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体系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主体 英语 评价体系 研究
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校园之星、英语口才之星、英语小小书法家、英语表演之星等性质的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堂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应该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有助于英语课堂的气氛调节和组织教学。所以,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后,也迅速投入到摸索课堂评价的路途中并提出了以研究学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方案的研究,能够探讨出一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核心是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在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尤其是在实践操作上加强了研究。
1、通过课堂教学训练语言应用能力
教师备课时重点考虑;如何设置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这个大语言环境又是由各个小语言环境组成,其中一部分是陈述性知识,另一部分则是程序性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老师一言堂的模式,变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2、采用小组合作,为学生多创设开口说的机会
我们学校的班级都属大班教学。许多老师认为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归咎到班的人数多,一节课没有可能提问到每一位学生,因此,恶性循环,尖于生说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没从启齿。要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在实施班内分小组教学,小组的构建有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让学生在学习上结伴,互相帮助,使全班学生都有机会开口朗朗说英语。
3、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本上设有纪律奖、回答问题奖、创意奖、表演天才奖、作业认真奖、小老师奖等,对课堂上表现出色或有所进步的学生,我们都奖给他们色彩鲜艳的卡纸,卡纸的图案各式各样,有星星、花朵、动物等,学生把这些卡纸贴在评价本上,每周统计一次卡纸的数量并让学生、家长写上评语,数量较多的学生及进步较大的学生都能获得一份奖品或有机会评为学校的“每周之星”;连续一个月表现优秀的则可评为学校的“英语之星”“校园之星”等称号,并把相片贴在学校的橱窗。
4、自我评价,体验成功: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进行以致用自我总结评价,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兴趣。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兴趣性原则。让孩子在听、说、玩、演、唱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坚持主体性原则。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3、坚持平等、合作、互动原则。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
4、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态度、习惯、方法、策略的评价。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对有关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学生评价体系的文献资料,特别是有关外语教学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归类,并怍了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教学经验为本课题借鉴。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不断改进实验操作方法,认真撰写经验总结,使实验更趋系统化、理论化,以此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弥补了先前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能够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和管理学生,使学生能够扬长避短,发现、发展学生的优越品质,体现“个性化”倾向。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使教师的评价方式更加透明、科学,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有利于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培养。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说说唱唱,跳跳演演,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又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那些后进生在优生的带动下也得到了难以得到的表扬,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应是教师积极以自身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自主的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展开的。其理念是,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研究的课题应具有针对实用性和灵活可变性,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坚持一个方向的反思,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独特风格,取得这个学科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章兼中 小学英语教育学[M].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体验式学习;文化体验;生活体验;成功体验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其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发展;同时,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品质的形成过程,力求二者的和谐发展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将体验式学习融合于课堂中,让孩子们用心灵去感受英语,在不露痕迹的体验氛围中提高英语综合素质,让英语教学成为学生的心灵之旅。
一、营造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文化体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在外国语言的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渗透中西文化差异,寻找语言材料与学生体验的结合点,让学生通过口、眼、耳、手、脑等多种身体部位去感知所学语言。
(一)重视语言的正确使用,渗透中西文化差异
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形式,而且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对于语言的形式正确而不符合角色身份或场合的话指出来,有意地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培养这种跨文化意识,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如利用英语园地、手抄报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姓名趣谈、文化禁忌、(如询问体重、年龄、收入、婚姻等)衣食住行、节假日(重点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及其传说)。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当代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使他们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有关语言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选择教唱一些国内外流行广、影响深的欧美儿童英文歌曲,例如Happy New Year,Jingle Bells,A Merry Christmas,Do Re Me等,让学生们在音乐中体会异国风情、异国文化的差异,使他们置身于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和感染。
(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设计体验活动
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刺激物”,它能控制和支配学生的兴趣、情绪、意志和学习的时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设计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学习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例如,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第五课时主要学习关于身体部位单词body, hand, arm, finger, leg和foot,并要求学生能听懂并能配上肢体动作来唱Let’s do中的内容。在学习这课时,教师首先用体态语言教授身体部位的单词hands、fingers、arms和legs。学生跟着教师一边说一边做,让学生理解hand、finger、arm和leg的复数形式分别是hands、fingers、arms和legs。并注意-s的不同发音,然后让学生听Let’s do部分的录音。边听边指书上相应的图,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用听、说、做、练相结合的方法来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词。再让学生站起来,边听录音,边模仿书上图片做动作。最后老师通过动作示范强调clap ,snap ,ware , cross, shake和stamp的动作。
在这节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指着身体各部位并作应答,不断地操练body, leg , arm, hand, finger和foot这六个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变换发指令的速度,使游戏更具有挑战性,然后请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发指令,让两个同学一组进行操练。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抓住了语言与活动之间的信息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具体感知语言,从而达到自然习得语言的目的,只有这种通过体验得到的语言知识才能长久保持,才能化作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生活体验
人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不联系生活实际,照本宣科的英语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有意识地将课本上的内容向实际生活延伸。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找寻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以教材为框架,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课堂为舞台,使师生进入交流状态,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使其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一)教学活动生活化
学习英语相对其他学科更费时间记忆,有些学生认为英语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从而对英语失去亲切感,没有运用英语的意识。组织英语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体验性学习,真正的活化了语言知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Story time中Zoom摘采公园里的花朵这一情景,我首先要同学们对Zoom的做法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学生乘坐公共汽车到公园开展活动。在公共汽车和公园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生活环境里知道乘坐公共汽车要主动让座给老人、孕妇、残疾人,知道公园里不要摘花“No picking”,在草坪上知道“No crossing”让他们明白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公民良好品德的体现。这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加快了学生学习语言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别人认可的愿望,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充分。三年级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最恰当的。因此我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个性化的方式展示自己,学生都很乐意参与这些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小学英语课本中许多内容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选择的话题也是以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都是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所以便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搞一些个性化的活动。例如,在学习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1)时,教学单词“ cat, dog, duck”,我设计了以下教学内容:
1.Presentation
我用“听听猜猜”游戏分别引出单词“cat, dog, duck ”,并板书。我先让学生听这三个动物的叫声,然后问学生:Listen and guess who is coming.进而引出:“cat, dog ,duck”.
2.Practice
(1)学说单词 “ cat , dog , duck ” .
我先教读单词,然后可以采取指名读、两人或分组、全班读等方式进行机械性的认读操练。 (注意/g / 与/ k /的发音区别,让学生通过“ a”在rabbit , panda 中的发音试读单词cat。)
(2)趣味活动:Guessing game.
我让一名学生模仿这三个动物的叫声,其他学生大声说出相应的单词。通过动作示范帮助学生领会clap ,snap wave cross shake和stamp这些动词的含义。
我手拿一小狗玩具,让一名学生手拿一小鸭玩具进行如下示范性的语言操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语言运用的练习,最后找两组进行表演。
T: Hello , I’m a dog .
S1: Hello , I’m a duck .
T: Nice to meet you .
S1:Nice to meet you , too .
这样鼓励学生大胆表演,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三、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
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励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小学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尤其应该有益于学生认识自己,树立信心。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这种激励、唤醒、鼓舞,是在良好的师生交往中得到体现的,在情感交融中发挥作用的。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和情感交融,不仅能改变教学的外部状态,还能改变学习的内部状态,充实学习动机,丰富他们的个性。因此,在英语课上,我全力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保护、鼓励学生一切创造欲和尝试,我会真诚地称赞他们。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爱意和鼓励性评价,对他们的肯定和进一步的期望,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逐渐消除了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树立了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
如在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材Unit 3的颜色教学中,我通过Warm-up 出示文具并提问What’s this?来滚动旧知,再以What colour is it?引出颜色单词yellow/blue/green/red等,然后通过转盘“转转猜猜”的游戏进行操练,在游戏中,学生猜对了,及时给予奖励,如“Good !Good !Give him a big hand!”,猜错了,给予奖励,如Try! Try again。学生兴趣高涨,他们在猜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知识,还表现了自我,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总之,对于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即使是微弱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或是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一朵小红花、一面小红旗、一张笑脸贴图,或报以一阵掌声等。这些成功的喜悦、激励的评价,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信、对知识的渴望及对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我还注重耐心地聆听,对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及时鼓励,以欣赏的方式看待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推波助澜。
总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能强的学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把实践的空间、创造的时间留给孩子,鼓励他们去交流,去感知,去积累,去体会,以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计晓敏:《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实践和探索》,《外语界》,2009年第6期。
[2] 刘巧儿:《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化教育》,《湖北教育》,2008年第9期。
篇3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英语 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63
Problems of the Primary English Game Teaching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 New Curriculum
HE Xiao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Abstract "Compulsory Primary Englis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ferred to New Standard) noted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e course and teaching content, creative design educational games, attracting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e use of English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teaching the game become more widespread, the frequency increased, problems follow.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classroom observations,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analyzes six major teaching in the game root of the problem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easible.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primary English; game teaching
0 引言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地位已不可或缺。多数小学英语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英语课堂中积极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使学生们在游戏中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习得了知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等,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国内外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的理论众多。国外学者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学者鲁子问也是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然而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与优点进行研究的居多,探讨用游戏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较少。
1 教师界定不清游戏与教学游戏
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游戏被定义为“任何为娱乐而开展的活动”(p234)。游戏的核心为活动(activity),目的是娱乐。而《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将游戏解释为“一种教学活动”,这里的游戏指的是教学游戏。教学游戏的核心为教学活动(teaching activity),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外语教学游戏是具有戏剧性冲突的游玩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游戏掌握外语知识与能力”(鲁子问,2005)。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到的不是具有娱乐功能的游戏,而是那些被称为“教学游戏”的游戏,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可以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中。然而,教师认为只要是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游戏,都可以被应用到教学中,并不知道哪些游戏是教学游戏。案例一:在某小学33人四年级英语课堂上,老师为了奖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安排了一个谁是卧底的游戏(Who is the spy?),教师总共有六张小纸条,四张纸条上写着羽绒服,另两张写着棉服,然后教师抽六位学生上台,各拿一张纸条,并描述纸条上的单词,让全班其他学生猜测其中哪两位学生拿到了写着棉服的纸条。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参与描述的学生用中文描述,猜测的学生也用中文猜测。
相应对策:新课标要求教师设计的游戏应紧密结合课程的总目标及教学内容。洪国凤(2006)指出“只有当游戏教学为教学内容服务时,游戏才能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真正目的”。小学英语教师应仔细研读新课标,了解各个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相关的教学游戏,而不是随便准备游戏加进课堂环节。比如训练发音的“唇语游戏’(lip reading),词汇教学的炸弹游戏(bomb game),及高低声(high and low voice),对话教学或阅读教学引入角色表演(role play),字母教学的找朋友,训练句型的游戏“谁来当我们的小老师”(who wants to be our little teacher?)等游戏就是常用的教学游戏。
2 教学游戏设定未考虑或少考虑班级规模、学生年级
小学英语教学游戏要面向班级所有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观察记录中发现,教师运用的教学游戏未能或较少考虑以下四个问题:哪些教学游戏适合较小规模的班级?哪些教学游戏适合较大规模的班级?哪些教学游戏适合低年级小学生?哪些教学游戏适合高年级小学生? 案例三: 在某小学四年级33人班,教师在教单词policeman, teacher, student, worker时候使用了叠报纸的游戏(fold the newspaper),两张4开的报纸,一张报纸上最多只能站五个一般体型的学生,其余学生,只能作为“观众”,仅被教师要求在游戏进行时齐声朗读单词,笔者观察了教室里靠后的几排学生,自控力弱的“观众”就开始做小动作,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在某小学四年级11人班,教师在相同的课上使用了叠报纸的游戏,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较少。这说明叠报纸的游戏只适合运用于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班级。
相应对策:小学英语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同时也要考虑班级规模的大小,教学游戏的设定要考虑到小班级,大班级,高年级,低年级这几个要素,要根据小学英语课堂的容量设计不同功能的教学游戏。鲁子问(2004)提出“在大班教学中我们要设计与选择那些很多人能同时参与(包括分组同时参与)的游戏,在小班教学中我们则可以循环性小组活动”。低年级与高年级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同,教学游戏也应不一样,要具有适切性。
3 教师未对游戏教学进行形成性评价
新课标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建立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运用教学游戏的同时,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学游戏是否到达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改善教师的教学游戏设计,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学习。
案例四:某小学四年级20人班,教师在教乐器类单词设置了警察与小偷的游戏(policeman and thief)。教师选出A与B同学充当警察,并让他们走出教室,随后拿出写有guitar的卡片让C同学藏在教室里任意地方,A与B进教室找卡片,其余同学齐声读guitar,声音大目标近,声音小目标远。游戏使课堂秩序良好且活跃,但游戏结束后五分钟,老师重新让同学读guitar,C同学不知道怎么读。教师并没有立即回应C同学的反馈,没有灵活处理教学游戏,而是把警察与小偷这个游戏运用到其他单词中去。这样就使C同学或其他同学积累了问题,这些问题无法立即得到解决,也就使他们慢慢失去了学习这些单词的兴趣,教师只有注重过程评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
4 教师的游戏教学实施能力缺乏,成为游戏教学的“旁观者”
在笔者的课堂观察中,教师未真正解读或误读了新课标的另一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多数教师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仅仅讲解了游戏规则,加减分数外,成为了欣赏游戏的“旁观者”,把游戏教学的课堂这样交给学生,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极易使课堂偏离教学的轨道,造成了教学游戏不再是教学游戏,而成了具有娱乐功能的游戏。
相应对策:教师全程参与到教学游戏中,把角色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体验教学游戏,引导特别积极参与的学生,鼓励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要在游戏进行的同时,给学生树立发音榜样,把需要用到的单词或句型用板书或PPT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开心中掌握这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及能力,这才是教师对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这个基本理念的正确解读。
5 教学游戏造成课时不足,无法完成新课标下规定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游戏的时候,未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堂40分钟的小学英语课堂,需要运用几个教学游戏? 每个教学游戏持续的时长为多少?什么时候运用教学游戏?一般就会有以下三种情况出现:其一,教师在设定教学游戏的时候,没有注意教学游戏的时长,为了兼顾到全体学生,一个教学游戏用时过长,导致无法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而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运用了教学游戏,但用时很短,参与学生较少,也未能达到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且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再次,教师用过多的教学游戏,导致40分钟的课时不足,也不能完成教学内容与目标。
相应对策:教师需要充分备课,事先要十分熟悉课堂中要运用到的游戏。本节课有几个游戏?游戏需要几个步骤?如果游戏能使每个同学都有参与,那游戏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使用了这几个游戏,能不能完成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以上问题都需要教师写成详细教案,课前反复试课,课后反思优点与不足。教学游戏可以穿插于整堂课,但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度与趣味性,把这堂课所有的教学内容或任务都转化成游戏教学,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游戏。
6 教学游戏照搬照套,缺乏创新
教师不注意创新改造教学游戏,而只是每节课照搬照套游戏,学生熟悉了这些游戏,慢慢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参与到重复的游戏中去,游戏就毫无意义。
相应对策:其一,教师可以改造传统的教学游戏。鲁子问(2005)认为游戏应体现真实语用原则,教师可以根据本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改编传统游戏,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语用环境,才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自愿参与其中。其二,教学游戏种类繁多,游戏的形式不能单一,要力求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贺杰,2011)。
7 结语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以教授知识为主,以教师教授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不符合小学生个性特征,而新课下的游戏教学采用了游戏教学,提倡学生体验参与,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笔者三年时间深入一线小学三、四、五、六年级英语课堂里,观察记录并亲自对各个年级上课,在观察记录、访谈、亲授的基础上,探讨出游戏教学中存在的六个根源性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明白游戏教学存在的根源性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并把方法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去,这样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包天仁.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1).
[2] 贺杰.小学英语课堂游戏集中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洪国凤.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设计,2006(Z3).
[4] 刘焱.儿童游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鲁子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6] 鲁子问.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理论与实践案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7] 吕总.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4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词汇的记忆方法单一。词汇的记忆是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心中较为繁重的英语学习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小学生在进行词汇的记忆之时,往往采取机械式的词汇记忆方法,记忆方法较为单一,这就使得记忆过的英语词汇在短时间内多次遗忘,需要再次进行机械记忆。单一的词汇记忆方法使得词汇的记忆效率不高、质量较差,这主要表现在小学生不能有效地将英语词汇的读音、形态与意义进行很好的结合。
(2)词汇的认识不足。英语对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外语,他们对于英语词汇的理解并不像对于汉语组词的理解那样全面。许多小学生认为词汇就是字母的组合,将字母等同于汉字的笔画。这样的认识是不尽全面的,也使得小学生对于词汇的发音规律与拼写规则的运用不佳,不能利用词汇音形义之间的关系自然构造英语词汇。对于词汇认识的不足,使得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与习惯不尽科学。
(3)词汇的运用不足。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往往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词汇的识记上。一些小学生在学习过英语词汇后,不会进行运用,只记得词汇的形态,不能有效分辨相近的词汇,只知道词汇的意义,不知道在何种语境下可以进行利用。在日常英语词汇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为了熟悉英语词汇,会将词汇的拼写与汉语的意义进行结合,只对词汇进行表面的理解与处理。同时,在进行词汇的运用之时,要对词汇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力不从心。
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加强对策分析
(1)加强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小学生对于生动与形象的教学方法更为喜爱,教师可以利用动作来表达词汇的意义,也可以利用神态与表情来帮助学生解决词汇意义理解上的困难。教师更可以利用实物来展示词汇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词汇知识体系。
如在进行动作词汇的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对动作词汇进行理解。诸如sit,stand,walk,run,jump等,教师在进行词汇的介绍之时,可以一边说词语,一边做到相应的肢体动作。在学生熟悉了这些词汇的意义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说一个词汇,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在互动活动之后,学生可以很自然很轻松地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也可以明确了解词汇的运用语境,这对于学生记忆词汇是有积极意义的。
(2)加强音形教学法的应用。英语词汇是由字母组成的,与汉语相同,英语词汇的组成在音与形两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之时,要将英语词汇的音与形进行有机地结合,使学生在了解词汇形态的同时,对于词汇的音进行记忆。这样,小学生可以利用声音来进行英语语言的运用,也可以将音与词汇的形态进行结合与记忆,提高词汇量。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具有相同字母组合的词汇,进行音形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组成要素的发音规律。如对于同具有字母组合ear的词汇,教师可以将其放在一起进行讲解。像ear,year,tear可以作为一组词汇,教师利用词汇的发音进行引入,然后引导学生将词汇的音与形进行对应与结合,从而实现对词汇的对应。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动形象的词汇运用场景,帮助学生了解词汇的意义。比如Happy new yea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利用祝福语可以很好地了解词汇的应用方法。
(3)加强类比教学法的应用。英语词汇具有音形意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可以利用三者的正向关系与反向关系来推进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类比教学法一般运用于词汇的意义方面,教师可以从近义词类比与反义词类比两个方向来开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从近义词类比教学来讲,教师可以利用词汇相近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替换,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词汇使用观念。比如说take与bring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在一定的场合上可以进行替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情境,帮助学生对词汇进行对比。从反义词的教学来讲,教师可以利用相反观点的表达,促使学生了解词汇的反向意义。比如说small与big这两个词汇,教师可以说I think it is big,but my son think it is small.but的应用使small与big形成鲜明的对比。类比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引导小学生明晰词汇学习中的界限,更加精准地了解词汇意义上的差别,促进他们词汇理解能力的提高。
篇5
一、衔接问题的主要成因
初一英语教师大都抱怨: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英语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很难统一标准进行大班授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几下几点:
1.不能严格执行标准的相关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中小学英语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为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形成搭建了基本框架。这些课程目标层层推进、丝丝人扣,如果每个学段的英语教学都能严格执行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我们就可以避免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的问题。但是,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管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标准的执行能力和对教材的使用水平。目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先后不一;部分小学和中学在课时安排、教材选择、课程目标等方面没有执行标准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各种英语特色学校和社会上形式各异的英语辅导班、培训班,学生所接受的东西比较杂乱。此外,在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之下,不少学校、英语老师只看眼前利益,考什么就教什么,根本不顾学生终身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2、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不能对接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进行着增、删、改、补,教材建设日趋完善,但中小学英语教材之间的衔接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有些版本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重复过多,造成教材资源浪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兴趣大减;其二,两个学段的教材内容上存在落差,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初中教材从一开始就显露出“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的特点;其三,小学教材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小学英语学习内容相对较为形象直观,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初中教材却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和知识性,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在思维方式的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两个学段的教学方法缺乏过渡
初中英语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法上、对学生的思维要求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小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小、教学要求低,因而进度一般较慢,而中学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的进度就会相对较快。小学教师比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更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初中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渎写方面的训练,故而教法相对单一、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除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学就会相脱离。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4.新生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学生英语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在升入高一学段之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初一英语老师往往在新生身上发现许多问题,有碍于他们的英语持续学习和发展,比如:不会用国际音标来拼读生词或根据音节来记忆单词;不会以意群基本单位来朗读和说话,不注重语音、语调,有的学生甚至还带有方言,缺乏连读、爆破音、弱化音等语音知识;不会恰当使用英汉双解词典自学或辅助学习;缺乏基本语法知识,不分词性,不分主谓宾;没有养成上课记笔记、下课定期复习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由于缺乏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部分小学生升到初中后,就难以适应陌生的教学环境。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主要策略
要做到小学与初中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要掌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方法和管理办法之间的异同,使中小学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之间应建立协调、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树立英语终身学习的理念,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加强交流与联系,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双赢。
1.树立英语素质教育的大局观念
标准的制订者把英语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细分为九个阶段,其思路是缜密、科学的。能否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好每一阶段的分级目标、搞好各个学阶段之间的教学衔接,直接关系到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学校和英语教师要舍弃眼前利益,树立大局观念,注重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终身英语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立教学方法衔接的缓冲地带
针对小学生升初中后不能适应的现状,初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就应当考虑对小学的教法有选择地继承,并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既能符合初中目标的要求,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适应,给他们留有一个适应期。初一新生的认知水平与小学毕业时并无明显的分水岭,他们活泼好动、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天性仍然十分强烈。因此初中教师仍要注意教法的多样化、形象化,努力做到既有对他们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又有对本阶段教学目标的检测和实施。初一英语老师可以继续把小学的唱歌、游戏、绘画、竞赛等活动引入初中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中的教学。另外,针对新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初一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构筑中小学英语教师交流平台
篇6
关键词: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26-01
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引起家长与学校的关注,学生的体质情况不容乐观,目前我胄体育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全社会都关注的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把体育小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
1 体育小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活动开展是以健康为主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意志力,为小学生以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小游戏不仅能满足运动要求,并且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调动运动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目标有重要意义。
1.2有利于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也是如此。体育小游戏有利于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能在体育学习中保持开心的心理状态,体育小游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树立坚持运动的意识。
1.3有利于教师管理
小学体育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传授体育知识的基础内容,并且以室外教学为主,小学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上课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不方便老师管理,加入体育小游戏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方便老师管理。
2 体育小游戏在小学体育中应用需要注意的原则
2.1主体性原则
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要注意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因此,老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保证在体育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置。体育小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加入赛跑、角色类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好开展沟通合作,并使学生主动对体育知识进行探索,学生自发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听取学生的建议,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运动器材,游戏伙伴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2符合教学规定的负荷要求
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强度,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它会引起身体机能反应,体育游戏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小学生身体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不能进行非常激烈的运动,需要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合理游戏,使每次游戏运动负荷非常合理。
2.3注意运动质量
体育小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追求游戏乐趣,忽视对动作练习的质量要求。因此,需要老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注重学生完成的质量,加入一些制约条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技术运动对运动负荷大小有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在安排进行难度较大的动作练习时,也要事先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充分掌握运动时间,保证运动质量。
2.4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体现学生兴趣,针对性体现体育知识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技能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在游戏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对这些变化开展游戏,确保这些小游戏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育知识技能相符合。
2.5多样性原则
在加入体育小游戏不能一层不变,注意游戏的多样性,在各类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比如:乒乓球单打体现个人技巧,双打就可体现两个人的合作能力,因此,多种多样的游戏才能引起学生的更多兴趣,培养多方面能力。
3 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方法
体育游戏能帮助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游戏引入是重要环节,要求老师能采用多样化的组织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进行跑步的活动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跑步技能与注意事项,在引入游戏之前,听取学生的意见想法,选取学生意见可取的部分来引入游戏,老师可用生动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取奖励制度来激发学生潜能,从而有效的引入游戏。
4 体育小游戏教学体验
游戏化教学体验是对体育知识技能作出实践的环节。学生想要熟练掌握知识技能,需要反复体验,需要老师对学生技术动作进行指导,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知道自己存在的缺陷,继续完善自己。
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小游戏,有计划地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创新途径。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同时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游戏活动具有针对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11―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娱乐性
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场面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积极满足学生们好动、好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通过身体运动进行娱乐从而调节神经、肌肉,达到消除疲劳、增强兴奋性,使参与者在一种相对轻松、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娱乐身心。
2.竞争性
竞争性是体育游戏最显著的特点,游戏结果一般以胜负作为结束方式。在竞赛中游戏者为了获取胜利,不仅需要付出体力、技巧、智力、勇气,还需要与同伴协作配合,讨论战术安排或其他细节来克服外界的重重障碍,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意志。为了体会胜利的愉悦,人们乐于去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进取。
3.组织性
体育游戏必须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由引导人指挥,这对参与者的要求很高,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执行,对各种游戏条件的限制,游戏结束后的奖惩等,每个游戏的组织活动都与参与者密切相关,这就要求他们的注意力要及时地转移到所要进行的活动中来,并逐步养成稳定的注意力。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作用
小学生一般年龄在7岁―14岁,处于生长发育期,是生理和心理高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竞争,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弱,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都在不断增长,这个阶段发展得好对其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游戏作为小学生广泛喜爱的一个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1.能使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不仅仅大人们需要成功的体验,小学生一样能感受其中的快乐。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即使是微小的进步,只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游戏的积极性。尤其是在通过努力克服身心方面产生的障碍,从而获得成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掌声的时候,更提高了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能够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力
体育游戏是一个角逐胜负的过程,其间不仅是体力的竞技,更是智力的比拼。输赢的判定,无论是以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为标准,或是以完成任务的时间快慢为指标,其完成任务的方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好的体育游戏与组织方法,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益处。
3.能够培养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体育游戏大多通过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来完成,每一次体育游戏的过程都是人际交往活动的一个过程,一次合作学习的过程。体育游戏中协调配合,要求个人成功在集体成功之中,排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想法,这些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走向集体。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状况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充当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能促进小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形式手段,引人入胜的竞赛因素,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不二的选择,同时深受小学生们的青睐。体育课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师们要根据不同教学环节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运用的状况分析
准备部分顾名思义就是为进入基础部分而做好身心准备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内脏器官的生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舒筋活骨的目的。但准备部分通常都是慢跑、徒手操等令人沉闷乏味的方式,学生们感到枯燥,提不起精神来,一些学生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为了改善这种呆板沉闷的气氛,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奔跑类游戏,通过教师对游戏时间、负荷的控制,以达到舒筋活骨、提高兴奋性的目的,比如:蛇行跑、喊数抱团、捕鱼、贴膏药等小游戏。
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为了使与完成基本部分内容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活动开,同时还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比如在短跑的起跑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练习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游戏,如喊号追人、长江黄河、听口令做相反方向的运动等。
2.体育游戏在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状况分析
体育课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使其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自己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是体现一堂课质量的重要部分。在技术教学中运用游戏可以使单调乏味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例如在篮球运球的激素教学中,可采用“运球往返跑”、“一人运两球接力”、“躲避球”等形式进行练习。在身体素质练习中,内容较为乏味、艰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厌烦的情绪,而巧妙地运用体育游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可以采用“救死扶伤”、“拉手拔河”、“快乐小投手”等游戏方式;发展灵敏素质,可以采用“比赛谁反应快”、“叫喊追逃”等游戏。几乎所有运动项目基本技术教学都有丰富的游戏可以选择,体育游戏在基本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这些技术融合到游戏中,使其游戏化,从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应该注意控制好运动量,不至于超负荷,同时做好安全措施。
3.体育游戏在结束部分的应用状况分析
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学生最兴奋、运动最激烈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小学生们一下子转移到结束部分呢?在短短的5分钟到8分钟时间内,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学生消除疲劳,恢复身体机能,消除心理紧张。这时候如果只简单地让学生慢跑或者慢走,难免令人心生厌烦。安排一些量少、活泼、欢快的游戏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如“跟我做”游戏,教师说“风吹”,学生说“树摇”,同时学生上肢左右摇摆模仿树被风吹的姿态,教师说“树叶”、“打雷”、“下雨”,学生一次说“落下来”(同时双手从头顶向侧下方抖动,模仿叶落的样子),“轰”(同时用双手掩耳朵,模仿打雷护耳动作)、“哗”(同时抖动双手双脚,并慢慢蹲下,模仿下雨的情形)。这类游戏使小学生们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教师要使小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具有一定的“兴趣保留”结束体育课,最大限度地使他们摆脱体育运动所造成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紧张的状态,使之能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中。
(四)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运用游戏时应该注意实用性和有效性
体育游戏从特征上可以分为发展智力类和发展体力类两种;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一般和专门性游戏。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对象的不同,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游戏,方便教学,而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比如,在发展上肢力量教学中,可以采用“推小车”比赛代替俯卧撑,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联系效果。
2.在游戏前,注意做好场地、器材的充分准备
场地的大小,器材的多少和种类,都会直接影响到游戏能否正常有效地开展,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提高游戏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有的准备工作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发动游戏者共同完成。在使用一些投掷类器材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教育,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口令下统一投出和回收器材。
3.运用游戏时应该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智力水平
小学生年龄小,身体活动能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一些简单易行又有趣味性的游戏。比如模仿类游戏就非常适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体育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娱乐性、竞争性和组织性。
第二,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使小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能够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力;能够培养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第三,体育游戏在学校课堂运用时,应考虑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的任务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游戏方式。
第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考虑所运用游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游戏前,注意做好场地、器材的充分准备;运用游戏时应该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智力水平。
(二)建议
教师在平时应该多在网络、书籍上搜集一些游戏,或是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一些新游戏,并适当调整游戏的规则,将游戏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轻松、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2]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分析[J].体育科技,2005,26(2).
篇8
一、借助竞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运动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胜心强,任何事情都想当第一,
得到教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们可以借助竞赛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同时,也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在教学“百米跑”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我组织了“竞赛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在互比、互拼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同时,逐步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借助跳数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像一个亘古不变的定量一样,一代又一代地指导着我们的教学。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跳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跳远”游戏时,我组织的就是“跳数游戏”。规则如下: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人,然后,借助“猜拳”的形式来进行跳,每次猜拳猜赢的人要向前跳一次,这样比赛看谁能跳到终点。这样的游戏不仅打破了以往在沙坑自由练习的枯燥和无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确保游戏化教学顺利开展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氛围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的乐趣,重新找到学习体育的信心,进而,确保游戏化体育教学能够得以顺利的实现。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和谐、愉快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确保体育教学价值能够最大化
实现。
篇9
一、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概述
从语言学习的层面来看,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对其以后的英语语言学习有着极强的基础作用,是小学生进行更深层析的英语语言学习探索的起点。
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语音知识与基本语音能力两个方面。基础语音知识是作为语音能力形成的基础存在的,而语音能力的形成则是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的目的。小学英语基础语音知识包括字母、音标、单词、句子的重音、节奏、连读以及语调等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应在作示范的基础上,通过录音的帮助,来引导学生进行入门英语语音的学习。基本语音能力从其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涉及到了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听音能力、辨音能力、模仿能力、音标拼读的能力、单词拼读的能力以及朗读能力等等。
二、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的教学原则
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作为主要形式,同时向抽象思维方式过渡,在随意性与目的性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就是说,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注意、记忆与思考英语语音教学,才能有效的提升英语入门语音教学的有效性。因而在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应坚持以下教学原则:
1、示范与模仿原则。
在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通过有效的示范,能够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就是示范与模仿原则的含义。示范与模仿原则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发音进行示范,小学生通过对教师所示范的口型与发音的仔细观察,来明确英语的语音与语调,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
2、对比原则。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所掌握的语言除了英语以外,还包括汉语。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对小学生所进行的入门英语语音教学中,应关注英语以及英汉语言系统所存在的区别,让小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英语语音所具有的特点。
3、整体原则。对于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来说,还应在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坚持整体原则的贯彻。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整体原则体现在通过字母来带动音标的学习,通过音标来学习单词,在此基础上通过单词来学习句子,在通过句子来学习单词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字母、音素以及单词是作为整体教学存在的,这就要求在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强调整体性。对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来说,仅仅针对语音进行教学是无法真正实现英语的教学目的的,因而有必要把字母以及音标等语音单项和词汇以及语法作为教学的整体进行教学。
除此以外,在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使用自然真实的语音和语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学生英语语音掌握水平的提升。
三、提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教师在具体的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以示范与模仿作为突破口,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所具有的感受能力。入门语音教学首要作的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大胆的听说模仿,从而让学生获得对英语语言所具有的感受力。
2、营造英语语音学习的语境。
在小学英语入门语音教学中,教师正确及优美的语音语调辅助于流利的表达能够给学生营造出好英语语音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英语语音学习环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听方面的能力,为学生能够有准确的发音奠定基础。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若想实现将英语说得流利与地道,是需要长期的实践与应用才能实现的,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中实践环境的支持,只有良好的英语语音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充分的说与表现。
3、提高学生对单词的拼读能力。
篇10
一、游戏活动的计划性、任务性、目的性
游戏活动不是盲目地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目的是辅助教学,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游戏的安排并非是随意的,也就是说教师设计的每个游戏都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任务,在游戏的设计内容上要科学地针对教学内容,注意难度的阶梯设置,要具有渐进性。因为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的趣味性并不是仅仅用于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动一动、玩一玩,它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掌握的语言知识用于交流交往中,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1]
二、游戏在设计形式上要有趣味性、竞争性。
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游戏,这就使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兴趣学、积极去学,并有助于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因此,课堂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富有竞争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气氛。[2]
三、游戏活动参与的全体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游戏的实施上要重视参与性与合作性,游戏的设计要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多创设体现合作的游戏,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避免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而另一部分当观众的现象。
四、游戏活动过程的可操纵性。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游戏正好适合小学生好玩、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因此学生在参与课堂游戏时特别投入,但是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控制,有时候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课堂乱成一团,时间白白的浪费掉。例如:表演时学生会因争当角色而发生争吵;一些紧张竞争激烈的游戏中,会发生意想不到的违纪行为;有的学生争的面红耳赤,有的学生却坐冷板凳。诸如此类情况,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课堂游戏效果将会大大降低,甚至起反作用。
五、游戏活动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的真实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真实场景,真实道具或创设模拟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去亲近英语,真正感受到英语就在他们周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觉得学英语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例如:在教授PEP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3 A部分let’s talk时,我设置了“实物招领”情景:将每个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衣物放在讲台上,请四名学生上台充当工作人员,其他学生前来认领,鼓励学生在提问和回答时使用新的语言,尤其是Where is my ….?What color is it ?Is this your …? Is that your …?
例1:A: Where’s my skirt ?
B: What color is it ?
A: Yellow .
B: Is this your skirt , A ?
A: Yes ,thank you.
B: You’re welcome. here you are .
例2:A: Is that your dress ?
B: Sorry , my dress is red .
A: Whose is this ?
B: Oh, It’s mine. Thank you !
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复习了关于服装和颜色的单词,而且学习了新句子,同时在这种准交际性的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
游戏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特别强调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适时给于帮助和激励。在活动结束时,不可草草收场,应及时总结,并且艺术的 放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闪光点,根据学生的表现状况,竖起大拇指并说上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Good job! You are clever! Remarkable! Outstanding !等。同时配上赞扬的表情、动作等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找回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其独立性和自觉性。小学生胆小怕羞,不敢开口或自信心不足,生怕说了被别人笑话而羞于尝试,但是又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这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英语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更应该如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一直在学生身边,学生时时感到有欣赏者、呵护着和激励着,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创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3]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教学的优势,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肖川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