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篇1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校本课程开发 策略研究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现有资源,自主研发的课程,是与国家课程互为补充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开发初中化学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

一、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教师结合现有的资源,根据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者重点的知识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验,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2.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国家课程是面向大众学生的,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校本课程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1.趋于生活化。化学校本课程的研发接近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更接近当地的生活,我们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时,应该将化学课程生活化、实用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趋于开放性。我们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虽然没有国家课程系统和完整,但是它拥有自己的开放性和随意性,正是这两个特点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3.趋于个性化。研发化学校本课程,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的研发,它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同时,化学校本课程还应该体现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1.校际之间的合作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就是学校和学校之间进行合作,利用资源互补,共同开发。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整合两所学校的优势资源,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既然是两所学校共同开发,那这两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就应该比较接近,区域跨度较小。

2.专家和学校合作开发模式。一方面,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学校为这些理论提供了实践条件,是重要的实践基地。而课程开发也是理论和开发实践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提升校本课程的整体水平。

3.领导和教师合作开发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领导熟知学校的教学理念,熟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学习从宏观上有个整体把握;教师则对学生非常熟悉和了解,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这两种力量有效结合,就会发挥出“1+1>2”的成效。

四、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对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是课程开发的一个趋势,从纵向上,它要求各个年级之间合作,避免各个年级的课程有重合,并且要做好化学校本课程在各个年级的衔接。从横向上,它要求各个学校之间进行合作,避免与国家课程的重合,并且做好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衔接。通过对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共同完成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2.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与教研活动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讨论形成课程开发的路径和方法。

3.以课题为依托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初中化学校本课程更着重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鉴于此,我们应该以研究课题为依托,通过建立课题,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最终形成化学校本课程。这与国家课程的章节不同,国家课程重视的是知识点,而这种方式形成的校本课程重视的系统性,在学生头脑中会建立化学学科的整体观念。这种以课题为依托形成的化学校本课程就需要与教研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共同探讨,确保每个课题的有效性。

3.不断完善,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化学校本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反思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根据反馈的情况总结出优缺点,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并及时更正,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初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犹如两翼,一个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一个关注的是学生的共性,只有两翼共同发展,才能飞得更高。由此可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邓纯仁.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矛盾及其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2]金红.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篇2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75―01

小学教学是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开始阶段和基础阶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开发作用和奠基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对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怎样才能顺利开发和实施小学校本课程,是所有参与校本课程的小学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开发小学校本课程的问题和困难

1. 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有限。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一个长期性的行动研究项目。作为项目中主要的参与者,小学语文教师有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杂乱的工作事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会被教师们认为是额外的工作负担而心生抵触,往往都是态度冷漠地拒绝或是敷衍的应付了事。

2. 惯性思维和现实需求不符。所谓惯性思维和现实需求不相符,指的是在单一性的计划体制下形成课程制订课程思想的思维惯性、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偏差和深刻矛盾。校本课程管理部门习惯性地采取上传下达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课程体制,而学校、教师和学生又过于倚重传统的教材课本,无法迅速地从原来的角色定位中脱离出来。特别是一直扮演着决策实施者的教师,很难马上完成从实施者向开发者和评价者转型的角色转换。

3. 经济限制开发和实施小学校本课程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大量的资本。这就给经济实力雄厚的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开发条件,却严重限制了经济实力较弱的学校发展。

4. 校本课程教材的版权问题。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材料是小学教师们辛苦劳动的智慧结晶。学校应该尊重教师们的版权问题,给拥有版权的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薪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起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开发小学校本课程的具体措施

1. 以校为本来开发语文教师教本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单位元素。其教学的理念、态度和诚意以及平日里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正是教师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和作用发挥。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开发实施小学校本课程的进展、效率和质量。所以,各个小学一定要注意对教师资源的发现挖掘、发展培训和有效利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使各有所长的教师们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扬长避短、相互增益,从而推动小学校本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2. 以课题为依托来开发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对教学大纲中的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校本课程教研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课题为依托,有方案、有计划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既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又能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风气。依据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由教师组织和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以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活动或研究项目,以此弥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拓展语文学科的活动内容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研究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还可以有效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意义,使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工作和实施工作更具深度和广度。

篇3

关键词:经验情境;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思路;策略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具备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需求,并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现状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的情况为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大环境,另一方面却是难以适应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发展需要的统编教材。因此,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不仅能作为课程的一种有力的补充,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成长,也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品牌课程。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典型的“草根”半模仿模式,基于流行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经过“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循环式设计。这样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处于更被动地位,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开发状态,缺乏激发学生问题的情境,缺少刺激学生兴趣的意境,课程生命力比较短暂。

对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理解

校本课程是发生在学校层面的、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内容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内部因素。高中信息技术主要分成三种课型:基础知识课、应用软件课、程序设计课。应用软件方面给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主要特征

(1)情境真实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无论是基本的符号学习还是技术模仿,都具有经验情境性。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学生一定的交互场合和沟通真实情境中。

(2)整体连续性

本课程立足于生活经验的情境,以问题为核心,注重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连续探究。

(3)学科整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非考试科目,但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现代信息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综合各学科载体知识形成研究课题,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情境中寻找学习素材,教育情境化、情境课题化,关注全体学生。

(4)地方特色性

本课程在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5)竞赛切入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一般会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创设不同的比赛平台,让学生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合创新意识,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总思路

1.以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为导向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侧重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需求,符合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打造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的现代化社会公民。

2.以真实的经验情境进行主题生成

本课程开发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引出主题,校园、社区、社会问题等都可以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形成阶段性主题进行研究,从而带动系列化与序列化学习内容。

(1)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的随机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时,可通过整合各种学科知识,创设不同的校本课程课题。比如,兴趣社团类校本课程:摄影社、计算机作品创作协会、动漫社等;特长类校本课程: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三维)、网页制作等。

(2)基于学校地域特色的资源优势型主题

一般来说,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区、小环境。通过分析调查,会发现有很多资源与文化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来。比如,我校地处沙湾古镇,有众多的资源优势,课程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笔者以沙湾古镇资源优势开发为主题进行了设计(如下图)。

(3)基于完整情境的生活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生活情境,情境具有完整性与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就可形成一个校本课程主题。

(4)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好奇心强,能敏锐地抓住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过信息搜集和交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内心形成具有一定观点的立场。因此,可以从学生自身经验情境出发,设计开发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3.以真实问题为思维刺激进行课程组织

本课程的组织是以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组织课程的核心,提供众多学习机会让学生做选择和规划,提供给他们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展实用的、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策略

本课程按照“三阶段九任务式”进行,分别是第一阶段:情境交待―问题引入―讨论研究;第二阶段:练习提高―操作要点―上机实验;第三阶段:课后评价―要点总结―反思提高。其中每项任务可依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而有所增减。

1.坚持以“表现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结合”为目标导向

本课程确立的主题目标在于引导、启发,使教育过程形成一种发散式的动作机制。本课程的目标呈现方式以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为主。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中,要注意把握不同的经验情境侧重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体现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与预设性目标的统一(如下页表)。

2.坚持以“兴趣为先,资源为本”为课程内容

本课程应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发现兴趣―经验情境―刺激思维―个性成长”来设计课程内容,如可以选择微博问题、手机问题、动漫时尚问题等,进而开发成一个个主题。另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同样要以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作为主要依据,如我校所处的沙湾古镇的地域秀美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设置后都可成为开发和可利用的校本课程内容。

3.坚持以“经验情境―问题引入―探究实践”为设计主线

(1)挑起学生基础与情境生成的矛盾

在设计本课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特点创设问题,挑起兴趣经验与学习情境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发学习情境。

(2)激发经验问题与思维学习的情境

本课程设计要通过创设与现实情境一致或类似的情境,提供相关解决问题的线索和任务,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生成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引入时,除了考虑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策略。

(3)形成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模式

本课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经验情境与问题引入后,接下来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属于学生探究与实践过程,“练习提高”可以给出范例让学生进行延伸,如图像的处理介绍了一种方法,学生操作另外的方法等。“操作要点”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填写,如前后一些步骤、相似软件的迁移,或者给出一半要点学生完成另外一半要点。

4.倡导网络环境下多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

本课程应基于网络环境,学生可直接在网络中对每个作品进行小组内与小组间进行评价,按照每个评价的系数,最后在教师评价上自动生成总评价。

5.打造“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与“学科竞赛突出”的品牌课程

本课程应通过不断地整合各学科知识,挖掘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例如,沙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我校近两年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创作出各种体现岭南古镇文化气息和本地乡土韵味的作品,在不同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达80余项,增强了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提升了学科品牌课程。

参考文献:

[1]简子洋.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探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0(06).

[2]刘艳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J].华章,2011(34).

[3]杨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发展,2011(08).

[4]郑茜.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个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0(03).

篇4

【关键词】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69-02

2001年6月2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出现在各个学校中。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着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沿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计划和课程模式等,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权力下放,无论是在主观接受还是客观条件上都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差

(1)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定位不明确。意识指导实践,对校本课程内涵认识的偏差,会造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方向性错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校本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15%,实际上是每周4节课的时间自由支配。也就是说,国家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校本课程,换言之,学校课程主要还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在其中是以国家课程的辅助角色存在,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由于过去我国一直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因此一些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对于这种课程结构的习惯性,再加上现行的学生评价还未能跳出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学校对于校本课程持消极态度,这就使校本课程并不能真正的走向学生的实际课堂。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上级部门或学校把校本课程看作是课程权力的完全下放,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校本课程,把握不了一定的度,造成一些常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保障。

(2)课程的中心偏离学生主体。从校本课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都偏重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如王斌华先生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部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注1]“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很多人传诵,教师被予以众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考虑教师的特长是什么、愿意开什么课等等。教师和学生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与教师一样对校本课程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此外,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取舍,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因此更不应忽视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2.过分注重课程的物质形态

吸收教师编写教材,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一些学校把编写校本教材当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有学者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设计课程方案或活动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校本编写在目前较为普遍。[注2]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如校本教材一类物质形态上,不关注课程的实施和反馈,无益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了。

3.课程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各个学校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基本是随时代变迁或国家政策出现的新专题而编写的,如环境保护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等,这样盲目跟风的课程选择有悖于国家提出和开展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初衷,忽视地方特性和个性。

另外,很多学校没有从学校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出发,开设校本课程。如一些乡村学校在经济条件、师资水平无法承担的情况下,为了显示特殊试图开展钢琴课程。对于这种条件不成熟、在未发掘出自身特长的校本课程之前,应该先落实国家课程,然后再考虑开展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不可盲目地追求灵活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为这样并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4.学校师资无法满足开发需要

(1)教师缺乏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意识。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教师自然地成为开发的主力。课程的深入、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完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教师长期处在课程开发的下方,此前从没有享受过开发课程的权力,长期处于被领导的状态,对课程缺乏敏锐性,缺乏自我挑战的动机和意识。

(2)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技能。据专家调查,近50%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胜任课程开发的重任。[注3]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课程开发包含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教师仅仅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资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懂得课程设计的原理、设计程序等知识,才能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地方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完备的技能,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3)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法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重担。有的学校硬性强派给教师开发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清晰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无法认清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定位,不仅对校本课程开发无益,也影响了教师的常规教学。

5.课程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课程开发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经费有限,而仅靠行政命令要求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个新的事物,短时间之内还无法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开发制度。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完善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形成规范、完整、清晰的政策、制度系统,是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问题解决策略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有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应充分理解校本课程的定位,同时要让学生、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树立崭新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强大动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持续发展。使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能够真正地发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有助于使各开发参与者明确校本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上。

2.充分发挥各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按照徐玉珍教授的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包括学校成员、校外团体、个人。因此,开展校本课程既要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向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人群进行宣传,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学校周围资源。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以科研带开发,以开发促科研,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知识和技能学习,同时减轻学校的开发压力。

3.发掘学校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这些特色在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有的是以学校的教学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特点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结合学校及社区的独有资源进行。

4.加强师资培训

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在20世纪70、80年代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广泛的推动,但却对校长和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导致校本课程难以持续。直到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许多省的教育系统采取举措加强教师培训,才逐渐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这就说明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精神以及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备的质素。然而,目前教师的素质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势在必行。结合我国的实际,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理论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等,这些培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讲座、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等途径来进行。

5.加大校本课程开发资金投入及完善课程开发制度

资金投入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支持,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育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适当增加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条例,鼓励并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课程开发制度的完善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如奖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不但保障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课程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校本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带来了课程的主动性,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尊重,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尽管目前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相信经过各方努力,定会使校本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 释

1 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

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3 王蔚.校本课程开发谁作主.网络资源省略/msg/ shownews.asp?InfoID=8684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应关注学生的利益[J].教育科学研究,2007(03)

3 邵东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03)

4 王斌华.校本课程开发并不神秘[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9(Z4)

5 薛同贵.校本课程开发给我们带来什么[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01)

篇5

一 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认识

第一,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环境、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需求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而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

第二,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坚持学校性与地方性,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与学校资源,学校自行开发与实施的校本课程将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与特色。

第三,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贯彻本校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体育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单项课程开发,只有纳入学校统一的校本课程体系,才能确保课程的开发成效。

第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与评估。校本课程要以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的形式出现,方便操作、容易实践,能给学生思考与实践、探索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第五,开发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对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分析、科研能力的把握。一定要因地制宜,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让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融入体育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而不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二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若想要开发出符合学校实际和让学生满意的课程,体育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实际与需求。

第一,选择的策略。要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付诸实施的课程,这个过程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普遍的活动。一般来讲,主要包括课程科目的选择、学习内容的选择、配套教材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评价体系的选择等。

第二,改编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改编,主要是指导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正式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他们具体的认知水平与课堂情境。它是一种以提高国家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资源的校本开发活动。可以改变课程内容的结构和顺序,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等。

第三,新编的策略。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开发出的全新的体育课程板块或课程单元,形成的体育校本“特色课程”。可以探索一些自创运动项目的教材,形成创新性的体育课程和自编教材。

第四,优化的策略。可以针对个别教材内容或方法的优化,如改编或自创课堂游戏、徒手操等,形成课程文本。

第五,整合的策略。整合是指以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校本课程的学习的开发活动,其目的是减少项目和知识的分割和学科的隔阂。

第六,拓展的策略。课程拓展是指以拓宽课程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主要包括正规课程延伸和个性化拓宽。

三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体会

第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了课程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学生选择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尊重,为个性发展建立了课程超市,学生们有了课程选择权,学生可以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课程,从而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意识,提高了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实施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制约教师的现象。在校本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传统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教师有了课程决策权,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设计学生需要的课程。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转变,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中的双主体性变得清晰与自然,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发展空间不断释放,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特征和能力特长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体现,教学积极性高涨。教师们通过直接承担体育校本课程的策划设计、教材开发、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成果展示、总结反思等工作,提升了能力,扩充了视野,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第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突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弥补了基础课程相对于部分学生的需求所存在的不足,也提高了办学的自。学生们通过参与开发和学习体育校本课程,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和提升,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造、品味成功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的人生规划和发展。

篇6

一、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1.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这块广袤、肥沃的土壤,由于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和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他们看到更加美丽的世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探究方法更多。学生通过参与研发、自主选择修习所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2.着眼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使学校拥有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更快、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中关于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全面而有效的落实。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永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和永春二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地理》,旨在让学生了解永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生态健康旅游的显著优势,因而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和地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3.着眼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促使教师从“教学”定位向“教学――研究”角色转换,为教师潜能的挖掘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舞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习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边学习边实践。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本身也是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过程。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教育科研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此外,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4.着眼于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

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学校办学传统、优势、特长的体现,是学校在未来办学中的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永春一中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级样本校”,是“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基地校”;永春二中是永春县新崛起的完中校,是“福建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两校具有各自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由于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资源优势、办学宗旨、学生的个性需求等,由学校领导、教师乃至学生作为主体开发出来的。学校教师乃至学生根据本校的办学宗旨,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开发的范围,自主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管理,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因此,它有利于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永春县旅游资源尤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两校地理组以永春旅游(尤其生态旅游)这一要素为切入点开发出来的地理校本课程,反映了两校地理组对永春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发展的研究较为深入,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雄厚的师资优势,对今后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内容和原则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1.科学性。首先,两校坚持所开发的地理校本课程必须选取正确的内容和素材,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或模棱两可的内容;其次,在内容体系上要尽可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认知水平要求上要符合目前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他们易于理解与接受。

2.校本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能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个人兴趣爱好及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等要素,贯穿学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在学校特定的规模办学条件下,体现山区重点中学和完全中学的办学特色,内容上尽可能设计以拓宽延伸类和乡土类为主、生活类和兴趣类为辅的校本课程体系。《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兼顾生活类和乡土类,校本针对性强。

3.实用性。以往的国家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缺乏与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永春一中成功开发并实施了一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实用性校本课程,如《茶文化》、《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物理》、《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永春地方史》、《室内观叶花卉植物栽培与装饰》等,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此外,永春一中为了有效指导毕业班学生复习备考,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010年暑假开始,该校各教研组已着手开发一套较为实用的高考复习指导丛书,最近地理组已成功开发出对学生备战高考实用性强的校本课程《文科综合地理科高考知识点导学》。永春二中目前也开发了校本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永春旅游地理》和《永春县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两门地理校本课程。

4.时代性。我们主张开发地理校本课程要紧贴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特征,在内容选材上尽可能反映当今世界最新和有价值的成果,让学生了解,让学生思考,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地理校本课程。因此两校校本课程在内容上都充分重视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永春一中能够根据本县所处沿海地区山区县的独特位置,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又较丰沛,尤其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物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在灾害面前的自救和互救能力,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另一门校本课程《永春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防治》。在具体研发工作中,该校非常重视将地理信息技术尤其“3S”(即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互补性。两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比如,《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或《永春旅游地理》都能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国家课程《旅游地理》选修模块的结构和内容体系,结合本地本校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

6.灵活性。几年来,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教学内容注意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学校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永春一中开发的《永春旅游开发与规划》校本课程教学素材中涵盖了旅游基础知识、旅游环境保护、永春旅游资源评析与旅游规划、永春旅游业发展战略等灵活多样的内容,同时,在每章节后面都配套设计了实地考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性活动和栏目,以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两校今后还将致力于《地理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以提升学生专门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地理读图策略》、《地理识记策略》和《地理听课策略》等。

三、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策略和程序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永春一中和永春二中在地理校本课程方面都基本上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策略。即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与课程的互动关系而不断地补充、丰富、完善、创新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这种开发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程序是:(1)两校地理组从本校办学理念、需求分析(学生需求、社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资源评估(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方面考虑,进行初步课程设置。(2)通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提供反馈和建议,使课程开发更加合理。同时,两校还分别组织学生到有关部门、社区或野外实地考察和调查,进一步论证课程开发实施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之所以我们重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和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对某一地理学习主题感兴趣,其学习主动性会明显增强。二是如果学生能自行决定自己的研究项目,将大大推进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的民主化进程。(3)地理校本课程试运行,进一步搜集信息(包括家长反馈信息)。(4)通过反馈信息获取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进行再调整。(5)最后,校本课程相对稳定,付诸全面实施和评价。

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必备的专业素质,不能因循守旧;其次,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而学生方面也要有主体性意识,勇于表达对课程开发实施提出希望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校本课程不断良性运行,并在运行中达到完善课程开发实施之目的。采用教学情景互动开发实施地理校本课程的策略符合两校的校情,可操作性较强,从两校已开发实施的几门地理校本课程来看,都是可行的。

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则采用了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教学班集中授课、研究性学习或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及其它活动(如专题讲座、培训、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践考察调查或实验等),但主体还是采取教学班集中授课制。我们的想法是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技能,而且要通过学习地理校本课程,能够进行一定的实践探究和学习反思,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切身的感受,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

为了在今后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更好地突出校本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我们觉得还应该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视野去立体地审视校本课程的地位与价值,时刻关注校本课程的学科价值与教育价值;从静态的观念中走出来,努力关注每个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预设的课程目标。二是开发实施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应与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机整合,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三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上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避免盲目性和对国家课程的简单取舍。

篇7

一、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现状

现今,我国西部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还未能承载美育主渠道的重任,表现在:一是课程实际地位不高。二是课程实施急功近利。不少教师将艺术教学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方面,而不是放在陶冶情操和能力培养方面。三是没有强有力的课程保障措施,艺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四是课程评价单一。

二、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课程。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学校、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

三、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开发与研究目标

1.学校层面目标:建立规范和完善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探索出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2.教师层面目标:以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为载体,提高教师开发课程的教科研能力;开发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3.学生层面目标: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开发与研究内容

1.开发合唱、中国画、器乐、舞蹈、竹笛、素描、剪纸、书法、布衣舍、装饰画、沙画等10余门艺术类校本课程。

2.研究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方法。

3.探索实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

四、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开发与研究思路:将按照以下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发和研究

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发展需要、音美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状况。

2.理念先行――让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理念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动,融入师生内心,发挥对师生的引导、激励作用。

3.专业规划――在充分了解音美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教师个人依据总体规划分析自己的发展状况,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4.细化目标――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确定课程开发目标,细化音乐类课程与美术类课程目标,以突出其审美特性。

5.制度建设――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纲要汇编,从制度上保障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6.教材开发――引领艺术类专业教师开发10余门音乐类和美术类校本课程教材。

7.开展活动――落实教师课程申报和学生选课(教师已推荐的校本课程)工作,开展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活动。

8.评价导向――以评价促进实施,以评价引领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做好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W评价。

9.形成理论――在收集活动资料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最后形成理论。

(二)开发与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之始,便深入了解、调查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音美学科教学资源及教师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相关状况,通过调查、分析校本课程实施现状,制定课题研究的合理规划。

2.行动研究(反思)法: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边行动边反思,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逐步形成“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模式。

篇8

摘要:校本课程是适应青少年个性发展需要和多元价值取向的一种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秉持动态的开发策略,其实质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着眼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体会到校本课程应该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的意义,认清当下对于校本课程的理解偏差,从而找到校本课程文化开发的要素所在。

关键词:校本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促使学校发展的特色化。[1]然而校本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校本课程自身的一种文化特性,没有对校本课程的文化意蕴有深刻的认识。目前,在校本课程的认识发展中,人们愈发意识到校本课程自身的文化意蕴,不再把校本课程当做一种学校发展的工具来看待,也愈发意识到了校本课程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一、 校本课程的文化转向之意义

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发展中,人们愈发认识到,只是简单的把校本课程看做一种工具加以利用是不行的,因为会导致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重设计轻实施、重结果轻过程、缺乏长远目标、功利性等局限,[2]而且对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违背了校本课程发展的实质。所谓文化转向,实际上是将简单的工具性看法向文化方向转移,从文化的角度深入认识校本课程,以校为本、由学校自主进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换句话说,就是始终在强调一种学校自身的文化,以这种特定的文化导向去引导校本课程的发展,从而形成每个学校自身的校本课程体系。[3]究其意义,我认为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更好的利用课程资源,体现校本课程的多元价值。对校本课程文化深入研究,可以让校本课程更多的涉及到我们周围丰富的资源,诸如语言、历史、艺术这样的方面,[4]正是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更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不仅仅是走个形式。同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就能够真正能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一种良好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不同个性,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因而可以使校本课程的多重价值得以展现。

其次,有利于校本课程的长期有效。一方面,我们在探讨校本课程的文化意蕴的时候,实际上是将其看成了一种文化的创新和再生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探究活动,或者短期的计划,[5]而是真正融入了学校建设之中,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以工具的形式游离于学校发展之外。另一方面,真正成为了学校文化一部分的校本课程,不仅保证了校本课程在学校中的合理又重要的地位,而且让师生对于校本课程的延续发展有一种自觉、主动的特性。

再次,有利于明确校本课程自身的发展道路。对校本课程文化意蕴的思考,是思考不同对象的价值观、意愿,不过分注重结果而强调过程的思考,强调群体对象与学校的融合,沟通,互动,从而形成一种校本课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推动了学校文化的开发创造,个群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这样就为校本课程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可能与支持,所以我们说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发展道路。

二、 校本课程的文化理解之困惑

在校本课程的发展中,我们有一些开发上的误区,诸如,认为校本课程一定需要使用教材、对校本课程开发习惯单打独斗、一味增加校本课程的种类、轻视校本课程的安排等,而在这些背后是对校本课程文化意蕴理解的困惑。

第一,对校本课程文化意蕴理解狭隘。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并不十分理解校本课程的深意,或者说理解的过于狭隘和保守了。有很多学校领导对“课程”这个概念本身都不是很理解,整体缺乏一种课程意识,功利性倾向也十分严重,因而对于校本课程只是单纯的当做教材编写或者课程内容的增减,意识不到校本课程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广大教师也没有意识到校本课程的生成性或者一种个性的发展,思考方式还是停留在过去,导致校本课程没有融入学校中,完全孤立的状态,教学方式也比较呆板,同时因为校本课程与考试升学并不挂钩,使得很多教师对待校本课程过于随意,抱着“混过去拉到”的态度,意识不到校本课程实质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这也使得校本课程实际进程中并不如人意了。

第二,缺少文化性的精神和意识。精神意识的缺失,导致人们对事物理解不深入,产生迷茫困惑甚至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对校本课程文化意蕴的理解之所以产生了困惑,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于我们一些必要的精神意识的缺乏。一方面,人文精神的缺乏。拥有人文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真正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局限于思考的问题能带来什么好处,即避免一种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但是现阶段我们的学校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导致了校本课程实施依然有功利化的倾向,我们不能深入思考校本课程的文化意蕴,也就导致忽视了师生的需求,最终校本课程的开发变成了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缺失。没有自主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校本课程的涉及面就愈发狭窄,更多的是一种照本宣科,让课程没有一种生成性;没有民主意识,师生之间便很难有平等融洽的关系,真正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不会出现的,那最终就违背了校本课程的初衷。

第三,对校本课程真正本土化缺乏深入研究。虽然我们始终在强调本土化,但是实际实施中校本课程还是有照搬欧美的趋势,导致难以真正理解理论本身,应用上也就难尽人意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显然,校本课程的文化意蕴在于,各国各校要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校本课程真正融入学校文化之中与学校成为一体,从而推动学校发展,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一味的照搬照抄只会让我们在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中产生困惑而止步不前。

三、 校本课程的文化开发之要素

那么,校本课程的文化开发要素是什么?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可以看做一种文化的开发。这种文化开发必须依托与学校,没有学校,校本自然无从谈起,一个学校只有通过师生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了自身的校园文化,才能更好的开发独属于自己特有的校本课程,才能融入进学校文化之中,从而一个促进校本课程自身和学校文化的发展,并且提供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反观之,没有稳定的校园文化,一个机械、保守的学校,其校本课程也是形式的、空泛的罢了。所以我们说,校本课程的文化开发要素在于,要构建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的文化开发需要构建富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事实上,课程的开发是对文化的重组和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开发过程,之前我们论述了,校本课程实际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与学校文化的生命力是否强大密切相关。校本课程体现的是一个学校的特色、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等,处于学校文化的建构核心的位置。实际上,

fo? I a e ??? ?? " >2(2)

[3]彭文波.对教师学习策略的几点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

[4]胡捷力,杨扬.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综述.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1

[5]冯忠良.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心理学报,1982(3)

[6]王爱芬.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技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1).

[7]潘菽《教育心理学》1980

[8]韩之进《教育心理学纲要》1990

[9]张兴春《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1998

篇9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而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地域经济的发展等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并且尽快地适应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本校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其研究已成为职业院校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一、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最早的定义是在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所辖机构“教育机构革新中心”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由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界定的。我国学者吴刚平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可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具体的职业院校环境中,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当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企业行业人员和课程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相对于普通教育校本课程而言,它更具鲜明的实践性、专业性、动态性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受到诸如国家文化传统、政策取向等多重交织的因素的影响。所有的上述因素都会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其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更高的条件,也更显专业化与复杂化。

二、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它在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明确其指导思想,受到正确理念的支配。”

(一)目标观:以就业为导向

“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直接地反映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故职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标和根本指针。把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根本目标。

(二)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

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出发,职业教育能力型课程开发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组成。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切合学生的资质与兴趣上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不能毫无选择地教授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要配合学生的背景及需要、学校社区的条件,选择、调整或改编教科书的内容、甚至自行编撰,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纬度中进行的,是每一位在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来说,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凸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仅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积淀形成了各院校自身的特色、而且能自觉把触角伸向经济建设的前沿,及时学习发展变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创建新的学校特色。各职业学校可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构建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凸现学校的特色,保证学校持续性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重任。”因此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广大职业院校进行内涵质量建设的核心。

(三)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如果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全体和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那么,校本课程则是为满足特定学校学生发展之需的基本资源”。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他们在教学一线,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学院的教学资源,他们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自身个性也得以发展。

篇10

关 键 词: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体现农村中小学办学特色、满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促进农村中小学生个性发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适应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新策略,许多农村中小学纷纷开展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情况,吉林省临江市教育局组成调研组,对我市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其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反思,相信会对农村中小学具有极积的普遍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与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市有8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了校本课程,大多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采取了以学科加特长发展为主的形式。有40%左右的中小学自编了校本课程的教材,相当多的学校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属性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个别中小学正着手对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进行研究,其中花山中心校的《农村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全市许多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密切结合了当地的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花山中心校的经验有较强的典型性。该校根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特点,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特点的“三小三贴近”(小调查、小论文、小发明,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地域)主题系列探究活动。这一活动的目标是:体现“以人为本,实践先行”的办学理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学会多渠道的获得知识、技能,并通过这一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和专业水平。这一活动包括以下内容:花山的传说故事、自然风景、交通状况、建筑设计、特产、致富项目、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等等。这一系列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与实践,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师生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许多农村初中把“绿色证书”(即“农民技术”资格证书)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些课程密切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用性较强。例如,花山镇中学,根据本地发展庭院经济的要求开设了《绿叶类山菜栽培技术》、《测土施肥》、《温室栽培》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促进教育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起到很大作用。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研究学生、研究农村的生产与生活,了解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并据此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编写有关教材。教师的主体性得到了提升,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调查显示,我市农村中学80%以上以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校本课程这块平台上,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激发了学习上进的信心。这些学生的进步,得到了教师的赞许和家长的认可。究其变化的发展原因,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这些学校校本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二是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及其有关活动使学生们站到了同一个起点,他们不再有过去的学业优劣之分,个人的努力和成绩能够得以显现和肯定。中小学生从校本课程中体会到成功与自信,为他们的转变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中小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在当前的条件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尽善尽美,其不完善之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校本课程的课时常被挤占。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本课程由于课时少,又不是上级抽测科目,往往不受重视。在这些学校中,校本课程的课时经常被国家课程占用,导致校本课程形同虚设,只是课程计划中的一个概念。

其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很差,教师结构不合理,开设校本课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绿色证书”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专业化的任课教师和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课程,对于许多正常运转都难以维持的农村中小学校来说这些条件都是难以实现的。

其三,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初中,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少量校本课程,在初三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校本课程了。有近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国家课程成绩是上级评价教师的标准,校本课程在中考中根本得不到体现,搞校本课程开发出力不讨好,划不来。

其四,大多数农村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意义不甚了解。他们之所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响应上级的号召。他们很少有人以学校、学生乃至教师自身发展角度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更不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解决哪些问题。他们往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同于知识的选择和教材的编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重形式轻过程,形式单一,资源不足,选择性也很差,效果不甚理想。

总之,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严重不足。这些不足和缺陷,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增强课程的活力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地研究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教育与课程发展的规律,研究与开发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追求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出多样化并具有选择性的校本课程,这应当成为我市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着眼点。也是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最主要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消除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以及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程之间“一手硬、一手软”的“两层皮”现象。要把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和为“三农”服务要求,统一于农村中小学课程,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育统一于农村中小学的培养目标,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这是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根本之策。

(二)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校本课程顺利开发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后,学校和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都身处不利条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他们存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只有建立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保护制度,赋予农村中小学教师课程开发中的权利,才能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引导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地开发具有本地农村特点、适合于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同时要鼓励教师在充分论证可行性的基础上,大胆地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查和改编,以实现“课程的校本化”,这是我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