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剪纸的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绘画;雕刻;剪纸;传统文化;奠基
国内外关于“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有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也比较多。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生活韵味的民间现代绘画艺术。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绘画、雕刻、剪纸艺术的特点。因此卓尼地区进行“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很有必要。
一、卓尼地区进行“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
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的必要性对于卓尼藏汉杂居特殊地域,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资源,关于“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还是个空白。发达地区绘画艺术教育实践开展得比较早,成果鲜明,而民族贫困地区学校绘画艺术教育还相当滞后,因为受经济条件、地域的制约,卓尼藏区民间传统绘画艺术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未能被重视和运用,使卓尼民族民间绘画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缺失。藏族地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等艺术文化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对传承、发扬和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藏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刺绣等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搞这项校本课题的目的是挖掘和开发本地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资源,形成一定的绘画教育体系,将其资源有效地运用于美术教育校本课程中,使学校绘画艺术教育贴近民族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对学生起到“家乡美”人文教育,提高青少年学习绘画的兴趣,为传承和发扬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起一定的奠基作用。
二、“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1-0016-02
【作者简介】李达,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江苏南通,226399)党委书记、校长,高级教师。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地处乡村,却始终以前瞻的眼界进行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和理念培养和发展乡村儿童的科技素养,创造着一个汇聚智慧的“少年硅谷”。在整个“少年硅谷”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以“硅谷精神”为引擎,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科技教育与课程、与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校本课程建设层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本文试就铜山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少年硅谷”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讨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关问题。
一、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
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校本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题,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进行具体实践,整个课程建设必须要有学校文化的品格与境界。
学校文化主题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创新几个名词,它是理想与现实融合、传统与现代交替、理性思辨的产物。文化主题的形成必须在学校中进行,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符合教育的应然诉求,不能简单移植、嫁接。铜山中心小学“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形成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底蕴的梳理。铜山中心小学一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重视乡村儿童的科技教育。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代名词,更是人类科技创新的符号和象征。“少年硅谷”文化主题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孜孜追求的学生科技素养培育的形象提炼。二是与当下教育发展趋势的不断融合。“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国家意志,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但这样的学生素养必须基于学校个体实境进行再认识、再提炼,从而在文化层面把学校现有的校本课程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少年硅谷”文化融合了“国际理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4大素养,重在素养的批判性、前瞻性、践履性,能够让乡村儿童依凭良好的素养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三是符合“儿童中心”教育理念的诉求。如成尚荣先生所言,“少年硅谷”文化一定是少年儿童自己的,是为儿童科技素养发展服务的,而且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旨在培养少年的科技素养,而绝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的。
二、“核心素养”是校本课程内容构建的价值追求
在“少年硅谷”文化主题的统领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学校以“乡村少儿科学院综合性学习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进行课程内容构建,形成了“少年硅谷”文化的关照下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着眼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学校更强调在理念、价值观方面的重构,力图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未来发展有益的基因图谱,从内核层面对主题统领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进行价值取向和标准建构,培育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特征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本着高度集成、深度整合的思路,尽量用“少而精”的内容,培养学科之上的综合素养,具体开发出“核心素养”内核聚射下的校本教材――《铜小科技》《小小科学家》。目前学校开展的“少年硅谷:助推儿童科学素养发展――乡村小学科技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致力于通过科学理性精神的建构,让儿童主动参与科技教育,使得实践与理论结合,生活与教育结合,让学生形成理性的精神、科学的观念,培养其热爱科学的情怀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铜小在校本课程编写中体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对于各科教材中含有科技教育成分的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的不同学习特征,按年级段摘编成册。针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然后将观察、认识的方式加入到科技教育中;中年级学生以发展科技素养为主,培养学生爱动脑、善动手的自主探究品质;高年级学生以拔高科学素养为主,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明为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三是注重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学校结合每年3月份的植树节、4月份的爱鸟周、5月份的科普宣传周、6月份的金钥匙大赛等,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课程。诸如11月份是铜小的科技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进行小发明、小观察、小研究,并撰写科技小论文、绘制科学幻想画等,同时还聘请科技教育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促进学生科技意识的树立、科技能力的提升。
四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探究课题,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大舞台。小课题研究一直是铜小的特色所在,学校的十多个科研基地和一批科技辅导教师,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小课题的研究,往往不是某个学科的专题研究,而是一种跨学科融合的深度探究,这一举动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和界限。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思考,这也是一种让学引思的魅力。学习不单单就是让学生看书,而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探究的意识,提出研究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在铜小,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成长轨迹。
三、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物理环境创建
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学科,而是个体发展、适应生活所必需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共性素养,具备一定的学科融合性。校本课程要契合学科融合的思想,不仅在每一门具体课程内容,更是在“具体情境”、方法路径上将环境、课程、师生和谐统一起来,改变原有的教育生态结构,把学校建设成儿童学习、体验、实践科技创新的乐园。
篇3
关键词: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 《建筑工程计量与导师》 校本教材建设
近几年,各地职业院校都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倡导开发校本课程、建设校本教材的政策,这为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课程的教材是传授内容知识的文本载体。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为例,谈谈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校本教材的建设问题,借以抛砖引玉。
一、课程作用和地位
我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工程监理专业和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等土木类专业均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它是土木类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完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将来毕业后进入施工单位、造价单位等企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校本教材时,对内容的组织编写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教材现状
2003年,我国颁布实施《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各个省相应出台与之配套的省属计价表。由此,根本性地改变了当时的本门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的名称原先大都为《定额与预算》,后来基本改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全国教材市场开始出现许多版本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材,内容参差不齐,难以选择。部分教材以其他省计价表为依据进行编制。由于这些教材没有采用江苏省现行的计价表,如果采用的话,在实际教学中就要重新整理才能开展教学。2008年,我国又颁布实施了新一版的《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由于相关内容变化较频繁,各省的计价表又不一致,还经常出各种补充文件,为适应我校土木类课程改革,推行项目化教学,开发出适合教学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校本教材就显得迫在眉睫。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施
1.成立校本教材开发编写小组,由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教师根据市场情况修改细化该课程的课程标准,并且经专家论证通过。
2.坚持以生为本,教师走访学生工作未来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研、实践,同时可以把企业文化、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为教材的编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3.做好校本教材的整体规划,综合考虑所编写的内容进行合理设置组合,便于展开项目化教学。注意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知识交叉等问题,增强校本教材的逻辑性,减少整合与修改的工作量,缩短教材编写时间。
4.本门课程包括造价基础理论、工程量清单下的计量规则、计价表下的计量与计价的规则、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商务标的编审等内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特别明确体现哪些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哪些是应该理解的,哪些是一般了解的部分。分工的教师对自己编写的部分要仔细研究,充分论证,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为以后展开教学提供方便。
5.与职业资格和技能大赛相结合。作为施工现场五大员证中含金量最高的造价员证书,它的取得需要通过两场考试,其中一场便是造价理论基础知识。为使学生尽早获得这一竞争资格,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有此部分内容。考虑到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编写该部分内容时内容应围绕应试,但不宜过深。目前,工程算量技能大赛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大赛中频繁出现。我校作为省内知名的建设类学校,更应在此项目上有所突破。因此在教学中,对清单下工程算量内容应该进行普及化教学,以便于选拔优秀选手。
6.对教材基础理论部分应本着简明、适用的原则进行编写。用语要简洁明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快速理解并记忆;表述要准确无误,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应举一些简单的事例加以说明,便于学生正确地掌握与运用;教材中介绍的理论知识对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对将来的实际工作都应具有积极意义。
四、现阶段的实施效果
1.编写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校本教材,目前经过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4个班学生的使用。学生一致反映较好,认为易学易懂,条理清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
2.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作为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双师型素质,而且应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另外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同时,加强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校本教材内容随着专业实际变化及时修订和补充。
篇4
1、校本课程研究方兴未艾。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为各地校本课程开发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号角作用,拉近了我国课程与国际课程开发的距离。自1973年课程专家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正式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全新的概念之后,欧美各地学校先后掀起了“学校完善运动”“学校有效运动”,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潮。我国随着《纲要》的颁行,校本课程开发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老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变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办学思想、办学方针和办学措施方面更具有了自,教育者的课程观、知识观、学习观都相应发生变化,一股冲破应试教育樊篱、培养适用型人才的清风在中国教育领域徐徐吹起。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顺势而为,以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根本,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大政策支持的良好发展机遇期, 校本课程建设突出时代、地域、市场、自身需求,迈出新步伐。
2、中职财会专业的形势分析。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的形势下,中职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挑战。中职必须进一步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实际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大力培养适用型人才。衡量职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标准就是培养学生是否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基本处于空白,校本课程建设空间极大。目前,我们主要存在课程总框架上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模式上多仿效普教,实践课无法形成体系的现状,中职财会专业虽经多年培育,但仍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陈旧,职业能力不高,知识更新不快,基础不牢固,学生所学的内容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多元化需求,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已迫在眉睫。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力市场需求多变的形势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开设综合素养课程,打造出特色中职毕业生。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框架和理念、专业特色。研究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探索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系。通过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财会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财会专业学生要在竞争中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突出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走出学校,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做好四点:一是利用我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资源优势,努力把财会专业办成我校特色专业、骨干专业,吸引生源的龙头专业;二是充分利用建设校本课程的政策,编写更加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应用面广的课程计划,拓展教育的层面,更新学习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探寻多种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受委托培养等办学形式,达到与企业联姻,与社会结合,使我们培养毕业生更加对口,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更受社会青睐;四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鼓励学生多学技能,参加职业能力考试,达到通过考试完善学习内容,检验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多一把求职的金钥匙。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取电话采访、重点调查和问卷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校财会专业学生学况、毕业生就业现状、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2、文献法:查阅有关文献、文章,学习理论,汲取经
3、比较法:对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进行比较,编撰相应校本教材。
4、案例法:校本课程在实验班试行研究,获得一定认知后再逐步扩大。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理应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职业能力的综合研究,主要研究社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解决学生“出得去”的问题。二是岗位对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研究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发展特征,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相近专业的关系。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主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框架的理念,专业特色,为专业课程建设打好基础。四是专业与课程关系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并依据研究成果编撰相应的课程教材。重点是抓好四个模块: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实务、会计技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和财务会计实务主要运用“确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模块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会计技能则侧重在技能培训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运用激励法和形成性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运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应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夯实他们的职业能力发展基础。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程改革与建设要求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改变课时、授课方式后,教师观念和教学方法也须相应改变。
2、教师素质应适应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
3、课程改革后,教学资源的投入必然加大,实习费用增加,教学成本提高,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本课题的研究步骤
(一)课题论证阶段:拟题,论证编制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
(二)前期研究阶段:以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本校毕业生、家长为对象广泛调研,据以编写试用校本教材;
(三)实施研究阶段:选择实验班,课堂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开展比较研究;
篇5
关键词:校本;教师评价;教师年度考核制度
教师评价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引起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重视。校本教师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教师和学校的未来发展;校本教师评价的内容应当涵盖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教学实际、师生关系、教育科研等;应该在充分认识教师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构建多元的评价标准;校本教师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教师自己、领导、同行、专家、学生、社会、家长等;校本教师评价的反馈应该及时、有效。具体为:
一、明确评价目标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
首先,必须明确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是导向、激励、改进教师的工作。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促进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及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我们可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整合起来,既加强对教师的领导和管理,对不同能力和不同表现的教师做到奖罚分明,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努力鼓励教师的自主发展,并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创造较大的自由空间。
二、确立教师评价的正确依据
单一的评价标准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评价标准既要客观、统一,又必须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突出层次性和多样性。
2011年底出台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学校制订教师评价的依据提供了很好的方向。《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加强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人修养与行为;掌握好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等专业知识;并且有较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以及反思与发展等专业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
提倡“多元主体”评价,即由专家、领导、教师同行、被评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多把尺子”评价教师,强调在尊重教师需要和充分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发挥教师自身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被评教师从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师提供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因此,新课程强调为同事、学生和家长创设积极参与评价的氛围,同时,被评教师要端正态度,认识到他人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自己改进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接受他人的评价。
四、及时有效地反馈评价结果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7-01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根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构建符合本土网络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慕课建设情况及发展必要性
国内高等院校慕课建设已蓄势待发、迫在眉睫。
MOOC是英文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译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在互联网普及天下的今天,慕课作为依赖互联网而诞生的一种网络教育新形式,因其使网络与教育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灵活,瞬间倾覆了人们对学习的传统思维和认识。国内尚未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慕课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如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将职业教育与慕课进行有效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将职业教育理念与项目融入网络慕课教学过程,那么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在宽度、广度和深度上将不再受限制,应用型本人才培养将更为灵活更具有社会性。
二、慕课与双元制应用本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
(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中慕课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慕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关键重要实践技术课程的网络平台教育部分,课程整体设计应遵循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规律与要求,与线下课堂、实操实训环节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目标一致,相互融合,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
(二)慕课内容的设计
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慕课内容的设计应用实用性与实践性,突出对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慕课的整体设计需科学合理,以专业实战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主线,将岗位关键能力技术要点与项目教学相结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慕课课程包。
(三)慕课师资队伍构成的设计
校企共建的慕课师资队伍应突出职业性、实践性,课程负责人应为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或企业一线技术专家,课程内容设计需由具有一线行业工作经历的骨干教师团队组成;慕课的制作因其工作任务较大,故慕课制作团队需由专业人员构成,合理分工,才能保证慕课实训教学的顺利运行。
三、校企共建现代职业教学体系下三元一体的慕课时代
虽然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开发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但可以肯定的是,职业教育体系下慕课的建设将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客观性、广泛性和普及型,在此基础上,职业课程内容的融入,将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直接解决实现“有人无能”,“有位无人”的就业尴尬局面。
未来的慕课建设将在校企合作双元制育人模式基础上,构建学生、学校、企业三元一课(慕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慕课时代:
(一)搭建一元一课兴趣引导的学生自助选课平台
三元一体中的一元:学生,一体为慕课。
慕课创建实施的目的之一,就是可为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学习,通过学生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评课、翻转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深入的开展专业学习,因此,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必须建设丰富、岗位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的慕课课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课程平台,利用无线网络平台,实现自助自主选课、学习、实训锻炼,实现在寝室、教室、图书馆等任何场地均能进行慕课学习。
(二)构建二元一课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慕课体系
三元一体中的二元:学生与学校,一体为慕课。
慕课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及教师的引导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师,必须搭建与就业岗位紧密对接,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根本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依据人才培养规律,将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三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同时建立健全并搭建完善的学生选课、评课机制与课程平台。
(三)共建三元一课就业为先的校企合作慕课时代
篇7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性本科院校;课程建设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满足我国社会对高层次职业性人才需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现存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内外部条件的影响,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界定及特征
我国大多数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都经历了高职阶段,在高职阶段学校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然而办学层次由高职上升为本科以后,一些民办院校在办学定位方面却有意淡化职业性教育,在办学定位方面,受传统思维习惯和固有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分类指导很不到位的情况下,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往往照搬照抄传统的学术型大学,定位为学科型而非职业性大学。有些院校虽然在文字表述方面定位于职业性本科院校,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却不能体现其职业性的核心理念。
民办本科院校在科学界定其办学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其办学的历史传承、体制机制、学生基础、内外环境,不能盲目跟风,要体现其职业性教育的一脉相承,本文对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定位为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即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职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职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本科层次人才。剖析本定义,主要特征体现为五方面:一是以培养职业性人才为主要目标,也就是说职业性本科院校应该以职业性人才的培养为主体;二是培养层次为本科,不同于研究生或高职;三是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职业性本科院校也要开展科学研究,但研究应多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研究,紧贴教学需要,为教学服务;四是培养规格要求宽基础、厚实践,强调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特别强调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
不同的办学定位体现出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一般认为,研究性大学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结构的合理性。职业性大学旨在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应用”是核心,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的直接适应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与职业、行业相关的实用型、职业性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是“广、浅、新、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特别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者布莱梅教授及其团队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三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任务化,即根据工作岗位任务,将所需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把必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工作情境归纳为具体化的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二是教学过程职业化,即以工作过程的业务环节为顺序,按照教学工作的规律,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体系; 三是能力要求综合化,即在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对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该理论于2003年引入我国,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课程开发。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强调课程教学服务于职业发展的实用性,将教学工作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彼此独立;二是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而不是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技能点的简单组合;三是强调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体系,注重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的完整性;四是将专业能力培养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强调适应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与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契合点:职业性
职业性本科院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职业性人才,在课程设置和开发方面,必须体现其职业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强调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功能。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从满足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出发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和职业性,与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职业性要求不谋而合。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论从本质上分析,就是面向就业和创业的课程建构,而职业性民办本科教育强调的应用性也就是一种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倾向性或就业导向性。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理论的职业性本科院校课程设置要求
1、设置理念
课程设置理念是人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坚持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传统的课程理念,一种是理性主义,一种是功利主义,前者注重高深学问本身的价值,后者则注重高深学问的社会功用。很显然,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性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秉承后者,强调课程设置的应用性。具体体现为以下方面:
(1)适应职业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职业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职业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既不能像研究型本科院校那样开设大量的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课程,也不能像职业性院校那样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在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又要重视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增加培养学生诚信、合作、责任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课程,并注重把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实训教育的全过程和全方位。
(2)注重实践教育教学,凸显应用性本质特征
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核心在“应用”二字,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体现实践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切实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从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二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三是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专家和人才的积极引进,重视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四是探索以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为宗旨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总之,在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全过程中必须凸显实践教学的地位,根据职业性民办本科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要求,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整合优势资源,以特色体现课程设置的创新性
特色是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每一所院校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关键就是要找准其优势,挖掘其特色,整合其资源,打造其品牌,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发展特色的整体思路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层层递进。而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定位,以特色课程支撑特色专业。对于职业性本科院校而言,课程设置体现的特色性和创新性必须立足于两方面:一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包括过去、现在,还有基于现实的对未来发展的合理规划与预测;二是必须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4)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职业发展可持续力
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要求,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堂外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实习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与学习中培养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开拓创新思路,以提高职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能力。
2、设置人员要求
目前,大多数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建构课程体系,往往模仿或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由专业学科带头人领导的教学组织进行,由于他们更加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建构的课程体系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不能适应职业性本科院校对职业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人员构成。学校应该成立一个由学科带头人、一线教师、社会中介职业发展专家、企业资深人士以及往届毕业生组成的团队,在充分论证和探讨社会对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以培养职业性高级人才为目标,构建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3、设置程序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理论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紧扣工作需求,掌握工作流程以及必备素质,因此,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进行课程建设时必须进行翔实的专业以及课程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基本环节及要求如下:
(1)扎实的专业社会调研
课程支撑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好专业调研是进行课程建设的第一步。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应组织专业人员通过深入社会、企业、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进行调研,掌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素质要求,制定较为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2)详实的课程建设调研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调研。这是大多数职业性本科院校忽视的一方面。进行课程调研,一方面要走出去,掌握社会对该专业人才标准要求,了解性质相同层次相当的兄弟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另一方面,紧密结合本校特色,扎实推进纵向调研,了解专家、学生、社会企业届人士、教师对课程开设的建议和意见。
(3)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建设的框架。首先确定需要设置课程的数量,哪些是理论课,哪些是实践课,并确定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权重;其次确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包括理论课程中的实践学时以及独立的实践课学时;再次按照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确定课程开设的时间顺序;最后确定每门课程考核的方法。
(4)卓有成效的课程实施
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并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实施过程和效果才是重中之重。职业性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课程实施时,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实践课程的实效性。而这一点正是大多数职业性本科院校的弱点。实践课形式单一,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实施过程控制不严格,实施效果较差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5)灵活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的实施。职业性民办本科院校的课程评价要体现灵活性和有效性,尤其要重视学生、用人单位对于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评价,探索校内外全员参与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3.16
[2] 丛森著.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 本科院校;应用型教育;第二课堂;支撑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Suppor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he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at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UN Weiren, XU Minyu
Abstract: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xpand their quality, the second classroom plays a more salient role in terms of fostering innovative awareness, stimulating potential, and shaping personality. Especially for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ocusing on develop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e second classroom has turned into a key component of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has the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anks to the subjectivity of activities, the universality of contents, the diversified forms, prac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limited time, space and contents. To ensure the full effectiveness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may establish the activity supporting system b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structure, content, safeguard and appraisal systems for the second classroom.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e second classroom, supporting system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能、人格塑造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对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学校,第二课堂因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以及不受时间、空间、内容限制的特点,已经成为其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关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相关研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具体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有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严毛新2006)。国内外第二课堂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第二课堂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展开。
(一)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关系方面
正确处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是有效开展第二课堂的前提。彭巧胤(2010)将二者的关系归纳为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以及智育与非智育等三种关系,并进一步提出通过第二课堂课程化设置,以促进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张科(2010)具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学分管理、资源优化等原则,来实现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孙东菱(2012)、赵瑞国(2010)等老师则分别结合具体课程,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二)第二课堂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梁燕婷(2010)认为第二课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在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显著;时椿茹(2011)探讨了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李蕾等(2012)则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方面
在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领域,一些学者除了探讨第二课堂活动在教学理论、教学结构、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及支持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军,2010),以及对制约第二课堂发展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刘兵,2009)外,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对第二课堂实践途径的探索,例如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尹业宏,2011)、情感教学模式(李林霞,2012)、网络教学模式(徐毓,2011)、项目管理模式(梁永飞,2011)、以及多元化体系模式(谢美清,2011)等。
(四)研究现状述评
综上,现有研究虽然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第二课堂与学生能力培养、以及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有创见的成果,研究文献也颇丰,但并没有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理论体系,特别针对应用型本科学校,缺乏提出具有针对性且有效的第二课堂发展模式。另外对于制约因素的分析以及其发展对策,缺乏系统的视角,研究、探索和构建第二课堂活动的支撑系统目前并没有学者在已发表的文献中提到。
二、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状况分析
本课题组于2010-2011年对大庆地区4所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本科院校,在实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过程中(除个别专业),第二课堂这一环节不同程度遭受着被理论化、弱化、边缘化的情况,大庆高校第二课堂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第二课堂无论在运行体系本身,还是经费投入、人员配备以及设施完善等外部硬件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运行体系方面,大多数高校第二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教学严重脱节,随意性很大,管理欠规范,没有科学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方面,一些学校第二课堂经费支出与教学支出比例相比明显过低,且经费使用方向上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员配备方面,专业教师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大多是一种临时性参与行为,甚至某些院校主要是由高校团组织和学工队伍来负责和实施,完全没有考虑其专业性质的特点,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基本形同虚设;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教学设施配备使用经常与第一课堂教学发生矛盾,导致第二课堂活动无法如期开展等。上述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第二课堂的功能及优势作用将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对第二课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架构,有必要对第二课堂管理机制层重新进行规范和引导,更有必要对第二课堂软硬环境重新进行调整和优化,研究、探索和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能够实现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支撑系统成为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紧迫的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活动支撑系统的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将第二课堂作为载体,通过构建一个完善的第二课堂活动支撑系统(包括第二课堂教学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保障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等,如图),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支撑系统图
(一)第二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1.基础实践教学平台
(1)思想道德模块。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养成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思想道德模块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
(2)基本技能模块。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生活、高效学习、创业思维、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有效沟通、团队协作、形象管理、情感生活、遇挫抗压等方面。
(3)职业规划模块。该模块主要是想从探索自我、了解工作世界和准确定位三方面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自信心和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和行动、职业生涯管理等
2.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专业服务模块。由于各个专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应结合各个高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特色来确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能种类,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锻炼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第二课堂活动,并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制定相应的配套服务。
(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沙龙论坛、科研课题、情境模拟、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创业实践、学习团队、节日超市、未来学院等,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相结合、自立性和导向性相结合、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各专业也应结合专业特性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可通过组建市场营销协会、市场营销系学生会等,以此为平台来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一是定期举办与专业相关的研讨、交流等课外活动,掌握营销前沿理论,介绍国内外营销界的研究动态。如:企业家论坛、专家报告会,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校向学生讲授营销前沿理论,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经营管理经验等。二是用营销理论分析市场现象。如:案例分析,选择典型营销管理案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研,扩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流和联系,使学生对课内理论知识有更加简明直观的了解,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推行,使它成为培养未来创业型企业家的摇篮。三是为企业提供咨询策划。如:按照企业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市场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使学生的实验成果真正能为企业所用。四是主办校内公开发行的营销专业报纸《营销导报》、推销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模拟营销经理大赛、营销沙龙、商贸文化节、管理者挑战赛、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实战以及模拟的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操作能力。五是参与全国性的学科竞赛或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专栏等组织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扩大视野,在相对更大的舞台上和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第二课堂教学保障体系
1.人员建设
人员建设方面,应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第二课堂导师制度,将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对专业教师分配一定量的指导任务,并折算成相应的工作量,让指导教师能够获得相应的工作量,使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持续稳定地开展。
2.制度建设
应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建设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活动管理制度等,将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制度化,保障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延续性。比如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管理系统,按学分制进行定量考核,变软性要求为硬性指标,促使学生重视,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第二课堂活动。
3.设施建设
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的活动场所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在硬件支持方面,应建立一些实践基地、活动场地和辅助设施等,保证第二课堂不再受到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方面的制约。
4.网络建设
互联网作为一种被逐渐普及的沟通、传播渠道,因其资源共享性、传播即时性、沟通互动性等,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学校网站开辟出一个“第二课堂”栏目,通过此栏目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也方便学生通过此平台进行沟通交流。
(四)第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既然第二课堂是重要的教育环节,在总体规划中就应该不断关注教育的效果。对于第二课堂教育的成效,要从多方面的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即除了考查学生的满意度、活动的丰富程度、学生的参与面、各种校内外活动或竞赛参加情况及获奖情况等,还要从第二课堂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人格完善、对第一课堂促进、对就业能力的提升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来考查,并且学校也应该充分考虑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影响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质量考评。通过建立质量反馈系统,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意见,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实现由学生主导,由学生主动参加完成,贴近社会实际,帮助学生成才。
[参 考 文 献]
[1]吴怀涛.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实践与探索),2007(10)
篇9
关键词: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编写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14-03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积极地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笔者有幸担任主编,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中。本文仅以我校体育、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及其教材编写为例,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感悟。
一、我校体育、艺术校本课程教材
在我校的体育、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中,主要编写了合唱、竖笛、舞蹈、剪纸等四门课程的教材。
(一)合唱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无论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还是用于歌剧、戏剧、电影、电视以及专门的音乐会和群众娱乐活动都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失其光彩!我们编写《合唱》供五年级学生使用,其中有我校的校歌,歌曲《同一首歌》、《游子吟》等。
(二)竖笛
我校在三年级开设《竖笛》校本课程,教材内容涉及六孔竖笛简介、使用指南、学习教程、基本指法、吹奏方法等。练习曲目选取了《上学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歌唱二小放牛郎》等。
(三)舞蹈
我校在一、二年级开设《舞蹈》校本课程,教材中编写的训练项目有儿童舞蹈基本舞步及舞蹈方位、上肢训练、头的训练、蛙跳步训练。训练载体选择了维族舞蹈、东北秧歌、蒙族舞蹈 、彝族舞蹈、藏族舞蹈、汉族舞蹈等。本教材只涉及儿童舞蹈的一些基本舞姿、动作和舞步等内容。
(四)剪纸
我校在四年级开设《剪纸》校本课程。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就有剪纸,常见手法有剪和刻,而且技艺相当成熟。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内容涉及本地所产水果,如葡萄、西瓜、桃子等。
二、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的感悟
(一)以生为本,精选素材
校本课程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其教材编写应切实从学生认知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精选学生较易理解的生活情景和喜闻乐见的作品,尽可能全面、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生活,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合唱,顾名思义即合在一起歌唱,无论是单声部齐唱还是多声部合唱,都要求众多合唱队员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一首受人们喜爱的合唱歌曲,不仅给予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陶冶情操,而且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我校开设《合唱》校本课程,编写《合唱》教材,增加合唱教学的分量,主要是因为这种集体表演的音乐形式,不仅十分适合小学生的集体音乐教育,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正如一位老艺术家所说:哪里有合唱,哪里就有和谐;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由于我们从学生需求出发开设校本课程,合唱课程不仅五年级学生喜欢,各年级学生都喜欢,已在全校遍地开花,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育成效。
(二)张扬个性,彰显特色
“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要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需求、社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分析,以期开发出既反映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校已获合肥市“经典诵读・写”特色学校称号,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特色的素质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操,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把这些经验迁移到体艺校本课程构建和教材编写中。例如,在合唱校本课程教材中选取《静夜思》、《送别》、《游子吟》等经典曲目;在体育校本课程教材中,体育教师根据古典音乐编排了校园集体舞,让师生在运动中感受经典音乐的魅力;美术校本课程教材编写了诗配画、画配诗的实践活动。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好玩的游戏、有趣的手工、快乐的旅行等许许多多的的活动都成了学生活动、实践的内容。如校本教材《剪纸》第五课《好朋友手拉手》中选了《赠汪伦》的诗句,有效地促进了同学团结,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合唱”和“竖笛”课程教学也起到了激发兴趣,播撒“种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音乐的熏陶,很多学生开始喜欢唱歌,喜欢吹笛子,进而热爱音乐。
(三)教材内容源于生活,真实、亲切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且更加自主的课程。其真实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是开放的、多样的,就在我们身边,并不神秘,并不高不可攀的。许多学校早已开设的综合实践课、活动课,其实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早已有校本课程之“实”,只是无校本课程之“名”而已。二是选编校本课程教材,内容务求真实,不能虚拟。我们为一、二年级学生编写的《跳绳》,就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历史悠久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不受年龄、性别、场地的限制,实实在在,校校可做,处处能玩,人人可行。三是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在与常规教学结合中,不仅要对其准备、实施和评价提出应对校本课程实施困境的对策,而且遵循兴趣与知识并存、适应与发展兼顾、生活与教学相宜、差异与整体融合等原则。
我们的《舞蹈》教材之所以针对一、二年级编写,正是充分考虑了这个年龄段儿童嗓音自然淳美和形体柔软灵巧的特点,既能促进他们的常规音乐课程学习,又利于他们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舞蹈,体会到学习舞蹈的快乐。
(四)操作可行易行,便于教与学
校本课程教材务必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行易行。设置校本课程、选择教材内容,务必确保其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编写教材,要十分注重实施方式行之有效。这样的教材才能使教师易教,学生好学,把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兴趣融合成教学的动力。
例如,我们为五、六年级编写《武术操》,确保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规范的武术操训练,而且,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竖笛简单易学,不仅与横笛技巧相近,音色甜美、圆润,尤其适合小学生学习,还利于向学习更复杂的吹管乐器过渡,学好竖笛后一通百通,横笛、萧、葫芦丝、黑管等吹管乐器稍加指导即可入门;而为二年级编写的《简笔画》和六年级编写的《书法》课本,都兼顾了学生的生活积累,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简笔画》利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导向,《书法》契合高年级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教材编写是迎接教育新挑战的一种回应,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和彰显特色的有效策略。因此,校本课程研究和教材编写应注意“三个要点”。一要结合本校实际,以特色展示为窗口,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本,以创新发展为目的;二要在理论中探讨, 在特色中展示,在实践中构建,在生成中提升;三要整合人文资源,正确处理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材之间的关系,反思、调整、改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以校本课程促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邬志辉.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与反思[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0~2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改革的最主要的突破点在于“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引导他们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结合。在这一理论基础的指导上,我校开展了美术特色项目课程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且逐步形成系列课程。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我们的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有这几点思考。
一、结合学校特色整合校内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主体是美术教师,但是学校其他学科老师都可以参与研究,美术老师要利用好学科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资源指在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内其他学科中与美术有关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把这些课程中可以用于美术教学或与美术课程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美术教学的内容。比如教学中通过欣赏音乐用美术的方法加以创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美术和语文的整合是给故事续编、创作绘本。我们结合语文课设计的《树的写生》一课。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已经从语言的角度深刻感受到了树的美感及带给人的精神感受,实地进行写生的时候将对树感性的理解用理性的线条加以表现,画面既体现了美术方面的创作要求,又带有个人的情感创作,作品比单独地进行树的写生要好得多。
另外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为美术学科提供了大量信息化资源。老师除了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带来最新的艺术信息,还可以开展信息美术活动,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
二、充分利用校外美术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是指学校以外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可以被利用于美术教育的各种信息、设施、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是美术教育得以广泛、高效实施的重要条件。
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我们进行资源挖掘的优质资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材的编写和教师处理教学内容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这就方便我们把更多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纳入美术教学系统。美术教师在实施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纳本地区最有特色和影响的美术资源或结合身边的乡土美术文化组织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一方面丰富了美术课程的内容,而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美术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可利用的校外美术资源可分为两块:“物质”资源――有自然景观、知名建筑、旅游名胜、古迹寺庙、公园等;“非物质”资源――生活特色、庆典传统、民俗活动等;针对这些资源,可以开展定期的美术创作活动。苏州每年的农历三月有扎神仙的活动。我们根据这个活动设计了《扎神仙》这课,先请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这个民俗活动的起源,并且可以打印一些照片。但是并不急于进行美术创作,而是在这个活动期间,请家长带着学生一起去参加,亲身体验扎神仙的热闹,感受这个情境。然后再在课堂上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学生把先前搜集到的资料和现场拍到的照片作了对比,又有了情绪上的体验,很快就创作出较高质量的美术作品了。
三、合理利用学生兴趣开发美术校本课程
我校的教学核心理念是“学本教育”。所谓“学本教育”是指立足于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生命本体,为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设计,并以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和终身可持续和谐发展为归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
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必须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学习的特点,尊重科学学习的客观规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必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享受于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不论在内容的选择还是课程的实施方式上都应有所创新,形式应更丰富多样,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低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美术活动有浓厚兴趣,创作的时候大胆、无拘束,往往是天马行空,作品充满了儿童的稚拙。中年级则开始思维的分化,对符号的象征意义和抽象思维产生兴趣,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年级开发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所以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低年级设计了更多的活动类的美术课程,比如《色彩创意》、《线描装饰》《假如我是荷花》等想象空间较大的作品。高年级可增加艺术实践活动比如《用剪纸设计衣服》,学生通过创作剪纸作品,又将剪纸作品进行集体二次创作,装饰制作了不同款式的服装。在这两次校本课程的基础之上,我们又开展了一次服装展演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舞台的设计、布置。表演者的服饰搭配、音乐的挑选等,把简单的一个剪纸课生成为一个系列的艺术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美术的感悟。
- 上一篇:初三学生德育工作计划
- 下一篇:医疗事故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