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传承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俗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二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三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030-03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很少保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笔重墨研究和发掘。
二、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
边疆少数民族地处我国边远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欠发达,文化发展滞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复苏。民俗文化研究曾一度兴起,后来相继建立了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是一些可喜的收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民俗学的研究相对落伍,消逝的东西不会再来,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使传统经济和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族文化是悠久历史的积淀。我们纵观历史留给后人的也只有“文化”这两个宇,当然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文化的延续,只有传承才能延续,也就是有“根”有“蔓”,有“源”有“流”。
在世界的文明历上,中华文明的延续是她的基本品质,所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能够延续到今天的文明。
这项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今天应该比以往作得更好。因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有更充足的理由和条件来做好这项工作。“三个代表”就包含了先进文化,能够传承下来的也都是先进的文化因素。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程度,受教育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乏民族大学、民族学院。也有一些研究民族文化的机构和学术组织。但是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在。那就是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民俗的消亡加速比我们想象的速度要快得多。1999年我们建立了一座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征集民族民俗文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简直是大海里面捞针。想找一副木制的弯钩犁都找不到。找一领炕也没有,买炕也没卖的,最后在粮库找到一领类似的炕。我们手里拿着拟定的征集文物清单成了一纸空文。
农村房舍改造。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满族、达斡尔族的房合。现在各民族服装都是仿制的,平时大家都穿一样的现代服装没有什么区别。
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是目前世界上满语保留最好的满族村屯。三家子村被学术界誉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调查研究满语、满族文化的重要基地。这个基地也很危急。据2000年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能流利说满语的只有3人,并且当时70多岁。能听懂会说大部分满语的只有5人,年龄已近70岁。剩下40岁以上的也只是一知半解。从总体情况看,三家子村现在满语的衰落趋势明显加速。
面对现在满语的现状和研究人员的稀少,还有北京历史档案馆尘封者的50多吨“满文老档”,给我们的启示大概不仅仅是一种担忧。
1998年北方的洪水之后。黑龙江兴建了一个达斡尔族新村和一个赫哲族新村。都是清一色的“洋房”,失去了民族特色,这就是我们现代的标准民族村。继鄂伦春猎人下山之后,鄂温克也赶着鹿群内迁了,他们不再是“林中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民俗也势在必改。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曾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加大研究力度还是当务之急。原来烧牛粪,现在用液化气罐了。不会用。不习惯。因为没有个性了,脱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状况,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要比我们预料的还多。
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学研究的活化石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大自然的,所以我们才是地球人。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保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边疆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地区。大自然还没有被完全改造,或多或少的还保留着一点儿原生态的原汁原味,还存留着一些相对古老的民俗民风。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活化石”。
北方的少数民族多数信奉原始宗教“萨满教”。他们是多神论者,山、树大自然中他们认为可崇敬的都是神,认为万物有灵,萨满是神的使者,或是人和神的中介。由于萨满教并没有被列入正式宗教的范畴,只是不公开的存在于民间,我们很难看到萨满教的宗教活动。但萨满教和这些少数民族一样同时并存。
有些民族传承着祖先崇拜的古老习俗,他们以天为大,民居开西窗,西炕、西墙是供奉祖宗的地方,他们还要年年祭祖。求得祖宗的保佑。民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祭“敖包”还在延续。
祭天地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日常生活中比较正式的场合,饮酒也要先祭天地才可以喝酒。
少数民族擅长歌舞。歌舞是民族习俗的一部分。折射着
来自远古的血脉。
民族学的研究已经为考古学所采用,在边疆考古中,结合得尤显重要。我国历史上有些民族已经消失了,但在考古发现中发现了遗迹。例如鲜卑、匈奴、契丹等。有些民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一时,现在无影无踪,就要靠考古学和民族学来探索。有些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民族却得以延续,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是靠人传承下来的。
考古学是以物为本,民族学是以人为本,物是由人创造的承载了人的信息。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考古问题,民族学为考古学提供了“活化石”。
内蒙古发现了一座契丹墓,墓主人的身份难以确定。开始认为'墓主是位公主,但后来从服饰上的左肩太阳和右肩的月亮图案,用民族学来破译,墓主是位萨满教的巫师。
边疆考古基本上是民族考古,但还没有民族考古学的定义。有些民俗传承的历史轨迹相当久远。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毁器”的古老习俗,最早的距今七千多年。北方民族一直延续着“毁器”习俗,青铜时代有,现代葬俗还有所反映。我们还在新石器墓葬中发现了头骨变形的习俗,满族曾盛行“睡头”的头骨变形习俗,头骨变形来源已久。
契丹族有“青牛白马”说,现在北方葬俗男人亡扎纸马,亡女人扎纸牛焚化,这种习俗已经扩展到北方的汉族人。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习俗互相影响,超出了一个单一民族的范围。
民俗没有硬性条文规定。但却认真遵守着、执行着、由人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民俗形成的历史是久远的。存在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历史中互相学习,形成了共同的或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但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河南濮阳出土了仰韶文化的蚌龙。辽宁出土了查海文化的石龙和红山文化的玉龙。山西龙山文化出土了彩绘龙。黑龙江阿城出土了金代的铜坐龙,这些的形象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传承和中国的龙文化传统。
四、加大工作力度拯救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同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能创造民族文明,也有能力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文化。民俗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同于自然科学,没有“立竿见影”的实效和经济效益。无论从点上,还是面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和规划去实施。民俗学的研究是一项软任务,没有硬性的规定。
上个世纪杰出的民俗学家们用了几十年的努力,甚至是毕生的精力,作了大量的民俗学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劈了研究道路。新世纪到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感到民俗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研究更显得十分紧迫。
首先是缺少民俗学研究人员。边疆地区很少有人从事民族学研究工作。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员,只是集中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俗学研究人员出现了断档和青黄不接的状况。民俗学研究的成果到了上个世纪末,也进入了尾声。年轻的致力于民族民俗学研究人员,不敢说寥若晨星,也是人员太少、缺乏一支专业队伍。
再就是应当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的培育。过去的文化体制“三级文化网”十分活跃。由于经济发展,这个网络已经不健全。不太发挥作用了。这不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也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缺失。
在乡镇改革和村屯合并中。加强民族乡和民族村的建设也很重要。尽可能的保留原生态的民族村屯和民族文化生态,吸取人为建新村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不一定非要农村城市化。要按民族化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文化。我们觉得搞得挺好,改造后的房舍,民族风格不变,藏民仍然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生活着。只是新与旧的变化。“味儿”没有变。
民俗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田野工作,多调查、多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在很多人很少下乡,深入实际,就连面向农村的文化单位也不下乡。我提出下乡,他们反而觉得奇怪,我们都不下乡,你下什么乡。看来很少有人愿意搞田野工作了,但是没有调查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你浮在上面研究什么昵。我们不否认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但我们不能依靠网上的东西抄来抄去,编造一些自己都信不实的“论文”。
更有甚者,把网络看成是万能的,学问都在网上,网上什么都有。上网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田野工作。田野工作必须自己亲自去作,去研究、去调查、去感受、去发现,必须自己去变革“梨子的汁味”。
田野工作也存在机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调查的东西。现在也不一定有了。我们八十年代调查的材料,现在也很难再找到了。所以要发现机遇,搞好调研,溯本逐源。
要重视民族考古工作,其实边疆考古就是民族考古。边疆的民族考古添补了许多历史空白,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民俗学宝贵资料。
拯救边疆民族民俗文化,光摘自发的工作是不行的,应列入国家和地方的长远规划。象自然科学一样,例如“登月规划”有近期的长远的工作规划,水到渠成。
民俗学的研究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靠“单兵作战”是很难有成效的。必须设立科研项目,建立课题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大的项目,取得硕果。
弘扬民族文化,是提高对民俗文化认识的基础。历史上曾出现偏差,把民俗看成是“四旧”扫地出门。现在仍有人把民俗看成是落后的东西,民俗调查中也有部分人误认为是找少数民族的“阴暗面”,不予配合,工作难做。
由于民族文化工作的缺失,出现了一些扭曲。传统的中华民族节日受到了“洋节”的冲击。莫名其妙的炒作洋节,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盲目崇洋,弄得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洋人一头雾水。也有为经济利益驱使,打着民族文化的招牌,变味的商业化开发民俗,给民俗文化造成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损失。保护和破坏同时并存,有时我们低估了破坏的力量和速度,使得我们的保护变得很“苍白”。新世纪的到来,推动了民俗保护的车轮,增加了民俗保护和研究的紧迫感。中国的传统重大节日“端午节”,被韩国抢注了成为了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刺激了国人,我们丢了“国宝”还能无动于衷吗!但是现实已成定局,无法挽回。我们该继承的没有继承,不知我们的“国宝”还会不会再遗失。什么是挑战,两千多年的品牌如此下场,还不是挑战?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集中留存的一块阵地,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宝藏。这个阵地,还是在策略上应当坚守,宝藏还是应当开发利用。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民俗工作,不是一己的利益,不是一个地方性的工作,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工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能够延续下来的文明。没有保护就没有传承,不能传承也谈不上延续。中华文明是先进文化的融合,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56个民族的魅力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缺一不可,社会的发展,势必带来文化的繁荣。加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抢救工作。势在必行。
五、以人为本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
民族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人是民族民俗文化的主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在自然界生存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遗存,是人类的印记。
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包括衣、食、住、行、信仰和宗教意识等。“人”有生以来就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民俗的取向是由他们的生活空间、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理念来决定的。
民俗的形成、经历了人类生长的久远过程,民俗同民族并存,具有很强烈的个性,和潜意识的存在。所以无论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用民俗这把尺子,找出你是“中国人”。
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通常说“百里不同俗”,在多民族聚居区,个性和共性并存,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
边疆的少数民族。多数没有文字,民族文化是依靠人来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以人为本,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我们要注重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赫哲族现有四千余人,只有五个人会“伊玛堪”说唱,就靠这几个人传承这项世界文化遗产。满族村,只有几位长者会满语。民族民俗文化已经濒临抢救的边缘,保护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挖掘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中,要注意发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要把保护传承人放在首位。扩大传承人的范围,培养继承人,并以现代化的多种手段记录和传承传统文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和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繁荣民族文化。
六、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有“清”一代称之为“龙兴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白山黑水蕴育了北方民族和北方民族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经过历史的演变,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克尔克孜族、锡伯族等,仍活跃在他们自远古生息的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腹地;仍保留着他们血脉传承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和传统民族文化。
篇3
马嵬驿坐落于陕西省兴平市,是唐代朝廷用来传送文书和军事情报等来往官员用来饮食、住宿、换马的场所,是古丝绸之路、唐朝古墓旧道、秦国到蜀国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公元756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赐死杨贵妃。从此,贵妃长眠于马嵬坡下。
马嵬驿区域性人文特征及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1.区域性人文特征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生活中的主食是以面食为主,大米、大豆等为辅。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古代的民居的屋顶主要以泥土,干草,青瓦等为原材料,屋内有用以防寒保温的土炕,也有人在窑洞栖身。现在民居是以砖墙、瓦房和楼房为主。过去,马拉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而现在是以公交车、私家车为主。
2.区域性民俗艺术表现形式
马嵬驿民俗艺术产生的根源有:历史典故、传统道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但马嵬驿兵变在这其中传播最为广泛。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包含有关中农民画、剪纸、窗花;表现农忙劳动产生的民俗艺术形式有版画、泥塑;表现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有陕西十大怪泥塑、剪纸、版画。
马嵬驿民俗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图案
马嵬驿民俗图案在马嵬驿风土人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马嵬驿民俗艺术有着他独特的传统文化元素及文化魅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民俗图案反映着该地域不同时代人们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性,它是马嵬驿风土人情的象征,是民俗文化的积淀,是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精华。它也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现代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现代审美观念
大众在创建视觉元素、识别视觉语言、接收视觉信息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清晰准确的现代视觉识别语言是现代媒介传播的保证。马嵬驿民俗文化艺术有其独特的设计元素,视觉传达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传播途径。而它为推动现代视觉艺术鉴赏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化的、民俗化的视觉艺术传播资源。
马嵬驿民俗艺术如何适应现代审美观念
1.马嵬驿民俗艺术的特殊性
马嵬驿民俗艺术以特有的姿态成为了关中文化的一个符号,由关中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特点形成了既包含历史文化古韵的古典文化符号,然而又异于其他地区民俗艺术,它结合了三秦人民的粗犷、豪放与质朴的特点,将古典艺术与创新造型进行了有机结合。马嵬驿民俗艺术高度体现了古代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嵬驿风俗艺术创作者通过缔造文化符号来表现其创新观点,通过这些符号用以体现关中风俗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关中历史文化内涵。
2.民俗艺术在传承中需融入现代审美观念
现代审美观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新时代人的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文化传播、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撞击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观念。发展中的当代艺术,必须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现代审美所必备的条件。具有传承性的、独特的文化特色演化而来的审美理论,才会具有传播的力度和比较深远的社会影响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现代设计应借助民俗艺术的特殊性和延续性,尊重历史、紧跟时代,才能具有促进民俗艺术发展的动力。马嵬驿民俗艺术可以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概括提炼而获取的符号元素进行设计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以产品与其包装承载历史的文化,将产品包装与民俗艺术设计符号紧密结合,演化为民俗化、现代化的形态,成为民俗文化个性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嵬驿民俗文化的传承、整合的过程中显示了极强的传递信息功能。马嵬驿民俗文化既有纵向的传播功能,又有横向扩展的功能,与现代文化碰撞,不断的传承、发展、演变。马嵬驿民俗文化产品及商品的包装作为马嵬驿文化传播的一种外部力量,虽然并没有自觉地站在文化和精神高度去认识这种传播作用及其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但是却客观上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深层次的进入人们生活,改变其精神文化风貌,甚至有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建构的作用。
结论
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 保护 传承
一、前言
近年来,有关长城主体及文化的开发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作出了相关的开发与保护措施。但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长城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却一直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导致长城周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已近消亡,许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传承,几乎已到灭绝边缘。本文以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现状为例做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对长城及长城文化的保护有所帮助。
二、秦皇岛沿长城民俗文化现状
浩浩大海,巍巍雄关,几百年来,秦皇岛地区作为中原地区与东北的政治、经济交往要塞,汇集了满、汉、回、等多个民族和多种民俗与文化,它们与本土的民俗和文化互相融合,以长城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礼乐,戏剧曲艺等民俗文化。而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遗失,这些独特的长城民俗文化开始衰败、残缺、逐渐走向消亡。
1.沿长城古民居建筑及现状
山海关古城民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房屋一般依街道坐北朝南而建,以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口”字形。保存至今的约有100处左右,但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建筑讲究,大门上装有铜质门环,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砖到顶,起脊瓦房,青瓦(黑灰色)正反互扣,檐前装滴水。檐口椽头多有雕花或彩绘,门廊及窗扇有雕花。沿长城村落的民居建筑也沿袭了山海关民居的特点,多因地形而建,规模与建制有所变化,但依然保持了山海关古民居建筑的文化特点。
现如今,这些辉煌的建筑文化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因为得不到重视与保护,已经残缺不全,衰败不堪,尤其是沿长城村落的古民居建筑,几乎到了毁灭的边缘。只有抚宁县驻操营镇庄河村还残存一些明清时期的老建筑。我们也只能在颓塌的砖瓦和廊檐间斑驳的彩绘中想象曾经的辉煌文化。
2.沿长城民间工艺及现状
(1)满绣
沿长城民间工艺,首先要提“满绣”。“满绣”是满族民间刺绣,俗称“针绣”、“扎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人聚居的广大农村。秦皇岛沿长城地区满绣由于吸收了江南刺绣文化而独具特色:以红、黄、蓝、白四色为主调,辅以各种彩色丝线,参照图案上下穿刺织绣纹样。“满绣”的主体颜色和满族八旗的颜色一致,绣品集满族人民的粗犷和汉文化的细腻于一体,内涵丰富。图案以花卉、芳草、鹤鹿、龙凤等吉祥图案为主,绣品包括服饰、日用品、喜庆节令等。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寓意深刻,表达着沿长城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曾被称为“皇族刺绣”,是长城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现今,已经极少有人知道秦皇岛“满绣”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这个辉煌的“皇族”刺绣已几近消亡,我们也只能从史料中窥见它苍老而娇美的容颜。
(2)剪纸
秦皇岛沿长城剪纸艺术与众不同,他既不同于南方剪纸精美细腻的刻画,又不同于北方剪纸的粗犷有章法。它以简练的刀法,夸张的造型,流畅的线条为造型基础,一剪一纸,心随意转,剪到花成。或独幅,或对偶,或成辐射状。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古代戏剧,民间故事或以消灾辟邪为内容,饰以福、禄、寿、喜字花边。这个曾经妇孺皆能,遍布于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民俗艺术也已近失传。
(3)烧造和泥人
在长城文化中,烧造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先有烧造而后有长城。横山遗址的卷云纹加贝大圆瓦当,历经千载而依然铮铮铁骨的长城砖,王家大院老屋精美的屋檐,还有不可思议的捏泥人技艺,无不显示出烧造艺术的高超和精美。而这些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也和庄河的老宅一样,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丢弃。
3.沿长城节日习俗、婚俗礼乐与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现状
山海关其特殊的军事防御性质,使得沿长城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长城地区居民特有的民俗文化。无论是节日习俗,服饰饮食,还是婚丧嫁娶、礼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正月初八、十八、廿八家家户户走“顺星”,四月十八的姜女庙庙会,四月廿八的三清观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传统文化和风俗已渐渐消失,只残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了。
这些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缺失与消亡,固然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是因有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存在。长城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部分,沿长城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开发、保护和传承沿长城民俗文化是长城文化保护的一部分。
三、沿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长城及长城文化的现状,最重要的不是开发,而是保护。在保护与抢救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发掘,而不是进行营利目的破坏抢劫式的开发。
1.全民动员,确立保护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意识
长城及长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全民族的责任和使命。应该把这个观念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使民众从意识和行动中自觉地行使保护与传承的责任。如在中小学开展民俗文化课堂;政府扶植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恢复庙会等传统的民俗活动,边恢复,边发掘,把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与民俗保护与发掘联系起来,做到保护,发展。传承的共赢。
2.加强长城沿边老民居的保护与发掘
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长城沿边老民居是长城历史的见证和记录,灰黑的青瓦,残破的断墙,斑驳的木门和古老的石鼓是长城文化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饱尝了历史浪潮的冲击和雨雪风霜的侵蚀,是我们祖先智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与传承。尊重与保护他们,是我们对祖先、对自己的尊重。失去的永远无法回来,对现存的古民居的抢救与保护,是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责任。山海关古城、庄河、界岭口那些残存的老房子,是祖先看着我们的眼睛。
3.以长城为主线,开发沿线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特色产品,生态景观,总体规划长城旅游文化
长城保护不是一个工程的概念,而是用工程的手段做人文的东西。同样,长城民俗文化的开发不能仅限于单纯的实际的现实经济效益,而重点在于她悠久的历史,沧桑感和丰富的美学文化底蕴,在现阶段,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只有尽最大可能的把这条巨龙保存下来,才有可能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沈朝阳.秦皇岛长城.方志出版社,2002.
[2]山海关历代关志旧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方式;民族高校;创新教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是多民族居住地,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各民族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湖北民族学院就坐落在恩施州府所在地,该地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为艺术教育、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带来契机。笔者在恩施这片土地长大,现工作于此地高校,对本地域的文化习俗耳濡目染。特别是进入高校以来,在深入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术探索的过程中,笔者越发觉得恩施地域性文化习俗等对于民族高校的艺术教育来说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如何将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融入民族高校的艺术创新教育,创新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方式,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恩施地区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及其精神诉求
恩施地区的民俗文化极其丰富,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信仰,这些习俗的传承构成了文化事项流传至今的基本纽带。笔者亲身经历了姐姐出嫁、哥哥结婚、外公逝世等事件的民俗现象;同时,笔者的爷爷和父亲均是民间习俗文化的传承者和拥有者,也是民间医生。进入高校教学以来,在开展地域文化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课题对恩施及其周边地区的广泛考察,笔者更是感受到对于老百姓而言,作为文化事项存在的各类仪式、习俗等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存在,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认同。这里面既包含着文化拥有者对文化事项本身的尊重和认同,又包含当地民众对这些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在《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保护中的数字虚拟与动画技术运用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民族高校艺术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恩施民俗在当代插画创作艺术中过的运用》等课题调研中,通过对掌墨师、工匠等文化和技艺拥有者的采访,笔者了解到,恩施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参师、舀学、自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如,掌墨师余世军、谢明贤、夏国锋等就是经过严格的拜师、学艺、传法、过职等师徒传承的严格程序,并严守师道和技艺的纯正性;掌墨师万桃元、龚伦会、刘成海、李海安、良玉华等则是严格的家族传承,家族传承没有严格的仪式,但对于技艺、仪式等内容仍然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彭善尧、梁广州等人的技艺则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再参师、舀学,最终达到技艺纯熟并学会主持仪式的一系列程序和内容的。我们的调查具有一些让我们意外的认识: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很严格,不论是技艺还是仪式等内容全面而完整,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对于那些参师、舀学、自学获得技艺和仪式主持的掌墨师,技艺也很纯熟,也能主持仪式,其稳定性相对较弱,在技术和样式层面更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对技艺和文化的推进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诸如社节、嫁娶、丧葬等主要是靠集体记忆和群体认同而进行的文化传承,这是由于长期的生活习俗以及由于习俗而产生的“惯习”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体现出地域性群体对于所生存环境而构建出来的文化特性的客观认同,折射出本地域人们尊重和崇拜自然、人神同居、宗族意识、朴素信仰、生活质朴、不屈服于恶劣环境等生活观念、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二、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教育的现状
与困境——以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专业为例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专业始自1996的专科美术教育,2000年美术学进入本科,2001年艺术设计本科开始招生,2012年艺术设计分流为环境艺术和视觉传达两个专业,2013年绘画专业独立招收本科生。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专业专科阶段每年招生计划一般在30人以内,本科招生以来,美术学专业2000年第一届招生人数为60多人,最多时招生120余人,而艺术设计专业自2001年的80多人,招生最多时一年达180余人。从历年招生的数量来看,美术学招生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艺术设计专业则起伏较大;近几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限制招生名额;2010年以来,美术学每年招生计划均在60人左右,艺术设计则在40~60人,但每年录取时艺术设计专业均突破招生计划约60~80人。加之美术与设计专业联考而学校失去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学校地理位置偏僻,对生源质量无法把控。更为严峻的考验是自2014年始,高考录取完全实现本科同类院校平行志愿,这样的招生政策无疑对我院的专业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专业院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的模式,强调技能训练为主,遵循以技入道的原则,至今仍然没有较大改观。因此,改变现有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体现自身特色、适合专业发展和学生进步的专业教学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三、恩施民俗文化传承发展方式对民族高校美术与设计创新教育转型的启示
基于湖北民族学院美术与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笔者结合恩施民俗文化传承方式和国家对于高校提出的应用型专业转型的精神,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学基本思路。1.建立本科生班级规模下的专业导师制,实现师生利益的共同化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与师傅带徒弟的原理一脉相承,师傅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中,既要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还应该教会徒弟做人、做事,求得生存的本领。虽然本科生数量较大,这个工作看起来很庞大繁杂,实则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益的。一是在专业上学生有一根主心骨,有专人指导完成学业;二是教师和学生的对应关系使教师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并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三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开展学术研究和项目实践,同时,教给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主要是实行一、二年级导师指导,安排三、四年级的优秀学生配合导师,这样既指导了低年级学生,又培养了高年级学生,形成教师带学生、高年级优秀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式。本科生导师负责制是一对多的模式,即一位导师可以指导多名学生。导师主要是在新生进校时指导学生选择专业与课程,制订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每学期初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专业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和相关任务,期末做好学业总结,为下一步学习提供参考。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或者其他研讨活动,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感情。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敦促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管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能力。导师制可以实现师生利益的共同化,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行负有指导和敦促的责任,学生应该服从导师的安排。导师和学生实施导师挂牌、学生自主选择的竞争方式,建立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机制,学院实现导师资料全部上网、及时更新,以便学生了解和选择导师。导师所带学生须有名额限制,导师在名额超过的前提下,有主动选择学生的权利,但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导师指导。学院建立导师、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以促进导师制度的实现。2.建立专业工作室制,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教师团队,形成学术梯队对于高校而言,专业是立校育人的根本,教师队伍是专业的核心,因此,如何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实现专业并进、相互补充的学术梯队是极为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中的“师徒传授”“参师”等可为高校的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民族高校的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可以以专业为基础,以专业方向课程为核心,组建专业工作室,每个专业可以组建3~5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3~5名成员,设立工作室导师负责人。选择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科研水平的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为工作室负责人,在年龄结构上,实施老中青搭配。工作室可以实现教师队伍的重组、学术梯队的构建、专业结构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科研能力的强化,做到教学主讲、辅导、共研、讨论、互助,实现科研队伍的团队化,以工作室的方式集体申报研究课题、共同研究,发挥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形成科研团队合力。从而改变美术与设计专业科研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研究能力薄弱的状态。同时,发挥不同工作室的优势,形成专业方向互补、尊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特长的学术氛围,为学生提供“参师”学艺的环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室和导师,并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室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补充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导师具有对本工作室课程、教师、资源配置、学生的管理调整的权利,教师和学生具有对工作室各项工作的实施、建议权利,学院要完善工作室的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估制度。3.以研促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以往的班级教学和教师主讲课程的方式,不能发挥资源效能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该将教师传授知识修正为学生拟定研究课题、学生主动运用相关资源而获取知识,改变教师满堂灌输和学生满堂动手画的局面为学生根据自我需要和专业潜力的自我学术评估,并探寻艺术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寻、教师被动讲解为主导课堂研究氛围、师生被动互动为师生讨论研究为主的主动互动。思辨能力的提升应该成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技能训练是美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任务,知识框架是专业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大学教育的这个基本目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看待问题是思辨能力训练,如何获取知识是方法训练,如何整理和归纳知识形成学科知识框架是能力训练,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案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专业与专业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切入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和成果表述的方式应该成为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取向、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摆脱单一技能训练的工匠式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参与导师制、工作室制的学习,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未来职业诉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能力训练策略,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知识技能框架体系、具备专业思维方式与职业态度、专业品评标准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基本目标。导师应该成为学生评判专业水准的标杆,工作室应该成为学生评判专业知识框架的依据,工作室团队的能力应该成为学生评判工作方式与能力的参考。因此,导师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参照,专业工作室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营养和参师学习的平台,专业团队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途径与方法。4.适度引进具有专业资质的地方企业、艺术家进驻校园,建立项目引导、内外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民间工匠和艺人的技能都是在实际的项目操作中与师傅的带领下获得的。美术与设计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如何将理论建构和实践实验高度结合是专业转型的核心。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欧洲包豪斯的导师与技师制度已经为美术和设计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而民族院校所在的区域中有丰富的民族艺术和民族工艺生产企业、艺术家,学校应该将这些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加以利用,可以为企业提品研发的人才和平台,企业为学校提供项目和机会,实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平台建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实习、考察、研究的平台,校内平台建设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的转型可以将企业的产品研发、方案设计等平台引进校园,学校应该为企业和艺术家提供物质空间,争取政策支持,适度予以经费资助和人力帮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制和机会,将课堂训练与实际的项目方案设计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得到训练,将创作方案设计得接地气,提升美术创作与设计的可行性。企业将项目引进校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并指导学生创作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可以从学生的方案中获得灵感,刺激创研团队的创新创作能力。艺术家进校园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的示范教学模式,刺激学生的创作思维,提供直观的经验,树立专业学习的标杆和品评标准。同时,建立合理且有效的校企联合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研发的机制,刺激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校企联合的关键。
结语
篇6
关键词:客家民俗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游大龙 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93-03
为探讨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客家民俗体育在福建闽西的发展情况,2011年12月-2012年5月,笔者在福建省连城县进行了总计近5个月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福建省连城县是客家人聚居和发祥之地,客家民俗文化积淀深邃、源远流长,不仅物质遗产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相当丰富,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连城姑田游大龙,从明朝一直沿袭至今。2008年7月“闽西客家元宵节庆(连城)”(其中姑田游大龙)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2月6日姑田游大龙以791.5米成功挑战世界吉尼斯纪录。在清末,民国年间,姑田有12条龙,其中5条最具特色,即邓屋的龙“老得好”,中堡的龙“长得好”,华坑的龙“高得好”,下堡周、黄两姓的龙“画得好”,城兜的龙“抬得好”。但是,由清代、民国时期的11个村12条大龙逐步减少到现在只有剩下中堡华、江两姓交替游1条龙,致使沿袭几百年的姑田游大龙活动濒危境地。姑田游大龙深刻地联系着连城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是福建闽西连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闽西历史发展的见证,是闽西文化的根基和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从整体的角度对姑田游大龙进行整理和挖掘。
1 客家民俗体育概述
《辞源・客家》中说到:“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赣、粤、闽等省交界地区,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由于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或是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学者们对民俗体育的理解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至今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和以及研究宗旨,这里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界定为在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当地的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长期流传的,具有闽西客家地区特色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体育活动形式”。
2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调查分析
2.1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姑田镇坐落在福建连城之东部,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可谓山岭重叠,峰峦纵横,溪源密布。全镇面积325.2平方公里。姑田全镇14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21159人,绝大多数为汉族。镇区距连城县城区有34公里。姑田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炎暑,夏无酷热,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便捷的交通,素有“东方门户”之美称,故商家云集,经济发达,在明清时期已被誉为“金姑田”,即姑田三宝:“大龙”、“宣纸”、“西山字”。其中当地出产的宣纸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曾是清代奏折上疏的御用纸。姑田人民为了祭拜各路神明,在纸乡姑田,建有各种寺庙。其中客家公王第一庙,始建于嘉靖元年(1510年)。此外,还建有关帝庙、公王庙、观音庙、碧岭庙、土地神等。连城姑田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姑田游大龙的产生、发展和流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历史渊源
姑田镇“游大龙”活动的起源在资料与族谱的记载上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编撰,原始记录大多失传。因此,对其起源还需综合村民口述、地方志以及族谱等加以考证。经过调查,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村民的口述都大致认同一种起源,即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年间,相传邓屋八世祖邓应公明代出任潮洲府检校,后定居于潮,其弟邓恭公仍居姑田邓屋。后来邓恭公的子孙常到潮州去探望梓叔,邓应公的子孙也常有回姑田祭祖。两地宗亲关系自不待言。明万历年间邓恭公子孙在潮州看到有人舞龙,便将其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龙”便在姑田邓屋出现。
2.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是任何文化实体在传承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若无传承内容这个主体的存在,任何传承方法和传承模式都是空谈。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城姑田游大龙的扎制工艺
制作材料以衫木板、毛竹、牛皮、连城宣纸为主,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所以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大龙的制作主要包括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备插袋布15道工序。姑田扎大龙的技术和工艺是历代相传的,龙总是自己扎,自己糊,自己画,自己擎,一代接一代,大人制大龙,小孩则制小龙、游小龙,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大龙的制作程序是很有讲究的,先是备好龙板,一般采用衫木板,龙头、龙尾和龙腰板都有不同的尺寸要求。龙板两头各凿一个5厘米的圆洞,用来连接龙腰时穿插龙棍使用。接着用竹篾制成大龙的筋骨,然后按照设计好的规格分别扎好龙头、龙尾、龙腰(每节一拱)。其中龙头龙尾的篾圈规格与龙腰不同,且龙尾要配上活动翅,扎两个大爪。龙爪只有四个趾,不能扎五个,据传扎五个趾会冒犯天子,俗称天子是五爪金龙的化身。整条龙扎好后,接着有扎龙蛋、糊表、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等工序,这样一条龙才算制作完整。
(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习俗
姑田游大龙从表面看似乎并非难事。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从头到尾不但要动用浩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它的步骤部署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就习俗来说,“姑田游大龙”活动一直保持着“开天门”迎接“公爹”(“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祭龙仪式的习俗。通常年三十子夜(年初一的子时),本地有“开天门”的习俗,由龙头组成的锣鼓队,迎接“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大的用轿子抬,小的用手抱,放置不同地方,整夜都是人声喧嚷,灯火通明,直闹到天亮。正月十五这天最为隆重,铳按一定规则的作为指挥的信号,当日接的是“出案公爹”,先驾到龙头处,随后是到龙尾处,此时擎龙腰的人在近龙的腹部开个开关自如的孔门,并装上蜡烛和“油香”。其次是祭龙仪式,摆香案、点龙烛、作揖、行叩礼。主祭人是辈分大、福气好的长者,衣着整齐,虔诚肃穆。祭毕燃放礼炮和神铳,随后才出龙、游龙,最后烧龙。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
(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动作和艺术风格
姑田游大龙时推时挤,时走时伏,一身都要运动,通身用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村外田野间,可以说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姑田人民吃苦耐劳,英勇刚毅的精神品质。姑田大龙的龙头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龙口大张,内含一颗直径为0.6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就姑田大龙的龙头就有十几人分班侍候,龙头上结有四条棕绳,两前两后,由四个人向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以保持平衡。龙腰则边走边“驳桥”(即联接),“驳龙”时要选择特殊的地点,平路不行,一定要选在斜坡处。龙驳好之后,桥与桥间用短绳子系在一起,伴随一声叫喊“起脚”顿时全部举起,此时动作一定要一致,不能有偏倚。每节龙腰由每户精装后生撑举,撑举者脚迈稳实八字,时推时挤,时走时伏,沿每家每户门前而过,随后再向村外田间尽情舞弄。若执龙者体力不支,旁边随时有人顶替。龙尾则跟在龙腰之后边走边停。大龙所到之处,不论远近,家家户户点松明,鸣礼炮,祈盼与神龙相会,祷告新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十四夜当晚也是游龙技术的,龙头由外到内,由大圈到小圈,缩小到龙头咬着第三节的龙腰,名曰“咬三胯”。此时的龙姿一层高过一层,犹如一座光彩夺目的宝塔,令人赞叹不已。随后龙头又由内向外,由小圈绕大圈,龙尾进入最中间,此时犹如一个盘绕的大龙,多彩多姿的场面令人流连忘返。第二天,继续游龙,游到最后庵门口逆时针由外向内绕圈子,圈子由大到小,叫“龙头入囊”。然后龙头顺时针由内向外绕圈子,叫“龙头出囊”,此时龙腰边游边拆“桥”至拆完,随后龙尾和龙头一起拆。最后是烧龙,拆龙动作要快,先卸龙头,再卸龙腰、龙尾,成堆燃烧,龙珠留作纪念。抬龙板的人对龙板爱之如宝,他们抬着龙板争先恐后地跑回家,相传谁先到家谁最顺遂。
3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模式
3.1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
普查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目前关于客家姑田游大龙的文字记载较少,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普查,将各种民俗文化事项记录在案,才能保留客家姑田游大龙活动的原真性,才能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为此,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普查就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流行中的各类民间舞龙的分布情况,舞龙的形态、优秀的传承人,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分级分类,规范建档。
3.2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二是经济扶持。前者是“搭架”,后者是“输血”。就姑田游大龙而言,从1980年恢复姑田游大龙开始,仪式的举办都是由华氏和江氏族人自发组织的,资金也是村民按人口比例筹齐,姑田镇委员会只是在管理上给予了适当的支持。由于大龙的规模、数量及制作工艺等要求,每年活动都受经费的限制,导致无法充分表现这一优秀民俗的应有魅力,特别是在规划、抢救、保存、整理、传承等方面经费制约较大。为此,要让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保护传统民俗原味的情况下,完善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间资本在政策的指引和保护下,合法、有序地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并取得民间资本参与者、被保护对象、文化部门和社会等多赢局面。
3.3以传承人为主体,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人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体,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老一辈掌握技能者多相继离世,掌握该项活动技艺的人已屈指可数,尤其姑田大龙的扎制工艺人才匮乏,现在的扎制高手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对扎龙和游龙技艺兴趣不高,且工艺技巧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口耳相承,鲜有文字记载。现在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呈现出传承人年龄结构老龄化,这对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今天,我们在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时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传承杰出人物及其接班人”。因此,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当务之急。首先,为避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致使民俗体育活动失传,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其次,通过对传承人学习培训的组织,提升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再者,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参加各种民俗类的技术交流会,与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传承人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民俗体育提供理论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3.4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每年的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活动都会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若将客家元宵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以商业带动客家地区的发展,将会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就姑田游大龙而言,首先,可建玩耍龙灯棚区,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耍龙灯,也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其次,可建立大龙制作及作品展示区将其姑田大龙制扎成工艺品拿到展示区出售并当场制作演示,可吸引游客当场亲手制作。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 教材教法
中学生的美术教育决定了未来民众的审美素质,民间工艺美术在大理州中学美术课堂的传承就意味着大理的民间工艺美术在未来长久的弘扬和发展。因此,传统文化通过中学美术教育进行传承是延续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途径。
保证良好的传承效果就要细致入微地考虑教育链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对于大理州美术教师的随机调查中,突出反馈了新版美术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1.课程时间少,课程内容多,安排上无法协调;2.教具准备麻烦。
一、大理中学生传统文化缺失因素
1.教材内容与教学时间因素
受课程评价制度的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如传统的语文和数学受重视,因此,现阶段中学生美术课程安排一般为每周一节,属于调节性课程,现行教材在有限的课程时间中希望传授尽可能多的内容,因此教材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从素描速写的基本功,到国画雕塑的体验,甚至涉及了云南省周边国家的美术。①大概分为鉴赏类、技能训练类和手工艺制作类。
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素描、国画、雕塑这类专业性强的课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连贯教学过程。而在短短的时间内,教学收效甚微。相比之下,手工艺制作类课程,如彩绘土陶罐、民族剪纸,扎染等课程难度适中,具有上手容易、作业效果精美的特点,能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与积极性。
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没有课余时间完成美术作业。再者,课程理论与实践应该有一定的连贯,否则,教学效果不好,会直接导致民族民间艺术在教育中的缺失。
2.教具因素
云南省各中学的教材由于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材内容覆盖有一定的广度,但教材的编写方式使教具缺乏循环利用,学生在准备中有一定的难度(表4)。比如,泥这一材料,在七年级上册的《用泥塑像》需要准备一次,时隔一学期后,在七年级下册《浮雕造像》又需要一次;再如,刻刀在八年级上《黑白木刻》需要准备一次,之后没有与之相呼应的内容需要再用到这套教具,有的教具需要学生购买,学生购买后只用一次,这样的利用率使大部分学生选择放弃购买行为,而放弃购买教具又会影响教学体验,课程形同虚设,如此具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意义的民间工艺课程却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可见,教具准备也是造成美术教育中民族文化缺失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策略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要在教材内容上精挑细选,还应该综合考虑教育链中的各个因素,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做到对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只有学生对该知识领域产生兴趣,认识、了解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情结,才能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各行业中将本民族的文化以各种形式创新发展,真正起到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因此,针对现阶段大理中学美术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缺失现象所产生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1.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在该阶段课程中应适当减少难度大、训练周期长、见效慢的技法训练类专业性课程,如素描、国画,改为安排制作周期短、对专业技能要求性不高的装饰画、手工艺制作类的课程,民间艺术也大多属于这样一类型。
2.对循序渐进教学过程的侧重。艺术是一门感性的学科,除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感觉和感受捕捉,这需要一个能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民间艺术的传承并不是只要继承,继承并不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唯一目的,传统文化更应该推陈出新,使其融入时代精神、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才是对传统民族文化形式的传承和发扬。②因此,也可以考虑将原本一周一节的美术课改成隔一周一节,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延续性。
3.注重课程衔接的连贯性。现阶段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在教材编写和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应尽可能地涵盖知识点的方方面面,不能忽视课程之间的衔接;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小环节都有可能成为知识传授效果的阻碍,如教具利用率、课程训练技能的呼应。因此,教材的编写也应当从教具的准备和课程训练技能的呼应因素考虑课程安排,注重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
结语
有学者提出,“传统民族文化是需要传的,这个传就是教育。”③把民间传统文化引入美术教育活动中,让传统文化审美种子在孩子的心灵萌芽,培养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热衷,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学校教育进行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产生审美典范的力量,从而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所以,重视教育。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是通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实现的。这三者虽然互相牵制、影响,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在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导向能引导未来几十年家庭的教育倾向,并最终影响社会教育的趋势。因此,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学校教育。教育机构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会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编写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任何艺术作品都以“像”和“不像”的刻板标准去评价,在大理州,高中生面临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没有再继续开设美术等副科课程。因此,初中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教育载体之一。
传承民族文化在初中阶段最为合适。为保证传承的效果,就要关注教育环节中的各个因素,以引导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标新立异的创新力,让民族艺术在其知识体系产生新的理解和阐释,以推动民族文化更具有当代性特征。
注释:
①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民族艺术――美术[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13―18.
②彭辉华.论纯粹的形式对艺术设计创作的消极因素[J].商业文化,2011,181期:253.
篇8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篇9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创产品;转化
民俗,是指民间的一种文化,它是紧紧依附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并且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中国博大而深厚的的中华文化中孕育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并且逐步演变发展代代相承。民俗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至关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发展,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徽地区优秀的民俗文化日益萎缩,有些已经逐步消亡。安徽民俗文化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各类饮食文化、服饰、节庆习俗、建筑文化、等铸成一幅色彩艳丽的民俗风情图画,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皖南的跳钟馗、叠罗汉,阜阳剪纸艺术、旱船等不仅地域特色鲜明,而且有极强的观赏性。这些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为各种创意设计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本文以设计的视角为出发点借助设计手法选取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徽文化作研究探讨。试图通过探究通过设计的方法对民俗文化提取进行创意设计。
一、开发徽州民俗对传承徽州文化的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文化是多样性的,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与信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传统工艺等,都能够反应出徽州民间的审美情趣。民间舞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反应徽州独特魅力,传统戏曲影响深远,与祭祀、节庆联系很密切。传统工艺源于生活、工艺精巧。同时徽州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安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山多而地少,四面环山,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间。在此地理环境中衍生出来的徽州民俗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成为了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已然成为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开发徽州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转化,从而设计出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精品,继而以此来传承徽文化。其次面对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民俗与现实传承的问题。以徽州民俗为例,尝试通过设计转化手法能够在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中搭建一个桥梁。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存在一中消极的现状: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更多是以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时尚文化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得不到传承。例如传统祁门县的民俗活动中古老剧种目连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能够表演出来的人很少了。界首彩陶、霍邱柳编这些传统手工艺会的人就更少了。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传承民俗文化迫在眉睫,十分重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艺术或者设计的手法进行转化,将民俗文化代入到现实生活中,在生活中处处展现民俗文化。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俗文化。
二、徽州民俗文化的内容分类
民俗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着,是最贴近人民身心和生活一种文化。其涵盖内容也相当广泛,种类庞大。大致分为:物质生活与生产民俗、社会生活类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想要通过设计手法在众多的民俗文化中进行提取转化,首先应对徽州民俗的分类和代表性民俗文化进行梳理,选取每类民俗种类中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特征较大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进行元素提取。(如图1所示)。
(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建筑民俗等。开秧门”、“祭门神”、“接财神”、“开张礼”等仪式活动。传统的建筑民俗:马头墙、小青瓦、徽州特色民居、徽州三雕等。服饰民俗有“长袍马褂”、“端午衣”、“襦衣”;饮食民俗有传统徽菜: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等特色饮食。2
(二)社会生活类民俗
社会生活类主要。社会组织民俗方面的代表:反映村落习俗的西递、宏村;反映宗族习俗的牌坊、祠堂。节日民俗有:渔灯会、叠罗汉、五月五“赛龙舟”等。徽州传统节日:传统庙会主要有九华山庙会、关帝会、阜阳火把节、徽州婚嫁、五猖会、放水灯节令习俗、凤阳花鼓节等。
(三)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
徽州的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与禁忌、民间游艺、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民间信仰有皖南建筑“风水论”、“嬉钟馗”、歙县渔梁坝的傩舞和祁门县的目连戏、黟县的“金扁担”传说等。民间艺术有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霍邱柳编、杜氏刻铜、芜湖铁画。语言民俗有徽州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
三、徽州民俗文化在文化创意设计中的转化方法思路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品,既不能单纯的认为是精神产品,更不能视为简单的物质产品,而是兼具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性质。作为物质产品,文创产品要考虑其适用性、产出和投入成本,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流行性等商业性因素;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更重要的是蕴含情感,赋予故事性,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满足人民日常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传承精神文明、历史文化、习俗的重任。3所以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更应关注的是: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从外在变化和内在传达齐头并进,从具象到抽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传达的结合。好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更应是具有独创性的,更应是蕴含丰富故事性和情感表达。本文由调查分析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通过挖掘和凝练“徽州民俗文化”元素与特色,研究其文化符号和元素的应用实践方法,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提炼与创新,从视觉符号元素提炼到文创产品设计,将研究理念融入到设计实践中去,开发一系列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新品,通过设计创意来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继而起到传承徽州文化。
(一)文创产品设计元素提取
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徽州民俗文化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从而由具象元素中提取探讨徽州民俗文化及其深层含义,进而提炼出民俗文化元素转化为民俗文化符号。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提取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应用、传达文化内涵、进行再设计。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化应从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个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外在表现从民俗资源搜集分类到具象元素的提取和转化,具象元素的提取可以从服饰、造型、色彩、纹样等进行抽象提取符号化,最终应用文创产品设计中。内在表现为寓意情感的传达,从岁月积淀的徽州民俗中传承情感、通过文创产品传达徽州民俗的历史故事。
(二)文创产品的最大特征是创造
文创产品一定是个性的独特的创造,甚至是多文化交融的产物。本文以徽州民俗文化中的几个方面为例:徽派建筑、马头墙、牌坊和凤阳花鼓节日习俗为出发点,通过调研历史文化、形态、表现手法及寓意,结合现代文创产品的风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文创产品,有环保袋、书架、杯子和杯垫等。通过对上述对徽州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转换思路,通过前期调研素材收集、草图设计、具象转化、元素符号提取转化传达文化内涵、再设计进行设计实践。例如西递胡光刺史牌坊书立设计(如图3所示)。胡光刺史牌坊:徽派建筑中牌坊多为士大夫阶层的寓所,胡光刺史牌坊是为了纪念胡文光于明代嘉靖建筑担任万载县的县令时筑城墙、修学校,做过的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一方面提取安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符号进行抽取简化,另一方面也是徽州民俗文化的代表,将其进行简化设计,形成书立,具有功能的同时也表达文化诉求和传达。
(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情感的传达
鉴于民俗文化历史性、传承性及富有故事性的特征,民俗承载着设计师需要把故事的能量通过自身的设计认知灌输到产品当中,这样消费者才会有感动,如果没有感动,文创产品很容易就会像普通的商品一样。同时开发民俗文创产品必须要有附有产品说明卡,通过说明卡直接传达产品背后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故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对故事有了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物品,而是一个可以传承的故事。
四、结语
徽州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同时富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为设计元素挖掘提取赋予潜力和基础。当前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未引起重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只有极少的人认知,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有些甚至渐渐消失在生活之中。民俗文化资源没有进行开发或者开发仅停留在表层。因而唯有通过设计的方法来挖掘徽州民俗资源,把传统的元素用现代方式表现。提取其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抽象转化设计,将徽州的意像带进文化创意产品里,让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能够结合产品,通过产品的散播与流动性,不但能间接推广徽州地区,传承徽州地区的历史背景与民俗特色之外,也能借由文创产品引发更多的互动感受,让更多人对徽州民俗文化有认知和了解的同时,打造本民族品牌,进而传承徽州文化。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4.
[2]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1-82.
[3]卞利.徽州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6-41.
[4]丁龙庆,雷若欣,叶童.徽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2.
[5]阮晨海.日本旅游市场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分析[J].设计艺术理论期刊,2016(3):95
[6]周雅琦.北京民俗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15-20
篇10
河北省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燕赵大地现存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旋律优美,曲调委婉,乡土气息浓郁的“昌黎民歌”;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井陉拉花”;浑圆深沉、刚柔相济、长寿保健的“永年太极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灿烂的“蔚县剪纸”等等均为特有的河北民俗文化。伴随这些独特民俗文化产生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是具有珍贵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有利于把丢失的珍贵民俗文化资源寻找回来,有利于民俗文化多元化的建设发展,有利于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途径,有利于增加馆藏档案资源门类。对于弘扬民俗文化,建设档案强省、文化大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是河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人对于民俗文化档案的内涵还把握不够准确,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还处于粗放状态。虽然政府机关对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采取了多种积极措施,但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仍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档案保护意识不足
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师徒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广度上都跟不上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逐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在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参与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流传于世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逐渐频临灭绝,对这些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二)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资金支持投入短缺
经济社会资源建设是社会活动的根本保障,而社会活动则要受经济资源建设的不断制约。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从资源建设项目的确立到完成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做保障。然而河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民间艺人由于经济原因把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变卖现象屡屡出现,导致许多应该由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民俗档案资料依然散存民间。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料征集、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民俗文化档案管理力度较弱
目前民俗文化档案的管理归属较为模糊,很多部门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许多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遭到破坏甚至出现消亡。民俗文化档案长期缺失稳定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参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底气不足,这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民俗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
(四)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在征集移交、抢救保护、整理保管等一系列环节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细节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空白,还潜藏着引起法律纠纷的因素。民俗文化档案存在特殊性和多元性,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制建设。
二、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实施困难,存在问题很多,需要档案部门联合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多方面、多途径建立齐全完整、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体系。
(一)加强民俗文化档案宣传力度
加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宣传力度,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河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现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通过互联网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手段来扩展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增加对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现状的宣传,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河北民俗文化发展的尴尬处境,激发人们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动力。
(二)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多专业多层次地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研究专业人才,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举办河北民俗文化专业培训班和推行传承人方式综合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优秀人才,以确保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
(三)加大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投资力度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关部门应开发多种渠道,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做好长期经费规划,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普查摸底、征集抢救、发掘利用。对民间艺人提供生产生活补贴,充分改善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确保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有效支持,
(四)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法制建设
为充分保障民俗文化档案构建的完整性,主要通过国家法律、中央和地方行政法规对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进行法律保护。可在民俗文化法律法规中制定专门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条款,并且对以往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内容进行修正及补充。开展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档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法规建设必要性意识,积极促进河北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融合,力求做到依法治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五)做好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政策规划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建设工程,涉及许多政府相关部门。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发挥部门政策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省市级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组织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
- 上一篇: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 下一篇:培养创新意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