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无限制性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的需求远远超出了教育的供给,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好的学校、好的教师资源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对于偏远的山区我们的教育是无法达到最优化的。网络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这也是我们政府为什么针对西部地区的网络教育作出明确要求的原因。网络教育通过这种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将教育资源从城市高校输往偏远山区,让那里的受教育者享受到了同等的教育。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了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办学方面来说,只需要付出固定的成本就可以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二)灵活、开放性
网络教育具有整合教育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学生可以从网络或者学校的网站下载制作好的教学课程和辅导材料来进行自我学习,这种方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还打开了终身教育的大门,这就是网络的开放性给我们带来的优势。而且网络教育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宽松的交流环境,这种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是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
(三)资源整合性
教育资源的多样化使得我们的教师资源角色也逐渐多样化,教师的职责和分工也更加细致,在对于各种课程的设计上,不仅要将新的教育理念植入其中,还要在设计上要求出新,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智能软件,创造互动、合作的平台来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对于网络教育的帮助作用。网络教育的优势不仅仅只是显现在了这几个方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也可以感受到网络教育带给我们的便利,我们相信未来的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新的科技手段帮助我们学习。在国外,网络教育成为了一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发展方式,在我国则是将网络植入到了各个教育阶段。网络教育凭借其绝对性的优势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方式,成为了我们业余、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在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和国外的发展路线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网络教育的实施需要制定和研究网络教育的政策,这不仅关系到教育部门,并且与信息产业部门建立完善的网络设施基础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的信息产业部门不仅要提供优质、高速的上网服务,还要做到对于偏远山区的网络普及。
二、如何发展网络教育
如何更好的开展网络教育今后的发展工作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各大院校最重视的问题。
(一)法律化
对于我们国家的网络法律法规目前还不是特别的完善,那么为了能够使网络教育发展不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同时也为了保护网络教育的知识产权,实现网络教育制度的规范化,网络教育的监督实现法律化是最重要的一步,要将各个方面的权利明确,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同时国家要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健全法律法规,促进网络教育更好的开展。
(二)市场开放化
网络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还要注重对于课件生产公司的发展。网络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模式,课件的制作和生产能够帮助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为了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课件制作公司可以按照书本的大纲要求和考试安排对于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制作,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满足不同需求的课件。
(三)交流和合作
篇2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学习 资源共享 交互式学习 传统教育
我国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始于1994年实施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 1998年,教育部批准4所高校开展高等网络教育,互联网在线学习开始在局部运用。面向中学的网络教育,自1996年首家网校成立,目前全国约百所以上。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1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种新生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时间不长,人们对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当前对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认识有多种观点,目前我们认为互联网在线学习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又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同时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即互联网在线学习是基于Internet开展的一种远程教育,它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远程实时多点、双向交互式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实时传送文本、声音、图像、图形、电子课件和教师板书的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传递过程,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造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智能化乃至仿真的学习环境―虚拟学校、虚拟课堂、虚拟图书馆等,是人们获得“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佳方式。
2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特点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出现,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结构、教育监控、教育保障和教育评价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它使人们根据工作、生活需要,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扩充知识、提高能力;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这些都构成了互联网在线学习以下显著特点:
2.1 互联网在线学习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从整个世界来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借助于互联网在线学习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便于全球性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了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地区的学生获取知识,解决了教育需求与供给在地域上的不对称状况。
2.2 互联网在线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互联网在线学习以Internet为桥梁跨越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了传统教育面对面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将授课课堂由教室和实验室延伸到因特网所能覆盖的任何场所,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时空,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和接入网络的设备,就可以获得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完善的互联网在线学习一方面没有时间限制,任何人无论地域、种族、年龄、知识程度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上网学习,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和辅导材料,见缝插针地学习,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没有互联网在线学习地域限制,学习者可以学习本地的网络课程,也可以学习到异地的课程,随时随地完成交互式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可见,无时空限制是互联网在线学习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3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局限性
目前,由于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运作体制等还缺乏定型的理论指导,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努力开创互联网在线学习发展的新局面。
3.1 互联网在线学习的软件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就目前来看,教育软件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还比较差,我国互联网在线学习中的软件建设还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以至很多多媒体课件都只是现行教材的翻版,毫无新意可言。尽管有时也能看到一、两个创意较好的课件,但浅尝辄止式的学习,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在线学习。没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就不会有互联网在线学习更美好的前景。
3.2 互联网在线学习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现代教育方式,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育所不及,但它也有其先天的不足。互联网在线学习是一种非校园型的教育形式,学生远离校园,无法获得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熏陶;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无法零距离地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者的精神风范。因此,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豪感,对学生的成长不利。而且互联网在线学习缺乏师生间、学生间的正常交往,没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碰撞,没有相互的思想沟通和疏导,学生难免产生隔离感和孤独感,这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3.3 互联网在线学习中学生行为的难以控制性
有调查显示,拥有个人电脑的学生,用来学习的仅有8%,其他的学生则用来打游戏或上网看VCD。多数电脑拥有者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因玩游戏而视力下降;有的因浏览而影响心理健康;有的因沉溺于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的交往和朋友间真切的情感交流,而造成心理和人格障碍。网络上的东西可谓鱼龙混杂,一旦错误信息误导了学生,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这些行为的难以控制性是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所以,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教育技术手段的一次简单的更替,它所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有大。因此,我们应从整个教育的高度,对待基于网络的教育,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构建未来的互联网在线学习的新体系。
参考文献
[1]万毅平.网络与教育改革[J].中国远程教育,2002(01).
[2]曹文君.对网络教育的涵义的研究与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2(05).
[3]陈肖生.网络教育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Z].互联网在线学习研究,2011.
[4]陈健.关于网络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01).
作者单位
篇3
一方面,要让学员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的优势,我们知道它能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好地培养学员参与其中的愉悦感,求知欲是求学的开始,真正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需要和动机,网络远程教育不单纯是为了一个文凭,更要把其当做一个平台,所以加入一些更加实用的知识,让理论目标和现实需要充分结合。另一方面,打破原有的传统教育求学方式,改变被动接受的姿态,在这一点上老师要发挥出主体的作用,不断地创新教学的知识,同时给学生切实有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建议,给其有效的学习计划。
2教学资源应用创新
创新是第一性的问题,首先要立足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一方面,在开展的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会议上更加注重根据实际需求、实际问题来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各种网络课程的竞赛成果应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各大高校在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时候,应该控制数量,优化质量。立足各大高校网络学员日益扩招,社会可信度降低的现状,把握生源质量,将其控制在可承载范围之内,对所需学生做一个合理定位,做到数量上的精简同时确保能够做到每一个学生说选择的专业都是自己擅长以及感兴趣的,这样可以再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资源的质量上,我们应该对于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析,做到整体统一的规划。一方面,教学老师应该立足网络生源的实际情况在传授的知识上对于现实的课堂教育知识有一定区别,更加讲究实际应用性,优化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名校名师参与其中,来提高其质量,同时促进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总的来说,在网络教学队伍中,要更加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特色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每一个专业实现名校名师资源的共享化。
3教学机制的优化创新
篇4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并且计算机用在生活、工作、购物等方面,现在教育方面也在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对于以前使用计算机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现在更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也用到了网络,当然网络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也有其局限性。本文主要从网络体育的概念,网络体育教育优势和局限性,提升网络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等方法,总结如何发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使体育教育获得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网络教育 优势 局限性
一、网络体育教育的概念
网络体育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方式,虽然网络教育在其他学科里很早会用到,但是由于体育教育区别其他的教育形式,因此网络教育很少用,但是,随着现在计算机的发展的形式内容越来越多,体育教育也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来进行[1]。
二、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一)提供选课平台,
体育网络教育可以有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课,相比于以前同学们都是一起参加体育课学习,不用同学们选择直接学校安排,这样同学们根本就不知道学校体育老师能够传授哪几门体育课,并且还有时候同学们被迫学习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的体育项目,记得我上学时就是学校安排体育学习,记得但是我一名女生学了一年的足球,还有的男生学了一年的健美操,我感觉学校这种相安排当的不合理,不能充分增强同学们应该增强的运动方式,现在有了网络体育教育,同学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去选择自己的体育项目,并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去选择体育项目。学生网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老师,这种选择体育教学的模式迎合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能够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让体育课变成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2]
(二)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网络体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体育教育便是老师根据自己以前所学的东西交给大家,同学们也不会很自觉的思考问题,但是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如果老师某一项教的不正确,同学们便会指正,从此便会对老师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教师面对这样的压力,便会认真预习教给同学们的内容,并且这样也会对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从而也给学生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要不断地调整、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教学组织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3]。
(三)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
网络课程作为现代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只管记住老师讲解的内容,不必思考老师讲的对不对,这样极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然而,网络教育的出现恰恰改变了这种教育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式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学生也可以自主的去学习,不必要跟着老师走,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代。网络教学平台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载体,这种体育教育模式是顺应现代教育的潮流,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喜爱[4]。
三、网络信息平台在高职院校应用的局限性
通过上面我们可知网络体育教学有很多的优点,但是网络教育的正常运行必须是学校满足如下条件。学校要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体育教学场地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室内体育馆等等。体育教学网络平台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具有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而且具有高效的互动能力,最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的资源,完备了教学体系,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网络信息平台在高校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网络信息平台对场地、设备要求较高,体育学科教学的主要场所在室外运动场,运动场地的安排和建设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因而多媒体配置较复杂;由于以前的教师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学校还需花费高额的费用请专业的教学老师[5]。
四、提升网络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构建网络平台,优化体育课程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应根据开设专业,制定针对性强的适合地域、气候特点的体育课程,并完善其课程内容。并且老师和同学们均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教学视频,同学们可以通过视频中的内容区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还会锻炼同学们搜索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寻找更好的资源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这样同学们在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帮助的情况下,会更快更好的学习这项运动,同时,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对这个运动项目的相关部分的理解和学习方法放到网络平台中,供以后的学习学妹学习参考。这样更易于同学们更深刻的记忆这部分内容[6]。
(二)优化平台,合理化管理。
创建了网络平台,我们就要合理的去利用它,并且对于后期发现有更好的方法去学习某项东西,我们还要不断地更新内容。利用网络平台同学们可以和老师、同学们去交流学习该项运动的新的体会、也可以寻求帮助来更好的学习。同时,随着可以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优平台,并且合理的去管理它。优化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合理化管理对于加强师生的沟通,改善平台应用的局限性,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语
体育教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未来体育教学主体发展方向。总之,随着人们对网络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网络课程必将迎来它的高速发展时代。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的创新[J].远程教育志.2014,02:3-12.
[2] 史培华.国外网络教育述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05:72-75.
[3] 张杰.网络教育与教育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05:29-32+68.
[4] 董杰.浅谈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45-48.
篇5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课程;课程开发
【Abstract】 The network education is an outcome that information social education modernize the development, it is an activity to pass because of turn with net or other arithmetic figures contents proceed the study and teaching, making use of well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ique provide of, have the all new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the study environment of the plentifulness resources, realize a kind of all new study method. Network course is study object that network the education provides the content of course, is a learner most in the network education with most directly. This text discussed the educational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in network first and meaning, then join together the theories foundation of network course developments, discuss the senior high vocational school network course 《 the Practical and Simulative of the Electronics Technique 》 practice with development.
【Key words】network education; network course; course development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深刻影响,随之也涌现出诸如e-Business、e-Marketing、e-Library、e-Learning之类的新概念。网络教育就是信息社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它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1]。网络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硬件设施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要为学习者提供设计合理、完善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为网络教育提供教学内容,是网络教育中学习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学习对象。笔者有幸参与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之一的《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该课程主要是面向高职高专教育,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承担制作,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理解与认识。
一、 网络教育的含义、特点与意义
究竟什么是网络教育?
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环境与时间等。网络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是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我们平时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环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突出的是教育观念;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等是突出说明教育内容;面授教育、远程教育等是反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时空关系;广播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则是突出传播媒体的教育应用[2]。
网络教育具有“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育信息、互动网上教学”等功能,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和年龄限制,使学习者可以在没有围墙的学校学习,共享国内外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真正为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教师和学习者可以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教师的讲授和学习者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解答。网络教育可提供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能充分发挥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但是,网络教育的实质仍然是教育,其核心和本质的东西仍然是传承文化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网络教育蕴涵着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不只是体现在技术手段的先进上,而且更体现在它形成了一个新型的、交互的、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给学与教赋予新的内涵,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的更新[3]。网络教育的教育核心和本质没有改变,但它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却是广泛、深刻而长远的。
二、 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指导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从老师那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含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3]。
而网络教育最本质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学习内容等,并可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教师对学习者起到的是引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这里并不是说网络教育与建构主义一定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网络教育的的确确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或者说建构主义找到了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
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层次,还要考虑到如何利用网络的特性,贯彻以能力发展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的原则,突出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提高学习者的主体参与程度,加强对学习者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意义建构。
三、 网络课程《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的开发实践
通常情况下,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部分主要参考的是传统媒介的相关材料,最好是该门学科教师在长期传统教学中积累下来的教学资料,因为这些材料及资料都已经比较成熟;然后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加以表现,再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传播。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是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郭维芹教授编著的《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为框架来进行设计和开发的。
(一) 首页设计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首页如图1所示:
图1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首页
课程的首页主要分两个区域:
1. 课程说明区
该区域如图2所示,包含“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和课程简介等内容。这些内容能使学习者了解本课程讲授的是什么内容,学好本课程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图2 课程说明区
Ø
用鼠标点击相应条目,即可在首页中央显示该条目的具体内容。例如点击“基本理论”,首页中央就出现图3所示的内容。
图3 基本理论具体要求
2. 课程入口区
课程入口如图4所示,有:开宗明义、顺序教学、实践训练、以“管”引“路”、练习提高和自我考查等。这些入口能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和检验学习本课程的效果。
图4 课程入口区
Ø
用鼠标点击相应入口,即可进入该入口的学习环境。例如点击“开宗明义”就出现图5所示的学习环境。
图5 学习环境
(二) 教学设计
在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程前,需要将各章节、课文、知识点以及相关概念进行逻辑的组织和结构。知识结构按照其组织方式可以分为:并列结构,即各知识点之间是并列和同级的关系;层次结构,即各知识点间通过递进、因果、条件关系来组成;复合结构,即综合了并列结构和层次结构而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
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思考传统教学方法为什么不能或没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及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来解决教学中的这一重点和难点。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的网络课程中,我们就设计了开宗明义、以“管”引“路”等特色栏目模块。把学习这门学科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比较清楚的列出来。如图6所示,我们把实用模拟电子技术中需要掌握的各种“管子”(即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物理器件)都集中起来,让学生在这里就可以把与各种“管子”相关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图6 以管引路栏目模块
网络课程不是文字教材的翻版,而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整理、归纳、编写,一般会设计成几个模块,缺少文字教材的系统性优势。在《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当中,我们还设计了“顺序教学”栏目模块,这样就弥补模块化设计的不足,尊重了教学规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也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
网络教学的评价依赖于网络教学评价系统实现,评价的因素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这门课程的设计中,我们设计了过程性评价栏目——自我考查。学生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就可以针对每一单元的知识进行自我测试。如图7所示:
图7 自我考查栏目模块
对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合理地安排和组织知识内容,体现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出学科的教学特点,反映学科的教学规律,展示出知识结构的功能,方便组织教学活动,易于学习者自主学习,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三) 系统设计
1、学习环境
《实用模拟电子技术》采用的是多入口、多路径的教学形式,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以不同的入口进入各种学习环境,以保证学习方式的自主性。
其学习环境主要分入口选择区、树状目录导航区和内容显示区等三个区域。
入口选择区
学习环境中提供如图`8所示的入口选择区,是为了方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各种学习环境。
图8入口选择区
Ø
用鼠标点击相应入口,即可切换学习环境。
树状目录导航区(图5的下部左边部分)
树状目录导航结构能让读者自始至终明白自己处于什么内容的学习中。
Ø
用鼠标点击相应条目,即可在内容显示区中显示该条目所对应的学习内容。
内容显示区(图5的下部右边部分)
内容显示区中的内容始终紧跟树状目录导航区中选定的条目,如在“开宗明义”树状目录的“动画演示”中选中“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那么内容显示区中出现的内容就如下图9所示。
图9 显示内容与树状目录结构中的条目相对应
2、界面风格
界面是网络课程与学习者交互的接口,友好的界面能帮助学习者有效地学习。网络课程的设计要注重界面的友好性,做到界面简洁明了,操作简便。
首先,界面色彩的选择要符合视觉规律,应清晰、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要对比并且和谐,在做到吸引学习者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学习者的视觉疲劳。
一般来说,以亮色调为主的画面会给人以明快、爽朗和高雅的印象;反之,以暗色调为主的画面则会传达出深沉、忠厚或庄严的效果,使人感到压抑、沉闷。根据此原理,为了使浏览者感到舒适、亲切、容易接受,我们选择了明快、清爽的红白色作为《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界面主基调,辅以中性的灰色进行衬托。
其次,是字体的选择。一般来说,只要遵循网页设计中的字体设计原则就可以了:字体不宜过多,不要使用超过3种以上的字体。因为字体太多显得杂乱,没有主题。字号要适合,字号过大,会浪费版面空间,字号过小,又不能吸引用户注意力,还容易使眼睛疲劳。不同内容的字号要有所区别,原则上标题的字体较正文大,颜色也应有所区别。特殊的字体和符号要转换成图像。
3、超级链接
超级链接是组织课程各个知识点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在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时,这种信息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可以做到在全面覆盖各知识内容的同时,又使得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找出可能对学生学习有障碍的内容,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
在《实用模拟电子技术》网络课程当中,我们就是利用超级链接把入口选择区、树状目录导航区和内容显示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不同的入口进入之后,选择左下部分的不同栏目,右下部分就显示出该栏目所对应的内容。这是一种基于文字的超级链接。
再者是基于多媒体信息的超级链接。如在“开宗明义”树状目录的“动画演示”中选中“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图9所示),这个“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的动画演示当中,就做了节点是多媒体形式的超级链接。当学习者点击“按直流负载线移动”这个按扭,动画演示区就按直流负载线移动;点击“按交流负载线移动”,动画演示区就按交流负载线移动。这种超级链接的设计可以做到让课程更加生动、灵活和富有感染力,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
四、 结束语
虽然在《实用模拟电子技术》高职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通过这次探索与实践让我们从各方面加深了对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理解与认识。网络教育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它不仅对于学生来讲是"学习的革命",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来说,同样也是一场"革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认识、积极地学习和掌握网络与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网络课程和教学的设计、开发。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中国教科网 2001年12月25日
[2] 冯秀琪,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中国教育报 2001年9月2日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远程教育;网格化
从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经费投入、技术人才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技术也得以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普及,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也应运而生。远程教育以电视机及互联网等媒体为传播介质,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传道者”与“受业者”必须共处一室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时空界限,极大地节约了教育资源,降低了社会再生产的机会成本,达到社会教育资源形式上的均衡配置。作为一种新型便捷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需要学生要能够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其重要的特征。远程教育以其独特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在我国城镇和农村迅速发展。
二、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远程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大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普及以来,远程教育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得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远程教育平台和远程教育站点是我国乡镇农村劳动者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部分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充裕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办远程教育平台,农村地区都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和远程教育站点由城市辐射到街道和乡村,最终形成了省、市、县、乡、村多级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我国远程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远程教育站点数量成几何级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接受远程教育的人数达到3.2亿。除了少数偏远农村,我国基本完成远程教育站点在建制村层面上的全覆盖。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人口达到8.77亿人,占总人口的70.16%;每年接受学习教育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达30亿人次。“远程教育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示范站点”等远程教育平台的星星之火也在广大农村成燎原之势。这得益于人们对知识提升劳动技能的预期不断得以强化,知识经济中“知识就是金钱”的观念成为人们接受知识的内在推动力。这也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由于我国农村广大劳动者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当前远程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经费投入、技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三、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远程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是以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伴生物的面貌出现的,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为丰富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先发展,要在生产力水平和人口素质相对不高的农村中开拓领地,必然阻碍重重。传统观念认为,远程教育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远程教育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是IT行业精英人才和都市白领才弄得懂的东西,农村缺乏适合远程教育生存发展的土壤。因其存在学习的随意性、管理的松散性、学员的知识构成层次不一等问题,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受众对象不确定的远程教育势必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尽管我国目前一直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教育,但传统观念依然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桎梏。发达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曾面临远程教育发展问题,但发达国家远程教育问题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完成、人口素质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人口素质较低﹑科技水平不高﹑观念传统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二)远程教育内容较窄形式单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远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兴农,为农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发展新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最终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把我国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远程教育的内容是整个远程教育的重心所在。但是,我国目前远程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侧重于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主要为农业信息科技应用服务,内容倾向于农技或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缺乏娱乐性,在农村青壮年大多都外出务工的现实情况下,接受远程教育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农村中老年人对远程教育的参与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和规模,无法达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因而教育内容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三)远程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对远程教育投入经费不足是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硬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主要投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其他类型教育,对远程教育更是难以兼顾,由于经费不足,远程教育在教育设施、活动场所以及远程网络技术维护人才缺乏等方面得不到改善和提高。远程教育经费投入没有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项建设资金,使得远程教育部分资金投入不足。而且资金分配不均衡,财税杠杆没有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投入经费主要集中在城市,乡镇或农村远程教育经费极度匮乏;教育资金被挪为他用,对远程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力度以及对经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各地投入比例差别很大。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我国民间投入到远程教育建设和运营中的资本微乎其微,仅靠政府一己之力独木难支。
(四)远程教育发展不平衡,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运营维护技术人才欠缺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远程教育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除了地区差别外,还有城乡差别,乡镇或农村的远程教育站点极少。由于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滞后,边远山区对远程教育的宣传推广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平台的运营维护是影响远程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设备更新速度快,故障多,易老化,如果设备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大部分设备就会处于闲置状态,这样远程教育站点大多成了摆设,达不到远程教育的目的。网络设备需要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运营和维护,但我国现阶段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另外,我国远程教育网络维护人才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远程教育规模增长速度。并且专业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兼职,这不利于远程教育的长期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对远程教育的认同感
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通过远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挖掘他们的潜能以适应社会变化。要转变观念,克服畏难心理,远程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技术,无论内涵与外延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远程教育只是传统教育形式的转换或替代,这与传统教育的目的没有本质区别。那种认为远程教育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远程教育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是IT行业精英人才和都市白领才弄得懂的东西,农村缺乏适合远程教育生存发展的土壤的观念是站不住脚的,人民群众完全有能力接受远程网络教育,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作为“智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展现出远程教育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从远程教育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的思路才能推动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
在农村尝试推行网格化远程教育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远程教育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农村自身发展特色的远程教育新模式。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人民群众通过交流对话开拓了信息渠道,提升了百姓幸福感﹑满意度。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管理者可以试点将村民小组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以户为单位,村党员干部全部入网,每个网格选一名负责人,实现了社会远程教育网络的全覆盖。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尝试定期将教育课程内容编成群众服务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使民众了解最新的农技知识﹑政策法规﹑惠民政策﹑养老保健等内容。还可以定期举行知识竞赛,以提高民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服务群众联系卡在农户院墙上醒目处张贴,方便群众与网格负责人及时沟通;该模式既消除了基层管理的“空白地带”,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提高了社区管理质效。结合当前新农村的维稳形势,在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中可以适当引入法律宣传以教育群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创新保驾护航。在深入推进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中,党员干部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动群众﹑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掌握民众的学习动态,构筑全社会的远程教育推广体系,提升全社会的远程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体系,让人民群众的知识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三)扩展远程教育课程内容,提高群众对远程教育的参与度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内容有限,形式单一,已经影响到远程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亟须拓宽远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强化知识性教育内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历史知识、科普性知识以及法律知识教育;其次,要注重实用性教育内容,比如,老年保健教育、创业教育以及死亡教育等内容;最后,针对一些文艺情趣、家庭情趣等闲暇教育内容,以此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身心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理应涵盖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养老、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只取一端,就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农村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根据农村人的兴趣爱好,引入快乐教育方法,促使他们自主、自愿地进行学习;运用修养指导教育方法,启发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将课堂搬出教室,开展实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包罗万象,能够直接引起受众兴趣,各取所需,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往往脱离远程教育的需要,无法解决远程教育的实际问题。我国远程教育形式单一,参与学习的人员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站点,没有结合农村基础设施组织娱乐性强的学习活动。除了远程教育站点之外,还应逐步完善社区教育。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社区教育为依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要考虑到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远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根据学员的性别、年龄、偏好和接受教育群众的文化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还可以利用社区的娱乐场所组织群众收看电视和社区知识讲座等,少部分教学活动能够通过参加展览、听讲座和参观等社会活动形式来实现,最终形成课程设置多类别、教学内容多层次和多级别的远程教育基本框架。
(四)健全和完善专项资金投入法律法规,增加远程教育经费投入
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承担远程教育的历史责任,只有政府支持、管理或重视了,远程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建议政府单列专项资金纳入远程教育经费。地方政府拨款应有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对远程教育拨款比例也应纳入法制的轨道,以杜绝地方政府对专项资金投入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拨款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还需要建立远程教育的社区财政支持系统,最终形成政府投入远程教育为主导,各地公益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形成合力,多方联动,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确保远程教育经费每年都得到增长,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比如,利用学校、企业和各个机构场所进行办学,方能取得现代远程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投入,因此,要建立专门的适用远程教育专项资金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应对我国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必须依靠法律力量,加强远程教育法制建设,为远程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五)多渠道充实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运营维护技术人才
为加强对远教程教育系统的管理和运营维护,确保各村党员群众能够接受正常的网络教育,各地在选配教育站点运营维护人员时,应重点选用农村中的年轻党员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整合利用乡镇机关、学校、广播、电信、文化等单位以及村“两委”中有一定管理能力、教育经验、电脑知识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技能优势,破解基层远程教育运营维护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
作者:莫绍强 刘江林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秀贤.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8):205-210.
[2]赵雪竹.现代远程教育下的新农村建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27.
[3]余小波.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26.
[4]张晓彬.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诉求[J].大学教育科学,2011(4):26-27.
[5]王正东.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J].学术论坛,2007(8):13-18.
篇7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学模式;含义;改革
[作者简介]林秋霞,泉州广播电视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229―03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开放教育条件下广播电视大学面临的新课题。从泉州广播电视大学近几年搞试点的情况来看,由于人们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教育模式的严重不协调。一是按照传统教育教学思路对待网络远程教育,习惯于班级式管理和面对面授课,因而教育模式带有很深的传统印记;二是无视传统教育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似乎既然是网络教育就应该一切都在网上完成,很少安排必要的网外学习,教育模式缺乏历史的连续性。主办院校对远程教育功能的开发也很不够,如网上答疑、在线考试等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网络远程教育的优越性没能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网络远程教育特点的认识亟待深化。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之所以要把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主要目标,是因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层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所以教学模式是很重要的,它是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将要引起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也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所以它比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要重大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
一、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含义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结合信息论、系统论等科学理论,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实践中探索创新、总结提炼出来的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是电大更新教育观念,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进行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教学组合方式或教学结构。
泉州电大在近几年的试点工作中,经过反复实践和多次讨论认为,建置泉州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在现有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上,借鉴省内外其他开放大学的做法。具体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本地性原则。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教育界已达成了一种共识,即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基于文字技术的函授时代、基于模拟技术的广播电视教育时代和基于数字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时代。这一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目前,三代远程教育形式并存,以文字为主的多种媒体相容,构成了我国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主体。
教学模式改革既包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也包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1.设计好人学教育课,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明白自己的主要学习任务
入学教育课要由学校组织统一设计,按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其内容包括:一是介绍开放教育的特点、电大课堂教育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自、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二是带领学生读懂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必修课、限选课、选修学分的要求以及选学课程的方法,了解学校对每门课程面授辅导的安排意见;三是让学生了解各门课程的各种媒体资源;四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环节:预习、听面授辅导、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助学、完成作业和考试,并分环节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制定出个人学习计划。
2.搞好专业和课程的教学设计
(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突破传统组班教学模式,以课程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在课程注册基础上,根据课程注册学生多少编排课程辅导班,相同课程的辅导课,一周重复讲授1~2次,学员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上课时间。改变以往上课时间固定、单一的状况。
(2)改革课程辅导方式。改变传统教育中“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将教的模式转换为导学式,即讲重点、讲要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而不是系统讲授课程全部内容。
(3)改革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变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式。所谓自主式,就是允许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接受必要的辅导、答疑,或利用音像带、计算机课件进行学习,或通过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教师加强对学习小组巡回指导,各学习小组均做学习情况记录。
(4)依据入学测试情况,确立教学过程中的分类指导。入学水平测试是教学管理的起点,根据入学水平测试成绩及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学习指导。
3.搞好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1)建立一课一档制。对于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要求专业负责人制定专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对各门课程负责人,要求依据中央电大的教学大纲和泉州电大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课程设计方案和实施细则。
(2)选择重点课程,探索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的经验。
(3)切实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引导学生个别化学习,积极推进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纯粹的以学生为中心和纯粹的以教师为中心是不存在的,通常是介于二者之间,只是在不同的实施模式中侧重点不同,程度不同而已。该模式首先要求课程教师通过面授课、录像课、课件等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多种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等形式充分获取知识,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网络远程教育的特点,必然要求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与之相适应,并建构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事实上,基于计算机和电子通讯技术进行的双向交互式教学,既不同于人际面对面交流的面授教学,也不同于在应用印刷、广播和音像技术设计制作和发送课程材料基础之上的单向非实时的远程教学,而是应用电子信息、通讯技术开展的模拟校园内教学或课堂教学。由此观之,我们应该首先走出传统教育教学的窠臼,更新思想观念,为建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思想先导。
目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教育观念上还没有很好地转变过来,仍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模式;与传统大学的学生相比,远程学习者面临的学习困难更多,工学矛盾成为最大的学习障碍;学生个人素质差异很大,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不能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中过分依赖教师;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媒体;有些辅导手段、硬件条件还不完备,服务还不到位,媒体资源仍然缺乏,且质量有待于提高。以上是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从教师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开放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思想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迈上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教师应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确立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以适应现代学习社会的需要。
2.加强教学环节和学习过程的监控,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带来了“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造成教师控制的先天不足,弱化了教学管理,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很难自主完成学业。为此,教师就必须加大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力度,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检查、监控和指导,保证开放教育学习目标的实现。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只有加强学习过程的控制。在现阶段,要按现有的管理模式加强过程控制,根据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进行卓有成效的监控,保证开放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的质量。
3.进一步完善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
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着现代远程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现代化特色与优势。学习支持包括:注册、提供教师与教材辅导,同时负责考试、教学咨询、学习地点以及设备和资源的调配。教师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法,转向辅导、服务、给学生提出建议,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学习支持服务必须符合学生的需求,满足教学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教学模式的优化控制
(1)教学内容选择的优化控制。任课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在知识和能力关系中,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促进信息反馈,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深化。教师以提纲形式提出学习内容及需要讨论的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在通过自我学习以后,将对问题的理解用提纲形式反馈给教师。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36-02
网络课程是继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育以后产生的新术语。在国外,网络课程一般被称为Web―based Course。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网络课程的开发环境是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伴随着各大高职院校争创示范性建设的快速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已经成为各大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职院校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与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化教育,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的教学过程。并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最终落实到以学生的技术与实践能力,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理论基础不高,自学的主动性和能力也相对较差,在校期间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改善教学环境必须要构建优质的网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当下网络课程的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网络课程的优势以及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教育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它的使用超越了以往传统教学的时空和单一的限制。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课程的有效资源主要从教材获得,由于手段单一、信息量小、受众面窄,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网络学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载体。美国Drexel大学的Gerry Stahl提出的A Model of Collaborativeowledge-Building也有类似的观点。从下中是知识建构过程的十个阶段,具体过程如下图1-1所示:
二、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教育具有突出的优点,它向大众展示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学习空间,实现了个性化教学的突破,网络课堂与教学活动步伐的不一致性,使得教师不再是直接传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则主要通过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学活动则围绕着网络课程展开,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得以改善。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
1.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为了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增长对人才的需求,各个院校一般采取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伴随而来的是师资力量建设的相对滞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师资不足,很多学生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材更新速度慢、跟不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教学场地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2.灌输过度使学生产生反感。忽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继续沿用一些无效的方法,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教育效果自然不好,反而会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
3.忽视了学生的内化过程。学生的认知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用强制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有一定的负面的作用,容易把学生作为一个被动的个体,忽视其主体性而未能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外在之物得以内化,成为个人的内心需要。
4.教学效率比较低。目前,高职院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仍不高,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满足不了学生对更多自主学习时间自由掌握的要求。
三、与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教育具有以下优点
在线课程最大的网络特点和优势,教育是引领学习者自学,并通过有效的互动,以加强学习。然而,目前的在线课程自学,在引导过程中唯一能够提供电子版的课件,而不是有利于设计和交付了各种自学资源的使用。在线课程没有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模拟真实情况,让学习者无法模拟实际的接触,学生缺乏实际的学习材料,并没有真正的学习环境,这大大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也无法同其他学习者很好的语言交流。
1.拓展和补充现有教学资源。在传统课堂教育环境中,只有校内的某些班次的学生才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授课。而在网络教育中可以集中体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师和最好的内容”,还可以通过网络链接等多种方式共享其他院校的丰富多彩的网上动态学习情况和资源,实现“全球学习”,教师能够方便、及时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调整和更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弥补教材刻板、封闭型学习的缺陷,扬长避短,查缺补漏,逐步解决教学场地严重不足的矛盾。
2.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跨专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在职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的梦想,学生的范围已经由传统的概念扩展到在校学生和社会各阶层的学习者,他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与网络相连的终端上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教学内容可以体现出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性,教师来说,能够及时、快捷地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更新,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实现更广泛的人机交互和共同学习。网络课程不仅能够实现人机交互,还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交互交流和学习,从而使多媒体课件只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弊端得以解决。
4.实现学习的创造性和研究性等特点。网络课程是建立在“发现和参与学习”模式基础之上的,教师、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参与讨论、合作、竞争等一系列形式,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教学和研究资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协作为这一切提供了技术保障。
5.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空前地调动起来。在网络学习里,教师变为主导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网上教学环境是一种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环境。
四、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向
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有待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对网络的要求是覆盖面广,主干光纤容量大,传输速率高,对带宽的要求是可以要进行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可以通过宽带网络来传输实时的远程数据信息,但是教育城域网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不仅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而且建设时间也很长,就目前国内的形式来看,国家虽然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
2.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各类网络教育资源纷繁复杂、构建标准各异、重复开发严重、资源开发水平差异大、资源共享程度低下、资源库构建缺乏整体规划、随意性大,这些资源问题成为国内网络教育发展的瓶颈。
3.标准化程度不高。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怎么样制定一个标准的技术这一问题显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将无法共享,各教学系统之间也很难实现互操作和相互交流。
4.对网络课程的理论认识尚不够深入。强调建构主义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忽视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环境里必须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5.注重技术应用,忽略教学设计。网络学习的对象主要是学习者,学习者通过学习来实现,并不是只有技术应用的起点和终点。网络学习不仅要关心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现,更要关心实现的过程以及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层面能力发展,而不只是关心教学。
6.网络课程使用率不高。近年来,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学习者的高需求,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网络课程始终处于非主流的辅助地位,使用率不高。
7.对于网络课程的内涵认识不清,设计观念落后。只重视资源设计的新颖,却忽略了对资源的应用和教学管理,其实是将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或教学需要的电子教材相混淆,无法适应开展网络教学的需要,因为这种缺乏信息化和具体化的教学意识的课程设计。
我们学院有重点的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组织了六门课程重点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革,这六门课程是:微观经济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财务管理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充分挖掘网络教学的优势,构建网络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网络课堂教学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探索将网络课堂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的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了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三者相互联系、一体的局面,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探究发现,通信交流,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垮.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6).
[2]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阎寒冰,魏非.远程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营销理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发生着重要变化,1997年,GartnerGroup(高德纳咨询公司)首次正式提出了CRM这个概念。客户关系管理在零售业、银行业、物流业等服务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高度关注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作为企业追逐的目标,并且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动力。IBM公司是一家运用客户关系管理比较成功的企业,它认为CRM指通过提高产品性能,增强顾客服务,提高顾客交付价值和顾客满意度,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维系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高效益和竞争优势。可见CRM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是将企业的客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向客户不断提供最大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要满足客户首先要了解客户,所以说客户分析是进行CRM的基础。在探讨网络教育客户关系管理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校网络教育客户加以明确和界定。作为高校网院而言,一般通过自建学习中心或借助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开展网络教育招生、教学支持服务等工作,因此,学习中心或公共服务体系是高校网院招生、教务支持服务等工作的一个延伸机构,根据与高校网院的合作协议授权开展一定权限的支持服务工作,仍应看作是高校网院的一个组成部分。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来看,它明确界定了网络教育产品就是网络教育服务,而该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是学生。通常对客户的理解,一般指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和潜在使用者,因此,对于高校网络教育而言,接受或可能接受网络教育服务这个产品的学生就是高校网院的客户。
二、高校网络教育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各高校网院一直以来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化品牌意识,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稳步扩大办学规模。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非常好,也顺应社会的需求,但该理念侧重在读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比如提供教学资源服务、网上答疑服务、重要学习节点短信提醒服务、班主任学习跟踪服务等,其服务的深度、广度普遍不够,并未真正构建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学生关系管理体系,与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不利于高校网院的长远发展。生存和发展是一切组织追求和努力的目标,高校网院也不例外。一个组织要达到其目的,就必须发现并满足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就必然存在交换和竞争,即存在营销。事实上,营销观念已为世界各国的许多学校、医院等非营利组织加以运用。高校网院隶属于高校,属于非营利组织,虽然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有着明显区别,但他们有一个相似点,即企业为了争取最有价值的客户,而高校网院则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当前,高校网络教育与开放教育、函授、夜大、自考等多种成人继续教育形式并存,而生源对象具有很大的重合性,同时高校网络教育领域也有教育部批准的68所普通试点高校参与竞争,可见生源竞争激烈。在“以客户为中心”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大背景下,高校网院必须增强市场营销意识,积极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报读网络教育或购买高校网络教育服务并使其获得的价值最大化,从而促进高校网院的生存和发展。高校网络教育学生以在职人员为主,来自各行各业,学习的能力、态度、目的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高校网院绝不能照抄照搬全日制教学模式简单化地实施网络教学,而应该充分考虑在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设置特色的课程,并持续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一些学生选择网络教育进行深造的原因是在于网络教育具有5ANY的优势,可以很好地兼顾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一些学生错过了传统教育方式提升学历的机会,希望通过网络教育弥补自身的学历层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位,从而为进一步深造研究生学历打下基础。正因为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引入显得尤为必要。高校网院管理人员要全面理解服务的真谛,才能向网络教育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由于近十几年来,高校网络教育的总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办学规模稳步发展,但是,高校网院管理人员对服务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切实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建设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提供全面的支持服务,也缺乏对生源市场的深度分析和对毕业生动态的关注和跟踪。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建立可以帮助高校网院管理者来改进服务理念,促进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缺乏对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认识,高校网院在服务深度和广度、服务观念、服务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样不利于高校网院的品牌建设,也不利于提高其竞争力。
三、网络教育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
针对当前高校网院管理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网院应在进一步强化、优化为在读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为立足点,从增加用户体验、注重学习过程数据挖掘、重视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以及加强内部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持续推进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
1.增加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Nor-man)提出和推广的。用户体验是指客户在使用某个产品(或接受某种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纯主观的心理感受,积极的用户体验能够增加用户“黏度”,留住客户,并让客户散播好的口碑,吸引客户,为产品或服务带来信誉和盈利能力。高校网络教育用户体验指学习者对网络教育学习方式的一种直观感受,而这正是高校网院管理中最易忽略的环节。虽然高校网络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并不那么深刻,网络教育学习的内涵并没得到真正理解。因此,高校网院应建立用户体验中心,免费向社会开放,按照专业性质(管理类、工科类或实验类)设置不同的学习体验区,将重点的、特色的课程植入学习体验区,让社会所有人包括潜在学习者从远程教育导学、课件点播、课后作业与练习、课程论坛、毕业环节等环节进行全过程体验学习,从而真正领会网络教育学习的优势与便捷,以便让学生自觉地选择网络教育作为继续深造学习的方式,即便自己没有选择网络教育,也会对体验的良好感受口碑相传,吸引其他学生选择网络教育。
2.注重学习过程中数据的挖掘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因此,每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会存在差异,要使学习支持服务切实落实到位,应努力发现他们的学习共性,从而有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和更具有效性的学习资源。课程学习主要以网上课件学习为主,因此,课件资源成为了学习过程的核心内容。目前课件资源建设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即高校网院建设什么样的资源,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什么样的资源。网络教育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一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性地点播课件相关内容。高校网院应利用网络平台数据挖掘每一门课程课件的学习记录,汇总分析,找到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些交集,作为今后课件改造关注的重点,根据学习情况按需调整章节内容。另外,高校网院应重视网上作业和考前辅导,利用网络平台汇总分析错误率比较高的网上作业题目,将其作为考前辅导重点讲解的题目,并通过课程BBS论坛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分析,吸引学生主动访问课程BBS论坛,从而达到了网络教学有的放矢的效果。
3.重视对客户市场的细分企业CRM面向的客户是一个收益群体,只有与客户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企业才能保证推出客户喜欢的产品,赢得客户的口碑,从而进一步占领市场、巩固地位。由于高校网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投入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对客户来说并无等级之分,但高校网院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对学生进行细分,可分为潜在学习者、在校学习者以及离校学习者三类。通过确定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以便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策略,保证不同阶段的客户得到满意的服务。“潜在学习者”指尚未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是高校网院的生源所在,也是关系高校网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高校网院在生源组织过程中与潜在学习者缺乏直接有效的沟通,依赖于教育中心组织生源,导致中介招生、虚假承诺、乱收费等现象的出现,这样不利于潜在学习者作出正确选择。因此,高校网院要进一步介入与潜在学习者沟通的环节,要思考如何让高校网院品牌、教学模式、支持服务、资源建设等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位潜在学习者。“在校学习者”指已被高校网院录取的学生,在亲身体验高校网院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上形成对高校网院的一种重新认识与价值的认可,通过网络教育学习提升知识水平。“离校学习者”指高校网院毕业生,这一类群体也是最为高校网院所忽视的,但对于高校网院品牌与质量的建设以及后续的生源组织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他们对高校网院的认同程度,会以他们对外的宣传和对其身边人产生的影响反应出来,也会决定他们是否选择高校网络教育作为学习深造的途径。
4.加强对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高校网院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因为如果高校网院管理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看法不统一,如果各部门以及校外学习中心对客户关系管理实施的意义不了解,有较强的抵触或消极心理,那么高校网院客户关系管理就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因此,为了保证客户关系管理的顺利实施和改进,必须获得管理者的支持以及各部门、学习中心的理解、协作和共同认可。为此,需要通过在高校网院内部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的推广和人员的培训,向高校网院总部以及校外学习中心管理人员灌输“客户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使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真正融入到高校网络教育招生、教学、支持服务等各个环节。
四、结束语
篇10
论文关键词:终身教育;远程教育;学习资源
人类近百年来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发生了重大变革。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它对国际教育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教育的有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及人们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多方面需要。人们不断追求物质与精神高层次的需求,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终身教育应包括所有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所接受的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联系整体。
在我国,国务院于1999年1月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规定和任务,已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作为一项行动目标提出来,全面实施终身教育,要求有一个一体化的系统。
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主要开展的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发展范围从学校延伸到社区,涉及的内容从学历文凭到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了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教育;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及应用又为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因此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一个学习化社会,要对远程教育有个正确的目标定位。
一、确立远程教育的社会功能定位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根本途径
教育规模的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知识和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使得学校教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终身教育就成为传统教育衔接的新起点,即从高校培养“精英教育”转向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强调的是学习的普遍性,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社会成员的一切活动与学习过程息息相关。学习者内在的生存与发展意识与社会的发展需求,都将促进学习者接受再教育。
“什么样的人会选择接受远程教育?”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归纳的结果是:没有考上大学的人;需提升自身现有水平的社会在职人员;需第二类专业知识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等,因此远程教育要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正如美国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嘉格伦在《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远程教育的基础理念,是给人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而不是向教育提供人。”
远程教育的本质特性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不是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开设专业和课程,而应以社会所需在职岗位确定课程体系。远程教育的功能定位在于随时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学习的支持服务,不论学习者的学习道路是否存在迂回性,远程教育都应承担社会教育的功能,为学习者提供可以延续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的学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进行连续的学习活动,以完成对前一级教育基础教育的延续。
远程教育多年来一直承担多元的社会功能,这已成为发展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目前普通全日制大学基本设有网络教育学院;同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了远程教育,实施双重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混合模式,远程教育的结构不断优化,体系不断完善,这使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人数近几年来呈急速上升趋势。远程教育开发了许多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和机制,并且已建设了一大批网络教育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以服务全民学习,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根本途径。
二、建立远程教育管理型教师队伍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必要保障
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但是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辅导下的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主,使远程教育突出了开放性的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教师指导服务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这样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如何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如何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相应出现了管理型的教师队伍。
管理型教师的角色是管理者、辅导员和授课教师的结合体。他们既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的审核、课业成绩的最终评定等管理型事务,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服务,同时承担系统的知识传授的教学任务。远程教育教师的职责是以专业管理来划分,管理型教师需具备掌握多媒体使用技术,运用适合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责任教师要审核教学计划,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由管理型教师决定,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导学、助学的作用,以及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的监控。管理型教师除具备自身的知识水平外,还应具备教育与管理的双重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为保证远程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首先对管理型教师要进行岗前的培训,其内容应包括:学习使用远程教学平台,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学习环境的了解等;其次,管理型教师自身应具备掌握在线教学的方法,了解远程教学的过程。
三、学习行为的发生是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频繁,导致知识的半衰期缩短,迫使社会成员为转岗、再就业进一步接受再教育,终身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的方式。多数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获取文凭的动机、自我发展、谋求职业或升职等,都会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表现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熟悉网络环境、选择学习资源,还应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社会的交往能力促进学习者运用自身的社会经验来适应学习环境。
基于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活动使“教”与“学”产生分离,师生的分离使教师教学主要以辅导为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及学习进度,具有很多的灵活性,这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及自律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的发生是学习者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逐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程序和步骤,它是学习者经验改变和能力提高的核心因素和关键因素,学习行为发生的本质是学习者和学习资源之间的有效交往和沟通,学习是因经验的获得引起的行为变化过程,学习行为发生的过程是人类经验的自觉提升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远程教育中,静态的文本阅读、延时应答都是基于远程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形成的有效交往。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发生是通过学习者独立的学习及与他人的交互活动来完成远程教育的全部课程,即学习者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讨论,分享各自思想与观点,在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手段来保证教学的管理与质量的监控,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实施对学习者实时与非实时的学习过程的监控,远程教育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资源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为保证远程教育的有效性,有必要成立远程教育咨询督导机构,负责研究、指导、协调远程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负责研究制定远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督促实施,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远程教育是无法保证其教学质量的。
四、规范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有利于远程教育的高效发展
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教学资源,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满足了学习者自主选择信息的需要,使更多的人同时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远程教育应用新技术承担教育教学的传播功能,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不仅要以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视频多种形式呈现,而且在教学设计中也要体现教育思想、学习方法,在师生分离的情景下,实现间接的人机交互,引发、诱导、激励学习者网上在线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所创造的虚拟学习环境需要教育资源和有效的教育管理组织才得以呈现,表现为虚拟性与现实性统一的远程教育在空间上提供了更大的学习条件,满足了学习者多样变化的学习需要。虽然远程教育的资源较为丰富,信息量也日益增多,但是对繁多的管理信息系统,规范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是当前需要理清的首要问题。
资源管理建设系统应包括资源的标准、资源的展示、资源的评价、资源的共享等,也包括整个远程教育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规范化的资源建设系统更有利于远程教育的发展。
我国各大高校及中央电大的远程教育都自行建立远程教育系统,相互之间虽然可以进行链接,但是资源独立分散,且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的资源建设也造成一定的浪费;多媒体技术如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都是学习资源的表现手段,形式繁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浏览方式,造成学习者无法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资源进行定位、检索、选择。搭建远程教育的学习平台要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构建基于Internet的各种远程教育开发体系、管理系统及教学系统。使用标准的远程调用接口,任何资源如文本、课件、网络课程等都可以直接到Internet上。对接收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来说,只需要输入注册的学习者的身份条件,就可以登录、浏览Intemet所提供的所有资源。管理系统能主动记录学习者学习进度,浏览课程内容,在线学习的时间;教学系统是远程教育技术水平的体现,为学习者提供课程指导,组织网上学习、讨论、答疑,符合远程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对互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满足学习者对教学的内容关注;另一方面,要为学习者的要求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可以成为今后的参照指标及技术框架,远程技术的标准化可以整合管理系统、学习系统、教学工具,标准化的远程教育可以避免盲目的、重复的资源建设,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投人。
-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 下一篇:疾病预防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