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篇1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与新课程教学同行,形成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一、紧跟时代,把握脉搏,造就博学而进取的语文教师

1.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从课程性质上说,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领会语文新课标的基本体系,明确教学性质、地位及作用;二是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学科内容;三是根据新课标的基准,时时反思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水平。

2.注重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时时关注教学知识的更新,改变不正确、不准确的教学知识,树立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实践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二、提倡争鸣,鼓励创新,塑造开放自由的学术讨论环境

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同样可以认为“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学争鸣”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学经验交流,塑造开放自由的教学讨论环境。实践中,主要的交流研讨方式有:

1.课改交流会

在语文教师之间定期进行课改交流会,集中学习新课改精神,研讨课程标准,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然,也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总结经验,积累教学案例。

2.课改论文与专家引领

提倡高中语文教师将源自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总结成相关课改论文,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教学经验的理论概括,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老师能够从中汲取思考和启发。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省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座,及时将最前沿的高中语文教育信息引进校园。

三、注重教学,关注实践,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自我实践检验;第二则是来自于学校(或其他教师)的评价检验。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论述。

1.自我评价检验

自我评价检验是一种语文教师进行“自省”的过程,这通常很难为外人所观察,而主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来实现。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将形成有效的内驱力,从而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如许多老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都会在课下把自己这节课中完成好的环节和内容予以系统归纳,从中找出今后值得发扬的方面,同时也会将完成不好的地方进行梳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避免,从中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2.他人的评价检验

他人的评价检验是来源于外部的推动力。举一个简单的听课例子来说,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赤壁赋》时预先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要学生理解课文展现的情、景、理的关系;二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而这位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中却重点概括了各段落的讲述内容,同时画出了一条“喜――悲――喜”的情感线索。有听课老师就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这样的情感线索虽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却难以达到预设目标的目的。可见,通过这种他人的评价检验,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

四、注重引导,多种激励,激发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和引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开展“自学――反思”式的校本培训

正如上文所说,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内驱力的推动。而这种内驱力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的自学与反思。在这方面,学校可适当指定部分教师阅读书目,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总结心得体会,同时将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认知,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中的有用工具。从而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坚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改考评

篇2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与语文材料性泛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开发,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学内涵的外延被打破,教学内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一方面,语文课程相较逻辑性学科而言对学生生活空间的容纳更为宽广、自由、复杂。语文自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语文的人文情怀亦是高中生汲取理论与经验、参与重大生活命题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社会化延伸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高中语文内容的开放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取材的灵活性,意味着材料使用的个性化,然而这些个性化教学资源并不能完全保证立足于语文教育的本质需要,相反不规范的材料利用会造成语文教学价值的削减,使语文学科性特征丧失。因此,教学内容的开放在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亦诱发了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问题。例如,一些高中语文教师高举生活化大旗,力求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得时事新闻、娱乐潮流类生活主题充斥课堂,美其名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实质上却弱化了教学轴心。语文来源于生活却并不等同于生活,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诉诸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框架,还应考察其是否真正具备教学价值,否则就是材料性导入泛化。

(二)教学取向的模糊与语文观念性泛化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观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体现为教学目标设置与教师个人对语文过程化的方向性把握,然而“语文教学观的多样性在推动语文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取向模糊化”[2]。一方面,教学观的多义阐释容易引发教学观的迷失,即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价值认识不清,在将固定的理念符号活化为具体知识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或生搬硬套,或杂乱无章,表现为对语文学科本义的无意识,无法真正建立起一个理论框架与学生个体的有序激活体系。另一方面,教学取向的模糊意味着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偏差,即教师对教学观的实施缺乏可控性,表现为过度使用与无效使用两种情况,前者指向各种理论依据的不完全成熟,后者指向教师游离于语文教学之外的非语文化行为。可见,语文教学取向的模糊是导致教学实践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观念性泛化现象。例如,近年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提倡人本主义教学观,在人文视野下“文化”是语文的内蕴,从高中语文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来说,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传承民族文化不应该被淡化,但是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功能而忽略其工具性特征并不符合语文学科精神。没有语言文字作为基本框架,没有文学读写、鉴赏、积累的训练,高中语文人本主义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学方法的失范与语文策略性泛化

语文学科作为不可替代的母语课程,其教学方法一直处于不断革新与丰富的建设状态,“现代高中语文教师已逐渐摆脱了课程当道的被动角色,转而向教学建设者过渡”[3]。特别是在新课改持续实施的背景下,具备独立精神的创造性语文实践活动层出不穷,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革新。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切教学措施的运用都必须有的放矢,教学方法的滥用、错用对应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策略性泛化现象。例如,高中语文课堂的合作互动策略,是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这种策略呢?对于词汇解释、文献出处等语文陈述性知识真的需要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去合作探究吗?又如教学辅助工具运用的泛化现象,经常可见高中语文课堂为了凸显美学意象,追求声光色电效应,大量使用多媒体、美术、演绎等非语文学科手段制造“形式美”,这种抛弃了对真实教材文本的感知,舍本逐末的教学策略使语文审美课堂变成了空泛的“秀场”。更不要说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直接用图像取代文本、用录音取代诵读等工具滥用行为,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学习处境,花哨的教学手段反而让教学活动肤浅化。

二、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内涵与功能

(一)评价性内涵与教学导向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发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周期性教学、季度性教学,甚至年度教学总结时期,这时候的教学评价已经丧失了应有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评价内容可能已经过时,再则后期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出发,评价结果有失偏颇,且评价方式以整体性的总结为主,忽略了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观照。介入性学科审理弥补了以上缺憾,将评价时间置于教学实践之前,满足了评价的时效性;由于可针对具体的语文课堂,亦提升了教学评价的公正客观性。同时这种评价模式具有鲜明的教学导向功能,能提前审理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学任务,有利于明确教师的课题思路。

(二)监督性内涵与教学调控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语文学科性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于语言文字摹形,即怎么说话、怎么读书、怎么写字;二是语文的情、理、意、趣,即怎么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交际或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三是情感性与思想性,即覆盖学生在诸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领域的教育要素。以上语文学科内容全部包含在语文教材(选修教材、必修教材)、知识点范文、整合材料中,语文教学通过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体现语文学科性。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监督指向对教学取材的监督,保障教学材料包含语文知识、对应语文课程、表达人文情感、反映语文素养,避免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脱离学科体系。其监督性内涵具有对教学材料的调控功能,促使教学材料符合语文课程的单元结构、逻辑结构、知识块结构、流派结构,保障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避免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

(三)阶段性内涵与教学规整功能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标准结合了实际教学需求、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高中语文教学期望。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必然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框架中,面临着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另一方面,介入性学科审理要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使课程进度与学生个体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体现语文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因此,介入性学科审理具备鲜明的阶段性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界定阶段性教学方法可行性、量化教学标准、判断教学工具适切性的规整功能,既要促使教学策略符合程序的合理性、任务的针对性,亦要满足策略应用对教学进度、学生认知思维发展阶段的适宜性,保持对辅助工具应用的谨慎态度,从而有效应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性泛化。

三、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实施条件

(一)审理人员的构成与专业进修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构成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第一,审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经常参加语文课题研讨活动,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先进观念与实践创新体例的吸收与探索;第二,对本校语文课程的开展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比如学校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与师资优势,以及教职人员的专业层次等;第三,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和教师协作对话,共同面对教学问题。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人员最好以学校语文教研组为选择单元,并确保有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成员与负责人加入,除此之外参加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人员均应经过专业的学校培训与在职进修。学校培训是对审理人员进行相关介入性教学审理的操作指导,包括操作原则(比如“以学导教”原则)、审理人员之间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岗,责任到人)、具体审理标准与步骤(参见论文第四部分),以及审理结果的处理等;在职培训是针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学习、学科知识拓展(比如语言学、语用学、文化语言学)、业务研讨等,旨在提升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审理介入的“以学导教”原则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以学导教”原则,一是面向课程标准与学校整体教学规划对“学”的基础设定,如知识储备、应用技能学习、审美探究等固定框架结构。二是面向学生“学”的具体问题,比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高中生的能力增长呈现阶段性变化,以语言知识习得为例,高一年级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初现,在语文复合句分析方面出现一个整体高峰期;高二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教师情境创设可减少对辅助工具的依赖;高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进一步完善,能够概括说明现实,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有利于母语学科的文化传承,是奠定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可见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观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三是面向语文外延中的“学”,即重视社会对语文教学的应用性要求,近到学生日常读书看报、兴趣爱好,远到自荐求职、社会交际,努力构建高中生语文学习与生活外延的对等联系,为学生学科深造、社会生活以及自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对审理时段与时机的恰当把握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段与时机才能保障审理质量。一是对时段的把握。时段是指语文教学在宏观发展方向上的阶段时期,比如新型语文教学理念的推广时期、语文学科研究领域提出优秀教学成果的时期。这些时段往往是教师重新整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素材、建设教学路径的探究时期,属于介入性学科审理的长线时段,一般伴随着语文课题研究、抽样实验课以及相关调查活动等,出现在新语文教学理念正式投入常规教学实践之前。二是对时机的把握。时机是针对日常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即对教师某一课时或某一单元的教学筹备进行审理介入的时期,一般为教学开展的前一个星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的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这份书面审理结果必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教师创新性教学设计以及劳动成果表示鼓励与肯定;二是具体指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憾;三是附上教学建议,并敦促改进。

四、高中语文泛化的介入性学科审理体系

(一)教学目标审理: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审理,通过评价教师的目标设置是否满足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应对语文教学的观念性泛化现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但这样的目标设置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太过粗略抽象,不利于课题思路的清晰明确。因此,教学目标审理不仅应看到教师教学目标设置在语文取向维度的大方向把握,还应“要求目标设置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教学任务”[4]。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层次依据语文学科性可划分为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以及反映语文思想文化的素养层。在语言文字摹形的操作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语文的听说读写,例如,语言规则方面的词汇句法目标、句子成分分析目标、逻辑纠错目标、修辞法与篇章结构目标;语言经验方面对语境语义的领悟目标,对课程背景的掌握目标等。在语文情、理、意、趣表达的技术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到具体的语文思维技能方式,如相关语言练习方面拼读与诵读目标、语言书写目标,语言心智方面的语言表达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目标等。在反映思想文化的素养层,教学目标审理应细化教师对课文观点、榜样、情操习染的提取标准,如人文性目标是对生命尊重的人文性提取,还是针对社会生活化的人文体验,抑或是诗意灵动的文化底蕴而设。综上可见,满足课堂标准层次划分的细化目标不仅对应着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还是对教学枝节的梳理。

(二)教学内容审理:保障材料与目标不可分割

高中语文介入性学科审理通过监督语文教学内容,实现对语文学科性的保护,主要途径是贴近语文教学现实,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应对语文教学的材料性泛化现象。首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来自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内容审理要具备对教学材料进行区分的意识。对于教师配套教材内容的使用审理相对简单,一是确保内容属于某一节课文或某一单元结构;二是确保内容符合教学阶段性目标;三是确保内容与平行教学目标构成了相互映衬与递进的结构关系。可见教师的教学取材应该呈现较为明显的内在逻辑分类,如按照教材记叙文、说明文等单元文本划分;或按照象征诗派、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编辑等。其次,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除了选修与必修教材外,还包括例证知识点的范文,这类范文不属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既定内容,但却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经验、深邃的人文思想,或者动人的审美情感内容。此审理方向应面向具体的知识块,比如基础知识块、文言文知识块、语法知识块、文学阅读知识块、文章写作知识块等,考察教师的例文选择与上述知识块是否匹配。最后,随着语文内容的开放,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越来越明显,对于不同学科的混合内容审理应该考察教师对材料的挖掘方式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的根基,即“教师对其他学科素材的转化能不能独立成料,理论性材料是否可以向实践性或体验性材料过渡”[5],保障材料真正具备育人功能。

(三)教学策略审理:追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篇3

【关键词】区域文化 高中语文 教学

前言:

作为一个地域广、人口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多元民族格局与众多地区的差异都决定了区域个性特征,而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就会渐渐产生区域文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文化冲突的产生越来越激烈,而在此同时,我国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并没有跟上脚步,并且区域文化的教育也开始下滑。高中作为学生拥有自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刻,区域文化教育对其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分析并且发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区域文化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区域文化的教育,是意义重大的。

一、区域文化简述

所谓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共同体的所有人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创造出来的历史、宗教、信仰、风俗、文艺、生活方式、法律规范和思想行为习惯等元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区域文化往往都根据区域界定而确定,是某个区域在地理环境与民族发展双重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以是,在不同条件的地域中,文化历史背景必然存在一定差异,由此才可形成与地理联系相关的文化特征。

二、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课程这种中间介质实际上由社会所掌控。任何文化在语文教学课程中都并非显性力量,而教材却承担着搭载文化的使命,由此我们可以分析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素,以及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1.区域文化的客观存在性

随着历史进程的推动,以及行政区域的改变,不同地区发生了文化融合的现象,例如齐鲁文化,实际上是“齐文化”结合“鲁文化”两种文化的产物。对不同区域文化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然而无论如何,区域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2.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影响

针对区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材使用的影响,本文特此列举出苏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中区域文化课文作品的对比。

区域 篇数 主要作品

华北地区 7 《老王》《想北平》《我与地坛》《荷塘月色》《我的母亲》《北京的春节》《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江浙地区 5 《祝福》《项脊轩志》《兰亭集序》《西湖的雪景》《江南的冬景》

西南地区 2 《边城》《云南冬天的树林》

华南地区 1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华中地区 2 《滕土阁序》《父亲》

西北地区 1 《寒风吹彻》

中原地区 1 《绝地之音》

东北地区 1 《春意挂上了树梢》

表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品区域归类

区域 篇数 主要作品

华北地区 6 《茶馆》《荷花淀》《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

江浙地区 6 《祝福》《哀江南》《扬州慢》《勾践灭吴》

《兰亭集序》《项脊轩志》

西南地区 2 《边城》《愚溪诗序》

华南地区 1 《南州六月荔枝丹》

华中地区 2 《石钟山记》《滕土阁序》

西北地区 0 ――

中原地区 0 ――

东北地区 0 ――

表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品区域归类

3.区域文化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上表看到,在这些作品中,有的作品以展示当地风光为主,例如《故都的秋》、《济南的冬天》、《西湖的雪景》、《春意挂上了树梢》等,有的直接记录民俗风情的,如《祝福》、《家里的灶头》等,有的作品以区域山水土地来抒怀,如《滕王阁序》、《石钟山记》等,有的以乡村为背景来反映农民生活思想感情,如《绝地之音》、《荷花淀》等。这些作品往往都是以关注乡土民情为主题的,既可使高中生的阅读要求得到满足,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高中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当代高中生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多元文化视野等。更重要的价值是基于陶冶心灵和怡情悦性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个性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区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的具体案例

1.课文《祝福》中的区域、人文文化

鲁迅的《祝福》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可以做一些我们值得做的研究,因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就是其中值得研讨的内容之一。比如写到的鲁镇过年习俗中,就有非常多的迷人的区域人文文化,像“送灶”是作为新年祝福的开始送走“灶神”祈求平安的活动,而“掉尘”则是将一年所积灰尘清扫数遍,除去旧年晦气。除了丰富的区域文化,还有当地的人文习俗,如妇女的“贞洁观”等,这些都是一直以来残害祥林嫂的封建迷信文化,是值得摒弃的。

2.小说《边城》中的情怀

在《边城》这部小说中,沈从文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把湘西的本地民风民俗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这种写作手法,使地方特色内容丰富、情感真实。比如,他描写的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放灯、做烟火和放烟火等民俗活动中,人们穿着带有地方色彩的装束打扮,一副祥和欢快的样子,反映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对于当地迎亲的风俗习惯也是十分了解的,因此在对其描写时非常细致入微,而这也恰好的反映除了人们对淳美生活的向往。

结语:

相较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化软实力的工程。但总而言之,区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特点,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沉淀的精神瑰宝。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文化的传播、传承乃至再次繁荣都必须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研究本地语文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适量的引入区域文化教学,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篇4

文学作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放手让学生在阅读天地里自由徜徉。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来刺激学生大量接收信息,促使他们与文本及作者形成对话,逐步增强阅读兴趣。文学阅读对青少年心灵,人格的培育有特殊功效。文学作品的容量,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丰富而深刻,文学作品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建构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灵,人格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必须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语文教学引向一个良性循环的道路,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量的积累,文学作品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读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训练思维品质的最好范本,同时阅读还有助于解决工具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当作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一、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阅读教学的地位

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教学还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既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

2.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阅读,首先是人们由感觉器官感知语言文字符号;这些符号通过神经系统反映到大脑,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成较大的单位,成为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为复杂的思维活动,产生感情上的冲动,产生对人与事的联想、想象、评价等。阅读是人的大脑的高级功能,大脑不仅有接受语言文字符号信息的功能,而且有识别、校正、改造、重组、联想、储存信息的功能。这就是说,人们在阅读中总是按照已有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感来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储存文字信息的。因此,阅读又包括一系列的兴趣、情感交流等心理活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的作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尽量发挥大脑的阅读功能,教会他们如何迅速、准确地接受和理解文字信息、选择文字信息、存储文字信息(记忆)、加工和整理文字信息(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审美情趣和健康的情感、意志等。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诉诸于理智,而且常常诉诸于情感,因而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进入课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时写作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二、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文学作品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有必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编排体系,突出和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高中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1.多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让学生多读书,读经典,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多想,填补“空白”,以想象激活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读者的想象力是鉴赏力中的主要元素,文学阅读的创造性是读者对文本感受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和想像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

3.多比较,感受作品的深度

通过比较可以看清不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用横向比较可以对不同作家,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鉴别;用纵向比较可以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剖析。

4.多动笔,以动笔促进、深化鉴赏,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篇5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定位 教学方法 手段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要求我们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需求。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通过平时的经验积累和语文课上系统的整理慢慢形成的,足以看出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语文课有多么重要。

高中语文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一根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也充分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都成了张嘴等食的乖宝宝,同时慢慢的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结合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落实师生定位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新课标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实现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只有老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要实现新课标中的要求就必须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真正的把学生定位成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在那里讲,爱听的听,不爱听的也得听,我讲课跟你听课没关系,我讲完就完成任务了。要形成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经过讨论或者交流,加上资料的佐证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正确的方式或观点,或得到几种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的智慧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老师自己讲出来的,这样整个课程中老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思考者,是最终结果的提出人。

二、加强交流培训转变思想,提升教学水平

要想迅速推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经验,广大教师作为最终执行者必须首先统一思想,真正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所有学生的未来,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

1.组织教师培训、研讨、交流,统一思想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想一朝一夕的改变谈何容易,我们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动全体执教老师在不同范围内一起学习、研讨新课程改革的意义。首先这种培训应由当地教育部门来组织,并且采取先学习后研讨的形势,先有主管部门将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目标及未来影响详细讲透,之后要求教师分组研讨,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开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们的思维,同时在有条件、有意愿的地区进行试点,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传承分享。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培训与分享

在教学实践中,各学校之间也组织教学交流,但课业的繁重也让这种交流越来越少或流于形式,老师只是平时根据自己所学和摸索到的经验实施教学任务,与外界的交流沟通非常少。借此新课改的机会,可以组织各校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通过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在社会中的作用,优秀教师的分享,来提升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并不断改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与时俱进,实施多种教学方法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战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课堂反而越来越冷清了,渐渐的只剩下了讲台上孤独而辛苦的老师,但是老师的主导和主题角色融为一体的模式始终没有变,此次改革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以生为本”,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引导学生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情境教学法

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志者,感情也,作为学生,没有感情或求知欲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对于教师来说,只有热爱学生,盛情真挚,才能运用情境教学,而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本就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因此语文课必须采用情境教学,以“文章情”为基调,以“教师情”来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现,主动发展。在教《装在套子里的人》、《祥林嫂》、《蒲公英》、《雷雨》、《城南旧事》、《哈姆莱特》时,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在教学中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

2.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不容忽视。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我们就可以通过里根总统父亲夜里帮他种树呵护他的心灵的故事来渲染气氛,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来辅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

3.分组研讨教学法

分组研讨教学法非常适合具有成人特点的学生,老师在课前先预告下节课的研讨题目并分好组,请同学们课下去预习并查阅资料,课上的时候小组之间首先轮流根据老师的设问发表对课文的理解,要求带上自己的思考,小组内经过总结后,由小组内公推2名同学到全班来发表小组的共同智慧,再评选出班级的前三名,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课程是育人的关键。转变育人模式,首先应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现阶段基本由必修课主宰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要构建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就必须结合本地区及本校的特色综合开发和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能与语文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便建立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以教材为核心,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载体,更是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处理和利用好语文教材,要善于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材,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将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拓展同类题材作品,开发经典文学作品导读课。苏教版教材是按同一主题编排成一个模块,我们在进行模块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同一模块,同一主题”的特点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例如,必修二第一专题是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系列文章,在学完《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这几篇文章后,可以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汪国真的相关诗歌等同类主题的作品引入选修课堂,开发出“吟唱生命永恒的赞歌”经典美文导读课。

2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活动体验”是学生学习苏教版教材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苏教版必修一的专题一是以“吟诵青春”为主题的诗歌模块,这些诗歌基本都是适合朗诵的。我们可以适时开设“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在朗诵中获得陶冶、启迪。在讲完戏剧后,可搭建“戏剧小舞台”,让学生把《雷雨》搬上舞台,也可以把《祝福》等作品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表演。还可举办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为学生打造更多的参与平台。语文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文学实践课中,让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在文学实践课中有更多的展示和发展空间。

3以教材中的部分篇目为依托,引入视频这种课程资源,开设影视作品欣赏课。教材中的部分经典篇目已经拍成了电影或电视,比如《祝福》、《边城》、《雷雨》、《红楼梦》等等。我们可以多途径地合理使用这种课程资源:观看著名影片,阅读经典名著;观看同名电影,激活语文课堂;整合电影片段,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另外,也可以将名家的讲座视频引入课堂,作为教学的补充。比如在讲授《论语》时,可以把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上的相关视频作为教学资料提供给学生观看,会加深学生对《论语》这部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二发挥地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发和利用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瑞安市有大量的风景名胜古迹,也有众多的文化名人,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第一:开设以“寻访瑞安名迹,感受民风民俗”为内容的研究性课程。走进瑞安地域文化遗址,研究江浙文化的起源;走进古建筑,研究江南古镇的建筑文化;走进瑞安的古桥,研究江南水乡的桥文化。所有这些资源都可以进入语文课堂,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必将为语文学习带了新的气象。

第二:开展以“寻访文化名人故居,名人文化进入课堂”为内容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浙江省内的文化名人非常多,这些文化名人及其作品,都可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比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通过对名人故居的实地参观,认识名人生活过的地方,了解名人的成长经历,这也就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发挥地域的优势,将名人故居与名人文化结合起来,将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开发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语文课程。

三充分利用宝贵校本资源,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又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发挥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作用。教师可以把语文课堂搬进阅览室,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和帮助。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资源的优势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网络走进课堂。

3.利用学校的社团,积极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 “金秋读书节”“古诗朗诵比赛”“纵横辩论赛”等,都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结论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为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积累、总结,重视教学资源的挖掘,在教学中不断地开发出学生喜欢的课程。

参考资料

[1]《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教育学刊,2004,(4)

篇7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更新观念 教师作风 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是无效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更新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如何把教师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更多地着眼于学习的层面,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去是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想使教学更为有效,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更高,就必须在思想上彻底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动态地融合在一起,促进和谐高校教学课堂的形成。

2.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师作风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一颗容忍之心、宽容之心。只有包容,才能接纳他人,才会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才能提高自己。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灵活的又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会见仁见智。但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高低,个人想法也有不同,面对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或是想法奇特的同学,教师不能一棒子将其打死,全盘否定他们的想法,这样做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今后不再愿意发言。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借题发挥,甚至设置成相反的观点让学生争论,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作风,包容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3.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思生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始,创造发明的起点。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强调课文理解的确定性意义和“标准答案”。这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在这亲密融洽的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才敢于去想、去说、去做,才能形成创新求异的氛围。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终极目标。

4.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练习之后,急切得到别人的评价。因此,要经常进行作业展评,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就是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把作业都摆在桌子上,学生有顺序地进行欣赏,并作评价,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尴尬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地被激活了,下次练习时,学生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好胜的心态练习。教师评价主要是对低年级来说的,学生的练习或者考试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予表扬,对学生不够完美的练习给予鼓励性的表扬,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以美为本,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美育工作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5.拓展空间,利用自然优势发掘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上语文课时,学生的学习资源短缺,常常令教师感到为难。其实,教师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就可以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拓宽语文课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柯罗曾明确指出“面向自然对景学习”的口号,唐志契也提出“要看真山水,要得山水性情”的要求,李可染晚年也有句重要的话:“人离开了自然将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比如,让学生采摘些自己喜爱的鲜花野草和青青的枝条,随手编个花环、插只花篮,这些都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能为学生表现大自然、写作大自然打下基础。

6.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运用优美的导语、通过巧妙设问、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遵循“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课堂中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教师要动脑子,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进入生活,让语文贴近学生的感性实际,在课堂中让学生动乎情悦乎心,用生命去诠释语文,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提高教师感召力等不同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会真正地“有效”。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谈[J].教学月刊,2007(5).

[2]刘海燕.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理论学习,2008(5).

[3]伍云芝.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之浅见[J].科学教育,2008(6).

篇8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精微化;流弊;矫治

在一次区域内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三位教师执教了《兰亭集序》。在各自的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借用多媒体、学案对课文的字词句进行了拉网式的梳理,不少学生还当堂背诵此文。在一片叫好声中,我另有看法,因为我发现其中蕴含着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流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在低层级徘徊。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高度重视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梳理。应该讲,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不应该是全部。从平时的交流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分值较大,在基础年级就应该强化文言基础训练。”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高考只考文言实词、虚词、翻译、文意梳理和内容概括。殊不知,文言文本也是一个整体,除了文言基础知识之外,它里面还蕴含着更多丰富的营养。置这些好东西于无视,真是得不偿失。

2.过分迁就学生基础。谈及过多开展文言基础知识教学的缘由,不少教师这样解释:“学生文言基础薄弱,只有通过课堂的强化,才能促使他们理解文意,继而汲取更多的文本营养。”这是个好理由,因为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学生的文言储备不足,对文本的理解大多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完成,还没有上升到自主阅读、理解的高度。但是,如果过多执着于这些基础训练,就近乎迁就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如此,学生会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甚至对文言文产生抵触情绪。

3.教师寻找惰教借口。毋庸置疑,文言文教学比较困难,要想教好需要教师倾注大量心血。对于教师而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对容易。授课之时,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可谓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至于文本背后的思想价值、审美追求等,则是相对难以把握的,并且让学生接受是比较困难的。于是,不少教师漠视文言基础知识之外的文本教学。如对于《兰亭集序》一文的教学,有教师谈及王羲之对生死的认识,但更多的只是结论性的公布,至于为何有这种观点则直接忽略。

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自然是畸形的、残缺的,语文园地的探行者们必须对这些流弊进行深思,探究对策。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三点针对性的做法。

一、开展多层级教学

正如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样,课堂教学也需要经过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递进的过程。就文言文教学而言,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的梳理无疑处于整个教学的最低层级。为此,仅限于整个层级的教学都是低级乃至残缺的,不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等素养的和谐与融通。以《兰亭集序》为例,除了理清“是”“所以”“信”“之”等词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特殊句式,“觞”“一”“齐”等词类活用现象之外,还有更高层级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进入文本内容的赏鉴和探究是这篇文章教学的更高层级,这其中又包含几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对兰亭集会盛况的描写,既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从高、远之处向低、近之处过渡的角度变换技法,也要引导学生品鉴作者了无痕迹的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第二个层级是体会作者由宴会之乐转向人生之悲的思绪,继而品味其对人生多苦短、盛况不常有的感慨。第三个层级是结合东晋时期的时代背景,体悟作者对当时士子们倾向于老庄虚无、清淡之风的否定,透析作者与众不同的积极入世的态度。第四个层级是对文风的欣赏,让学生在对全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诵读,品鉴本文语言之清新、行文之朴素,领会其对当时文风的引领作用。

二、助推跳跃式学习

学习是一门学问,具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单纯进行文言基础知识学习,无异于让学生在原地踏步。时间久了,学生自然会累、会烦,进而厌弃学习。现代心理学中有一个“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准界定其“跳”的高度。如果学生文言根基较差,则引导其学习文言语法,加强基础积累。如果其根基比较好,则引导其尽量脱离注释,直接理解文言语句。如果学生根基牢固了,则要选择更高层级的任务驱动其起跳。例如,在《兰亭集序》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选定一个或更多个层级的学习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景的手法,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关系,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生与死这个话题畅谈自己的认识……不管哪一种学习,最终都要指向于推动学生向更高层级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跃进。

三、开展精微化教研

毋庸讳言的是,当前学校的语文教研氛围整体不够浓厚,教研的水平也亟需提高。为什么会出现本文之初提及的整体在低层级水平教学的状况?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就是文言文教学的研讨和实践脱节。文言文到底应该怎么教?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直面的课题。这当中,语文教师的继续学习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实际上,在求学期间,不少语文教师的文言基础就不敢过多恭维。从教之后,语文教师大多是借助参考书、文言工具书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梳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免出现生硬传授的现象,至于学生能否全盘接受和有效消化,教师们很少考虑。如果出现异常,他们会将更多的责任推向学生,指责其基础不牢、学习不用功。很明显,这些教师缺少一种“内省”习惯和精神。就教学而言,教师的“单打独斗”自然有弊端,甚至会败得一塌糊涂。这就需要教师们发扬“三个臭皮匠”的精神,在明晰个人专业提升要素的基础上,集体确定教研组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开展精细化的研究工作。例如,确定本校文言文教学研究课题,排查学生文言整体水平,认清教师文言素养的现状,选定由言向文转变的方向,开设研讨课、专家示范课,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在学习、实践和反思中切实提升个人和集体的教研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文言教学课题的确定方面,鼓励在教研组大课题的引领之下,个人结合实际,选定个性化研究微课题。然后,充分依靠学生,共同解决师生教与学的双向难题。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存有不少弊端甚至有扩大之趋势。为人师者不可无视这流弊,应当充分发挥内省精神,先提升自身的文言素养和文言教学素养,帮助学生克服怕学文言文的心理,引领其发现文言语言之美、文言文本内涵之美,不断助推学生实现渐进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海洋.以今度古―文言文教学艺术一得[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6).

[2]刘亮,刘运.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5).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新旧版本 版块

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经历了许多次变革,语文新课改实验不断推进。教改的历史从另一种视角来看也是一部教材的演变历史。教材作为沟通学生和教师的重要载体,教材问题一直是教改中最为重视的问题。自1997年语文大讨论开始就提出了对原语文教材的猛烈批评,最新的课程改革也对教材的革新提出来很高的要求。由原来的几十年不变,到现在的年年都变;从原来的单一教学角度编制教材到现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编制教材,教材改革确实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目前全国高中学生的语文教材又进行了改革并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由过去的旧教材转变为现在的新教材,它与旧教材相比,又有哪些变化呢?既然是新教材,它究竟新在哪里?

新旧教材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新旧教材所设计的版块不同,旧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2003年12月第1版)分为两个大的版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从阅读选入的文章来看,编者想通过这些文章来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来说文章前两个单元,力图使学生对杂文、科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有所提高;文章作品两个单元,力图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随笔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古代散文两个单元,力图使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魏晋及唐代散文的能力有所提高。而写作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能力。例如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第二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第二册中的口语交际部分,着重培养学生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1]。

新版高中语教材(2006年11月第2版)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其中阅读鉴赏是这套教材的主体。阅读篇目所选取的范文以名家名篇为主,除此之外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课文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册有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有的侧重于对思辨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领悟。有的侧重于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意在全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表达交流包括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写作”共20个专题,每册4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写作话题和写法指导,还有丰富多彩的写作练习。“口语交际”全套书共设计了5次活动,每册围绕一个重点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研讨与练习”和“梳理探究”中也有写作与口语交际方面的练习。“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两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这部分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2]。

高中必修二中的“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散文),对话与交流(演讲辞)。“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 学习抒情,想象世界 , 学习虚构。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3]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新旧教材的版块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新教材中的文章很注重人文思想,并且选文表现了人类共同性的东西,这样就有了一种超时代的效果。如对生命的热爱、对环境的呵护等富有人文精神的关怀。究其教育理念新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的着眼点:

一、新教材注重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的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同时,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地位,以此来联系、整合“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例如,在新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又包括三小部分内容:“品味与赏析”“思考与领悟”“沟通与应用”,其设计都充分考虑到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方法的了解、模仿与反复训练。其中包括:赏析的过程和方法,如“情感与意象”“情趣与理趣”“含英咀华”“感受与共鸣”“披文入情”等;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应用的过程和方法,如“博观约取”“知人论世”“概括与归纳”等。[5]由于教材所设计追求的是浸润式的学习“过程”,又注重在“方法”上的指导,训练的落脚点就自然在“能力”上,这不仅改变了以往常见的那种“满堂灌输”的方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读写能力得到稳步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受到陶冶。

二、新的板块设计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本身就含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6],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5],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即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是要切实打破过去那种今天以思想素质的提高,明天以知识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而旧教材中所涉及的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这两大版块,其中阅读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写作和口语仅仅作为一个次要内容出现,这种版块显然是以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陶冶,并未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与之相反,新教材中不仅设计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版块,并且各版块之间的比例进行了合理设计,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例如在表达与交流中涉及了“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想象世界,学习虚构”以及演讲的内容,这不仅让学生学会写作和口语交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生活。

新的教材融入了新的教育理念,而新的教育理念给目前的教学带来新的价值导向。也就是说不能再将语文教的和其他学科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为了单纯的掌握知识或应付考试,要将语文教出语文味,这将是语文发展的一个方向。新教材中所涉及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教材可谓是融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于一体,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考虑,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领会这次教材改革的优点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运,这样语文教学的面貌将焕然一新。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新版本教材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也就是说教材中的延展版块形同虚设,无论从社会氛围还是个人兴趣而言,无论是从教师的无奈还是学生的压力出发,“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版块的设置都是徒有其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也和目前的考试制度是分不开的。目前考试仍然是学校评价体系中的主要手段,成绩是主要的衡量标准,这就造成部分教师为了减轻负担只为考试而讲,学生也只得为考试而学,那么与考试相关或较少的知识与学习就被省略。虽然以前教育界就呼吁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是到目前却还未得到彻底的改变。新的教材,新的理念在实际中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损失,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彻底取消考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大可能。但多元评价体系和语文教学向着科学化和人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新的课程改革,就会产生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又推动着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的转变,而教材又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把教师和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教材必须是集人文性和工具性,审美性和实用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体。[7]新版语文教材中的“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就是秉承这一思想而设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将新的教材理念融入到新的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素养。同时教材承载教育改革的理想,新版的语文教材结合了当前语文教育的前沿理论,是无数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好的教材不仅让学生受益,也能让教师在认真挖掘教材的同时透析语文改革的方向,将自己也纳入到教育改革的位列中去,新的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将改革真正投入到事业中去,只有这样新的教材、新的教育理念才会在实践中得到最优化,才能显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中语文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

[2]程春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5]陈必超.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实验教科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主体,又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于是出现了众多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模式,其中“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学案”及“学案导学”的概念界定

“学案”是指教师精心设计的,用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助材料。“学案”是与通常所说的教师教案相对应的学习方案。它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探索过程,学法指导,学能测试,矫正反馈等环节。“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运用“学案”由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一种方法系统。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教学效率。

二、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1.回归学习本位

“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刻影响,学习者在面对建构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内省,而不是接受教师给出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重视的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习主体为中心,遵循人本主义原则,重视学习者学习热情的调动,因此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以“学案导学”模式为基准,教师的责任被很好地体现,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在课堂上讲解的主体,而是帮助每一位学习者实现自身的学习主体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2.开展合适的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在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时候,先进行的是一种动态性的评估,也就是对现有的学习水平进行检测,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水平的针对性。另外一点就是学习活动的选择,主要目的就是让学习任务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贴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觉得难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便是教学支持的提供,也就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建立学案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完整的成熟发展。

三、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措施

1.精编学案,明确要点,积极参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以“学案”的形式先交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学案”自学,了解新课的内容知识,学会概括、总结知识网络,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影响到各种考试的取向。学案导学是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编写学案的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内容,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其次,教师要群策群力,精编学案。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件简单的思维展示,它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则最大限度地做到了资源共享,减少了教师个体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因此,学案的编写应该是同年级语文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教学任务,经集体讨论、研讨,编写出一个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在课前发给学生。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学案,要做到学习目标具体明确,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在内容编排上也必须要与教学进程同步。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2.布置预习,自学研讨,生生互动

课前预习是每一个学生进入新知识点学习的必须完成的步骤。做好预习工作,不仅能让学生最快地进入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提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展开。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文本的预习,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案。学案的设计包括重难点、教学环节、课堂检测、课后反思。教师布置和设计的预习任务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其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情况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课文的字词到句子的理解,再到文章的篇章结构、主题把握等等。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课前预习,课上针对预习中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带领本组成员共同研讨、解决,可以组内结对,组与组之间结对。这样既能督促同组同学间的热情互助,也促进了生生互动,课下、课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全被调动起来了。

3.分层导学,通力协作,攻疑克难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案的直接应用者。因此,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情,依据学生情况设计学案,力求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使学案更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要让学案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学案问题的设计就要有艺术性。教师一方面要深入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明确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同学,了解其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让成绩薄弱的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问题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不同的现状,给学生适当分组,嘱咐组长给小组内学习不佳的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检测结果增减目标。为了更好的发挥组长的作用,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管理组内成员的权利:监督检测、帮助提高、强行执行。这样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动下展开了组内的竞争,全班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对各组的疑难进行点拨,并指导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的结论整理笔记,促进学生整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4.成果展示,交流点评,共同提高

在完成教学要求及既定目标后,教师应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对本节内容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应包括完成目标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学生表现等多方面。各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对于典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点评。教师从学生展示成果中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方法概括、规律总结、重点回顾等,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教师本人、学生代表发言,共同探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使课堂效率更上一层楼。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出现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我们无法否认它的优点,“导学学案”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对这种模式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