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12 17:5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基本知识

篇1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特征

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概括而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就是开发潜在的智能,由此培养愉快的情绪,使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自信心,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使人能主动地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养成协调的行为,使整个心理和行为与环境协调一致;培养健康的人格,善于关心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形式

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不同积极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没有定论与广泛共识。比如,谢恩・罗普兹等人总结出价值观、道德规范、自我效能、成就、自尊、调节、应对、移情、目标设置、自我概念等32项积极心理品质内容。而以塞里格曼为核心的“价值在行动”项目组最终确立了6大维度24项为人们广泛认可的积极心理特征。官群、孟万金等国内研究团队根据中外大量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健康品质体系包括6大维度,并在以中国中小学生为被试的本土化研究中聚合为6大维度15因素。

1、认知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知识与智慧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最基本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三项因素,其中求知力包含着好奇心与爱学习两项内容,而思维与洞察力包括开放思维与洞察力两项内容。

高中生观察力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目的性更强、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由于洞察力是以观察力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和判断,所以应该重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与洞察力。

2、情感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勇气是积极心理品质的情感维度。中国中小学生的情感维度包括真诚、执着两项因素,其中执着包含勇敢、坚持和热情/活力三项内容。

Way认为青少年培养勇敢特别重要,尤其是在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的情境下。每日勇气的培养方法包括和他人建立联结,发展道德责任感,与同龄人交换信息,为自己的生活故事负责。坚持能够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提高成功机会;通过坚持获得的成功会具有更高的满足感;让人提高技能,扩展资源。当坚持获得成功时,可以促进自我效能感。热情/活力是指能精力充沛地生活,有活力,积极主动。活力和心理和身体两方面都相关。在身体层面,活力和良好的生理健康和身体技能相关,不易疲劳和生病。在心理层面,活力反映了个人经历的意志、效率、整体感,这既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在人际的层面。

3、人际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仁爱是积极心理品质的人际维度,主要涉及人际互动中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爱和友善两项因素,其中友善包含着善良和社交智力两项内容。

4、公民素质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公正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公民素质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涉及群体领域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领导力和合作力两项因素,其中合作力包含着团队精神和公平两项内容。

5、避免极端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避免极端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节制维度,是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对人、对己、对社会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节制维度包括宽容、谦虚和持重三项因素,其中持重包含审慎和自制两项内容。

目前高中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且他们面临着升学、择业等问题,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价值取向等谨慎决策,慎重选择。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高中生持重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遇事沉着冷静,理智思考,仔细推敲,谨慎稳重,认真抉择,不轻易冒险。

6、与意义世界相联系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与宇宙和意义世界建立联系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超越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最高层次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和信念与希望三项因素,其中心灵触动包括感恩和审美两项内容,而信念与希望包括精神信念与希望两项内容。

积极的情绪状态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学生具有积极情绪,就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改变评价方式着手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育中重视以情商、闪光点为切入点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健康成长中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87

[2]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

篇2

关键词 成本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经费;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中国现实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47-05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高速发展的过程,目前全国高职院校有千余所,但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峻。2005年高等教育预算内拨款89.64%投向了本科教育,而投向高职教育的仅为10.54%。201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6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政府设定的4%目标[1]。职业教育经费实质是以国家为主体,满足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并运用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经费分配活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是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但如何依靠企业、怎样发挥行业作用,缺乏一个清晰的机制设计。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在20世纪末才得以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资体制的研究十分薄弱,如果只是依靠现有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高职经费体制,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做更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构建切实可行、多方参与、成本共担的高职教育经费投资体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与国际经验

(一)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成本分担的必要性

关于高等教育属性问题,我国当前虽然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是大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现代高等教育产品兼有公共属性和私人产品的属性。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以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社会属性为基础,其成本支付与补偿既不能像私人产品的价格那样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可能完全由政府利用公共财政收入支付。首先,从政府支付效率的角度分析,如果全部由公共财政承担,会出现个人边际成本偏离个人边际收益,导致社会上的个人由于追求免费高等教育带来的个人收益而使高等教育规模过度膨胀和高等教育供给长期不足,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无效率;其次,从公平角度分析,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占有高等教育机会的多数是来自城市和整个社会中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如果是由公共财政支持的免费高等教育实质上是将税收从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人群转移,这样会带来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还会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并使得这一差距在代际之间传递;最后,从收益与支付相应成本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受益方不仅仅是政府,还有个人和企业。无可否认,政府必须通过财政拨款来承担一定的高等教育成本,但是高校学生从业之后,受益的就有个人、社会和企业,因此他们也应该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个人表现为向高校缴纳学费,企业也要通过不同形式承担一定的成本,如以社会捐赠等不同形式作为成本分担的方式和途径。

约翰斯通认为,无论什么体制的国家,高等教育成本都必须由国家、家长和学生、社会(雇主和纳税人)和高等院校四方来共同分担。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不具备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强大的科研功能,两者比较而言其更加偏重于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从接受职业教育中所获得的收益中个人收益较大,社会收益较小,职业教育的公共性相对来说弱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上,要进一步认清政府和市场在教育供给中的责任分担和行为边界。

(二)教育成本分担会产生积极的社会经济效果

约翰斯通在论述教育成本分担时认为,成本分担符合新自由主义经济倾向,因而能得到这样一个假设的支持:成本分担更有效率,更关心市场,至少在既有竞争又有由消费者承担成本的国家是如此[2]。因此,将教育成本的一部分转移给付得起学费的家长,同时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资助,这样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在教育领域的市场化遵循“收益支付”和“能力支付”两个原则,即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谁就应当支付教育经费,同时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还可以根据受益者对成本的承受能力来全面权衡不同的付费标准。首先,个人或家庭通过投资高等教育,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的价值和劳动素养,从而可以获得相对于没有受过此类教育的人而言的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非货币收益,因此,个人或家庭应该分担教育成本;其次,高等教育通过提高社会人口素质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因此,政府和企业有责任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负担。但是也决不能将市场化的合理性无限扩大,不宜将经济领域的市场配置方式简单地、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教育中来,完全由市场调节教育,而是要立足于不同国情的现状考虑不同分担主体的承担比例和分担方式。

(三)教育成本分担实践是基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有效结合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作为一个经济学理论,其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如果要把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来,首先要明确其理论前提。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产生并且植根于美国的社会土壤的,要成功运用和实践这一理论,必须要具备以下基础性条件:一是经济方面条件,这是能否成功实施的技术性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科学合理可行的税收制度、受教育者个人(家庭)具备经济人的投资理性[3] 等方面。成本分担理论是有用的,但实际上却常常不起作用或可能起不了作用,至少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是这样[4]。但是成本分担理论在高度工业化国家有技术手段能实现,其手段包括所得税征收体制、追踪人员流动的办法、雇主扣减雇员工资以便还清学生贷款的组织系统、有效的政府担保系统等。二是从政治与政策方面来看,美国具备民主的政治体制、完备的立法及行政监督体系、严格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政策及社会舆论的价值中立等条件。三是从文化角度来看,美国具有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文化传统。从这些条件来看,当前我国并不具备或者说并不完全具备。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更应看作是一种理念和政策指向,而不是一项简单的具体的政策规定或政策实施计划。从学费政策和学生贷款计划的实施效果来看,我国自高校扩招以来在这方面有许多不好的做法甚至失败的教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成本分担中的政治问题将有助于政策的实施[5]。因此,在借鉴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成功经验时,必须意识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相互作用。

三、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高职教育经费面临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与补偿比例过低的双重困境

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一直处于不足状态,也始终没有达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2006年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105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61%。但却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处于次要地位,与地方本科院校相比,在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内部分配中,高职教育的补偿比例过低。财政性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虽然近年来有所增长,但增速远远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难以满足其发展需要,2009年所占比重也还处于0.12%的水平,在教育投入方面所占比重也还处于3.25%的低水平,与地方本科院校相比,生均经费基本是其70%左右,与重点本科院校相比就更少,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比重在2009年也只有21.3%,高等教育体系中严重忽视高职教育经费总体投入,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高职教育成本缺乏有效和完善的分担主体及结构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资助、个人捐资、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办学、个人缴纳学费和校办企业创收等多元化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但从成本分担的主体来看,主要还是依靠国家和个人、财政性经费和事业收入(含学杂费),这两项累计基本在95%左右。个人及家庭分担高职教育成本的比例迅速提高,学费作为一种替代性财政来源持续上涨,目前,高职院校学费在4000~6000元之间,占城镇可支配收入的40%以上,相当于农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如果加上住宿等费用,这一比重将更高。社会捐赠、企业和校办产业与服务等几项所占比重很低,企业办学中的拨款一直维持在1%的水平,西方发达国家所依赖的社会捐赠在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经费投入中所占比例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9年下降至0.32%,具体数据见表2,这与成本分担理论的发源地美国截然相反。

表2 高职教育经费不同投入主体分担状况表(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三)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国家财政拨款体制不完善加剧了高职教育经费的供需失衡。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来源中国家拨款仍占主导地位,分担了教育成本的大部分,但是当前的教育拨款体制不完善并且拨款额度经常不足,同时政府负担高职教育的成本能力相对下降,这就更加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缺乏成本约束机制和财政支持不足的条件下,不可避免地把成本转嫁给学生和家庭。

其次,政府层面缺乏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确定各主体具体分担比例时,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高职院校层面都存在不规范和随意性,财政分配关系中财权与事权的分离导致了政府只根据财力状况来制定教育预算,而不是根据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来配套相关经费。高职院校经费的使用方面,也因缺乏法律及政策的有效监管,很难对投入资金实施有效监控。同时,由于要解决学校规模发展的问题,在缺乏政策指引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很多高职院校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收取学费来缓解资金压力,学费都是以政策允许的最高限额来收取的,这也加大了受教育个人和家庭的分担压力。

最后,高职教育中的产权激励机制缺失,导致成本分担主体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产权是指人们围绕指定的教育财产而结成的权利关系,其具有界区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交易功能等[6]。如果按照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企业、高职院校和社会等其他机构应该承担相当一部分成本,但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这部分存在缺失或不足,主要是高职教育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产品激励功能,高职教育也没有真正地面向市场、走进市场和适应市场,教育产权激励机制的失位使高校丧失了活力、造成教育成本虚高,难以调动企业与社会的成本分担积极性。

三、构建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的建议

(一)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模式的构建

以约翰斯通论述教育成本分担的论断和教育领域市场化遵循的“收益支付”和“能力支付”两个原则为出发点,立足于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及现状,在充分考虑教育效率与公平的基础上构建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理想体系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明确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构成,在遵循收益支付的原则上按照国际经验来进行思考,主要分成四个不同主体,即政府、社会、个人与家庭和高职院校;二是在遵循能力支付的原则上划分为主要分担者、重要分担者和适当分担者三种不同角色,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担的比例问题;三是不同分担主体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自己分担的角色,不同主体分别有不同的实现途径。政府主要通过教育财政拨款、奖学金、受教育补贴、助学贷款等方式,企业则主要通过税收、捐赠、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俭学等方式,个人与家庭主要是缴纳学费的方式,而高职院校也需要从奖学金等方面来分担相应的教育成本,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

(二)完善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的对策建议

我国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高职教育长远发展来看都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合理的,但要构建合理有效的分担体系并发挥其作用,除了要借鉴国际经验之外,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具体的体系设计和执行上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政府在成本分担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在高职教育成本分担体系中,政府除了是成本的分担者,同时还是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所以政府要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完善高职教育成本分担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教育成本分担的政策监督机制,完善教育产权的激励制度,保证各主体积极主动分担教育成本;二是积极参与和推动教育成本主体分担比例的合理依据的研究,确保高职教育的效率与公平;三是完善自身的成本分担实现途径,探索有效的拨款机制和助学金等制度,确保政策与制度落实并发挥作用;四是深入研究学费标准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受教者个人的支付能力和上学机会。以往判断合适学费标准的依据是学费水平占教学成本的比例是否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政策规定或政策建议,而没有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国际比较存在的问题[7]。

第二,发挥企业家和企业的作用,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教育成本分担范围和途径。首先,企业可以对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直接捐赠相关科研设备和提供科研经费,分担办学成本;其次,可以工学结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分担教学成本;其三,设立专业奖学金等,降低受教育者的个人成本[8]。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和个人与家庭主体方面,应该积极努力提高分担教育成本的能力。高职院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提高教育成本分担能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工俭学和有效利用国家的相关助学机制和政策,帮组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30-131.

[2][4][5]李红桃,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比较教育研究,2002(1):26-30.

[3]徐美娜.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中国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20-24.

[6]郭庆然.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的设想[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35-37.

[7]余英.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比较[J].清华大学教学研究,2007(6):111-118.

[8]李博.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1(13):17-20.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etic Foundation,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

WEI Guo-ping, DU An-guo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as a kind of quasi-public goods and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try to build the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participated by multi-subjects. However, the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in China confronts with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shortage of financial educational funds and their supplement proportion is low; lack of effective and optimal cost contribution subjects and structur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should try to optimize cost contribution system by making rel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 cost contribu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fee; theoretic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China reality

收稿日期:2013-06-08

篇3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背景;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91-01

从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各个学校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情况,各地的学校也根据自身的教育背景,将提高学校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对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方式以及课程标准等各方面内容进行改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高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2013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再现

从2013年的高考历史卷来看,绝大部分都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从考查的方式来看也比前两年的高考试卷更灵活。一般在试卷中是通过创设历史情景的方式去考查学生是否能够透彻的理解历史知识,从而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出来。2013年的高考历史试卷的选用的都是新材料和新情景,从而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块内中外知识综合性强

从2013年的高考历史卷看,整套试题都比较注重历史学科内的综合,一些探究性的试题在试卷中比比皆是。例如在非选择题中的第37题、第40题以及第41题是从横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探索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而实现了对历史学科的综合考察。对于这种类型的试题主要是根据一些大型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要求学生进一步讨论本质的问题。

(三)强调对历史学科的思维判断能力的考察

从2013年的高考历史试卷来看,不仅沿用前几年对历史基本知识点的再现以及再认能力考察外,还需要学生利用正确的思维进行潘盾。其实在高考试卷中,这些考点的本身是不难的,绝大部分都是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但是高考试卷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的思维逻辑去进行判断,只有严格的遵守解题的固定思路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如何根据新课标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

(一)正确解读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的解读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以及分类。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给人的感觉好像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只要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它包含着很多的话题。所以教师在研究一章教学内容时,需要注重整个课程教学的体系之间衔接,并针对该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出落实该课的知识点与拓展计划。

(二)注重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衔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注重对他们初、高中教材教学的衔接。教师可以通过谈话交流、课堂提问、作业检查、考试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工作,以此来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历史教学计划。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新教材相较于课改前的旧教材而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在对这一规律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复习。

(三)教学难度应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制定

随着近几年高考在历史试题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也是需要适当的降低难度,但是教师仍不能够忽略对学生的基础训练。此外,各类“优辅差”的工作也要积极开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比如说可以针对成绩优异的同学开设一个兴趣活动小组,针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开设一个辅导小组。为了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认知水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度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只有保证了学生主体的根本利益,才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方面的相互合作。

(四)在历史教学中设置情景教学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要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历史充满好奇,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高中历史老师应该在历史教学中创立合适的教学情景。将原来死板的知识变活,将学生的思维带到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积极去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激发探索的欲望,这样就很容易将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激发出来。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精心设置探究性的问题,指导学生的通过积极的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总结出规律,最终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老师在教《日》这章内容的时候,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明白日本敌国主义的野心以及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因此,可以让学生想像以下场景:伊藤博文向李鸿章提出要在一个月将“台湾”分割给日本的时候,李鸿章问道:“请问是什么原因让贵国这么着急,台湾迟早都是你们的。”伊藤博文回答到:“只要一天没有属于我们国家,都很饥渴。”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日本敌国主义的野心以及当时清政府的无能。

(五)深化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是最大的,每天都要面对庞大学习科目和繁重的学习负担,这就形成了部分学校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就出现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造成了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的领悟,对于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也只是知道他们的姓名和出生的时间,而对于他们的突出贡献却比较模糊。众所周知,对于知识的掌握在于是否能够将知识灵活的运用,但是知识的掌握绝大部分都取决于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在新课标下,应该进一步深入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应该让学生利用想像将自身置于不同的角色上,从而对历史时间进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讨

一、引导学生互动以突破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互动来突破重难点是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高中历史课程的重难点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的内容,必须进行反复的磨炼学习。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更好地理解重难点就不得不去背诵,但背诵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习方式,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小规模的第一次的情境。教师可以如下文所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其次进行解说词的设计,然后派代表进行演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自主地掌握的相关内容。但要让学生能记忆这些知识,教师必须更进一步地设计教学,教师可以设计示意图,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加深刻。

二、将历史现实适时地引入课堂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态度观、情感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全民族的抗战”这部分内容时,这种民族的团结精神需要去发扬光大、需要去弘扬、需要去学习,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抗战精神这一主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适时地导入历史现实,可以通过出示材料、报道等让学生加以了解。

例如,在本课开始前播放气势雄壮的《救国军歌》。高中历史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救国军歌》的内容和主题:“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枪口对外,齐步前进!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通过将历史现实适时引入课题,从而创设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除此之外,更进一步地将其与现实进行结合,引出“新时代下的我们,该怎样把抗战精神发扬下去呢?”从而升华情感,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

三、高中历史课堂充分运用情境教学

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策略中包括三种情境:(1)文化情境教学策略。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这部分历史知识时,历史老师通过引进一些与课本相关的历史文化来引导学生进入所学知识,包括本课的历史故事背景、相关历史人物等。(2)娱乐情境教学策略。这是指初中历史老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例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这部分内容,通过多媒体以娱乐情境的方式展现给学生。(3)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这主要是指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以学生的生活背景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样会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也不会感到畏惧。

四、重视历史课堂导学方法的关键作用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为出发点,结合课本内具体的历史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开展操作、交流等各种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自愿地参与到活动中,所以课堂导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十分重要。高中历史老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材料,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历史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录像片段。结合课件展示“”的有关图片,讲述惨痛的历史。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事件?”“给人类留下怎样的启示呢?”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回答。所以说,历史课堂导入方式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本,结合生活实际,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课堂中来,积极发表个人想法,并学习历史人物的真挚情感、忠贞节操和伟大精神,鞭策学生在新时代更加努力地去面对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断在历史学习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衔接

通过对近几年初高中历史在新课改要求下发展现状的观察,我发现,初中历史新课改的教材依然是通史体例,基础知识在改革中被大量删减,一般课本中常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历史叙述,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而且,从教师方面来看,初中教师不教高中,高中教师不教初中,因此,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把握只是从一个独立的阶段来进行的,忽视了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在学生方面,由于初中历史内容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采取课上勾画重点,课下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仍旧采取原来的学习方式,这就给高中历史学习带来了困难。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觉得高中历史难、深、广,衔接问题相当突出。

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因此,我将从初高中历史政治文明史中的“中国政治制度”方面来进行研究,从教学角度来寻求有效的教学衔接对策,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研究新课改之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首先需要从初高中历史的课程标准方面入手,对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以此能够更权威、科学地发现初高中历史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进一步找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依据。

通过对课程标准中有关于初高中历史在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课程结构上,初中历史课的开展主要是以主题形式来进行的,在开展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依据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历史发展的时间性和线索性。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初中阶段的课程比较简单,通史不通,理论概念比较模糊。在古代政治制度的讲解上主要是以史实为教学重点,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不做深入的要求,即点到即止。而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初中通史的体例基础上,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在这种体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较于初中阶段就显得翔实。此外,高中历史也不像初中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教学内容,此时的教学内容出现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应对教学。这种教学标准的安排也规定了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例如,在知识能力方面,初中历史主要从客观角度入手,而高中历史则选取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纵深发展的知识,从而使高中历史向学生提出更加宏观的能力要求,这就给高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中主要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只需要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即可,而高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在情感态度方面,高中历史相较于初中历史,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培养。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教学衔接对策

1.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

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方面,我们首先可以从课程标准入手,改进完善学校的教学标准,使学校的教学标准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升华,具体解读和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每一个专题的内容标准、教学要求。教师在牢牢把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融合进本校的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此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维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目标的设定除了细化教学目标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分析,因为学生也是设计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分析主要是在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之上,加上学生的已有历史认知和对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是符合教学发展要求和学生学情的。下面,我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来论述一下如何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这一教学内容方面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归结到历史教学中,主要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在历史教学中,“知识”就是指知道、理解和记住教师教授的历史事实,并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整理、解释、评价。“技能”就是指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复现”。在《秦始皇中央集权的形成》这一课中,我常常会设定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重要概念,例如,中央集权等;②阅读有关资料,提高过去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流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进行教学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导课、新课讲授、小结等部分。下面我从知识结构整合和材料的选取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实现知识的衔接。

(1)知识结构的整合

由于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在设计的知识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进行适度地“取舍”,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中,知识点比较琐碎,再加上古代史是初中七年级的学习内容,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便,这时我就会用归类学习法来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衔接。

(2)材料的选取和运用

历史主要是以史实构成的,这些史实距离学生已经很远了,学生对此了解不多且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枯燥。这时,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与现代政治有关的内容来进行补充教学,而且对这些材料的运用也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展示给学生。我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一般都会补充一些当时的人物画像、名言、代表作品等;在介绍历史事件的时候,会播放与之有关的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史料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层析性,以此引导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内容进行衔接。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衔接,这还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吸收他人的教学成果,为历史教学献计献策。我还将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寻初高中历史衔接的有效方法,以此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

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学科素养就是指历史学习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主要应包括较强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科学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对历史知识的储备能力、用正确的观点科学分析历史的能力等。目前的高考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历史学科思维的潜力,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为了提高高考能力应具有的历史学科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高考历史成绩,高中的历史老师应在教学和备考中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放在教学的首位,成为教学的重点研究方向,从而使历史学科素养成为提高高考历史成绩的有效手段。

1.基础历史知识

高考历史试题高于历史教材,但是也源于历史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必须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历史知识,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活学活用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基本素养。

2.历史学科思维

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都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历史学科思维,学生的头脑中掌握了历史学科的思维后,再遇到v史问题或试题时,就会自觉运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学科思维主要包括历史思维和哲学思维。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之间的关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点历史环境中进行认识和讨论等。

3.历史学科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阅读与理解能力、归纳与概括能力、判断和分析能力、说明与比较能力、评价与论证能力等。具体表现为获取信息与调动信息、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描述事物与阐述事物、论证问题与探讨问题等。

4.多元科学史观

多元科学史观就是指导高中的学生利用历史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观点。不但是目前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历史素养。其观点主要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近代化历史观点、整体历史观点、革命历史观点等,科学地运用多元科学史观是学生学好高中历史的基本条件,也是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和依据。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其基本的内涵,并且能熟练地运用其解决历史问题,那么提高高考历史成绩就是小菜一碟。

5.学以致用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古鉴今,那么高考历史试题就会利用历史知识让学生关注现实社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运用历史知识了解现实社会,做到以古鉴今,古今对比,以古通今。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策略探究

1.以掌握和熟练运用教材知识为本

高中历史教材是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依据和根本,更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来源,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大。要想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紧扣教材,落实双基,以点连线,纵横连接,建立起学生丰满充实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解决遇到的历史问题。

2.搞好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场所,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历史教师授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历史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能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来。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历史,自觉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切实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3.重视体验与学习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就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运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很快得到提高,才能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过程,才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促使他们进一步探索历史知识。

4.进行强化训练

历史课堂对学生讲课,只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而要巩固这些理论知识,实现运用能力的提高,就必须靠练习,只有练习多了,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练习可分为课堂内的练习和课堂外的练习。课堂内的练习以练习老师讲解的知识为主,可开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分组辩论、习题检测等形式的练习内容。课堂外的练习可让学生进行专题阅读、调查、查找、写作小论文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练习形式不但强化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5.实施科学公平的评价

对于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在课堂内的练习及课堂外的练习历史教师要能及时地给予公平、公开及科学的评价,以使学生能及时地明白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习题的正确答案,从而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总之,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而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持之以恒,科学规划,以使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稳步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08).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 评价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规定了新的基本目标。2008年部分省市把高中历史从高考的名单上取消,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式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达到历史教学的效果。因为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了。

1 对传统课堂评价标准的分析

高考的存在,迫使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来,对课堂评价标准基本上都流于形式,而教师则在授课中,以教材为中心,在课堂中反复落实教材,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与引导,使课堂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应有的体现。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往往指责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落实不到位,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详略失当,对教材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突破不力等等。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教材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参考书。现在很多教师上课,如果从原有的“以教材为本”评价标准来看,相当部分教师的授课都是符合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好课。但是,如果以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去进行评价,则发现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还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其教学目标是不完整的,有的课堂教学甚至是失败的,没有一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意识的差课。

因此,研究、解决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及迫切,这不仅关系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问题,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新定位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

2 重新制定高中历史课程评价标准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定义高中历史课程价标准,将学生的的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同时加上对过程、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

高中历史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结合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能力,因此,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注意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改革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

首先,要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能熟练地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其次,要能通过阅读和其它途径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最后,能运用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手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非常强调结果,重视考试成绩,所以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标准很少受到重视。现在,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高考的改革,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必须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评价。

首先,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其次,要注重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要能够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前,在许多地方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将高中历史课当作政治课来上,很多地方缺乏对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使得历史课成为政治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必须增加这方面的的评价,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要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其次,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最后,要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的自豪感。

其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表述去确定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重点、难点,在课标中往往表述为要求“了解”、“认识”的内容,能力培养则应以解决“认识”性问题为核心,应与过程与方法相结合去完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要求要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核心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与教育的方向性问题,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调多元评价、全面评价,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健全的人格培养。教师要着眼于引导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使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实施高中历史课堂评价的策略

有了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之后,还必须有好的实施策略,否则标准制定得再完善,不能有效地实施,也是一纸空文,因此,要有好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施评价。

在具体的实施中,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讨论、学习上述评价要求,采纳教师们的建设性意见,与教师一起形成课堂教学评价的共识,然后要求教师按相关要求组织课堂教学。随后,在听课视导中,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分析,及时总结,得出结果。

篇8

关键词:历史课堂 民族地区 新课改 课堂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历史学科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健康发展。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磨砺学生思维等方式和方法,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观念陈旧,教育理论知识贫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依然守着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教学。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念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为了更好的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形势下的历史教学,势必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和改变教学策略。

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国内在历史教学方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比如:在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方面、初高中历史内容衔接方面、多媒体课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等等。随着2010年四川省新课程改革在省内的全方位开展,在新课标以及各类指导意见后,如何实施高中历史学科的新课程的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焦点,更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作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立足一线教学,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教学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就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开展探索和研究。

一、民族地区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就对中国通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在高中阶段把握专题史;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往往是体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科书为中心”,即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多是侧重在教师教书本知识的方法。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法则较为忽视,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书本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效果。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受到教师的关注,因为多媒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形象而直观的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教育资金投入的有限性,导致了很多地区仍然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我们民族落后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学受到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由于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教育不扎实,历史学习方法存在严重的误区,很多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不能将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这就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同时,中考对于历史学科的忽视,使得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匮乏,加之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在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甚至信心逐渐丧失,更为严重的是,有部分学生因此而放弃学业。

(四)因为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很多家长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纷纷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出现,他们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良好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差,严重影响学习进度。

改革是艰难的,一个长期从事传统教学的教师所形成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要加强理论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去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但有时会在不经意之间本能地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拿到新教材,第一感觉是新颖、图文并茂,完全打破了老教材的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组,以专题化方式出现,似乎教材变得更容易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感觉到新教材存在诸多问题,不好用。转念一想,新教材是许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材,这样的编排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我发现,其实是自己的观念上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理解是肤浅的。因为自己的“教材观”有问题,是“教教材”的传统观念在作怪。通过进一步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亮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采取适当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历史教学高效发展

(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特别是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有必要对初中历史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摒弃学生传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教师“一言堂”教授方法,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改变以往教师自问自答的模式,采取对开放式解答问题的方法,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大家讨论,注重师生共同对问题的探究。

(二)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上,学生往往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现在我们应积极创设历史情境,还原历史背景,让学生从真正的历史中吸取知识,感悟人生,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使用分析法、综合、概述法等方法来阅读教材,以加强学生对史料的运用和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可以更加多姿多彩。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史料的能力。运用以史料研习为主的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增强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的能力。此外,教学参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模拟考古等形式的教学活动也应该开展起来,这样才能以史为鉴,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电脑等教学设备不足,无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所以传统的讲授方法仍是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教师也要注意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僵化和遏制学生的思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师在努力探索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组织开展学生的研习活动。比如教师和学生选定与历史内容相关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搜集和整理材料、讨论、调查等各种活动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专家指出:“考察教学效率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有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在教学中,老师积极主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跟学生共同商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参与度,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多开展如讨论、辩论,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想、有所问、有所讲、有所作、有所学、有所获。

(四)新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对整个历史的编排上作了很大的变革,很多问题都在课本上省略了,但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篇9

长期以来,历史材料解析题之所以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主要是由历史学科教育特点决定的。历史教育重在对基本历史事实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所谓基本方法,是指通过对基本史料信息的研读剖析还原历史,尽可能使历史面貌更加真实可信,而在整个认识和探究过程中史料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史料分析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必备素养,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育,不仅仅是将基本的历史知识教给学生,更注重的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适应高考命题趋势、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作为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高考,必然会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历史材料解析题能够有效考查学生认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备受关注。历史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阅读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离不开大量的史料,而要想获知比较完整可靠的历史信息,首先从阅读开始。历史材料题主要有文字型、图片型、实物型等几种考查形式,其中文字型材料题是最为常见的考查形式,可以说在高考命题中已基本定型。阅读文字材料就要大体了解材料中所放映的历史信息,比如该段文字所讨论的是哪个时间段的历史,材料中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与这段历史有何关系,这段历史整体特征是什么等问题都需要在阅读中完成。阅读是我们破解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第一步,通过阅读就可以获知与材料有关的历史背景,便于从整体上把握这道题的考查知识和命题动向,从而方便解题。

二、分析、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

如前所述,通过阅读可以初步解读材料涵盖的历史信息,而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使其更符合题目的要求,那就需要分析和归纳。分析归纳就是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有的材料所含信息比较多,而问题可能是针对材料中的某一层信息进行设题,这就要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是从政治、经济、思想、法律还是从其他方面来陈述历史,针对题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答案。有的材料所含信息比较隐蔽,问题设计又有难度,如不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将很难给出答案。解答此类材料要尽可能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联系所学内容归纳出答案。除具备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外,还应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随着史学研究不断推陈出新,许多新的史料、新的史学观点也被引入到材料解析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几年高考命题中引用新史料、新观点的趋势日渐明显,学生要根据所学知识对新材料、新观点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认识。鉴于此,要想突破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觉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的意识。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及时了解史学界研究动向,拓宽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丰富自己的课余知识,如此方能有备无患,准确地解答此类题目。

三、组织语言的能力

历史材料解析题最终的结果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卷面上,这主要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有的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时一味地照抄课本或将笔记上的内容一字不落地复制在卷子上,自以为能得高分。其实不然,我们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为我们解答题目提供了知识背景,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时要以材料为主,题目问什么,回答什么,而不是将自己熟知的内容硬套在问题上。解答题目时要以展示的材料为据,以基础知识为背景,通过分析和整合材料、组织语言、精炼答案,切忌盲目照搬课本或照抄材料,铺开论述。

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本理念;有效途径

要知道,学生是教学中的重要对象,如果老师把自己当做教学的主体,那么学生在参与课堂时就会变得很被动不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历史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务必要结合生本理念教学,让学生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自主地思考和学习,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在教学中深入贯彻生本理念,老师应当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自主地思考和学习,从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在教学“明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时,老师可以在讲完课本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思考“大家可以总结一下,明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吗?”学生听到这个问题,都陷入了深思,最后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自主地形成对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不再是老师给学生进行总结和解释,最终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指导、点拨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生本理念,也就能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预先了解课本知识,从而明确哪些知识是不理解的,哪些是难点、重点,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同时还能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即使老师说“大家记得预习一下下节课的新内容。”但是,只有很少的学生会做预习准备,更多的是“两手空空”去听课,导致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前预习,每个学生都要对预习的内容进行记录,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并且列出课文内容的提纲,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这种布置前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掌控自己的学习状况,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分层合作,协调发展

要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老师在教学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可能会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却“吃太撑”,这是非常不符合生本理念教学的。因此,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然后再将学生进行组合,通过小组之间的“”、互补协调来充分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来说,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等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叉分配,使得小组成员的水平各有差异,这样的话,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带领、影响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更快地进步,而学习差的学生也能促使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责任心,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水平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四、平等交流,有效激励

处于高中的学生其自尊心比较强,如果老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学生的关系,那么对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改变自己的“权威形象”,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效地激励学生,让学生可以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老师可以提问:“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区别是什么?”这时,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的学生说“它们是不同年代的产物。”老师对于这个答案,不要急于否定,而是继续提问学生“那么,这两个时代的最明显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学生便接着回答“经济、政治、文化不同,革命的领导阶级也不同。”老师听到这个答案,应当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得到增强,老师还可以继续提问学生,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讲述内容和知识,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的生本理念教学需要历史老师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教学中坚持平等性原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真正地在教学中实现生本理念。

参考文献:

[1]徐有能.以生本理念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3(41).