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感染条例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废物感染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53-02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由于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既传播疾病,又污染环境[1]。因此,作为医院,我们完全有责任做好医疗废物处置,真正达到保护环境,减少医源性感染,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笔者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负责医院内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现就2003年以来我院在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中、从不规范到逐步完善、规范的几点体会归纳如下:
1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历程及现状
1.1组织机构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卫生部与国家环保总局相继出台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及《医疗废物行政处罚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长(法人)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对医疗废物管理从组织机构到应急预案,从废物分类、包装、运输及暂贮地均有详尽要求并制定相关制度。在《条例》施行初期,医院从人员组织、制度建设、检查监督等虽有制度但没有足够重视,从分类包装、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等全过程医院对科室没有明确要求和具体规范,科室做好做坏都只有检查、没有考核,监督不力,也没有做到专人专管, 针对几年来医疗废物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医院健全了组织管理,感染管理科设了专人负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日常工作,明确责任,监督检查每个科室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环节。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不足、改进不到位通过每月的检查反馈进行考核、整改。
1.2医疗废物的分类
分类初期,由于对医疗废物分类工作的危害认识不足,或是为图方便, 各种医疗废物混入同一容器或混入生活废物容器内,未将损伤性、感染性、病理性废物进行分类投放,投放后又不加盖,或者同为感染性废物又分类过细等。经过省市的各种检查、感染办的培训学习考核等,现医疗废物均做到严格与生活废物分开,同时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废物也做到严格分开收集。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年组织相关知识全员培训及考试,让每位职工都了解医疗废物处置知识。感染科每月检查落实,使我院医疗废物分类工作不断规范。
1.3医疗废物的包装
几年来,为了节省资金,也曾用过劣质黄色塑料袋,常出现渗漏、利器刺破等现象,给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也造成一定威胁,2005年后,医院根据《条例》中规定:“存放医疗废物的容器应选用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各包装物上均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每年医院在医疗废物的包装上拔付一定资金,专款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存放的医疗废物严格按规定不超过3/4,并进行有效封口,按要求填写标签并粘贴在容器上。
1.4医疗废物的收集、登记和交接
我院的医疗废物由产生科室分类后,各楼层清洁工每天收集送暂贮间存放,再由签定合同的处置单位运走集中处置。2006年前,产生科室与清洁工、清洁工与暂贮间管理员无交接手续,只有暂贮间管理员与处置单位的转移联单管理,也不实行称重。2006年由于昆明市创建卫生城市,大大促进了医疗废物的管理体系,对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数量严格实行科室与清洁工、清洁工与暂贮间管理员、暂贮间管理员与处置单位三级交接登记签字制度,感染管理办公室为各科室配了简易称,每次现称重量双方核实后登记签名,然后放入暂存间,从而完善了医疗废物的三级交接制度。
1.5医疗废物暂存
我院不具备医疗废物处置条件,按《条例》要求设有暂贮间。刚开始所谓的暂贮间只是远离医院一间闲置的房子,不具备“五防”等,现医院重新选址,完全按《条例》要求新建了医疗废物暂贮间,门口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志,窗子有纱窗,做到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水浸。暂存间内放置密闭医疗废物转运桶。桶内放置已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暂贮间有专人管理,每次转运后及时清洁、消毒有记录。
1.6医疗废物的转运
每2天由处置单位专车收集。有双方交接登记本及转运联单,并由双方专管人员确认签名并盖章,然后统一转运处理。
2对策
2.1健全组织机构
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任医院感染委员会组长,感染办、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护士组成医院感染控制小组,感染科对医疗废物实施直接管理。医院感染科根据相关《条例》及《办法》《分类目录》等,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十余类。每月对各科室的医疗废物根据相关制度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书面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直接与科室经济挂钩,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每次均通过昆明市疾控中心、昆明市创建卫生城市相关检查等。
2.2加强培训学习
为提高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识,定期组织医院全员学习《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文件并进行考试,使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去执行各项规定;加强对清洁工及暂贮间人员的培训管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自觉地配合工作,感染办不定期抽查,并将落实情况与经济挂钩,使清洁工及专管人员能认真做好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2.3加大医疗废物管理的投入
为保证医疗废物处置做到日常化、规范化,医院加大了经费投入,设置了医疗废物处置专款,新建了医疗废物暂贮间,
3几点建议
3.1建议按照处理去向分类
医疗废物分五大类,且各类不能混合收集。但分类收集的废物最终却只有焚烧这一条出路。这样增加的容器既占用空间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给工作人员增添分类的麻烦,也容易造成治疗室的二次污染。建议医疗废物按照处理去向分类,如焚烧类、可再利用类等。
3.2感染性废物的界定不可随意扩大
感染性废物是具有引发感染传播危险的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是否有感染危险应由医疗机构相关管理人员认定,从而减少医疗废物产量,这样不仅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2]。如输液器、注射器均为优质塑料,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非常有限,应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粉碎造粒进入再生产。如对使用后的输液器、注射器毁形、消毒,交有资质且生产非食品包装类用品(如利器盒、便盆等)的企业再利用,这样的物品链才可能持续发展。关于利器盒,只要是防渗漏、耐刺的牢固的容器即可,(如废弃的戊二醛消毒液容器等,标明利器盒应可),即满足利器的分装安全又废物利用,节约了成本。又如产妇的卫生巾、偏瘫病人的尿不湿、工作人员的口罩帽子等并不构成感染威胁,不必作为医疗废物。将所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与器械均视为感染性废物,无形中扩大了医疗废物的范围,其后果是医院要承担更多的处置费用,而大量的焚烧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及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关键是对真正引发感染危险的废物强化管理。
3.3医疗废物处理应充分考虑环保
医疗废物的处置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焚烧法,焚烧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大量能源,由于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纸张、棉纤维制品等可燃成份比例较大,其燃烧发热的平均值可达18 820 KJ/kg,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于发电或用于供热[3]。象欧洲、日本等国,将医疗废物破碎后,用专门的设备进行高频杀菌处理,然后分别制造垃圾包装袋、垃圾固形燃料和水泥原料,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废物的再利用率。
3.4费用问题
医疗废物包装、运输及处置费用目前均由医院一方承担,但院方又不能收费。同时是按床位数每天收费,一是作为中小型医院的我们病床一般情况下住不满,同时应考虑减去部分陪床费。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院按照《条例》的要求以及医院感染办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规范,不断检查反馈整改,并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对策,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避免了医疗废物对社会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曹作中,程发彬,刘锡成.现阶段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展方向探讨[J].环境保护.2001,(2):13~15
篇2
1.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依法执业。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医疗质量,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中核准登记的执业地址和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不超范围执业;所有从业人员具备相关的执业资格,并按规定及时注册,不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保证本医疗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设备以及医疗用房等条件符合法定许可条件。
3.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疫情报告,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其他突况时,自觉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调遣。
4.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建立和落实医院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
制度,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做好院内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转、暂存、交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等工作。
5.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建立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绝不使用无证或证件不齐全的消毒产品。
6.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按规定储存血液,建立临床输血申报、审批制度,与病人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7.严格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在批准范围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工作。
8.严格执行《品和管理条例》,保证品和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
9.杜绝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选择性别、终止妊娠。
10.严格执行医疗广告审查制度,并按照《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批准内容医疗广告。
1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12.积极配合、服从卫生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
篇3
关键词 规范化管理 医疗废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90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间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3]。为了确保对医院内产生的医疗废物系统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对环境及人群产生的危害,强化各部门对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全院参与、各部门负责的一套完整的医疗废物产生、分类、收集、标识、登记、暂存处理的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间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3]。为了确保对医院内产生的医疗废物系统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对环境及人群产生的危害,强化各部门对医疗废物处理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全院参与、各部门负责的一套完整的医疗废物产生、分类、收集、标识、登记、暂存处理的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①明确第一责任人为法人代表(医院院长),主管后勤部的院长为组长,感控科、护理部、总务科、医务部及临床各科组成管理、检查、监控网。院感科负责制定各主管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对由医疗废物的产生处、分类、收集、标识、暂存处和移交登记处进行各自的明确分工,对明确责任后出现问题的科室追究其科室相关领导的责任。②由院感控科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监控检查,护理部负责临床科室对医疗垃圾产生、分类的检查落实。总务科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每天定时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标识、运送及暂存处管理。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①明确第一责任人为法人代表(医院院长),主管后勤部的院长为组长,感控科、护理部、总务科、医务部及临床各科组成管理、检查、监控网。院感科负责制定各主管职能科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对由医疗废物的产生处、分类、收集、标识、暂存处和移交登记处进行各自的明确分工,对明确责任后出现问题的科室追究其科室相关领导的责任。②由院感控科负责全院医疗废物的监控检查,护理部负责临床科室对医疗垃圾产生、分类的检查落实。总务科负责组织专业人员每天定时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标识、运送及暂存处管理。
组织全院培训:分层次地进行全院培训。首先由院感控科对全院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培训,科主任、护士长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总务科对后勤系统、清洁工进行培训。对收集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由院感控科进行具体指导,包括自身防护学习到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以及登记报告等制度均详细给以指导,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全院培训内容包括掌握本机构指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同时掌握分类中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在处置过程中预防针刺伤等伤害措施。
组织全院培训:分层次地进行全院培训。首先由院感控科对全院科主任、护士长进行培训,科主任、护士长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总务科对后勤系统、清洁工进行培训。对收集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由院感控科进行具体指导,包括自身防护学习到医疗垃圾分类、收集方法以及登记报告等制度均详细给以指导,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全院培训内容包括掌握本机构指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要求,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同时掌握分类中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在处置过程中预防针刺伤等伤害措施。
明确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要求: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临床科室是医疗废物产生地,根据“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5大类由院感部制作出明确示意图及分类标识。各科主任、护士长对医生、护士进行医疗垃圾分类监督。每日由所在科室清洁工不定时根据医疗垃圾盛3/4满的黄色垃圾袋进行有效包扎封口,并贴上警示标识,写上垃圾产生的科室及时间。对损伤性废物考虑成本问题后采用自制的锐器盒,即一次性注射器纸盒内套黄色塑料袋,使用48小时后或盒满3/4时封闭盖口,防止锐器伤人。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②医疗废物的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由总务科安排1名专职人员,每天上午1次、下午1次在规定的时间内避开人群,经专用通道到临床科室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车专门设置可冲洗、消毒、密封不渗漏专用车,车外有医疗废物专用车字样及警示标识。车内有医疗废物分类标识,按标识分好格。专业收集人员每天在收集前一定要穿好防护服,防止医源性损害,同时带上随身携带的手提式称重计(表),与临床科室进行每日上、下午的医疗废物收集、交接登记、称重和各自签名,各科室建立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备存。③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由医疗废物收集员专人负责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每天将各科室产生并收集得的医疗废物记录在一本子上,并统计好数量,将分类不同的医疗垃圾放于周转箱内存储于暂存处。运送工具使用后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清洁、消毒。暂存处设在远离生活区及住宅远处,具有防鼠、防蚊的独立房间。门外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标识。医疗废物暂存地每日上锁,专人管理。隔日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移交、登记,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双方签名确认,表明已接收到废物。登记资料保存3年,以备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检查。
明确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要求: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临床科室是医疗废物产生地,根据“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5大类由院感部制作出明确示意图及分类标识。各科主任、护士长对医生、护士进行医疗垃圾分类监督。每日由所在科室清洁工不定时根据医疗垃圾盛3/4满的黄色垃圾袋进行有效包扎封口,并贴上警示标识,写上垃圾产生的科室及时间。对损伤性废物考虑成本问题后采用自制的锐器盒,即一次性注射器纸盒内套黄色塑料袋,使用48小时后或盒满3/4时封闭盖口,防止锐器伤人。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②医疗废物的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由总务科安排1名专职人员,每天上午1次、下午1次在规定的时间内避开人群,经专用通道到临床科室进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运送车专门设置可冲洗、消毒、密封不渗漏专用车,车外有医疗废物专用车字样及警示标识。车内有医疗废物分类标识,按标识分好格。专业收集人员每天在收集前一定要穿好防护服,防止医源性损害,同时带上随身携带的手提式称重计(表),与临床科室进行每日上、下午的医疗废物收集、交接登记、称重和各自签名,各科室建立有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备存。③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由医疗废物收集员专人负责医疗废物暂存地管理。每天将各科室产生并收集得的医疗废物记录在一本子上,并统计好数量,将分类不同的医疗垃圾放于周转箱内存储于暂存处。运送工具使用后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清洁、消毒。暂存处设在远离生活区及住宅远处,具有防鼠、防蚊的独立房间。门外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标识。医疗废物暂存地每日上锁,专人管理。隔日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移交、登记,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双方签名确认,表明已接收到废物。登记资料保存3年,以备当地环保部门和卫生部门检查。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防护措施:①制定了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措施和定期健康体检,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身体受到健康损害。②制定了本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③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处罚条例。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防护措施:①制定了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发生针刺伤的处理措施和定期健康体检,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身体受到健康损害。②制定了本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③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处罚条例。
讨 论
讨 论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成为流行病的源头。规范医疗垃圾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设立专门岗位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保洁员能供各科室医疗废物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多与他们交流对工作有很大的提高。对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的关键人群严加教育和督导,在医疗废物管理问题上反复强调法制观念。上岗人员必须培训,医疗废物交由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通过规范化管理及有效的监管,能深刻体会到:①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能使全院职工参与其中,引起大家的重视,使各级医护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医院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环保意识。②规范和提高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步做到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减少了锐利器刺伤的发生,防止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③全院职工自觉遵守条例和法规,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而造成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环境污染。④降低了医院感染薄弱环节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整体水平及管理质量。
医疗垃圾所含的病菌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成为流行病的源头。规范医疗垃圾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设立专门岗位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保洁员能供各科室医疗废物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多与他们交流对工作有很大的提高。对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的关键人群严加教育和督导,在医疗废物管理问题上反复强调法制观念。上岗人员必须培训,医疗废物交由专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通过规范化管理及有效的监管,能深刻体会到:①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能使全院职工参与其中,引起大家的重视,使各级医护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医院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提高各级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环保意识。②规范和提高了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步做到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减少了锐利器刺伤的发生,防止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③全院职工自觉遵守条例和法规,防止医疗废物回流社会而造成的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环境污染。④降低了医院感染薄弱环节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整体水平及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3: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1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10-11.
3 张友惠,王琴,叶良玉,施海红.ISO9001:2000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
篇4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0
我院是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拥有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这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都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在医疗废物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然而,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2009年1月开始我院领导与院感科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法规,对照标准,查找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对策,层层落实,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概念区分不清:医院废物与医疗废物概念混淆,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与一些医院的实习生。不知道医院废物是属于无危害垃圾。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害性的废物。
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分为5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在工作中常常发现感染性废物中混有药物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中混有损伤性废物,非感染性垃圾混入医疗垃圾,如输液袋外包装,药物包装盒等医疗垃圾属于非感染性垃圾,都混入黄色垃圾袋内。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患者使用过沾有血液的中单、棉签、棉球及医务人员的口罩与帽子等混入生活垃圾容器内,还有个别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混入治疗室的黄色医疗垃圾筒内。
医院废物暂存库房管理不到位:库房无专人管理,位置安排不合理,面积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照明设施,没有水龙头及地下排污水条件,没有防鼠、防蚊、防盗等设施,也没有各种消毒、洗手等必备设施与条件。
制度制定不够全面: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缺少重视,制度制定不够健全,管理与检查的力度不够。
缺少培训: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和办法学习培训不到位,各科处理医疗废物及管理暂存库房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是医院从农村招进来,年龄偏大,对医疗废物处理的工作流程不清楚,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个别勤杂工把一些医疗废物如橡胶手套等私自出卖。
职业防护不够重视:各科废物处理人员与暂存库房管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在收集医疗废物与处理医疗废物时没有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医院发放的防护用品不足,如洗手液、胶鞋等。
管理对策
领导重视:医院加大投入,与杭州大地维康医疗废物处理公司签定合同,使用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所要求的各种包装容器,如防刺破的带盖利器盒,各种型号的黄色废物袋,黄色脚踏医疗废物桶、黄色医疗废物周转箱等,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健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医疗废物处理流程、防护措施、各种警示标识及监督考核等,各部门负责人与专职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工作制度的落实。
暂存库房的设置:库房位置应远离医院医疗区与生活区。应有严密防鼠、防蚊、防盗设施,地基保证不受雨水冲击和浸泡,排污水管道通畅。具备良好照明设施和通风条件,每天用紫外线灯管对暂存库房进行空气消毒。库房内废物按医疗废物五大类分别放入周转箱内,相应位置设有醒目的警示标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交接记录要齐全,签名要完整。
加强学习与培训:对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加强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工作中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正确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充分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坚决杜绝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等现象的发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4日~4月23日, 吉林市中心医院在院腹膜透析患者55例, 男29例, 女26例, 其中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2例, 丙型肝炎患者1例。同期吉林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233例, 其中男122例, 女111例。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9例, 丙型肝炎患者3例, 梅毒患者1例。
1. 2 方法
1. 2. 1 本次调研采用面对面交流询问及实时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是否携带传染性疾病, 腹膜透析液的使用数量及其处置方式, 产生废弃一次性引流袋数量及其处置方式, 红细胞生成素注射器使用数量,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的处置方法, 有无被针刺伤的经历, 患者对医疗废物处置的认知情况。
1. 2. 2 查阅PUBMED文献库, 对美国居家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理情况进行数字提取。
2 结果
2. 1 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经调研, 在院患者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置率100%, 均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患者透析结束后, 专业腹透护士将每位患者的双联袋(腹膜透析包装袋、装满废弃腹透液的一次性引流袋、导管)带出病房, 统一放置于医疗废物回收站。处置时, 带好医用手套, 将装满废弃腹透液的一次性引流袋剪开, 每袋投入8片84消毒片, 静置30 min。消毒30 min后, 袋内液体倒入下水管路。将导管剪断, 再将导管、消毒后的一次性引流袋、腹膜透析包装袋一起投入医疗废物回收桶。注射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产生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投入利器盒中, 针管投入医疗废物回收桶中。
2. 2 吉林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及认知率情况 腹膜透析废液正确处置率4.3%;废弃一次性引流袋及注射器正确处置率4.7%;废弃一次性注射针头正确处置率5.1%。吉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认知率较低。其中, 医疗废物对他人健康产生危险认知率16.3%;医疗废物对环境有影响认知率10.7%;处置医疗废物的重要性认知率47.2%。有57例患者及家属被针头刺伤。
2. 3 美国纽约州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及认知率情况 美国居家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置数据来自纽约州奥尔巴尼药学院的Bailie GR等[1]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如实问卷调查发现64%的患者使用容纳针头的废弃盒子。80%的患者直接丢弃腹膜透析袋于垃圾中。7%~17%的患者随机直接丢弃针头在垃圾中。37%的患者没有进行废物回收处理, 而其余的患者主要由护士进行废物回收。腹膜感染的32例患者中20例患者直接处理感染后的腹膜透析袋, 并没有采取与非感染时不同的处理方法。61%的患者认为处理腹膜透析产生的医疗废物是很重要的, 16%的患者认为医疗废物对他人健康产生危险, 10%认为医疗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吉林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整体不规范。吉林地区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置认知率较低, 尽管其与美国纽约州腹膜透析患者医疗废物处理认知率相似, 但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情况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正确处理情况比较见表1, 错误情况比较见表2, 认知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3. 1 在院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置100%达标原因分析 吉林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是全国腹膜透析培训示范中心, 院内从透析过程的无菌化操作到透析后的消毒分类处理全部严格按照规范化流程进行, 由专业化培训的专业腹透护士严格操作, 因此吉林市中心医院在院患者的医疗废物消毒、分类、放扎工作能够严格遵守国家规定。
3. 2 居家腹膜透析医疗废物处置不达标原因分析
3. 2. 1 居家治疗管理缺失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3]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指出了明确的方法、提出要求、划分了责任。许多居家治疗产生的医疗废物能够找到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这些条例主要是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监督机关的管理规定, 并没有提出针对居家治疗患者的要求。患者不能系统了解规定, 加上医护人员疏于监管和宣教, 从而导致严峻情况。
3. 2. 2 居家治疗的患者对处理医疗废物的意识极差, 大部分患者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3. 2. 3 对医疗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意识薄弱 患者没有意识到医疗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没有感受到区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必要性, 这在根本上不利于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的开展。
3. 2. 4 没有正确的终端回收部门 因没有终端回收部门, 所以大部分患者的废弃针头最终混入生活垃圾。与张鹤等[4]的研究相似。
通过本次调研显示, 我国居家腹透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情况非常严峻, 大部分患者不能按照出院前宣教的要求执行, 在脱离监管的情况下不经处理擅自丢弃废弃物, 这对周边环境及人群健康都有极大威胁。长此以往, 居家治疗将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 尤其是针刺伤带来的危害, 因为在使用过的注射器中, 乙型肝炎病毒能存活1周[5], 所以无措施、无保护的锐器丢弃、贩卖医疗废弃物的行为必须严令禁止。如何开展腹膜透析居家治疗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 将是环保部门和医疗机构迫在眉睫的任务。根据本次调研结果, 提出具体建议如下:①提高患者对医疗废物分类必要性的认识, 加强宣传教育。②设置居家医疗废物专用回收链及终端回收部门。③经济鼓励医疗废物回收。
参考文献
[1] Bailie GR, Kowalsky SF, Eisele G, et al. Disposal of CAPD waste in the community. Perit Dial Int, 1991, 11(1):72-75.
[2] 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6-16.
[3]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3.
[4] 张鹤, 高峻, 张俊蕾, 等.糖尿病患者居家医疗废物处置现状调查及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 2010(06):54-55.
篇6
医疗废物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环境的特殊污染源,其处理是否得当,是衡量医院感染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检验科是处理各种检验标本的部门,是医院病源微生物重点聚集地。因此,加强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是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1 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1.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不规范,没有实现分类收集,没有专用包装物和容器,没有专用运输车辆,运输中的污染现象不能完全避免。
1.2对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繁重,很少有时间对检验人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等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检验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不善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够。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不清,存在混放现象。检验人员环保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
1.3收集及运送不合要求 收集医疗垃圾的包装物的颜色和规格各异,只用普通的包装袋包装及运送医疗垃圾,包装袋破损而达不到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没有专用车运送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简陋,运送工具使用后未及时清洁和消毒。
1.4登记不完善大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登记内容不全面、不规范、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责任人等。
2 对策
2.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任务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由医疗、护理、总务、医院感染管理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检验科成立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及检验人员组成,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实行分级目标管理,层层负责,责任到人。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上级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登记、转运、储存以及培训考核等多项规章制度及发生医疗废物流失等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措施,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3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认识应用多种方式对检验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如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法规法律、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等装订成册分发到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验科人员认真学习,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操作规程,按规定做好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转运、储存的全过程管理,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露和扩散。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则将医疗废物处理知识列入医院岗前培训的内容,入科前由科主任就废物处理相关知识再强化培训一次,并将其在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方面的表现作为业务考核的内容之一。
2.4实行医疗废物全程、规范管理
2.4.1医疗废物严格分类管理分类收集工作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将感染性废物、操作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按《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科为科室配置了小锐器盒、大锐器盒、大、小规格的医疗废物袋,及时分类收集置放医疗废物。
2.4.2专人定时下科室回收医院专门聘用院内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每天上、下午到科室去收集医疗废物各一次,并及时运送到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
2.4.3固定院内运送线路院内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固定专门的运送线路,运送医疗废物的线路与检验人员行走线路严格分开,严禁运送医疗废物时与检验人员有接触,运送人员在运送途中应注意防止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造成病原菌传播,污染环境。
2.4.4严格交接登记手续 交接登记手续是院内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每日每次与检验科进行交接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数量、交接时间、去向、经办人签名。
2.4.5运送工具的清洁消毒每日收集工作结束后,运送人员要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篇7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区;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43-01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1]。我院于2009年9月1日开始收治本地区首批甲流病员,组建了确诊和疑似两个隔离病区,为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至12月,共收治流感样病例235例(其中确诊病例20例),男性131例,女性104例,年龄4―58岁,平均住院天数5天。
2 院感控制措施
2.1 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09修订版)》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隔离病区院感控制措施和具体工作方案。依据院感三级管理规定,科主任、护士长任感染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监督检查和具体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2.2 组织培训。在制定工作方案的基础上,首先针对进入我院流感隔离区的医务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人隔离管理制度》的综合培训。院感办深入隔离病区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亲自指导医务人员进行个人防护和隔离消毒,并进行具体责任分工,使院感控制工作落实、落细。
2.3 落实控制措施。
2.3.1 设置甲流独立隔离病区。为了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我们为甲流设置流感独立隔离病区。隔离区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且各区无交叉;医务人员办公室与病房无交叉,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隔离区内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如有特殊情况需探视者,探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院甲流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3.2 强调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具有强传染性,对此我院对医务人员采取分级防护原则,防护措施适宜,院内所有区域采取标准预防:对所有患者血液、分泌物等均视为传染性物品,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经血传播的疾病;特别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2.3.3 加强病房管理 做好常规消毒。我们定时开窗通风,进行每日两次、每次30-60分钟的紫外线照射;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污染的地面、墙面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洒,作用30分钟后再进行拖扫并保持干燥;病人使用过的体温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每次使用后用75%乙醇进行擦拭,使用一次性压舌板;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后进行严格的手卫生消毒;病人出院、转院后,病室首先开窗通风1小时,然后密闭紫外线照射1小时,床单位用臭氧消毒机消毒1小时,医疗器械、地面同日常消毒,最后再开窗通风1小时。[1,2]
2.3.4 医疗废物的管理。在诊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依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3]
3 效果
在甲流收治的3个月中,病员之间无交叉感染发生,医务人员无一例医院内感染发生。对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各采样3分,进行常规卫生学检测,总合格率为100%。
4 体会
4.1 对现有病人隔离管理工作的重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基础。对于甲型H1N1流感这样一个新型呼吸道疾病,其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我们在预防方面又缺乏成熟经验,因此院感控制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唯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方能确保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不发生院内感染。
4.2 对院感隔离管理工作的坚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先决条件。医院感染管理任重道远,是必须常抓不懈的医疗中心工作,做好该项工作不但要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流程,培训及时,措施到位,方可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部.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S].2009
篇8
关键词:清洁工;医疗垃圾;收集运送;个人防护
医院是特殊的医疗卫生单位,是各类细菌、病毒密集的场所。每天大量的医疗垃圾需要清洁工及时清运,以保证各办公区域和病区环境清洁、卫生。但由于基层医院清洁工对医院控感知识的认知较匮乏,致个人防护意识差的现状令人堪忧。笔者从事护理管理工作近20年,现就基层医院清洁工在收集、运送、处理医疗垃圾时如何搞好个人防护体会如下,愿与同行分享。
1 目前我院清洁工现状
我院是县级一所国家“二甲”中医医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张,实际开放床位260张。设病区6个,业务科室27个。目前医院聘请有清洁工13人,全系女性。年龄46~60岁,平均年龄50岁;文化程度高中1人,初中5人,小学7人;从事清洁工时间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工龄10年。因清洁工中大多数来自农村,接受教育少,文化水平差,医疗知识极度贫乏。
2 当前基层医院清洁工在收集、运送、处理医疗垃圾中常见的问题
2.1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卫生法规不熟悉,对医疗废物、医疗垃圾处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对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理等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处理医疗垃圾。
2.2个人防护意识差,“无知者无畏”是基层清洁工在处理医疗垃圾时的真实写照。医疗垃圾携带大量细菌、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部分清洁工在收集、运送、处理医疗垃圾中未重视搞好个人防护,存在着装不齐、未戴口罩、未戴手套、未使用专用密闭容器运送医疗垃圾的现象。
2.3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有时未严格分类,存在混装、乱放现象。
3 清洁工在收集、运送、处理医疗垃圾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医疗垃圾具有传染性。基层清洁工在收集、运送、贮存、处理医疗垃圾的每个环节都有受污染的机会,如不重视和搞好个人防护,都会造成细菌的传播和医院感染,给其身体造成伤害。为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是杜绝清洁工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3.1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清洁工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力度 鉴于基层医院清洁工学历低、控感知识匮乏,医院控感科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强对清洁工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卫生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使之掌握医疗垃圾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性及医疗垃圾处置相关知识,严格按照医疗垃圾处置流程做好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贮存、处理等工作,以避免和减少在医疗垃圾处理中的职业暴露,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3.2加强个人防护 清洁工在对医疗垃圾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理等各环节必须穿长袖工作服和着长统胶鞋、带工作帽、口罩及厚长胶手套等防护用品,每次作业结束后,及时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1~3min。防护用品有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3.3做好垃圾分类、暂存处理工作 医院垃圾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医疗垃圾(感染性废弃物)用黄色专用塑料袋盛装。杜绝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污物袋应坚韧耐用,首选可降解的塑料袋。收集好的医疗垃圾应先消毒封口后贴上感染性废物标识集中放入专用密闭容器运送,存放在专用的暂时密封贮存室的专用密封桶中,标明标志并加锁,以防止医疗垃圾的流失、泄漏和扩散。暂时贮存室由专人每天上、下午使用0.2%~0.5%过氧乙酸或1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墙壁或拖地消毒1次。生活垃圾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执行。
3.4加强检查,防止感染 清洁工在收集和运送医疗垃圾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盛医疗垃圾的包装袋、贮存容器是否有渗漏,以防止职业暴露。对放置医疗垃圾的贮存容器、运送工具要定期消毒和清洁,以防被污染和感染。
3.5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鉴于清洁工从事的是高危作业,每年应组织清洁工体检2次,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以防止其健康损害。
参考文献:
[1]郑爱英,杨伟,黄泽泓.实施ISO14001标准规范一次性医疗废弃物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01.
篇9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进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有医院感染反馈,改进及处理登记本。
3、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1.6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空气消毒30min-60min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4、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6、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
篇10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例患者HBsAg阳性有42例,阳性率为35.0%。未感染组治疗过程中诊室空气中细菌平均数量为(2.3±0.2)CFU/m3,感染组(3.5±0.3)CFU/m3;器械表面的细菌数量,感染组(102±11)CFU/cm2,未感染组(62±13)CFU/cm2;感染组易感人员为24例,未感染组2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过程中未感染组的废物处理优于感染组。
3讨论
3.1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1.1空气污染口腔修复科是一个患者众多、人员流动性大、候诊时间长,集检查、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场所,许多传染病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菌者,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可能会直接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唾液从而引发各种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口腔修复科的空气质量也是引发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口腔诊室的空气合格率仅为61.4%。口腔诊室的面积一般比较小,口腔治疗又要使用高速涡轮手机,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容易悬浮在空气中生成溶胶。
3.1.2器械污染口腔修复科诊疗器械种类多,外形复杂精密,如根管治疗器械、洁牙机、高速涡轮手机、高速车针、磨头、取模用托盘等,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是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唾液,由于某些器械存在复杂的缝隙和难以探入的管道[4],使清洁的难度增加,患者的血液或唾液就会残留到器械的深处,从而引发交叉感染。
3.1.3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医疗废物的处理是医疗单位感染控制的重要一环,医疗废物在分类、运输、处理等各方面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率的高低。口腔科门诊医疗垃圾与其他专科的门诊医疗垃圾相比具有种类复杂、数量多和污染程度高的特点,因为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会频繁地和血液、唾液等体液接触。多数口腔科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均不尽合理,如医疗废物直接混入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再有就是堆置、填埋或者焚烧处理,这些方法不能完全避免交叉感染,还会污染空气。
3.1.4易感人群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未注射预防感染疫苗的医护人员,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感冒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的患者及医护人员,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而引起免疫力低下的工作人员。这些人群对于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低,更易发生交叉感染。
3.2交叉感染的预防对策
3.2.1保证良好的诊室环境必须保证环境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要求上班后开窗通风空气对流以净化空气,通风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方便、有效方法,更易被接受。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湿拖,尽量减少灰尘飞扬,空气监测合格率基本稳定在>82%。另外每日要用紫外线照射2次,60min/次。诊室桌椅、工作台面、电脑、窗台等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2次/d,诊室每周进行1次彻底清洁消毒。
3.2.2做好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根据器械的结构、性能和对人体危害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耐高温器械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灭的原则,如车针、高速涡轮手机每次只供一人使用,使用后浸泡于消毒器内55℃化学消毒液中,作用6min,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5]。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毒灭菌工作,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消毒灭菌工作。并且要定期对消毒灭菌工作进行监督,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也要进行生物和化学监
3.2.3合理处理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口腔科门诊医疗废物主要包括:(1)一般性废弃物:一次性口杯、胸巾等。(2)病理性废弃物:手术切除的组织、拔下的牙齿等。(3)感染性废弃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腔治疗盘等。(4)损伤性废弃物: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口腔冲洗针头、一次性牙钻针等。设立污物间,集中处理医疗废物,采用等离子体垃圾焚烧炉处理口腔科门诊医疗垃圾,该方法与传统的燃气、燃油焚烧炉相比具有无烟尘排放、成本较低、灰烬少、洁净卫生等优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安全管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