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25 23:4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性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今,个性问题已是现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心理学家都对个性问题的研究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一定社会生产目的上的需要。个性问题究竟实质,就是如何看待人及其本质问题,对于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更加重视对心理的主体——人的研究,要以人的心理的整体观和人心理的社会本质为基本出发点来研究人的心理,既要研究人心理的个别过程和特征,也要研究个体心理的总体结构和面貌,揭示它的发展规律,阐明一定社会所期望的理想人才的良好个性是什么,指出社会应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用和控制它的生产者,应该按什么方向培养它的新一代的接班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一代新人的要求。因此,个性问题既是心理学当前面临的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心理学如何走出“象牙之塔”,进一步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重大方向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心理学教材以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其主要任务,其知识体系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知、情、意和个人心理特征的罗列上。根据他们的观点,人的个别心理现象的总和就是人心理的整体,因而,心理学没有专门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精神面貌的必要,因此,这类教材不设置“个性”专题,不讨论个性的社会实质和主宰个体的心理成分、结构及其机制和作用。这种以专业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主的松散的知识体系,使心理学远远地脱离了人心理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道个别心理现象的规律而离开活生生的社会的人的心理面貌的研究,这不能不从全局上影响了心理学对人心理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心理学教材在国外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虽然也设置了“个性”专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性的社会制约性,但他们对“个性”的理解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教材不是从“个性”的心理学本义上解释“个性”,而是从人们的生活概念或文学意义上把个性归结为人心理区别于他人的个别性或差别性,把个性特征之一的个别性当成了个性本身,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将个性研究引向歧路。也有的教材认为个性就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是企图用个性心理结构中某些心理成分的机械总和来解释个性,这种解释只能说明个性构成的某些成分,对阐明个性的本质意义并未增加什么新的东西。
在我国的某些心理学教材中,不讨论个性,不按个性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个性的本质和表现,特别是由于偏重人心理的自然特征,忽视其社会特征而造成的心理学中关于人心理的社会化内容十分薄弱,笔者认为,这是心理学教材中最大的理论脱离实际之所在,是当前心理学教材改革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的。
篇2
科学合理性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以来,科学哲学家们针对科学哲学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议题,围绕合理性提出各种模型,试图通过对合理性的论证来达到对科学与真理的说明。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的合理性在于逻辑的合理性,逻辑可以将世界的一切形式表达出来。逻辑实证主义之后,证伪主义者波普尔则将科学看作是一个通过否证而达到真理的过程,这与逻辑实证主义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达到真理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历史主义者库恩在解读科学时,认为人们在叙述历史的过程中要依赖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并将这样的一种信念灌输到对科学的理解中,即“科学是一个逐渐形成、不断变化的过程,科学的领域是没有边界的,科学的合理性绝对没有先验的和一开始就永远确定的基础,不存在着普遍有效的、永恒不变的评价标准,合理性同科学自身一样具有自己的历史并将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的真理观从此受到了置疑。自库恩的开创性言论之后,科学哲学研究力图寻找到一条可行的科学合理性描述道路。例如,劳丹就将合理性与价值问题联系起来,将科学的目的与标准合二为一,在他看来,合理性不在于合乎理性,而只是合乎某一标准,这个标准在他那里就是能够解决问题,引导科学进步。
总体而言,以理性主义为标准的传统科学哲学弘扬的是一种个体合理性标准。“基础主义的合理性模型是一种超越时间、超历史的合理性模型,它力图建立一种永恒的、普遍有效的合理性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标准是一套认识论原则和知识评价标准。一旦这样的合理性模型建立起来,科学研究就成了个人事业,个人完全可以按照既定的合理性标准和原则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检验认识结果,别人的存在是无关紧要的。这样,主体合理性最终划归为个人合理性。但是,这一标准的存在也将科学一人类共有的事业转化为个体的研究,从而理性主义的合理性模型也内涵了一个大前提,即不同主体的心灵是同一的。或者,至少人们在对待理性这一问题时,心灵是同一的,相应地观察语言也是中立的,所有人对自然界的反应都是一样的。这样,科学知识便被看作是思想与外界单纯的二元关系,最终导致忽视不同个体心灵之间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随着人们对科学审视的不断深人,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科学事业与科学知识做社会学考察的倾向,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应运而生。科学社会学将科学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考察,看到科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比科学社会学更为深人,将从前“黑箱”内的科学知识也放置在社会学框架内考察。在这样的研究中,科学知识社会学不同于传统科学哲学认识论中将科学合理性划归为个体合理性的倾向,而是提倡一种集体主义认识论和集体合理性:“科学知识社会学是试图建立一种关于科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把科学家集体看作科学认知组织的相关单元,强调‘认知共同体’的集体认知或社会认知的突出地位。个体合理性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里也就不再适用,原有的科学合理性的内涵必须改变,认知共同体的作用得到强调,科学合理性中展现了集体认知的合理性。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信念考察
针对理性主义模型所要求的人类心灵同一性问题,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汉森的“观察负载理论”以及库恩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等,都提出了质疑。而且,在库恩之后的科学哲学研究中,人们也意识到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意识到“鸭一兔图”所表达的格式塔式鱿变化是个普遍现象,虽然人们目前还无法对人类大脑的认知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但是已经开始了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同时,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观点说明了语言的非同一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也对人类语言使用的多元性给予说明。为此,科学知识社会学学者指出,既然语言对于每一个人不同,由语言表述出的自然图景相应地也不可能是相同的,这必然导致对纯粹的、单一内涵的科学真理、客观性与合理性的深度怀疑。所以,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需要对社会因素进行考察,“在他们(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确立知识的本质,不能单纯地只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和信念进行哲学的或心理学的分析,还需要考虑科学中的集体的和社会的认知行为。
其实,科学合理性在科学哲学史上发展到现在,其内招I已经演化为理论选择与接受标准之间的理性关系,而它的外延则体现在人类的信念和行为之中。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信念一方面是随自然及文化规范而变的,另一方面是与个体感觉经验相联系的。这就一方面进入到对认知领域的寻二究,另一方面则必不可免地涉及到观察语言的情境性。信念是知识论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时候必定要涉及到各种信念。巴恩斯(B.Barns)指出,人们对不同的信念不能够一视同仁,对流传下来的理论和知识形成了思维定势,同时,认为行为者自身(持信念的认识主体)也理所当然不需要解释,而其他人的不同信念则当作是反常的和有偏见的。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没有任何一组特定的关于自然的信念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或者是惟一的真理,“不过,通过证明可以合理地持有某些信念,包括科学信念,人们仍有可能声称它们具有特殊的地位。人们也许会用科学活动的合理性来证明科学信念的可靠性。尽管对这个世界总应当从某种初始的观点来探索,尽管‘事实’并不仅仅限于直接的感觉印象,人们还是有可能声称,某些特定的理论,由于参照它们局部界定的经验而通过了检验,或者根据这种经验得到了合理的完善,或者合理地与其他理论进行了比较,因而这些理论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比那些没有经历过这些过程的理论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更值得信赖。选择那些不太可信的信念体系恐怕是不大合理的,而且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这样做就需要加以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正是倡导以这种姿态而持有的合理性信念,但是这种合理性不是一种约定的合理性,而是一种适时的合理性,这种适时合理性的构成所依据的就是在前面所说的文化规范与经验的情境性。由此,科学知识社会学对合理性的疑问,并不是意味着完全放弃什么是合理的,而要放弃的是那种可以作为知识衡量标准的惟一合理性。因为,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看来,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关于自然信念变化的原因,也能够正确理解信念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科学知识社会学提倡的是一种适时的合理性,就像标准是在不断改变的一样,合理性是与情境性相关联的,他们否定一种惟一的合理性或有效性,是要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多元的合理性。先前科学哲学研究的科学发展模型中,理论的生产者基本上不用去负责理论的评价问题。而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模式中,理论的生产者不仅仅是生产者,还是理论的评价者,也就是说二者的身份是同一的,科学家的生产者身份在对理论评价时必然发挥作用。因此,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既要关注行为者自身因双重身份而具有的相对性立场,更要关注在这样的过程中科学合理性受到的冲击。
三、实践、文化与科学合理性
对科学合理性的认识论信念考察,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实践性研究所讨论的问题更加细致,深入到了科学知识产生的微观过程,表明了科学受到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更加丰富了科学合理性的内涵。
著名的科学知识建构论的主要代表诺尔一塞蒂娜(K.Know一Cetina)就认为:“科学成果从与境方面说是特定的建构。这些建构带有创造科学成果过程的境况偶然性和利益结构的标志,没有对这些建构进行分析,就不可能充分地理解这些科学成果。科学研究程序中,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选择是当地的,依赖于具体的研究境况,科学知识的产生以及接受被内化到实验室的细枝末节中,实验室这个微小的单位已经将科学知识体系细致地描述出来。在诺尔一塞蒂娜的后期研究中,她转向了对实验室文化的研究,她将这种实验室文化的研究称为“认知文化”。认知文化比前期的科学实践考察视野更广泛,以前对科学实践的考察只是关注与实践相关的科学家事务、实践规则和科学家活动,而基于认知文化的实验室生活世界则将视野拓宽至参考情境以及关于情境的世俗的、本体论的和空间的等结构。诺尔一塞蒂娜指出,“认知文化聚焦于不同的以知识为导向的生活世界,不同的关于经验的意义,参照物(知识客体)的特殊建构,关于仪器的独特的本体论,认知主体的特殊模型。在我们看来,诺尔一塞蒂娜对科学知识的实验室考察虽然没有直接讨论科学合理性模式怎样改变,但是她所提倡的科学实践分析模式则隐含着人类合理性在科学研究中的演变)也就是科学合理性不是文化无涉的,而是受到多种认知、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
与诺尔一塞蒂娜的研究方式相近的另一位人类学家特拉维克通过对HEP(高能物理学)社区的考察,描述了物理学家的文化取向和物理学界文化,以及日本和美国各自的HEP社区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等。这种实践性研究采用大文化的视角,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被看作一种信念或文化现象。在科学认知中,科学合理性必然要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类科学理性的形成过程因而具有了更多的文化色彩,这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学者那里早有论述,巴恩斯认为“科学是亚文化的集合”,科学的不同分支有着潜在的文化内聚性。他指出,科学在逐渐被当作是一种有着相当不同的社会控制系统、相对自主的文化。马尔凯(M.Muikay))也对科学做了文化意义上的分析和解释。他指出,在对科学知识做社会学的分析中,文化资源同科学家们所使用的认识或技术资源同样重要,科学知识作为科学文化成果,应该和其他文化领域一样,接受社会学的分析。因此,科学合理性的内涵中就不可避免地融人了文化等因素。
四、小结
篇3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篇4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电子注册;改革
2006年10月,全国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开始实行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电子注册,这是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和修订《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之后,教育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次重大改革。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行,对加强和完善学籍管理工作,实现新时期的教育目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学籍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手工管理阶段
在这一阶段,各高校的学籍和学历证书都是靠手工方式进行管理。由于统计与管理工作量大,手工操作容易导致数据混乱,出错率高。特别是毕业生数据清理、资格审查,各类统计报表以及证书填写、数据上报等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更是错误难免。因此,手工管理方式极大地制约着高校的学籍和学历证书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内部信息化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引入了学籍管理工作。使用计算机代替大部分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然而,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展,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明显存在不足。它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查询与浏览的便利,也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学籍、学历信息的检索与验证要求。
(三)初级网络化管理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往的单机管理系统被彻底改变。网络管理平台上的学历信息查询系统开通,开始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原有技术硬件的全面升级,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教育部宏观调控的需要,既有的学历证书管理模块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的要求。高校违规招生、学籍与学历管理相脱节等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因此,需要对学籍信息管理进行改革,需要对网络管理平台作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二、现阶段教育部对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改革
(一)实行学生学籍信息电子注册
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电子注册,即当年省级招生办录取结束后,将各高校在本省录取的新生数据报教育部,由教育部在网上公布各高校经省级招生办录取的新生名单,各高校在新生入校后上网核对本校录取名单,网上有名的学生给予注册,取得学籍。网上没有名字的学生要么是省级招生办上报录取数据有误,要么是自行录取。属于前者,学校要及时与学生来源的省级招生办复核更正;属于后者,即学校违规招生,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待学生学习结束时发不了毕业证书,学校要承担由此引起的后果及责任。
(二)实现学籍学历的统一管理
以往的学籍管理是指学生在校情况的管理,学籍管理和学历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实行学籍信息电子注册后,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已不再是学校的一个内部问题,所有的学籍管理必须在教育部的数据库和管理平台上体现出来。从学生管理角度看,实行学籍电子注册,使学历电子注册资格审核问题由毕业时提前到入学阶段。学生毕业时所取得毕(结)业证书要报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并上网供社会查询。而每一份毕(结)业证书电子注册的依据是学生学籍电子注册的数据档案。因此,在进行学籍管理的同时也提前进行了学历的管理。
(三)开通在校生管理模块
2007年年初,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上的“在校生管理模块”正式开通,使得各种学籍变动、学生信息修改、数据统计与查询等工作得以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教育厅、教育部可以随时了解各大高校,乃至全国的在校生情况,从而为上层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最基本、最及时、最有效的数据信息。
(四)实现了高校、省级、教育部的共同管理
实行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电子注册,实现了与高校招生网上的录取数据库对接,实现了在校生网络化管理,使学籍注册与学历注册实现了数据管理贯通。并建立了高校、省级、教育部共同管理和维护的统一数据库,改变了学历注册数据集中时间上网以及数据中心一家负责的现状。通过合理制定各级部门的操作权限和职责,使信息的逐级报送管理,变成了计算机系统即时、分级、交互的维护和管理,最终实现了教育部把握资格,省级部门动态监管,高校远程维护的分级、动态管理系统。
三、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实行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电子注册,便于掌握每年高校新生入学的报到率和注册情况,为国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也为各地区、各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配合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行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使资格审核矛盾得到提前解决,提高了管理效率,方便毕业生就业。学生数据库的共享,将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信息管理工作,对推进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规范高校的招生秩序
近年来,少数高校无视国家规定,擅自扩大招生计划,不经省级招生办自行录取新生,严重破坏了国家招生制度,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原则,扰乱了高等教育办学秩序。为此,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严格实行高校招生资格、招生计划与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和网上毕业证书查询相挂钩,切实维护招生计划管理的严肃性。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中实行严格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将有效防范和治理体制外招生,规范高校的招生秩序。
(三)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公平竞争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其间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源质量有所下降,最后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实行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严格学校招生和学历证书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同时也给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了每一位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社会形象。
(四)有利于打击假文凭和维护高校的形象
社会上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仍然很突出。制作一本假文凭成本相当低,暴利驱使不法分子甘愿以身试法,这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声誉
和国家教育的形象,扰乱了国家教育的正常秩序,更主要的是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就业分配、干部聘任和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进而影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这一违法行为。教育部全面推行了新的学籍管理办法,经学校、省级管理部门及教育部三方认可的当年新生录取信息成为学历认证的关键指标,假学历在权威数据面前将无处遁形。新的学籍学历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对学历造假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堵住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造假漏洞。
(五)有利于实现全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
学历信息电子注册是对高校的“出口”进行规范,学籍信息电子注册则是对高校“进口”的把关。从2004年高校新生入学开始,教育部就实行了网上新生名单核对工作,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是对新生名单核对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延伸。这样从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延伸到高校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管理,然后与学历信息电子注册工作接轨,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全程网络化管理。促进了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在管理和功能上的新跨越。
四、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的学籍管理
(一)更新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面对教育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实际问题,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更新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问题,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学籍管理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籍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我们管理的主体。在管理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其学习潜力,使每个学生个体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达到贯彻教育部“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学籍管理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具有极强的程序性,它负责学生入学一直到毕业的管理以及毕业后学历管理的整个过程。只有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学籍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学籍管理条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作为学籍管理工作者,要经常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用规范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三)重视管理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
学籍管理是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工作,各高校领导要改变思想认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意识、法律意识和创新意识。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籍信息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对学生的学籍信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化管理、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教育部实行的高校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对各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性作用。
(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保证管理质量
在新的形势下,要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强、忠于职守的学籍管理队伍。学籍管理队伍是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籍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当前形势要求下,建设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学籍管理队伍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更是保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主要措施之一。
(五)实现学校管理系统与教育部网络管理平台的对接
高校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高校、省级、教育部共同管理和维护的统一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即时、分级、交互维护和管理。因此学校的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应以教育部的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与平台的信息保持一致,按平台的要求进行管理。学校管理系统的数据与平台的数据对接,学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可直接用于网上管理平台,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篇5
【关键词】心理学角度;《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因人性扭曲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在特殊环境下形成了特殊性格,决定了其命运。本文以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自卑情结、补偿机制和权利追求等理论来剖析其性格成因。
一、“自卑情结、 补偿机制、追求优越”概述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开创的个性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独树一帜,一度在西方各国有巨大影响。阿德勒个性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是自卑情结、补偿机制和个人对权力感与优越感的追求。他认为儿童在小的时候,由于自身的软弱与不足而产生自卑感,为对抗这种自卑感,儿童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追求优越于他人来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在尔后生活中发展起对权力和优越感的追求,即通过凌驾于他人之上、取得对他人的支配地位来获得个人心理上的满足。
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阿德勒对人性做了剖析:个性结构包括个人要达到的独特目标和其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用的独特方式。从主体角度来看,自卑的形成虽与环境因素有关,但其最终形成还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其童年经历的影响。理解一个人的性格结构的关键须详尽了解个人的过去和现在,才能发现个人潜在的心理指向。一个有病态倾向的人不能从生活中获得幸福与满足,自卑感会强化,追求权力与补偿的野心会无限膨胀,这种人不是致力于征服他人,便是倾向于毁灭自己。
二、希斯克利夫的自卑创伤及自卑情结形成因素
艾米莉·勃朗特笔下的希斯克利夫有着执迷极端的言行与专横僻异的性格,其因爱而不得产生了近乎疯狂的复仇行为,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有着残忍天性的印象.我们可以从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个体因素来分析作品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自卑及扭曲性格的形成。心理学中所讲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跟C.H.库利提出的“镜像自我”的概念相似。镜像自我即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是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反映,是人们形成自我概念的一种机制。如果自己所做的事情总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久之,可能就会形成自己无能的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作品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是一弃儿,被呼啸山庄庄主恩萧在利物浦大街上捡回收养,其夫人与儿子辛德雷包括佣人都十分憎恶他,恩萧死后,辛德雷成主人后禁止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接触,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凯瑟琳对他虽有爱意,却最终因贪慕虚荣而嫁给画眉山庄主人埃德加。希斯克利夫从他人那里看到的镜像自我就是没有出身、没地位、没金钱的不体面和卑贱的自我,由于自身的软弱与不足而产生自卑感。他愤怒离开的原因是以凯瑟琳背叛为导火线,是对一个无能的自卑的自我的一种抗议。
自卑的形成与环境有关,但自卑的最终形成又受到个体因素的调节如个体的能力、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及生活经历尤其是童年生活经历等。个人的能力是决定人形成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条件。希斯克利夫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被辛德雷当作仆人对待,被侮辱,虐待,后来心爱的人又嫁人成了画眉山庄女主人,这一切都使他在呼啸山庄中生活的自信心全无,导致自卑;希斯克利夫天性对事物比较敏感、感受性强,其本性与其说是坚强,不如说是软弱;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这是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在自卑形成中产生条件的作用。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是一个金钱社会,虽然凯瑟琳把他当作或企图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但她置身于一种以功利算计、等级森严、门第观念为特征的世俗爱情中却没能免俗,当希斯克利夫听到凯瑟琳说:“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时,希斯克利夫更觉自己身份卑贱,只有离开。再者作为一弃儿,希斯克利夫没有显赫的家族,没有亲人,从进入这个家庭开始,就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先是欧肖夫人,责问老欧肖为什么把这个野小子带回家,恨不得把他踢出门外去。接着,两个孩子看到父亲为了照料这个野小子,而把给他们的礼物弄坏、弄丢了时,也把怒气撒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对他咬牙齿,唾他,佣人也用针刺他,呵斥鞭打他,他被剥夺了做人的尊严和爱的权力,这一切使其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庄园度过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被侮辱感和自卑感,虽然这种自卑感他可能意识不到,但却无形地在起着作用,藏在其后来乖戾性格与暴虐行为背后的正是因他面对他无法应付的问题而出现的情结,而他周围的环境又加剧了他的受辱感和自卑感。
三、从自卑情结、补偿机制等心理学角度剖析希斯克利夫的变态的性格与行为
希斯克利夫在山庄中生活从小就觉得处在一个充满欺骗、侮辱及嫉妒的世界,自觉渺小无助,被遗弃,受威胁,有着自卑情结,处在一个生存焦虑的状态。为了对抗这种自卑感和焦虑感,在忍受了百般侮辱,知道了凯瑟琳要出嫁的消息,愤然出走。按阿德勒的看法,病态的自卑感作为一种心理缺陷,正如人的生理缺陷一样,会自动地通过某种方式建立起一种自我调节机制,通过所谓的“导向虚构”把自卑感转变为优越感,借以获得心理的平衡和补偿。一个人由于自卑推动他去完成某些事。希思克利夫选择了复仇来补偿自己的心理:希思克利夫发财回乡的唯一目的就是实施报复。辛德雷因丧妻而染上了酗酒和赌博的恶习,希思克利夫引诱他进一步堕落,轻而易举地占有了他的全部家产,并将其儿子教唆成一个文盲和无赖。希思克利夫利用欺骗手段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为妻,婚后百般虐待她,伊莎贝拉死去后,儿子被希思克利夫诱使与小凯瑟琳相爱。林顿病重之时,他设计劫持了小凯瑟琳,强迫她与自己的儿子小林顿成亲,吞并了林顿的全部家产,完成了他的复仇计划。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建立在金钱的平台之上,其复仇并不是简单的杀死仇人,而是要占有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对他而言,只有占据了两大山庄,才有财富,才有了凌驾一切的权利,才有了欺辱仇人的资本和复仇的最大可能。只有凌驾于他们之上,取得对他们的支配地位,获得权力和优越感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对抗自卑感。他在对权力和支配地位的追求过程中发展出骄矜、贪婪、仇恨与专横的攻击型性格,这种性格是病态的,从他吊死就要产仔的长毛垂耳狗可以窥见一斑,但他却没能从这样的生活中获得幸福与心灵的满足,当得知凯瑟琳即将死去,他象疯狗似的吐着白沫。复仇的成功没给他带来欣喜,相反他的心灵因此更痛苦,因痛苦而扭曲,因扭曲而变得固执、残忍,过度的复仇使他倾向于毁灭自己。他在追求权力和优越进行自我实现的同时,唤醒了藏匿于内心深处的邪恶,他被这一恶魔抓住以至于崩溃,达到复仇目的后的希斯克利夫心神错乱,在哀悼凯瑟琳、期待死亡中捱过了20年,最终在抑郁和精神错乱中死去。他面临的最大的悲剧不是来自于他者,而是内心的桎梏、紊乱和疯狂。在阿德勒看来,人天生有移情的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理性的的相互关系,社会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社会感表现为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爱和温情。每人虽都有自己的内在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但多数被内在的无意识驱使追求自己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其命运掌握在人格中那些盲目的驱力手中,最终成为自己命运(实即自己性格)的牺牲品。希斯克利夫少年受到凌辱,过着悲惨的生活,形成其自卑感,为对抗这种自卑感,取得心理补偿,他离开山庄成为有钱的体面人,回到山庄实施其报复,除了对庄园财产的攫取成为两大庄园的主人之外,随着仇人的过世,又把复仇目标放在对仇人后代的蓄意折磨乃至人格类型重塑上,除了对凯瑟琳有着灼热如地狱般的爱外,对周围一切人都极端轻蔑、百般折磨,没有丝毫的怜悯与关心,通过凌驾于他们之上,支配他们,发展对权力和优越感的追求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盲目的内驱力手中,他复仇的目标实现了,却把自己变成了无情冷酷的、充满了仇恨与敌意的魔鬼,最终导致内心的疯狂,走向毁灭。
综上所述,希斯克利夫的整个生存客观环境和主观个体因素都导致了其自卑感的加深,其对两大庄园对财产的攫取、操控仇人后代、对周围人的百般折磨,是为了对抗自卑感寻求补偿的表现。通过凌驾于他人之上、对他人的支配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他的乖戾性格和暴虐行为是在错误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病态结果,他被盲目内力驱使,没能有效地克服自卑感而成为自己命运的牺牲品。从心理学自卑情结的角度来透析他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对该作品中该主人公有了新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1]Kernberg, Otto.Severe Personality Disorders: Psychotherapeutic Strategies [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2]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3]钱谷融等主编.文学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冯川.文学与心理学 [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苏州市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十五中学、苏州商校、苏州大学等部分学生(男1053人、女844人)以及××部队士兵(199人)和超常生(57人),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试。汉字笔迹测量法可分为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标准状态自选书写动作法及自由状态书写法三种。本文采用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①采用统一的标准规格400个方格稿纸(规格为40克书写方格稿纸);②每张纸下塾有5张空白纸(规格为57克白道令纸),并用回形针固定;③统一规定用园珠笔;④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组织测试;⑤按规定的文字抄写。笔迹测量指标有: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定压力、书写稳定性、字位置、字斜度、字端匀、字独特性等(具体测量标准,另有规定说明)。80—8神经类型量表法测量指标有:1、2、3表总阅符号数、联合测验平均得分值和神经类型。上述两项测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笔迹指标测量与分析
2.1.1字高度、宽度及其比值
统计数据表明,书写字的高度与年龄、性别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其规律是7—8岁年龄组字的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10—12岁年龄组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3岁以后字的高度又有增高的趋势,直到成人达到相对稳定值。书写字的宽度7—8岁年龄组显著宽于其他年龄组,其余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基本变化规律与字的高度类同。字的高/宽的比值,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之间比较,字的高度、宽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
2.1.2笔迹心理特征分析
笔迹心理特征是指从个体书写动作特点和规律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动特征。书写形式是反映个体思维、行为方式特征的指标;书写速度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速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活动效率和灵活性特征;书写压力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强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行为的能量水平特征;书写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及情感倾向性的指标。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笔迹心理特征各指标测量统计结果,有如下规律(见表1):
第一,年龄越小、笔迹心理特征表现为以直笔划、重笔划、光边占比例越高,而曲笔划、快笔划、轻笔划、毛边占的比例越低。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个性形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笔迹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分化。即有相当部分个体的笔迹形式,由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直笔划,逐渐分化发展,形成直笔与曲笔之间的中间过渡形式,部分个体发展为典型的曲笔形式。测量资料表明,特别是在14岁年龄阶段这种变化来得迅速而明显。当然,还有部分个体始终保持为典型的直笔形式。在笔迹边缘特征中,年龄越小其毛边占的比例很低,而到13、14岁年龄阶段,毛边笔划占的比例迅速提高。在书写速度特征指标中,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速度随之提高,一般在14、15岁年龄阶段接近或达到峰值,日后处于相对稳定,然后,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一般是在25岁左右)其书写速度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据上述笔迹心理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加速成熟期在13—15岁年龄阶段。
第三,不同群体的笔迹心理特征相比较,表现为一般人群以直笔和直曲之间、重笔和轻重之间、中速、光边占的比例高;小学生以直笔、重笔、中速和慢速、光边占绝对优势;大学生则以曲笔和直曲之间、快速和中速、重笔和轻重之间、毛边和光毛之间占的比例很高;中学生的笔迹心理特征介于小学生与大学生之间。而超常学生以曲笔、快笔、毛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2.1.3笔迹形态特征分析
统计表明,不同群体在字体型、字端匀和独特性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
字体型指标,大字型以小学生和一般人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的低;小字型是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学和一般人。字端匀指标,小学生字端匀所占比例为82.47%(年龄越小字端匀占的比例越高),这个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而字不匀,以一般人群体占的比例最高(占47.42%),中学生、大学生、超常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字独特性指标,以大学生和超常生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小学生群体占的比例极低。
上述资料说明,笔迹形态特征的形成与人的人性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小学生的笔迹属于模仿笔迹,年龄越小其模仿程度越大。所以,小学生的笔迹表现出字体大、字端正匀称,几乎是一个模子铸成,完全没有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小学生的笔迹形态特征并不是他自身的独立特征。中学生的笔迹形态开始分化,表现为字体变小,字不匀、潦草的比例在显著增加,字独特性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和成人的笔迹形态特征表现为字体适中、字书写的多样性和字运笔的独特性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反映出他们自身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2笔迹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类型是个性心理的生理基础,故神经系统类型与个体所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较密切的内在关系〔2〕。
表1不同年龄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较(%)形式速度压力
年龄n直笔中间曲笔快笔中间慢笔重笔中间
7岁14495.144.860.0023.6346.5129.8689.189.43
8岁19493.305.671.0322.1656.1921.6576.3921.78
9岁11870.3428.810.8524.5849.1526.2755.9337.29
10岁11957.1440.342.5225.2154.6220.1754.6241.18
11岁17358.9638.152.8923.1253.7623.1268.7928.90
12岁10569.5225.724.7625.7149.5324.7668.5720.95
13岁27061.4832.595.9324.4449.6325.9367.4121.48
14岁22463.8421.8714.2926.7948.2125.0051.7943.75
15岁11955.4624.3720.1729.4147.0523.5356.3034.46
16岁18447.8330.4321.7426.0944.5620.3547.2842.94
17岁19933.1751.2515.5825.1348.2426.6345.1341.75
18-2224723.4855.0621.4642.1145.7412.1556.2829.55
*****************
X[,2]值378.32230.69157.3135.3710.1928.18199.61103.65
年龄轻笔毛边中间光边
7岁1.391.3912.1586.11
8岁1.832.5817.5279.90
9岁6.786.7844.0749.15
10岁4.2011.7647.9040.34
11岁2.3113.8742.2043.93
12岁10.4814.2942.2042.86
13岁11.1130.3732.5937.04
14岁4.4642.8612.5044.64
15岁9.2435.2911.7752.94
16岁9.7838.596.2554.89
17岁13.1240.7013.6745.63
18-22岁14.1740.0814.5835.34
************
59.78262.18226.76179.04
笔迹测量与80—8神经类型测量统计资料表明(见表2),直笔划以神经类型为谨慎型、稳定型和安静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曲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含亚兴奋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快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慢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重笔划以强型(最佳型、灵活型、稳定型、安静型、兴奋型、易扰型等)占的比例显著的高;轻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毛边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强中间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光边笔划以谨慎型、稳定型、安静型占的比例较高。
本文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笔迹形式)和活动节奏、效率(书写速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强度(书写压力)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反映情感倾向性、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与神经类型的关系不太密切,这可能是笔迹边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当时(或一段时间内)情景因素的影响,包括机能状态、心境及情绪状态等,对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3笔迹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指标的不同组合,归纳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质、冷漠质、拘谨质、情感质等8种气质类型。
有关气质类型的测量与评价问题〔4〕,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的解决,而汉字笔迹研究为气质类型的测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这项研究工作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统计资料表明(见表3),不同群体的气质类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差异。一般人各种气质类型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以粘液质、冷漠质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23.62%、18.59%),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心理特征的主要倾向表现为,粘液质的人情绪反应较慢,持久而不显露,安静、沉着,言语不多,但能把握时机,击中要害,处事不太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忍耐性好,行事稳重、冷静,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冷漠质的人情绪较稳定,敏感性较低,讲原则,遵守习俗和纪律,按常规办事,喜于安定,不喜欢凑热闹,对己无关的事不多过问,兴趣有限,忠实于朋友,但对损害他的人始终记恨在心,有时表现出对人、对事冷淡,缺少热情。上述分析与评价,比较符合目前近半数的中国人个性心理特征的现实表现。
表2不同神经类型〔3〕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例(%)形式速度压力
神经类型n直笔中间曲笔快笔中间慢笔重笔中间
1—2型8330.6313.5255.6869.3227.982.2768.1831.82
3—4型34243.8642.4013.7116.9654.0928.9555.5641.52
5—6型488.3347.9243.7533.3362.504.1745.8333.34
7-8型5930.5157.6311.8644.0744.0711.8635.5950.85
9型23831.5151.6816.8136.9753.799.2449.1639.92
10型12240.9850.009.0218.0359.0222.9539.3441.81
11-12型18124.3164.6411.057.1845.3147.5143.0935.92
13型7251.3938.899.726.9452.7840.2847.2241.67
14-16型6333.3344.4522.221.5955.5542.8623.8139.68
************************
X[,2]值48.8272.12129.89205.429.79144.3951.978.06
神经类型边缘轻笔毛边中间光边
1—2型0.0050.004.5045.45
3—4型2.9245.6111.1243.27
5—6型20.8347.9220.8331.25
7-8型13.5640.6827.1232.20
9型10.9254.2012.6133.19
10型18.8533.6126.2340.16
11-12型20.9939.2325.9634.81
13型11.1129.1718.0552.78
14-16型36.5133.3333.3433.33
************
X[,2]值72.2328.6363.4017.91
超常生则以胆汁质、多血质、和情感质的气质类型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超常生其个性倾向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非常自信、好胜,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成就动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反应快,喜欢快节奏的活动方式和不断变化的活动内容,肯于钻研,敏感性高,情绪不稳,易变化,有时表现为放任、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外表平静,内心激动,考虑个人较多,个性独特。
表3不同群体气质类型的比例(%)对象n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神经质
一般人19910.0512.0623.6214.573.02
中文系学生758.0016.0038.671.338.00
财经系学生819.8819.7529.634.497.41
体育系学生9120.8816.4821.9810.9910.99
超常班学生5717.5428.0824.560.0012.28
X[,2]10.13[,*]14.42[,**]7.0921.147.89
对象冷漠质拘谨质情感质
一般人18.599.059.05
中文系学生10.6712.005.33
财经系学生9.887.4111.11
体育系学生8.797.692.28
超常班学生8.775.263.51
X[,2]7.432.217.71
体育系学生则以多血质类型占的比例(20.88%)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多血质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强,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好强、好胜、好动,活泼敏捷,行为果断,动作反应快而粗犷,应变能力强,灵活性高,情绪反应迅速而不持久,热情、善于交往,注意力、兴趣易转移,精力易分散,缺乏忍受力和毅力。中文系学生则以粘液质、拘谨质气质类型占的比例(分别为38.67%、12.00%)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这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其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较强,思维层次清楚、深刻、细腻,行事稳重、冷静,忍耐性较好,肯于钻研,情绪稳定、持久,喜欢安定的环境,不善于交往,不够灵活,应变能力较差,办事认真、实在,小心谨慎,缺乏主动性,想象力不够丰富,敏感性不高。财经系学生则以胆汁质、情感质占的比例较高,多血质的比例显著低于体育系学生和超常学生。
不同群体个性倾向特征是指个性的共性、普遍性而言的。诚然,任何一个群体都还会表现出个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两极性特征,这是由个别性和独特性所决定的。而通过笔迹特征量化指标的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思维与行为方式和情感倾向性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构成个性心理结构装置—气质类型。
综上所述,划分气质类型可采用笔迹心理特征指标量化法,用此种方法对人的气质类型进行测评,不仅是操作性强,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4小结
4.1汉字笔迹特征指标的测量、分析与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个性心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客观、有效的测评方法。
4.2反映个体的思维、行为方式,活动节奏、效率以及行为活动强度的笔迹心理特征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4.3根据笔迹形式、速度、压力及边缘特征等基本指标的不同组合,将气质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并编制出笔迹与个性测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这表明,采用笔迹心理特征量化指标,来评定气质类型是可行的。此项研究在探讨气质的本质,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对个性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P·克利斯多法纳利,等.莫海蒂MORETTI方法入门及在汉字书写中的应用前景内部资料,1991
〔2〕A.A.斯米尔诺夫,A.P.鲁利亚等.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4:204—230
〔3〕张卿华,王文英等.人的神经类型测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简·斯特里劳.气质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987:1—161
篇7
1药理学实验教学原有模式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础训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触较多的有代表性的药理学实验,使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其教学内容和方式存在的缺陷就慢慢地表现出来。
1.1实验教学内容方面从原有的教学计划和实验教材看,大多数是理论验证性的实验和规范化操作练习,基本实验过程大致雷同,实验结果大致确定。这种明知道结果却还要去做的实验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当然也就收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学生也找不到具体的原因,而仪器出现问题,他们也束手无策。
1.2实验教学方法方面对于实验方法,教材偏重于“菜谱式”的操作程序,使学生在每一个操作步骤上,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这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却存在着压制学生想象力和主动参与意识的缺陷,学生缺少在选择、尝试和失败中学习的机会。科学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3原有模式的弊端旧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那种只懂得生搬硬套、没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未得到提高。当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情况,就感到在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与本岗位能力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旦遇到具体情况,他们将感到无所适从,不能很快地适应岗位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教学模式没有完全与岗位目标有机结合,导致学生的岗位能力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
2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针对以上现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使教学适应社会需求,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
2.1实验内容的优化设计针对传统药理学实验的实际教学和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采取了以下改革。具体就是采用“三阶段教学法”[2],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实验内容应以基本操作和理论验证型为基础;第二阶段是综合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岗位能力;第三阶段是设计实验,体现出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三阶段相辅相成,构成药理学实验课程计划。见表1。
2.1.1基础训练实验这一阶段内容主要为实验动物的选择、编号、捉拿及给药,模型制作,药物的半衰期测定,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等,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这样的实验内容较简单,做一个实验解决一个问题,初学者易于接受。重点是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在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每一次基础实验、每一步操作都要作严格规范操作,以养成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
2.1.2综合型实验这方面实验内容的设置主要是联系岗位实际,选择与本专业紧密相关的素材,开设综合性实验,变枯燥的原理为活生生的具体工作。本类实验中干扰因素多,给实验带来一定的难度,实验条件不再是前期实验那种理想状态,这就要求学生多动脑,利用前期的基础知识,想办法排除干扰,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1.3设计型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的实验技能逐渐提高,有一些学生可能不再满足于教师安排的实验内容,他们想尝试自己感兴趣或好奇的东西。对于这部分学生应给予鼓励,并给机会让他们大胆创新。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对以前不注意的现象或不足以关心的问题重新建立概念,进而激发兴趣,完成实验。这类实验可以由学生自由选题,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题目。对于这些实验,教师可给予必要的原则性指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审阅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实验报告。这一层次的学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验难度较大、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2建立实验保障体系
2.2.1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引导学生研究问题(1)对于理论验证型实验和综合应用型实验,教师应事先进行预试,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2)对设计型实验,应从药理学发展的方向入手,引导学生去研讨一些药理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写出可行性报告,教师给予评价。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
2.2.2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及完整的考核方法为了使实验教学评价定量化、科学化,应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和完整的考核方法。课题组在教学中采取了分段考核的方法,在基础实验中把评分标准印制成表,发给学生,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每一个实验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次小的考核,每一次的成绩都登记在册,在基础实验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在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中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采用的原理、实施的操作去综合肯定学生的能力,对于实验的异常现象及出现的问题、甚至是实验的失败只要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应是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对于期末实验成绩的评定,取各阶段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该学生的最终成绩,取消了以前一考定终生的考评机制。
3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成效为了验证改革的具体成效,在2009级药学专业大专1、2班和3班做了平行对比试验,见表2。
篇8
1.科学编制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学大纲应该跟着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变更,尤其是像管理学这种发展型的学科,需要不定时的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以达到与时展情涅的匹配科学的教学大纲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应该将教学大纲的科学性编制放在教学改革的首位。教学大纲的编制应该秉持与时俱进,增加实践的比重,增加范例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2.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管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科学的实用的教材作用下,学生才会学到更加科学的知识,对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帮助。教材的建设应该借助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管理上的经验,并结合时代的大背景,对企业的管理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教材之外,开设辅助教材,将自己平时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总,把其中较好的内容装订成册,给学生们传阅。在一定的积累以后,进过学校教研组,甚至是有相关教育部门的大讨论,将优秀的教材内容在更大的范围内传阅。
3.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教学方法的好坏,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教学方法与学生的适应程度。比如说,较为活跃的班级,教师应该增加课堂教学的严格程度,在他们积极思考的同时,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切忌在过于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忽视系统教学的重要性。相反在沉闷的课堂中,应该用生动有趣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换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让学生讲,教师听。
4.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篇9
一、树立新的作业观是优质高效教学改革的前提
学习的一般过程应该是一个理解与运用的过程,即学生先理解学习内容,再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运用,最后通过一定的熟练化的手段完成记忆,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而练习只是一种狭义的作业。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教师必须改变“作业观”。
转变“作业观”,要从狭义的练习中“跳出”来,把作业布置视为学习设计,使之成为推动学习进展的载体与线索。因为,作业是联系学与教的“桥梁”,是学生学的具体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规定与指导的体现。
二、校本作业编写的多样化是优质高效教学改革的关键
优化书面作业——让生活化的作业成为学生生存智慧的加油站。以往的书面作业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却忽视了书面作业其实也是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积累生存智慧的一个很好平台。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用生活化的理念来设计思品作业,使学生通过作业感悟生活,认识社会。这样的作业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德育功能——让体验型作业成为学生情感升华的助推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将课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定位在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并在教育教学分类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首要目标。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内心精神世界的塑造都是课程的核心。为此,我们课题组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摈弃了以往过多的卷面式作业,尝试一些不太需要学生动笔的情感体验型作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树立健全的人格,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
秀出自我——让展示型作业成为学生的一段美好记忆。有时,学生之所以把作业看成一种负担,是因为作业没有灵活性,学生没有选择权,张扬不了他们的个性。初中生大多活泼开朗,表现欲强,充满个性与生命活力,他们希望能够有机会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展示型作业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如进行每周一次的课前五分钟“一周要闻播报”,学生们以轮流的方式全员参与,热情高涨。
躬身践行——让实践型作业成为学生投身社会的支点。实践型作业是让课堂走向生活的通道,是学会创新的基石。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并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这种贴近生活、重在实践的探究性作业,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合作探究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中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思品作业的多元化策略,更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个性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三、作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是优质高效教学改革的核心
作业的评价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挖掘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恰到好处,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评价原则的科学化。一是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有效学习,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定性,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评价不仅是对学生上一次作业的总结,更是对其做好下次作业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二是坚持全面性原则。在评价时,不能仅仅针对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为参照。我们首先要明确学生是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是受人的意识支配,所以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角度、多形式、多元化的,并要以激励为主。其评价除了运用分数与等级之外,还应多采用评语的形式。在作业评价中,教师恰当运用评语,能让学生加深自我认识,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从而使他们建立自信、体验成功,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作业批改的参与性。如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结队互评。学生之间的相互批改要以欣赏为主,要发挥互助、合作、探究的协作精神。小组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使学生对自评有个更公正的认识,同时也是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学生自评——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他们用简要的几句话分析自己的作业,并写在作业的右上角,其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自我欣赏。对于学生的自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鼓励他们有敢想、敢说的勇气,敢于客观评价自己、陈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自我评价,应充分尊重和肯定,要以表扬、鼓励、肯定、帮助、改错、解答、商榷等正面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自评,呵护他们幼嫩的求知热情。
集体评议——先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由点评,并要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力求讲出道理,说出理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纽带作用,随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点,在最后采纳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进行较全面的点评。通过集体评议的环节,可以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也给他们一个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客观、中肯的认识,同时也可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评价方法系统化。作业评价将由对知识积累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f如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相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评价过程动态化。作业的评改将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在新课程中,教师传统而单一的作业批改方式,面对多样化的作业趋势将感到无能为力,更多的应是参与学生作业过程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式评改。将来评改作业不再仅仅是教师,而是包括学生、家庭、社区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共同体,让其共同参与学生作业辅导及评改,并关注他们的成长。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及评改方式也将数字化。师生间尽管时空分离,但网络技术将使他们将评改变成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篇10
【关键词】材料物理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276,201228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gradual increase of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in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and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demands of social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business level of materials physics graduates increase accordingly. It?蒺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existing teaching system of materials physics. In this work, the reform of teaching system of materials physics was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of teaching philosoph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ching practice,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train more professional materials physics graduates were given.
Key words: materials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70-02
材料物理专业属于材料科学类,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较系统的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材料物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近几年国家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光电信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得企业对于材料物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对于具有较强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人才发展计划的重点。
材料物理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通过各种物理技术和物理效应,实现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修饰与应用。主要研究范围包括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与应用;新型材料的设计以及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等。随着国家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本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发展为出发点,分别从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实践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本专业在新形势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面向未来的教学改革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思想,需要前瞻性的教学理念[2]。这些教学理念包括从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从重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封闭式的学校教育模式向开放型的产、学、研三结合的教育模式转变;从标准化培养模式向个性化、选择性培养模式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3]。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所属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及湖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本专业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和功能薄膜材料的开发,重点培养在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为适应新时期国家建设对材料物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市场走向等问题进行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上尽量体现“拓宽专业面、夯实基础、重视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提高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现实的就业压力对学生的影响,在打好基础,增强适应性的同时,设置功能薄膜材料和等离子体技术2个专业方向,提供了更多的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进一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时也体现我校等离子体学科及薄膜材料研究方面的特色。
新的教学方案力求将全面素质教育的精神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基础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加强对学生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课程建设的优化
在不同的社会需求下,根据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调研及预测对材料物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修订,突出本专业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对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十分重要[4-7]。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主要集中在提升现有课程和推出新课程/新内容两个方面。
在提升现有课程方面,对于本专业的一些老牌重点课程,采取主讲教师负责制,其余教师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并积极申报新的重点课程。经过几年建设,已在多门课程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如《材料科学基础》、《工业等离子体原理》、《薄膜材料与制备技术》等课程已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纳米材料与技术》、《固体物理学》课程成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这些重点课程的建设一方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对其他课程的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本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由2002年的1门发展到现在所有课程都使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也从无到有,《工业等离子体原理》、《薄膜材料与技术》已采用双语教学。
在推出新课程/新内容方面,本专业根据毕业生就业新形势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大量修改。新的培养方案进一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提供了更多的课程、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同时也体现了我校等离子体学科优势的特色。如新培养计划针对社会需求开设了《电子材料》和《工业等离子体工程》等课程,课程内容紧紧围绕目前工业生产中涉及到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衔接。此外,现有课程的授课内容也逐步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同时,增加与市场需求相关联的专业知识体系,学生毕业后反响良好。
三、教学实践改革
材料物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主要是指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因此实验室建设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8-10]。我校材料物理专业以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和专业实验室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在材料制备、加工,材料性能(力学、电学、磁学、热学等性质)测试、材料组织结构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开展实验室建设,并结合本学科科研发展方向进行建设,设备采购主要围绕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合成与加工、薄膜材料、材料表面改性、等离子体加工、纳米材料等课程进行。
在此基础上,我校材料物理专业根据学科建设发展情况,在2005年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原来分散在各个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对原有实验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开设单独的实验课程,制定统一大纲,整合实验内容,并对实验内容适当更新,使实验体系更加完备,并与实用化紧密结合,侧重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整合后的校内实验课为《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物理专业实验》以及《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实验》三门课程,总学时由原来的80个增加到108个。
同时,在实验内容上进行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科研促进教学。目前,在材料物理专业开设的3门实验课中,《材料物理专业实验》以及《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实验》全部实验均为教师科研转化而来。所有专业实验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一方面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接触科学前沿,激发从事科研工作兴趣,培养学生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增设《学年论文》这一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模拟实际科学研究,通过教师拟定方向,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收集到的信息写出文献综述、然后针对发现的问题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再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结果。最后通过答辩,完成这一实践教学环节。
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本专业设置有《毕业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地点的选择主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学校已与多家从事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的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并在几家硅材料制造企业、LED制造企业及薄膜制备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了保障。此外,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鼓励学生采取“宜化模式”完成毕业论文。由于“宜化模式”课题来源于企业,结合工厂实际,其研究结果更具有实用性。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生产实际相结合,有效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专业近年来在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中有超过25%的学生采取“宜化模式”进行毕业论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自身素质提升十分关键[9,11]。本专业在职教师具有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平均年龄低的特点,基于这样一个教师队伍现状,材料物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的指导思想,在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责任教授的同时,加大力度对现有的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对青年教师进行帮扶指导,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合理安排好现有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积极引进优秀教师,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教师队伍。
此外,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聘请相关行业的优秀工程师为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程或进行专题报告,在此过程中让老师和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探讨材料物理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此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更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如何培养满足新形势要求的材料物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所有高校材料物理专业教学人员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教学改革是一个随社会形势发展而不断进行的过程,因此,我们时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在充分了解国家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探求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不断为社会输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G].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8.
[2]王雅珍,祖立武,张小舟,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1):61―63.
[3]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改革小组.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增刊):24―3O.
[4]闫时建,田玉明,张敏刚,等.材料物理专业计算机操作实践课的教学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1(2):71―72.
[5]肖纪美.材料物理教学体会[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22(5):389―395.
[6]石敏,陈翌庆,许育东,等.论“材料物理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86―90.
[7]李艳红,,郭思辰.材料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教文汇,2008,12:182.
[8]姚婷珍,许天旱.材料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2009,3:109―110.
[9]刘仿军,鄢国平,喻湘华,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6):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