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开放经济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开放经济与管理

篇1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6-0123-02

新形势下H省的产业集群要发展,进而推动本身工业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必须要依靠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通过竞争促进了解,通过了解推动合作,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唯有如此,资源配置的高效率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合理选择才有保证,技术的迅速升级才有可能,产业集群的发展才能有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结合H省经济发展的条件,构建开放经济环境的产业集群的管理[1]。

1 重视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外向型集群

1.1 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渠道

在交通运输环境方面,应加快交通干线建设,形成与区外省市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科学规划物流网络,重视物流中心的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引入国外资金,整合省内资源,发展外向型集群。在对外经贸渠道方面,通过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扩大企业自营出口经营和引入外商流通企业等多种手段,实现外经贸渠道的顺利转型。

1.2 对内开放,利用国内资金支持本省工业产业的扩张,依托国内市场构造产业发展的纵深

对于H省这样的省份而言,强调对内开放、强调H省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强调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仅就国内市场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告别短缺经济之后,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国内市场的扩张速度、市场分工的深化、市场结构的调整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生着变化。与整个国际市场相比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是当前国际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世界经济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中国和亚洲市场的发展情况。因此,如何在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中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从H省的情况来看,在促进对内开放上,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上,尚缺乏稳定的机制和手段[2]。H省没有一家全国性的贸易流通企业,具有全国性销售网络的骨干企业也不多。在省内市场活跃的贸易流通企业,不是外资就是来自沿海地区。以每年吸引的省外国内资金为例,2012年,到位的内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6.4亿元,占全省GDP、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分别为12.7%和24.2%。仅从这一数据上看,对内开放的重要意义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H省的对内开放发展较快,取得的成就也较大。相对于对外经济发展而言,H省的对内开放的发展在规模上、影响力上都更大。这与H省西部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与其他西部省份相比较,H省的经济优势、资源优势直接决定了H省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往来中,处于优势地位。而H省的地理位置、经济优势又使得H省对西部省份,尤其是该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过去的实践已经表明,对内开放不仅是H省工业经济结构条件的前置条件,也是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关键因素[3]。

2 打破自我封闭,构建开放的集群运作机制

2.1 存在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人为分割

目前H省集群主要集中在各个政府规划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内,而工业集中发展区在空间规划、地理位置方面,与所在城镇均有较为明确的分界线;在集中发展区中所适用的政策和制度,均较区域外有所优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集中发展的空间和制度条件,从而推动集群的发展。但也在客观上隔断了集中发展区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4]。沿海一些地区在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部门的过程中,采取的也是建立工业园区、封闭运行的模式。在园区中,资金、管理、技术甚至原材料,都由国外提供,园区企业只负责加工制造,产品也主要输出国外。这样,除了使用当地的劳动力之外,园区经济与当地经济之间并无联系,更谈不上对当地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这种状况被称之为“另类二元经济”。一方面,园区经济在区域外需求的带动下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地经济却在本地市场需求疲软的作用下显示出衰退的迹象。在出口创汇的压力下,一批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的企业得到了发展,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除了较低的价格外,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较弱,产品的附加值更低[5]。从实践上看,在低价策略支持下的出口增长,不仅容易遭遇贸易壁垒,更是一种资源的损失和“贫困式的增长”。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在构造投资“洼地”刺激工业集中发展的同时,没能充分利用园区的扩张效应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其经济效益的来源就在于集群本身与区域经济的密切联系。因此,在加快H省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的同时,有必要借鉴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教训,以避免集群与区域经济脱节的自我封闭情况出现。

2.2 集群的产业关联性较弱

产业集群是依赖区域优势,通过产业链纵向整合、横向联系发展起来的企业集聚,其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密切相关。从H省集群发展情况来看:①从政策层面上认定的产业集群多数处于县(市)行政区域内,跨区域集群尚未出现。而县级工业园区由于投入不足,为相关产业提供服务的专业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产业关联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基础。各个县(市)的产业集群存在较为明显的“同构化”现象。②目前的企业集聚还处于企业“扎堆”阶段,多数在园区内的企业并无密切的联系[6]。

3 扩大区域市场,增强区域市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H省人口基数大,只要人均消费提高一点,消费总量就会有很大的变化。消费增加了,区域市场需求就会旺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就会形成。人均消费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要提高H省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①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调整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为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必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城镇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加强劳动职业培训,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为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必须给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消除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到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体系中;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覆盖面,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③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扩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鼓励其扩大消费。

4 结 论

区域市场作为H省工业产业集群的腹地,其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市场运转的效率高低都对集群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采取综合性政策手段,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加快要素市场化,尽快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场,是发展区域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新婷,刘新艳.基于动态开放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防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1):128-132.

[2]张新婷,刘新艳.产业集群动态开放创新网络系统的构建[J].江苏商论,2010(9):132-133.

[3]任淑华.邢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平乡自行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87-288.

[4]王松,盛亚.不确定环境下集群创新网络合作度、开放度与集群增长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3(21):289-290.

[5]孔洁,张丹.开放经济条件下嘉兴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启示[J].科技经济市场,2007(07):115-116.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保安全、抓教育、促发展”为主题,突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工作顺利进行。正确处理好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相互联系,齐心协力,努力营造安全、礼貌、祥和的教育教学环境。透过建立“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活动,广泛宣传,完善制度,强化职责,落实措施,促进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上访事件,无周边环境问题。以求师生平安,秩序井然。

二、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局班子成员

成  员:各乡镇中心校长、局直学校校长、局二级机构负责人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明确工作重点。各学校要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1、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危害等教育;

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个性是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3、要认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网络文化中的腐朽、消极资料的潜力;

4、要加强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危房、消除安全隐患,严防伤害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5、对容易引发火灾、存放危险品及人员集中的场所作重点检查,要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

6、要加强对仪器室、实验室、机房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严格剧、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7、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8、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

9、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10、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困结对助学,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开展建立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势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教育系统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课讲座、橱窗、板报等广泛宣传,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好处,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知识等。用心引导和教育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职责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三)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潜力。重点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防电、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并注重自我保护潜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潜力。

(四)完善制度,安全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诸如,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设施定期检查制度,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流行病预防隔离制度,治理周边环境协调制度,使得相关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依章办事,狠抓落实。

(五)协调关系,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各学校要尽全力协调与当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学校周边的关系,争取他们多方面的支持,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全体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正常进行。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不洁的小摊商贩等。

篇3

一、我国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资产作为油气开采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料,是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为油气开采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了保证。加强资产管理、推行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关系到油气开采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中储量资产还未纳入,仅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90%以上。其中,固定资产又分为6大类:油气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油气集输设施、运输设备、机器设备、其他设备,其中油气资产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固定资产总额的85 %以上。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油气开采企业对资产进行了归口管理,初步建立起一套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实施油藏经营战略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

一是资产管理的范围较窄。目前,我国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仅局限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而对于占企业相当大比重的储量资产的管理,还没有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效地结合,资产管理的内容与实施油藏经营管理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资产管理尚处于静态管理阶段。目前,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价值的入账、折旧、报废处置流程的简单核算,处在实物完整性的简单管理状态,对资产的使用状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特别是对于资产的运营状况分析还没有提上日程,对资产分布状况、运行分析、使用效率效益的高低还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定期或者动态的资产经营分析制度,不能真正发挥领导参谋助手作用,不能为资产的日常修理、保险、更新改造、调剂、租赁和利用率提高等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三是资产管理渠道不畅,各环节之间脱节。目前油气开采企业的资产运营模式主要是:由计划部门负责资产购建计划的审批;由机动、基建、采油、集输等有关部门负责资产的购建;由财务部门的基建投资岗负责资产转资前的账务核算;由财务部门资产组负责资产转资前的验收和转资后的日常管理。不难看出,资产的管理是由不同部门分段管理,部分部门只管投资不管产出,各环节之间很容易出现脱节,特别是作为资产管理的最重要环节――资产的入口是由非资产管理人员控制管理,资产管理人员无法真正实现对资产“一生”的管理,这给管好资产带来了种种不利。

四是增量资产管理与存量资产管理脱节。投入的资产有的重复,有的利用率不高,没有在盘活存量的基础上考虑增量的投入。

二、油藏经营战略对资产管理的要求

油藏经营战略作为油气开采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指导思想,它是在分析油气开采企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条件和生产要求的基础之上,以油藏作为油气开采企业经营管理最根本、最直接的对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整合企业各种资源,强调各学科的协同性,从经济和技术的双重角度出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最大量的油气,使油气田开发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随着我国油藏经营战略的付诸实施,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是以成本和效益为核心,合理优化资产配置。实施油藏经营战略,必须坚持以成本和效益为核心,对于资产管理而言,就是要最大限度的盘活存量资产,用好增量资产。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存量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对资产投资的管理。

二是从资产的投资到报废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油藏经营战略的实施要求资产不论大小,从计划、审批、购买、验收到转资,经历日常的使用、保管、维护,一直到报废、清理,中间每个环节都不能忽略,资产的报废处置与资产的购置转资同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当形成一个全过程动态的资产管理体系,弥补资产管理的漏洞,制定严格的程序规范,防止资产从管理脱节中流失。

三是优化增量与盘活存量并重。实施油藏经营战略,就要将目前油田发展的方针定位为“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降低总量”。在控制增量资产投资的同时,认真研究存量资产闲置的原因,盘活闲置资产,使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重新发挥作用。

四是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资产。各项资产是实施油藏经营战略的主要物质技术条件,企业应充分有效地使用资产,定期对资产的构成、利用率、完好率以及资产的利用效果等指标进行分析,采取改进措施。财务部门还应配合设备部门,搞好老设备的挖潜、改造、革新工作,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基于油藏经营战略的资产动态管理方法设计

实施油藏经营管理,建立油气开采企业动态资产管理机制,就是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学习国内外科学的资产管理经验,打破以往的资产管理模式,对资产的管理从源头抓起,从设备购置及工程开工开始参与,到竣工验收、转资交付使用、日常管理、报废处置,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其具体思路(如下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以储量评估为资产管理的出发点

油气储量资产化的过程,也就是油气勘探开发企业走向市场,建立和完善储量市场的过程。物探公司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寻求优质储量,然后通过储量市场,将储量销售出去。油气开采企业从油气储量市场上收购储量,通过有效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因此,储量资产化的实质就是油气勘探开发实现商业化、资产化经营,通过油气储量进入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油气开采企业来讲,油气储量资产化是企业资产管理的核心。

建立油气开采企业动态资产管理机制,就要将储量管理纳入到资产管理的范畴内,建立以储量评估为基础的动态资产管理机制,使地面资产的配置适应地下资源状况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油气开采企业资产运行的效益。

(二)实现资产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资产寿命的长短、生产效能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设计结构和各种参数,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资产的正确管理与有效使用。同时,资产的使用寿命除与自身的物理性能相关外,还与地下的油气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密切相关。基于此,资产管理人员须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资产正常高效的运转,否则会影响油气的开采量。资产管理人员应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加强资产的动态管理以提高利用率,对价值巨大的重点资产实行单项资产跟踪管理,从资产的购建、转资、使用、日常管理直至资产的闲置报废与处置的全过程实施重点监督与管理,全面掌握企业资产的增减变动、用途、结构、保全以及运行成本等状况,确保资产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得到有效的使用。

四、油气开采企业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方法的应用对策与建议

(一)按油藏经营战略要求合理配置资产

资产是油气开采企业实施油藏经营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传统上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的配置都是按油气生产单位进行配置的,与油藏经营的需要缺乏联系,因此,进行基于油藏经营战略的油气开采企业资产动态管理,就要根据油藏经营的要求合理配置资产,使资产发挥最大效用。

(二)加强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一套准确、精细的资产实物、使用状况数据资料是进行资产动态管理的前提条件。对企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将盈、亏、报废、租赁、闲置、相互占用资产等作为清点,明确各项资产产权,通过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清查不遗漏、盘盈资产及时上报,将准确率较高的数据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为了保证资产基本数据的完整,需要实施资产的网络化管理,实施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网络化办公,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确定后备案在册,资产管理网络初步建立,使基层各种资产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各级财务资产部门,使油气开采企业资产数据库及时得到维护,真正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

(三)提升油气开采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油气开采企业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方法的应用,要求企业从资产运营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资产营运和相关技术培训,加强各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使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以保证资产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改变传统的看待资产管理人员的眼光,确立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培训为掌握生产工艺、熟悉市场交易、明白财务流程、懂得资产运作的复合人才。

(四)进一步完善油气开采企业资产运营分析及激励约束机制

篇4

一、对于既有划拨用地,又有出让用地的危旧房改建区和大面积开发的建设用地,拟全部采取先划拨的方式,一次拨给开发建设单位,待拆迁完成后,在有偿出让的地块开工前,经评估再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二、在办理划拨用地手续时,可根据不同地段和建设用地面积,收取每平方米5?50元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预定金,以督促开发建设单位在拆迁完成后尽快按市政府1993年6号令的规定办理土地出让手续。

三、此项出让预定金收缴入库手续按地价款入库手续办理,在交款单位办理正式出让手续时,可充抵地价款。

四、各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在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必须严格按规定核发,对未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

特此通知。

附件: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预定金标准

地区等级        预定金标准(元/m2,地)

一                        50

二                        45

三                        40

四                        35

五                        30

六                        25

七                        20

八                        15

九                        10

篇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那么两国之间是否需要进行货币政策的合作、货币政策合作是否存在收益,以及货币政策合作收益的大小如何,成为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的梳理,在总结现有理论成果的同时,给未来研究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新开放宏观经济学;资本管制;最优资本管制

一、引言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规则及其选择,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Obstfeld和Rogoff(1995)所建立的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NewOpenEconomicModel),首次在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框架中讨论了汇率的决定,并成为研究开放经济货币政策问题的基本范式。Engel(2015)认为,新凯恩经济学是研究货币政策的有力工具,原因不仅在于引入垄断竞争和价格粘性等扭曲,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干预提供了条件,而且通过家庭效用函数的二阶逼近,能够得到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的目标函数,从而研究央行最优的货币政策选择。因此,我们将从两个角度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央行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和货币政策合作是否存在合作收益。其中,第一个主题研究了当执行泰勒法则时(Taylor,1993),央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是否考虑了汇率波动;第二个主题则探讨,纳什货币政策与合作货币政策,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机制,是否会影响社会福利。

二、开放经济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

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经典文献之后,很多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Clarida等(2002)建立了两个大国的开放经济模型,虽然他们主要讨论了两国货币政策合作的问题,但是这一模型却为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Lubik和Schorfheide(2005)在其基础之上内生性的引入了汇率的不完全传递行为,使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数据进行贝叶斯估计,得到了它们的货币政策规则和经济特征,发现货币政策规则对汇率波动的反应系数很小,所以两国的货币政策部门在制定货币政策规则时,并没有考虑汇率因素的影响。除了两国经济模型,新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另一类重要的经济模型是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它将世界看作是一系列小国的集合,任一国家的经济波动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很小。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在小国开放经济模型的基础上,估计了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使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未将汇率波动纳入到货币政策之中,而英国和加拿大则相反。在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后,他们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冲击在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发现贸易条件对国内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Adolfson等(2007)在模型中纳入了工资粘性、可变资本利用率、资本调整成本和习惯形成等多种摩擦,以及汇率的不完全传导,估计了欧盟的货币政策。郑挺国、郭辉铭(2012)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也未考虑汇率波动的影响。

三、国家之间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合作

促进国家之间货币政策合作是IMF及20国集团的宗旨之一。但国家间货币政策合作存在收益吗?如果存在收益,收益有多大?收益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货币政策合作是否存在收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Clarida等(2002)在含有价格粘性的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认为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但是如果我们考虑特殊的情形,即当家庭的风险规避系数为1时,纳什货币政策与合作货币政策的福利效果完全相同。即使经济系统中存在外生的成本冲击,两国之间也不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Obstfeld及Rogoff(2002)发现当面临全球性冲击或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取1时,两国货币部门之间并不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当面临个体冲击且相对风险厌恶系数不为1时,货币政策合作存在收益,但收益很小,可忽略不计。具体而言,当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取2的时候,合作收益的上限为产出的0.019%。Benigno和Benigno(2003)在带价格粘性和垄断竞争的随机两国开放经济模型中研究了货币政策实施价格稳定性的条件。他们发现当两国所面临的冲击对称时,即冲击在所有时刻所有状态下均相等,复制灵活价格下实际配置的货币政策是约束Pareto有效的。如果冲击是非对称的,则当两国经扭曲性税收调整过的垄断扭曲水平相等时,复制灵活价格下实际配置的货币政策是约束Pareto有效的。否则,给定两国经扭曲性税收调整过的垄断扭曲水平,当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等于1或者等于风险厌恶系数的倒数时,复制灵活价格下实际配置的货币政策才是约束Pareto有效的。Corsetti和Pesenti(2001)研究了最优货币政策的国际维度,认为在相互依存的经济中当厂商的价格加成受货币波动影响时,货币政策制定者只维持国内的价格稳定性并不是最优的。这样的政策会增加汇率的波动性,从而使得外国厂商在面临出口目标市场上更大不确定性时索取更高的价格以降低风险。而高的进口价格会降低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最优的货币政策要在降低由垄断引起的扭曲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之间进行权衡,即最优的货币政策不但要稳定国内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加成,还要稳定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加成。Pappa(2004)发现,当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之间替代弹性以及家庭的跨期替代弹性取值都在合理区间时,货币政策合作带来的收益最大能够达到家庭稳态消费水平的0.51%。发现当本国和外国商品间替代弹性不为1且该弹性不等于跨期替代弹性时,存在货币政策合作收益,但他们也没有讨论收益大小。此外,货币政策合作能否带来收益还与经济中的其他一些因素有关。Sutherland(2002)发现货币政策合作收益取决于金融市场结构。当两国能实现完全风险分担,而且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间替代弹性大于1时,合作带来的收益最大;当两国不能实现风险分担时,合作带来的收益几乎为0。Canzoneri等(2005)发现合作收益取决于各国部门之间生产率冲击的相关性。Liu和Pappa(2008)发现贸易结构的巨大差异,将导致合作时的货币政策,通过操纵贸易条件,使之对贸易品部门比重较大的国家有利。通过模型的数值分析,他们也发现货币政策合作收益最高时可达稳态消费的0.62%。

四、结论

篇6

关键词: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

中图分类号:F8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33-03

我国近几年通货膨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发生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全球经济危机为背景,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大规模资本的流动,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短暂的通胀后开始转向通货紧缩形成了对比,呈现出由初级产品价格带动的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并且显现出向全面通胀发展的趋势。

一、国内外各学派相关研究

(一)国外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关研究

西方经济学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研究,大体上有4种情况: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货币分析、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凯恩斯派分析、社会成本推进分析和小国开放模型(陈岱孙,厉以宁,1991)[1]。

1.输入型通货膨胀货币论

约翰逊(H.G.Johnson,1972)提出了货币主义学派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模型,他认为,国际性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货币现象,它源于世界货币增长率大于世界产量(收入)增长率;在国内信贷不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国际储备增加将增加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从而引发国内通货膨胀,这种由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通货膨胀即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并建议采取紧缩的国内信贷政策来抵消国际储备上升带来的货币扩张效应,从而有效抑制输入性通货膨胀 [2]。

2.输入型通货膨胀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主义框架下分析通货膨胀及其传导的主要工具是菲利普斯曲线。Branson(1975)将菲利普斯曲线和贸易方面结合起来,将贸易收支与收入相联系,随后又将本国价格与世界价格相联系[3]。Branson和 Marston(1989)则提供了带来本国价格上升的更详细的检验,指出净出口将提高收入,且本国收入的增加将直接带来进口需求、更多的消费或储蓄;投资的增加将带来更多的产出和就业,从而推高价格;如果需求的增加发挥了作用并溢出到不同的经济部门,那么价格总水平将上升[4]。但Choi (1980)指出,进口价格包含在价格预期中(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因而较难追踪通货膨胀的传导过程[5]。

3.输入型通货膨胀开放小国模型

1970 年,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Odd Auk rust,1970)首次提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结构型通货膨胀,提出了著名的“小国开放经济通货膨胀模型”。该模型认为,通货膨胀由国际价格推动,主要通过开放经济部门、劳动力市场以及进口价格传导至国内。根据这一模型的论述,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是:世界价格上涨带动开放经济部门的物价上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应地,该部门的工资水平随之上涨;随后,前者的波动又传导至非开放经济部门,其工资开始增长。但是非开放部门的生产率低于开放部门的,因此推动了物价上涨。模型表明,假定开放型小国国内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是均衡的,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高于世界通胀水平,前提是其不影响世界产品价格。

4.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论

结构主义学者把通货膨胀过程描述为:对进口产品需求的增长带来对增量资金的需求,增量资金在外汇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对银行信贷扩张而得到满足,从而迫使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因此,在对外资流入和中间产品的高度需求在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给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施加压力,导致本国的名义汇率下降,由此引发的进口价格上涨触动了本国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和使通货膨胀过程得以不断自我加强的工资――价格螺旋,工资价格螺旋上升通过货币存量自发增长而得以维持(林玉红,2008)[6]。

在此过程中,结构主义理论考虑供给层面的通货膨胀原因,强调发展中国家外汇的短缺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Taylor,1983;Yeklan,1993)[7]。

(二)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关研究

现有国内文献中,卢锋(2008)较为全面地归纳了两种意义上的输入型通胀含义,一种体现货币学派通胀理论展开运用的国际分析视角,考察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不同国家总需求和货币过量扩张如何通过贸易、投资和汇率进行跨国传导;另一种体现非货币通胀认识视角,强调外部冲击推动进口价格上升,并通过成本推动机制向特定经济体引入通胀。卢锋(2008)认为,这两重意义输入型通胀论建立在不同理论假设基础上,且带来了差异的政策取向:前者与各国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主动遏止、抗击国际性通胀压力政策立场相互兼容;后者则认为特定国家需求管理政策对这类通胀无能为力,或认为需求管理政策会“伤害经济增长”而不具有合意性(Cagan,1980)。卢锋 (2008)分析认为,中国事实上并不符合国际经济学标准理论中“小国模型”、“价格接受者”等的假定。张哲人等(2007)认为,输入性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通过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途径,导致一国国内经济产生通胀压力的现象。

在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途径上,余珊萍(2002)将其概括为4种,即价格传导、需求传导、清偿性或流动性传导、预示和示范效应传导,并且考察了不同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陈全功、程蹊(2004)主要考察了国际贸易中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途径,认为主要通过总供求传递、货币供应量传递和价格传递三条渠道输入通胀,影响一国物价水平。

资本项目渠道下的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更具有隐蔽性。郑超愚(1996)着重考察了外资流入变动所引起货币供应量随之变化的现状,经分析后发现汇率政策的制定与现状存在一定偏差。李稻葵 (2008)提出了两类输入型通货膨胀,其一为国际游资逃离发达经济体而转向新兴市场国家形成“热钱”涌入,从而形成我国外部输入的总需求膨胀;其二为“国际市场上以原油、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升”使我国总供给遭受冲击。韩剑(2009)在理论上考察了全球化对国内通货变动的影响渠道,包括贸易渠道、金融渠道、政策渠道以及心理预期渠道等。

二、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路径分析

(一)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表现为国外市场价格变化―进口商品价格变化―国内开放经济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变化―国内非开放经济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变化―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这种传导机制过程可用斯堪的纳维亚通货膨胀模型来说明。我国学者在阐述这一问题时,主要是对进口量、进口品价格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以此说明国外因素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陈全功、程蹊 (2004)认为,在国际贸易往来基础上,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可以通过价格传递路径、货币供应量传递路径、总供给―总需求路径三条途径来影响他国的物价水平。研究发现贸易收支在实体经济方面对国内通胀水平的影响有限,而在货币经济方面,贸易收支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的供给影响则较大。赵振全和刘柏(2005)通过实证月度数据得到,1998―2005上半年我国通货膨胀由国际收支状况引导的外汇占款从而货币渠道的影响较为重要。

21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波动,表现最为明显且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际原油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左小蕾(2008)在考察2008年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时,即强调了外部成本推动的作用,主张刺激内需的应对政策。唐安宝、赵丹华(2011)认为,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引致本国相关产品出口增加、对外贸易出现顺差,贸易顺差又会使外汇储备增加,构成外汇占款,导致国内基础货币增加,最终引起通货膨胀。

(二)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

在国际资本流动方面,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世界货币供应量、利息率、汇率和资本流入等途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其中资本流入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受关注。按照流入资金的性质,将资本账户下资金划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外商直接投资涉足实际生产交换,是资本相对稳定的长期资本;热钱是追逐风险利润,是投机性较强的短期资本,存在较强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这两种形式的资本流入,都会导致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形成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引起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价格水平的上涨带来一定压力。其中FDI的流入会增加基础货币和银行信贷,这样将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并相应地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

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孙婉洁、藏旭恒(1995)从外资流入对通货膨胀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入手,考察了外资流入对我国 1993―1994 年通货膨胀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外资流入对此阶段的通货膨胀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因而,国内对外资的消化能力,如资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等是决定外资流入能否对国内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的关键因素。

王健超(2005)通过构造FDI与物价指数、货币供给的方程,发现FDI与两者都有正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货币政策、疏导投资过热的政策建议。王健、黄健(2008)认为我国通货膨胀高企的重要原因是国际游资所为,应以国际视野来看待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并且认为通过汇率政策的调整可以有效地疏通国际游资撤离我国,降低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三)汇率传导机制

从传导机制上来分析,虽然汇率变动在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过程中非独立存在,但汇率预期对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传导机制中影响较大。我国现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本国汇率的调整方向和程度受到限制,且汇率变动更无法抵消不平衡,甚至可能加剧;若本国汇率贬值,则反映加剧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贸易渠道的通货膨胀传导将更为明显,但资本渠道的作用程度还受汇率预期升值或贬值因素的影响。

自汇改后人民币步入缓慢上行的通道,国内学者开始将重心逐步放到从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的视角来研究经常项目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邓永亮(2010)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进口商品无论直接进入销售渠道还是作为中间产品再生产,都能通过降低价格来抑制通货膨胀。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利于降低国际投资资本流入我国,因而抑制通货膨胀;我国存在一定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汇率变动的支出转换效应在中国并不显著,因此,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效果有限。

深究汇率传递效应递减的原因,不同学者也做出不同的解释。Amit Ghosh(2008)经过研究发现,最终产品在不同产地产出,生产成本会因为贸易时的汇率变动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从而降低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中间产品的因市定价的程度越高,所传导给最终商品的通胀会越低。

三、文献述评

研究输入型通货膨胀意在为寻找出其传导机制,切断或抑制其传导途径,从而减少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尽管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讨论在于国外因素如何影响本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但在其中实际上涉及两个具体过程:其一是国外因素如何直接影响本国经济变量,这一过程中是否涉及价格变量均可;其二是这些受到国外直接影响的变量如何通过本国各部门之间的传导作用于国内价格水平。从前文综述的理论可以看到,各学派关注的视角与阐述的内容在这两个具体过程中均有所差别,而前一过程也部分决定了后一过程的表现。从国际收支角度切入的理论中,凯恩斯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倾向于总量层面短期传导渠道机制的分析和归纳;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学派则强调世界货币与本国货币的传导影响,关注长期存量均衡。开放小国经济模型侧重本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之间的结构性特征以及两部门商品价格之间的传导关联,突出供给层面的价格影响来源,也为发展中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结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借鉴;拉美结构主义学派则提供了对短缺经济体在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现象的启发。相对而言,综合视角的研究对于分析具体国家具体发展阶段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更有借鉴意义。

处于转型与开放并存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经济体,加之面临的世界格局已与上世纪末完全不同,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也将体现出与其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特点。尽管现有国内研究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传导与对策等问题,但丰富的文献中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对输入型通货膨胀涵义界定不明确,从而在研究我国开放变量与国内通货膨胀关系时无法分辨国外因素还是本国因素主导。如对资本流入引发通货膨胀的研究中即没有深究是什么因素引起了资本流入。

第二,大多只从关注进口价格或资本流入等单一渠道或机制讨论外部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忽略了各传导机制同时发生作用的分析,并未构建讨论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研究体系。

第三,应对政策的讨论倾向于定性说明,且大多关注货币政策,缺乏对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制度的系统性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445-492.

[2]H.Johnson,Balance of payments in the monetarist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MIT Press,1972.

[3]Branson,W.H.Monetarist and Keynesian Model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Infl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65(2):

115-119.

[4]Branson,W.H.,R.C.Marston.Price and Output Adjustment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Z].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Mass.,USA.1989.

[5]Choi,J.J.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nsmission of Inflation in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D].1980.

[6]林玉红.输入性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7]Taylor,J.B.,"Low inflation,Pass through,and the pricing power of firm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1.44:1389-1408.

Review on the input type inflation

LIU Ying-di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

篇7

关键词:长三角 城市群 经济整合 梯度推移模式

一、引言

梯度推移模式是20世纪下半叶,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提出的。他们认为,无论在世界范围、一国范围还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总是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客观上会形成经济梯度;存在经济势差情况下,就存在经济推移的动力,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依据梯度推移规律,有条件的高梯度区域先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二级、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发展。

所谓梯度就是指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必须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制定政策,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按照数学上梯度的概念,梯度系数可以用对比指标之差与空间距离的比值衡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式(1)中,Tij表示i地区j指标相对中心地区的梯度系数,yij与yj分别代表对比地区和中心地区的j指标值,xi是对比地区与中心地区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沿中心地区向外,指标值逐渐下降。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的实证分析

传统的梯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工业化”理论,常以工业化指标衡量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这种梯度标准单一化的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首先,只考虑了经济层面因素,对自然要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层面没有考虑;其次,即使在考虑经济层面因素时,也只是以经济规模或技术指标衡量,其实根据城市不同特点,以不同指标衡量,梯度分布可能不同。鉴于本文研究目的,与以往学者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方面测度了该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另外,为避免把梯度静态化,本文采用2007年数据与1995年数据计算进行对比,以对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给以把握。

(一)经济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主要经济指标来测度该区域梯度分布情况,包括经济规模(用地区GDP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所有城市所有指标数据均能找到情况下,选2007年数据 以衡量该区域梯度分布现状,并与1995年数据对比,以把握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根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大小,选取上海为中心城市,计算其它十五个城市各经济指标梯度系数。其中各城市与上海的通勤距离,以及各城市经济指标值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结果分析

把相关数据带入公式1,计算出各城市各指标相对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如表2所示:

在相比较的各个变量中,yi1地区生产总值、yi3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了城市经济规模,其中yi1是经济总量规模,yi3反映了利用外资规模;经济增长率yi2代表了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1.经济规模梯度格局。由表1可知,各城市yi1和yi3两个指标1995与2007年的梯度系数均为负,并且各城市间的梯度系数存在较大差距,表明上海在经济规模上能够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并与其他城市间形成了梯度转移格局;纵向比较各城市1995与2007年yi1和yi3的梯度系数,发现2007年各系数绝对值均比1995年大,表明上海与其他各城市经济规模的差距有拉大趋势;横向比较各城市yi1的梯度系数,发现该区域经济总量上1995年由上海向外大概形成了五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苏州(梯度系数绝对值达到45.64),第二梯度区嘉兴、南通和无锡的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较高,分别达到20以上,第三梯度区常州、镇江、杭州、南京和绍兴五个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在10到20之间,第四梯度区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达到了5以上,包括湖州、宁波、泰州和扬州,最后一个梯度区包括舟山和台州,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值只有4.01和3.53,这可能是由于两地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原因,2007年该区域各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排序变化不大,苏州仍然属于高梯度区,梯度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但如果把系数超过100的城市归为一类时,苏州、嘉兴和南通可以归为一类成为第一梯度区;横向比较各城市yi6的梯度系数,与yi1相同,2007年与1995年开放经济梯度系数排序基本未发生变化,系数值由大到小分别是苏州、嘉兴、南通、无锡、镇江、常州、杭州、南京、绍兴、湖州、宁波(2007年为泰州)、扬州、泰州(2007年为宁波)、舟山和台州,根据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分布格局,但由表看出,嘉兴和南通开放经济梯度系数增长较快,可以同苏州归为同一类梯度区。

2.经济增长速度梯度格局。yi2反映了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变量值是百分数,总体上各城市梯度系数值都比较小,但1995年某些城市(如南通、镇江、扬州、常州、无锡和台州)梯度系数值都已经不为负值,表明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经不需要接受上海转移,可以自己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转移;而2007年,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均为正数,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上海,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开始被打破。

综上所述,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总量与实际利用外资上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表明总体上,上海仍处于梯度转移的中心地位;但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上海,上海梯度转移的优势受到了限制;三大产业的梯度格局显示,其他城市第一、二产业均超过了上海,上海向其他城市梯度转移潜力有限,但未来第三产业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

注:Tij(i=1-3)表示i城市相应指标梯度分布系数。其中每个变量梯度系数的大小意义不大,本文只注重同变量不同城市或不同年份间的比较。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群梯度转移模式的缺陷

与封闭条件不同,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的作用范围超出国界,而不只限于国内范围。产业的跨国转移、资本的跨国流动、企业的跨国投资考虑的不只是城市的规模,更多的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跨国资本和企业对输入城市产生各方面影响,使其经济增长超越原来的路径,获得比中心城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产业的国际转移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而非仅仅选择城市规模大、发展程度高的城市,从而使某些产业在中小城市得到优先发展。这些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会逐步被打破,中小城市某些产业的发展未遵循梯度转移的原理,而是直接由国际因素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该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与上海的第二产业梯度系数为正,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上海生产成本的增加,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得到发展,而上海则展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都市化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并未遵循梯度转移模式,各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也表明了此问题。因此,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该地区的整合发展。

注:本文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代号:B.37-0115-08-002),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1.戴宏伟,2004: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结构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

2.丁任重,2006: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兼评梯度推移理论,《经济学动态》,第12期

3.贾利军,2007:长三角群体城市经济整合机制与模式探讨,《现代经济探讨》,第7期

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分析

贾利军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本文衡量了长三角城市群各主要城市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实证分析了经济梯度整合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适应性。得出结论认为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 城市群 经济整合 梯度推移模式

一、引言

梯度推移模式是20世纪下半叶,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和海特等人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提出的。他们认为,无论在世界范围、一国范围还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总是处于不平衡发展状态,客观上会形成经济梯度;存在经济势差情况下,就存在经济推移的动力,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依据梯度推移规律,有条件的高梯度区域先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二级、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可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发展。

所谓梯度就是指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必须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现状,并根据现状制定政策,采取相应方法和措施。按照数学上梯度的概念,梯度系数可以用对比指标之差与空间距离的比值衡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

式(1)中,Tij表示i地区j指标相对中心地区的梯度系数,yij与yj分别代表对比地区和中心地区的j指标值,xi是对比地区与中心地区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沿中心地区向外,指标值逐渐下降。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的实证分析

传统的梯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工业化”理论,常以工业化指标衡量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这种梯度标准单一化的方法存在两方面缺陷:首先,只考虑了经济层面因素,对自然要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层面没有考虑;其次,即使在考虑经济层面因素时,也只是以经济规模或技术指标衡量,其实根据城市不同特点,以不同指标衡量,梯度分布可能不同。鉴于本文研究目的,与以往学者不同,作者采用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方面测度了该区域经济梯度分布情况。另外,为避免把梯度静态化,本文采用2007年数据与1995年数据计算进行对比,以对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给以把握。

(一)经济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主要经济指标来测度该区域梯度分布情况,包括经济规模(用地区GDP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资额、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保证所有城市所有指标数据均能找到情况下,选2007年数据 以衡量该区域梯度分布现状,并与1995年数据对比,以把握不同区位多元梯度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根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大小,选取上海为中心城市,计算其它十五个城市各经济指标梯度系数。其中各城市与上海的通勤距离,以及各城市经济指标值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

(二)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结果分析

把相关数据带入公式1,计算出各城市各指标相对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如表2所示:

在相比较的各个变量中,yi1地区生产总值、yi3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了城市经济规模,其中yi1是经济总量规模,yi3反映了利用外资规模;经济增长率yi2代表了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

1.经济规模梯度格局。由表1可知,各城市yi1和yi3两个指标1995与2007年的梯度系数均为负,并且各城市间的梯度系数存在较大差距,表明上海在经济规模上能够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并与其他城市间形成了梯度转移格局;纵向比较各城市1995与2007年yi1和yi3的梯度系数,发现2007年各系数绝对值均比1995年大,表明上海与其他各城市经济规模的差距有拉大趋势;横向比较各城市yi1的梯度系数,发现该区域经济总量上1995年由上海向外大概形成了五个梯度区:第一梯度区苏州(梯度系数绝对值达到45.64),第二梯度区嘉兴、南通和无锡的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较高,分别达到20以上,第三梯度区常州、镇江、杭州、南京和绍兴五个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在10到20之间,第四梯度区经济总量梯度系数也达到了5以上,包括湖州、宁波、泰州和扬州,最后一个梯度区包括舟山和台州,经济总量梯度系数值只有4.01和3.53,这可能是由于两地离上海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原因,2007年该区域各城市经济总量梯度系数排序变化不大,苏州仍然属于高梯度区,梯度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但如果把系数超过100的城市归为一类时,苏州、嘉兴和南通可以归为一类成为第一梯度区;横向比较各城市yi6的梯度系数,与yi1相同,2007年与1995年开放经济梯度系数排序基本未发生变化,系数值由大到小分别是苏州、嘉兴、南通、无锡、镇江、常州、杭州、南京、绍兴、湖州、宁波(2007年为泰州)、扬州、泰州(2007年为宁波)、舟山和台州,根据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梯度分布格局,但由表看出,嘉兴和南通开放经济梯度系数增长较快,可以同苏州归为同一类梯度区。

2.经济增长速度梯度格局。yi2反映了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变量值是百分数,总体上各城市梯度系数值都比较小,但1995年某些城市(如南通、镇江、扬州、常州、无锡和台州)梯度系数值都已经不为负值,表明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已经不需要接受上海转移,可以自己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转移;而2007年,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均为正数,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上海,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开始被打破。

综上所述,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总量与实际利用外资上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表明总体上,上海仍处于梯度转移的中心地位;但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上海,上海梯度转移的优势受到了限制;三大产业的梯度格局显示,其他城市第一、二产业均超过了上海,上海向其他城市梯度转移潜力有限,但未来第三产业仍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

表1 各城市指标相对于中心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表

城市 yi1 yi2 yi3 城市 yi1 yi2 yi3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1995 2007

南京 -10.47 -46.74 -0.14 0.03 -1999.20 -3742.89 杭州 -12.10 -50.50 -0.13 0.01 -2226.56 -4046.83

无锡 -21.23 -90.08 0.00 0.06 -3537.12 -6568.28 宁波 -8.77 -38.46 -0.05 0.00 -1493.60 -2648.42

常州 -16.87 -73.49 0.01 0.03 -2801.18 -5587.88 嘉兴 -27.12 -125.21 -0.38 0.03 -4579.31 -9240.16

苏州 -45.64 -186.16 -0.30 0.12 -6745.64 -10900.4 湖州 -9.61 -45.14 -0.06 0.02 -1661.39 -3357.57

南通 -26.99 -124.53 0.18 0.07 -4395.09 -9062.47 绍兴 -10.42 -47.79 -0.09 0.01 -1740.92 -3606.50

扬州 -7.76 -35.54 0.02 0.02 -1314.41 -2696.89 舟山 -4.01 -18.50 -0.06 0.01 -674.73 -1426.29

镇江 -16.82 -77.40 0.04 0.03 -2865.39 -5814.52 台州 -3.53 -16.49 0.00 0.00 -623.56 -1276.93

泰州 -7.81 -35.75 -0.03 0.02 -1307.45 -2706.30

注:Tij(i=1-3)表示i城市相应指标梯度分布系数。其中每个变量梯度系数的大小意义不大,本文只注重同变量不同城市或不同年份间的比较。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群梯度转移模式的缺陷

与封闭条件不同,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的作用范围超出国界,而不只限于国内范围。产业的跨国转移、资本的跨国流动、企业的跨国投资考虑的不只是城市的规模,更多的考虑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利润的最大化。跨国资本和企业对输入城市产生各方面影响,使其经济增长超越原来的路径,获得比中心城市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产业的国际转移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而非仅仅选择城市规模大、发展程度高的城市,从而使某些产业在中小城市得到优先发展。这些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梯度转移格局会逐步被打破,中小城市某些产业的发展未遵循梯度转移的原理,而是直接由国际因素带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梯度分布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该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与上海的第二产业梯度系数为正,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上海生产成本的增加,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生产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得到发展,而上海则展现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都市化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并未遵循梯度转移模式,各城市与上海的经济增长梯度系数也表明了此问题。因此,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条件下,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该地区的整合发展。

注:本文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代号:B.37-0115-08-002),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1.戴宏伟,2004:大北京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结构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2期

篇8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75-03

具有全球化视角与本土经验的国际金融人才是我国金融业最为稀缺的,这需要合理有效的国际金融培养体系。在学科一专业―课程三级体系中,课程具有相对的弹性,而课程的弹性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与教学次序的安排相比,教学内容的确定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国际金融本科层次教学内容体系,局部论及研究生层次教学内容体系。

一、金融学科定位与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论争

追根溯源,金融学科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事实上,金融学科的定位与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论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长期以来,金融学科的定位存在争议。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在《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一书中对金融学应当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金融学应当属于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金融学是接近经济学还是更接近管理学等三个问题上指出:其一,金融学不纯粹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其二,金融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其三,金融学的研究范畴应该横跨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充分体现交叉融合的特点。

在国际金融学独立性的问题上,复旦大学姜波克(2000)认为,国际金融不是国内加上“涉外”内容的简单延伸;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上述认识在相当程度上界定了国内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作为教育部推荐教材已出三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国际金融教学的走向。然而,国内学术界对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体系一直存在争议。天津财经大学的王爱俭(2005)提出,姜波克对国际金融学内容的界定是一种创新,但并不能完全概括国际金融学的特点,尤其是忽略了国际金融实务的内容。因此,姜波克等人所指的国际金融学称为“国际金融理论”似乎更确切一些。另外,国际金融是否存在主线,或者主线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尚未达成共识,需要我们进一步展开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陈雨露新编的《国际金融》(第二版,2006)教材在融合国外商学院侧重微观与经济学院偏重宏观的基础之上,率先提出“国际金融市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为国际金融课程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国际金融教学的内容体系究竟应涵盖哪些内容?已有认识与相关教材并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这需要我们对该问题进一步探索。

二、国内外教材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教材

高级国际金融教材以Obsffeld&Rogoff的《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为代表,该书是美国许多一流大学国际金融学研究生课程的主要教材或重要参考书。全书首先建立了经常账户跨时分析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该框架分析了实际汇率和贸易条件、资产交易风险的不确定性对经常账户变化和经济周期国际传导的影响以及国际债务问题,并将最优增长模型引入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接着分别介绍了名义价格完全弹性条件下和粘性价格条件下的货币模型;最后讨论了动态的粘性价格模型。该书引入了微观基础的跨时均衡分析方法,试图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中级国际金融教材首推Krugraan(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Obstfeld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下册国际金融部分。全书包括两篇:汇率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该书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变化和争议,所提供的分析方法与全球经济大事密切相连,涵盖了汇率和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内容,并在第六版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全球化的冲击等新内容。

如果说上述两种教材属经院流派,那么商学院流派的国际金融教材则侧重微观与实务。以布特勒的《国际金融学》(ITP国际出版公司)为例,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外汇与汇率的决定、外汇衍生产品的外汇风险防范、国际资本市场与投资组合、跨国公司财务管理,涵盖了国际金融市场与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内容。

(二)国内教材

国内国际金融的代表性教材为姜波克、陈雨露、易纲与张磊编著的三本教材,其教学内容比较详见表1。可以看出,国内国际金融教材的课程内容强调的主线不一,进而体现在课程体系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通过国内外教材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流行的教科书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各有侧重,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主要在经济学院模式与商学院模式(衍生出研究型导向型与实用型导向型)、全球问题与中国问题(包括港澳问题)中寻找平衡。

三、教学内容体系应与时俱进

国际金融作为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体系应是与时俱进的。(1)应体现经济学的演进。经济学的演进对国际金融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与货币危机理论等国际金融核心内容中均有所体现。例如,国际收支决定理论中的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与供给论分别对应了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反映了经济学的演进过程;在汇率决定理论中,粘性价格的运用(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外汇微观结构研究的发展也反映了经济学中对微观基础的重视;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得益于信息经济学的推动,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较少涉及信息经济学,而第二代与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则大量运用了信息经济学。(2)应体现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例如,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际金融理论的危机,已对货币金融危机理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等有关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形成冲击。它一方面暴露了当前的国际金融理论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国际金融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对此,国际金融的有关教学内容也必然需要修正和补充。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开放与兼收并蓄的思想,我们认为,与时俱进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的主体框架为:“三位一体”、“六大结合”与“四大内容”。

篇9

关键词:贸易开放 金融开放 货币政策 有效性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在稳步推进中:2002年QFII的确立和实施、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推出等都是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伴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国内货币政策的执行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这无疑也会对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本文从国际经验角度,运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与价格效应的影响。

文献回顾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就有学者围绕着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展开研究。此后,Krugman (1979)、Frieden (1991)等对该理论展开了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二者均认同不可能三角的成立。Karras (1999)将经济开放因素引入IS-LM模型,运用38个国家1953-199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随着经济开放度(用外贸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GDP和进口总额/GDP来度量)的上升而下降,而价格效应随着经济开放度的上升而上升。

早期的研究主要从贸易开放角度进行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开放对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例如黄明皓(2010)对8个国家1980-2009年数据进行检验认为金融开放度的增加短期内将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金融开放度的提高将对长期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

既有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本文在Karras(1999)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开放度的影响,并采用更为广泛的全球数据进行检验: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970-2010年的数据,以期能够更准确地检验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模型建立与数据处理

Karras(1999)模型是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贸易开放因素推导得到的,本文对其模型进行改进,引入金融开放因素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且控制了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水平值的影响,建立产出模型和价格模型如下:

(1)

(2)

其中,j表示第j个国家,t表示第t年,y是产出增长率,p是通货膨胀,m是货币政策变量。TR、F分别是贸易开放指标和金融开放指标。可以看出,上述模型中,贸易开放程度与金融开放程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别用θTR和θF来度量,如果这两个参数显著表明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对货币政策存在显著影响;如果这两个参数分别与βTR、βF的符号相同,表明是放大了货币政策效果,反之则是减弱了货币政策效果。

在数据处理上,y采用GDP增长率,p采用的是CPI增长率,m采用的M2增长率。F采用的是Chinn和Ito(2008)指标,这个指标是根据IMF公布的汇率安排和汇率管制年报(Annual Report on Exchange Arrangements and Exchange Restrictions,简称为AREAER)计算得到的金融开放程度综合指标,被大量研究广泛采用;为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贸易开放指标分别采用进出口总额/GDP(TR1)和进口额/GDP(TR2)来度量。除金融开放指标,所有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的WDI数据库,样本区间是1970-2010年,包含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

实证结果分析

参考Karras(1999)的研究,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分析产出效应,可以看出产出增长率存在显著的惯性特征,估计系数约为0.17,并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当年的货币政策m的估计系数大于0,并且基本上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刺激当年产出增长。但滞后一期的m的影响不显著,而滞后两期的m对产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不过系数值远小于当期的估计值,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减弱。本文所关注的开放经济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反映在Fj,tmj,t、TR1j,tmj,t、TR2j,tmj,t的系数估计值上。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采用什么指数度量贸易开放度,这三个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并且均大于0,这表明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的上升都将增强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

其次分析价格效应,可以看出,通货膨胀率也存在显著的惯性特征,估计系数约为0.32,并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当期、滞后一期及滞后两期的货币政策的估计值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在滞后两期以内,即两年内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都存在显著影响。从估计值上看,当期和滞后一期的估计值均大于0,其中前者大于后者;而滞后两期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正向,不过估计值明显减小,表明货币政策对通胀的长期影响减弱。本文所关注的开放经济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估计值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并且全部小于0,表明贸易开放程度与金融开放程度的上升都将减弱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

观察表1可以发现: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水平值的系数估计值在估计产出效应时显著为负,而在估计价格效应时显著为正,这意味着经济越开放的国家其GDP增长率反而越低而通货膨胀水而越高,这似乎与直觉不符。对数据重新做了检验,消去开放经济因素与M2的交互项时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此时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的惯性系数仍然十分显著,且估计值与表1、表2接近。此时滞后两期货币政策对产出增长率的影响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但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符号与表1相同,即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当期及下一期均会起到刺激通胀的作用,不过该作用逐渐减弱。此时经济开放指标的系数估计符号全部与表1相反:对于产出增长率,贸易开放指标与金融开放指标的系数估计值均大于0,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对于通货膨胀,三个指标的系数估计值均小于0,其中用进口额占GDP比重度量的贸易开放指标不显著,而其他两个指标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越开放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率越低。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当控制贸易开放、金融开放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后(即引入开放指标与货币政策的交互项后),大多数变量的系数的显著性上升,并且调整后的R2上升,表明表1的拟合效果更好。这意味着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一国的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其中包括了通过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而产生的影响。如果控制了货币政策这条渠道,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可以起到刺激本国产出增长率、降低本国通货膨胀的作用。不过对外开放程度本身对产出和通胀的具体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由于本文主要考察开放经济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未来可以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结论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当局的政策执行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本文从国际经验角度出来,将对外开放程度区分为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两个方面,运用全球170多个国家1970-2010年的数据对修正后的Karras(1999)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开放、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总体上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但削弱其价格效应。

参考文献:

1.Karras, G. 1999. Openness and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18, 13-26

2.黄明皓.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与金融开放度―中国的模拟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6)

作者简介:

杨霞(1982年-),女,汉族,新疆阿勒泰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北京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投资学与资本市场。

篇10

一、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分析

从2005 年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与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依然保持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逐年增长。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不断就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

1.“三元悖论”中三边的选择

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试图维持固定汇率制,则货币政策具有内生性,亦即无法坚持独立的货币政策。现阶段我国经常项目已经放开,资本项目也在逐步放开中,这将导致本外币的融通和国际资本的流出更加频繁。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项目开放和汇率稳定的同时,追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不现实的。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逐步开放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将越来越制约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我国汇率制度离真正的“管理浮动”尚有差距

从形式上看,我国汇率制度属于浮动汇率制度,它增加了美元以及其他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幅度。但由于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对美贸易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尽管形式上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实际上是“参考美元为主的软盯住汇率制度”,它更接近于固定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和汇率机制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层面,有何种汇率形成机制就有何种汇率制度。

二、我国经济的三元分析

(一)资本自由流动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经常项下已经实现了可兑换,与此同时,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在积极有序的推进。目前看来,我国总体上已经初步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格局,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资本输入、输出总体规模逐年增大。2.资本输入、输出渠道逐渐多元化。3.隐形资本流动规模很大。

(二) 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在央行的控制下,对于外汇增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央票的方式回笼资金。我国的资本账户还不完全开放,短期资本的进出还受控制,使得央行完全能够控制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投放量,从而就保证了在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三元悖论”的我国汇率制度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