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的构成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35-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创新与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Innovation)一词来自于拉丁语,其基本含义是指引进新的事物或者提出新的思想,是指新想法的经济应用。它与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ve)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
最早在产业中提出和使用创新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Schumpeter)。他指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其包括五种情况:研制或引进新产品;运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采用新原料;创建新的产业组织。熊彼特的“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1]
广义而言,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包括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科技创新通常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方法创新。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核心能力测评大纲―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规律,熟悉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创新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性知识、创新性意识、创新性思维等。[2]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1.创新性知识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符合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3]从知识的质上来讲,就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应该是对社会实践有用的、先进的知识;从知识的量上来讲,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应该掌握扎实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在本学科之外,研究生还应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不仅要掌握自然学科知识,还应该对社会学科有所了解,这样的知识结构才具有合理性。这就要求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充分满足知识的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
2.创新性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人们根据社会或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动机,属于创新中的非智力因素。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通常是对他人方法的简单应用和重复,或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或者采用一定的实验简单揭示问题的表面现象,证实已知的结论,缺乏对问题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具备正确的研究动机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前提,只有本着对科学的热爱、对探索真理的追求,具有追求真知的渴求和欲望,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才能为创新做好必要的准备。当前许多研究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对研究工作浅尝辄止,研究目标设定在获得好的成绩,而不是取得原创性、创新性成果上。
3.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具有独创性成果的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活动。创新性思维属于创新性活动中的技术性问题,有赖于创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应用能力,是决定研究者个体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创新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5]一是新颖性。创新性思维要求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方法,善于把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构,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二是联想性。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非呈现单一的形式,往往呈现复杂的联结形式,唯有创新性思维,才能深刻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三是多向性。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为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增添了不少困难,只有采用灵活的“多向探索”思维方式,才能在分析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四是跨越性。在思维过程中,当问题难于解决时应该不要过分纠结,有意识地放松思想,有意识的思维往往过渡到无意识的自由重构,创新思维“豁然开朗”。五是综合性。单一的知识信息往往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缺陷性,唯有使信息条理化、系统化,才能提供有价值的思维,获得创新性成果。
如今,作为系统解决创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和方法,TRIZ理论得到了广泛重视。该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利赫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该方法实用性强,并经过实践的检验,如今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创造出成千上万项重大发明。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而言,应该系统地学习TRIZ理论和方法,只有掌握科技创新的思维方法与创新过程的基本规律,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律与要点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涉及到教育观念和社会教育制度、学校办学水平、学生智力因素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方位协调发展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学校而言,应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结合创新能力构成基本要素,即从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等互相依存的环节,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逐步提升创新意识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依据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研究生课程体系设计中,知识结构必须体现创新性知识的基本要求,即“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要求。多数高校更注重对研究生进行本学科专业技能的培养,努力使研究生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往往忽视了学科的交叉。许多研究生知识结构单一,对其他相关学科没有必要的了解,束缚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高校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必须做到“质”和“量”的协调统一。
此外,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还应该包含创新理论及创新方法方面的课程,如TRIZ理论等,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过程具有特定的规律与内涵,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与创新理论结合,才会“激发”出创新性成果。当前,很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体现“厚基础、宽口径”,而缺少对创新理论的系统学习。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普遍缺乏创新理论的指导,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原创性明显不足。
2.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进行全面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无论如何改革以及改革哪些内容,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目的。研究生教育不应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包括创新能力),所谓的“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的出发点是传授学生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什么都是精心准备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全部内容。通常课堂内容讲授比较满,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满堂灌的讲授方法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归根结底,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解决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是否需要把所有专业知识全盘端到学生面前,并全部灌输给学生是值得商榷的。国外研究生很少上专业课程,主要进行科研实践工作。如何把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修科学地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在研究生教学活动中,还应该注意把激发和培养研究生“创新性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应广泛采取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摒弃传统思维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普遍加强了工科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时间要求和学时要求。特别是工程硕士要求研究生有半年时间的工程实践经历。但是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还不能等同于创新能力培养。许多学生虽然参与了导师的研究工作,但通常科研实践工作只是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按照指导教师的设计思路进行,学生缺乏自己的思想和创新思维,因而研究实践一般是增强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统一。研究生创新教学实践可以包括许多内容。一是专业创新性设计竞赛:教师应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区域性学科创新竞赛活动。这类竞赛非常注重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二是创新性实验课程:创新性实验课程并不是让学生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数据测试,或进行检验和验证已有结论,而是要根据设定的目标,学生自己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测试。三是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可以专门开设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环节(创新实践课),在TRIZ理论指导下,进行专业某方向的创新实践,有目的性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创新经验。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锻炼和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的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避免指导教师设计好内容和方案,学生完全按照导师的思路完成工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取得原创性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春培.企业外部创新网络对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的影响[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16-121.
[3]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74-82.
篇2
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1-02
创造,是提出新观点、新发明,形成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造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国家之间的竞争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创造能力的强弱。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社会、学校的一道难题。从创造活动的过程出发,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继而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创造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不仅具有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的自身特有的思维突变,亦即不是在现有概念、知识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的非逻辑形式。创造性思维往往超越惯常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给人以“特立独行”的印象,但是在遇到原有理论知识体系、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创造性思维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此时,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下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恰当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脑的高级思维形式,产生于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实践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有效运用这种思维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超出常理、超越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创造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培养的。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构成及其关系
创新,一般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引发、促进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这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一)创新意识
意识,在哲学意义上,指的是精神。在思维学中,意识是人脑认识活动的保持和认识结果的保存状态,是一种思维状态。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指向创新结果的思维状态。正如匠人所依赖的手感、音乐家所依赖的乐感、球类运动员所依赖的球感、翻译家所依赖的语感一样,创新意识是在大量的客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从事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模式或方法、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的集合,是上述几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对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状态的整体把握与思考。有时,创新意识直接表现为直觉、灵感、顿悟等。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新意识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者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开始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激发、鼓舞创新者去探求、思考,运用不同的观点、角度观察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及思路,直至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从而产生新发现、新发明。
(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辐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等。
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工具性作用。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与运用,创新者寻找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评价与检验可行方案,最后完成创造活动,实现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创新。但是,与创新意识相比,创新思维方法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体现在创新具体方向、方式的选择,不是创新意识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导向性作用,而且,创新意识还有启动创造活动、激发灵感的产生等作用。
(三)创新知识与技能
创新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创新者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创新者运用一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创新过程中是一种基础性作用。
创造思维能力三要素的关系可见下图。
创新意识处于创造思维能力的顶端,是最为重要的导向维,贯穿于创造活动全程,是创造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创新思维方法是工具维,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创新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基础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都需要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相应技能。
或者,以三维坐标的形式表达为如下的关系:创新知识与技能和创新思维是基础性能力,创新意识是高级能力。
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创新意识是关键维,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无法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维。
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行为》中提出了创造活动的“四阶段模型”。 创新思维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准备期——明确问题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发现问题、搜集资料、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启示。第二阶段,酝酿或潜伏期——初步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各种试探性方案。第三阶段,明朗期——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摆脱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突破常理、一般性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求得突破。第四阶段,验证期——检验所有结论。
在这创新四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意识的作用轨迹:准备期是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带领着创新者从普通思维状态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新者从惯常的、工作的一般状态进入创新状态,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即创新思维活动状态。第二阶段,创新意识指引着创新者进入研究或发现过程后的初步思维活动。第三阶段,是创新活动的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创新者不断思考、观察、发现、提出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用方案,摒弃不可行方案。一般地,当灵感或顿悟出现时,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反复寻找可行方案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在发挥导向性作用。
最后阶段,创新意识的作用仍然继续,只是没有在第三阶段中明显、强烈。在验证期,创新意识结束创新行为,旧的创新行为消退,创新者回到正常的行为状态,或者,问题解决方案导致产生新的创新行为,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周期。综上所述,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活动,指引着创新结果的产生,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工具性作用。在创新中期,在酝酿或潜伏期和明朗期创新思维通过变换、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指引着创新方向及选择。酝酿或潜伏期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选择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明朗期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综合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案,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
创新知识与技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在创新初期,创新知识与技能是运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问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创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寻找可行方案;然后,某一领域、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思考,选择、评价可行方案,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三者作为创造过程的创新三要素,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一)创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路及方法需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这是基础性环节、必要环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获得。另外,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文理兼融并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应该坚持“通才”培养,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创新思维课程,同时加以必要的实践。培养创新者多方面的兴趣,增广其见识,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它的形成也最为复杂。创新意识与道德、意志、思维方法有关,来源于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纵观全局的能力,是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又高于二者,是一种能力素养。所以,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情操基础上,建立在坚强的意志上。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社会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源头,才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田 运.思维辞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 [英]保罗·特罗特(Paul Trott),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M].吴 东,严 琳,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
篇3
一、教师与学生
在英语创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变。创新学习更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点要导;学生的思路受阻要导;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方法也要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越突出,对教师的要求也越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变,全体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精讲多练,特别是出现“高原现象”时,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英语的,而且是能够学好英语的。
二、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创新
中学英语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基础语言知识,培养他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言知识能够创新吗?有人说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是不问为什么的。是的,我们不能让学生胡乱臆造语言,但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没有必要追究太多,比如:“He works on a farm.”不能改成“He works in a farm.”,“Dog-Days”绝不是“天狗”,“pour down cats and dogs”绝不是“下猫下狗”。英语创新教育,不是对语言本身的创新,而是对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应该在学生身上挖掘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为将来的创新做准备。
三、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
教的创新与学的创新是创新教学法的两个方面,他们是密切相关的。“教是为了不教”。可以这样说,教的创新是为学的创新服务的,无论运用多有新意的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服务的。每一种新教法必将带来一种新的学法,加强对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理顺了以上关系,还得明确学生创新素质的构成,以便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内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即一个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参与创新性活动的主体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有强烈的解决问题意识。
创新精神,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是敢于冒风险、求真求实、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是追求真理、敢于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
创新能力,由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构成。创新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从某些事实、现象中寻求新关系,找出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创新能力中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指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成果的表达、表现能力等。
创新人格,指广泛而持久的探究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丰富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力,坚定自信、执著追求的自主性、独立性,顽强果断、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等个性品质。
篇4
一、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因此,除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例如,在讲“伏安法测电阻”内容时,问学生:如果我手中的电压表坏了,如何利用余下的器材测出待测电阻呢?学生都积极思考,一会儿学生就得到了正确的实验方法。而这时又有学生问:若电流表坏了怎么办呢?学生又开始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学生很快得到了答案。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实验,而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科学现象的严密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兴趣是构成创新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形成学生好奇心的基础,是创新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功能。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驱力,是学习和探究的先导,求知的动力,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新欲望得到充分发挥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激发兴趣是铸造创新的阶梯,是设计和建造培养创新能力的立交桥。要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使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我要学”的意愿。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的情景,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的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三、从实验现象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篇5
一、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培养。例如,在酸和碱的反应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中和反应中用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时,有一个学生提出,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一样都是指示剂,而且我觉得紫色石蕊除了遇碱变色,而且遇酸也能变化,本领比无色酚酞大,那紫色石蕊能不能也用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我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对紫色石蕊的pH变色范围了解不够深入,所以没能做出全面的思考判断,于是我趁机让同学们把书翻到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在不同的pH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表,让他们通过观察,好好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小组讨论后,有大半的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然后我再请提出问题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解释了不合适的原因,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不断滋长。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活动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以及各种现代教学工具和设备等),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地重演于课堂,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发现和创造的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他们动手、动脑,让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体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之目的。
例如,在金属活动顺序这一节课中,可采用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激发创新意识。
①提出问题:铝、铜、铁三种金属谁最活泼,谁次之,谁最不活泼?即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②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得出很多顺序,如Al>Fe>Cu、Fe>Al>Cu等。
③制定计划:在提出问题前所做习题的基础上(题目是金属与某些酸、盐溶液的反应可用于说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
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
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2)实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①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教师审定后,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②收集证据: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b组同学观察铝和氯化亚铁、铁和硫酸铜分别能否进行反应;c组同学观察铝和硫酸亚铁、铜和硫酸亚铁能否反应;d组同学观察铁和硫酸铝、铁和硫酸铜能否进行反应。
③结论和解释:a.因为铝和盐酸反应最快,铁次之,最后是铜,所以它们的活动顺序是Al>Fe>Cu;b.因为铝和氯化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c.铝和硫酸亚铁能反应,证明铝比铁活泼,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反应,说明铜没有铁活泼,最终得到Al>Fe>Cu;d.因为铁和硫酸铝不能反应,说明铁没有铝活泼,铁和硫酸铜能反应,证明铁比铜活泼,最终得到Al>Fe>Cu。
三、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
篇6
中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育只有坚持科研,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肩负起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的历史重任。探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一)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
关于科研能力的内涵及其结构要素目前说法不一,尚未达成共识。关于科研能力的定义,有人指出1.单个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2.整个科研队伍的数量、素质和集体的研究能力,以及科研信息的系统性、效率、实验技术装备的拥有量和优势等。有关研究人员从科研活动的角度出发,把科研能力分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用外语能力、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能力、科学实验的能力、科技写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讲解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九种,对不同专业、不同人才各有侧重。
(二)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
透过科研能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我们可以看到诸多因素影响着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学生要具有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这是进行科研创新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形成学术预判,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钻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导师、学术会议、科研课题、学术氛围等是推动科研能力发展的外在因素。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然而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弱。他们很少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科研活动或深入到基层进行调查和实践研究,而一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又限制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和研究,我国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近几年获得了迅猛发展,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速度较快,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学科理论知识缺乏、学生创新意识单薄、高校科研环境制约、学术氛围不浓等问题。
(一)学科理论知识缺乏
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布鲁纳主张无论教什么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十分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并以学科知识结构为课程的中心。学科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许多教育学的研究生并没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跨专业的学生,他们对教育学科缺乏理解、很难找到学科的研究方向。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除了上课期间学习理论知识之外,缺乏其他获得学科知识的途径,例如:学术会议、实地考察和调研等,所有的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科研创新的开展。
(二)创新意识淡薄
创新是一门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研究人员进行科研创新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在教育学学科中,创新主要表现为:善于运用不同的观点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善于发现教育中的新课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等等。然而,我国一些高校的教育学研究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主动思考,由于缺乏创新的意识,很难提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一些研究内容也只是对前人的重复研究;缺乏创新的研究方法,不能很好的理顺事物间的内部联系、探索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
(三)高校科研环境制约
科研环境是影响教育学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科研环境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水平。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学校缺乏较好的引导机制,学生能够参与的科研课题不多,学术交流不够,高校举办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的次数有限,学生很难接触到学科领域的前言知识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学术氛围不浓
通过相关的资料查阅和笔者的亲身经历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教育学学科的学术氛围不浓,高校对于教育学科的学术氛围建设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导师对学生引导和影响不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有限等等。这些问题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其中,学生的个人因素影响很大:一些教育学的研究生对于科研创新的态度并不端正,他们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单纯地学习考试时的知识,缺乏教育科研的热情和动力。在这种气候的传染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只是满足于现状,并不会积极的思考和学科钻研,在这样的氛围下又何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呢?
三、提高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若干途径
针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若干建议如下:
(一)优化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主要是按照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有的大学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入了任选课和补修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教育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外语课。总体来说,我国教育学的课程设置基础理论课较多,实践课较少,因此需要优化课程设置。
1.增加方法论课程及研究方法课程的设置。通过这类课程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信息、从事实验操作和实际调查,使学生掌握开展科研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教育科学的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教育科学的行动研究、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以及教育科学的定量研究与数据处理等,并聘请经验丰富的图书资料中心人员进行信息检索、数据查询、文献下载等技能知识讲座。掌握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开展科研创新活动。
2.构建研究与学习型课程。关于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教育动态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提出研究课题和解决方案,老师最后给予补充和点评。关于授课形式,采用团队学习方式的教学组织设计,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找材料、讨论和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研究性教学,学生研究性学习目标。
(二)加强导师的指导作用
导师在学生科研能力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导师高尚的人格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都以无形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科研的态度和思维。导师具有丰富的课题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在不断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将学术知识深化、内化的同时,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除此之外,当前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着惰性心里,投身科研活动的自觉性并不高,导师的监督和指导可以帮助和督促学生积极地开展科研活动。导师还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任务,集中学生,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三)改善高校科研环境
高校的科研环境是影响学生开展科研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为一些教育学专业学科购买图书、数据库、信息软件、文献搜索平台等,为研究生提供更加自由便利的信息平台,并指派专门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及更新,以便研究生能够及时地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数据资料等。另外,可以邀请知名专家讲学,突破自我封闭,吸纳新鲜信息,使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学科前沿。除此之外,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小型报告厅、学术研究交流室,为教育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提供更加便利的场所。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第十二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选拔赛附加赛于2015年5月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竞赛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供参考。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培养。1.1故事引发学生创新意识。利用一些知名地理学家在探索地理知识成才的故事来作为学习的标杆,同时对地理学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思维、意志的形成和对新生事物的猎奇心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和兴趣。1.2现实生活的热门话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今、等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加以引用进行教学,使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更加贴近,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进行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理,实现学生创新学习意识.1.3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练,学生只是一名普通的观众,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真实地参与,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在实验演示时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想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在进行实验演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种激烈的思维冲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着积极地作用。
2拓展教材内容的教学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本,依据教材进行教学。这就是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熟悉和掌握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教学。2.1教师丰富地理素养。丰富的地理知识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础。一是教师要有“一缸水的水平”才能够给学生“一杯水”知识量,所以教师要熟知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在教学中出现错误,不会在教学中误人子弟。二是教师只有熟练掌握了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才能够将这些知识更好地串联起来,讲起课来才能够融会贯通古今中外,才能够拓展教学。三是教师地理知识的增多自然讲起课来深入浅出、自让让学生学习“起伏不定”,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2灵活使用教材中的各种内容。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新教材进行灵活地运用,对各种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大胆地组合,并渗透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式.通过对各种教材的整合,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创造,从而形成一套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处处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
3情境教学来引发学生探究
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而科学探究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利用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如果不具备必要的问题思维,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性意识也就无从谈起。3.1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通过情境创设就直接进入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去,那么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态就不会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学生非常容易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冷漠和厌倦情绪,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相反教师如果能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究和学习氛围,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3.2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在地理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简单的成为知识的讲授者,更应该成为各种疑问和问题的创造者,教师应该尽量创设出符合高中生实际情况的高质量问题,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并对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进而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科学合理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3.3教师设置问题要吸引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不同的阶段进行问题的创设,比方说思考后、模仿后、猜想后等.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挖掘,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是创新的开始,发现现实中的问题是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教师创设的情境深深吸引学生后,才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思维的发散,最终实现思维的创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的问题创设,还应该注重一些细节方面的情境创设,从而在课堂中让学生全面的进行思维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
4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要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而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的功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8
1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现状
1.1艺术设计专业招生的基本情况
随着高等艺术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艺考热”的升温,迫于升学的压力,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这样招收的学生就会有很大程度上对艺术设计并不感兴趣,生源质量下降。其次,由于艺考模式的局限性,专业课考试内容长期固化单一,科目基本上是素描、色彩、速写,内容基本固定,大多以默写和临摹照片为主。致使学生在考前培训时突击训练应试技巧和方法,缺乏对审美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艺考指挥棒下,考前就不可避免地把学生训练成机械的照抄照搬、没有创新能力和严谨的造型能力的机器,思维僵化,造型的严谨性、精确性严重缺失,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得招来的学生能力水平逐年降低。另外,由于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内容与艺术绘画专业考试内容相同,这样不可避免地在学生入学后,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与以前传统绘画性训练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
1.2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大多延续传统艺术绘画的教学框架。在形式上仍然强调造型、技法与单一的色彩配比规律。以研究客观对象的真实形体和客观表现为主,强调写实技术能力的训练和作品的表现力。但这种方法毫无疑问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非常不利的。传统单一的封闭式造型训练与开放式的艺术设计要求不相适应。教学方式把写生作为主要手段,而对物体内在本质语言得不到深入挖掘。这种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同化学生的审美和个性的进一步开发,抹杀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张扬,这种教学方法也背离了现代设计艺术理念。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教学衔接性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和不同阶段改革试验,但是,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上有许多需要深入反思的地方。我们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还是基本沿袭了传统绘画艺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写生、临摹为主,追求单纯的写实绘画技巧。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应具备相应的绘画基础写实能力,但在我们现在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写实造型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在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基础课和今后的专业设计课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严重的脱节现象,与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背道而驰。
2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和改革
2.1改变艺术设计教学观念
对于高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来说,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完成专业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从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看,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中,开启学生自由的想象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特的设计造型理念、发掘物象的形态美、提高形体重构联想的能力,才能打破传统的绘画思维定式,冲出对客观印象表达的藩篱。专业基础课要服务于专业设计课。因此,专业基础课内容的安排要与相关的艺术设计课程联系在一起,如环艺专业的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可加入室外建筑结构和环境空间的写生练习,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体验建筑结构的艺术特点、空间构成基本规律,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特有的语言特点,并通过写生进行提炼、概括、夸张、变形,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意识。
2.2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也是以造型为主要表达语言的专业。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必须通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程训练开始,目前,各大艺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主要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等组成。通过对物象的形体、色彩、结构等重要特征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其转换成设计语言和元素,再进行重构和组合,形成区别于原有物象的新的视觉形态。
(1)设计素描。设计素描是基于严密的、准确的、理想化的表达方式,主要研究的是事物结构、空间、透视、形态等规律的学科。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设计素描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立体空间塑造和表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发散性思维的运用是设计素描的重要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是设计师传达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的重要表现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物象的表象形态来表达其内部复杂的理性结构和物体之间相互空间关系。它一般有三个训练阶段:造型基础能力训练、造型语言能力训练、造型创意思维能力训练。在具体表现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造型、质感的线条来主观地表现物象的立体感、空间感、质量感,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构成要素,对物象进行重构,创造出既源于客观物象又高于客观物象的全新形象。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可以把学生以前绘画的具象性思维转变为抽象性思维。另外,多到大自然中写生,发现自然的形态,从中汲取营养,通过发散性的物象重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表现出新颖的作品。
(2)设计色彩。设计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中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传统的艺术绘画色彩有很大不同,它主要研究的是色彩内在的相互协调、配置规律。对具象色彩的提炼概括,理性地表达抽象色彩情感。通过对现代色彩理论的实践和训练,提高学生对主观色彩的表达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自然色彩进行表现,再通过概括、夸张,对自然的色彩进行提炼,把具象色彩变为主观色彩。另外,还可进行色彩空间、抽象色彩的综合练习,通过不同色彩给人心理、生理的不同感受及色彩的联想等表达出不同的抽象色彩概念。通过训练,使学生能很好地把色彩和设计联系在一起,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篇9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优美的环境是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追求的目标。最早的造园造诣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祭祀神灵的场地、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的场地和居民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绿化栽植等。初期的园林主要是植物与建筑物的相结合,园林造型比较简单,建筑物是主体,园林仅充当建筑物的附属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逐渐摆脱建筑的束缚,园林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庭园、庄园、别墅等单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而是扩大到城市环境、风景区、保护区、大地景观等区域,涉及人类的各种生存空间。然而总体来说,建造园林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创造出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优美环境。某些特殊的艺术,如插花、盆景等,因其创作素材和经营手法的相同,都可归于园林艺术的范围。当今的园林形式丰富多彩,园林技术日趋提高,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园林应该是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特征、历史、地理等密切相关的,它反映了时代与社会的需求、技术发展和审美价值的取向。
园林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地形、水、植物和建筑这四者艺术的综合。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便相应成为造园的四项重要内容。这四项工作都需要通过物质材料和工程技术去实现,所以它是一种社会物质产品。地形、水、植物和建筑这四个要素经过人们有意识地构配而组合成有机的整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就此意义而言,园林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园林艺术不同于音乐、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园林具有实用价值,它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园林艺术正是以这种实用技术为基础的,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组成部分。园林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每个空间都有其特定的形状、大小、构成材料、色彩、质感等构成要素,它们综合地表达了空间的质量和空间的功能作用。设计中既要考虑空间本身的这些质量和特征,又要注意整体环境中诸空间之间的关系。
一、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物进行结合便形成了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与建筑室内空间相比,外部空间中顶的作用要小些,墙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为墙是垂直的,并且常常是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顶与墙的空透程度,存在与否决定的构成,地、顶、墙诸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因此,首先要撇开地、顶、墙诸要素的自身特征,只从它们构成空间的方面去考虑 ,然后再考虑诸要素的特征。并使这些特征能准确地表达所希望形成的空间的特点。
二、空间的形式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空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容纳特性虽然是空间的根本标识,但是,设计空间时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草坪中的一片铺装,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种空间的空间感不强,只有地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再如一块石碑坐落在有几级台阶的台基上,因其庄严矗立而在环境中产生了向心力。由此可见,分离和向心都形成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空间。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可以创造,人们亲身经历时产生的感受空间也不难得到不同的感受。
三、空间的封闭性
空间的围合质量与封闭性有关,主要反映在垂直要素的高度、密实度和连续性等方面。高度分为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墙的实际高度和视距的比值,通常用视角或高宽比D/H表示。绝对高度是指墙的实际高度,当墙低于人的视线时空间较开阔,高于视线时空间较封闭。空间的封闭程度由这两面三种高度综合决定。影响空间封闭性的另一因素是墙的连续性和密实程度。同样的高度,墙越空透,围合的效果就越差,内外渗透就越强。不同位置的墙所形成的空间封闭感也不同,其中位于转角的墙的围合能力较强。
四、空间处理
空间处理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考虑。单个空间的处理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渗透、层次、序列等关系为主。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常使人肃然起敬,多见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宜人,适合于大多数活动的开展。为了获得丰富的园林空间,应注重空间的渗透和层次变化。主要可通过对空间分隔与联系关系的处理来达到目的。被分隔的空间本来处于静止状态,但一经连通之后,随着相互间的渗透,好像各自都延伸到对方中去,所以便打破了原先的静止状态而产生一种流动的感觉,同时也呈现出了空间的层次变化。空间的对比是丰富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当将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空间布置在一起进,由于形状、大小、明暗、动静、虚实等特征的对比,而使这些特征更加突出。空间序列是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当将一系列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应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安排游览路线,将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性格的空间序列。在组织空间、安排序列时应注意起承转合,使空间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创造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而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把设计做好。许多人认为只要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即可。其实不然,对于设计而言,掌握好设计的方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在真正面对一个设计题目时,在收集了相关信息资料后,遵循一定的设计方法才能把设计工作推向深入。园林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想设计好园林,还必须对园林有一深入透彻的了解。
园林设计是个由浅入深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主要是由下列环节构成。园林设计者在接到任务后,应该首先充分了解设计委托方的具体要求,然后善于进行基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对整个基地及环境状况进行综合概括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案构思和设想,最终完成设计。它主要包括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大部分。这三部分在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有着明确的职责划分。其中方案设计作为园林设计的第一阶段,它对整个园林设计过程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性的,该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确立设计的思想、进行功能分区,结合基地条件、空间及视觉构图确定各种使用区的平面位置,包括交通的布置、广场和停车场的安排、建筑及入口的确定等内容。
详细设计阶段就是全面地对整个方案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确定准确的形状、尺寸、色彩和材料,完成各局部详细的平立剖面图、详图、园景的透视图、表现整体设计的鸟瞰图等。
施工图阶段是将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的环节,根据所设计的方案,结合各工种的要求分别制出具体、准确地指导施工的各种图纸,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项设计内容的尺寸、位置、形状、材料、种类、数量、色彩以及构造和结构,完成施工平面图、地形设计图、种植平面图、园林建筑施工图等。
园林设计的特点与要求
园林设计本身是个复杂的过程,它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制图技巧的训练。园林方案设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特性,即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和社会性。
1.创作性
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它需要创作主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方式。园林设计者面对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时,必须能够灵活地解决具体矛盾与问题,发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设计出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园林作品。对初学者而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应该是其专业学习训练的目标。
2.综合性
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建筑工程、生物、社会、文化、环境、行为、心理等众多学科。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必须熟悉、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另外,园林绿地本身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道路、湖水、广场、居住区绿地、公园、风景区等等。因此,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双重性
作为一门设计课程,它的思维活动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具有思维方式双重性的特点。园林设计过程可概括为分析研究——构思设计——分析选择——再构思设计……如此循环发展的过程。在每一个“分析”阶段,设计者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思维,而在“构思阶段”,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因此,平时的学习训练必须兼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方面。
转贴于 4.过程性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全面地分析调研,深入大担地思考想象,不厌其烦地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方案。设计的过程与一个不断推敲、修改、发展、完善的过程
5.社会性
园林绿地景观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要求园林工作者的创作活动必须综合平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个性特色三者的关系。只有找到一个可行的结合点,才能创作出尊重环境、关怀人性的优秀作品。
方案设计的方法
功能和形式对设计者来讲,是始终要关注的两个方面。方案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先功能后形式”和“先形式后功能”两大类。它们最大的判别主要体现为方案构思的切入点与侧重点的不同。
“先功能”是以平面设计为起点,重点研究功能需求,再注重空间形象组织。从功能平面入手,这种方法更易于把握,有利于尽快确立方案,对初学者较适合。但是很容易使空间形象设计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林形象的创造性发挥。
“先形式”则是从园林的地形、环境入手,进行方案的设计构思,重点研究空间组织与造型,然后再进行功能的填充。这种方法更易于自由发挥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力,设计出富有新意的空间形象。但是后期的功能调整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一般不宜采用。
上述两种方法,并非截然对立的,对于设计者而言,需要两种方式同时交替进行,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同时,也注重空间形式的表达。
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形态构成的审美法则是人们的审美意识的一种反映,而形态构成自身的构造规律是客观的。与审美意识相比,构形的规律要稳定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构形的方法、规律是基本,审美意识的提高则依赖于自身的修养。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趋于完备。
形态的视知觉
1.单纯化原理
形的要素变化(如长短、方位、角度的变化,基本单元的开头变化等)越小、数量越少,就越容易被人认识把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简单的几何形比较偏爱。对于复杂的形体,人们也倾向于将它们分解成简单的形和构造去理解。构造简单的形容易识别,而尽可能地以简单的形和构造去认识对象的方法,就称为单纯化原理。
2.群化法则
群化法则反映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各个部分之间由于在形状、大小、颜色、方向等方面存在着相似或对比,部分之间联系起来形成整体。
3.图底关系
人们在观察某一范围时,把部分要素突出作为图形,而把其余部分作为背景的视知觉方式。“图”指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形”,“底”就是“图”的背景。
4.图形层次
在立体构成中,从观察的角度看,形与形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实在的前后关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层次。在平面构成中,人们也倾向以这样的关系去认识平面图形中的各个形。根据不同的平面图形关系,可确定其中各个形的前后层次关系。
形态的心理感受
1.量感
就是对形态在体量上的心理把握。
2.力感和动感
由于实际生活中对力、运动的体验,使我们在看到某些类似的形态时会产生力感和动感。
3.空间和场感
场感是人的心理感受到的形对周围的影响范围。空间感必须以体形作为媒介才能产生,完全的虚空并非我们构成意义上的空间。
4.质感和肌理
质感是人们对形的质地的心理感受。通过对形的表面纹理的处理,可以产生不同的肌理,创造极为多样的视觉感受。同样材质的形,也会由于不同的肌理处理产生极其悬殊的视觉效果。
5.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人们对形的错误判断,幻觉是由形引起的人的一种想象。二者有细微的差别。
6.方向感
篇10
关键词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 图书馆 管理模式 时代性转变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现状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的图书馆运用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和利用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对于文献、信息资源加工与利用过程中,都出现了观念传统、方法老旧的现象,图书馆的管理手段,服务内容、模式等都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学员对知识获取的强烈求知欲。
二、时代性转变手段
想要进行图书馆管理模式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根据各构成要素的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时代性转变。早期关于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界定已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其中有杜定友的“三要素说”、刘国钧的“四要素”、“五要素”、黄宗忠的“七要素”。而本文认为,图书馆构成主要分为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这三个方面。其中,设施资源是硬件条件,和各个图书馆投资水平和力度有关。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的提高,硬件条件会逐步提高。所以本文主要是从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来探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时代性转变。
(一)信息资源管理的转变。
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的基础,其涵括供图书馆利用的所有信息,同时可分为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两方面。文献信息资源指图书馆内所收藏的为学员提供信息需求服务的各类资源信息,又包含纸质版和电子版;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存在于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中,并以互联网方式向学员提供服务信息资源,包括静态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和动态的社会数字化信息。而在新时代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定义下,又可将图书馆信息资源分为现实馆藏、虚拟馆藏。
图书馆网站作为信息资源的载体之一,承载学员需求的各类资源。要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首先要加强图书馆网站建设,并不断完善其功能。图书馆网站作为开放性的虚拟网站,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网络信息化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载体。武警福州指挥学院图书馆网站建设的重要性正在被逐渐重视,目前已经列入了院校等级认定和各级考核评估。图书馆网站建设要精心设计网站栏目和板块,针对性增强服务,在页面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武警福州指挥学院图书馆的特色服务理念。同时努力把图书馆网站建设成为武警院校图书馆网上资源的门户,相关信息及查询中心,与学员互动交流平台等。由此一来,学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信息服务,从而改变图书馆管理模式,顺应时代性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图书馆是否能真正提升服务功能,不应只依赖外部硬件设施,更关键的是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才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根本。在现代处于信息发展时代,图书管理者贯穿图书馆在采编、流通等常规工作流程外,还应该在图书馆网站建设以及维护网站、更新信息等工作发挥作用。现代图书管理者要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模式,除了掌握图书馆专业业务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工作。除了业务知识水平的学习,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素养。时刻吸收新的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模式改革的意识,自身素质和能力要跟上时展。
三、时代性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资源的丰富,现代的图书馆已出现“无纸化”的发展趋势。无纸化图书馆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于图书馆固有的印象,挑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但“无纸化图书馆”也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的“无纸化”趋势节省了人力物力消耗、对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使查阅资源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方便了查阅者。但同时这种趋势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观念的问题。根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把图书当作图书馆的象征,在科技发展已经非常迅速的今天,这种想法依然根深蒂固,不可动摇。这项调查显示75%的被访者在涉及谈论图书馆时会首先联想到书。其次是科技水平和经济投入的影响,是“无纸化图书馆”的趋势又一阻碍因素。虽说数字化电子科技产品已经普及,但对于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开销。一连串的技术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图书馆不得不投入巨大的成本,彻底改造图书馆现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所以“无纸化”图书馆的普及,是必然趋势,也是一条很漫长很艰难的路。
因此,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个信息时代,也为武警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变带来契机。武警福州指挥学院图书馆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不但要不断加强管理者自身建设,还应重视专业人才建设,更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推进武警院校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作者:武警福州指挥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8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