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艺术学者达里奥·德尔·布费罗曾这样描述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崛起:“40年代是电子艺术的时代,50年代是达达的十年,60年代是多元主义时期,70年代是电脑图像,80年代是影像合成艺术的高峰”。[1]7伴随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交互更迭的速度不断加快,一批专门支持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的艺术节事活动和专门研发新媒体舞蹈软件应用的专业实验室应运而生。其中,欧洲IMZ舞蹈影像节、美国舞蹈电影节、香港“跳格”录像舞蹈节等特色艺术节为各国新媒体舞蹈作品的展示、评价和推广提供了基础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舞蹈与科技实验室、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学院、中国北京理工大学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为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研发提供了智力和技术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传播逐步形成了如下特征:
首先,艺术创作类型与范围被拓宽,在跨学科领域出现许多新型艺术形态。例如,在美术与舞蹈的交融地带,产生了以互动表演、装置与行为等艺术形式为代表的互动舞蹈项目;在影视与舞蹈的交叉领域,出现了专门为屏幕而存在的舞蹈实验短片。其次,艺术创作方式被颠覆并再造,跨界协作成为主要的新媒体创作手段。在新媒体舞蹈的创新实践中,艺术与媒体、科技,乃至生命科学的边界被不断地打破与重组,单一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已无法独立完成此类艺术创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甚至这样宣称:“艺术家已经没有权力了!因为传统艺术学院并不教科技,所以,他们不能利用科技方法来创作,这是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MIT媒体实验室能够特立独行的原因。重要的是,这是个科技和艺术共同携手创作的地方。”①
而创作手段与创作技术的变革,也进一步模糊了创作者与接受者、艺术家与传播者的传统边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与普遍应用,使“人人都是艺术家”变成了现实。一个没有经过系统舞蹈训练的艺术爱好者,可以借助“网络编舞”等新型创意传播平台参与到专业化的新媒体创意实验中去。
同样,一个没有专业电影导演、摄制训练基础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处女作迅速扩散开来。2012年2月以来,一部叫做《唯我独尊》(Solipsist)的10分钟实验短片以微博传递等形式在全球互联网上迅速窜红,并顺利摘得本年度美国斯兰丹斯电影节②评委会特别奖。这部结合舞蹈、服饰、戏剧等元素的实验短片,以新媒体“手工”操作的方式制造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并借助网上“口口相传”的方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诸多的同类案例告诉我们,新媒体时代特有的艺术创作和传播机制,将使传统的艺术生产-消费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新媒体策展,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实现跨界协同创新,赢得传播先机,已成为当今新媒体舞蹈创意实践系统的关键性成功因素。③
一、走向体制化的“屏幕上的舞蹈”
自玛雅·德琳的《一项关于为镜头编舞的研究》(1945年)之后,舞蹈艺术家、媒体艺术家,甚至是媒介技术工作者都在不断进行着各种方式的舞蹈视频创新实践。这些适合未来新媒体展览、播映和传播的含有舞蹈创意元素的视频艺术,都可以称之为“屏幕上的舞蹈”。而在长期实践中,“屏幕上的舞蹈”已逐步形成演出空间的“屏幕化”、表演方式的“碎片化”和语言结构的“蒙太奇化”等创意实践特色。
首先,所谓演出空间的“屏幕化”指的是,此类艺术作品的展演空间必须从剧场舞台空间转换为各种类型的屏幕。这就意味着,“屏幕上的舞蹈”是一个专有名词,它原则上不包括对已有舞台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④而是特指“专门为镜头/屏幕而创作的舞蹈”。着名媒体舞蹈艺术学者约翰斯·布林格(Johannes Birringer)⑤曾论证说,舞蹈的演出空间已进入一个“屏幕化”时代。通过“换舞台”艺术实验,部分先锋舞蹈艺术家充分认识到了“镜头”和“屏幕”本身的创造性价值。他们发现,经过镜头捕捉和计算机软件处理,舞蹈动作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里被自由重组或再造,舞蹈的“时空力”元素因此而改变。
其次,“镜头”的选择性功能使舞者表演元素呈现“碎片化”特征。为适应“镜头前的表演”,舞蹈演员要更加注重表情和局部动作细节的表现力。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虚拟舞者”和其它视觉元素也可以很方便地被用作“屏幕舞台”空间的特殊“演员”。例如,由戴维·欣顿导演、约兰德·斯奈思编舞的《鸟》(2000年)就是一个没有舞者却充满舞蹈动感的舞蹈作品,并因此而摘得该年度IMZ影像舞蹈节最佳屏幕编舞大奖。
再次,蒙太奇手法使“屏幕上的舞蹈”在时空表达中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在我国,第一部比较成熟的舞蹈短片是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电视舞蹈专业毕业生康健飞、顾晶辉等人的《逐梦》(2006年,时长3分27秒)。该作品在全国“迎奥运”三分钟DV/动画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它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钻木取火”和“触摸广告屏”等局部动作的特写镜头,结合现实环境中的舞蹈表演,将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北京共赴奥运盛会的故事“讲述”得惟妙惟肖。
目前,“屏幕上的舞蹈”已成为国际上诸多专业舞蹈团体的“常规”作品类型,而不再是先锋舞者的一种实验工具。同时,拍摄剪辑技术及网络传输技术的普及,使很多舞者都可以很方便地创作出自己的舞蹈短片,并把它上传到网络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对于他们而言,“技术冲动”完全让位于“创意表达”,舞蹈创作的“换笔运动”已经结束。另一方面,原本以“合作伙伴”身份进入这场创新运动的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作人员,则开始转向技术难度更大的新舞蹈特效设计。
二、“舞台上的屏幕”及其多元开放的创意实践类别
在此,笔者仅以“屏幕上的舞蹈这种概括性的说法来描述各类现场的表演艺术实验与多媒体设计实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就开始研究此类结合的多重可能性。到90年代,这类创意实践活动在“舞台多媒体特效”和“公共空间内的交互表演”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从整体上看,这类创意实践活动以交互技术和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基础,追求的是“由电脑操控的声光影像系统与人体行为的结合”。[1]17目前,“舞台上的屏幕”已演化成为回归剧场空间的多媒体剧和进入公共空间的交互表演艺术项目等两个类别。
(一)舞台多媒体特效设计及舞蹈多媒体剧的研发
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辅舞台艺术方式,“舞台多媒体特效”已成为当今各国表演艺术家、媒体艺术家和技术工程师都愿意积极介入的一块新领地。与电影、电视及游戏中的特效相类似,舞台上的多媒体特效也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制作出某些特殊声音和视觉效果。所不同的是,投影装置艺术在多媒体舞台艺术实践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纱幕、水幕等新型投影幕布材料的使用以及对传统投影幕布的异型设计处理,都为多媒体舞台特效设计者提供了施展其创意才华的基本空间。而多种视觉形象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某种结构或逻辑上的“空间蒙太奇”效果,则为舞台空间内多媒体介质交互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具有整体或称全息艺术效果的多媒体剧开始走向成熟。
我国的舞蹈多媒体剧研发以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策划、制作的几部中小型实验多媒体剧为代表。其中,由美国媒体艺术家约翰·克劳福德、美国舞蹈编导里萨·诺格尔、中国舞蹈编导肖燕英等艺术家联合导演的舞蹈多媒体剧《北京影像》(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典型的多媒体剧。⑥
该剧主要采用异型投影幕布及其主体视频内容交互作用的方法来营造“舞台特效”,并在成功营造多媒体视觉效果的同时,让舞台上的投影和演员共同参与了“表演”。舞台左侧幕布以电子声效和抽象视觉符号的实时播放为主体内容,右侧幕布以依次播放的“胡同的北京”、“CBD的北京”和“798的北京”等三个原创舞蹈短片为主体内容。右侧主题舞蹈短片讲述了关于现代化北京的三个视觉意象故事,左侧实时播映的影音特效则在提示这三个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在现场表演部分,以简约服装和仪式化表演为特点的舞者视觉形象,则象征着生活在国际大都市北京的现代中国人。作品中,多重时空交错的多媒体舞台特效,不但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而且也有效传递了主创者对时代背景下大都市北京的视觉印象。可以说,在多媒体剧《北京影像》中,“技术的革新”已被成功整合进了“艺术的创造”之中。
此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还在学院沙龙舞台相继推出了《女阅》(2009年)、《舞者》(2010年)和《逆光@青春》(2012年)等三部原创中小型舞蹈多媒体剧,分别从整合传播、特效设计、艺术表达等角度对舞蹈多媒体剧进行了探索。尽管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从历史纵轴来,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在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本土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方面的递进式策划思路。可以说,从《女阅》对新媒体投影设计的局部实验,到《舞者》对投影内容与现场表演交互的结构性设计,再到《逆光@青春》以全效多媒体设计进行整体叙事的积极努力,北京舞蹈学院艺术传播系的这三个小成本制作,已经为中国式舞蹈多媒体剧创作提供了第一组完整的实验样本。
(二)公共空间里方兴未艾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
与舞蹈多媒体剧的“学院派”背景迥异,公共空间里的多媒体交互表演项目则因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而成为各国政府资助体系的宠儿。在这类项目中,策划人及导演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创新或艺术表达,而是社会公众对艺术的参与问题。这种以交互技术为基本载体的“交互表演艺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观演关系,观众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篇2
关键词: 艺术类专业学生 素质教育 创新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态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这就要求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作为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真正构建起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合格人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从这方面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形式进行探析。
一、联系实际,把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从事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首先要对他们的鲜明个性特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只有在把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基础上,通过树立全新的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思路,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达到既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又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育人目的。
经过多年的学生管理实践,与学生接触交流,我基本上掌握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观察能力强。
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于长期受专业学习的熏陶,往往表现出观察力强、富有想象力的特点。在强调艺术创新的过程中,他们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色,讲求艺术个性的积累,他们善于以独特的视角生活,对社会的观察往往比较细致。但与此同时,艺术思维、感性思维强的特点使艺术专业的学生总是倾向于自然而然地对事物作出审美判断,而导致对其他的价值判断不够敏感。加上缺乏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因而,往往不能从整体上看问题,不能从本质上分析问题。
2.敢于竞争。
艺术类专业学生在进行社会艺术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专业实习经验,比别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他们勇于面对未来的挑战,能够主动出击,为理想事业的成功积极拼搏、竞争。这一特点表现为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信心和好胜心极强,总认为自己的作品和表现是最好的。由于缺乏一分为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大容易听得进不同意见,甚于看不起老师。有时为了追求他们的创造风格和艺术性,而把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性抛在脑后,创造出不太健康的艺术作品,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
3.个性突出。
艺术类专业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容易从中西方文化艺术中得到启迪和熏陶。因此,感情就要比普通大学生细腻丰富,活动能力较强。但又由于专业的个体作业性,因此他们大都不愿意自己的行动受到约束,不愿被管教而要求行动自由,要求自我表现。具体在平时就表现为,有些学生感情容易冲动,明知有些事情是校纪校规禁止的,但到时就会头脑发热,置校纪校规于不顾屡屡违纪。
4.重专业轻理论。
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多数从小就培养自己的艺术爱好和兴趣。高考时的专业考试占用了他们的学习空间,这样势必影响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艺术专业学生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在进入大学后,艺术专业学生普遍接受专业,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强专业学习。但是一方面,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政治理论和基础理论的学习的关系。对政治理论和基础理论的学习重视不够。这些直接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今后的职业生涯。艺术类专业学生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不足的严重首先反映在人文知识欠缺、文化素养不高、底蕴不足。他们毕业后走进社会创作时,往往难以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新意。其次,道德观念模糊,受社会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再就是哲学思维缺乏,由于对哲学、政治学人文课题普遍没有兴趣,因而不仅对时事缺乏关心,而且因为缺乏哲学思想教育,影响了逻辑思维、辩证分析、科学判断等能力。应当指出,一件真正的可以传世的艺术品诞生是离不开严密的哲学思想指导的。艺术作品本身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一种意念。如何将作品适当的表达,体现出深刻的内涵、深远的意义,达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些需要巧妙的思量与把握。而在这种思量与把握的过程中,哲学思维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这方面理论学习对成长中的现代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5.适应能力不强。
由于学校不很重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的教育和培育,加上自身习惯性的忽视,自我中心意愿较强,因而使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不强。产生的结果是艺术类学生缺乏健康乐观的情绪与承受挫折的耐力,进入社会后往往无法调整角色,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正确看待得失,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二、教育引导,注重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1世纪是以创造为特征的时代,也将是揭开众多科学奥秘的时代。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就是要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特点,不断抓好教育引导,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们要依据《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标,始终不渝地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十分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首位。
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新型人才的“四有”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其中的关键是道德。由此看来,德育是素质教育的起点,它关系到艺术人才的根本性质,即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同时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我们要在抓好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坚持把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艺术类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受改革浪潮的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处在摇摆状态。在他们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坐标时,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价值取向方面的教育。只有让艺术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可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有效的艺术人才。否则,培养出的人才也只能与社会格格不入。
在这方面,要努力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正确认知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提和基础。荣辱观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应着力强化学生的内心体认和道德自觉,使之在认知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性。努力发挥情感在人的行为中的主要影响作用。在加强荣辱观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到耻感和羞耻之心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人格塑造的基础。要极力激发和培育现代大学生良好的自尊心,从而使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为社会服务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2.树立正确的创作观,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
要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创作与创造的思想性,就要在学生文化素质上下功夫。因为文化素质会制约或促进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艺术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大家知道,艺术本身是对美的体现。由于部分学生片面地追求“技法”的学习与提高,热衷于考级、考证和社会工作,却忽略了自身人文知识的积累,以致审美能力不足,审美情趣低下,不知道什么是美,也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去表现美、创造美。因而创作的作品缺乏思想性和灵魂,自身虽处在风华正茂年代,却不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意气风发、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因为富有精神和思想,才使自己与动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区别;人也因为各自精神境界和思想品位的不同而形成了能力和素质的差异。所以说,艺术的精魂在于思想。正因为如此,艺术创作才充满着思想性的涵意和激扬。倘若每个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坚持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定能以卓越的头脑和高尚的精神赋予作品以活力、韵律与灵魂,并以之提升作品的美学品位与精神价值,发挥作品对人和社会的激励作用与引领功能。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美学基础知识的教育,对于文艺作品来说,不论其形式多么新颖,都要有思想,有灵魂。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不能没有人文底蕴,否则就无益于社会进步。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决定作品的感染力。
要提高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就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大众化的艺术创作之路,大众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疏远大众的艺术作品,必然被大众所疏远,贴近大众的艺术作品,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和欣赏能力越来越高,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广,自主意识越来越强。所以这就要求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思想上要有融入大众的真情实感,在创作形式上要适合大众。如果高高在上,孤芳自赏,采用艰深晦涩的表现形式,最终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而所创作的作品也被大众接受,从而失去生命力,没有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中要坚持大众化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思想意识。只有时刻把握大众对艺术的切实需求,才能创作出贴近生活、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3.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把艺术素质教育作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
艺术类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与非艺术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不同,艺术素质是艺术类专业学生各种素质的核心。艺术素质包括艺术审美、艺术表现、艺术创造。就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离开了艺术素质就不能称其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呢?我认为应在坚持正确的艺术观前提下,通过授课、观摩、写生、采风,学习中西方的艺术精品以及艺术鉴赏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主要提高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是艺术欣赏能力。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对于创作与创造的水平提升关系极大。这方面能力的大小反映了学生的艺术基础。一个艺术类专业学生接触一件艺术作品时,仅停留在直观的、表象的、肤浅的认识上是不行的。要从历史、美学、价值上深刻地分析作品的涵义。所以说,艺术类专业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欣赏方法,只有这样,其艺术欣赏才能由情感欣赏上升为理性和综合性欣赏的高层次欣赏。
二是艺术表现能力。艺术类专业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方面是艺术表现能力。这也是艺术学生的基础能力。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不能没有思想性、艺术性。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如何,主要看作品的内在寓意,以及是否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三是艺术创造能力。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艺术的目的,是要能独立地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并能产生出一定的艺术作品。进行艺术素质教育的方法首先是继承和学习,即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艺术传统,学习人类文明的优秀艺术成果。但是,艺术类专业学生不能只偏向继承与学习,要着眼于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艺术创造是艺术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培育艺术创造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社会效益。一个好的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点。
三、创新形式,切实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
扎实推进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在素质教育内容、形式、要求上要有新的思想,而且在素质教育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要进行新的探索。要积极探索提高素质教育成效的途径、载体和方法,在更加科学、全面、有效的素质教育中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更新艺术学习理念。随着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生源结构的变化,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等院校艺术类学生首先要更新艺术教育理念,明确艺术专业是人文学科性质,它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学科,而是为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而产生的。艺术是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一种体现。它本身是历史传承的媒介,不仅是人类文明内在灵魂的表达形式,而且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反映。所以当今的艺术教育已逐渐脱离技术本位及精致所主导的教学模式,而迈入以全方位人文素养为内容的艺术学习。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就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当做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艺术专业教师需要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差异,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做准备,按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及特点来设计开展活动。
调整专业培养计划。为了弥补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文化素质先天不足的状况,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应当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完整与合理。在这方面,要树立“大教育”、“大艺术”的观念。在按专业大类招生基础上,设置大类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这样既能满足加强基础通识教育的要求,使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又使学生的专业教育有了保证。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针对艺术专业学生有个体作业特点,组织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助于发挥这些学生的才能,展示个性,又能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集体凝聚力。所以说,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抓好校园物态环境建设,培植校园人文环境,如广告牌、横幅、宣传栏等气氛布置;(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体育竞赛、作品展览、作品欣赏评论、艺术节等;(3)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及学生社团作用,积极组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踊跃参加各类活动,如政治思想教育讲座、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进一步调动教工、学生共创人文精神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进行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们认清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己就业的准确定位。要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首先,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心理特点最突出、独立、自我管理意识强的特点,可以采取学生主动参与的模式,积极引导他们多参加职业训练。通过精心整理、收集、设计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如现场演练、模拟招聘等,使学生充分体验求职过程。利用艺术院校的师资优势,开展各种类型与内容的艺术讲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加强他们的职业定位。其次,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加强就业心理指导。对于求职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态,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去适应。不要幻想和要求第一次选择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就是十全十美的,符合自己理想的。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终身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因此,每个艺术学生应该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了帮助艺术类专业学生提高素质及投入社会之中进行艺术创造,进行创业,他们在校期间就要在第二课堂或创业园实习。我们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产学研联合,组织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广告的设计,组织好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营造奋发向上的创新实践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组织和指导学生总结在实习和社会实践期间的作品创作经验,并创造机会组织参加作品的展览评选活动。这种活动既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助其树立信心,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同时又提高了学校声誉,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丰富了自己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就业的经验。
提供增强素质教育实效的组织保证。要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我认为关键在组织工作。一方面要重视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身就对文明与文化、艺术与科学所知甚少,学生艺术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艺术类专业教学毕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应注重言传身教,以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提高的艺术造诣,在专业的思想深度、对人生社会未来的认识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管理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等院校系辅导员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和生活管理,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不时要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强自身人文和思想修养,树立向上的人格精神,这样才能与学生交朋友,达到增强素质教育的成效,再就是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利用党团和社团活动开展素质教育。在学生先进分子中评选出素质教育的模范,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从而带动和促进周围同学共同努力提高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群.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07,(5).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3]彭伏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人文教育短缺问题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
[4]庞黎明,杜淑梅.素质教育与学生个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
[5]刘丹,许洪范,李伟.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7-129.
[6]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19-22.
篇3
关键词:四杆机构;创新能力;实验装置;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适应现代生产技术应用、管理和服务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是机械设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必须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基于这一点,在四杆机构教学中,我们开发了四杆机构实验装置,并对教学情境进行了重新设置。我们采用了演示实验与机构虚拟设计及实际机构应用并行的教学方式,即:首先在实验装置上完成四杆机构运动研究的演示性实验,再向学生提出设计任务,由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并应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最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点评总结,并根据成熟的设计方案进行零件加工制造,通过机构组装试验,验证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机械设计主线,侧重实际设计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习。
我们开发的四杆机构实验装置以实际应用为背景,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该实验装置采用了悬臂架结构,通过悬臂架使四杆机构各杆形成空间的平行结构,可有效防止在不同杆长实验状态下机构运动时连架杆与机架发生碰撞,避免机构运动干涉的发生。该实验装置机架长度可调,其结构为在工作台面上开导向槽并与悬臂架配合形式,调整机架长度时,只要松开固定螺栓,沿工作台上导向槽移动悬臂架至工作位置后再固定螺栓即可。
在四杆机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用四杆机构实验装置,采用一组固定长度且杆长不同的构件杆组合,完成四杆机构三种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及双摇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使学生基本掌握四杆机构的组成及工作特性。
通过对四杆机构的认知学习,学生了解了这样的结果:四杆机构三种类型变换的关键是各杆长度的变化。那能不能采用一种可无级调节杆长的结构,应用快速搭接方式,在原有实验装置上实现三种不同类型四杆机构的实验呢?这就是我们对学生下达的设计任务。该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自行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方案,并应用CAXA实体设计软件完成结构设计。该设计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完成设计任务,不仅提高了综合机械设计能力,熟练掌握了机械设计软件的应用,还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诸方面得到了锻炼与调高。以下是学生完成的几种典型设计方案。
方案一:如图2所示,结构杆设计成前端带槽形式,两侧留有可与滑块装配的槽,使滑块能在结构杆上来回滑动,滑块位置固定由紧定螺钉完成。通过改变滑块位置即可改变销轴位置,实现杆长无级调整。
方案二:如图3所示,结构杆设计成了三段形式,两部分结构杆中间采用螺杆连接,螺杆两端分别采用左旋与右旋螺纹。通过旋转螺杆,两端配合的左右旋螺纹同时旋进或旋出,可以方便地实现杆长无级调整。
方案三:如图4所示,结构杆采用杆内开槽并与滑块配合结构,滑块定位由盖板用螺钉紧固完成。通过改变滑块位置,可实现杆长无级调整。此外,该结构在结构杆侧边与滑块侧边均开有凹槽,可用于杆长调整后的实际杆长尺寸测量。
杆长调整方案很多,各有特点,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讲评、总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难看出:方案一中滑块移动导向性较好,杆长调整后的位置精度较高,不过使用侧面螺钉定位滑块位置,定位不可靠,且该结构杆结构尺寸较大。方案二中杆长调整方便,但连接螺杆刚性较差,特别是当调整杆长尺寸较大时,由于螺杆旋入连接杆尺寸较小,杆工作中较易变形,影响机构工作精度。方案三中虽然杆结构较复杂,但具有杆长调整后位置精度高,定位可靠,特别是调整后杆长尺寸可测量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结构特性。
结合各设计方案特性分析,我们确定了方案三为应用结构,对方案三各零件进行了加工制造,在四杆机构实验装置上组装机构,如图5所示。该机构通过调整四杆机构各杆杆长,可实现四杆机构三种类型转换。实验证明:该设计结构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应用该结构可分别实现对四杆机构三种类型的运动分析。
以上是我们在四杆机构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我们深深体会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设计,采用适当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技巧,一定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如何将教学过程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知识面广、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不断改进、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谭放鸣.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4
一、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与发展都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开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培养创新人才。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高等院校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等院校积极实施创新教育,也是为了改革我国应试教育模式。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重视的知识教育,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学生是被动的在学习,失去了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二、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施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创新教育实施途径单一化
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实施主要是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经过课堂讲授的方式实施,实施途径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课程教授方法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创新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虽然意识到当代经济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的,逐渐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大多数院校也开设与创新教育有关的课程,但是从总体来看,还是倾向于应试教育,更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没有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不重视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校学生为了就业热衷于研究生考试、各种业务考证过程中,也不重视创新教育。
(三)创新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但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更新很难适应社会发展。创新教育的内容必须要“新”,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的高校,多数为选修课,课程类型较为单一,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多年未更换,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高等院校创新教育多元化的实施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学校应广泛地宣传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培养大学生积极探索创新的路径,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学校应多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比如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创新训练项目、各类学科技能竞赛等;为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也可以在校宣传栏中积极倡导学生追求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宣传些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事例,激励学生去学习和效仿。
(二)开展创新类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
开展创新类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开展创新类竞赛和创新训练项目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类竞赛和项目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逐步能够建立起创新思维,掌握创新办法,拥有创新灵感,提高创新能力;学生在创新训练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吸收了很多非专业的知识。学生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而朝着多元化,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建立创新教育实践基地
篇5
一、提供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前提
认知心理认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前提。
1.空间上的灵活性。在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幼儿划分好游戏场地:看书的围坐在图书角;搭积木的在结构区动手;下棋的在益智区落子……乍一看,似乎一切都有条不紊,可实际上却使幼儿的思维造成一种定势,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首先强调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游戏内容自由选择游戏场地。
2.时间上的充裕性。足够的时间是满足幼儿自主游戏,培养其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当幼儿有了充足的游戏时间,他们才有可能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有新发现,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解决新问题。
3.材料上的选择性。过去,教师总是将不同的游戏材料分门别类地投放在各个区角,在某种程度上又一次阻碍了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事实上,教师只需让幼儿将游戏材料放于不同的箱子里,并在箱子上设计好相应的标记,每次游戏时按自己的需要取放即可,这样既节省了游戏材料放置的空间,又体现了“一物多玩”的宗旨,较好地达到了培养其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创设层次性的游戏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基础
皮亚杰强调:“教师应了解儿童,游戏要重视儿童的观点,要适合儿童的水平……”基于这个观点,我认为,游戏环境的布置应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将游戏环境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并配以不同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充满兴趣地游戏,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创造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小班。小班幼儿一般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且由于年龄小,想象的创造性还很低,主要依赖游戏材料,他们游戏时的思维是与对环境的感知及自身的行动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游戏主题和游戏情节基本上是重现生活中某些经验,创新意识才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小班应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教师提供形象玩具和材料,同一主题、同一种类的游戏材料要有足够的数量,便于幼儿开展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避免幼儿因玩具不足而争吵。
2.中大班。中大班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及语言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有所发展,其想象开始含有一些创造性的成分,常常在再造想象的过程中加进自己的想法和内容,尤其是大班幼儿。因此,中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从品种上应该增多,即注重向幼儿提供各种类型的半成品玩具,并准备一些经常使用的工具,将它们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由幼儿自行使用。这些半成品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建立可变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保证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倘若游戏环境始终保持原状,不但会造成幼儿游戏兴趣的减弱,更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游戏环境应以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只有当游戏环境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探索环境,并自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形成在某方面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发挥他们在这方面更加明显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建立可变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保证。教师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的深入,和幼儿一起有计划的投放新的游戏材料或更换材料、变换玩法,不断激发幼儿发展的新需要,从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互动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关键
篇6
一、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了,具体到每个人该怎么做呢?如何抓住每一个机会给学生创新的思维;如何灵活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环境等都要费一番心思,需要教师勇于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才可取胜。所以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每一步都需要老师有“创新意愿”才能做得好。
1.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模式固定,形式单调,方法呆板,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还未能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视“课堂”为“讲堂”,尽管天天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上仍然是穿新鞋走旧路。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思想和观念上做到以发展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学生。不但教会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具有离开学校仍能持续发展的本领。
2.分析处理教材,要创新路子 如:由于计算器入课堂,繁琐的多位数四则计算可以略讲。如:“能被3整除的数”教材虽然没有把结论直接“奉献”给学生,但呈现的是一幅3的倍数图,其实已经告诉学生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学生仍然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参与的自由度。教师可以大胆创新,组织学生操作,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分别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验证得出结论。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教学方法的确立,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课前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编拟引读提纲,安排课前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课中要把知识讲授和阅读结合起来,从已有知识、生活实际、具体操作等出发设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从课本中找答案。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只有用自己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才能锻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产生创新意识的情境
小树苗茁壮成长,花儿开得灿烂,离不开阳光、肥料、水分,更离不开辛勤的园丁。同样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教师。
1.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创新意识萌发的沃土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学生打成一片,多谈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都得到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创新激情自然会调动起来。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欲望 如:我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给学生放一段制罐厂录像,学生看了工人生产各种各样的罐子盒子的简单过程后很感兴趣。我问:“现在要制造这样一个罐子,工人叔叔考虑的第一道工序是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激发学习激情。结果得出结论是:首先要“量体裁衣”,也就是要计算这个罐子的表面积,才可以开料制罐。然后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本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造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陈旧的习题和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标新立异,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练习。
4.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创新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教师应起到引路的作用,运用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等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鼓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内容。要结合有关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向思路的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7
【关键词】科技竞赛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0-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十报告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当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应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既要坚持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当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五重五轻”现象。
一、科技竞赛及其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科技竞赛是为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窗口。概况来说,科技竞赛是大学生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下,综合运用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针对在社会实践、生活学习及学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相关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辅助下,给出对应解决方案的一种创新性活动。科技竞赛既注重理论依据,又强调动手实践,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其目标是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抗挫折能力及形成严谨的科学意识等个人综合素质。
二、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引导学生参加与科技竞赛的动力,也是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及学院等要在不同层面上开展一系列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参与面广、吸引力强的校园学生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首先,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每年在全校常项性开展系类校园科普活动,建立品牌科普活动。应注重校级示范性及院级普及性科普活动的有机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按照规范化、科学化、项目化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科普立项活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创新文化氛围。
其次,应注重引导学生。学校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如开展创意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活跃学生创意思维,挖掘创新潜能;开展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创业节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学习创业知识,熟练创业技能,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为大学生打造科技竞赛支撑平台
学校应从组织、制度等多个角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其打造科技竞赛支撑平台。
(一)建立科技竞赛提供组织保障制度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创新管理部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搭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交流平台。同时,设立学校行政划拨、学院自筹及企业赞助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专项经费,将经费分为组织基金和奖励基金两部分,为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提供资金保证,免除后顾之忧。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同时,注意由学校成立专门专项资金管理中心,保证专款专用。
(二)健全科技竞赛激励制度
学校应制定健全的科技竞赛管理办法,鼓励广大师生参加竞赛工作,提高学生的科技竞赛水平。根据竞赛主办方的层次、竞赛的影响力、对学生创新能力锻炼程度以及学校、指导教师、学生的投入情况,从学校、学院两个层面,组织一批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学术科技竞赛,对参与科技竞赛取得成绩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奖励可以体现在激励奖金、评优争先、保研推荐等不同方面。
(三)建设创新课程体系
学校应在实训和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基础上,遵循“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根据专业年级的不同,构建普惠型、递进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开设创新教育系类课程,开展创意培训、创新理论讲座,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等,构建创新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把创新教育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渐进性、分阶段加以安排。
(四)构建学生科研平台
坚持科研训练“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核心,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等不同层次的科研训练体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科研大平台。同时,开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实验实践及学科竞赛实践、创新性实验课题进行研究的工作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养成科研习惯。
(五)组建不同类型的导师平台
组建相对稳定的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实现一对一帮扶,同时对指导教师师资进行优化,将指导教师划分为创业教师、科技竞赛团队指导教师和校外创业导师等不同类型,对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六)成立专门科技创新组织
学校组织成立专门科技创新组织,把学生创新工作更密切的深入学生中去。由科技创新组织广泛宣传学生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科技活动,活跃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牵头组织各种技术培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各学院分科协工作,协调全校的学生科技活动,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四、结束语
科技竞赛一方面能够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又是学校展示教学成果的窗口,从资金支持、激励制度、教师指导、组织协调平台等全方位为学生搭建科技竞赛支撑平台,营造浓厚的科研与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有组织的科技竞赛,能够削除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有效地反哺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崔英静.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8.
[2]肖纯凌.深化教学改革克服“五重五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3]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
[4]薛艳茹,刘梅等.依托学科竞赛提高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
[5]谢红梅,耿葵花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以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3,8.
篇8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75-01
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释疑
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人,很难想像他具有多大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个前提。在教学中,我始终用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教学风格来使学生兴趣盎然,用新奇的化学故事、化学史、生活中的化学、现代科技新成果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各种类型的实验包括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和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探求欲,在他们浓厚的兴趣中,他们的创造热情也得到了激励。
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要启发学生善于质疑、释疑,学贵有疑,这样才不会使学生一知半解,才能使学生保持恒久的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源泉。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过程,分析能力、探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二、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的就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地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双向思考能力。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思维的定势,形成了习惯性的正向思维模式。换言之,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较弱,遇到一个问题,不会反过来想一想,不会对比联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因为逆向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教学方法力求新颖别致,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利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等,通过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化学科学的伟大,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的有效落实。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且在这些实验教学中还发现许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并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篇9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IT人才;创新意识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及经济的复苏,各IT企业人才需求量大增。但是,企业却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发愁。与此相反,不少IT相关专业毕业生因难以满足IT企业的需求,只得从事非IT行业的工作,使IT人才相对过剩。表面来看,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实质上则是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IT发展同步。高校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造成了办学与社会需要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不足。为此,笔者在对IT企业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特色[1],对IT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2IT企业的需求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苏州大学多年来长期注重校企合作,与在苏的10多家著名IT企业成立了IT企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都组织委员会成员进行集中交流,听取IT企业对毕业生的整体反馈及具体要求,并就教学方案的制定广泛征求意见。从反馈的综合意见来看,IT企业首先看重个人素养,均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其次,企业十分看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具备外语能力和数学基本功
方面的基础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具有综合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具有自主学习与强化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概括来看,苏州及周边IT企业需求的是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用型创新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三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四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指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不墨守成规、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和自信心。
3IT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我国的教育理论界早就从社会功能、智能结构等方面对人才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这四类人才中,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着眼于培养未来的教授和学者;工程型人才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着眼于培养未来的主任工程师、总工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就业视角下IT人才创业教育生态链构建”(09SJB880127)。
程师等;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着眼于培养工程技术熟练的、优秀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技能人才强调岗位操作能力,着眼于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2-3]。
地方本科院校虽然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但面对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院校。此外,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一般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所需要的软件环境及得天独厚的人才市场优势。因此,无论从自身基础还是人才市场需要看,地方综合性大学IT相关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4]。大力培养工程型/应用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然而,单纯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少企业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与强化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即要求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性/应用型人才,我们称之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期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先后完成了教育部项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中之重”研究课题“多模式校企合作,探索IT人才培养新途径”等多项教学研究课题,提出了旨在“强基础、厚实践、重创新”的地方高校“三强三优”的IT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校企深度融通,采取课内外结合等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图1给出了“三强三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性人才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培养出的。因此必须需要以课外科技活动为龙头,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强化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此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必须注意创新意识培养早期化、创新意识培养一贯化以及创新意识培养普及化。
图1 “三强三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创新意识培养早期化,是指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苏州大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了大量课外科技课题,如君政学者研修基金、学生业余科研基金、企业提供的课题以及老师自主设立的课外课题,学生从二年级起即可申请课外科研课题,从而使学生尽早有创新意识的萌芽。
所谓创新意识培养一贯化,是指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始终坚持,要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培养环节。为使创新意识培养一贯化,计算机学院组建了创新实验室,如嵌入式研发中心、飞思卡尔联合实验室,组建学生开放实验室,成立学生科技协会,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涯始终有机会参与课外科技活动。
所谓创新意识培养普及化,是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辐射面广,不能仅仅停留在少数学生身上。为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办学生创新论坛,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等,主办程序设计等各类计算机学科大赛。在这些活动中,必须使学生抛弃一种以得奖为目的的功利思想,让广大学生均有机会参加,并通过优秀学生带动广大学生,培养绝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
3.2强化实践能力
对IT类学生而言,创新能力往往要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实施“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组建实习基地群,并组织编写系列配套的实践性教材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所谓“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将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同开放实验室课题统筹考虑,并使之能结合未来实习基地的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实践内容和实践环节“一体化”。与此同时,还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即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建设、实习基地群与学生开放实验室建设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5]。
在强化实践能力方面,针对单一实习基地难以从根本上形成校企紧密结合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以达到校企双赢的整体目标。在组建“实习基地群”的基础上,我们将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到全面校企合作的层次,进而提出了“多模式校企合作”的理念。多模式校企合作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多种校企合作方式;二是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三是针对学生不同的特长,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方式上,可采取与IT企业共同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IT企业组成联盟等松耦合合作方式,也可采取共建实习基地、创新实验中心等紧密型合作方式以及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的直接合作方式。在校企合作层次上,针对不同企业可采用不同合作模式,如针对研发型企业,采取项目合作、共建创新实验中心等方式合作,对应用型企业,采取共建实习基地和工程中心,共同开设实用性课程等方式合作。在选派学生方面,对不同学生,也可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对于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研发型企业及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应用型企业及工程实习基地实践。
主动与大中型IT企业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既弥补了实践建设经费的不足,又丰富了实践内容。组建学生开放实验室,则结合地方院校企业实际项目较多这一特点,让学生加入教师的实际课题小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实践能力。此外,我们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紧跟IT发展、适应地方企业需求,编写了系列配套实验教材,适应了学生的自主实践需求。
3.3强化综合素质
IT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仅仅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是难以完成的,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结合学科优势,广泛开展学术讲座,增设人文类课程,强化外语能力,增强国际交流等,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每年均会聘请知名企业高级主管、政府机关领导和知名学者进行企业文化讲座、中西方文化讲座及专业学术讲座。同时举办各种活动,大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团队精神,如举办计算机科技文化节、各类学科竞赛以及与企业共同举办创业计划设计大赛等。在外语能力培养上,实施英语、日语的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选派学生到美国华盛顿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日本关东学院等海外高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
4培养模式的实施
4.1优化教学方案
在优化教学方案方面,我校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让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来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IT类相关专业教学方案进行全面调整,并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对各IT专业制定了子方案,如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创造创业型等,其中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核心。根据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的建议,我们增设软件测试及其平台、J2EE程序设计、UML统一建模语言、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软件项目管理等企业急需课程。同时加强实践环节比重,设立系列课程设计,提高课内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增设课外实践环节,与课内实践学时比例为1:1,并记入课程平时成绩;单独设置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课程。增加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并通过双导师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4.2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全面开展了课程群建设,优化整合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建立了程序设计课程群、硬件技术课程群、系统软件课程群、软件新技术课程群,并按课程群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同时系统组织教材编写,近几年出版教材20多部。其中《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嵌入式与应用教程》等6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的教材融入了校企合作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多媒体技术为例,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我们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侧重验证性实验,以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应用为主,通过这些软件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概念的理解。第二层次侧重设计性实验,以Visual C++和Visual Basic等语言及开发包为主,为进一步开发多媒体应用软件打下基础。第三层次侧重综合性实验,也以Visual C++和Visual Basic等语言及开发包为主,但实验内容可提升至简易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的设计,甚至可扩展至毕业设计。
4.3优化教学方法
我们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课堂、在线答疑、课件点播等方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将企业作为第二课堂,认知实习、假期实践、部分课程设计安排在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同时强化双语教学,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型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方法,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课程,由外籍教师直接教学。
5实践效果及思考
“三强三优”IT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我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提升。2005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9年,软件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励70余项,如ACM―ICPC亚洲区铜奖、长三角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应用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江苏省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等。
“三强三优”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度依赖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十分重要。可通过直接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聘请企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和行政主管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组建一支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此外,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采取分层次、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将更大程度地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如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考核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并由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
参考文献:
[1] 龚声蓉.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6(2):18-20.
[2] 龚声蓉. 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 计算机教育,2006(10):18-20.
[3] 伏玉琛,朱艳琴,龚声蓉. 双导师制应用型IT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21):33-36.
[4] 张瑜. 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福建电脑,2008(12):21.
[5] 龙青云.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24):22-24.
Thinking on Cultivation Pattern in Regional Universities for IT Innovative Talents
GONG Shengrong, ZHU Yanqin, YANG Jiw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篇10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创新意识 教育培养
着眼于目前我国数学建模在知识统筹中的位置,可以了解到,其已经被列入专业数学的学习范畴。文章着眼于当前社会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准的要求,认真分析数学建模创新意识构建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教育环节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所以,文章主要针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展开研究,期望可以对相关教育工作者形成一定启发和帮助。
一、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能力的方法
1、按部就班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1)培养学生形成建模思想。首先学生要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避免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帮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例如可以适当将知识融入到情境教学法、趣味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中,减少学生紧绷的学期压力,以轻松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知识;2)逐渐教授简单的建模。建模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一致,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则。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开展建模的工作,逐渐引导学生建立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学会一定的解题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为深入学习数学建模奠定基础;3)构建建模能力。虽然基础的数学模型已经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实际应用需要,但是对于专业学习数学的人员而言以及科研人员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适当开展对比较复杂模型的学习,此外,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合理的学习手段,从而,深入的掌握相关能力。
2、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首先,就程度相对较低的学生,采取针对性问题教 学,例如生活类问题。通过生活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有益于相 关内容的引导。而在这一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保证知识的平滑、完 整,有效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最终实现良好的基础教学; 其此,学 生在掌握一定基础后,应快速培养其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系于较高难度问题的解决能力。虽然学生拥有了相对牢靠的基 础知识水平,却不意味其能够解决较高难度问题。所以,应当为其构建斯为基础。最后,进入到复杂模型的学习阶段。数学建模的 主要困难在于复杂性,为更有效解决数学问题,也必须采取这样的 形式进行。这也不免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所以,复杂问题 的教学层次,较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实践教学,让学生事件中认识到 问题发生、处理思路及解决过程的规律,由此有效的增加问题解决 能力。
二、 数学建模在教学中的意义
1、增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虽然在学习过程中有些抽象。但是,其仍旧作为解决生 活问题的主力学科。所以,应当结合生活层面,对数学教学开展具 有一定深度的生活类教学活动。由此,提升学生对高等数学以及 数学建模的认识,从而降低学生在入门层面所存在的障碍。另外,教师也可以采取相对新颖的模式,从相对简单的层面入手,开拓教 学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在生活问题解决层面的惯 性思维,逐渐构建学生良好的思考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教学成果是双向的。
2、数学建模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备数学建模能力的学生,通常能够独立处理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具备综合素质,才能够构建完善、有效的模型。其中包括:第一,创新力。创新能力是解决不断出现的新型问题最好的方式; 第二,构建创造性思维。遇到问题可以寻求传统的方式解决。不 过,更好的方式,便是根据问题而创造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发现在学生具备相关能力时,将能够以此解决更多 类型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意识,有着客观而现实 的作用。
3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建模的创新意识,主要分为两个放面: 一方面,加强学生 的知识深度,确保学生能够具有足够知识。缺乏知识的基础上,将 难以有效实现创新成果; 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 养。尽可能保证学生在问题发挥、逻辑联想等层面有所建树,从而 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体系中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 养,并着重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层面有所突破。从而保证学生 在解体过程、现实问题的处理等方面,能够实现较高的效率。
参 考 文 献
[1]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 5) :613-617.
- 上一篇:病案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 下一篇:旅游市场构成的要素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8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