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16 18: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扶贫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扶贫知识

篇1

 

XXXXXX:负责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指导、督导、检查、落实,

定期向健康扶贫领导小组上报健康扶贫工作进度,反

映工作态度,汇报健康扶贫工作情况。

XXXXXX:负责档案管理、资料归档、全院健康扶贫工作情况、

汇总统计及工作总结等工作,定期向上级重点工作

办公室上报相关数据。

XXXXXX:负责东院区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信息汇总、资料收集,

住院贫困患者动态情况表的实时更新,文件下发传达、

资料发放等工作。

XXXXXX:负责西院区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信息汇总、资料收集,

住院贫困患者动态情况表的实时更新,文件下发传达、

资料发放等工作。

篇2

关键词:精准扶贫;医疗扶贫;防病;措施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精准扶贫,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实施精确识别、联动帮扶、分类管理、动态考核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扶贫、治贫方式[1]。当前,医疗卫生单位如何在国家精准扶贫大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将扶贫开发引入“医疗扶贫”服务领域,必将会为扶贫工作发挥极其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而“防病”工作就是医疗扶贫工作的源头,是医疗扶贫的重中之重。

1 开展“防病”主要措施

1.1 提高民众防病意识

通过有序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改变民众固有的被动防病模式,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防病中来。目前,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环境变化、生活节奏、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的健康问题明显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精神卫生疾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健康问题,健康知识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据某市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成年居民中自报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2%,人群总体吸烟率为23.90%,饮酒率为22.73%。55.10%的吸烟者明确表示不想戒烟,仅有24.84%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应注重培养和强化居民的健康信念和行为转化,加强对中老年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普及和加大对中青年人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的教育、宣传[2]。有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首要目标为“丰富业余生活”,“保健养生教育”为兴趣之首[3]。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防病常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讲解,将防病理念渗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增强群众健康保健的预防意识,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4]。

1.2 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全覆盖

转变体检中心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将城镇居民健康档案标准化的基础上,完善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监测、风险评估与分析、危险因素干预和健康促进等功能服务,从而真正体现健康体检在控制疾病危险因素中的功能作用。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脂肪肝、乙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与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同时高危人群趋于年轻化,应因地制宜,发展精细化、个性化健康体检后续延伸服务业务, 创建健康服务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

1.3 保障基层防病工作资源配置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补助政策,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防病工作的财政资金投入。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保障政府指定的卫生防治等公共服务经费,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防病工作投入的积极性。科学合理的调配资金保障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不断强化和完善基层卫生机构职能作用,全面促进防病工作的落实。

1.4 全面推行智慧健康医疗

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推行智慧健康医疗,建设区域内人口健康信息化服务管理新体系。数字化医院信息集成需要融合多种智能设备医疗信息,提供面向区域医疗及用户的专业化医疗服务。智慧医疗的核心目标是使得每一个用户享受到协同的、协调的、智能化的医疗服务,围绕这一目标将形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价值为基础的医疗产业链。围绕这一目标构建统一的人口健康专网、健康医疗云和市民诊疗一卡通平台,搭建统一规范的卫生信息交换共享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成全员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数据库,解决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孤岛和条块分割问题,实现医疗卫生系统条块结合、区域间互联互通,实现跨地区、跨专业的融合。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优化流程、互联共享、方便就医;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便民惠民。通过智慧医院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等手段,提高疾病防控能力,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管理,建立覆盖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网络,完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协作机制,提供现代高科技诊疗技术和便民服务与关怀,实现惠民、惠医、惠政、惠业的智慧健康医疗总目标。

2 做好人才队伍补给工作

“人才难引进,人才留不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防病”工作的重要问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1通过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生活质量,缩小医疗领域待遇两级分化问题,保障基层医务人员合理收入,将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采取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多种手段留住人才。

2.2 加强医疗机构自身培训力度。在新进上岗人员培训、在岗人员定期培训、业务骨干定期进修、在职学习深造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措施,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不断加大对乡村两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使他们获得充足的教育机会。逐步实现卫生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和学历层次大幅提高的目标。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既能极大限度的降低疾病的发生频率,又能从很大程度上节约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树立正确的“防病”意识,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铺就医疗扶贫的新思路,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构筑起诊疗疾病的钢铁长城、完善医保救助服务的桥梁体系之时,落实好“防病”工作将给“医疗扶贫”铺就一条崭新“丝路”!

参考文献

[1]李{.论精准扶贫的理论意涵、实践经验与路径优化――基于对广东省和湖北恩施的调查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8):810-811.

[2] 李贝,张屹立,洪伊敏,等.广州市居民卫生防病知识知晓与健康行为养成现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5(12):2027-2031.

[3]淑萍,马龙,吕琴.乌鲁木齐市居民社区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6): 57-60.

[4]杨华.分析如何把"治未病"理念融入到健康教育[J].中国卫生产业,2015(08): 174-175.

[5]吴春英,周良荣.湘西贫困地区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 144-147

篇3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58 ― 03

教育精准扶贫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要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过去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没能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到其自身应有的高度。国家为了扭转城乡教师资源结构性矛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三支一扶”计划、“免费师范生”教育办法以及“特岗教师”政策,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仍然呈现教师知识退化、知识更新速率缓慢、教学方法过于旧化、年龄过于老化的状况,人才的引进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就应把精力放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师水平提高和乡村教师结构优化升级。

一、精准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对应的是粗放扶贫。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精准扶贫就是在传统的粗放扶贫的基础上,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1〕。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及居民,建立科学可行的精确识别程序,探求精确帮扶与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在于帮助贫困居民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十三五”规划重要工作任务是扶贫攻坚,对于坚决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扶贫必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根源与解决策略。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教育扶贫,只有把本源性问题挖掘出来加以明确,才能够找到解决扶贫瓶颈的突破口。精准扶贫旨在切实消除贫困人口的贫困、防治返贫,而稳定脱贫需要教育扶贫来推动。要阻断贫困,就要依靠教育,教育可以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有利于打破贫困人口传统思维模式,通过接受教育学习,能够吸收丰富新鲜的社会信息和外界发展理念,让贫困人口摆脱传统的桎梏,积极进取谋发展,依靠智慧致富,跳出“放羊娃”的怪圈。教育能够教会贫困人口掌握知识技能,帮助贫困人口提升竞争力。

“治贫先治愚”,农村义务教育在撤点并校的教育政策指导下,近10年教育的具体政策实践者单向度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致使学校城镇化聚集,乡村文明的根本受到影响,农村学校的数量也迅速萎缩以至于威胁到农村教育存留。政策的实践者却认为这种威胁是农村教育与城乡政策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而且以提高教育|量的口实掩盖农村学校的完结,片面地理解撤点并校的实际意义。义务教育必须要予以重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让教育的受益者变成“受害者”。精准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贫困对象要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孩子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只有农村教学资源能够统筹协调和教育政策能够有效执行,才能更好地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

“脱贫靠人才”,农村教育实际实施的主要对象是乡村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精准扶贫的能动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核。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志向、甘于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没有优秀的教师,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农村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无法保证。

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缺编、学前教育师资短缺、师资流失、专业素质不高。

(一)结构性缺编

贫困地区中小学普遍地存在着缺编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结构性缺编,各学段教师的编制数量不成比例,这种情况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当中也很普遍,结构性失衡导致总量矛盾。农村基础教育辐射区域往往较大,学生数量起伏不定,师生比例不合理,进而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作任务较重。音体美等学科经常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艺体类课程时断时续教学效果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师资短缺

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幼儿园管理与安全意识淡薄,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知识较为匮乏,管理者或经营者缺乏教育理想与理论且以营利为教育目的。大部分教师不是正规幼儿专科学校毕业,这些教师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教师对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认识存在不足。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太严重,忽视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难达到寓教于乐的程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简陋致使农村学前教师对专业要求降低,侧重于保证小朋友的人身安全、合理作息和健康饮食,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更是妄谈。

篇4

2018年2月,省脱贫攻坚督查小组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根据反馈问题,我镇立即安排整改,现将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 整改情况

1、责任落实不到位。县直部门在履行部门脱贫攻坚职责和包村帮扶责任上落实不力,帮扶联系人责任心不强、帮扶措施不多、成效不明显。座谈访谈中,县直相关部门(如县人杜局、县卫计委等)负责同志既不熟悉脱贫攻坚政策,也不了解自身脱贫攻坚职责和工作进展,更不知晓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访谈9位帮扶联系人,均不熟悉脱贫攻坚政策,也不了解帮扶贫因户的家庭状况,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帮扶措施。针对此问题,我镇举一反三,加大对各部门负责人、帮扶责任人、扶贫专干的业务培训,利用镇每月工作例会,帮扶人大会、专干例会等时机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指导,同时,加强对帮扶干部的管理,每月进行督查,对履职不力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

2、政策落实不到位。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全面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导致部分贫困户未能享受相应政策,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竣工后一直未验收也未拨付补助资全(如施官镇成山村某户)等问题,健康脱贫方面存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次数少、签约无日期、无签名等现象,存在走过场、走形式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我镇加强对十大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强与各部门的之间的沟通,疏通渠道,确保各项政策落实精准,截止目前,我镇未发现有危房没有验收的情况,家庭签约医生也全部按照要求签订完成。

3、扶贫资金使用不精准。没有聚焦贫困村和贫圆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需求安排和使用扶贫资全。加之项目后续管理缺失,导致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脱贫效益较低。2017年安排扶贫资金400万元入展桃丰合作社、百思德农业发展公司,按8%的年收益,作为施官镇张储村等8个非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这种做法违反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施官镇龙山村特色产业项目投资72万元扶贫资全建设大棚,因管理不到位造成在2018年初的雪灾中受损严重,致使项目无收益。以此为鉴,我镇及时梳理了相关项目材料,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规范项目程序,有效提高和规范了扶贫项目安排及资金使用严谨度。

4、基层基础工作不扎实,部分基层干部对扶贫业务和脱贫攻坚政策不熟悉,村级扶贫专干“不专业”,难以有效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访谈的5位村支书、5位扶贫专干、3位第一书记,仅有1名扶贫专干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其他人对脱贫攻坚政策及本村扶贫工作均不熟悉。村级档案原始资料不完善,逻辑性错误较多。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与贫困户实际情况不一致,数据质量不高。针对此项问题,我镇加强了对专干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利用每周例会的时机对专干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具体工作的知道,让每个专干都能尽快做到熟知本村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加强了对村级档案资料的整建工作,按照县级要求对村级档案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针对国办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我镇安排信息管理员集中辅导各村扶贫专干利用一周时间对全镇数据进行了再次核查修正,有效提升了国办数据质量。

二、下一步打算

1、举一反三,全面自查其他方面的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成效,进一步巩固大排查整改成果。

2、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工作指导,加强对扶贫专干及帮扶人的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提升基层基础工作精准度。

3、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以帮助对象户“弄懂、讲清”为标准,深入开展进组入户“面对面”政策宣讲,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篇5

为贯彻落实__省“双联”办《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意见》(__联办发〔2015〕6号)和《关于做好迎接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专项督查相关工作的通知》(__联办〔2015〕5号)的文件精神,按照“__市__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会议要求,结合我会工作实际,作出以下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1.全力推进各项培训活动的开展,促进知识扶贫。为广泛开展中国红十字总会“博爱家园”项目,进一步普及基层人民群众应急救护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急医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区红会自2013年以来到江陵镇、青松街道办等乡镇、社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共60余期,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十字精神,提高人民群众预防疾病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确保我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由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不断增多,因就业难、收入低等原因,失地农民进城后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心理失衡进行上访,阻碍政府的正常办公秩序,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为普及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知识,我会还在江陵、永安、青松等乡镇举办了30余期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及“失地农民”心里疏导工作。

2.积极展开“三救”及社会募捐工作,推进经济扶贫。一是我会帮助困难家庭52户,贫困儿童30人,为1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申请“天使阳光基金”20万余元;二是发动特别援助行动,为__街道办事处古伟肾衰竭患者募捐18210元,斑竹乡白血病患者李经艳募捐37033.2元;三是慰问贫困户102户,发放价值10万余元物质,其中食用油142桶,大米142袋,棉被、羽绒服、棉服等521件。为困难群体发放慰问金共6万余元;四是帮扶困难群众和学生,发放棉服121件、价值15488元,为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共8400元。五是在博爱家园项目工作中投入10万元修建逃生路1.3公里,建立了2个村级红十字会,共发展会员119人;分别组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2个,共招募志愿者78人;六是在__省__市__县发生6.5级地震后,我会本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募捐倡议书、给全区规模以上的企业邮寄募捐倡议书和向企业,团体单位发送献爱心短信的方式于2014年8月与鸿鑫地投资理财公司沟通,开展为____地震现场募捐的活动,当天募集善款14600元整。

3.努力做好__博爱家园项目,力争精准扶贫。经过我会不断努力向省、市红十字会和__红十字会争取,最终被__红十字会确定为援助__省“博爱家园——社区为本减灾”项目工作的实施单位,该项项目实施周期为18个月,项目资金为35万,目前已通过项目选点和考察,涉及4个乡镇。该项项目以实施社区环境改善、减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民发展致富的各类生计、卫生和健康知识培训和帮助该村发展致富,以循环经济为主的生计基金三方面内容为主、因该项项目是__项目,工作要求异常严谨,并在本次项目开展前我会全体人员通过了项目管理集中培训,根据__红十字会的要求,将对每一个项目点进行VCA(社区图,历史线,农事历,水与卫生、健康、生计分析,灾难分析,问题树,减灾方案分析、目标树)的分析、调查和研究,在VCA分析后最终确定具体项目村及项目村的实施工程方案及计划。博爱家园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走基层,惠民生,践行群众路线的平台和有效载体[文秘站:]。__红十字会援助我区防灾减灾项目,是根据评估结果和各市、县项目执行能力成效,省红会与__红会研究决定开展的防灾减灾项目。我会将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并积极配合上级要求做好“博爱家园-社区为本减灾项目”,实现村民参与,共建安全社区,早日脱贫致富的美好局面。

篇6

张世琨说,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儿童营养问题更为突出。2010年贫困地区尚有20%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6到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高达28.2%,13到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0.5%。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亟须改善。

张世琨介绍,从2012年10月开始,我国优先选择8个贫困片区10个省份100个县作为试点,组织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由中央财政提供项目经费1亿元,主要为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同时开展儿童营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2013年,项目范围已经扩大到21个省份的300个县,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也增加到3亿元。截至2013年12月底,受益儿童数量已经达到40万。

2013年贵州省在乌蒙山区和武陵山区的8个县实施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6到24月龄的受益儿童达4.5万人。贵州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光奇介绍,项目对贵州留守儿童的健康发育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项目的实施还提升了当地群众对儿童喂养、儿童保健的知识水平,使社会对儿童健康更加关注。

(人民日报)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受益人数逾两千万

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教育部等部门近日通报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情况:目前,全国699个国家试点县已有近10万学校开餐,2240万学生受益。

根据教育部通报,自2011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已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国22个试点省份的699个国家试点县(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个团场)近10万所学校全部开餐,受益学生达2240万人。

一些国际组织对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给予积极评价,认为中国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2000多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效率非常惊人,与世界90多个实施学校供餐的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项目具有独特优势。

(人民日报)

湖北日报讯 2月17日上午,中国贫困片区儿童减贫与综合发展试点项目在汉启动,湖北省是该项目全国唯一的试点省份。丹麦王国驻华大使裴德盛、丹麦绫致基金执行董事彼德森、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副省长梁惠玲出席并讲话

篇7

1.能力贫困一般认为能力贫困指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职教研讨会的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2.权利贫困罗伯特•坎勃(Chamber,1995)对贫困人口的无助和孤立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激发了经济学家们对于脆弱性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兴趣,为贫困概念增加了新的内涵,提出权利贫困的概念,即贫困包括收入和支出水平的低下,人的发展能力低下,脆弱性(暴露于冲击、压力和风险之中的外在方面和孤立无援的内在方面)、无话语权和无权无势及社会排斥。无论何种贫困,都会对社会、贫困人口个体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贫困人口自身多表现为受教育程度(或者知识水平)不高、自我发展能力低下、总收入或家庭人均收入少、脱贫的动机与动力不足、贫困的代际传递,贫困群体表现为机会缺失、话语权缺乏甚至受到社会排斥。在众多的扶贫方式中,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最佳途径是输血式扶贫,输血式扶贫中最持久有效的方式是教育和培训。

二、教育扶贫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具有积极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明瑟(Mincer,J)、舒尔茨(T.W.Schultz)等学者提出教育程度与经济收益提高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本存量越大,劳动力质量越高;人力资本本身具有收益递增的重要特点;人力资本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格与精神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

(二)教育有助于增进个体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一般而言,受教育较多者有较好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素质一般较好,死亡率低。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对北京市顺义县、东城区、宣武区的调查资料表明,教育程度与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②教育程度高的比教育程度低的死亡率要低。教育程度高者一般具有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有较强的劳动适应能力,易于形成健康的观念和情感,培养坚强的意志,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育有助于提升家庭人口整体的受教育程度与生存能力家庭生产理论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教育能带来较好的私人非货币收益。格罗斯曼(SanfordJ.Grossman)等人的研究发现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水平都有积极作用。③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教养的子女一般也难以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教养的子女取得的学业成就也较高,一般子女的受教育程度高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相对而言社会生存能力越强,在以学历、资历等为筛选标准的招聘机制下,受教育程度成为制约获得期望工作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职业教育的扶贫功能与作用——比较的视角

(一)从教育目的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能更快融入工作获得就职初期的较高收入,收益更快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的首要目的都是培养人,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略有差异。教育目的决定了选择的教育对象、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及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就教育目的而言,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人才奠定基础;普通高等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通识性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要培养掌握够用的科学知识和足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初级、中级或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因其培养的是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专门技术性人才,教育内容既有基础理论知识也有切合实际需要的技术培训,因此,受教育者能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尽快融入工作并获得较高初期收入的技术和知识,即职业教育获得收益的速度更快。较为快速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收入能为受教育者的家庭带来希望,为受教育者个人甚至其家庭成员带来摆脱贫困的信心,尽管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但仍可以起到降低个人及其家庭贫困度的作用。

(二)从教育对象来看,职业教育的对象范围更广、层次更多,且其中的贫困人口比例较大,扶贫覆盖面更大就我国而言,基础教育基本上仍是以适龄儿童为唯一教育对象,以无行为能力和半行为能力儿童为主,受儿童年龄偏低限制,此阶段的儿童尚无法在短期内为家庭带来收益。尽管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已接近100%,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农村学校中贫困家庭学生的流失率仍居高不下,教育对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影响还不明显、不稳定。接受高等教育是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与社会地位向上移动的捷径和可靠途径。但是,尽管高等教育招生对象范围放宽,但普通高等教育仍是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其次是需要教育深造者;同时,虽然从目前的高考升学率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鉴于我国各级教育的逐级筛选制度,加上家庭教育、教育机会选择能力的缺失等因素的影响,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尤其贫困适龄人口数占适龄人口总数的比例很低,占贫困人口的比例更低;普通高等教育学制时间较长、学费较高、授予的知识基础性强,从而使学生短期内难以为家庭带来可观收益。也有多项研究证明,受教育层次高的人收入达到顶峰的年龄都比较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后的收入高峰高于接受其他教育形式后获得的收入高峰,但受教育层次高的人收入达到顶峰的年龄都比较晚,或者说经历的时间却比其他教育层次要长得多。近年来,贫困人口通过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提升的渠道变得狭窄,获得机会也有所减少。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受升学录取制度限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生源仍以在升学过程中落选的成绩不良学生为主。职业教育因其由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构成,类型有全日制和业余班、学历型和非学历型等多种,生源有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还有高中毕业生,教育对象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而且职业教育教育对象中的贫困人口所占比例相对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是比较大的,涉及的贫困人口类型也较多,包括妇女、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需提升者、残疾人、未成年人等。

(三)从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来看,职业教育传递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更能紧贴教育产品的市场需要基础教育阶段主要传授学生将来专业发展、人生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通识性的;技能培养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基本技能,属于生存教育层次。这些对增加经济收益并无直接的作用。普通高等教育以进行专业教育为主,设置的多为基础性学科类的专业,但这种专业教育仍以系统的、完整的、深奥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般性的技术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这类知识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但这些知识发挥的作用是在实践中缓慢释放并增值的,在短期内对增加收入的作用并不明显。职业教育也以进行专业教育为主,设置的多是应用类型的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这种专业教育注重更为专业性的技术教育和技能的培养,传递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是动作性技能,操作性强且紧跟时代步伐,这种教育更适合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又急需获得工作并取得收入的人群。

(四)从教育方式来看,职业教育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一份收入尚好的工作,这对增加受教育者的自信也十分有利受教育对象年龄特点的限制,基础教育阶段以在校的全日制学习为主,此阶段的知识教育以教师教、学生学的形式为主,受教育者主要是知识的接受者。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办学类型多样,公办与民办、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存。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课堂教学、实验室实验为主,一线实习时间较短;职业教育则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实现工学结合,为受教育者提供较为充足的一线实践机会,加快了学生掌握技能的速度、增强了技能熟练度和巩固度,使受教育者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一份收入尚好的工作,这对增加受教育者的自信也十分有利,尤其是对于贫困者。

篇8

5月14日,市计生协在上林县召开全市计生协会出亮点、创品牌工作汇报会。

5月16日,新城区计生协在“老百姓大药房”举行全市第一个非公经济企业计生协会成立大会暨“老百姓大药房计生协会”挂牌仪式。

5月20日,上午9:00时市计生协在新城区政府礼堂举办“预防艾滋病科学知识”大型公益讲座;下午3:00新城区计生协在新城区政府礼堂举办“女性心理健康知识”大型公益讲座。

5月21日, 兴宁区计生协会在安宁办西津村举办“携手绘国策”歌咏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5月22日晚上,城北区计生协会与城区农林水利局在万秀村联合举办文艺演出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同日,上林县协会在澄泰镇开展“关爱女孩、捐助扶贫”活动。

5月24日,市计生协与市农业局在隆安县杨湾乡爱华村举办“生态养猪”培训班。

5月25日,市计生协会与市农业局在横县校椅镇举办“甜玉米种植技术、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班;邕宁县计生协在长塘镇、刘圩镇、新江镇举办“种植南瓜、木薯、芋头技术及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永新区协会在坛洛镇中北村召开纪念“5 29”座谈会暨预防艾滋病、生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5月26日,市计生协与市农业局在宾阳县洋桥镇举办“甘蔗种植技术”培训班;永新区协会在新阳街道办事处举办“会歌比赛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5月27日,市计生协与市扶贫办在马山县举办扶贫村干部培训班;城北区计生协会在城区政府大礼堂举办辖区协会会员“协会会歌”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宾阳县计生协在县政府大礼堂举行“协会会歌”比赛暨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

5月28日,市计生协与市农业局在邕宁县蒲庙镇那陆村举办“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兴宁区计生协在邕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计生协会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上林县召开全县计生协会骨干座谈会暨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永新区协会在上尧街道办事处举办“会歌比赛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隆安县协会与县农业部门在雁江镇举办“免耕抛秧技术”培训班。

篇9

关键词:农村文化 精准扶贫 策略研究

农村文化是农村发展的软实力,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路径。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应该把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加强经济帮扶的同时,让文化先行为整体扶贫工作开路搭桥。同时,要多措并举描绘文化扶贫路线图,让贫困人口鼓足“精气神”,着力解决贫困村文化设施少、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低、文化人才缺乏的情况。

一、目前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农村地区没有垃圾收集站和垃圾焚化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村小学设施不完善,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较大。村部周边环境较差,未达计生室、会议室的要求,受场地限制,很难开展群众性活动,村里无医疗室,不利于群众就近就医。

(二)基础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部分乡镇村社没有任何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没有形成集中的商业网点。农业生产还限于传统状态,以种植水稻、柑橘和饲养家畜牲猪等为主,且都没有形成规模。

(三)缺乏经济来源,村民经济收入偏低。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上级补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来源单一,增收困难。

二、农村文化与农村扶贫的关系

“贫困文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贫困文化”是指包括小富即安、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等特点在内的封闭、惰性、小农意识。一是文化基础设施较差。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扶贫的主渠道和载体。二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严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生活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限制了农民对于先进文化的接受力和再创造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散失也很严重。

新农村文化扶贫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扶贫是解决群众温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文化扶贫就是要转变贫困人口的文化价值观,形成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素质。二是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是为了消除贫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地区差距。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创造社会和谐文化。文化扶贫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三是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文化扶贫是消除绝对贫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三、如何结合农村文化做到实施精准扶贫

(一)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建设。通过文化产业把“扶贫与扶智”“扶贫与扶志”结合,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完善文体活动室和文化大院建设,充分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功能。强化社会公序良俗建设,开展孝慈文化建设,倡议村民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学习“文明十条”“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整体素质。要坚持以文化扶贫为出发点,以区域扶贫和定点帮扶为重点,让农村百姓过上文化与经济大提升的好日子,促进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二)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是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来抓,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认真抓好项目实施,推动公共文化中心实现“五有”,即建有文化室、篮球场、戏台、乒乓球台、宣传栏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基础和关键。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倾斜,切实保障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经费。文化部门要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切实抓好村级文化广场、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农工程建设。广泛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寻求社会力量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扶助,努力为农村提供满足群众所需的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挖掘贫困区域的文化遗产资源,建成一批适宜开发利用、与旅游资源有较好融合度的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同时加强对传承人队伍的保护与培养,帮助贫困村群众从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获得收益;利用和发展民族民间节庆文化活动,将农村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扩大贫困区域群众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参与面,从中获得收入。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加强与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学校的联系互动。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贴近农村、贴近实际,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广泛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

(四)着力抓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搞好农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改变落后乡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地基层文化部门,要坚持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用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文化活动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精准扶贫上,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在扶贫、扶志气、扶文化狠下功夫,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知识化的推广,努力探索出一条农村文化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扶贫新模式,努力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辛秋水.走文化扶贫之路──论文化贫困与贫困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篇10

为严格贯彻落实XX县扶贫办《关于深入推进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的通知》,按照部署要求,牢牢压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主体责任,实现遍访“全覆盖”,人行XX县支行要求书记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目标深入贫困户家中,使遍访工作切实做到真访实访、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一是精心安排组织,开展遍访工作。XX县支行在海子镇清河村共挂包贫困户42户,根据实际安排,每季度支行党组书记走访4户,每两月驻村干部至少走访1次挂包贫困户。支行党组书记XX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和贫困户“拉家常”、“交朋友”、“增感情”,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现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已走访8户贫困户;驻村干部更是以“串门”的形式,经常入户,目前我单位驻村干部已走访完全部挂包贫困户3遍。

二是带着目标任务,延伸遍访实质。针对每户的实际情况,带着问题,带着目标、带着任务开展遍访工作,对剩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改进扶贫方式、继续加大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开展智志双扶及志愿活动,对贫困户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帮助贫困户靠自身劳动脱贫致富,深化解决实际性问题和困难。

此次遍访活动的开展通过面对面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解决困难需求,提高了贫困户的满意度,为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