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教育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早期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早期教育

篇1

一、儿童人格与品德的发展比知识灌输、智力发展更为重要

如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与人先天素质各异、不同职业间的收入差距悬殊等因素,给如今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而在儿童教育方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就是教育的“功利性(或功利主义)”。家长和教师特别注重对儿童进行早期知识的传授和才艺的培训,如:读写汉字、背读外语、做加减运算、学画、练琴、习武等,而严重地轻视了对儿童在道德行为、人际交往、合作共事、社会公德等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从而影响到儿童心智和心性的和谐发展。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本主义思潮在西方形成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使世人对儿童有了更为全面和完整的认知。儿童从其降生时(甚至于在母体内),他们的生命就被赋予平等的人类个体之地位和权利,年幼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权利也被视为社会成员应得的自由和尊严。尽管婴儿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不上动物,但儿童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在其社会性培育中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如今的教育现实却是:教养者把对正处于成长期中的幼儿的教育,等同于应试式“知识培养”和掠夺型“智力开发”,对于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中应该包含的“人格”和“品德”的培养则考虑甚少。对此,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指出:“我强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仅把教育的焦点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人的一半的教育,而忘却了人的精神的培养或树人的另一半教育。”他认为,如果教育者仅从增强智力的目的出发去实施幼儿教育是极为错误的,因为这种早期教育也许能让儿童成为某一专业方面的所谓“英才”,但他们却不可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他说:“教育的最重要之处并非是培养以知识为中心的能力,而应从培养精神、培养品德开始。”他强烈呼吁儿童早期教养者“要把忘记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产业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一方面对年轻一代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对年轻一代的社会性养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社会生存环境既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漂泊无依、无所适从的迷惑。如今那些社会性发育缺失的年轻人,他们难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把握自我、难以在社会交往中扮演适当的角色,他们时时产生一种社会适应能力的危机。在对儿童的教育中,要避免这种社会适应性危机将来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就应该把忘却的“人的另一半教育”重视起来,加强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培养,使儿童的身心自幼年起就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教育和发展。

二、了解儿童生活、应对学习的变化,才能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主导作用

以往,知识、技能、文化、道德、观念等的传递都是以学校(包括幼儿园)为中心来进行的。学校(包括幼儿园)不仅垄断文化传递的专门权力,而且也垄断着文化传递的专门能力。如今,在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型社会逐步到来之际,这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文化传递的特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其中心地位正在逐步削弱。

首先,以学校为中心的传递能力受到了家庭教育的挑战。如今儿童的家长都普遍地受过良好的义务教育,其中相当数量的家长还受到过高等教育。他们从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了受教育早迟、多少、好坏与人生幸福与成功的关系,他们已经比自己的父辈有了更新的教育子女的意识、条件和能力。他们强烈地期望自己的儿女将来能享有超过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功与幸福。他们在儿女出生后、入园前,就开始有意识对子女进行力所能及的教育了。不过,家庭对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传递能力的挑战还不是主要的,其原因在于:虽然家长已经拥有家庭教育的强烈欲望和具备家庭教育所需的一些能力,但却很少有人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实施对子女的教育。家长一旦将子女的社会文化教养托付给教育机构(幼儿园、学校),他们往往会在子女面前尽量维护学校的教育权威,尽量避免子女在教育机构中过多地产生对抗和抵触行为。因此,可以认为,虽然以往幼儿园、小学坚如磐石的教育中心地位正在受到削弱,但是家长的文化传递的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尚未从根本上威胁这一中心的地位。

篇2

关键词 早期教育 发育商 心理保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83

在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家长努力的目标,其中,孩子的早期教育便成为在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早期教育在是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各种早期教育学校的设立也提高了早期教育的质量,并对孩子在成长以至今后的发展做出较好的指导。早期教育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所起的关键性意义,是如今社会比较重视的生长环节。我国国务院颁布的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将发展0~6岁儿童早期教育作为重要的关注点[1]。一些国家也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本文将通过早期教育的实验和现况调查资料的分析,来说明早期教育对孩子心理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儿童为2009年出生、进行常规的儿童保健,从出生年开始早期教育。实验组选取妇产科出生的小儿35例,对其父母开设早期教育讲座和多途径的知识获取,对照组其父母没有经过早期教育讲座和知识获取,只进行一般的指导。所选取的对象均为母孕期无特殊疾病,儿童出生无窒息史,孕周>37周,体重正常,无高胆红素血症,无颅内出血病史,无营养不良,围产期均无高危因素。开始早教前70名儿童发育商,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方法:①对照组:妇产科室的35名儿童,待出生后情况稳定,均由父母带回家喂养,父母并没有经过早期教育的知识灌输。②实验组:接受和对照组相同的喂养模式,并对孩子开始早期教育。在新生儿出生后1星期开始,每个月对父母亲开始1次早期教育讲座,每3个月进行1次访问调查,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使其更全面地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走向和行为能力。通过对父母的培训指导,使其掌握婴幼儿基础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培养方法,培养孩子的行为能力、心理认知能力、学习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交际能力等。根据各个幼儿的行为发展方向,并提供各种适龄的玩具、画报,实行家庭适时训练。

智能测验:1年后,根据随访调查结果,对两组幼儿的发育状况进行测评。测定标准参照中国幼儿多元智能量表。评定标准分为5个等级:≤69分为低下,70~84分为偏低,85~114分为正常,115~129分为聪明,≥130分为优秀。

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软件进行方差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3组幼儿发育商评价统计表由标准分级得出,见表1。

结果显示,父母经过早期教育讲座和知识获取的实验组得到更好的效果,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儿童发育商(107.14±6.23)比对照组(95.41±5.73)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有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和总发育商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讨 论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阶梯式的发展,其中,0~3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0~3岁是一个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形成、习惯培养、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影响巨大。最初3年所处的环境,实际上塑造了婴幼儿的大脑,婴幼儿的早期经历的事越有意义,婴儿的成长过程中,越富有连续性和趣味性,婴幼儿的大脑神经细胞也就塑造得越精妙,这将影响他一生的学习能力及竞争能力[2]。

篇3

关键词: 性本体论 有限表达无限 无意表达有意 无限表达有限

一直以来有关教育题材的影视剧确乎不多。而另外,教育问题又是个社会热点,牵涉到千家万户,这一点不容置疑。似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一出《虎妈猫爸》引来了广泛热议,也就不奇怪了。

杜一诺的父亲虽是城市白领,主张的却是“棍棒下出孝子,筷子下出逆子”的传统教育观,而且,效果还不错,儿子杜一诺在学校是考试专业户,常胜将军。所以,杜爸越发志得意满。海归教育专家唐琳则大不以为然,认为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代表的是被认为最能顺应时代潮流的教育理念。“虎妈”刚开始其实是“猫妈”,只是历经了农庄作客、幼升小、学区房诸多事件后才痛定思痛,毅然决然地告别过去,加入了杜爸爸的行列,成了名副其实的“虎妈”。这中间作为“虎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自然不小。有来自爷奶、姥爷、丈夫这些家庭内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同事、邻居、专家等家庭外部的压力。她也曾彷徨过、犹豫过,一度也曾想放弃过。这可从由她一手促成的杜唐论战事件中略窥一斑,她也希望从他们的激烈碰撞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可惜最终结果是杜唐双方一比一打平,答案自然也就胎死腹中了。毕胜男试图另辟蹊径,用她丈夫罗素的话来说:“你毕胜男想自成一家啊?”虽是戏谑之言,却道出了亲子教育中家长们的无奈。答案悬而未决,也是剧中留给大家最为遗憾的事情。

《婴儿成长帮助》一书的作者提出“基于本土新时代背景下性本体论哲学的婴幼成长帮助”的育人理念,“是否能打破传统树立新风”,以弥补剧中留给广大观众的最大遗憾呢?主要观点是“没有教,只有帮”,“不识人,何以育人”?教育不是教训,是“唤醒、保护和固化1+3的潜能素质”。李希贵管这种育人观叫做“顺应”。

笔者以为“顺应”的第一要义是“尊重”。尊重孩子天性,尊重生命法则。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是最高法则,人要顺应自然,才能无往不利。今天也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类似观点。纵观这些基于本土的哲学观,强调的都是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充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讲的虽不全是教育,却句句是教育。极“广大”,又极“精微”。不做违背自然、违背天性的事,放下的是急功近利,着眼的是千秋万代;不做违拗孩子天性、违拗孩子情趣的事情,少的是一份焦虑和担心,多的是一份从容和尊重。

再来看看那些震惊中外的“虎妈现象”:有剧中虎妈,买学区房,上奥数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北大虎妈,望子成龙心切。规定9岁小孩,早上5点起床,晚上23点歇息,每天学习18小时,一共要上9个兴趣班。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去承受生命不可能承受之重。也不担心孩子是否最终会成为“泯然众人”的方仲永?更有甚者,把孩子看成自己的替代品。父母大多当年都曾怀有理想,也大多留下过遗憾。所以特别希望在孩子这一代能实现当年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喜欢小孩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人生轨迹,比如,当年没能如愿进入名校的,就一心希望孩子成学霸、进名校。这样“赶鸭子上架”,酿成的悲剧还少吗?

“没有教,只有帮”,“帮”,就是尊重。就像放风筝,筝借风势,人顺风向,或紧或松,听凭自然,稍有牵强,便会纸鸢断线,不会成功。先生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尊重的玫瑰花就是在这似是不是、似放未放中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顺应”的第二层要义是“责任”。我们在教育上的责任认定有时候就像给果树浇水。果树缺水,树叶卷起来以自保。甲看见了,只当没发生。乙看见了,强行把树叶一张张摞平,结果可想而知。丙看见了,知道原委,给果树补了水,于是树叶张开了。由此把“责任”分为惰性、随性和匠性三种状态。所谓惰性,谓人之常情也。父母们首先会考虑眼前的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存、生活必需的事情,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已是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其次,才会考虑其他事情。但人只要没有了压力和督促,难免会懈怠。老师也一样,大多数只是满足于教书匠这一角色,亦步亦趋,简单复制;所谓随性,就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人家上奥数班、国际班,我上;人家上舞蹈班、书法班,我上。认为这样,就是对得起孩子了。从不过心,过度教育,过于随性,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就是匠性。即匠心之性。拥有“匠心之性”的人,就像空谷幽兰,安静,耐心,专注,精细和情怀。窥斑识豹,察叶知秋,兰质蕙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匠气之性,做出的是产品;匠心之性,做出的是作品。两者的结果可谓云泥之判,天壤之别。

“顺应”的第三层要义是“优美”。寻找“优美的教育工具”。陶行知说:“千万不要空谈教育,千万不要空谈生活;只有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陶行知还说:“工具的优美,才有优美表现。”“顺应”的教育需要“优美”的教育工具。笔者以为,“优美”的教育工具要具备三大特点:即有限表达无限、无意表达有意、无限表达有限。

“有限表达无限”,探索的是人的成长规律。庞朴说“美”,他说美就是“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形成某种和谐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于原来的事物,可以称之为‘和’,‘和’就是‘美’”。像“1、2、3……”这些单个来看显得毫无意义的符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体系的数学、音乐,就是最美的表现。婴儿成长帮助“1+3”潜能素质训练模式,正符合这样“美”的设想。严格地讲,“1+3”,即自由意志和自信力、想象力、行动力,涉及知、情、意、能诸方面,但并不能称之为“工具”,就像音乐、数学同样能作为载体实现目标。所以她是教育要求,而不是教育工具。《婴儿成长帮助》作者也介绍了多种教育方法,但“方法”是无法穷尽的,是“无限”的。所以不符合“优美的工具”之“有限表达无限”的特点,因而不能称之为“工具”。

人的成长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说人的素质能力基本是以“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八种智慧为基础组成的,这八种智慧就像数学、音乐的“1、2、3……”的符号体系。我们可以选择这八种智慧,但鉴于人与人之间天赋秉性、后天环境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对这八种智慧进行筛选或重新组合,作为人的成长密码,把它们作为人体必需的脂肪、水分、糖类等物质,并以“1+3”为教育要求,组成“美的教育工具”,谱写出五彩缤纷的生命乐章。她的核心是“通识”,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理查德・莱文)。

“无意表达有意”。更多体现在对学习规律的把握。以音乐学习为例,让孩子很小开始弹琴、识谱,属有意识训练。有意识训练针对性强,见效快,但容易使孩子产生“审美疲劳”,而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将来发展。有意识训练被认为只是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有父母注重胎教,让孩子听阿尔法音乐、听故事,属无意识训练。“无意识训练”,难度大,见效慢,但长时效果好。润物无声,含蓄内隐,持久耐心,“授之于渔”的方法,是最“美”的方法,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维护孩子的天性,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意无意,有机结合,长期坚持,“美”有所得。

“无限表达有限”。更多体现在对成才规律的把握。是对“有限表达无限”的补充。这里的“无限”,指的是人的自然禀赋及潜在能力。“有限”指人的自然禀赋及潜在能力当中表现出来的异于常人的能力。金银铜铁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就像韩寒,你让他拼高考未必行,但他在另一个领域,却如鱼得水。对于教育者而言,每个孩子都有上天赋予他(她)的最“美”的礼物,父母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她)们找到自己的“最美的礼物”,并将其发扬光大。李希贵说:“顺应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只有经过慎重研究,确实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我们才去改变他、优化他。”笔者以为教育者还应该用更多精力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稍纵即逝、电光一现的灵气(故称“有限”)。前一种,专家们称之为“木桶论”,帮助孩子弥补短板,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也是必需的;后一种像钻矿,往深里钻,积累的内容多了,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灵光一现的兴趣特长,可事雕琢的混珠璞玉。孩子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助人之美,人美我美。

教育者应该像《麦田的守望者》中的守望者,拥有一双如炬慧眼、一份兰花之性、一颗匠性之心,并且不断地“唤醒、保护和固化”,才能守望出一片美不胜收的崭新天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青海省;乐都区;农村边远山区;儿童早期教育;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人生阶段,我国自8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儿童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有了较大发展。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但是,从整体上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困扰,我国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的儿童早期教育和发展特别欠缺,如何才能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儿童早期教育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青海省乐都区作为西部贫困地区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和尝试,山区“早教点模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文以青海省乐都区成功开展的早教模式为调查和研究的重点,通过积极总结经验,剖析困境,力图更好的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教育的发展。

二、乐都区农村边远山区儿童早期教育模式的基本情况

乐都区是青海省海东市辖区,全区19个乡镇,其中5个处在“两山夹一谷”的河谷地带,其他14个乡镇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人居分散,交通不便,山区经济落后。2009年之前全区山区学前教育几乎是空白,近70%的儿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幼儿只能接受学前一年的教育或不能接受学前教育。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青海省乐都区合作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幼儿学前教育项目”,目前形成了“城区集中办高中,川水中心地区集中办初中,乡(镇)所在地集中办小学,中心村办好教学点和学前教育”的办学格局。

三、乐都区农村边远山区儿童早期教育模式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1、成功经验

(1)注重顶层设计,合理布局。乐都区根据贫困边远山区实际,按照“分地区、分层次、分阶段”的原则和“群众有需求、条件能具备、扩大覆盖面、提高普及率”的要求,确定了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其中山区以南北两山以行政村为单位,依托村校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兴办农村学前教育,形成以村小学为依托,努力形成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龙头,以早教点为基础的促进全面普及的办学格局。2012年把早教项目改成山村幼儿园计划,尝试25人以上的早教点分班教学,将其建成乡村幼儿园,提高办学水平。

(2)立足区情,注重创新。乐都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有限的早期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县城,乡镇以下基本没有投入。但是乐都区的早教点创造性的开展“走教”试验,为散居山区的贫困家庭学龄前儿童所创办的早期教育集中学习点,在没有幼儿园的山区乡镇设立早教点,每个村只要超过10个孩子,就设立一个早教点,在特别偏僻、幼儿人数不足5人的自然村开办早教光盘播放点,面向社会招聘志愿者,对三岁到五岁儿童以“走教”巡回施教的模式实行早期教育,同时也包括对孕妇和六周至两岁的儿童实施营养干预,缩小起点差距,该模式为乐都区所独有。乐都早教模式在青海15个县和云南、贵州、山西、湖南、新疆等中西部部分省份贫困地区大面积推广。青海省15个县开办巡回“走教”早教点899个,以解决农村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3)低成本运行,效益显著。乐都区早教点主要依托乡村小学教育资源,配备必须的桌椅、电教设备、以自制为主玩具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免费发放自编的乡土教材,循环使用。将3至5岁幼儿按5人以上、25人以内混合编班,由乡镇中心学校统筹安排教师以走教形式为幼儿提供每周4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的教育服务。师资队伍主要通过公开招聘“走教”志愿者、小学教师转型和兼职授课、县级示范幼儿园优秀教师定期下乡指导幼教工作等方式充实教师队伍。目前,全区早教扩大到16个乡镇,早教点增加到140个,志愿者队伍152名,早教点幼儿人数3400多名,实现了一点一人。早教点覆盖人口占山区总人口的92%。乐都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从2009年的48.2%提高到现在的95.2%,高出全省平均值近20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普及目标。

2、面临的困境

(1)基础设施薄弱。乐都区早教点通常设在村小,将普通教室简单改修成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配套必要的教学设施,如DVD机、电视机、等早教点的条件很简陋,玩具很简单,没有办法给他提供食宿,整体上办学条件还是很低。

(2)教师队伍不稳定。乐都区正规刚毕业的教师工资有2500多元,早教点志愿者等教师每月1200元的工资,一年共支付“走教”老师1.8万元,没有任何福利,没有“三金”,每月产生200-300元的交通费。早教志愿者工资水平低,没有社会保障,致使早教教师队伍人心不稳定,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经费保障问题突出。目前,青海“走教”试点所投入的资金绝大多数依靠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乐都区作为靠中央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的贫困地区,财政预算中支持扩大“走教”规模的开支十分有限,同时,学前教育也难以吸引市场化投资。因此,早教点设备和图书购置及校舍维修费、正常运转经费、志愿者、保育员生活补助、志愿者保险、教师培训费、幼儿课间加餐补助等费用随着早教点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成为早教点最大的困难。

(4)教学质量问题。目前,乐都区最缺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走教”模式成本虽低,但教学质量问题有待提升。首先,乐都区早教点目前招聘的152名志愿者学历层次不一、专业不对口,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开展的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效益并不突出。其次,政府提供的服务,往往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反而无人负责,资金来源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走教”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乐都区农村边远山区儿童早期教育的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发展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努力发展好学前教育。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

2、进一步激发学前教育发展活力

第一,进一步完善早教点教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举的模式,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对早教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导责任,明确审批和管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消除批而不管或管而不批的现象。第二,各级政府尽快建立新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与保障机制。第三,加强创新,促进全区学前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3、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学前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

第一,各级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确保逐年有所提高,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添置设施设备,改善各早教点的教学条件,保持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二,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实现早教点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三,建立山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给予资助。

4、健全用人机制和学前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提高早教教师待遇。把早教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方案,纳入教师录用工作计划,纳入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评选、职称评定系列,使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地位和待遇。

第二,强化培训。各乡镇建立学前儿童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有计划地培养、培训学前儿童教育教师,提高学前儿童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要求教师具有教学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提升自我各项素质,逐步向“全能型”和“完整型”教师转型。

【参考文献】

[1] 陈大兴.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文化逻辑与现实冲突[J].教育文化论坛.2010.

[2] 马戎,龙山.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娟.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以四川阿坝州羌族自治州为个案[J].科技风.2015.9.

篇5

关键词:埃里克森 儿童 发展阶段 人格 教育

埃里克森是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相较于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各种心理疾病原因归结为原始性本能的压抑的观点,他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为“性”的方面。埃里克森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关注人的本身,而未关注到人的社会性,忽略了人在发展中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跟据这一观点,埃里克森进一步指出:“人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和发展任务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设计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潜在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问题的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埃里克森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主要是前三阶段。

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信任对怀疑(0-1.5岁):婴儿在这一阶段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即“一种充分信任他人并且自己也值得信赖的基本感觉”。母亲给婴儿提供食物并满足其的需要,婴儿也需要满足母亲的需要。这一时期,儿童如果能从母亲那里获得爱与温暖,将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安全与信任,感到母亲和其他人乃至整个世界是可以信任的。反之,则会产生怀疑和不安,儿童将会在对世界的恐惧和不安中成长起来。这种不信任感可能伴随儿童度过整个童年期,甚至影响到成年的发展。

第二阶段,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学会走路,并且能够通过语言和别人交流。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此时期主要是自主性的发展,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而儿童渴望自我控制自主性常常与父母的要求相冲突。这时,如果父母能在保护和知道的基础上允许儿童进行自主探索,有助于儿童自信心的形成。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与限制,则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种自我怀疑感甚至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

第三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和上一阶段有所不同,儿童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的进一步发展,他们不仅仅要求自主控制自己,并且表现出了掌控外面世界,与外界进行沟通互动的要求。随着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他们开始追求处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承认的角色,并因为自己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生人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娱乐的情绪。此时,如果成人对儿童的活动做出过多限制,可能会使儿童丧失主动性,不再敢对新鲜事物勇于尝试。成人应该给予儿童更多地接受和认可,让儿童感觉到自己的贡献和活动时被他人所接受的,从而保持对外面世界探索的热情,培养自己的主动感。

二、人格阶段论对父母进行早期教育的启示

0-6岁是儿童一生中的首先和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此时,儿童开始获得对世界的信任,并逐渐由要求控制自己过渡到探索外界与他人互动沟通。在这个阶段,父母作为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最多的对象,需要帮助克服本阶段的特殊矛盾,顺利进入下一发展阶段,这对儿童培养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给婴儿充足的爱与呵护

婴儿呱呱坠地,这个时候他是非常柔弱的,这是他第一次与世界展开交流。而世界对他来说完全是为未知的,他不知道世界究竟是好是坏。这个阶段,母亲作为首先与婴儿接触的人,应当给予他足够的爱与呵护。父母必须保障他在一个温暖、稳定、有人关心与呵护的环境中成长,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婴儿不仅有生理上的需要,同时具有情感上的需要。在生活中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个婴儿大声哭泣,父母在排除了饥饿、口渴、尿床、冷热等等一系列生理需求之后婴儿还是啼哭不止,这个时候母亲可以安静地抱着婴儿,轻轻地拍拍他,哭声就会慢慢减弱到最后停止。这便是一种典型的孩子需要爱与呵护的表现。“这个时期的儿童已经逐渐从意识上开始认识亲近的人了,当孩子或哭或饿时,父母的教养行为,哪怕是父母的及时出现,都会对孩子建立信任感有着重要影响。”正是通过父母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与呵护,婴儿才能感受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是充满爱的,由此对世界产生信任。在父母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给予0-3岁的孩子充分的爱与呵护,不要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懂事就把对他不管不顾或是丢给保姆,而要亲自教养,细心呵护,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正在发展对他们人生至关重要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同时,在此阶段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容易对世界和周围的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在早期建立起信任感、安全感的儿童在往后生活中表现出容易适应环境与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特点。反之,则会怀疑周围的人,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等。

2.鼓励与协助儿童的自主性发展

在儿童成长到一岁半左右,随着身体本能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进行爬、走等活动,同时语言上也能够进行简单表达,开始和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个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一种挣脱父母的束缚,想要掌控自己行为的一种倾向。这种自主性是我们心理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又似乎是人的一种本能。从他们开始说“不......”“我要......”等,这些都证明儿童开始认识自己并且表现出自主的发展,表现出自我控制的倾向和需要。他们不再接受父母的拥抱,想要自己走路,自己拿筷子勺子,迫切的希望父母能给他们控制自己的权利。面对孩子种种自我管理的需求,父母应当在限制和自由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尺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给孩子活动空间,允许孩子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去探索世界,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让孩子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增加对自我的认可,更获得一种自我的控制感,增强自信心、自尊、形成一种自制的品质。反之,如果孩子在尝试管理支配自己的时候总是受到父母的斥责,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会变得非常羞怯、自卑、也自我贬值、自我孤立的倾向,以至于丧失了自主性。同时父母们也应当明白,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挫折的,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为了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少走弯路就剥夺了孩子自己支配和选择的能力,那么在孩子长大后还会继续依赖父母的庇护,而不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现在社会中有很多所谓“高分低能”者,他们能够轻松应对学习上的任何问题,但一旦当问题涉及到现实生活中,他们就变得手足无措。正是因为他们在儿童时期没有很好的挣脱父母的控制力,以至于长大后还无法独自管理自己的生活。

因此,在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无论是过多限制还是过度溺爱都是不适合的。父母所应该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选择中发现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在对自己行为支配的过程中学会管理自己,在经受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磨砺自己,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父母不应是站在孩子面前为他遮风挡雨的人,而应当是站在孩子身后给他默默支持的人。

3.鼓励孩子积极与外界交往

与前一个时期不同,这个时期的儿童不仅仅满足于自我管理。埃里克森指出在儿童3-6岁的时候,由于第二信号系统有了迅速的发展,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探索未知的一切,与周围的世界交往与互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这其实是一种对成人的模仿,孩子们渴望与外面的世界进行沟通交流,他们想象这自己能扮演成人角色,并因为能胜任这些活动而快乐。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地与外界交往,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索。例如,母亲在厨房做饭时,孩子为了帮助母亲而给母亲递铲子,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适时地夸奖孩子:“你真棒!”相信受到母亲鼓励的儿童在今后生活中也会更愿意去主动帮助他人,从而提升了自己与他人交流以及探索世界的能力。而如果母亲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斥责批评,受到批评的儿童可能会感到内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一点忙也帮不上,陷入极度自卑的情绪。

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应当鼓励和保护儿童的主动行为,让孩子主动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鼓励儿童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清晰简练,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同时提高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父母应当细心观察儿童的主动选择行为,借此发现孩子的天赋与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儿童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孩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改变事情的结果或是使结果朝自己预想的方形发展,从而使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父母在回答儿童问题的时候,切忌搪塞敷衍,而应当认真解答,把儿童当作小大人,使孩子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阶段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父母在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需要参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每一阶段的心理危机,从而顺利介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努力帮助儿童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7)

[2]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26

[3]王家军.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2(6):41

篇6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音乐教育的各个领域。社会上,各种奥尔夫音乐教育师资培训活动层出不穷;在某些专业音乐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和师范院校、系(如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音乐学系等),已经陆续开设有国外优秀教学法的课程,其中奥尔夫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近年来,随着音乐治疗专业的兴起,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领域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应用;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领域,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大学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面向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学对象,涉及歌唱教学、节奏教学、视唱练耳教学、器乐教学、合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舞蹈教学等多个教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1年,为了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开始实施课程改革。此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也随之开始颁布实施。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作为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许多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将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其中。随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传播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专家学者、音乐教师、社会人士等)开始关注奥尔夫,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二、奥尔夫在早期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除了学校音乐之外,早期音乐教育领域也特别注重与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早期音乐教育,即针对于0—6岁1的孩子(或家长)进行的音乐教育。尤其是近年来,各种针对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的培训逐渐增多。2009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聘请布伦特米高尔特2先生来华讲学,主题为:幼儿园中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联通儿童的各个感官;2009年8月,在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暑期奥尔夫培训中,特别聘请了德国早期教育奥尔夫教学培训专家卡提亚(KatjaOjala-Kocak)等。那么,在早教领域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1.“亲子期”(0—3岁)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妈妈”3研究表明幼儿在3岁之前对妈妈都有一种天生的依赖感,心理学上称之为“母体认同感”,尤其是1岁之前的宝宝还没有脱离母乳喂养,不能独立活动,大部分时间都要被自己的妈妈抱在怀里。因此,3岁之前的音乐活动多以“亲子活动”为主进行展开,这段时期也可称为“亲子期”,音乐教学活动的对象多以“妈妈”为主。在教学对象的认识问题上,很多家长甚至早教老师存有误区,认为早期音乐培训可以使宝宝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音乐方面的能力,这种思想是很片面的。对于3—6岁的小朋友而言,老师可以相对轻松教会他们音乐知识,让其感受到什么叫做固定节拍,什么叫做固定音型,此时的教学对象是孩子本身。而对于0—3岁早期音乐教育而言,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特别强调此时的教学重点是“妈妈”,而不是“宝宝”。这个时期的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针对家长进行,宝宝则在家长的音乐学习的整体过程中进行感受和体验。比如,在播放着背景音乐给孩子按摩的时候,老师是在教家长怎样感知音乐并和着音乐的节拍去做按摩的动作,而宝宝则是在感受,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音乐感受。此时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妈妈们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舞蹈、律动、动作等)的参与,进而获得音乐上丰富的感性体验,然后在以后的亲子课堂上或是日常生活中使自己孩子受到熏陶。作为早期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并不是给很小的孩子什么样的音乐体验,而更多的是希望能够通过音乐的手段使爸爸妈妈获得一些东西,然后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尤其是对于还处在婴儿时期的宝宝,要努力从音乐元素入手使爸爸妈妈学会放松自己的肢体,并通过抱宝宝的姿势传递给孩子。奥尔夫早期音乐教育基于以上教育理念所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如课例1《帕什帕什》)不仅可以让家长学会怎样与宝宝玩音乐,同时也可以消除或减轻年轻父母在抱孩子时的紧张心理。

篇7

关键词:儿童早期;家庭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07-01

很多幼儿教育专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童年的早期可以是一个加强儿童音乐能力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与普及,我国对0-6岁儿童的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们对音乐早教的认识不够明晰、科学,从而陷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1、歪曲了音乐早教的目的。

早期教育是一项具有远瞻性、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因此,家长们在决定对孩子进行音乐早教时,必须明确教育的目的。就目前来看,家长们对孩子为什么要进行音乐早教给不出一个科学的解答。有些家长看见别家的孩子从小学习音乐,为了跟上潮流,相互攀比,也就把自己的小孩送去学习音乐,完全没有考虑教育是为了什么,这种毫无目标的做法,对儿童的成长并没起到多大的帮助。有些家长让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只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智力,把音乐当做开发孩子智力的工具,完全没有注重音乐的本体价值。还有些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像郎朗、李云迪之类的音乐家,便让孩子从小学习音乐,让孩子把音乐当做唯一的兴趣,长大后成为专业的音乐家,或者把音乐当做以后挣钱的工具,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做法,可能会让孩子们在音乐上取得成功。但是,它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扼杀孩子学习音乐的原始兴趣。

2、不科学的教育方法。

由于有些家长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觉得学习音乐就是要多实践,便一味让孩子进行动作技术的训练。比如说每天规定练钢琴几个小时、练声几个小时等等,如此地重复机械动作,会使孩子成为只会技能的机器,而忽略了对孩子进行智力技能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对孩子的心智发育是极为不利的。同时,家长可能不顾孩子的主观意愿,强迫孩子学习不喜欢的乐器等,也会产生反效果。

3、一味追求教育结果,忽略了儿童的感受。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能弹首曲子、唱首歌、跳个舞等就是掌握了学习音乐的要领,并以此来作为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标准,如果孩子能够达到这些要求,家长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假如还能通过一定级别的考试,则更相信音乐教育的有效性了。家长们一味追求教育结果、把结果看作一切的做法,完全会忽视儿童的学习过程,殊不知,儿童可能只是学到了音乐的“形”,根本没有领悟到音乐的“神”。不能让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满足感,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心灵触动,这对儿童来说是非常悲哀的。

这些认识的误区只会对儿童的音乐早教起反作用力。要想让孩子获得好的音乐素养,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家长们必须转变这些错误的理念。具体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音乐早教的目的。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孩子的智力,而是通过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开发潜能,让孩子从音乐中体验到真、善、美,进而培养他们高尚健康的情趣。因此,家长们就应该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有个科学理性的认识。

首先,音乐早教应该以审美为目的,教给儿童感受和表现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让儿童透过音乐的本质来体会音乐的美,而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授儿童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层面。

其次,音乐早教应以激发儿童兴趣与潜能为目的,培养儿童参与歌唱、舞蹈等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与热情,使儿童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展现自己的音乐潜能,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音乐早教应以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操为目的,在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家长们应言传身授地传递给儿童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儿童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

2、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早在1981年,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罗莎蒙德·舒特—戴森和克莱夫·加布里埃尔就将儿童早期音乐能力发展的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音乐的反应、表现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各年龄阶段的特征来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

例如,可以在教孩子认识音符的时候,把音符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小动物或者其他的事物,让孩子能够充分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认知;可以在播放歌曲的时候,让孩子随着音乐边唱边摆动身体;可以把一首歌曲设计成一个小游戏,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同时,家长们应将音乐巧妙地融入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捕捉音乐,发展思维,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如:爬楼梯的时候,让孩子唱着歌数着节拍爬;闲暇时,家长陪孩子一起玩玩简单而又有趣的音乐游戏或节奏游戏;进餐或临睡前,一起欣赏一些优美动听的轻音乐;节日聚会时或者郊外游时,可以搞一场简易的家庭音乐秀等。还可以利用家庭中一些筷子、玻璃杯、碗、盆、易拉罐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在敲敲打打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们应给予儿童适当的赞美与批评。例如当孩子能够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歌唱、弹奏或者表演时,或者孩子刚学习了新的乐曲急于在家长面前表现时,家长们应马上进行回应,对孩子进行表扬,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这样能促使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高涨。但是,如果对孩子一味进行表扬,那么孩子很容易滋生骄傲的情绪,因此适当的指点与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批评的目的是让他们改掉缺点,但是,家长们必须掌握个度,不能伤害到儿童的自尊心。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在《幼儿教育与成才》一书中提到,“如果一味地被训斥,不要说孩子,即使是大人也会失去自信的。因此,为了千方百计的保护自己,孩子便产生了反抗心理。这种逆反心理是会迅速发展成长的。”所以,如果家长常常一出口就伤了儿童的心,那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极有危害的,可以用说理的方式提出,让孩子在轻松舒展的心境下自觉克服身上的缺点。

3、尊重儿童意愿,重视学习过程而并非结果。

每个人都是社会独立的个体,儿童也不例外。家长们可能会认为儿童太小,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音乐,什么是不喜欢的音乐。其实,儿童对音乐的喜爱是通过其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等表现出来的。当儿童听到自己喜欢的乐曲时,他会面露喜色,随着音乐又蹦又跳,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乐曲,他可能会毫无反应。家长们应该观察到孩子的细微变化,给孩子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乐曲。还有,在给孩子挑选音乐的过程中,或者让孩子在学习某种音乐技能的选择上,家长们应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把儿童当做具有思想的独立性的个体来看,而不应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

在儿童学习音乐时,家长们应摒弃掉那些功利性的观念,不要把音乐当做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应该关注儿童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什么,而不是仅仅关注所谓的学习结果。儿童通过学习音乐所获得的健康向上的心态、高尚的品质、对音乐的创造性表现、对音乐的审美内涵的理解,才是最为重要的。把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长期得到保持,使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音乐教育,在音乐美的感受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并通过音乐学习体会到自然美、艺术美,达到增加基本素养、完善人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音乐感知;表现行为;游戏法;情感体验

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已经被无数研究者反复证明,而包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文件都对儿童早期音乐启蒙教育的实施意义、原则、要求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论述。如何有效开展音乐启蒙教育需要所有研究者积极探究、不断尝试。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相关研究,目前通常将儿童音乐教育划分为“经验感知、情感体验、行为塑造”三个层次。在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教师、家长和相关人员需要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引导训练,为其创造音乐体验空间和机会,激发其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其音乐表达方式和技能。具体来讲,可以通过游戏法、作品分析法、档案袋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

一、多元游戏活动深化音乐感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论证同样适用于音乐,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都是从生活开始的。而天真无邪的儿童,其日常生活主要的形式之一就是游戏,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儿童在游戏中去发现、去领悟音乐的美。优秀的教育者本身就应当善于观察和探索,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家长、教师以及其他人都应当有意识地将各种音乐现象、常识、行为表现等介绍给儿童,引导其发现音乐韵律的优美,对音乐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感知音乐。比如在家庭中,家长则可以通过各种生活情境,为儿童营造良好的音乐观察与领悟机会,木筷敲打茶几的声音、踩踏楼梯的节奏、媒体中宣传的音乐家、玩具中的打击乐器等都是适宜的音乐启蒙教育载体,通过这些生动、直观、形象、有趣的材料、活动等可以使儿童“身临其境”并且主动控制环境与活动,获得音乐相关感知。在生活情境中,成人应当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感官刺激,在游戏中提供相应的背景音乐,大森林中小动物的欢快,三只小猪的活泼,巫婆的阴冷恐怖等等,都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而这种无意识的渗透,可以使得儿童在“浸入式”的音乐环境中,不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与领悟。

二、作品分析交流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的价值和影响是多元的,它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修养和内涵,而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情感的体验与感悟逐步获得的。儿童的情感发展处于敏感而迅速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音乐敏感期”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儿童的情感发展提供积极的影响和帮助。作品分析法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情感体验方式,可以为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提供有益帮助。所谓“音乐作品分析法”实际上可以概括儿童主动分析、探究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从而获得情感共鸣,并促进自身情感升华的一种音乐启蒙教育方法。成人可以选取音乐海洋中轻松、自然、积极、简约、有趣的经典作品作为儿童分析的对象,在成人的引导下,要求儿童阐述自己对于该作品的体验和感悟,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种方法不可急于求成,不能奢望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通过长期的引导和锻炼,儿童可以逐步形成对于经典音乐的感性认知和体验,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陶冶情操。

三、多元途径塑造审美表现行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儿童对于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音乐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人都应当喜欢音乐,并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儿童的启蒙教育仅仅是被动地让儿童去体验和感悟,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去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成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塑造儿童的音乐行为,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的音乐需求。利用游戏发掘和探索打击乐器的材料,通过生活情境模仿成人的音乐活动,借助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音乐情感表达,把握各种机会对音乐行为和现象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广义上的音乐审美行为表现。当儿童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之后,还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创造活动,比如引导儿童进行简单的节拍创作和表达,小组游戏合作完成“交响乐”,家庭歌唱比赛等等都是音乐启蒙教育的良好选择。

音乐对于儿童来讲是有多种表现形式的,除了声音和动作之外,还可能是颜色、是味道、是触觉,儿童会用自己都有的观察方式来表达音乐的主题,发现音乐的美之所在。成人需要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材料、环境、机会和情感交流,为其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谱写华美的乐章。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 早期阅读 策略

幼儿期是一个人智力、语言、习惯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培养的良好时期。在这个最佳学习能力的培养时期,能否培养起学习的基础——阅读的兴趣,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幼儿自身的发展角度分析,早期阅读对其终身的发展至关重要; 从教育的发展角度分析,全世界的幼儿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不仅如此,研究表明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 3 ~ 8 岁期间形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呢?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的创设是进行幼儿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途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乔姆斯基也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以及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于幼儿阅读兴趣产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1潜移默化,做好阅读前的准备

学前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应对幼儿园如何开展“早期阅读识字”,利用汉字刺激幼儿大脑,促进幼儿潜能开发作深入的探索。教师应掌握汉字特有的科学性、形象性,并遵循幼儿“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即幼儿是先记忆后理解,先整体后局部这一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好奇性,通过节奏、韵律、线条、色彩、情景、动作、游戏来体会汉字的魅力,让古老的东方魔块“汉字”,化作点点星光映亮孩子的精神世界,使孩子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同时发展幼儿语言、思维、观察等方面的能力。

2设立阅读角,提供读书平台

将阅读角设立在光线充足、相对独立、醒目的地方,阅读材料的摆放要使幼儿能够自由、方便地取放。阅读角图书的投放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投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我最喜欢的图书排名榜”、“我的图书朋友”、“私人藏书博览会”等活动。在阅读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书籍,有幼儿熟悉的《三只小猪》、《狼和小羊》等;也有不太熟悉的《皮皮鼠吃跳跳糖》、《梨子小提琴》等;还有一点儿都不熟悉的《毯子的故事》等,以保证不同阅读水平幼儿的需要。

二、在阅读教育过程中进行情感的渗透

现在,幼儿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提升,在提升中不断地成长。对于幼儿阅读教育更是如此,我们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充分地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加以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的阅读能力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情感的渗透。具体的进行情感渗透的措施为:

1对幼儿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

现在有很多关于幼儿的读物,都是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接触到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这些描写非常形象化,首先,使幼儿能够认识这些,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先拿出这样图片使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重点在于教会他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增加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一定要能够模仿儿童的音调,平仄有度,真正地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2通过阅读课文,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如在儿童读物《斧子的故事》阅读时,首先,教会幼儿能够首先阅读课文,掌握课文的大意。其中,文中有一句“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要”,教会孩子们学会诚实待人,不能够随随便便地接受别人的东西。这样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游戏,以加深他们对这个做人道理的认识。

三、采用多媒体来整合阅读活动

幼儿园早期阅读应提倡整合的阅读学习活动,即将书面语言学习与其他方面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 教师利用听说游戏、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和文字活动等,引导幼儿逐渐了解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 同时认识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早期阅读活动也必须与各科教学有机渗透,这是帮助幼儿获得阅读能力的延续。 如把美术课上所画的内容讲述出来,幼儿在科学课用简单文字和符号、 图画记录一些种子发芽过程。目的在于使幼儿时时处处能获得阅读的经验。 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在于让幼儿在听听说说、读读写写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无穷乐趣。

四、加强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幼儿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早期的阅读活动,家长不仅要配合学校的安排,还要在家庭里为幼儿创造阅读活动。首先,每个家长都是自己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读书的榜样。其次,家长要认清误区,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重点不是能读、写多少字和词,而是通过阅读和成人交流、自主的思考积累经验,促进孩子想象力、思考力和探究精神的发展。再次,家长一定肩负起“说”“看”“听”三个方面的责任。“说”既包括家长说还包括孩子说,对于家长他们应该选择一些内容丰富,听起来又生动有趣的书本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家长还可以查找一些美丽的图片或者靠想象力来编故事,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改善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还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看”就要求父母带领孩子到外面看看世界,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像十字路灯的标志,商店、饭店的标志等。“听”则要求家长为幼儿营造一个多听的环境,可以讲故事、放儿歌等,一旦孩子听够了、看够了故事,他们就有了自己编故事的冲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对其鼓励,认真、有耐心地听孩子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完,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孩子多交流,问他们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在这样互相探讨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会越讲越有趣,还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之,幼儿阅读活动中,教师只有通过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幼儿的眼睛、双手、嘴巴等多种感官动起来,从而才会使阅读活动更生动、更有趣、更显魅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发展;儿童早期智力开发

“如果人们知道了我的国王的宫殿在哪里,它就会消失在空气中的。”

……

“它就在我们阳台的角上,在那栽着杜尔茜花的花盆放着的地方。”

在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童心是那么的美丽,宛若一朵沐浴着上帝光辉的璀璨的花朵。关注儿童的教育发展,意味着关注人类的未来。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就曾预测20世纪初的新教育运动将是“儿童世纪”的开始。关注幼儿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全世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的幼儿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培养其创造意识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并以此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应成为推动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那么,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1 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的基础。幼儿通过认识周围的环境,对客观事物的接触与体验等,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并从客观世界中得到一些感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并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例如,就视觉来说,幼儿阶段的小朋友们比较喜欢鲜艳的颜色,他们能叫出它们的名称――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只属于光谱上的基本颜色,对于较复杂的色相,小朋友们则难以理解。在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上,小朋友们也显得不是非常敏感。在空间知觉上,幼儿阶段的小朋友们能够辨别上下位置,4岁开始有了“前”“后”知觉,然后又能辨别左右方位,但这种知觉能力是建立在具体事物联系基础上的,比较抽象的空间观还未能建立。在时间知觉上,幼儿还不能充分理解逻辑性时间概念。对运动的理解也仅停留在具体物体的运动上,对于运动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还未成熟,对于运动的细微变化也显得观察力不够。

积极的幼儿美术教育可以推动幼儿阶段的小朋友的感知觉发展。大千世界的色彩丰富多彩,生动而微妙,通过引导小朋友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色相的变化,并由从对色彩的被动感知逐步向主观感知发展。例如通过色彩引起小朋友们对温度的感觉、用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经验等等。在绘画练习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辨认不同的颜色,并学会涂鸦。在对形体的认识上,幼儿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小朋友们从模糊的意识逐渐到开始有意注意事物的形体与空间关系,观察能力将获得提高,对于细节的注意也会得到加强。在时间与运动等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幼儿美术教育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培养小朋友们的直观记忆,小朋友们的有意记忆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对某些抽象化的概念会慢慢理解。

感知觉的发展将有助于小朋友们想象能力的提高。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要尊重小朋友们美术活动中体现出的个性化的特点,不必强调他们去追求表现的深入,只需去关注他们想象力的瑰丽,例如可利用抽象绘画来唤起小朋友们的种种联想与想象,在教学中注重游戏性与随意性,并鼓励小朋友们发挥独特的创新精神。虽然这种联想与记忆的发展是缓慢的,但孩子们天真奇异又合情合理的想象,将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窗,从而促进其早期智力开发。

2 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情感教育伴随幼儿的成长,是人类启蒙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协调能力、积极的情绪体验等都构成了现代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开启智慧之门,促进幼儿早期智力开发。

通过幼儿美术教育,小朋友们的行为、意志、情绪、需要以及注意都可获得良好的发展,其内在品格更加健全。那么幼儿美术教育需要实现的目标是:能运用不同的材料、技法和过程来交流观念、经验和简单的情节;能轻松愉快地画画、制作东西,并体验表现的喜悦;能关心周围的事物,并表现出热爱美好事物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开展应力求生动活泼,对学生不稳定的情绪要善于运用变化的方式作正面引导。例如鼓励小朋友们用线自由描绘形象,用色来进行涂鸦,运用材料进行空间造型游戏等,培养其独立自主的精神与不依赖他人的思考能力;鼓励小朋友们相互观看作品,能留意生活中美的事物,能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作品,并能相互交谈简单的感受,能观察描述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与场景,并有进行独立表达的能力。事实证明,幼儿美术教育,能培养小朋友们直觉思维能力、审美感知能力,并随着美育过程的实施,其内在的品格将逐步得到发展、完善,并具有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此外,还能使他们积极关注周围的事物,并表现出乐观、积极进取的性格倾向。

在情感教育中,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将会通过某种心理暗示传达给小朋友们,教师作为情感的化身,能激发小朋友们产生相应的情感的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知识。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实施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将引导幼儿更主动地学习,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真、善、美的热爱,将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3 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智力发展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是史斯克兰・吉利兰在《阅读的妈妈》中说的话,研究显示,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同样的,教会孩子画画,让孩子热爱画画,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幼儿美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使幼儿的智力健康和谐地发展。

无疑地,幼儿阶段的小朋友们在画画,或做手工,或欣赏图片时,他们手脑并用,身体的各个器官都随着这种美术活动而参与其中。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新奇、有趣的刺激――不逊于其他的教育。积极的朗读、阅读活动能促进小朋友们左脑的发展,但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手脑并用,却能促进小朋友们右脑的发展。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左右半脑是有明确分工的:人脑的左半球主要是语言、逻辑、数W的运算加工系统,主管逻辑思维;而右半球则主要是音乐、美术、空间知识的辩证系统,主管形象思维。人脑右半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