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景点旅游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区景点旅游市场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区景点旅游市场分析

篇1

Key words: RMP analysis model;flower tourism product;Wuhan rural 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50-04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迫切需要一种放松身心的旅游方式来重返自然。在这种背景下赏花旅游应运而生。赏花旅游是指依托植物花卉资源,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新兴综合性旅游活动。因为花卉资源主要存在于乡村环境中,所以赏花旅游与乡村旅游密切相关。2013年,武汉市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的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达2039.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3亿元,全市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发展到1112家。毋庸置疑,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赏花旅游正呈现蓬勃兴起之势,已成为当前武汉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的重点工作。

1 RMP分析法

(RMP)分析理论,该理论是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资源分析Resources Analysis)和M性分析(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产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

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该理论既考虑了旅游基础性分析,即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分析,同时兼顾了对旅游产品创新的分析,另一方面产品开发需要旅游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以及旅游产品的竞争条件作后盾,才能保证乡村赏花旅游可持续发展,三者缺一不可。

2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的RMP分析

2.1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分析(R性分析 Resource Analysis)

2.1.1 资源现状

武汉市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有7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湿地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和40个城中湖泊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武汉年日照时间长、气候好,花的周期长、品种丰富,四季分明,花开不断。同时,武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本文研究的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的范围为武汉市的6个新城区即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和汉南区。当前,各区有近20种花卉成规模地轮番开放,达到规模的赏花景点近60处,已形成月月有花、季季有游的赏花游格局。(武汉市乡村赏花游资源情况见表1)

2.1.2 资源评价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优势非常明显。黄陂区拥有7个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 2013年黄陂区木兰天池杏花、清凉寨中华樱花、木兰云雾山杜鹃花和锦里沟樱花4家入围武汉市“新花城十景”。2014年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荣获“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区”称号,其中木兰草原、木兰天池、东西湖区郁金香公园等荣获“武汉新花城赏花典范地”称号。

2.2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市场分析(M性分析: Market Analysis)

2.2.1 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武汉市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19297.32.万人次,同比增长9.03%,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126.75万人次,同比增长12. 36 %;海外游客170.57万人次,同比增长5.7%。全市实现旅游总收人1949.46亿元,同比增长15.35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892.06亿元,同比增长22. 4515.84 %;旅游外汇收入9340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16% 。武汉旅游发展蒸蒸日上,乡村旅游各景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从2009至2011年的三年期间,到武汉赏花的游客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11年超过了500万人次。2013年,全市以赏花游为龙头带动的乡村休闲游接待游客达2039.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03亿元,全市乡村休闲游经营单位发展到1112家。以黄陂区为例,2014年全区赏花游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近10亿元,占全区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2015年,市郊新一轮赏花热潮兴起,截至3月已接待游客202万人次。2015年武汉将新增农家乐经营户500家,预计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亿元。

2.2.2 赏花旅游市场分析

经济学理论认为,旅游产品需求具有需求弹性大、需求季节性明显等特征。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弹性较小的旅游产品以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为主。因此赏花旅游要与观光、体闲、度假等产品相结合,增加其体验性,目前来武汉乡村地带的旅游者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优势,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国内游客多集中分布在湖北省和相邻省区。

为了准确掌握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高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规划决策的针对性,在有效结合现有武汉市游客市场现状的情况下,分别按照不同的等级和区位选取东西湖石榴红村、新洲区花果山生态农业园、黄陂区云雾山、江夏法泗籽莲基地、蔡甸索河金龙水寨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乡村赏花旅游者的消费特征,此次调查在各景区分别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75份,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为66.4%。调查的男女比例为47.86%和52.14%,调查结构基本合理。从职业、年龄、收人、文化程度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武汉乡村赏花游客群体文化层次较高(专科文化以上占到52.99%),收入在中等水平(月收入在2500以上的占到82.33%),属于中青年旅游消费者市场(18-50岁之间的占到72.82%),喜欢结群出游(有88.46%的游客选择与家人或者同学、朋友一起出游),以观光娱乐和体闲度假作为主要出游动机(占到63%),出游时间短(1天以下的占到70.66%),家常便饭成为旅游者最喜好的饮食方式(占75.30%)。在调查中还发现,近郊型景区则以本地客源市场为主,以景区知名度决定游客数量,双休日是主要的接待时间,旅游产品以休闲、娱乐为主;若为远郊型景区,则主要以旅游地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知名度来确定,旅游产品则以体验、休闲为主。

2.3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分析(P性分析: Product Analysis )

在武汉乡村赏花旅游RMP分析过程中,R(资源)-M(市场)-P(产品)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其中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和旅游产品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关系。他们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要素缺一不可,三者的有序结合促进了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开发。

乡村赏花旅游开发过程中,花卉资源是开发的基础,其多元性、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动因,这就成为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条件,武汉市广阔的旅游市场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平台,旅游者的空间流动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武汉乡村赏花旅游开发指引了方向。

武汉市乡村赏花旅游于2009年左右开始发展,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迅猛,赏花游产业已渐成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向产品转化能力较弱,景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是赏花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多数赏花景区目前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以观光、体闲旅游为主,多为初级旅游产品,缺乏高水平的规划。二是,赏花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旅游要素功能缺乏,特色精品旅游产品稀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三是,从时间维度看,赏花旅游季节性强,淡旺季分明,对以观赏壮丽花海景观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而言,花期是决定赏花旅游市场状况的重要因素。武汉乡村赏花游时间大多在春季,范围以黄陂、新州、东西湖区为主,其他季节、区域有观赏价值的种类很少,特别是新城区的赏花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在赏花游日益蓬勃兴起以及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形势下,旅游开发应在开发理念上有所创新,以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

3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3.1 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多样,可开展的旅游项目较多,因此,景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旅游者获得最大满足和景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原则,采取适合景区发展的产品发展策略,并须经常分析自身产品组合的状态和结构,不断对产品进行调整,使景区旅游产品的组合达到最优化。

3.1.1 体验式花卉旅游产品开发

武汉乡村赏花旅游景区可以开发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强身健体、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在每项旅游产品中可设计丰富的项目(见表2)。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就可开发赏花、采摘、垂钓、观光、休闲等多种产品组合,从横向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旅游产品,纵向则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旅游项目带来的新奇。花卉旅游活动的开发上则要注重体验,突出互动,除了介绍丰富多彩的花卉知识之外,还应增加为游人提供直接参与花卉栽培技术的活动空间和各类餐饮娱乐项目,将文化、休闲甚至艺术生活植根于花卉旅游全过程,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与大棚蔬果、莲蓬、柑橘等传统农事采摘体验串联起来。

3.1.2 专项花卉旅游产品开发

①花卉养生旅游产品。花卉养生类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结合丰富的森林、水系、日光等资源,开发生态保健、日光浴旅游项目。开发要以森林溪谷、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和舒适的温度为基础,开发森林浴、花浴等养生旅游产品。还可开发音乐养生、文化养生、养生生活体验等项目,放松身心,解除心理负担,通过精神修养来实现养生目的。

②花卉美容美食旅游产品。赏花本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与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业等结合发展增强花卉资源的利用效能,推出一系列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花卉旅游产品,如鲜花、干花、花种、花束花篮、花卉首饰、花卉化妆品、花卉食品、花卉饮品、香包、香枕、香囊、蜂蜜、蜂王浆、花茶、植物精油、玫瑰醇露等天然产品。可以针对游客身体状况,采取医师、药师、厨师、美容师四者相结合的方式,为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花卉美容美食产品,使游客大饱口福的同时,满足求美心理。

3.2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自驾游等旅游出行方式的转变升级对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赏花旅游的交通设施、住宿餐饮设施、旅行社和休闲娱乐设施、科普教育设施等旅游核心服务体系可以发挥花卉旅游对相关第三产业广辐射、强带动的作用。旅游配套工程可以把赏花游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开发一个赏花景区,同时也会大大改善当地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景区景点配套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购物、住宿、娱乐场所,以便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或多站式的优质服务,使游客品尝到正宗的小吃美食,就近方便采购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馈赠亲朋好友,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店和相应的娱乐设施,使得游客尽兴而归。各个旅行社、景区、宾馆、饭店还应实现联网,并建立网络预订服务系统,为旅游者提供最及时的网络预订服务,满足游客多方需求。

3.3 强化宣传和品牌培育

一方面武汉乡村赏花游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相关部门缺乏对景点景区进行系统包装策划,没有制定统一的宣传口号、标识,组团对外推介也不够,使一些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资源仍处于待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花卉展览、花卉文化节、花卉旅游等活动,创办高水平的花卉国际博览会形成旅游宣传的轰动效应和旅游节庆的综合效益。如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武汉国际赏花节,全面推介武汉赏花游产业,各区、乡镇、景点结合实际举办樱花节、梅花节、杜鹃花节、牡丹花节、节、桃花节、油菜花节、荷花节等专业赏花节,做到一区一节、一乡一节、一景一节、一月一节,扩大赏花游知名度。发挥政府或协会在组织和协调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导国内外企业参与策划和承办博览会,深入宣传武汉乡村花卉产品,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宣传方式。武汉乡村赏花游需要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大力宣传,并应大胆运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旅游宣传。因此,应在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等进行宣传的基础上,扩大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建设具有特色的旅游网页、网站;增强信息网络化宣传方式的建设,使游客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了解乡村花卉文化,自主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旅游产品;通过对话式的网络营销,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反馈游客要求,设计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花卉旅游品牌培育。品牌是反映产品质量与特性的一种标志。一个好的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是市场感召力的源泉和产品竞争力的保证。花卉旅游品牌应突出花卉产品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其它旅游产品难以模仿或取代,从而在旅游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立足这一基础,围绕花卉旅游产品设计、花卉旅游产品特征提炼、花卉旅游产品形象塑造三个方面进行。

3.4 挖掘花卉文化

随着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对旅游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观光,游客求知欲望越来越强,选择赏花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走马观花,而是要领略与花相关联的文化意境,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城市变迁等,以丰富生活的阅历,提升人生的境界。目前,武汉乡村赏花旅游景点不少为泊来品,没有与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根基。景点开发仅仅停留在原始的观赏、游览层面上,在花卉所蕴涵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及高层次精神体验的认识和开发方面稍显不足,不能把历史文化与花卉的美态以及韵味结合起来,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日常生活文化等结合起来,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花卉文化品牌”,使本应丰富多彩的花卉旅游项目过于单调。

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这都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应该将这些资源与花卉资源相整合,最大限度放大武汉的“楚文化”效应,充分挖掘武汉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宗教和民俗文化,将文化元素融入花卉旅游项目建设,贯穿花卉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多元展现花卉的文化内涵,拓展旅游空间,依靠文化吸引和留住游客。并且,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往往生长在偏远的革命老区,还可把红色旅游文化元素注入赏花游景区。比如,黄陂突出木兰文化、桃花文化、山寨文化、土家文化,蔡甸突出知音文化,新洲突出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通过对人物传记、传说、民间故事、民俗等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

可以在举办花展的同时,举办诗歌比赛、花卉猜谜、花卉选美比赛等充分挖掘出花卉艺术价值。在景区的名字、景点进出的通道、餐饮食品、餐厅布景、餐具饰图、旅游商品等方面植入与花相关的元素。将赏花与婚庆、摄影、书画、科普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举办书画、摄影比赛、展览等活动,引导群众知花、赏花、买花、养花,提高欣赏水平和消费品位。

3.5 提升人才培养

乡村休闲游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民,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均不高。提高赏花游从业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我市科教优势,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加大赏花游从业人员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赏花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重点提高赏花游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使其对赏花游景区、景点的推介、解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导游人员进行关于花卉常识、花卉文化、历史文化、区域文化方面的专题培训,如观赏花卉时通过导游人员的讲解,游客不仅了解了必要的市美知识,而且对花卉的历史,花卉的药用价值进行了了解。加强花卉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居民和企业花卉养护水平。定期组织餐饮服务等免费培训课程,严格执行乡村游农家乐的管理标准,让村民提高了服务意识和技能。

篇2

关键词:橘子洲景区 开发 设计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53-021 橘子洲景区发展条件分析

1.1 橘子洲简介

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橘子洲景区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10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1972年6月10日改名为长沙市橘洲公园管理处,2001年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后,更名为“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管理处”。橘子洲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省级文明单位、湖南百景单位、潇湘八景之一、长沙“山、水、洲、城”旅游格局的核心要素。

2004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橘子洲景区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将整个橘子洲建设成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主题,以探访伟人踪迹,凸显红色旅游,展示湖湘文化,突出生态休闲为主要游赏内容的“生态之洲”、“文化之洲”、“生命之洲”。

新景区建设的主要景点有:问天台、洲头广场、青年艺术雕像、百亩桔园、文化园、橘洲客栈、湖湘文化陈列展览馆、潇湘名人会所、朱张古渡、竹园、桃园、梅园、桂园、新诗词碑、门区广场、百米高喷、焰火广场及音乐喷泉、婚庆园、游客服务中心等。

2009年4月21日, 经长沙市委、市政府批准,橘子洲景区向游客免费开放。

1.2 优势及特色资源

橘子洲是以自然风光为体,以生态、文化、休闲为主题的风景区。橘子洲作为最大的内陆岛屿,在地理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独具特色的江州景观,又具备“一面青山一面楼,漫江碧水两侧流”的特殊景观,这种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共生交融的景象,在国内纵多的城市中可谓独树一帜。

2 橘子洲开发的市场分析

2.1 橘子洲现存问题

(1)整个橘子洲的开发建设并没有充分突显其作为江心洲应有的特色;(2)长沙市的金牌旅游景区,在中央电视台播报的全国31个主要旅游城市100个重点旅游景点中,90%以上的是各地的金牌旅游的景点,其他的也是银牌景点,而作为长沙3大金牌景点之一的橘子洲却榜上无名;(3)洲上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得还不够到位,在洲上,几乎没有指示牌,路边很少有休息坐凳,垃圾桶也不多;(4)景点单一,不会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会让游客感到索然无味;(5)橘洲公园,以橘为名,却规模小,橘质低。

2.2 市场分析

长沙市是湖南的省会,在假期,长沙各大公园每天的要接纳成千上万的游客。而橘子洲靠近市区,交通十分便利,是长沙市民双休日及周边旅游者游玩的主要场所,所以橘子洲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2.3 市场定位

根据上述市场分析和橘子洲的旅游资源特色,以及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情况,橘子洲作为长沙金牌景点,把橘子洲打造成为浪漫、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且旅游市场将会遍布全国大中城市,港澳台地区。适合各种人群观光游览。

3 橘子洲开发的原则

3.1 环境生态性原则

橘子洲是自然天赐和历史遗存的凝结,因而在开发上要保持原有的风貌,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3.2 资源的独特性原则

世界旅游组织把独特性作为景区开发的第一要素,特色是旅游开发的灵魂,是旅游生命力的体现,没有特色就没有旅游吸引力。橘子洲极具独特性,在开发之时,应更好的把握这一点。

3.3 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保护性始终是生态旅游主要特征。“保护性”体现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利用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开发的原则,让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

3.4 景区景点创新原则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景区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如今的橘子洲没有突出的奇特性,必须以创新来吸引游客。

4 橘子洲景区新设计

4.1 浪漫湘江,情定橘洲

长沙市650万常住人口,暂住人口近100万,不包括流动人口。而橘子洲是“中国第一洲”他的独特性是全国景点都不具备的,独有的小洲,浓郁的湖光天色,这种自然天赐的景色将会是结婚的人首选的地方。橘子洲将打造浪漫和独有的结婚地。现在的年轻人,都要求自己的婚礼与众不同,因而可以针对每对新人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婚礼。

也可每个季度举行大型主题婚礼:(1)春天,以“绿草”为主题。春天,万物复苏在一派春光明媚之中,踏着刚刚萌芽的青草,听着春风中鸟语花香的歌谣,看着春天里一副副浪漫绚丽的画卷,一对对新人幸福的享受人生那重要一刻。(2)夏天,以“沙滩”为主题。新人们沐浴着阳光,在沙滩上享受不一样的婚礼。(3)秋天,以“桔”为主题。在金灿灿的桔子丰收的季节,硕果磊磊,会给新人增添不少喜庆。(4)冬天,以“雪”为主题。漂亮的雪花漫天飞扬的时候,新人正步入幸福的大门,会是他们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4.2 橘遍满园

篇3

关键词: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竹海风景区;宜兴

一、研究区域和方法

(一)研究区域

宜兴竹海风景区位于苏、浙、皖3省之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无锡旅游18景及宜兴10佳景点之一。宜兴盛产竹,自古有“竹的海洋”之称。竹海绵延苏、浙、皖3省,纵横800余里,形成了一片翡翠的海洋。竹海风景区处于竹的海洋中心,万亩翠竹随山势起伏,好似波涛翻滚,绵流不绝,素有“华东第一竹海”之称,是我国竹风景、竹风情和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区。

(二)研究方法

宜兴竹海风景区、宜兴善卷洞、宜兴陶瓷博物馆作为宜兴市的重点旅游景点,长期以来得到游客的青睐,由于竹海风景区特定旅游客源市场相关统计资料缺乏,为了得到宜兴竹海风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资料,于2008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在宜兴竹海风景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达93%。最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处理。

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一)人口统计特征

1、年龄。中青年为主,少年和老年旅游者比重较低。竹海风景区以休闲娱乐为主,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前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竹海风景区中青年游客占到72%,尤其以青年为主;少年和老年游客都比较少,20岁以下游客占到5.8%,60岁以上的游客只占2.2%。这一现象与竹海风景区的特征有明显偏差,说明竹海风景区没有充分重视对老年市场的开发,今后应该加强对老年市场产品的开发和宣传。

2、职业。以上班族为主,家庭主妇所占比例最小。宜兴竹海地处江苏、浙江、安徽三地的交界处,成为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部分地区居民的“后花园”,也成为上班族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这正是宜兴竹海以上班族为主的主要原因。宜兴竹海家庭主妇类游客的数量很少,这对宜兴竹海客源市场的开拓带来一定的制约,家庭主妇往往是一家出游的主要决策者,家庭主妇的出游可能带动孩子和老人的出游,宜兴竹海家庭主妇所占比例很小,也正与上面宜兴竹海老年和儿童市场发展不佳相吻合,所以要带动宜兴竹海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考虑增加家庭主妇游客的数量。

(二)地域构成

江苏省为主,城市居民居多。宜兴竹海的大多数游客都来自于周边地区,江苏省占80.6%,上海占7.9%,由于距离的关系,浙江相对少一些,只占2.9%,其他地区占8.6%。其中大多是城市和城镇居民,占84.2%,郊区和农村居民偏少,可见宜兴竹海还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只能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对于稍偏远地区吸引力远远不够,这就要求竹海加大宣传力度,把潜在的中距离游客和农村及郊区游客变为现实游客。

(三)出行特征

1、消费水平。低消费为主。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宜兴竹海客源市场的收入能力比较好,几乎有一半的游客收入在4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收入的游客只占26.1%。随着消费额度的增加,游客所占比例却在逐渐下降,大部分游客在竹海的消费金额在250元以下,可见游客在宜兴竹海风景区的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不太协调,这主要是因为竹海没有得到规模性的开发,供游客消费的景点和场所过少,这也是宜兴竹海风景区今后要发展的一个重点。

2、交通工具和组织形式。以亲朋好友结伴出游为主,家庭出游为辅,以长途汽车和自备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宜兴竹海风景区游客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选择比较一致,因为宜兴竹海大多数游客是以亲朋友好友和家庭出游为主,加上宜兴竹海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周边市场,尤其以江苏省为主,所以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面也比较灵活和方便,大多数游客选择长途汽车和自备车,还有相当一部分宜兴游客选择公交车和自行车。

3、重游次数及间隔时间。宜兴竹海风景区游客到竹海风景区的游览次数以两次及两次以上为主,占46.7%,最近一次到竹海景区的时间距今半年及以上的比重较大,占45.2%。可见宜兴竹海的回头客较多,并且游客重游的间隔时间较短,这是宜兴竹海景区的一个优势,今后宜兴竹海应该在保持回头客持续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游客市场,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到宜兴竹海的游览当中。

(四)游客对景区的感应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宜兴竹海风景区游客对竹海景区质量、导游服务质量、交通便利情况和环境保护等都比较满意,尤其对景观质量、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较高,认为很好及好的比例分别占到83.4%和72.7%,差和极差为0%;相对而言,虽然游客对竹海风景区的环境保护和交通评价也不错,但是有2.2%的游客对宜兴竹海的交通评价为差,0.7%的游客对竹海的环境保护评价为差,可见宜兴竹海的交通设施和景区环境保护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宜兴竹海风景区开发对策

(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

1、巩固和发展上班族市场。宜兴竹海风景区作为苏浙皖和上海的“后花园”,是上班族的周末休闲之地,上班族也成为现今宜兴竹海的主要客源,宜兴竹海风景区应该继续和进一步扩展上班族这一强大市场,在抓住江苏省及上海上班族市场的基础上,争取扩大浙江和安徽及更远距离上班族游客。

2、开发家庭市场、学生市场和老年市场。家庭市场、学生市场和老年市场是宜兴竹海潜在的3大市场,是宜兴竹海今后重点发展的客源市场。家庭市场的开发带动了小孩市场和家庭主妇市场的发展,弥补了宜兴现在小孩市场和家庭主妇市场短缺的弊端;宜兴位于长三角的中心,而长三角地区是重要的教育基地,学生数量在全国也列居前列,所以学生市场是宜兴竹海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宜兴竹海以休闲娱乐为主,很适合老年人游览,但如今宜兴景区老年市场非常缺乏,今后应该加强对老年市场的开发,做到宜兴客源市场的多样化和全面发展。

(二)旅游产品定位

休闲旅游为特色,参与性项目为主线,其他旅游项目为补充,打造宜兴景区旅游产品多样化的局面。休闲旅游产品是宜兴竹海的特色,宜兴竹海应该紧紧抓住休闲旅游这一特色进行发展,但是由于宜兴竹海参与性项目缺乏,游客在景区的消费金额较少,所有的游客在宜兴竹海的消费金额都在250元以下,这对宜兴竹海的收入是一大冲击,为了能够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提高游客在景区的消费水平,宜兴竹海应该大力发展参与性活动,如陶吧、竹制小艺术品等。另外,宜兴竹海主要以亲朋好友和家庭出游为主,参与性活动的开发会给家庭和亲朋好友的交往搭建平台,能够让他们增加交流和感情,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

(三)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调查得知宜兴竹海游客大多是通过亲朋好友的推荐了解宜兴竹海,可见宜兴竹海的宣传形式比较缺乏和单一,所以宜兴竹海应该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渠道,采取多样式的宣传手段,加大景区的宣传力度。景区应该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设计不同的宣传方案,并定期在现有客源市场和潜在客源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宣传。

(四)完善交通设施

宜兴竹海的大多数游客对景区的交通情况比较满意,但是也有少数游客觉得宜兴竹海的交通不够便利和畅通。为了加强宜兴竹海和善卷洞、陶瓷博物馆等当地其他景区的联系,竹海应该定时开通到善卷洞、陶瓷博物馆等景区的免费班车,把其他景区的游客吸引过来,这样既做到宜兴多景区的联合和双赢,又增加了宜兴竹海游客的数量和收入。另外宜兴竹海可以针对浙江、江苏、安徽及上海等周边市场,适当的开通上海――宜兴竹海旅游专线,常州――宜兴竹海旅游专线,广德、长兴――宜兴竹海旅游专线等几条有特色的、潜在游客数量较多的旅游专线,充分抓住苏浙皖三地和上海的游客,进一步扩大宜兴竹海的知名度和客源市场。

参考文献:

1、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石塘人家 旅游市场分析营

南京市是我国著名旅游城市,也是江苏省的旅游龙头城市,是历史名城,博爱之都。南京市把乡村旅游作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有力手段。南京市先后出台的《南京农家乐专业户达标评比暂行标准》、《南京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规划》,《关于推进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南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作协议》,《南京农家乐专业户达标评比暂行标准》等文件,为市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方向引导。

总体而言,经过10年多的发展,南京乡村旅游已达到一定的规模,环南京都市圈都分布有乡村旅游资源景点要确定休闲旅游的总体框架,扩大休闲旅游的规模,完善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功能。在南京市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不过发展势头很好,开发潜力也很大,属于南京市要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核心区域部分。

一、“五朵金花”的旅游资源

(一)游览观光型资源

石塘人家以良好的乡村环境,独特的稻田风光、农业园基地,把乡村独有的民俗、民艺、民情等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们的到来,享受风景风情。

(二)休闲娱乐型资源

石塘人家现在已有特殊住宿设施(青年旅舍和农家住宅等)、美食品尝活动(五月西瓜节等)、休闲娱乐项目(种植、垂钓、采摘等)、系列趣味活动等。是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资源,让游客主动的获得快乐,充分调动积极性。

(三)求知研修资源

石塘人家拥有良好农业的资源、农业环境等,通过开展农业调研活动等研修型活动发挥乡村农业的教育功能,将观光、学习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农业园观光体验资源

石塘人家通过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开放水果园区、蔬菜园去和花卉园区,供游人赏花观景、学习园艺知识、租赁土地、采摘瓜果蔬菜,体验农家乐趣等。

(五)乡村度假疗养资源

石塘人家宁静的环境与清洁的空气为乡村度假村的修建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选择风景优美的地区并配套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就形成了专门的乡村度假疗养地用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娱乐等需求。

二、市场调查

(一)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乡村旅游的特殊基础条件决定了乡村旅游只能将客源目标市场定位于城市。经过调查,结果表明,“五朵金花”的客源主要以南京市市民为主,其中以中青年为主,总体消费水平能力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出游方式上的选择主要以家庭或结伴式为主,就目前来看,团体旅游者较少,就意味着在宣传上要采用大众化的传媒方式与针对个在旅游宣传工具。总体而言,虽然石塘人家的感知度不高,可就参与过当地旅游的游客对石塘人家的满意度情况较佳,可见其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大。综上发现,石塘人家在产品设计、市场宣传推介、游客结构调整、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形象设计等方面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以适应乡村旅游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1.旅游产品的“乡土性”特色不突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乡村旅游的“乡土性”本质认识不足。仅仅是农业观光旅游,忽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多数富含乡土气息、体现乡土文化的旅游资源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加以开发,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石塘人家某些地方人工造景的痕迹过于明显,忽视了乡风民俗文化内涵的开发,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降低了旅游吸引力。

2.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石塘人家乡村处于南京市郊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投入资金不足,适应不了广大游客的需要。旅游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较为薄弱。难以让游客接受,也难以留住游客。起步阶段还需抓紧建设基础,打好基础。

3.旅游产品单一与产品同质化。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可以说90%以上还仅仅停留在提供简单的吃、住家庭接待服务和季节性采摘活动上。在一定程度上现已有的乡村旅游都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呈现出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产品同质、品位低、重复率高,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吃农家饭、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最基础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对精神氛围的塑造。

4.乡村旅游信息建设有待提高。景区景点来讲其信息主要通过纸质旅游宣传品,部分景点通过自己的专业网站(横溪乡村旅游网,江宁旅游网),还有网络、景点介绍光盘等电子宣传品以及旅行社、旅游咨询中心等商业服务机构推介的部分信息。但这些仅限于部分知名景区,更多的景区尚不为大众所知,导致游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亲朋好友的推荐。

三、市场调查开拓目标与战略

石塘人家旅游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考虑石塘人家的旅游资源优势、客源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确定石塘人家旅游开发在南京市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定位与旅游发展方向定位。通过乡村旅游形象塑造、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活动项目设计、旅游业态培育,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全面提升石塘人家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江宁“五朵金花”实施“旅游兴村”的发展战略与实现“强村富民”的发展目标,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

(一)突出重点与特色——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国外十分重视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如法国以发展特色农场为主,荷兰以养殖、花卉为主,英国一直致力于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与特色的原则。这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根”。突破单一性、同质性,找到独具魅力的特色,不断发展,生生不息。

(二)乡村文化内涵——品牌生命延续之本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基础上的旅游,是城乡文化产生巨大分异后形成的旅游,是具有生态文化观念的旅游。因此,石塘人家的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娱乐等表象上,必须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乡村的民俗、民艺、民情中丰富的营养,乡村旅游的品牌才会得以持久地延续。要对传统节日、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民俗民艺,打造独有的当地文化特色。

篇5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展望

一、自驾车旅游发展背景

“自驾车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是早年流行于发达国家的旅游形式。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drive,发展到后来的Drive-Travel。1997年,“自驾车旅游”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市场,闫彬(1999)在《都市时尚――自驾车旅游》中初次对自驾车旅游作了简单的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自驾车旅游的研究日益增多,张致云等(2009)在《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中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研究划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征。

二、自驾车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自驾车旅游概念、类型及特点研究

1、自驾车旅游概念。对于自驾车旅游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侧重点,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其中龙斌和张晓燕的定义较为全面,笔者比较赞同龙斌的定义。龙斌(2004)认为自驾车旅游主要指旅游者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自己驾驶为主要手段,借助旅游目的地所拥有的特殊人文自然环境和相关设施所进行的一系列吃、住、游、购、娱行为,是一种寓健康、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充满个性化和无穷魅力的旅游活动。张晓燕(2006)指出自驾车旅游是指旅游者以私有或租借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休闲体验为主要目的,以自发组织为主体的前往目的地旅行的连续过程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张波(2004)、方小燕(2005)、周沁(2006)、吴娲(2007)、杨丽(2009)等学者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界定。

2、自驾车旅游类型及特点。翟向坤(2003)将自驾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驾车旅游,另一种则由旅行社组织,但其行程、标准等均由旅客自己确定,并指出自由与个性化是其最大特点。胡敬民(2003)将自驾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度假型、休闲度假型、极限挑战型、探险摄影型、随心所欲型等,并指出自驾车旅游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掌握交通工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之后,张波(2004)按组织形式将自驾车旅游进行了划分。张晓燕(2006)从组织形式、市场分类、出游距离和地域范围四个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并指出自驾游具有自主性突出、休闲性明显、地域性广泛的特点。赵鹏等(2008)根据组织目的将自驾游分为非营利性质和营利性质。总之,虽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驾车旅游进行分类,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自由与个性是自驾游的最大特点。

(二)自驾车旅游市场研究

1、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机制。翟向坤(2003)首先对自驾游市场形成机制进行了总结: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激增;汽车租赁业蓬勃发展;全国公路交通设施状况大为改观;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国民更加崇尚一种自由与个性化。龙斌(2004)又补充了三点:“有本族”增加、旅游者闲暇时间增加、金融业悄然渗入旅游业。曹新向和雒海潮(2005)还认为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方式的改变是自驾车旅游市场形成的原因。何玉婷(2005)除考虑到自驾游发展的外在因素,更指出了三个内在因素。其他学者如苏勇军(2005)、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等的结论基本包括在以上研究成果中。

2、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广东省旅游局(2004)在2003年对当地自驾游市场游客特征及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陈乾康(2004)课题组分析了四川省自驾游市场的特点并进行了流向和流量的研究。借鉴以上两项调查研究,周慧(2005)、张晓燕等(2006)分别对长沙、华北地区自驾游者进行了类似的研究。此外,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市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曹新向和雒海潮(2005)、汪德根等(2001)从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度假行为、组织形式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对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关宏志等(2005)利用Logit模型对旅游者的交通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王秀娟(2009)应用涉入理论分析不同涉入程度的自驾车游客购物行为的差异。江学淮(2005)、刘亚萍等(2010)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该领域的研究都是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以个案研究为主,主要分析某个区域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特征,尚未出现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

(三)自驾车旅游影响研究

1、自驾车旅游对现行供给体系影响。翟向坤(2003)首先阐述了自驾游对旅行社、住宿业、景区和景点、旅游信息系统四个方面的影响。之后,陈乾康(2004)又补充了自驾游对旅游购物点的影响。李莉(2005)和刘中洁(2008)在以上两者研究的基础上,对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

2、自驾车旅游对其他方面的影响。王小莉(2008)通过对四川自驾车旅游的分析,指出自驾车旅游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指出自驾车旅游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郑赤建和李建达(2008)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带来的环境污染、景区容量超载和视觉污染等负面影响。周剑峰(2009)探讨了我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问题以及对交通带来的压力。宋莉(2009)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冯淑华和沙润(2009)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对接待地的旅游绅士化作用。

(四)自驾车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1、自驾车旅游发展问题。翟向坤(2003)首先对自驾游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此后,张波(2004)又补充了来自旅游者或旅游组织者自身的问题、对旅行社来讲自驾车旅游运营成本过高两个方面。钟莹锋(2006)认为自驾车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更是远远滞后于市场的需要。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指出自驾车旅游的自身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自驾车旅游行业品牌。徐绍玲等(2009)在分析峨眉山自驾车旅游时指出汽车尾气和噪声对景区造成污染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代俐(2009)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目前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汽车营地。其他学者如苏勇军(2005)、方小燕(2005)、贺红琼(2007)、陶云飞等(2009)、周剑峰(2009)的研究结论大都包括在以上成果中。

2、自驾车旅游开发对策。

第一,自驾游产品开发对策。在自驾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中,旅行社如何开发自驾游产品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成果相对完善。翟向坤(2003)指出旅行社可以采取“菜单式”的服务;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适当考虑与汽车俱乐部联合。陈乾康(2004)指出旅行社要调整业务重心,大力开拓长线旅游、特种旅游、跨省及出境旅游业务;发展自驾游团队业务。张晓燕、何佳梅(200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开发措施。赖斌等(2006)指出了自驾车游旅行社产品与自驾车游客的利益契合点。朱妍和赵毅(2008)应用ASEB栅格分析法提出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旅游产品的策略。李莉(2005)、李勇(2007)、李伟丽(2009)、邓秀勤(2009)等学者也作了类似的研究。除了旅行社产品开发研究以外,张波(2004)指出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胡敬民(2006)从分析游客心理入手来设计自驾车旅游线路。学者黄静波(2006)、张文敏和邬琛(2006)、费永红等(2007)分别提出了红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自驾游产品的开发对策。陈文(2010)又补充了要适当增加带有体验性的旅游项目的建议。

第二,自驾游目的地对策。胡敬民(2003)指出旅游地要限量开发,规划中尊重旅游者追求自然、追求纯朴的心理,避免“圈地式”开发。陈乾康(2004)指出旅游景区是自驾游的直接受益者并提出了五条建议。余敏(2005)指出旅游景区为开拓自驾游市场应开展网上销售和社区营销活动。成海(2005)以云南省为例对自驾车旅游地进行了划分,总结出自驾车旅游地的开发模式。梁雪嘉(2006)基于风景旅游规划AVC理论提出若干提升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的对策。此后,周武忠和朱剑峰(2007)从旅游景区规划的角度,对景区产品规划和景区配套产业及支撑系统规划进行了研究。李顺芳(2007)、李婷和李悦锐(2007)也对自驾游目的地的开发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第三,配套服务体系对策。翟向坤(2003)认为自驾车旅游的发展会促进汽车旅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同时还针对旅游信息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胡敬民(2003)指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编制各省、地、县旅游交通地图,开发新型旅游房车。张学梅(2009)将旅游信息分为气象信息、交通信息、安全和维修信息、餐饮、住宿和交通信息,并提出改善的措施。曹新向、雒海潮(2005)、方小燕(2005)和苏勇军(2005)认为应该加快汽车旅馆的建设。卢遥(2007)、葛静宜等(2009)指出发展自驾游要将露营地与国际标准接轨。朱生东(2005)、高怡和袁书琪(2008)、杨旭(2009)专门进行了旅游服务系统的研究。其他研究者还有江学淮(2005)、陈太政和张东山(2006)、刘丹黎和邱扶东(2008)等。

第四,规范保障体系对策。有些学者认为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自驾车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龙斌,2004;陈乾康,2004)。陈乾康(2004)还提出要坚持开明的汽车消费政策,鼓励私人购买达到环保要求的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壮大自驾车旅游队伍。方小燕(2005)提出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驾车旅游特点定制形式多样、灵活的险种,以使自驾旅游者规避出游风险。吴娲(2007)认为自驾车旅游市场应当建立相应的法规和管理体系。屈奇(2009)专门对我国自驾游的法律困境和对策进行了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出,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还没有制定针对自驾车旅游的专门法律法规。

三、结论与展望

(一)自驾游市场研究

在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过于笼统,只是简单地分析自驾车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出游时间等,而对于专项市场的研究,只有部分学者进行了市场细分,却没有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研究。对专项市场研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自驾游产品,因此,此项研究领域有待于完善。

(二)旅游影响研究

在旅游影响研究方面,学者们更多地从自驾游对现行供给体系影响角度来研究,而对于自驾车旅游对环境污染的研究、自驾车旅游对当地已有旅游产品影响的研究还较缺乏,特别是自驾车旅游对环境影响的深入研究,今后将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三)旅游对策研究

在旅游对策研究方面,学者们从旅游产品、自驾游目的地、配套服务和规范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在自驾游目的地对策研究中,自驾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研究内容较少,在配套服务体系的研究中,旅游营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专项措施缺乏具体详细研究。

(四)研究方法

通过对已搜集文献的分析,国内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只在旅游市场分析和交通需求方面做了定量研究,而在自驾车旅游景区或目的地环境容量方面、自驾车旅游产品生态足迹方面、自驾游中汽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方面、旅游接待设施数量方面,特别是汽车旅馆数量方面的定量研究还是空白。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研究应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同时结合不同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张致云,杨效忠,卢松,叶舒娟.自驾车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1).

3、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翟向坤.中国发展自驾车旅游的战略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5).

篇6

关键词:儿童旅游;特点;开发策略;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42-02

广东地处沿海,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始终保持平稳的增长,成为全国领先的旅游大省。

一、广东省儿童旅游市场的特点

1.人数众多,潜力巨大。儿童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一般是指0~14周岁的未成年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 618 241,占16.89%,略高于全国平均比例16.6%。

2.儿童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带动效应。儿童出游,要么是集体出游,如学校的春游、秋游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要么有家长陪同,形成“一拖二”(一家三口)、“一拖四”(加爷爷奶奶),甚至“一拖六”(加外公外婆)的模式。

3.旅游意愿强烈。现阶段的儿童多半是独生子女,平日里接触的多半是同学、老师、家长,加之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任务繁重,少有外出和与社会交往的机会,许多少年儿童希望能通过旅游与社会接触,与同龄人增多交往,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普遍有攀比心理,一旦见到身边有外出旅游归来的同伴炫耀,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外出旅游的愿望。广东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家庭可支配收入较高,利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已蔚然成风,在三口之家或是五口之家中,“小王子”或“小公主”的显著受关注地位,令许多家庭在做出外出旅游决策时,首先考虑儿童的需求和喜好,并且家长也都愿意为以子女为核心的旅游活动埋单。

4.广东省内及周边适宜开展儿童旅游的资源较为丰富。广东省内海岸线漫长,海岛众多,沙滩连绵,是适合亲子游的旅游场所;省内还有众多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等,历史遗迹和人文内涵丰富的景点景区也并不少见。周边如港澳地区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及多样化,如香港的迪士尼乐园、海洋世界等景点对省内儿童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加之距离较近,出入境方便,成为广东家庭亲子游的重要目的地。

二、广东省儿童旅游市场面临的问题

1,缺少针对儿童身心特点和需求开发的精品线路。一面是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却是许多家庭在面对旅游公司的线路推荐时大感失望,除了常规的“夏令营”、“冬令营”旅游产品外,市面上结合儿童需求和生理特点打造的线路很少见,很多旅行社只是将常规旅游线路稍加修改,将其中的娱乐场所改为游乐园,再有家长陪同,便摇身一变为亲子游,并非专为儿童量身打造和精心设计。也有部分旅行社只将眼光瞄准高端市场,推出长线出境修学游产品,动辄万元以上的高价令许多家庭止步。也有的旅游产品片面强调“求知”的因素,忽视了旅游本身所具有的娱乐功能,将旅游过程变成名校参观、听报告、集中培训,给儿童的感觉就像是换了个地方换了教室学习,缺乏创新和个性,使得旅游活动变得令儿童感觉乏味。

2,缺少针对儿童群体的专业导游和服务。旅游企业为导游进行的讲解和技能培训多半是针对普通成人的,对少年儿童仅仅是要求多加照顾,以防走失而已,因此,在旅游中,专为儿童进行讲解和服务的导游十分缺乏。特点是在一些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旅游景区,导游的讲解令许多儿童费解因而失去吸引力。在旅游过程中,导游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责任感,首先要确保儿童的安全。由于不了解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导游很难得到儿童的认可和喜爱,旅行社对儿童的旅游服务仍较多依赖于家长和老师。

3,旅游企业缺乏开发儿童旅游市场的积极性。儿童外出旅游,对安全因素要求很多,由于儿童的心智及体力发育都不成熟,旅行社在面对儿童旅游团时,往往要承担比一般常规旅游团更多的风险,旅游途中儿童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其在家中独苗苗的地位令许多家长难以承受,易与旅行社发生难于解决的纠纷。旅游途中儿童往往极度活跃,容易走失,令相关导游服务人员头疼不已。由于儿童在吃住行及景点门票方面,享有较大优惠,旅行社针对儿童的报价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不足,而且儿童是非收入群体,旅游企业不可能通过购物等活动弥补经济效益的缺失,旅游企业认为在儿童旅游消费者身上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利润不成正比。儿童旅游往往要求产品功能多元化,并且重点强调其教育功能,这给旅游线路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以上种种,都造成了旅游企业开发儿童旅游市场缺乏动力,导致儿童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缺乏精品。

三、广东省儿童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1.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学校通力配合,旅游企业积极开拓。儿童外出旅游,安全问题是首要。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相应的旅游安全机构和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旅游保险机制;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娱乐和求知场所,加大儿童在餐饮、交通、门票、住宿上的优惠力度,吸引儿童外出旅游;再次,鼓励旅游企业大力开发儿童旅游产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校作为最了解儿童心理特征和需求特点的机构,应加大对儿童的旅游安全教育,必要时旅行社可以聘任教师作为陪同导游,为儿童外出旅游的安全性加大保障。学校教师熟悉学生学习进度,配合旅行社进行旅游线路设计时,可以找到“游”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开发寓教于乐的旅游产品。

旅行社不应害怕承担风险而裹足不前,旅游景点不应因儿童本具有门票优惠利润较薄而忽视儿童市场,这些都是缺乏远见的短视行为。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所占的独特地位及儿童所独具的带动作用,使得儿童旅游市场容易呈现极大的乘数效应,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应受到旅游企业、商家的高度重视,不断开拓进取。

2.完善自驾车旅游接待系统。根据0~14岁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长途旅行会给儿童带来疲劳感,并给旅途增加较大的风险。儿童外出旅游一般需要监护人和成人陪同,而成人的闲暇时间一般较儿童少,长线旅行也会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儿童旅游一般以中短途为主。广东省内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经济发达,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较多,因此选择自驾车旅游是家长携带儿童外出旅游的主要方式,不用等车挤车,早去晚归非常灵活,行李携带方便,日程也可随时调整,因此,家庭自驾车旅行风靡欧美发达国家,在珠三角地区,家庭自驾车旅游已成为风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在家里完成门票、酒店的预定,发达的汽车导航系统也为自驾游带来了便利。因此可以预见,广东省内家庭携带儿童自驾游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接待系统将尤为重要,为自驾车出行提供便利和完善的服务。

3.培养针对儿童群体的导游服务人员。为儿童消费者服务的导游人员首先要有热情、童心、耐心、责任心,很多旅行社在接待学校的春游秋游活动时,聘任持有导游资格证书的大学生兼职导游以满足市场需求,这部分导游虽对工作充满热情,易与小朋友沟通,但经验缺乏,无法很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旅行社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现有导游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在旅游中,应按比例为儿童配备导游和相关随行人员,落实责任制度,确保儿童在食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安全。此外,导游还应多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力争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导游讲解和娴熟的沟通技巧赢得小朋友的喜爱。

4.设计主题多元化的精品儿童旅游线路。无论是春秋游活动、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亲子游、修学游等旅游线路,都应以儿童为中心,真正从儿童的利益出发,按照他们的需求来设计线路,切忌图省事只将常规线稍作改装。旅游企业应开拓思路,开发形式多样,主题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如农家生活体验游、地质地貌成因游、亲近自然游、书法绘画游、体育运动游、名人故居游、历史遗迹游等。有时还应结合儿童喜爱的影视作品和经典著作设计线路,有些西方国家在此方面做出了表率,如丹麦推出了以安徒生为中心的童话旅游产品,德国也以格林兄弟为号召推出了“童话之路”,对中国有儿童的家庭市场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

5.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同时,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儿童是未来祖国和社会的栋梁,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未来的社会发展,儿童旅游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应是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儿童旅游产品始终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真正做到令儿童娱乐身心、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杜绝任何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不适宜儿童的旅游项目和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儿童旅游巨大的拖动效应终将呈现,旅行社和相关的旅游部门若能推陈出新,不断出精品,也必将取得经济效益的回报。

参考文献:

[1] 伍海琳.儿童旅游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及其市场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2] 谭颖.发展青少年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市场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

[3] 肖炜.论儿童旅游产品的开发[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

[4] 刘叔麟.青少年旅游与素质教育[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

[5] 崔海波.少儿旅游市场的新特点及开发策略[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6] 冯茂娥.素质教育与青少年旅游市场开发[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5).

篇7

一、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上半年紧紧抓住*旅游资源推介会、5.15第七届*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暨20*年海峡(*)旅游产品交易会、杭州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契机,开展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促销和招商引资活动。4月23日至25日,由*市人民政府和*市农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旅游资源推介会,在*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我市旅游企业在*农业展览馆共设展位47个,其中*展位特装设计及各参展单位资源展示,获得了各位来宾和*市民的好评。为期三天的旅游资源推介活动,35家参展单位在47个展位上共散发画册、折页、VCD风光片、书签、旅游线路报价表等各类宣传品4.96万份,与15家*市旅行社签定组接团合同31份,组团数93个,组团人数2422人次,组团金额186.1万元;与26家*市旅行社达成意向组团数1*个,意向人数1.39万人次,意向金额552万元。接待来访和旅行商及市民28*0万人次。部分参展单位还在展销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促销活动。如*艺术团每天在展馆进行多场茶艺表演。*、*等部分景区(点)还采取景点门票奖券(门票免费一日游)抽奖和旅游知识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吸引观众,活跃展台气氛,刺激*市民到*旅游。

5月14日至16日,由*市人民政府和*省旅游协会主办,*市旅游局承办的*旅游产品交易会,在*酒店隆重举行。这次活动,共邀请海内外旅行商87名,其中:境外旅行商65名,主要来自*、*、*、*、*等地;境内旅行商22名,主要来自上海、江苏、河南、浙江、安徽、山东、广东及本省。活动期间,在*酒店共设立42个展馆,参展单位主要来自新加坡、*、*、广州、汕头及*10个县(市、区)旅游企业和旅游商品生产厂家。42个展馆共展出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473种,其中境外19种。现场销售额5.36万元。签订旅游组接团合同5份,组接团人数达17000人次,组接团金额1450万元人民币,其中*3家国际社分别与*、*、*旅行商签订组接团合同3份,组接团人数12000人次,组接团金额150万美元;为期3天的活动,在42个展馆共接待海内外来宾及*市民4500人次,散发画册、折页、DVD风光片、旅游线路报价等各种宣传品5万余份。这场活动受到了与会来宾和广大市民的好评。这次旅游产品交易会,是历届规模最大、活动内容最多、展示*旅游风采最为强烈的一次。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省旅游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邀请的境外旅行商人数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二是第一次在投洽会期间布置旅游产品展馆,且规模一次性就达到40多个,并有海峡两岸50多家参展单位,携带近500种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工艺品参加展销;三是活动期间接待来宾及市民近5千人次,散发各种宣传品是历届投洽会的总和;四是第一次举办了*座谈会,为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繁荣*的旅游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五是首次由我局独自在旅游产品交易会开幕式和欢迎晚宴上承办了二场文艺演出。

6月5日至6月6日,由国家旅游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旅游局和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杭州市和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根据国家、省旅游局统一布署,我市组成由市旅游局局长为团长的一行260多人(含非正式代表,我市参团人数位居全省前列)的*团,赴*参加了这届规模浩大的旅游盛会。为期二天的旅交会,我市分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旅交会期间,参展的115家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点)、旅游商品厂家、旅游汽车公司、机场、火车站等旅游单位,在8个展台(其中*市6个、*区1个、*市1个)上共散发旅游风光片、旅游画册、折页、导游图、书签、年历卡、景区简介、招商计划书、茶叶等各种宣传资料和旅游纪念品37000多份。签订旅游组接团意向协议团队620多个(其中自驾车团60多个,180多驾次;会议团3个,1000多人次;旅游专列1个,700多人次),人数3万多人次,意向组接团金额750多万元。接待旅游业内人士、旅行团、杭州市民8万多人次。今年我市旅游展台除设计新颖、内容充实、突出生态旅游特色外,还注重在实物展示上下功夫。由*叉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环保电瓶车,一在展台上亮相,就吸引来了许多客户。展销期间共签订购买合同8份,金额达40多万元。旅交会期间,我们还积极与省内的兄弟地市和浙江、上海、江苏等周边省份的旅游局、旅行商、投资商进行沟通,向他们推介*的特色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广泛吸引海内外宾客、旅行商、投资商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组织部分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景区(点)负责人考察了浙江省的一些3A、4A级旅游区,着重了解景区(点)建设情况和管理经验。*市还充分借助旅交会这一活动平台,在会展前后以大篷车的形式,赴千岛湖、湖州、嘉兴、温州等地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并与当地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开展交流座谈,学习他们在景区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按照特色旅游线路,组织拍摄富有*风情的《中国*》DVD电视风光推介片。编制反映*主要景区(点)的《*旅游个性化邮册》等旅游宣传资料。

三、抓好旅游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正在与北京连五洲集团洽谈*景区整体经营权转让事宜。

四、认真抓好“春节”、“五一”二个旅游黄金周的统计、市场分析、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假日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六、积极参与市委办组织的关于*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研;参与市人大组织的关于延平区旅游工作情况的调研;参与局组织的关于*入境旅游市场的调研。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组织有关专家,完成《*》和《*》的评审,并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认真做好该《纲要》的修改工作。

二、积极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8月份赴西北旅游促销活动。

篇8

2009年11月下旬,我应邀赴丽江考察调研,并为玉龙雪山景区管理人员授课培训。其间,我与玉龙雪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涌涛先生多次交流,详细了解丽江市的旅游发展现状和玉龙雪山景区的营销管理模式,并在景区营销中心经理和程红先生的陪同下,全面考察了大玉龙旅游区的系列产品及其服务。从考察情况来看,玉龙雪山景区在品牌打造、产品整合、市场营销、文化建设和节目创新等诸多方面,均有极为出色的卓越表现。其领导班子的团结有力,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和国际视野,以及营销策略运用的精准细腻,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说,玉龙雪山景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其营销管理体系所形成的综合竞争力,已使其成为中国旅游景区行业的市场领跑者。

一、做大品牌:整合产品集群发展

玉龙雪山景区在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66家5A级景区之一,升级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整合周边六个景区的经营权,做大丽江旅游核心品牌景区。从 2008年1月1日起,游客只需手持一票,就可在两天内游览大玉龙旅游区。2009年4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壁画景区加入。自此,玉龙雪山从单一景区扩展为旅游产品集群。大玉龙旅游区包含八个景区,分别是玉龙雪山(5A级)、玉水寨(4A级)、东巴谷(3A级)、白沙壁画(3A级)、玉柱擎天(2A级)、东巴万神园(2A级)、东巴王国(2A级)和玉峰寺(2A级)。其中,大多数景区原来都是独立经营,大玉龙旅游区形成之后,全部由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和管理。

从景区营销角度看,玉龙雪山的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品牌扩展策略。所谓品牌扩展,是指景区在成功创立了一个高品质的知名品牌后,将这一品牌覆盖到其他景区产品,形成共同拥有一个家族品牌的旅游产品集群。品牌扩展策略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放大品牌效应,提高市场认知度,降低市场导入成本。但也存在市场风险。由于不同景区的品质不同,景区之间的市场关联性有强有弱,因此,这种策略如果运用不当,有可能损害景区的品牌价值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品质体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玉龙雪山景区采取了三项措施:

1、“大玉龙”作为主品牌

在成为5A级景区之前,玉龙雪山跟周边其他景区相比,虽然存在品质差异,但品牌关系却是平行的。这就带来一个很大问题:当游客以玉龙雪山为旅游目的地时,面对众多的景区品牌,常常无法做出选择。而小景点的不规范经营行为,使玉龙雪山的核心品牌地位不断遭受冲击。2006-2007两年间,在小景点高额回扣的诱导下,冲着玉龙雪山而来的团队游客被劝说改线的竟达150万人,使玉龙雪山损失了1.2亿元门票收入。更有甚者,某旅行社以“远眺玉龙雪山”的方式运作市场,2007年招徕游客到丽江9.5万人,但实际进山人数只有56人。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做大玉龙雪山品牌,二是整合周边旅游产品。然而,这其中有一个矛盾:如果八个景区仍旧独立经营,却统一使用玉龙雪山品牌,则会出现如前所述的景区品质下降,有损玉龙雪山的品牌形象;如果八个景区实行合并,又有销售捆绑之嫌,招致游客反对和旅行社抵制。

如何破解这一市场难题呢?景区管理层巧妙设计了一个“大玉龙”的新概念,将大玉龙旅游区作为主品牌,将包括玉龙雪山景区在内的八个景区作为子品牌。这样,既放大了玉龙雪山的品牌效应,使人产生良好的品牌联想,又使八个景区所形成的产品序列清晰可辨,凸显了大玉龙旅游区内的景区高品质和产品多样性。同时,在经营权整合的基础上,对大玉龙旅游区内的所有景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有利于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互利共赢的方式,将景区之间多年来为了争夺客源而展开的激烈竞争消弭于无形。

2、联票和单票双轨制

对于景区的整合,游客和旅行社最担心的是变相涨价和捆绑销售。为了消除市场疑虑,管理层采取了两个具体措施:一是大玉龙旅游区的联票价格定为190元,跟八个景区单独购票共计285元相比,大幅下降33%;二是联票和单票双轨制,游客想去单个景点,仍可以单独购票。这种灵活机动的价格策略,在推出之后很快被市场所接受。在全国景区涨声一片的情况下,玉龙雪山景区的门票价格调整却波澜不惊,几乎是悄无声息,足见其市场运作的沉稳老练。

玉龙雪山景区将联票价格定为190元,还有一层更深的市场意义。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价格上涨,一直是大众旅游市场的敏感话题。通常而言,游客对景区门票的价格敏感度,一是跟绝对价格有关,二是源于相对价格比较。作为国内旅游业的一线品牌景区,九寨沟门票价格220元,黄山门票价格202元,可谓是中国景区行业的两个标杆。玉龙雪山将联票价格定为190元,说明景区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200元的门票价格是一道“大众心理红线”,一旦逾越将会引发市场争议。而跟国内同类型的单一景区相比,大玉龙旅游区将八个景区的联票控制在200元以内,可以提高性价比,钝化价格敏感度。

3、构建景区绿色交通

大玉龙旅游区范围达50平方公里,为了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景区着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旅游线路的合理设计,二是构建生态环保的便捷交通,三是做好游客旅游的安全保护。

(1)设计旅游环线

以玉龙雪山为轴心,设计大玉龙旅游环线。大玉龙旅游区内的多数景区,都在玉龙雪山的山脚下,八个景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最远不到30公里。在这条旅游环线上,游客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主选择旅游方式和路线。可将玉龙雪山与其他景区组合,也可去玉水寨、玉峰寺和东巴谷等景点感受纳西文化,还可选择白沙壁画景点感受多元宗教文化的融合。

(2)修建雪山栈道

为了使游客既能充分领略雪山美景,又使该区域的冰川资源、草甸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玉龙雪山景区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冰川公园总长5400米的栈道、云杉坪栈道和牦牛坪栈道。

(3)开通环保专线

自2006年起,景区实施“绿色交通”工程,购置85辆达到“欧Ⅲ”标准的环保大巴,建立辐射冰川公园、蓝月谷(白水河)、牦牛坪景点的环保专线车线路,极大改善了玉龙雪山景区的环保条件和管理水平。

(4)增加索道运力

为了分流景区客源,提高游客满意度,景区分别对云杉坪、冰川公园和牦牛坪三条索道进行技术改造,使云杉坪索道运力达到1500人/小时,冰川公园索道运力从420人/小时提升到每小时1200人,牦牛坪索道运力达到420人/小时。这样,三个景区每小时能接待2340人,每天接待量达2万人。此外,专为《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而建的甘海子剧场,以及新开发的玉龙雪山水域景区蓝月谷,分别可容纳游客4000人和15000人。

(5)加强安全监控

为了做好安全救援工作,景区开发建设了数字玉龙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景区管理和安全救援,形成集事务管理、景区监控和安全救援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这样,既可以将游客从客流稠密区合理引导到其他景点,又能在大玉龙旅游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做到安全无死角。

大玉龙旅游区完成产品整合之后,2008年1月1日正式面向市场。从丽江地接旅行社和昆明旅行社的对外报价看,费用虽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丽江的酒店放开价格,把原来暗中的自费景点转变为直接报价,所以游客在丽江旅游的整体消费反而有所下降。

从一年多的市场实践来看,玉龙雪山景区的品牌扩展策略是成功的。2009年1—11月,大玉龙旅游区接待游客251万人次,玉龙雪山景区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同比增长23%。《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同比增长137%。接下来,大玉龙旅游区将从经营权整合逐步过渡到产权整合,并按5A级景区来打造。

二、细分市场:精耕细作渠道创新

我的案头一直放着玉龙雪山景区的三份材料:一是《玉龙雪山党旗红》,记叙景区动态和企业文化;二是《质量管理参考》,涉及质量监督和服务规范;三是《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客源市场分析》,是景区营销中心撰写的营销计划。每次翻阅这些资料,我都会平添几分感慨,对玉龙雪山的景区管理者深怀敬意。说实话,在我所走过的几百个旅游景区中,玉龙雪山算不上是规模最大的,但其景区综合管理水平无疑是最高的。下面,我根据玉龙雪山景区所提供的翔实数据,对丽江市的客源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以及玉龙雪山景区的营销策略创新,做一个简要介绍和分析,以供国内景区营销人员参考学习:

1、客源结构:国内为主,国际为辅

丽江市和玉龙雪山景区的游客来源,一直是以国内市场为主。2007年,丽江市接待国内旅游者490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40万人次,国内游客占接待总量的92.45%。国内市场分为传统客源市场和新兴旅游市场。前者又细分为六大客源市场,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云南省(以昆明和玉溪为主)、四川省和重庆市。根据2007年丽江市旅游局对本地旅行社的调查统计,团队接待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是广东、四川、北京、上海,超过5万人次的是天津、云南、浙江、江苏、深圳、重庆、河北。上述地区构成丽江旅游的一级目标客源市场,占国内游客总数的60%以上。

2、高端市场显现,客源结构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丽江城市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客源结构逐步呈现多样化,并且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高端客源市场。在丽江考察期间,我曾实地了解悦榕庄的经营状况。当我们中午一点之前抵达酒店时,除了一幢别墅还没有客人入住,其余客房全部订满,房价最低1720元,可见其火爆程度。不过,玉龙雪山景区目前的旅游消费主体人群,还是以月收入3000-5000元的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丽江城区的三星级以上客房也最为抢手。

3、新兴市场和境外市场快速增长

在客源结构方面,广东和上海等传统客源市场近年来有所下降,天津、河北、湖南、湖北、内蒙、甘肃、新疆和东三省等新兴市场迅速增长。其中,天津和河北的团队游客近年来增长最快。2004-2007年,来自天津的团队游客分别为24387人次、39636人次、68478人次和92759人次,四年时间增长3.8倍。在周边市场,自驾游人数增长明显。在入境市场,港澳台游客继续保持增长,日本和西欧的游客也明显增加。2004-2007年,丽江市接待外国旅游者56500人、108231人、153782人次和273690人次,四年时间增长4.8倍。但境外游客占接待总量的比例,目前仍只有8%左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丽江市和玉龙雪山景区在国内市场开拓方面成效卓著,境外市场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仍有较大潜力。针对丽江市的客流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玉龙雪山景区的营销策略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众传播,二是特色活动,三是渠道拓展。其中,景区重点加强了对境外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

1、分众传播

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具体市场的特性,选择最适合的媒体,采用该市场的潜在消费群体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促销宣传活动。

(1)国内市场

面向全国市场,重点与中央电视台和新浪、搜狐等知名门户网站建立常年合作关系;面向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主要在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进行广告宣传;面向省内和周边市场,重点加强在城际列车、城际飞机和高速公路旁的宣传力度,竖立制作精美的大型广告牌。

(2)港澳台市场

重在建立与旅游商、旅游网站和当地媒体的合作关系,主推“云南最神圣的雪山”品牌,突出神秘原真的东巴文化和原生态的雪山风光。其中,针对港澳台的中产阶级人士,着重宣传玉龙雪山与新马泰阳光沙滩截然不同的冰雪奇迹,主推“北半球最南的雪山”品牌,策划“东巴文化旅游节”、“雪山天籁”音乐会等活动,设计“东巴神山与世界奇峡”、“非常东巴非常雪山(Very DongBa, Very Snow Mountain)”等主题产品。媒体选择以旅游杂志、重要社区、娱乐场所和俱乐部为主。

(3)欧美市场

通过玉龙雪山国际摄影大赛、中瑞姊妹峰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和邀请欧美国家的外事人员和国际组织人员、媒体人员和专业人员。同时,策划“徒步虎跳峡”、“南国雪山探秘”、“雪山高尔夫”等探险旅游活动,吸引具有冒险精神的国际游客。其中,针对欧洲游客享受自然、重视在旅游过程中增长知识的心理,主打“原生态的东巴文化,原生态的玉龙雪山”品牌。针对美国游客喜欢探险和多样性旅游项目的心理,以“壮丽的雪山、神奇的虎跳峡”为诉求,在美国《国家地理》定期开设专栏,介绍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资源保护。此外,借助丽江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世界遗产论坛、纳西族“三朵节”等民族节庆与会展活动,吸引海外媒体、旅行商和国际游客,并在飞往主要客源地国家的国际航班上免费赠送多语种的玉龙雪山旅游资料。

(4)日本市场

重点加强与日本旅行社和观光协会的联系,主推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和东巴文化世界记忆遗产。其中,面向日本的银发市场,针对日本游客求新、爱动、追求高质量旅游的心理,主推“神秘东巴,古老神山”品牌。面向日本的高端客源,加强对玉龙雪山东巴文化特色商品、纳西特色餐饮的宣传力度。

(5)东南亚市场

针对泰国中青年游客喜欢刺激和创新、热爱登山滑雪的心理,以“彩云之南,玉龙雪山”为品牌,突出东巴神山的资源独特性和神秘性,突出包价旅游的价格优势。针对新加坡游客重视旅游品味、服务质量、旅游知识含量的心理,以“神秘的东巴文化,壮丽的玉龙雪山”为品牌,突出玉龙旅游的知识含量、生态环境和和民俗风情。

2、特色活动

与有实力的策划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新的活动创意层出不穷。综观玉龙雪山景区活动策划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三个结合”:一是跟民族文化相结合,比如“中国国际东巴文化旅游节”;二是跟体育赛事相结合,比如利用北京奥运会的机遇,加强与各类体育代表团的联系,展开“雪域高原,牵手奥运”的宣传攻势,筹建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吸引运动健儿到丽江进行体育集训。再比如为了吸引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高尔夫协会、自驾车协会和俱乐部合作,策划国际雪山高尔夫大赛等;三是跟影视作品相结合,比如利用《印象丽江》、《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和《茶马古道》等影视作品及其名人效应,以城市白领阶层为主要促销对象,策划和设计各种话题。

此外,玉龙雪山景区在活动策划过程中,比较注重大型旅游文化活动的国际性、时尚性和学术性。比如在“东巴神山”促销活动中,同时举办国际摄影大赛、中瑞姊妹峰节等国际性活动。再比如通过策划“国际东巴文化论坛”、“重回女儿国”等国际性的学术论坛,吸引国外专家学者,扩大玉龙雪山的海外知名度,进而拓展国际会议市场。

3、渠道拓展

在本地市场,主动联合相关机构,共建全市旅游营销联合体,实行丽江旅游目的地的共生式营销,强化对地接旅行社的影响力和主导力;在省内市场,跟其他景区建立契约式联合营销体系,比如跟昆明石林、大理三塔和楚雄恐龙谷景区结成“云南精品旅游线景区联盟”。

在外地市场,建立完善的旅游分销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成立旅游办事处,与当地龙头旅行社合作,联合开展旅游促销。同时,与各种社会团体建立联系,适时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旅游产品。此外,深入中高档社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开展社区营销和单位直销等。

在周边市场,与四川景区联合促销,与旅行社合作设计“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三江并流”、“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玉龙雪山—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等线路产品。在媒体和渠道选择方面,重点聚焦于区域市场内的专业媒体和渠道,锁定高端细分市场,选择时尚类杂志广告,并与专注于商务旅游的旅行社开展合作。此外,加强与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内的热点景区的联谊与合作,共同推出新的旅游线路,利用区域合作力量拓展市场。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玉龙雪山景区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很扎实。无论是媒体宣传、活动策划还是渠道拓展,都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分析基础上的。首先是细分目标客源市场及其旅游消费群体,其次是逐一分析每个客源市场的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旅游偏好,然后再针对每个具体市场的不同情况,分别提炼宣传主题和品牌广告语,设计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策划旅游文化和体育活动。这种建立在细分市场基础上的营销战术,具有精细化营销的显著特征。精细化营销对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营销执行力也是一个全面考验。尤其是针对境外市场开展精细化营销,还要具备国际化的开阔视野和广泛的人脉关系资源。作为一个拥有八个景区、全年客流量超过250万人次的大型旅游区,精细化营销不仅必要,而且是市场发展的重要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营销有助于提高景区营销管理水平,对提升景区经营业绩具有明显效果,但这种营销方式对景区的营销资源耗费较大。因此,在具体执行营销计划时要注意借势借力,尽量做到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收益。同时,还要防止过犹不及,使景区营销管理的日常工作流于琐细。此外,精细化营销本质上是一种紧贴市场和消费者的营销战术,如果将其运用于营销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反而会失去方向感和大局感。

三、印象丽江:实景演出成功探秘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国内刮起了一阵“印象系列”的旋风,《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和《印象海南岛》相继推出,演员阵容和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张艺谋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因此饱受争议,甚至遭到湖南某市的副市长实名发帖炮轰,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从市场角度看,《印象刘三姐》无疑是成功的。七年间,《印象刘三姐》总共演出2000多场,2009年演出497场,接待观众130万人,门票收入超过2.6亿元,净利润7000万元。至于《印象西湖》和《印象海南岛》的实际效益如何,景区和媒体语焉不详。只能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那么,前期投入高达7400万元的《印象丽江》,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呢?根据玉龙雪山景区的统计,《印象丽江》自2006年7月23日公演以来, 2007年接待观众23.64万人,2008年接待观众60万人,2009年接待观众140万人,全年演出927场,每天演出3-4场,门票收入超过1.5亿元,净利润7300万元,观众人数和净利润均超过了《印象刘三姐》。

《印象丽江》为什么能取得这样优异的市场业绩呢?就节目本身而言,主要是三个结合:丽江品牌与张艺谋品牌的结合、民间生活元素与实景演出艺术的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与雪山特殊环境的结合。然而,《印象丽江》的市场成功,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在推向市场之初,《印象丽江》至少面临三重压力:一是《印象刘三姐》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随后推出的印象系列已很难再现轰动效应;二是《印象丽江》跟丽江的另一台经典演出《丽水金沙》存在客源竞争关系;三是云南旅行社行业低价竞争严重,景区在渠道方面没有市场话语权。

事实上,《印象丽江》在2006年下半年,确实遭遇了相当大的市场困难。和程红先生告诉我,《印象丽江》起初是由景区之外的一家公司运营的,人气最惨淡的时候,500名演员的大型实景演出,现场只有8名观众。后来,景区决定直接经营,徐涌涛先生出任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对运营流程、市场策略和演员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一投资巨大的大型实景演出才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印象丽江》在营销管理方面有何独到之处?我曾就此问题跟徐涌涛先生深入探讨,他告诉我,当初最棘手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制定门票价格政策。既要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又不能让利太多而减少演出收益;二是如何选择渠道分销模式。云南各大景区的客源80%是团队,而团队客源实际上被地接旅行社所掌握;三是如何保证每场演出的高质量。原生态实景演出要想打动观众,演员必须在每场演出中保持最佳状态。而《印象丽江》全部是非专业的农民演员,来自16个乡村的纳西、彝、汉、普米、傈僳、白、苗、藏、回、摩梭、他留等十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演员占88.76%,要做到每场演出高质量并非易事。那么,景区是如何具体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徐涌涛先生认为,主要是抓好了三个环节:一是价格策略,二是渠道控制,三是演员管理。本文因受篇幅限制,对演员管理不做展开阐述,重点分析《印象丽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价格策略和渠道控制。

1、价格策略

作为一台新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票价高达190元,又尚未形成口碑效应,其营销难度可想而知。景区制定门票价格政策的两难选择是:如果不给旅行社大幅让利,团队市场很难在短期内有较大起色;如果给旅行社让利太多,又会造成净利润流失,甚至出现“赔钱赚吆喝”。更大的市场风险还在于,一开始门票优惠幅度过大,以后很难再改变。等到市场起来之后再提高团队票价,势必影响景区商业信誉,不利于跟旅行社的长期合作。

对此,国内景区在同类项目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曾经做过各种尝试和探索,目前比较常见的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先提高门票价格,再给旅行社大幅优惠,成功案例有苏州的原生态实景演出“四季周庄”;二是邀请旅行社参股,形成利益共同体,成功案例有大理的民族风情歌舞《蝴蝶之梦》。

然而,《印象丽江》却独辟蹊径,采取了一种超强势的、也是非均衡的门票价格政策。其基本思路是“抓大放小”,门票优惠政策和销售奖励措施向战略合作旅行社大幅度倾斜。比如,大型地接社全年团队人数超过5万人,就能享受逐级累进的门票优惠和销售奖励;中小旅行社全年团队人数低于5万人,就很少或不能享受门票优惠。这种把鸡蛋放在少数几个篮子里的做法,看似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但却成就了《印象丽江》的市场成功,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营销奥秘呢?简单讲,就是一句话:在一个竞争充分的成熟市场中,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这说明玉龙雪山景区管理层对旅游市场运行规律有一种透彻的领悟力。

那么,这种做法能否成为景区营销的基本范式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市场课题。不少景区在跟旅行社合作时,往往怀有一种矛盾心理:既希望旅行社带来更多客源,又害怕旅行社真的做大。就本案例而言,“抓大放小”必然导致“两个集中”:景区营销资源向少数旅行社集中,中小旅行社的客源向大型旅行社集中。结果,大型旅行社客源越来越多,景区市场规模也越做越大。这种市场局面的潜在风险是,旅行社如果因为某种原因突然改变线路,景区将会面临难以承受的市场损失。不过,从《印象丽江》目前的市场运作来看,这种担忧似乎是多余的。2009年,大型地接社全年团队人数最多的已超过20万人,景区跟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尽管如此,我还是宁愿认为玉龙雪山景区的这种强势营销方式是一个市场特例。强势营销的背后,必须有强势的品牌和高品质的产品作为支持。于此同时,景区管理层还要有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对大型景区而言,如果品牌尚不够强势,产品也不具有稀缺性,应该慎用这种强势营销方式。对中小型景区而言,更要防止营销资源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市场边缘化。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成功可以学习,但是不能复制。这一点,我们在研究玉龙雪山的成功案例时要特别注意。

2、渠道控制

旅游分销的渠道系统,主要有三种:垂直分销、水平分销和复式分销。跟西方国家相比,国内旅游起步较晚,至今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垂直分销系统。景区针对团队客源市场所构建的旅游分销渠道,其实是一种以量取胜、严重依赖中小旅行社的水平分销。

旅游分销的渠道模式,也分为三种:独家制、密集式分销和有选择的分销。从国内景区的市场实践来看,独家制的渠道模式,不利于景区的市场发展。多数景区主要采用密集式分销,其渠道主体是成千上万的中小旅行社。其中,大型景区有时也会深入客源地市场开展远程促销。中小型景区由于实力有限,团队客源主要依靠地接旅行社。

《印象丽江》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渠道模式是“有选择的分销”。所谓“有选择的”,是指景区并不针对所有旅行社实行分销,而是抓住旅游分销链上的某些关键环节,跟少数旅游商合作,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分销渠道。景区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改变旅游市场的游戏规则,加强对客源市场的营销控制力。

举例来说。徐涌涛先生在出任印象丽江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迅速启动市场。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完全依赖地接旅行社,景区不仅要向旅行社大幅让利,而且会使《印象丽江》导入市场的速度放慢。怎样做到既保持门票价格不变,又能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呢?经过认真思考,景区管理层决定采取三个营销步骤:

其一,瞄准港澳台地区的高端客源,首先突破台湾市场,树立《印象丽江》大型实景演出的高端品牌形象,吸引国内旅行社跟进。

其二,深入客源地市场,针对大型组团社直接促销。比如在珠三角地区,跟南湖国旅西部假期合作,将《印象丽江》纳入其西部旅游常规线路。同时,借助其同业宣传平台,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其他组团旅行社,大力宣传包括《印象丽江》在内的线路品牌。

其三,销售平台前移至昆明,以授予权的方式,跟大型地接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样,既体现了景区对龙头旅行社行业地位的充分认可,又确保了团队客源的大幅增长,还消除了中小旅行社低价竞争的市场空间。

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市场分析;南靖紫云山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用来平衡经济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先选择。就目前中国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市场和消费行为的生态化日益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旅游将引领中国下一波旅游开发的热潮。然而,很多生态旅游区在规划时,对生态旅游市场分析不科学、不深入、不到位而难以设计出适销产品;在发展时,因缺乏市场细分而无法精准营销,最后因无法吸引真正的生态旅游者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基于此,文章从现有研究中总结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和类型,并将其运用于南靖紫云山生态旅游区的产品开发中。

1“生态旅游”的定义

现有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的探讨,目前虽还未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定义,但从中可总结出生态旅游的一些标准和特征。齐费尔(1989)指出:描述生态旅游的词汇包括强调活动内容的“自然旅游”“探险旅游”和“文化旅游”,以及侧重其价值的形容词,如“负责任的”“替代的”“讲道德的”旅游。吴楚材等人(2007)将现有“生态旅游”概念系统地归纳为5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回归自然说”“负责任说”“原始荒野说”。卢小丽等人(2006)对中外近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进行内容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综上,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往往都是以自然为基础,也强调游客的深度体验,并经常与社区相结合,同时可能也包括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探险活动。由此可见,生态旅游者有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它不同于大众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或文化旅游,是一个特殊而独立的市场。在生态旅游区规划时如果简单地将后三类旅游的项目复制、包装成生态旅游项目,很显然难以吸引真正的生态旅游者。

2生态旅游者的特征

国内对生态旅游者特征的研究比较少,国外则比较多。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生态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需求和动机等方面的研究。首先,关于生态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虽有不少的研究,但缺乏统一的结论。较多的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者中有1/3是重复消费者,其收入颇丰,受教育程度较高。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生态旅游者有不同的偏好,例如女性生态旅游者对野营、骑车旅行等探险性较强的旅游活动兴趣不大,但对徒步旅行却甚为推崇。其次,对于生态旅游者的需求特征,研究文献中普遍的认识是:生态旅游者偏好在环境质量较高的自然环境中旅游,喜爱野外宿营和从事有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例如野外徒步、丛林生态探险、陆地观鸟和观海洋动物等;生态旅游者一般对物质条件要求不高,不需要特殊的设施设备;生态旅游者对目的地安全和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服务条件要求较高,如对景物、景点标识与环境教育信息较为重视。最后,对生态旅游者来说,学习和保护环境是最为关键的旅游动机;体验旅途艰辛、冒险与挑战自我、追求高质量的环境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旅行等都是生态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

3生态旅游者的类型

3.1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对生态旅游者进行分类的标准有很多,包括人口统计特征、旅游者的出游目的和形式以及所使用的服务设施等。但西尔弗伯格等人(1996)、李天元(2005)的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者具有共同的志趣或环保理念,因此心理特征研究是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生态旅游者的有效途径。Laarman和Durst(1987)根据旅游者的活动强度和对自然历史的兴趣程度,将生态旅游者分为一般的生态旅游者和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严格的生态旅游者(hardecotourist)是一种理想类型,只占了整个生态旅游市场中的一小部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他们信仰生物中心论,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敬畏与关爱,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这种潜在的价值观导致了他们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旅游者的特点:他们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和深刻的环境责任感;主动接近大自然、关注和思考环境问题、希望有体力上的挑战;对旅游服务要求低、逗留时间长;喜欢那些距离遥远、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喜欢自己安排的、小规模的、专业化的旅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Softecotourist)代表了与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相对的另一端,占了整个生态旅游市场的大部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上,他们具有明显的人类中心论倾向,认为人类优于自然界,或是独立于自然界。因此,他们只把大自然当作一种旅游消费对象。与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相比,他们的特点是:具有中等的或表层的生态意识和浅显的环境责任感;只对大自然进行“蜻蜓点水”式的接触,缺乏与自然环境的深入交流;对旅游舒适度的要求较高,希望能提供享受性的、足够的设施和服务条件;更愿意选择交通便利、距离较短的目的地;喜欢由旅行社或旅游经营机构替他们安排旅行,以大规模团队的方式旅游,以一日游为基础的短途旅游体验。

3.2组织性的生态旅游者

韦弗(Weaver)和劳顿(Lawton)(2001)认为在上述这两种旅游者类型之间,还存在一种中间类型的生态旅游者,即组织性生态旅游者。组织性生态旅游者拥有学习和了解自然环境的旅游动机,也具有较强的环境责任感,这一点他们类似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但是,他们要求一定的旅游服务条件,从这一角度看他们更接近于甚至超过了一般的生态旅游者。比如说,他们依靠旅行社替他们安排旅游行程,喜欢有导游人员陪同旅行,还认为生态旅游景区应该提供足够的旅游服务和设施。可见,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是可以从大众观光市场中吸引一些生态旅游者的。Kusler(库斯莱尔,1991)识别出旅行团中的生态旅游者,这是指团队旅游者到比较独特的目的地区旅游。

4南靖土楼紫云山生态旅游区的产品开发

4.1南靖紫云山生态旅游区概况

南靖县紫云山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土楼旅游区内,紧邻世界遗产地田螺坑土楼群和裕昌楼。在自然旅游资源上,紫云山生态旅游区有连绵的山体、优良的植被、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地以及点缀其间的山涧溪流、山泉跌水、怪石奇岩、珍惜动植物等。除了山林资源外,紫云山还有500亩茶园,以及小规模的制茶工厂和一些农耕地。多元而保存良好的自然资源,再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构成了本规划区的主体核心资源,这为生态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本生态旅游区赋存有限,但由于紧邻下坂村、永定县以及中国景观村塔下村,这些地方是世界遗产福建土楼的主要载体,它们拥有东斜西歪楼等代表性的土楼以及客家居民与民俗风情等高等级人文旅游资源。这为紫云山旅游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背景。

4.2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根据“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并迎合旅游市场朝“休闲、度假、娱乐、文化”发展的趋势,紫云山旅游区将突出“原生态、真实性、教育性”的体验,打造两类生态旅游产品和项目,详见下图。第一类生态旅游产品,针对的是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以“精致化”为建设原则,以“生态健康、探索探险”为产品特色,在紫云山森林内开展行走、跑步、骑行、滑翔运动以及森林游憩活动。第二类生态旅游产品,针对的是亲子度假家庭,以“养生”为建设原则,以“文化体验、亲子教育”为产品特色,在紫云山茶园内建设耕读茶文化馆、紫云山禅院以及休闲农业项目。

4.3目标市场定位

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研究,我们将紫云山旅游区的目标市场定位在两类群体:一是严格的生态旅游者;二是一般的生态旅游者或称大众生态旅游者。从目前中国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看,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属于特殊兴趣市场,虽含金量高、增长迅速,但规模不大,这一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有待于旅游者对环境认知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市场往往与自然旅游市场融为一体,所以当前还是应该多吸引大众旅游市场中喜欢自然旅游、户外休闲的群体。在这一类群体中,亲子度假市场具有极大的潜力。家庭度假是当前度假市场的主体,他们大部分是35岁以上人群,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家庭与工作压力较大,对健康和知识有较高的要求。紫云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高山茶园是度假市场的不二选择,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体验土楼文化、禅茶文化以及参与森林游憩。

参考文献:

[1]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0.

[2]李天元.生态旅游及其局限性:基于营销视角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学刊,2005,4(20):25-30.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

篇10

[关键词]科技旅游 客源市场 长三角地区

我国长三角地区是科技旅游的示范地区,有许多成功的开发典型。2007年“长三角青少年旅游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市旅游委联合上海市科委结合科普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公布了2条2007年度上海科普场馆旅游示范线路,分别是以上海地震科普馆、上海天文博物馆、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主要景点组成的旅游示范线路和以科技馆、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孙桥农业开发区等主要景点组成的旅游示范线。目前上海市有20家专题性科普旅游示范地,年接待量超过了450万人次, 2010年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为这些科普基地开展长三角青少年旅游奠定了基础。从2008年开始,上海市对旅行社组团参加科普旅游进行资助。一年度内旅游客源达到5万人次以上,且经营规范的旅行社,都可申请相关的资助。

一、长三角地区科技旅游客源市场概况

1.客源市场空间分布

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客源市场,但空间分布比较集中,国内的游客主要集中在江浙沪,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长三角地区的06年的客源市场分布具体为:江苏约为30.4%,浙江为21.2%,上海为13.75%,其余省份比例均不超过5%,这些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半数以上的客源都来自区域内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之间的流动。

2.旅游者的旅游目的

目前,大多数旅游项目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度假旅游、会议旅游、奖励和公务旅游等项目也越来越多,同时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旅游的发展,使得科技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根据2006年的国内旅游目的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游客的旅游目的,观光旅游占38.7%的比例,度假旅游占17.9%的比例。旅游项目的构成变化说明了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的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旅游产品在更新,旅游结构在优化。随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商务旅游和科技旅游将适应市场需求,受到大众的欢迎。

3.旅游接待量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旅游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地区差异。2006年,上海地区是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是最多的,年接待量为 9011.94万人次。华东地区的游客接待量呈现出阶梯分布:一级阶梯为上海;二级阶梯为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宁波;三级阶梯包括了绍兴、常州、嘉兴等9个城市。从每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快速,旅游接待量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

因此,长三角地区有着广泛的客源市场,有开发客源市场的潜力,旅游需求规模比较大,而且该地区的客源市场呈现出新的增长空间,科技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很值得去研究,促进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二、长三角地区科技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

本文对客源市场的现状进行探讨主要从科技旅游者的特征以及科技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科技旅游者的特征:

科技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和职业;另一表现是旅游者的决策行为特征,也就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是什么原因吸引了游客参加科技旅游。

1.旅游者的人口特征

和所有的旅游活动一样,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旅游活动。科技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和性别有关,据问卷调查显示,男性对科技旅游的参与度大于女性,出游性别比(男:女)为2.28: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出游性别比(1.27: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了解科技,科技旅游的参与者越来越多,在年龄层次上中老年游客比例比较大,不同的科技旅游者会根据科技旅游产品的不同而选择旅游项目。

受教育程度影响科技旅游的开展,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参加科技旅游活动的旅游者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知识的获取有较强的欲望,能很好地融入到科技旅游活动中。正是由于科技旅游者都是受过较好的受教育,不同的职业会参加不同的科技旅游活动。

2.旅游者决策行为特征

绝大多数的旅游者都会选择科普场馆和网上浏览来对科技旅游产品的信息进行收集。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非常发达的社会,信息的获取是多方面的。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很便捷,加上科普场馆的开发和建设为人们获得科技信息的提供了帮助。旅游者外出参观科技旅游景点的时,往往选择亲友偕行或者单位组织,而结伴自助游的方式成为了最佳选择;而选择参观科技旅游景点主要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通过参观游览,增加科技知识,这说明对于科技旅游者来说,旅游目的明确,是参加科技旅游活动,是为了了解科学技术,科技活动带动旅游活动,这也是科技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所在。

据上可见,科技旅游者呈现出年龄层偏大、男游客多于女游客、旅游者受过高等教育,故对科技的专业性、知识性需求强。旅游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是上网查阅和科普知识的宣传,一般科技旅游者都会选择与亲友结伴,主要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2)存在问题

科技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这样一个新名词对很多旅游者来说都是比较陌生,在长三角地区,除了一些专门的科技馆之外,其他类型的科技旅游产品都不被旅游者所知晓,主要在于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树立品牌,没有知名度;体验性内容少、旅游项目单一、枯燥;科普旅游缺乏娱乐性,游客参与项目太少;景区门票价格较高阻碍了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参与;景区周围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与其他旅游产品缺乏有机衔接和协调,景区多处于城市郊区,缺乏专门的旅游交通线路,交通不便。

三、长三角地区科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策略

1.做好科技旅游产品的营销,加强产品的宣传

科技旅游产品属于新兴的旅游产品,可以采用差别化营销策略,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可以采用:一系列的促销活动、食品节活动、网络宣传以及强化广告宣传。旅游交易会、长三角旅游论坛等都是旅游宣传的平台,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加强宣传,中国国际旅游节也是一个好的机会,大力提倡科技旅游。2011年5月19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旅游节”,这也成为了科技旅游产品进行宣传的绝佳机会。

2.开发出主打科技旅游产品,适应目标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科技的核心,科技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上海,两个省会南京和杭州为辅。从旅游产品发展的规律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旅游产品已相对稳定和成熟,。科技旅游产品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需要结合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充分利用科技交流、科技研讨等活动,广泛听取国内外科技专家的意见,确定科技旅游发展的计划。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科技馆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是还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规划,不断整合,提高服务质量。在合理规划和推出科技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突出科技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去开发旅游产品,使其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3.培养科技旅游专业人才,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科技旅游是新的旅游项目,科技含量比较较高,这就要求从业者既要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科技知识。在开发科技旅游产品时需要有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能及时将科技相关的信息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去。同时,导游服务人员是实施科技旅游产品的一线工作人员,更需要了解科技旅游的专业知识。有科技旅游产品的企业需要培养专门的旅游人才,成立专业培训队伍,邀请专家和学者前来讲学。通过理论学习和查阅专门书刊、杂志等,使从业者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很好地开展科技旅游,为游客传播科技知识,同时旅游企业也获利。

4.借鉴国外科技旅游的先进经验,政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大力开展科技旅游

国外的科技旅游近几年来发展很快,规模也比较大。各个国家都对自身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研究和分析,挖掘出了具有特色的科技旅游内涵,科学确定各自的科技旅游主题。国外的科技旅游真正实现了旅游场馆、旅游者、社会之间互相支持和彼此协助的良性循环。因此,长三角的科技旅游需要借鉴经验,合理开发,优化组合,设计出能突出主题的旅游产品。科技旅游的开展也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科技旅游。加强科技旅游市场的开发管理,规范科技旅游市场的开发,使科技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设计并指导科技旅游产品的价格,避免出现内部价格战。

四、结语

长三角地区横跨江浙沪15个中心城市。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科技、教育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旅游年接待量很大,江浙沪的国内游和入境游的接待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而科技旅游产品的数量及级别该地区也居全国前列,因此,长三角地区要发掘新的旅游产品可以把科技旅游产品作为该区的特色产品大力开发;该地区的科技场馆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已形成渐趋成熟的管理领导体制,可以大力开发并形成该区的核心旅游产品。随着该地区客源市场的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有更多的旅游者对科技旅游感兴趣,自发并带动身边的人参加科技旅游。传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观光旅游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旅游者开始注重休闲娱乐体验和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参与相联系在一起的科技旅游模式,科技旅游将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徐斌,邱扶东.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刘小红. 我国科技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 2008年.

[3]史萍.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4):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