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陶艺课程教学;创新思维;新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美术学科的升级,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高等美术教育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能力型”、“素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高校在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高校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陶艺”课程。该课程十分强调“造型”能力,由于它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和易产生成就感等诸多优势,因而深受学生们的亲睐。尽管如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创造力,并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新实践转变成“能力”和“素质”,长期以来是“陶艺”课程乃至高等美术教育探讨的焦点。
一、“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缺失的现状
在当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及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纷纷意识到“陶艺”这一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艺术形式,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许多高校开始设立了专门的“陶艺”工作室,对非陶艺专业的学生设置“陶艺”课程,以期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和操作方法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强调技术性和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创新性和拓展性的重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交流共识,现将目前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创新思维”缺失的现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原创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匮乏
高校在“陶艺”课程教学中往往缺乏国际性前瞻目光,一味地“敝帚自珍”或投其所好地盲目照搬。在教学中,主要依据前人探索的既定成果安排教学内容,强调以工艺技术的掌握和“传统经典”摹仿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虽说传统的沿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却也姑息了一味模仿、食古不化的恶习。多数只学到传统技艺的皮毛,没有汲取国际当代陶艺的创新成果,严重缺乏“原创”的朝气。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创新意识,也没了“自我”。因此,目前这种“陶艺”教学模式亟待彻底反思,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充分借鉴中外“陶艺”创作和教学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2. 课程建构缺乏开放性和兼容性
课程的建构十分单一,缺乏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教学内容也与其它学科关联性较差,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加之课时数过少,学习技巧已自顾不暇,根本无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训。此外,美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工艺美术史中学习的有限陶瓷知识,特别欠缺以“创新思维”主导的陶艺创作与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
3. 重视技能学习,忽视思维培养
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教学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强调技法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原料属性、成型方法、装饰技法,如:手捏法、拉坯法、刮划法、粘贴法、施釉法等,缺乏针对学生直觉、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评价标准也片面地强调陶瓷的技术之美,忽视学生通过感其质、掂其量、悟其性创造出来的,融入陶瓷中的生命之美、情感之美。错误地传达了技术表达胜过观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作品与产品之间缺失了本质的区别。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把制陶、烧陶的技术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不仅占用了大量课时,也使观念创新内容无法展开。此外,在多数国人眼中,“陶艺”被划归到工艺品或工艺美术范畴,并长期遵循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而“陶艺”审美则以严格、规矩、精美为评判标准,其实,这就是以技术美作为“陶艺”的审美标准。这一标准严重影响和固化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 教与学的沟通缺少互动性机制
尽管不少教育者呼吁在艺术教育中导入启发式“创新思维”,然而,目前的“陶艺”课程教学仍没摆脱“灌输”的模式。针对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往往缺少互动性,教师便是课程的“权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被奉为“真理”和“标准”。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严重缺少批判性反思和探索性精神。可悲的是,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对老师言听计从,模仿其风格成为天经地义。老师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作品的优劣,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过多参与和影响学生多样性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性思考。
二、“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上(如: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烧成方式等)均能呈现出理念高于行为、创新胜于规范、过程重于结果的特点。陶艺制作过程要求双手与工具协调使用,手的动作刺激了脑细胞,并促进大脑的运作,使擅长“逻辑思维”的左脑与擅长“感性思维”的右脑交替使用,发挥最大效能。“陶艺制作”不仅提高了双手的灵敏度,而且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创作所要求的个性、动感、力度、速度感的表达,也非常有利于启发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隐喻思维法、打散重构法、异质同构法等。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应用,“陶艺”课程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造型能力”,并为创新性、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学生形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和主人翁,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肩负着以其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陶艺”教育,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尤为重要。
三、针对“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与实践
由于高校“陶艺”课程中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改变以传统“灌输”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从“学”着手改革,将基于“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学”为主的模式,即:由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授“知识与技巧”转变为教授“思维与方法”。同时,要注意“因才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在尊重他们的表现欲和个性化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传统技艺手段与现代创意思维相结合;把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相融合。基于这种思考,本人在多年“陶艺”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了一系列教学“新举措”,并已初见成效。
1. 教改新措施
(1)课程设置遵从时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学生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用广阔的视域和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中的“形态”,并在造型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反复锤炼操作技能,并用创新思维去塑造“新形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性,实际上,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扮演“教练”而非“教师”的角色,通过启发思维、解惑问题和传授方法等手段,帮助学生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去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的充分“沟通”则是“陶艺”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
(2)强调作品的原创性,通过“造型”整合所学知识。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做好示范性讲解,并身体力行,同时,应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去探索和创造“原创作品”。“陶艺”课程的讲授,不仅要关注陶瓷制作技术与原理,而且还要聚焦陶瓷造型的规律和方法,并能学习和掌握古今中外的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要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型”这一复杂的过程,来整合所学的中外美术史、设计史、艺术概论、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质。此外,还带领学生参观国内和国际性陶艺展,考察国内的瓷厂和窑址,让学生从器物中感受“陶艺”的内在美感,创造形式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3)在教学环节上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作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摒弃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代之以启发性的互动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生研讨、人境互动。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激发学生探究“陶艺创作”的兴趣,鼓励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互相启发,师生相互启发、补充、促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双向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拓宽知识、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提高创新能力、教学相长的目的。
(4)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分组合作制,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实施分组合作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了分工协作和团队研讨的优势,并在造型过程中逐步强化“团队精神”。由于学生个体和创作主题的差异性,以及“陶艺”制作程序的复杂性和交叉性,这便为“分组合作制”提供了契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合作兴趣,一方面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与其合作,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团队的创造力量和优势。同时,这种方式还了化解了学生短期内集中使用场地和设备的矛盾,有效地协调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2. 教学新成果
多年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与表述,即:提倡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所带出的不同感觉方式、表现方式与思想、观念的结合,并贯穿于陶艺基础、技法与表现、实习创作和毕业创作一系列课程中,使学生得到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支持和感觉把握,从而形成了相对丰富而多元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面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届湖北现代陶艺展”中我院有13名本科生入选,9人获奖,在近年的湖北省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中,也有多位学生的陶艺作品入选参展并有不俗的表现。另外,从创作课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范例,也较充分地体现出我院陶艺课程改革的特色和成果,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积极的因素和闪光点:
(1)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体现。从获奖作品来看,其完整性和形象的表现力方面足以证明同学们已具备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此外,在形象塑造和空间形态营造上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充分显示出了其能力上的优势。不难看出,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心灵相对应的形态语言和精神品格;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浮泛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将多元创意思维寄寓在造型中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意义。作品注重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的表达,作者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思考,探索个性化的道路。
(2)传统资源、当代文化和自身经验的整合与转换。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不满足已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文化,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成长的经历中提炼主题。许多作品努力在传统和当代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关系和表现形式。特别在传统资源的利用上做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已经意识到传统艺术中的很多内容还有待继承、发掘和拓展,有许多可以引导和启发当代艺术表现的东西还没被很好的利用和认识。这种思考,对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能能可贵,而且至关重要。
(3)综合材料运用与人文情怀表达。综合材料的运用,使“陶艺“从材料上寻找到了面向“当代”的一个有利武器。许多作品强调了材料运用的多样性,扩大了陶瓷的表现力和外延,使“陶艺”展现出更加活泼,富有生命力,充满神秘感和多元性特征。每件作品诞生的过程都是同学们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品格升华过程。从这些陶艺作品中,可以发现这样的共性特征:同学们的陶艺创作并没有受制于技术的羁绊,而是以陶瓷为载体,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人文情怀。其实,正是这种人文情怀,才能让“泥土”渗透了丰富情感,让“造型”绽放出思想光芒。
将“陶艺”纳入高等美术教育中,意义十分深远。“陶艺”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能,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陶艺”课程也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造型,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艺”课程还具有彰显个性的途径,通过创新思维的导入,学生们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陶艺”课程更具有整合知识的作用,通过课程结构和环节的组织,能够将诸多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颇有“课程群”之功效。此外,“陶艺”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陶艺创造的实践过程,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消化、理解,以致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周月麟. 关于陶艺教育的思考[J]. 装饰,2004(8):89.
[2] 李砚祖. 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 中国美术馆,2006(6):55-57.
[3] 于长敏. 普通高校陶艺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 美术大观,2007(9 ):169.
[4] 蔡麟雪. 浅谈综合性普通高校的陶艺教育[J]. 美育,2010(5):132-133.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在各级各类教育工作之中。因此,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尝试,如根据教科书所设计的教学实验及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进行了一些改进,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事实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笔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和传承,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只有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因为如此,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寓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如果离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进行一些不切实际的“创新”,就会造成本末倒置,得不偿失。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能力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尝试,同仁交流分享,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结合物理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多种媒体,让学生了解中外物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过程。比如,伽利略通过观察和研究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奥斯特通过观察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鲁班受到带齿草叶的启发,发明了伐木用的锯……这些中外事例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其想象力,使其敢于大胆质疑,不惧权威,敢于挑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挖掘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物理教材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新的问题要讨论解决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思考问题,以此培养创造型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新课改实施以后,物理教材也进行了改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探究分时间和空间,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注重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尊重教材、利用好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合理拓展。比如,“平面镜”来源于生活,当学生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规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如水中倒影、月亮在水中形成的光柱等,使学生知道一块平面镜可以使一个物体成一个像,一个物体可以在多个平面镜中形成多个像,使学生发现水中光柱形成的原因,引起学生的疑问与好奇,使其产生科学探究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人生本来就有的可贵品质,是创新意识的一种先天本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求知欲望的引导,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用具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实验操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小制作、小“发明”;有的乐于发现和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等等。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有的学生实验操作得不够规范:解释得不够全面或不完全正确,教师要在肯定、鼓励的同时予以纠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忌对学生横加指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充分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通过观察、操作、制作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培养创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篇3
关键词: 生物课堂 探究能力 创新意识
一、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新能力,但若想把它引导出来,就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实施创新意识的培养。
1.营造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有效的课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这就需要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乐于、敢于参与生物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平等对待,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充分表扬与肯定,保护学生的自尊,树立学生的自信,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寻找适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让学生以不适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2.开展课外活动,展现探究能力。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活动中,没有课本的约束,没有学科的限制,也没有教师过多的讲解,更多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动手制作、练习操作、实验探究、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改革创新,并对各种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书写心得体会。通过科技活动扩大学生的科技视野,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运用科学类比,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中,有的知识点十分抽象,许多的生理过程无法用肉眼观察,因此学生无法形成具体与直观的经验,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抽象的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类比,将其转化成具体而形象的过程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知识讲解。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中“主动运输”这一知识点时,利用一个常见事例进行类比:渡河时,船工将乘客摆渡到对岸。其中河道相当于膜,船相当于载体,付的船费相当于运输物质所需的能量。通过这样的类比,将主动运输这一抽象的过程转变为具体事例,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之后再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教学中科学类比方式的运用效果非常好,学生逐渐掌握这种方法,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活动能锻炼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现实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为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对某对象进行探究之前,应创设一些能够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教学“酶的作用和本质”这节内容时,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寻找生活中的酶。在课堂上,当学生拿出含有酶的物品时,在此刻,及时提问:物品里面的酶起到什么作用?没有酶的话会怎样?说明了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方法导入课堂,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这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开展探究性学习,发掘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学生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尤为重要,因此要注重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领学生积极探讨和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和探索规律,进而掌握学习方法。在开展实验研究时,教学过程要逐步深入,不能一蹴而就,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完成实验探究。例如在教学“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的复原”实验时,先讲述质壁分离的原理,告知学生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在实施后总结发现的问题,并改进。随着实验教学的慢慢深入,学生就可以潜移默化地理解、掌握实验探究过程。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学生就会乐于实验、勇于探究,从而真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3.在探究中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质疑”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求知中蕴蓄突破,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学会走向会学。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在进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的实验时,这样启发学生:“大家观察到边缘微暗,中间较亮的细胞是红细胞。这是因为红细胞是两面微凹的圆饼状。那么,为什么红细胞是两面微凹的圆饼状呢?”大部分学生只答出红细胞的功能,未能把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解释。我进一步启发:“大家可以从立体几何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待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进行讲解:“双凹的圆饼状表面积比同体积圆球形大,双凹圆饼状的形态结构进一步扩大了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这种特殊的形态结构,使得红细胞有更大的表面积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接触。据统计,它比同样体积的圆球形可增加20%~30%的表面积,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这里,通过老师设疑、释疑,不仅使学生明白红细胞为什么呈双凹圆饼形,而且加深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观点的理解。
总之,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学习生物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生物素养与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探究
沿着物理教学发展的轨迹和物理教学的大纲,我们能够发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广大物理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能对问题给以最科学的解决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一、创设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在学生好奇心的增强,而且要让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能够得以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我们给它创设一个合适的心理环境。有人曾经说过,心理安全度高和心理自由度高的人能够更具创新性。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质,让他们不用因为担心标新立异而受到别人的排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潜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让他们敢于表达自我,从而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此外,我们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会问问题的学生是善于思考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能够拿出来与人分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不要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有助于解决问题就是对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周遭世界多观察
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的时候,我们是带有意识和目的性的,并通过调动我们的思维来达到一个获取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我们能力的提高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来自于实际的思考,只有认真观察,领会生活的人才会获得知识,才会向生活发问,获取自己的知识财富。法拉第曾表示过,科学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作为物理教师,我们都知道课本上的自然规律以及普遍概念的定义无一不是来自于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平时多注意观察,因为善于观察的学生,会主动在实验课堂上,洞察原理,提出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而这也是创新意识出现的前兆。身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之前,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并鼓励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之中仔细察看,多问几个问什么。比如,我经常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大到房子钢筋的构造,小到家用电器的运作,同时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身边的物体进行解释,多问为什么,多回答为什么。如为什么在游泳的时候会感觉到一种压迫感,为什么气泡会上升而不是坠落等。这就使得学生在训练自己提问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构建知识体系,错误的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可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理性地看待问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三、要培养创新意识,反思必不可少
反思,顾名思义就是由结果来导向原因,对整个过程的一个理性的回顾和解析。学会反思,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总结自己好的方面,同时也可以较客观、全面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分析原因,修正自己的思想误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例如,在每一次的作业完成之后,我会抽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作业探讨,如“我们都有哪些解题方法”“这些解题方法都是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吗”“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改进”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牵引下,学生共同进行学习与探讨,最终寻找到最优秀的解决方案。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反思必不可少。
四、培养创新意识,探究学习要先行
循着历史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任何物理重要规律的发掘,无不体现着科学家们的创意想法。而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有关创造性思维的例子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亚里士多德提出:轻的物体要比重的物体落得慢。但是伽利略认为不是这样的。于是,他进行了著名的斜塔实验,最终两个重量不一的铁球同时着地。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的重力原理,带学生重回那个时代,一起来探究伽利略的思路,启发他们去挖掘这个颠覆我们思维的结果的原理是什么。这种探究式的授课方式,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进而激起他们学习探索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五、结语
众所周知,学生在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之后,将会进入高校,继而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他们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而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物理基本原理,努力创设条件,进一步启发学生去自主地探究问题,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学娜.小议高中物理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174-02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显然,培养下一代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物理学的起始――初中物理,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应试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观念要领,掌握规律,但它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倍受束缚。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或知识库,学生几乎不需要创新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1.全面认识创新的含义
中学生的创新与专家的创新是有很大差异的,专家的创新有一种使命感与责任感,而中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在课堂上不可能有显著的创新。因此,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使学生扬起创新理想的风帆。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创新意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名家发明创造的过程,激发其对物理学的感情,确立顽强学习、刻苦钻研物理知识的决心。激发创新意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对物理学史有所了解,对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在人类认识史上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冲击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所引起的重大技术变革有所了解,激发其创新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创新意识。
物理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人们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离不开物理。因此,物理教学只有密切与现实生活联系,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改造世界的主要力量,它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创新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点。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能力上来是值得研究的。
1.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升华,其灵魂是想象力,其表象特征是独创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要杜绝人云亦云、以优生的思维代替差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等现象。
2.留机会给学生,显现创新能力。
中学时期是理性思维和身体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时期,学生们敏感好学,朝气蓬勃,憧憬成功的美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让学生显现初步的创新能力。
首先,利用习题激发创新能力。选择一些已知条件不确定或答案不唯一的习题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经验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其次,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要形成创新能力,就要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让学生多渠道地参与创新性活动。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与开发,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交流;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并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形成良性循环。
3.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大部分学生是带着好奇心观察实验的,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要在实验中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创新能力。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想象力丰富,易于接受新信息,其新思路、新想法缺乏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索的机会,导致其创新意识被扼杀在萌芽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加以正确引导,增设一些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课外实验,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其次,要增加探索性实验教学,活跃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是一种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规律性和说明自然现象的方法。因此,可把课本中某些验证性实验改编为探索性实验,增强研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课外合理指导,培养创新精神。
物理课外活动要以活动来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学校要在物质上组织上为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毅力,注意扩大课外活动的影响,给学生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此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挥学生的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在学习活动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产生新的设想。只要教师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俞学明.创新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意识;探索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保持着飞速发展的劲头,各项教育改革也都不断推出,效果良好。高中教育同样在这场改革当中受到了空前的洗礼。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和生活实际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是高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无论是从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新课改要求中更加强调的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对其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使其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深化的表现,下面就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一些简单建议: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创新已经逐渐成为现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实施创新教育满足全新的社会需要符合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创新意识也是现今每一位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重要素质。从根本上来说,做好学生的创新教育工作是对其主体精神的弘扬,是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的教育过程。创新意识能促成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创新实质上确定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代表着人才素质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它输出着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客观上引导人们朝这个目标努力,它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
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具体做法
1.兴趣培养,创新基础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切钻研和学习活动的最佳原动力,也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前提和关键所在。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催化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所在。例如: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通过视频让他们感受到自然和天空的美丽,以及二氧化硫所带来的危害,引入环保意识,这个时候再提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学习显然效果是更佳的。还有在乙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各类大型假酒中毒事件作为情境;在盐类双水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泡沫灭火器的应用加以解说,这样通过各类生活应用和饱含趣味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拥有创造热情的学习是创新意识的动力所在,在此基础上的教学,也才是创新意识培养的极佳环境。
2.故事导入,创新氛围
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不断讲述各类相关化学知识所伴随的一系列社会文化和历史以及化学家们丰富而精彩的探索历程,这些精彩知识内容的导入对学生创新意识也有较大的启发作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各类故事的导入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尤其对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较为积极活跃的状态,是创新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导入饱含趣味性和化学知识的故事,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课堂活动,让师生在融洽的环境和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教学活动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3.积极鼓励,敢于创新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意识,首先应当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盲目复制教师和书本观点,方能有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积极鼓励学生活跃思维,敢于发挥想象,提出自身观点。例如在乙烯性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当中,教材当中通过乙烯让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了整个加成反应,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疑问引导和启发学生:乙烯和溴水的反应与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其产物是否相同?为什么在乙烯和溴水的反应当中方程式却只有乙烯和溴的加成?等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和展开想象,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提出更多的的问题和方法,让学生明白书本内容的局限性而展开自身丰富的想象创新,敢于提问,敢于创新。
4.问题情境,引发质疑
一切探究和成就都源于质疑精神,“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现代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将任何一种教学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的学习源于自身对情境中问题的思考和质疑,无疑,这样对学习效果及其创新都是相当有利的。例如在“物质的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拿出一杯一定体积的清水,然后说:大家想知道这个杯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水分子吗?有谁能数的清吗?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本节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探究,显然会收效更佳。
另外,鼓励学生质疑而非打击他们的错误,以免挫伤学生创新和质疑的积极性,积极肯定学生质疑过程中的亮点,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逐步完善并给予适当引导,创新意识的火苗则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逐渐燃烧壮大,在学生的质疑和不懈求知过程当中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品质。
5.积极探索,促进创新
中学化学的教学是一门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教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和利用实验教学的作用,在实验过程当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实验探索。将教师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动手实验,将化学验证的过程转化为实验探索的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各类探索实验,将常规实验转换成探究性实验。同时,实验过程当中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以及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实现思维的跳跃和创新,让学生在亲身感受过程中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继而探究解决,引发创新。例如在氯气与水反应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东西,提问到:“当你们打开水龙头的时候,往往会闻到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用学生亲身体验过的事物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另外,除了对课堂实验探究的注重,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和生活当中进行自主探究实验,激发其创新意识。例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实验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各类物品自制简易的原电池;在乙炔的制法学习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其特点和化学反应原理,自己独立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可以是参考教材设计但决不能完全相同。通过这样的设计过程同样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在学生完成设计和探究实验过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引导、指正,肯定学生的各类创新思想,这些都是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关键所在。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当从多个方面着手,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出发,通过质疑引发和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其创新意识。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已经逐渐意识到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然而在实施过程当中却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创新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实验探究或是因为条件限制,或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些都是需要强化的地方。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出发,开展更多有效的化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将各项实验探究落到实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加斌.浅析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2]胡卫兵,史伯安,聂光华等.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知识和能力并举: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6).
[3]李海江.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2(2).
篇7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性教学;实践与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它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探究实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探究的过程,而化学实验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对实验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操作有机地统一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自主实验、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是我们化学教学所追求的的目标。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探究的过程。进行研究性实验,而化学实验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拓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化学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1.自主实验,探求新知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意识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什么是创新意识?它是一种是使学生进行创新、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大多数学生一般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潜能。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这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大胆质疑,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氢气和氧气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我们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的设问:(1)制取气体的装置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适用于制取哪种气体?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哪种装置?(2)制取气体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用纯碳酸钙代替大理石行不行?(5)若没有大理石该用什么药品代替?经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探究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2.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设计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例如:在关于中和反应的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给出所需的药品和仪器,然后让学生自拟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学生通过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2)学生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3)完成实验。(4)师生交流。这样,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思、研究,虽然用时会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探索和创新意识。
二、在实验中加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究为的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探究性地主动学习,这是学习过程的一种质的突破与飞跃。探究式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并主动探索求解,从而将化学学科的各部分知识、技能、技巧相互渗透、融会贯通。例如教材中的“电解水试验”,可以这样设计:
1.提出问题: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液体物质,如果给它通电会怎么样呢?
2.提出假设:由于学生对水这一物质非常熟悉,纷纷猜想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猜想一:没有变化。
猜想二:生成其他物质。
在学生提出各种猜的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
具体步骤:、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让学生制订详细的探究计划,就上述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实验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实验一:按照教材中的要求,连接好实验装置,接通直流电源。
现象:正负两极上均出现气泡,负极上产生的气泡的体积大约是负极上气泡体积的二倍。
实验二:检验正负两极所产生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正极产生的气体中,负极产生的气体靠近火焰点火,观察现象。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3.结论:要求学生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从实验所得到的事实可以证明: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且正极为氧气,负极为氢气,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在验证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铁生锈条件时,由于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应该在讲课前的10天前布置学生按要求进行试验,将装置放置于教室或是实验室(也可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并让学生每天观察铁生锈的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趣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精心设计探究性习题,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选择好的探究性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探究性学习会占据大量的时间,而且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习题只需要利用大脑的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在大脑里形成探究步骤,在大脑里比较分析各种可能情况的利与弊,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它不仅能很好的锻炼探究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品质,学会把握探究过程的脉络,有利于提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实验,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将实验知识、实验方法与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强调思考、鼓励质疑、主动实验、仔细观察、积极思维。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科学思想、创新意识和态度也将会逐渐地形成。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具有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人才。没有质疑,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探究和发现,当然也就没有创新和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为了国家的进步,为了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转变思想,探索方法,倾尽全力,共铸辉煌。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创新意识 学生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正确地指导学生探究,研讨“大自然的奥秘”,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增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重视科学启蒙,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来捕捉这“星星之火”。如在《水》的教学中,学生用小棍搅水,用手抓水,这种观察水的方法,实际上是变革观察对象进行观察,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时教师及时地鼓励表扬,会使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有了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插上翅膀,自由遨游在思维的领空。在探索、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发现和发掘他们的自由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例如,在教学空气这一单元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时,我给他们预备了一些材料,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同学们在对我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想、研究、讨论以后得出实验结论,证明空气占据烧杯的空间。从把粉笔放在水中冒泡,同学们想到别的物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于是有的同学又捡来砖头,石子等物体,并把他们放入水中看是否有空气。学生在观察――猜想――思考――得出结论这一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激发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动机即直接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创造动机源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学生的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如学生认识到创新活动的意义或对之有兴趣而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外在动机在学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或奖励而进行创造性活动。成就动机是学生创新的动力源泉。有成就动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积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出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一次实验成功,完成一件作品、参加一次比赛、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成绩中获得满足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与表扬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特别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很弱,稍不注意就会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在自然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鼓励学生“胡说”、“胡想”、“胡做”,给学生提供有趣而又能激发思考的有结构的材料,放手让他们自由探究。如在《鱼》的教学中,教师给每组学生一缸鱼,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剪子,告诉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弄死把也不要紧,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营设了这样一个宽松的探究气氛,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研究鱼,有的把手指伸进鱼嘴里看鱼有没有牙齿,有的剪去鱼鳍看它还会不会游,有的把鱼开肠破肚,观察鱼的内部结构,各研空各自的,没有一个乱打乱闹的,最后研讨出了有关鱼的丰富、生动的内容。
六、指导学生课外延伸,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
一节科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探究、动用知识活动的终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动手实践,去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活动。
篇9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化学老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浅见,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老师创新意识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而且基础教育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关键在于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关键是教师如何有效地将这种潜能挖掘出来,变成现实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非常乐于进行创造性活动,能够随机应变地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勤奋的、百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训练养成的。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要不断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新课改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的过程,它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其课堂教学流程为: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探究问题师生解决问题巩固训练。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和发现过程中的内容和结果是不同的,而结果对于老师来说是现成的结论,但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却是新的。对现有知识的认知和发现过程便是创新。
选用什么材料作电极,什么物质的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设计的原电池是正确的。当学生设计的原电池能发光成功的时候,可以想象学生有多高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动机得到体现。长此以往,这种探究式学习可为学生将来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而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景变化的刺激,所以,教师在施教中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心中存疑、质疑,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要研究学习。例如:在学习了碘知识后,就给学生讲讲我国陕南地区缺乏碘而引起的大脖子病情况,要求市售食盐必须加碘。那怎样检验市售食盐中的碘呢?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亲手去做实验进行研究。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化学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化学探究式实验,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活动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实验不仅是一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探究性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即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例如:学习了实验室制然后让学生根据反应原理,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做实验。如果试验过程中失败,怎么办?这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时,问题提出,学生为了试验成功,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此时,学生想办法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创新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又要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而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终身受益。为此,老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应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后,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加快铁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此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由此可见,物理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所以在物理课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教师泛泛地讲,学生机械地去听,去记,学生思维能力水平难以提高,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归根到底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疏通信息反馈渠道,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消除心理紧张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测,特别是猜测性有一定道理的时候。物理这门学科,本来就从生活中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提出许许多多的实际性的,创造性的问题,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意见,要满腔热情地赞扬,肯定他们的努力,激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促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创造性的学习知识。
二、激发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当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积极情感就会从内心迸发出求知的强烈欲望,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创新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沟通学生的心灵,增进互相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新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往往处于分散松弛状态,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用自己从教材中获取的“情”给学生创设一种“境”。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组这样的镜头:在非洲草原上,一群大象向前行进,忽然不知为什么停住了,彼此之间互相接触,但没发出任何声响,然后同时向另一方向走去……根据这一现象提出问题,大象为什么改变了前进方向?学生议论纷纷。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样既发散了学生思维,又引入了新课,并且使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思维灵活,提出许多创造性的意见,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它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结果。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四、借助探究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