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小结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小结

篇1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20*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二、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篇2

关键词: 艺术贴画 校本课程 农村学校

要建设高水平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农村小学,必须在规范学校建设的基础上走特色化学校建设之路,这是学校发展必须追求的办学理念。在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大力开展特色教育的今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发校本课程,营造学校教学特色,经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决定把工艺美术中的艺术贴画定为学校特色教学。试图在贴画教学上走出一条探索之路,真正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方针。

一、艺术贴画的概述

贴画就是运用不同材料进行构思、撕剪、排列、粘贴的绘画表现形式。其制作简易、有趣,即使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也能动手尝试。通过学习可加深学生对美术中色彩、形状、质感等要素的理解,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和美术创新能力。

在中国,拼贴画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常用材料有贝壳、羽毛、树皮、布帛、皮毛、通草、麦秆等。在西方,拼贴画属于现代派艺术范畴。西方拼贴画常把偶得材料,如报纸碎片、布块、糊墙纸贴在画板、画布或其他质地上,有时与绘画结合而成。20世纪初期,P.毕加索和G.布拉克把拼贴画技发展为立体主义艺术中的重要方面。至60年代,拼贴画成为流行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得很正确:“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又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二、将贴画引进校本课程的原因

1.中国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继承它、发扬它。

2.学校地处农村,贴画材料随手可得,可以是树叶、麦秆、碎布、纸、蛋壳等,甚至可以是丢弃的垃圾,希望把艺术贴画引进综合课堂,让学生在传统美术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材料,通过各种方法创作出具有动态感的贴画,体现美的时空,培养学生艺术个性、独立性和发散思维,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3.它已被列为我校重点研究项目,学校曾被评为浙江省贴画艺术特色学校、嵊州市贴画特色学校、嵊州市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等,将贴画引进课堂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与全面支持,能更好地全面推广与应用。

三、校本课程中开展贴画教学的有利因素

1.学生喜欢贴画。老师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学习贴画”时,那齐刷刷高高举起的像一片小树林似的小手臂,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贴画虽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今天仍受很多人喜欢。

2.有利于思想教育。表面看贴画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而甘霖镇中心小学则借助贴画教育这块宝地,对全体师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我们将贴画的主题定为“崇尚环保,化废为美”,把贴画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双向互动,相互推进。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使师生在收集、整理、利用废品的同时,接受着环保、勤俭等教育。

3.有利于优化学校环境。对学生亲手制作的各种材料的贴画进行装裱、配上镜框后挂在教室走廊或楼梯的转弯处。精美的作品展示既体现了学校对文明风尚、文化氛围、和谐校园和艺术情趣的追求,又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参与美化校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校大环境装饰与小设施布置有机结合起来。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剪、折、拼、贴等一系列动手过程,形成学生独特的思维形式和具有个性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并使其在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中具有同样的创造意识。

5.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的开展使更多教师主动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多数老师把贴画教学融入学科教学中,把学科研究和贴画研究紧密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开展艺术贴画的策略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等不同形式进行民间贴画艺术教育活动。如用贴出的人物、动物编写故事;引导学生用拼贴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拼贴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同学一起开化装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随形附物”式的涂鸦贴。这样的贴画教学不过多地强调技法和严谨的造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感兴趣程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贴画是一种乐趣,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打好贴画学习的基础。

如“随意形”教学: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前面用过的大边料等,根据形状的特点联想事物,再进行拼贴,从而创作出具有观赏性的贴画作品。

2.“观花走马”式的“临贴”。“临贴”指把原样放在旁边,看着样子贴。有了上面的涂鸦贴学习后,学生就会希望自己也能贴出漂亮的作品,由于学生贴画能力有限和对贴画艺术的掌控不足等,学生还不能凭想法创作,这就需要提供优秀作品并引导他们“临贴”,争取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素材与技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临贴”有临变因素,学生在临摹的时候不要求百分之百相似,对大的结构可以适当用笔或指甲抠一下定位,同时,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细小的变化或增减,也可以是外形或动作上的变化,只要抓住原作的寓意和意味即可,让学生在临摹中学到优秀作品的精髓,添加自己的想法,又不因能力的局限而有所束缚,保持学生对贴画的兴趣。

3.“移花接木”式的组合贴。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贴画基础后,可以让学生对不同贴画作品进行分解、组合、变形,创作出新的贴画作品,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贴画作品和题材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更多贴画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为以后自主创作或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4.“胸有成竹”式的自由贴。包括对贴画作品的默贴,还包括没有原样的创作贴,特点是对贴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自由变化或变更原来想法,贴出具有欣赏价值和一定想法与新意的作品。这样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创新组合,将剪、拼、贴等技法相结合,用贴画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贴画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精髓的意识,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5.“得心应手”式的创意贴。创意贴的关键在于“主题”的限制,不再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根据要求,运用能表达主题的材料和造型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学生对贴画材料、造型、寓意等有一定量的掌握,并能较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资料,也可以先画好设计图再拼贴,重点是抓主题,发挥创意,贴出特色。

这种“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分层教学法降低了学习难度,让贴画成为一种乐趣,既有利于保持学生对贴画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贴画文化的热爱,继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五、贴画的传承与创新

贴画材料虽然很简单,在农村很容易得到,但有利有弊。例如:彩纸色彩很丰富、很鲜艳,但容易褪色,更不能长期曝晒在太阳下;粮食类作物拼贴成的作品,非常富有立体感,但由于作物自身的重量,很容易掉下来,也很容易被虫蛀掉,所以怎样保存粮食类作物的贴画作品就成了一大难题。树叶贴画作品更难以保存,因为过不了几天,新鲜的树叶就会变黄、变硬甚至变脆。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各种贴画材料,做到扬长避短,更要积极推陈出新,选择具有特色的材料,创作出新的贴画作品和新的欣赏价值。

1.树叶贴画。民谣“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具有别样贴画特色的画画,也提供了新的贴画材料――树叶。“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将生命与树叶紧紧联系在一起,哪怕泛黄的树叶也散发着生命气息。同时,生命崇拜是贴画永恒的主题,对祖先的崇拜和繁衍生息的观念在贴画中比比皆是。如果用具有生命寓意的树叶表现对生命崇拜的贴画内容,那么生命的文化寓意将得到最大体现。其次,由于树叶中水分的影响,需要将新采集的树叶夹入书册中压平保存,等水分干到一定程度时,再拿出来拼贴。也可以根据树叶色彩的变化,创作别有风味的作品。

2.泡沫纸贴画。泡沫纸严格来讲不是纸,而是一种具有一定厚度、易剪贴保存,不易扯坏的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殊软材料。不仅适合学生单独创作,还适合学生群体创作,而且创作的作品不仅有贴画的韵味,更有浮雕的立体效果。在剪贴时,要注意刀与刀之间连接的地方,剪下去要准确果断,否则线条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纸撕坏。

除此之外,瓜子壳、花生壳、树皮、蛋壳等材料的使用,前期处理有些麻烦,但用这些材料贴出的作品,既能保留贴画本身的美感,又因材料的特殊而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韵味,获得新的欣赏价值。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运用中,不仅提高了贴画技法,激发了贴画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实践领悟了创新的重要性与价值,将创新思维从实践运用提升到思想认同,有了技法的承载,思维创造力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六、贴画的普及与推广

在摸索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当初的研究模式,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计划,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将艺术贴画普及与推广开来。

1.“贴画”作为特色课排进班级日课表,保证每周一节课的活动时间。

2.每班设有一个艺术角:便于及时展示学生作品,更大力度地渲染气氛。

3.月月赛:每班每月进行一次“贴画小能手”评比活动,并喜报,借此充分激发学生的贴画兴趣。

4.每学期组织一次评比:通过评比,提高学生鉴赏美、评价美的能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重视艺术教学与生活、节日、游戏和其他学科教学的紧密配合:每年“六一”节定为贴画教学展示周。通过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展示贴画作品,渲染学校特色,营造教学氛围,扩大社会影响。

6.一学期至少举办三次专题研讨会:便于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得失,研讨下阶段教学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7.创建一个陈列室:以更好地展示、保存学生作品。

8.优秀作品上墙:将优秀贴画作品用镜框装裱后挂在走廊上,让大家都能欣赏到真正美的作品,享受美的世界。

9.开展主题活动:紧跟学校主要工作开展相应的作品展览,如安全教育贴画展、绿色环保贴画比赛等。

10.编写校本教材:按不同年级、不同制作材料分工编写贴画教材,试将我校特色教育新经验、新举措及时推介,提高学校知名度。

贴画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需要教育者将它作为一种常识传递给孩子们。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应该在小学贴画教学中用“守”传承贴画文化,用“变”丰富贴画文化,要将它作为一种气、一种血液、一种生命元素活泼地流动在今人特别是新一代身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场。

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贴画艺术正处于探索实施阶段,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已经略有成效,应在全校师生中全面普及与推广,希望更多孩子传承并创新这一古老的中国艺术,让中华瑰宝在祖国各个角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篇3

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首先要求学校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国内外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有一种自己的理念支配办学。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理念,从而形成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

2.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要明确特色和特长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个性,有个性才能有特色,但特色不是偏科,也不只是特长。特长是指特有的专长,主要指专有技术的特长,而特色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而且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概念。

3.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最终要呈现一种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特色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既可以成为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培育学校特色的氛围与环境。学校整体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应该是学校特色发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校本课程《写字》,它不是简单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能的训练,它更是一种“立字立人”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再比如校本课程《诗歌原创》,把最能焕发纯洁童心与人性光辉的“诗歌”,引入课堂并形成课程,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编诗报、成立诗社、组织赛诗会,让学生读诗、写诗、研究诗,全校形成了一种如诗歌一样美好的文化氛围。这种真正贴近儿童心灵并为儿童终身成长奠基的课程,应该是最理想而又最富生机、最具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中,要强化几点意识

1.强化“课程”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引向深入。课程是学校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教育改革最后都要落实在课程上。什么是课程?广义上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就为课程,通常来说,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总称为课程。

这里说的“课程意识”有三方面意思:一是课程是连续的、按一定的计划实施的、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方面面,某一项课外活动、某一节课、某一次教育行为可能做得很有成效,但不能称其为课程;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不仅是个名词,更要把它当成一个动词看待,即任何课程开发方案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实施活动才能体现或实现,校本教材不等于校本课程,任何教材只有落实在课堂、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才有意义;三是课程是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具有生成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强化“校本”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校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强调从学校实际出发,强调尊重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如果校本课程开发离开了学校具体的教育情境,脱离本校实际闭门造车或东施效颦,只为了应付形式、做表面文章,只能是劳民伤财,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只有立足校本,根据本校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比如前几年很多学校都进行《古诗词诵读》的开发,但因为不是每所学校都能真正从“校本”出发,所以有些学校只能中途搁浅。学校只有自己的实施理念,有校本化的延伸和拓展,校本课程才会有生命力,课程实施才会有明显的成效。

3.强化“文化”意识,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特色发展整合起来。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抛开文化,无法理解教育;抛开教育,文化也无法存在与发展。学校的发展实质就是文化的进化现象。“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能有优势。而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应该具有文化特色的因素,只有建设出其影响力来,才能使学校形成一种文化的力量,实现其发展目标。美国教育家伯尔凯指出:“一个办得有特色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著称,这个文化要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将教师和学生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意识是一种大的发展观,我们必须把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与学校特色发展上。只有在追求特色课程的建设中,以特色课程促进特色学校的构建、促进特色文化的构建,才能不负我们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

三、在今后的工作中,提出三点建议

1.主题引领,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整合。可根据区域及学校具体情况,确立“以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主题,使各校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科学、有序向前发展。

2.课题牵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科研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在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课题研讨会等形式,使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科研有机结合、使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才能真正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课程开发工作落到实处。

3.评估促进,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检查、评价与指导的整合。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通过评估,不仅可以发现和解决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总结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了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篇4

1教材的改革

以我校为例,我们选择的教材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以张玉敏为主编的《建筑结构》,此教材编排很好,分别涉及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三门课程的内容,但就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教材难度偏难,涉及设计类的内容和例题偏多,比方说,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和计算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甚至是结构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学习的内容,而对于力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其他专业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其他教材也有类似同样的问题,为此打算在教材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删减较难的设计类内容,增加容易理解的应用类内容。

2教学大纲的改革

我校先行的《建筑结构》教学大纲为上下两学期课程,上学期56学时,下学期24学时,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上学期主要讲授钢筋混凝土课程,下学期主要讲授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原理。从课时安排上可以看出大纲在学时安排上把混凝土设计计算安排为课程重点内容,内容缺少实践环节,把较多的课时量放到设计计算上。教学大纲改革应减少设计计算的学时量,增加实践环节,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式的改革

现有的《建筑结构》教学方式多数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讲授式,对于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的一本二本学生来说,讲授式教学方法效率较高,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三本院校学生来说从他们上课的反应来说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对于很多抽象的理论无法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增加讨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讨论环节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老师给定的项目案例为讨论题目,讨论所给案例的结构整体布置、梁柱截面尺寸、所配钢筋数量等是否满足要求。实践环节分为动手实践和认识实践,认识实践可以校内实践,在学校实验室里进行混凝土抗压抗拉等材料试验,参观模型室内各个结构模型,还可以找校内一些典型结构或者构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工程计算设计所需构件尺寸及配筋。也可以校外实践,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土木工程认识实习,而对于学习建筑结构的其他专业学生来说缺少校外实践环节,应组织学生参观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砌体结构工程的施工现场,现场讲解,这样认识更为直观。动手实践,是让学生在工地亲自绑扎钢筋,亲自操作软件,绘制施工图。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篇5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发现十字绣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好途径之一。十字绣是最基本的手工劳动,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耐心、恒心,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的心情太浮燥,没有耐心,恒心就不用说了,所以在业余的时间里开展十字绣教学很有意义,现将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各种精品展示,提高学生的动手兴趣。

由于受到上课时间、环境等的限制,无法用较复杂的图案上课,加上市场上十字绣图案有限。目前我们的十字绣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完成最简单的小图案,由于图案简单,固然容易使学生产生动手兴趣,但却也因此降低了学生做十字绣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我们在学校开辟展示室,将各种绣品,如挂件、摆饰、手机套、纪念品、画等,甚至引入一些国外十字绣图片进行展览,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十字绣课的兴趣。使学生明白,一块特殊的小方布、一根针、一些五颜六色的线,可以绣出自己十分欣赏的图案,同时也可以在特殊的日子里通过自己亲手动手,将绣出的作品送给父母亲、亲戚、朋友、同学,这些作品能够充分体现自己时尚SHOW,展现每个人的个性。同时达到了让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巩固和发展教学成果,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

二、开展学生绣品展示,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鼓励为主、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教育重要出发点之一,本课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平时课程有很大差异,学生在十字绣课程学习中,没有明显差距,往往成绩好坏与动手能力没有等号连接。十字绣是完全的手工劳动,一块普通的十字绣白布,在学生们手中,通过自己上上下下一针一线的劳动,最后变成一幅美丽多彩的图案,也许这是他们自己亲手完成的第一个作品,学生们在内心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我们可以在十字绣展示室内开辟一个学生作品区,将学生的十字绣作品展示出来,相互鼓励和促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三、开展图索设计横示,提宽学生的知识面。

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一、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 基础差,入门难

《数据结构》课程的前导课是程序设计基础,且其对数据结构的影响较大,因此,前导课程知识掌握不到位,就会影响《数据结构》的学习。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C语言为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语言,其中的指针,结构体,数组,函数,动态内存分配等问题都是其重点和难点,对这些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就会造成在《数据结构》课程学习的困难,部分学生会在开课之初就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认为这些知识没学好,《数据结构》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的观念,而导致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

2. 压缩课时,学时少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数据结构》课程也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由于《数据结构》的知识点多,内容量大,单纯的依靠加快教学节奏来适应改革,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且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复习的意识不强,对知识掌握达不到深度,进而影响实践过程的进展和效果。

3. 以教为主,被动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互动的关系,而实际上,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形成了“上课听得懂,下课看不懂(书)”的现象。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的思维是被教师带动的,还不是主动的探究。因此,即使课堂很精彩,但教学效果仍难得到较大的提升。

4. 实践能力差

《数据结构》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理论知识点多,结构复杂,学生往往重视了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能力的提高。另外,由于算法转化为程序时,受到程序设计语言语法的约束,往往调试程序时间较长,一旦出错,就想放弃,使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二、 课程建设改革的内容

1. 明确教学目标

面对计算机知识的迅速激增,培养应用型人才仍需要把握基础性的原则,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善于思维,提高创造力的能力。结合我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及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并分析重点,难点。一方面把握基础性原则,将基础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如: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图、查找、排序。另一方面也结合应用的需求,同时注重课程体系中的知识融合,如数据结构中的栈和递归与非递归、栈和中断、路由选择与最短路径等数据结构课程内和课程外的相关知识。

2. 课堂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确立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着重在数据结构的认识,存储结构的定义和语言表达,运算的实现方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基础弱的问题,强化算法的阅读理解和编程验证。在达到一定训练后,会提出一些有兴趣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研究解决。例如:约瑟夫环问题,停车场计费问题等。对于复杂的树和图结构,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增强理解掌握复杂结构的存储方法,强调要求对复杂算法的阅读理解,鼓励编程实现。同时也会提出有趣的问题,讨论实现方法,鼓励动手实现。例如:校园导游问题等。

(2)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克服“灌输式”的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课堂,形成“问题——讨论——分析——总结”的模式。例如:循环队列问题,先借用顺序表和顺序栈的思想解决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实现,在模拟运算实现中,发现“假溢出”问题,请学生结合生活中排队现象,提出解决方案。学生提出的元素前移,或空间循环使用等都是解决“假溢出”的方案,再逐步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由学生自己选择采用哪种方案更佳,逐步深入,在每一步骤,都可以提出多种解决方法,区别这些方法的特点,提示实现要点等,最终达到认识这个问题并解决它。在这其中,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学习采用借鉴的手段,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学习分析评价的方法,选择更适合需求的解决办法。

(3)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辅助手段。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是使用板书,课堂教学过程能够有充分的师生交流,尤其是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但这种教学手段也有弊端,信息量有限,需要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否则就容易与教学内容“脱节”,尤其是在《数据结构》这样内容比较抽象的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充分表达教学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实践,压缩理论课时,对知识精简提出新的要求,就必须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够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坚持以启发式思想为主,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思路和过程,以大量的动画过程来演示算法,逐步分层次的表达分析过程,全面清晰的展示知识点,有效辅助教学,传达更多的信息。

(4) 教学环节

课程教学环节紧凑有效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安排以“回顾—教与学—思考与练习”为形式。课堂以“回顾”的方式导入,复习旧知识。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安排课程小练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练习与测试,一般安排15分钟以内完成,达到强调重点的目的。最后布置需要强化训练的题目。

3. 实践教学改革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提高实践能力,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在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对基础知识的实践能力,并对这些知识达到灵活运用,进而能够培养创新能力。对《数据结构》课程而言,实验和实践就是它课程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环节,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才能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在实践教学方面,考虑学生的能力问题,安排三个层次的实验实践。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部分安排基础知识实验,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实验是对数据结构各章节知识点的基本练习,要求编写程序,定义数据结构,实现基本运算,达到对逻辑结构的定义和实现对其处理的基本能力。二是提升应用能力,安排有一定深度的实训题,鼓励学生完成,问题要求是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三是培养创新与应用能力,支持和组织学生参与《数据结构》有关的各类软件竞赛,以进一步的训练和提升综合能力。

4. 完善资源配置

为配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Internet网上优秀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网站、电子书、算法等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在辅助教学网站给学生提供了课件等参考资料等,并开展部分教学活动,如作业、基础实验等。并以Email,QQ,博客,等多种方式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与学生开展学习讨论。

5. 坚持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中很重要是要育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一种问题采用多种存储策略、解决策略,然后对算法进行权衡,做出正确评价,经常提出对某问题稍作改动,再来分析我们的算法思想需要做什么改变?为什么?通过多提出几个问题,来加深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对敢于思考和表达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 教学建设与改革效果

在近几年来,通过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严谨教学环节,丰富资源配置,坚持教书育人,数据结构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较明显的提高。近年来的学生评价优秀,课程组成员在教学竞赛中多次拿奖,学生成绩取得了进步,在一些软件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耿国华,张德同,周明全.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耿晓中.《数据结构》教学研究与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

[4]徐薇,王志海.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教学理论及方法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01).

[5]周广深.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篇7

关键词:独立教学;多师合授;课程群;衔接

作者简介:解志斌(1981-),男,内蒙古包头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辽宁沈阳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课题编号:JGLX13_073)、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07-02

“课程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学科内的诸多课程的集合,通常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由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的若干门课程构成的一系列课程。通过对课程群的合理建设,可以实现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保证各门课程特色的同时又强化了课程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1,2]

一、电子信息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对于本科与硕士阶段课程群的统筹建设而言,其涉及到本科教学与硕士研究生教学的两个阶段。在这一层次提升的过程中,发现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中通信技术课程群体系的“衔接”问题日渐凸显,主要包括:课程群部分教学内容未能有效衔接;课程群部分“特色”课程教学模式与管理设置未能有效衔接;课程群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未能有效衔接。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成为了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客观存在的典型问题,也是目前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与规划中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更是课程教学能否获得有效实施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电子类学科培养目标为依据,以通信技术课程群相关学科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程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不同教学阶段中课程群教学设计与知识需求所存在的差距。通过对“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间的平衡性研究,找出本硕课程群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承接的环节,改善电子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教学内容、管理模式与考核标准现存的不足,并深入探索更加合理而有效的适用于课程群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二、“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的特点与重要性

1.独立教学的特点

“独立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由每个教师单独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其优势在于可以使得任课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与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不同授课群体合理而有效的取长补短,最大化课程群授课方式的有益效果。而实现这个最大化收益的前提,则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相近课程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

2.多师合授的特点

“多师合授”模式是对研究生或本科生课程教学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与尝试。[3]本质是通过多名教师共同为学生讲授一门课程。对于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而言,“多师合授”式教学可以有效开阔其学术视野、博采众师所长,也是改进传统导师选择制度、达致师生最佳匹配的重要途径。

3.二者平衡的重要性

由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可知,通过“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学任务承担者由个人到团队的合理过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本硕课程群中的诸多教学问题,也是实现课程群教学质量飞跃的关键。[4,5]但是,若不能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平衡则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如对于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整体而言,在不同教学阶段中“独立教学”模式若贯彻不佳,则容易割裂各门课程的承接关系;在同一教学阶段,若每个老师各司其职,也会导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无法实现有效衔接。而对于“多师合授”如果未获得有效实施,其主要不足在于无法真正实现考核标准、管理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因此,需要对“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如何进行有效的平衡与折中进行研究,进而实现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的有效衔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

三、基于“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平衡性研究合理解决课程群衔接问题

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解决本硕课程群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衔接问题,需要使得“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以本校为例,目前构建的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涵盖如下课程:本科阶段的“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器”、“交换技术”、“船舶通信与导航”等,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现代通信原理与系统”、“船舶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器”、“信号检测”、“数字信号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雷达原理”、“现代通信信号实验”等。

在对这些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可将“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存在的类型可以归纳为:独立教学不同阶段课程,独立教学同一阶段课程;亦或多师合授不同阶段课程,多师合授同一阶段课程。其中,存在的主要教学环节的衔接问题可归结为:考核标准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与授课内容问题。这些问题基本出自于“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两个教学过程的平衡性把握不当,即课程群内多门课程间“独立教学”缺乏有效协调或单门课程的“多师合授”缺乏统一标准。因此,为了实现“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与平衡,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实现考核标准层面的有效衔接与平衡

两种教学模式从制订课程群培养方案到授课的全过程均需要贯彻交流思想、共同制订、严格执行、统一考核的原则。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由各“独立教学”教师共同商讨并制订独立教学环节的考核方法与考核标准。针对各门课程的不同属性及其在课程群内所占权重,实现考核模式与考核难度的均衡。同时,对于采取“多师合授”的单门课程应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专业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制订考核方案,秉承以该门课程主讲教师为主导,辅讲教师严格把关的原则,力争最大限度发挥所制订考核方案的效果。

2.实现管理模式层面的有效衔接与平衡

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包含课程门类较多,课程属性虽多为选修性质,但对于电子类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理论的掌握却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对于此类课程群实施有效的日常教学管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非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对于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下单门课程的“独立教学”模式可以由承担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与材料的统一管理;而对于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下单门课程的多师合授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主讲教师负责制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分讲、辅讲教师呈递课堂与考核材料的统一把关,实现对课程群管理模式层面衔接问题的改善。

3.实现教学内容层面的有效衔接与平衡

此类教学环节存在的衔接问题可以在两种授课模式中通过课程群主讲教师的预处理实现教学内容的统一划分。第一,对于本硕不同教学阶段,部分重点教学内容有必要做到交叠或重申,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第二,对于同一阶段的相关课程,则有必要对部分可能交叠的教学内容进行预处理,避免在不同课堂中重复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授课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课程群相关教学环节,实现课程间教学内容的合理过渡与衔接。

四、结论

本文对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各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分析,并对其当前综合化改革中在衔接方面的现实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教学模式的合理均衡,可以实现对课程群的优化及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避免或减缓教学过程中部分衔接问题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本科生两个教学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长江,刘敏思,何穗.以名师工程为主导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47-48.

[2]王怀平,林刚勇.电工电子类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17-118.

[3]宋桂全,吴坚英.“多师合授”对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种探索[J].今日科苑,2009,(24):293-294.

篇8

关键词:化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 模块衔接 校本课程

一、前言

本轮新课程从课程理念和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三个方面,新课程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就是每位学生都要学习的化学基本知识,也是化学课程改革中基础性的体现,希望通过必修模块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并能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另有6个选修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新教材内容的多元化和层次性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从单一的物质中心模式到多样化的学习模式;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学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但是课程模块设置是一种人为化的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研究与优化,课程试验和实践是课程模块优化的基本途径。新化学课程打破了传统化学课程的系统性,如何在模块学习中较好地进行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是我们迫切要研究的问题。

校本课程学习以其内容的丰富性、综合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想像力。校本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不是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让学生联系课堂的知识去拓展,又可以应用于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们以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兴趣。例如我在校本课程中将《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的教学过程中与《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关注营养平衡》相衔接,通过简单的介绍和资料,既加深学生对油脂、糖类、蛋白质在人生命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并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校本课程课上作了《实验化学》模块的《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时,与《化学与技术》模块中的《化工生产中的基本问题》相衔接,在校本课程课上介绍了硫酸的工业制法。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又衔接了《纯碱的生产》,等等。我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初步研究,反思了各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渗透问题。

二、案例

1.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内容《甲烷》内容将《化学2》第三章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和初中化学相应模块以及《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相衔接,由选修课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包括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口头讨论、制作课件、撰写论文、课内演讲等内容。锻炼学生面对实际,动手动脑、查找资料、收集素材、分析整理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将所学各模块知识相衔接,使相关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课程实施过程

校本课程《甲烷》的教学前,我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任务组(按学生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如材料发展史组、实验探究组、环境保护组等。

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首先介绍“对有机物的印象”并播放一段有关有机物种类和用途的影片及家庭厨房图片,使学生感受身边的有机物的普遍性、多样性。

再由问题“哪些热点事件与甲烷有关”,学生小组展示一系列图片:“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矿难”之瓦斯爆炸事故照片、可燃冰的在手中燃烧的照片、甲烷与温室效应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营造问题的情境,激发学习的热情。

再回顾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提出问题“甲烷中的氢原子是以平面正方形分布的吗”,通过学生分组模型操作,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甲烷分子结构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和正四面体模型,得出甲烷分子是一种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结论。并探究制作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的球棍模型,并写出结构式。通过模型操作:CH4C2H6C3H8C4H10。学生归纳烷烃的结构特征,并巩固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知识。通过在选修课上小组模型操作来巩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衔接《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相关内容。

三、结论

通过《甲烷》等校本衔接课的教学实施及初步分析结果使我们认为,化学教学各模块的衔接应该建立在丰富的教和学的资源基础上,而衔接教学的设计也要更贴近实际生产生活,而不能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学习负担,这样学习活动环节才能顺利地进行,学生才会对探究问题更感兴趣。

第一,明确高中化学各模块的功能、区别和联系,全面了解高中必修、选修课程内容的知识编排顺序,清楚各模块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清楚各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模块衔接的教学中,要学生都能达到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不要随意对所教内容进行拓宽和加深。

第二,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精心选择和组织模块衔接学习内容,注意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当前的发展水平与预期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教学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习者的特征。

第三,模块衔接教学需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突出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体现化学的新观念、新思想、新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语文;校本课程;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中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语文课程建设也应服务于这一培养任务的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和实施语文校本课程,既是贯彻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校园文化的特色构建创造了条件

目前中职校园中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行为品质,在就业工作中,缺乏沟通的意识与艺术,自信心不足,缺乏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发展的动力。解决这些中职学生的行为问题,加强行为方式引导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中职学校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开展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面向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需要,建构系统的评价方式和发展性评价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活动、体验、对话等实践方式学习语文课程。在课程的整合中,突出就业与创业教育,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实践实习,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服务观念、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

充分体现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直接的一个重要区别,这一区别使得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特色创建,尤其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方面创造了良好条件。实施中职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全面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以企业文化为主要突破口,拓展语文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创造奠定更良好的基础。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中职校企文化对接提供了重要抓手

现代企业看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而这些并非一般课堂教学全部能能够实现的。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可以依托特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分析语文学科所拥有的资源及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对课程资源积极筛选、加工、整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深层价值和学科价值,通过改编、补充或拓展,在校本课程的整合中突出企业文化教育,尤其是将地方人文、经济知识、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方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感受和了解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创新、创业、创优精神。

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这个基本点。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抓实不足,务虚有余”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用的抓手。而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就能够将企业文化在课程学习中进行长期的渗透、吸收、融合,让学生在中职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将职业素养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素质。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丰富了校企文化对接的内涵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也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宽广的空间,也促进了校园精神文化内涵的升华。教师可以在理解学生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多元化的模块组合,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不同需求。

毫无疑问,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当地的自然和经济、企业界的成功人士、企业经营之道,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人文精神、企业的优良传统、员工的优秀事迹、老板的创业经历等等均能够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课程的教学活动本身也成为企业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和学习渠道,通过不同的选课,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学语文、用语文;教师要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用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法和情感体验来构建自身的体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与企业,并能够有意识地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路,在进入企业时更容易地融入企业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发展。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课程结构 模块化 “人”字型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30-0010-03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也是培养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使用面宽、创新意识浓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将企业需求和学校需求统一起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其课程结构必须体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根据生源个体差异来设置课程和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地方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

课程决定于专业,专业性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应该遵循:(1)课程设置多维性。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又包含职业教育元素,侧重技术、技能及知识的应用性。(2)课程开发多元性。培养目标、市场需求、行业规范、学生特点,构成课程开发多元性。(3)课程目标定向性。遵循“鸟型不离卵”原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课程目标的应用性始终不变。(4)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在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处于稳定层,专业理论处于亚稳定层,技术知识处于不稳定层。因此具有职业性、技术性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实现持续、协调发展其课程形态须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5)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由模仿型实践向开发型、智力型、创新型实践转换。(6)课程体系模块化。主要解决人才培养周期长和市场需求变化快之间的矛盾;解决知识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针对性矛盾;解决学生个性与课程计划相适应的矛盾。(7)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于体现人的自我实现,课程设置多类型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要以能力为中心。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在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实现“以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其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应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要求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而综合性更加注重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它要求学生将经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不同的学科提倡追求彼此之间的关联,相互补充,从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改变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对于选择性,主要是针对地方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言,它要求课程的多元性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从而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均衡性保证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互平衡,综合性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宽口径,选择性突出了课程结构的差异化。三者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充分反映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思路应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着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以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为载体,强化职业技能和现代应用能力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结构设计不能一劳永逸,应适时调整课程,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现实性、现代性、可操作性。

三、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探索

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专业纵深“I”型结构,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某个专业服务;专业分支“丫”型结构,理论基础是为同一类多个专业方向服务;基础宽厚“A”型结构,以基础面广、根基扎实为特点;纵条“M”型结构,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决定课程内容与课程排序,针对性强;倒“T”字型结构,用于专业方向单一,专业面较窄专业;“山”字型结构,适用于专业方向较多的专业。

根据以上课程结构多种类型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构建的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见示意图),它既体现了“A”型、“Y”型结构的特征,又包含了“M”型、“山”字型结构元素。同时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突出了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个性发挥、重在素质教育、技能培养、创新发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一)基础理论素质模块

理论素质模块的构建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也兼顾了生源基础理论知识差异化现实。三个子模块中分别设置若干基础理论课,虽然部分课程名称相同,但学分不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标准不同,供学生自选。

(二)人文素质模块

人文素质模块主要是培养人的政治修养、敬业精神、诚信、责任心、行为规范、法规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道德。同时它提供了文、理科学生互补的学科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依示意图所示,人文素质模块是支撑“人”字立稳的支柱,该支柱缺失,“人”字就会立不起来,自然倒下,因此任何类型层次的教育,必须重视先树人后成才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三)专业素质模块

专业素质模块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它紧扣培养目标分解成为四个子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知识范围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专业技能培养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技能在求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等正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教育资本。面对这一现实,通识能力培训专门对学生设置了外语、计算机能力提升相关课程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加以选择,全方位拓展个人就业能力,为学生尽快就业提供一条快捷通道。实践实训课是专业素质模块的关键环节,它让学生亲自顶岗操作,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实训课进行匹配,使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应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中提升实践。

从示意图形象地看出,基础理论素质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好比人的左腿和右腿,专业素质模块好比人的整个上身。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其中,人文素质模块是做人的基础,理论素质模块是知识的铺垫与承接,专业素质模块是培养目标的核心。

四、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特点

(一)正视学生的差异

应用型本科教育生源质量整体参差不齐。因地域因素、政策因素,许多学生入学起点不同,甚至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差别。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充分考虑了这点,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设置,依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在每个子模块里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差异制定不低于最低学分数要求的教学标准,由老师指导在三个模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模块化“人”字型课程结构给学生搭建了较宽的课程选择平台,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三大模块中,每个大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课程构成,使“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组成有骨有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基础情况以及个人的志向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课程。同时,课程设置配套弹性选课制度及学分制制度,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师及修读方式。

(三)注重人文教育培养

由于社会功利主义现实的侵蚀,伴随着人成长过程的各阶段教育过分强调分数的价值,教育的客体以考试成绩为核心,漠视学生人格的塑造,扭曲教育的本质,从而造成学生竞争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失衡。因此将人文素质模块视为“人”字型的支柱,缺少这一支柱人就会自然倒下。该模块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独立思考,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看出,“人”字型课程结构十分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将其视为整个人才培养的根基。

(四)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纵观整个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所占比重较原教学计划有较大提升,并贯穿在整个专业素质模块中。在专业素质模块中,专业理论及专业模块与实践实训模块相互依存。不同的理论课程安排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深化理论,从理论中提升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实训模块还采用“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使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新成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场所。校企合作教学使得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得以实现,从而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性。

五、结语

本文在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从“人”字型角度,用模块化方式构建了其课程结构,认真剖析了“人”字型课程结构的特点,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培养目标,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42-44.

[2]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4):9-12.

[3] 刘旭明,杭阿芳,赵国树,吴敏.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工电子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2,(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