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时间:2024-04-16 17:2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篇1

【关键词】课外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 小学教学

校本课程不提倡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教材,倡导课程同儿童生活经验的连接,让儿童在日常生活情景和周围环境中寻找学习素材,使课程内容具有生活化和情趣化色彩。课外实践活动作为孩子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对一学科知识的综合\用,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在内容上,强调以主题单元设计的方式把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劳技教育等有机整合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因此,课外实践活动为学校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极大的课程资源开发空间,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一、课外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1、争当“小小科学家”

在开发科技类综合实践校本科技课程时,我们坚持“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着力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身边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争当“小小科学家”。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自然中去拥抱田野、青山、绿草、江河,才能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得到更扎实的锻炼,学生的智慧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开展“我们身边的电池”这个科技环保主题实践活动时,辅导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让他们到自然界中、到社会周围,对废电池的数量、使用之后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学生活动热情高涨,他们不仅获得了相关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相关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2、“小巧手”当家

传统的劳动教学常常忽视动手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学校在科技社团里组建了具有科技劳动特色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也是多种多样。活动中,我们注重加强学校与家庭、村集体的结合,动用多种方法、途径和策略,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学生的科技劳动教育。我们让学生走进工厂和田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如“我当一回现代小农民”主题实践活动,辅导教师让学生到田间实地认识一些现代化的农具,而且让每人选择一部分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钻进具有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蔬菜大棚之中科学种植农作物,科技除草、合理施肥。此类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手脑并用,技能和思维共同发展,学生在掌握了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先进劳动技术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当一个“科技小农民”的快乐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二、课外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1、活动的宣传――重视课外,更新观念

课外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发发融合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实施之初必然会与旧有的传统观念产生冲突。这种冲突表现为教师的思维惯性、思想惰性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功利性,对活动的实施产生阻碍。

首先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开发理念、实施和操作力、法、教学方法等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对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动员,通过班主任充分细致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在活动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再次加强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利用有关媒体、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请家长二听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以及课改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让家长们清楚学校开设小组课外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及有关一计划及安排,听取家长的反馈,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课外实践活动。

2、活动主题的选择――关注兴趣、回归生活

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吸收活动课程的精华,而不囿于其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课程的目的在儿童,在于儿童身心的成一长。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建构着属于他自己的知识、意义,从而也建构着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在这种生活实践中,儿童的主体性不断生成,儿童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断地被其自身体验。课外实践活动超越了书本知识的局限,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因此,回归生活,是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寓意。

3、活动的实施――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课外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在有计一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时,我们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学会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我们发动学生自主组成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每个小组一人,选出小组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自主开展活动。学校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程序,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参考。每次活动由小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共同讨论、合作确定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做好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到附近郊游、钓鱼、爬山,也可以是参观、访问、植树以及科技制作等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学生自主的课外实践活动,变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增长知识,磨练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等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结

篇2

【关键词】卓尼牧区;藏族学生;数学成绩偏差;原因;对策

卓尼县辖区共有3镇14乡,其中有4个乡属于纯牧区,设有4个学区12所村级学校。卓尼牧区藏族中小学实行“以藏语为主,加授汉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学校学生100都是藏族学生。据卓尼县小学毕业水平测试和中考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卓尼牧区藏族中小学学生数学成绩一直远远落后于县内外其他学校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和其他兄弟学校的同仁们探究交流,找到了卓尼牧区藏族中小学学生数学成绩偏差的主要原因。

1 原因探析

1.1 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是卓尼牧区藏族学生数学成绩偏差的前提

卓尼牧区藏族人大部分生活在边远地区,家庭普遍比较贫困,牧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较低,没念过书和念过几年小学的占大多数,导致素质普遍较低,观念陈旧。加之家庭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游牧生活的特殊生活方式而家庭劳力不足等所迫,一直以来就形成早婚早育、让孩子成为劳动力的观念,很少让孩子学文化、读书成才的意识。这样的状况,导致卓尼牧区藏族学生的智力开发较晚,影响了他们良好思维素质的形成。数学本来就是相对抽象的学科,学生容易产生数学焦虑和厌学情绪,而且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低下,对学习数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孩子上学以后,由于父母不懂如何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再加上藏族学生自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当然也就很难学好数学。据了解,大部分牧区藏族学生的家里找不到几本可以帮助他们获取知识的书,在双休日期间听话的孩子帮助家里去放牧或做些家务活,不听话的就到处玩,极易形成学习数学的恶性循环。

1.2 教师素质偏低是卓尼牧区藏族学生数学成绩偏低的关键

由于社会条件的因素,农牧村地区的教师素质偏低已经是由来已久的事了。数学教师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数学教师的数学技能较弱。藏族人一般生活在偏僻的牧区,这些地方(村学)教书的小学教师,一部分是本地的民办、代课教师转为公办的年纪稍大的初、高中毕业生。他们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和考核,领到教科书后,只能对学生照本宣科地当教书匠。县乡一级的教师从师大、师专、师范和民族学校毕业后,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导致卓尼牧区数学教师普遍存在数学技能较弱的现象。二是不善于研究教材和学生,不因材施教。不去认真的研究教材和学生,从而达不到因材施教,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教学。三是在职进修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虽然全县教师内掀起了一股继续教育的热潮。所有藏族中小学数学教师大多都参加了数学新课程的培训,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数学教材、数学教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数学教材分析和数学教法研究不够深入,培训学习时一知半解,不愿意下苦功夫深入钻研,敷衍了事,达不到培训、学习、提高的目的,对数学教学水平得不到长足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数学教学,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四是藏族学生集中的牧区村学,数学教师所接触的外界信息相对较少,教学理念和素养相对低些,致使学生认为“得到教师的关注少”,随之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五是数学教师对后进生的行为过激,对成绩差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大部分老师只是对他们进行体罚和说教,比如“学习不好就只能像你们父母一样回去放牧”,这种做法效果甚微。

1.3 藏数学教材的不完善是卓尼牧区藏族学生数学成绩偏低的因素

五省区藏族中小学使用的数学教材都是以人教版数学新课标翻译编写的,书中的插图和例子很多都是反映城市文化的。而偏远牧区的藏族中小学校,信息闭塞,学生从小过早参与到父母的放牧劳动中,接触的事物只是马牛羊、蓝天、草原、帐篷、酥油、奶茶等。而且藏数学没有课外资料(虽有很多中文数学资料,但牧区藏族学校是以母语为主,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限,根本就无法理解其中的数学名词和术语)。加之师资匮乏,教师素质较低,能力差,教学水平较低,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大多数教师仅凭自己对课本的理解和经验传授知识,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

1.4 学生数学态度低,影响着卓尼牧区藏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不同成绩学生的数学态度也有所不同,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其数学态度较高,学习数学信心十足。成绩不好的学生有的虽然喜欢数学,但成绩老是提不上来后,学习积极性就会逐渐下降。成绩差的学生就认为“自己没有学数学的能力”,对自己学习持否定态度。数学本来就有很强的累积性,先前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小学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初中的学习,如果基础稍差一点,后面的学习就显得困难一些,长此累积,越学越差。于是,差生认为自己笨,数学态度也越来越低。

1.5 学校用人不科学,制约着卓尼牧区藏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俗话说的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尤其是数学学科,如果从小学没有打好基础,到高年级的时候就很难衔接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文化相对落后的牧区某些藏族学校里,安排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担任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其原因是因为不能担任高年级学科。由于教师本人教学能力的局限,很难教出高水平的学生。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规定,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怀着好奇和渴望求知的心情步入中学生行列,随着新的环境和学习内容的改变,由于基础不牢,学习缺乏主动性,往往课前不知学习内容,课上只是盲目听讲,课后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他们满足对课本公式、法则、定义、定理的死记硬背,而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缺乏对每个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对每个学习单元不能融会贯通,对待问题不能多侧面全方位的思考,学到的知识不能够灵活运用。

1.6 学生谬误的价值观,影响着卓尼牧区藏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目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全社会及家长普遍关注的事情,邻里之间的物质攀比、贫富攀比心理,使大部分学生产生“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价值观,卓尼牧区大多数藏族学生都认为会计数算账就行,数学学得多也无太多的好处。

2 对策探究

卓尼牧区藏族中小学的客观条件受很大的制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发掘当地潜力,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2.1 破除陋习,尽早让藏族孩子接受学校教育

牧区藏族学生的家长应该营造一个适合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家庭环境,改变一些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和卫生习惯,改变一些陈旧的观念,从孩子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尽量抽出一点有限的时间和资金,投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到一定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了共识,共同协作并付出努力,从小培养孩子的愿望可以实现,藏族学生学好数学就具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2 改变牧区藏族学生家长陈旧的思想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长的有意识教育,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长的思想观点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为此,牧区藏族中小学校应举办学生家长培训班或召开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座谈会、家访、家长交流发言等形式,给学生家长讲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家长素质,引导学生家长改变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观念渗入学生家长的心田,使之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跟着改变,从而能够改善藏族中小学学生的数学成绩。

2.3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一是抓好现在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级培训,让他们成长为既具有崇高的师德、精湛的数学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又善于研究现行数学教材和研究、熟悉藏族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特点、思维意识形态。二是学校要坚持任人唯贤,遵循能者上、平者让的原则,让骨干教师担任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使学生从小就有爱学数学的良好的开端。三是数学教师要积极调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水平出发,调动一切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降低难度,先基础后深化,先具体后抽象,先单一后综合,有目的地铺设阶梯,既要照顾原有的基础,又不能停留在原有思维水平,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使他们的思维水平上升到较高阶段,从而达到既开发智力,又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藏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2.4 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开发适合本民族特点的数学辅助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告诉我们校本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学生身边、就在社区。因此学校要结合当地社会、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去开发编写校本课程。要通过对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弥补课程的单一和藏数学辅助资料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生动应用性很强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2.5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数学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数学,现代科技发展同样依托数学基础。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动力,要使学生明确:数学是基础,是工具,是一切科学之母,离开了数学,必将寸步难行。为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平时可以抓住一些有利时机,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家从小酷爱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动人故事和感人事迹,从中悟出学习数学的真理。

2.6 充分利用藏族学生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篇3

关键词:农村新课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15-02

没有广大农村课改的成功就没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况且,我国70%以上的学生在农村,扎实推进农村课改也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在新课改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如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农村课改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课改现存的问题

1.教育观念守旧

农村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滞后,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思想等,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发生碰撞。目前,农村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机构中的部分领导对课改认识未真正到位,对一些重大或深层次问题重视不够。作为推行新课改的主体,农村学校领导及其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新课改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农村家长落后守旧的思想成了新课改的阻力,他们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通过上学跳出“农门”,因而他们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其他都无兴趣。

2.课改经费不足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不够,导致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农村学校无力添置课改所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资料信息等,教师的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更是无从谈起。

3.师资素能低微

(1)师资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失衡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少,青黄不接;学科结构失衡即教师中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少,尤其是外语、计算机和体、音、美师资奇缺;学历结构失衡即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民转公教师极少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结构失衡即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欠缺,其知识仅限于本学科或书本知识。

(2)教师专业素能参差不齐,不合格教师多。目前农村教师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或临时代课教师,不少教师是民转公,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进修又不够,以致知识严重老化,缺少同化新课程的必要“知识链”,尤其是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差,从而给推进农村课改带来困难。

(3)教师负担重,压力大。农村教师大多为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常常是肩挑教学、家务、农活三副重担,而且还要应付一些毫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形式化的检查评比,他们都在超负荷运转,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和实践新课程。

(4)培训不到位,成效低。许多农村教师受经费等因素影响,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和比例少且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无法接受新信息,校本培训往往是杯水车薪。即使有幸参加培训,也因现在教师培训课程的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且脱离实践而使一些新课改专家的讲座很难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5)教研活动开展难。新课改要求建立新型“校本教研”制度和运行模式,但目前农村县级教科研机构人员不足,教研员年龄普遍偏大,对课改科研工作缺乏认识和实施经验,且习惯于传统的听课、检查、评优等,难以有效指导基层学校课改。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家经常有效的指导以及对教师专业引领不到位,不少学校新课改教研氛围不浓,校内教研组织机构和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

4.课改环境缺欠

(1)办学条件差。大部分农村学校不仅校舍少而破旧,而且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挂图、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也极其缺乏,尤其是多媒体设施等更是奇缺,办学条件的简陋及落后,给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2)人文环境恶劣。农村地域宽广,学校相对分散且规模参差不一,再加之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校际间交流少,又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经常有效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力度小,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乡镇中心校学生爆满,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往返路程平均达7公里以上,这些无疑增加了课改难度;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及教学形式多样化,但许多学校班额大、人数多,难以有效组织教学而严重影响新课改落实;因相当一部分家长成为城市“打工族”,致使“留守学生”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和教育指导,最终导致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农村教师相对于城市教师接受新课改培训的内容和水平存在差距,农村学生的基本素养与城市学生也相差甚远,从而影响新课改的成效;农村人文环境与新课标要求存在距离,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主体地位及其实践活动,城市学生有机会参加社区各种有益活动而农村学生离校后则“不知所措”,无形中削弱了学校的教育力量。

(3)课程资源匮乏。各实验区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各出版部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的供应不足,教师对当地教学资源的无法开发利用,再加上校外课程资源不足,增加了教师挖掘开发课程资源的难度,致使课程资源匮乏而难以满足课改需求。而且,由于上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科学规范的规划指导,农村学校普遍重视国家课程,对校本课程了解、认识、研究不够,以致校本课程难以开发甚至于不开发,从而阻滞了农村学校课改的推进。另外,新课程编写的起点、教学要求、内容选择等都是以城市现实生活为背景并按城市学生设计的,课改教材起点高、城市化,不适应农村学校实际,农村师生较为生疏,如新课改数学教材中有互联网、证券知识等内容,而农村教师从未接触过,农村学生也不熟悉,很难理解。

(4)社会支持氛围淡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新课改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尽管也多形式、多渠道地向社会及家长进行了寻求支持的宣传,但都因政府的宣传不力而致社会、家庭对新课改关注不够,没有形成积极主动为新课改提供咨询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学校课改只能是单边行动。

5.评价体系滞后

目前,农村学校功利主义严重,应试色彩浓厚,评价方式方法滞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还是单一化的学习成绩评价,依然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特别是高考和中考成绩。评价方法仅仅集中于纸笔测试,致使教师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围绕着考试和分数展开,失去了原有的改革热情和创意等。而且,评价形式一刀切,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由于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机构目前对评价体系研究还不到位,只有笼统、模糊的理论框架,没有科学、可操作的具体规定,使农村学校面对新课改还难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影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

二、推进农村课改的思考

1.争取政府经费投入,改善农村课改条件

国家可以设立农村课改专项经费,也可从转移支付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课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大保障经费投入,所需各项经费应及时、足额划拨到位,以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为新课改实施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2.加大“智力扶持”力度,提升农村师资水平

要有计划地每年适当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师范类毕业生补充进农村教师队伍,使其新陈代谢富有生机活力;应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促其树立课改新理念,并要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教育部门应多组织优秀教师下乡开展教研活动,传经送宝;建立并完善城市学校、高等院校和优质资源学校对口支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社会各界帮扶贫困地区学校的联谊制度,切实加强面向农村学校的助研、助训工作;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搞好教师培训,可积极推进校本研训制度,通过“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动,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实践新课程的能力;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学校校长培训的力度以及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社会各界可慷慨解囊赠送农村教师一些理论书籍,农村教师自己也要主动创造条件广泛阅读专家们的著作,用理论为课改导航。

3.突出农村特色,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不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可以将教材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以切合农村实际。众所周知,农村特有的自然优势为新课改提供了丰富的更加适应新课程的资源,要广泛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积极参与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要着眼“农”字并结合当地“三农”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4.加强课改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各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广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配合,为课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和教科研部门都要面向农村到基层学校定点,教研员要与课改同行,与一线老师互动,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指导新课改,把农村课改不断引向深入。同时,教育内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深入挖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课改创造条件以保证新课改顺利推进。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5.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正确引导农村新课改

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此,有关部门明确评价指标,紧贴农村师生实际,建立新的适应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对农村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导向作用。评价学校时,要淡化升学率,强化合格率,突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力;评价教师时,要注重考评教师实践新课程、服务“三农”的理念及能力;考评学生时,不但要测评学生学业成绩,更要考评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篇4

——山丹县清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7年8月—2020年8月)

山丹县清泉学校创建于2016年8月,地处山丹县城西北部,是山丹县新城区开发中心地带。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主要生源为近几年来城镇化建设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居民子女。

主体工程初步建成,学校的先遣班子就在雷颜俊校长的带领下,依据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改的理念背景,准确定位了“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办学宗旨,以“育人为本 敬业为乐 成才为志”为校训,紧紧围绕“追求和谐教育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开启了山丹县清泉学校的教育教学之路。

2016年是山丹县清泉学校的创始之年,2017年是山丹县清泉学校第一个三年规划的奠基之年,为此,学校特制定《山丹县清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8月—2010年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情况分析

学校为新建校园,硬件设施基本齐备,塑胶操场,各班新配触摸一体机,校园网络,各功能室等一应俱全,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提供外部条件。

二、师资情况分析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男职工59人,女职工68人,教职工平均年龄为41.6岁。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01人,专科学历2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但是由于新建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缺少制度性和规划性,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守旧,教学模式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校发展的软件急需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这是学校已有的现状。

三、学生整体素质分析

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正式开校招生。目前共有学生2378名,其中中学部学生814名,设置18个教学班;小学部学生1564名,设置26个教学班。这些学生主要是从城关小学、东街小学、南关学校、山丹二中分流过来,家住新城区的农民子女。生源数量较多,但质量薄弱,加之大多数孩子为留守儿童,家中缺少必要的文化影响和有力的学识支持,导致大部分孩子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亟待培养。

四、内部管理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民主科学

学校正在形成一套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体系,《教职工常规管理细则》《教育教学管理细则》《教育科研管理细则》正在逐步完善,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明显凸显,领导、教师关系融洽。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打算系统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制定修缮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基础,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课题管理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谐教育,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重点要做的工作。

2.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自身的优势与基本设施宽敞富裕的优势,成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剪纸社团,书法社团,笛子社团,武术社团等19种之多,每周四雷打不动开展社团活动,负责领导实时督促,社团活动已成为常态化。

3.读书氛围悄然形成

学校有图书室两个,阅览室两个,每间均在160平米左右,有专人管理,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向全校师生开放阅读,形成了“阅读有空间、阅读有时间、阅读有人带、阅读有人促”的“四有”阅读氛围

4.艺体工作全面推进

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落实中小学生艺体项目“2+1”工程为中心,全面推进艺体教育工作。通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上好音体美课程,杜绝课堂上“大撒手”“放鸭子”现象;通过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大课间活动、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跳绳比赛、队形队列比赛、乡土体育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

5.社会实践落实到位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共青团志愿者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如为敬老院老师打理生活,开展啄木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并打算以此为契机,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科学实践精神。

6.办学基调初步奠定

建校伊始,我校坚持“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办学宗旨,旨在以“生命教育”为本真教育,着力营造“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努力创建以体艺社团为基础的“快乐校园”。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民主快乐进课堂、校园足球抓落实,语文晨诵、趣味数学、英语口语、书法艺术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健全活动体系,制定一年抓规范、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绩的阶段发展目标,为此需要建立丰富的校本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学科拓展撬动课堂变革,实现课程由国家单一向丰富校本转变、学生由全面向个性发展、教师由陈旧向创新发展。

五、学校发展面临问题

目前,学校在现代学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名优教师培养、校本课程开发、办学思想等方面虽有构思,但未定位,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和发展事态。虽具有一定数量的市、县级骨干教师,但是骨干教师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校本教材的开放和研制工作还在胚胎状态,所以学校的办学面临着一系列质的问题:

1.办学规模控制的问题:由于学校地处人口稠密的新城区住宅中心,学区范围大,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农村迁往城市的家庭越来越多,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

2.提升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层次的问题:如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 在现有的市县级骨干教师,数量较少,并且这些教师大部分年龄结构偏大,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缺乏有效引领,尤其初中这一块表现明显,教研科研积极性不高,高原现象难以突破。如何探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措施,激发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省、市、县级骨干教师。

3.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和谐”主题未突出的问题。由于学校为山丹县新建校园,但是办学规模在不到一年级的时间内迅速扩大,虽积极投入学校文化建设,搭建各类平台以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但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学校文化特色,校园“和谐”主题文化和价值理念建设缺乏规划。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促进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教育。从建校至今,我们不断实践和提炼“三个增值”:

1.学生增值——良好习惯养成,素质修养提升,学业水平提高。

2.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能娴熟,综合素质提高。

3.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提升。”这“三个增值”立足实现为每一个孩子的习惯形成和成长服务,为每一位教师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每一门学科和学科的特色发展服务,如果将来做得更好一点,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和社会声誉服务。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生命教育”为本,全面开启培育有生命活力、有生命灵性、有健康意志的未来一代的教育理想,进一步笃定清泉学校“严谨、求实、创新、高效”的教风和“自主、自信、乐学、善思”的学风,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生命教育”的运行系统,以学校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现代化促进形成适合清泉学校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二、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新办学校,我们将围绕“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办学理念进行思考和实践,不断完善“学生习惯养成,教师专业完善”的目标愿景,在今后三年中着力凸现以下办学理念:

1.学校精神: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清泉精神

质朴务实是年青的清泉学校的风格,近一年来清泉校人以质朴无华的气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培育每一位学生;而开拓进取是清泉学校快速成长的前提,也是学校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未来三年中,学校要努力挖掘内外部的资源,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2.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与归属:生命教育

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和归属,就是“人”。我们认为一所秉持为“尊重生命,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的学校,它所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必须回归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独特性、惟一性的关注上来。未来三年我们将继续坚持:育有生命活力、有生命灵性、有健康意志的未来一代。

3.学校办学的战略定位:学生健康、善良、多才;教师淳朴、宽容、严谨;学校平安、文明、和谐。我们将致力于推进习惯培养和专业提升的战略,建成管理科学、队伍优化、办学规范、成绩提升显著的年轻学校。

4.学校使命:建设和谐校园营造和谐课堂打造和谐团队 引领和美人生

5.教师形象:淳朴宽容、严谨求实

6.学生形象:德艺双馨身心和美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未来三年,我们将坚持走“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之路,着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打造学科教育规范化,建设体艺教育特色化,逐步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稳步提升,把清泉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成绩提升显著的县级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培养目标

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交流、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未来三年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健康人。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

(一)领域目标

在“和谐治校”和“民主办学”的基础上,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督促学校管理向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团队绩效捆绑制度。从而使学校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努力营造“和谐育人、快乐成长”的管理氛围,实现“规范、提升、出效”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二)实施策略:

1.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必须走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道路,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未来三年我们将以深入落实《山丹县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为契机,逐步完善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评优制度,作为学校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完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信息,改进学校管理;建立岗位服务满意率评价制度,把班主任工作评价权交给家长,把学校领导评价权交给老师,把教学评价权交给家长和学生。

2.出台《山丹县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促进管理走向标准化。

随着社会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清泉学校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就要扎实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优质教育质量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让学校从传统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现代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未来三年,学校在不断实践、落实清泉学校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清泉学校教育的质量标准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标准需要完成的管理操作过程,以完善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编制出台《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

未来三年,学校将积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吸引家长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技术和理念,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

4.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手段极迅速地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形势下,未来学校的管理必然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发展。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校园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7年12月:规划《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构建现代学校基本制度;依托绩效工资的实施,完善各项考核条例;形成学校和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机制;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运作规范,逐步明晰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形成共同价值观和发展愿景。

2018年2月—2019年2月:初步形成《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继续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达到办公管理现代化,实现数字化校园、无纸化校务管理。

2019年3月—2020年8月:《出台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坚持人本、校本和精细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实行,营造“和谐育人、快乐成长”的管理氛围,实现“规范、提升、出效”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四)成功标志:

1.出台《清泉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和其它兄弟学校缩小差距,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2.创建山丹县管理规范化、质量提升快的标准化学校、省级快乐校园特色学校。

3.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一)领域目标:

通过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精彩教育”德育大环境;100%中队行规合格,鼓励60%中队形成特色;创建市县级锥鹰红旗大队、德育先进校和家长学校。

(二)实施策略: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主任团队,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并在学科教师队伍中培养若干位德育意识和专业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在班主任队伍中培养若干位班级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以德育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注重德育科研,引导教师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德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学校课程实施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新颖、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且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外活动;建设一支热爱校外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并能与课内体系相融通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力求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队伍建设、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为工作抓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阳光小屋”心理辅导室和“私密信箱”平台对个别心理有偏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与追踪研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树立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实德育常规教育,实施全员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多元德育评价,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100%中队创合格中队。落实德育素养教育主题德育细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品性。

2018年9月——2019年01月: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和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评比,做好特色社团建设,完善升级校园网、班级微信群、特色中队创建活动,成立家长学校,做好学校心理辅导站和家长学校的创建活动,为学生提升能力,健康成长,丰盈个性搭建平台。

2019年03月——2020年8月:通过培养德育队伍、深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达到市级德育特色校标准,德育素养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

(四)成功标志:

1.德育队伍精良,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样。

2.形成清泉学校德育素养教育特色。

3.创建市县锥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三、教学工作

(一)领域目标:

进一步深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科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过程指导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保障课堂变革顺利推进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设优秀的教研组,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开发《剪纸》《腰鼓》《武术》等校本特色课程。

(二)实施策略:

1.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变革项目为契机,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在未来三年内,学校将更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感悟和探究,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激励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体现出学习任务的改革思想和举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艺体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

第二,各教研组继续以“特色创建”为核心理念,通过团队的相互沟通、支持、配合,将特色理念落实于具体的实践中。通过“优秀教研组”、“教研组课题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大教研组特色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将体育组的快乐大课间武术操,语文组的传承经典、诵读经典,数学组的趣味数学、美术组的剪纸、科学组的小小科学家等多个学科项目做成体系工程。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创新行动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以课题为载体,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备课管理,通过研究备课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文本材料”向“研究备课方法”转变。

第二,课堂管理,通过常规听课,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研究教学问题”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三,作业管理,通过改进作业管理的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评改状况”向“注重作业分析”转变。

第四,学习指导管理,通过对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关注,从“关注学科成绩”向“重视特殊学生发展”转变。

第五,学业评价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的建立和活动机制的完善,从“单一的学业评价”向“学科多元评价”转变。

通过实践探索,除了实现传统教学常规管理“管”、“督”、“评”的功能之外,拓展教学常规管理的功能,体现教学管理的“理”、“研”、“引”,真正实现课堂变革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从“督导指向”向“研究指向”转变,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

3.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差异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

基于“生命教育”关注生命个体个性成长的理念,学校努力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通过教育评价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提出“尊重生命 学会生活 快乐生长”的理念,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将加强教育评价对多元化学生评优方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4.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等学校领军人物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进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能力。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三)推进计划:

2017年8月——2018年8月:坚持及时、适度、多元的原则,学校通过听课、常规检查、考核、问卷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综合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或特色项目教学设计,形成特色课程。

2018年9月——2019年8月:强化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进有效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本校课堂教学风格。优化学校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组织相关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拓宽综合实践研究视野,充实综合实践课程教材;设立校园文化节,扎实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和艺体节,开发校本活动课程,申报精品校本课堂。

2019年9月——2020年8月:三类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拓展型、探究型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础型课程教学充满活动。制定拓展型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推出若干教学骨干。深化新教育实验系列读书活动,举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教育蕴含智慧”为主题的教学沙龙,开展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资源丰富,上传、下载频率不断提高。

(四)成功标志:

1.学校被评为市县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缩小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差距。

四、教科研工作

(一)领域目标:

坚持“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 ”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常规管理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小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围,实施科研课题与常态研究相结合的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专题。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5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市县先进教研组和教科研先进集体。

(二)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切实、有效、深入,学校在择定课题时要切准教学改革的热点,凸现课题的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确定一个今后三五年中对学校工作起导向作用的整体性、探索性的主干课题(省级课题、市重点课题),再围绕这一主干课题,确立一批在张掖市立项的辅课题进行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课程方面以拓展型课堂研究为重点,课堂方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文化方面以和谐校园文化为主线。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好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把优秀教研组创建、教研组专题研究、年级段教学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扎实有效地推进教师个人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在适当调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个人专题”的研究工作,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常态化。

4.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在人力、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上适当倾斜,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成果给予适当的包装。包括外请专家对课题成果鉴定及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成果评比,提供相关的成果推广平台,以宣传推广相应的研究成果。每年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及时反映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及动态,针对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师生教育方面的言论,以传递课改经验,宣传成功案例,树立先进典型,交流研究经验,提升理论素养。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落实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经费,做好课题的成果撰写;针对本年度张掖市市级获奖的部分课题,积极申报省级课题。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鼓励教师申报年度小课题;至少有5个课题分获市级奖项或通过省级鉴定。

2018年9月——2019年8月: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介绍论文、案例的撰写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定期召开课题结题会议,让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成果撰写的进展,保证已经到期的课题要其按时结题。

2019年9月——2020年8月:教师的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争取有10%的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做好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价工作;深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丰富教育研究成果,形成高效教学的优秀案例,积累研究成果,编写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充实学校内涵,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争取参加展出我校的科研成果。

(四)成功标志:

1.教师的科研意识高,有一半教师能熟悉做课题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师在三年内参与过课题研究。

2.在学校的绩效工资考核中,三年内逐步加重教科研的考核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

3.每学期都汇编《教师论文集》、《教师案例集》、《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教科研主题活动日汇编》。

4.三年内有5个或5个以上课题获张掖市奖项,并能通过省级鉴定。

5.能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编写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

6.在参加市级以上的有关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率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5%以上,并且有10%篇教育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五、队伍建设

(一)领域目标: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2名张掖市骨干教师,2名张掖市教坛新秀,2名张掖市教学能手。50%以上教师能够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各学科均有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逐步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通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强调教师日常的、经常化的实践与反思。以创建“清风校园”为契机,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强化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建设优质、高效,具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团队,在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职业生命内涵的重建。未来三年中,我们将旨在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内在潜能和动力的专业合作团队。学校将继续推进教研组、班主任、课题研究组等相关团队建设,扶持因为有相近的专业兴趣爱好、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的生活品位和工作质量。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在坚持各项薪酬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师薪酬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教科研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奖励,提高个人业绩和团队奖励,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奖励,提高超工作量教师补贴。

4.构建“评”、“研”、“引”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倡导自由、宽容氛围,促使有更多的骨干产生。三年中,学校将给更多教师表达自由的机会,以传播其思想和行动;并积极拓展校外各种媒介传播本校教师思想和行动的空间,为教师创造在更高层次的公共空间表达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全员赛课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探索培养骨干教师的系列化推进策略,在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进一步提升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争取评选一到二名市县优教师。

2018年9月——2019年8月:制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计划,组建学科工作室,完善分层培训方案。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四)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各学科均有市级骨干老师。

六、校园文化

(一)领域目标:

以“尊重生命,学会生活,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学校“和谐教育”文化。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校园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校园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校园,创建山丹县优美校园。

(二)实施策略:

1.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和谐”主题。

2.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营造楼道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谐”文化的环境内涵。

3.丰富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和学科活动文化等,建立活动文化,深化“和谐”文化的活动内涵。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不断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营造楼道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谐”文化的环境内涵。

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探索办学思路、环境建设和活动文化的基础上,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以“做最好清泉人”为目标,在做最好自己的基础上营造师生追求积极向上、勤奋敬业、终身学习的良好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在教风、学风、校风的培育上有深化提高,注重班级文化和主题活动周文化建设。

2019年9月——2020年8月:继续优化、深化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和谐”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核心内容,打造“和谐”校园文化特色,让民主、和谐、美好的校园精神立起来,创建山丹县优美校园。

(四)达成标志:

1.形成宣传学校文化特色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突出“和谐”主题。

3.建设山丹县书香校园和优美校园。

七、校本课程

(一)领域目标: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

(二)实施策略:

1.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采取请课程专家、外出专题培训等方式,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价值目标,明确一方面坚持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把办学特色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

2.深化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即拓展型课程),并积极开展适合中小学生成长、富有时代气息的活动,结合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活动,保证活动参与面、参与效果,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整合,使其成为精品,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特长的示范基地,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

3.重视对教师特长的培养。围绕学校特色学科(科学、体育、音乐、语文、数学),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强教师的课程理论修养,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提高自身课程开发能力奠定基础。

4.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分析学校现状,聘请专家指导,逐步编制社团活动教材,逐步形成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丰富学科特色课程内容,形成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培养有学校特色共识的教师群体,形成合力。围绕学校特色,规划社团整体工作。

2018年9月——2019年8月:探索特色教育的学科渗透,开展特色教学研讨课,深化学科拓展型课程建设品牌。继续开展校本培训,提高体育、音乐、美术、科学、语文和数学等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编制《剪纸》校本课程。

2019年9月——2020年8月:培养一批批特长学生,在科艺体等多项比赛中成绩突出,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四)成功标志:

1.涌现出一批批有特长的学生,每学年获奖人次占学生数10%以上。

2.形成规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八、后勤服务与校园建设

(一)领域目标:

增强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装修专用教室,完善校园文化布置;继续筹划建设科技活动室、舞蹈室、心理健康室、智能教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各科室,提升软、硬件设施的层次,创建平安校园、现代化学校。

(二)实施策略:

1.加强后勤内部管理,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3.完善教学装备,重视信息化建设。

(三)推进计划:

2017年9月——2018年8月:建设科技活动室、舞蹈室、心理健康室。完善教学楼的走廊文化,提升文化氛围,美化校园环境。

2018年9月——2019年8月:继续筹划学校智能教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网络中心的建设,学校网络、教学设备等维修保养良好,后勤安全管理到位。

2019年9月——2020年8月:环境布置显“大气、儒雅”。档案管理、财经管理工作规范之中显优化。学校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关注工作细节,提升服务满意率。

(四)达成标志:

1.校园美化、绿化到位,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明显提高。

2.学校教育教育设施设备达到现代化学校要求,使用和维护良好。

3.后勤服务各尽职责,高效运作,师生满意。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1.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雷颜俊

副组长:赵广明、顾兴荣、周艳春

组 员:毛文、靳强、陈辉明、王义勇、王琰、李文涛及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

2.项目工作小组

全体教师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根据本《规划》的工作任务,落实校长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制,副校长具体分管制,中层部门执行责任制。

3.责任分工

教导部门: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研部门:负责课题运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政教部门: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信息中心: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化校园提供技术支撑。

总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财务部门:做好财务规划,科学筹划资金分配。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领导接受老师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环境保障

1.外部环境

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五、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篇5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策略;家校联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103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使得“读整本的书”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强调语文课程“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再次吹响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多读书的号角。10年间,我们的阅读教学也从研究立足教材的单篇文章阅读到单元整合的多篇文章阅读,再到整本书阅读,不断地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深化延伸。

一、培训骨干教师,推动整本书阅读工作有序开展

(一)选派“种子”教师外出学习

我校自2010年先后选派教师到龙口、烟台、济南等地参观学习达20多人次,让大家了解了读写实验的进程,提高了教师对整书阅读的认识。

我们对外出学习的教师提出了过三关的要求:(1)外出人选要经过推荐选拔,必须有强烈的学习欲望;(2)学习结束要提交过程资料,如学习笔记、图片、听课记录或电子材料;(3)外出教师回校后要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汇报或展示课,交流材料将计入个人成长档案。

(二)校本研修,提升教师整书阅读的指导能力

由于学校规模较小,因此是按学科划分教研组的。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需提前做好规划,确定教研主题,在主持人(即骨干教师)的带领下,首先通过网络研修加强理论培训,明确整书阅读的意义,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方面与教师达成共识。尤其是“怎么读”方面,我们着重从阅读习惯养成、批注式阅读引领、前人阅读成果展示诸方面进行培训。二是通过学课标、通教材,理清整书阅读的任务。由学科领导带领大家分阶段、分内容,明白课程标准要求的整书阅读的底线,确定教材整书阅读的内容与重难点。三是通过阅读指导课、课堂磨课,提升种子教师阅读指导的水平。学校通过立标、研标确定有代表意义的阅读指导课,让教师在磨课中一边研写、一边实践,逐步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指导能力。四是通过确立研究专题,探索学生的阅读需求、编写校本教材,使阅读指导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提升了种子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

(三)以活动代培训,提高教师参与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创设条件让教师把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真实体验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阅读欲望。

其次,学校根据教师的需求,不断丰富教师阅览室的书籍种类,让教师的阅读成为常态,要求教师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学期读书笔记不低于2万字,书写读书体会不少于3篇。

学校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给种子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互动交流,带动全校整书阅读活动的开展。

二、多视角引领,促进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开展

(一)指导时间灵活多样

我们将课外阅读指导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要求每个月至少让学生读一本课外书,一个学期至少上好三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做到学期有计划、指导有教案;争取一个单元让学生读一本课外书,每两周上一节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师以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主,穿插群文阅读、经典诵读等阅读指导,力求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00万字。

(二)指导书目因需制宜

我们除了要充分利用好整本书阅读的推荐书目,还要倡导各年级积极开发基于整本书阅读的校本课程。

1.依据教材课文设计读书单。一个单元重点选择一本课外书,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

2.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设计读书单。低年级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国内外优秀的图画书和童话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能力,如《一粒种子的旅行》《没头脑和不高兴》等;中年级开始指导学生阅读浅显的儿童小说书,渗透侦探、历史类的读物,如《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成语故事》等;高年级开始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渗透科技、传记类的读物,如《科学家的一百个故事》《西游记》等,这样的阶梯式阅读,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优化氛围,家校联动

在校内我们把“整本书阅读”指导与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家长对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学校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家庭教育讲座、定期邀请家长走进校园等形式,让农村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阅读活动,让家长切身感受亲子阅读的好处,直观地学习指导孩子读书的基本方法,积极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四)阅读评价兴趣优先

没有评价,就没有动力;没有评价,指导就容易落实不到位。在整本书阅读评价中,我们努力倡导重兴趣、重过程、重激励的评价思想,大力倡导档案评价、活动评价、星级评价等评价方式,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主题研讨,学科渗透,探索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一)不同学段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学段学生因其认知水平、阅读心理、阅读经验的不同,对同一本书的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我们提出建立整本书阅读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长过程的大阅读观,探索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不同的“整本书阅读”指导重点。

(二)不同课型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师生教学关系等方面的思考,我们总结出14种课型。这14种课型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一型,以习得一种阅读方法为目标;第二类是综合型,即综合运用习得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有效提升能力;第三类是迁移拓展型。

(三)不同体裁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从文章体裁维度,我们总结出了10种课型:古诗文阅读课、童话阅读课、寓言阅读课、故事阅读课、散文阅读课、现代诗歌阅读课、小说阅读课、应用文阅读课、经典语句阅读课、图片作品阅读课。我们根据整本书的体裁特点,通过学科渗透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篇6

一、孩子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1. 学习条件好了,但是学习压力大了

现在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明显比以前要好,但孩子们的压力增大了不少。虽然目前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教育的主要方式,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没有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简单地把学习之外的兴趣特长等同于素质教育,更多的课后辅导班和培训班压在了孩子们身上,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在“减负”的口号提了十几年之后,依然还是那么沉重。

2. 升学条件宽松了,但是厌学、逆反心理重了

现在无论是小升初、初升高,还是高中升大学,升学率都已经大大提高了。但是,孩子们的厌学情绪、逆反心理反而加重了,原因是父母更加期望孩子在下一阶段考上更好的学校。

2002年,《知心姐姐》杂志在全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们最大的苦恼,是父母在学习方面否定自己。此后十年陆续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最大的苦恼依然在学习方面,父母最大的焦虑也依然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学习成了孩子生活的焦点,因为学习成绩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而带来的冲突也成为了亲子关系中的主要冲突。

近十几年来,大中小学不时出现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浙江金华的徐力弑母事件、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云南马加爵杀害宿舍同学事件、陕西药家鑫开车撞人事件……这些无不触目惊心。连同媒体报道的大大小小的其他群殴、自杀等事件,无不折射出今天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关注、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3. 教育的功利性增强了,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教育面临诸多的现实压力,一是来自于学校的安全压力,因为害怕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引发家校纠纷,所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少了;二是来自于学校的应试思维,被媒体广泛关注的绿领巾事件、优秀生校服事件,无一不反映学校的应试心态;三是来自于未来求职与生存的巨大压力,家长寄希望于孩子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有一份高收入,来缓解生存和生活的压力。于是,除了学习课内知识和特长,更广泛的、社会真正需要的综合素质锻炼被挤压了。

这实际上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似乎接受教育的成本过高,但收益却过低。其实其根源在于学习成绩在工作中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孩子没有掌握好学习力、适应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责任心等处于决定性位置的“个人工作技能”,导致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单位的发展空间有限,收益自然也就有限了。

4. 家长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亲子冲突上升了

毋庸置疑,今天家长的知识水平已经普遍提高了,但亲子冲突反而上升了。究其原因,是父母的家教观念和方法没有跟上孩子心理的快速变化。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孩子娱乐天性的限制也越来越多,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宽容度越来越低,所以亲子冲突上升了。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父母对孩子成长环境的认识不足以及不能适应不无关系,与中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科学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普及不无关系。

二、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

1. 社会环境

社会发展带来的生存大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大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这两点被家庭甚至学校教育忽视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需要,实际上是人对自我生存环境的基本需要。现在孩子在生理、安全方面的需要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在此前提下,孩子的需要的起点实际上已经提升到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层面。但是,今天很多父母一直忽视了孩子成长中这两种需要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没有紧跟孩子需要的变化,导致孩子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更加严重,亲子关系更加紧张,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厌学、逃学的现象更加普遍,孩子自杀、伤害他人的新闻也经常见诸报端。

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大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近二十年来有两大变化,一是提倡素质教育,要求人要具备综合素质;二是提倡创新教育,要求人具备创新能力。此前的教育偏重的是人的智力发展,大学毕业之后实行分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脉络基本上遵循这样一个公式:上一个好小学=考上好中学=考上好大学=分配好工作、有个铁饭碗=有个好前途。近十几年来,这个公式的后两部分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变为了双向选择。

但是今天,很多父母甚至学校对孩子成长轨迹的看法并没有明显改变,给孩子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影响。孩子缺乏综合素质,缺乏创新能力,不适应单位需求,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今天许多人把这种结果归因于教育成本太高,甚至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严重忽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孩子本应从小培养的素质没有得到训练,步入工作岗位时自然达不到要求。

2. 网络环境

网络功能没有被合理利用导致今天孩子成长的重要问题――网瘾。社会发展的变化,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些具体而微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其中最困扰父母的问题,就是网络环境的变化。怎样培养孩子适应和利用网络环境,成为了今天让父母头疼的一件事情。

在家用电脑普及的今天,电脑作为孩子新的学习工具进入家庭。随着互联网这一交流平台和游戏娱乐平台日新月异的发展、网吧的遍地开花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网络作为学习和获取有用信息的工具的功能被弱化了,代之以孩子普遍地沉溺于网络游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瘾。

大多数父母没有跟上这一变化过程,对孩子缺乏有效指导。初期,父母对电脑和网络不了解,无法指导孩子利用电脑和网络,这一情况在今天的大中小城市已经基本得到了改善。近年来,很多父母掌握了一定的电脑和网络技术,但还是缺乏指导孩子利用网络的科学观念和能力。所以,当孩子们沉溺于网络时,父母和社会一致把矛头对准了网络环境――网吧和游戏运营商,却缺乏对自身的反省。重新认识和利用网络,对父母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的积极功能应被充分利用,比如通过网络搜集学习方法知识;利用博客、微博展示孩子的表达才能;使用搜索引擎获取各种生活信息……父母要全面推动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教育,以适应孩子成长的网络环境的变化。

近几年来,团中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等部门和机构的专家正在推动一门新学科――媒介素养――认识、利用、掌控媒介的科学的发展。这门学科目前只有少数的学者在研究和缓慢地推进,只在极少数的学校,比如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开设校本课程。如果从孩子成长的现实需求出发,这样的课程实际上应该在学校教育和家长继续教育中更快速地推广普及。

3. 家庭结构环境

劳务流动导致父母缺席状况加剧。由于分居或离婚,只能与孩子保持偶尔联系或完全失去联系的父母,被社会学家称为“缺席父母”。中国家庭在近二十年以及今后更长的时间里,由于离婚、工作调动以及务工引发的跨区域流动(尤其以农村和中小城市务工人群的流动为主),使大量留守儿童出现。这些孩子往往只和父母中的一人生活,甚至父母均常年不在家,只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由于距离、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身为父母的流动人群成为了“缺席父亲”或“缺席母亲”,这是孩子成长环境的一个巨大的变化。

这些父母缺席家庭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无疑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比如:祖辈的家庭教养观念和方法的滞后导致溺爱,进而引发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思维;同时也导致孩子在严重缺乏理解,身体和心理被伤害时产生巨大的不安全感,引发他们的多疑甚至仇视心理;陪伴孩子的时间,以及给予孩子的照料、关爱和支持严重不足,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投入不足,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也不足。

4. 个人素质实践环境

孩子的综合素质训练被相对剥夺导致他们步入工作后被社会排斥的现象已经呈现。英国经济学家彼得・汤森早在1979年就从贫困的角度,研究了贫困对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休闲与民事活动的相对剥夺。后来又有许多英国经济学家研究了相对剥夺的问题,大卫・戈登及其同事,进一步研究了贫困带来的社会排斥。他们的共同结论是,贫困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借鉴“相对剥夺”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将之运用到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那就是:如果忽视孩子社会发展对成年后各方面需求的认识作用,并剥夺他们相应的受教育权利(或者忽视孩子相应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孩子成年后步入工作环境时,他们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的排斥。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看,社会对他们的能力需求至少包括良好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交往和协作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抗挫折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公民意识(包括责任意识和公益行为能力),等等。

这些社会化的需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孩子本该在小时候逐步开始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但在单纯重视学科成绩和特长学习的今天,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忽视了。这对孩子的未来将是沉重的打击,因为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毕业前的就业指导所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是一种内化的综合素质。

5. 心理环境

孩子心理环境的变化与家庭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同步带来了严重问题。今天孩子的心理环境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些环境的变化源于:首先是孩子的信息来源更广泛,网络、影视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冲击,让孩子的视野更宽广,同时带来的心理诉求也更多。其次是孩子的娱乐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学习负担重,导致孩子缺乏幸福感。再次是孩子得不到充分的尊重,以及由于学习引发的亲子冲突,让孩子形成逃避的心理,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寻求宣泄。

三、家庭教育要适应孩子成长环境的变化

1. 以儿童观念为中心,理解与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适应孩子成长环境变化的前提

孩子首先是儿童,儿童有娱乐的天性,这一天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儿童还是有思想的人,成人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儿童的心理还没有达到足够成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纠正错误需要一个过渡期,需要成人有足够的耐心和艺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源于外部评价,需要成人多肯定和鼓励。如果没有足够的儿童观念,那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会违背他们的成长规律。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关注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才能让家庭教育把握住关键点

孩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让视野更远、更开阔。如果我们把孩子放在某个特定的阶段来看,那么孩子在这个阶段呈现出的问题,比如幼儿吃饭的习惯不好、中小学学习成绩不好这些问题,或许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烦恼;但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放到孩子一生中去看,这些问题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样的道理,有些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积极的心态、人际交往能力、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孩子一生的发展,却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忽视。

所以,包括父母在内的教育者,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成长,分清楚哪些问题是阶段性问题,哪些是终生问题,并把影响孩子终生发展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孩子的发展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

3. 父母主动的、持续的学习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的关键途径

有人提出,父母是一种职业,理应得到培训和学习。正如前文所述,社会在不断变化,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那么,父母持续不断的学习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今天这种共识显然不足,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除了大学里有少量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课程之外,其他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严重不足甚至一片空白。

同时,职能部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也有待加强。据笔者所知,云南昆明的某些区,妇联和教育局在孩子幼升小时,开展父母取证学习,只有父母参加了培训学习,拿到了培训证,孩子才可以上小学。还有一些区域的教育局、妇联、团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在一些家庭教育研究机构的推动下,会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但这些活动大多缺乏持续性、系统性。

其实,今天父母学习的渠道和载体并不缺乏。近十几年来,在包括“《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在内的诸多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推动下,很多职能部门和学校都邀请了专家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许多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开设了家庭教育栏目;每年都有大量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推出。但是,家庭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父母是否有主动、持续的学习态度。

4. 学校重视家长的继续教育是父母提高教育能力的加速器

包括学校教师、财务人员、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在内的诸多工作人员,都需要取得从业资格证,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职能部门只有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任职要求,接受大量的规模化的继续教育,其工作人员才能不断进步并胜任。作为父母,更需要对自己提出要求。

近年来,包括《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全国妇联等部委联合下发)在内的许多文件都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但是,怎样让目标得到贯彻和系统普及,有待广大家长共同努力。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从工作关联(家校沟通、家校结合),还是从规模组织(只有学校有全面号召父母的能力,也只有学校能提供足够的场地)来说,如果想让父母普遍获得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需要学校给予充分支持和配合。相应地,也需要各级教育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长,归根结底是国家的财富;孩子如果在成长中走上歧途,归根结底会成为社会问题。

篇7

1 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喜欢他,关爱他。有时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抚摩学生头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要宽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微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面带微笑,从容而自信地与学生交流,走下讲台,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加强友谊合作的桥梁。一位政治家曾说过:"一个微笑,价值百万美元。"的确,人与人相逢时,各种表情中,只有微笑才能最拿人,才会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感觉,才会给你赢得好的第一印象。教师还要学会多赞美和少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真诚的赞美、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这个原理也符合当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孩子们一旦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孩子们都有表现欲,获得的赞美越多,就越希望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的行为习惯、思想表现、知识水平就会越来越接近教师的期望值。

2 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师一定要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要将学习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任务,还要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制定本节课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一一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将教学目标转化成课堂行为,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以欣赏、激励的目光对待学生,让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比如用赞许、表扬、奖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细心的作业习惯,首先要求要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准确、完整。其次要树立作业榜样。在作业前,有意识地把做得好的作业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向典型看齐的向上心理。还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课前的预习也很重要。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汇报预习的问题,并说明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3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在教学中,移民学校的学生胆子小,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需要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时间、场合。当学生发言答错时,别的同学讥笑他,教师应立即制止这种现象。否则有的胆小又缺乏自信的同学就更不敢开口发言了。课堂上,教师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每一个人都希望受到表扬,肯定,所以要想增进师生间情感沟通,教师在课堂上要多使用鼓励学生的语言,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此外,多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教师要尽可能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小组内优劣互补,互相帮助,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受,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4 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每一位教师要在实验的过程中和家长建立联系手册,和家长搞好配合,密切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校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学生学习习惯教育的方法策略,同时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习惯培养讲座,引导家长和学校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求家长从自身做起,纠正自身不良的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用自己的好习惯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孩子。

5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校合作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谁建立了更好的家校合作模式,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家校合作要探索新的途径,增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升家长教育素养及家庭教育水平,以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落实教育目标。综合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家校合作研究理论,结合本校家校合作的建设,本文试图探索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新途径。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更新家长育儿观念

当今小学教育中,家庭环境和学生群体均呈现出新时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大多为80后,他们年轻、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由于对孩子生理、心理和年龄特征的了解不够深,缺乏相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指导,单凭自己对孩子的爱展开教育,过分溺爱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任性、自我;二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数量大增,单亲父母面对孩子的心理阴影和自卑情绪,往往难以和孩子沟通,不知道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新形势下父母渴望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而学校也需要整合家长资源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这两大需求,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加大重视力度,健全组织保障

在教育这项系统的工程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校合作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整合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方式。只有高度重视、充分挖掘,才能利用丰富、无限的家庭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并且,要使家庭和学校发挥其应有作用,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建立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制度以保障家长学校的正常运作,营造家校通力合作的平等、自由、良好的育人氛围。我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为此,我们组建了一支工作作风扎实和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校长亲自牵头挂帅,担任家长学校校长;校德育组和各年级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家长学校的管理和培训;各班主任担任辅导员,各司其职,认真授课,做好课后小结,注意搜集学员意见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

(二)加强师资建设,发挥主力作用

要办好家长学校,使每一位家长学有所获、积极投身学校教学活动,让家校沟通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联系人,其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重塑教师新形象,使教师从封闭的校园环境走向开放的社会、家庭,紧密联系学生成长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各方因素,使其一致,形成合力。教师与家长良好的沟通也是传授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时候,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沟通技巧、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等。

我校自开办家长学校以来,始终坚持在本校选拔一批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强的骨干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与全校教师交流分享他们与家长沟通的经验,还通过专家讲座及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与家长交流、沟通、合作的相关技巧,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水平。同时,对班主任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使其能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沟通方式,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措施,始终以包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各种类型的家长,因材施教、换位思考,培养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此外,我们还利用家访、电话访谈、校讯通等途径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学习动态,保持双向交流,充分肯定家长所做的努力与作用,赢得家长的好感和信任,从而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三)举办教育讲座,提高家教水平

面对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形成长期的、良好的家庭与学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针对相关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及开展经验,开发特色家长培训校本课程,给家长更多更为专业、具体、实效的指导,“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跟家庭教育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如果父母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没有足够的教育水平,那么教育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给学校教育带来种种制约因素和障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因此,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需要建立在家长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邀请著名教育专家到校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就家长在平时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或存在的困惑进行实际指导,传授更多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为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指点迷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积极加强本校师资培训之外,我校还明确提出并大力贯彻落实“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教理念,定期邀请赏识教育专家大山老师到校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传授教育方法,增强家长为人父母、养儿育女的责任感。

二、积极组建家委会,密切家校合作关系

2010年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近期,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也强调:“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由此可见,家委会是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家长和学校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家长通过家委会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监督学校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我校对新时期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家委会作用作了如下实践探索:

(一)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家长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家校合作形式,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起着监督、建议和决策作用。为有效落实家委会成员的责任,我校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实行“一年一调整”制度。每学年初,各班自主构建班级家委会,再由班主任推荐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最后成立学校家委会。为健全家委会的职能,也为了规范家委会的运行,我们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骏威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

另外,校领导小组协同家委会成员结合每年学校实际工作,制定每学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让家长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学校的决策。同时,家长委员们还需密切联系本校、本班家长,及时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共同协调参与学校管理。

(二)专设场所,沙龙互动

学校为家长委员会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每周二的家代会开放日邀请家委会代表到校就孩子教育问题进行商讨,收集家长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建议,及时改进。并在其中放置了一些符合家长需求的有关家教类的专业书籍,通过阅读他人教育故事,给家长提供经验借鉴。为方便家长间的交流沟通,我们还成立了家长沙龙,通过定期会议、公共邮箱、QQ群等通讯形式,创设家长沟通平台。此外,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召开会议,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三)家长义工,拉近距离

结合家长希望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心理,为进一步挖掘、利用广大家长资源,家校合作可通过建立一支庞大的家长义工队,给家长提供亲身参与教育的机会与平台,密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每当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时,可召集家长义工协助学校顺利开展工作。家长义工在帮助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可以切身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拉近家长、教师和孩子的情感距离。并且,家长身体力行,在教育活动中形成责任感、义务感的同时,亦给孩子无声息的身教胜于言传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义工作为家校合作的新模式,促进了家校合力价值的最大化。

每年开学,我们学校会有秩序地组织大批家长义工到校,协助老师安排新生入学、住宿、用餐、维持归程队秩序等。家长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我们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既减轻了学校的工作负担,也帮助家长树立了强烈的集体意识,更为学生所喜爱。

三、开展特色家校活动,提高家校合作实效

要切实拉近家长、学校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一系列的家校特色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集家长智慧,改进学校工作,让“父母、教师、校长和子女都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确立,并共同合作确立了学校和学区核心价值观的结构” 。可以通过家长流动日记、家访、电话、电子邮箱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校表现反映给家长,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以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夯实的基础。为了帮助家长建立与孩子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我们学校十分重视亲子活动的设计。学校每年有一个特色节日,历时一个学期,活动内容丰富。我们明确这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参与的节日。为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创设更多家长与学校、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加强孩子和父母间的情感交流,我们十分重视亲子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如在春游时举行低年级的新子游、“大手拉小手”亲子阅读、“好家长”、“书香家庭”评选、重阳节敬老院送温暖等活动。并且,学校创办了自身特色童话节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童话的世界里共享快乐。为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有效意义的实现,我校始终坚持不懈地精心为父母和孩子搭建爱的桥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篇9

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策略到行动,我们所希冀的素质教育仍难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安身立命。要么是符号式的活动呈现,要么是摆设性的门面装点,素质教育的根脉因脱离“课程”土壤而飘浮。尤其是课堂,素质教育效果不显,持续改革乏力。

故此,我们对可控的区域改革小环境及其作为进行了反思。

反思一:区域教育管理内部力量的配合不协调。过去,课程改革被窄化为课堂改革,在实践引领和指导上有教研部门单打独斗的倾向,其他管理职能部门因“插不上手”而逐渐放弃作为。

反思二:上下、内外沟通和支持力量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主动寻求相关高校专家与研究部门的智力支持不够;改革初始“请进派出”的开放门户在中期之后逐渐关闭,改革跟着感觉走”,探索的步子明显放慢。

反思三:国家、地方、学校等三级课程关系处理不协调。管理和实践层面的课程意识不强,课程理解不力,地、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缺乏主动作为,个性特色彰显不够,物力、精力、智力投入较之国家课程的实施反差巨大。课程实施“见木不见林”,”教材即课程“的意识影响了课程的整体观照与实施。

反躬自省,上述三个“不协调”,是因为区域课程改革缺乏整体构架和“顶层设计”,进而导致区域改革生态失衡,整体实践优势不足,学校创造个性不显,教师群体经验不亮。

如何以历史的节点为起点,重振改革精神,走出课改迷雾,将区域课改引向深入?我们通过自找问题,征求意见,寻求专家智力支持,找到“一体两翼三突破”这条深化课改之路。

“一体”,指课程本体。“两翼”,指课堂改革和评价改革。“三突破”,指学校特色构建、学生社团组建、教育国际交流。一体两翼三突破,是针对区域课改生态失衡的顶层设计,其取向是:通过课程、课堂、评价改革和特色发展的整体布局,解决三个不协调,促进区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强化课程“本体”,为素质教育安身立命

一个区域的素质教育推进,需要以统整的思维设计和建设课程。在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与学校自主选择、开发的“拓展性课程”和“生活实践性课程”等一体化的课程实施中,或显或隐地植入素质教育因子,彰显素质教育特质,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因课程改革深化与实践优化而具有实感、实效和底气。

(一)针对课程实施失衡的课程管理与建设

2010年,国家颁布了《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提出了六个改革目标,其中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将10%~12%的课时量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从而形成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一体的课程组合结构和课程管理体制。这无疑是课程改革中一大突破与创新。郫县,作为全国38个课改实验区之一,在三级课程的实施上做出了响应。课改前期,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上,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实践探索而在理念更新和行为转变上效果明显,引起区域之外同行关注。但是,对于地方课程实施,学校课程建设却步伐疲软,顾不上也来不及对其深入研究和探索,造成区域内两类课程实施进展慢,亮点少。随着改革的深化和难点问题相继出现,以及管理与实践层面的改革中期疲惫,先前的喜人态势逐渐减弱,出现整体性的改革困乏和局部性的改革“回潮”。突出的表征是,为应考而随意拔高课程标准要求;使用“阴阳课表”,挤占非语数学科课程;小学教学初中化;一些学校只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工作绩效,学生负担依然很重……《纲要》所提出的目标任务落不到实处,课改之路罩上迷雾,素质教育遭遇阻力。

上述现象,所暴露的是学校层面的课程理解、领导与执行力的缺失,折射的却是区域课程管理力的弱化。基于反思,我们认识到改变现状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增强课程管理力,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强力作为引导学校提高课程理解力、领导力和执行力,促进教师的课程实施力。首先,我们理清素质教育与课程的关系,认识到素质教育只有依托课程的规范、科学、有效的实施,才能在名份和实质上拥有属于自身的尊严、地位和权力,才能彰显其育人、树人的价值。

为此,我们强化课程本体意识,强化课程管理、指导与服务职能,引导学校深入理解课程价值和目标,明确课程实施权责,落实课程实施行为,增强课程执行力和课程实施的领导力。

我们的基本思路和取向是:以统整的思维进行课程管理,在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与学校自主选择与开发的“拓展性课程”和“生活实践性课程”等一体化的课程形态中,或隐或显地植入素质教育因子,彰显素质教育特质,使素质教育推进有实体、实感、实效,使课程改革走向见“木”见“林”的旅程。

首先,我们制定了《区域课程实施计划制订的指导方案》。方案中强化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的素质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应以德、智、体、美、劳作为素质培养的基本落脚点。提出在区域课程设置上要提供至少提供给学生五种经历:品德形成和人格发展的经历;潜能开发和认知发展的经历;体育与健身的经历;艺术修养和发展的经历;社会实践的经历。并依据这五种经历,整体构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生活实践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也即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国家课程。拓展性课程,包含地方课程与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它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主要是由教师、学生或者外聘专业人员在校内开展实施。生活实践性课程,指借助社会、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加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以校外活动为主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探究精神,其指向明确,倡导学生人人参与。主要是由学生、家长、社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等联合开展实施。

针对三类课程的实施,我县从教育局到学校,分层构建并完善三类课程的管理评价机制,以保证三类课程的顺利开发与实施。

2011年,郫县教育局素质教育推进小组把“课程本体”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重头工作。通过“培训转变课程观念——探索制定课程计划——专家审定课程计划——修改完善课程计划——相互交流课程计划——制定学校课程框架结构图”等一些列活动促进学校对课程的理解、执行和自主实施。目前,我县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课程体系,这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全面实施的良态初显

团结学校以“双轨并行,多元发展”的课程理念,以培养“合格+特长”的“人”为追求,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下图:

面对32门课程开设的压力与困难,学校提出了“一室多能、灵动设班;师生走读、面向全体;整合力量、系统推进;打造精品,走向国际;有效评价、引领导向”的管理办法。除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基础课程外,还不断研发和完善校本课程,整合科研力量,尝试践行农村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并编撰完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日语校本教材,期望通过这一语言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学会小眼睛看大世界。

“多元课程的构建,让学生学习‘场’的半径成倍扩大,让老师的身手得以彰显,让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平台更高。多元课程构建实施以来,学生各种素质与能力不断增强,各项比赛的捷报纷沓而至。最让人欣慰的是,基础课程8门学科的成绩并没有先前想象中的‘滑坡’与‘脱轨’,教学质量呈总体上升趋势。这彻底消除了当初课程构建时的疑虑,坚定了学校‘多元课程多元发展’的信念。2012年11月,学校被教育局推荐为‘成都市首批优质学校’参评学校,这是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充分肯定与鼓励。”团结学校任建华校长兴奋地说。

竹瓦小学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艺(泥)塑人生,和乐成长”构建“和乐三色课程”学校课程规划体系。红色课程为理想课程,包含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活动、生命生活与安全、专项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黄色课程为灵动课程,包含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以及学校的自主拓展的艺体内课程等。蓝色课程为智慧课程,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及该学科相关的拓展课程。同时,把拓展课程中的“泥塑”又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孩子不只塑造实实在在的“泥人”,还要塑造品行高尚的“生活人”。

与前两所学校一样,全县所有小学都有着凝聚着自己办学理念的课程。如郫县实验学校“多彩谐合”课程;新民场小学“差异发展,花样人生”课程;何家场小学的“生命·生态”课程;犀浦实验校的“灵动多样,润育精彩”课程……虽然课程名称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校和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加关注办学理念在课程中的落脚,更加关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

唐元小学校长彭训武在一年多的课程建设实践中感触颇深,他说:“学校研制自己的课程规划,一是可以保证国家课程的顺利实施,二是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基础和需要的样本课程,体现学校个性化的办学追求与特色。同时,能唤起教师课程建设的主体意识。过去教师都认为课程是遥远的,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教师只是执行者。原来一说到校本课程,老师们都会摇头,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该上的课上好就不错了。但现在,老师们都清楚学校规划的课程体系,认识到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因此,老师们根据学校提出的‘做个合格小公民’办学理念,自发开设了‘我是生活小能手’‘我是小律师’两门学校特色课程。”

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与实践,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我校自实施新的课程计划以来,拓展性课程给学生带来了变化。从学生的兴趣来看:每到周五,学生便欢呼雀跃,来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学生社团。从学生表现来看:以前比较腼腆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即使发言也像蚊子叫一样,脸涨得通红,而现在能用响亮的声音和老师交流;各班的小主持人在主持升旗仪式时,走台自信、大方,有范儿多了;孩子们在集会场合讲话时声音不抖了,眼里有了听众;学校有庆祝活动时,有更多的学生敢于上台表演了。”群力学校的黄忠云副校长如是说。

学校对课程的再规划、再设计和全实施所带来的初步成效,为我们增添了几分亲近与触摸课程文化的踏实感,并进一步确认了课程整合性构建与实施的实践价值。

价值一:增强学校和教师对课程价值内涵和课程内容的理解,形成对“课程”的整体感知;促进学校认识课程实施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关系,建立课程实施与管理的“顶层设计”意识,增强课程全面实施的主动性,摆脱被动的和“见木不见林”的课程执行状态。

价值二: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做好心理准备和奠定实践基础;激发课程执行主体个性化、创造性地实施“三级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本体”理念下的课程整合性构建与实施,带来的是变单一、平面的课程理解为丰富多维的课程实践,使素质教育因名正言顺的“课程”敝怀而拥有安身立命之所。

二、构建课堂与评价改革“两翼”为生命发展壮行

助力素质教育的“课程母体”飞行,需要课堂改革、评价改革的“两翼”合力:聚焦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探索,走出一条帮助儿童心灵愉悦栖居,促进儿童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提升的“能力学堂”之路;着力于“新优质”学校评价和“新素质”学生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调适教育评价中的认知与行为偏差,排减课程改革深化和素质教育推进的障碍。

(一)以“能力学堂”取代“知识课堂”

1.确立促进学生“优学、会学、乐学”的能力培养的思想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唯有以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培养为重点,改进与优化日常教育生态环境,以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促进儿童生命、心智和人格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触摸到素质教育的真谛。基于此认识,我们结合区域教育的环境条件、办学基础、前期经验和现实追求,确立了促进“优学、会学、乐学”的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基于课堂改革的“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指导方案”拟定完成。从教研培训中心到学校,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讲座、教研活动等形式,使教师领会构建能力学堂的价值取向、内涵和目标任务,促进教师对“能力学堂”的内心认同和实践意愿。

2.开辟“能力学堂”构建的两条路径

从两条路径构建“能力学堂”,其一是一般性(普适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指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具备的各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二是学科能力培养,主要指各学科中各专项能力的培养。对两种能力的培养,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各有侧重地在教学活动中扎实进行。

目前,我县各学科教师共同关注的学生一般性能力培养是“倾听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校为主关注的有“小组合作能力”“通过预习习惯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等等。

由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牵头的各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例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数学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表达能力培养研究等等。共同的目标是对各学科能力的内涵、内容及不同年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和目标做出科学合理的界定,形成操作性强的指导与实施方案。

基本的策略是分学科拟定能力解读方案,搭建起“能力树”,并通过运用而理性、智慧地构建“能力学堂”。

以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为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国内外有关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成果,以成都市每学年对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监测指数为参考,初步确定了小学生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提取、建构与概括表述能力、记忆能力、评价欣赏能力、读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能力。围绕这6大能力,我们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为蓝本解读编者意图,确定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这6大能力的18个操作点。并以这6大能力18个操作点搭建“阅读能力树”。

再以数学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例:首先是创设“问题情景”的“能力树”。即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方面,主要以三组提问法来搭建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习新教材铺垫的问题组;数学知识的逻辑化问题组;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组。

其次是搭建“解决问题”的“能力树”。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形成思想方法。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理解你的问题能力;第二步,选择一个计划的能力;第三步,尝试你的计划能力;第四步,检查答题正确与否的能力;第五步,反思能力。

3.坚持三点做法,做到四个强化

在探索区域“能力学堂”的构建中,我们始终坚持三点做法:坚持学科能力解读与实践,坚持学科能力检测;坚持学期的单项能力竞赛活动;通过这三点做法,促进教师反思总结,营造研究氛围,调整能力培养策略,搭建学生能力展示平台,促进能力表现与提升。

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强化:强化评价导向;强化教师培训;强化教、研整合;强化跨科交流。以四个强化有力促进各校的“能力学堂”构建。

4.以点带面,典型引领,逐步推广

“能力学堂”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典型引路、经验带动。不宜以“齐步走”的方式全面推开。在推行过程中,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某学科上让某些教师进行“能力学堂”的探索实践,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试点班级和学科。在能力学堂的整个探索过程中,教研部门及时做好引领、指导以及发现和梳理经验,组织交流推。这样由点及面,促进区域“能力学堂”的构建。通过初步探索和尝试,我们发现老师的认识和行为正在改变,课堂状态也随之而有所变化。

竹瓦小学吴长英老师在交流中谈到:“我从事语文教学己20多个年头了,在摸、爬、滚、打的教学生涯中,我自认为挺不错,收获了很多经验,教学能力也不断提高,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可是,自去年开始,我校推出了“从预习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能力学堂”策略,开始时我认为这在中高年级还可行,一、二年级的学生肯定不行。因为,一般说来,低段孩子学习自觉性差,课堂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的能力低,预习对他们来说如同虚设,这不是明显的没事找事做吗?我才不去做那无用功呢。于是你唱你的高调,我走我的路。可是,学校领导是天天讲、周周讲,还进课堂检查。我迫于无奈,只好应付。于是,我就试着让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预习。我的要求要简单,只是想做给领导看看。但渐渐地,我明显地感到学生在课堂不那么拘谨了,回答问题轻松了,我再也不用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大量耗费课堂有限的时间了,我轻松了许多,课堂教学效益也渐渐提高了。一阵暗自惊喜之余,我不又好意思公开承认这就是预习的好处,只好暗地里搞起我班的‘预习’,并抓住‘预习’,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以“双新”评价取代原有评价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但是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教育现实可悲地扭曲了教育评价。当评价不能对教育的行为与质效做出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甚至于顽固地充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拦路虎”,教育将陷入精神猥琐、行动无力的困境。为突破评价“瓶颈”对改革的制约?我县开始致力于“新优质”学校评价模式和“新素质”学生评价模式的探索与构建。试图通过“校”与“生”的评价改革,调适教育内外部在教育认知与行为方面的偏差,减少使素质教育行进中的障碍。

1.做好原有评价和新的评价的衔接的工作。

《郫县教育局小学素质教育学校评价方案(试行)》)和“新优质”学校评价模式需要有一个衔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郫县教育局小学素质教育学校评价方案(试行)》)在实施过程中的利与弊进行大量的调研,传承好的做法,修正不足之处。并参照市教育局颁发的“新优质”学校评价方案,形成具有区域适应性的学校评价方案。

2.探索并制定“双新评价”的内容标准

我们正在建立“新优质学校”的评价标准,拟在全县逐步实施“新优质学校”评价,彻底告别把学习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如何让教育教学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不单看学科检测成绩,因为这已无法反映出学校对孩子关注程度的状况,无法反映学校在改变孩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所以,我们借鉴上海及成都市对新优质学校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从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习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综合考核教学质量。

制定“新素质”学生评价标准,首先对我县长期使用《综合素质报告册》的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学习有关对学生评价的先进经验,归纳出“新素质”学生评价要素,多方征集意见后,制定出“新素质”学生评价标准。

3.探索“双新”评价的操作办法

在“双新”评价方式的探索上,除坚持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还加强“后续”评价,即对于已认可、认定的但未及时显效的典型做法在一段之后再跟踪评价。对评价所指出的问题与不足,在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再评价,以促进改进。以此充分发挥评价对实践的调控与促进作用。另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社会、社区和家长评价,使评价对象在更多更广的关注、关心中自我调适,自我改进,自我提升。同时,树立“增质性评价”理念,即评价的标准不搞“一刀切”,既依据基本的共性标准,又关注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的进度和速度,关注发展的成本投入,即树立“效率评价”的意识。以这样的评价让真做事、做真事的学校不因基础弱和条件差而失去进取的信心。在学生评价中,还依据人的多元智能发展理论,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的评价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办法,使学生全体在评价中获得成功体验。

在“双新”评价结果的呈现上,从单纯的等级或符号呈现转向等级、符号呈现与优势“点睛”、弱势“支招”的语言描述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以促进评价主体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

在学校评价的操作上,为减少对学校的不断干预和干扰,改变原来由督导室、教育科、教研室、德育办分头对学校所造成的交叉重复评价的办法,将四个科室的评价有机整合,共同制定评价方案,评价重点指向学校的课程规划、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环境等。并在安排的时间内分工合作,实施评价。

三、着力“三突破”,建立素质教育的高起点

通过三个“突破”扎实素质教育“课程母体”启航的支点:构建学校特色,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特长发挥和个性化发展;组建学生社团,提供给学生各得其所、自得其乐的多元发展平台;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拓展教育思想空间与教育视界,吸纳外域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成果,丰富教育智慧,提升办学品质。

(一)创学校特色,促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呼唤个性化办学。办学有无个性,“特色”是重要的观察点之一。但是在对办学“特色”的认识引导上,我们主张无论是学校传统优势项目,还是新开发的校本课程,以及有趣味的实践性活动及其社区资源的利用等都可固化、优化为“学校特色”,并鼓励将特色做强做亮,为“特色学校”的创建奠定基础。无论怎样的特色取向,我们都主张一定要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特长的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针对过去在“特色”构建中存在的无根基、无目标,无规划的“三无”现象,由县政府督导室牵头,组织专家团队对各校申报的特色项目的背景、目标,特色创建思路、实施措施等进行论证与指导。并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专家培训和评价总结等多种方式促进了学校特色工作的开展,使已有特色的学校特色更亮,使没有特色的学校拥有了自己的特色。

郫县安靖学校凭借蜀绣之乡的环境优势,挖掘特色教育资源。他们曾借助成都市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在安靖镇举办的契机,让蜀绣文化文化走进校园。编写了校本教材《蜀绣之香》,开设蜀绣课程,建立蜀绣实训室,为传播蜀绣文化建立稳固的阵地。现在,蜀绣课程又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堂而皇之的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在,安靖学校由蜀绣特色教育项目实施进入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学校建设。学校利用师生的蜀绣作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现正在筹建蜀绣文化展览室,为师生提供感受蜀绣文化、了解蜀绣文化的场所。并深入挖掘蜀绣文化中的教育因素,聘请省、市、县的专家指导特色工作开展。2012年10月,杨昌明校长在成都市特色学校建设交流会发言;2012年11月,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批准学校成为四川省蜀绣文化传播特色学校;并于2011年12月成功申报了成都市教育科研农村教育专项课题“传承‘蜀绣文化,促进农村学校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研究”。学校的蜀绣文化传承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家长的支持,尤其是丰富了学生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受到学生喜爱。

唐昌崇德学校,由于地处川西历史文化名镇——唐昌镇,学校利用名胜古迹和文人墨客以及著名哲学家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崇德弘文知书习礼”为学校办学理念。五年来,学校以打造“翰墨丹青,香校园”为突破口,以书法教育和读书活动为主要载体,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以“学书、读书”为特色的校园活动模式,以课程为载体,将书法课作为必修课在全校各年级中开设,初步构建了与之相匹配的校本课程体系,自编自印了校本教材《翰墨飘香》,用于书法课的课堂教学之中。“翰墨飘香”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迄今为止,学校应“翰墨飘香”而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老师和学生。在书法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的有18人次,获省市级奖的有40余人,获县级奖的有100余人次。

(二)建学生社团,设多元发展平台

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需要给学生提供各得其所、自得其乐的多元发展机会与平台。而这种机会与平台的提供有赖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建立。我县的学生社团建设,是在学校引导下,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协商组建,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其活动内容与形式分:与两类课程相关联的拓展性实践运用、探索创造性活动(包含艺体类);与社区、社会对接的开放性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

只有300多名学生的何家场小学,充分利用学校、社区资源,按照“我的社团我作主的”原则,组建了阅读、思维、美术、音乐、排球、足球、英语、合唱、京剧、川剧、二胡等20多个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选择权和活动自,满足学生的个生化需求。最有特点是学校的京剧、川剧社团。学校通过外聘老师,自培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四川传统文化丰富和滋润学生心灵。当你走进校园,墙上、展示栏、书画室到处悬挂中学生的作品——各式各样京剧、川剧脸谱。乍眼一看,你真的不相信这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学校孩子们的作品。

子云学校地处西汉大儒扬雄故里、中国农家旅游发源地——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学校高度重视挖掘地域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人文溯源,丛林校园”的设计理念下,着力构建了以“子云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除每周每班开设1-2节“国学课程”,还以“社团(乡村学校少年宫)”为载体,以“动中练技,静中明理,趣中求知,乐中养德”为目标落实素质教育。学校利用每周星期二、四下午开展社团(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在1——3年级开设足球、棋类、舞蹈、绘画、剪纸、软笔书法、硬笔书法、信息技术、科技制作、英语组;在4——6年级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棋类、声乐、鼓号、绘画、十字绣、软笔书法、硬笔书法、信息技术、科技制作组。

郫筒小学,一所县城的百年老校,把学校的社团建设和学校课程开发结合起来,组建学生社团20多个,供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参加。学校小记者、思维训练、开放性识字、阅读实践、心智成长乐园、电子琴合奏、奇妙的矿物、anglis天使合唱团、科技创作兴趣小组、排球小游戏、趣味体育、创意DIY俱乐部、健康小课堂、英语秀秀吧、爱车e族都是学生十分喜欢的社团,学生在活动中个性得到培养,学校因此而初的特色。

由学生自主创建的社团,最有利于学生发展。林盛小学的几位学生,对一位大学生“自愿者哥哥”弹吉他的技能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愿向学校申请成立了吉他社团,每周请“自愿者哥哥”来“上课”。在一次调研中,我们发现吉他社团的11位成员中,有6名学生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学习效果很不错。学校也不断给这11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升旗仪式、学校艺术节中都有他们的表演。据班主任介绍,这些学生的快乐与自信,逐渐地体现在课堂学习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成绩有所提升。

(三)重国际交流,拓教育发展视界

国际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和价值追求是关注生命、发展生命、成全生命,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征。我县加强教育国际交流是为拓展教育思想空间和教育视界。依据交流、理解、融合的基本思路,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以项目合作促进国际交流(PROGRAMS)

支持中外师生合作交流项目,鼓励学校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一年来,郫县教育局先后选派20名中小学、幼儿园行政干部及教师赴英国、美国、新加坡等交流学习,选派30余名学生赴外游学、200余名学生参加中外夏令营活动。全县学校校级干部选派到上海、北京等城市参加教育国际化论坛、研讨会的比例达到80%。

郫县教育局与新加坡教育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翠斯科纳教育局结成友好单位,资源共享,人员互访。全县10余所学校与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国的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开展课程共建。

2.以学科教学渗透国际元素(TEACHING)

以城区学校为重点,由英语学科领头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国际理解教育元素。去年全县共引进外籍教师12人,主要进行英语口语教学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教学,“外教”校际覆盖率为22.2%。郫县二中充分利用外语和外教优势,通过课堂互动、课后师生交流等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在中小学非英语学科开展“双语”教学试点,强化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各试点学校有计划地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和教法的培训,对非英语教师加强英语培训。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双语”教学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鼓励非英语学科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中融合国际元素,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生命、环境、信息技术、网络、国际交往、重大国际事件。

3.以校园文化营造国际氛围(CAMPUS)

结合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鼓励各校在校园标识、学生课外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引入国际理解教育。团结学校成立日语社团,新民场小学举行各国国花认识的课外活动。犀浦实验学校借力高校资源,校地合作,开设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社团。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郫筒小学、郫县实验学校等学校长期开设“英语角”。

4.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CURRICULUM)

(1)探索国际理解教育课程(CURRICULUM OF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犀浦实验外国语学校借鉴深圳宝安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在1—6年级实施《认识世界》的课程,主要让小学生简单了解地球与人类、国际生活与礼仪、世界文化与娱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等,重点培养小学生从小树立国际视野。在7—9年级实施《理解世界》的课程,主要让学生理解地球人的责任,多元化的经济社会文化,前沿的科技,战争与和平,各国关系与国际规划,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规则意识。中信洪石学校开设国际礼仪课程。三道堰学校开设水环境保护教育的课程。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开设加拿大BC省73教育局远程教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接触多元文化,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往能力,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2)借用国外先进教育模式促进教学改革(TEACHING INNOVATION)

郫筒小学借鉴英国课程模式,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试行长短课,还开展心理健康双语课程,承办国家级课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小学汉语·英语·汉英双语教学整合研究》,并挂牌“全国双语教学实验学校”(成都市郊区县仅此一所)。团结学校、犀浦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小语种教学模式。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为学生的国际理解、交流、融合提供了多种经历,为区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篇10

教育得以在这样的城市文化中滋养,势必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多年来,勤勉聪慧的泉州人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找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泉眼”,即真正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生成和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的衡量尺度,战略上明道、发展中取势、管理上优术、文化上树人,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让教育回归自己本来应有的样子。

明道:大道至简,让教育返璞归真

对泉州市教育局郑文伟局长来说,2007年是“不平静”的一年。一个小学生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好拿不到母亲承诺的奖励而跳楼自杀,几位初中生因一点小矛盾打架致使年轻的生命在对方的砖头下画上休止符……诸如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让郑局长震惊,也让他陷入深思: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教育工作者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能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做?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人”之不存,谈何教育?有时候,我们的教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朴素的工作,确立朴素的教育观是使教育和真理相遇的前提。因此,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返璞归真,要关注人的生命,关心人所生活的世界,关注人之为人的根本诉求。同年10月,泉州在全市教育系统发起了一场生命教育运动。“生命教育始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最终的落脚点是让生命更精彩。”郑局长质朴的一席话,让各中小学在实际操作层面有了明确的方向。

健康的体魄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义。早在2010年,培元中学就在全校师生中启动“心育排舞”工作,以时尚排舞部分取代了课间广播体操,吸引师生走到户外自觉、愉快地参加体育锻炼。师生、生生搭档的“课间舞”由此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当然,学校生命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课间活动,而是把生命安全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之中:从“生命教育中心”的环境创设到班级文化建设;从各教学楼间的宣传栏到“培元时光”书吧;从《一叶秋—生命教育专刊》到学生的漫画作品和手抄报……其中,学校在南音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尤为引人注目。南音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音乐之遗韵,被视为“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杨一彪校长认为,“培元中学作为南音发祥地与集中地—泉州的一所百年名校,历史和文化底蕴决定了我们有义务,更有能力为南音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创建南音特色的基本工作思路,将南音特色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实施了“魅力南音”计划,面向全市招收南音艺术特长生,开发校本教材《南音生南国》,将南音打造成学校的艺术教育品牌。

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为此,泉州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于2012年10月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陈绍瑜主任向记者介绍,“‘中心’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聘用大量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团队,为学校、社区心育队伍提供专业化培训及继续教育机会;为学校、社区、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援助、心理康复等服务;规范指导学校、社区进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软硬件设施配套建设,是公益性、系统性、专业化、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机构。”在“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泉州又确立了57个覆盖沿海县市和山区县的心理辅导站和103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形成上下联动的长效心育机制。作为泉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在“一峰书院”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泉州第一中学,传承“敦学力品”的书院气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全员参与有机结合,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专题性团体心理辅导,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把许多简单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重在预防的目标,开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取势:好风需借力,携手共成长

凭风借力好。只有打开“围墙”办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融通的交互性、复合化的多元课程资源,延伸学校教育时空,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德育工作方能见实效。为此,泉州市教育局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空间,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是人一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晋光小学创设各种活动搭建亲子交往平台,促进亲子共同成长。在“欢乐童心·美丽家庭—我们和留守流动儿童在一起”主题关爱活动中,来自泉州市各县区的50名留守流动儿童和晋光小学的50个爱心家庭一起抓“乌龟”和解“手链”,制作“梦想快乐家庭”妆糕人,举行木偶趣味拼图比赛和亲子趣味运动会,留守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得到了爱心家庭的关爱,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也慢慢在内心中生长出来。

在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家长进校园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学校的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现场都活跃着家长志愿者们的身影:“六一童年心曲”和“元旦新年新风采”演出,家长志愿者为小演员们化妆更衣;元宵节,家长进校园指导孩子们搓汤圆、赏花灯,共同感受闽南传统文化:开放“新生入队仪式”,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重温入队的激动与快乐;校运会比赛,家长志愿者带牌上岗维持秩序;每逢“家长执教日”,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进入课堂,为学生上课:眼科医生教导孩子们如何保护眼睛,民间艺术家手把手教孩子们草编艺术等手工制作,法官为孩子们进行法制知识讲座,艺校教师教孩子们练拍胸舞……

“知易行难”更需“知行合一”。泉州市先后了建立了七个社会实践基地和七个校外活动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走进石狮校外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大厅,你会看到接送孩子的家长正在认真观看屏幕上的《弟子规》碟片。据卢周瑄主任介绍,“中心在大厅安放大屏幕电视机,定期播放有关防震减灾、道德讲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碟带,目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学生家长的育人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心的育人功能和公益性作用”。在茶乡农村建立起来的安溪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则精心设计以“三农”教育为鲜明特色的社会实践课程,开设茶叶初制、农耕体验、粮蔬种植、动物饲养、淡水养殖、电子金工、厨艺等社会实践课程,实行封闭化管理,让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农村、亲近农民、关心农业。

优术:精细管理,特色铸就品牌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正如农业讲究“精耕细作”,治国讲究“精兵简政”,学校管理同样也要“精益求精”。

泉州教育系统坚持精细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重细节、重过程,着力打造生态德育、自主育人、养成教育品牌,切实提高了德育实效。

俞平伯有一个教子理论,即“大水养鱼”,主张池子越大,水越多,鱼才能长得越大。学生就像一条条小鱼,给其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释放天性、激发潜力。位于泉州近郊“聚龙小镇”的聚龙外国语学校以生态教育为突破口建造教育的“世外桃源”。学校整合环保教育展览馆、业主开心农场、聚龙湖公园、聚龙山森林公园、生态农业体验园、湿地花海园、水上乐园等十大景点,创办成“泉州市生态教育基地”。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引导学生从蓝天白云、花草树木中感受天然、纯净的生态环境,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享受生命的乐趣;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编写校本书籍,利用假日和假期为前来观光的游客做义务讲解,在体验中求知,在锻炼中成长。

教育思想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长”,主张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发展规律,鼓励学生崇高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丰富的灵魂世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愿参加的群体性组织,不仅是继承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潜质的发挥。始创于1987年9月的安溪一中“云帆文学社”,秉承着“培养写作新秀 活跃校园文化”的宗旨,坚持“青春·梦想·人文”的办刊导向,挖掘并培养校园里有写作潜质的文学青年,活跃、丰富校园文化。廿六载风雨跋涉,一路春华秋实。如今,“云帆文学社”已出版社刊、社报累计一百八十多期,编辑出版四部诗文集,其中《蓝天鸽哨》《红帆船》已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并获得“全国优秀校园文学报刊”“全国十佳校园文学报刊”“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等多项殊荣。在文学这一清泉活水中,学生们涵养了向善向上的个性,唤醒了内心中“沉睡”的自我。

学校精细管理既要务实,也要求新求变。有“教育树闽疆旗帜,新学开泉郡先河”美誉的百年名校—泉州五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育人模式,“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由学生自主运作校园广播站和校园电视台,组建“模拟联合国”、武术社等学生社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校长刘殊芳提出,“要用人格力量代替权威力量,用关怀代替训斥,用情感代替手腕”。在民主包容的校风中,五中走上了更高的舞台:学生代表团应邀赴联合国总部进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获得圆满成功;与华侨大学联合创建了“泉州市青少年创新能力开发试验基地”;与美国的学校联合创办“中美课程实验班”;引入澳大利亚教育基金会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投资建设“国际教育园区”项目;成立“泉州五中教育集团”……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子江中学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启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系统工程。虽然面临民办学校办学时间短、底蕴积淀少、取得社会认可难的难题,但是子江人创新性地建立了“班风综合评比量化考核管理体系”及“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涵盖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出勤、纪律、素质拓展、在宿表现等方面。考评结果作为班级和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逐步形成了以“班风综合评比”“五项常规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子江德育管理特色。

树人:文化浸润,养心启智明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能只看学生的一时,而是要面向学生的一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使“人之初”的人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文化、有精神、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海纳百川,情融一家。针对每年几十万的外来工子女的就读需求,泉州秉承“平等、融入、成长”的理念,让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晋江市在“德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德育与教育科研相结合、德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理念下,实施“关爱外来工子女”工程和“零门槛”入学,通过慈善一日捐、金秋助学、教师家访、定时发送温馨短信、心理咨询室和班级QQ群等方式,为外来工子女提供物质帮扶和心理支持。在一次由晋江教育系统联合工会等部门组织的外来工子女夏令营活动中,一位来自四川达州,在晋江中和中心小学五年级就读的刘学文同学说:“我在晋江读书两年多了,很少出来玩过。这次参加夏令营,让我对晋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特别希望能够在这里读到初中毕业。”庆幸的是,这样的愿望对于像刘学文一样的很多外来工子女来说,将不再只是个愿望。在晋江,他们可以按就近原则入学,在评优评先、入队入团、社会实践、升学等方面与本地户籍学生一样享受同等待遇。针对外来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晋江市教育局陈建生局长表示,“不仅要让外来工子女有书读,还要让他们读好书,享受与本地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晋江人用行动兑现了“不让一个外来工子女在晋江上不了学”的承诺。

传承闽南文化,增添历史厚重感。泉州依托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将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把茶艺、石雕、陶瓷、南音、木偶等乡土文化元素纳入德育资源,组织编写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深入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闽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在“南隅小学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立成小学,秉承“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办学思想,打造“经典诵读”“立成礼仪学堂”等特色校园文化主题,结合木偶、陶瓷等闽南文化元素布置会“说话”的走廊文化,把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教师的感召力和学生的创造力之中,形成了“处处是文化,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童真、书香、健康、有序”的校园中涵养品性。

文化育人堪称教育的最高境界。“办孩子们真正喜欢的理想学校,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奠定基础”“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幸福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校园文化的质地往往浓缩在一所学校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当中,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就是一例。以艺陶情,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努力构建一个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整体优化又富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每年都举办全校性校园文化艺术节,至今已是第,内容涵盖大型的广场文化艺术表演、小百灵歌手赛、校园器乐比赛、舞蹈大赛、文艺汇演等,让孩子们在交流与展示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也在创造美的同时享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