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的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语文的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困惑,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但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存在着不少困惑。
一、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虽然选修课、活动课在依据学校实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自主开设实施方面和校本课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大都处于一种随意和无序的状态,离课程的意义相去甚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经历情景(条件)分析、确定目标、编制方案、解释与实施、评价与重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情景(条件)的分析,这包括对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分析与明晰、学校与社区资源的分析、学生需要的调查分析、教师课程技能的分析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育人目标与办学方向,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从而再进行具体每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并在开发过程中,基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地改进与提升。而以往的选修课、活动课所缺乏的正是校本课程开发所进行的前期性准备工作,造成选修课、活动课的开设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当然选修课、活动课可以走向校本课程,关键是要用课程的眼光重新审视现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的筛选,对不符合课程意义上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重新开发与规范,使其获得真正的课程的意义,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使其真正地成为学生个性成长发展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让选修课、活动课走向校本课程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开发校本课程与编写教材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册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以使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之一就是弥补单一的国家课程资源的不足,发挥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尽管不能说一定不能编写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而更多的是为教师开发课程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而不能是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
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种种问题之中亟需解决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语文校本课程的观念模糊,课程开发的意义不明确。首先,教师角色转变困难。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匠”。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角色转变如此之快,很多语文教师难以适应。其次,教师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技能准备不足,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这既需要完成教师的角色转变,更需要增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教师实行职前培训。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课程专家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长的交流,与学生的探讨,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课程开发实践活动进行反思,逐渐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因此,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这既是对中小学教师也是对我国教师教育的重大挑战。
二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很难判断课程开发的质量。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各不相同,很难用统一的外部评价方式来评定,更多的是要靠学校的内部评价,这样难免会出现评价标准不高、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因此,评价结果很难真实地反映计划的实施状况,也很难成为判断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强化学校对课程计划执行的意识,准确落实课程比例,保证学校高质量地开足校本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在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适当地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不妨在高考试题中以适当的形式体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2
但是众所周知,“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探索的动力,新课程理念正是强调还学生以课堂,还学生以学习自,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处理好传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引导学生质疑,带动学生调查探究,并进行可能性的拓展,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苯酚常温下是固体,久置因被氧化而显粉红色,教师可出示苯酚样品,要求观察表层以及深部的颜色对比得出结论,此时可设问“苯酚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此问题简单易懂,有机物化学性质教学中经常考虑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这也为以后醛的还原性教学进行了铺垫,即易被较弱氧化剂氧化,应会被较强氧化剂氧化。
苯酚的弱酸性是个重点,可设问“如何用实验证明苯酚的酸性?”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的探究活动:(1)取苯酚浊液1毫升,逐渐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2)取苯酚浊液1毫升,加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3)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苯酚试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比色卡对比。学生可以得出结论:苯酚具有酸性,但是酸性不强,苯酚具有酸性,含有羟基,应能与钠反应,要求学生写出方程式,考虑“如何设计钠与苯酚的反应操作?同钠与水的反应对比”。大家知道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操作,但是常温下钠与苯酚皆是固体,难以顺利反应。故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答案五花八门,例溶于水后再与钠反应或加热熔融再与钠反应等,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苯酚易被氧化,加热后颜色变化影响实验效果,从物质的性质出发,可采用操作简单并能取得满意效果的方法,如下:在一只试管中加入3毫升乙醚,取如黄豆般大小的钠粒,用滤纸吸干煤油,投入乙醚中,并无现象,再加入少量苯酚,充分振荡,发现迅速产生大量气体。原理是苯酚溶解于乙醚中,使反应得以顺利进行。
篇3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实践课程模式;教师课程观念;语文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0-0044-03
在新课程改革中,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集中在所谓的“副科”上,原因是这些科目一向被认为是次要科目,利用这些科目从事校本课程开发,不会对学生主科和考试成绩有多大影响。如何在所谓的“主科”上开发校本课程,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上开发校本课程,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开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普遍得到了提高,但课程意识往往还有待加强。而课程意识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方向,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关键。
一、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介绍
(一)课程生态系统
施瓦布(Joseph.J.Schwab)认为课程的基本要素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他们构成了一种“课程生态系统”。首先,教材主要是指以教材形式呈现的学科内容,它不同于学科的学术内容,它包括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资料等。其次,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这种交互作用是最生动、深刻、微妙而复杂的,是课程意义的源泉。再次,环境是指学生学习赖以发生并使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那种情境,它包括由教师、学生、教材所构成的教与学在其中发生的课堂与学校环境,以及相关的家庭、社区、特定的阶级或种族群体等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等构成的环境。
(二)集体审议
集体审议是施瓦布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开发运作方式,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反复权衡而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做出的行动决策。它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中:通常首先明确特定情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就各种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形成暂时的共识,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途径来拟定各种备选的解决方案,再对各种备选方案反复权衡,选择最佳方案,最后还要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局部的“预演”,反思已确定的目标,做出最终的一致性意见。施瓦布认为集体审议是“自上而下”的,要求确认全部参与者所体验到的或所理解的问题,审议最后应由集体共同做好行动决定。
(三)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施瓦布对课程开发方法论的思考,指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性认识而从事的自我反思性研究。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即研究者,二者是直接同一的;实践过程即研究过程,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与研究过程也是合二为一的。同时,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行动研究的关键所在。实践模式将课程实践与课程研究统一起来,做到了课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与课程研究过程,课程实践人员与课程研究人员的统一。因此,可以说行动研究的理念在实践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实践模式是以行动研究为方法论的。实践模式贯彻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论,树立了“课程开发研究”的典范,并为其确立了理论基础。
二、当前我国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现状扫描
“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当前中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词。各地学校均不约而同地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抓手和切入口。但是,普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比较模糊,似乎就是根据学校实际研制和编写教材的活动。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单纯地设计教育活动的计划和编写教案,而是指通过该计划实施教学过程,并且评价实施结果,再将评价结果作为反馈信息用于改进最初的计划的一连串活动。对教师来说,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他们主动去对许多事情作出决策,比如:要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如何呈现这些内容?等等。综观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最为突出的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语文校本课程内容缺乏多维度的思考
许多语文教师在编写校本课程内容时,撇开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学校环境,一味地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建构教学内容,如有的教师在设置校本课程内容时,加入了对语法、修辞等新课程标准淡化或删掉的知识点,把校本课程当作课堂知识的加深拓展,目的是生怕考试中学生碰到不放心。这样做,不但违反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团队合作开发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课程管理和教学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靠个人的力量解决问题,教师之间的教学处于相互隔离和独立的状态。教师的这种专业主义惯性成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与他人合作的阻障,导致教师在与他人、尤其校外合作上存在情感和技能上的障碍,他们不愿、也不会与他人合作去完成复杂的工作。而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参与者通力合作,单靠一个语文老师个人是很难成功的。此外,有些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学科间的知识,如《语文课本中的历史问题》、《旅游文化与语文》等等,都需要相关学科的配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三)走入盲目模仿的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大多学校的语文教师都未接触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教师的日常工作仅仅局限于教学领域。虽然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还不足以使其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此时,有些学校为了跟上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就盲目模仿实施语文校本课程较早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根据笔者调查,很多学校借鉴了无锡的锡山高级中学和武进高级中学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模式和内容。以上两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起步早、成效明显,确实在全国都属于前列。但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校的教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必须以自身的教学实际背景出发;盲目借用他校的开发理论,只能事倍功半。
三、基于施瓦布实践课程模式理论的反思
(一)应该从多维度开发校本课程内容
新课程的理念正如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所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课程生态系统”的开发观念,把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编写校本课程。对于中学语文课程,仍应以课程标准为主线,在此基础上教师积极发挥能动性,努力从日常生活、学生的实际挖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具体而言,从教材的角度,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本语文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应用或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如整合历史学的知识,可开设《阿Q价值观与中的历史问题》;关注学生们平时感兴趣的各地方风景名胜,开设《语文课本中旅游文化》等等,让学生懂得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二)应该提高课程领域合作和课程协作开发的意识
根据施瓦布提出的“集体审议”的思想,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首先加强整个学校内部在课程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消除课程与课程间的界线,加强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把单独一门课程放在广大的课程整体中去考察,并逐步养成关注和参与学校整体课程设计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项集体协作配合的事业,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力量,就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两位语文教师的事情,而应该经过整个语文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共同开发,相关学科教研组共同商议最后确定课程内容。
(三)应该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有些学校为了走捷径盲目套用其他学校的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低。原因是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的时候脱离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以学校和课堂里每天发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自己学校、自己班级的教学水平出发,研究的对象应该是本校、本班的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在课程标准的大前提下研究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学生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有关他们身心发展的那些合理需求;并对本校本班的学生做校本课程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后编写课程内容。只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自身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反馈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提升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对教师提高课程开发意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仍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挖掘的空间。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至今仍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努力开发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Schwab The Practial: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J].School Review,1969.
[2]【美】施瓦布.学科结构的意义和重要性[A].杨爱程译.//马骥雄.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4]何晓文.华东师大二附中学校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6]陈惠邦.教育行动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
[7]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育行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wareness and Chinese School-Based Exploitation
LI Xiao-yu
(School of Literatur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篇4
【论文摘 要】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教学大纲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学校在执行课程计划的时,注意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当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我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很必要。
二、我校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在实施中地探讨
2.1我校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原则
当代教育注重教育的统一性与人才培养多样性的结合,国家统编教材更多地关注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教育的统一性。因而,在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方面,就给我校校本教材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使学校在这一领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校高中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校本教材与国家统编教材相互补充就能较好地满足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这一要求,使学校教育服务社会。
从2009年起我校积极推动特色教学,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发展兴趣,形成特长, 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编写校本课程,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的知识。选择学生能接受能理解的知识,并将人文主义思想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环节之中。基于这个原则,在人教版的基础上,我们选编了一套英语校本教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三大方面,由王荣春、何秀娟、郭建主编的《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周勤红、蒋红梅、马馨馨主编的《写作教程概况》,靳爱新主编的《高中英语综合技能的培养》内容范围为:A.关于英语国家风情习俗;B.中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的差异;C.关于中西方国家节日的差异;D.关于英语国家的音乐文化;E.关于世界主要问题;F.关于英语国家的科技发展; G.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H.关于中英宗教信仰的差异。总体目标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英语的水平。
2.2我校英语课程校本的教学形式
2.2.1讲座和讨论
主要介绍英语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获得学习资源;采取先让学生讨论再讲解。在讨论中或讨论后及时做总结
2.2.2开设英语口语班、英语听力班,
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我校利用外教,着重培养他们的口语和 听力。
2.2.3观察和访谈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时刻对学生做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中、回答问题时的表现等等,并且做必要的记录。
2.2.4问卷及测试
对参加英语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培训后对研究对象都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测试。进行对比分析。
2.3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的实用性
我们以人教社2008年新版高中英语教材范本,依照教材的内容,力图在教材外给学生开发出一本适合我校校情英语课程。在编写中,我们考虑到学生英语能力的分层实际,以三个层次开展校本英语教学编写,尽量在内容的选择,编写体例的设计符合我校高中学生实际特点,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情景。 英语校本课程确定后,学校对授课时间、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都作了精心安排。国家课程英语每周安排4课时,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校本课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记入学生学分认定中。
三、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启发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充分认识到我校的优势和风格,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实施后有如下启示:
3.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与技能,需要教师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过去我们所使用的都是别人编好的参考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教师的惰性,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科研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使教师全面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结构,为教师提供了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广阔空间。
3.2更全面地利用和充实了学校的课程资源
课程的设置基于社区和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我校开办特色化教育,与李阳《疯狂英语》有着经常性的往来合作,因此在师资和对外信息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学校许多教室都有多媒体随时可以利用。所以学校英语教学资源很理想,因此,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的合理充分的利用是课程的开发的途径。校本教研将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3.3给学校创造了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
为了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我们创设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协调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学习氛围中。
3.4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大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渴望学好英语,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有了学英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潜能也充分发掘。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
3.5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英语校园网使信息技术和其它文化课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经过学习校本课程,学生对中西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扩大了知识视野,加大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这对语文,政治等学科是有帮助的。
四、提升英语校本课程的质量的思考
4.1教材的编排有待完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社交礼仪和风土人情,他们渴望诸如异域政治、历史、经济、教育、时事等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和吸收。因此,在编排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多开些介绍英语国家知识,和时事阅读的课程。
4.2协调国家英语课程与英语校本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应属于第一课堂,英语校本课程为第二课堂,二者相互弥补,又有主次之分,不能投入同等精力。国家课程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教师没有额外的时间从事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会带给他们压力,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视其为额外的负担,影响了他们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4.3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
我们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往往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目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英文原版影片欣赏、英语视听的学生较多,大部分人选择的原因是这些课要求不高,情节有趣,比较轻松,很容易拿到分数。而一些要求相对过高的科目,如英文写作、英语听力则不尽人意。
我们深切感受到,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紧密地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爱好以及学科教学,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有价值,否则将使校本课程走入一个误区。
篇5
关键词:国学;校本课程;必要性;价值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因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中国典籍毕竟只是一种补充渠道,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应当是基础教育。国学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在小学实施国学教育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课程实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而“课程改革的关键往往在于实施。对实施过程的考察是研究具体课程方案的重要一环。”学校层面的课程由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路。在暑期实践中我们在四个地区探究了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展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国学教育还没有真正引起重视,所以探明国学教育的价值和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开展国学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1.符合文化强国战略
国学是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发展的土壤。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中国将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而在“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加大了对中国国学的推广力度。那么,国学课程走进小学课堂可谓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国学经典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国家统一规划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中,国学教育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学校本课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符合当代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
让学生在最宝贵的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儿童学习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从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人生。国学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文化知识,奠定孩子的人文底蕴,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孩子的儒雅、安静气质,为孩子以后的“薄发”,蓄积力量。对小学生科学的引导,是希望孩子在生活中秉承孔子的仁义精神,学会谦和待人、谨慎待己、勤学好问这样的优良品行。我们从积极正面的方向来培养孩子对国学的热爱,并非是机械地恢复旧学,而是希望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刚健人格,使他们成为内外兼修的中国少年、未来精英。在国学教育方面,特别倡导:桃李不言让孩子感受国学,春风化雨让孩子享受国学,童蒙养正让孩子扎根国学,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快快乐乐学习国学。
二、国学校本课程的价值
(一)学术价值:
1.传承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文化新内涵
国学承载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开展国学校本课程,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开展国学校本课程,有利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内涵。
2.完善经典教学,丰富国学课堂教育经验
为探索国学校本课程有效教学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重视在课堂上采取激发兴趣、注意积累、训练能力的策略等。根据不同的学情、教学内容仔细设计教学过程,确保其时效性。使国学校本课程在小学课堂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性情品德
鼓励学生接触国学经典,就是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能够让学生在国学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做到“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用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思想滋养学生的成长,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在接触国学经典的过程中增大学生的识字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任务的落实。学生在教师讲授过程中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打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2.开设特色国学课程,促进国学需求
国学教育在今天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小学教育阶段应该打造国学校园文化,开设特色国学课程;树立“大国学”观,与学科教学进一步融合;开展特色国学活动,不断创新开展国学教育,提升学生国学素养。
不同年级的学生吟诵不同的经典内容,避免重复、浅显、拔高,使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更加系统、有序。以《国学小书院》典藏为依托,按要求制定国学课的教学目标、计划、进度,确保国学课的顺利进行。将经典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并由此带动其他学科结合教学实际,采取灵活、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恰当渗透经典内容。
3.推进特色校园建设
国学经典进校园,传统与现代有机对接,打造当代教育新特色。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用传统文化丰富现代教育教学形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国学是“多元一体”的文化,国学教育也就必须是非线性的简单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小学阶段将国学教育有机地纳入课程总体规划设置,将更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国学教育系统性、纵深性、科学性。就小学阶段国学课程设置进行有益且有效的探索,积极挖掘国学教育因素,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将国学教育深入课堂,将能有效地提升教育品质、培育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内容;成效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53-04
教育让人富有,文学让人高贵。长期以来,江苏省洪泽中学重视文学教育的开展,致力于诗意校园的构建。学校洪泽湖文学社创办近30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课程活动,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全国十佳中学生文学社和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基地校”“全国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 “全国首批校园文学特色学校”。基于渊博的洪泽湖文化和悠远的乡土文脉,基于“崇德尚文”的校训和丰硕的文学教育成果,2012年,学校申报了洪泽湖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并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立项。这是学校长期致力于校园文化构建和人文精神培塑的结果,也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塑造特色品牌的契机。
一、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缘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先生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中说:“文学教育兼及智育和美育两者,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通过审美教育,塑造新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性之功用。”[1]总之,文学教育具有培德、益智、审美等多重功能,构建优质的文学教育生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反观当下的文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认识的缺陷。在基础教育的应试竞争有增无减的今天,很多学校依然认为文学教育是无用之学,而看不到其无用之用、审美陶冶的功能。曹丕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过于拔高了文学功用,但我们现在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被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遮住双眼,忽视了文学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二是教师的素养问题。当我们的教师缺乏人文功底和文学才情,无法与当下文学生态构成对话关系,甚至无法体察当下文学的丰富与杰出时,又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进入那种洋溢其思、浸染其情的文学世界呢?那么,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是校园文学未能进入课程,文学教育一直游离于教学之外,甚至包括语文教学之外。只有校园文学进入课程,上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有人说,我们的语文课程中不是有文学教育的内容吗?问题在于:一方面,文学教育必须通过文学活动来强化、拓展或提升,仅仅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是无法完成的。另一方面,文学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语文课堂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也制约了文学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那么,如何能够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最佳途径莫过于将校园文学社团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充分发挥校园文学社团的功能,开发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建设符合文学教育特征、充分展现文学教育功效的校本课程,可以构建一种优质的校园文学教育生态系统,进而促进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
1.构建文学社团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教学环境。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各门学科都在同一环境――教室中完成教学任务,没能也无法打造体现各学科特点的教学环境和专业特质。学科知识缺少应有的拓展和生成,学科重点、难点缺少独特的创新办法。因此,营造学科情境、凸现专业特色,形成充分展现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的课程学科教学环境,便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第一任务。[2]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强调的正是专业的教育教学环境的构建,比如用于话剧教学和表演的“文化剧场”、用于电影课教学与欣赏的“影视中心”和用于演讲课教学与竞赛的“演讲厅”。小说中环境可以塑造人物,同样,专业的教学环境也一样可以塑造学生的专业品质。特别是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上有着显著的功效:在传统教室的演讲课教学中,学的是演讲的知识;而在专业教室,学生获得的是演讲的体验。在传统教室中学的是抽象的人物形象;在剧场中学生化身为作品中的人物,用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的悲欢。
江苏省洪泽中学作为江苏省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在基地环境建设上富有特色。学校建设了“一馆”、“一场”、“一网”,并进一步完善文学社、校报、校刊和广播电视等现有平台。具体为:
建设了一座地方文化(文学)馆。主要包括地方历史文化展室、文学名人长廊、文学史展室、校园文学展室、多功能报告厅、文学沙龙、图书漂流站、图书馆、阅览室(包括电子阅览室)、文学报刊编辑部、校园记者站等。
建设了一座文学剧场。分室内室外两个部分,室内包括文学活动展示中心、校园电视台、广播站、影视欣赏中心,室外为露天剧场,主要用于演讲、辩论、朗诵、课本剧表演等。
文学馆和剧场的建设为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环境,搭建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听、说、读、写、采、编、播、演等综合实践与体验中加深文学感知、激发文学灵感,提升人文素养。
建设了一个文学网站,主要包括文学读写互动平台、师生博客、文学资源库、洪泽湖文化库等板块。这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也是文学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即时互动、多方互动的平台。
2.开发文学社团课程资源
一是加强国家课程中文学教育素材的发掘,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二是加强校园文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校本课程地方化,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洪泽中学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文学活动课程化的原则,成立了“地方文学研究中心”“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开发中心”和“校园文学研究中心”,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师生共同编写了《乡土文学》《校园书声》《电影课》《校园采编》《走进课本剧》《校园文学习作例谈》等多种校本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是先有教材后开展教学,而洪泽中学文学社团校本课程,无论是电影课、校园采编、课本剧,还是习作例谈等等,都是师生共同探索、实践之后汇编成校本教材,充分体现编撰校本教材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课程实施过程的创新理念。同时,学校还有意识地将环境打造、学生活动与课程开发与实施融为一体。比如影视欣赏中心,学生在这里观看影片,教师在这里开设影评讲座;然后延伸到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影视素材;再然后师生共同评点,相互指导交流;最后编辑成校本教材《电影课》。其他如《校园采编》《走进课本剧》等校本教材也都是这样形成的。
3.打造文学社团教师团队
好的环境需要教师去组织利用,好的课程需要教师去组织实施,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育功底是影响学生目标达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构建健全的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基地,首先要拥有一支研究意识强烈、文学功底扎实、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重点抓住“课题、课程、课堂”三个阵地。一是组建校园文学研究团队,开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等系列工程建设,建立以名师为核心的师生创新团队,积极开展和实施校园文学社团教育的相关课题研究;二是广泛参与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结合各人特长广泛参与校本课程的选题和校本教材的编撰;三是开展“文学课堂”竞赛课、研讨课和示范课等系列活动,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特别是要突出文学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等核心内容,通过表演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现,改进文学知识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和传导方式,通过直观体验,引导学生演示、体验、巩固和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和对具体形象内容的抽象概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效能。
4.创新文学社团实践平台
皮亚杰曾说,活动是智慧的根源。事实上,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活动平台,探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创新发展的高效之路,是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重点。因此,要扩展文学社团的阵地,组建演讲协会、课本剧社、报刊编辑部、记者团等多样的子社团,进而开展“校园讲坛”“校园书声”“文学夏令营”“图书漂流”“课本剧改编与表演大赛”等丰富的文学活动。并将这些有特色、重体验、有成效的文学教育实践活动开发成校本课程。同时,组建“学生采编中心”,创建“地方文学”专题网站,建立班级博客,为学生创作交流、成果展示提供实践和互动平台,这种互动应该突破时空的瓶颈制约,应该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在内的多种互动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快乐学习的内生机制,弥补传统学科教学的不足,构建新型的文学教育生态系统。
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3]。课程是文学教育的核心,基地是文学教育的平台,创建文学社团课程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社团的功能,拓宽课程建设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和盘活学校的综合资源,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创建学生自主发展的模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更加有效地建设文学社团校本课程。
三、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效
1.整合和盘活了学校的课程资源,成为语文课程的有益补充
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都是新课程改革要求开设的课程,大家也都知道这些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众所周知,在应试主导的教育形势下,真正落实上述课程的学校,特别是高中,没有多少。课程基地建设将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与这些课程整合推进,不仅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新课标得以全面落实的有效尝试。二者的结合,既使学校课程建设落到实处,课程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又使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得以有效推进。
同时,文学社团课程基地为传统学科教学提供了创新的平台。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得益彰,传统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主阵地,社团课程则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要渠道和领域,是传统课程和课堂的有益补充。如影视欣赏、课本剧、演讲等课程的开设,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丰厚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2.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文学社团课程基地通过对课程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和实践性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使文学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直观,优化了教与学的方式。如电影课的开设,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等有更直观的认识,课本剧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完成真实、有趣、有意义的多维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另一方面,在课程基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文学社团指导教师与学生是以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联系的纽带,因此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指导教师,而教师作为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对课程开展提出建议,为学生活动组织出谋划策。因此,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式的关系。
3.构建了自主实践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基地通过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实践性校本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合作、创新等综合能力,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在校园广播站或电视台的录音棚,学生通过不断比对、调整,提高朗诵的水平。比如在文学剧场,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改编,演绎了一幕幕短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加深了对文本的感知。
课程基地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给学生构建了多元选择的平台,符合学生发展的差异要求,能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益的空间,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课程无学校特色的不足,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开拓了课程领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园文学社团校本课程基地的包容性很强,课程开展、教学研究的内容不局限于校本教材。如,电影课对影视欣赏知识的要求、课本剧对剧本编写及舞台表演的要求、校园采编对采访与编辑知识的要求等等,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必须开展更专业的研究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历经‘主导’和‘引导’角色的转换,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组织能力和课程执行能力。”[4]
说到底,课程基地核心还是课程,课程成就基地,基地推进课程。同时,基地还可以成就学校,因为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可以使文学教育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与品牌。
参考文献:
[1]金林祥.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98.
[2]马斌.课程基地领跑高中学习的革命[J].江苏教育,2011(10).
篇7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探索或尽管重视实践但是与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校本课程项目化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较为可行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运作,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项目化校本课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逐渐由起步走向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使得素质教育校本化应运而生。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展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探索的问题,而有些学校尽管重视实践但是与知识的结合又不够紧密,这两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就是忽视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
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采用校本课程项目化也能够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途径。所谓校本课程项目化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运作,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该项目(课题)不仅涉及学生们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同时还要求参与项目的所有学生共同协作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一、提出校本课程项目化的思考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们提出这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首先是基于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样的认识引导着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我们发现个体不论是在生活中或是在工作中,都是通过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一个接一个不同的项目或任务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在这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个体会用到不同的技能、知识以及经验。既然每个人今后的生活模式都基本如此,为什么不在个体接受学校教育时就为他们做好这样的准备呢?于是我们提出了实施校本课程项目化的建议。
(二)对现存的校本课程模式的改进
前面已经提到,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学校在校本化的研究及开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形成了各自较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但是,现有的校本课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知识,轻“实践”
目前,多数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停留在“学科拓展”这样的思维模式上。于是,相应的校本课程往往采用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相关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教学模式进行。当然,这类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也会有实践环节,但我们所说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自主地运用知识、经验,协同合作完整地完成较复杂项目的能力,这是为学生今后解决各种问题打基础的能力。因此,重知识、轻“实践”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憾。
2、实践与知识结合不够紧密
也有不少学校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开发了一些专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生产生活技能的校本课程,不少学校在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了非常巧妙的设计。然而,这类校本课程的设计依然存在着与知识学习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进行这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与多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包括物理、化学以及语文、数学等,那么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会更为扎实,理论基础会更强,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3、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
从教学方式来看,目前绝大多数校本课程的教学依然沿袭学科教学的基本方式,更多时候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指导,学生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打基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设计一些“用”的课程,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无法灵活地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增加一些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项目式课程,从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项目化校本课程需要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的实施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协同合作能力,因此需要在课程开发的每一步做好各种准备。
(一)提升参与者对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形式上讲属于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1],但是在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却离不开已有课程的支撑,这是项目化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开发以前,需要所有参与者充分认识项目化校本课程的编写特点、实施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
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了解开设项目化校本课程的意义。项目化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将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知识的合理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课程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校管理者要在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协调好参与者各项职责、程序的衔接。同时,学校应该注意课程开设的延续性,不能因为牵头组织者职务变化或工作调动而终止。而课程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课程的开发需要征集众多项目,仅仅依靠几位课程开发者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全校师生的智慧形成课程的“项目库”。而根据项目编写的教材或课程指引则需要协调各科的老师共同参与,最后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们进行磨合……
总之,所有参与到项目化校本课程中来的人都要认识到合作的意义,都要重视与他人的沟通,才能使课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并真正成为架设在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注重项目选择的多元化与实用性
开发项目化校本课程首要的问题是要有丰富的项目和课题以供教材编写,那么在选择项目之前我们不能无的放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开展课程编写的讨论或相应的问卷调查使学生将自己的期望、需求、兴趣充分表达出来。同时,由于学生的提议存在着盲目性与随意性,我们还需要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多层面、多视角的调查最终形成课程的“项目库”。
当然,课程中项目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由于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学生群体的,因此在进行教材编写前就需要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以便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适当的项目。另外,有些项目对工具、场地等的要求较高,也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酌情考虑替换方案。
(三)结合学科知识编写项目实施计划
这个部分是课程开发最核心的部分,“项目库”建立后需要对每个项目所蕴涵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且提炼出适合学生理解的部分,最终根据项目主要涉及的知识类型对“项目库”项目进行分类。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配合完成。 转贴于
对于“项目库”中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知识点分析,这个步骤应由不同学科老师进行集中讨论来确定。以“去郊游”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拟订“郊游计划书”,撰写“郊游笔记”等就涉及到语文知识尤其是写作的运用;郊游之前的费用筹措、经费分配等就会涉及数学知识的运用;活动的具体人员职责的分派等则涉及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团队组织合作能力的锻炼;倘若学生们想制作与郊游相关的视频、图片集等等,也许还会涉及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讨论可以发挥各科老师的特长,将项目中蕴涵的知识、技能充分地挖掘出来。
但是,仅仅把知识点罗列出来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同样的在“去郊游”项目里,低年级学生可能就偏重于写作、数学统计等方面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可能就要对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训练。那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项目的知识点训练细分,从而确定同一项目在学生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使同一项目的学习循序渐进的进行,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更熟练。
通过以上的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依据项目实施的步骤将每个项目的详细实施计划包括每个步骤涉及的知识点、训练科目等编辑成文,成为不同年级使用的校本课程参考材料。
三、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项目化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既涉及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涉及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就需要采用分组实施、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形式来实现课程目标。
(一)分组实施
分组实施是项目化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即在项目进行的整个环节学生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由于课程中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参与者共同协作完成,因此需要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组织和配合,通过磨合形成默契。同样以“去郊游”项目为例,由于整个过程包括策划、筹资、分工安排、活动组织、事后总结等等都非常烦琐,需要一位领导者来进行统筹,这就要小组成员共同协商选择组织的领导者,然后再由领导者来安排各项事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争吵、猜疑,也会有无奈、妥协,但是正是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多学科教师参与
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学科教师的参与是项目达到较优效果的重要支持。由于每个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分解出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同时也会拟订不同年级的重点知识点,因此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亟需各科教师共同配合。当然,由于相同项目在不同年级所侧重的知识点不同,那么各科教师在配合过程中,不同年级的项目实施就由该侧重学科的教师牵头组织。
通过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在课程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同时能将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另外学科协作也会促进教师的交流,增强学科互动,有助于扩大教师们的知识面,打破过去“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分界。
(三)实施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开发之初就需要各方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充分互动从而确定适合各年级使用的项目,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师生的有效互动来实现课程目标。那么在项目进行中师生如何互动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抛出课题引导学生们思考、互动。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逐渐地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出来,使他们对整个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教师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团体在实施项目中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及时地跟进,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技能等反思,并总结经验。
四、项目化校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的促进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都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不论是项目的选择还是项目对应的知识点的分析,包括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组成团队分工合作,都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课程的学习往往是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项目化校本课程中,学生是整个项目的运作者,他们主导着项目实施的方向和效果。当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尊重,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课本上查找相关知识,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更丰富的学科知识来解决项目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旦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项目化校本课程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更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独木难成林”,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金字塔尖的精英,我们更要培养的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人才。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强调以学生团队的形式来实施。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并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
从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来看,我们认为由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页.
参考文献
[1]方建文,丁祖治,武宝瑞主编: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版.
[2] 叶澜,李家成,杨小微: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J].人民教育2005年第21期.
[3]李志宏主编:体验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篇8
【关键词】课程标准 初中英语 校本课程
一、背景与现状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但是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需求。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它的开展,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真正满足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校研究并制定了符合本校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展将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目标与意义
本校开发的英语校本课程为选修类课程。它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是我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其特点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兴趣性的。它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强调课程以《英语课程标准》为准绳,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我校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英语基础薄弱甚至零基础,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定的自,使学校校本课程更切合当地和学生的实情。这套教材的编写,使全体英语教师对课程改革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我校英语教师整体的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具体实施
1.课程内容。本课程共设置了20个课时,学习主体为本校七、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表现,但英语知识积累较少,所以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了一些英语游戏、歌曲及影视等材料。
2.教学方式。
(1)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根据课题对学生进行分组,3-4个学生为一组,负责一个课题。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或制作道具等,系统梳理知识。然后课堂上该组学生展示他们的资料,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创新的过程是校本课程独特的教学模式。(2)组织英语角或文化沙龙。遇到诸如节日的话题时,可以将课堂改为英语角或文化沙龙,让学生在过节中学习、体验西方文化。(3)制作小报和墙报。学生可以定期在有关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前后,编出一期相关的内容来配合教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3.评价方式。校本课程不设终结性的考核制度,而以形成性评价(星级)为主。旨在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时星级:出勤情况,占综合评定的20%。未出勤1次扣一个星级。(2)课业星级:课堂参与情况。占综合评定的40%。过程性评价。(3)成绩星级:心得体会等材料,占综合评定的40%。
根据以上规则教师进行综合评定。
四、实施的效果
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英语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本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得到了顺利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的再现,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西方文化,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2)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英语思维得到了锤炼,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潜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掘。(3)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增强,省去了教师在学习态度方面的教育时间;学生能动性的提高,使得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节省出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用于对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形成良性循环。
五、总结和反思
本校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顺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些美中不足。首先,对课题的理论研究缺少专家引领,分析思考缺乏一定深度。其次,本课程属于选修课程,缺乏普及性。一周一个课时的设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所以在课程性质和时间的设定方面还需进一步斟酌。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时期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随着这一课题的不断推进,我们会不断地积累经验体会,这些经验体会也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方向,使得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趋于成熟,最终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篇9
要实现“全面多能”的教育目标,单靠国家部颁的分科课程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原因有三:
第一,学校实施的分科课程,分科过细,自成体系,各学科互不相干。各学科教师主要担当的是知识的传承任务,为了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知识体系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说,还使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校内学科课程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缺少横向的联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发现问题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二,分科的各门课程,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各个地方使用同一教材,这样的教材内容很难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求。特别对于笔者所在的大型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居住城镇,家庭结构多元,既有干部、公务员,也有企业、商人,还有自由职业者、个体等,总的来说家庭教育环境良好。这些学生素质基础良好,有发展的需求与后劲。经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是自己小学阶段最应具备的能力。课余接受特长培养的学生较多,可见我校学生并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实现自己价值的唯一目标。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品德状况令人满意。调查中还发现,在自我能力培养的需求上,选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的比例较大,这种需求是令我们高兴的。学生乐于参与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具备素质提升的主动性。因此,对于学校课程教学的多样性要求更为迫切。
第三,对于办学目标而言,桂江小学提出了“让学生多元化发展,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希望通过实施“启航”教育,达到“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之源”的办学目标: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动力,好品格、懂审美、善思考,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动力,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做特色的教师”,收获职业幸福感;学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本地区“优质”“标杆”式的引航学校。但是,实施国家部课程需要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统一的教材,即使是本地(南海区)地方课程在校内实施,也存在与学校办学目标不相匹配的现象,这就非常需要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目标与学校办学目标进行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为解决以上问题,学校内部进行课程改革是可以加以弥补和解决的。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可以使我们找到关于学校合理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思路。“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再如,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这四个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因此,桂江小学以培养具备“多元素质”的学生为目标,规划实施了“修德・崇艺・炼能”(简称“德・艺・能”)三目标结合的“新动力”校本课程。“德・艺・能”三目标结合之新动力课程是以校本自主开发课程为主,以国家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为辅,两者结合,分类实施的综合性校本课程。课程实施凸显“修德立品”“崇艺树美”“炼能善思”育人目标的三位一体,促进“全面多能”的多元素质人才的目标实现。课程实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
“新动力”校本课程的实施,较好地实现了分科课程的整合,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了学校课程“多元”与“动力”的特色。下面就合理设置多元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谈谈几点策略。
一、校本课程目标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桂江小学的“新动力”校本课程,紧紧围绕着办学目标、育人目标设立,凸显“修德立品”“崇艺树美”“炼能善思”育人目标的三位一体,促进“全面多能”的多元素质人才的目标实现。注意发展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弘扬学校办学个性和办学特色,进一步深化了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桂江小学“修德・崇艺・炼能”新动力校本课程目标分解示意图
首先,对于国家部课程,学校进行了合理地校本化开发,使整个课程体系与国家部课程有机融合,既有确实的独立性,又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例如,桂江小学俱乐部课程中“邮乐园”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集邮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开展活动,包括举办集邮知识讲座、集邮展览、邮票赏析、邮票设计、集邮征文、集邮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邮乐园”里,快乐地、自主地学习。这一点,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中学生“研究性”“自主性”“活动性”的集中体现。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例如,俱乐部课程中,我校开设有“小荷”文学社课程,“小荷”文学社课程研究组围绕着“我是小记者”“我是小作家”“我是小小辩论家”“我是小小鉴赏家”四个专题,开展了一系列文学活动,挖掘学生的习作潜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并开发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这样看来,语文的课程目标与校本课程目标有了一定程度的联通,都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依据校本课程目标进行课型开发,探索校本课程推进的可操作性
课程开发是对课程纲要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的具体设计与实施,没有模式就没有范式,没有范式就没有可操作性,没有可操作性就难于有效实施,常态推进更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新动力校本课程开展课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理解,有助于建构起各类校本活动设计与活动开展的规范和科学性。
在教学实践中,学校课程开发者根据校本自主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归纳出各具特色的13种课型。见下表:
新动力课程课型情况表
我们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划分不同类型的课型:例如,小院士课程的选题课、中期研究课、结题汇报课,围绕着这三种课型的教学范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基本上整理出三种课型的主要教学步骤,称为开题课“八步法”教学步骤。每一步骤课题组都研讨出详细的操作要领,以及提供优秀的课型范例供教师们来学习、操作。
再如,雏鹰课程分为五种课型进行研究,班会、队会、心理健康辅导课、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我们的雏鹰课程设置是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中找契合点,既有系统化的知识做基础,又有通过活动形成学生的经验,而活动则成为德育课程构建的核心内容。这些都通过课型的开发与研究得到启示。
三、重组课程内容,提供多种学习功能的课堂,聚焦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改革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为了使新动力课程既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能超越教材;既遵循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认知特点,又能体现桂江小学的独特“多元”课程哲学,不至于因为校本课程的实施,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除了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还要通过聚焦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学生提供独具桂江特色的课堂类型。
课程内容的重组途径有:
第一,跨学科内容重组。
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的思路,将校本课程划分为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进行课程开发。除小院士课程属指定领域教学内容外,其余的雏鹰课程、彩虹桥课程、梦想乐园课程、俱乐部课程等自主开发课程与国家部颁课程(含地方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综合实践、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卫生)均属非指定领域教学内容。
第二,按学习方式重组。
课程开发研究小组根据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拓展性学习的文献学习,对本校课程进行了如下重组:
校本“小院士课程”与数学、科学、综合实践课程属于“研究型”课程,教师教学这些类型的课程时,注重开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即关注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关系。
校本“雏鹰课程”与语文、英语、品德、音乐、体育、心理健康、卫生课程属于体验型课程,教师教学这些类型课程时,“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即关注体验性学习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的作用。
校本“彩虹桥课程”“梦想乐园课程”“俱乐部课程”与美术、信息技术课程属于拓展型课程,教师教学这些类型的课程时,“将学生基础学力进行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同时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即在学生拓展性学习的组织方式、方法进行探索。
校本自主开发课程,开设有“小院士课程”“雏鹰课程”“彩虹桥课程”“梦想乐园课程”“俱乐部课程”共计5个门类28种课,加上国家部颁的所有课程,通过合理、科学的重组思路,桂江小学的新动力课程对国家和南海区的有关课程进行全面拓展,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还开发了主题课程,分析与之相应的学生能力。在全面拓展与深化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性学习时间,通过面向全体学生(3~6年级已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研究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探索体验性学习、拓展性学习课型的基本范式,实现课堂教学常态化,能够基本实现学生多样性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提升能力的天地,达到发展学生多元素质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学生发展 责任课程
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4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自行实施的校本课程。南宁市仙葫学校根据学生特点,提出了“责任教育”的特色发展主题,架构了“美丽校园我负责”“高效管理我负责”“多彩课程我负责”“有效课堂我负责”“丰富活动我负责”“和谐社校我负责”的学校发展框架,其中构建多彩的课程,形成责任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我校将责任教育深入到课程这一核心领域,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责任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形成课程共识,构建责任课程体系
随着办学实践的深入推进,我校面临着一个个教育困惑和难题。我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中小学校,生源结构、学生家庭教育背景差异性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严重欠缺。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昏昏欲睡或是东张西望,但在运动场、艺术活动中,学生们个个生龙活虎、神采飞扬。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产生这样强烈的反差?我校努力寻找问题的根源,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我们的课堂缺什么”的主题研讨,进行了课堂教学“问诊”,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课堂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单从课堂上去发展学生是不够的,我校开始从课程的设置上寻找突破口。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喜欢程度,我校在三至八年级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在“你喜欢现在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吗?”一栏中,学生选择“都喜欢”的占19.64%;选择“大部分喜欢”的占41.42%;选择“少部分喜欢”的占14.95%;选择“都不喜欢”的占2.35%。而在“除学科课程的学习以外,你是否愿意学习其他非学科学习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比如手工制作、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一栏中,学生选择“愿意”的占79.21%。这些统计数字说明,学校仅仅实施国家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更加丰富的课程,学校只有构建多彩的课程体系,方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要。随后,我校先后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问卷,有76%的家长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且有50%的家长愿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96%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很有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支持校本课程开发;9%的教师已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68%的教师表示“有一些想法,愿意参与”。从调查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和家长都有全面的教育观,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绝大多数教师和部分家长愿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具有较好的课程开发资源。学生的需要,教师、家长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校责任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此,我校开始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
(一)明确责任课程体系的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同步。依据学校章程确定的培养目标,我校首先明确了责任课程建设的目标。在总体目标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文明素养,言行规范、诚信做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能适应未来社会、有责任感的仙葫少年。在具体目标方面,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二)课程资源整合,形成责任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建设目标,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融合,设置了“学科文化类”“活动实践类”“自主选择类”三个类别的课程,每个类别分基础型、拓展型、人格型、探究型、特长型、集体型六种课型,形成了“三类六型”的责任课程体系,并且明确了每种课型的目标作用,如下表所示。
二、“三化”推进,全面实施责任课程
在责任课程的实施上,我校做到学科文化类课程“校本化”,活动实践类课程“生活化”,自主选择类课程“类别化”,将课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处处是责任课程,时时有责任课程”。
(一)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前提是落实好国家课程。国家课程落实的方式是执行课时计划,不能随意增减学科课时量。在国家必修课程不能减少的前提下,要新增其他类别的课程,势必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课程负担。这就要求学校要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就是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使国家课程通过我们的开发,更加适合我们这所学校的教师教,更加适合我们这所学校的学生学,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加适合具有这样一些资源的学校实施”。一方面,要将部分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整合实施。具体做法是将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与国家课程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提高课程效益,将地方课程《演讲》与语文学科中的口语交际、表达整合,使国家课程育人目标得到强化,地方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地落实。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某一学科内部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实施效益,最大限度地落实课程目标。比如语文学科可以实施单元教学策略;数学学科就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进行前后衔接或补充等;某些教学内容可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有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实施活动课程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学校实施活动实践类课程,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责任、强化责任、履行责任。学校要实施卫生清洁包干制,将学校重要区域,功能教室的卫生清洁给班级承包。班级设立各个责任岗位,每天由学生负责管理。学校大队部、团委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社区敬老院、五保户家庭,把温暖送给孤寡老人。学校重视节日文化,如教师节时,学生给老师制作节日贺卡;妇女节、母亲节时,学生为母亲做一件贴心的事情,献上一份孝心。学校可开展“责任银行”教育活动,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融入活动,通过“责任银行”构建的评价奖励机制,将责任意识、感悟、收获,转变为责任金币记录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上,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自己的责任。学校的养成教育、常规礼仪、重要仪式都植根于情境,精选为生活化的内容,儿童过去生活中已经遭遇、今天生活正在经历或者明天可能会遇到的一个个话题,都可以转化为一个个教育情境,让学生从中寻找到生活的感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三)实施选择课程类别化
人的一生会面临着各种选择,从某种角度来说,有选择才有创造,有选择才能更好地尽到责任。我校开设的自主选择类课程,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的平台、自我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校通过发放家长问卷、学生问卷、了解学生的课程需要、挖掘学校课程开发资源,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形成了“生活技能类”“身心健康类”“体艺特长类”“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五个类别的课程体系、几十门课供学生选择,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