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的标准

篇1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校本课程 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37-01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凝聚全体师生的力量,发挥体育教师的才智,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以体育教研为重要手段,在不断的攻关中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与体验的研究过程中,对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感到很难操作,由于学习评价是课程的核心问题之一,评价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在难以进行,这是时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发出的最强烈的声音。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根据测试反馈的数据,将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批数据按照体能(各项得分的平均值)、体育学习兴趣水平(总体)、体育学习自评系列(包括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三套量表组合)作为处理变量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如下,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前测成绩来看,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育学习兴趣无显著差异(p=0.075>0.05),但从体育学习兴趣后测成绩来看,实验班和对照班有很显著的差异(p=0.001

通过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前测和后测的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三个维度中均有很显著差异

(p前后态度=0.000

传统的体育课程的评价基本上是一种终结性评价,它在公平、公正的旗号下,用统一的运动成绩考核作为对学生学习、老师教学及课程实施的主要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在这样的氛围中要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造就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无疑是“浊其源而欲流清,伐其根而欲叶茂”的空想。

再次实验表明: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性格开朗,处事随和,交往能力、团队意识、体育道德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学习中学生更能关心同伴,帮助同伴,关心班集体。这些品质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评价方法的改革,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自评和互评是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教师稍有忽视,就会使这种评价流于形式。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绝对是以教师为主,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么一个事实,即最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学生本人。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那些无法用定量评价的内容,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内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

3 结论与建议

本次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实验有效地促进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校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有效的发挥其导向、激励和反馈功能,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评价目的由强调“给学生一个体育学习分数”向强调评价的“改进”目的转变。对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当体现学校在评价“个性化”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实践与诠释。对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不能全部用常规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来进行诸方面方法的“套用”和“对接”,尽管这种“套用”和“对接”有时是必要的,但体育校本课程评价因有其自身评价的“独特性”,在校本课程的评价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克服面面俱到,大而全的方法罗列,在注重多元评价的同时,更注重从评价因素中撷取或精选评价因子,简化环节,呈现评价的亮点和特色。摒弃学生心中学习评价就是给他的体育学习成绩打个“分数”的观念。

建议运用元评价检验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元评价就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其目的是指出教学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在评价对象上,教学评价以学生的教学活动为对象,而教学评价的元评价则以教学评价本身作为对象。在评价目的和作用上,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而教学评价的元评价则是为了规范和监控教学评价活动,减少偏差,获得良好评价效益。

体育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实验工作的成功与否,在于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上。因此,应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把学习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去研究,最终才能圆满完成课改实验任务。我校目前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评价方案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海玲等.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3,10(4):92―94.

[2]季浏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3]汪晓赞等.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一堂体育与健康课[J].中国学校体育,2004,4:69.

篇2

在课程评价方面,国内外已有较为权威的界定。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课程评价之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认为,课程评价过程在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1]。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张华等学者认为,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的过程[2]。国内专家也对校本课程评价作出了自己的界定,如江苏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孟宪平认为,校本课程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综上所述,校本课程评价是指由学校自主进行的旨在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具有多元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评价的结果将直接体现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校本课程评价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以学校为主体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自我评价

评价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理所当然是课程评价的主体,有责任制定配套的评价方案,组织实施评价。以学校为评价主体,使评价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评价完后可直接诊断、改进课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针对性。评价主体除了学校的管理者之外,还应包括教师、学生、社区有关人员、家长等的参与,形成一个由与校本课程有关的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主体网络。他们均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相关人员,对此有较深的了解和体会,具有较大的发言权。通过各相关人员的集思广益,可从各种角度完善校本课程。

2.以促进校本课程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性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也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更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校本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尊严和感受,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发展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上,注重将评价结果恰当地、及时地反馈给学生,从而对自身有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完善自身的不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师评价上,可以使教师看到课程自身的缺陷,激发教师继续改进和完善的欲望,从而使教师在某一方面的知识得到拓宽,能力得到加强,综合素质也随之提高。在校本课程自身的评价上,强调以改进为本,建立促进校本课程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

3.贯穿于课程开发始终的全程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环境与需求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各个开发阶段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评价来不断完善、修订。具体来说,校本课程评价应包括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和校本课程效果的评价两部分。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包括对学校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评价。校本课程效果评价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实施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影响。评价不是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终结,而是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步骤进行价值判断,从而进行理性决策的过程。

4.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多样化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学生在学习课程中身心的发展,更注重教师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中专业素质的提升。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和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不能以划一的标准去评价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的个体,要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进行评价。另外,校本课程的实施除了本校的教职员工外,还可以是校外的专业人员和社区有关人员等。因此,校本课程评价不可能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必然会因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 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1.多方参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要改变过去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实现课程评价的民主化、多样化。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民主开放的信息流动的过程,在多元主体的多方面参与下,实现信息的有效流动。教师和学生作为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成为课程评价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课程评价专家则是掌握校本课程评价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学生家长、社区代表也要参与校本课程的评价,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的教育需求与期望可以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各相关人员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主动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自觉改进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2.以人为本,制定一体化的评价标准

科学的校本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坚持设计合理,实施到位,以人为本,旨在发展的一体化原则。校本课程评价标准的一体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从纵向上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必须首先进行相应的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进行同步的质量监督性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结果性评价,结果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所进行的判断。从横向上看,课程开发的每个阶段又要制定多个层次的评价标准。比如说,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中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知识与技能、中间层――过程与方法、最高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分为知识、方法、情感三个层面。因此,学生学业评价内容不仅仅要关注知识技能的评价,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努力做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层次化和一体化。由于学生个体存在显著差异,评价的标准必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拘泥于单一尺度,力求构建一体化的评价标准。

3.灵活多变,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评价涵盖的内容颇为丰富。从纵向上看,主要是指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评价。从横向上来说,包括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学业成就评定。正是由于校本课程评价内容的广泛化、多元化,我们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进行背景评价时可以采用系统分析、调查、访谈、座谈、诊断性测验、文献法等方法。在进行过程评价时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故事评价、个案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等。在进行成果评价的具体操作时,可以借鉴档案袋评价、实作评价、测验法、问卷法、观察与访谈、360度评价法等方法。

4.积极对待,认同多样化的评价结果

校本课程的评价以改善校本课程质量为目的,是一种重视课程开发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必然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并且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而且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性格、倾向、兴趣、需要及家庭环境,评价的结果也必然会多样化。但是,这种多元性的结果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我们理应接受评价结果的多样化。只有积极对待不同的结果,才能使校本课程体现其本质内涵,即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而设计的理念,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只有积极对待评价的结果,才能为学生与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全面而详尽的信息。

参考文献

篇3

论文关键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困惑,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但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着不少困惑。

一、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选修课、活动课在依据学校实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自主开设实施方面和校本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大都处于一种随意和无序的状态,离课程的意义相去甚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情景(条件)分析、确定目标、编制方案、解释与实施、评价与重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情景(条件)的分析,这包括对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分析与明晰、学校与社区资源的分析、学生需要的调查分析、教师课程技能的分析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育人目标与办学方向,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从而再进行具体每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并在开发过程中,基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提升。而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所缺乏的正是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前期性准备工作,造成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当然选修课、活动课可以走向校本课程,关键是要用课程的眼光重新审视现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筛选,对不符合课程意义上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重新开发与规范,使其获得真正的课程的意义,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使其真正地成为学生个性成长发展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让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开发校本课程与编写教材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册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以使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之一就是弥补单一的国家课程资源的不足,发挥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尽管不能说一定不能编写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而更多的是为教师开发课程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而不能是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种种问题之中亟需解决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语文校本课程的观念模糊,课程开发的意义不明确。首先,教师角色转变困难。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匠”。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角色转变如此之快,很多语文教师难以适应。其次,教师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技能准备不足,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这既需要完成教师的角色转变,更需要增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教师实行职前培训。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课程专家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长的交流,与学生的探讨,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课程开发实践活动进行反思,逐渐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因此,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这既是对中小学教师也是对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大挑战。

二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很难判断课程开发的质量。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各不相同,很难用统一的外部评价方式来评定,更多的是要靠学校的内部评价,这样难免会出现评价标准不高、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因此,评价结果很难真实地反映计划的实施状况,也很难成为判断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学校对课程计划执行的意识,准确落实课程比例,保证学校高质量地开足校本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适当地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不妨在高考试题中以适当的形式体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4

“编者眼”。就是要看编者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的目的。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者不是专家,而是学校的教师或者教师团队。因此,编写者必须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明确校本课程的编写目的。是传承发扬地方文化,还是培养学生传统才艺?是提升学生欣赏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必须要有明确具体的指向。例如:《古老的新密》就是传承新密的地方文化,《剪纸艺术》就是培养学生的传统才艺。

“编者眼”有三个硬性标准:一是校本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学校教师自己编写,编写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二是校本课程必须富含“营养”,有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三是校本课程一定要融合编者的教育理念。不是教师随便收集素材拼凑,而是按照编者的教育理念来编写。教育理念要在课程纲要中体现出来。

“学生眼”。就是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与学习。打个比喻,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提供给学生吃的饭菜,只有学校的饭菜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学生才会吃得高兴,才会茁壮成长。尤其是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要把国家课程中缺少的或者含量少的营养给学生补上。

“学生眼”有三个硬性标准:一是校本课程编写的内容必须适合本校学生学习,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二是必须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学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能够在知识、技能、情感、道德、审美、个性、特长等方面获得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发展。三是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展学生特长和弥补学生不足是同等重要的,优质的校本课程必须能体现出来。

“学校眼”。就是校本课程必须适应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发展。不切实际、贪大求新的校本课程不是优质的校本课程,不能促进学校在管理、育人、特色等方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不是优质的校本课程。

篇5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校本课程; 英语能力

中国分类号:G633.41

一、前言

从当前高中英语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来看,考虑到英语教学的实际难度,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就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放在首位。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应对校本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利用一切教育手段,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实现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保证高中英语教学效果满足实际需要。为此,高中英语教学可以利用开展影视作品赏析课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持,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新《课标》中规定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选修课课程系列Ⅱ分为三类,即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赏析类。赏析类的选修课可以开设英语文学赏析、英语影视赏析、英语戏剧与表演赏析或英语歌曲赏析。通过影视赏析,学生可以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英语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灵活及准确的运用,同时还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鼓励学生学会多用英语进行交流,以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二、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校本课程的开展对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实际难度,校本课程的开展不但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明确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首先,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必要措施。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想达到教学大纲标准,就要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基于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方法。

结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要想保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持续提升,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展,是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

再次,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既关系到教学实效性,同时也是衡量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对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分析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要想取得积极的开展效果,就要将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例如将校本课程的开展与影视作品赏析课联系在一起能够取得积极效果。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的设计与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的设计,应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在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证开展的整体效果,就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新课标下的大纲要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保证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教学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教学需要。

2、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的实施,应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中阶段的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的开展,既可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作为业余兴趣的培养。因此,只有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才能保证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取得实效。

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的实施,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高中英语影视作品赏析课程的开展,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英语影视作品的特点,只有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才能满足新课标要求,进而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四、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鉴于高中阶段在新课标下实施校本课程的必要性,我们应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深入探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从当前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来看,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做好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在校本课程的开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学准备是关键工作之一。

2、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做好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的能力,既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同时也包括课堂纪律的组织。根据新课标要求,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做好教学评价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对教学结果进行积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实施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所以,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实施,应认真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开展校本课程是十分必要的。在开展校本课程的同时,将影视作品赏析课程融入其中,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对校本课程的开展及影视作品赏析课程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展工作,满足新课标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金花;英语电影与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海霞;普通高中英语选修课实施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牛艳敏;论高中英语文学欣赏选修课校本课程的开发[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嘉;李冬梅;;英文原版电影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2年29期

篇6

(1)注重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的价值取向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中职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从中职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注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品行,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对他们的基本的道德期许和行为准则要求,从而学会为人处世。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其在价值取向、民俗信仰、语言艺术、励志创新等方面自成体系。如何把闽南文化经典案例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认为应该注重经典案例与德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我们把闽南文化作为教育优势资源,既承载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又把闽南文化的励志、创新等优秀传统与学校德育的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形成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2)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德育工作覆盖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既有德育理论教育,又有德育活动教育。在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要把闽南文化知识和精神内容贯穿于德育理论教育课程中,让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以闽南文化为实例和支撑,同时,在校本课程中要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设定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方案。以活动方案为主线,指导班级或专业学部开展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性、理论性内容活动化,把教育思想和目标活动化。德育理论、闽南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加以展示,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接受。(3)注重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科学推进,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时,我们特别注重可行性和适应性的统一。我们对学校在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方面的优势进行可行性论证,突出了学校的区位优势、师资力量、经费配备等优势,提高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基于闽南文化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源于我校师生多年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注重德育队伍的能力和技术培训,提高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我们围绕学生的适应性,强化对学生德育活动的指导。我校学生多来自闽南地区,学生学习生活空间相对稳定,但是由于受到当前信息化潮流的冲击,学生的生活、心理、思想状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传统闽南社会环境有所脱节,对传统闽南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应在德育课堂中融入闽南传统文化素材,把闽南文化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德育课堂中进行展现,一定要适应学生现实情况,强化指导。

二、开发流程

(1)调研论证,明确思路。我们通过闽南文化专题调查、德育专题理论研究、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基于闽南文化精神的德育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然后,组建校本编写队伍,明确工作分工,编订德育教师工作手册,启动德育教师队伍培训。由于教师们此前对课程标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对其体例、内容还很陌生,我们在制定《德育校本课程标准》之前,便先组织教师研究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开展编写队伍的校本建设理论学习和编写工作培训,统一思想,提高大家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校本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确定了《德育校本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为前言,从总体上阐明德育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分别阐明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第三部分为内容标准,分专题提出具体目标、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分别对教材编写、活动实施、活动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提出比较翔实的要求与建议。这为整个德育校本开发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与准绳。(2)收集材料,编写课程。组织德育课程编写队伍,开展课程开发研讨会,划分任务,分类对闽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初步形成典型案例文稿。我们还与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花都闽南文化展馆、泉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收集并编写通俗易懂的闽南文化知识读本,归纳有关励志和创新的闽南文化精神的案例。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尽量规避闽南文化知识中的学术性文稿,而主要以案例和活动内容为主融入德育教学中,并编写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课程简述如下:序言第一章闽南先贤:爱国与爱乡篇以郑成功、“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闽南历史名人的实例,编写德育课程。第二章闽南印象:传统与现代之感悟篇围绕厦漳泉等典型闽南文化古迹编写闽南印象,突出传统文化感知与心灵的感悟。第三章闽南现代名人堂:励志与德行篇以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林语堂的实例编写励志教育课程;以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实例,编写德行教育课程,等等。第四章闽台同根同源:爱拼创业启示篇结合闽台人文和企业文化实例介绍,以创业就业为导向,启发学生的爱拼思想和创业激情。(3)设计学习情境与课堂活动。设计学习情境,重点突出德育课堂的活动化,依据编写的闽南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精神品质,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闽南文化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以闽南文化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比如:开展以闽南印象为主题的情景活动,如海报设计比赛、闽南语歌曲习唱、闽南文化历史讲堂。实地考察漳州历史古街、漳州文庙、漳台宗亲文化族谱对接馆、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文化展示馆等风景名胜古迹,品尝漳州的特色小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知闽南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编写要突出具体实例配合德育活动,加入学生参与的情景教学环节,创新德育课程。(4)闽台互动交流,突显特色。我们还积极开辟闽台文化沟通渠道,与台湾高校、出版社、研究机构、台资企业建立联系,收集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读本、案例,对校本课程进行修改和扩充。针对闽南区域闽台合作优势和丰富的台资企业资源,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对校本课程中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校本课程中增加台资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学习阶段、顶岗实习和就业阶段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的深度和实践性。(5)修改和完善。我们确立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原则。我们先在低年级新生中进行试点,先指定有经验的教师根据德育读本中的内容和活动方案进行操作,摸索出经验后,再给其他教师上观摩课,课后大家交流研讨,对校本课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完善。在活动模式基本定型后,予以全面推广,广泛运用。我们还把校本课程交给有关专家、教师、家长乃至社会有关人士去阅读,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和专家评估,寻找校本课程的不足,适时组织教师对受教育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对校本课程进行完善。通过不断总结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加入对德育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课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完善校本,形成我校自身的德育特色。

三、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7

【关键词】历史 校本课程 问题 对策

一、开发历史校本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和深入,现行的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学校不重视,流于形式。虽然开发历史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但是领导并未真正重视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的领导直接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或者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学校对于开发历史校本课程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一些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为欠缺,方法不多,措施不力。他们只是“靠经验吃饭”,造成开发的校本课程收效甚微。

2.教师观念陈旧,积极性不高。多年来在学校低微的地位使多数历史教师从来不想、也不愿意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认为课程开发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他们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发展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运行机制和条件、如何具体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等认识模糊,甚至认为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可有可无的。

3.保障机制尚待改进。开设历史校本课程,需要一系列相应保障机制,主管领导的重视、教研机制的规范与完善、相应的督促检查制度、时间经费资料的支持、研修机会的创造等都将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保证。然而领导们对开发校本课程兴致不高,也不愿意多付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

4.评价体制不健全,流于形式。在各校校本课程的评价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评价方式传统单一。很多学校只在学期末上交一些相关材料,如教师编的教材、学生的作业等,教师和学生都在应付。其二,评价标准不一。尽管有些学校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评价,但是校本课程实行内部评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其三,评价制度不健全。单一的评价制度与新课程改革精神存在冲突,大多数学校放弃原来单一的从学生成绩来评价学生与教师的方式,尽量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评价制度不确定,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应对措施

笔者通过参与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应做好以下几点:1.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2.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只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校长要紧紧抓住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站在有益于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角度,全面、科学地了解和评价教师的教学研究,重视考察校本教研的实际效果。

3.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进程,根据自己学科知识与教学特点自主选择课题,经学校有关教学专家鉴定后,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而不是完全由历史教师的个人兴趣决定。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常规教学内容和进程,选择设计中心课题和系列讲座题目,以相关中外历史知识为线索,结合地区历史与现实,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与高考命题趋势,收集资料与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4.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校际间的交流。历史学科与政治和地理两大学科联系紧密,因此在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中,三个学科的教师应加强交流,历史校本课程应渗透一些政治和地理知识,这样可以增强授课效果。

篇8

一、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一般考察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及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这意味着校本课程内在地蕴含着民主、开放、多元的文化诉求。实践中,一旦与集权、单一的传统学校文化相遇,必然会产生对立与冲突。

(一)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表现

1.集权的学校文化与开放民主的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师是课程的开发主体。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本校学生具体状况与发展需求的分析以及对学校所处社区情况的调查,自主决定课程开发的范围,自主确定课程的目标要求,自行选择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形式,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首先要具有自觉的课程意识。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这项工作完全由教师来完成近乎不可能,它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支持协助,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体现了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的文化诉求。

然而,当下校本课程建设身处的学校文化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集权和专制为主要表征的近代工厂型学校文化模式仍然是当下绝大多数学校文化的主导模式。为了追求升学率,工厂型学校追求效率,强调服从,个体的生命能动性、丰富性和潜在性被禁锢在命令―服从的枷锁中[2]。在工厂型学校文化的思维方式下,教育等同于生产过程,教师等同于工人,学生成为工厂的产品。显然,这种高度集权的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所需要的开放民主文化格格不入,双方相遇必然产生冲突。

2.一元的应试文化与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蕴的一元文化特质不同,校本课程尊崇个性,强调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具有很强的多元特色,先天具有与国家、地方课程“分庭抗礼”的禀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立足学校、由学校发起的、满足学校需求的课程开发过程”[3],这很好地揭示了校本课程个性化的文化诉求。这种个性多元的文化特质,首先表现在课程开发的主体上,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理念各异,必将导致课程价值观念上的个性差异。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发展需求有别,学校所处社区文化差异等,也会带来所开发课程内容的个性化。最后,学校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其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由于受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会呈现出多元纷呈的特点。

但在当前中国,追求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尽管素质教育叫得震天响,但绝大多数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升学率,应试文化仍在学校盛行,抓必修必考科目,“知识本位”,“学科至上”的弊端并未真正消除,而那些不属于升学考试范围的内容,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都被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教师更关心必考科目的教学,对其他课程则缺乏关注和投入。[4]于是,学校的这种唯考试至上的单一应试文化与校本课程所追求的个性多元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便成为了必然。

(二)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后果及原因分析

1.校本课程去个性化

按理说,由于每所学校的历史传统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必然千差万别,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就会表现出差异性。但现实状况却是,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更多地表现出共性而非个性。无论是种类还是目标,学校间的差异都不大。批判目前学校教育“千校一面、万人同语”[5]的声音,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盲目地模仿其它学校的成功做法,却缺乏对本校已有资源的深入挖掘,导致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脱节、冲突,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之间的雷同。另一方面则“与现行的政府行为和学校自身行为有密切关系,如由政府推动的各种教育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评审;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活动,检查标准统一,验收内容统一;各种宣传、经验介绍,客观上导致学校逐渐趋同”[6]。

2.校本课程缺乏精神引领

由于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冲突,校本课程开发因缺乏精神灵魂而难以在学校中扎根。我国长期以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占据着统治地位,学校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内在动力。即使在外力推动之下开发出一些校本课程,也因为缺乏教育哲学的统领而成为“拼盘”与“杂烩”。

篇9

【关键词】学校体育 体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8-02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 课程开发之间寻找立足点,以期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

根据肖特用以识别课程开发策略的三维模型,"校本课程开发"被界定为:"在实际教育场所中发生的诸多开发策略的一种,这就是由各方面人员参与并在特定现场展开的开放性的课程开发策略"。

2.作为一种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

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 "基于学校课程需要的自发的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的权利和责任重新分配;使得学校获得法律、行政和专业的自,进而得以从事自身的课程开发过程。"

3.作为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

许多学者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变革的草根模式。"

4.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

我国部分学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5.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最初被提出的背景之一就是表示对国家课程开发的不满足。因此,有些课程学者和教育界人士倾向于从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的关系入手来界定校本课程开发。一般来说,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往往把校本课程开发限定为国家课程开发框架内的具体科目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被认为是国家课程开发的一种补充。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不同界定的描述和分析,本文将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

1.技能发展的可替换性

技艺类课程中,不同项目如果两者在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有相同的功能,两者就完全可以替代,或学习其中一种,而舍弃另一种。正是这种技能发展的可替代性特征,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2.身体发展的非同步性

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发展具有非同步,而针对学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却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进而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情意发展的非客观性

情意发展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正是这些因素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正是作为体育课程所追求的目标。

三、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始了构建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改革, "校本课程"在我国出现并引起重视。《学校课程管理指南》明确提出学校应"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对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实施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障。

2.新《纲要》的实施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不同的学习领域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不具体确定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由个学校自己进行选择,其中第二十条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新《纲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以功能为纲,按体育功能来划分学习领域的结构体系,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这种课程结构体系的出台,为各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同时,由于它着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融入了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有助于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创建与发展。

2.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 校本课程 开发指导

随着我省高中新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校本选修课成为课改工作的重点,顺利实施校本课程,既符合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笔者根据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指导意见。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

1.政策依据: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甘肃省和兰州市实际,同时体现学校实际,满足学生个性兴趣发展的要求,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指导思想:遵循新课程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塑造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需要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的需要。

3.校本开设学校校师资力量雄厚,硬件条件完善,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条件。

二.校本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准备阶段:校本课程的申报与审定

申报:由教师个人或小组确定课题后,填报“校本课程开设申请表”,内容包括课程类型、名称、目标、条件保障、课时数、考核方式等,交教务处归纳整理初审。

审定:审定的依据是,确保开出的校本课程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来激发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的合理形成。凡符合要求的可安排开设,基本符合尚有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对不符合的或者重复的课程,指出研究方向重新考虑课程或者择优选择。初审通过后,列入《拟开设高中选修课程Ⅱ(校本课程)设置计划表》,提供给学生选择,如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20人,这门选修课予以取消。批准后可编写教材。教材可自编、与他人合作,也可改编,还可收入学生成果。有的可以印刷刊出,成为固化课程教材。

目前暂定各校本课程的长度一般不少于36学时。

实施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流程

选课:教务处公布选定的校本课程,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结合教师和班主任的建议,选择各类课程,填写选课志愿。

实施: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或小组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教学或活动。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建立起临时班级、组,认真组织教学或活动,安排学生的练习或活动。

评价:考核评价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然后确定学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所写的小论文、作品、制作、活动、测试、竞赛等方式完成。

调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及学校教务处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选修课学情情况,研究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现代生活和学校学生实际。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校本教材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时展需要,适合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为基础内容,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1、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关于学生毕业学分要求,“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按18学时相当于2学分算,选修II在高中阶段,至少应有54学时,起始阶段,宜立足于《方案》中的下限要求,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遵循逐步开发,不断增加的思路。

2、课程结构设置

①生活艺术类;②兴趣爱好类;③学科延伸类;④学术讲座类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制度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我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展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扇窗口。

1、组织机构:校本课程开发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构思和策划以及校本课程的审定、指导和对课程的安排、考核、评价及调整。

2、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