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制度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财务制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财务制度管理

篇1

关键词:“三资”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基层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农村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经济问题,经济财政问题关系关系到农民的自身利益。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农村财政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是在经济问题上,仍然有些基层干部存在腐败行为。因此,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止基层干部,进而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一、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

(一) 农村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全。内控制度是管理资金的有效措施,它能避免违纪事件发生,可以防止资金流失。国家财政部曾明确规定,单位应该建立资金业务责任制,保证资金业务的不同岗位人员之间互相监督。而许多农村的资金业务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是会计审核不力。国家《会计法》曾明确规定,各个单位在办理会计手续和审核时,需要填制并取得原始凭证,由会计机构或者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审核。记账凭证要依据原来的凭证进行编制,但是查阅农村“三资”服务中心档案资料发现存在会计凭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农业部在2009年指出,应该建立农村资产台账及资源登记的管理制度,必须做到按规矩办事。但是长久以来,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重资金、轻资源的现象。这点从“三资”服务中心的档案中就可以看出。具体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是账簿设置不力。有的“三资”委托给服务中心但是却没有资产资源账簿。有的虽然有账簿,却没有明细账;第二是无专门负责人。部分农村“三资”委托给服务中心后,没有实物会计,资产和资源无人管理;第三是账簿和事实不符。服务中心虽然有账簿,但是没有认真登记,资产详情没有体现在账簿中,使得账实不符现象非常普遍。

(三) 村务公开不透明。村务公开工作中,应该设置小报制度,公开村务收支以及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情况,从而保障群众的监督权和参与权。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公开内容流于形式。大多公开内容表面东西多,实质内容少。有的农村甚至几年都没有公开过一次财务信息;其次是在发送小报过程中,没有进行备案,部分农民收不到报纸,这损害了其自身权利;最后是部分农村因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后,小报停办。这时村民不能了解实际情况,也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产生原因

(一)村民“三资”管理意识薄弱。农村体制改革以后,农村集体收入减少,留下的债务问题较多,集体资产存在浪费、丢失等现象,而且村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对于法律制度也不能够很好理解,应该由村民自身行使的民利,却没有认真履行,村委会可能会在决策过程中出现差错,村民也只是消极对待。这种态度意识给“三资”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三资”管理的投入较少。“三资”管理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现金资产,有包括实物能源资产,这种管理的复杂性要求“三资”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管理素质。但是如今农村“三资”管理力量薄弱,人力、物力投入有所不足,“三资”管理是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基本职能之一,乡镇领导可以加大对服务中心的重视,对农村“三资”管理加大监督力度,给予更优质管理。

(三) 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现代化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财务制度定期更新。这对村干部,特别是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如今的高水平的财会人员较少,财务管理能力有限,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健全,这使得“三资”管理流于形式。农村集体资产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善,需要在财务数据上加大力度,作出严格规定。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对策

(一)统一思想

1.加强“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和谐的需要。“三资”归农村集体所有,其管理水平涉及到了农民的自身利益。做好“三资”管理工作,要通过建立健全机制,保证“三资”增值,进而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实现和谐新农村梦想。

2. 加强“三资”管理是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部分“三资”管理弱的农村,其村干部独断专行,致使农村集体资产被贪污浪费,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群关系。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就是要,减少干部犯错的可能。另外,还可以调动群众参加到监督中来,保证农民的决策和监督权,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3. 加强“三资”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可以减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起到有效的节约作用。另外,还可以挖掘现有资产的增值潜力,增加农村“三资”积累,为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进而加快新农村建设。

(二)加大执管理力度

1.资金代管制度。将农村的集体资金纳入集体账户进行管理,并委托给乡镇服务中心管理。各村除了留有部分备用金,应该全部存入当地信用社统一账户,保证资金安全有效运行,防止自动挪用款项,杜绝资金被贪污、挪用等现象出现。

2. 健全管理制度。基层管理人员要按章办事,做到有法可依。农村集体资金监督管理涉及到村务活动,应该从健全制度入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实际需要,完善财务制度。完善之后,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

(三)建立有效机制

1.建立有效组织。在乡级、村级都建立起“三资”管理组织,打造一支能够为群众办实事的专业队伍,对“三资”进行动态管理,尽可能提高“三资”使用效率。

2.建立监督制度。首先,落实“三资”公开制度,对村里资产、资金进行定期公开。加强理财小组的监督,严格执行签字手续;其次,乡镇可以按照规定,对村资产资源进行配置,对各项费用流向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办理;最后,乡镇纪委可以随时监督,严肃查处“三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

此外,还可以对基层财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将文化素质较高、踏实上进的青年人选拔到会计岗位上来,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化培训,并提高他们管理农村财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进“三资”管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村“三资”管理主要存在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混乱、村务公开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基层干部“三资”管理意识薄弱、乡镇对“三资”管理不够重视等原因造成。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深化公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强化“三资”管理有助于基层干部实事求是,化解基层矛盾。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止基层干部,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从而推进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作者单位:九台市龙嘉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秀月.浅谈农村“三资”管理巩固财务制度一点体会[J].中国农业信息,2014(19).

[2]贺尧生.泰安市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3]林钿.福州市仓山区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农村;账务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109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的研究现状

通过合作社进行管理是国外农村大多数采用的方法,于1995年在国际合作社联盟大会上制定的“合作社七原则”是此方法的理论基础。韩国主要通过实行“造村运动”,建立村民会馆,通过提高人民的道德来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管理;日本通过“新村运动”由地方到中央改革农村财务,政府支持村民寻找大家关心的财务管理的议题,提出新的方案,激发村民的管理意识,寻求农村的自身发展;美国主要通过遵照规范、民主、科学的管理原则形成的“合作社”,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管理,保证农民既可以取得很高的经济利益,又可以行使民利。无论是韩国的“造村运动”、日本的“新村运动”,还是美国的“合作社”,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上都体现了自身治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特征,都为我们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许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1.2 国内的研究现状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党和许多农民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管理方面的缺陷和制度上的漏洞,我们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丁康耕和陈彩庆(2009)在《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中指出: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不力是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完善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则是努力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积极实施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模式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监督等。于楠楠(2007)在《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我国农村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理财落实不到位、财务公开效果不佳和农村财务队伍不稳定。而解决的对策主要有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对财务的重视水平、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理财的落实、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稳定性等。

2 调查设计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更好的进行实践,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制作调查问卷,为了可以深入的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把调查表分成了四个部分――观念意识层面、技术操作层面、人员素质层面与外部环境层面,每个部分设置了大约5~6个问题,总共23个问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2.2 调查地区的选择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大,为了更具体的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本文把河北省XX市作为调查的对象。选择XX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XX市地处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的过渡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把它作为样本有实际价值。XX地区面积较大,南北差异明显。南部经济相对发达,北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第二,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组部分成员来自XX,又来自农村,对XX地区的农村相对比较熟悉,也容易接触到农村的财务人员,选择XX调查数据相对简单也更能了解到实际情况。这些条件表明,本文选择XX地区作为调查对象是非常可行的。

2.3 调查问卷的分发、收集与整理

把制作好的调查问卷复印了200份。通过个人分发、走访、找人等方式把调查问卷发到了XX地区的农村中。调查的范围以双桥区的六个镇为主,其他区县也有涉及,共70个村子,包括双桥区的48个村子,其他各县的22个村子。让各个村里的财务人员真实的不记名填写,在半个月内陆续共收回了157份完整问卷,对这些问卷的答案进行了整理,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百分比的统计。并且把四个部分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单独整理,汇集成表格作为本文研究结论的重要依据。

3 数据的调查、来源和分析

为了准确地了解XX地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把制作的名为“农村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调查表发给了XX各区、县200个村子中的财务人员,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真实、正确的填写了问卷,最后共收回了157份完整的调查表。根据统计和分析本文把数据总结成了以下四个表:

a:其中“自我满意度”是指财务人员对自己的评价。

在收回的农村财务管理调查表中,本文找出三个代表观念意识调查的问题。表1反映了农村财务制度在观念意识调查中的情况,从表中三个指标分别来看一下农村财务制度的现状。上级部门对农村财务制度重视程度还算可以,虽然有45.54%的人对其不满意,只有7.25%的人对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很满意,但是超过半数的人对上级部门的重视程度表示认可。自我满意度调查结果不错,有29.65%的人认为非常满意自己的管理,从这个指标可以看出财务人员的自信,可仍然有大部分的人对自己表现感到一般甚至有10.43%的人很诚实的表现出对自己管理的不满意。从村民的满意度调查来看,只有9.36%的人很满意现在的管理状况,32.52%的人都不满意,可见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有很大的成见,58.12%人持中立态度,可见他们有些顾虑,村民没有真正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表2反映了农村财务制度中技术操作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在逐渐完善的,因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37%的村子还经常存在“白条抵库”的现象,而62.51%的村子已经完全杜绝了这种严重不符合规定的做法。会计账簿是否完整的调查暴露出现在还有31.26%的村子还存在会计账簿不完整的情况,这个漏洞也是这四个指标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出纳与会计不分开也是农村财务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目前为止17.74%的村子还存在这样的现象,看来这个问题较棘手。现在22.66%的村子还存在报销发票不规范的情况,而只有39.19%的村子没有这种情况,说明这一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加强控制。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XX地区农村财务人员的学历比较低,初中水平占到了84.54%,高中水平10.34%,大学学历只有5.12%,比例很低而且很多从业人员的大学学历基本上都是在职考取的。在农村会计人员中有38.75%的财务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这种现状非常糟糕,对于农村财务制度非常不利。应该对这些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同时依靠政府出台一些强制措施双管齐下改变这种现状。不过,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XX地区农村会计人员变动情况不是太频繁只有8.49%的村子出现会计人员经常变动的情况,这个结果是很可喜的。这说明了我国近年来对农村财务制度的关注和治理起到一定的作用,会计人员随选举变化而变化的现状有所好转。

在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外部环境调查中,本人认为以上三点问题很具有代表性。从法规数量的各个比例来看,大部分人认为现在关于农村财务管理的法规数量偏少,由此可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立法。同时有26.47%的人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太松,而认为上级部门监管程度很紧的人只占了11.97%,大部分人持中立态度。我认为以此来看,上级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农村财政的监管,必要的时候记账也不失为改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个好办法。表中第三项数据显示,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也很弱,有39.23%的人都这样认为,只有5.98%的人认为村民有很强的参与管理的意识。由此看出村民参与管理的意识真的有待于提高,我相信如果农民的意识提高了,对农村财务管理将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4 结论及展望

4.1 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本人认为当今农村在财务管理方面确实有很多问题。由于人员素质不够高、技术操作的不规范和外部环境的不够重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已经相当混乱。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法:

(1)做好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

由于当前许多农村财会人员素质较低,培训工作是提高农村财会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上级财务部门应该坚持定期对下属农村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逐渐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规范财会人员的会计操作。

(2)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当今我国农村财务制度还存在很多漏洞,政府应该及时立法弥补这些政策上的不足。各级单位也应该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的把新规章制度传递给下级部门,让各项制度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3)推行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

群众上访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财务状况不公开,推行财务公开可以交给群众一本明白账,减少农民对农村干部的不满有利于增进党群关系,也有利于群众对财务的监督,使农村财务的许多弊端暴漏无疑。

4.2 展望

本文顺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易懂的研究。本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查,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实践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真实的了解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这对以后怎样去它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财务制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进步。

参考文献

[1]段志伟.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6,(6):1719.

[2]王秀琴.当前农村会计管理的对策思考[J].农村财务会计,2005,(4):2324.

篇3

关键词: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是不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定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权责发生制;另一个标准是收付实现制。因此,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互关联、相互补充。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基础,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凡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在现金收付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三)两种核算基础的评价及应用范围

一是权责发生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认为,只要交易发生即使没有收到款也可确认为收入;凡当期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或开票,都视为当期费用,任何预期费用包括各种税收都确认为当期费用。其优点在于:收入和费用在同一时期是匹配的,很容易做出准确的损益表,能更加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权责发生制在反映其财务状况时也存在其局限性:在损益表上看来经营很好、效率很高的村集体,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相应的变现资金而陷入财务困境。一般情况下,只有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才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是收付实现制的评价及应用范围。该方法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即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该核算方法比较简单,收付实现制提供的信息有其优越性:用收付实现制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费用及利润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收付实现制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拥有的现金,而村集体能否按期偿还债务、支付利息、年终分红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集体所实际拥有的现金。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是长期投资的决策目标。其局限性在于:收付实现制所描述的只是收入的收取行为或费用的支出行为已发生,它只是表面形式上的确认,并没有收入或费用的真正经济含义,难以全面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收付实现制不适合核算经营性收支业务,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收支业务的核算则可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是属于可以抵偿当年支出,纳入当年收益分配的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与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一般情况下,经营性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以及部分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他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承包人无故拖欠或破产或其他原因)导致村集体无法按期收到款,许多村财务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不挂账。这样不仅违背了权责发生制,还可能使村集体蒙受损失。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到,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因此,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收而未收的各种经营性往来款项应遵循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旦运作,必定会有支出。一般来说,经营性支出以及部分其他支出(如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它支出(如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报刊费等)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多数的情况是:当年一次性付出了购买固定资产的全部金额,而固定资产要在以后发挥作用,如果将购买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是不合理的,会虚减当期利润,同时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由于没有计提折旧,账面上也虚增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应按其预计使用年限将其价值分期摊入成本费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分期摊入的成本就可理解为是分期计提的折旧额。累计的折旧额不仅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还可以提示村集体有计划地安排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仅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和配比原则,更是以权责发生制核算为基础。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农村财务支出是多项的、复杂的,财务人员可灵活把握,只要合情理合法规,能够正确计算村集体的收益,不存在虚增或虚减当期利润,这样的会计处理就是恰当的。只有严格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财务管理 必要性 管理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体制的改革,农村信用社已经逐渐成为农村主要的金融企业,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在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积极创新财务管理策略,以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手段促进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基于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经验,对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农村信用社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以经济核算制为指导,创新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并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重视事后核算,对事前与事中的预算、控制重视度不够,在这种财务管理的方法下,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也就不能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受到管理观念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重视财务收支、利润,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在此形势下,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就跟不上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不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出现抵贷资产处理不当的严重问题,不仅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其社会效益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财务人员除了要对农村信用社的财务进行分析统计之外,还需要对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但是一些财务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在专业素质与道德、法律素质上参差不齐,对账务的处理流程不熟练,新技术方法使用不当,出现财务报告不规范、账目与实际不符、私自修改、藏匿账目等情况,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深化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得出深化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农村信用社与时俱进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企业进行创新、改革是适应社会、时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需要从其薄弱环节下手,积极深化财务管理,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这样才能实施更多的经济决策,以达到与时俱进的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着农村信用社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合理配置财务资源,为农村信用社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市场中取得胜利。提高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来带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财务管理作为农村信用社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是提高其金融服务质量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

三、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财务管理作为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积极创新管理策略,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财务管理手段。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必须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对财务预算、财务目标、财务总结等问题的管理,从而有效促进财务风险的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度是工作人员行为的准则,因此,在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建立适宜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的集中管理,努力将农村信用社建成一个富有活力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和中小型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中坚力量,只有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才能够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必须积极向财务人员宣传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工作考核,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充分地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与中心型企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及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积极工作,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必将向着现代化、科技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积极地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规范;村财乡管;核算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新疆巴州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提高了乡村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按照自治区的规定,对经考试合格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障了全州农村财务核算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巴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尔勒、尉犁、和静、和硕、博湖等县的7个乡镇进行了调研,从2005年起,这7个乡镇所属村级财务已经100%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县财政、乡财局和农经局的同志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县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提高,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白条入账的现象。各村村民按照本村的人口、经济业务规模大小,推举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里的一切支出必须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乡农经站对被的村级集体经济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被访的村民都能对村里的支出说上一二,对村里的民主理财、支出和村务公开比较满意。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记账业务。

在调研中发现,各核算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该电算化软件基本能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需要,也能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该核算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全州村级核算统一配备同一套软件便于软件供应商统一培训和售后服务,缺点是无法用一套软件同时核算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普及使用程度各县也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县、乡财政的状况不同。在调研时发现,和静县、尉犁县的乡镇农经部门会计人员仍在通过手工记账、算账。

为了全面了解全州农村财会人员的情况,我州向各县发放调查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村,无证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基本不懂汉语言,个别村仍存在着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的现象,更换、变动会计人员比较频繁;无证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会计人员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级账务核算内容不全面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经济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除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外,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二)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会计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边干边学,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严重缺乏,既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因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三)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亟需改进。

巴州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表述、沟通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得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都没有填写;账簿使用存在随意性,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普遍没有缴纳印花税;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没按纠错规定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四)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06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

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促进村级记账健康发展

(一)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人员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

(二)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权限

乡财政所、农经站目前是依据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村财账务工作的,是遵从改革阶段的行政规定。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法制化建设正在步入正轨,村级账务机构也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只有通过规范的“记账”许可的申请和批准,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章第十五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之规定,通过修订《农业法》、《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授予乡级核算机构法定记账权限,村级账务的核算才能符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体现村民权益,保障机构合法运行。

2009年7月6日,在笔者修改此文时,获知新疆首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班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开班,该培训班包括汉、维、蒙、回等民族的114名学员参加培训,参加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员,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理财小组人员。新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吴解铭亲自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货币资金管理、家电下乡、会计委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农村综合改革、三项资金管理等涉农政策、业务。

期望国家能够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中国农村的每一个村落,惠及各族农民兄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S].1993.

[3]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S].

[4]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S].2005.

[5]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S].

[6]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S].2008.

篇6

【关键词】基层财务;制;监督审计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及党群干群关系,关系到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是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规范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财务的服务与保障职能得以有效发挥,地位更加突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意识较为淡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经费支出结构不够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层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甚至直接影响着基层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亟需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和改进提高。

二、当前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财务制度建设不完善

当前,我国部分基层农村财务工作最基础的问题还在于财务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即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的现象。一方面,在制度制定方面,一些基层村组织的财务制度既不系统,也不完整,甚至与上级相关规定相抵触。或者对于村级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制度的制定往往以应付检查为主。另一方面,在制度的执行方面,有令不行,令行不止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未实行委托账务之前,不少村组织由村干部既当会计,又当出纳,导致白条抵库、现金贪污挪用等现象出现。而这些行为都是与《会计法》等相关原则规定根本违背的。

(二)财务监督不完善

由于村委会属于基层村民自治组织而非一级政权机构,且乡镇管辖的村组众多,除了财务方面的问题外,还涉及到农业活动、计划生育、征兵复员、水利设施、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且乡镇政府由于专业限制,也不可能对基层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监管,而只能就重大项目或严重违纪现象进行监管。因此,对于基层村组干部的不规范行为,不可能细化管理。同时,由于长期的承包责任制,使得当前村民的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意识有所下降,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村民外出务工等,导致对村集体的事情不过多的关心,也不太了解,难以给予实时的监督,导致一些干部的有了可乘之机。

(三)财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当前,农村基层财务人员的素质距离现代财务管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村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具有较高资质与学历的人员不愿意前来就业,客观上影响了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如一些村组集体资金账务不透明,存在大量账外资产;村组干部、个人无偿占用集体资金的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有些村财会人员变动没有正常的帐目交接手续,或不交账,有的甚至帐目丢失,会计档案资料没有认真保管,鼠咬虫蛀,霉变毁坏。

三、改进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财务管理体制,规范财务行为

(1)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重点是根据《会计法》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财务预决算、集体资金审批领用、收支报账、票据使用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档案管理等财务制度。制定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出差、用车等支出的标准和程序。使各级经济业务和非生产性开支行为有标准、有规范、有流程。

(2)积极探索农村财务制。农村基层财务特别是账务管理主要是推广“制”,其主要方式一是“村账乡管”或“村账镇管”。我国实施“村账乡管”或“村账镇管”已有数十年历史,在不断摸索中,已经日趋完善。当前,无论是以财政所还是以农经站为主体建立会计服务中心的模式,在全国都得到极大的推广。笔者认为,当前的重点是明确乡镇会计中心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统一票据,同时与“村务公开”相结合。

(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防范风险。

(1)基层政府要做好农村财务监管。各级基层政府应针对当前各地财务制度不完善的现状,指导各村委等建立各项财务制度,注意不相容制度相分离,明确会计人员的选配原则。理财小组成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对于基层干部经济行为的监督意识,从严掌握重大事项的审核。

(2)做好财务公开。各村、乡镇、街道应制作财务公开栏,把财务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向社会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对于重点项目如资产处置、代收费用、收益分配(如补偿款等)进行公开说明。除传统的“公示栏”外,还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信息传播,如手机短信、电视字幕、政府网站等。

(三)选配合格的财务人员,提升素质

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影响到村级班子的团结,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从制度建设、人员配置、强化监管等方面进行考虑,以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强化财务监督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遏制腐败滋生,减少奢侈浪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广博的知识结构。财务负责人不仅要管理独立的会计系统,还要全面、全过程地参与企业管理。因此,要求财务负责人不仅应该是会计、财务、审计等领域的专业高手,还应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评估知识、电脑知识、理财知识和管理知识,并具有较深刻的行业管理知识。

(2)强调团队细节的管理。关注细节是一种态度和习惯,财务尤其是会计工作就是由每个细节和数字构成的,每项工作更应在合格的基础上再向前走半步,把事情做得有条理和细致。这方面,财务工作更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做费用会计的人,能将帐记对记好,是其基本任务,但若追求细节,则有很多工作可做。如:严格把握费用的控制是否符合程序;记帐凭证的摘要是否写得足够清楚明白;每月能否提供一份部门费用报告,将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以协助费用部门控制和执行预算;提供的数据和报告是否有核对和检查;报告格式是否统一美观等等。

(3)学习不局限于财经专业和财务管理本身,亦包括接受任何新生事务和未知领域,包括现代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及生产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知识,以不断改进核算流程和方法,适应市场严峻竞争形势下的业务快速变化。要经常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了解一线生产经营动态。调查收入计费的依据和流程,掌握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各节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发现的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的业务流程或内控缺失等问题,从财务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真正成为经营者的参谋。

(四)加强财务监督审计工作

加强财务监督,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对农村基层财务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规范和加强基层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基层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严格实施内部审计,建立定期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等审计制度,对任职期满或者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的,要认真进行离任审计,做到“有离必审,先审后任”,规避和防止一切财务违法行为。推行同级审计日常化,对基层各单位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对工程、基建项目的财务支出、工程造价情况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利运行机制,从体制上强化对权利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利的监督。加强财务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手抓规范、一手抓监督,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腐败现象。

参考文献

[1]张玉良,《关于完善我国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探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

篇7

关键词:财务管理;学校;中小学

强化财务管理是学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校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随着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保障机制政策改革的落实,农村中小学校教育经费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基本解决了学校经费保障不足的矛盾学校。然而,随着教育经费的逐年增加,一些学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不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财务管理观念淡薄,财务管理随意性强

在农村中小学学校管理中,绝大部分学校领导主要重视的是教育教学,不太重视学校财务管理,致使学校财务管理逐渐边缘化,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实行“校财局管”,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统一在县财政部门或者教育部门成立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学校的会计主体责任弱化,导致学校领导形成一种错觉,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分不清领导和财会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个别学校领导重业务,轻财务,重钱的管理,轻物的管理,认为财务管理工作是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事。领导想起来就过问一下,想不起来就放到一边。存在较强的随意性。

二、内部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

加强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实现会计工作与职能的必然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中小学校对于会计内部控制,应加大建设力度。应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县制发的有关中小学会计工作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工作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或者虽然建立起来,却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个别学校领导,财经法规意识淡薄,为了本学校的小团体利益,甚至违反规定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严重违反了财经法纪。

三、财务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低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大多数农村中学小学校的财会人员几乎都是由任课教师兼任,不仅不《会计法》、《审计法》等有关法规,而且对财务账目的专业知识也是糊里糊涂,账务处理混乱,票据管理不规范,白条支出比重较大,收入支出不平,漏洞明显等乱象层出不穷,至于编制预算、提出财务报告和作出财务分析,则更是不可能的事。

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校经费的投入,基本解决了学校经费保障不足的矛盾,然而,随着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范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民主理财。

学校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坚持民主理财,推行民主理财,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上级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民主理财管理有关文件精神,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超过一定金额的大额支出,由民主理财小组经民主决策后,再由校长签批。坚持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管理制度,定期向各全校教职工甚至学生利用内部网站、广播及板面等形式对学校的收入情况,支出情况,及时公开,增加学校财务透明度。真正做到科学民主理财。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一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会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加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让有限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充分发挥应有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明确会计岗位职责,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如谁负责原始凭证的记和管理、谁负责票据保管和开具、谁负责公章印鉴的保管和使用,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其次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确保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管钱、管物就不能管账,负责稽核的就不能再负责记账,负责记明细账就不能再负责记总账等等;再次,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就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一个适合本单位财务管理需要的相对独立的会计机构,会计机构内部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稽核、分析、制单等岗位,并建立岗位考核、岗位轮换等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监管能力。同时,正确认识和接受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的财务检查和审计。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范财务风险。

三、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从目前农村中学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由各科任课教师兼任,会计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因此在培训时,第一,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比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管理条列,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等。第二,可以参照中小学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分两类培训。财务制度应培训当地市县自定的中小学财务制度,食堂财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以及其他一些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会计制度培训应首先培训中小学会计制度,统一报表格式,按科目逐条进行讲解,这样效果更好。

篇8

【关键词】遵化市;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

目前农村财务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为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我市农经部门对全市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我们采取与群众代表座谈、查看账册、实地盘点等方法,重点调查了村级资金管理、村级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重大事项坚持民主程序、有关财务制度执行等情况。总的说,我市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村级货币资金管理情况。

全市有648个村,按“双代管”要求,将资金全部存入乡镇会计委托中心。经查,由于村干部认识不足及基金会转制期间各级政府占用的村集体资金不能及时归还,有的市级归还了仍被乡镇占用,造成了部分村集体不愿将集体资金再交乡镇会计委托中心管理等原因,有30个村只代管帐目,未代管资金;经盘点库存现金,51个村有遗留票据顶库现象,165个村有坐收坐支、现金超限额问题,其余402个村现金管理较好。

(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情况。

我市648个村均已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有539个村民理财小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活动,审核村集体当月发生的票据,并将审核结果形成活动记录,发挥了监督作用。由于村干部有认识误区、理财小组成员素质差等原因,有109个村民理财小组活动不规范,发挥监督作用差。在财务公开方面有640个村实行财务公开,并有固定公开栏,612个村按月公开,公开内容真实、规范;28个村按季或半年公开,实行逐笔公开的有594个村,按科目公开的有46个村;由于村班子瘫痪,无法正常运转,不能进行财务公开的村有8个。

(三)重大事项坚持民主程序情况

全市503个村处理村集体重大事项前召开村民代表会,重大事项经充分讨论后,代表们表决通过,并将会议决议形成记录存档,坚持了民主程序;但由于村班子软弱或村干部不团结,不能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干部不重视、素质差等原因,145个村在处置资产等村集体重大事项上有未坚持民主程序现象。

(四)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经抽查全市216个村级财务帐簿及票据,202个村存在财务制度执行不严问题、票据使用不规范问题,有14个较小村无问题。

二、农村财务管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资金代管不到位。少数乡镇名义上实行“双代管”,实际上未代管或未全部代管村集体资金,一些村将集体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当地邮局、农村信用站等,致使一些村干部无节制开支,白条顶库,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库存现金超限额现象时有发生。

(二)村级民主理财不到位。一些村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活动制度不完善,或有名无实,或形同虚设,甚至有的村的民主理财小组没有专用章,有的民主理财小组不敢监督或不会监督,没有真正把民主理财制度落到实处。

(三)坚持民主程序不到位。有的村少数干部说了算,村无钱就借款,修路等工程不发包,想给谁就给谁,重大事项独断专行。

(四)执行财务制度不到位。一是入帐凭证不真实合法。有的白条入帐,有的用现金支领单作购物凭证,有的违纪开支出租车费、待客费,还有的虚假票据入帐。二是帐帐、帐实不符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村往来登记薄与乡镇农经站帐薄金额不符,村内部往来混乱;村固定资产帐与实存资产数额不符。三是接受捐赠资产不入帐。四是错用会计科目现象时有发生。

(五)农财管理人员不到位。一些乡镇农经人员配备少,且兼职包村工作,使得他们精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这就导致一些村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难以遏制。再加上村会计更换频繁,“一届班子,一茬会计”,村会计人心不稳,对会计业务只是应付差使,致使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准确。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认识不足。一是少数村干部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他们担心把资金存入会计委托中心用款不方便,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怕暴露问题,怕引发群众上访。二是少数乡镇领导不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经人员配备不齐

(二)监督不力。一些村财务人员素质差,不能秉公办事,为了维护村干部,对不合理开支或不符合规定事项顺水推舟,不能把好监督关;乡镇会计委托中心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范的会计业务流程办事和履行审核监督职责,导致手续不完备、违规开支、公款私存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和得到纠正,为违纪舞弊开了绿灯。

(三)班子不强。一些村班子软弱,村干部之间不团结,工作上各持己见,财务票据互不签字,无法入帐,造成财务混乱;有的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意见大。

四、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双代管”制度,强化落实资金代管。农村集体资金在保证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会计委托中心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无偿占用、平调和挪用村集体资金。乡镇会计委托中心应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村集体资金。对未代管村集体资金的乡镇,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代管,防止村干部违纪现象。

(二)提高理财水平,规范财务公开,强化村级财务的民主监督。民主理财小组要严格依法定程序产生,真正将那些办事公道、关心集体、懂财务业务的人员选到民主理财小组中来,并加强对理财小组的政策法规和财会业务的培训,为他们履行职责提供方便。同时要求他们每月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履行民主理财职责,并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专项汇报民主理财工作情况。

(三)提高认识,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一方面提高乡镇领导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多支持,少干预。另一方面县、乡两级定期举办村干部农村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班,提高村干部素质,使村干部懂得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必须坚持民主程序,防止独断专行现象,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违纪问题,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

篇9

【关键词】高校 财务制度 规范 探讨

高校的财务制度的规范性有着多重含义,一方面从理论研究上,可以由单纯的规范理论研究转向多种研究方法互补,通过实证研究、实地研究等探索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中新的模式和方法,丰富我国财务制度方法体系;另一方面,理论界和实践界合作,共同研究和制定相对紧凑的、可财务细化操作的实用型方法,从而推动高校财务制度新模式与方法的应用。

一、高校财务制度规范的意义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学校财务服务保障建设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财务服务保障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高校财务制度的规范化,扩大公共服务,推动建设和谐校园,为校园供给做好财务管理是我国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加强对高校财务制度规范的研究,对于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学校职能,以教学及师生需求为导向,尽可能降低服务保障成本,杜绝违规和违法事情的发生,同时有利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合理组织服务保障供给,获取尽可能大的教育效益,提高高校竞争力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规范财务制度的策略

(一)建立新的财务制度体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密切结合高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便于管理人员操作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财务制度更好地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所应用。另外,加强对财务制度相关制度的规范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财务制度的规范化,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校应为财务制度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资分开、管理科学的高校管理制度,为财务制度的应用创造一个条理清晰的的大环境,使高校通过改进内部管理互相约束、监督、反馈来保证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中起到坚实的后盾作用。能使得财务工作都紧紧围绕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进展状况,将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

(二)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加强财务监控系统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建立科学的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将财务信息反馈给的高校领导,便于领导掌握教育和管理的各个方面,高校的教育、生活环节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就可以实现。加强高校的财务数据控制,是每个人的责任,提高教职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根据计划的经费预算指标,按照相应的部门和个人的性质和内容实施,并在同一时间给成本控制的责任部门相对的控制权利,做好财务的基础工作,从高校各个部门、各个职工的角度出发,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学校应注重基础设施的及时增添,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性,高校财务制度监督基础设施的扩建要遵行科学性、经济性、环保性的原则,不能造成超支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加强对财务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控,降低成本、防止浪费和杜绝贪污。

(三)提高高校管理者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

高校高层管理是决策者、创始者,财务部门领导是执行的领导者,作为高校项目管理的决策者,他们自己本身是否具有财务意识,按规章制度办事,不搞特殊化,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同时,重视与银行和税务局等财务相关部门的合作,更广泛的实现监督,对财务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提高高校高层管理者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把财务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有助于财务制度在高校财务中的应用效果和所发挥的功能。

(四)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财务制度专业人才是为推动财务制度在高校应用的前提,除加强会计管理与培训,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外,还应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培养专门从事财务工作理论与实务都能精通的专业人才。高校会计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应努力帮助高校会计人员学习新知识,熟悉并掌握最新的财务制度、电算化手段,使会计用在日常数据处理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支持成本控制决策和支持战略决策。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我们加强对财务制度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加强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形成高素质的财务制度实施和监督人员队伍。

三、结论

高校无论是国有的事业单位还是民办的,其财务制度的规范性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高校的财务制度规范化是一项基础工作,从源头上降低风险,杜绝违规违法事情的发生,提高高校财务的管理水平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及时制定或修订校内各种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用规范性的制度引导、督促各部门按照标准和制度开展日常的工作,降低效能,减少高校的运作成本。

参考文献

[1]刘军.对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1) :108-109.

[2]吴梅芝.浅论高校财务职业道德及其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3):78-79.

篇10

1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资产的形成上,不按时入帐;对已变卖、损坏、丢失、报废的资产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帐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有关规定计提折旧或计提不足造成贬值损失。如:南辛店某村会计在两委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本村小学私自抵押给本村村民,违反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

2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村组干部政策法规水平低。使党的农村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打了折扣。

(2)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漏洞。一些村没有完整的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有的村组虽然制定了有关制度,但在实际上却未执行,形同虚设。

(3)非生产性开支较多。目前,在农村集体生产项目少,公益性项目多,费用开支变形增大。如:新农村建设检查多,免不了出现接待事宜,执行零招待既不客观也不现实。

(4)很大一部分村报账员年龄偏大,待遇低。大多数每月仅领取130元左右,有的村经济条件差还不能及时发放,造成了报账员积极性不高,没有责任感。

(5)机制不顺,监管不力。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一套人马几块牌子,中心主任由经管站长兼任,既是管理者又是监督者,导致农村财务监督监管不能并举,成效不明显。

二、建议及对策

(1)理顺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工作机构,确定农经执法主体地位。抓好“三个理顺”,首先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一条鞭”管理。对乡镇的农经人员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其次理顺机构,加大管理力度。在以经管站为主体的管理下,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新局面。其三理顺编制和经费,把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工资待遇,稳定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2)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政策法规意识。加强对村干部、财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政策法规及财务管理知识培训,每年至少一次的常规培训,另外对业务不熟的农村干部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使村主要干部从思想上认识到违法违纪行为后果的严重性,促使其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使农村各项工作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