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课程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课程的特征

篇1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W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

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

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

3.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

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2

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象覆盖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和本溪四地的29所学校。其中,高中10所(示范高中4所,普通高中6所),初中19所。我们先后与教育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和教师共89人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状况,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实施机制,目前开发了哪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等;随机抽取162名学生进行问卷问答,内容涉及课程的类型、上课方式、个人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认识;对5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授课场景进行了全程非参与式观察,其中高中两所,初中3所。

2.结果及分析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总体处于积极实验和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多数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发持积极态度。在29所学校中,有24所学校有相关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有11所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室,19所学校制定了相应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第二,教师与学生对校本课程有较好的评价。67%的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持赞同态度,他们认为开设校本课程给予教师很大的自,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选择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77%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或基本胜任校本课程开发,只有23%教师认为自己无法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7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校本课程,17%的学生表示说不清,6%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现场观察发现,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活动中。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该项调查是在大连市初中进行的,结果显示:学习校本课程超过4门以上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没有学过校本课程的学生(T=3.61,P

校本课程开发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机制不健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己开发,但作为新生事物,仍然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必要的扶持。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级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的扶持和指导严重不足:多数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予以必要的规范化管理、指导和评价,校本课程管理边缘化;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及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内容几乎没有;缺乏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搭建的展示、交流经验的平台,学校、教师各行其是,有些学校的特色课程,因没有交流平台,随着教师退休或调离而面临消失的窘境。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统筹性、连贯性。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但自行开发并不等于随意开发。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模糊,没有纳入正常的课程体系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课程开发缺乏目的性、系统性、连续性。78.7%的被调查学校没有制订相关的计划书、课程开发方案,不能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统一规划、按需设课。87%的被调查学校表示安排哪位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是依据自愿原则,谁有时间、有能力就安排谁开发,一般是在开学后进行。教师对本校校本课程的计划也不十分清楚,如在回答“贵校什么时间开设校本课程,谁来开发校本课程”时,有79.2%的教师不能给出明确答复,2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什么时间需要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表一年一个样,今年上的课明年就消失了,或因为教师有事课程进行一半就停课的事时有发生。我们走访的学校中,有两所学校开学一个多月了,校本课程仍然没有落实,原因是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工作调动离开学校,新计划还没有制订。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经验性特性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从调查结果看,29所被调查学校对校本开发投入十分有限。其中,3所初中、1所高中对校本课程几乎没有投入,分别占调查学校的15.8%和10%。仅有2所初中、3所高中每学期对校本课程的投入超过3000元。高中、初中的平均投入分别是1870元和960元,高中要高于初中。从资金使用情况看,各校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编教材用,而很少用于教师培训、活动室建设、活动材料的购置。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水平。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低成本的或无需成本的,如微型小说鉴赏、《论语》品析、英文歌曲赏析等校本课程在初中已达37%,高中高达46%;一些校本课程如无土栽培、营养与健康、家乡的历史与发展等,教师只能因陋就简,靠看录像完成教学。57%的教师表示开设什么类型的校本课程主要取决于资金和场地。

第四,校本课程开发结构失衡。

校本课程具有三大特征:经验性、统整性、实践性。从调查看,29所学校一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总数已达193门,删去一些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同内容课程达88门,其中,高中21门,初中67门。调查表明:88门课程特征维度取向比例中,经验性、统整性和实践性取向比例均偏低,初中分别是29.2%、51%和43%,高中分别为14%、30.9%和12%。(本调查是请有关课程专家、中学教研员和相关校本课程负责人共37人对88门课程三个维度取向比例打分统计获得的平均数。)三项特征比例达60%以上的校本课程,初中为41%、63.3%和43%,高中仅为17%、44.6%和14.9%。高中三项维度特征比例明显低于初中,数、理、化、生的奥赛课程是典型的学科性、分化性和知识性课程,而这类校本课程在高中开设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在重点高中。在对学生选课问卷“你最喜欢哪门校本课程”的调查中,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前三位依次为面雕、初级轮滑教学、糕点制作;高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前三位是课本剧制作表演、纸雕和健美操。这些课程实践性、经验性和整合性均达80%以上。而现有的课程中,高中仅有约9.8%、初中约39.1%能达到这一要求。

关于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工作,更需要政府、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1.构建区域性统筹协调的校本开发保障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系统的良好运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参与。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是典型的垂直式等级管理,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统筹协调的校本开发保障机制是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它将对区域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保障机制包括:建立领导组织体系,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制订相关政策,给予校本课程一定的专项投入和资金倾斜;提供服务、指导和培训服务,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试验提供交流平台和一定的课例,聘请有关专家、资深教师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咨询,定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实施检测评价,评价对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具有监督职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诊断、改进及激励功能。教育管理部门应把校本课程开发及三级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评估应包括:保障机制评估,需求评估,内容评估,效果评估。每一个评价指标可以再分成若干次级指标,如效果评估可以再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包括教师、学生对校本课程效果的认识、态度,客观包括学生表现和课程成果。

2.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

学校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单位。学习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一定的运行程序和功能规定。我们研究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运行机制应包括组织建设、现状分析、课程结构的配置、开发与评价四部分。

(1)建立高效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结构

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学校的组织结构和互动方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学校应成立课程开发研究机构,为本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课程开发研究机构要探讨课程开发工作程序,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必要的基本条件,提供基本的业务支持和课程开发指导。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所体现和包含的权力分配与控制是不同的。在分科课程中,知识的安排将通过一系列完全分割的科目等级而得到系统的组织和分配,从而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垂直性的等级结构,其有效的管理系统是垂直式的“集权式统治”。而在校本课程中,不同知识之间的边界是比较模糊的,且强调的是知识的整合,所以教师的交往将更多的是水平性的,权力的分配和调控也应是水平性的。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机构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学校管理人员,也有业务骨干,同时,组成人员不应是单一学科背景,而应是多学科的。这样既利于校本课程多元化、综合化的开发,也利于校本课程更加有效的管理。

(2)进行学校现状评估分析

现状分析的目的是要弄清学校发展方向、特点,具备的条件和限制,如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目标,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力,学校所能提供的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的资金情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学校的发展规划、特点,学生的素质和已有经验等。学校现状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它是由哈佛商学院的KennethR.Andrews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目前已广泛应用到管理、经济、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系统认识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外部条件,便于把握机遇,发挥学校优势,避免障碍,从而制订科学的课程开发计划、方案及对策。在此,我们提供依据SWOT方法的校本课程现状分析框架(见表)。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其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3)构建课程开发合理结构,实现学生教育收益的最大化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延伸,以弥补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国家课程的延伸指的是什么呢?这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系统性知识、理论性知识的延伸,即延伸的是国家课程未能涉及的或涉及不深的知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些学校开发了学科“延深”课和学科奥赛课。另一种理解是从课程目标角度看拓展,校本课程是对国家现有课程内容实践性、情感性体现不足的弥补,即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体现了国家设立校本课程的应有之意,反映了校本课程的三大特性:经验性、统整性、实践性。

校本课程按其性质可从三个维度划分:“学科――经验”“分化――统整”“理论――实践”。三个维度有两个极向,一个极向是学科、分化和理论;另一极向是经验、统整和实践。经验性是指课程设计以学生生活经验、生活背景为中心,课程内容组织是以学生的经验性问题组成的,遵循的是问题逻辑而不是学科体系的知识逻辑。统整性是指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主题或课题从多种学科收集组织的,学科边界模糊。实践性是强调课程形态不是以知识讲授而是以实践活动为基本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校本课程开发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即不同维度、不同极向的校本课程应在彼此的数量与课时比例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来确定校本资源的领域科目、课程材料、组织形式以及编制课程方案。从校本课程定位和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经验、统整、实践类取向课程应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很大比例,这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否则,校本课程开发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4)校本课程的开发、自检与自评

篇3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0—0019—01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而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校本课程本身、校内因素和校外因素三方面。笔者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才能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

一、校本课程本身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实施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课程所需资源,故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课程方案应具有:①合理性。课程方案本身要合乎逻辑,其理念、目标和手段在实施层面上应适合课程实施地区、学校的实际。②相对优越性。相对于原有的课程方案而言,新的课程方案应具有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如理念的时代性、目标的完善性、手段的多样性、评价的科学性等。③推广度。一般而言,课程方案推广的范围小,其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容易,如果推广的范围广,课程实施就会困难重重。

二、校内因素是保障校本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

1.校长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教师群体参与课程开发的领导力量,同时也是激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力。因此,校长需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要具有课程开发意识,能够意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2.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决定因素。在校本课程中,教师既是校本课程计划的设计者,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者。教师的思维和行动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实施能否顺利进行。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大多数任课教师不具备校本教学的知识和经验,更有部分教师还不能很清楚地认识自己在校本课程实施中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的定位。课程意识淡薄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3.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体现者和保障因素。在校本实施中,学生既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归宿,是校本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保障因素。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塑造丰富的情感、客观的态度及正确的人生观,这样的过程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针对学生个性的心理结构的构建才能成为可能,校本课程才能顺利实施。

三、校外因素是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1.地方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需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如果地方教育部门重视校本课程开发,那么校本课程实施所需的经费和人力投入及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会较为充足,从而为校本课程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社区和家长是校本课程设施的必要保证。社区人士和学生家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之一,能够对校本课程实施提供指导和帮助。如果家长支持校本课程开发,那么,他们就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课程实施当中;如果家长一味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的帮助,那么学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极地对待校本课程实施。

四、对于实施校本课程的建议

1.政策支持。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更多的教育决策为教育行政部,而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下放权力,赋予学校教师课程开发权力,也就是说我国正逐步向中央、地方、学校均权的方向发展。因此,校本课程实施就从政策上得到了支持。

2.经费援助。校本课程实施需要大量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因此需要经济作保障。对于学校的经济来源,不应只是养眼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应该寻求更多的途径,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经费。

篇4

关键词: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学生素质发展

前言

就当下的教育形式而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同时也是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结构,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是每一位教师要面对的问题。教育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因素阻碍学生的素质发展,例如学生学习观念不强烈,缺失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不能够接受与消化应试教育的教条化课本知识。那么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点要立足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与个性能力方面,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发展成为社会应用型人才。

一、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素质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目的就是能够实现学生、教师、课程以及学校四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在发展中课程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得以有效发展的基础,其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软件、硬件设备得以发展的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协助,只有教师切身参与其中才能够保证课程有效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能力被不断提高,才保证学校的教育成果得到良好发展,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归结于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培养。只有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才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素质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发展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1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播方面的学生专业技能培训,大多数的学校与教师都被应试教育束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条化的知识在学生看来枯燥而无味,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中就会使学生滋生厌倦学习的情绪,从而对学习就会失去热情和兴趣,找不到学习的源动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起码课本中的知识变得灵活且多样,为学习内容增添一些兴趣内容和选择性内容,但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是教条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支配着学生的学习时间,在一定能够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持续性学习的动力。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保持度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首先,详细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对生活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文化课程的个体差异,之后根据这些调查数据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完善的规划校本课程设置。

其次,找出学生学习当中的兴趣源头,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承袭这一特征,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利用年龄、兴趣、爱好、心理发展这几项特征因素将学生有效分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根据这些分类来制定课程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2强化学习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学生的素质发展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实现,其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素质能力的实用性得到提高,那么具体的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校本课程中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指导,之后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想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离不开有效的学习策略以及正确的指导方法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学习指导与学习策略要满足实践性、针对性等特征,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实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的课上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的学习模式就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信自强的素质精神。

第二,校本课程中要增加实践课程模块,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完善度,使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实用价值得到体现,在课程设置中要尤其重视研究性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是改变与革新学习方法的一种形式,但是真正想要学生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增加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动手过程中领会的知识是非常深刻的,从而也加深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变得灵活而多样,最终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中强调综合性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是因为这类型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合作协、协调性以及信息收集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当中得到全方位的素质发展。

三、强调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3. 1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有效空间

学生的素质发展要建立在有效的空间发挥基础之上,如果校本课程中缩小了学生的个性化发挥空间,那么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全面地发展。基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传统单一性的灌输式教育仍然是高中阶段主要的教学手段,这种教育模式并没有将学生的选择空间考虑在内,学生职能被动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所以不能有效培养个人喜好和个性追求。所以校本课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使学生能够选择与自身喜好相符合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展示出自我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素质能力。

与此同时,要将学生看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使其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流畅,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建议了解到当前校本课程中还应加入哪些内容,以便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将校本课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取消以增加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模块。这就实现了学生与教师一同进行校本课程的教育革新与优化,以此得到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选择性、平衡性以及综合性的,充分体现出以学会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增加学生的实践模块,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

3.2校本课程中设置个性化课程组合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综合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喜好、特长技能都是不同的,所以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在组合方式上能够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相匹配,使每一个学生在校本课程的组成内容中都能够获得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够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关联的个性化课程组合。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知道每一个学生需要的知识内容,找出每一个学生特长的发展可能性,结合学生的自身的能力特点,为学生设置符合其自身特征的课程内容。

3.3校本课程需要容纳多样化信息

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多样化信息资源组合,其中要有历史性、社会性以及艺术性等多样化的知识资源。这种课程的开发就会使传统的教师地位遭遇极大的变化,教师可能不再是权威知识的领航人,因为学生会对校本课程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提出独到的见解,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很有可能超越教师,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传统的师生地位将产生颠覆性变化,学生提出的意见与教师给出建议并不相同,很有可能学生持有的意见与教师给出的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会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自信心。

结论: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能够跟上社会教育改革的变迁,终身学习,不断的提高知识含量以及专业技能,在有效掌握知识的基础理论同时要科学制定学习指导目标,利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以此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效依据,以达到学生素质全面培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兰.少数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J].甘肃教育,2003,(7-8):23.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语文;改革;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广大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国家层面上给予了大量政策上的支持,学校和教师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开发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取得一定的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毕竟起步比较晚,广大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有局限性,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基于以上认识,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实际上,在上世纪的80 年代初,语文校本课程就已经出现了。鞍山市中学语文教师欧阳娜于1980 年编写的《阅读》和《写作》语文教材,实际上就是语文校本课程教材。后来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师刘础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师高原于1985 年共同合作开发了《作文三级训练体系》语文校本课程;上海实验中学提出语文教材中“先两会(会读、会解释) 、后四会(会读、会解释、会写、会用) ”,并于1988 年开始实施语文校本课程,1998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校编写的语文校本教材;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开发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感受吴文化》《贾平凹散文研究》等。纵观几十年来语文校本课程发展的轨迹,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两类,一类是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另一类为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涉及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可以算为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是侧重于语文学科,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同时又涵盖了其他学科,具有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搞好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等意义重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势明显,大有潜力可挖。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趣味性。在语文校本课程的设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选题方面趣味性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人文性,嘻笑怒皆成章,语文自身就是情感型学科,侃山侃海皆有文。二是实用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开发对于培养学生语文个性至关重要,所以在内容设置上一定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如果课程很实用,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欢。三是地域性。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只有结合地方文化开发出来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离自己很近觉得很亲切。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教育对象众多,国家在设计语文课程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只能从宏观上抽取所有教育对象的类特征,依据这个类特征来研制国家课程。为了解决国家与地方学校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寻找一个平衡地带,所以就有了语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的实施。实践证明,选择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了地方学校的学生需求,为语文国家课程的研制积累了经验,能更好地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二、改革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虽然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开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在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明确新形势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学科为中心是语文学科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学生为中心、学校为中心的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贯彻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尊重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研究的自由和自律;在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到地方特色,实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出符合学校特点的语文课程来。同时要切合语文学科特点,做到灵活性与计划性相结合。

2.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切忌增加学生负担,要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校本课程注重实际情况和需要,注意弥补国家课程在从高级层次推行到低级层次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端。

3.教师要注重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

4.要注重广泛利用各课程资源,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就要对课程资源有所认识,通过实践来看,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资源离不开教师、教材、地方文化和网络资源等媒体。这其中教师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主体,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纸介资源——教材是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地方文化是宝贵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离不开这些资源。认清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努力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发形式多样的语文校本课程,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势在必行。

5.开发高中语文校本课程要注重不同的类型。要根据现有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应用的实践,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上顾及到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具体可以采用趣味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基础性课程和学科延伸(拓展类)课程等类型。同时要注重语文学科内部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课程内容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6.创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模式。在传统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做法比较简单,将自己已有一些选修课和课外活动课加以扩展,在此基础上嫁接成新的校本课程。从原先单一的必修课,到增加一些活动课和选修课,这种现象反映了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一个经历过程,这是我国学校课程史上的一大进步,标志着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实现成为可能,拓展了学生选课的空间,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不再是被动的主体,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课程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诚然,目前从语文课程的层面来看,许多课程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解决,不少学校的选修课、兴趣小组活动、实践活动课等如何安排,课时的比例如何分配,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尚待解决。有些课程的意义还不明确、内容还不丰富,还不具备开发成校本课程的条件。所以要想使校本课程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自身的资源特色,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学校要建构一种新的课程体系,而不仅仅是经验的延伸和拓展,这才是课程的创新。借鉴成功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鼓励教师进行横向交流,吸取他人之长,结合本校校情、当地地域文化和自身的资源特色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有创新和突破,形成崭新的课程计划。我们认清了开发创新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理解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就不难研发出既有本身特色又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来。

[参考文献]

[1]迟慧.语文校本课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2]张青,刘雪丽.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1(02).

[3]冯美娣,胡光明.语文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三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篇6

【关键词】 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建设;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 22-0112-03

作为基础教育新课改产物的校本课程,近年来,在以生为本、特色发展的旗帜下,可谓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毋庸置疑,那些基于学生发展而设计的校本课程,迎合了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尊重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为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然而当下,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的确确也存在着不少的乱象和误区,背离了开设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扰乱了课程执行过程中的正常的教学秩序,不仅未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反而加重了师生的教学负担。

谈到校本课程,我们首先必须厘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两者的关系。从课程开发的主体看,课程可以分为共性的国家课程以及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也有人认为应该还包括介于两者之间的地方课程。但地方课程如果课程使用的范围较广,就明显具备了共性特征,其实施的路径也与国家课程相似,如果地方课程使用的范围较窄,那就可以与独具个性的校本课程为伍。所以总体上讲我们也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层级。然而具备共性特点的国家课程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呈现许多不同的特质,并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出许多新的课程,这就是所谓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拓展和延伸,这一部分校本化的国家课程可以将其划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在课程体系中,还有一部是纯校本化的课程,这些课程并非基于国家课程,而是完全基于学生兴趣爱好、未来发展需要、社区及学校自身资源等因数,这些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包括校本化的国家课程)的一个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校本课程,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纯校本课程两大块。

基于以上认识,在学校课程执行与开发过程中,国家课程无疑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课程,国家之所以要规定学校必须统一开设的国家课程,而且规定所占据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绝对多数比分(一般占到三分之二左右),都是经过周密而科学的考虑与论证的,所以对于国家课程,我们必须开齐开足,不折不扣加以执行。在国家课程开设中,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满足学生对规定知识内容学习的共性化需求之外,想方设法去进一步满足学生在这些国家规定知识方面的个性化需求,也就是要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比如有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相当感兴趣,而且也有志于未来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开设专门的物理学方面的拓展课程,对国家课程物理学进行校本化的二度开发。因此,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做好做精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两篇大文章的前提下,才是去考虑那些对学生发展尤其是未来发展的确有好处的所谓纯校本化的课程开设。

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一部分学校在课程开设中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在国家课程的执行方面往往丢三落四,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方面也鲜有多大作为,反而在那些纯校本化课程上下足了工夫、动足了脑筋。往往整个学校的课程设置就是十多门国家规定课程加上好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纯校本课程。这些名目繁多的纯校本课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表面上看似乎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校本课程群,不少学生反而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因为对学生来说,那些国家规定的课程有中高考的刚性要求,所以必须去学,但人的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对于有升学压力的学生而言,校本课程的价值功能必须首先定位于有助于国家课程的学习,因为学生只有学好这些国家课程,才能拿到进入名校、高校大门的入场券,其次才是有助于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更何况那些统一规定的国家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校本课程的主要开发的方向应该是也必须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校要在如何真正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这篇大文章方面花足工夫、下大力气。事实上中学生首选的校本课程往往也是那些校本化的国家课程。至于那些只是纯粹与学生兴趣爱好等相关的纯校本课程,可以有一些,但考虑到学生的精力和负担,必须在数量上加以严格控制,而且还必须认真考量其实际的功能价值,确保对学生的成长有正面的导向作用。比如有学校开设的“沟通力的培养”、“礼仪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纯校本课程,就是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而开设的,是许多学生本身所十分欠缺的且是对其未来发展十分必须的。学校可以从中选择一些精品化的课程,将其打造成学校的校本课程特色品牌。曾看到有一所学校,开设了一门《三字经》选修课,老师除了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外,别无其它作为。《三字经》中所宣扬的东西在现在社会全都适用吗?其中内容都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显然,如此开设《三字经》选修课程肯定是有后患的,显然是不妥当的。学校在开设课程时要分清主次,要学会“弹钢琴”,千万不能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名义下把校本课程盲目扩大,一味贪大求全,甚至认为多多益善,尤其不能不知轻重缓急,甚至出现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好坏不辨,良莠不分的现象。

论及校本课程的开设,不得不提一下与此相关联的学校特色建设和走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关于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有这么一句话可以概括:学校有什么样的校本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因此,不少在学校特色建设方面颇有建树的学校,如北京的SY学校、上海的JP中学等,都把自己的校本课程的开设作为办学的特色亮点予以渲染。必须承认,这些学校的校本课程群的确是展示其办学特色和办学品位的一块金字招牌。但在当下应试教育的刚性评价与学校特色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下,校本课程尤其是那些纯校本课程的开设作为特色建设的一个方面能否与中高考评价体制相融相生,如何避免它们之间的相抵相克,这还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们去剖析一些先进典型学校所谓的办学经验,实际上也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破解之策。所以有学者有些过分地认为,在应试教育体制尚未真正改变的情形下,所谓学校特色建设都是作秀而已。这里,我不敢评价那些全国名校的校本课程开设究竟有没有或者有多少作秀成分,但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的校本课程开设有没有作秀成分,回答是肯定的,一定有而且真的还不小。所以,如何把校本课程的开设真正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抓出特色,抓出实效,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校本课程的课堂组织形态,就是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走班制。北京SY学校的走班制引来了无数基础教育人关注的目光,到实地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但回到自己学校依葫芦画瓢的结果往往只能是东施效颦,怎一个“乱”字了得!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我认为主要在于不少学校不具备实行走班制的一些硬件条件,比如各具特色的功能场馆和教室。具备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往往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而不同类别的校本课程对教室及场馆的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艺术类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其对场馆教室的要求就有明显区别。而且这些特色教室场馆与原来的行政班级教室是分开的,一般不要兼用,也不适合兼用。再有,投资一个功能化的特色教室与场馆所需的经费一般也不菲。试问目前有几个学校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在不具备相关硬件条件的情况下,盲目推行走班制,这必然会破坏原来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和麻烦。我们看到,许多学校每到选修课开设的时候,学生的逃课旷课现象十分严重,整个学校乱成了一锅粥。所以,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同时,学校必须要加快与校本课程开设相匹配的有关硬件建设,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地、甚至一刀切地搞所谓的走班制,其带来的教学低效率完全可以想见。

篇7

[关键词]地域 校本课程开发 案例

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20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而在我国却是由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将其带入基层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我国部分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得不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考察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在开发切入口上利用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正是学校特色所在。

(一)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事实上就是学校以地域经济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体现其地域性特色。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在一起,注意科学的组织和设计,可形成学校特色。在此,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和生活经验等。

以地域为出发点开发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地域中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和问题;②地域素材能够暴露自然、社会的本质问题;③具有临场感,容易获得共性的认识;④地域素材容易促进已有的知识、体验的学习;⑤已有的知识、体验通常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通过具体的操作,能够丰富学生对未知的认识和体验;⑥能够培养学生调查的能力;⑦能够培养学生对地域关心的态度。可见,在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与切身体验,不仅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在调查中培养了能力,而且在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中,在对所在社区更深刻的了解中,形成了对社区、对家乡的深刻情感。

开发具有浓郁特色的校本课程时,学校应从本校目标与实际出发,以地域的教育性为主题,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形成学校特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体现地域性,课程内容要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能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特点。如广州荔湾三元坊小学开发的西关文化校本资源是地域特色鲜明,同时又是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本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从地域的自然、人际交往、文化特点出发开发校本课程,通过活动与体验,能使学生对自身生活的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加深对社区的认识,提升对社区的感情。二是突出综合性,地域与社会、社区与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如三元坊小学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内容涵盖荔湾历史介绍、荔湾名人风采展示、闻名遐迩的粤菜各种制作技巧以及寓教于乐的西关童谣、游戏的介绍等,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地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与综合性。三是具有探索性,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三元坊小学处于独特的西关文化氛围中,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与荔湾》,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走出课堂,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感触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四是彰显主体性,使学校、教师、学生成为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校本教材不仅要体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需要、学校的需要、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使学校、教师、学生真正成为其的主体。

(二)地域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考察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充分挖掘地域的教育功能,利用地域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性校本课程。

案例:广州荔湾区三元坊小学:《我与荔湾》

1.地域资源。三元坊小学地处广州老城区西关,这里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产生了独特的被称为岭南文化缩影的西关文化。这种植于民间、内涵丰富的西关文化,正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资利用的鲜活资源。为此,三元坊小学开发了以西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我与荔湾》一套校本教材,这些题材充分反映了西关独特的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

2.开发依据。三元坊小学早在十多年前就以“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办学目标,开创了广州市仅有的民乐艺术教育学校特色,并成为了广东省民乐教育示范学校。他们继续深化探索、实践个性化的办学路子,让实践活动深入学校、社会、家庭,通过以西关文化为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丰富学校的办学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对西关文化景观和风土人情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参观、调查、手工制作等活动,掌握各种技艺,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构建“课、队融合,多向互动,协调发展”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课程内容:西关文化。

(3)课程组织:晨会、班会、队会、综合实践课、社会实践等。

(4)课程实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元坊小学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划分三个层次: 一是普及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年级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不同类型的活动课,并全部纳入课表。这类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活动有全校性活动、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二是小组性活动,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组织的活动,如小型的比赛、年段竞赛及年段的兴趣小组活动等。三是提高性活动,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而组织的活动,形式是设置特长选修班,让学生自由参加。

(5)课程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教师、家长、社区人士、行业专家、兼职辅导教师的评价;鼓励学生作好调查研究日记,记录个人、小组的真实体验, 定期举行大、中、小队成果展示;结合德育工作,开展“雏鹰争章”活动与综合实践课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通过运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开展个人争当“新三好”――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集体争创 “文明班”、“三好班”活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元坊小学以荔湾独特的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以及家庭教育为依托,以学校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为方向,开展综合体验教育、实践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建品牌特色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 要】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本土社会与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现有研究对校本课程中学生的课程权利的认识和分析不够,在学生参与课程权利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思考。鉴于此,文章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及总结,试图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现状分析

不少地方在编撰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类似只注重学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的作用,却忽略学生在校本课程当中的作用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试从学生的角度,首先对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被动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由学校和教师支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忽视。由于学生本身对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开展形式等了解甚少,使得学生在选择课程、教师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

(二)学生缺乏对课程选择的权利

“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形式,可以作为评估校本课程需求的依据和参照 。”但由于现行校本课程资源十分匮乏和选课制度的不完善,学生既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选课,并且由于课程选择的范围极其有限,导致学生不但缺乏选择课程的权利,而且缺乏选择教师的自由。

(三)学生缺乏对课程评价与反思的权利

学生既是课程评价的参与者,同时又是评价课程的主体。鉴于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应该享有课程评价的权利。但在校本课程开发现实中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漠不关心,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案的可行性、实施过程等方面缺乏自主性,由于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学生的评价并未起到作用。

二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缺乏的原因分析

校本课程是学生课程权利得以实现的最佳平台。“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在于:其一,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其二,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促进学校生活民主化、自主化的进程。” 因此,赋予学生课程权利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学生课程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而校本课程未被很好地开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学生权利意识薄弱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权利得不到真正实现,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被确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过分重视书本知识而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把学生作为被动的管理对象,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学生认为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学校的事,不可能也无能力享有或行使课程权利,从而导致社会不重视,学生自己也不主动主张或要求,导致其校本课程权利缺失。

(二)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权利的落实

由于教师的课程观念和专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这间接导致学生权利不到位。由于缺乏标准、成熟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教师对校本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技术、课程评价等都感到迷茫,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使学生实现课程权利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三)学校配套制度不健全

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教师及学生走出教室,到课外搜集大量的材料,并且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但由于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另外,大部分学校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学校领导实质性支持不够导致课程难以顺利实施,所以校本课程无法持续地开展下去。

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的应然权利

为了能更好地使得学生发展自我个性,并促使学校形成特色教学,每个学生都应该提高积极性,有计划地制订方案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笔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转变学生观念,确立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资料的收集与教材的编写,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可以征求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建议以及一些具体景点的艺术构思。另一方面,发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社会服务,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校园人文资源导游图,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组成部分。

(二)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中需要的技术等知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再次,改进教师培训制度,既要关注理论层面的培训,同时也要将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三)学校提供配套保障制度

学校要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决策,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比如,学校领导在校内明确教师课程权利的范围和运行机制,为师生创设校本研究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156.

篇9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壮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本文系百色学院2009年度基金项目“基于壮文化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广西靖西县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09kB14。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53-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学校在努力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应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和地方特色等因地制宜的开发适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广西靖西县地处中越边陲,总人口62.98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9.4%,所占比例为全国之首,可谓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县。由于千百年历史积淀,靖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风俗习惯和深厚的壮族文化底蕴,如:稻作文化、服饰文化、壮秀文化、曲艺文化、歌圩文化、体育文化、历史文化、壮剧文化和节日文化等,其中,最有特色且闻名中外的算是壮秀文化了。这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一、农村中小学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尽管地方壮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靖西县农村中小学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仍未取得相应的进展。访谈中,一位小学校长如是说:“学校目前均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设课程,如音、体、美,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等,这些都是过去不曾开设过的课程,现在课表上都排有了。只是因为老师人数有限(全校1-6年级共6个班119位学生,仅12位老师),老师们应付主干课程(语文、数学和英语)都很吃力,其它副科的难以得到保障。”一位乡镇初中校长也道出了他们的烦恼:“农村学生读书就是想跳出农门,语、数、外等应考科目才是决定他们命运的关键,美术、音乐等一些非考试科目却是无关紧要的。而上级评价学校和老师的首要指标就是看升学率,我们也是很无奈呀。”在接受访谈的十多位中小学教师中,绝大多数均不知道甚至未曾听说过校本课程这一概念,更不知道自己也可以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们认为自己充其量就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在升学率这一指挥棒下,几乎所有的农村中小学校均围绕考试科目开展教学活动,音乐、体育等非考试科目其实是名存实亡,根本没有校本课程的余地。当地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向我们透露:“别说是农村学校,就是县城的中小学里校本课程开发也是少有。”由此可见,目前靖西县农村中小学壮文化校本课程开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影响农村中小学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校本课程作为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学校来说还很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一)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及物质保障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落实学校办学自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力的政策支持及校本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作保障。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校长不仅能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同时要有权实行这些措施。只有这样,校本课程才能在学校教学中真正得以实施。然而,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自受到极大限制,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缺乏准确的定位,往往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同于国家课程,于是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即需要学校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然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地处偏远地带,信息相对落后,资料匮乏,办学条件极差,教师数量有限,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如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作保障,农村中小学也就无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意识淡薄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的撰写、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然而,由于职前教育中缺少相关课程理论的学习,职后又缺乏培训指导,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缺乏课程理论知识和课程意识,他们认为课程即是学科或者教材,课程开发是专家与学者们的权责,教师们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即根据上级部门下发的计划好的课程方案加以忠实地呈现,也就是按课程标准备好课、上好课,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或主角。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最终的载体,课程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并被学生所体验,因此学生有权参与课程决策的讨论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兴趣和需求。但访谈中我们得知,几乎所有的农村中小学生明显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除了个别回答“打球”或“唱歌”之外,大多数学生竟反映自己不清楚有什么兴趣爱好,更不可能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向老师和学校提出建议了。学生家长作为教育最忠实的伙伴,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可是他们普遍认为:孩子上学就是要认真学习语、数、外等科学文化知识,努力通过层层考试,最后考上大学,方能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而绝大多数家长长期以来习惯扮演着陪读或监督的角色,再说他们受教育水平普遍很低,缺乏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他们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和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他们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监管好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顺利“过关斩将”继而出人头地,对于学校是否开设“促进孩子个性健康发展”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并不关注也不支持,更不用说参与了。

(三)农村中小学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环境相对落后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国家课程政策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身需要具备一种具有支持性特征的文化,从而有利于校本课程在这种适宜的文化土壤里进行生根、发芽、开花及结果。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学校文化是进取的创新文化,它具有尊重实践与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等方面的重要特征。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相对封闭落后。人们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的世界里,难以和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因此在这种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开发校本课程难免也是封闭落后的。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不太重视构建校园文化的氛围,它们为了挤入上一级学校,于是拼命地追求升学率,“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用考试分数来衡量一切,老师们根本无心更无力顾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于是在学生中也普遍流传这样的顺口溜:“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难看出,有些农村中小学形成了这样的一种片面的课程价值观,即认为课程就是为升学考试服务的,并以此为价值尺度来评价和取舍课程。在访谈中,有一位初中的校长这样告诉我们:“像我们这种三流中学,要是没有一定的升学率和较好的排名,谁能认可我们呢?为了提高升学率和考试排名,甚至有的学校不择手段婉言劝差生退学或转学。”有一位老师也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在我们这种地方,别说开发什么新的校本课程了,就是按要求在课表上所列的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等等,我们都视为多余,担任考试科目的老师们甚至不计课时报酬经常相互争占这些课的时间。”这些现象显然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校本课程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不同需求。此外,由于受长期的国家本位的课程开发模式和中央集权的单一的课程管理模式的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依赖和迷信权威的思想观念依旧“阴魂不散”,加上校长的家长制作风依然“涛声依旧”,导致教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课程选择权,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压抑。为了自身利益,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各备各的课,各上各的课”,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很少,各位教师都在各自的行为上埋头苦干,力争所教的班级能考出好成绩,于是在各自的心理上渐渐形成了一种封闭自守的态度。由此可见,当前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仍然存在唯书唯上、唯命是从等不良的文化氛围,致使农村中小学壮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至今还未取得相应进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不再被国家课程独立垄断,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而不断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目标。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校本课程进行补充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出一些关于校本理论的有效理论。

一、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助事物,对国家课程具有重要的补

充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师本位,应该着重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改变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建立一种以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决策机制,不断促进课程改革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课程改革的分类上讲,校本课程的设置充分结合地方学校的发展特色,在国家课程的引导下,将校本课程向本土化方向发

展,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进行改编、补充和拓展,使国家课程符合地方教学的需要。同时,校本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以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需要,设计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

一般而言,国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会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

校,强调学生课程设计的地方性特色。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并且要得到专家、教师以及全社会的支持才算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期实质是个民主决策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众多专家及社会人士的指导和评价,在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促进校本课程设置和开发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误区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发展初期,在教师本位的指导下,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的科学成果编写成教材或是学习资料,提出一些有效的借鉴意见。但是,由于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外界进行交

流,且每个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能力往往有限,导致校本课程在设置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均衡。但是对于国家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是一种新生的事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所以要摒弃错误认识,不要局限于教师角度、社会角度以及学校发展的课程开发。

1.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形成重要的制约。在有些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很多领导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极其缺乏,片面地认为课程的开发只是专家学者的

工作。还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是,新课改的要求就是抛弃传统观念的课程开发,忽视课程设置的长期改革和创新的融合作用。这种错误认识,使很多地区错失了创办地区性和弥补学校发展差异的课程开发机会。有些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因材施教,错误地对待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2.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从教师、社会等角度考虑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由于一套教材的编制到实施都是来自于

同一批教师的杰作,他们负责承担全部的责任。然而,这样的改革模式也会导致一些教师的话语霸权,为了教师的教学方便,只是按照教师的权威思想来进行,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甚至在有些学校,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目的,忽视学生发展的个性特征,按部就班地进行改革阻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学校不了解校本课程的实质意义,也就完全不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有些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监察,胡乱拼凑校本课程,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考虑其长远发展的意义。长此以往,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既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3.课程开发的机制和评价导向问题

新课程的改革,促进课程设置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课程开发的管理机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不断改进,从而与时俱进地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课程的开发在于提供有选择性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形势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为了升学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以此应对国家的人才选拔形势。在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各种竞争的压力使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性偏离公正、客观的标准,评价问题影响着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措施研究

在课程校本开发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的编制中,要解决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水平造成的制约影响,以课程变革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课程编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原则,在实践中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使课程开发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从而构建既能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生活为本进行课程编制。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课程的编写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加大对学生的生活形式和空间的关注,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同时,校本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和了解。

例如,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差别,结合不同地区和教学环境下的学生生活状态,为农村学生多提供一些基础科普知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新动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提供健全的教学设施,加强多媒体建设,引进各种学习资源以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

综述全文,校本课程具有长远的发展历史,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性,在教师进行校本课程设置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要,与当地学校的发展条件相适应,突出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将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贯彻在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各个阶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舒婷,范美群.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5).

[2]张文湖.谈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