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收获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收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 校本课程 评价机制
一、化学校本课程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确立了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力图做到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又能造就出一批专家型教师,把学校建设成研究型学校。《走进化学诺贝尔》校本课程,是我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改变课程单一的结构模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我校教师不断学习、进一步提升化学素养和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施《走进化学诺贝尔》校本课程开发对我校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的技艺和能力,学会研究并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学会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走进化学诺贝尔》校本课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学会求知;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发展;有利于学生加强人际交往,学会合作。
二、校本课程的界定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刘旭东、张宁娟和马丽等人编著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在古代时期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这是从校本课程的存在形式来考察的);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这是从校本课程的思想产生来看的);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这是以校本课程概念的出现为依据的 )。
三、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展
1. 校本教材《走进化学诺贝尔》的课程目标
高二年级实施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达到这样几个目标:1. 丰富学生的化学课外知识,体验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了解化学趣味实验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3. 使学生合作完成化学趣味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4. 在话题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5. 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 校本教材《走进化学诺贝尔》的教材内容
本书共分为七章,从诺贝尔的传奇一生引入了诺贝尔奖的百年辉煌,讲述了化学发展史的过程,将诺贝尔奖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元素、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学的化学平衡、实验、能源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自己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与乐趣。最后,引入话题中国人从来没有得到诺贝尔化学奖,让学生了解实情,认真思考我们到底缺少的是什么。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该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别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每节课相应的以PPT的形式呈现,这是该校本教材的一个亮点。
3. 校本教材《走进化学诺贝尔》的课程实施
高二年级理科班8个班在高二下学期进行学习,每周一节课,因清明节、端午节、五一、期中考和期末考等重要活动停课5次,实际上课14次。第一节课向学生说明了诺贝尔奖的内容和由来,并向学生介绍了搞笑诺贝尔化学奖引发学生对该校本课程的兴趣。后面又通过播放化学史视频、趣味化学实验视频、讲述小故事、演讲、学生辩论会、分组合作阐述小论文等进行学习。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1.多元化评价内容
评价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考勤;学习态度;动手与探究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质疑的能力。
2.多样化评价方法
通常采取以下评价方法:①学生自评。学生要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学习态度,审视自己的学习,反思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②合作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其他小组同学的论述方法,接触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和胸怀,提高认识水平,营造一种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氛围。③教师评价。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根据上述三种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教师制作相应的评价量化表,给予学生多次的评价机会,并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中,最终做好评分认定。教师在评价中以鼓励为原则,使学生不仅敢想,而且敢说敢做,逐步提高会想、会说、会做的能力,进而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五、校本课程教学中的收获
1. 学生的收获
极大调动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教师的收获
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与水平,也调动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教师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今天,我国课程结构日益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制初见端倪。校本课程已日渐成为我国课程结构中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就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更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此认识,我们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用足现行国家教材的基础上,以自编校本教材为主体,以文学社活动,诗文诵读活动为双翼,以其他综合性语文活动为补充,初步构建起了有我校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
一、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开发与实施语文校本课程,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辩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范围很广,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自主开发校本教材:这是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我们以学生需求为前提,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从我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兴趣特长出发,采取互补整合式合作开发模式,即根据每位教师的兴趣特长分配开发任务,然后对各自开发的结果进行整合补充,加以完善。文本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学生推荐,教师搜集。比如,我们开发的古诗词读本,内收从诗经到潭嗣同计200首诗词,其中有六十多首是学生推荐的,其余100多首是教师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本着与统编教材相关联,对统编教材做必要的补充与拓展的原则,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精心遴选的。我们开发的用于04级复习的《精短文言文选萃》,共收文言短章27篇,主要是教师根据当届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搜集整理而成的。在以上两种校本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不断通过学生和教师两个渠道搜集整理补充现代中外美文佳作,不断丰富和完善诗文诵读材料,用于初一年级的诗文诵读的校本教材-----《诗文精萃》读本,也已整理就绪,并印发到学生手中。我们计划到2006年出版一套专门用于我校学生的诗文诵读教材。2、诗文诵读活动:自2004级开始,每届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进行诗文诵读活动,要求学生诵读熟背校本教材中所选诗文,并通过诗词比赛等形式进行检查。此活动对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有着明显的作用。3、文学社团活动。以编辑校刊为主要依托,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如外出参观名胜古迹,采访名人,举办文学专题讲座,组织文学社员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活动等等。文学社团吸引了一批文学爱好者,培养了一批文学苗子,有力的促进了写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4、日常学习生活类:这一类是每天必做的,如每日文化积累(名言、名句、俗语、对联),每日三分钟练字,阅览校阅览室的报刊,自编自制各种形式的报刊等。5、带有课外活动性质的综合性语文活动和比赛:这一类,我们力求使之规范化、系列化,避免随意性,使之课程化。每学期依据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在初一学生中开展写字比赛,初二学生中开展诗词比赛,初三学生中开展读后感写作比赛,还通过诸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烈士陵园祭扫、参观博物馆、纪念观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收获与体会
三年多艰辛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1、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我校现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尊重和满足了我校语文教师与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实验年级涌现了一批语文综合素质高的学子。学生在各级各类刊发表习作五六十篇。有多名学生有过在报社电台当记者的生活体验,有六名学生有过采访贾平凹、余秋雨、叶永烈,赵熙等名家的经历。语文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也大面积的提高了我校语文教学质量。实验年级2004年中考语文总评成绩 91.3 ,一举夺得全区第一的桂冠。
2、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升了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使语文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课程试验,从而改变了教师仅把语文课程当作语文教科书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语文专业知识得到了提升,语文教学视野得到了扩展。可以说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一实放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回顾校语文校本教材开发之路,我深深感到: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篇3
一、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许多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已初步树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校本开发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因为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校本课程开发问题颇多。
1.校本课程形式化。一些学校既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计划,又有成形的校本教材,但对采取何种方式实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达到什么样的育人目标,教学怎样安排,课程如何评价等问题却考虑得甚少。这种只注重教材“形”而忽视课程“质”的做法,是形式化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质量不高。一些学校校本课程既包括学科知识的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又包括多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和劳动技术等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学校甚至把学校制定的安全手册、行为习惯养成读本等作为校本课程,门类多,花样多,形滥神散。一些学校把处于一种随意和无序状态、培养目标停留在浅层次上的技艺训练直接作为校本课程,没有对其改造、规范和提炼。许多学校没有抓住学校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资源优势,课程特色不够突出,地方色彩不够浓厚,造成学校之间校本课程形式、内容雷同。
3.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率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渐行、渐思、渐修正、渐完善的动态过程,需要课程管理者(领导)、实践者(教师)和接受者(学生)不断讨论、论证、实践、提炼。校本课程开发不是结果,不是一人或几人的有形杰作,而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长期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但就学校目前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而言,大部分是分管教学的校长或教务主任主笔,音、体、美教师参与。如此的“开发”模式,不但不能体现集体智慧,保证课程质量,反而“课程”不被大部分教师理解,实施起来既没有积极性,又没有责任意识。
4.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意识不强。校本课程开发不仅需要学校内部开发,更需要合作开发,尤其是区域跨距小、资源互补的学校,合作开发不但节省时间和物力,而且可以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力,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许多学校为了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区别自己与其他学校的办学特点,想尽办法开发各种校本课程,忽视与其他学校的互动合作。
5.校本课程实施学科化。校本课程实施应灵活多样,可根据课程培养目标,采用课堂教学、学生动手实验、实地考察体验等方式进行,始终要“原生态”,真实鲜活。而一些学校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以知识为中心,就教材教教材,造成新的“抓纲务本”,达不到为学生开智的目的。
二、问题原因分析
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很多,有历史的、现实的,政策的、观念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认识不到位。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精神及其文化品位。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挖掘、展现、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实现特色办学。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参与开发的过程中,专业素养会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更强,心态更阳光自信,校园生活更幸福。目前,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和目的性认识不到位,把校本课程仅认为学校课程多了一门,把其开发过程仅看成学校、教师自编教材的过程,这样的认识使课程开发从开始就偏离了它的本意。
2.功利思想严重。教育是一个慢功,需要“熏”、“化”、“悟”,需要“慢火细炖”,如果太看重有形的、量化的东西,就势必违背教育本真。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功利思想,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一方面认为校本课程劳财费时,担忧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影响学生学科成绩,另一方面急于呈现教材,急于标新立异,为特色而特色,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解决实际问题。
3.校长缺乏课程领导能力。一是缺乏专家型的眼光,缺乏大教育质量观。校长对教育的本真、教育规律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忽视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健康幸福成长的教育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绩;二是缺乏独特的办学思想。从我市校长队伍实际情况看,充其量只能说大部分校长办学思想正确,而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并不多,这是学校没有活力、没有特色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三是对校本课程本身不认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4.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国家本位课程政策,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开发能力无从谈起。同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新课程理念不强,穿新鞋走老路,怎么谈得上开发校本课程呢?另外,教师职业意识总体上看并不乐观,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同样是制约教师参与开发的现实困难。
5.校本课程管理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和指导责任,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改革不到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评价单一的量化、指标化思想,对评价过程的控制和评价结果的利用不尽科学;二是监督与支持不到位。没有建立课程开发监督与支持的保证机制,学校课程开发缺乏政策、方向的把关和引导,缺乏经费、专业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没有建立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这是造成学校课程开发困难和偏差的主要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已经启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开发和实践活动更规范,更有实效性,更好地引领、带动其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建议重视和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实施校长素质提高工程,增强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长素质培训,引导校长掌握管理学常识,学习名家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质量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校长课程领导储备知识和能力。特别要邀请课程专家就课程研究、计划、设计、整合、实施等进行专门培训与指导,促使校长挖掘学校潜力,弘扬学校优势。要建立“名校长”、“优秀校长”等评选激励机制,让校长体验自身价值被认可的成就感。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与水平。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向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及终身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应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机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等课外实践或个案研究,固化积累经验,推出典型,加以借鉴。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推进方式强化教师课程意识,提高教师开发技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得更系统、更专业、更有特色。
3.加强校本课程管理,建立课程开发保障机制。一要通过高校、教研部门、校际之间的合作及专家指导,借助外力,帮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二要创造条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校要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自,提供时间和相关硬件支持,补充开发经费,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条件;三要针对学校差异分类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监督,引导学校开发出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篇4
关键词:校本篮球课程;体育课;兴趣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践中意义重大。根据自己学校特色、场地、师资等特点,将篮球作为校本课程在全校普及,每周利用一节体育课来进行篮球教学。研究表明,校本篮球课程对促进体育课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篮球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颇多益处。它具有健身性、趣味性、集体性等特点。在小学中将篮球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教学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弹跳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有积极作用。让学生因篮球课的开设对篮球充满兴趣,继而将这种稳定持久而积极的心理倾向长期保持且融于体育课中。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斐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采用的问卷分别是:(1)关于体育课调查问卷;(2)关于篮球课调查问卷;(3)关于体育课和篮球课的调查问卷。三张问卷的重测信度R分别为:0.81,0.79和0.84。三张问卷发放人数都为116人,回收率分别为95.61%,97.37%和100%。
三、结果与分析
1.篮球课对培养学生篮球兴趣的意义
本次研究前后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从所得的数据分析:通过篮球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在没有接触篮球之前对篮球感兴趣的人数比例占52.25%,对篮球不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为47.75%,而当学生们上了一段时间的篮球课后,有75.68%的学生认为通过上篮球课培养了自己的篮球兴趣。经过篮球课教学之后,学生对篮球非常感兴趣的有55%,一般感兴趣的有34%,总的感兴趣比例达到89%。从两张图表来看,上篮球课之前和之后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有着相当大幅度的提高。可见,校本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篮球兴趣有着重要意义。
2.篮球课对促进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意义
篮球校本课程的开设,通过实践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调查显示,在每周三节体育课中利用一节课来上篮球课,篮球课的开设不但没有影响到体育课,反而对体育课的上课效果有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绝大多数的学生(75.23%)都认为通过上篮球课促进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又有72.48%的学生认为通过上篮球课使自己更喜欢上体育课了。篮球作为体育的一项内容,在实践中表明,如果学生上好篮球课后,到上下一节体育课时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更高,从而使他们在较少课时的情况下高效率地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尽管,将体育课的一部分课时用于上校本篮球课,但事实上篮球课的开设对体育课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学生对增加篮球课和体育课课时有着强烈的渴望。84.40%的学生希望一个星期多上一些篮球课和体育课。由此可见,篮球课和体育课在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是相当高的。
3.篮球课和体育课对培养学生意志、情感的意义
调查表明,篮球课和体育课之间存在着兴趣的迁移关系。除此之外,它们对学生意志、情感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体育锻炼的各种收获中,学生认为体育可以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占有36.41%,这或许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但在各种收获比例中依然占首位,可见,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从篮球课开设后,分别有76.15%和73.39%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使自己获得了快乐轻松的感觉和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篮球课的开设使体育课更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对体育课也更感兴趣。这也证明了两者的兴趣迁移关系,同时又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校本篮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调查研究得出,篮球课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促进学生的体育课兴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篮球课的开设使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增进了他们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另外,学生对篮球课和体育课的认识也是非常有见地的,他们认识到了二者对其健康的重要性。他们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篮球课和体育课给他们带来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使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从“筛选型课程”到“普及型课程”[J].教育参与,1997(6).
[2]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68-469.
篇5
一、如何实现学校的新跨越、新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追求学校新跨越、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追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学校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新的突破点在哪里?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经过思考我们看到,红席文化、董家口建设等这些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对这些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让学生接受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二、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明确学生发展需求、学校育人目标以及社区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开发与实施了30多门乡土课程,为保证这些课程能够实施下去,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家委会五级管理网络,群策群力,民主开放。建立并完善了《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管理办法》等。
2.组建团队,重视培训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是关键。我们成立了10个开发团队,分管学科干部为队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队员。为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开发团队,我们深化校本培训,引领专业成长。一是开展以“课程意识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培训。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走出去,学进来。四是举办论坛,思维碰撞。
3.合作探究,走出课堂
为确保有更多的合作探究时间,让师生参与乡土课程开发,我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将每节课45分钟改成40分钟。
从2011年开始,每年九月份,学校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历史、思品等学科教师30多人,带领七年级的6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双休日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探寻“红席”文化。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探究方向和任务,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实地观察、拍照摄影、编席体验,并在筛选、分析、整合大量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编写出了乡土教材《我的席乡,我的家园》,系统介绍了红席的发展历史。
4.学科整合,回归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增强乡土课程资源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丰富教学内涵,真正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时,要做好统筹规划,科学整合。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依据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备课组工作手册》,精心钻研学科整合。如《我的席乡,我的家园》与《中国历史》《综合实践》学科整合;《崛起的董家口》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太极拳》《太极扇》与《体育与健康》的整合等。
5.家校携手,“选课走班”
我们按照以下流程实施“选课走班”:课程设置编制――开会动员――发放《选课指导手册》――指导教师选课――教师、家长指导学生选课――整理统计调整――确定课程、学生――调配任课教师。
为了给“选课走班”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投资千万元,先后建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截至目前,我们共有30多门课程进行“选课走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的,也有专职的。同时,还专门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校外辅导教师,定期进校指导,拓展知识。
6.聚焦乡土,开设讲座
学校定期开展乡土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家乡的风光、风俗、风情、历史等知识。每年清明节之际,邀请本地的老革命者到校进行抗日宣讲;还邀请董家口相关领导为学生做家乡美专题报告――《青岛董家口港区托起“蓝色”发展之梦》,以此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爱国、爱家乡之情。
7.言情立志,组织竞赛
利用“海之韵”文学社平台,让学生说家乡、写家乡、赞家乡、畅家乡,抒情励志,刊登优秀作品;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举办“爱我家乡”优秀习作评选;定期开展“家乡美”“烽火岁月抗日情”主题演讲;还组织学生开展“董家口港杯”摄影比赛、“我手绘港口”创意绘画比赛、红席编织大赛、红席文化广告语设计比赛,等等。
8.阶段总结,考评激励
教导处每月对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成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优秀乡土课程”评选活动,颁发获奖证书和赠送一年的教育期刊。组织家长、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达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取消课程设置。
指导教师每节课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手段,对学生参与选修课程情况进行A、B、C、D四个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存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学生感恩教育――社会大课堂记录手册》。每学期末举办“泊中达人秀”比赛,获奖学生被评为各类素质发展之星,如,剪纸之星、读书之星、科技发明之星等。
三、收获与反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催生了丰盛的硕果。主要收获是:
1.课程开发成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校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好国家课程,又要做好学校课程,对各级各类课程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课程引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力,也相伴着获得了各种奖励。
2.乡土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篇6
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之后的一个新生事物,作为三级课程,必定要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所区别。三级课程的实施,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其对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作用,切实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多层次的人才。这也应成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一个准确定位。
大同市城区四十三校的校本课程以“口语交际与实际训练相结合”为主题展开,充分考虑了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部分学生不善于表达、不乐于表达,以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沟通合作能力欠缺的问题,旨在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借着校本课程的东风,着力改变这一现状。之后,我们选取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
教师在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首先掌握本校的校本课程设置的宗旨,始终把握好这一既定方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只有找准定位,把握方向,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平稳的驶向预定的终点。
二、深钻教材,理解教材,统领全课
无论是哪一门课程,教材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全部。所以任何一位教师在拿到教材之后,都要认真钻研理解教材,用自己思维去分析、去研究,用获得的精髓统领全课,以熟练完美地驾驭整个课堂。
例如,《水――生命之源》一课,从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课题――水资源短缺入手,意在让学生了解全球、全国及本地的水资源现状,让学生知道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不能缺少的物质之一。而现在世界上所有生物,包括处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水资源严重短缺。由此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珍爱地球家园。
本课的内容并不难理解,是时下全球共同话题――环保的一部分,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大家都在倡导环保,却少有人真正行动起来,是因为人们还没从中感受的切肤之痛。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设法触动学生的灵魂深处,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正在被损害,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指导他们的生活实际。确定了这一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就呼之欲出了。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知识与能力并重
(一)重视预习过程,养成预习习惯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只有老师能拿到校本教材。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预习作业并布置下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这些收获使学生进入课堂是有备而来,随着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调动手中、脑中的储备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弥补没有教材的缺憾。
为了让学生愿意参与,教师在设计预习题目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难易适度。课堂上还要设置有效的检查环节,检查方式多种多样,或者是一些常规检查,或者就是教师设计巧妙的一个问题,穿插在教学当中,为学生提供展示所得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了这种针对某一课的具体预习作业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作一种更有广度的“预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真正爱上这个领域,使他们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处处去关注它、思考它,从而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最终引导学生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
就本课(《水――生命之源》)而言,笔者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话题,培养环保意识,树立宏观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针对本课设计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时,需要查找资料、上网、询问亲友、去图书馆,这个过程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脉络清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一节课,就像画家笔下的一幅画,音乐家手中的一首曲谱,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精神,要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充分展现在观者面前。所不同的是,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既是这件艺术品的创作者,也是欣赏者。要想充分表达课的精髓,就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水――生命之源》一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数字为线索贯穿全课,通过全球水资源与淡水资源的数字对比,和全球、全国、本地缺水状况的数字对比,使学生深刻直观认识到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辅之以图片、资料,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类面临的严峻形势,自然而然的生发出节水意识。这一系列的数字有效地贯穿全课,体现了教学重点。
(三)结合校本课程与本课教材特色,给学生创设充分展现才能的空间
作为一节校本课,应充分体现其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作用。因此,课堂上除了完成常规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之外,还要体现出其三级课程的特色。教师应当设法在课堂上融会贯通,尽力为学生创设更多、更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展示自我,提升个人能力。
结合口语交际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的主题,本节课的最后又设计了为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做宣传的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这次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校本课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变化的空间还很大。在近年来的教学中,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有更多、更新的经验涌现出来。在这里,也殷切期望教育事业有更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7
我校紧紧将“两园”基地实践作为校本德育课程,大力组织开展农耕实践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每周二、五的中午各班组织开展农耕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基地开展翻地、种植、管护、浇水、施肥、除虫、收获等各种农耕劳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农作物、各色蔬菜、水果的生长等,学习各种农业劳动,让学生出力流汗,锻炼身体和意志,让学生懂得劳作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我们还利用每两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基地实践活动,结合教材要求,大力进行基地农耕实践,在基地活动中,学生动眼、动手又动脑,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综合实践课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我校围绕“两园”基地的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切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既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实现了教育便利,同时又备受学生的喜爱,这样一来,课时、教材、师资均可顺利落实解决,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勤劳上进、关爱他人的品质,激发了学生自主、协作、创新的热情。
二、立足于学生特点,建设“真真好少年”校本课程
“真真”是学校“好少年”的形象标识,是一个文明、健康、进取的美丽天使,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是全体学生成长的追求目标,“真真好少年”是我校一个着力建设的德育品牌。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小学生的好奇喜胜、好动喜赛、好孩子定向等特点,我校立足于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大力建设“真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课程。我校依据小学生好奇喜胜的心理特点,依托少先队组织,大力开展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三自”德育模式为特色的活动,大力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德育课程,并作为一项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常规内容,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课程在培育“真真好少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动喜赛的特点,我校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设置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竞赛项目,通过“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营造了校园你追我赶的喜人氛围。三是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孩子定向”的心理特点,我校结合雏鹰小队活动,设置了“真真好少年”的学习、科技、健体、文艺、友爱五个大大的奖章,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立足于社区人文,建设乡土校本课程
我校所处位置优越,周边德育资源丰富,依托这些活动便利、触手可及的优质社区人文资源,我校大力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乡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依托香山景区,建设香山文化校本课程。我校紧紧围绕香山景区,大力开展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开展春、秋游香山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香山的美丽,倾听香山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适时开展香山美丽传说的故事比赛、香山手抄报、中队板报、摄影等比赛活动,掀起校园香山文化学习、了解、传承的热潮,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二是依托香山陵,建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依托香山陵这个红色圣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净化。同时开展了追寻香山陵革命烈士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家乡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学校还编写《香山陵革命烈士故事集》的红色教材,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三是依托长江村,建设新农村校本课程。我校紧密运用长江村这一乡土教材,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学生赴长江村,参观村史馆,激发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走进长江村的工业区、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地,深入了解长江村的社情民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的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并用他们拍的照片举办图片展览,让学生观看,展望美好的未来。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为真真好少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走出了一条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路,取得了育人新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中。
参考文献:
篇8
时下高中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其中校本课程更是一大亮点,如何将现有德育活动课程化成为一个新话题。笔者所在学校以“敢担当、有智慧、能做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其中“敢担当”成为最有特色的思想品质。“敢担当”,即学会负责,具有团队领导能力,具有使命感与正义感,具有家国情怀。
为此,笔者全新建构了以“担当”为主线的模块课程群,设定:唤醒担当、实践担当、内化担当等三个层次与发展过程,而每一个层次都在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专题教育中得以实现。
一、“担当德育”模块课程群内容
二、“担当德育”模块课程实施
(一)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唤醒”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一年级,根据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担当德育专题教育内容的不同,这类课程具体实施也是有细微不同的。但总体上,“唤醒担当”的实施途径可概括为:创设同感同知氛围――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追问学生价值取向。根据我校校情,笔者归纳出“唤醒”担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唤醒”方式一:人文感召――品读国学文籍,对话古今担当
这一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品读《论语选读》《鲁迅今读》等国学文籍时,在人文的魅力感召下,挖掘古今担当,对现实生活提供价值取向。
2、“唤醒”方式二:校情感化――参与新生融合,探寻校史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刚进入高中,对校园充满好奇,在军训、国旗下讲话、校史馆参观、学生干部技能培训等校本课程学习下,逐渐融合到新校园,并探寻瑞中校史中的担当典故。
3、“唤醒”方式三:社团感知――体验社团文化,展现青春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学生在高一阶段参与各种社团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在与同伴不断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展现独特的青春担当魅力。
(二)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实践”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二年级,实施途径可概括为:理论学习,明确担当价值所在――能力储备,明确担当要素所在――模拟实践,体会担当困难所在――社会实践,领悟担当意义所在。
1、“实践”方式一:融合课堂内外知识,践言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环境保护》等国家课程时,理论联系实践,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担当的决心与计划。
2、“实践”方式二:探究乡土社情文化,践历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民国史料研读》《走近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调查与问题探究》《对话瑞安先贤》等校本课程学习中,探究本土担当文化,在实践中经历担当。
3、“实践”方式三:承担社会公益活动,践行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园服务之志愿者活动》《校园服务之值周班活动》等校本课程以及在“团学志愿・奉献担当”专题教育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公益行动中激发学生甘担任务,体验担当。
(三)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实施
指向“内化”的“担当”德育课程主要设定在高三年级,本模块的实施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用“担当”提升自己的思想,敢于将“担当”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实施途径没有呆板的模式,但大致上可以分为“学习――反思――参与――反思――内化”等五个环节。
1、“内化”方式一:探究时政史料,思辨社会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心灵的对话――认识西方哲学家》等课程学习中,探究时事政治和历史人物,用自己的思辨能力探究担当。
2、“内化”方式二:规划职业生涯,思虑人生担当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我的未来我做主――高中生涯规划》《律师启蒙班》等课程学习,结合“红色信仰・人生担当”专题教育,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以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
3、“内化”方式三:成就星级模范,思省卓越担当
这种方式是指学生通过《星级团员评比》等课程,在“星级模范・卓越担当”专题教育中,树立星级模范意识,以优秀同学作为榜样,时刻反省自己,醒悟担当,将担当真正作为自己内心的追求。
三、“担当德育”模块课程评价
(一)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担当德育”课程注重学生活动参与,并在活动中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对学生日常德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由此激励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担当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二)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
从心理学方面看,应由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四者不可缺一。同时,这种评价要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成长收获的体验,我们基于课程具体目标:知识、技能、情感而设计了独特的课程评价体系,其中,既有定性的评价,也有定量的考核。
(三)“综合素质报告单”的闪亮登场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可持续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是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今天学生所匮乏的。因而,我们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既要从观念上转变,又要从教学方式上改变。变单一灌输知识为多元化培养能力,变学科的单向教学为学科融合的多层面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注重创新的实践。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京源学校开始了学生实践与创新培养的“童趣”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遵循学生天性, 开发“童趣”校本课程体系
“人类存活了几千年,靠的是尝试新鲜事物,高质量的教育是鼓励多角度思考,多种答案和具有创造性的洞察力。”(美・Eric Jensen《适于脑的教学》)小学生年龄阶段是6-12岁,正是对事物充满好奇、渴望探寻的阶段,“玩”是他们的一大特点。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生活即教育。”“玩中学、做中学。”我们借助学生爱玩的天性,开发“童趣”校本课程,在玩中激发兴趣、在玩中学习知识、在玩中掌握技能、在玩中体验生活、在玩中懂得创新。
“童趣”校本课程体系分为“童趣体验课程”和“童乐实践课程”。旨在课堂中让学生玩起来、动起来、思起来、感悟实践乐趣。
“童趣校本课程”,一方面重在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感受生活;另一方面重在动手动脑,将体验感知化为具象操作的作品,相互联系,注重创新意识的开发,使学生在愉悦的课程实践中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童趣”校本课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童趣”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一方面是学科整合补充的新内容,拓展学科的知识量;另一方面是学科融合联动生成。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相同的知识点连成线,线组成面,形成多维立体的新知识网络,在实践体验中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睿智。
生涯教育课程。以社会大课堂为资源,感受社会角色的分工和职责,树立劳动观念,在活动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懂得担负的责任,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内容 实践活动主题 活动具体内容 课程安排
三年级 我们的社区 认识交通标志 10课时
四年级 我们的城市 开一家餐馆、设计一座城市(管理城市交通,去银行存钱) 10课时
五年级 我们的石景山 首钢的变迁、石景山古迹 10课时
六年级 我们的世界 世界各国的货币,环球之旅,学会选择,小小CEO 10课时
在活动中,学生们认识了环境,了解了职业,并学习担当责任,将社会资源引入课堂,请企业家、科学家、作家等各行各业的人员走进学校,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生涯教育课程中不仅学习、领悟怎样做人做事,更了解自我,提升自我意识,认识自我价值,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课程。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收集整理资料的又一门校本课程,采用全天候、全开架和全方位服务的方式,通过自主阅读方法的指导、电子图书的推介,培养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方法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学期初,班级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每周一节图书馆阅读课,在学生自主进行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整理作品内容、片段赏读、积累运用等。图书馆每天开放,学生可以结合学习需要,自由地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图书,阅读电子图书,还在阅读之余自己制作小书卡、小书签、读书随笔等,享受阅读的快乐。在图书馆课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如何查找信息,如何筛选资料,如何使用资料等,把知识融于实践,融于日常的生活,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动漫课程。动漫课程是一门学科联动的校本课程。涉及语文、美术、劳技、音乐和计算机五个学科共同完成。每个学科任务明确,操作具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制作、实践,亲身感受事物由静到动的全过程,2分钟的动漫作品的生成,不仅让学生享受实践的收获成果,更感受合作的快乐,创新的魅力。
各学科内容及课时见下表:
科目 内容 课时
语文 编制剧本 4课时
美术 设计场景 4课时
劳技 人物形象制作 4课时
音乐 配乐配音 2课时
计算机 合成制作 4课时
创意拼插课程。是借助科学课,将知识整合后,重新编排开发的课程。将科学课集中6-8课时,通过认识拼插零件―设计图纸―组装拼插,将智慧与创新结合在一起,将手脑开发融合在一起。如我们以“节能校园”为主题的创意拼插大赛,学生设计了节水型花园,太阳能车场等,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与创造智慧,学校在香港举办的创意拼插制作比赛中获“最灵动创意奖”,在全国首届创意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我校在四年级开设机关王课程,定期举办机关王大赛,学生认识材质,了解用途,设计组装,交流评议,进行改进。
开放课堂、提供资源、解放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说文解字》中,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育为“养子使做善也”。前者是短期能完成的过程,或者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又一个的施“教”过程,体现出做事的态度和习惯,形成“育”的过程。今天的教育需要教师真正地解放思想,放下师者居高的身架,真正地为学生创设平等的教育空间。
篇10
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以民间游戏为核心,以校(园)本课程为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效果。
一、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原则
我们不可能直接将某种资源引入到校本课程中,而是以幼儿园校本课程的标准不断优化,力求资源和校本课程相符合。同时,我们要不断调整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和资源不断吸收与契合。对于民间游戏同样如此,我们不能直接将民间游戏拿来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而是不断选择和融合。要保证民间游戏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适合幼儿发展。幼儿心智尚未成熟,虽然大多数民间游戏简单易懂,和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自由行和开放性,但是部分民间游戏内容烦琐复杂,难度较大,如果让幼儿参与这种民间游戏,他们很难达到游戏目标。因此,选择民间游戏要保证其难度、内容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民间游戏,我们可以适当改编,降低难度。
其二,要注重两者融合的科学性。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我们要尽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将民间游戏引入到校本课程中,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民间游戏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很多民间游戏出现时间已经很长,一些内容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民间游戏甚至包含迷信等不健康思想,我们要针对幼儿特点进行适当改编。例如有一个名为“捉鬼”的游戏,迷信色彩浓厚,不利于幼儿教育,因而,我们可以将名字改为“抓影子”,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基本没有改变,同时充分保证了其科学性。
其三,要注重课程的娱乐性。娱乐性是民间游戏最大的特性。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教师只是将游戏作为一种工具,目的性较强,因而无法很好地发挥游戏的娱乐性,民间游戏失去了本质。可以看到,优秀的民间游戏大多内容健康向上、活泼生动,还配合简单易懂的歌曲。对于一些不具很强娱乐性的民间游戏,教师要适当改编。例如常见的“踢毽子”,这个游戏更注重的是锻炼身体。因此,教师可以为这个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跟随儿歌的节奏踢毽子,让这项民间游戏更具娱乐性。
简单来说,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校本课程中,一方面要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也应有所改变;民间游戏形式要跟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变化,教师要灵活选择和校本课程及幼儿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民间游戏。
二、校本课程和民间游戏融合的步骤
要实现幼儿园校本课程和民间游戏的有机融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注重民间游戏的收集。每个地区都有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孕育出很多民间游戏。所以,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民间游戏收集的力度。一方面,教师可以查阅关于民间游戏的资料。资料有两个来源,一种是文献资料。在区域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民间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记录下来并收集成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献资料。另一个来源,是网络资源。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互联网上有多达上千个民间游戏网站,教师可以从这些网站中获取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力量。民间游戏数量较大但是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帮忙收集;也可以和民间传统文化研究组织联系,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收集民间游戏。收集工作完成后,要分析幼儿园和每个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创设校本课程。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幼儿教育为目标,将民间游戏和幼儿园的其他活动相结合。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同时要将民间游戏作为幼儿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其次,民间游戏的整理和加工。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是要保证民间游戏的整体性。民间游戏和幼儿课程之间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民间游戏代表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或者说是民族文化,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证这部分文化的整体性,做到民间游戏和幼儿课程最佳配合。其次是保证民间游戏的发展性。如果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长期不变,幼儿势必产生厌烦感。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应加强创新以保证民间游戏的发展性,主要是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例如,部分民间游戏都有歌谣,而有些歌谣已经和当今时代不相符,教师可以用更加合适的歌曲替换。在形式上,民间游戏要尽量满足幼儿需求。例如在“踩高跷”的游戏中,如果只是一味玩高跷,幼儿会感觉单调,教师可以组织比赛以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保证民间游戏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让地方民间游戏成为校(园)本课程的一部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幼儿成长的故土所能够提供给幼儿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影响。而地方游戏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由于幼儿喜闻乐见,因而其能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将地方游戏进行适当改造,并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给幼儿施加一种积极的文化影响,从而可以给幼儿的成长奠定一种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