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管理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课程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美国,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线课程发展迅速。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校区、北岭校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便开始发展在线学习,目前在线课程数量已达总课程的一半。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继续教育学院,从1999年开始发展在线课程,现已开发1465门在线课程,网上注册的学员达到18898人。在该学院,85%的学生顺利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87%的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和面对面学习一样好,甚至更好,89%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另外的在线课程。瑞航德社区学院,网上班级在2005年秋季是55个班,2009年春季班则达到165个。瑞航德学院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在线课程“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研读对我们有用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自我测试,回头查找学习中的问题”;“在线学习使我更好地安排时间”;“在线学习可以省汽油、省钱”。
在线学致可分为学位教育、准学位教育、(资格)证书教育、短期培训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对在线学习的要求各不相同。对于证书教育、短期培训的在线学习而言,学员从注册到完成学习可以都在网上实现。学位教育和准学位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为严格,必须是在线教育和面授相结合。教育机构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决定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比如,加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的艺术、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较多采用在线教学且效果较好;而医学、护理等学科需要大量实践环节的课程,则较少采用在线教学。
有的学校采取同步学习模式1,明确要求学习时间和内容,学习者为学校注册的学生,学习地点不限,但教师在学校指定的在线教学室授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协助。例如,加州州立大学长滩校区的在线教学即采用此种模式。异步学习模式在各学校应用更为普遍,学习者灵活掌握学习时间与地点。对于学位教育的课程而言,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均有明确要求,定期举办同步在线辅导、讨论及测验,最终要定时定点考试。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校区以异步学习模式为主,但从注册到考核完全通过互联网实现的课程仅占5%。
二、在线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在加州州立大学、瑞航德社区学院,开设在线课程有严格的审批程序(要经过学院老师或者教学委员会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且要经过两个学期的试讲才能正式上线教学。通过论证的课程由课程主讲教师与教学设计人员、多媒体开发人员,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共同开发。在线课程开发完成后,课程交付各学院使用,由课程主讲教师负责学生的在线学习。美国在线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学为主、技术为辅”,可归纳为六个环节。第一步是分析教学条件。主要任务是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教学的技术条件、教学管理和相关政策,为设计课程和开展教学做准备。第二步是制订教学目标。主要任务是制订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课程结构,并把课程目标细化为单元和每课时学生应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第三步是选择策略方法。在这个阶段设计者应根据教学目标、学习类型和技能层次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考虑如何安排教学活动、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第四步是选择技术手段。选择媒体技术的标准是最合适的而并非最新式、最先进的。技术选择时应遵循明白易懂、合乎逻辑、针对性强、简便易用、兼容度高、容易获取的原则。第五步是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尽量使学习过程成为积极活跃的师生认知、相互交流情感的过程。第六步是评价反馈调整。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的评价和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前者旨在改进教学设计,后者本身就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促进教学效果。设计者在每个设计环节结束时都进行反思和调整,并在设计结束时对整个课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设计的各个环节,再作必要的调整。
三、在线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不同类型的教育,不同类型的在线课程,其教学组织与实施也有较大区别。在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北岭等校区,学历教育的入学条件、教学内容、考试标准对在校学习的学生和在线学习的学生完全一样。来自世界各地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注册交费后参加所有在线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线提问、讨论、完成作业,老师可在线批改作业与答疑,也可视情况不定期组织学习者召开网络视频会议,交流学习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课程的学习者,可申请考试,学校将根据学员分布情况,在不同地区设立考点。考试当天,考点周边的学生前往考点参加考试,学校派老师在考点监考。通过考试的学生,获得该门课程学分。修完所有在线课程的学习者,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可申请获得相应学位。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的学位证书与在校学习取得的学位证书完全一样。
瑞航德、曼哈顿社区学院开设有准学位教育、技能培训的在线课程。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老师才能从事在线教学。各院系在专门技术部门支持下组织在线学习。每位老师的资料,如视频的自我介绍等可在课程管理系统中查看。社区学院的学生一般来自一定区域范围,如曼哈顿社区学院的学生基本是在纽约市,距离学院不会太远。即使是在线课程,学生每学期也要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以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习者的情况。因为学院学生数量太多,组织在线学习可省去教室、校舍,降低学习成本。是否参加在线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在曼哈顿社区学院,学习者的注册、毕业证书是统一的,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学费、学分、考试也都一样。在有些院校,在线学习仅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即教学并不完全通过远程教育来完成,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分布情况确定什么课程什么环节采用在线教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继续教育学院主要提供各类职业培训,即证书教育。每门在线课程有两位教师,一位是授课教师,另一位是课程主管。在线课程学习对象基本为成人,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不以考试作为评价和衡量学习者的唯一指标。
美国的在线学习,重视师生的互动。远程教学互动包括学习内容、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个别辅导和作业批改是学习支持的核心,是师生教学交互的主要内容。美国大学利用互联网,有效地解决了教与学的交互性,如通过“公告板服务”、“讨论组”系统,建立高效、迅速的通信联系。学生通过E-mail将作业或疑难问题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随时查询电子信箱,批改作业或回答学生疑难,进行“异步――非实时”的教学交互。学校还利用传统媒介,包括电话、电视会议及面谈、课堂面授等方式,满足师生信息交流的需求。实践表明,一些在传统课堂上不大愿意提问的学生,更容易通过网络与教师或同学联系,增强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许多在线课程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四、在线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美国远程教育院校基本上都采用支撑在线教学与管理的智能平台,如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Blackboard”以及开源免费软件“Moodle”。Blackboard是一款商业软件,没有特殊的文件格式,任何文件都可以在里面张贴,即使没有计算机技术背景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创建课程,在互联网上提供学习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和进行在线测验等。使用者只需掌握简单的上传、下载和数据导出即可。Blackboard允许教师为某门课程建立一个学习空间,控制访问群体、张贴讲义、课件、布置批改作业、评分写评语,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答疑解惑。学生可以下载讲义,在线参加并提交测验,多重互动、完成作业、提问、查询教师反馈等。通过Blackboard可以统计课程的点击数、每个学员登录和学习情况,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Blackboard目前已有汉化版本,使用时需要购买,并按使用人数和年度付费。
Moodle是由澳大利亚马丁・多格玛斯博士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主持开发的开放源码的在线教育平台。Moodle的主要功能有创建课程页面、发送E-mail通知、组织课程资料和课程活动、和评判作业、成绩管理等。Moodle易于安装、实施和使用,并且完全免费,近年来发展迅速。Moodle与Blackborad功能类似,但在在线课程的制作上,不如Blackborad强大。一些教育机构也自主开发在线课程管理系统,如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校区自行研发了课件制作模板Polaris,具有导航、检索、跳转等功能,提供了各种学习工具,并且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类媒体资源。
启示与建议
在美国培训期间强烈感受到在线教学的蓬勃发展,也看到农广校体系在线学习的发展前景,结合学校学习现实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尽快制定在线教育发展规划与在线课程建设规范。为推进农广校体系在线教育的发展,鼓励体系内教师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并使该项工作有序开展,建议学校制定在线教育发展规划。规划中应包括在线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在线教学的具体措施、在线课程建设步骤等内容。为统一系统内在线课程开发标准,实现在线课程在系统内的最大化共享,建议尽快制定在线课程建设规范,对在线课程设计脚本的内容和在线课程制作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其中,在线课程脚本内容规范应对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课程测试、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网络资源等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在线课程制作技术规范应对文本素材、图形(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视频类素材的规格和格式进行统一要求。
二是选择适合的在线课程管理系统。任何一所准备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教学的机构,首先需要拥有支持在线课程设计开发和在线教学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课程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与论证需要根据教学对象、教育投入、课程类型、教学方式等因素进行。目前,“课程管理系统”的选择方案有自主开发、购买商业软件和使用开源软件等3种形式。对于农广校而言,不具备自主开发实力,只能从市面上众多的课程管理系统中选择一款适合于自己的。上海师范大学曾通过网络查询、对比分析、试用各种课程管理系统,最后发现,Moodle从课程内容安排、考试设计、教学评价、师生互动,到丰富的资源、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组织等方面都是在线教学尝试的首选。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开始引入Moodle,作为教师培训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课程管理平台。考虑到学校在线课程建议学校首先采用免费的Moodle平台,逐步探索在线课程设计开发与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可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成熟的课程管理系统,如Blackboard。
三是准确定位,抓好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在线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也不适用于所有学习者和所有科目。在线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在线教学的组织实施需要考虑技术支撑力量和人力资源两方面。目前,学校专职教学设计人员数量有限,技术力量还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在线课程,需要统筹考虑,有所取舍。首先要抓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在线课程开发,课程学习对象广泛,课程的设计无需过于复杂。其次要准确定位,抓好在线课程的设计和在线教学的组织实施。由教学设计部门综合协调,聘请课程内容专家与教学设计人员共同做好在线课程的设计开发工作。在线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公司解决。在线教学过程中的答疑、反馈与技术支持可由课程的内容专家、指导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完成。
篇2
要:饭店管理课程在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教学体系。但是,随着饭店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饭店管理课程已经面临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教育供给与业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对于饭店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饭店管理;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
饭店业是旅游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现代服务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饭店业是中国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饭店课程也开展较早,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创办第一个旅游人才养学校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饭店管理的课程就如火如荼的开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但目前面临的许多新问题,特别是普遍存在教育供给与业界需求结构不均衡的现象,需要我们对于现代饭店管理课程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位。
一、现代饭店课程性质
现代饭店管理是旅游管理或饭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且也是饭店前厅管理、饭店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饭店信息系统管理等相关饭店方面的专业课程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现代饭店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课程建设现状
在饭店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中,普遍开设了《饭店管理》课程,被列为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目前作为饭店方面其他课程的基础,在学生接触专业知识之初就开设,一般是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开设。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这集中体现在饭店管理的相关教材上,目前已出版了一大批较有影响力的教材,这些教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为务实派,教材集中介绍饭店运作流程和操作知识,务实色彩浓厚,这派教材是主流,广泛被各饭店管理课程采用,如,蒋丁新编著《饭店管理概论》,吕建中主编《现代旅游饭店管理》,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写的饭店管理丛书,等等。一派可以称为理论派,对饭店管理理论做了有益探讨,较早的如1989年周力编著的《饭店现代化经营管理》就强调了定量分析与饭店管理的经营预测与决策问题,1996林璧属编著的(饭店经营决策与管理方法》,突出了饭店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问题。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饭店管理本科教材编撰中也出现了一些具备一定理论架构的书籍,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的旅游管理类丛书中,出现了一些较好地结合理论与实际运营的饭店管理教材。
另外,为了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和产业环境的办学要求,各大高校的饭店管理课程上也在积极革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努力地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法,改变过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力求通过教师学生的充分互动,实现学生的主导。同时,各大高校也越来越注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不仅仅局限于毕业实践环节,也越来越深入到课堂实践中。
2.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⑴教材雷同,理论与实际脱节
目前,出版的教材很多,但是各版本之间差异并不突出,许多内容是重复雷同严重。作为饭店教材主流的务实派,也存在一些问题,注重实务的教育方式对于本科教育而言缺乏理论深度,不能反映企业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限制了学生的理论思维;同时校企合作脱节,也容易导致书本学得的实务操作知识,滞后于行业实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导致本科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上的欠缺,空有抽象的流程管理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仍然不强。理论为主的又存在于饭店实际结合不充分,照搬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流于空泛的现象。
⑵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尚在摸索阶段,应用种问题较多
饭店业发展需要更多学生参与也需要各种新的媒体,因为饭店业是一个与国际接轨度很高的行业,发展迅猛,本身也是综合服务行业,学好改课程需要掌握大量信息与综合的知识,要紧跟时展,仅靠以前“粉笔与讲台”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新方法的使用却又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就被广泛提及的案例法而言,该方法实施的前提是准备适合的案例,但是尽管目前有不少饭店案例集锦之类的参考书,但是这些书中的案例都是以小故事的形式存在,缺乏典型性和系统性,对于系统的饭店管理借鉴意义并不大,而自己编写案例又对老师自身的对于行业和专业的把握程度有很高要求;另外由于课程掌控能力和分组科学性等原因也使得案例教学的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又如,多媒体教学也常常容易陷入两个极端,一是仅将多媒体课件就是教材内容的简缩板,形式死板,引不起学生兴趣;二是课件制作过于花俏,声音图象信息过多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忽略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教学重点的把握,导致学生看热闹而不看门道,同时,大量声音图象信息会使学生课堂上始终处于强刺激环境中,高度兴奋,极易疲劳。
⑶高素质人才的师资人才欠缺
高素质师资人才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这就要求教师既有深厚专业功底与丰富专业知识,也要了解行业发展,把握行业最新发展信息,熟知饭店管理基本流程,同时还要有教学功力。这对于高校老师,尤其是活跃在课堂上的青年教师而言,要求是较高的,难度也很大。这往往成为制约饭店管理课程建设提升的重要环节。
⑷校企合作的脱节
尽管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在在课程建设环节中还远远不够。举例来说,以笔者所在院校的饭店管理课程为例,开设饭店管理课程时学生还在刚刚接触专业的大二,很多学生反映饭店管理所体现的场景与自己接触范围相去甚远,不能很好理解课堂内容;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是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新方式开展不下去。也有很多同学学习饭店知识很感兴趣,走进饭店工作却发现现实与理想落差很大,选择从饭店流失,这其中部分原因是教育并未真是反映饭店现状。这就说明在饭店管理这样的专业主干课程中校企合作大有可为的空间。
三、 现代饭店管理课程建设的思路
1.现代饭店管理课程建设的目标设定
现代饭店课程建设目标指引着课程建设前行之路,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也不能鼠目寸光,满足眼前利益,不考虑学生长远发展。因此,目标的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又要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例如,笔者在对于饭店管理课程建设目标进行定位时 ,结合本校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和本专业后面饭店方向的课程设置,将课程建设定位在:培养兴趣、端正认识、制定目标、奠定基础。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资源培养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绝不夸大宣传,让同学充分认识到饭店前景与工作性质,对于未来工作既有向往,也要对于工作艰苦性有清醒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学生设立在饭店方向的学习和工作目标;根据整个饭店方向的课程体系,将本门课程定位饭店方面的基础课程,着重让学生认识饭店的内涵,掌握基本的饭店管理理论和基本管理流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现代饭店管理课程建设的思路
⑴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蓝本,好的教材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在教学之前应该根据自己的目标定位,优选合适教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己编写合适的教材。对于本科教育而言,要关注理论与实务的双重构建。基础理论部分是核心,教材也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体系架构,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这是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所在。理论部分内容不仅要体现经典理论部分,也要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为学生奠定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饭店管理是实践性很强,在教材中实务内容也必不可少,尤其是流程管理,其实质是为饭店管理构建合理的业务流程,是饭店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现代饭店管理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为。例如,针对实施的案例教学,选择或编写合适的案例;饭店业新发展突飞猛进,通过各种媒体与渠道掌握饭店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中的信息;另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业界人士沟通联系,从他们身上了解饭店工作一线的发展变化,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或者例证,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优化。
⑵研究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提升教学水平
传统教授教学方式与各种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各有利弊,在饭店管理课程建设中潜心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将他们综合运用以提升教学水平。例如,被广泛提倡的案例教学法,其在饭店管理课程中的实施就值得好好研究,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就要大量精力投入,完成从案例选择,案例分析,到资料下发,明确任务的整个过程;为保证课堂效果,要求学生要进行课前预习,老师要充分利用Email、BBS、讨论区、QQ、MSN等方式进行沟通管理,小组讨论和思想碰撞,这是个老师控制难却又很关键的过程,要老师做好引导,进行良好的分组,选择负责任的组长等;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小组要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同时演讲与讨论的传统方式也是课堂效果的保证,教师要加强指导;最后,教师要注重总结评述,总结过程注重突出重点,明确所教学的原理。
⑶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业界的全程互动
校企合作不能只局限于实习环节,那样只能带来校企的脱节,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各种途径实施。以本校的饭店管理专业为例,利用上海高星级饭店多的地利条件,选择了多家饭店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邀请这些酒店参与到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比如,饭店管理课程开始之初,有饭店参观认知活动,使得饭店的工作流程环节有大体认识和了解;结合饭店前厅等业务部门的管理内容,聘请饭店部门经理主管以及业务精英参与教学,让学生对于饭店管理有更直接和真实的认知;结合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进行饭店传奇人士发展讲座,也聘请已毕业的师兄师姐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对在饭店职业生涯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同时,饭店有活动也邀请学生参与兼职或者各种饭店员工活动等,让学生尽早感知到饭店的工作氛围,便于其进行适合的职业发展规划。
⑷加强师资培养,鼓励教师多途径提升
首先,教师自身加强学习,不仅要具备深厚专业功底和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时时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紧贴行业发展的实际。其次,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也要鼓励教师通过座谈、答疑、社交媒体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水平。再次,前进的路上有明灯指导往往事半功倍,对于年轻老师可通过老教师带教的形式帮助他们迅速提升成长。另外,科研是帮教师提升学术功底的必备途径,要鼓励教师通过科研提升饭店专业理论修养与研究能力。最后,可以鼓励教师适当通过挂职或科研的形式接触饭店实际工作,掌握饭店工作的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 宋振春.大学本科饭店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构想.旅游学刊【J】,2005.1
[2] 严宽荣、樊春梅、史术光.地方型高校专业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践的探讨——以饭店管理为例,考试周刊【J】,2007年第43期
[3] 罗君.饭店管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探析.职业技术【J】,2007.24
篇3
【关键词】亲验式教学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 课程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68-02
一、亲验式教学模式
亲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的情况,倡导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让以往作为教学客体的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通过设计各种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形式,全面调动学生思维、情绪,让学生在体验、操作和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一举实现知识内化、技能习得和实践经验获取的教学深化过程,从而大大加快学生对知识从学习到运用的进程和速度,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亲验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很大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即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亲验式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即学生胜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固定的教材进行,以教师口头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最终的考核集中落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亲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学围绕学生的能力提升进行,以各种学生参与的实践环节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设计、引导、指导和辅助等作用。
与目前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补充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验证理论知识的做法不同,亲验式教学模式以各种实践形式为主要教学形式,更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亲验式教学模式并不是要摈弃理论学习,它与理论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学习是实践学习的必要基础,实践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者都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二、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边缘性和综合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同于其他专门的管理学,该课程是从多门管理课程中概括、抽象、提炼出一般企业管理共同的东西,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综合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其他的很多专业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满足该课程学习的需要,必须借助亲验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企业管理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二)实践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进行企业管理的理论学习,就是要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管理理论运用到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效益。另外,现代企业管理受到企业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所以采用权变的管理思维,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是该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靠枯燥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或者仅仅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入案例分析和讨论,而很少有与企业的直接接触,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权变性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单靠空洞、单向的理论知识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手段,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思考,从而直观形象地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进入真实岗位积累前期经验,培养实战思维和能力。笔者总结了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五种主要形式,具体如下。
(一)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让学生到现场体验和学习真实的企业是如何经营运作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的感受能让学生对企业氛围和企业环境等有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企业的介绍,学生也能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有所了解,一些可直接观测的企业活动如生产运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管理等,也能将课本上的理论真实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的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能很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从案例中认知抽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学到理论知识的运用技能,扩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从企业的角度,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要做好案例分析,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作出正确的分析引导、自由而有序地讨论组织、恰当的学生观点评价和正确的总结,都是用好案例分析法的重要保证,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指模拟现实工作情境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赋予参与者一定的角色,由参与者在设定的角色下对问题进行应对和处理,并对参与者的表现作出评价的方法。情景模拟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情景中,使学生获得面临实际问题的切身体会,角色的设定使学生必须从岗位要求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实际岗位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之后对参与者表现的评价和总结,更能使学生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职业能力,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职业信心。使用情景模拟法,应注意围绕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拟情景,并且提前帮助学生理解设定的角色,组织和配合学生的现场演练,鼓励学生用职业的身份和创新的思维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模拟结束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肯定亮点,指出不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部分,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客户管理、促销技术等内容可适用此法。
(四)沙盘实训。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接手一个同一经营起点的制造型企业,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活动,内容涉及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采购组织、市场开发、销售、融资、财务核算等每一个运行细节,所有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让学生在竞赛游戏般的企业模拟经营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实训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以及市场中变幻莫测的各种情况。他们需要一起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并且加以执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更加系统真实和有效的实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在沙盘实操中的表现,能有效地反映和锻炼参与学生的自信心、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沙盘模拟经营可以是物理沙盘也可以是电子模拟沙盘,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实习场地。如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比较常用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有“ITMC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用人之道”、“销售之星”和“创业之星”等系列经营模拟软件,并通过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沙盘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五)实践操作。实践操作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操作企业中实际使用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或是让学生完成企业中实际需要处理的一些工作,或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上亲身体验企业的日常工作和管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符合现代企业真实之需的知识和技能。如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部分,可安排学生实操填报目前企业中实际使用的各种单据报表;也可以将企业真实需要的市场调研,按企业要求的标准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企业管理中使用的各种ERP软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或利用假期到企业的真实岗位上工作;学校设置专门的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学生在理论学习结束后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对学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 指导,让学生在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适应和改善岗位工作上。
【参考文献】
[1]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吴绍春.漫谈美国大学课程考试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报,2010(2116)
[3]张国宝,焦立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篇4
【关键词】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前者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而后者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科学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前提,将突出实践、注重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了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大量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将各种不同的强调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财务管理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尽管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试图对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有的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简单梳理,以便对症下药,革新财务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力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单一“填鸭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实施不够。这是因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评着重于看是否有内容详尽的讲稿,是否按统一的教学大纲撰写和讲解;知识点讲解是否正确,是否传授足够的知识量,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否吻合,却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缺少激励措施,等等。校内实训受到教学软硬件的制约开展力度也不够。因为财会专业的特殊性,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比较敏感的数据,因此,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也比较少,大部分财会类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岗位与专业都不对口。总之,体制和宏观环境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仍然停留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阶段,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极度不一致。
(二)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不合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中一般对实践教学有课时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但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辅以案例进行说明或者将传统内容简单地划分成若干项目,然后以项目为单位按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因此,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的元素,其实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较于会计类课程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要薄弱一些。且实施的主要形式是罗列一些案例题(可能是以项目或者任务为单位设置案例)让学生进行解答,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力度不够。由于教师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案例涉及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遗漏,而不是去关注要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我所学的哪一理论能给我帮助、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实践教学内容选取不贴切。对于案例教学来讲,高质量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基础。但从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案例来看,要么是直接从国外教材中引用,教师进行若干加工后让学生讨论。要么是使用很多年以前企业发生的案例。前者存在的致命问题是案例背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解决中国企业实际问题,后者的缺陷在于案例的经验教训的现实有用性非常有限。虽然在报纸杂志上会出现一些有关的案例,但通常只是涉及一点点财务问题,大多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好。如果教师自己编写案例,则需要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又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相矛盾。总之,由于案例获取渠道的局限性,使得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面临尴尬。
尽管高职高专类财务管理教材基本都采用分项目或者任务来编写,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教材仍然是传统内容,只是将不同的章节依次换成成相应的项目或者任务而已,基本没有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而要确保项目教学或者任务教学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项目或者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项目教学法或者任务教学法项目或者任务设置的不合理也是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实践教学理念不科学
教学理念决定选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能会决定教学效果。而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工作岗位的衔接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思维的训练。过于追求形而下而忽视了形而上。因此,导致案例教学或者情景教学过程中往往就事论事,而没有上升到对事实背后蕴含的基本理论与思想的演绎与归纳。
而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的课程,兼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财务管理是在西方较完善的经济和法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其自身的结构还不是特别完整,会随着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相对于会计来讲,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性稍微要差一些。没有一套固定的指标体系或者模型适用于所有企业,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在具体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的时候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调整或修改。所以,如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其实用性是欠妥当的。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要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财务管理现有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但是,目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实践教学实施力度不够、方式不合理、内容不贴切和理念不科学这四个主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四个主要问题,才能提高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亨.关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张春颖,姬霖.在明确培养目标下的教学方法选择[J].长春大学学报,2009,4.
篇5
1 高校重大项目科研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大项目科技统计中的基础数据缺乏准确性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各种数据资料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是科技统计信息的重要条件。目前的高校科技统计普遍存在基础数据缺乏准确性的通病。主要原因在于项目组由于平时疏于整理项目数据,统计时临时抱佛脚,不认真核实数据。有些量化指标中由于缺少相关附件材料支撑,填写较随意,极易导致数据误差较大,严重影响了科技统计工作的有效性发挥。①
1.2 重大项目统计数据涵盖面不全
高校的项目科技统计主要集中于科技经费、科技成果(包括:论文、专利、奖励等)等方面。而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科技交流情况、技术转让等统计指标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然而在现阶段高校重大产学研及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中,必须注重平时收集相关产业化及科技交流信息,才能更好地把握项目申报机会。
1.3 不重视重大项目数据统计工作
在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普遍认为科技统计只是临时性的工作,科技统计工作意识薄弱,不适应高校科技活动迅速发展的趋势。有些学校由于重大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往往将重大项目与其他的项目情况一并统计,这样往往掩盖了重大项目中的问题。还有高校在重大项目情况统计过程中,统计工作的时间、流程安排不合理,导致项目负责人为了赶时间应付统计,严重地降低了统计质量。
1.4 高校内的科研统计人员缺乏统计专业背景,流动性大②
很多高校中,绝大部分的重大项目科研统计人员是兼职负责统计工作的科研行政人员,往往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平时忙于应对重大项目的管理工作,在统计工作上付出的时间和经历相对有限。有些个别高校的统计人员几乎每年调换,前后无法衔接,更易使科研统计工作缺乏长效性与承接性。
1.5 重大项目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落后
高校重大项目科技统计工作相对繁琐,涉及的栏目广,统计范围较大,但是现阶段有些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往往还要依靠人工进行汇总、计算,费时费力,信息化程度远远落后,统计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2 加强科技统计工作,完善高校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
重大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涉及重大项目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全过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重大项目申报、规范管理,及时发现重大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在高校重大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必须利用科研统计这个有效的工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查阅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在重大项目管理中发挥科研统计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1 注重在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发挥科技统计的重要作用
(1)项目申报时,科技统计主要发挥前期的材料收集与汇总作用,为申请新项目申报提供素材。每个重大项目攻关目标的确定,一般以科学分析历年科技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准确、全面地收集历年重大科技项目活动的数据,掌握重大项目科技活动的结构和布局特征,为组织申报重大项目提供确切的数据支撑。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年的统计数据的积累与支持。有些专家建议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把重大项目的科技统计工作列入年度科研工作计划。同时要重视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如健全科技统计原始记录,结合学校实际建立有关科技指标体系和定期报告制度,规范科技统计工作,使统计数据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上,使高校科技统计真正为重大项目申报提供可靠的依据。③
(2)项目立项时,主要是制定合理经费预算和项目实施计划等相关工作。这也离不开重大项目的科研统计,通过积累相关的信息,给项目的预算申报及实施计划提供合理建议。
(3)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专家建议通过定时的科技统计跟踪能够及时了解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及产出状况,是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保障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手段。通过科技统计,帮助项目负责人及时梳理项目完成情况,帮助科研管理部门跟踪分析项目进展情况及项目进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更有效预防项目技术攻关中的纰漏,防止项目管理漏洞,同时将妨碍项目完成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项目情况跟踪统计,切实了解经费支出情况,便于加强经费监管,有效地防止经费乱支出的现象,对于经费管理尤为重要。
(4)项目验收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对该项目中关于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技机构、科研成果以及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都进行量化统计,和预定的目标任务进行比对,对科研和科研管理工作做出详细和客观的评价。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加强改进,努力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对于高校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以及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再次申报重大项目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统计分析资料,为重大项目的管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2 高度重视稳定的统计人员培养工作
高校的重大项目统计工作中应配备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专职科技统计人员,更有利于统计工作的长期开展。同时通过学习、培训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重大项目的复杂多样的统计指标要求统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既要懂得统计专业知识,又要对科技项目、财务审计、信息处理等各方面知识都有所了解。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和鼓励统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统计要求。
2.3 完善重大项目科研统计的信息系统
高校重大项目科技统计工作内容广泛从前期支持,产出成果到成果转化,后续项目的申报支持等,都在统计的范围中。要想让科技统计工作做到准确、高效,单凭人工统计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因此在统计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平台促进科技统计基础数据采集,利用完善专业的统计信息系统,及时处理及分析数据,减少统计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从而准确地实现重大项目情况从宏观到微观,横向到纵向的比对。
2.4 强 化科技统计意识
最后笔者认为应强化科技统计意识,高度重视统计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必须强化从科研管理人员到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人员的科研统计意识,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能主动地积累重大项目的原始数据,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有利于重大科技项目管理的长远发展。
高校重大项目科研统计工作为高校组织申报重大项目提供依据,帮助管理部门了解项目进展,优化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科研统计工作在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中意义重大。高校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工作必须与科研统计工作有机融合,重视统计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统计信息系统,强化统计意识,才能使科研统计更好地为重大项目项目管理服务,从而不断提高重大项目的管理效率。
项目基金: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注释
① 刘勇.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3(2):19-20.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在线课程建设;学分认定
近年来,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普遍将在线课程建设应用作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的一个有效途径,纷纷探索与建设符合校情的在线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由于我国在线课程的服务对象以在校大学生和学校教学为主,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成为在线课程建设中突出的问题,被认为是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全面变革的关键要素。
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2016年9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高等学校为主体、坚持实质等效等基本原则,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分认定办法”“推动各类高等学校之间学分认定和转换”。为此,笔者对国内外在线课程学分认定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国内和国外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
在学分认定问题上,此前我国的适用范围主要是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早在2001年,江苏、浙江、天津等省市就已尝试自学考试与高校学习的学分互认,后来又有许多地方在同城的高校间学分互认,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采用专门的远程系统进行学分互认,宁波大学与加州大学远隔重洋实行跨国学分互认,等等。
近年来,在各地陆续出现了学分认定的联盟,例如,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以各学校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开设学分互认的跨校选修课作为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深圳大学于2014年5月成立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加盟高校已有90多所,近80%的学生选课为学分课程,联盟内许多高校已承认在线课程学分,但学分互认的实施细则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开始承认开放课程学习学分。例如,北京大学承认本校教师开设的慕课学分;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承认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的所有课程,和本校公共选修课一样算学分。2016年6月,中国教育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发起,联合国内多所高水平大学独家推出了CAPMOOC,学员报名学习并参加CAP考试通过后,能够获得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7所名校部分课程的认证学分。
在学分认定方面,国际上一些国家或地区起步稍早且进行了较长期的实践探索及研究,如欧盟的整合的资格框架、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澳大利亚促进各类教育类型互通的认证框架,韩国的“学分银行”系统等。
2008年,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建人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为马尼托巴大学开设了一门名为“联通主义和连接性知识”的网上课程(简称CCK08)。由于这门课程结合了大规模、开放性和提供学分三个特点,因此被称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随着技术的进步,慕课使高等教育惠及数亿人,迄今为止,有不少平台的课程已经在部分高校得到学分认可。2013年初,Coursera公司5门网络课程的学分已经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ACE CREDIT)的官方认可。华盛顿大学计划为Coursera公司的网络课程提供学分,而其他与Coursera公司合作的大W也正准备朝着这个方面发展。2015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与edX合作推出了“全球大一学院”项目,面向全球开设大学一年级8门通识教育类MOOCs,完成8门课获得学分后能申请作为大二学生进入亚利桑那州大学继续学习。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承认并接受慕课学分,因为这个做法有助于学校进行市场推广和提升知名度,并由此带来更多的注册学生。
二、本科院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学分认定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线课程的建设情况,我们通过会议和走访等方式,对本科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和学分认定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广东、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湖南、福建、陕西和北京等省市高校的教务处负责人。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在线课程的建设、应用情况和学分认定的方式、具体措施等。
调研结果显示,总体看来,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需求,高校对在线开放课程普遍持开放认可态度,逐渐开始试点认定在线课程学分;学校通常都是将在线课程认定为公选课学分,但具体怎样换算,尚没有统一的规定。也有不少学校将在线课程作为学生补考选修的重要指导材料,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在线课程学分认定问题上,还存在着课程标准不一、学分收费、校际壁垒等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平台等多方合力,形成机制。
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者以在校生居多,这是我国开放课程建设特有的情况。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根据中国大学MOOC问卷调查,学员中身份为学生的比例占62%,而学生中又以本科生居多,大一至大四学生合计占81%。
目前,各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211工程”等重点高校建设发展迅速,并形成较为成熟的机制。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已建有课程中心,形成申报、开课、上课、评价的流程;国防科技大学构建了本科慕课课程体系,立项精品视频、专业核心、实验类等系列慕课,涵盖本科所有课程类型。而在一些地方院校,由于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有明显差距,在线课程主要是以“用课”为主,还有些高校对在线教育持观望态度。
具体来说,在接受调查的高校中,绝大多数本科院校正准备建设或者已经建设了部分在线课程,并将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大多数本科院校目前正在使用本校或外校建设的在线课程。从使用情况来看,使用外校建设的在线课程数量(56.67%)远远高于本校建设的在线课程(33.33%)。在线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多种形式,其中主要的应用方式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学习资源,以及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
从教育主管部门来看,北京市教委已经针对开放课程建设开展了两项主要工作:一校一课,建通识课。专业核心课已建立10个专业课程群,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高校学生免费学习的方式。天津市教委于2014年在申报的18所高校中选出8个单位试点,要求学校拿出试行慕课教学改革的整体建设方案,学校不管是采用购买还是自建的方式都要使用在线课程。
随着在线课程的迅猛发展,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试点或者在全校范围认定在线课程学分,如西南交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其余高校大都正在调研,计划在一至三年内进行学分认定试点。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相继开展了慕课跨校学分认定的工作试点。
(1)在线课程学分认定方式。
与在线课程应用相比,高校对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更谨慎。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线课程学分认定最多的是大学自身主导的校内慕课学分,即本校教师开设的慕课,在全校范围内可以作为公选课认定学分。例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组织开发了“体育与健康”慕课,该课程已经成为学校非体育专业公共体育必修课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在获得慕课的合格证书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大学公共体育课的4个学分。
大部分院校在学生学习在线课程后,必须通过本校组织的考试才能认定学分,此外,也有很多院校选择平台和校内考试结合的方式来认定学分,如广州航海学院要求课程提供方提供学生的学习和考核记录。也有一些院校在学生获得慕课证书后即认定学分,但主要限于选修课。
(2)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措施一:制定选课和学分认定等相关措施。例如,黑龙江大学,西安航空学院和西京学院等高校制定了跨校选课、修读课程等学分认定相关措施。由教务处选课通知和相关学习及考核要求,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务处认定的平台上或者学校选定的课程获得的证书才可转换为学分。西安交通大学的在线课程成绩与学生的学分相挂钩,一般情况下为2个学分,但选课范围多数限于学校自建的慕课平台,也有一些是在“爱课程”网平台上线的课程。
措施二:为在线课程配备辅导老师。辅导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检查督促学生学习,组织讨论等。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等为在线课程配有专门助教,组织老师担任辅导教师,拟定线上+线下课程教学试点方案。西南交通大学对“机械设计”课程全面采用融合型混合式教学,每周两次课,其中一讲为学生独立安排线上课堂学习,另一讲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开展零接触式的线下课堂互动教学,构建了多元化、重过程的学分评价体系,将慕课的成绩纳入课程学分中。
措施三:针对在线课程组织考试。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方法是选定平台课程,由平台提供试卷在指定时间组织考试,考完后将试卷寄回平台,批改后由平台将成绩单寄回学校,作为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参考。
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以慕课形式开展教学后,占2个学分,学生从“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SPOC区域选修“数学文化十讲”课程,成绩评定比例为:平台给出的成绩占40%,见面课的出勤、课堂表现等占20%,半开卷的期末考试成绩占40%。如果有学生提交数学文化小论文或者作课堂演讲,则视效果给予“奖励加分”。
措施四:根据课程学时按比例认定学分。例如,广州工商学院按视频时长以一定比例认定学时,进而认定学分,如8~16学时认定1学分,17~32学时认定2学分。湖南农业大学原则上按“爱课程”网上16~20课时为1学分作为公选课学分进行认定;若所修课程c学生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同名或相似,其学分按本专业相应课程认定。此外,在具体管理上,也有些学校准备借鉴赴外交流学生的管理办法来认定学分。
三、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的争议和主要障碍
目前,在线课程是否能纳入高校学分认定,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学分认定是慕课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初,edx首席执行官阿纳特・阿加瓦尔教授(Anant Agarwal)预测,未来5年慕课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学习慕课课程可获得学分。“如今,很多大学允许大一学生将自己高中时学过的AP课程转学分,或向网络学习者提供学分和学位。不久的将来,慕课证书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兑换学分。”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清泉教授认为,能够授予学分是慕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进一步讲,实现学习成果认证是慕课从课程开放发展为教育开放的根本和前提。也有高校教师认为:“除了结业证书,学员更关心的是学分认证,而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签订了校际间慕课的学分认证,这无疑不利于鼓励学生们的选课热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线课程不应该进行学分认证。“我不会授予学分,除非有人能够解决在线作弊的问题,并能够确保接受测试的是学生本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安东尼奥・兰热尔(AntonioRanged这样说,他在网络上教授“经济学原理”。Future Learn的首席执行官Simon Nelson指出:“目前Future Learn上的课程没有提供学分的功能,我们这个平台将来也不会去提供学分,是否让课程换取学分的决策是由大学来做的”。北京大学慕课工作组组长李晓明教授也表示:“如果在MOOC还没有比较成熟、某些课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比较好的共同认可的时候,以某种行政手段强制进行学分互认,我认为会对教育质量有影响。一有学分,如果不能在低投入下保证质量,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利于社会的动机。”
实践表明,将课程学习与学分挂钩,能有效提高在校生的课程结业率,但前提是面向在校生能够进行学分认定。目前,高校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1)在线课程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学分认定首先要解决等效性问题,这是学习成果实现制度层面有效认证的前提。根据美国市场调研机构巴布森(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联合培生及斯隆联盟(sloan Consortium)的报告,学习成果认证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方对慕课在线学习质量的担忧,以及对可能造成高等教育学位学历混乱的顾虑。我国对于在线课程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建设仍处于研究设计阶段,平台上的课程水平参差不齐,水平相当的高校之间容易实现互认学分,不同层次的学校课程不好认定。具体操作中,还存在校际辟垒和课程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2)在线课程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学分认定的另一必要条件是考核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尽管平台在学员账号管理、课程考核时间等方面设定了各种限定措施(比如记录学生上网IP地址、学习时长等情况为查处抄袭、替考提供证据),仍然难以杜绝学生代学和替考等问题,在慕课上课、测试、考核过程中作弊现象严重。学校普遍认为在线课程的监管有难度,无法对学员主体加以确认。
(3)学校相关配套政策和操作程序尚未跟上。如开放课程负责教师的工作量认定、课程制作经费支持,以及教学档案归档、学生未通过课程的重修、在线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等与现有教务系统对接都存在一些问题。四、积极进行学分认证,推进在线课程建设
学分认证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是在线课程平台、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2014年,采用在线学习学分的大学分布在全国除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总数上,2011年是15所,2012年是47所,2013年增加到349所,2014年就达到了958所,这个速度是惊人的。截至2016年年中,“近40万人次学生已获得线上线下结合学习的慕课学分”。从长远来看,在高校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欠缺的情况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在短期内,慕课学分和证书能获得传统高校的认可,必将极大地推动慕课的发展。
对于高校来说,学校应充分重视在线教育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切实承担起开放课程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逐步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及学分认定。
(1)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建设和使用在线课程资源。例如,有些“985工程”高校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一些成熟的建设经验,可以因地制宜制定认定办法,先报备到各自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后再实施。一般高校先从在线课程的使用入手,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开展建设,解决整体水平的问题。同时,建立对开放课程负责教师的激励机制以保证对在线课程制作的投入和支持,积极与现有教务系统对接,解决教学档案、学生选课等相关管理问题。
(2)不同性|的课程要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采取不同的学分认定方式。例如,必修课教学过程由本校的教师负责,学生在线学习占课程的一定比重,学校统一组织课程考试并给予学分。选修课可结合课程的性质、内容、难易程度对学分进行适当的调整,学校组织学生选课,通过平台方给予的学习成绩,学校来认定学分。
(3)加强课程质量管理,尤其是成绩的认定管理。为保证成绩的真实性,可采用线上学习、线下测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杜绝网上作弊。课程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使用随机题库等方式解决在线课程替学、替考等作弊问题。也可以采取学校与学院共同审核在线课程,学院审核认定学分、教务处备案的方式。这些做法可以部分解决在线学习监管和身份认证的问题。
篇7
关键词:教学资源;在线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s Online Learning System
Liu Tao,Pi Guoqiang,Ma Shigui
(Computer Network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563003,China)
Abstract:Based on campus network,the course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the college teaching reform.Online learning system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xisting school teaching resources,and improve their utilization.Online learning,makes the student's study was not limited by time and space,can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study and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KeyWords:Teaching resources;Online Learning;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一、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各高校依托自己的校园网平台,纷纷开发或定制适合自身教学特点和要求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整合学校的现有教学资源,挖掘学校的教学潜力,为远程教育奠定基础,通过结合学校办学要求和定位,模拟传统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和过程,本课题小组开发了一套教学课程在线学习系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课堂在校园网中再现。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结合课件、随堂笔记、在线问答和教学测试进行学习。在线学习系统把传统教学方式和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协作性及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交流。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功能
根据学校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系统设计功能如下:
(1)资源共享。对教学视频、课件、课外阅读材料、测试数据、学习笔记等教学相关材料进行上传和分享。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而且也为学生对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2)个性化学习。各专业学生除了对自己专业的必修课程进行规定学习以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限选、自选和跨专业课程的学习。
(3)学习笔记的编写。在线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即时编写“随堂”笔记,记录下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关键点、兴趣点、疑难点等,为深入学习和复习保留第一手材料。
(4)测试评价。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和学习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在线 学习情况进行测试评价,如章节测试、综合测试、摸底测试、期中测试等等。教师可以课程的测试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即时调整教学计划,以及对个别学生做出特殊的教学安排。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测试结果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5)互动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享个人的学习笔记或是对他人公开的学习笔记进行评论,也可以通过系统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讨论,从而摆脱单一的在线阅读模式。
(二)系统框架
如图1所示,在线学习系统在设计上分为教学资源管理、在线学习、用户管理三大模块。其中,教学资源管理模块主要适用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采集、上传、管理,及课程在线学习情况的分析。在线学习模块适用于学生在线学习课程,完成在线测试,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交流。用户管理适用于管理人员对用户账户进行管理,以及系统的日常维护。
三、系统实现
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开发。B/S模式具有“即传即用”的特点,可以兼容不同的操作系统,方便教师和学生浏览在线教学资源,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管理操作。C/S模式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主要用于实现教师和管理员用户的一些特定功能需求,如教师课件和教学视频采集、大容量或特定类型文件的FTP上传。
为保障系统安全,根据用户的不同身份,将用户分为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个类型,如图2所示。其中,教师账户又根据其承担的工作职责不同,分为任课教师用户和教学秘书用户。管理员账户根据其承担管理职责不同,又分为教务管理员用户和系统管理员用户。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账户信息从学校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中导入,任课教师或学生只需通过输入自己的工号或是学号、姓名等信息进行账户激活,就可登录系统。教学秘书和管理员账户需要分配给特定工作人员,每个教研室至少需要一名人员担任教学秘书,教务管理员由教务部门指定相关的教务工作人员担任。不同类型的用户其实现的功能和分配的权限也有所不同。各类型用户实现的功能和分配权限如下:
(1)任课教师:阅览系统中的教学资源,对自己添加的教学资源进行编辑管理,查看自己课程所授班级的信息,编辑在线测试内容并指定可接受测试的对象(如自己所授班级学生或是所有选修自己课程的学生)和测试日期,查看测试结果,管理自己和学生的交流信息,修改个人账户密码,查看个人账户信息,向教务管理员申请修改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等。
(2)教学秘书:阅览系统中的教学资源,对所属教研室的课程信息进行编辑管理,采集教研室课程视频,上传教研室课程教学资源并进行编辑管理,查看教研室课程所授班级的信息,编辑教研室课程在线测试内容并指定受测试的对象和测试日期,查看教研室课程测试结果,管理学生对教研室课程的留言,修改个人账户密码,查看教研室及其所属教师账户信息,向教务管理员申请修改教研室及其所属教师信息等。
(3)学生:在线学习必修课程,对选修课程和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选择后按要求进行学习,管理自己的在线学习进程,删除对所选课程(除必修课程外),在线编辑“随堂”笔记并可向指定用户公开,向授课教师发送信息请求答疑,和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上传学习资源并进行管理,在所学课程版块留言,接受课程测试,查看自己的历次测试结果,对课程进行评价,管理自己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信息,修改个人账户密码,查看个人账户信息,向教务管理员申请修改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等。
(4)教务管理员:采集教研室和课程信息,对教研室所设课程信息进行审核管理,采集学生和教师信息,对教师和学生账户进行管理,审核教师和学生修改信息的申请,修改教研室、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重置教师和学生账户密码,阅览系统中的教学资源,查看各门课程的测试及其结果,修改个人账户密码等。
(5)系统管理员:管理系统风格模板,设置系统的各项功能,对用户类型和权限进行管理,重置其他用户密码,查看系统日志及访问记录,备份和恢复数据库,阅览系统中的教学资源,修改个人账户密码等。
四、结束语
以校园网建设为依托,打造课程建设的信息化平台,是校园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课程在线学习系统的实现改善了教学的方式方法,改变了在多媒体教室播放教学课件和视频的单一形式,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有力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在线学习系统可以极大的提升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缓解某些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和教学资源配置不公平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皮国强,马诗贵.大学生在线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1,9
[2]刘若华,刘芳芳.基于ASP的《数据库原理》在线学习系统的网站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
[3]张海燕.学习型校园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5
篇8
【关键词】在线学习 线下管理 互联网+教育
【课题项目】2015年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院级项目(项目编号:2015jg1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7-02
1.引言
在线课程被许多高校整合、嵌入到教学中,然而大学生在在线学习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因素主要有:网络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在线学习的管理与指导不足、在线学习缺少社会交往,学生缺乏在线学习能力、学生在线学习动机不足、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与上网费用。
2.在线教育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探索
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在线学习?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做出了一些思考:
2.1 重视在线学习和线下管理
任课教师要重视在线学习在所教学科中的应用,要在线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在线学习做好管理:做好学习资源的管理、学习时间的管理和知识管理。
2.1.1 建立学习档案,管理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学习档案中可以有学习的科目、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测试的情况等。
2.1.2 教师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做法,集中时间,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辅导。
2.1.3 利用表扬、评优、把在线学习作为学生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参与在线学习。
2.2 适当分组,引领学习
在线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学习和引领学习。
在线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学习的起点水平等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中根据各个学生的专长进行分工,同伴之间互相帮助,完成学习。
引领学习是指在(教师、专家、优秀的学生等)引导和带领下,学习者在特定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指定的在线课程内容。在线学习刚兴起的时候,学生主要是自主学习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缺少交互,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引领学习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是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改进。
2.3 教师向“导师”转变
不论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还是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都表明传统的教师角色需要向“导师”转变。教师在大学生在线学习中,要转变为“导师”的角色,做好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通过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然后提供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对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业辅导、学术探讨、创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指导。
2.4 对在线学习资源“再设计”
改变在线学习的模式,对在线学习资源“再设计”,再设计的途径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改进在线课程的目标等。
2.4.1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相对于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MOOC)而言的,是把MOOC的视频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利用MOOC中优质的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
2.4.2 改进在线课程的目标
利用“三维教学目标”改造在线课程视频的目标,尤其是在学生的情感目标方面。在线课程在知识传授方面都是高质量的,然而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由于国内外的不同,需要教师的改进。
2.5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在线学习能力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将在线学习能力培养贯穿于在线学习指导的全过程,这是指导学生的在线学习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在线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在线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在线学习活动的实际本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能借助网络和信息工具,运用科学的策略去独立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结束语
在线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一个新兴领域,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在教和学的实践中认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魏顺平.在线学习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2-08-05
[2]惠兆阳; 梁玉; 李淑娟.学生进行网络在线学习的障碍:因子分析研究中国电化教育 2013-03-10
[3]郑秀英.国外高校大学生学习指导的研究及启示
作者简介:
篇9
利用昆明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的“教育在线”系统,开发了“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4]“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分为课程介绍、课程材料、课程作业与测试、学习互动与交流四大功能模块,以下分别对各功能简要说明。
(一)课程介绍模块
该功能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四个子功能,课程简介提供了教师对“优化设计”课程介绍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的功能,主要介绍“优化设计”的课程沿革,课程主要目标、课程主要内容,课程类型、学时学分,授课形式、考核方式,教材、参考书目等。教学大纲提供了教师对“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的功能,学生可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教学日历提供了教师对对《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日历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的功能,学生可以查看了解“优化设计”课程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师信息提供对“优化设计”课程一个或多个任课教师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和完善的功能,学生可方便地查看“优化设计”课程的多个任课教师的信息,为选课提供参考。
(二)课程材料模块
课程材料模块是“优化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主要部分,把“优化设计”课程相关的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料、专业论文、视频文件等教学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和归类在此功能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浏览、查阅和下载。教师可以采取上传文件、网上编辑、引入个人资源、添加URL四种方式对课程材料进行管理。教师可以将本地文件上传后作为课程材料内容,也可以上网后在线编辑材料内容,也可以将本人“个人资源”栏目中的素材引入至教学讲义,还可以填写URL网址作为课程材料内容。在“材料列表”中,选课学生能看到处于状态的目录和资源。而处于“未”状态的目录和资源,只有教师可以看到,而选课学生是无法看到的。
(三)课程作业与测试模块
该功能模块包括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试题试卷库三个子功能,课程作业子功能又包括“作业模板管理”、“作业管理”、“作业统计分析”,教师可以使用“作业模板管理”、“作业管理”和“作业统计分析”来布置优化设计作业、对优化设计作业进行管理。教师在“作业模板管理”中建立作业模板,然后在“作业管理”中向选课学生课程作业。从作业模板库中选择课程作业,填写作业模板的标题和内容,编辑课程作业的名称;填写本次作业的满分分数和提交作业的截止时间。以后,选课学生才能看到教师布置的优化设计作业。学生可以在线编辑完成作业,然后在网上在线进行提交。在所提交的优化设计课程作业列表中,教师点击“批阅”一列中的“批阅”按钮,就可以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点击“作业统计分析”,可以设定并查看学生作业的统计成绩。学生则可以查看教师对作业的批阅情况和作业成绩统计信息。试题试卷库与在线测试,教师通过该功能建设优化设计课程的试题试卷库,教师可以使用试题和试卷库功能中的“知识点维护”、“试题库维护”和“试卷库维护”功能来不断完善优化设计的试题试卷库。选择“知识点维护”,进入知识点维护界面。教师可以依照页面提示建立知识点的目录结构。建立知识点的目的是便于将试题库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选择“试题库维护”,进入试题库维护界面,可以添加新试题。选择“试卷库维护”,进入试卷库维护界面,可以添加新试卷。优化设计网络教学平台设置了在线测试功能,根据课程教学进程,当需要进行在线测试时,教师需添加在线测试,选择“在线测试”。进入在线测试界面后,如果“试题来源”中选择的是“试题库”,那么将从“试题试卷库”的“试题库”中抽取优化设计在线测试的试题;如果在“试题来源”中选择的是“试卷库”,那么将从“试题试卷库”的“试卷库”中抽取优化设计在线测试的试题。在线测试的试题组织完成后,可向学生;当在线测试处于“已”状态,学生就能够看到在线测试,并可以进行在线测试了。
(四)学习互动与交流功能模块
该功能模块包括课程教学通知、课程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调查、课程教学信箱、课程教学研究、课程管理等子功能。课程教学通知用来“优化设计”课程的各种通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要求添加新的课程教学通知,也可以对已有的课程教学通知进行修改或删除。学生可及时查看“优化设计”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各种要求和相关通知。课程答疑讨论主要提供给学生进入课程讨论区进行课程讨论,可以查看常见问题的基本信息,并对常见问题进行评价,可以向老师提交问题、查看问题答复等。课程答疑讨论由“优化设计学习论坛”、“优化设计学习常见问题”、“自动答疑”、“邮件答疑”四个组成部分。这四个部分由二级菜单栏目选择,如果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可进入该二级菜单栏目。“优化设计学习论坛”是“优化设计”课程的讨论区。课程负责教师为“优化设计”课程讨论区的管理员。管理员可以进行“封禁管理、属性管理、话题管理、权限管理”等管理,实现对“优化设计”课程的讨论区的管理。“优化设计学习常见问题”又划分为“常见问题列表”、“个人答疑问题”和“问题分类管理”三部分。在“常见问题列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收集的问题添加新的常见问题,还能对已有的常见问题进行编辑、修改或删除等操作。同时,还可以查看常见问题的基本信息。在“个人答疑问题”中,教师查看对学生提交的答疑问题,然后进行解答和回复。教师通过“问题分类管理”,对优化设计学习中常见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和管理。“自动答疑”为教师提供了从常见问题中检索问题的功能。“邮件答疑”则是通过电子邮件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查看邮件正文并对邮件进行回复。课程问卷调查用来了解学生对“优化设计”课程学习的要求、体会、意见和建议,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程问卷调查的功能,教师可设计新问卷并进行添加问卷调查操作。问卷调查后,学生就可以参加课程问卷调查活动,学生在所看到的问卷列表中,选择“参加”一列中的“参加问卷调查”按钮,就可以填写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提交后。
教师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选择“调查结果”一列中的“查看调查结果”按钮,教师就可以查看问卷调查结果。课程教学信箱为优化设计课程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收、发系统内部邮件的功能,方便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课程教学信箱的使用方法与其他Web电子邮箱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课程教学研究提供了优化设计课程教与学的研究平台,在“课程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完成创建新的研究主题。探究主题处于“已”状态后,学生就可以参与该主题的探究活动。主题探究的教与学的活动可以由教师建立,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建立。此外,在课程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建立优化设计课程教学个人资源,通过创建资源目录结构后。采取在线编辑、上传文件、添加URL三种方式可以在线编辑个人资源;教师在编辑教学材料过程中,可以对个人资源进行引用。课程管理包括选课学生管理,任课教师管理,学生学习统计。在“选课学生管理”中,任课教师可以添加选课学生,并可查看选课学生的课程学习记录信息。教师添加优化设计课程选课学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批量导入,可批量导入选课学生的Excel文件保存至本地机;另一种是手工导入,在学生用户列表中勾选本门课程的选课学生后,完成添加选课学生的操作。在“选课申请管理”中,任课教师可对申请优化设计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审批,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点击栏目“选课申请管理”,进入选课申请管理界面。选择申请选课学生所对应的“审批”按钮,这时,审批通过,该学生被批准为选课学生。点击申请选课学生所对应的“取消”按钮,这时,审批不通过,该学生不能进行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在“任课教师管理”中,课程负责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安排添加任课教师,以教师身份登录系统后,选择菜单“任课教师管理”,可进行添加任课教师的操作,同时,可查看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记录。课程负责教师还可以对任课教师所能够使用优化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权限设置。在“学生学习统计”中,任课教师可以查看相应学生应用优化设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学习的各种记录。
二、应用实践
(一)实施效果
多年来,在“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利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开展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实践研究。不断完善“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不断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水平。从2009年起,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优化设计”课程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在该专业2006级、2007级、2008级学生中应用,推动了“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教与学的环境,大大提高了“优化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推进了网络课程的有效应用。实施效果和经验总结如下。
1.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对优化设计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网络教学,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可以自动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网络教学的情况,并把统计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比较,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例如,学习情况统计结果可以反映学生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上交课程作业次数、学习笔记数量、向教师提问次数、阅读课程通知次数、在课程论坛发表话题次数、课程论坛回文次数、参与课程问卷调查次数、参加在线测试的情况等。这样,对督促学生加强对优化设计课程的自主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2.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料之间的关系是网状的,讨论、作业、测试等模式中都可以展开“双向”互动,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受空间、教学任务等限制较多,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过程中,对各章各节和各个知识点,都能通过讨论、作业、在线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非常方便地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互动,方便掌握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纵横联系,促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理解、不同难度的认知,促进了学生进行有独特见解的思维活动。
3.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开放性,较好地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条件、学习能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所以,在“优化设计”课程开课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灵活地完成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个体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4.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具有资源共享性,学生可以平衡差异、共享教学资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这些学生能够收集、掌握和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弱、学习较为被动,这些学生能获取的教学资源就比较少。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不断充实与完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能非常方便地得到各种教学资源,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服务,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不同需求。网络教学具有近实时性、远程传输和资源集中的优点,便于实现优化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通过“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容易获取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
5.优化设计课程的网络教学为学生在课堂外对优化
设计课程学习的自学指导和课外训练提供了网络教学工具,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二)学生应用体会分析
从2009年起,笔者连续多年把“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在优化设计课程教学中,并不断总结和完善,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分别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农机2006级学生、农机2007级学生、农机2008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运用“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学习能体验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有帮助。当然,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不完善和网络等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网络教学的应用。以上表明,学生对网络教学还是很欢迎的,但“优化设计”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数学知识较多,理论比较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畏惧心理较强,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普遍不高,学生很容易对课程失去兴趣。师生互动困难,教师费时费力,学生也费时费力,所以还需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互动。
(三)改进措施
基于“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借鉴各种网络教学的经验,网络教学还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
1.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个组成部分。构建“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围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2.丰富完备的课程教学资料是构建“优化设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还需要尽可能完善和起到实效作用。目前本课程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为PPT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比较适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但直观性、交互性差,在实践中,可将一些重点难点章节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而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课后自学《优化设计》重点难点内容,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对优化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高职 网络程序设计 网络课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073-03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其中网络教育因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够培养学生在传统课堂中难以实现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而成为高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网络课程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序设计的重点已从传统的桌面程序设计转向网络程序设计。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网络程序设计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Web网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开发的基本方法,通过讲授目前流行的Web开发技术及数据库访问技术,培养学生从Web程序设计开发、网站建设、设计到实现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小型Web应用系统的开发。本文拟以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对网络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网络课程设计理念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和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着眼于弱化网络程序设计的难点,强调学生动手开发能力的培养,探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抽象、难于理解、学习困难的特点,为降低学生的学习复杂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新授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教学,理论知识教学以任务驱动为单元,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实践,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带动知识、概念和技能的学习。
对综合课的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典型的小型Web应用系统案例包括留言板、BBS论坛、聊天室、新闻公告系统、文件上传系统、在线购物、网上书店等。利用案例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以概括性整理和深化,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逐步递进,最终使学生形成综合网络程序设计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所有的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综合实训,都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二、网络课程的具体设计
(一)导航设计
网络课程信息量大,涵盖媒体素材多样,包含文本、图形、课件、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素材,内部信息之间的关系也较复杂。因此,除在信息结构上要合理设计外,对信息的导航策略要求也十分高。要求导航设计要清晰、明确、简单,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否则,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基于导航要求清晰准确这一网站设计思路,将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网站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整个网络由“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两大部分组成。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向学生全面介绍整个课程的实施方案,让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安排,以便制订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界面设计如图1所示。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界面主要包含5个栏目:一是课程简介,包含课程简介,师资队伍两个二级栏目;二是教学大纲,包含课程教学大纲,综合实训大纲两个二级栏目;三是课程特色,包含课程特色,发表文章两个二级栏目;四是教学条件,包含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两个二级栏目;五是教学手段,包含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两个二级栏目。单击“进入”按钮可链接到“课程网络学习平台”。
“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是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向学生提供可通过因特网自主进行学习的完整的网络课程,界面设计如图2所示。
“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界面包含9个栏目:一是电子教案,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所有教案;二是电子课件,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所有课件及所有案例分析课件;三是教学录像,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所有教学录像,在每章的教学录像中浏览者可随意控制要播放的录像内容;四是实训教程,包含网络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程和综合实训教程,共有12个实验和4个典型案例分析,所有实验和案例都可在线演示;五是技术专题,提供该学科当今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配合教学内容的一些资料,有利于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六是教学资源,提供一些网站制作素材,供学生们在制作网站时使用;七是在线测试,包含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自测题目及其自动评判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在线测试模块,在“在线测试”模块中,选择要测试的教学内容,即可进行自测和自评;八是师生论坛,提供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包含对本课程常见问题的讨论及其解答,输入公共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该论坛,亦可注册新用户后,再登录,九是动画演示,包含所有原创动画,通过Flas演示来讲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二)论坛设计
为便于师生讨论和教师答疑,建立“师生论坛”作为交互讨论平台。教师固定时间和学生同时在线,就可以实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如果教师不在线,学生还可以留下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也方便教师上线后回答。
“师生论坛”包含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发表新帖、回复帖子、浏览帖子、用户信息等功能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师生论坛”是一个典型的网络应用系统,为方便论坛的维护和扩展,需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注册学生属于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可以发表帖子、回复帖子、浏览帖子、浏览整个论坛信息;任课教师具有管理员权限,管理员可以对整个论坛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三)在线测试设计
为了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考试功能与教育评估和教育管理功能的高度结合,使考务工作自动化,设计了一个在线测试模块。在线测试包含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自测题目及其自动评判系统,在在线测试模块中,学生可以评价其自主学习的效果,为教师提供教学分析的依据。
根据网络考试的特点,将在线测试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模块进行设计。前台主要用于考生注册、登录、在线考试、查询成绩、退出系统。学生注册并登录后,即可选择考试内容进行在线测试。前台功能结构如图5所示。后台主要用于管理员对管理员信息、考生信息、考题信息、考生成绩信息等进行管理。教师或管理员登录后,即可进入后台对所有考试信息进行管理。后台功能结构如图6所示。
“在线测试”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考试模式。这种模式,为学习者创造了一种新的考试环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考试。学生通过学号注册成功后,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前台,按步骤依次进行选题和答题,答题完毕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给出考试成绩,解决了在考试后等待考试分数通知的问题。管理员或教师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可进入后台,对考生信息、考试信息、管理员信息、考试题目等,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
三、网络课程设计的优点
上述网络课程设计存在如下优点:
其一,网站制作技术多样化。网络课程的前台采用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作为开发工具,后台采用ASP+Access进行设计,所有页面采用CSS+XHTML进行布局,界面设计新颖合理,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栏目设置合理,导航方便。
其二,教学录像浏览方便。在网络课程中,浏览者可随意控制要播放的教学录像内容。教学录像窗口采用框架结构布局,由三个区域组成,左上角是视频音频播放区,可任意调整视频窗口的大小,适应学生个性化的浏览要求。左下角是文字索引区,可随意选择需要播放的章节内容或知识点。右边是屏幕流播放区,播放教师计算机的屏幕内容。
其三,实验教程可实现在线演示。利用网络程序设计具有操作性强和可再现性的特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实验教程在线演示”功能,使学生能够很直观地感知程序的运行结果,提高学生运用程序设计知识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其四,动画演示形象直观。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演示栏目,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其五,师生论坛交互友好。论坛给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为网络的互动提供便利。通过论坛,师生得以更方便地交流,更便捷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其六,在线测试题库丰富。在线测试系统建立了覆盖所有知识点的题库,方便学习者自主测验、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调整学习进度,使网上学习更有效。与此同时,教师(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分析统计,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以上网络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配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网络课程教学中,还应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多样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怀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2]刘占东.高等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初探[J].职业技术,2012(6)
【基金项目】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B193)
- 上一篇:节能调研方案
- 下一篇:医疗器械应急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