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篇1

一、当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低效的特征 

德育目标不清晰,目标达成度低。陶行知说:“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由此看来,教孩子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当下许多学校也在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但由于学校育人目标过于宏大或笼统,或者又偏狭于某项特色,导致德育目标设置空泛或者不准确,德育工作仍然停留在纸上。 

“品德”课普遍没有“教好”。原因一是不重视,二是教学方式也没有回归社会,没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校本化的改造。 

德育都是以“搞活动”的形式呈现,教育体验短暂。校内德育实践活动程碎片式的活动,缺乏应用课程的技术固定下来,呈现出不稳定、不完整、不系统等特征。 

二、结合晓庄师院附小案例进行研究德育校本课程开发 

1. 校本课程开发覆盖三级课程 

案例一:《陶娃发展计划》校本课程开发 

本课程以陶娃素质发展目标为根本,直接指向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培养诚信、责任、友善的人。陶娃的核心素养是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道德品质、创新的思维方式、高雅的艺术品位、丰富的科学知识。以此为目标,一方面进行国家课程品质化、校本化改造,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开发若干校本课程。本课程是行知思想引领的生活教育课程,是面向未来的自主学习课程。 

确定的德育校本课程目标来自于教育实际的需要,并且目标设置清晰,师生容易认识。校本课程既然是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就要关注到整个课程设置。做到了全面落实培养目标的校本德育课程覆盖三个基本层面,在国家的课程框架体系内,教育主体从落实道德教育出发,对各类课程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教师作为教育主体从取得德育实效出发,对于各类课程进行的校本化规划、选择与落实;学校、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主体在国家预留的课程空间内,从地区、学校实际出发所进行的完全自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开发特征。 

2. 德育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教材 

案例2:“诚信教育”校本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数学校停留在口号教育上,基本以灌输教育为主;或者开展几次活动,学生有一些短暂的碎片化体验,不成系统,不够长效。但师院附小校园里很少有宣传口号,所有的课程都是扎根于生活教育当中。关于诚信教育课程的开发做法是首先是建立学校诚信超市。学校后勤部把商品采购回来,无人售货,学生自动投币购买。在超市周边,有学生每天的关于诚信书签,有每天学校诚信分数公布,有语音教育设备,有爱心捐款公布栏。学校都会对诚信成绩进行评价和分析。学生每次在购买过程中,实际上都是在进行诚信的自我教育和训练。学校在及时评价的时候,也是在激发孩子的反思和教育的反复。诚信校本课程开发方法的启示: 

第一,德育活动不适宜只停留在说教上,德育更需要“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活的教育”思想拓宽了我们课程开发的思维,这样的课程才有生命力。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师生作为道德主体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而生成意义与价值;学生在教师指引下,通过围绕生活问题进行道德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价值体认、情感体验,乃至产生态度、行为或观念上的改变或升华;在教育环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而生成意义与价值。 

3. 解决教育中问题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 

案例3:环境教育课程 

本课程的开发始于学校厕纸供应问题。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淘气,又积极好学。起初,学校供应的厕纸被孩子拿来玩耍,浪费很大。学校德育处从发动孩子捐纸到发动学生在校卖废品购纸,到最后开展家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于是学校设计了一套环境教育的游戏,“逗”着孩子们玩,于是,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就出现了。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可以来自于教育实践中的久攻不下的难题。校本课程开发到最后,成效就在于细节的功克和完善。德育最后落脚在行为的自觉上。校本德育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旨在促进学校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学校文化形成与建设中能够起到价值引领、活动调控、行为规范等作用,因而必须始终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自觉性就成为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这种专门化的学校精神文化创建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结论 

1.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动态发展,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最佳方法之一,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原动力。 

2. 由于生活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基础,生活实践对于教育、学习、知识的决定性作用,品德教育除了让学生认知之外,最重要的是体验,社会生活的现场就是教育的最佳场所,由此,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来自于生活,为生活服务。 

3.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特别强调自下而上的原则,从生活教育着手,从解决教育细节中突破,这样,师生置身其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活动当中更主动,更有实践意义。 

四、策略 

1. 用课程技术开展德育活动,有效落实德育目标 

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以道德价值为核心,基于社会生活和学校学习实际为出发点,发生在校内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的一种动态生成过程。它以一定的课程开发思想为指引,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其一般过程为:背景分析—目标—过程—评价。 

2. 建立以生活世界、时展为导向,面向生活的德育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择最终落脚点在现实生活,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科学世界,而不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内容。 

篇2

烟雨廊上藤绿鸟鸣浓情似水,叠翠亭下花红蝶舞笑语如歌。这是在我校校本课程“对课”上,孩子们据学校的优美环境而创作的精妙作品。我校自2008年起,从构建课程文化的视角,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突破口,落实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构建广博富有活力的课程文化,用文化引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努力实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一、立足课程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我们认为,课程开发和建设其核心价值目标是广博活力。富有广博活力的课程是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生发展需求的,它不但凝聚了多种课程资源,更具有无限的张力,是动态的、多元的。在实践中,我们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融合、共性与个性的交融和各学科间的整合、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课程的生长与创新上,放在课程价值的实现上,使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文化的过程。

二、焕发校本课程建设的活力,践行德育课程思想。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就是有生命的课程重建之过程,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1.焕发校本课程内容,拓宽育人空间校本课程内容立足于学生的需求之上,它的动态、多元、开放决定了其涉猎的领域很宽,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活”字。课程内容要有生命力,离不开课程目标的定位。我校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未来小主人”,“大框架,小主题,巧整合”的开发框架便应运而生了。“大框架”是指立足于课程开发的方向、目标和结构的确定,避免了课程开发越走越窄的弊端;“小主题”是指开发内容要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避免了教师不知道做什么,学生不知道怎么做的弊端;“巧整合”是指它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的有机衔接,避免了校本课程的游离弊端,这样促使我们的课程开发贴近生活大课堂,充满无限空间。校本课程内容的“活”必须有其生长点-教师的特长爱好、学生的兴趣需求、家长的热情关注、学校创设的开发氛围。这种氛围下,由教师自主申报、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诞生了,它盘活了学校的课程建设,拓宽了育人空间。

2.焕发校本课程形式,拓展育人路径校本课程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我们在课程实践中努力探索不同的课程形式。我校的课程形式涉及生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基础性课程、实用性课程等。仅“活动课程”就包括了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交流活动等。丰富多样、和乐相生的课程形式焕发了学校课程的活力,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育人路径,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

3.焕发课程建设过程,创设育人氛围我们发现,仅靠教师的热情这种自然状态来实施课程是难以让课程活而有序,活而有深度的。为此,我们从开发过的课程中进行筛选改编,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了一批如对课、珠趣、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等精品课程。“对课”旨在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珠趣”旨在还给学生动手的本能,发展多种能力;“感恩教育”则是爱的教育、精神的升华。这都是我们“未来小主人”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在精品课程的深入过程中,我们本着宣传普及的思想,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课程开发过程,获得课程开发能力,指导开发课程,这样广博活力的课程建构了起来,育人氛围也因此而生动、和谐。

4.焕发以校为本的研训,发展育人队伍课程建设,把教师逼到了一个必须适应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新的师生关系的关口,原有的经验和培训形式根本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因此我们迅速建立起融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研修为一体的研训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生长点。学校一方面利用课程实验团队的典型引路,一方面定期组织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引导。相继开展了:公开课展示、解读校本课程规划、“对课”经验交流、体验“珠趣”课程、宋词讲坛、校本研训套餐等研训活动。这样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强的“研训”,已经融合到了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中。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师生的生活品质。

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儒雅德育

《荀子・荣辱》曰:“君子安雅”,并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可见博学多才、温文尔雅自古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最高赞赏,是育人的最高标准。

“儒”是指有儒心,即做有文化内涵,书卷气质之人。“雅”是指有雅行,即做言行举止优雅之人,具有高尚的素质修养。

“儒雅德育”立足于学校“儒雅教育”,是这样的一种教育:以孔子八德、对联文化、武术文化等传统文化为教育的载体,“以儒导学”“以儒导思”,从而培养内儒外雅的现代儒雅新人。因此,儒雅德育的核心是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儒雅价值追求。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具有外表优雅、内涵博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现代新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儒雅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

1.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完善校本特色课程的需要。我校位于石镇莲塘村,这是武术大师黄啸侠的故乡;学校还毗邻孔子后裔居住地大龙村,一文一武为学校构筑自己的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此,学校以“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儒雅新人”为办学目标。为了培养儒雅新人,德育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编写了《学对联、赏对联、写对联》、《中国少年强》、《我们爱武术》、《每日一诵》等校本教材,初步形成“对联文化“、”孔子文化“、”武术文化“三大特色课程,为学生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根基。

2.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个性特点的需要。学校一直以来重视开设美术类、舞蹈类、语言类、音乐类、体育等七大类活动,组建小联迷社团、华兰侨心民乐社团、华兰侨心武术社团、儒剑辩论社团等特色社团、兴趣小组共27个,其中“小联迷”、“辩论”、“武术”和“民乐”成为特色社团。全面发挥学生的特长,张扬个性,展示博艺之长。

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及基于对班级德育自主建构,提高主题班队课实效的需要。在班级管理中,提出了德育自主建构的模式,围绕着孔子文化思想,并结合年级的特点,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制定出每月的德育主题,在学生在广泛开礼仪、诚信、感恩、爱国等教育。同时,大力推行儒雅班级、儒雅学生,儒雅之星的评比机制,通过星级评比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三、强化功能,提升儒雅德育校本课程育人实效

1. 用好班会课主阵地

石镇中心小学以“崇文尚武 厚德博艺”为校训,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儒雅新人为使命,校训“崇文尚武 厚德博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有极高的契合度。学校围绕着提出的育人目标,坚守班会课这一德育的主阵地,统筹规划“我们爱儒雅”的主题班会课。在“规范和规则”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直的品格、高尚的思想和文雅的气质。

石镇中心小学以“儒心” “雅行”为标准,以“培养现代儒雅新人”为目标,打造了规范的班会课系列,针对培养对象的长远发展,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根植学生“中国灵魂”地同时,拓展了学生的“世界眼光”,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篇4

一、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误把学校课程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的所谓“校本课程”呈现“高大全”格局,什么都包揽其中,一些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一些学科的培优辅差、一些学科知识体系内的兴趣小组活动等等,统统都算是“校本课程”,并把国家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美其名为“基础性课程”。这种状态是学校校本课程结构大多如下:

这就是典型的“误把学校课程等同于校本课程”的情态,因为它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都纳入校本课程范畴。这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

(二)误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的所谓“校本课程”呈现杂乱松散格局,没有主线,没有体系,更没有特色,所有的校本课程几乎都是国家课程的衍生物。这些学校发挥了老师的特长,开设了一些培养学生特长活动,但基本上只是一个活动而已,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其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指国家课程规定的要达到的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用学校的具体载体来实施。这与广义的“校本课程”基本相似,但它绝对不是等同于校本课程,尤其是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

(三)误把学生选修读本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教师数量庞大,大家积极性也很高,选编了很多读本。但是,仔细深究下去,不仅没有一本能反映地方文化资源的读物,而且没有一样是按照“课程的格式”来设置的,仅仅是读本而已。

(四)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不知所以。这类学校以农村中小学居多,老师们对“校本课程”的认知依旧还停留在初始的认识层面。究竟校本课程是个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开发,几乎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思考与实践。

二、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是相对独立的课程。作为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地方教育特色,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除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之外,我认为还应包括“特色性”。

(一)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它特别强调课程有利于学生深入社区、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去建构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与情感、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这也是校本课程独特之处所在。校本课程也不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的衍生物,它之所以成为学校本身自己的课程,就是因为它具有本地域属性。这个属性注定了它具有地域特色,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特定的校本课程只适用于特定的社区中小学。如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的《鳌鱼文化》特色课程,只适用于沙涌小学。因为,在广州市只此一处有“鳌鱼舞”这一民间艺术,而且是广东省“非遗项目”,沙涌村又是一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据此而开发出来的系列校本课程地域性非常鲜明。

(二)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需要什么课程来支撑我们的办学特色?这是每一个办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校本课程是针对自己的办学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如果不从办学特色需要这一层去理解的话,那么任何一个老师实施的一个主题活动都应该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的真真意义。

三、掌握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几个技术问题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路径日臻成熟,很多问题有配套要求,如课程标准、实施意见、评价意见等。但如何开发校本课程依旧存在技术性问题,让许多学校和老师都颇感困扰。那么,怎么才能较好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问题?我认为还有一些必要的技术技巧需要把握。

(一)要有明确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是行动指南,有了整体规划或顶层实际,学校教师才有下一步的方向。要完成这个总体规划,就要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框架分离开来,恢复校本课程的独立性,使之自成体系。校本课程一旦主题确定,它的基本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其中,认知性课程板块、实践性课程板块、创新性课程板块都包含若干子课程,一同构成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这里面只有国家课程目标要素,没有国家课程基础内容。这才是校本课程原本应该有的面目。

(二)要明白校本课程研制与实施的基本流程。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学校颁布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师根据规划找自己熟悉的项目或话题――教师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学年初(学期初)教师向学校申报――学校审定、排期、公示――学生选课――组织实施――学生、家长反馈效果――学校确认课程价值――继续完善推广,乃至形成特色课程、品牌课程。

(三)要严格按照“课程格式”来设计与审定校本课程。课程规划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而一门好的子课程也应该包括这些基本要素,这才是比较符合规划要求的规范的要求。规范的东西,一时半会不够完善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坚持严格要求,经过一个周期的训练、修改、完善,校本课程的设计便可以得到较好的规范。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而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理解与认识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高职院校特色的形成与质量的提升受到教育理念、教师素质、课程标准、办学经费、教材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拟就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SBCD)是Furumark与McMullen于1973年提出的。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侧面和角度,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并投身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过程(一种课程开发策略);(1)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2)校本课程开发是由学校共同体设计并实施的课程改革的草根模式(课程变革的一种新的模式);(3)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体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理念);(4)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特色构建的组成部分)。

根据以上多种界定,可以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社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高职院校为基本组织单位,联合用人单位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依靠广大教职员工、企事业相关人员和学生,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课程的过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构成完整的学校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程对人才结构的调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才能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与相应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匹配。高职教育校本课程是以高职院校为基础自主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更能适应独特的地方环境和教育需求,更能体现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更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原则之一,要求高职院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调整课程的内容。此外,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与技能要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高职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当需要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可以避免产生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有助于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决策逐渐走向民主化,需要将权利下放到学校,使学校成为教育决策的主体。这一民主化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校本课程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使高职院校成为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体。

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途径相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强调学生共同职业技能的培养,或者说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的课程,可以满足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是分离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集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与评价者于一身,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实现多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还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丰富学科和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更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需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转变观念,充分重视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还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这种思想上的偏差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反差和深刻矛盾,会给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校本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应以使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较好的知识技能结构为目的。要彻底改变教师只是单纯的“教书匠”的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知识型、技能型的教育者。

积极建立“就业导向型”课程模式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指导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模式;研制一套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提供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开发的专业课程解决方案和不同范型的单元课程;初步建立高职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确立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探索相关的方法论问题;提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框架体系,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模式之间的关系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时更具人文性。就业导向的实质不仅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娴熟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而且更关注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需要为前提,因而其实质是追求学校特色的形成,使每一所学校都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根据社区环境与师生的独特性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与学校特色的课程。

在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决策的关键是必须有企业界参与,必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别要注意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主要包括: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以能力体系为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制定能力体系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共同编写能力体系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共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形成质量反馈控制链和保证体系,同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与认证机制。要克服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严重脱离企业与社会需求的现象,创造性地聘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与教师共同实施课程教学,这将极大地利于高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

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应针对高职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实行考试方式改革,如理论考试可采用抽测、口答、AB卷、开卷考试等方法;专业技能考核可采用现场操作和模拟现场考核等方法;毕业实习考核可采用工程设计、撰写论文、技术方案等形式。鉴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原则,特别要求教师对后进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的社会化认证。相对于学校内部规范的、自觉自律的评价机制,社会化的职业技能认证机制具有开放性、权威性、实践性,是学校内部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完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社会资源,是推进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与功能,从根本上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实现。高职课程有没有自己的特色,决定着高职教育的特殊功能能否发挥,并最终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因此,必须将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予以充分重视。高职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校本课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以学校为基地开发适合学校与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殷尧.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

[2]蒋士会,陈朝晖.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概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思禹.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J].天津电大学报,2006,(2).

[4]付雪凌.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篇6

校本课程与办学目标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学校办学目标的基础之上。只有明确了办学目标,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延伸。校本课程建设是我校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第一,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就是要将学校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中。要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学校文化特色;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主动参与,通过教师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教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教师能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新知识结构、加强知识施教、进行自我反思搭建了平台,从而也经历了一个知识成长的过程;第三,校本课程创建的直接原因是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这也是“以生为本”在课程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第四,农村校本课程要求突出区域性、特色性等,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农村资源,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主题,活动内容等。农村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与育人目标的有效契合,将会推动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带动学校由“办学特色”向“特色学校”转变。

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实效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是新课改下诞生的课程形态,农村校本课程的实施与传统课程形态存在着多方面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教师思维的局限性和被动情绪对课程实施产生的阻碍。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中,第一,首先要以会议、论坛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的培训,尤其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第二,要结合办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宣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课改和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关系等,使教师在全面理解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激发教师参与并推动校本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要做到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推出几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案例,并通过培训,让教师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有效措施,从而对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起到指导作用,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实效。

整合农村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整合资源,而跨学科整合是可行性的实施策略,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结合农村的社区文化特征开发校本课程,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资源和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化底蕴,极具开发价值。比如,农村风土人情、地方名人、传统文化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一方水土的文化,是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第二,结合农村的地理特征开发校本课程,赋予校本课程突出的自然特色。由此增强小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树立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关注的层面。我们还可以结合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风味特产、农作物特点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素材;第三,依托农村的背景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其社会特色,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这也是农村小学所独有的优势所在。

校本课程教学研究

教学活动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课程开发行为最终要在教学活动中落实,并为教学活动服务,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了整个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由此可见,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校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校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校长要给老师做好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校长要明确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合理充实课程内容,要定期组织召开课程编写会议,听取教师的汇报,教给教师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帮助教师除疑解惑,使全体教师领会新课程的思想,树立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转变角色,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要依据教育方针政策,在进行资源调查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就是对文化的选择,教师编写文本、撰写课程纲要就是选择一定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能增强教师对文化的选择,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98-01

1 开展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探寻

马克思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归根结底是尊重人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在乡镇中学实施和开展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是切实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以及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首要任务。

1.1在乡镇中学开展生命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迫切需要

生命是人类教育思考的起点,没有生命何谈教育,教育起源于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发展需要。而在乡镇开展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希望弥补现行的农村教育制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教育是偏重书面知识的传授与理性的说教,往往忽略比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以外更重要的德性教育,艺术培养,人文的教育的缺憾。新时期,作为乡镇中学的教育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到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学习,因为只有学生具有生命教育的涵养后, 学生成才成人后,才能够运用知识技能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否则会成为危害社会的人们的敌人。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探寻,那么开展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就是对教育本质的更好恰当的时代回应。

1.2开展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迫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 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因此,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在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认识生命,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乃至他人生命,养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正确正向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社会生活的自信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积极进取,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生命观,使学生真正懂得善待生命,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最终实现生命的意义和对社会的有益价值。所以,长期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证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既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它也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教育措施。

2 在乡镇中学开展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实践途径

中学生是社会中最富有希望,最有朝气,创造思维极强和生命活力最强的群体,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因此,在基础教育中重视和倡导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个体自然生命的关注,更意味着学校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提高,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引导与引领。

2.1在李恒中学校园里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乡镇中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校本课程,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让青少年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生命教育的校园和文化气息。但生命教育的课程特点是一项贯穿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配合的系统工程, 因此,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密切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合力的作用,要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与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作为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与学习智慧的场所,同时也是塑造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环境,是在青少年的生命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的地方,因此,在李恒中学的全校范围内,以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来营造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整体环境,大力提倡、宣传、生命教育课程,校园的围墙,板报成为宣传教育的辅助阵地,对学生大力宣传生命教育,充分利用李恒学校校内各种传播工具,把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信息对学生进行教育, 真正做到优化生命教育的信息环境,让学生感到生命教育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入人心。

其次,学生的家庭作为塑造学生品格的第一场所,我们开展家长教育培训,教育家长要为孩子们努力营造关爱,宽松,平等的生活氛围, 让家庭生活也给学生带来快乐,幸福的生命教育的良好体验。学生有了这种丰富快乐的体验,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和美好灿烂,提高学生的愉悦的生命情感水平,从而实现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获得高质量的生命教育的效果。

2.2重视生命教育课程的师资建设

在乡镇中学实施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成败也在教师。所以,我校高度重视本校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师资团体。实践中我校采取如下措施:

2.2.1重视李恒初级中学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知识培养和技能的严格培训

要求从事校本课程生命教育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敏锐深刻的洞察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敏感地洞察学生的生命状态体验,抓住一切有效的教育机会。其次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总之,就是要求各个学科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知识储备,长期坚持生命伦理的培训与学习,还要求心理辅导教师要提高生命科学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加强生命伦理的学习与培训,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师,学校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加强他们的教育心理和专业技能,学校还定期组织对班主任加强心理辅导,专业技能的指导培训。

2.2.2实践中强化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和考核

李恒初级中学的教职工岗位职责中规定了各科教师承担校本课程的生命教育的相关要求,并将李恒初级中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效果纳入年终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的评估指标中,把李恒初级中学教师在开展校本课程生命教育的实效给予量化,作为年终评优选先、晋职晋级、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数。对于那些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校本课程生命教育有显著成绩的教师,学校给予奖励,反之,对于那些教学效果较差的,则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李恒初级中学还通过定期的评选、表彰 “优秀教师”,“知心老师”、优秀“班级文化建设”等措施,加大对教师的精神激励力度,引导李恒初级中学的全体教师真正全身心投入到李恒初级中学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事业中。我校领导也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校本课程还要争取社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为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2.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思想还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等,具地方特色与个性的乡土史课程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局面。

3.通过实施乡土史校本课程教学,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育功能。从微观角度加深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当地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从地方历史出发,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

历史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历史校本课程的要素及实施历史校本课程的必要的直接或间接的要素,分为校内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和校外的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因此,必须注意两者的区别,以获得最实用的校本课程资源。

历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就是开发乡土资源(“校本课程应注重社区性与乡土性,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宗教史资源或者是围绕国家历史课程的拓展延伸,充分发掘国家历史课程资源中可以和时事热点相结合的内容。中学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所涵盖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围绕历史国家课程进行拓展、衍生也是一种资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学生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当然还有其他的物质资源等。

三、研究条件

1.学校驻地诸城,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山水隽永,民风淳朴,是齐鲁文化名城。这里自古名人辈出,文化源远流长,遗风千姿百态,民俗多姿多彩,极富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另外,民间传说故事、地方熟语散布乡间,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乡土文化资源。

2.我校多年来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关注每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其次,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实际研究与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教科研实践经验;再次,学校历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至今,我校已经初步编写了《成功始于繁华》《高中人际交往指导》《身边的人文妙语》《生活中的地理》等校本课程,积累了一定的开发经验,这都为我校进行乡土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保证。

四、乡土史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

1.课堂教学与开放式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渗透乡土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根据诸城的文化背景、自然风貌、风俗人情等特色,与课堂教学密切整合,使学生产生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采用讲座、演讲、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

2.实地考察与研究性学习。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究与实践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1)挖掘乡史文化。诸城的历史源远流长,对诸城本土文化的挖掘,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措施:①寻访古迹。主要包括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历史遗迹,查看家乡的文史资料、图片,了解家乡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②搜集史料。主要包括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查看历史资料,甚至走进街坊、农户,请知情人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风貌,了解感人的历史画卷,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③回味整理。组织学生画古迹、讲故事、写家史、拍家景,增强以做家乡人为荣的自豪感。

(2)探索民间工艺与乡土经济。①探索本地民间工艺,研究工艺流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操作,体会民间工艺的魅力。②寻访本地特色经济元素,深入工厂、企业,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发展变化,增强热爱家乡与服务家乡的意识。

五、乡土史校本课程的研究意义

1.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有力补充,弥补历史国家课程资源的不足;通过挖掘丰富多样的地方史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丰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

2.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推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情感。

3.通过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加强教师合作,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发挥个人的作用,促进专业教师的自我实现。

篇9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生物 校本课程

一、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教师很少,而专业技能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众多因素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师专业生涯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一方面,在职前教师教育中应加强对未来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课程研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熟悉持久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结构,把他们培养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另一方面,在职后教师教育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发展,注重自学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反思,并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使自己具有更好的校本课程开发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能把握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关系。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是变革人的教学理念,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全新的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是教师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能力所不能胜任的,因此必须建立由校长直接领导的较为完善的校本教研保障制度。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要设主管教育科研副校长,负责理清教育科研管理思路,规划指导教育科研工作,检查协调各项科研课题的运行情况,组织教育科研的各种培训与学习,组织学校大型教研活动,制定教育科研奖励条例等等。学校下设教育科研研究室,作为各种教育科研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协调部门,负责组织全校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学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普及,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学校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与结题以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与奖励等。只有有组织、有领导、有措施,才能保证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正常进行。要选择符合当前社会现实需求的内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反映最新的生物科技进展情况的内容,作为本校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且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补充、衔接和融合,共同构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这样开发的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二、利用网络技术特点,实施资源共享

许多学校在维持现有的教育教学秩序方面尚有困难,不能投入更多的人、财、物来开发、研制校本课程。可以争取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科研机构、校友、社会各界的支持,设立科研基金。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在设立科研基金之初,处境艰难,但通过宣传后,筹到不少资金,获得很多人力、物力上的支持,这些经验值得推广。解决课程资源缺乏的问题必须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这是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校园网的建设,使校园网上的生物课程资源尽快丰富起来,并不断补充最新的生物科学信息,及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优点,但从市场上购买的软件难以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应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合作,适当参与课件的开发。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合理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课程资源也可以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各级行政部门有责任加强管理,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与共享。从技术层面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划分界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系统,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1)价值的背离:教育评价标准唯一。基础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价值是多元的,但是培养学生融入社会的公共道德、生活能力是第一位的。不少学校却把为人才培养打基础当成基础教育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职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成第二位的职能。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非常普遍,以升学率为考核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明证。这种评价的直接后果,导致了应试教育的再一次升温,甚至有向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蔓延的趋势。 (2)责任的错位:教育评价制度滞后。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中学校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而政府却承担着次要的责任。升学率上不去的校长、单科成绩上不去的教师,面临着转岗、下岗的威胁。(3)动机的扭曲:教育评价功能缺失。目前的基础教育评价目的大都是指向选拔、鉴别,评价结果与奖惩紧密结合。

从现行教育评价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和弊端可以看到,现行教育评价就其主要倾向而言还是导向和强化应试教育的,还不能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要彻底革除教育评价的种种弊端,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改变现行的抹杀个性的教育评价,形成以“人”为本,尊重教育中“人”的因素和生命价值,把“甄别、选拔”式的评价转变为“以育人为本”的评价,形成体现教育个性化思想的评价机制,使评价真正成为导向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体现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手段,形成激励师生自主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时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多元化学校评价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展开,校本课程才能发展。

校本课程具有个性化教育性质,它的开发与实践是一个探索性的实践过程,成功与失败的可能性并存。因此,不能用传统的尺度来衡量,不能以高考重点上线人数作为硬性指标,而应侧重于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发展,无论对课程、对教还是对学,都应当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树立“学生――教师――学校”有机统一的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课程纲要和教材),更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的设计、实践等);不仅要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结果,更要重视教师在开发过程中的多种收获和体验,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成果,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所以,为了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凌.教育科研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简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

2.肖川,胡乐乐.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校本教研制度实施中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全国校本教研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1)

篇10

总结回顾校本课程建设的历史,明确校本课程的方向

1.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薪火相传。学校从1982年开始,用8台COMX为五年级开微机课,1986年,省馆奖励了PC6601机,以此开发的课件通过省级鉴定并参加全国展览获好评。1993年,相继建设了PC-486、586等多媒体机房,教师开发了融计算机操作、绘图、LOGO语言等内容于一体的校本课程,在全省推广使用。1996年成立现代化实验班,从一年级开设微机课,2000年在全校开微机课,建立了校本计算机课程体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然后又相继建设了“全国德育网”“吉林市教育信息网”“雾凇教育教学网”等网站。校本课程实践造就了一大批省市知名的信息技术骨干,抢占了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全国信息技术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推广了学校的经验。

2.小学体育篮球课程,历尽沧桑三十年。学校从1981年末建立篮球活动课程至今近三十年来,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篮球进课堂的实验,经历了从“竞技篮球”到“快乐篮球、享受篮球”的发展,并最终积淀成学校特有的篮球文化,代表队年年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好成绩,学校要求每人一球,间操增加球操,体育课增加篮球内容,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锻炼了学生的体质,而且还形成了体育特色。

3.社会实践课程,与时俱进。我校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开阔视野,从早期寻访学校优秀毕业生孙桂芝烈士的成长足迹,到与舟桥部队共建,再到烟达木学校绿色体验基地的建设,都见证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历史。坚持开展绿色体验活动,走进丰电博物馆、春光乳业,参观鹿场、蔬菜大棚,建设绿色网站等,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我校开展保护松花江野鸭等系列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并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结合实际,继承了“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的理念;提出了“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目标。广大教师在核心价值目标引领下,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即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学校特色,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操作策略和管理、评价策略。

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确定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

1.突出民族性,开设经典系列课程,筑牢学生中国根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教科书,培养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铸民族魂,深扎中国根,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开发了《经典积累诵读》系列教材,实行经典过级制,通过早读课与阅读课等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寻根探源;通过书法与写字课让学生在笔墨纸砚里纵情驰骋;通过剪纸课、围棋课使学生在指尖与对弈中领悟神韵。通过鲁班锁、九边环等使学生在古典益智玩具中启迪智慧;通过竹笛、葫芦丝等课程使学生在丝竹管乐中陶冶性情。

2.体现现代性,深化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代人教育,英语是基础,学校将现代的点读手段引进英语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学生奠定国际化的基础。5岁上机、8岁上网学习,学前到六年级每周两节主题信息技术课程为学生学习与探究世界掌握了现代化的手段。五年级的“电子摆拼”校本课程,每人一盒的上百个电子元件,学生可以拼摆出几百种电子电路,实现个性化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高年级的电脑机器人课程,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智能化社会教育的启蒙。鞠明老师在我国第一个汉化的乐高CAD软件、指导学生研制的《空间对接模拟系统》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近年来参加各级电脑机器人竞赛,我校学生获得30多项殊荣。现代科技课程几个内容相互作用,共同打造创新人才,进而来解决钱学森的“中国什么时候能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急需的创新型杰出人才?”的临终一问。

3.注重整合性,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提出了建构“学科与活动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模式。做到主题共享,拓展课程资源的长度;内容多元,增加课程资源的厚度;学科整合,拓展课程资源的宽度。

(1)主题共享。将同一主题的课程内容在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共享。如,紧急“限塑令”颁布后,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主题调查、做主题小报、主题汇报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再如:围绕“松花江”这一主题在低年级开展“我爱你,松花江”;中年的“松花江的昨天和今天”;高年级的“松花江――我的母亲河”,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松花江与家乡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护和治理的措施等,学生在研究中受到教育。

(2)内容多元。在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从不同角度去开发和利用。我们开设了社会实践系列课程:走进工厂,了解现代企业技术与管理;走进乡村,体会“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涵;走进社区,感受现代科技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走进自然,充分体现人与动物、自然的友好和谐;走进军营,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意识。这种校本课程,以社区的生态资源作为整合的核心内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了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3)学科整合。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程整合。如,在语文课上识昆虫的名字、在计算机课上查昆虫资料、在数学课上算昆虫数量、在科学课上观察昆虫等,这种对同一内容的学科整合,实现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4.发挥自主性,进行学科课程的调试,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课程调适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调适、教学内容的调适、教学方法的调适和教学评价的调适等。如,活动课程的调适,因现代学校要建立多样性的、弹性的课程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有对课程选择的可能,使他们获得较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设置规定性活动课,例如,班队活动、开学式、升旗、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等。自修的活动课程包括趣味作文、思维训练、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合唱、棋类、陶吧、篮球、乒乓球等40多个自修课程,以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发展个性。

5.体现衔接性,开发幼小衔接课程,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幼儿启蒙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之基础,孩子2岁入园,幼小衔接在二实验10年发展,育人责任沉重。办园七年来,我们将幼小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联系起来考虑,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在目标、习惯、环境、方法、人员等方面进行衔接,体现层次性和弹性化,让儿童逐渐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在内容上开展国学、英语、IBM电脑项目、蒙特梭利、奥尔夫音乐、感统等品牌项目的衔接研究。教师全视野的品牌服务,专家管理、园本培训,打造了一批品牌教师团队,办园质量和效益有显著提高,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现有孩子530人,实现了我校历史性突破。

6.体现感染性,设计隐性校本课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学生在优雅的校园环境课程中熏陶。构建园林式、人性化的校园环境。校园内休闲小凳、建筑小品、假山水池,增强了动感,使其富有灵性,师生在现代校园感受宁静、自然与和谐的生活。学生在关怀中体验教师的爱与责任。加强师德师能建设,进行团队师德演讲,周会上道德建设板块讲身边的好人好事,评选师德典型,召开师德事迹报告会,充分地发挥典型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课题发表、教学汇报、基本功竞赛、过教材关、文化早餐等活动,提升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行为与习惯发生改变,这便是学校的隐性校本课程文化育人中浸润式的魅力,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自我成长。

总结反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体会与思考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多年实践,初步形成具有现代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大大增强,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得到家长的认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

从课程管理体系上来说,给学校的校本开发空间还不够。目前,有些内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进一步澄清有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关系,有助于我们纠正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所发生的偏差现象。

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不等于编写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及师生在开发与实践中的发展,而不仅仅指具体的课程教材;二是开发理念上重学校特色办学,轻学生个性发展。质量和特色是学校和谐发展的生命,而校本课程开发是打造了学校特色、创生了学校的品牌。校本课程是一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自我,尽可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和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于扬长而不是补短;三是开发门类上重学科化设计,轻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更好地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四是呈现方式上重教师的教,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革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校本课程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