则、疫情发现与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接种、现场控制措施、健康宣教、事件进程观察、事件解除报告等要素。预案的可操作性是评估预案在日常工作中的实践指导作用以及需进一步完善改进的地方。

3.3 提高医务人员识别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医务人员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他们识别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能否快速、准确地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心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对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现场处置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况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和调查,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选择和确立的方法,筛选出本中心医务人员识别和报告突发事件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包括基本情况(下设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健康状况、学术任职等二级指标)、知识结构(下设基本认知、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等二级指标)、实践与技能(下设专业技术、培训演练、参与经历、沟通协调等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下设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调整了中心应急处置队伍人员的结构和组成,进一步提高了应急队伍的现场处置能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稳定并具有战斗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

3.4 加强实战演练,建立对演练过程的考核评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的局限性,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这就很容易造成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要求的淡忘,因此尤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这也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增加应急演练的真实性,随机性和突发性,使应急处置队伍熟悉和掌握类似事件的处置要求,同时加深对相关预案的了解[7],并及时发现预案的不足,为应急预案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使之更有效地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置。

中心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较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先后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世博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紧急救助演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和病媒生物应急控制现场演练等。同时组织考评小组和参与演练的医务人员对每一次的演练效果进行评估,考评小组侧重对从疫情发现与报告,直至现场处置结束,撰写调查报告的每个处理环节完成质量进行评估(表1)。演练人员则侧重于从自身参与的角度来评价通过演练得到的帮助和提高,并发现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具体评估内容包括演练目标的实现、演练内容与质量、演练内容与个人工作的相关性、演练过程的时间节点把握、应急处置人员的组织协调、演练过程的总体评价等,评估等级分为“差、不足、尚可、好、很好”五个等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心通过这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逐步建立健全了应急保障机制,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随着近年来上海举办各类国际赛事不断增加、输入性传染病和一些不明原因疾病等的不断出现,使社区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面临着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因此今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要坚持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纳入中心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针对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改进完善,确保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持续的提高和发展,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瑞霖,主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问答[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117-134.

[2] 宋瑞霖,主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问答[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143-157.

[3] 张文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12(2):1-3.

[4] 庞连智,蔡静芳,施永兴.社区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角色智能及对策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562-563.

[5] 徐枫,傅人姣,袁家麟,等.社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9):19-20.

[6] 龚卫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及预警警示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6):41-43.

篇4

一、我市公共卫生工作主要进展

最近五年,是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最快和最好的时期,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治三大体系逐步完善,卫生应急和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一)积极争取支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至20__年底,市、县两项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同时,切实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组织建设,理顺和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形成了以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点的公共卫生体系。二是加大公共卫生体系项目建设力度。全市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0个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达9262万元,建设规模5.68万平方米。目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楼建设一期工程已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其自筹资金建设的检验楼即将投入使用),市紧急救援中心和市传染病医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即将投入使用;各县(市、区)新建的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区也相继投入使用,为处置较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保障。三是初步建成了高效运转的医疗救治体系。全市各级综合性医院均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乡镇卫生院传染病诊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传染病救治体系趋于完善。同时,以市、县两级“120”急救中心(站)为载体,其它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为辅助,以乡镇卫生院为转运点,连接城乡、辐射全市、快捷有效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即将形成,有力地保障了医疗救治体系的高效运转。

(二)建立健全卫生应急机制,不断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一是建立领导组织,完善卫生应急指挥体系。20__年,经市政府同意,市编办批准成立了__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办公室,配备了兼职人员。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组织,实现了全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和统一调度。二是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市、县(市、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综合性和单项应急预案,做到科学、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同时添置了一批应急处理车辆、设备和物资,为开展应急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三是组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开展应急培训与演练。我市建立了重大传染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市、县两级还分别组建了公共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并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队伍整体素质。四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灵敏、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系统。自20__年下半年开始,我市着手构建“沉底盖边”的疫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目前,我市乡镇卫生院以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均配备了计算机,实现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村级均实现了电话报告。

(三)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三大疾病防治工作。认真执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全面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和血吸虫病、结核病“两免一救助”政策,有效遏制了艾滋病、结核病疫情的蔓延,全市实现了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目标。二是全力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强化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达标率100%,认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全面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全市连续18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14年无白喉发病报告,百日咳、破伤风等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三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农村改水改厕为主线,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卫生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市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96.14%,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8.82%。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不足,制约了公共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财政投入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几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工作的投入,但由于我市各级财政能力有限,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项目配套资金难以落实,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公共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新,特别是基层公共卫生基础建设仍很薄弱,不能满足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此外,部分县(市、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全额不全”,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二)人才短缺,公共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公共卫生队伍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不足,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偏低,基层卫生防保人员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面广人多,公共卫生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我市辖区范围广,人口达600多万,同时,我市是农业大市,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救灾防病任务繁重;加之人流、物流日益频繁,我市面临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同时,以恶性肿 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患等为重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逐步上升趋势,又为我市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重治轻防,公共卫生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重治轻防”思想的影响,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基本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较为普遍地存在。

三、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构建公共卫生工作新模式

“非典”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公共卫生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机遇、推动公共工作快速向前发展,以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的强烈需求和人民对健康的强烈愿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大挑战。因此,公共卫生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结合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努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创新,重点实现四个转变,构建公共卫生工作新模式。一是由被动应付的观念向主动应对的观念转变,变被动应付型为主动应对型,要主动出击、强化监测,达到标本兼治、三级预防;二是由零碎处置的观念向系统防控的观念转变,变零碎处置型为系统防控型,要建立疾病防控系统观,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系统防控疾病的基础工作抓好,要构建系统防控链条,抓住疾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建立系统的疾病防控模式,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三是由事后补救的观念向事前预防的观念转变,变事后补救型为事前预防型,切实转变“重救治、轻预防”观念,做到工作超前,及早预警,围绕预防工作需要,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实现预防和救治齐抓共管。四是由高成本、低效率向低成本、高效率转变,变高成本低效率型为低成本高效率型,要围绕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防控能力、进行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二)城乡一体,实现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财力状况,在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执行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力的不断增强,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市政府统一‘点菜’,市、县(市、区)级政府共同埋单,全体市民均等享有”的目标。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优先将儿童免疫接种、重大传染病救治、婚前医学检查、住院分娩、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列入政府“菜单”,实行免费服务。各级卫生部门要整合卫生资源,充实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力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高效的优质服务。

(三)突出重点,优先解决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当前,我市公共卫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为此,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优先选择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业危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优先干预目标,强化一、二级预防措施。在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进一步落实综合性防控策略,采用专病专防的办法逐步加以控制;对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疾患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要加强管理,建立和推广示范点,着手构建全市三级预防系统,加大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力度,及早进行主动干预,探索防治结合的良好工作机制,切实减少慢性病发病,减轻由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在卫生应急工作方面,要从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健全体系、提高能力入手,不断完善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技术方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和分析评估,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加大力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活动

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镇)和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作卫生环境,彻底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减少疾病传播。在爱国卫生工作中,各地要在同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将卫生创建与文明创建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个创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认真组织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宣传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教育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道德和卫生习惯,增强科学的卫生保健意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新闻机构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市、县各新闻媒体每周开辟专栏(栏目),结合传染病防控特点和公共卫生工作的需要,定期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

篇5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18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监管中心,抽查考核了我省长春市、二道区和农安县2017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对2017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整改的通知》(吉卫基层发〔2018〕2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将开展2017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整改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整改目标

对照2017年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好2018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同时,及时查找问题、梳理问题、整改问题,进一步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工作步骤

(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018年12月24日)。市卫生计生局将组织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召开存在问题的专题工作会,进一步明确整改工作任务,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自查工作阶段(2018年12月25日至2019年1月4日)。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对照国家考核发现的问题(详见附件),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并形成自查报告(内容要体现具体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目前整改情况以及整改工作的成效),于2019年1月4日前上报至市卫生计生局基层卫生科。

(三)整改工作核查阶段。(2019年1月7日至1月11日)。市卫生计生局将组织业务工作人员进行整改落实情况核查工作,与2018年度和龙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同步进行。

三、工作要求

(一)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整改工作,要将整改工作任务明确到人,切实加强整改力度。

(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时间节点内完成自查和自查报告上报工作,并将整改过程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一同上报至基层卫生科。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基层卫生科

篇6

我曾用了将近两年时间,从四川宜宾沿江而下,去过庐州、重庆、宜昌、岳阳、九江,然后到芜湖、南京,一直到上海,通过对长江经济带整个沿线考察调研,我个人得出几点判断和结论。

第一,区段性的定位非常重要。从上海到南京这段叫做十万吨级区段,南京到江西九江属于万吨级区段,从江西九江到湖北宜昌叫千吨级区段,再向上只有小船舶才可到达宜宾,属于百吨级区段。第二,区域区段中布局的产业层次不一样。华东十万吨级的这个区段,经济高度发达,产业高度集聚,人才高度汇集,信息高度集纳,就不能再加大去做传统重化工业,应该是做服务信息金融产业;而从南京往上到重庆,人口密集、资源众多、交通发达,但经济落后,应注重新的增长性产业;再往上游,人才缺少,基础设施落后,原材料很多,适合做生态绿色种养殖等产业。我认为长江上中下游各个区段产业发展的时段不同,经济增长的坡度不同,所以应该区别性地对待。

从做现代服务业,做新经济的创意产业,特别是以北斗卫星推动信息产业和金融产业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该选择往下走,因为经济发达的区域土地、人才和综合设施成本很高,必须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支撑,所以觉得应在下游区段选择。

我自己选择在扬中投资,是因为扬中具备独立的岛屿、生态环境和规划发展空间。扬中地处黄河、淮河和长江三水合流的入口区域,具备了综合性优势,便于统一规划,它的交通管理和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呈现系统性运作。而其他一些地方规划已经成型,你想做规划做不了,你想发展新的产业经济园区,也做不了。我们跟扬中市政府一起成立了智慧长江(江苏)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对长江上中下游的船舶业、港口业和运输物流业进行整合,形成在扬中的服务贸易金融总部,为他们服务。举个例子,滴滴打车就是一个云平台打车软件,它把全中国所有的车辆跟打车的人结合起来,形成了上千亿上万亿的业务规模,这就是服务、贸易和金融信息总部。在扬中的服务贸易金融总部就是为长江航运的一系列相关产业提供服务的总部,就是一个大整合,完全符合现代生态绿色共享的发展导向。

篇7

1.食品安全的管理

英国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能分别归口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署,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关卫生标准。各郡、区也设立相应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从食品的种植、养殖到生产、销售/实行一条龙监督。食品监督人员负责对餐饮业、超市、批发市场、屠宰场等场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样品抽检,发现问题即进行严厉处罚,罚金可高达数万英镑,问题严重时业主将被吊销食品经营执照,甚至被。

英国餐饮业开业前需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后,由工商管理部门发证准予营业。英国政府设有质量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着制服,有罚款等行政执法权。消费者如遇问题,可以通过律师向有关生产或供应商获取赔偿,也可以向质量消费者委员会投诉,有关卫生问题由卫生部门负责鉴定。

英国是对HACCP应用较早、较为全面系统并且进行立法的国家之一。英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HACCP,并且以法规形式规定了《地方官员应用HACCP进行管理的资格标准》。

2.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英国1990年颁布《食品安全法》,1991年1月起正式实施,取代了1984年的《食品法》。英国《食品安全法》吸收了《欧洲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条文,主要调整食品的质量和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其内容几乎含盖了食品安全的各个领域,管理范围包括从农场、养殖到商店、餐馆整个食物环节链,甚至牲畜食物源、兽医药物、杀虫剂等,也都是《食品安全法》规定监督控制的重点。《食品安全法》还要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场所(无论是大型食品加工厂、零售店、餐馆,还是出售家庭自制饼和三明治的小买卖者)都必须注册登记,以保证任何食物均在监督控制之中。

英国《食品安全法》执行者主要有两类人员,一是环境卫生官员,负责公共卫生事务,如食品经营场所的卫生和食品安全;二是贸易标准官员,负责商业法的执行,如检查食品的重量或标签等是否合法。

英国自发现第一例疯牛病起,政府更加重视并强化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管理监督,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举措是从2000年6月开始,英国农业联合会和全英4000多家超级市场进行密切合作,建立了严密的食品安全“一条龙监督控制机制”。英国公民在市场上购买任何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若发现问题进行投诉后,监督管理人员可以很快通过电脑记录找到该食品的来源。这个覆盖全英的食品安全监督控制系统,对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英国,无论是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还是超市、农场的经营者们都不得不十分严肃地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丝毫不敢懈怠,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

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条道路

1.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角度来讲,要进一步扩大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实现民族地区和中部、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基本平衡,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第二,民族地区内部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里的“均等化”不是绝对的平均,而是承认客观差异前提下的一种均等化状态。第三,在众多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应该允许结构性的不均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就目前而言,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交通道路建设是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其他方面则是次一级的基本公共服务。第四,均等化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和固定化的,需要持续地投入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初始投入和供给很重要,但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继续投入更为重要。

2.安东尼・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平衡、权利与责任的平衡,主张建立新的契约关系,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他认为要把有限的国家干预和有限的市场调节相结合,主张国家、社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他还认为除公民个人和政府以外的其他机构也应该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的过程中,要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将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起来。

3.“第三条道路”理论对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启示

(1)国家应在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第一,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政策倾斜的原则。政府应当采取相关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区域倾向性政策,实现区域间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第二,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力度,规范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来弥补民族地区的财政资金缺口,提高其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及其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第三,建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机制。政府必须加大力度破解民族地区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第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结合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联系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实际,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规范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法律法规体系。将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的职责法定化,为缩小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提供法制保障。

(2)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模式。第一,政府应鼓励多方投资,建立多元投资模式。完善市场机制,利用市场调节这一无形的手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好多元投资渠道。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所以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完善市场的建设体系,优化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合理打造“双引擎”。第二,政府要广泛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促使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进而建立一个“成本低廉、运作高效、覆盖广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族地区只有建立起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参与模式,实现供给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才能降低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全功,程 蹊.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涵义、现状及水平的衡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

篇9

近年来,因医疗急救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虽然医疗急救服务法律关系是医疗服务法律关系的一种,医疗急救服务的权利和责任之间的法律界限却并不清晰,这就为我国的急救体系埋下了法律隐患。

作为社会医疗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急救的立法在国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诸如美国的《急救医疗体系法令》、日本的《急救医疗对策事业》等等,但在国内,全国性的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

据北京急救中心科教办主任张进军介绍,目前这方面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了卫生部1980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城市急诊工作的意见》、1986年的《关于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的通知、1995年的《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等。

从法律效力上看,这些条文大都只属于部门规章、规范性法律文件,并不具备强制性的法律效力。发生纠纷时,法院只能以《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作为裁判的依据。

但是相较于全国性立法的滞后,部分省、市在地方立法方面却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广州、徐州、西安、武汉等地近几年出台的有关院前急救的地方性法规,都颇获社会好评。

急救机构的法律性质

立法上的缺位,使得法学界和实务界对急救机构性质的定位较模糊,争论不已。

根据卫生部1994年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医疗机构的类别第(八)项“急救中心、急救站”及相关规定,急救中心、急救站属于医疗机构,它是由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的从事院前急救的专业医疗机构。我国基本上是按照管理医疗机构的方式对急救中心(站)进行管理的,作为提供医疗急救服务的急救机构,其行为能力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取得。

但是,该管理条例仅适用于急救中心、急救站,对于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999)这样类似的机构是否受此管辖,并没有文件说明,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机构性质为“市编办正式批准的事业单位”。

按照上述规定,如果急救机构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为何急救仍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进一步的问题是急救机构做到非盈利了吗?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决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振宇认为,“由于目前中国处于转型期,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矛盾,导致很多医疗机构介于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间的‘混合体’,如果是营利性的急救机构,其民事法律地位在主体上是可以相吻合的,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法律地位就难以定位。”

部分学者则把急救机构界定为准行政部门,如有过失应承担渎职等行政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与公众之间是普通合同关系,其地位就是普通民事主体。如构成民事违法,应承担违约或侵权责任。

华北电力大学王学棉教授认为,急救机构具有医疗机构性质,应当是追求一定经济效益的民事主体,而非行政主体或准行政主体。急救机构是依患方要求,向患者提供医疗急救服务,不可能依职权单方面进行。只不过急救机构向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

急救合同应具备强制性

如果急救是作为民事主体存在,王振宇认为,患者或者患者亲属向120 急救中心打电话请求救助,在法律上属于要约行为,而急救中心答应出诊属于承诺,自急救中心承诺出诊之时起,双方成立医疗急救服务合同。

急救服务事关大众健康和具体患者的利益,具有“公共性”,王振宇认为,120急救中心在与患者的合同中具有强制缔约的义务。原因在于,患者在医疗知识与医疗信息方面和急救中心相比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患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而120急救中心在每个城市几乎就只有一家,具有强烈的行业垄断地位,为保障弱势一方缔约人的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医疗合同必须设定为强制缔约的合同。

王振宇认为,急救机构跟患者之间的合同有强制缔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急救中心应该不间断地、持续地提供服务,因为何时发生医疗急救事故难以预料,再加上医疗急救的紧急性,120急救中心随时要做好急救准备,例如急救车处于待发状态,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等处于备用状态等,以备紧急使用。

其次,急救中心不得无故拒绝患者的急救请求。这也符合《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1 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能够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 应当及时转诊。这些规定即是对强制缔约义务的确认,义务人违反强制缔约义务而拒绝出诊时,医疗合同并未成立,虽无合同责任,但该种责任宜界属于侵权责任。比如,2011年12月21日重庆市丰都县一名孕妇临盆,打120急救电话,可丰都县董家镇中心卫生院的120热线工作人员以下雨路不好走为由,拒绝派车,结果孕妇因打120被拒去世。

与此同时,急救合同的成立,还依赖于另一方当事人——病人的同意。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刘然在其《院前急救法律关系》一文中认为,强制缔约只是在病人能够清晰表达自己求助愿望的前提下成立。“例如处于昏迷状态等无认知状态时,患者家属拨打电话的,也可以成立医疗急救服务合同。”

急救机构的权利和义务

在合同中,急救中心享有的权利包括急救治疗主导权,即在急救过程中,医生有诊断权,有权询问患者的病史,有权决定急救治疗方案;其次,急救中心还享有急救医疗费用请求权,但是在一部分120医疗急救服务中,患者为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急救机构可通过患者当时所在地民政机构请求支付,而不能因为其不能支付急救服务而不予急救治疗,否则,医疗机构将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的法律责任。

对于急救机构承担的义务,王振宇认为,就是急救人员工作中的职责,包括接受调度、现场急救,护送转运,医院交接等等。

2005年,陕西省西安市120急救中心在救治一名流浪汉时敷衍一番后离去,导致患者死亡,事发后急救中心两名负责人被免职,责任医生被暂停1年执业,相关护士、司机被解聘。

无独有偶,2011年7月30日,南京市六合区一位年轻孕妇马丽(化名),因腹部疼痛难忍向当地120求助。救护车虽然及时赶到,却因为马丽没说单元号且手机停机没能找到人。马丽最终死于宫外孕大出血。这起急救医疗事故最后和解结案,急救中心赔偿了12万,但急救中心有无责任至今没有定论,特别是急救中心到底承担多大义务令人疑惑。

在庭审中,马丽的家属认为,120是唯一的求助渠道,作为有丰富经验的急救人员,应当知道这种情况下患者有多危急,急救人员不能轻易放弃。但医院和急救站均认为,120急救人员在位置不清、电话不通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法,力所能及地寻找病人,虽然最后鸣笛离开,但其行为已经完成甚至超过法定义务。

作为病人和家属的权利义务

急救合同的强制缔约性,并不代表着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就要一切听从医生的命令。在刘然看来,病人的权利包括了得到及时救助的权利,选择诊疗医院的权利,对外保密自己的病情并且要求急救中心给予保密的权力,对于自己的病情及相关情况有知情权。

而与此相对应的,病人也有配合治疗的义务。“对于急救人员的急救工作应当配合,否则出现不良后果,急救机构没有责任。”

北京急救中心医生李贝曾经碰到过一个急性心肌梗塞的老人,家住南三环,患者家属坚持要到北四环的安贞医院,因为那是北京市最好的心血管病医院。

当时李贝见急性心肌梗塞的老人病情发展很严重,必须马上送进医院接受治疗,但如果从南三环到北四环,中间耗时太久,建议选择途中的天坛医院、北大医院、同仁医院、人民医院。家属说好,听从李贝的建议

但遗憾的是病人在医院经过紧急抢救之后仍然去世了,患者家属因此不依不饶,把120急救中心告上了法庭。李贝告诉《方圆》记者,“患者家属觉得如果去了安贞医院或者阜外医院,这个病人存活机会就大一些,但他们不会考虑疾病的问题,距离的问题,堵车的问题。”

事实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这个界限在一些地方性立法中已经界定清楚。例如广州市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修订)第二十七条就规定,当患者所选择的医疗机构与急救现场的路程距离超过十公里的,急救人员可以拒绝伤病员及其近亲属选择救治医疗机构的要求。“这样的规定可以更好地保证急救效果。”李贝觉得。

急救机构能否因交通堵塞而被追责

尽管理论上急救机构应该做到“有呼必应”,但在其遭遇不可抗力的情况下,急救机构也不需要承担有关法律责任。例如急救机构无车可出、路途堵塞无法达到指定地点等等。

2012年12月7日,北京一辆急救车因为堵车在路上走走停停花了40分钟,导致患者没来得及送往医院抢救在途中死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显冬指出,这里的“堵车”属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免责事由,急救中心不承担延迟将伤者送到医院的责任。

北京市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中是规定了明确的罚则的:如驾驶机动车遇有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未按照规定让行的,或违反规定占用应急车道的,均处200元罚款。

“从民事赔偿的角度来看,既然法律规定‘让行’是法定义务,因不让行导致的死亡,相关权利人可以向拒不让行的车辆追究民事赔偿责任。”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魏士廪说,“但如果客观上无法让行,无路可让,也难以追究不让行车辆人的责任。”

急救法呼之未出

随着社会各界对急救体系的制度性反思越来越多,很多人呼吁,明确急救机构和人员在实施急救过程中的程序、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急救机构及人员在积极有效履行其急救职能的同时,其义务和责任范围也能得到明确界定,可以更好地维护医患关系,维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在全国性的立法方面,2011年10月卫生部曾经将起草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立法建议。

该办法对急救体系进行了一般性的规定,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不得使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医疗机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救护车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救护车应合理配置,原则上不低于每5万人口一辆救护车的配置标准。

与此同时,办法对于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不出车、急救费用等问题也进行了规定。例如其第二十二条规定,“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按照有关规定收取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费用,不得因费用问题拒绝或者延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篇10

摘 要 本文对目前中国医疗服务领域规制改革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规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医疗服务 信息不对称 规制

一直以来,我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体制运行方式都是按照计划经济的体制运行,依靠政府计划管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原有的体制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政府也承受不了巨大的医疗支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管理力度开始减弱,而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资源配置作用已经逐步显现出来。市场机制要想在医疗服务领域真正的发挥作用并实现效率必需克服现存的严重的市场失灵。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信息不对称

医疗服务市场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对于许多医疗服务,消费者对相关价格和技术方面的信息的了解都是不完全的,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医疗服务的供给者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一情况又加剧了医生的机会主义行为。事实上,这种行为的表现就是医疗服务的供给方诱导患者多消费或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患者对病况跟药品没有专业的背景知识,治病心切的心理,医生为了谋求私利而导致诱导消费者进行不必要的治疗。从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如果把医生看作是企业,那么医生会利用自身的特殊影响力去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

二、 第三方付费与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另一个因素是由于医疗保险的介入,即第三方付费。由于第三方付费的存在,医疗保险呈现总体上过度消费的问题,即道德风险问题。有一个医疗保险实验证明了医疗保险的需求随着个人负担比例的上升而下降,在一个同等条件下,对具有同样病情的患者分别进行免费治疗和自费治疗,结果表明:自费治疗的患者比免费治疗的患者的治疗费用低百分之六十,但是治疗费用的差异对这些患者的健康并没有影响。这个实验最有力的说明了在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最容易发生。

三、 医疗服务产品的差异性与医院垄断

由于医疗服务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医疗机构或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这就使一些医疗服务机构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另外,医疗服务具有地域性,患者除了会关注医疗价格外还会关注医院所在的地理位置。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消费者一般愿意就近就医,这就加强了一些医疗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域垄断市场的能力。导致在其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减小。

四、 医疗服务缺乏弹性与医疗费用上涨

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小于1的,表明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不会随着医疗服务价格的上升而减少,反而会增加。而医疗服务的垄断性跟若可替代性加剧了这一情况。

五、医疗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1.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

要建立《医疗服务法》,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医疗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此作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主要法律依据,对现有相关的规制体系进行完善,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透明”就医,即患者要清楚自己所得到得医疗服务的价值从而做出相应的支付决策,承担所购买的医疗服务的全部成本。禁止诱导消费。建立和完善医疗信息系统,随时公开、传递和保存医疗信息,这样不仅降低了医疗服务机构、患者、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还提高了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透明度。

2.改变医疗服务机构的收入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医疗服务机构的收入中,药品提成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这就导致了医生给患者下药单时,只开贵的,这种情况在行业中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消费者也只能默默接受。改革收入体系,降低药品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以医疗服务质量作为收入分配的标准。

3.平衡医疗服务市场规制内容

当前,我们必须把价格规制、质量规制和进入规制的共同改革作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重点。同时,医疗服务市场的规制的内容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以美国为例,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之间的并购重组愈演愈烈,产生了一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形成垄断地位的医院,导致该区域内的医疗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因此,反垄断规制也逐渐成为美国医疗服务市场规制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来说,应该及时调整医疗服务规制的内容,比如,在以后的规制内容的调整中,把缩小城乡和地域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作为重点。同时,加强反垄断规制,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

4.强化自律性组织的作用

完善的医疗服务机构的规制体系出了政府部门的规制外,还应该建立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包括行业自律组织、公众传媒舆论以及消费者保护组织等,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推动各种医疗服务自律组织和中介机构的成长,并减少政府直接规制的权利,给一些消费者组织、医疗服务机构的中介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更多的规制的权利,充分发挥医疗教育协会、医师协会等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业务审查方面和职业道德的规制作用,加强消费者保护组织对医患冲突的化解作用等。

为保证上述规制规则、内容的顺利实施,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在重构、优化医疗服务领域规制体系的作用,政府应该从办医院转向管医院,解决好政府职能不到位、缺位、错位和越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比较.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