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案例教学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局限性
我国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工作甚至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存在意义缺失,为确保高职教育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应对当代高职计算机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当代计算机软件教学局限性分析
计算机教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更新速度慢,网络技术的更新速度快而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书籍的改版速度却较慢。陈旧的教材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课堂教学过分追求学术性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职业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缺失。第二:培养层次部分高低,采取统一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和输送上缺乏针对性,加之教学内容的影响,往往使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缺乏一技之长,不利于其工作和生活。第三: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不能紧跟市场发展,教学内容中基础教学内容过多,并且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明显。这都影响了大学计算机教学,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实施教学改革具有必然性。
二、对计算机软件教学的定位
要解决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其教学改革进行定位。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定位。其一,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专业化的软件人才,对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模式进行区分,对教学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就目前看,软件管理人才和操作人才均有缺失。在软件企业管理中,应注重成本的控制。为此在高职计算机专业应从基础的软件工作者进行培养,对专业进行细分,实现不同学校不同的专业设置,实现针对工作岗位的定向输送,当然这一教学方式实现的前提就是确保教学的专业性。另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应始终秉承就业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其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教学改革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入手,注重于理论联系实践模式的实现。在高职教学阶段,开发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专业型和综合型人才。计算机教学还应致力于培养理论扎实和管理能力强的人才,以计算机市场为前提培养人才,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在校内积累更多的经验,便于其日后工作顺利。
三、大学计算机软件教学方案分析
(一)问题式的学习方式
问题式学习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即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和学。为学生学习构建真实的场景,鼓励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真实场景的构建,使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能力不可忽视,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有助于其扎实基础知识的形成和稳定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学生的固定思维,使教学从重视理论转变成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相符,实现了学与练的过渡。
(二)项目引入教学法
项目引入教学法注重某一具体项目的引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通过项目引入,建立了新的教学秩序。这种教学秩序以学生通过自身能力完成项目为主线,合理的项目选择不仅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还能够开发其个性能力。项目教学法注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合,在项目选择上,基于企业的项目需求,可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校园,并且注重项目的更新。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近的计算机企业案例,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高。
(三)“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
计算机专业教学之所以存在局限性,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是分不来的。现代社会需要专业的人才,综合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也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因积极引进和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使教师既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具有一定的实践引导能力。基于此,高职院校应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并且聘请具有企业经验的教职人员,拓展其实践能力,对学生起到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致力于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提高其专业能力。最后,计算机专业教师要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使其成为教学的引导者,而学生则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四)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使传统教育不再单一化,使知识更加直观化,并且能够与计算机软件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计算机知识。同时,与传统理论不同,实训教学将计算机生产中的案例分析引入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计算机网页设计,利用真实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如何操作软件,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实行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大学所有专业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行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降低企业压力和促使学校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企业实习合格的学生可直接留在企业,减少了企业的招聘环节,有利于促进计算机行业的稳定。基于此的大学计算机教学要不断的更新,注入企业精神,学校通过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致力于培养专业性人才。
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全面性和技术性。为此,计算机教学也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弥补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在具体教学中,应紧跟市场步伐,更新教学观念。通过校内实训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教学过程,促进我国计算机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阁.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1).
篇2
[关键词] 健康评估;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087-02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法学院,后经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推广与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到今天,已普遍用于医学、法学。而《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基本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我院2008年3月份《健康评估》的案例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护理专业2006级学生,共问卷调查120人。
1.2研究方法
在《健康评估》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的效果评价包括满意、一般、差等。发出120份,回收118份,回收率为98.33%。满意率的计算公式:满意率=满意/(满意+一般+差)×100%。“一般”和“差”均被认为“不满意”。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采用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66.95%对课程结构的安排感到满意;83.90%对教学案例的安排感到满意;75.42%对教材选择的安排感到满意;63.56%对教学的考核形式感到满意;77.12%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实践证明,《健康评估》的案例教学是成功的,值得推广。
3 讨论
3.1 设计和选择好案例后的运用过程
3.1.1 课前设疑教师在准备上新课之前,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案例,首先展示给学生,请学生带着疑问查阅相关资料,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
3.1.2 课堂应用①课前导入法: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场白中,通过一个案例提出问题,利用问题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案例展示法:课堂讲授相关内容后,选择合适的案例,将案例以图片、幻灯或多媒体等形式连同病例一同展示给学生。③案例讨论法:在完成某一课堂目标后,针对具体的目的设置案例,请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讨论结束时,教师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且通过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④案例比较法:在完成一个或几个系统的教学内容后,将相关内容进行罗列,将相似的案例放在一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分析其异同点,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相似案例的鉴别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⑤课后巩固与考查:将案例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以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在阶段或期末考试时,采用案例考核法,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期末考试时应注意选择综合性病例,以检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 克服其局限性案例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至少有三点不容忽视: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讲授,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其三,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关键是案例的创设和课堂组织讨论。案例本身没有标准答案,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局面,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解决,孰对孰错,不易检验。
3.2.2 重视教学环境案例教学的实施要与整体教学环境相配合。要使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但教学案例本身质量要高,还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技巧,并需要占用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这就需要课时安排上兼顾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并能在教学设施上创造条件。如能提供模拟仿真环境,案例教学的效果将更佳。
3.2.3 摆正教师位置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其角色定位是指导病例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有三: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案例;二是课堂上教师要指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从案例中获得某种感悟;三是引导学生探求案例情境背后隐含的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使案例教学跟上临床发展的要求。
3.3案例教学法的现实意义
案例来源于鲜活的临床实验活动中,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典型性、启发性、真实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它可以弥补传统教材冷酷、森严和乏味的局限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进行不断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热情。可以说案例分析是一种准实践,通过案例学习,可以缩短护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过学生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模拟设计,能为他们将来的实践能力奠定牢固的基础,即增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1]。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健康评估》教育中是必要的、可行的,是培养实用型护理学人才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J].医学教育,1995,(2):9-11.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 气象培训 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73-02
1 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体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有几种形式:
(1)讲解型案例教学。即教师先讲解案例,然后组织学员就案例进行讨论。
(2)讨论式案例教学。即教师事先将案例材料发给学员,提出思考问题,然后在课堂进行分析讨论。
(3)体验式案例教学。即把体验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先组织学员进行实际体验或现场观摩,然后组织学员进行案例分析和研讨。自上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后,在法学、医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现代成人培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案例教学法作为培训学生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案例教学以提升学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员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和讨论中,建立适合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客观真实性。案例教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以现实生活中人和事为基础,符合客观实际,不加入编写者的分析和评论。
突出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案例的实践性;(2)案例思考过程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员进入案例所描述的真实情景中去感悟和体验,从而提高学员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能力。
过程的互动性。案例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提升学员和教师面对复杂情景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
结论的多元性。案例教学中没有正确答案,只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案例,并非刻意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
2 案例教学法在气象教育培训中应用的必要性
2.1 案例教学法符合成人学习的规律
(1)成人在学习过程开始时,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立足于调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激发联想,引发思考。成人学习与其说时由教师教会他们学习,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学会如何学习,自己在对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的反思和领悟中学习。
(2)从学习内容看,成人学习不是简单地、系统地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要靠学员间的相互交流来实现经验和智慧的共享。因而,成人教育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给学员创造一个能激发其学习的情景,引导大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激活思维。案例教学符合成人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2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具有结论的多元性的特性,学员被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围绕主题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员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和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案例的选取是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学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学会如何解决工作遇到的类似问题,从而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沟通能力。案例教学通常要经过小组的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学员通过倾听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思想,在观点的争论与碰撞中学会聆听和说服别人,全面打造学员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升团队效率。
2.3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到两者有机结合。教师通过案例的编写,了解和关注社会实际,通过案例教学,师生互动,实践反思,提升自己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这个桥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在气象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现以广泛应用于气象教育培训。如:县局长综合素质轮训、气象行政执法培训、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培训等。现以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培训为例,全国共举办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培训轮训班24期,每期培训班均设有4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骨干培训中应用如下:
(1)案例导入。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将案例选编发放给学员,学员首先认真研读案例,上课时,教师通过视频短片或幻灯片对案例背景、发生的过程以及思考问题、案例讨论方法做简要讲解。
(2)小组讨论。根据不同的案例,采用不同的讨论方式。如:满城案例采用的是角色扮演方式、德清案例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方式、重庆永川案例采用的是体验式交流讨论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小组指定一个执笔人和一个课堂讨论的发言人,小组成员依次发表自己的观点,成员间的观点不能重复。学员通过共同切磋,共同启发,进行思维撞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小组形成本组的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课堂讨论。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上台发表本组观点,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就他们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由发言人或该组成员回答。教师要归类和梳理学员的不同观点,就讨论过程的难点、要点作必要的总结和点评。但教师的点评不是给出正确答案,而是指导学员重点分析事实背后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案例教学法在气象教育培训中运用的成效
“两个体系”培训共开发教学案例24个,其中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例有浙江德清的“气象服务新农村的创新之路”、重庆永川的“永川区自然灾害应急联动预警体系建设”以及辽宁喀左“坚持科技创新 做好地方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等,内容涵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案例全部是来自于基层气象部门在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中的真实实例,经过教师或学员整理编辑而成,丰富了气象为农气象“两个体系”建设理论体系。在我院已经开展的3期培训班教学调查中,在培训方式选项中,72.3%的学员认为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更适合于“两个体系”培训,远远高于讲授式教学的15.5%。通过案例教学,94.9%的学员们认为学到了先进的经验,对拓宽自己工作思路有较大帮助,50.1%的学员认为案例教学更有力于推进“两个体系”工作。通过小组讨论,各小组撰写专题研讨报告,总结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难点及破解之法,编写了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成果汇编。
5 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破解策略
案例教学法也有其局限性,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1)选择的案例质量不高。1)将案例等同于先进事例,案例情景缺乏代表性。案例的选择大多来自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当地经济比较发达,成功的案例为主,在讨论过程中学员们容易受案例当事人解决问题方法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式,难以展开思路提出有自己特色的解决方案。2)案例的篇幅过长,环节过多、信息超量。往往造成学员讨论时问题不集中,偏离主线。3)案例问题设计缺乏多元性。案例教学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虽然每次案例教学中,学员们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但在3期培训班的统计中,同一个案例,3期培训班学员的方案较为集中,缺乏亮点,说明案例设计上问题的多元性欠缺。
(2)案例讨论过程中的沟通障碍。1)学员参与度不高,易出现冷场。在案例研讨过程,部分学员思维敏捷,口齿伶俐,在课堂发言中占主导地位,使得其他学员参与积极性受到影响。2)问题不集中,讨论偏离主线。由于培训学员个人经历不同,有的学员来自“两个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而有的学员单位没有开展”两个体系”建设,出于不同的实践经历,学员们往往会主动选择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容易出现问题不集中,讨论方向分散,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3)问题讨论不能深入本质。学员围绕案例材料进行讨论时,往往就事论事,没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在讨论中,学员们往往更关注当地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当地政府的投入等客观因素,而忽略当地气象部门为克服这些困难而进行的努力和服务。
(3)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基层工作的实际经历,对基层“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缺乏了解,在教学研讨中对问题的实质难以把控,研讨问题的引入缺乏层次和深度。
跨越案例教学局限性的对策有:
(1)加强案例规范性。案例教学的前提是拥有大量生动的案例。目前,气象教育培训中用于教学的大部分案例均来自于基层成功经验的总结,基本上套用一种模式或范式,对案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分析不够,对问题的设计多元性考虑不足。
(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案例教学和编写队伍。案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案例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度的逻辑分析和概括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而且光靠几个优秀教师具有高素质还不够,还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才能取得案例教学的最优效果。
(3)完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案例的教学方式和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根据案例的内容选择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合理设计每个模块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张弛有度,高效进行。
(4)营造案例教学的文化氛围。中国传统文化讲折衷之道,不善于提出质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习惯于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培训单位要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培养一种积极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学员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奠定这样的文化底蕴对案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案例教学法存在局限性,但作为一种自主创新性研究性学习方式,它紧系现代教育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生命力。随着案例教学法的不断研究、实践、反思和升华,一定会趋向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亚军,孙铁.中国情境下的哈佛案例教学法:多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0(02):11-25.
篇4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
2.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
3.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4.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
5.观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
6.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7.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8.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9.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
10.计量经济学中的潜变量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考察
11.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12.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4.计量经济学精确性研究
15.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16.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
17.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18.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19.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
20.再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研究
21.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23.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4.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2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
2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
27.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28.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29.健康计量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
30.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1.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32.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3.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34.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35.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36.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37.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
38.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39.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40.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4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陕西省建筑企业经济分析
42.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4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与超越
4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45.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46.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47.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48.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49.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0.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51.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研究
52.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53.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54.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55.打破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迷思
5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7.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58.《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最小二乘法”的教学方案研究
59.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辅助理解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Eviews程序设计的两个实例
60.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61.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性
62.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63.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64.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65.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
66.《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67.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69.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贝叶斯方法
70.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71.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
72.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
73.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74.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75.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预测的综述
7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7.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78.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
79.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80.基于“学、拓、化”架构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81.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
82.《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83.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84.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均值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理论综述
85.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86.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87.计量经济学实证项目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8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89.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90.合约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91.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新思考
92.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9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94.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简述现代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96.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97.结合应用软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98.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
篇5
因为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的企业的工作环境不同,对于网络营销的相关工具的具体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通过老师来进行案例的指导和分析只能够针对某个企业的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讲解,并不能够让学生全面的学习到相关内容,造成学习的局限性。所以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实际教学中要加大调整案例的实际教学方法,改善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小组学习进行课程讨论和学习的模式,学生可以四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借由网络进行相关案例的组织,并且在实际教学中通过PPT或者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和分析,与此同时接受学生以及老师的提问,并且通过全班学生的听课理解程度来进行评分,将老师的主导位置转变为引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人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学生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采集、制作和整理的过程中能够对于所学的网络营销的课程内容有着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扩大学生的思考范围,并能够通过评比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在其学习过程中的试验学习受到局限性,教师要根据组长的相关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企业相关网站的分析;学生通过自己进行关键词的查询和采集作为其基础让学生逐步熟悉关键字的实际设定方法和技巧。其具体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且换定某一项先关行业,在百度中进行关键字的查询,并选取在其第一页以及第十页企业,并使用组长工具对这两家的推广的实际方法、反向链接、网站结构、长尾关键字以及关键字设定等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找出这两家公司排名产生差距的实际原因。对于排名比较考前的一些网站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设计出相关的优化建议。通过这种将真实的学习场景作为其学习和实践的基础进行学习的时候,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的趣味性,首先其整个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要与网络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感知到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再者就是要通过运用组长工具和网络分析研究来让学生直接性的了解到实际的网站推广的方式以及企业网站自身的优缺点。
在完成上述内容之后,学生能够熟悉企业的相关网站的推广和诊断以及其相关工具的实际使用技能等。在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于这些技能能够熟练的应用,并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积累其电子商务工作的相关经验。其主要做法是首先要让学生搜索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一些民营企业的网站,不能够对其网站以及阿里巴巴店铺来进行诊断和分析,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推广和优化的方案;再者就是要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将相关方案提交上去。第三就是接受相关企业的委托,为其网站的优化以及推广进行工作。
进行网络营销相关改革不仅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和明确自己学习专业的定位,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进一步帮助相关企业能够运用低成本来进行电子商务相关工作,并且进行电子商务实际需求的进一步拓展和挖掘。并且学生能够在校园内就实现对于社会相关工作的了解,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进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作者:张迪单位: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篇6
关键词:动画应用;动画优势;微课质量
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点,符合人学习知识的规律,也适应了现代人时间碎片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而在信息化的时代,制作微课的技术和方式呈现了多样性。目前,动画在微课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得益于动画艺术独特的直观表达力和幽默感。本文对微课中的动画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微课中动画的特点,剖析了动画在微课中使用的优势和动画方式在微课开发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为教师在微课中如何较好地应用动画这一技术的提供了参考。
1 微课中动画的分类
1.1 按微课中动画使用的方式分类:
(1)虚拟教学情境动画。在微课中使用虚拟教学环境和虚拟人物模拟真实教学环境。在这种方式中真人可以完全不入镜,以数字人物替代真实人物,教学环境也用虚拟环境来表现。
(2)案例动画。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和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动画,此类动画一般带有和案例相关的故事性。
(3)实验演示动画。某些实验过程,抽象的概念或内部结构无法清晰演示,可以采用动画这一方式来实现。
1.2 按微课中动画主要采用的技术分类:
(1)Flash制作为主的二维动画。在国内使用Flash软件制作二维动画制作是主流,因此该软件也是微课中动画制作的主流。Flash的优势是容易上手,对画画的技术要求不高,由此在微课的动画制作中往往是首选。据调查,目前微课中很大比例的动画就是Flash制作的。
(2)Maya、3D Max制作为主三维动画。三维的制作的动画画面相比二维动画更精细、立体,色彩层次更丰富。使用三维技术在微课中呈现的器械、电子、医疗等教学动画画面非常的形象,精准度高,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实现。
2 微课中动画的特点
2.1 动画形式服务课程内容
动画的特点是夸张,它的镜头语言承自电影,因而实拍能表现的画面,用动画几乎都能表达。但是,在使用动画前,我们要考虑微课整体设计上动画的使用是否能起到知识提升的效果,也就是说动画的使用和穿插主要取决微课中的内容,动画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动画所展示的内容,必须符合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必须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必须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2]
2.2 科学严谨性和艺术表现力的结合
动画的表现方式非常丰富,夸张是动画这一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但是,应用于微课教学的时候,动画决不能违反教学中所体现的科学性。它所展现的内容,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教学内容,紧扣知识中心,而且要符合认知的原理。尤其是一些实验动画必须要做得精准,能够正确、真实地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形态。在不违反科学性的前提下,运用于教学中的动画还需进行必要的艺术渲染,如调整动画节奏、注意构图均衡、合理搭配色彩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艺术表现力,给学习者以美的享受,更有效地传递知识。[3]
2.3 导入快速,指向明确
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所以无论是情境动画、案例动画或实验动画都和我们传统的故事类动画有所不同,它的节奏紧凑、内容精简。因为微课视频时间不长,动画也要能够体现知识点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在动画的制作上要进行精心设计,指向明确,能够和别的多媒体素材构成一个主题突出、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微课堂。
3 动画技术在微课中应用的优势
3.1 模拟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制作微课,首先要从学生的方面进行考虑,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动漫产业发展迅速,现在的学生基本上从小都是在动漫的环境下浸染成长的,对于动漫的兴趣都较高,此种模拟人物的情景教学,可发挥动漫形象生动、表现力丰富的特点。微课中老师和学生的动画形象生动活泼,能刺激视觉观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观看的兴趣,从而提高微课教学的效率。
3.2 减小拍摄难度,展现特殊镜头
在一些课程的微课拍摄中,有些镜头通过实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采用动画的方式表现会更好。例如,《导游沿途讲解常见问题与应对》微课中卡通形象进行导游讲解演示,其中摔倒此类突发性的镜头,在实拍中就非常难以捕捉,而用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就非常直观。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是比较难拍摄到的,如飞机上、水下等,采用动画方式会比较容易解决拍摄取景的难题。微课的制作成本有限,我们无法像影视作品中搭建剧情环境进行拍摄,那我们就采用动画的方法去模拟,同样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比实拍更加清晰。
3.3 演绎抽象知识,简化教学难点
一些专业课程,因其理论性强、知识概念抽象、推导繁多,涉及的大量的知识点无法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从而失去了观看微课的兴趣。将抽象的、难以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取本质,通过动画的形式加以直观地表现,提供给学生不能直接观察和感知的内容,提高学生兴趣,简化教学难点,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化为充满趣味性和独特视听魅力的愉快之旅。[4]
3.4 增加观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
动画融合了多种表型形式,如造型、色彩、音乐等,生动形象直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5]动画可以弥补微课录屏和拍摄中动态感、直观感的不足,动画在微课上的运用,显著增加了微课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例如,在英语微课《餐桌预订》中,穿插一些动画,模拟丰富多彩的英语对话情境,可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投身微课学习。动画的故事画面的生动和直白有传统拍摄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4 动画技术在微课中应用的局限性
虽然动画技术在微课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国内微课动画的技术主要分为二维和三维动画。在二维Flas中,由于它是矢量动画软件,制作较为复杂的动画会比较费力,而且画质比较平面卡通,难以达到写实、具象的效果,不适合用来制作非常精细的画面。三维动画制作的画面精细、立体,色彩层次丰富,但缺点是三维动画的制作技术复杂,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其次,无论是采用哪种技术,自己制作动画或者委托别人制作动画,微课的制作的成本都会加大。动画片是采用逐帧制作的方式,因此它的制作会比摄像机的实拍更加的耗时耗力。
参考文献:
[1] 李程,唐志伟.微课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06):3.
[2] 张晓瑗.浅谈教育动画及其设计与制作[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9):104.
[3] 沈大明.浅谈多媒体课件的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1):120.
[4] 徐淑英. CAI教学课件中动画的运用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2(05):52-53.
篇7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李寿科 禹见达
【摘 要】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具有直观具体性、综合性、理论联系实际等优点,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案例教学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但案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 案例教学;传统教学;实验比较;土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08-01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往往忽视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的现象,导致了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理论知识,在离开学校后,由于不会利用而显得毫无用处。作为工科专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应用型人才,在传统教学中, 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要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要使理论知识回归工程, 只有将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变成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概述
传统教学依托教材,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取的方式教学,由于授课内容均取自书本,就知识言知识,理论占了很大比重,因而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课堂往往缺乏生气,较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优势。如诺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有机紧密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尝试案例教学。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具有:①直观、具体,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一般选用具体、典型现实对象进行教学,由于来自于现实世界,故较书本理论知识更直观、更具体,因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②具有综合性。案例教学通过设计一个典型案例把本学科知识系统的组织联系起来,使知识形成体系。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与学习,不仅能掌握新的知识,通过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还能取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③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功能,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把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迅速的掌握理论知识,并能进行具体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较强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案例教学的案例是具体的、孤立的、表面的经验与情景,属于现象,要抓住事物的本事还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因此案例教学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讲授。②案例教学对学生知识的综合掌握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案例教学将变得孤立而失去其现实意义。③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要充分发案例教学的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案例设计与选取要求很高,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且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及课堂引导能力。
三、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效果实验对比
为了对比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根据作者从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基于《混泥土结构设计》这门课程,及学校的教学条件,选取了土木工程方向的6个授课小班,每班30人,在同一个教师教学的情况下将6个小班级分成A、B两个大班进行教学,每个班级90人。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分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实验安排如表1所示。
为了减少该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增加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便于结果的对比,作者将该试验在3年内在3个年级中重复进行了3次。实验的考核方式为阶段考试,考试采用百分制,考试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构成,分值各占50%,3个年级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考核内容均相同。三次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经过对表2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分析,可以发现,这三个年级的考核结果存在一致性:
(1)第一阶段在班级A采用传统教学,班级B采用案例教学,考核结果显示,除了年级3,在第一阶段A班的理论知识稍强于B班,其他两个年级B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A班,B班的实际操作能力远优于A班;第二阶段在班级A采用案例教学,班级B采用传统教学,考核结果显示,A班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B班,实际操作能力大大优于B班。由此可知,无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巩固理论知识。
(2)在第一阶段对班级A进行传统教学,第二阶段对班级A进行案例教学,根据考核数据显示,较第一阶段相比,班级A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提高,而操作动手能力却大幅度提升;在第一阶段对班级B进行案例教学,第二阶段对班级B进行传统教学,根据考核数据显示,较第一阶段相比,班级B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操作动手能力也大幅度下滑。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采用案例教学的班级和案例教学阶段,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可以认为案例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对于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土木工程类工科专业而言,案例教学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案例教学固然存在明显的优点,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容忽视,要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还需要结合传统教学,加强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各取所长,最终才能丰富案例教学,使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而更具发展生机。
参考文献:
[1]余群舟,陈海滨,江义声.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5):128.
[2]宁宝宽,白泉,黄志强.基于生产实习的土木工程施工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2,(3):118.
[3]吴云鹏.案例教学:教师教育的新境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153.
篇8
【关键词】数字化;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的技术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安装了投影等多媒体设备,运用这些数学仪器参与职高数学的设计与教学,对提高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有积极的作用.
一、“数字化”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字化教学中,由原本死板的书本文字可以转换成生动活泼的声音、图像、动画相结合的教材,这些个形式结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上的互动形式,对教学信息的高质量获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采用多媒体播放产生具体直观的教学效果
采用数字化技术中图形的变化、颜色变化、定格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举例来说:在高中知识体系中有关多面体的教学,这时可以用课件多方面展示立体图形的不同面,利用色彩的变化、旋转等动画模拟,这更形象、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认识,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动态效果促进积极思考
通过数字化的处理,让文字表述、动画变化可以把一道枯燥的数学题目转换成很多种不同类型,层层递进,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案例
例1 空间不同的四点可以确定几个平面?
教师分析:这道题目是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中对公理3的具体应用,由于职高学生空间思维的局限性,单单局限于文字思考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如果辅助与多媒体图形的展示,无疑对学习思考有巨大的帮助.
由此强调:要善于观察图形中不变的量或条件.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阐述类似这种语言难以表述清楚,但是利用动态几何的演示能把问题讲解清楚.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的应用结合语言的介绍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特别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也能释放教师,摆脱以前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在黑板上板演的局限性.
二、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注意点
虽然数字化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作用,但并不代表每节课只有采用数字化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同之处在于数字化教学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积极性方面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学生对动画效果、声音有别样的感情,但这也会有反效果,只注重观看动画演示而忽略了知识的获取.
不等式(1)~(4)分别由不等式“7>4”做了怎样的变形?结果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还是改变?
分析 这是基础模块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关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通过在不等式两边加、减、乘同一个数,得出不等号变化的规律,最后就可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反复使用并熟记性质.如果我们上课一味追求数字化,那么有可能出现反效果.比如学生只是注重演示的效果,例如移动、动画、声音,忽视了对性质的把握.因此要在正确的时间去应用数字化技术,而不是为了课堂的气氛.
三、结 语
如今整个教学的氛围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是个教学设计者,也是个学习启发者,更是个学习帮助者,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刘继平.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教育研究,2001(10).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钱荣福.当代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4]张顺燕.心灵之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生活案例;灵活处理;策略
案例教学法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使学生领悟书本知识,陶冶情感意志,开启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创设了平台,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但生活中的案例存在局限性,与教材内容不一定刚好吻合,因此我们在选择或创设生活案例时需要讲求策略、灵活处理,让案例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但有些教师因为案例处理不当,或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够强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出现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情况。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对如何灵活运用生活案例的一些见解。
2012年10月在珠海市文园中学举办了“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比赛”,共有30多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政治教师参赛,其中有不少优秀的课例都得到了专家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然而,有个别课例就显得很普通,甚至有一些遗憾。笔者发现是他们对案例的选择和处理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来自深圳的获得全国特等奖的练冰老师的《保护个人隐私》这一课,她巧妙地剪切了《家有儿女》中的一些片段:小雪因为QQ聊天引发隐私泄露的事件,刘星和好友苹果到处传播此事,父母通过跟踪和偷翻抽屉的方式了解小雪,小雪对此事很恼火。因此,对父母有不尊重的言行。看完简短的视频之后,教师提出了四个问题,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问题,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然后,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观点独到、有创意的另外加分。整节课,学生在紧张有序而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所选的案例非常切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对案例的处理和问题的设计恰到好处。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显得非常轻松自然,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的热火朝天。相反,在一节《师生情谊》的课例中,由于教师在引用案例过程中,案例的情节过于拖沓,学生讨论的问题太多,不够精简。因此,尽管教师表现得声情并茂也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激情,这节课也就在匆忙中结束,相应地,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
生活案例的应用在讲究真实性的同时也要有灵活性,因为我们的课堂不是《拍案》节目,我们所选的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所选的生活案例做一些必要的处理,灵活地运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预定目标。
笔者是这样设计七年级下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一框的教学案例的: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笔者在网上找到了很多相关的案例,并且挑选了一个中学生的典型案例,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原案例的一些细节和描述作了一些修改,把案情分成两部分呈现出来。每一部分都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案件回放:我叫小丫(化名),今年14岁,2000年3月3日爸爸妈妈离婚后,我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爸爸经常赌博,夜不归宿,从不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还经常打我,用东西砸我,我告诉奶奶,奶奶说他毕竟是我的爸爸,一家人还得靠他,何况家丑不可外扬,上法院打官司也不光彩,叫我不要乱说,她会去求爸爸不要再打我了。
设问: 1.小丫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对她的侵犯来自哪里?
2.小丫的爸爸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哪一方面的规定?
3.小丫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请你帮她出招)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接下来继续展示此案的结果。
小丫案件的结果:去年的一天,我下决心偷偷跑出家去找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给你们(市妇联)写了这一封信,希望你们能够帮帮我,我要上法院告我爸爸。今年2月17日,在妇联的帮助下,依靠市法律援助中心,母女俩一起上诉法庭,要求变更小丫的抚养关系,并由其前夫承担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直至她独立生活为止,并最终胜诉。
设问:1.小丫采用了什么手段维权?结果怎么样?
2.小丫的案件告诉我们什么?
通过对此案的分析,学生掌握了未成年人维权的手段和途径:非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手段;诉讼(打官司)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法律是维护我们合法权利的最有力的保障。
同时,通过多年的观摩与实践,笔者总结出生活案例的灵活应用要讲究如下几点策略:
一、精选案例,适当处理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学案例最好来源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件、典型事例等。但由于生活中的案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以真实的生活事件为原型,灵活地加工处理这些案例,使它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吻合,主题是学生所共同感兴趣的,并且看起来很有真实性。在选择或设计生活案例时,我们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针对性,即案例必须与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对应,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必须删去,宜精简不宜拖沓。2.时代性,所选的案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能反映时代特色,最好是最近几年内发生的。3.典型性,用于教学的案例必须精炼、典型、有说服力,有助于以案说理。4.实践性,案例能够引起争论,以生动典型的生活事件为题材,其直观性、非理性降低了教学起点,使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真正参与教学活动,都能找到释放自身思维潜能的空间。5.科学性,即所选或设计的案例不能离奇,超脱现实,让人觉得不真实,必须合符情理。6.思想性,思想品德课尤其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应尽量多采用正面材料,输给学生“正能量”,确实需要采用反面案例时,教师要做出点评与正面的引导。例如,练冰老师让学生讨论:“父母通过跟踪、偷翻抽屉等方式了解小雪是否恰当?”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不恰当!他们侵犯了小雪的隐私权!”之后又问:“作为孩子,应该怎样看待父母的这种行为?”并引导学生应理解天下父母的“爱心”,通过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方式化解冲突。
二、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的平台
案例的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视频、情景模拟、小品表演、故事讲述等。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与求知的欲望。其次要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例如:个人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小组竞争、辩论赛等。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应适时给予启发引导,开阔学生的思路。
三、善于设问
因为案例都是典型有趣的身边的故事,学生容易讨论与本节课题无关的话题,所以教师的设问要紧紧围绕课题,难易适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运用本节课中的新知识去解决当中的问题,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道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开启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四、善于点评与总结
篇10
关键词:钢琴教学;新媒体;社会效益
一、教学钢琴
(一)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钢琴是最理想的多声部乐器,钢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乐的转调、复调、和声获得了极大的自由。钢琴家借助踏板的作用,用他们经过训练的双手,可以再钢琴上弹奏出无限丰富的不同的横向纵向组合。钢琴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曲家们绝妙的音乐思维有无限的创造可能。有人说一滴水能够映照出整个世界,我们更可以说,一架钢琴,无须与任何其他乐器合作就可以容纳入人类精神的宇宙。正因如此,钢琴成为乐器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它在音乐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那么钢琴的教学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将精湛的钢琴技术与审美体验传授给钢琴学者成为了钢琴教学的重要目的,除了钢琴学者本身刻苦的练习,钢琴教学者的本身才华之外,教学模式也是相当重要的。
(二)钢琴教学模式的特征
钢琴教学模式很特殊,它不同于其他学科有明确的理论。对于艺术范畴而言,乐器的学习以及对于音乐的审美需要个人的天赋,以及后天的训练。钢琴无法自学成才,钢琴学者需要从一开始就由老师引导明白什么是美的音乐,如何演奏自己想要的声音,需要借助老师的耳朵来分辨自己所弹奏的声音,从而不断的良性循环从中感悟。这种艺术范畴特性决定了钢琴教学的效率低下性。每一位钢琴学者对于钢琴这门艺术都会有不同的领悟,而一位好的钢琴教育家他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没有媒体之前,钢琴演奏家他们的宝贵思想,演奏的曲子和演奏经验只能传授给少部分人而无法普及。然而在钢琴学习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教学质量缺参差不齐,钢琴教学最重要的是质量的保障。
二、新媒体
(一)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媒体,个性化与社群化。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形式随着生活科技以及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瞬息万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诠释,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其中,从而获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
(二)新媒体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钢琴音乐授课模式中,钢琴音乐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一对一学习设定好的钢琴音乐艺术内容。这种传统模式中,钢琴教师占主导地位,负责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将其对比。而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中,它已经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钢琴音乐艺术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了局限。而在新媒体泛滥的今天,很多学生都运用不同的新媒体进行学习、生活、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工具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加深对学生钢琴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习惯的直观认识,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钢琴教学的个性化。笔者设想的将新媒体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大致分两点。第一点: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中获取钢琴音乐艺术的信息,钢琴音乐演奏的资源,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在学习一首钢琴乐曲之前对乐曲有整体上的认知和了解,以便于在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更快理解和掌握乐曲。也可以在细节处了解更多的处理方式,与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进行讨论,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提高对钢琴演奏的理解。这种学习钢琴音乐方式具有开放性、主动性、多样性。网络、手机、媒体都是提供学习的工具,具有极高的便捷性。在无线网络以及手机上网越来越普遍的新媒体传播时代,新媒体使学生摆脱了上课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也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吸收知识的主动性。第二点:参与式学习。在新媒体环境的支持下,钢琴教学模式逐渐摆脱了只能一对一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更多关于钢琴乐曲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与其他学生相互讨论,互取长补短。接受知识的来源不再唯一,而是多面性的。钢琴教学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以前想与知名钢琴演奏家学习交流基本难以完成,而今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可在互联网上进行授课,分析曲子要领,细节处理,演奏完整曲子,更有机会获取钢琴大师们的演奏心得和思想。钢琴教学由之前的点对点形成了面对面的局面。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既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由可以积极参与相互合作,虚心学习。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使得钢琴教学模式摆脱局限,大大提高了钢琴教学质量,促使钢琴音乐艺术蓬勃发展。新媒体可以帮助钢琴教学课程,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经验积累的矛盾。在数字化新媒体的帮助下,间接性钢琴音乐演奏经验得以“直接”呈现。学生能够以“直接”学习钢琴音乐演奏经验的方式,“亲历”的方式去体验、体会、学习,掌握钢琴演奏。如此一来,弱化钢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对一局限性,教学学习中的抽象、枯燥、形式化的弊端。这样让学生既能轻易主动掌握知识,又能深刻体会到钢琴演奏与音乐欣赏的意义。
(三)钢琴教学与新媒体结合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在钢琴音乐教学中,运用新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众所周知,钢琴音乐是抽象的,而不同的演奏家对于同一个作品可以演奏出不同的情感,这属于音乐艺术的二次创作。而对于广大观众,视觉上的直接欣赏这种直观性的吸引力远远比听觉上抽象的感受要大。针对音乐画面感问题,如果可以利用新媒体这一技术,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广大观众更深刻的感受音乐艺术,也可以提高学者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投影在课上讲解并列出作曲家生平、性格、经历、创作特点、作品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来提取知识,全方位地了解作曲家和所学乐曲的相关知识。钢琴音乐艺术教学实践活动离不开新媒体的运用。如果要将新媒体全方位贯彻到钢琴音乐技术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对待钢琴音乐艺术修养及钢琴音乐演奏经验传递的态度。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一种高高在上地位,与学生的交流有从属主次关系。利用新媒体作为钢琴教学的辅助工具。要让钢琴音乐艺术从“神坛”上走下来,使教师从严肃变为亲切,主动帮助学生与钢琴音乐知识建立紧密的意义联系,帮助学生去感受、体会、领悟钢琴音乐的美和价值。笔者从事多年的钢琴教学工作中的一种体会,学生在平时练琴和上课所演奏的完全不同。学生在上课时会由于心里紧张导致身体各部位不够放松,音色、情感、细节处理不够到位,这都是由于心里紧张而思想变得复杂无法深入音乐,一心一意去感受钢琴演奏的音乐。这种独自练琴演奏得很好,在课堂上有差距的表现是所有学生的通病。而教师利用新媒体辅导工具可以很大程度的使学生从紧张的状态中放松下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到钢琴演奏艺术的学习中去,而不是纠结本身弹奏的好与坏。当然,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自觉的、系统的变革。教师在钢琴音乐艺术教学中仍然是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接受很多信息,而是否每一条都是有用的?如此看来教师的作用更加重要,他们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选择能力和质疑精神等能力的作用也是尤为凸显。因此,新媒体时代已然需要教学,但是教学必须发生转变。新媒体与钢琴教学相结合,对于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无疑是增添了新色彩,为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命力。让古典音乐再次走入人们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
三、结语
针对传统钢琴音乐教学模式,新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在钢琴教学中得到运用,可以避免钢琴音乐传统教学模式一对一局限性,以及枯燥、抽象等教学弊端。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将来乐谱的全面改革。同时还可以改变师生上课传统模式关系,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形成一种网状立体结构。新媒体支撑钢琴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诸多问题,同时更加突出了教师在钢琴音乐事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学生更是从中受益良多。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艺术科学项目,项目名称:钢琴教学与新媒体结合的社会效益研究,项目编号:2015-091。
参考文献:
[1]张阳.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灵性体现———以《海上钢琴师》《钢琴课》等为例[J].小说评论,2011,(05).
[2]赵呈领,江婷.基于教学方法本体的教学视频案例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07).
[3]何晓晴,柯和平.网络实践教学的典型教法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05).
- 上一篇:关于医疗项目计划书
- 下一篇:小学校本课程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