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篇1

一、思考:如何实现学校的新跨越和新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追求学校新跨越、新发展的行进途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追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学校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新的突破点在哪里?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经过思考我们看到,红席文化、董家口建设等这些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对这些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让学生受到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二、行动: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明晰学生发展需求、学校育人目标以及社区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开发与实施了30多门乡土课程,为保证这些课程能够实施下去,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家委会五级管理网络,群策群力,民主开放。建立并完善了《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管理办法》《校本课程评价、考核和奖励办法》等。

2.组建团队,重视培训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师是关键。我们成立了10个开发团队,分管学科干部为队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队员。为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开发团队,我们深化校本培训,引领专业成长。一是开展以“课程意识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培训。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走出去,学进来。四是举办论坛,思维碰撞。

3.合作探究,走出课堂

为确保有更多的合作探究时间,让师生参与乡土课程开发,我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将每节课45分钟变成40分钟。

从2011年开始,每年9月份,学校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历史、思品等学科教师30多人,带领七年级的6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双休日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探寻“红席”文化。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探究方向和任务,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实地观察、拍照摄影、编席体验,并在筛选、分析、整合大量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编写出乡土教材《我的席乡,我的家园》,系统介绍了红席的发展历史。

4.学科整合,回归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增强乡土课程资源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丰富教学内涵,真正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时,要做好统筹规划,科学整合。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依据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备课组工作手册》,精心钻研学科整合。如,《我的席乡,我的家园》与《中国历史》《综合实践》学科整合;《崛起的董家口》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太极拳》《太极扇》与《体育与健康》的整合等。

5.家校携手,“选课走班”

我们按照以下流程实施“选课走班”:课程设置编制――开会动员――发放《选课指导手册》――指导教师选课――教师、家长指导学生选课――整理统计调整――确定课程、学生――调配任课教师。

为了给“选课走班”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先后建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截至目前,我们共有30多门课程进行“选课走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的,也有专职的。同时,还专门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校外辅导教师,定期进校指导,拓展知识。

6.聚焦乡土,开设讲座

学校定期开展乡土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家乡的风景、风俗、风情、历史等知识。每年清明节之际,邀请本地的老革命者到校进行抗日宣讲;还邀请董家口相关领导为学生做家乡美专题报告――《青岛董家口港区托起“蓝色”发展之梦》,以此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爱国、爱家乡之情。

7.言情立志,组织竞赛

利用“海之韵”文学社平台,让学生说家乡、写家乡、赞家乡、畅家乡,抒情励志,刊登优秀作品;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举办“爱我家乡”优秀习作评选;定期开展“家乡美”“烽火岁月抗日情”主题演讲;还组织学生开展“董家口港杯”摄影比赛、“我手绘港口”创意绘画比赛、红席编织大赛、红席文化广告语设计比赛,等等。

8.阶段总结,考评激励

教导处每月对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成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优秀乡土课程”评选活动,颁发获奖证书和赠送一年的教育期刊。组织家长、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达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取消课程设置。

指导教师每节课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手段,对学生参与选修课情况进行A、B、C、D四个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存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学生感恩教育――社会大课堂记录手册》。每学期末举办“泊中达人秀”比赛,获奖学生被评为各类素质发展星,如,剪纸之星、读书之星、科技发明之星等。

三、收获与反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催生出了丰盛的硕果。主要收获是:

1.课程开发成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校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好国家课程,又要做好学校课程,对各级各类课程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课程引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力,也相应获得了各种奖励。

2.乡土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如果说国家课程是必选动作,那么学校课程就是自选动作。学校的乡土课程建设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学校先后承办了青岛市“让‘非遗’走进校园,让历史走进生活”教学现场会、黄岛区教育教学现场会、“1751”工程第四片区第六次会议。

篇2

关键词:曲剧 校本课程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文化传承 本土文化 

一、河南省曲剧简介、成长和传承特征 

笔者生长在河南,对河南有很深厚的情感,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一个农业、军事重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河南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各种文化艺术财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各个区域也逐渐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而曲剧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 

(一)曲剧简介 

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有“高台曲”或“曲子戏”之称。是在本地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演出的基础上成长而成的, 

(二)曲剧的发展 

曲剧艺术最先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1926年经过临汝县农民自发组织的同乐社在登封县首次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民国时期,曲剧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已经初步具有了舞台剧的特点,增加了道具、伴奏等等。此时的曲剧著名选段也逐渐增多,角色更加丰富。最为珍贵的是,此时的曲剧伴奏融合吸收了京剧、豫剧的伴唱元素,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戏,此时曲剧的传播主要靠各大戏班的巡回演出,使得曲剧广为人知。 

到了抗战时期,由于受战争影响,一些著名的曲剧戏班向河南省周边省区迁移,在无形中推动了曲剧的文化迁移扩散。由于政治及战争的原因,一些戏班遭到迫害或者解散,这对于曲剧剧艺艺术来讲,是巨大的损失。 

以来,曲剧得到了恢复发展,此时已经有了比较专业的曲剧剧团,不仅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娱乐,也使曲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传播。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曲剧专业剧团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不完全统计达有三十个之多,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曲剧表演艺术家如:张新芳、胡希华等,也出现了许多曲剧名段如《陈三两》、《屠夫状元》、《李豁子离婚》等。 

(三)曲剧的传承特征及近况 

曲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历经了从传统娱乐形式到自有的风格派别的生长历程。同各大戏曲一样,曲剧最早的传承是衣钵相传的继承式教学,即由师傅教授徒弟学习,在各地巡回的表演中获得舞台经验。这也逐渐形成了同一曲剧下,不同的流派,比如上文提及的以嗓音浑厚、高亢、粗犷见长的以张新芳先生为代表的“张派”,以著名的旦角表演艺术家王秀玲老师为代表的“王派”。 

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各派的领军人物决定了派系发展的风格及特色,在这种传承过程中曲剧艺术家们根据自身对曲剧艺术的理解,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融合走南闯北对各种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解,使得曲剧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也使曲剧有了更为深厚的内涵,比如有“曲剧皇后”之称的张新芳先生,她就根据前辈们的经验,引入了二胡、古筝等伴奏乐器,使得曲剧更加有了强大的舞台感染力,在她的代表作《陈三两》中,把小曲牌改为了大曲牌,使得《陈三两》这一曲剧曲目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代表作。 

改革开放后,多种音乐文化对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人们对曲剧的熟知程度远远低于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曲剧的喜爱程度,远远低于老年人,这也造成了曲剧传播的群众基础的下降,而大多数的曲剧传承仍然以口传心受为主,即老师现场教唱,学生现场跟着老师的示范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也逐渐重视了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性,在河南本土支持创办了多所艺术学校如河南省艺术学校、商丘文化艺术学校、南阳文化艺术学校等等,这些学校的创办,极大地推动了曲剧艺术的发展传承。另外,河南电视台也推出了一档以戏曲类节目打擂为主题的节目《梨园春》,在河南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广泛的收视群体,参与其中的选手不仅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小的戏曲爱好者只有不到三岁,极大的推动了本土文化的传播,并使得曲剧文化走向了全国,使河南曲剧广为人知。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受众的支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为曲剧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曲剧艺术开枝散叶,结出累累硕果。那么,传承的责任就落到了新一代人的肩膀上。而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渠道, 

二、中学音乐课堂现状及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中学音乐课堂现状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较为原始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精神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学生正趋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同时可以拓展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同年提出了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推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这是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迈出了改革性的一步。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转变了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观。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倡导学生动手参与到课堂中去,感受知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乐趣。这为中学音乐教学的变革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也使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书要与育人同步进行。中学音乐课程也由起初的作业检查、期末考试、课堂考试的形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音乐课堂体验融入到了生活当中,逐步体验到了音乐带给自身的体验,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了自身的音乐审美情操,形成了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也对情感体验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对中学生审美情操的积极影响,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据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课堂教学,重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另外要使课堂增强探索教学的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只能停留在让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上,还需要提高创造力。而音乐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教科书所规定的曲目的学习,更要担负起对本民族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因此许多学校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使中学生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色。 

三、校本课程引入曲剧元素的可行性调查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1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曲剧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课程教学引入曲剧,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响应。 

笔者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期间,曾经担任初中、高中班级的音乐课教师。为了深入研究曲剧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做了一套调查问卷,这套问卷得到了第二实验中学音乐高一、初一年级及本校音乐教师的大力支持。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高中126份,初中120份。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学生对曲剧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待校本课程引入曲剧的态度,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所在学校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对于曲剧传承的观点认可度以及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曲剧教学,通过统计,笔者以下表列出初步的一些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曲剧是河南省的本土艺术形式之一,但在中小学中的认知程度还需提高,中学音乐教学长期以教材为主,忽视了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曲剧作为河南省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曲剧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行,指出了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这就有了政策支持,显示出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河南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纂也预留了一些空间,要求加入地方本土音乐的教学章节,这同时也为地方校本课程的推行,提供了支持。 

其次,河南省有许多的曲剧艺术家,他们对于曲剧艺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聘请这些艺术家们为中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的曲剧艺术知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曲剧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曲剧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再次,河南省地方政府对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强的支持,政府逐渐认识到本土艺术能够帮助地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就证实了这一点。借助《梨园春》平台,不仅让河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更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喜爱甚至学习模仿,也带动了河南省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五、结语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笔者深刻的认识到了曲剧的魅力。在历史的车轮行进中,本土文化深深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对中学生审美情操的积极影响,也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依据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具有本土艺术特色的课堂教学,重要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另外要使课堂增强探索教学的部分。 

这就要求学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只能停留在让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层面上,还需要提高创造力。而音乐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教科书所规定的曲目的学习,更要担负起对本民族本区域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的责任。 

因此许多学校增设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使中学生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特色。 

三、校本课程引入曲剧元素的可行性调查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而开发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011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能够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曲剧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校本课程教学引入曲剧,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响应。 

笔者在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期间,曾经担任初中、高中班级的音乐课教师。为了深入研究曲剧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笔者做了一套调查问卷,这套问卷得到了第二实验中学音乐高一、初一年级及本校音乐教师的大力支持。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其中高中126份,初中120份。主要涉及内容包括:学生对曲剧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待校本课程引入曲剧的态度,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所在学校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对于曲剧传承的观点认可度以及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曲剧教学,通过统计,笔者以下表列出初步的一些调查结果。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曲剧是河南省的本土艺术形式之一,但在中小学中的认知程度还需提高,中学音乐教学长期以教材为主,忽视了乡土特色的音乐文化的传承,曲剧作为河南省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对本土文化传承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四、曲剧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首先,新课程标准的发行,指出了地方和学校应当结合地域特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课程。这就有了政策支持,显示出了校本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为了响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河南省对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纂也预留了一些空间,要求加入地方本土音乐的教学章节,这同时也为地方校本课程的推行,提供了支持。 

其次,河南省有许多的曲剧艺术家,他们对于曲剧艺术的传播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可以聘请这些艺术家们为中学生教授一些专业的曲剧艺术知识,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曲剧的支持,在社会上也可以形成曲剧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再次,河南省地方政府对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也有很强的支持,政府逐渐认识到本土艺术能够帮助地方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河南省电视台推出的《梨园春》节目就证实了这一点。借助《梨园春》平台,不仅让河南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更推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喜爱甚至学习模仿,也带动了河南省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篇3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一、前言

新颁布的课程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程应当做到充分整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全国各地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条件,让学生们和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开发地域特色的历史校本课程,提取物质和非物质课程资源,对历史学科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倡整合利用乡土历史资源,重视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和供学生学习的高中历史课程。

二、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文性原则

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学生的日常学生生活习惯表明: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标准和社会良知,缺乏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缺陷,学校传统的教育注重开发智力,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人文素养为重,注重培养学生有意义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例如,在上完必修一中有关民主政治的重大事件后,再让学生回顾对“民主”的理解,学生还是只能停留在对重大事件进行陈述这个层面。我们历史组便精选了一些文章进行讨论和解读:《什么是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民主概念与基本条件》《自由的精神》《法》《民主是法的理想》《论四大自由》《世界人权宣言》等等,并模拟美国选举总统的程序,让学生理解人类为什么需要民主?怎样来体现民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2、乡土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对学生而言,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莫过于身边历史的关注。比如浙江历史以及我们浦江县乡土历史,浙江省浦江县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我校历史组和语文组曾经开发过《江南第一家的儒家思想》。今年地理组和历史组还共同开发了《浦江上山文化》,被省里评为精品选修课程。例:

此外,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该遵循互补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原则。

三、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措施

1、以地方实际为根本,自主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资源

自主性是校本历史选修课的最大特色。选修课对学生的发展要求没有设定统一的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没有教学成绩的压力,教师可以发挥更多地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们可以精挑细选,重新构建,形成主题,使其更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参与者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资源和社会环境,准确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敏锐的分析问题,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学生知识面因素,不断收集和累积相关资料,清楚认识学校的物质资源、办学环境、办学理念和办学历史等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资源,及早确定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主题。

2、可以综合开发。

作为校本课程,不一定要体现专门学科的特点。可以进行文科学科之间的渗透,也可以进行文理学科的渗透,来拓宽学生的思维面。班主任也可以把自己所教的学科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交叉渗透。作为历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的材料很多,可以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形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中,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校的生活,加强培养实践研究能力,提高历史教师的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建设学校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库,加强教师合作,认真钻研思考,进而为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积累素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有效促进高中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登明.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J].历史教学,2006(2).

[2]吴敏娥.浅谈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教育界,2011(9).

[3]薛亚湘.浅谈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J].新课程(教师版),2010(7).

篇4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管理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笔者以为,学校落实以校为本的课程应充分挖掘好校本资源,编写好校本教材,落实好校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及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一、挖掘好校本资源

常言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引领学生保护和弘扬乡土(区域)文化的精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新时期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一条新路子,也是留住乡土(区域)文化基因并使其代代相传的根本所在。笔者生活的恩施山乡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这里交汇,摆手舞、铜铃舞、莲香舞舞动连绵山岳;山歌、情歌、民歌溢满八百里清江。这里有东方情人节相亲民俗――土家“女儿会”,有曾搬进央视青歌赛的土家人生死歌舞――“撒尔嗬”, 韵味绵长的民族风情留给我们无价宝藏。为了更好地将蕴含浓浓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搬进校园,我们将适合学生学习和演绎的内容作为一种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和传承。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所在地域的固有文化特色,并用慧眼挑拾精髓,便可以结出校本课程开发之果。

二、编写好校本教材

教材是学生与文化知识、文化认同、实践体验沟通的一种媒介和工具,学校应本着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理性思考来设计校本教材。在编写教材时,首先是要明确课程目标、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等要素,然后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事,即选定编委、构思框架、筛选材料、拟定初稿、教学实验、调整内容、专家指导、修改定稿。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就据此整理、设计并推出了《民族艺术》《经典美读》两套图文并茂、情趣相间、易教易学的校本教材。

《民族艺术》教材,属于实践活动类课程。学校充分吸纳了恩施山寨的民风民俗、民礼民情来补充校本教材营养。如织土家服饰:西兰卡普。烹土家饮食:油茶汤、合渣饭、社饭。唱土家歌曲:龙船调、出嫁歌、石工号子、陪十姊妹(十弟兄)歌。跳土家舞蹈:摆手舞、清江舞、民族操、竹竿舞、莲香舞、采莲船、傩戏、撒尔嗬。吹打土家乐器:竹笛、唢呐、葫芦丝、腰鼓、大鼓。做土家运动:踩高跷、打陀螺、踢毽子。识土家寨子:吊脚楼、板壁屋、土砖瓦屋。学土家工艺:编篾篓、修打杵、箍木桶、打石磨……将乡土文化内化为校本课程,艺人与教师同研,非物质文化精髓与课程开设相谐,继承与发展并举。

《经典美读》教材,属于理论知识课程形态。学校按照必读和选读两类分年段进行编排,每个年段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另附推介阅读的具体篇目,让师生循序渐进地从“经典”里润泽心灵,在“经典”里熏染灵魂。如低段学生美读童谣、儿歌和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中段学生美读古诗词和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对韵歌》等;高段学生美读《四书五经》以及中外名篇等。使睿语哲思、足智大慧在学生的渐读渐悟中升华、积淀。

三、落实好校本管理

有了教材,不等于就有了校本课程。教材只是解决了课程之源,还需要学校在开发流程上加以落实和挖掘,更需要指导教师深耕细作。在校本课程教学管理上,笔者所在学校着重从 “教师”“教学”两个层面上发力。

师资:扬长补短。我们采取的是“用绝技”和“补短板”的方式,让师资更充沛和接地气。“用绝技”就是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现有特长,根据教师的特长开发课程,设立项目。如艺体类的书法、摄影、武术、跆拳道、棋艺等;实践创新类的播音与主持、科技创新、英语口语等;乐器演奏类的唢呐、电子琴、钢琴、吉他、琵琶等。另外,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民间艺人、本区域教育文化等部门的专业人士,甚至还有本身就有特长的学生家长,以“补短板”的方式充实师资源。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在职教师在某种专业领域里的提高培训,促使师源不竭。

管理:崇尚精细。首先,软件管理符合常规。整个校本课程的备、教、辅、考、拟、析、评均纳入和国家、地方课程同等的教学管理体系,并开足课时。同时,审核好相关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学校课程开发方案》,加强教学实施的评定和学生发展状况评价的管理。其次,硬件管理满足需求。如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各类艺体器材如钢(电子)琴、葫芦丝、腰鼓、唢呐、毽球、竹竿、陀螺、高跷、音响等,做到有“工”可开、有“材”可用。第三,特色管理提高档次。从时间保障上,学校实行固定时间与择日择时相互搭配。每周四最后一节课为固定校本课程教学与展示时间,同时随着节令和学校月中心工作的变动进行补充性课程安排。实行“课程清单”与“课程超市”同步接轨,做到课课有内容,人人有选项,月月有展演,期期有汇报,年年有突破。从教师配备上,除充分挖掘现有教师潜能外,每期照例固定聘请一名村(社)区民间艺人进行民俗艺术传承教学。学校还与湖北民族学院合作,由大学派遣比较优秀的艺术专业学生在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里进行实习性教学。自2016年春季起,学校从湖北电视台引进专业人士,进行纯公益性的播音与主持爱心辅导,力争做到互补互惠,导有其方,学有其果。在课程评价上,从“目标、方案、实施、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反馈与考核,达到评有所依,评有所获。

篇5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否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系到本课程性质、目标的实现,制约着课程实施的质量。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标志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由此而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不仅能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一、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_发与利用中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果农村学校挖掘乡土文化,从中探索乡土化的课程体系,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品德教育,这对于培养适合地区发展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校所处杨屋村,大部分学生都是杨氏子孙,而杨氏文化历史悠久,名人典故多,具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我校结合所处独特的人文环境,挖掘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开发了以“秉承杨氏优良传统(杨家祖训――笃志博闻,清白传家)”为主题的校本教材――《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人格教育。本套校本教材分三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二、依托校本课程,营造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

育人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此,我校结合校本课程,充分挖掘杨氏祖训文化,融合本校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努力打造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让校园体现“处处是德育之所,时时是德育之时”的育人功能。

1. 设计寓意深刻的校徽

“梅花香自苦寒来”,杨氏家族自古至今以梅为记。为此,我校以梅花为素材设计校徽:以白色为底色,由一朵红梅和两片绿叶组成。在色彩上,绿色充满生机和活力,象征着学校健康向上,开拓创新,蓬勃发展;红色寓示着杨屋一小如旭日初升,具有无限的上升潜力和发展空间;白色纯洁,象征杨氏家族清白传家,万世流芳。在构图上,梅花既象征杨氏家族高尚的品格,又如一轮红日普照子孙后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以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鞭策着后代人立志奋发;绿叶则象征着学生勤奋学习,像幼苗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下,朝气蓬勃,茁壮成长。

2. 营造主题鲜明的文化氛围

我校一直致力于构建文化品味高,美化绿化好,富于教育性的育人环境,使校园内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学校利用围墙、走廊等设施,建成文化长廊、环保长廊、科普教育长廊、德育成果展览室和荣誉室等,寓教育于环境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主校道建有一个催人奋进的“希望之星”雕塑,在教学上的正面墙上壤着醒目的校训“立志勤奋、开拓创新”;建有文化长廊及文化橱窗多个,分别有“文明班评比”“五旗教育栏”“少先队专栏”等专题宣传橱窗。学生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耳闻目染,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三、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主题鲜明的德育实践活动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校本教材;大语文观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现状的显著特点是‘应试教育’,它带来种种弊端,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是的,长期千人一面语文课程的实施,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运用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是让学生对家乡了解甚少,家乡的语文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乡土教材是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和延伸

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刻挖掘课内资源,“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不能把教材作为‘圣经’,应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与其他的课程资源一起支撑新课程。”教师应将教材看成一个活的文本,一个充满变化的学习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思考和探究,将乡土资源整合到现行教材中,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现行教材内容的理解,充分体现出语文乡土教材对现行语文教材的丰富与延伸。

二、乡土教学要以语文为主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因为我们所开发的是语文乡土课程,所以所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必须围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来进行。我们编写的语文乡土教材,不是一本单纯的课外读物,在每篇课文的结束,都有语言文字的练习题、思考题。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安排语文实践活动和习作训练。如:第一单元学习了家乡的特产,就让学生用语言文字来夸夸家乡的特产,为家乡的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活动都带有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倍感亲近。以此来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升华他们的人文涵养。

三、乡土课程要以校本教材为基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树立大语文观念,让学生由教材的主题拓展到走进家乡、走向自然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其能协调发展。因而学生不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使素质在活动中生成、发展,在实践中内化、优化,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家乡观念,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利用校本语文阅读课组织学生学习乡土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品味其中蕴含的乡土文化以及作家诗人在其中传达的浓郁情感和文学风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问、调查、采访、上网等方式,向父母、邻居以及研究人员了解泰州的历史文化,从图书馆借阅资料,到相关场所了解具体情况,利用电脑整理文字材料和进行版面设计,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愉悦,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组织学生开展“我当凤城小导游”“泰州国际旅游节新闻会”“感受水城慢生活,争当文明泰州人”等语文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之美,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传承了乡土文化,彰显了现代文明。

篇7

摘要: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应试教育成为农村高中的普遍现象,在充分考察农村高中教育现状的背景下,开发农村高中校本课程十分必要,能否落实农村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直接关系到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地方特色文化地弘扬。

关键词:农村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价值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不再是你有多高的学历,你能说出多少理论知识,而是你究竟能够做些什么,能够解决多少现实的问题。然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生在“知识改变命运”观念的引导下,“应试”教育成为农村高中普遍现象,在针对如何全面推进农村高中的素质教育,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学生,切实地推进农村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势在必行。

一、农村高中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传统的求学观为应试教育地发展提供沃土。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赚钱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促使农民将未来的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他们期望子女能够出人头地,有所成就,将来处于生活的上层。但是家长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通常他们更加关注学生能考多少分、在班级里能排多少名。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从小生活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环境激发了农村学生试图通过考上大学的形式,走出家乡,见识城市里新鲜事物。“知识改变命运”是引导农村孩子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于是他们争分夺秒,冲刺高分,争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从学校的层面来说,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主要包括师资力量的缺乏,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学校领导习惯遵循常规,紧抓升学率。这些综合因素就为农村高中应试教育推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二)应试教育下单调枯燥的的学习现状,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在这种“一切为了考试、为了分数”环境氛围中,农村高中生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应考备考上,生活的轨迹是“食堂、宿舍、教室”的三点一式,单调的生活形式着实缺乏乐趣,学生其实很不快乐。显然,学校这种只注重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不注重个性地张扬与特长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学生地身心成长十分不利。这就要求农村高中的教学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考察学生的特色,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校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二、农村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探析:

(一)有利于促进了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评价“名师”也是关注教师能够准确的研究国家高考的政策规则的动向、预测高考内容的范围和考试的方式,懂得有效的解题技巧,这种考核评价教师的机制直接关系到一个教师的晋级、升迁和调动等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这种教师的考量标准过度偏向在对高考形式的把握、教学大纲的研究,忽视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习和把握,就不免有些急功近利,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农村高中专业教师的畸形发展。

农村校本课程打破了农村教师在以往的国家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被动从属的局面,促进了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动力。长期以来在国家课程统治时代教师的职责是把教材吃透,在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缺乏有效的自。而农村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对所在地区的历史、地理、风物人文等乡土资源进行了解、搜集、整合,形成课程资源,最后成为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全面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这一过程也为农村教师施展自己才华和挑战自己专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增强了他们职业归属感。

(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经验和特性,才能起到培育人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性向、能力等,真正实现课程为学生而开发,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要是学生最需要最想要的,让课程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身心结构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可以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如实践性课程、艺术性课程、农业性课程等,但是要本着真正可以历练学生,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原则进展。教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进而发现他们哪些地方最薄弱是,哪些环节最优越,引导农村学生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乡村特色文化地继承与弘扬。

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从地方传统和特色出发,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梳理和地方特色的总结,培养学生的乡情和民族精神。城市具有其繁华的特质,农村却有它的质朴和自然美。农村高中所处的环境必然具备其独特的人文气息和乡土人情,面对地域特色鲜明的多样性自然类课程资源,学校要让这些自然资源活起来、热起来,能够为学生欣赏本土风光提供指南,激发学生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独树一帜的地方文化是蕴含着当地的人文风情和文化精髓,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并通过课程地设置将学生吸引到地方文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为学生接受人文气息的沐浴提供精神通道,进而提升学生乡土意识,增强学生新农村建设的信心,这种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出发,关注人、社会、自然整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当地文化了解与认识,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有利于农村高中素质教育的推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崔允漷,略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改革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篇8

【关 键 词】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130-03

漫步百花齐放的教育园林,总能感受到“折得群芳香满袖”的喜悦。在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校师生便有着如此的享受。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我校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校本课程。回顾几年来的发展,我校的校本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

(一)多措并举,塑造活动氛围

课程实施伊始,如何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校本课程,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既缺乏理论认识,更缺乏实践经验。我们结合校情,一边组织教师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等相关的知识,尝试探索课程开发;一边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安排领导和教师走出去,到省内外参观学习。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又多次邀请海阳市教研室领导,就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选题、如何组织活动、如何评价等方面做了详细具体的指导,为我们开展校本课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以点带面,探索有效策略

2009年9月,我们认真地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情况: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各种教学设施比较落后,教师又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年轻教师不足20人,我们的学生,父母大多是农民,家庭条件与市区学校的学生是不能相比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先从“点”上做起,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作用,每个级部选取一个班级作为试点班,开始探索实践,待到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后,再全面展开。

确定了基本思路之后,我们成立了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我们精心选择一部分责任心强,有能力、有上进心的年轻教师,作为各个级部试点班的指导教师,并由他们组成了我校校本课程的骨干团队。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初步积累了一些组织经验和管理策略,充分感觉到了全面展开校本课程的条件基本成熟。2010年8月,我们决定在全校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教师都参与指导,每个学生都参与课程。

(三)有条不紊,全面扎实推进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全校教师分为学科领导、学校骨干教师、级部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四个层面。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性作用,真正实现“点面结合,师生全参与”。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 依据“地情”、“校情”和“学情”开发课程内容。

3. 精心准备,具体指导,不断反思。每次活动之前,指导教师都会做好活动准备,如备课、活动材料、教师个人的技能掌握等。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会俯下身,耐心地给学生以正确指导。在课后,老师们会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全面反思。

4. 探索课堂模式,尝试编写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语、数、英等其他学科的教学,但也应该有一定的活动模式。我们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尝试探索活动模式。通过出示公开课,大家一起研讨活动课的基本流程、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活动课的组织形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开题课、劳动技术指导课、方法指导课、成果展示课等课型基本模式。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都会将学生的活动过程拍下来,编写活动用书,至此,我校已经完成了十几本综合实践活动用书。

5. 加强学习,不断总结。为了加大活动的指导力度,我们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会议,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总结每个月的活动情况,布置下个月的工作要求,同时听听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起研讨解决。

6. 时间保障,全员参与。为了保障活动效果,按照国家规定,3~5年级每周设置1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每次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检查,每个班级都要走上一遍,并留有详实的检查记录和影像资料。活动后,利用校园网及时公布每个班级的活动情况,以此来鞭策老师认真开展活动。

7. 举办校本课程成果展。每到学年末,学校都会投入几千元,购买装饰材料。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和装裱活动成果,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我们邀请家长们来参加,看着孩子们的作品摆满一个个活动室,家长们不停地惊叹,赞不绝口。当我们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个个兴奋,很有成就感。此后,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家长更支持了。

8. 多元评价,提升热情。为了确保学生们的活动热情,及时为之“加油”,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能及时捕捉孩子们的优胜成果,又能适时地为学生的进步“加油”,是我们的活动得以取胜的重要法宝。

9. 细化考核,促成运转。为提高活动的质量,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与教师个人考核挂钩,以确保活动的规范运作。

10. 家长协助,合作共赢。要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有效的开展,必须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每年都要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跟家长阐述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意义,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和帮助,为我们活动开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11. 艺人指导,锦上添花。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课程确立后,积极探寻民间艺人,如草编课程,我们就邀请了孙永东老师的家属帮助指导;软陶课程,我们聘请了于乃孟老师的家属进行指导等等,为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我们充分利用行村镇当地的地域优势、传统特色,依据校情,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节假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情系乡土,弘扬地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依据“地”情,开发劳动技能课程

1. 巧手比拼――美丽贝壳。我们学校地处的行村镇,是一座濒临海边的美丽小镇,各种各样的海产品美不胜收。我们充分挖掘这一独特的优势,利用海产品中有着独特魅力的贝壳类产品,引导低年级学生收集形态各异的漂亮贝壳,并指导他们进行题为《美丽贝壳》的综合实践活动。

2. 妙手生花――剪纸艺术。行村镇历来有剪纸的传统。每逢过节或家中办喜事的时候,人们喜欢剪一些大红的喜字、窗花,把家里打扮的喜庆漂亮。我们结合乡情,专门邀请民间艺人为一年级的小同学作专题报道讲座,民间艺人手把手的教给孩子们剪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3. 特色传承――草编。草编――可谓是行村镇独特的民间艺术。大约20年前,走在行村的大街小巷见到最多的莫过于妇孺皆懂的编织。人们喜欢用麦秆、玉米皮、稻草等草科植物编织成各种精美的饰品:地毯、提篮、戒指等。学生们由简单的小辫,到五彩的草编跳绳器,再到自成主题的海底世界,无不渗透着老师和学生们的汗水,但更多的还是那份浓浓的对学识的爱与追求!

(二)依据“生”情,丰富活动课程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画画、捏捏,所以,我们开设了彩色陶泥,刮蜡画、布衣玩具、花棍等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三)依据“时”情,积极组织社会实践

我们充分利用寒暑假,让学生们利用自己充足的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如寒假里,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搜集对联,搜集年夜饭的菜肴,搜集春节期间的民风民俗,搜集春节前蒸馒头的式样,学做大饽饽、搜集蛇年文化等实践活动。学生们都积极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四)依据“师”情,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素质状况和工作积极性,决定了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率的水平。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特长,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自主申报课题,开展活动。例如,《24节气研究性学习》、《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放风筝》、《六月六回娘家》等,让孩子们倍感生活的乐趣。

(五)完善创新相结合,丰富课程内容

近几年,我校坚持发展完善旧课程与创新开设新课程相结合。如,2011年我校开设了剪纸、贝壳、草编、十字绣、布衣贴花等5个活动课程;2012年我们在保留这5个内容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三角插、软陶、刮画、布衣玩具、花棍5个新课程,2013年,我们继续保留这10个课程的基础上再开设新的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

三、折得群芳香满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硕果累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总结近年来我校校本课程走过的历程,真是硕果累累。

目前,我们开设了布贴画、剪纸、三角插等十几项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完成了美味佳肴、春节风俗、二十四节气、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十几项研究性学习;编写了十几种不同风格的校本教材和教师用书,形成了我校独具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老师们的成果还多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篇9

一、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意义国家音乐课程与校本音乐课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国家音乐课程是从统揽全国音乐教育的角度,由专家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课程设置。由于其统揽全局的特殊使命,使其必须从共性的角度,统揽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理念,设置对全国音乐教育具有普适性的音乐课程体系。

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应重视到特殊地域和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和音乐学习环境,根据学校的实际音乐教育状况,开发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校本音乐课程,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策略和指导措施,为独特音乐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孩子留下难以割舍的音乐文化烙印。

二、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归根结底是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资源利用意识,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文化传承”,并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课程理念。地方乡土音乐与地方民族大众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再现地方乡土音乐艺术,就是引导孩子们向民族家园深处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实现与本民族内在律动对接。从这个角度看,热爱民族音乐必然要以热爱地方乡土音乐为出发点,有效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以凸显地方音乐教育特色,为学生建立独特、丰厚的精神文化家园,实现音乐课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优质高效。

如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东北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可开发《东北风》校本课程,通过二人转、大秧歌、东北民歌小调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引起学生兴趣,帮助他们从多角度感知东北音乐特有的风格。课堂上,孩子们可感受到东北音乐喜庆、热烈的情绪特征;了解东北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扭一扭东北大秧歌、唱一唱东北民歌小调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东北音乐带来的愉快精神享受,增加了孩子们对家乡东北音乐的了解,为东北的孩子在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乡土文化烙痕,培养了孩子们对东北家乡的深厚情感。

充分利用校园音乐课程资源,放大校本音乐教育优势。

学校是音乐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环境中分享课程。教师应该将学校独有的教育资源视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彰显校本教育的独特性,放大校本音乐教育的优势。例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谱写的校园歌曲《毕业歌》和干学子八于朵花》都生动地反映了校园生活,是学校特有的音乐文化资源。让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学会这两首歌曲,将孩子们六年的生活和情感用音乐的方式留存在记忆深处,将是他们一生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此外,音乐教师还应该紧紧抓住社会发展时代脉搏,紧扣社会音乐教育潮流,弘扬国家发展主旋律,引导音乐审美方向。上面列举的《鼓动奥运》一课,就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奥运的期待和祝福,使情感得到抒发,情绪得到振奋,效果非同寻常。再例如,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让学生学唱成龙演唱的歌曲《国家》,有助于抒发对祖国六十华诞的拳拳爱国之心,顺应了时代的主旋律,必定获得教学上的优质高效。

发挥教师自身音乐教育优势,形成校本音乐开发特色。

音乐教师大都多才多艺,有的能歌,有的菩舞,有的钢琴演奏能力强,有的掌握一种或几种特色乐器??而这正是音乐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充分利用和发挥音乐教师的优势,努力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校本音乐课程特色,一定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目标。例如,我校的一位老师就充分利用自己舞蹈编导专业的优势,开发了《跳起来》校本音乐课程内容,用优美动人的蒙古族舞蹈带领学生深入音乐体验,学习和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艺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总之,音乐教师要具有资源意识,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和合理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必定能够以对音乐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点,构建优质高效的校本音乐课程。

三、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作为国家音乐课程必要的补充,笔者认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占用的课程比例以不超过国家音乐课程四分之一的规模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完成国家音乐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又能够给校本课程的实施留有足够的空间。

校本音乐课程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规模和形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处理和把握,应以主题单元开发为主要形式,如果同一个主题下的内容较多,可以考虑采用主题单元式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即以一个统一的主题统揽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在这个主题下,又划分为若干个更为具体的开发主题,从这些具体的主题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实现统一的主题开发目标。例如,我校青年基金科研项目乡音乡情”东北乡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又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主题,“东北二人转板块研究”、“东北大秧歌板块研究”、“东北民歌板块研究”“东北方言歌板块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民歌板块研究”等,从这些具体的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东北乡土音乐文化,体味东北音乐中的“乡音乡情”。再例如,我校校本课程《鼓的文化艺术》中,既包含鼓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又包含音乐中的鼓、鼓的演奏、鼓的形制、鼓的绘画等等诸多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单元式的校本课程,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鼓的文化艺术。

在校本音乐课程开发时,针对有些主题单一并且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的内容,可根据需要开发单课时校本音乐课程。而对于有些涉及内容较广泛、无法在一个有效的单元框架内完成的,且对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内容,则可以考虑扩大其校本课程的规模。

四、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途径在校本课程开发时,可根据情况确定学科开发的基本途径,即学科课程开发或活动课程开发。我校的竖笛单元就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途径同时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学科课程方面,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用音乐课总课时的/4学时来学习竖笛,通过循序渐进的常规教学,使学生掌握竖笛的基本吹奏技巧,到小学毕业时,绝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演奏包含一个升号调和一个降号调的简单乐曲,进行集体齐奏和合奏,有效提高学生的竖笛演奏实践能力。从活动课程方面,利用每周三下午(两课时)学校兴趣活动小组的时间,对各年级音乐基础较好,对竖笛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套笛合奏”的学习和训练。从演奏技能技巧、不同竖笛的演奏方法、表演曲目的选择、多声部合奏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迁移与提升。

五、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关键、需要音乐教师积极参与音乐教师是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实际操作者,他们了解学生,了解校本音乐课程内容,了解校本音乐课程促进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对校本音乐课程开发和实施具有实际发言权,因此,音乐教师的积极参与,对于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师应该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视为音乐课程建设、自身音乐专业成长和学生音乐成长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开发和建设校本音乐课程。

篇10

关键词: 德育 校本课程 体验

“教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生态、社会和文化脉络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和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近年来,城四小以西庐文化为引领,致力寻找西庐文化与乡土德育的结合点,开展“西庐娃”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的探索。通过多样化的乡土德育校本课程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乡土文明,传承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下面列举学校乡土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几个微镜头,谈谈乡土德育对学生心灵的浸润与影响。

一、“西庐娃”文化寻访活动

[镜头一]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开展了“我是西庐小主人”的主题探究活动,围绕西庐的历史、西庐的发展、西庐的环境、西庐的未来等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了解西庐的过去,大家走访西庐周边的居民;为认识西庐主人王时敏,同学们搜集了王时敏潜心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小故事,同时采访了市文化馆的资深画家……同学们走进西庐,进行实地考察,感受西庐的精致与和谐。

二、“西庐娃”麦秸工艺课程

[镜头二]在四年级的一节麦秸工艺研讨课上,只见孩子们六人一组,小组围坐。桌子中间的工具篮内放着麦秆、黑色的卡纸、白色透明的描画纸,以及剪刀、直尺、胶水等工具。老师首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麦秸工艺作品,大胆发表自己对艺术品的感受和理解;接着复习巩固麦秸工艺品制作的方法:压麦秆、描画稿、贴麦秆、剪(刻)图案、贴图案等,让每个学生明晰制作的步骤;然后大家分工合作,有的用剪刀柄来回均匀地压麦秆;有的选择喜欢的图案聚精会神地创作或描摹;有的将已压平的麦秆小心翼翼地贴到卡纸上……不一会儿,一朵朵美丽的小花、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诞生了。虽然构图还略显单一,制作还不够精细,但孩子们用麦秸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体会制作的乐趣,收获的是成功的自豪和喜悦。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不仅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了麦秸工艺,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更感受到了“一心一意”、“贵在坚持”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对家乡艺术的热爱。

“麦秸工艺”是我市江苏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家史仁杰老师,经五十年探索发明首创的太仓特色民间工艺。它以光泽透亮的金属质感,古朴自然、高贵典雅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工艺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是农民当成柴草、作为肥料的麦秸秆,可以说是一种环保艺术品。继承学习麦秸工艺,不仅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太仓独特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我校师生的艺术修养、动手能力和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意识,是乡土德育资源的有效开发。

1.实施课程,强调“面”的铺陈。

学校制定了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纲要,创编了《麦秸工艺》校本教材,提出了各年级使用校本教材的不同要求。通过一二年级认识麦秸,三四年级学习制作,五六年级欣赏提高等方式,利用劳技、美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普及麦秸工艺制作,让学生认识麦秸工艺,了解制作的方法,激发制作的兴趣,形成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而推动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的深入实施。

2.传承精品,重视精英培养。

在普及的基础上,通过全校师生报名选拔,成立麦秸工艺制作兴趣小组,每周二、三、五下午3:30以后学生活动时间,由史老师最得意的徒弟王月英老师定期为学生上课进行培训,通过技能性和创造性的训练,提升这批“精英”的实际制作水平,提升麦秸工艺的影响力。

3.立足乡土,丰富作品内容。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师生们设计创作了西庐园、南园、m山园、太师第、张溥故居等太仓乡土景观和“城四小”、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吴晓邦艺术馆、太仓港区等乡土建筑,以及郑和航海、娄东画派、牛郎织女、江南丝竹等乡土题材作品,用以陈列展示太仓的人文景观、城市风光、历史风俗,起到宣传太仓,弘扬文化,教育后代,热爱家乡的作用。

三、“西庐娃”好习惯培养项目

[镜头三]主题班会课上,同学们正齐声诵读《西庐娃好习惯三字经》――诚实守信篇:“人相处,贵诚谦,不说谎,不忌妒。借东西,要归还,做错事,要承认……西庐娃,要牢记,讲诚信,受尊敬。”洪亮的声音,朗朗上口的节奏让孩子们对诚实守信这一道德习惯要求有了更深的认识。好习惯三字经的内容是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实际,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内容征集,交流探讨,反复推敲而提炼出来的,共包含12篇,即校园礼仪篇、集会礼仪篇、诚实守信篇、遵守秩序篇、卫生清洁篇、文明就餐篇、爱护公物篇、阳光体育篇、安全习惯篇、听课习惯篇、读写习惯篇、思维习惯篇,涵盖了文明礼仪、行为养成、自主学习等多个方面,涉及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1.诵读“三字经”,知晓好习惯。

为使好习惯培养更有系统性、针对性,学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制定出好习惯三字经诵读的具体目标,低年级以抓学生的生活习惯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理念;中高年级以抓行为养成、学习习惯为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结合校园学习生活,我们从班级、年级、全校三个层面广泛开展“诵读三字经,形成好习惯”的校园诵读活动。如班级诵读――根据每月好习惯训练重点,各班利用晨会、午间开展三字经诵读活动。要求班主任用足用好每天10分钟晨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根据年段要求将相应三字经内容熟读成诵,注意节奏,讲究韵律,并对照内容相互督促,规范自己的行为。

2.内化“三字经”,践行好习惯。

我们通过主题班会、互动体验等形式广泛开展西庐娃好习惯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各班以《西庐娃好习惯》三字经为主要内容,一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相关的主题班会,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强化好习惯。在主题班会中,孩子们积极准备,主动参与,既增加了对三字经内容的认识,增加了道德感受,又获得了好习惯行为的训练,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通过课堂常规、作业等的细化要求,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3.评选“西庐娃”,激励好习惯。

为更有效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养成好习惯,学校制定了“西庐娃星级评比条例”,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西庐娃星级评比,从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入手,通过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形成。每学期经过学生自荐、班级民主推荐,全校共评选出500多名“西庐娃”,其中有礼仪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更有学习之星……评上的同学被授予“西庐娃”星级徽章,并也按年级、班级划分,将他们的照片分别张贴在颖悟楼的各个楼层,让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认识到好习惯益终生的道理。

四、“西庐娃”人文环境教育

[镜头四]:“请各班劳动委员把回收桶拿到红领巾环保公司……”每周四中午,校园的广播里总会传来这样一个充满童真的声音。毫无疑问,“西庐红领巾环保公司”的同学们已经开始他们的回收统计工作。坐落在楼梯一角的回收公司内,放置着几个大回收箱,上面分别贴着废纸、塑料、金属、废旧电池等字样。只见各班的劳动委员把班级回收桶交给工作人员,由公司“经理”和“会计”进行回收分类放置,并及时做好各班的数据统计。回收完成后,由工作人员联系校外的废品回收站来校收购,所得款项全部存入“西庐娃”爱心基金,用于对学生的支助和奖励。自“西庐红领巾环保公司”成立以来,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有家可归”了。分类回收,定点收购,锻炼了学生参与环保、自主践行的能力。

总之,带有“西庐文化”烙印的乡土德育课程,使孩子们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心与家乡的心贴得更近,加深了对学校的感情。乡土德育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研究,亲历体验,增强创新和探究意识,发展综合能力的过程。乡土德育,浸润心灵重体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