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范文

时间:2023-04-02 16:3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防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防护

篇1

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各种新型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广泛使用等,使得临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其中锐器刺伤最为常见也最为危险,而消毒剂的损害、药物的损害、放射性损害等也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职业防护

1职业危害因素

1.1锐器刺伤: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被锐器刺伤是最常见的事情,在各种注射、采血等操作中,暴露的机会较多,若有不慎常可导致针头或刀片的刺伤。有研究表明,被调查的护士中有80.6%的发生过针头刺伤,其中74.5%是被污染针头所刺伤。而外科护士的危险性操作比内科护士更多,如术前备皮,剪刀的使用等都是直接的损伤因素。

1.2化学因素: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随处可见。主要包括各种消毒剂,各种药物,各种污染物等。

化学消毒剂是避免各种交叉感染的有效物质,护士又是各种消毒剂直接配制与使用者,护士频繁地接触各类消毒剂都可因其挥发性、腐蚀性、刺激性而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引起接触者的过敏、哮喘、接触性皮炎、癌变等。如甲醛在高达20 mg/m3时,接触者可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持续性头痛,心悸、失眠等。福尔马林等对人体的影响也已经被证实。目前临床护士工作量的66.4%为输液治疗,病人使用的各种药物部分有毒副作用,护士可因药物在空气中弥散和喷洒到台面的物品而接触,药物中危害最大的为抗肿瘤药物,这类药物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都有杀伤,护士不但配置化疗药物,而且频繁接触化疗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防护不当均可对身体造成危害,最常见的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流产率增高,其次为各种抗生素,护士大量长期接触后可使机体内耐药菌株大量增加,不良反应大量产生,可影响到护士的视力、胃肠、皮肤等系统,其长期性损害不可预测。

1.3物理因素:构成职业危害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X射线、激光等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物质对人体能产生生物效应,对人体的正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对神经、皮肤、造血等系统,导管室从事介入治疗和检查工作的护士因其长时间接触放射线,由此而导致近期及远期血液及肿痛等疾病已经被证实。

1.4心理因素:护士这一职业主要由女性承担,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的重担、工作的压力、生活缺乏规律等,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工作的护士其慢性疲劳症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表现出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低下,这种心理性的危害不能被人们重视;护士工作长时间面对病患和意外伤害及死亡,面对病人和家属忧伤情绪都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程度普遍下降,甚至出现抑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护士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上恶性事件以及酗酒、吸毒等社会问题都会在临床护士的日常工作中有所体现,增加了护士工作的风险性以及紧张感,这种长期的压力可导致护士性格改变。

2职业防护

2.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增强护士接受职业防护教育的意识:护士是医院中与病人接触最密切的人群,但是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了解不够全面,在面临危害时缺乏有效完善的应对措施,工作中确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意识,按要求着装。养成良好的卫生洗手习惯,洗手是提高自身防护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在护理及治疗中应自觉加强防护,使用保护屏障,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2规范操作,防意外损伤:规范操作是降低职业暴露的重要环节,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注意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小心处理使用过的针头,严格按规定处理一次性用品,禁止用双手回套针帽。

2.3伤口处理与预防:工作人员局部伤口紧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方法是对穿破皮肤的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并挤压伤口使血液流出,在流水下冲洗5分钟,然后用碘伏消毒,其次合理预防性治疗也很重要,现在观点是越早越好,延迟预防治疗会增加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

2.4创造防护环境: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接触对人体有害药物时,强调必须做好防护。临床中使用各种消毒剂,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要严格按使用规定,必要时应戴口罩、手套等。从事介入放射工作的,要加强放射防护意识,必须有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尽量减少放射线辐射暴露时间和机会。对医疗用物严格按要求分类,对所有的污物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减少直接接触,在处理污物时,必须强调对病人和护士的双重保护,防止交叉感染和职业危害。

2.5维护护士心理健康:重视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掌握适合自己的放松技巧,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帮助护士建立工作的最佳心身状态。

3体会

篇2

1.1生物因素

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HIV、HBV、HCV等经血液传播的病毒。口腔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受到污染的器械,护士在回收消毒清洗传递过程中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乙肝患者唾液中HBsAg阳性率为50%~60%,说明通过患者唾液、血液而引起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1]。口腔科医务人员接触HBV患者发生污染的机会可增加3~6倍,口腔科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2],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3]。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无法确定每个就诊患者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我们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

1.2潜在因素

特别是经过患者唾液、血液污染的器械如口腔科专用镊子、探针、拔髓针、洗髓针、扩大针、注射空针等,在回收分类消毒清洗过程中不慎被刺伤都会造成感染机会。据统计护士在针刺伤中占80%,因血源性传染污染的针头刺伤占60%。

1.3各种消毒液的应用

常用的过氧乙酸、含氯消毒液、戊二醛对地面、物品、空气、桌面、消毒使用等都会引起工作人员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造成化学物品的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2方法和措施

2.1加强预防感染知识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及操作规程

强化防护意识,提高医疗安全,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结合本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完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

2.2加强自我防护和预防措施

消毒室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在回收用过的污染物品、器械时必须戴防护用具:帽子、口罩、面罩、手套、围裙避免接触消毒过程中的飞溅污染。对回收的物品分类处理、存放、浸泡在指定容器内防止交叉感染,对用过的锐利器械集中浸泡锐器盒内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3提高对HIV、HBV、HCV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按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对用过的锐利器械连同治疗盘一起收回避免走动传递时相互刺伤,不要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帽,注意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双方防护。在进行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及时上报院内感染科采用药物预防处理。

2.4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定期做好各种监测

(1)化学监测:对各种器械包、纱布、棉球等储物容器贴有灭菌指示卡或3M胶带灭菌后看有无变色;

(2)生物监测:用热耐受力较强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高压灭菌器每月定期进行生物监测确定灭菌效果确保医疗安全实施;

(3)使用的物品严格标明开启时间;

(4)质量控制组随时检查、评估,发现问题随时修改并落实,对各种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篇3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乌鲁木齐地区三甲医院肿瘤科室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包括9所综合医院,1所肿瘤专科医院。专科医院29个肿瘤科室共464名,综合医院16个肿瘤科室共208名。2011年3月将所有符合标准的护理人员总计672名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

①乌鲁木齐地区三甲医院肿瘤科护士。

②肿瘤科室工作年限1年以上。排除标准:护士长及长期不从事临床工作的护士。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内容研究使用的《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状培训状况调查表》是在参考美国OSHA细胞毒性药物的职业防护要求,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按照研究目的编制而成,在进行调查前送交5位专家评审(1位统计专家、3位护理专家和1位流行病学专家)。

①一般资料调查:调查对象的年龄、民族、学历、性别、接触化疗药物年限、职称等基本情况。

②培训时间:岗前培训时间及在岗培训时间。

③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化疗药物相关知识、防护规章制度、防护方法及措施、疗废弃物的处理等。

④护士培训需求:培训次数的需求。

1.2.2调查问卷信度重测信度,选取30名肿瘤医院内外科护士进行预调查,两周后复查,两次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r为:培训时间(0.601~0.724),培训内容(0.595~0.822),护士培训需求况(r=0.683)。内部一致性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81。

1.2.3调查问卷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根据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对工具是否包括足够的项目,是否有恰当的内容分配比例所作出的判断。请五位专家(包括护理、统计学专家)进行内容效度测定,CVI为0.817。

1.2.4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1年3月起,与乌鲁木齐地区三甲医院护理部及肿瘤科护士长取得联系,在得到其支持后,应用《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状况调查表》,由研究者本人向各肿瘤科室护士长详细讲解填写方法和要求,由各科室护士长监督,每位调查者如实独立的完成调查问卷,回答时间为20min,回答结束,护士长负责回收问卷并对每一份问卷的完整性进行核实,研究者在进行回收问卷时再次对问卷各项回答进行核实。本次调查肿瘤科护士672名,有效问卷为648份,问卷有效率为96.43%。其中专科医院458份,综合医院190份。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和百分比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及护士培训需求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的检验都是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相关规定要求,肿瘤科室护士须经专门的化疗职业防护培训才可入岗,没参加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护士,对化疗药物没有全面的认识,很容易将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混淆;对防护措施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将普通药物的使用方法应用于化疗药物。管理者应将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纳入到护士的继续教育中,对肿瘤科室的护理人员重点培训,对全院的护士也应该辅以教育,因为现在化疗药物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不仅仅限于肿瘤科室,包括心脏外科、血液科等。显示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对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时间,岗前培训时间<30min比例最大,专科医院79.47%,综合医院80.00%。岗前培训>60min的专科医院只有4.14%,综合医院为3.68%。在岗培训时间<30min的专科医院为83.18%,综合医院为83.15%。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在培训时间上情况都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时间严重不足。医院对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内容欠缺,培训内容为化疗防护规章制度的专科医院为17.68%,综合医院为16.84%,护士在培训时学习化疗废弃物处理只占55.89%和55.26%,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入岗前只能在学校获取化疗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加之教科书上的内容有限,因此岗前培训对新入肿瘤科室的护士非常重要,充足的培训时间和完善的培训内容才能使得护士对相关知识有彻底的认识。由于肿瘤科室护士的工作量大、人员配备不足,长期工作中的护士会对化疗职业防护意识淡漠,因此医院需定期对护士进行化疗防护知识的在岗培训,增加护士的防护意识,巩固护士的化疗防护知识。在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时,授课老师的选择也很重要,必须选择拥有丰富的肿瘤科室工作经验、对自身要求较高、对化疗职业防护知识有充分认识的老师,结果表明主要选择培训老师为主任或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较高职称的老师其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高,能够根据自身的体会并且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使得学员们能够更加生动的学习到知识,培训内容方面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容较欠缺。护士认为每年培训次数为2次的比例最大,每年定期的培训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化疗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而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对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需求是很大的,与护理人员培训现状有较大差距。原因可能是医院对化疗职业防护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工作将重点放在患者化疗反应的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应对上,而忽略了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和措施的落实。整个调查显示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在化疗职业防护培训上无差异,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化疗职业防护培训能够提升护士的化疗职业防护能力,因此医院应该做好新入肿瘤科护士的岗前培训,以及在岗护士的培训,使得护士时时刻刻都牢记化疗职业防护知识,做好职业防护,减少化疗药物给护士带来的健康影响。随着经济以及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都成立了肿瘤专科培训,医院应该鼓励肿瘤科护士积极参与此项培训,提升整体水平。黄敏等的调查结果表明,接受培训与否直接影响了护士对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我国护理事业起步较晚,在职业防护方面还很不到位。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使得护士能够安全健康的工作,医院就必须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增加化疗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监督护士做好防护措施:

①加强化疗护士准入管理:提高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重视,将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列入年培训计划中,并对参与化疗科室的护士进行准入管理,参与化疗护士准入培训,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才可获得化疗护士准入资质,从事独立的化疗相关工作。

②加强护理实习学生带教:护理学生在校期间,应增加对化疗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教育,了解化疗药物的危害,掌握化疗职业防护的方法,从思想上引起学生对化疗职业防护的重视。在医院实习期间,由于带教老师会成为学生的仿效对象,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必须是有丰富临床经验,正确掌握化疗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化疗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的护士。在带教学生过程中,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告诉学生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的区别,使学生学习到化疗药物的类型、危害、使用方法、防护措施,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严格监督,提高实习学生的依从率,减少化疗药物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③加强岗前培训:大多数医院在护士入科前都会做岗前培训,但是很少有医院会进行专门的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化疗知识很少,如不做专门的培训,刚入科的护士就会把化疗药物当作普通药物进行使用。培训须请临床中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对化疗药物以及职业防护有全面认识的老师进行讲解。培训中护士不仅要学会基本操作,对化疗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措施也要有足够的认识,学习化疗药物的种类、化疗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化疗药物危害的途径、化疗药物与普通药物的区别,不慎接触化疗药物如何处理的方法,掌握化疗职业防护的措施。重点是要提高护士对化疗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使护士对化疗药物以及化疗职业防护有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者才可入科。管理者应该对新入肿瘤科的护士做好严格的把关。

④加强在岗培训:护士在长期繁忙的工作状态下,会疏忽对化疗职业的防护,因此医院以及科室应该定期对护士进行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根据护士对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的需求,医院每年应该举行两次化疗职业防护培训。巩固护士的化疗职业防护知识,加强护士对化疗职业防护的重视。并且不定期地对护士进行防护知识的考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专题讲座、印制手册、音像资料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加护士的化疗职业防护知识,在严格的管理下,护士才能对化疗相关知识记忆犹新。

篇4

急诊科是急 危 重伤病员的抢救阵地,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医护人员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工作,经常处于各种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危险因素中,时刻面临职业伤害的危险。本文试着对儿科急诊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作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危害因素 急诊患者一般发病比较急,病情危重复杂,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原因不明的毒物中毒等患者,这些患者也可能是未知或潜在的传染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HIV阳性患者。由于急诊医护人员在参与抢救或监护患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尤其在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吸痰、洗胃和各种穿刺等过程中,为获得最佳抢救时机,往往顾不及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就要进行操作。这无疑会增加护理人员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机会,还可能会使自身成为新的传播媒介。

1.2 医疗锐器损伤 儿科急诊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被锐器刺伤是最常见的事件。在各种注射、采血等操作中,由于患儿不合作,若有不慎常可导致针头刺伤,在我科30名护士调查中有85%发生过针头刺伤,其中78%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

1.3 噪音 儿科急诊人流量大,噪声也大,长时间处于高声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易怒、头痛、失眠。而噪音的发生是造成职业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1]

1.4 社会性危害因素 消极的心理因素和负面的社会性危害对急诊科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急诊患儿多为突发且情况危重,其家长也容易出现急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甚至发生辱骂或殴打护士的现象。这不仅使急诊科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也使他们一直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

2 职业防护

2.1 生物危害因素防护 护士应了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遵守各种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感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有必要的防护装置如戴手套、穿隔离衣等。对被污染的物品应分类集中处理,严格浸泡,消毒,避免再次污染的出现。对于自身皮肤破损或破溃的部位应加强防护,避免被污染。

2.2 锐器伤防护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对各种锐器伤的防护意识。掌握预防锐器伤的安全操作规范,防止和减少意外锐器伤的发生。在抢救操作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小心仔细,防止被各种锐器刺伤。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使用锐器收集箱。做好锐器伤的紧急处理,伤后保持镇静,立即挤出伤口部位少量血液,同时流动水冲洗伤口5 min,然后用碘伏后包扎伤口。

2.3 心理社会因素的防护 急诊科护士除具备一般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外,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心理调控能力的锻炼,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必要时寻求一定的社会支持,与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建立健全防护制度,完善与改进防护措施。管理者应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以更好地保证护士们的健康。

篇5

【关键词】传染病;护士;职业/防护

【中图分类号】R875【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05-01

传染病科护士长期护理传染病病人,工作压力大,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主、客观因素,他们的职业暴露潜在危险非常大,如何提高传染科护士的职业防护,是我们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

传染科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防护,对职业暴露有应对措施。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淋病、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病趋势呈上升状态。因此,传染科病房护理人员在护理行为中危险性相应增加。为了保证传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避免、减少职业危险,应制订出更有效的防护措施[1]。

1 护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的危险因素:针刺伤或锐器伤最常见。在传染科临床工作的护士,很大程度地发生过针刺伤或划伤,如果不慎被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等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就有被感染HBV、HCV、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2]。

1.2生物性的危险因素:护士在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其他分泌物,组织器官以及其他感染性材料,而这些都具有潜在性的危险因素。

1.3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治疗、护理,还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且社会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法律又对医疗事故制定了更严历的惩罚条例。 护士工作繁琐,频繁倒班,且不少医院护患比例严重不足,所以护士极易身心疲惫,再者传染科病患者存在脾气暴躁情况,这些来自多方面的不良因素对传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的影响较大。

2 应注重职业防护的环节

2.1 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按规定洗手,否则手上带有许多细菌、病毒,如意外损伤则易受感染。

2.2 护理操作中,采集标本、注射及输液治疗是护士日常的基本操作,如未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易造成职业暴露。

2.3 护理操作后,在整理用物、丢弃废物时,弃物处置,分类不规范。

3 护士职业防护措施

3.1建立健全护士防护措施,规范传染科护理操作环节,提供专门理论学习和相关技术操作培训,使执业人员对相关疾病了如指掌,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3.2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科室安排安全质量分析会,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传授考核每位护士“职业防护”工作流程,指导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正确处理。

3.3 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 ,每日对各病房进行60 min紫外线空气消毒。进病房操作时必须衣帽整洁、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及戴手套,加强自身防护意识。

3.4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护士的职业决定了要遵守、服从医生,无形中降低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度。护士的职业工作压力大,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生活不规律,时常面对和感受患者的痛苦,如病痛的折磨、高额的医疗费用、生活质量下降等。大家要对护士给予全方位的关怀,使其在护理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排除外界的干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护士还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涵养,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天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薛芬,李新,马梅.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4~65

篇6

【摘要】 在医院的特殊环境中,护士是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人员之一,因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职业防护迫在眉睫。通过对临床护士职业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针对护士所处特殊环境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指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职业防护问题。

【关键词】 职业危害 护士 防护措施

临床护士的工作暴露于各种职业损伤因素之中,其中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性因素。随着各种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一次性医疗用品、化学性药品制剂的广泛应用,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增加,护士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针头、安瓿、手术刀片、剪刀等,在使用中由于防护意识薄弱或操作不当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通过各种措施加强职业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与健康,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1.1.1 细菌:工作护理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创面等途径感染护士。

1.1.2 病毒: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 、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79.36%―92.3%,被乙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6%―30%。

1.2 化学性因素

1.2.1 化学消毒剂: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常用的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这些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及挥发性,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医院中戊二醛的使用是职业性哮喘的主要原因。

1.2.2 吸入性:手术室护士频繁出入手术室中,其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消毒剂及残余的吸入性。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废气中可致自然流产,胎儿畸形、不孕,同时对胎儿的听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1.2.3 异味:临床使用各种消毒剂的气味,高频电刀使用中产生的焦糊气味,手术室空气消毒后的残余气味,长期接触会让人心情压抑、注意力分散。

1.3 物理性因素

1.3.1 紫外线:护士常每日紫外线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等,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紫外线,可能会造成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不良反应。

1.3.2 辐射及电损伤:各种精密仪器产生的电离辐射会给手术护士造成机体的损害,如白细胞减少、放射病、致癌、致畸等。

1.3.3 噪音:医院内一般病室均能保持安静,避免噪声,但有些辅助科室,由于工作需要,机器启动及工作声音较大,护士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在,势必会受到损伤,引起听力、神经系统等损害。手术室的噪音如电钻、电刀、电动吸引器及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的报警伤声均可引起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使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易出错。

1.4 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1.4.1 护士的职责是保存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核心也相应地以疾病(病人)为中心发展为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工作中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模式的转变,同时护士也是母亲、妻子、女儿的多重角色,多重角色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多重压力。

1.4.2 来自社会不同层次的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职业价值的看法总是受到他(她)们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职业存有社会偏见,导致护患之间产生冲突,在处理护患关系这一环节中,护士往往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会带有紧张情绪。据调查发现: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疾病易发高峰。

1.4.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丰富,病人及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有时病人及家属由于担心和焦虑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定程度会使护士产生畏惧心理。

1.4.4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卫生单位都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理工作不明细化,紧急繁杂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工作环境,高风险的工作,易导致护士产生厌倦情绪、疲惫感,甚至于滋生改行的想法。

1.5 职业病:护士由于工作性质长期倒班饮食不规律,易诱发低血糖和胃肠道疾病,且体力劳动强度大,如病区氧气瓶的频繁更换,手术室、急诊科等科室搬运患者,容易扭伤腰背。

2 自身防护与心理调节

2.1 自身防护

2.1.1 正确洗手: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和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在护理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等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洗手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洗手后及时用消毒液泡手。

2.1.2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物品尽量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严格控制化学消毒剂的使用,配制时应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若不慎溅入眼内,立即用清水冲洗

2.1.3 生物因素危害的防护;(1)工作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择期手术患者的各种相关检查,了解患者有无乙肝、艾滋病、梅毒等,无论是否有以上疾病均视为潜在的传染源,实施隔离预防措施,正确穿脱隔离衣可保护工作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和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被血液、液体污染后或打湿应立即更换,戴口罩及防护目镜可以防止悬浮在空气中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吸入和防止感染性血液、体液、碎屑等物质溅到医务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既可以保护自身免受感染,一旦针刺伤发生后也可以减少体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职业感染的机会,有研究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2)建立护理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2.1.4 意外伤的预防及处理:(1)安全处理用过的针头、刀片,用后及时放入锐器盒等回收容器内,避免针刺伤。 (2)手术中传递锐利器械如手术刀、穿刺针等,不可直接传递,必须规范操作。 (3)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应立即从离心方向挤出伤口内血液,最好多挤压刺激出血,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处理,其次作相应的抗体检查,注射疫苗。

2.1.5 减少空气污染:治疗室、手术室空气消毒后及时通风换气,在保证手术间内无菌的条件下,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装置去除室内残留的挥发性气体,手术中用电刀时要及时吸引掉气体。

2.1.6 噪音的防护、防止电损伤:各种电器设备应定期维修,确保安全,防止电损伤,心电监护仪、呼叫器等设备的报警及输出音量大小适宜,工作时遵守“四轻原则”。

2.1.7 心理因素危害的防护: 工作中善于学习业务及相关心理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休息时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管理者必须有超前意识观念,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给于正确引导,保持其生理、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2.1.8 防止职业病: (1)有计划合理统筹完成班内工作,做各种治疗及手术前熟悉操作程序,充分准备用物,减少来回奔波次数。 (2)重视姿势的自我调节,经常活动双腿,转动颈部、腰部,防止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 (3)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保证睡眠,加强营养。

3 职业防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重视防护用品、用具的配置及使用: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防护用具,是防范护士职业伤害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很难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器材,科室为了节约材料消耗,反对护士在正常无菌操作以外戴手套从事临床工作,这些都可能造成护士职业伤害的隐患,应引起充分重视。

3.2 切实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目前,在大多数基层医院中还没有建立职业伤害报告制度,更谈不上采取及时科学的救助措施,临床中应建立健全护士职业伤害报告和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各种因素的潜在职业伤害,加强防护知识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制定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科学的救助措施,以保证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 。

3.3 合理的人员编制:合理的人员编制,是临床护理工作必须的人才保障,如果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超负荷,致使护士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大大增加职业伤害的频率和程度。

参考文献

[1] 李权辉 , 陈翔 . 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措施的调查[J] . 现代临床护理 , 2005,4(4):75-76。

[2] 袁秀萍 , 李红珍 . 护士发生锐器的调查与防范对策的探讨 . 现代护理, 2005,11(23):1979

篇7

[中图分类号] R1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79-01

外科护士作为临床一线工作者,在工作中时刻面临着从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等诸多的不安全因素。而护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成为了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近年来,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各种高科技仪器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为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本对护文士职业暴露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防护措施,以降低护士职业风险。

1 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1 医源性生物因素 外科是危重病人密集的场所,大部分病人都有伤口暴露。护士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经锐器损伤、破损皮肤及呼吸道吸入而感染。锐器损伤是医疗护理操作过程最常见的损伤,它直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通过职业暴露经血液传播的病菌至少20多种,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病种。自1981年MClormick首次报道卫生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以来,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证实护士是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

1.2 化学因素 主要指各种消毒剂与化学药物、麻醉废气等所致的损伤。现在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大多具有可挥发性,护士频繁使用,可通过呼吸道与皮肤的接触给身体带来损害。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雾,通过呼吸道、皮肤或经口吞食三种形式进入人体,长时间接触有潜在的危险。

1.3 物理因素 包括各种发射性元素、辐射、粉尘、噪音、负重等。紫外线是病区消毒的主要方式,经常受到照射会导致眼炎、皮肤红斑、甚至脱落、癌变等。外科病人床旁摄片较多,护士会受到射线的损伤。

1.4 护士自身因素 外科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在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溅泼工作中不戴防护镜,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不戴手套,化疗药的配置不规范,对如何正确使用化疗药的知识掌握不够等等都是职业暴露潜在的危险因素。

1.5 社会心理因素 包括职业角色与多种生活角色的经常性冲突、工作负荷重、经常面对病患、伤残、死亡等负面情绪,医院暴力、医疗纠纷及心理压力超负荷等等。外科护士常常面临紧急和突发事件中,每次抢救都是一次应急刺激。护士人力资源缺乏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外科护士。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前的床护比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高质量的要求,再加上医院为满足病人要求,加床现象普遍存在,致使护士超负荷工作。近年来随着医疗环境的紧张,护士的身心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增加了职业暴露伤害的可能性。职业卫生防护管理制度不完善,防护用具不到位也增加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2 职业暴露的防护 职业暴露重在防护,而预防的关键又在于安全意识的培养,护理管理者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掌握防护技能。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职业的损伤。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创建护理安全文化,要建立安全护理观和职业安全观。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定期组织讲座学习,并把它作为考核护士的指标,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让护理安全文化作为护理管理的一种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内容包括有关医院感染、接触危险药品及应急防护措施、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等。

2.2 规范各系项护理操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士应将所有病人视传染源,在接触他们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手部有伤口时,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蔽防护设备,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护士在实际操作中要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应用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等预防措施,对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并标记明显。若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要立即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清洗,并用大量的流水冲洗,再用碘伏、酒精消毒后包扎伤口,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抽血做相应的病原学检查,确定是否感染,对疑有特殊感染要上报感染科,跟踪监测。

2.3 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的投入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缓解护士缺编问题,改进医疗设备,完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有效途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降低劳动强度,提供安全性能好的医疗器具及合格的防护用具,定期检查维护,降低工作环境噪音分贝。抓好化疗药物使用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工作。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化疗药物使用管理模式是科学的集中式管理,既能保证配制药液的质量,节省人力和设备,也最大限度限制了化疗药物的接触人群和空间。为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完善保险制度,消除后顾之忧。

2.4 社会心理的防护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应对各种事物的能力,学会化解各种矛盾的方法,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处理好护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职业暴露发生后以健康的理性的态度应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

综上所述,外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护士自身应把护理职业安全防护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课题研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护士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晚荣.临床护士自身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18):445-447.

[2] 李可萍,庄英杰,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篇8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安全已成为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损伤(OI)。为了提高护士对职业危险的认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分析护士职业危害发生的相关因素,找出处理职业危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良好的心态服务于患者。

随着工作量增加,而护理人员不足,夜班频繁,导致护士睡眠质量下降,使护士易产生疲劳,工作中更易发生损伤,而疾病谱改变如乙肝、艾滋病的出现及不断增加,更使职业损伤越来越成为护士关注的重点。有调查显示,护士受伤中有2.5%的HIV和40%乙肝丙肝感染,而艾滋病和乙肝被誉为“世纪瘟疫”和“超级癌症”。如何加强护士职业安全的防护,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将其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潜在性伤害降到最低,保障广大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将护士职业危害分为几大类: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环境危害等,从而更好地做好护士职业危害的预防及处理。

护士OI相关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

事故性危害:①锐器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事故性危害,其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经皮肤黏膜接触约80%,如刀剪、针尖、玻璃等,尤其是污染的手术刀片、拔针后的输液针头。由于我国慢性乙肝携带者约占总人口10%,而HIV在我国也呈增长趋势。护士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尤其是急诊患者,更易遭受锐器伤。护士一旦遭受污染的锐器伤,其危害更大,被传播乙肝、艾滋病的几率将增加,严重影响护士身心的健康。②意外伤:抢救急诊患者,尤其是外伤患者、酗酒神志不清者,患者常烦躁不安,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常常被抓伤以及被血液污染,由于护士肩负着院前急救,经常需要搬运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扭伤身体,如造成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脚踝扭伤等。

物理性危害:①放射性损害:尤其是放射科护士,对一些危重无陪护人员进行放射线检查时,经常需要陪同,从而造成不同程度X线损害。有报告显示即使小剂量暴露,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致畸、致癌。②各种电器:如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臭氧对人体有危害。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时,如果使用不当,如开灯调试,紫外线会灼伤眼睛、皮肤,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高浓度吸入可致胸闷、肺水肿等。

化学性危害:①化学消毒剂:临床上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医疗废物,刚刚配制好的消毒液,含氯的气味大,对眼睛及呼吸道造成损害,轻者引起咳嗽、眼痛,重者引起胸闷、头痛,甚至过敏性哮喘以及发展为肺气肿。②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对接触者也有较大的毒性,护士在配制、使用和处理化疗药物时,如防护措施不当,会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有报道称长期低剂量接触化疗药物,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吞食等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皮炎、头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对怀孕女性可致自然流产、先天性畸形的增加,并且会导致护士脱发、疲劳、口腔炎、月经不调等。③医疗废物:一次输液用品多是PVC产品,研究认为它与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有关。而体温表破碎、血压表使用不当,造成水银外溢,水银也具有一定的神经和肾毒性。

生物性危害:①护士抢救及护理危重患者,常常被患者的血液、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喷溅至面部。②由于医院患者相对集中,如果病室通风不及时,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细菌、病菌,容易形成气溶胶弥漫在空气中。

工作环境危害:护士遇到危重患者经常需要搬运,容易拉伤身体,造成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脚扭伤,再加上工作性质决定护士需要长时间站立,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也较高。酗酒后的患者以及打架斗殴的外伤患者,情绪更易冲动,甚至谩骂、恐吓或动手殴打护士,尤其是急诊护士受暴力危害的情况更为严重,严重影响护士身心健康。

职业损伤的预防处理

减少外伤性事故的发生:①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②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护士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全处理各种锐器。拔下的输液针头应放在专用防水防漏盒内,不要双手回套针帽,手持锐器不要将刀尖指向他人,手术刀片不要徒手去卸,应用持物钳。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①放射科工作的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增强职业安全意识。随时检查督促铅门关闭情况,防止操作过程中开启铅门,导致放射线外流,造成人员的伤害,遇到危急患者需要陪护,护士要穿铅衣,以减少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②进行室内空气消毒时,人员要离开现场,如需要进入应先关闭紫外线灯方可,眼睛不要直视灯管,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①化学消毒剂的防护:在配制及更换消毒液时,必须戴口罩,以减轻挥发性消毒剂对呼吸道的损害,取用消毒液中的物品,必须戴手套,绝对不可使皮肤直接接触,物品取出后,再用盐水冲洗或用盐水棉球充分擦拭,以免造成对皮肤的损伤。②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原则执行,采用专用的防漏、防刺、密封的锐器收集盒,并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及时清理,减少污染环节,降低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③化疗药物的防护: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化疗药物的护士,必须参加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培训。定期进行轮换,避免长期接触,妊娠期避免接触。

篇9

护士是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并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一个特殊职业群体,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经常与病原体、化学消毒剂、各种辐射线及有毒物质接触,直接导致对身体健康造成职业损害。职业损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损害因素导致的损害;另一个是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损害,这两方面的损害对女性生殖健康、孕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程度已经成为女性职业卫生研究的焦点[1]。因此,做好护士怀孕期间的健康防护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孕期护士面临的职业损害因素

1.1 机械性因素 包括注射器针刺伤、刀片划伤、玻璃器皿碎片的刮伤。这些机械性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职业损伤,能够导致受伤者出血,且具有感染的风险。因为未经消毒的器具存在多种病毒及细菌,一旦裸露的伤口与这些病毒、细菌接触,造成感染的概率较高。据文献报道[2],临床护士针刺伤率高达80.6%,其中74.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并已经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过针刺传播[3]。在这些意外伤害中,高危病毒具有潜在的重大威胁,如艾滋病(HIV)病毒、乙肝(HBV)病毒等,因此在平时护理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处理器械,避免直接与未消毒的器具直接接触,如不慎发生刺伤或划伤,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并用消毒液处理伤口后包扎,做好长期跟踪观察。

1.2 化学因素

1.2.1 化学药剂损伤 护理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化学类药剂主要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消毒剂,含氯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等。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道黏膜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伤害。甲醛是一种极强的杀菌剂,但甲醛作为毒性较高的物质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水肿[4],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更大,因此,怀孕护士必须做好对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频繁接触这些有毒物质。

1.2.2 细胞毒素药物损伤 如果生物试验中涉及了细胞毒素类药物,例如一些化学疗法药物,这些细胞毒素类药物有极高的毒性;与微生物产品不同的是,它们不可以被福尔马林或过氧化氢中和。经常随着空气的流动,毒素颗粒通过空气流通分散到这个医疗空间中,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到人体中,造成严重的伤害。尽管护士在护理期间接触的这些细胞毒素药物剂量较小,但长期接触后会在人体内造成一定的累积,危害作用更长远,容易造成流产和胎儿发育不全[5]等诱发因素。推荐使用生物安全柜、细胞毒素安全柜等具有隔离效应的设备。

1.2.3 有毒气体损伤 医疗场所弥漫着各种有毒气体,其中大多数的气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福尔马林、麻醉废气等,对听力、记忆力、应变感知能力产生影响,特别对孕期护士能够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可引起流产、胎儿发育不全等。

1.3 物理因素

1.3.1 波源损伤 产生波源的医疗仪器不在少数,而这些仪器发射的电磁波、微波、声波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电磁波和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律失常、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噪音不但对人体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对心血管系统同样具有损害作用,使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在噪音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和精力分散等[5]。

1.3.2 杀菌、消毒方法损伤 一般物理杀菌、消毒方法多采用紫外线或臭氧等,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导致皱纹、色斑,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及晒伤,或皮肤和黏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 ppm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 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对那些患有气喘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护士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

1.4 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危害主要针对一些传染源病毒,例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结核菌等。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伤口分泌物、唾液、羊水等。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包括:尿、便、汗、泪、母乳等。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7],暴露于含HBV血液、体液,感染HBV比率为6 %~30 %;若HbsAg(+)、HbeAg(+)感染率更高[8]。

1.5 心理因素 孕期护士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再由于心理负担压力、工作紧张等因素经常引起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发生,如高血压、血管紧张性头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要求也日益增高,护理工作高负荷、高责任、高风险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可造成护士职业倦怠,又常常因为应对各种医疗纠纷而使护士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使身体始终处于高度紧张,因此,及时调节护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2 孕期护士个人身体防护对策

2.1 孕期护士职前教育 近年来,医疗系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就是职业防护,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可能给护士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加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学习与培训。内容包括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相关的法规;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措施;消毒隔离技术及制度;有关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最新进展。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应付,而要持续深入地进行,贯穿于日常护理活动中。并将护士的职业防护工作作为管理职责的一部分,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护制度,督促大家严格遵守其操作规程。

2.2 加强管理 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如手术室、感染科、急诊科等,都是对护士孕期安全的保障。怀孕护士应避免处理放、化疗药物及接触放射源。在危害孕妇健康的区域应有醒目标志,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普查、检修,陈旧性噪音大的仪器设备尽量淘汰[9]。另外,应准备一些特殊的保护性器材,如:有效隔离微粒的口罩,对人体无毒、无害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防辐射的工作服等安全设施。

2.3 安排合理班次 有些医疗机构护士排班不合理,导致疲劳作业,工作效率低下,睡眠不足。孕期护士极为需要睡眠并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仅对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减少了母体生殖内分泌紊乱、生理节律失调及其他由不合理排班导致的不良后果。

2.4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护士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在医护过程中至关重要,如经常洗手、衣物消毒更换等。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在护理患者过后,将进行脱衣,洗手、消毒,带过的手套应做好相应处理。如果手有破损时,尽量戴两层橡胶手套,用过后及时更换。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对自己而且对患者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应时刻养成这种习惯。

3 小结在我国,从事医疗服务行业的人群中,护士占有重要比例,为我国的卫生医疗服务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受到来自职业方面的伤害与压力,常常使护士处于焦虑、恐惧与精神紧张状态,这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健康存在威胁,更对护理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排除来自外部的干扰因素,做好生活方面的细节工作,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服务环境,确保医疗护理工作顺利地展开。

参考文献

1 黄爱群.纺织厂工效学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 毛秀英,吴欣鹃,于荔梅.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

3 段慧,吕卫华.实习护生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天津护理,2004,12(6):34.

4 董顺红.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当代护士,2007,(1):96.

5 任小英,喻娇花,熊宇.不同科室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现状调查.实用护理学杂志,2003,19(3):61.

6 崔苏敏.护士职业性危害及自我防护.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3):332.

7 王蠢英,李秀霞,保向菊.浅谈肿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哈尔滨医药,2002,22(2):90.

篇10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安全防护

1 供应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供应室负担着全院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和灭菌,在返回临床科室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的接触病毒和细菌。如回收的布类、器械、各种穿刺针治疗包等,污染的物品多,种类繁杂,这些患者用过的物品没有进行消毒甚至带有血迹、脓迹、分泌物和排泄物,这些物品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使它们暴露在感染因子中,潜在各种传染病的危险,是危害供应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1.2 化学因素 临床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均不同程度存在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如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在应用时散发的气体会污染供应室的工作环境,直接接触人体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的损伤,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长期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害,其对人的眼睛也可产生刺激,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另外供应室人员还会接触到很多含铅物品,如各种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B-D试纸等,在操作时均不要求防护,也有可能造成身体上的损害,目前很多医院采用含酶的清洗剂,酶能分解蛋白,溅到人体皮肤、黏膜及眼睛中能分解蛋白造成皮肤黏膜的损害。

1.3 物理因素 ①消毒灭菌时高压蒸汽锅、超声清洗机、排气扇、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长期受噪声的刺激,可造成人听觉神经的损伤,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如:听力减退、耳鸣、耳聋、血压增高。②在污染物品的回收包装过程中被针、刀片、剪刀等锐器刺破皮肤。③紫外线空气消毒室,紫外线的辐射对眼角膜、结膜、皮肤也会造成伤害,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眼睛损伤。④热力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和蒸汽,人长期处于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出现闷热、头晕、烦躁、疲倦无力、血压升高、风湿等,极大危害着人身的健康。

2 防护措施

2.1 生物有害因素的防护 供应室在对污染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过程中细菌繁多,锐器多,稍有不慎即会刺破皮肤造成自身感染,所以在回收浸泡清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供应室职业安全防护规范,工作人员在接触被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污染的器械、物品时,要严格按标准预防戴好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隔离服、戴双层手套,在清洗的环节中,动作要轻,严防锐器刺伤,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正确的洗手,一旦被锐器刺伤,应先脱去手套,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尽量挤出伤处血液,用肥皂流动水清洗,再用2%~5%碘伏清洗包扎,如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乙肝、丙肝病毒污染利器刺伤,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随诊预防工作。

2.2 化学有害因素的防护 正确掌握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有效浓度、使用方法、毒性及注意事项。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要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配制时注意方法正确,浓度准确,小心谨慎,防止漏溅,储存瓶口必须盖严,避免消毒剂挥发,减少消毒剂对人体的危害。

2.3 物理有害因素的防护 ①控制噪声,做到屏蔽空间以隔绝噪音,有条件可以安装消音设施,保持室内安静,为了减少各种设备的噪声影响,做好平时设备的保养与维修,调整机器报警音量,集中时间灭菌,工作完毕时关闭灭菌器及排风扇。②对高温高湿的环境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消毒间要宽敞,工作间要安装排气扇及通风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工作人员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时严格按照灭菌器操作规程操作,随时观察灭菌器的运行情况,对灭菌器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灭菌完毕后要等灭菌柜内压力降为0,温度低于50℃方可开启舱门。③紫外线照射消毒时,要防止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尤其是眼睛,在测试强度时要戴墨镜,开关应安装在室外。

3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强化管理

3.1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切实落实教育措施,根据科室的工作特点,将职业安全措施加以指导。要求工作人员在处理有危险的工作前受相应的培训,对上岗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预防的强制教育,并将纳入年度考核项目,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自觉遵守防护要求[1]。

3.2 加强规范操作,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医务人员在回收清洗过程中须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橡胶手套,当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的器械时应戴手套或双层手套,穿防护服和胶鞋,据调查戴手套可将针刺的感染机会降低50%[2]。也可有效防止化学消毒剂、粉尘及其他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3.3 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维护自身健康,不能患有急慢性传染病。为此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两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免疫力与抗病毒能力。任何急慢性传染病或病源携带者均应调离本室。

3.4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医院各级管理组织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专业知识,完善各种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及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技术常规:贯彻执行相关卫生法律规定,系统开展对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监测,定期对高危重点科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防护对策,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