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多民族环境 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音乐教育的国家,但事实上并未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催生出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音乐教育“重西方,轻传统”的现状反思,伴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的倡导,使得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角度,还是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角度,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
一、视线:政策推动实践,理念推动发展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与发展状况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
2.当前形势下的音乐教育改革新理念与多民族环境下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状况
我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传承逐步沙漠化,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和严峻挑战。基于这一形势,早在1995年12月于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音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中,因各省区域的多民族构成不同及研究方向的专注点不同,对于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虽然也有一些局部的乡土音乐文化资源得以挖掘,但在具体校本化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体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可供借鉴的相关科研成果少之又少。
3.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有关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
在当前音乐教育本土化的研究中,重新审视世界各国的现代音乐教育,我们认识到,多数国家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历程,都主要的体现并暗含于各自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之中。比较典型的如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是先于相关校本理论出现的20世纪最早、对后继有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以开放性的姿态发展着的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是最早提出音乐教育本土化而且具有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高标准艺术审美要求并在理论与实践中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的音乐教育体系;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内容体现并深受教师和儿童喜爱的音乐教育体系等。另外,其他音乐教育体系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等及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成果“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综合音乐素质教育”等,都为各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校本化建设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模式。
4.欧美近些年来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已形成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其实质是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综观欧美各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影响,音乐教育中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逐渐融合与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趋势,预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的再探讨,正在不断地深入进行,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
二、基点: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创新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
1.从理论到实践的三个层面
(1)收集并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大大有助于加快研究进程。
(2)观察并研究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及实验,把握当前形势下音乐学科的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开展必要相应的采风活动和教学实验为基础,从中积累较多经验,以初步掌握特定民族区域内本土的母语音乐特点,为研究认知要求奠定良好的感性基础。
(3)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收集并整理我国众多世居少数民族的典范音乐,为各区域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开发课程资源。如由各地州的知名学者和民间艺人提供大量各种形式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可有偿获取),加之一些开放性的馆藏资源,为研究的资源配置给予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2.从经验到创新的两个飞跃
(1)通过定点教学实验及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探讨片区范围内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为探索更大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依据。
(2)依靠上述基础综合进行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教学实体的研究,通过若干关键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具体探讨,努力构建不同区域范围内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特色。
三、模式: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不是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1.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逐步以跨学科式的“音乐教育学科新门类”效应呈现。依靠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把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课堂模式引入到各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并积极实施课改,真正实现符合我国各区域特点的民族音乐教育,努力打造我国尤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这一思想指导下不断深入的方法、手段等目标。
2.实践与理论的互动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四、实体:从点滴做起,重视教学实效
鉴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方面不但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应用性,一般作为研究者既是基础性资料的理论创新者,同时又是教育性实体的实践应用者,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载体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分析资料与乐谱汇编
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和本土母语音乐资源电子乐谱的全面制作与注解,成果名称可为《××校本课程开发与××本土母语音乐》(或可编为两个分册: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现状分析》;②《××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曲选》),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为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设性决策依据和丰富的基础性资料。
2.片区性教学实验报告
以某片区为教学实体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定点教学实验,并从中总结本土母语音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般规律,成果名称可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报告》,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直接为其他民族片区音乐教学提供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上的经验借鉴。
3.其它方面的研究活动
通过把握“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学科上的内在联系及二者结合过程中的互动效应,拟可在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片区性甚或区域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论为主。另外也可利用网络论坛等其它形式实现上述目标。
五、流程:细化分工,分段进行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涉及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加之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系统的民族音乐学知识,而且要有全面的音乐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正是由于既要对我国本土母语音乐各乐种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又要对当前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下的成功案例进行学习与探讨,因此,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必须在充分挖掘与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而随之展开。按某一个片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拟以下流程:
1.准备工作:感性材料占有阶段
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风的研究方法收集与挖掘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母语音乐经典曲目。另一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的研究方法学习与把握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体系以及前沿理论。
2.前期工作:感性材料分析阶段
一方面通过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知识筛选并注释已获得的本片区范围内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并制作成谱,另一方面通过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与论证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化的可行性模式并编辑分析相关数据信息。
3.中期工作:课堂教学实验阶段
在对本片区本土母语音乐分类整理和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归纳的基础上,以本片区范围内的部分中小学为实验试点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性研究,既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探索,也是校本课程开发在音乐课堂教学上的具体实践。
4.后期工作:实践理论升华阶段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对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涵作出全面的、切合实际的结论,并最终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详尽阐述以本土母语音乐为主体、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导的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本质和一般规律,着力探究多民族环境下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体系。
六、结语
中国音乐教育中“西乐为主”课程观的长期影响,是导致我国尤其多民族地区本土母语音乐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适逢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借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将“本土母语音乐”注入课程并引入课堂,是优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的有效途径。以传承求发展,化危机为契机,让我们共同探索――为音乐教育改革新局面的到来积极创造条件,为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刘旭东,张宁娟,马丽.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6]李志宏.体验新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8]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9]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10]田慧生.新课程中的校本课程开发[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
[1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课程分析;教学行为改进;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52-07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程分析:基于校本资源的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经过历时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把课程分析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建立了课程分析框架,保障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精细化。我们把课程分析作为一种范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校本研究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思维,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育质量。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通^课程分析研究,厘清了课程分析与校本资源开发、教学行为改进的关系
(一)课程分析与校本资源开发
校本资源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因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合所教授的学生,教材和课程安排是否贴合本校学生,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一个学校运用成功后能否迁移到别所学校,这些问题都与校本资源有关。面对丰富的校本资源,如何开发及利用就需要依靠课程分析。学校实施有效的课程分析,必须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校本资源的挖掘利用。校本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要依托课程分析,只有让校本资源走进我们的教材,走进我们的课堂,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课程分析,为校本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课程分析,为判断校本课程资源在利用后所产生的效果提供了评价的依据,让我们看到校本课程资源在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课程分析是开发校本资源的必要工具。
(二)课程分析与教学行为改进
根据不同的原则,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尽管如此,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实现“教得有效”,就要不断改进各种教学行为;而要做到“教得更好”,就不能将目的仅限于此,而是必须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基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改进。通过课程分析,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改变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而维持教学的现象,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由经验型的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变。基于此,我们认为,课程分析是促进教学行为改进的必要手段。
(三)校本资源开发与课程能力
校本资源开发的过程是一种课程能力提升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的课程分析能力不够,校本资源开发就是一种冒险的行为。我们不能等待教师课程能力提高了再进行校本资源开发,也不能只顾开发而无视后果。我们只有给教育共同体开发课程的机会,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从而逐步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促进校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教学行为的改进,使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个体发展展开。基于此,我们认为,校本资源开发与教师的课程能力密切相关。
(四)课程分析与校本资源开发、教学行为
校本资源是一个基点,课程分析是一个支架,而教学行为是最终的呈现。在此过程中,我们从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出发,在研究中密切联系学校特色资源,深入课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架构,编制适切的课程,通过课堂观察、理论分析、实践反思等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全程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包括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彰显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与课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教师与课程实现了相互包容。这样,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将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基于此,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映了学校课程分析的能力及校本资源的开况。
二、通过课程分析研究,构建了课程资源、教学行为改进、校本课程开发三大分析框架
(一)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框架
本课题研究,指的是针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如关于朱棣文的校本教材、提炼出的“朱棣文精神”的内涵等,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理论为参照,运用具体的分析工具,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目的、开发内容、开发方式、开发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适切性、是否考虑师生的自身特点、是否体现了学校的教育主张等,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分析框架,为有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供实践依据。
学校现有很多被闲置的校本课程资源亟待教师们根据学校的现状、教育教学的需求来进行开发。怎样开发?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是否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及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及能力发展的需求?如何判断?基于这样的认知,本课题研究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以“朱棣文精神”为核心价值,综合平衡各学科在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确定观察视角的八个维度,以此形成主要分析指标,并通过“分析要点”进行详细阐述,明确具体分析指标,主要实施途径和操作模式则通过“评估方式”来体现,形成了以“朱棣文精神”为价值核心的课程资源分析框架。
(二)构建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
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此框架是指导教师开展课程分析的重要工具。构建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需体现学科性、主体性、校本性的原则。
1.确定学科教学行为的分析要素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的视角进行教学行为改进,把课程分析作为教学行为改进的手段。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为研究,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程分析,关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要素,具体要重视理念的更新、目标的落实、过程的安排、氛围的融洽、兴趣的激发、信心的培养等方面。结合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结合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确定学科教学行为的分析要素从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课程理念、目标设计、资源开发、工具使用、活动组织、动态生成、课堂环境及学生情态。分析要素的提炼有助于教师评判课堂教学情况,为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依据。
2.构建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
教学行为改进是基于反思的一种行动研究,指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弄清它的合理性、创新性以及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参照,来设计新的教学行为方案,实现教学行为品质提升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觉得构建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需关注教学行为要体现怎样的课程观、教学目标该如何设计、哪些课程资源应予以关注等等问题。因此,我们以课堂观察为研究手段,寻找教师在课程理念、目标设计、资源开发、工具使用、活动组织、动态生成、课堂环境及学生情态这八个主要指标上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以案例呈现的形式分析教学行为改进方面的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既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又使课程分析的框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校本研究模式的框架。
3.确定学科教学行为的分析方法
对于课程理念、目标设计等八个要素的分析,不是分块割裂开来进行的,而是一种以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做到既分别考量这些要素的达成度、又关注T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观察时间、研究人员、研究内容、研究形式四个维度对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划分。
(三)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指的是运用课程分析的手段,在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对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深入剖析后,构建起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分析框架。
1.确定了校本课程分析的价值追求
我们通过研究,较为准确地梳理了校本课程分析的价值取向,即校本课程的终极价值和校本课程的工具价值。校本课程的终极价值是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以促进学生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为主要任务。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既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和终极追求,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终极追求。校本课程的工具价值是指学校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本课题研究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在理念、目的、实施、评价等方面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以此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清晰了对校本课程开发分析框架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而且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也需要实践的检验,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醒开发者及时调整课程。如何能准确、客观地分析校本课程是否适合本校学生使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前瞻性等,这些分析的视角都是分析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单纯靠个人的主观印象去评价某门课程好或不好,明显是不科学的,也是片面的。因此,分析框架的构建就变得尤为重要。
校本课程开发分析框架的意义就在于运用分析框架,对校本课程进行分析评价,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保障系统。换言之,就是利用分析框架的作用来确保校本课程的健康运作。具体来说,校本课程分析框架的主要作用有:
(1)诊断。通过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这是课程分析的基本含义。运用分析框架进行诊断,可以提供关于被分析的校本课程的优缺点,获取被分析的校本课程的各类信息,发现教育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后续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2)反馈。所谓反馈,是指教师、校长或学生等分析者,有目的、比较系统地采集被分析校本课程的信息及意义,把采集到的内容传递给相关人员,然后搜集他们的返回信息,以此来实现分析信息的循环,提高分析活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逐渐深化对于校本课程现状与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认识,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校本课程的调节和控制。
(3)改进。改进的主要含义是及时反馈信息,调控行为,促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与优化。运用分析框架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也不是为了判断,而是为了改进。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需要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因此更需要注重“分析”的改进作用,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校本课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诸多的课程方案、教学策略、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等进行选择,以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需要发挥课程分析的作用,为决策提供详细的信息依据,在实施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3.构建了校本课程分析框架
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主要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分析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建构校本课程的分析框架,再去分析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旨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彰显。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觉得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需要关注六个问题:基于怎样的理念去开发课程?采用怎样的方式去开发?校本资源如何转化为课程资源?课程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教师如何教?如何评价?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认为,课程理念、方案设计、资源开发、组织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分析框架中最重要的六个基本要素,共同存在于一个框架中。分析一门校本课程,就是通过全方位考量,厘清这六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整体认知和全面评价。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的构建首先以这六个基本要素为指标。同时,每个基本要素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清晰的分析框架必须要对这六个基本要素指标进一步解析,通过对这些要素内涵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出符合这一要素内涵的细化指标。
课程理念、方案设计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的分析,组织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的分析,资源开发是对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的分析。初步构建的分析框架,全方位地体现了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分析目标。我们试图从这六个维度,十六个分析要点,对校本课程的优势、缺点进行部分或全面的分析。
三、通过课程分析研究,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实现教学行为的改进
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的科学建构,将教学行为以整体而有结构的分析呈现出来,使分析者与教学者清晰地看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要素的具体分布和实施。
基于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如何来发现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行为所体现的合理与不足,制定修改方案,全面改进教学行为?这要求我们在构建的分析框架之下,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观察量表是针对教学行为开展分析的工具,所以它的形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观察要点是每一个分析要点的细化、量化,因为框架式的分析只能形成模棱两可的结果;其次,观察要点要具体、准确,可观察、可记录、可分析,这样有利于教师理解、内化分析要点,开展分析活动;其三,观察量表上指向的教学行为要更具体、更明确,一线老师通过认真学习课堂观察量表,能从理论上整体把握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以此为工具,学会科学的课堂观察的方法。
图1以“活动组织”为例,从“活动有创意”“组织过程有序”“人人都是活动主体”三个方面考量,具体呈现可观察的行为。
基于分析框架的课堂观察量表,指向的是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可以是他人的课堂,也可以是自己的课堂,然后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可以只取其中一点,让复杂的课堂简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或注意到课堂教学的某个侧面,并快速洞察、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通过课程分析研究,构建新型的校本研究模式
课程分析研究作为一种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模式,结合校本研究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三个要素,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来达到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发展平台。
(一)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的特点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在已经构建的课程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出发,形成一种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这种校本教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设计明确的活动主题
立足课程分析角度开展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之前有明确的活动主题,让每一个参与者均有一个前期的准备过程,如研讨之前做好资料收集、观点整理等,最后带着思考进入主题课程的研讨。以一个个明晰的话题,来实现主题的突破。有了明确的分工,研讨过程中人人均有岗位、人人均有任务,缺一不可。这样,每一个参与研讨的成员必须全力以赴,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主动思考,从而参与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长此以往,每一个教师均能在课程分析教研活动中得到锻炼,收获成长。
2.促进教师的深度反思
立足课程分析角度开展的教研活动,以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c,由学校自行设计和策划一系列能供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的研修活动,使教师学会从理念层面、实践层面(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不同角度去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经验反思、教训反思、教学感想与灵感、教学补缺、他人的长短处、学生的创新等,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所存在的问题会引发参与者的深度思考。特别是在亲身实践过后,在同组教师的相互探讨中,教师能展开深思――反思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改进之处,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向。
3.实现教学科研的无缝对接
立足课程分析角度开展的教研活动,把教导处和教科室的教学、研究功能相融合,将教研组和课题组相融合,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在课题组下设“课程研修中心”项目小组。组长由课程研修中心骨干担任,统筹安排本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做好课题活动方案的撰写、教研组课题研究活动的落实、主持本组的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新闻的上传以及课题活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工作。项目小组的骨干教师辐射全员,带动全体。还下设学科组(与教研组相结合),课程研修中心成员与本年级组同学科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保证教学科研的无缝对接。课程研修中心成员为课题研究的骨干力量,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领跑者的作用。
(二)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的整体规划
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需求。为了提高校本研究活动的实效,我们基于课程文化转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校本研究进行了系统、整体的规划。其活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主题:校本资源主题、校本课程分析研究主题和学科改进活动主题。
1.校本资源主题
校本课程资源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因素,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以校本资源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活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将“朱棣文精神”作为我校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之核心,引领教研组建构属于学校特有的课程资源库。同一资源可以为不同的教师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益,服务于师生教学。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文本、文献类的资源,还要有许多超文本类的课程资源,使资源的数量、品种、形式多样,保持库里资源的充裕丰富。二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这是一种指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校本课程资源个案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从学科的角度出发,根据师生的特点,对个案的确立、个案的形成过程、个案的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设计、考察、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三是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研究。通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使全校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转变自己的课程资源理念,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资料的学习,通过对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反思,提升自己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2.校本课程分析研究主题
校本课程分析,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为工具,对主题单元课程、兴趣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从课程的文本形成和起源、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实施等进行部分或全面的分析。一是主题单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从学生兴趣和教师特长出发,结合学科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开发主题。选取相关学科,确定主题课程开发内容。既注重在不同年级形成一定的内容序列,又要关注主题内容的综合性和拓展性。二是兴趣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确定兴趣性课程的开发内容。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充分利用社区及学校的本土化资源,开发以科技为特色的具有系列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学科改进活动主题
学科改进活动主题,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为研究对象,以校本资源开发为改进的视角,以课程分析为改进的工具的一种主题活动,以此来达到契合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具体包括课堂观察研究、教师个案成长研究、自主观察研究。课堂观察的对象是不同年级的教师的课,教师个案研究观察的对象是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自主观察研究观察的对象是自己,可以是录像课,也可以就某几个观察点进行课后回忆,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它对有效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由于农村小学受师资质量、教育资源的制约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困难更多,需付出的更大努力。我校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成功地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可爱昭化》。现将工作体会赘述于后供同行指正。
一、立足本土,找准课程开发方向
我校地处有着2300多年建县史的昭化古城,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奇特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建筑、闻名全国的特产……。2006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着力打造这座“三国古城”,全力发展昭化旅游,“川北明珠”昭化已享誉海内外,如今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昭化的历史文化缺少了解和宣传,就连生活在昭化的“本地人”对昭化的历史也知之甚少,这样就形成了人与文化的强烈不对等,制约了昭化旅游发展。挖掘昭化特色资源,以其为载体传承和弘扬昭化文化,是每一个昭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引导每一个昭化人从我做起,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昭化的发展已刻不容缓。作为昭化的教育基地,理当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昭化人从小了解昭化、宣传昭化、热爱昭化。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课题“弘扬昭化文化,创办特色教育——《可爱昭化》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就应运而生了。
二、多方参与,营造课程开发氛围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校课程的开发,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家长的配合、社区的支持,才能有效展开。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缺乏学生的合作、参与,则开发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我们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启动前,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网络以及“可爱的昭化”系列主题报告会,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昭化历史文化。在校园内播放关于昭化的宣传片(《昭化印象》、《昭化恋歌》、《昭化流韵》、《昭化古镇》等),张贴昭化古城的宣传图片,悬挂关于昭化的诗词等,激发学生的昭化情。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通过家长了解昭化的历史,邀请对昭化历史比较了解的家长代表、关心昭化发展的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座谈,听取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运作的意见。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学校师生、家长及热心人士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充分调动了校内外各种有利因素,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开发氛围。
三、团结协作,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它需要实验者既要有高度责任感,又要有强烈的团结协作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使用,一方面需要有统一的领导,有序的运作体系。同时还需要全体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积极创新,需要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教材的开发之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领悟课改精神,明确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教师深入分析昭化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当好昭化的主人、做昭化教育人能做的事”。然后通过学校教代会、行政会确定把“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并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学校先后制定了开发方案、活动计划、评价方法以及教育科研奖励办法等,切实保障了课程开发的有效实施。在学校课题组的组织下,发起以教学区为单位的众多教师参与的课标、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编写工作。一是组织教师在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理论的基础上编写了《课程标准》;二是动员全体教师查阅资料、调查走访,收集整理后编写了关于昭化地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人物、民俗文化、地方特产、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文章79篇共计十余万字;三是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可爱的昭化》的教学建议一书,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四是根据时间顺序设置编纂体系,我们兼顾不同年代、不同诗人风格,考虑山水、人情、言志、叙事等不同内容,精选历代名人关于昭化的诗词,编注了《昭化诗词选》作为阅读欣赏教材。编纂过程中,还组织美术教师绘插图、设计封面;语文教师给诗文标注了拼音,文后附上了作者生平简介,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总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老师们或推荐诗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搭配图片、或调查走访……主动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己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并乐意为之竭尽所能。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河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目标牵动、方案带动、评估推动”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大力提倡干部教师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逐步形成学习型校园,强化管理水平和施教能力,既明确我要干什么,更清楚我为什么这样做,达成从做法到方法的过渡。
(二)真正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做到规范、精细、科学,向管理要质量。
(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一切工作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工作为了不同层面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三项创新性工作要做到有思想、成体系、可操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
(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研究的姿态搞管理、抓教学,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三、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强化两支队伍建设,为深化课改提供保障
影响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中,领导、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决定性因素。为深化我区的课程改革,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教师两支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升领导、教师驾驭、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1、实施教师读书工程,营造书香校园
为提高领导、教师理论素养,促其迅速成长,区教育局将在全区启动教师读书工程。为确保教师读书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好效果,建立教师读书长效机制,各校要采取以下步骤和措施:
一是制定本校教师读书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宗旨和总体要求,加强对读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二是召开教师读书工程启动大会,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教研组和每位教师都要制订读书计划,明确阅读书目、时间安排、参加人员、活动方式、保障措施等。三是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如读书讲座、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报告会、校园读书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搭建网上研读交流平台。四是将教师读书活动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纳入教师业务考核指标体系。每学期评选表彰读书过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优秀读书笔记,倡导教师快乐读书,自觉读书。五是定期将教师的优秀读书笔记、读书随笔等结集出版,作为读书成果在全校乃至全区教师中广泛交流,促进读书活动地深入开展。
区教育局将根据情况在校长和教师中开展年度优秀读书人物、优秀读书学校和有关读书征文评选活动。
2、针对学校和教师实际,搞好校内业务培训
各中小学要重视教师业务培训工作,要在充分研究本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旨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的培训活动。局相关科室、各中小学对各类业务培训都要精心谋划,严密组织,要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培训内容要涵盖前沿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学科教学、课题研究、网络多媒体新技术等;培训形式可以是外聘专家辅导、区校领导讲座、收看音像资料、交流研讨等,特别是对校领导业务辅导各校都必须落到实处;培训后要及时进行形式灵活的考核评价。
3、开展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内容的教师单项比武活动
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每学年分学段搞一次教师知识、专业技能的大比武活动,并将结果作为认定教学能手的重要依据。该活动将采取全员参与、层层选拔的形式展开,旨在让那些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教师有机会在全区展示自己,从而找到自信,推动我区教师专业素质有一个大发展
4、组织富有实效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
为了使领导、教师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实践能力,区教育局及各校要积极为领导、教师创造外出学习考察机会,有计划地安排相关人员外出学习,每学年外出学习人数应不少于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对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名校,区教育局还要安排校领导或业务骨干去挂职锻炼。外出考察、挂职人员回来后,要上交考察见闻、学习笔记等材料,并将自己亲身感悟到的名校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面向全校教师进行汇报,以求学习考察效果的最大化。
5、加强校际交流,促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每所学校都有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学校间的交流可以实实在在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为促进各学校的发展、教师施教能力的提升,各学校要开展更广泛的校际交流活动,包括与区内学校的联谊、与区外学校的互动。校际交流应该是有计划的定期交流,要实现常态化;校际交流要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借此升华本校经验,内化外校经验,加速课改成果的形成和转化,从而实现我区教育的协调发展,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迅速提高。
6、以“三名工程”的实施,带动两支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为不断优化领导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推动我区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区教育局将加强“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的实施。相关科室和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区教育局“三名”工程实施意见》、《窗口学校评选标准》、《名校长评选标准》、《学科带头人评选标准》、《教学能手评选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规范操作,名师、名校、名校长的人选从申报到考核、认定、公示,每个环节都要客观公正、一丝不苟,要加大对名师、名校、名校长的表彰力度,落实好相关待遇,敦促名师、名校、名校长认真履行业务讲座、示范交流的义务,并积极承担市级以上的教研课题,发表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学科带头人讲师团、教学能手送课团,分区片的巡回辅导、培训、送课。总之要切实发挥“名师、名校、名校长”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以落实《唐山市初中课堂教学常规》为契机,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
1.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升教研部门的整体素质。
作为学校教学的服务者、参与者、指导者,每位教研人员都要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既能“走出去”吸纳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又能脚踏实地地荟萃本区内点滴成功,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在参与学校教学教研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交流有理论、指导有方向、纠正有依据,调整有方法,实现与一线教师共同成长的目标。教研室每学期要对学校组织一次教学管理督导检查活动,肯定优点,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平时视导,通过听课、抽测,反馈《常规》掌握落实情况,结果纳入学校年终评估。
2.学校要把学习、培训、落实《唐山市初中课堂教学常规》常态化。做到学习落实《唐山市初中课堂教学常规》与落实“两规”(《*区教育局关于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区领导干部抓教学的若干规定》)相结合;与“三阶段教学管理”相结合;与教学评估相结合;与校本教研相结合;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放在管理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的落实,不留死角,管理到位,坚持不懈,切实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教学常规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提高校本教研实效,锤炼教师施教能力
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教师将所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的最佳方式,经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升华系列研究活动,加强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因此各学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以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营造广泛参与、合作交流、民主开放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教研层次和教研服务教学的水平切实解决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为使校本教研富有实效,各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校本教研的目的:改进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再研究自我。
②校本教研的方式:行动中学习,行动中研究,一边工作,一边研究。
③校本教研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开发差异资源。
④校本教研的形式:以课为载体,重视常态课研究。
⑤校本教研的成果:强调个人的行动智慧,更多的是行为的改变。
⑥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取的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群体合作为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课堂评议遵循如下准则: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接受式学习),该做的做了没有(亲身体验),该想的想了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该说的说了没有(真实及时地反映学生的想法)。哪些是学生该听、该做、该想、该说的内容,教师应是明白人,这成了课堂改进的瓶颈和关键,于是“教师学习事关重大”。
要发挥好教研的桥梁作用,强化两个延伸。一是校本教研活动,向前延伸与学校领导抓教学的思想贯通,落实学校领导在该项工作中的指导和管理责任,提升干部的素质。二是向后延伸与教学实践贯通,发挥教研“先修桥后过河”的指导作用。三是要特别明确区域教研重点是解决学校自身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三)狠抓教科研,实施课题带动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关键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各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把教育科学理论引入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其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1、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要遵循的研究思路是:一个策略、两个杜绝、三个融入、四个必须。
一个策略是:开展课题研究坚持典型带动策略。
两个杜绝是:杜绝假大空,搞虚的,玩文字游戏;杜绝虎头蛇尾。
三个融入是:课题研究要融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之中;融入到教研活动之中;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个必须是:课题研究必须成为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创名校的手段;必须成为促进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必须成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手段;必须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手段。
2、各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要做到六明确:一是明确校本教研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二是明确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载体;三是明确课题研究是教师自己研究自己;四是明确课题研究是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五是明确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六是明确课题研究是让领导教师以研究的姿态走进教育、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3、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学校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紧紧抓住以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思想来展开,这里要特别明确“主体参与”的真正内涵,重点应该放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思维参与,千万不要放在外在表现上,一节课效率的高与低,是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连续性来承载的,而绝对不是满堂问、乱哄哄,而学生必要的说和做是思维状况的一种反馈,是教师推进或调整教学的依据。
4、各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规范操作:
一是建立机构,健全制度。组织机构建设除了常规的建设内容外,特别要强调课题组内的分工,责任明确,分工具体。研究制度包括“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学习制度”、“课题研究汇报制度”、“课题研究交流制度”、“课题研究教师工作考核方案”等。
二是规范档案资料。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课题评审、读书报告、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行事例、日志交流、课例研究、会议记录、读书心得、学习材料、阶段总结、调查问卷、辅导材料等要系统整理,分类归档。
三是开展课题论证。通过开题报告,对课题进行论证,内容包括课题产生的背景,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找出本课题的创新点,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步骤和程序,对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设定预期研究成果等。通过课题论证,进一步发现问题,及时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
四是确保课题研究的常态化。为了促进研究工作有序开展,学校要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行事例,每周一次的课题研讨会、每月一次的读书报告会、每学期两次的课例研讨会等。
五是加强研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课题研究不能落实到口头上,要防止轰轰烈烈开头,偃旗息鼓收尾的做法。学校要建立一系列监督管理机制,如签订责任状、建立跟踪档案、制定评价细则等,用有效管理确保研究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四)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化课改的必然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具有浓厚的地方本土特色,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坚持必须符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必须适合教师实际和业务专长、必须体现本校传统和办学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包括明晰学校教育理念、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要等等;其次是确定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第三是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四是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方面,通过评价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逐步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评估课改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课程管理的职责和义务。各校要从“小”、“低”、“趣”三个字着眼确定研究题目。选题、实施、结题过程要规范,注重学生亲历亲为的体验。要按照“走入生活——产生课题——筛选课题——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展示交流”的基本模式开展工作。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主线展开,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与文化特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安全法制教育相结合,形成主题化、系列化的实践研究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每生(组)每学期写两篇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使学生提高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取得的研究性成果,学校和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加强反思、激励、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改革考试和评价方式,是促进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必要手段
为了更好的发挥考试和评价这两个指挥棒的作用,我们要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命题研究。命题研究是学校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必须承担的课题。命题必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紧扣教材的编写意图,加大创新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比重,各学校还要组建自己的试题库。
篇5
【关键词】少年农学院;课程开发;实施与完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11-02
【作者简介】丁莉萍,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江苏无锡,214153),一级教师。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超过60%。城镇化的推进,使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劳动经验,不了解农村、农业、农民,更缺少实践探索、实证研究的意识与能力。作为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改的亮点,因课程实施缺少资源开发、实施策略、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现成经验,它又是课改的难点。作为全国新课程实施首批38个实验区之一的无锡市惠山区的实验学校,基于我校办学目标、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的需求,也为了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全有效地实施和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校于2003年开始开发“少年农学院”课程。
一、务实、规范、严谨地开发课程
为提高课程的适用性,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优势资源。我校依据这一原则,因地制宜,利用学校的周边资源(桃林、茶场、花圃、蔬菜基地等),并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规划建设了占地近1公顷的“少年农学院”实践基地,开发了农业科普教育长廊、养鱼塘、小桃园、方桌试验田、小花房、蔬菜大棚、农村老物件陈列室、葡萄种植长廊、爱心林等9个项目,这为师生安全、有效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校本课程开发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因此,在制定课程标准和实施纲要时首先要有规范性。学校在“少年农学院”课程开发中,首先参考了与校本课程标准相近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其次借鉴了兄弟学校的相关课程标准,并结合本校特色,编写了《少年农学院课程标准》,该标准确定了“少年农学院”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要求、评价建议、保障举措等。依据课程标准、基地实际、时令节气和学生需要,学校编写了各年级《少年农学院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各年级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价任务。此外,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我们还编写了《少年农学院课程管理控制程序》,确定了目的、适用范围、管理流程、职责分配、组织网络等。
校本课程开发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校本课程可以为国家课程作有益补充。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因而很难照顾到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要,而校本课程可以涵盖国家课程缺少的、考虑不到的内容。我们依据《指导纲要》《少年农学院课程标准》,围绕“花、菜、桃”三大实践研究主题,编印了12册校本教材――《我们的乐园――走进少年农学院》,分设三个单元,后加“课程评价”,共四个单元内容。从2003年至今,我校的校本教材已四易其稿,在实施中不断修正,逐步完善。
二、有趣、有品、有爱地实施课程
校本课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要符合教育规律,教师要信任、欣赏、悦纳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及成长的方式,并为他们营造爱的环境。鉴于此,我们有趣、有品、有爱地实施课程。
我们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前提下,探索“少年农学院”课程“普及+提高”的实施模式。“普及”以班级为单位,依据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以“花、菜、桃”为主要内容,开展实践操作和小课题研究,活动趣味十足;“提高”以组建学生社团为主要方式,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满足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践层面,学生参与种菜、养花、管理桃树、烹饪与义卖蔬果等活动,学生的体验经历是丰富有益的。在研究层面,学生们依托学校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记录手册》,进行小课题研究学习,所获成果多样且丰富。
我们制订《少年农学院课程管理控制程序》,组建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以保证课程规范有效地实施;学校依据PDCA质量循环管理模式,从依托基地、基于教材、执行计划、策划活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改进完善等方面开展工作,持续提升课程实施品质。我们通过规范程序、校本培训、团队修炼、专题学习、专家启迪、用足资源、校际交流等方式,探索课程实施的有效模式,提升教师素养和课题研究品质,深化推进无锡市“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南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已结题)、无锡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本开发研究”(已结题),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少年农学院”课程的建设行为,从而提升课程开发的品质。
评价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质量分析、监控和跟踪管理的过程。我们依托管理评审机制,依据课程标准、课程纲要、教学计划、活动方案,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过程核查和期末展评,并以此对课程实施品质做出客观评价;我们结合教师绩效考评奖励机制,依据课程实施纲要和教学计划,从教学态度、能力和教学教研成果等方面,对教师做出合理评价;此外,我们还依据学生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资料,结合多元性、激励性、发展性等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汇编学生成果,表彰和奖励优秀学生。
三、积累、冶情、涵育地发展课程
目前,我们希望通过“少年农学院”课程的再开发,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内涵,进一步开发校内外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以此帮助全体学生更好地积累劳动和生活的直接经验,培养其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态度。
“少年农学院”课程发展将围绕以下四项内容。
1.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
我们利用政府重新划拨的三千多平方米土地,重建藕小“红领巾小桃园”,结合周边桃园资源,带领学生走进桃的世界;吟诵关于桃花的诗词歌赋;调查桃与本地经济的关系;结合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摄影摄像、书画创作、征文比赛等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桃文化,真切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情感。
2.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
用好小种植花架,打造唯美的空中花园,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花卉、盆景的养护知识,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审美情趣;学生搜集花语、花诗、花歌等,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画一画,多途径感受花的美,从而养成热爱美、发现美、欣赏美的心态;此外,我们要高标准建设种培实验室,通过观察种子的培育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体验植物生长的完整过程。
3.我是小小蔬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
我们要重建方桌试验田,添置种植箱,指导学生变废为宝种蔬菜,并体验菜农的酸甜苦辣;要用足、用好社区、菜场、蔬菜基地等校外资源,组织学生外出采访、调查,了解当地蔬菜的种植情况;此外,还要打造美食创意工作坊,人人学当烹饪师、烘焙师和美食家;蔬菜成熟后,学生可以品尝、赠送、义卖,以此让学生学会分享。
4.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
篇6
关键词:中学英语校本课程 开发 途径
一、关于中学英语校本课程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育部对课程管理采取多级管理模式,使各地拥有自主规划、开发、管理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的权利。其目的是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走国家、地方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中,本着以学校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形成学校特色,发挥教师专长,发展学生个性,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中学英语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办学思想、理想追求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确定的个性化、特色化课程;它依托校本教研这个平台,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而对英语校本课程进行进一步开发。在中学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必须体现校本化,必须建立在对学校环境与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非学科性必修课,重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兴趣和能力特点,自主选择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三、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面,多方面了解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极其实用意义。
中学英语教学中历来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特别是交际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因此,我们认为:应将“把英语知识转变为初步运用进行交际的能力”作为校本课程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知论认为,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大于语言知识的作用。因此我们校本课程的目标之二就是增加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常有这样的弊端,即课堂教学以“灌输—接受”模式为主,由此产生学生认识能力、自学能力低下的不良后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模式。在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提高是我们追求”为第三个目标。
四、实施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课程内容的安排,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性、开放性、适应性的短小而又相对完整的板块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为学生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所以,在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学校自身条件,且应注意以下问题:
1.落实教师
艾利奥特说:“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关键在于落实教师,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然而,我国教师长期习惯于一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仅满足于课程实施,视教材为圣经。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确立正确或合理的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012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初探第11期2.校本课程方案要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相一致
文化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和构思工具,同时又是思维得以发展的媒介,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辩证统一的。由于英语语言习得有它的特殊性,这就将学生带入一种新的文化背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接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获得一种新的认识方式和认识能力。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与课本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凭借从课本中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到研究性课程中去实践、去发现、去求知;又以研究性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能力去补充、强化课本知识。
二是注意发挥研究性课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优势,在充分考虑课堂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内容之间的互相搭配、互相补充。实践证明,选材内容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趣味性,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是注意发挥研究性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认识能力及自学能力方面的优势,组织适合能力训练的材料,安排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内容,以适当的授课形式,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理想的发展。
3.要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与之相关的文化,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究真穷理,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要减轻学生负担
考虑学生负担校本课程不能开发多少就开设多少,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然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开发结果与开发初衷的南辕北辙。这就要求我们恰当地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任何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都不会得到学生的支持,更谈不上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在选材时,特别要注意文章的难易度,尽量降低对学生的词汇要求。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多样性,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为授课时的设疑、答疑、讨论做好准备。
五、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的。有鉴于此,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校本课程的开设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衔接。其次,校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生活,是学生急于想了解的。另外,校本课程要集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开放性于一体。根据我们对校本课程的探索和研究,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式有:
1.指导学生欣赏英语原声电影。
2.开设讲座介绍英语国家概况,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的语言异同;
3.办英语墙报,内容涉及:英语词语趣谈,中西文化对比,名人介绍等。
4.举行英语竞赛,内容有:本地区旅游点人文景观导游英语介绍,选英语导游活动;唱英语歌曲大赛;书法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
5.英语活动:英语角活动;英语晚会;校园英语广播;校报英文版面。
六、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措施
1.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否则,便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英语活动。
为了开展好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学生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一般是挑选各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临时变动。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当然,每次开展课外活动,教师都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例如:要备齐活动所需的材料,要制定出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及奖励办法等。同时还应设想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譬如,英语朗读比赛。我们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再如,英语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他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报纸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
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英语游园会”、“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无须花教师过多时间去准备,而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一些有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智力竞赛”,仅限于在课外小组学生中进行。竞赛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学生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有:猜谜、趣味问答、判断是非、填空、听力测试等。
七、反思
篇7
一、让教师在科研的氛围中工作,实现向学术型教师的转变
一个教师若以“受学生欢迎”或“专业知识熟练”为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他只能达到一个“好教师”的最低要求,也只能充当一个“教书匠”,很难成为一个“学术型教师”。笔者认为,从一个“好教师”成长为一个“学术型教师”离不开科研的工作氛围。
1.问题“课题化”,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
对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而言,以教学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即从“问题研究”开展教育科研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因为即使选题和研究方案都存在很大困难,但研究问题不仅能获得研究成果,而且还能用这些成果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增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教师们在不断地积累经验与积蓄成果中,必然会顺利地进入到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中。
为了降低课题的难度,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化”,我们提出了“问题即课题”,这对落实“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消除教师对研究课题的畏惧心理是有积极意义的。应当指出的是,“问题研究”要从教师的工作着手,应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而非“道听途说”的问题,更不是自己“假想的问题”。
2.课题“问题化”,形成学校的教研梯队
有的教师认为中学教师搞课题研究是大而空、不切实际的事情,其实,课题研究虽然有难度,但并不是难不可及,应该说,在中学教师中开展课题研究是大有可为的,它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学术素养,而且也是培养“学术型教师”的必经之路。中学教师研究的课题选题要切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课题当作一般的问题来对待。学校可根据教师的水平形成教研梯队,由简如难,层层深入。强化课题研究是推进学校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它能够凝聚学校教育科研的队伍,培养教研骨干,营造学校的科研氛围。
3.校本“课程化”,提升学校的教科平台
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使其在拓展课题研究范围、增强课题研究针对性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开发的质量与水平。通常的做法是先设好要解决的问题,即根据课题研究的选题来确定校本课程的方向和内容,然后根据问题收集材料、编订校本教材、制订教学方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设课程,让学生能真正学到校本文化。
二、让教师在压力与激励中成长,寻求培养学术型教师的制度保障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研队伍的建设,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更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和评价机制,以此来支持与保障学术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1.组织校本培训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例如我校向第一次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介绍如何进行课题选题与论证,怎样书写课题方案与选择研究方法,怎样完成结题报告与撰写论文。事实上,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与提升的过程,教师们逐步形成了强有力的教育科研梯队,这为更多教师成长为学术型教师创造了条件。同时,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组织教师开展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介绍与交流活动,学校邀请校外专家组织培训,例如有关新课改的理论讲座和专项知识培训,同时也请本校的名特教师或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作专题汇报。
2.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首先,教师在教研组内可以畅所欲言,包括交流成果、探讨问题或心得体会。其次,有价值的教研组研究成果,还可拿到全校进行交流与研讨,例如我校成功开辟了“征鸿讲坛”,它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学术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术型高中的学术特色。同时,由于“征鸿讲坛”上所交流的学术成果大都是有价值的,我校整理了每期的资料,并按年度汇编成册,它见证了我校课程改革实践的足迹,也是我校教师学术研究的积淀与成果。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为教师的学术研究与交流搭建起更多的平台。
3.寻求压力与激励并存的机制
培养学术型教师与每位教师的自身发展紧密相连,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尽可能合理地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得到发展的同时体现价值。学校要采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要求相结合的方法,倡导“荣誉与责任同在,考核与激励并存”的管理作风,不拘一格,和谐推进;给予学术型教师相应的待遇,这就是对学术型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当然,学术型教师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带头担负起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其他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还要定期拿出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术型教师的作用,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篇8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通过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配合,培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养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初步具有中国心理、世界眼光、传统体认、现代意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基本理念
新六艺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称之为化育思想。
化育思想是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中华民族优良人文传统为依托,并批判借鉴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学论、课程论,由此探索构建的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核心信念是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文化成的理念。《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唐代孔颖达注释云: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先哲们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文化成理念的基本内涵,成为我们化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因此,化育思想,我们也称之为化成教育思想。它是以人类优秀文化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化育为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为目的的教育思想。
化育思想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化育思想要求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现实存在和现实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关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生存状态,勇于献身民族复兴大业。
三、课程基本结构和性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包括新诗教、新书教、新乐教、新礼教、新科教、新武教共计六门课程。
小学新六艺课程的性质属于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由涪陵城区教育办公室主持,涪陵城区六所小学共同参与研究和开发。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六艺教育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绝不是复古。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是在和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要求,对中国传统六艺教育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应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更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课程基本要求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总的要求是:突出人文关怀,强化传统熏陶,促进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德艺双修。
小学新六艺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新诗教课程:设置诗歌课,继承和弘扬中国诗教优良传统,推进中国诗词进校园,强化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诗歌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小学阶段学生背诵古体诗150--200首;培养学生诗词朗诵习惯和初步技能;了解中国传统诗词和现代新诗基本常识;开展儿歌、儿童诗习作教学,尝试古体诗和现代新诗习作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诗词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诗歌审美情趣,发挥诗教的育人功能,以诗性培育人性。
新书教课程:设置书法课,改进写字课教学,强化中国书法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小学语文和艺术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书法审美意识和初步的书法审美能力。强化书写技能训练,开展必要的书法常识教学;在硬笔书法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毛笔书法教学;在学习楷书的基础上,重视行书的学习;在临摹的基础上注意体现学生个性;在字迹工整的基础上讲求字迹协调、美观。书法教学要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书法不仅在书法课(写字课)中教学,还应该在美术课中加以引导。要发挥书法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书写和欣赏过程中受到书法美的熏陶,以书品培育人品。
新礼教课程:设置礼仪课,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新文明风尚教育以及现代礼仪教育,以之补充和拓展品德课教育。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贯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批判吸取中华礼教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乡情和爱国情感,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情感基础。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精神,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以之作为礼仪教育的认知基础。知行结合,以礼仪行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实践,以礼修德,以礼立人。
新乐教课程:开设乐教课,加强和改进音乐教育。开展声乐和器乐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初步的演唱能力和演奏技能,每个学生会演奏至少一样乐器(含竖笛或口琴)。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与新诗教、新礼教、新武教等学科的结合,拓展学校艺体教育,弘扬中国教育传统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以乐成人。
新武教课程:开设武术课,拓展体育课教学。弘扬中华武术传统,培养学生尚武立德,机智勇敢,拼搏进取,强身报国。新武教应与新礼教紧密结合,以礼习武,以武修德;培养学生武术活动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每个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法和拳术、器械套路十套。 【1】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相关文章:
| | | | | | | |
查看更多>>
新科教课程:开设科技活动课(含信息技术课),强化科技教育,使学生了解、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电脑基本操作技能,以及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意识和初步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教学;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丰富多样的科技、科普、劳技活动;培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兴趣和动脑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新科教,补充和拓展数学课、科学课教育。
五、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基本教育方式,即广义的化育方法。广义的化育方法包括四种基本方法:教、化、学、行。
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教育和引导,就是坚持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化,就是狭义的化育方法,即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的日常言行和教育教学环境诸因素,对学生的熏陶、磨砺、感召,使学生心灵深处发生转化。
学,就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能动性。
行,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就是突出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要通过教、化、学、行的基本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标,达成其教育目的。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应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六、课程组织形式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形式和课程活动形式两大类,即“两课两活动”。
课堂教学形式即两课,指通过专设课和合并课。专设课时也叫单列课时,是利用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地方和学校安排课时”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来安排校本课程课时。合并课是将校本课程合并在国家课程的课时中教学,即在国家课程教学过程中插入相关校本课程的内容。
课程活动即根据校本课程计划和要求开展的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活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即两活动,一是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二是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日常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朝会、班队活动、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日常活动实施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即利用学校、少先队主题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或专题参观访问、调查、采风等活动实施校本课程的教育活动。课程活动应充分利用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电脑网络系统、校园广播、宣传专栏进行教育活动。
新六艺校本课程应将课堂教学形式与教育活动形式有机结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利用课程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新六艺校本课程要与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结合,使新六艺课程活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都应该积极结合新六艺校本课程来开展。
七、小学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结合。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结合方式主要是渗透与扩展,分列与合并。
渗透与扩展,即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的渗透与扩展。新六艺校本课程必须渗透国家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育教学中,应渗透新六艺课程的精神,并挖掘、突出、深化与新六艺课程相关内容的教育教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体现校本特色。新六艺校本课程既应保持校本特色,也应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来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之成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机扩展。
单列与合并,即课程和课时的单列与合并。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新六艺课程特点,可以单列设置新六艺课程和课时,也可以将新六艺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合并设置。
八、课程评价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应遵循人文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等五项原则。人文性原则要求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摆在课程评价首要位置。实践性原则要求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整体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并对学生新六艺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差异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个性优势发展。创新性原则要求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上述五项评价原则,也是新六艺校本课程的教育原则。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评价的性质属于考查,主要包括行为评价、作业评价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行为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言行表现、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兴趣等方面情况。作业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练习、习作达到的程度。绩效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及相关评比、竞赛、考级活动中的表现。考查方式以定性评价为主,以日常行为表现和实作技能考查为主。
九、课程计划
涪陵城区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见附表1。
2
小学新六艺校本课程计划相关文章:
篇9
关键词:新课程 实施 问题 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是新世纪赋予基础教育战线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新课程改革用“国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代替了长期以来被中小学教学视作根本的“教学大纲”。应该看到,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新课程改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改革日趋成熟,目标正在实现;另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新的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新课程的实施无疑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学科模块教学内容多而规定课时少,在规定课时内较难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教学内容新颖,教学目标多维,传统教学方式较难适用于新的学科模块教学,教学观念新旧交错,课程实施“走老路”,造成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普遍存在。因而上好新课程的确有一定难度。
以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课程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互无关联,教学被排斥于课程之外;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成为课程专家的“业内”之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单一教学,教师成为课程的机械执行者。教师由于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之中,因而丧失了课程意识,造成在教学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所谓“课程意识”,简单地讲,就是教师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
造成教师课程意识的丧失,以及在教学工作中被动局面的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原有的价值观植根于“唯分数是论”的现实,有着非常大的惯性。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因而离新课程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课程改革步步推进,已进入“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阶段,时不我待。
(四)实验区的教师虽接受了岗前培训,但主要靠新课程实验中的“做中学”,得到的专业支持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量。
如今,新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弹性比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而教师创造性的实施能力相对不足,一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难以运用自如地驾驭课堂。
应对策略:
1、开展多种形式的新课程知识培训,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增强教师对实施新课程的认同感。
2、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入思考学科教与学的有效方式。
3、组织各学科的骨干教师编写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高中选课指导手册》,编写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们深入领会、把握新课标内涵的过程。
4、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水平。
5、用教材、用资源,重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培训工作,仅仅依靠教师外界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教师自身根本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靠教师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可以适应教学需要。
二、新课程学科教材及配套资料使用中遇到的困难
在新课程实施之初,尽管有多种版本的学科教材可供选用,然而也许是因为教材编写的时间过于仓促,课后习题的选择仍有不适合、不协调的情况,出现了不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较好地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和困惑。
此外,在一些配套资料中,也存在不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需要的情况,没有较好地渗透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难度较大、要求较高,有很多偏题、怪题、超纲题,甚至存在严重的知识超前的现象,这一切给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应对策略:
组织教师反复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标中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合理使用教材开始,对教材及配套资料中不合适的习题大胆取舍。
目前,很多实施新课程的学校开始使用教师的自编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教材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
如此一来,学校的广大教师无论对自身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还是实施课程、驾驭课堂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把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选择性课程等多种新的尝试纳入到发展目标之中。其中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三年中要获得15个学分,这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综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到位、观念更新不彻底而走了一些弯路。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甚至不清楚究竟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更不知如何操作,导致了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徒有其名。
应对策略:
借鉴其它省市学校的一些好的做法,结合学校实际,选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制定全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向所有教师征集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在高一年级组织学生进行自愿分组并选定课题,由学校根据教师个人的专长及学科特点为每个课题小组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指导教师负责全程关注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加以宏观指导;学校同时安排课时及专任教师负责定期组织各课题小组进行课题进展情况的汇报,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要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指导教师首先应当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事教科研的能力无疑又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认识不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等观念还未很好地建立起来,课程意识不强,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大多局限于举办讲座的形式,因此开设的效果并不会十分理想。
应对策略:
由学校教研室负责,指定专人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学副校长专门为全校教师举办题为《校本课程》的讲座,以学校各项制度作保障,鼓励有特长、有专长的教师先行动起来,全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才能。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课程开发,不仅增进了教师对于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还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通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整体提高了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五、学分认定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实验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评价项目众多,有终结性的考试或测试,有建立在出勤、情感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忠实记录上的过程性评价;有总分,有等级,还有建立在等级上的学分认定。当学生的模块学习结束后,要对上述一系列的数据进行计算或转换,一学期两次的模块学分认定工作大大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工作效率极低。同时,记录的内容多、种类多、项目多,三年下来,学生的原始记录的各种表格材料一、二个成长记录袋是装不下的,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高考参阅时也十分不便。
应对策略:
学校首先召集全体信息技术教师和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的其它学科教师,讲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各项指标,请各位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对这些老师们认识学分认定的重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展现了各科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这样作用,可极大的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实践的基础上,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由课改一线的教师提出基本要求,学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也可委托专业软件研发人员)开发出体现理念、记录全面、操作简便的学生成长记录的专用软件,据了解有的省份已由一线教师做了尝试,如果统一开发一个这样的软件则更好。
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管理
通用技术课程是这次新课改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它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实施新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用技术课程对于各个高中学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然而对于学校开设这门课程除了通用技术课程所需的设施、场地欠缺之外,更大的难题还在于从上级主观部门领导到学校校长、老师、家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以及从事课程教学所需的专业教师的短缺,阻碍了课程顺利、有效的开展。
应对策略:
在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初期,学校就要安排相关教师提前进入角色参加培训。考虑到全新的特点和开展教学研究的需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要远多于实际课程所需的教师数量。在派出培训的教师的选择过程中,特别注意老、中、青三结合,考虑动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教师本人喜欢等因素,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学校至少配备两位教师参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学校把《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列为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并将“正常规范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写入学校工作大纲。
主动做好学生走进新课程的指导工作,除了通用技术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指导外,在开设此课程前由学校组织专门的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配合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做好新课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凡是高一的学生家长都要请校内外专家作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生活。要想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在新课程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除了校领导要转变观念、紧跟形势、研究问题外,还必须解决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问题。只有拥有一支观念新、理论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学校就能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站稳脚跟,我们的学校也才能在培养教育未来人才的工作当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新课程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由于熟悉和经验的不足,在实施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着对学生健康发展负责的态度,经过教师的不断实践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一定能够不断走向预定的轨道。
让我们在超越新课程中成长,在成长中推进新课程的应用,推进新课程向着时代变迁的新一轮的超越。
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刘良华,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
篇10
上午好!
20*年12月,我们申报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据全国规划办的领导说,以“校园文学研究”为对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全国尚属首次。我们感到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一年多来,在*大学、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全国中语会的指导下,在各地有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在众多大中小学同仁的积极参与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作阶段工作汇报。
一、工作回顾
1.隆重召开开题会。20*年4月21日~22日,课题组在*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隆重召开开题会。*等专家应邀出席了开题会。我代表课题组作了《开题报告》。各位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点评、论证、指导,从不同侧面对课题研究发表了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内容与策略。会后,我们还参观了课题实验学校“北师大附中”,我还应邀在北师大附中作了题为《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学术报告。关于开题会的消息,20*年5月5日的《中国教育报》以《“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开题:校园文学研究“升格”》为题作了报道,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积极组织子课题申报。开题会之后,课题组积极组织各地学校申报子课题,发展实验学校,建立实验基地。目前,已有数十所大、中、小学报送了申报材料,包括*师大附中、*实验中学等名校在内的许多学校已完成评审立项工作,并陆续召开开题会,进入了研究阶段。石家庄十七中、大连开发区七中、本溪高中等校先后被确定为示范实验学校。辽宁大连等实验基地已经和正在建立。
3.严格实行规范管理。课题组建立了办公室,完善了管理办法,为每个子课题组建立了管理档案。课题组彭小明、王世龙还多次实地考察指导,先后到石家庄十七中、乐清市虹桥中学、苏州市一中分校、*市潞河中学、*市五十中学进行调研及现场指导。
4.搭建实践交流平台。课题组充分利用“中国教育文学”网站,报道课题研究动态,交流课题研究经验。上线文章达66篇,点击达3万余次。课题组积极与《中学生》《小学生生活》杂志合作,在该刊开辟“点击文学社”“互动写作”“自主写作”等栏目,刊发各实验学校师生作品。课题组承办了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发现“新人”,推出“小作家”,受到的肯定与表扬,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研究成绩
1.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各地“校园文学”活动开展较多,但理论研究欠缺。作为课题研究进入教育部规划课题,还是第一次,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如何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经过反复探讨,初步拟定为(1)校园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2)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3)校园文学与校园文化研究、(4)校园文学与人的发展研究等四大板块,抓住了研究的重点,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基本构建了校园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2.陆续形成校园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例如我们出版了专著《校园文学与创作》,发表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校园文学研究》。在我的指导下,*大学六个本科生、两个研究生也参与了研究,多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博客与校园文学研究》《网络:校园文学的新平台》等也已定稿(已发资料袋)。*大学人文学院04中本一班学生李斌斌(笔名那那)还出版了三本头长篇小说《何处金屋可藏娇》,并正在写《长安妖娆》。课题实验学校——浙江乐清市虹桥中学的“生态写作研究”,石家庄十七中的“校园文学美文美读”探索,大连开发区七中的“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学有机整合”实践,辽宁本溪高中的“校园文学博客研究”,四川成都市高新实验小学的“儿童文学启蒙校本课程研究”,湖南临澧县四中的“高中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等等,都具有很好的研究进长。
3.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当多的学校选择了“校园文学与语文教学研究”这一板块的子课题。占申报的子课题有三分之一强。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也备受关注,如湖南桃源凌津滩镇中学、江台安丰中学等就较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也都进入了许多学校的视野。
三、问题和困难
1.研究进展不平衡。部分学校在立项后没有认真进入实质性研究,以拿到子课题立项“证书”为终点,没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2.缺乏深入的探索。部分子课题组存在着停留在过程描述层面,写作论文时往往停留在“怎么做”甚至只是“要怎么做”,而不去探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规律”等等,因此没有从理论层面研究,没有新的思路、新的进展。
四、今后设想
1.进一步加强管理。在课题研究实施阶段,总课题组将严格管理,如不能研究或不作为的,将不发“结题证书”。
2.继续扩大研究队伍。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本次会议后还接受子课题申报,还要发展一批新的实验学校,再建一批实验基地,欢迎有志校园文学研究的同仁参与。
- 上一篇: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报告
- 下一篇:对统计员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